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测量工作目标

测量工作目标

时间:2022-10-12 05:28:05

测量工作目标

第1篇

关键词:高铁;测量;管理

1测量工作技术要点

1.1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1.1.1CPⅠCPⅡ控制网复测

控制网复测包括平面控制网复测和高程控制网复测,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方法,按照铁路等级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对设计院所交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成果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复测数据应换手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当复测成果和设计交桩成果的较差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对存在差异的控制点及相邻区域的控制点进行重测。若重测成果和设计成果较差满足要求,则采用重测成果;若不满足要求且重测成果和复测成果一致,则应向业主反映该问题,要求设计院对存在差异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和确认,设计院更新成果后方能使用。切勿当复测成果和设计交桩成果不一致时,擅自更改设计坐标!在某高铁项目CPⅢ测量时,A标段和B标段交接处存在CPⅠ007控制点,A标段测量时根据所测水准测量数据,怀疑CPⅠ007存在下沉现象。在未征得设计院同意的情况下,CPⅢ控制网平差时擅自将CPⅠ007的高程下调20mm,且未与B标段沟通,导致A标段CPⅢ控制点成果与B标段相邻CPⅢ高程存在20mm左右偏差(验标要求1mm)。然而根据最新设计院最新复测成果,CPⅠ007点并不存在下沉。此问题完全是由于A标段测量人员擅自修改设计高程造成。CPⅠ、CPⅡ的平面控制复测频率为一年一次,高程控制网复测频率为半年一次

1.1.2施工加密网的建立和复测

当CPⅠ、CPⅡ控制网复测完成后,则应进行施工加密网的测量

1.1.2.1施工加密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在路基和桥梁地段,平面加密点一般相邻点间距在300米左右,沿线路布设。在南方地区,控制点宜布设在征地红线外15米以上,以避免受到施工干扰。在北方地区由于种植玉米,玉米长高后将影响通视,因此加密点宜布设于征地红线内1米左右,但是由于受到施工影响,加密点应加强保护和检核。加密点的尺寸和埋设深度参照CPⅡ点的埋设标准,南方及中原地区埋深不小于1.4米,北方冻土地区埋深应达到2米。高程加密点沿线路布置,埋设间距一般不大于200米,埋设深度和平面加密点一致,平面加密点和高程加密点可以共点。控制点的标心采用不锈钢圆头,并刻画十字中心。隧道区域的加密点应埋设在隧道进口和出口区域及横洞和斜井附近,在一个洞口附近埋设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呈等边三角形布置。1个点离洞口近,另外两个点离洞口远,3个点的间距不宜小于500米,以保证方向精度且方便互相检核。在洞口附近应设置不少于3个高程控制点,沿线路布置,其中一个控制点和离洞口最近的平面控制点共点。

1.1.2.2施工加密网测量

平面控制网测量采用GPS测量方法,加密点和CPⅠ、CPⅡ控制点联测,测量要求参照CPⅡ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精度满足二等水准测量规范。高程加密网的控制点可预先布置,纳入高程控制网的测量过程中,利用测量数据平差即可得到加密点的高程。平面加密控制网一年复测一次,高程加密控制网半年复测一次,高程加密网复测可以纳入CPⅠ、CPⅡ高程控制网复测的过程中。一次完成。

1.1.2.3施工加密控制网的使用

施工加密控制网使用前须对相邻控制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进行复核,无误后方能使用,若存在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若加密点的坐标存在问题应局部复测并更新成果并再次复核无误后方能使用。

1.1.3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在隧道施工开始前根据所测洞口GPS点的点位偏差,网形以及仪器误差估计隧道贯通误差。隧道贯通后需进行洞内控制网贯通测量,修正控制点的坐标。目前洞内导线控制点一般设置在仰拱上,不易保存。一个新的思路是在隧道边墙上浇注混凝土支架,支架上安装强制对中基座,按照CPⅡ导线测量的精度和方法进行。控制点设置在边墙上易于保存,采用强制对中基座有助于提高对中精度。

1.2线路中线和红线放样及路基原地面复测

控制网复测完成后,首先须进行中线及红线放样,现场复核中线标高,并与设计高程进行比较。现场复核线路和可能影响的管线、道路、电缆、建筑物等与线路之间的关系,若与设计不符则进行详细测量,为设计变更提供测量数据及图形。对于路基地段,需按照设计图纸断面里程,放出中线桩和边线桩,并按垂直中线的方向采集原地面标高。内业计算并绘制路基原地面的横断面图,再根据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和地面线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路基横断面图。测量每个横断面的面积,并根据每个横断面面积和断面间距计算路基土方量。计算所得土方量和横断面图对业主和设计院可以作为土方设计变更的基础数据,对路基协作队可作为土方验工的基础数据。路基横断面图中路基坡脚的偏距和标高还可以作为路基边坡放样的基础数据。笔者在某单位哈大高铁项目部从事测量工作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哈大线于2007年8月底开工,笔者于2008年4月来到该项目二分部进行铁路工程测量,该段存在较多路基。

当时由于路基协作队实力欠缺,施工进度无法满足进度要求,项目部决定清退该路基队伍。在进行土方验工时,由于在开工前项目部测量队原地面复测数据不足,因此在和路基协作队结算谈判时陷入被动,只能以路基队所运出的土方为基础进行验方。由于运出的土方存在较多间隙,数量远大于实际土方,因此在清退该队伍过程中项目部承受了较大经济损失。笔者来到该项目后,对现场的路基按设计断面进行了断面测量,后续验方以该数据为基准,再未出现超验的现象。在该项目笔者对未开挖路基实测的原地面数据进行核对时发现,路基挖方段原地面设计图纸标高低于实测标高,因此实际进行挖方的工程量大于设计量。对此笔者对实测的土方量进行详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该分部管段内实测的路基挖方工程总量和设计挖方总量的差异在100万元以上。因此测量队将测量计算资料交给工程部和总工处,并将情况进行了汇报。但是该问题未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错过了设计变更的最佳时期。该项目通车一年多后,由于项目存在亏损,领导希望通过土方变更挽回部分损失。但是由于时间久远,项目部经过数次搬家,测量资料部分已遗失,设计单位对该问题也不予确认,因此未能实现变更。线路原地面复测工作往往被忽视,但该工作十分重要,将极大的影响后期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益。

