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德医风自我评价

医德医风自我评价

时间:2022-04-18 20:1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德医风自我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德医风自我评价

第1篇

关键词:医院;医德档案;医德医风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92-01

医德档案是对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材料的记录和贮存,是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和思想品质的动态记录。建立医德档案,对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医德档案建设,更好地发挥医德档案在行业作风建设中的作用,是医院目前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之一。

一、医德档案的内容

医德档案具体可包括:(1)本人接受医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知识培训、考试的情况;(2)本人年度医德医风总结、自我鉴定和医德考评表;(3)本单位通过日常对病历、处方的检查分析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抽查反映本人在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等方面的情况;(4)本人获得的各种奖励荣誉、先进事迹报道和病人表扬以及拒收、上缴“红包”和回扣的情况;(5)本人因服务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受到患者及其家属投诉查处情况以及满意度调查材料;(6)本人违反职业道德或行业纪律受到本单位或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或戒勉谈话的情况;(7)本人收受“红包”和回扣以及向病人、家属索要财物的行为;(8)本人参加义诊、基层卫生帮扶、卫生对口支援、突发事件的医疗抢救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情况;(9)其他能够反映本人在医德考评中需要加分或扣分的材料。

二、建立医德档案的现实意义

1.在医务人员管理中发挥可靠的参考作用。医德档案作为医德医风的记录,记载着每位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医德医风的真实情况,直接反映了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对个人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人才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最真实、最客观的依据。

2.对医德医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医德医风档案的建立和每份档案材料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可以正确引导职工坚持医德风尚,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积极推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

3.有利于促进医院的行风建设。医德医风档案为行风监管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依据医德医风考评信息和结果,可以让医院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掌握、科学分析医务人员队伍状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加强医德档案建设的主要途径

1.设立管理机构,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医院应成立医德考评委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运行机制,采取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医院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自我评价指医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思考,并根据医德考评的内容标准结合自己实际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科室评价是由科室考评小组,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依据个人平时的行为表现,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医院评价是由医院考评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并结合日常工作得出医德考评的最终结果。

2.应遵循日常积累与集中搜集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比如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来信来电来访、行风查房、意见箱等收集意见,及时反馈。另一方面要把医德考评表、医院对个人的奖励或处罚决定及时整理归案,对有些存在不实的投诉或表扬做好调查核实工作。

第2篇

【关键词】医德医风; 归档建设; 医患关系

医德档案在我国其实已经实行很多年,最早在1998年由国家卫生部提出要为医生建立相应的医德档案并进行考评,并在2007年出台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医德医风档案内容并使其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医德医风归档建设对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划医务人员的素质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纠正不良行业风气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既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医德医风归档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也随之显现,因而我们需要了解医德医风归档建设对于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就现阶段医德医风归档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加强医德医风归档建设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医疗服务,从而抑制现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趋势。

?一、医德医风归档建设的作用

(一)教育和导向的作用。医德医风归档建设在医患关系当中起着教育和导向作用。该作用主要是针对医务人员而言,将医德医风档案中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将其引入各项考核当中,有利于在制度层面上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作用,使得医务人员能在与病人的交流沟通当中更加重视自己的言谈举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生、患者因沟通上的冲突而导致关系紧张,并有助于医务人员实现遵守医德规范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二)激励和催化的作用。将医德医风档案纳入年终考核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医德医风问题进行相应的反思,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尤其是医德考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自我评价还涉及到科室评价以及单位评价这三个部分,这就使得医务人员不仅可以进行相应的反思并可以根据他人的意见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起到激励与催化的作用,这种激励与催化对于医患关系的作用重大,因为它能使医务工作人员自觉地审视自己的医德医风问题,从而减少医患关系出现矛盾冲突的可能性,但是这对医德医风的归档建设有着一个较大的要求,那就是医院方面要非常重视医德医风的归档问题,是否能够即时准确地完成医德医风的归档建设不仅关系着医务人员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制度,操作上的完成水平,还关系着医务工作人员是否有进行自我反思的机会,因而完善医德医风归档建设在缓和医患关系中作用巨大。

(三) 监督和约束作用。医德医风档案提供了发生在医务人员身边的典型案例,因而对于医务人员而言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以及感召力,所以这就使得医德医风档案对医务人员具有强大的监督作用和约束作用,并能够促进其自觉地遵守相关的职业操守,廉洁行医不收取患者的红包并且合理对待患者,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医德医风归档建设对于缓解医患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衔接的医德医风归档建设当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导致一些医患问题的出现。

二、医德医风归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归档意识薄弱。很多医疗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医院的管理层往往只关注于医疗技术,对于医德医风归档的作用认识不足,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关注医务工作人员的医德医风的管理与提升。

(二)归档管理手段落后。随着现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现如今仍有很多医院对医德医风档案采用原来的纸质档案管理的方法,这就很容易出现无法及时查阅核对历年的医德医风档案,并且还容易出现信息遗失的情况。

三、对于医德医风归档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医务人员与医院管理层的医德医风归档意识。可以通过召开院周会或者是职代会的形式,大力宣传医德医风归档建设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对专门的科室负责人以及相关兼职档案员进行专业培养,以期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既有专业的知识又能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医德医风档案进行归档管理。还可以扩展健全医德医风档案的内容丰富程度,比如将各级荣誉证书或者是患者送的表扬信、表彰锦旗纳入归档管理当中。

(二)加强对医德医风档案的信息化处理。要建立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德医风档案数据库,并将其建设成对患者开放使用的平台,以便了解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的真实评价,从而了解真实的医患关系,并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四、结语

医患关系是现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而医德医风归档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务工作人员规范自身行为,从而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冯震宇,马淑芹,王沙.医德医风档案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0):149-150.

第3篇

医学职业道德是从事医学职业的人们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因此,执业医师要达到医德医风的优良,必须接受医学道德教育和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医生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医师自我评价范文一:一年以来,本人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卫生行业纪律“九不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试行)》等内容,使我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好与不好,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大事。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医务人员终身奉行的最高准则为: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这就是我们要时刻铭记于心的最高准则和行为标杆。

总之,我们应该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充份发挥以人为本,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弘扬社会正气,把“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作为我们医务人员永远不变的追求。

医师自我评价范文二:本人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扎实掌握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熟练的操作技术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四年大学的临床理论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见习令我充分认识到临床的实践工作需要漫长的磨和时间,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临床各科室的常见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处理。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更使我信心百倍,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资本。本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开拓精神,有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素养,责任感强,热爱集体,能恪守以大局为重的原则,愿意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具备奉献精神,不为问题的表面现象所惑而匆匆作出肤浅的决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避免所有可能的不利因素以求得短期和长期的利益。

我的理念是:在年轻的季节我甘愿吃苦受累,只愿通过自己富有激情、积极主动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在工作中做出最大的贡献:

作为初学者,我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并且乐于学习、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有很强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个性乐观执着,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

医师自我评价范文三:本人在XXX年度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同时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能做到一视同仁,为病人保守医密,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秘密。与同事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在业务方面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我自6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经5个多月了,在医院、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较快地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摆正主人翁的心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自己多累,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沟通,争取将两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每天掌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2、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避免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遇到不懂的问题勇 于向上级 医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作为一名新医生,戒骄戒躁,精神饱满,不断学习。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建言出力谋求医院更大的发展是义不荣辞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明年的工作量能够再上新高。

总结XXX年,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各项工作完成地较为圆满,但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以后的工作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与其它先进同事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第4篇

关键词:医德医风、医德、医德档案

医德档案是动态、客观地记录医生、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统称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品德表现的档案。 在具体执行中,医院通过将医德标准细化为若干指标,逐条进行量化,定期对每名工作人员对标进行考核评估,客观、真实地反映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并将考评结果记录在案归档保存。

一、建立医德档案的作用

(一)通过建立医德档案,让职工在自评、他评过程中,知晓、熟悉医德要求,进而逐步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敦促职工人人自觉遵守道德诚信的行为准则。