1.3结构物放样三维坐标计算及复核

根据设计所交平曲线和竖曲线表,及结构物的设计图,计算结构物放样的平面坐标及高程。坐标计算的复核采用分级复核制度,计算坐标由工区内部复核无误后由工区测量队长和总工程师签字盖章,上报局经理部测量队长处复核,复核无误后局经理部测量队长签字,盖局项目经理部公章并下发。结构物放样坐标必须经过局项目经理复核确认后方能使用。

1.4特别注意换投影带,换大地高,断链和标段相邻处的坐标计算和施工测量

在换投影带,换大地高的地段,对同一结构物和控制点,需提供在两个投影带中的三维坐标,在使用时所使用的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必须统一于同一坐标系统内,不可以在一个测量作业过程中使用不同坐标系统内的坐标。在坐标换带或者换高区域CPⅢ平差计算必须分别在两个投影带进行平差计算,并提供两套坐标成果。在断链区域特别是长链的区域,在进行坐标计算和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所计算里程是在断链前还是在断链后,以避免出错。在标段相邻区域特别注意和相邻标段的沟通和中线贯通测量工作,在进行CPⅠ、CPⅡ复测时平面控制测量需约定共用基线边,高程控制测量需约定共用高程控制点。某高铁高铁项目在A标段与B标段交界处存在投影换带的问题,A标段在该区段进行CPⅢ测量工作时需搭接B标段内的一个加密CPⅡ点进行测量和平差,该点应作为一个已知点进行约束平差。但是B标段仅提供了在其所在投影带内的坐标,我单位应进行投影换带计算将该点的坐标转换至我标段投影带内进行计算。但是由于A标段CPⅢ测量工作是外包给一家测量公司,该单位现场负责人由于技术水平较差,未能按要求在数据处理时对该点进行坐标投影转换及约束平差计算。另外和B标段沟通,B标段在进行平差计算时也未搭接我标段内控制点,导致相邻标段交界处的CPⅢ控制点存在10mm左右平面偏差(验标要求1mm)。该问题是由于对投影换带区段测量工作不重视,协作队伍技术实力弱,项目部测量队对协作队伍缺乏有效管理,相邻标段缺乏沟通,评估单位评估时疏忽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1.5重视沉降观测工作

沉降观测控制对铁路工程质量和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且沉降观测数据须通过沉降观测评估才能进入无砟轨道施工,沉降观测是影响工期节点的一项测量工作。由局项目经理部制定完善的观测技术方案和考核制度并要求工区严格执行。工区沉降观测工作需专人负责。测量人员的数量和观测设备的数量必须满足观测工作的需求。局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定期检查沉降观测资料并按照考核办法按月对各工区的沉降观测工作进行考核。

2测量工作管理要点

2.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考核制度

2.1.1两种健康的管理模式

下面介绍两种健康的管理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另一种是高铁项目局经理部直管模式下的管理模式。第一种管理模式较为成熟,这里重点介绍第二种模式。局项目经理部直管模式对测量队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第二种模式和第一种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均设置了局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该职务在高铁测量队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的职能主要为管理职能,需具备较强理论水平和技术管理能力。负责测量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制定,具体技术方案和测量数据审核,测量工作考核,现场测量工作指导,施工测量过程中各种疑难问题解决等。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在测量队的地位类似于球队教练,主要进行技术指导和工作安排,不宜过多参与具体工作事务。在第二种管理模式中,测量队需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考核制度由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编制,总工程师审核。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牵头,实行分级考核。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对施工测量队,沉降观测测量队及外协测量队进行考核,施工测量队长和沉降观测队长对所属测量组进行考核,测量组组长对组员进行考核。每月考核表由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整理后交项目总工审核,测量队考核结果直接与测量人员收入挂钩。另外,第二种管理模式中,在无砟轨道施工期间,施工测量队队员和仪器设备较多,需增设一名后勤主管,后勤主管主要负责测量队员的生活环境、物资、测量设备等管理,为施工测量队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

2.1.2兰新高铁项目无砟轨道期间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某高铁项目经理部在项目初期采用第一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长大隧道的贯通误差均满足要求。在无砟轨道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部直管测量队,但未采用第二种管理模式。经理部测量队长,施工测量队长,沉降观测队长由同一人担任,且考核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导致技术管理较为混乱,测量工作出现较多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采用第二种管理模式,其管理难度仍然较传统模式大。由于大型项目工作量大,局项目经理部人员较少,测量队临时拼凑,人员技术水平及责任心参差不齐,测量队内部缺乏磨合,人员短期内难以做到系统培训。面对诸如无砟轨道的大量测量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此若非万不得已,大型项目不建议采用项目经理部测量队直管模式。

2.2施工测量工作的具体要求

2.2.1建立完善的测量数据复核和测量复测制度

对于用于现场的测量放样数据,需换手复核无误后方能使用。对于结构物的施工测量,必须经过放样———施工前复测———施工后竣工测量的步骤。在工序交接过程中,后一工序的测量员必须对前一工序已施工完成的结构物的坐标和标高进行复测,无误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若存在问题须及时向上级管理人员汇报。

2.2.2做好施工测量记录

在外业测量中,测量员需对测量部位,采用控制点,测量的角度,距离,气温,天气等数据准确记录,测量记录中必须记录参与测量的人员的分工。当天的测量工作完成后,测量员需对测量记录进行检查,复核,若存在问题须及时通知现场停工并及时再次前往施工现场对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复测。

2.3做好施工测量的配合工作

测量工作的顺利完成,不是仅靠测量队就能做好的。现场施工人员需做好施工测量的配合工作。施工现场由于环境复杂,往往出现控制桩被施工机械破坏,现场不具备测量条件就通知测量队员进行测量的情况,这样对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将产生负面影响。项目领导应重视施工测量的配合工作,对现场施工人员强调配合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测量工作能在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下进行。在某高铁项目无砟轨道施工期间,为了赶工期,存在CPⅢ复测尚未完成或复测成果尚未评估即要求测量队进行放样和轨枕精调的现象。此时测量队仅能用建网成果进行精调,甚至在部分地段建网成果未通过评估的情况下要求测量队进行精调。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测量操作规程,严重影响测量工作质量。由于后期轨道精调和验收都是以CPⅢ复测成果为基准,而复测成果和建网成果存在差异。该项目后期验收时发现部分区段轨道绝对偏差超过10mm的现象,无砟轨道结构整体精度不高,大部分是由于赶进度忽视测量工作基本技术要求造成的。因此,无砟轨道施工期间,由于每一道工序都与测量工作相关,必须预留做够时间用于测量工作,不能因抢工期一味压缩测量工作时间,否则无法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施工精度。