(二)医德档案的建立,可以使医德医风管理由无形转化为有形;由原则要求转化为量化的数据要求;由软指标转化为硬指标,由“无力”的引导转变成“有力”的推动。

(三)将医德考评结果实际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保证了医德考评及医德档案的权威性,使职工重视医德档案。如人事部门年度考核中的职业道德评定,就以医德考评结果为依据。医德考评评定为“优秀”或“良好”的员工,年度考核方能评为优秀;对于在一个考评期内(一般为一个自然年)3次以上(含3次)受到患者投诉,但无法核实的员工,不能评为“优秀”。医德考评结果“较差”的员工,年度考核为不合格。医务人员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及年度考核,均应参考医德考评结果,对医德考评结果“较差”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二、武汉市第一医院医德档案记载主要内容

(一)个人基本信息与情况,如姓名、性别、职称、职务等;

(二)参加上级和医院组织的职工素质培训、道德讲堂、廉政(医)教育培训情况及个人医德医风计划、工作小结提交情况;

(三)同事及患者对该其医德医风和服务质量、诚信的评价情况;

(四)各级荣誉奖励及先进事迹和病人表扬情况等;

(五)工作瑕疵被病人投诉及核实情况的记录;

(六)违反职业道德受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行业协会、医院处罚的情况;

(七)收受或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的详细情况;

(八)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具体情况;

(九)医德考评情况及其他能够反映本人医德状况的材料等。

三、医德档案构建的主要方法

(一)医德档案中医德标准的构建

医德衡量按百分制进行评定,具体来说,就是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素质的基本因素采取数量化的表达方式,并建立对应和比照关系,提出相对的衡量标准,对医务人员医德进行量化测评。医德衡量标准总分为100分,考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综合评价90分以上且排序为前百分之十五的员工为优秀,80分至89分为良好,70分至79分为一般,69分以下或有一票否决项目者评分为较差。

1、医德考核的基本要求中,员工总得分最高为100分,其中基础分总计为89分,加分项总计为60分。“优秀”标准为90分,如果当年度没有加分项目,该员工不能评为优秀。其中,(1)爱岗敬业,热情为病人服务(10分);(2)尊重患者的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12分);(3)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2分);(4)遵纪守法,廉洁行医(20分);(5)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15分);(6)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10分);(7)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0分)。

2、医德考核加分项目共13项,共计60分,分别是参加基层卫生帮扶项目和卫生对口支援项目,患者及其家属送锦旗感谢信点赞,评为品德方面先进、新闻媒体报道先进事迹,自觉拒收患者及其家属给予的“红包”礼品等财物、纠正他人因违反医学保密规定和保护性医疗制度而挽回不良影响的,积极参加各种突发事件的医疗抢救工作表现突出,见义勇为、在工作岗位上无端受到病人及家属无理取闹仍忍辱负重继续履行职责的,有发明创新或开展新项目、新技术获上级行政部门表彰的,以上各项视情况各加1-5分。加分后累计得分超过100分的员工,以100分计算。

3、医德档案中扣分项目有20项,最多可减140 分,分别是未办理请假手续不参加医院组织的医德学习、活动的,违反劳动纪律者,患者及其家属评价差,闹不团结影响工作者,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医院工作安排者,发生突发事件不服从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调遣者,违反物价政策,多收费,被上级有关部门查处或新闻媒体曝光的科室主任及其他造成不良影响者,有开大处方行为者,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故意埕造或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损害医院及他人名誉者,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医疗差错者,擅自接受商业资助,外出参加学术活动、交流、考察、旅游等活动者,视情节轻重,以上各项视情况各扣1-5分。扣分后累计得分低于0分的,以0分计算。

4、医德档案中还设置了10项“一票否决”项目,当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医德考评结果应当认定为“较差”, 分别是:因个人医疗服务态度恶劣,或责任心严重缺失,引起严重医疗纠纷或对医院声誉造成较严重负面影响;出现不廉洁行为;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等不诚信行为;非医学需要,利用B超等手段对胎儿作性别鉴定;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及其以上处分的。

第5篇

一、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医院的职业道德教育未能与时俱进

经济体制的变革致使医务人员的自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医务人员不再以病人为中心,在给病人看病的同时可能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而医院管理工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不能将经济考核与职业道德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可能过多地考核经济指标,使职业道德教育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成为了一种形式。

(二)医疗管理部门相应的惩处制度执行不严

当今社会的“看病贵”问题的实质就是红包问题和药品回扣问题,而红包问题和药品回扣问题就是医德医风问题。红包问题和药品回扣问题为何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今社会虽然红包问题和药品回扣问题比较严重,但是这两个问题还是具有一定的隐藏性的,一般情况下很难被查出;二是即使被查出了,由于医疗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惩处机制,对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的医务人员大多是批评教育而已,无法从根本上刹死红包和药品回扣问题。

(三)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投入的严重不足

现在医德医风滑坡的现象,有医生、护士个人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够。尽管国家说投入有所增加,但是这个增加只是字面上的,并没有按照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来增加。现有的绝大多数的医院是国有的,所谓国有就是国家所有,但是实际上是医院自己在解决生存问题,因为国家的支持有限。那么这就把医疗推向市场,实际上这就有意无意地导致医院市场化。所谓市场化就是必须有利润,这些利润就是病人在医院里面就诊制造的。对于医院来说既要考虑生存又要考虑发展,医院从国家拿不到支持,就只能从社会拿,这就造成院方更多地考虑增加收入,很少考虑治疗效果,或者根本不考虑预防。因为预防工作做得越好,患者就越少,医院的收入就越少。这是一个败笔,一个畸形的机制。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后,过去一大批享受公费医疗的患者负担的个人部分也明显提高,引起了患者的不満。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在医院和患者之间没有第三者作为中介人来形成缓冲区,医院及其所属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要直接和患者发生经济上的联系;患者来医院就医,不仅关心健康、关心生命、关心服务,而且还非常关注经济上的支出;在很大一部分患者看来,花钱多与少是仅次于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病治不好、服务不到位,患者有意见;病治好了、服务也不错,但花钱多了,患者还是有意见,如果有健全、发达、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患者就医只关心健康、关心生命,不用去关心费用,费用花多少由第三方--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医患之间的矛盾纠纷就会大幅减少。

(五)医疗法制不健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实行‘举证倒置’,要求医疗方提供证据,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诊断病情并避免纠纷,不得不做细致周全的检查,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出现医疗纠纷,只要狠狠折腾医院,狮子大开口,就能得到巨额赔偿,甚至有人认为把治不好的病人抬到医院去,死在医院就可以要求医院赔偿。有的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横挑鼻子竖挑眼,千方百计找岔子,一旦发现过失,不管该过失与造成的危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要求赔偿。媒体上也曾披露过社会上专门有人负责帮助患者折腾医院而中对牟利的事例。

(六)医患双方沟通不畅

有一位伦理学家说过,现在的医疗活动术科学化而忽视人格,术技术化而缺乏人情,太市场化而失去人道。在患者一方,普遍存在着就医期望值过高,往往有人要求医生如何如何,做不到就如何如何,对医学科学的未知性、风险性和可变性严重缺乏了解和承受力,导致医患矛盾发生。

二、切实增强对医德医风重要性的认识

医德医风是指医疗卫生行业的道德素养和道德风气,是医务人员思想观念、文化知识、职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特定职业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医务人员拥有了良好的医德,这种道德责任感就会成为一种内心的信念,促使医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时时处处以病人利益为重,表现出对医疗事业的忠诚和工作中的主动精神,从而保证医院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德医风是医院管理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医德是医务人员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会使医务人员从崇高的道德信念出发,同形形的不正之风自觉地进行斗争,从而形成良好的院风。

医德医风也是医疗服务质量的保证。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医务人员对病人认真负责,遇到问题认真钻研,虚心求教,采取治疗措施之前经过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好。而有的医务人员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操作粗暴,这样的医务人员即使技术水平较高,也常常出现责任性差错和事故,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伤残和死亡。

医德医风还是医务人员之间协调关系的重要条件。现代化的医院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工作条件不同,难免会发生矛盾,妨碍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加强医德教育,才能协调医务人员之间、科室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作,互相为对方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医疗工作和谐一致地顺利进行。

三、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一)探索医德医风教育新途径,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坚持教育的整体性。把医德医风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医务人员的思想中,做到认识上明确,思想上重视、行为上遵守。教育要坚持全员培训,搞好系统灌输,采用系统理论与典型案例相结合,上大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远学近比相结合,倡优驳劣相结合等灵活方式,形成教育的整体性系统化模式。二是坚持教育的实践性。把医德医风教育渗透到医疗实践中,重视医疗实践中误诊病例的具体分析,使临床医德医风教育有的放矢,深化医务人员医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整体临床医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同时针对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环节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对医疗护理缺陷、医疗纠纷要记录个人医疗档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强化教育效果。三是坚持教育的层次性。定期举办支部书记、科主任、护士长等行政干部参加的理论培训班,重点对中层干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讨论,侧重效益观和宗旨观相统一的教育,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医院建设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党团员中要加强医德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党纪、党规等有关文件精神,组织评选优秀党员活动,并通过他们的模范事迹教育全体医务人员,牢记职责,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并影响普通群众共创医德新风。加强对中青年医务人员教育。启发教育年轻一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观念如何更新、价值取向如何转变,作为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神圣道德观念不能改变。

(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化优质服务

一是加强质量建设。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保证,医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才会更深入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精益求精,更好地解除病人痛苦。医疗护理质量是医院各部门和全体医务人员劳动结果的具体体现,是从院长到机关、科室,从临床到医技,从科主任、普通医生到护理人员的共同责任,是整个医疗工作运行的结果。为此,需要在全院上下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打牢质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提高质量管理工作关键在机关,机关一定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主动为科室排忧解难。作为医院管理者,尤其要抓住科主任这个科室建设的关键因素。科室领导要在评奖、晋级、评职称等方面,为大家创造出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氛围,引导医务人员使出最大的力量,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和业务能力。要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医疗技术,如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医务人员提供外出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与经费等。医护质量取决于医德医风、医疗设备、医院管理水平,医德规范可以长期维护医院的信誉,而精湛的医疗技术是靠良好的信誉支持的。医德规范可以使医务人员造就好的医德,有了好的医德,医院就会有信誉,有了信誉,医院就拥有了病源,有了病源医院就获得经济效益,良好的信誉是医院的无形资产。随着医院的发展,社会赋予医德规范以新的内涵,这就要求医院遵守医德规范,要求每一个科室、每一名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都要维护医院的信誉,对病人要极端热忱,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赢得病人满意。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医德医风建设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上要正确认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提高就诊率,增加住院人数,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的出发点,也是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促进社会效益的经济效益增长是医院全面工作的落脚点。抓经济效益是提高社会效益的基础条件,社会效益可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经济效益又可促进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提高医院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是领导重视,真抓实干。医院领导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实施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医德医风建设必须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主管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的格局。注重发挥院科两级领导的带头作用,认真学习本单位的医疗技术规范和医德医风建设等管理制度,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要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有关制度,定期分析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规范、有标准、有措施,有落实,做到人人身上有职责,个个行为有准则,件件工作有标准,事事规范有评价。二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医德医风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组织。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院整体建设之中,纳入医院的管理范畴。实行医德医风院科两级责任制,院内监督即通过设立意见箱、举报箱,召开伤病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接待患者来信来访等,了解病人对医院的客观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院外监督,通过聘请军地监督员,召开监督员座谈会,走访体系部队等形式,开展自查自纠,宣扬正面典型,弘扬正气,宣传医院的医德医风制度和措施,形成从院内到院外,从医院机关到科室相结合的监督网络系统。强化制度建设。制定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确立目标,使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奖罚分明,发挥制度监督的功能。制定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效能的医德建设行为规范。同时,把医德医风问题和医德医风考评与科室达标、个人晋升、奖金分配等切身利益挂钩,使软件约束与考核要求结合起来。把“以德治院”与“以法治院”结合起来,把个人自律与制度约束统一起来,特别是新形势下医务人员行为规范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医德医风规范,坚持用制度管住人、管好人,使医德医风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强化考核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采用自我评价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作为医德医风考核的具体内容,从而使医务人员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保证制度的落实,约束医务人员的言行。抓医德医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官兵和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医德医风。3、建立监督激励机制

(四)呼吁政府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实施惠民政策是构建医患和谐的坚实基础

正是由于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足,造成了政府对药品购销差价缺乏管理,从而滋生了药品的回扣。政府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责任主体,政府首先应该加大对药品价格监控力度,对所有药品的出厂价格实行成本加上一定比例利润的制度,这里的利润就是能够维持药厂生存与发展的盈利空间,或者政府加大对药厂的投入力度,用于人民群众的药品价格只是药品生产的成本,铲除医务人员滋生腐败的土壤。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对所有的医务人员待遇负起责任来,让医务人员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无德无医,医德医风问题是对医务人员的第一要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风医德建设,足以说明医风医德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服务群众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实施惠民政策:一是杜绝滥检查。医院必须坚持把医疗行为定位在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上,主动遏制不合理的检查;二是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对医疗收费,要建立公示制度,让患者明明白白就医。三是科学合理用药。要严格控制医生的处方量,杜绝不合理处方。开设合理用药知识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此外,淘汰疗效不确切的药物,切实减轻病人负担。

第6篇

调查采用自我评价和专家领导评价两种方式,就医德医风、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评价。调查主要涉及了13个省市中医医疗部位的1114名中医药成人教育毕业生。1114人中有副主任医师67人(16.5%)、主治医师617人(47.5%)、医师398人(34.2%)、未填职称者32人(1.4%)。1114人中,有51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得以破格晋升职称。

2评价结果

2•1总体得分情况

1114名成人教育毕业的中医师在临床能力和岗位适应性方面的平均得分为86.10,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57.4分,全距为42.6,标准差为7.0。自评得分为87.1分,略高于他评得分85.1分。

2•2自评得分情况

13项指标自评得分的排列顺序为:职业思想、中医四诊、辅助检查、常见病诊断、完成工作量、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病历书写、急重症处理、常见病治疗、业务管理、临床带教、疑难病诊治、临床科研。有2项的得分在90分以上,最高一项职业思想得分为98.42,最低一项临床科研得分为61.40,两者相差达38.08分。各分项指标的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分职业思想和中医四诊两项指标为60分,其他均为40分。全距分别为60和40。各项指标得分的标准差除职业思想外均在10以上,临床科研一项的标准差达到了20.86,说明各项指标得分的离散程度较大。

2•3他评得分情况

13项指标他评得分的排列顺序为:职业思想、中医四诊、辅助检查、常见病诊断、完成工作量、急重症处理、病历书写、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常见病治疗、业务管理、临床带教、疑难病诊治、临床科研。最高一项职业思想得分为98.44,最低一项临床科研得分为64.52,两者相差达33.92分;其余各项指标得分均为80多分。各分项指标的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分职业思想和辅助检查为60分,其他均为40分。全距分别为60和40。各项指标得分的标准差除职业思想外均在10以上,临床科研一项的标准差达到了20.11,各项指标得分的离散程度也较大,说明个体间的得分差别较大。自评得分和他评得分相比较,各项都略高,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也基本一致,只是在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方面,自评和他评得分的排列顺序相差2位。具有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对自身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能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2•4不同职称中医师得分比较

不管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职称越高,得分也越高。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中医师的得分相差达4.1分,中级职称中医师与初级职称中医师相差2.5分。从分项指标得分看,高级职称中医师主要在中医四诊、疑难病诊治、临床带教、临床科研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得分较高。