2.4重视测量队资源配置需求

施工测量工作中往往存在车辆不足,人员不足,人员水平不足等问题。项目领导需根据现场的工作量和进度要求,合理配置的人员、车辆、仪器设备。对于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测量人员需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资源配置的数量及质量满足项目的质量和进度需求。在某高铁项目前期,由于车辆配置不足,一个测量小组需要进行5公里管段范围内的桥梁桩基放样。工区的车辆仅能满足将测量人员上下班的接送,于是测量队员只能在5公里范围内依靠步行来回进行桩基放样,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测量人员仅能进行桩基放样,无法完成打桩前的复测工作。结果后期承台开挖中发现某墩的桩基偏出承台,造成返工。

2.5外协测量队伍的选择与管理

施工项目中的某些专业测量工作,例如控制测量和沉降观测,在项目部人员和设备不足时往往采取技术分包模式。这些工作要么技术含量高,要么影响节点工期,因此外协测量队伍的选择和管理十分重要。在招标前期,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队长应对竞标单位的资质,技术实力,单价等因素综合比较,分析各个单位的优点和缺点,给领导提供正确的建议。项目领导在决策时,需根据项目工期和测量单位实力,优先具备较强实力,且价格优惠的测量公司。在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时期,切忌仅考虑成本而选择报价低,实力弱的测量公司。实力较弱的测量公司,由于其设备和人员配置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极有可能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严重的可能导致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测量公司选定后在合同中需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中需明确项目经理部具备对测量公司的考核权,合同总额中的应包含一定比例考核费用。合同中应明确由于测量公司的原因导致项目部遭受损失时,测量公司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技术分包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应根据合同内容,制定对外协队伍的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项目经理部须对外协队伍的测量数据进行定期检查。对于控制测量数据需进行全面复核,无问题后再上报监理和业主。测量技术分包一定要加强技术管理,切忌以包代管或者包而不管。在1.4中已经提到,该项目由于外协队伍未能按要求进行投影换带导致在标段相邻处的CPⅢ平面存在偏差。协作测量公司组建时间较短,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技术水平较弱,仅在投标时报价较低。在福川隧道进行CPⅢ的高程测量时,由于外协单位测量人员疏忽,隧道中间DK47+000里程附近漏测了两个环,在平差计算时也未发现该问题。该隧道的CPⅢ高程网未能形成一个整体,而是在漏测段的前后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网。在两个网的交接处的CPⅢ点高程偏差达到30mm(验标要求1mm),导致轨道精调受阻,必须调整1公里的扣件才能满足平顺性要求。

2.6加强测量队的培训,鼓励技术创新

测量人员的技术实力,在工作中应逐步提高,以满足无砟轨道测量工作要求。测量队需针对现有测量人员的薄弱技术环节进行培训,以增强测量技术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经理部测量队长可根据测量队的实际情况组织内部培训,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业培训。测量队是由每一个测量技术人员组成的,测量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测量队的综合实力和工作效率。此外,测量队内部应鼓励学习,鼓励测量队员在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上进行创新,鼓励测量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对好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成果应加以推广,对创新技术成果应进行奖励。

2.7测量队人员待遇设置建议

合理的薪酬,对测量队内部岗位公平性和提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测量队各岗位的工资待遇设置建议如下:

(1)项目经理部测量队长享受部门正职待遇;

(2)施工测量队长、沉降观测队长享受部门副职待遇;

(3)测量组长享受主管工程师待遇;

(4)测量组员根据技术职称的不同,享受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待遇。

参考文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9,10,31.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9,10,31.

[3]郑洪达,刘学海,基于高铁工程中测量管理制度浅论[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7).

第2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检测技术;规范;标准;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处于空前繁荣状态。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行业中必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意识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也逐步被重视起来。但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发展至今,仍旧以建筑行业的附属工作出现的,并未形成自我独立的体现,也没有形成覆盖建设工程全阶段的规范检测体系,不利于工程质量检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作用与特性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指的是检测机构对于建设项目施工中的原材料、机电设备、金属结构、中间产品进行质量度量,并将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施工生产质量的合格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作用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能够进一步的精确化和数字化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类材料、施工技术的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提供给施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重要的控制管理依据,促进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其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能够进一步约束施工单位在对施工材料的选购行为,在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过程中,不能一味以工程造价低为主要选择依据,而是应该以材料各项性质达到建设标准为选择依据。能够有效防止伪劣建设材料的使用,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消费者的权益。最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还能起到评价工程质量的作用,这是由于工程质量检测全程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所检测范围涵盖了所有与施工生产有关的事物,其检测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物实体质量,为工程质量的评定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检查具有四个极其明显的特性,它具有一定是合法性,其检测过程是合法的,检测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它具有一定的公正性,由独立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之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执行,以检测数据为判定原则,客观、公正;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所有信息应该真实、准确,能够依照相关标准保证检测结论的规范性。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检测结果只能针对送检试样,只能代表一个平均水平,并不能表示全部产品的质量特性。

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范化分析

现代社会对于建设工程质量以及功能的要求日益增高,建设单位为了适应现代化建筑的需求,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力度,并最终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应用效果,为建设工程的质量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之相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却没有随之得到深入的发展,因而导致了检测特性的大打折扣,其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原有的检测技术、技术标准、检测指标、检测参数已经不能适用于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检测,从而留下了大量的检测空白区域。

第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没有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检测项目和参数,致使在不同的建设项目的指令检测过程中存在许多的检测缺项,这些检测的缺项也使得对应项的监管容易出现缺失。

第三,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标准过旧,这些标准参数与现阶段实际建设工程的各方面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导致了检测质量的精准度有所下降。