3分析及讨论

从总体上看,成人教育毕业的中医师基本能够适应临床中医工作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中医临床能力,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中医师和传统中医教育形式培养的中医师相比,均处于劣势,存在一些问题。

3•1具有良好的职业思想

“职业思想”是1114名中医师在评价中唯一一项得分超过90分的指标。说明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热爱中医临床工作,能热心为病人服务。

3•2能够完成中医临床工作

中医四诊、常见病诊断、常见病治疗、疑难病诊治是衡量中医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具有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在这四项指标上的得分均在85分左右。中医四诊一项的得分接近90分,与本科中医毕业生和师带徒中医师相差不大,表明他们具备了完成中医临床工作的能力。

3•3病房管理工作需要提高

病历书写、辅助检查、急重症处理、业务管理可以看作是与病房管理能力有关的指标。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在这四个方面的得分虽然也在80分以上,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中医师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成人教育的临床实习工作不太规范,学生缺乏相应的训练有关。

3•4加强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的毕业生由于存在明显的不足,更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但调查表明,成人教育毕业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得分较低,其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强化对成人教育毕业生的在职培训,对他们提出教育的要求,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第7篇

峥嵘岁月堪回首,辉煌成绩当自豪。80余年的历史见证了东风总医院发展变化的足迹,铸就了东风总医院人智慧和勇气。不论是艰苦创业年代还是现在发展建设时期,东风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始终不忘悬壶济世的宗旨,用几代人的勤劳和智慧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风云际会,英才辈出,这里荟萃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特色名家,培养了一代代的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他们为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发展篇:杏林奇葩 绽放异彩

东风公司总医院(东风总医院)前身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建院已有80多年历史。1969年,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将当年武汉市一医院全迁鄂西北十堰,组成了在鄂西北地区首家正规的大型医院。东风总医院在建院初期就会集了国内一批中医名家,形成了医院独具特色的各科诊疗体系,在十堰市、鄂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0多年的沐风栉雨,沧海变桑田,如今的东风总医院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1亿元,现已发展成拥有在职职工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医院作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等高校的教学医院,共有临床医疗科室(医技)46个,下设一所专科医院(十堰市东风口腔专科医院)、一个医疗分部,建有肝脏外科、器官移植和心血管疾病三个研究所。在东风总医院内,还拥有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模、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戴宗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享誉国内的专家、教授,以周文波、魏涧、陈欣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格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1994年,东风公司总医院被国家首批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联合授予“全国百佳医院”;2000年又被湖北省消费者协会授予“医疗消费信得过单位”;2004年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06年被省、市物价局授予“价格诚信单位”;2007年被省卫生厅授予“三级优秀医院”荣誉称号;2004年-2008年三次被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2009年度被中国医院协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前进中的东风公司总医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湖北省继同济、协和、中南、人民医院之后,集医疗、教学、科研、防保、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长期以来,不仅担负着为东风公司近20万职工、家属医病疗伤的历史重任,而且医疗辐射全国各地,成为鄂、豫、渝、陕周边地区2000万人民的医疗中心、疑难病会诊中心、科技辐射中心。

医疗篇:特色专科 彰显实力

医疗技术是医院服务的基本手段,多年来,东风总医院重视学科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把提高医疗技术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创新中发展,积极发挥各专科特色优势,根据医院内涵建设的要求,以医疗质量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医院综合处理能力为依托,使技术水平这一核心竞争力有了新的增长,适应了百姓健康的需要。目前,东风总医院开设近50个专科专病门诊,拥有一批省、市级重点学科。

东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十堰市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学科团队之一。该科于上世纪80年代独立成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是医院重点学科,承担着市、区心脏系统疾病的医疗和重大心脏病突发事件的防御和治疗任务。科室现有大型1250mA血管造影仪、64导生理记录仪、IABP、心脏除颤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及肯定。2009年12月5日,由该院心内科、心外科、心导管室、心脏结构与功能科、心血管医学影像部、心研所等整合成立的湖北医药学院心脏病中心正式挂牌,使该院心血管内科学科规模、硬件设施、开展项目在全市同类医院名列前茅。

作为十堰市最早成立的脊柱外科,早在1984年,十堰市著名外科专家刘开评就独立开展了前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了成功。1999年,东风总医院脊柱外科在十堰地区最早开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病;2002年,东风总医院脊柱外科在十堰地区早期开展特发性脊柱侧弯钉棒系统三维矫正术;2003年,东风总医院脊柱外科开展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数量达到第一、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数量第一;2005年,东风总医院脊柱外科在十堰地区开展前路椎体切除人工椎体重建技术,达到了脊柱外科技术新高峰……2010年,东风总医院开展了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填补了十堰地区此技术的空白。

1992年,器官移植研究所在东风总医院正式成立。从此,器官移植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面对肝病高发的十堰山区,东风总医院的专家们将器官移植领域不仅仅局限于肾脏,他们向难度更高的肝脏移植发出了挑战。于是1993年4月,东风总医院攻克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其难度大、涉及面广、操作复杂被称为外科手术之最,也标志着该院器官移植尖端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据统计,自1979年东风总医院开展首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以来已有500余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11岁。东风总医院副院长袁房均说:“东风总医院器官移植工作在湖北省属于领先地位,移植肾1年存活率高达95%以上、5年存活率近75%——80%,70%的患者在术后具有工作能力,在移植专业领域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东风总医院,还有连续6年零事故零纠纷的肝胆外科,连续10年获得省级重点专科称号的普外科等特色专科,特色专科的医务人员们凭借自己高超的技艺,谱写了一曲曲生命赞歌。

建设篇:各展所长 齐头并进

医疗行业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各项建设工作,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建工作一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把党建工作的基础建设得更加牢固,东风总医院党委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四强四优”以及党内主题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最佳党日活动和公关立项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医院中心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活动,设立了党务公开橱窗,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使得基础工作更加扎实。不仅如此,院党委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治理腐败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廉洁文化建设为重点,强化了对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

东风总医院党委还坚定地认识到,学科建设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因此医院从未放松对创建省市重点专科、科研立项和技术创新的追求。医院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组建实验中心,搭建总医院科研平台,加强对科研课题的跟踪服务。正是如此,五年时间里,医院获得了国家卫生部器官移植准入资质,有14个科室先后被评为省市重点专科,其中普外科连续三届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专科。医院还实现了国家自然基金零的突破,有200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等部门立项,有56项成果经鉴定获奖。

不仅学科建设卓有成效,文化建设成效也是硕果累累。院党委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的政治理论教育,每月编发学习教育资料,组织职工学习,还利用《东风医林》,撰写时评,营造氛围,并加强了重点科室、核心技术的对外宣传工作。五年来,医院逐步完善了四级标识系统建设,提炼了医院理念,编印了医院《文化手册》,并坚持把医院文化内涵体现在医院各项工作之中。医院按照文化整体规划和总体布局,在重要通道、电梯、花园等处进行了布置,文化环境氛围日渐浓厚。最终,经过多方努力,东风总医院先后被卫生部、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协会等部门评为“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服务篇:以人为本 优化创新

“精湛护理,使我感到放心;问长问短,使我感到细心;态度诚恳,使我感到爱心;视为亲人,使我感到真心;为人着想,使我感到贴心。”这是东风总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老患者杨师傅写给医院的感谢信,“在这里使我感到如同回家,白衣天使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保护神。”杨师傅的话道出了广大患者的心声。而这些好评在前不久湖北省卫生厅开展的全省三级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得到证明,东风总医院从72所医院中脱颖而出,排在全省第八名。

优异的成绩与东风总医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分不开的。东风总医院副院长袁方均说:“活动开展以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了,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了,家属的信任度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抱怨明显减少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把东风总医院打造成了像家一样温馨的港湾。

无德不成医。东风总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医德医风这一重要内涵。东风总医院通过建立一整套管理机制,形成了来信来访、问卷调查、投诉处理等多途径的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形成了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医院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形成了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的奖惩机制,最终形成了教育、制度、奖惩并重的医德医风建设和医院服务改善机制,为东风总医院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五年来,东风总医院坚持每月开展医德医风学习、医德医风查房、问卷调查、评价考核,每年都要进行集中培训,聘请社会监督员,开展主题竞赛活动,先后开展了“优质服务年”、“服务能力提升年”、“服务明星评选”、“三好一满意”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和服务改善。东风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为全市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东风总医院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担了抢险救灾、医疗扶贫、万名医生下乡、婴幼儿奶粉事件、手足口病防治、甲型流感防控、等政府下达的任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较高赞誉。

第8篇

关键词: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25-01

中医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

一、意义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实践管理科学化的一个手段,其评价的结果一方面可以反馈给教师以促进临床带教,另一方面则可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适时调整学生临床实践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传统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监控、轻评价的现象,对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观念落后,评价标准单一,如教学医院更多的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实习生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质量评价手段和方法陈旧;教学医院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考核评价标准不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中医人才的培养。为使高等中医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培养出高质量、与时俱进的新型中医临床人才,就必须要积极探索并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用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进行全面、严格的评价,对完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指导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是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评价体系客观、有效的关键。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活动,在科学性的要求下,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科学界定评价主体,合理设置评价指标。

(二)目标性原则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紧紧围绕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目标和中医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通过质量评价来衡量实践教学与教育目标的符合度,以评促教改,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系统性原则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学生和带教教师构成了实践教学的主体,校内课堂和校外教学医院构成了实践教学的场所,等等。因此,在对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进行质量评价时,一定要兼顾系统各因素,系统地得出相对科学的评价结果。

三、组织管理

目前,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组织机构的设置还有待完善,例如有些院校有详尽的教学计划、操作技能训练大纲、实习管理规定与临床能力考核标准等,但没有专门的管理与评价机构对临床实践教学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检查评价,仅是设有专人负责实习基地日常事务的联系;又如有些院校的中医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管理也仅局限在课堂教学方面,缺乏组织临床专家对校外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对实习生的考核与评价基本上是由临床带教教师的几行评语所替代等等。实际上,要使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得到进一步加强,使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要成立专门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管理机构,二是要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们成立质量考评组,对教学医院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评价。

四、指标体系

当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通过专家评教、学生评教等方式,对中医课堂教学质量大都能够进行很好的监控和评价。但是,在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因为缺乏临床实习管理规章制度、技能技术操作规程与实习考核方案等,在运用严格、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临床实践教学进行质量评价方面则显得比较薄弱。根据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实习计划规定的基本内容,应从岗前培训考评、出科成绩考评、中期成绩考评及毕业临床技能考评等方面,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患者及家属评价、带教教师评价、教学基地评价、专业理论考核与临床技能考核等多元的、综合的评价标准,对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的、可行性评价。

(一)岗前培训考评

岗前培训是强化学生临床技能、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环节。其评价指标主要有:辅导员评价、院部评价、培训老师评价、理论考核评价和实践考核评价等。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实习计划与大纲学习、医德医风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安全法制教育、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医患沟通教育等。此外,临床基本技能也是培训的重点,评价内容也要包括中医四诊能力、针灸推拿技能、体格检查、外科基本技能、内科基本技能、急救技术、医疗文件书写、医疗隐患的临床防范等常见技能。其中实践考核满分可设置为100分(含七项技能考核),每项技能考核为10分,医疗文件书写为30分,总分60分为及格,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

(二)出科成绩考评

出科考评是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对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评价指标分为评价部分和考核部分,评价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实习组评价、患者及家属评价、带教教师评价、临床科室评价和教学基地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考核部分满分可设置为100分,考核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10分)、医德医风(10分)、学习态度(10分)、专业知识(15分)、技能操作与教学查房(30分)、劳动纪律(15分)、出科考试(10分)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总分60分为及格,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

(三)中期成绩考评

中期考评是对学生阶段实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对临床带教教师阶段教学质量的检验,也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实习组评价、技能考核(含病历书写)、教学基地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含三项技能考核),每项技能考核为20分,病历书写为40分, 总分60分为及格,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

(四)毕业临床技能多站式考评

毕业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是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考核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毕业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指标中可设置3个大考站、10个小考站,对学生临床技能进行全面考核,每个学生考试时间约为40分钟,总评成绩为100分,60分为及格。其中第一大站为中医临床能力考站,包括中医接诊、辩证论证、处方用药等方面的考核;第二大站为中医专科技能考站,包括针灸技能、骨折夹板固定等方面的考核;第三大站为西医技能考站,包括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四大穿刺、穿脱手术衣、外科换药等方面的考核。通过毕业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全面考评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临床实践水平。

五、结语

科学、合理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完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所在,也是中医跨世纪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建立健全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临床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既能提高临床带教教师教学水平、强化带教教师教学质量意识,又能使得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对完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资助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淑芬,郭宏伟,张浩.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01).

[2] 刘跃梅,刘民,王立.影响实习医生临床教学质量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04).

第9篇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demand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to class instructors, aim to improve the class instructors system in local medical colleges.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sult: 1638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investigation, lack of meeting times, function confusing, lack of agreement were main problems. Conclusion: Local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 class instructors’ quality and ability, encourage interactive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improve the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Keywords class instructors; local medical colleges; status quo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9世纪末期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主张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迄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多所高等学校在本科生阶段实行了这一制度。[1-2]班级导师则是以班级为单位配备的学业导师,一般由专业相同或者相关的人员担任,负责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引导学生由中学向大学的角色转换,帮助学生了解及熟悉专业课程结构,制定初步学习计划等。[3]通过班级导师的指导,在学生与专业知识体系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走向正确的学习轨道。对于医学生,班级导师一般由临床一线医生担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班级导师除了进行专业指导,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医德信念教育、医德规范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等,这是促进医学生成为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的关键环节。[4]

广西医科大学作为有着80余年办学历史的地方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区域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责任,于2014年开始试行临床医学专业班级导师制度,目的是为更好地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推进学校的协同育人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5]2014年首次为一、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每个班级聘任了一名班级导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2017年连续三年,将临床医学专业班级导师制度扩大到了所有专业,为各专业的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每个班级聘任一名班级导师,该制度实施的三年来,共聘任了班级导师187人。本文根据近年班级学校导师制度的实践情况,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了解同学们对班级导师的需求及评价,以便进一步优化该制度的实施。

1 调查对象

于2016年11月~2017年6月,分两次随机抽取配备有班级导师的一、二年级部分本科学生进行调查。

2 调查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班级导师制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由专人负责发放与回收。问卷共11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涉及到班级导师制度的知晓程度、与导师见面的时间、地点、形式及对导师的评价与期望等方面。回收的问卷使用EpiData3.1双人录入,EXCEL2007进行简单描述性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参与调查的学生共1638人,其中2016年11月调查811人(占49.5%),2017年6月调查827人(占50.5%);一年?学生574人(占35.0%),二年级学生1064人(占65.0%),调查对象的分布见表1。

3.2 对班级导师制度的了解情况

305人(占18.6%)表示很清楚班级导师制度的开展,990人(占60.4%)表示对班级导师制度略有了解,而仍有343人(占20.9%)表示并不知道此制度。了解班级导师制度的途径,777人(占50.6%)为班委或者同学告知,470人(占30.6%)为班级导师自己传达,217人(占14.1%)为辅导员通知。

3.3 与班级导师的见面情况

根据学校的制度要求,班级导师与大一的同学每两周见面一次,与大二的同学每四周见面一次,见面的时间、地点与方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542人(占33.2%)的同学与导师见面的次数为每月一次,414人(占25.3%)的同学与导师见面两周一次,见面一周一次及以上的有279人(占17.0%),只见过一次甚至没见过的有400人(占24.0%)。见面的地点以教室为主,见面的形式主要为座谈会,其他方式还有开展主题活动、上课等,部分导师还把同学们带到医院及其他专业相关场所进行参观学习。