因此,研究与时俱进 、 统一规范的检测项目及参数成为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行为规范,为全省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1. 检测标准的规范化

检测行业是一项精细、科学的行业,验收规范化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检测标准的规范化是进一步推行建设工程检测工作的必要。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已经不能适用于建设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检测要求,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空白。为了避免这种技术空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该与建筑技术研发部门取得良好的信息共享,能够在新材料的应用实践同时中,找到对其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再者,检测标准规范化建设工作应该根据地域发展因地制宜,根据相应的法律依据,以及建设检测行业的标准,制定出符合本地发展实情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细则,以适应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2. 积极探索建设质量检测监督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是独立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管单位的,但这并不意味这检测机构与这三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实际上,这4个机构都是为了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实际上对于建设项目是一种监督作用,因此,监管单位应于检测机构形成相关联的质量监督体系, 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 多层次 、 全方位实施工程质量监管,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

3. 进一步科学化检测标准

建设项目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追求的安全质量都是相对的。但在许多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里,为了进一步强化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在许多落后的验收检测体系中对各类的新材料的参数设计偏向于更安全的方面的设计,往往会提高材料的用料来保证安全。而建设项目中材料成本是建设成本中所占比重最重的一项,这种验收规范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工程造价,导致建设项目的经济利益有所下降。通过研究找出适当的分类标准和相应指标, 编制相应的质量检测规定、规程和标准来实现规范化,降低由于检测项目和检测内容不明晰、 不明确、不存在所导致的额外材料消耗,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节约工程建设成本,降低后期维护的成本。同时通过降低工程造价,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4. 制定体系化的检测标准

建立规范化的验收体系,要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监管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通过建设工程检测项目及检测内容的规范化研究,检测单位能够制定一套覆盖工程开始前、过程中、竣工后的检测指标体系,它能有效地弥补质量检测领域监管真空区,明确各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职责。

结束语

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化是现阶段我国建设行业亟待解决的事情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建设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关系到社会效益。 促进工程检测规范化对于完善我国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建筑质量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阎 平,刘建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应用探讨[J],施工技术, 2010, 39(5) : 108-110

第3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 引言

在传统观念中,很多人仅将工程测量局限于工程建设中的测绘工作,实际上工程测量涉及到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和完成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工程测量的智能化、一体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工程测量的可靠性、实时性、简便性、精确性也越来越高,极大的提升了工程测量水平,其应用领域也已经远远突破工程建设领域,研究工程测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工程测量的发展现状

2.1 测量仪器数字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工程测量仪器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数字水准仪、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数字化测图软件等不断研发,并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工程测量设备被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目前的工程测量设备体系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如利用全站仪、电子经纬仪与测绘软件的结合,能很方便的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的自动化。野外采集据后,通过编码和草图绘制,记录入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并完成图形编辑工作,最后利用绘图仪输出成图;再如利用全站仪和电子平板结合,野外采集数据后即可将数据直接录入电子平板,实现图形的现场修改编辑后利用绘图仪输出成图;再如利用电经纬仪、近景摄影仪以计计算机构建三维测量系统,实现工业大地测量与工业测量的数字化。测量仪器的数字化,有力的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准确度和速度,实现了测图、放样的数字化发展。

2.2 数据采集自动化

在传统工程测量中,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实际测量过程,但随着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实际测量过程所需要的人工参与越来越少,甚至仅一两人通过操作仪器即可完成测量工作。如电子经纬仪即能够通过自动记录、自动修正、自动归化计算、自动角量扫描、自动消除误差,并能自动记录数据,有效的减少了整个测量过程的人工操作,实现对目标的自动测量;再如激光水准仪、记录式精密补偿水准仪等,能实现自动安平、自动读数、自动记录、自动校验测量数据,使几何水准测量自动化;再如陀螺经纬仪通过微机控制,也实现了矿山、隧道工程测量中干扰补偿、连续测量的自动化,有效提高了测量作业效率。

2.3 测量控制智能化

目前,在工程测量作业中,传统的光学仪器、电磁波仪器已经逐渐退出工程测量实践,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电子测量设备。如电脑型全站仪的应用,即能实现工程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目标的主动搜索和锁定,并且能实现对多个目标的智能化追踪,避免了传统光学设备应用中需要大量人工参与追踪和反复观测的情况;再如智能化测量成图系统,能够实现整个工程测量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再到绘图的智能化,包括大比例尺基本图、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地下管线图等的智能化绘制,有效减少了传统测量成图需要大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参与野外作业,还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室内数据处理与绘图作业的情况。

2.4 测绘作业一体化

在传统工程测量中,由于大量采用光学仪器设备,往往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准直测量、坐标测量等分离开来,需要多种设备的参与才能完成工程测量工作,同时数据处理与绘图作业也往往分离进行。现代工程测量设备电子化、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一体化工程测绘仪器的不断涌现,使得测绘作业一体化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一设备即可满足多方面测量的需求,并能完成数据校准、图形编辑、图形绘制等多项工作,使测量式作更为简单,设备携带更为方便。尤其是“3S”技术的集成,使得工程测量一体化水平越来越高。

3 工程测量发展趋势

3.1 工程测量向三维、四维发展

虽然目前工程测量领域已经有了三维测量系统,但目前的三维测量系统还多处于“2+1”水平,还基于以二维来确定目标平面位置,以一维来确定目标高程,并没有真正实现测量目标的空间三维坐标定位,影响了工程测量结果的表述能力。目前的三维测量体系主要包括卫星定位测量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激光跟踪仪等,但当前的应用手段还多处于2+1维领域,需要将测量结果转换为大地坐标系统,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在未来,随着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改造、工业测量等需求的提升,在三维测量领域的标准与规范、相关理论、测量软件、信息支撑等方面都将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使得工程测量中三维技术从技术标准、测量系统、数据处理以及与2+1维系统的协调能力都得到巨大的提升,真正实现工程测量向三维、四维方向发展,逐步摆脱2+1维测量体系的束缚。