3.4 对班级导师的评价

班级导师的专业知识及指导能力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1040人(占63.5%)的同学认为班级导师有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底蕴;955人(占58.3%)的同学认为班级导师有丰富的专业经验;919人(占56.1%)的同学认为班级导师热爱学生工作,为人师表,作风正派;891(占54.4%)的同学认为班级导师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833人(占50.9%)的同学认为班级导师善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同职业素养密切结合。认为班级导师制度发挥了较大作用的940人(占57.8%),仍有568人(占34.9%)的同学认为发挥的作用不尽如人意,118人(占7.3%)的同学认为没有发挥作用。班级导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及学生希望得到的指导见表2。

3.5 对班级导师制度的建议

从学生角度,认为班级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见表3。1083人(占67.0%)的同学认为有必要继续实施班级导师制度,建议增加见面时间,见面形式多样化,并建立监督评价体系,加强对班级导师的监督。

4 班级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

4.1 班级导师与学生见面时间少

调查显示有20.9%的同学并不知道有班级导师制度,24%的?W生只见过一次甚至没有见过班级导师,学校的大部分班级导师是由临床专业教师担任,由于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已相当繁重,担任班级导师这一角色时,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师生之间很少主动联系,缺乏互动,更加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4.2 学生对班级导师的职能定位不清

大部分班级导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包括了解专业特点,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培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然而仍存在部分学生对班级导师的职能定位不清的问题,认为班级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作用相似,遇到学业问题时,往往首先求助与辅导员、班主任等。

4.3 学生对班级导师制度缺乏认同感

对于班级导师的评价,大部分同学认可了班级导师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等,但是对于班级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仍有42.2%的同学表示不满意,说明学生对班级导师制缺乏认同感,较少学生愿意主动与导师沟通,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必定影响实施效果。

4.4 相应配套制度不健全

学校层面针对班级导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是由于该制度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班级导师的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支持力度也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导师的工作积极性。[4]

5 对策与建议

5.1 正确定位班级导师职能

学生希望从班级导师处得到的指导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及专业知识指导两方面,与设立班级导师制度时对班级导师的定位一致。学校教学与生活管理均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级导师、班主任一名,每个年级配备专职辅导员若干名,对于班级导师、班主任及辅导员的分工应明确,班级导师定位于主抓学生的学业及与学习相关的工作,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管理等工作,辅导员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明确分工后,导师才能清楚地实施指导计划并确处理好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关系,更好地形成合力,互相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6]

5.2 加强班级导师自身素养及育人能力

班级导师通常是由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专业性较强的老师担任,他们不仅拥有相应的专业背景,还积淀了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学以及实践能力也很强。[7]然而,班级导师要完成其学业引导、行为引导及心理疏导的三大职能,仍需要加强以下知识的学习:(1)专业的基本知识:每一位班级导师都要成为“专业通”,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都应熟悉掌握,还需要研究本专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发展能力;(2)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及制度: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资格考试改革、“5+3一体化”等政策的学习,依据这些,再结合学生成长需求,明确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3)思想教育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也是班级导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班级导师应能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爱国、爱校、爱学业、爱人生;(4)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绝大部分班级导师都不是教育学专业背景,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基本为空白,需要从把握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的角度出发,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5)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为了履行心理疏导的职能,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障碍,就要了解一些大学生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大学生情绪与调节、大学生健全人格与塑造、大学生学习心理与调适、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调适等方面。

5.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形成良性互动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不太了解或一点也不了解班级导师制度,不认可班级导师的指导作用,主动找班级导师沟通的意识淡薄,甚至认为班级导师的指导占用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据部分班级导师反映,其所带班级的学生求知积极性小,在课外科技、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中,只有少部分学生乐意积极参与;学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想得比较少”,还有部分学生受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对专业前景信心不足,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班级导师的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达不到指导效果。因此,在班级导师制实施之前应首先做好详细明确的阐释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班级导师的作用,通过班级导师建立起在校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桥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班级导师互动中,形成师生交流的良性循环。[8]

5.4 完善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第10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5年3月~4月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0级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临床实习生”)及其临床带教教师为调查对象。临床实习生120名,其中男生72名,女生48名,平均年龄(21.53±1.04)岁;带教教师92名,其中男性42名,女性50名,平均年龄(36.78±5.83)岁,初级职称16名,中级职称67名,高级职称9名。纳入标准:临床实习生在三甲医院实习满8个月;带教教师在本科室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实习(工作)医院、实习(工作)时间、带教教师职称等。(2)医学生职业素养量表[1],内容包括:职业意识(6个条目)、职业知识(3个条目)、职业能力(6个条目)3个维度,共15个条目。按“优”、“良”、“中”、“一般”、“差”5个等级分别赋值4分~0分,得分范围60分~0分得分越高,职业素养越好。本研究使用的医学生职业素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2。

1.2.2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5名教师按统一指导语说明调查目的、填表方法,受访临床实习生及其带教教师知情同意后在不同的办公室15分钟内填写调查表,现场收回。向临床实习生、带教教师分别发放量表120份、92份,回收合格量表共212份。

1.2.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调查结果

2.1临床实习生职业素养在师生间的评价情况

临床实习生职业素养总体情况是自我评价和带教教师评价得分分别为(32.53±5.47)分和(25.61±6.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3,P=0.030);在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3个维度上,自我评价的得分均高于带教教师的评价,但仅在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维度,师生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临床实习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师生评价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师生间职业意识维度的法律意识、团队协作和职业能力维度的心理调节、沟通能力条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临床实习生职业素养的认知评价师生存在差异

实习是医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必经阶段,而也正从此阶段开始,对临床实习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愈加凸显。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医学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3],反映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1]。表1显示,对临床实习生实习后期其职业素养情况的评价,总体来看带教教师的评价得分均低于自我评价,说明教师对临床实习生的职业标准要求较高,临床实习生仍需全方位提高自我职业素养,以满足临床从业的职业需求;其职业素养的认知评价在师生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方面,这提示目前的医学教育及教育评价更多的关注在相关的职业知识层面或“是什么”的层面,而真正面对复杂的临床情境时,“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比较弱化,可能与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对临床实习生的考核中对其相关的法律意识、团队协作、心理调节及沟通能力等的重视不足有关。陈玮等[4]也认为,目前对医师职业素养的评价手段侧重于知识或操作技能的考核;调查同时发现,大多数临床实习生认为其角色定位仅限于“旁观者”身份,实习就是看看病种,做做简单操作,其职业的“责任感”很低,进而导致其对自我的职业素养培养意识低。

3.2临床实习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现代医疗体系及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培养未来的医生具有适应迅速变化的卫生保健环境并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5]。

3.2.1协助培养临床实习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指职业选择中的自我意识,既有对自己现状的认识,也有对职业的期望[6],医学生职业意识包括人文关怀、利他意识、廉洁自律、团队协作、法律意识、精益求精六个方面[1]。本调查发现,临床实习生的法律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与其他方面相比亟待加强。医院的临床情境极其复杂,医疗工作是对人的生命及尊严的维护和帮助。有研究表明,由于医疗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忽视患者享有诸多权益及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而造成的医患纠纷不在少数,而经验不足的低年资医生、住院医生,甚至临床实习医生,常常是纠纷事件发生的主体[7]。这提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扎实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通过设置相关的法律课程、模拟医患纠纷情景教学、反思分析临床案例、临床教师言传身教等方法提高临床实习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实现对医患双方的双重保护。团队协作是临床实习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他人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能力,他们未来从事临床工作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8]。而本调查发现,临床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常处于被动的服从状态,欠缺主动的协调、配合、互助意识,因此应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团队合作平台、营造团队合作氛围,如利用高级综合模拟人创设多种高仿真的疾病情境,使医疗团队自主决策协作方案反复练习,逐步提高其团队协作的意识。

3.2.2强化提高临床实习生的职业能力

本调查发现,对临床实习生职业能力评价除临床操作、临床思维、组织协调、持续学习方面师生评价未见显著差异外,心理调节与人际沟通能力方面在师生间评价差异显著,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11],说明临床实习生在沟通及心理调节能力方面亟待提高。调查发现,实习生进入临床后,一方面,目睹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参与突如其来的抢救过程、亲历或听说时有发生的医患冲突等使其内心害怕犯错、担心不被病人信任、唯恐被感染,因心理调控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差,表现为手足无措、消极应对;另一方面,沟通方面表现为敏感话题无法启齿,言语生硬、教条,非语言信息获取能力差等。因此,作为医学教育者要引导临床实习生提高逆商,即耐受和挫折排解方面的能力[9],同时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应融入到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案例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逐步提高其此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的关注点从“疾病”转变为“病人”,意味着在医学教育及医疗活动中,要将“尊重生命、维护健康、关爱病人”的理念贯穿在专业学习、职业素养培养中,以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在医疗过程中的需求。另外,在对临床实习生的专业素质考核标准中应将对职业素养层面的考核纳入其中,以不断提高其职业素养。

作者:高秀林 杨兴益 张丽卿 史东平 高欢玲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山西省汾阳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翔云,胡振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56-58.

[2]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3]张靖,田润平,傅骞,等.医学职业素养评价研究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7-18.

[4]陈玮,项彦聪,费健.住院医师职业素养测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5):48-50.

[5]游金辉,陈耀辉,张小明,等.以人为本:注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4):363-365.

[6]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4):573-576.

[7]顾松.新型医患关系中医学生法律素养构建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5,16(7):73-75.

[8]何怀伟,季湘年.试析高等院校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043-1045.

[9]王红梅,杨利娜.逆商的培养在现代医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77-78.

第11篇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带教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84-01

感染性疾病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疾病的传染性特征,使得感染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行为中危险性相应增加[1]。为了使感染科新入职护士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心理素质、风险意识、业务执业能力以及护理服务理念,我们科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际及带教体会,总结出一种新模式。即在时间经度线上将整个入科带教期(约8个月)分为三个特征阶段,不同阶段设置不同带教目的和要求;在每一阶段纬度线上,在心理、业务技能、护理观念三个层面上提出要求;整个阶段,医院和科室的定期培训穿插其中;在各个阶段的节点上加强考核和评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多维立体的带教模式。

在2010年至2012年间分配到感染科的20名新入职护士(全部女性,年龄21~23周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中采用该模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1 内容及方法 分阶段系统进行

1.1 第一阶段 初期(第1~3月)

1.1.1 心理 感染科护士的服务场所及对象特殊,研究及现实表明,感染科护士普遍工作压力较大,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因此从新护士入科就高度重视心理压力问题有助于新护士更好的适应护理工作。首先科室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其次对新护士加强操作规章制度以及职业防护的培训,加强消毒隔离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正面认识传染病。加强新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她们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心,并且培养她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此来消除心理压力,热爱护理专业。

1.1.2 业务技能 新护士入科后,先对其进行一次摸底考核,以评估其掌握基础知识程度,然后在强化基础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专科技术培训,带教老师要向她们讲解传染病的特征、治疗、护理、消毒隔离、标准预防及自我防护知识。熟悉感染科护理的基本内容、操作流程、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感染科常用药品及注意事项等。

具体操作方面,由带教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新护士进行配合和观摩,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向新护士讲解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在新护士了解了基本操作流程后,再让其进行实际操作,比如从事药品分发、输液等护理常规工作。带教老师随时在旁指导,严格要求,多给其动手机会,直至能熟练掌握。

1.1.3 护理观念

新护士初入临床且对感染性疾病认知的缺乏以及护理技能方面的欠缺,使得在与不同类型的病人进行沟通时紧张、不自信、拘谨、语言生硬或少言寡语、亦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主动的服务意识欠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除加强对新护士加强护理观念培训外,鼓励她们多与患者进行交谈,与医生沟通。通过交谈可以了解患者的需要以及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鼓励主动向患者征求意见,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以此增强护士对患者的关心、爱护及指导,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工作责任心得以加强。

1.2 第二阶段 中期(第4~6月)

1.2.1 心理 此阶段新护士已熟悉医院环境,基本掌握了感染科临床护理涉及的内容、流程和一般技能,能比较从容自如地独立完成一些护理工作和部分护理技术操作。这一阶段,新护士除了自信心逐渐加强以外,部分护生还可随之产生自满心理。这时候带教老师要针对不同护士的不同心理变化,及时沟通教导,谨防因自满而导致掉以轻心,疏忽大意。

由于近些年复杂的医患关系以及社会上对护士工作的偏见,加上新护士阅历不足,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委屈与困惑,此时带教老师要及时给予关怀和沟通,带教老师要用自己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成为新护士职业理想的现实楷模[3],从而激发新护士的职业情感,促使她们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行为。此过程贯穿于整个带教过程。

1.2.2 业务技能 已能比较从容自如地独立完成一些护理工作和部分护理技术操作。但此阶段若带教老师未坚持“放手而不放眼”的带教原则过于放手的话,新护士可能会存在不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不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等带来的一系列临床不安全隐患[4]。要鼓励她们继续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寻找专业成长点,不断丰富自己业务水平,提高实力来应对各种应激情况。带教老师抓住“疑点”,结合临床实际,诱导护生创造性想象,发挥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引导护生在实践工作中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及时找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容易忽略的问题,努力做到想别人所末想、做别人所未做。同时,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防护。

1.2.3 护理观念 除了继续注重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外,本阶段要向新护士逐步导入整体护理的观念,强调树立患者至上,一切围绕患者需求的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实施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同时带教老师要提醒新护士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1.3 第三阶段 后期(第7~8月)

1.3.1 心理 此阶段,要谨防两种倾向,一是业务技能逐渐熟练导致的骄傲自满的情绪,继而思想麻痹,不思进取。二是因每天大量的基础护理任务,节奏紧张而产生的厌倦心理和烦躁情绪。因此,此阶段是发生差错事故的高峰期。带教老师要及时掌握新护士的思想特点,用典型案例来说明不良情绪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警惕性。要让她们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切忌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要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1.3.2 业务技能 如果前两个阶段通过考核,本阶段操作追求精益求精,小细节的完善。每两周针对两三项护理常规操作,进行逐一练习,使其更加熟练,完善,合格率百分之百。同时加强操作细节的自我剖析,使其能指出、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工作中虚心请教,克服缺点,以百分之百的操作为患者服务。进一步加强专科技能培训,如:各种传染病的护理常规要求;胸(腹)腔穿刺术后的护理等。放手专科操作,并给于适当的指导。

1.3.3 护理观念 强化整体护理观念,强调用心服务,用情呵护! 带教老师要提醒新护士加强各方面知识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因为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护理工作的基础。不仅要多阅读护理专业杂志,了解护理领域新动态、新信息,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和提高护理研究与实践能力,而且要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对一些常见性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传播途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都心中有数。要加强心理学、人文和社会学等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以便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健康服务。要熟悉护理干预对于感染科患者治疗和恢复的影响。

除了带教老师按以上三阶段不同层面耐心教导外,医院和科室每年也会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及各种活动,如专科知识竞赛、护理授课竞赛、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培训,护士节系列活动,医德医风演讲比赛。这些活动会定期地贯穿在整个带教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培养新护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荣誉感。

2 考核方式

20名新护士除了入科考核外,每一阶段末期都会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包括入职护士个人的阶段性自我评价,以及由医生、患者、护士长三方面问卷调查打分考评。

3 结果

通过采用“多维立体带教模式”,我科新上岗的护士未出现一例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新护士的自我评价都表现出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自信。由医生、患者、护士长三方面问卷调查表明,最终对新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满意率达97%以上,服务意识满意率达95%以上,使其较短时间内达到了成为一名合格感染科护士的要求。

总之,根据感染性疾病护理学的特点以及结合感染科的实际情况, 采用“多维立体带教模式”事先制订好实习带教计划,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循序渐进、针对性地对新护士进行指导,能够使其更好地掌握临床专科护理知识和常规操作技能,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自我修养,从而更快的进入护理岗位。

参考文献:

[1] 滕蜀镒. 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31(2):67-68.