3.2 地下管线测量是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不断推进,但地下管线问题却越来越为突出,成为降低城市建设质量的主要缺陷,这与地下管线测量技术发展不足有直接关系。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将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当前在地下管线的探测中,在近距离、埋层深、复杂管线的探索中还有很大的局限,尤其是对管线破裂、管道缝隙等的探测更为困难,地下管线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也难以保证。在未来,地下管线测量将是工程测量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测量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测量精度、测量埋深将得到不断提升,测量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也将会得到不断发展。如变频式调相地质雷达、智能管道测量机器人等,将是发展的重要方向,以解决目前地下管道测量中存在的缺陷。

3.3 地理空间框架数字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地理空间框架数字化体系正在逐渐构建,最终形成数字化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这就需要测绘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数据产生动态化,数据更新及时化。一方面,在未来工程测量中,测绘基准全系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最终形成覆盖工业测绘领域各个层面的国家标准体系,包括如空间定位基准、卫星定位服务、在地测控网络等的基准体系,以实现测绘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测量数据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地理空间数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第一代数据产生后,还需要不断对数据进行更新,整个数据更新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保证数据符合基准数据的要求,这必将推动数据获取、数据加工、数据校验水平的提升,并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以保证数据的现时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量机器人激光干涉测距GPS坐标转换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激光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在测量领域中来,由此而产生了新的测量仪器、测量系统和新的测量方法。这些年,测量仪器不断地进步、超越,各种新型仪器不断地被推出,更新着我们的测量思维与现场应用。我们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工程测量仪器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一维二维三维到四维,甚至更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测量机器人将更加具有智能化。在测量现场,当测量数据经测量机器人分析不合格时,它就会把分析结果反馈给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可以据此进行重新测量,直到测量结果符合精度要求为止。测量系统出现了GPS和TPS的结合,即超站仪系统,解决了以往全站仪不能自由设站的约束,可以在任意地点设置测站,不需要后视就可以实现对任意点的测量或者放样。超站仪系统的推出,对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真正实现了“无标石”、“无控制”的测量新理念。同时,3S技术的发展,使3S技术集成成为测量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灾害监测与预警、变形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测量机器人技术

1.1 测量机器人

测量机器人又称自动全站仪,是一种集自动目标识别、自动照准、自动测角与测距、自动目标跟踪、自动记录于一体的测量平台。它的技术组成包括坐标系统、操纵器、换能器、计算机和控制器、闭路控制传感器、决定制作、目标捕获和集成传感器等部分。测量机器人可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判别、锁定、跟踪、自动照准和高精度测量,可以在大范围内实施高效的遥控测量。

坐标系统为球面坐标系统,望远镜能绕仪器的纵轴和横轴旋转,在水平面360°、竖面180°范围内寻找目标;操纵器的作用是控制机器人的转动;换能器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步进马达运动;计算机和控制器的功能是从设计开始到终止操纵系统、存储观测数据并与其他系统接口,控制方式多采用连续路径或点到点的伺服控制系统;闭路控制传感器将反馈信号传送给操纵器和控制器,以进行跟踪测量或精密定位;决定制作主要用于发现目标,如采用模拟人识别图像的方法或对目标局部特征分析的方法进行影像匹配;目标获取用于精确地照准目标,常采用开窗法、阈值法、区域分割法、回光信号最强法以及方形螺旋式扫描法等;集成传感器包括采用距离、角度、温度、气压等传感器获取各种观测值。由影像传感器构成的视频成像系统通过影像生成、影像获取和影像处理,在计算机和控制器的操纵下实现自动跟踪和精确照准目标, 从而获取物体或物体某部分的长度、厚度、宽度、方位、2 维和3维坐标等信息,进而得到物体的形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而超级目标捕捉系统由镜站端可发射扇形光束的RC遥控器和测站端SRX系列全站仪上的光束探测器组成;光束探测器能敏锐地感知RC遥控器所发出的瞬间光信号,并驱动全站仪快速地指向目标,对目标进行精确照准和测量。系统内置智能方向传感器可以判别和锁定指定目标,实现对目标的智能跟踪。

有些测量机器人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二次开发平台,利用该平台开发的软件可以直接在全站仪上运行。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测量过程、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和报表输出的自动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监测自动化和一体化。目前,测量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精密工程测量及各类变形监测之中,是地铁隧道、矿区边坡等变形监测的主要仪器设备。同时,更广泛应用于隧道桥梁等大型工程精密测量、大坝等大型建筑物与构筑物变形监测、矿山测量、煤矿高边坡、滑坡体监测、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地质勘测、矿山测量和水利水电测量等领域。

1.2 索佳SRX测量机器人介绍

索佳超级测量机器人可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判别、锁定、跟踪、自动照准和高精度测量,可以在大范围内实施高效的遥控测量。使您在遥控测量操作中的那些烦恼成为历史。该系统由索佳新一代全站仪SRX和索佳超级目标捕捉系统组成。系统特点包括:高新技术的体现全站仪的新旗舰;新一代高精度测距技术――RED-tech EX;全球领先的突破性测角技术支持多种通讯接口;完善的蓝牙通讯技术。

超级目标捕捉系统由镜站端可发射扇形光束的RC遥控器和测站端SRX系列全站仪上的光束探测器组成;光束探测器能敏锐地感知RC遥控器所发出的瞬间光信号,并驱动全站仪快速地指向目标,对目标进行精确照准和测量。系统内置智能方向传感器可以判别和锁定指定目标,实现对目标的智能跟踪。超级目标捕捉系统驱动全站仪快速照准棱镜所在方位,并对目标实施高精度的自动照准和测量。超级目标捕捉系统能够驱动全站仪自动照准和锁定目标棱镜,测量过程中移动棱镜时即使出现影响目标通视的障碍物(如建筑、树木、汽车等物体),仪器也能锁定目标棱镜,确保测量工作的正确进行。在地形复杂的条件下作业时,测量人员只须注意脚下的路面,而不必太在意棱镜的姿态。即使目标棱镜暂时失锁,只须在镜站方发出搜索指令,仪器便可快速地重新锁定目标。即使镜站附近有其他反射棱镜也不会产生误测,超级目标捕捉系统会驱动全站仪锁定和照准正确的棱镜。

2 激光干涉测长技术

激光出现以后,加之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隔振与减振条件的改善,干涉技术得到了长足进展。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是以光的干涉现象为基础进行距离测量的一门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激光跟踪仪中,与普通电磁波测距仪的反射器相比较,激光跟踪仪的反射器精度更高,误差一般小于±0.025mm。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距离的变化量,而一般只能测到相对距离,如果需要测量绝对距离,就需要给出一个基准距离。干涉测量技术大多数是非接触测量,具有很高的测量灵敏度和精度,而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70年代以后,具有良好抗环境干扰能力的外差干涉仪,如双频激光干涉仪、光纤干涉仪也很快地发展了起来。

激光干涉测长的基本光路如图1所示,用干涉条纹来反映被测量的信息。干涉条纹是接收面上两路光程差相同的点连成的轨迹。由He-Ne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到达分光镜后分成光束1和光束2,放射光束1经固定反射镜反射后仍然回到分光镜,透射光数2经移动棱镜反射后也回到分光镜,两束光在分光镜处汇合后产生干涉。光束1的光程长度不变,而光束2的光程随着移动棱镜的移动产生变化。当两束光的光程相差激光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它们相互加强在接收器上形成亮条纹;当两束光的光程相差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它们相互抵消在接收器上形成暗条纹。结果,两束合成光的强度加强或减弱,完全是两束光的光程差来决定的。因此,由干涉条纹的明暗变化,可以直接测出移动棱镜的移动距离。两束光的光程差可以表示为:

式中ni,nj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介质折射率;li,lj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几何路程。将被测物与其中一支光路联系起来,使反光镜M2沿光束2方向移动,每移动半波长的长度,光束2的光程就改变了一个波长,于是干涉条纹就产生一个周期的明、暗变化。通过对干涉条纹变化的测量就可以得到被测长度。

被测长度L与干涉条纹变化的次数N和干涉仪所用光源波长λ之间的关系是

式(2)即为激光干涉测长的基本测量方程。

由此可见,激光干涉测距只能测量出棱镜移动的距离,是相对距离,而我们一般要测量的都是绝对距离。要想获得测量线的绝对距离,首先要把移动棱镜放置在一个已知距离的点上,该点称之为鸟巢,然后再移动,通过激光干涉获得侧线的相对距离后,只要加上基准距离,即可获得测线的绝对距离。

3 GPS测量坐标参数转换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使用的是WGS-84坐标系统,但我国绝大多数使用的是北京54坐标系统和西安80坐标系统,或者是城市独立坐标系、矿区独立坐标系和工程独立坐标系。这就使得通过GPS测量得到的WGS-84坐标系统须向这些坐标系统转换。

目前,我国各种现行坐标系统与WGS-84的转换关系均未被国际GPS厂家置入GPS接收机内,因而不能采用在接收机内自动选择转换参数直接求得所需坐标的方法,而只能在外业观测后,通过软件后处理的方法,采用转换参数实现WGS-84坐标与我国现行坐标之间的转换。

一般的,椭球之间的转换,理论上应该使用七参数,但是由于任何两个椭球之间的转换都是不严密的,椭球之间的七参数也很难得到,所以实际测量中常使用单点校正的方法,求出GPS主机输出的坐标和实际坐标之间的平移参数。有些情况下,使用单点校正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就必须使用两点校正,求出四参数。有些情况下,由于高程上不是加权平均,而是存在平面拟合,此时使用七参数是一个解决方法,但是要注意七参数的获得方式,并且注意七参数中的三个旋转参数必须是秒级的。

如果地方坐标和BJ54间只有平移没有旋转,实际测量中使用单点校正的方法,求出GPS主机输出的坐标和实际坐标之间的平移参数。从理论上而言,平面坐标XY使用四参数是最精确的方法,高程使用高程拟合是最精确的方法。所以,在参数转换中,用四参数转换平面坐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转换高程是精度最好的方法。高程拟合分为加权平均、平面拟合和曲面拟合三种。加权平均两个已知点以下即可;三个已知点以上六个已知点以下可以使用平面拟合;六个已知点以上可以使用曲面拟合。

4 结束语

工程测量的发展是相关技术推动和应用需求牵引的共同结果。作为新时代的测量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积极跟踪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发展,密切关注各种测量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和新工艺,加强自我学习,适应测量技术发展对我们带来的挑战。同时,我们应当积极推动测量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充分利用GPS、RS、GIS和3S集成等技术,以及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设备,推动工程测量向精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实现工程测量、数据处理、成果分析、数据管理和应用的一体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张正禄,工程测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测量;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室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PEI Xiao-zhong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 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roject teaching is a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reform, the integra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project teaching. This paper mainly tells the integrated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 course, which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 Survey; Project teaching ; Integrated classroom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高职教育要适应地方需要为目标,以此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能与工作岗位实现高效对接;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课程建设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当前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凸显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育中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化教学是当前高职教育中课程改革的趋势,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职非测绘专业测量课程

非测绘专业测量课程在工科专业中开课量很大,是面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工程造价等非测绘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面广量大,通常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技术”等,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测量在各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非测绘专业测量课程,在教学安排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集中测量实训并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思想品德,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奠定基础。

非测绘专业测量课程作为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合项目化教学改革。

2.测量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的意义

职业教育的特性和测量类课程的特性都要求本门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门强调操作实践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可以实际的“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测量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容易操作的手段。

常规的测量教学中,都是教室里先讲完理论知识,再到室外进行操作实践。在室内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操作过仪器,等到室外时,学生还是没有感性认识,难以直接去操作实践,教师还需要再去讲解一下操作过程,降低了教学效率。在室外,因分组较多,学生会比较分散,教室的讲解很难有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很难实现真正的“做中学,学中做”,学生没有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就很难布置项目让学生完成任务,很难实现真正的项目化课程建设。测量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学会基本操作,然后布置项目,让学生在室外场地进行仪器的熟练使用,完成项目,提高效率,实现项目化教学。

3.如何建设测量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

3.1测量课程任务分析

工程测量的任务主要三个: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变形监测,概括起来就是“测量坐标、应用坐标”,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2)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及相关配套设备。

(3)能应用以上测绘仪器和设备完成工程测量任务,即: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变形监测。

(4)其它,如GPS、GIS等。

3.2理实一体化教室功能分析

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是针对前面三个目标。工程测量的三个任务都是能过测量坐标或者应用坐标来完成,可以分解为测量的三个基本工作: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用于:

(1)初步认识与使用测量常规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

(2)用以上测量常规仪器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工作;

(3)用以上测量常规仪器进行模拟测量与测设的工作。

3.3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下面入手:

(1)观测墩建设

观测墩(如图1所示)是测量仪器主机安置的地方,在教室里可以代替测量仪器三脚架安置仪器。观测墩可采用水泥墩或者钢管要稳定可靠、高矮适中,各观测墩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各组之间不互相挡住视线,影响彼此的操作,螺旋口要通用,可用于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棱镜的安置。为便于应用,要测出各观测墩间的相对位置,假定坐标。

图1观测墩模型

(2)测量仪器辅助设备建设

要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测量仪器主机需要配合辅助设备。测量仪器辅助设备主要有测钎、花杆、觇标、觇牌、棱镜、水准尺等,这些辅助设备需要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型号,一定的数量,可以设置在墙上、地面、楼顶等位置。如水准尺可以有两米尺、三米尺,红黑面配对使用。觇牌可以用实际觇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或者用教育处机绘制打印(如图2所示),然后贴到墙面上。

图2 自制觇牌

(3)课桌

测量实践按组分工,一般每组成员是四人左右,一张桌子就是一个组的工作场所,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场所。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室中的课桌应该设计成一张大桌子,可以一组人围绕坐一起。桌子也是短时间内放置学习工具与测量仪器与辅助工具的地方,因此,桌子要附带柜子并可以上锁。

(4)安全

测量仪器与辅助设备比较贵重,要注意使用安全及保管安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测量仪器需要当日从测量仪器室中借出并当日归还。在课程结束后安排的实训中,学生常要连续使用仪器一星期或者几星期,这时候测量仪器通常由学生自行保管。这时候如果将仪器存放于教室中,课桌附带的锁不能保证安全。因此,教室的门要用安全门或者铁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室的出入口安装上摄像头。

(5)墙壁与地面

墙壁与地面可以多布置一些测点,用觇牌或者钢钉等做好标志。测好各点间的相对位置,假定坐标,用于测量或者测设。地面需要安置仪器,因此需要防滑处理。

(6)制度建设

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仪器是精密仪器,主机与辅助工具都需要爱护。工程测量制度和教室使用制度都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测量过程中要规范化、制度化,因此制度建设要上墙,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总结

测量理实一体化教室是测量教学过程一个实用的教学场所,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场地大小有限,不能代替测量仪器室、室外场地和计算机房的作用。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可以将计算机房的建设也纳入到理实一体化教室当中。

作者简介:裴孝钟(1979―),男,江西广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测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与研究。E-mail:。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地质测量; 矿产; 灾害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survey is mineral geology survey, hydrogeology survey,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work. The author discusses from the geological survey for many years work experience, from the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easured data, and aspects introduced how to carry out effective geological measurement.

Keywords: geology survey; Mineral; disasters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地质行业在诸多领域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而地质测量工作又为地质勘查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它可以准确标示矿床的准确位置,准确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区域,避免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等。在地质测量工作中,如何高效、准确的开展地质测量工作,成为地质勘查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只有做好地质测量工作技术设计,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才能保证地质测量工作高效的开展,避免发生窝工等质量事故,实现地质勘查工作的经济、高效开展。

1 地质测量的基本步骤

1.1 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 在开展地质测量工作之前要充分收集工作区内已有测量、地质、交通等方面的资料,对测区进行实地踏勘,查阅原始资料和整理前人各项研究成果等。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思路清晰、可行,有利于有效地开展下一步地质测量工作。

1.2 编写地质测量技术设计书 在进行实际地质测量工作之前,应根据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地质测量技术设计书是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前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技术设计书应包含以下内容:①项目概况;②测区内已有的测量技术资料;③执行的技术标准;④技术方法及技术路线;⑤质量控制的方法措施;⑥数据处理与成果资料;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工作区自然状况、地质和矿产概况,经济概况等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使测量工作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3 展开野外实测工作 根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结合地质工程量布置图。首先对所用的仪器进行检查、检定,并进行试观测,对交通、通讯、后勤等进行检查,其次,按照制订好的最佳技术路线计划展开野外实测工作,实测控制点、地形、地质、剖面等测量数据,得到地质勘查工作所必需的野外阶段测量成果。

1.4 整理地质测量成果 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对所取得的测量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整理,根据野外采集的原始测量数据,制作相应的测量成果图表、图件等,同时检查发现和补充原始记录中不完整或有问题的测量数据。在野外地质测量资料整理中要搞好标准化工作,遵循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将标准化作业流程与质量管理工作,贯穿整个测量工作的全过程,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安全质量隐患存在的概率,促进地质测量行业规范发展。

2 地质测量工作中现存的几个问题

测量工作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基础性工作,在地质勘查中也不例外。通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实践,笔者总结出地质测量工作中存在这几点问题:①由于测量是地质的辅行业,所以地勘单位不够重视,造成有些地质单位有忽略测量行业的现象;②由于 GPS 技术的发展,过份依赖手持GPS 机,忽视测量精度问题;③在引用以往测量资料的过程中,没有准确了解所使用的坐标系统,没有掌握现代测量标准,所制作的地质图件,存在坐标系及坐标问题;④地质图件使用的软件多采用MAPGIS作图,而测量多用CAD作图,软件应用有区别,所以数据存取格式不同;⑤日益增多的地质灾害与煤矿事故,说明我们对测量在地质灾害与环境治理中的测量监测重视不够,造成事发后相当被动的情况;以上几因素是地质测量工作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供地质测量工作同仁探讨补充。

3 如何提高地质测量工作

3.1 编制合理规范及技术标准 由于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相当快,GPS 在地质测量的实际工作中都在采用,而与之相关的新技术规范、标准的制订相对滞后,造成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中找不到相关的规定,给实际生产造成被动局面。

3.2 做好标准化工作 地质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相关的规范、技术标准等,着眼于矿权人的利益要求,相应的测量工作不能搞形式化,从准备原始资料到实地踏勘及野外数据的实测,到最后测量成果的整理,每一步都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严格执行标准化的管理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误工、出错、浪费等问题,加快测量工作速度,减少人力与资源浪费,保证地质测量项目快速、准确、高效的完成。