[2] 赵贤洁,赵巧娣.感染科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 2009,7(34):3164-3165.

第12篇

【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合同制护士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原理,探讨如何有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方法发放问卷,采用Linkert5方法评分,研究不同职龄的合同制护士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内容的差异。结果医院职能部门要从合同制护士的基本需求入手,适时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管好、用好这支队伍。

【关键词】合同制护士 队伍建设 双因素理论

【Abstract】ObjectiveAccording to the exist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ontract nur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ual factor theory of Berg′s request, we discuss how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contract nurses. MethodThe questionnaire, using the method of Linkert5 score, included ag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job contract nurses on the contents of health factors and incentive factors. ResultThe hospital departments should begin with the basic needs of the contracted nurses, timely application of two factor theory of motivation, manage, make good use of the team.

【Key words】 Contract nurses, Team construction, Double factor theory

【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212001, PCR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55

目前大多数医院均采取聘用合同制护士的办法来解决人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临床护理人员的不足,如何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性,提高其素质,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对我院合同制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职龄的合同制护理人员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内容及其差异,并尝试将双因素理论和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的激励实践相结合,以期对合同制护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及其启示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rick Herzberg )提出了著名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即“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 员工工作积极性主要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这两种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并且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类是员工对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满足的因素,如: 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福利待遇等, 这类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 但能起到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和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称之为保健因素; 另一类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 其本质是注重工作本身的内容, 借此促进人们的进取心,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提高工作效率, 称之为“激励因素”[1]。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合同制护理人员,以临床一线科室为主,共发放调查问卷132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98.48%。

2.2研究方法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选取8名对象通过开放式问答对合同制护理人员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调研,提炼出重点激励因素编制问卷。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的临床一线合同制护士中进行,应用相关分析,问卷cronbach′s α系数在0.62以上,重测系数在0.7以上,问卷的敏感度较好。

实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及非概率抽样的便利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拦截合同制护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在医院进行,在自愿并真实的情况下填写问卷。问卷采用Linkert5方法评分:5表示“非常重要”,1表示“非常不重要”。

3结果

3.1一般资料

选取的人员类别从职龄看,1~3年68人(52.3%),3~6年34人(26.2%),6年以上28人(21.5%);从教育程度看,中专8人(6.2%),大专71人(54.6%),本科51人(39.2%);从职称看,护士86人(66.2%),护师37人(28.4%),主管护师7人(5.4%)。从婚姻状况看,未婚77人(59.2%),已婚53人(40.8%)。

3.2基于不同职龄的合同制护士对护理工作本身评价得分情况分析

从表1可见看出我院不同职龄的合同制护士对护理工作风险程度评价均高。护士工作辛苦,超时工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在医患矛盾严重的当今,护士职业风险很高,进一步增大了工作的压力。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合同制护理人员对职业前景和工作重要性排序下降。

3.3基于不同职龄的合同制护士对个人成长及发展自我评价的得分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入职1~3年新合同制护士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初期,更重视有关的技能增长,其对学习培训和内部管理等因素大大高于职龄3年及6年以上的合同制护士。说明对于新入职的合同制护士,应重点做好带教引导,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多提供工作锻炼的机会。

3.4基于不同职龄的合同制护士对人际氛围及薪酬待遇的评价得分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职龄的增长,与情感激励有关的工作环境因素——公平性和人际氛围的重视程度上升,同时,对薪酬、福利等保健因素的要求增加,说明对于职龄在6年以上的合同制护士,已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工作和家庭并重,重点应注重薪酬和福利的提升。

4讨论

合同制护士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同制护士的队伍建设不仅成为影响整体护士队伍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隐患,需要及时改进。

4.1要重视保健因素的作用,维护合同制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的环境、地位、工资、待遇等都属于保健因素的重要方面,当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强烈不满。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护士队伍的数量、质量及护士工作质量与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合同制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的重要群体,她们同样承担着与在编护士同样的职业风险。充分重视对合同制护士工作价值的肯定,保持合同制护士队伍的相对稳定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要通过完善机制,来稳定合同制护士队伍,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表2中,有关薪酬待遇方面,合同制护士认为目前的薪酬分配体系不合理,认为工资水平还需要提高,特别是职龄在6年以上的合同制护士表现的愿望更强烈些。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在对合同制护理人员的工作分配和奖金分配中要重视沟通,从各方面给予关心、宣传医院对合同制护士的政策,提高其对公平的感知。同时施行高风险、高责任与高待遇一致,避免脏、累、险的护理岗位缺编又缺薪,避免高责任、高风险而低报酬,让合同制护士感到他们的付出是得到认可的,他们的发展是有前途的。医院应该按照不同的岗位类别,建立以工作实效为核心,同时由医德医风、工作能力、岗位职能等要素组成的考核标准[2]。

4.2要大力开拓激励因素的内涵,激发合同制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双因素理论认为,认同、赞誉、个人成长与发展都属于主要的激励因素。表1中合同制护士认为,他们的工作得不到患者、家属、社会的认可,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理人员短缺,导致一些护理服务不能够完全到位有关,年轻的合同制护士由于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在病情观察、护理操作甚至护患沟通方面都存在缺失,如注重执行医嘱和治疗性措施,忽视了主动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护理服务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产生护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其次,合同制护士工作辛苦,但收入相对较低,在医患矛盾严重的当今,也要承受很多来自患者的压力,再加上社会和医院重医轻护,因此,她们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较低。针对上述原因,作为管理者要根据合同制护士的职龄、才能、意愿、性情等,进一步推行护士分层使用制度。可以在合同制护士的使用上做到专业化,并在职称、收入等方面差别化。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层次、专科护理人才的优势,有效利用资源,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

同时,要鼓励合同制护士参与管理,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完善相关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合同制护士参与到病区及医院的管理中来,进一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改变原来一律从正式在编护士中选拔护士长的做法,让优秀的合同制护士脱颖而出,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自我价值。2011年我院就有2位优秀的合同制护士当选了病区护士长。让合同制护士感受到只要努力工作则与正式在编护士享有同等的工作机会,使合同制护士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3加强交流,实施参与式管理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建立组织与合同护士之间的双向沟通通道,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给予合同制护士归属感,增加其对医院的依赖性[3]。表2中,不同职龄的合同制护士都渴望成长、渴望成才,希望自己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得到社会认同,都渴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谐的医院以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全面关注他们的成长,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学习环境、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在合同制护士中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其成长成才。管理是艺术,而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激励机制更是管理者的艺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管理,充分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挖掘职工的潜能,留住优秀职工,吸引先进领域人才,确保医院能够有序、高效的运营[4]。

现代管理注重以人为本,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为进一步加强合同制护士的队伍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医院职能部门要从合同制护士的基本需求入手,恰当的运用双因素理论,一方面可从工作内容入手,加大激励机制力度,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努力调动其工作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适当地提高了各种福利待遇,体现同工同酬,尽量发挥“保健”因素的作用,建立健全有序的合同制护士规范化管理体系[5]。

参考文献

[1]于晶晶. Herzberg 激励-保健因素理论的发展[J].心理科学, 2002, 25(5): 633-634.

[2]凌靓. 激励理论与医院绩效工资制[J]. 现代医院,2013,11:124-125.

[3]高金姣,王莉,梁洁,等.组织承诺理论在合同制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