3.3 采用新方法新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网络 GPS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地理等多个领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随着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 RTK 技术的日益成熟,GPS 与之联用可以用于高精度定位,精确至厘米级别,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及进行工程测量的有力手段。相比常规测量方法,网络 RTK 有如下优点:①测量范围广。②测量精度高。③观测自动化程度高。④各个联测点间不需建造高规标,不需通视。⑤可全天候观测,且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雷雨天除外)。⑥测量成果可用三维地心坐标表示,利于观察,方便直观,同时还可进行不同坐标系下的测量工作。另外大比例数字成像系统的使用,也为地质测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成图方法。传统手工成图方法所得的图像不可改变大小,且图像不清晰,使用不方便。采用大比例数字成像系统,在不同需求下在一定比例尺范围内可输出不同比例尺和不同图幅大小的地图。

第7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75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整治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系统复杂工作,其重点在于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宜农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或对既有耕地进行整治,通过对田、林、路、渠等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改造,以达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测量是贯穿土地整治全过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制定土地整治立项规划到项目可行性设计研究,从项目初步设计到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均离不开测量工作的技术支撑。加强土地整治工作规划设计阶段的研究,对于提高项目整体质量水平,确保项目高效优质、快速经济的开发建设,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一、土地整治项目测绘基准的建立要点

1、坐标系和高程基准的建立

平面坐标系统应尽可能选择与当地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通常平面坐标系的选择以满足投影长度变形限值要求为原则(例如在城建区要求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在长度变形允许情况下,应采用与国家坐标系投影带相一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项目区高程基准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当地情况,以项目当地目前实际采用的高程基准作为统一标准。可行性研究阶段需精确划定项目区的范围界线,获得主要拐点的平面投影或经纬度坐标数据,因此建议采用精确GPS定位的方式进行准确坐标测定。

2、控制测量

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资料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须使用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全要素地形图作为设计工作底图。开发整理地形测量与常规地形测量一样分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阶段。控制测量的精度应达到:基础控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w(相对于起算点)不大于5cm;图根控制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首级高程控制应采用四等水准进行联测。待测项目区由一系列相邻分布的地块组成,在布设控制点时应统一选点,提高控制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施测过程中,一般将基站架设在项目区中心附近的已知点,而移动站与基站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10kM,这样解算速度和精度均较好。

二、土地整治项目地形地貌测绘要点

1、测图比例尺的选择

合理安排测绘内容、测绘精度,使测绘成果既满足使用,又达到节约测绘费用的目的,就应确定好测图比例尺。土作为土地整理工作来说,对于一般的土地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比例尺的要求是1∶2000,但是考虑到在土地整体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整理区域,比如需要整理的道路、堰塘、提灌站以及有需要重点整理的特地平整区域,在整理测量的过程中比例尺的要求是1∶500。

2、地形地貌的表示

土地整治因为涉及工程规划、预算、施工等各类需求,特别是需要对土方量进行准确计算,所以对地形地貌的测绘要求更为精细,尤其是需要对地形特征点及细微部分精确把握。例如,对各种土坎要细分,注明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特别对于缓坡坎,必要时加测高程趋势变化点,以利于土方量的准确计算。再如,水系的测量内容包括河流、鱼塘、排洪沟、田间小沟渠、灌溉渠及其配套设施等,在准确测绘平面位置的同时,还需要沿线测量纵横断面,有时还需要测量河塘底部的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地形突变处需要对断面进行加密。

3、图面要素的体现

合理安排测绘内容可以减少测绘成本和时间。从土地整治地形测量的总体作用及服务对象来分析,其性质还是地形测量,包括大量地形地貌、地物等要素的测量。根据土地整治项目的要求,土地整治的地形测量内容应有所侧重。原则上与土地整理工作相关的测绘内容不能省略,相反则应尽量简化。土地整治的对象是耕地或可开垦为耕地的土地。因此测绘的重点是项目区内与建设规模相关的土地,与建设方案相关度不紧密的土地可降低测量精度。如: 现阶段林地不是土地整理的重点,则在测绘林地时,地形测绘方面的内容可省略,仅测绘其,形成林地图斑即可。再如,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新农村建设不是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测绘时,形成农村居民点图斑即可,而不反映房屋轮廓。因此在按现行工程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测量的同时还应注意: ①测绘范围内的居民点按村庄的外轮廓线测量,如有路、沟、渠经过村庄时要将它们测绘出来,居民点地类界以外分散的房屋则应逐个测量;②测绘范围内的较大面积的林地、园地、未开垦的草地、祼岩石砾地、坟地等仅测出界线形成图斑,图斑内标注地类符号;③道路除标注路面材料外,还应有代表性地标注路基宽度,对于道路较少的区域,宽度小的路也应测绘,农桥应标注建筑材料;④沟、渠、涵洞等水工建筑物应标注宽度、深度和材料,宽的水闸应注高宽及孔数,田间的小沟渠也应测绘,泉眼应标注枯季流量,以便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⑤权属界线除图示规定的界线外,为更能详细表示权属关系,还应进一步测绘到村民小组界; ⑥为表示相关关系,测图范围应测出有效范围一定的宽度。

三、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调查要点

土地的权属界线测量应充分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手段,一般采用权属人双方现场指界,测量人员用RTK直接测量界址点,对于卫星信号原因无法采用RTK测量的界址点应该配合全站仪进行测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一般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路线与内外业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进行,主要包括资料准备、正射影像数据(DOM)制作、内业解译判读、外业实地核实测量、内业数据编辑、面积计算、成果整理等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调查应充分利用最新二调数据,明确项目实施以前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和特征。

四、结语

土地整治项目中测绘技术应用尤为重要,只有针对土地整治工作特征、现实状况、核心需求,明晰测绘技术实际优势、核心价值,探究科学应用发展策略,方能提升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管理、资源开发控制水平,确保有限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廖榕生.浅谈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测量工作应注意的问题[J].工程管理,2010(24):161-162.

第8篇

1.1对环境监测信息的代表性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地方监测站对实验室内的质量监测控制比较重视,目的在于保证分析样品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内部监控的主要方法:坚持严格的考核制,坚持持证上岗,保证人员的高素质;样本的制作,采用加标回收试验、质控图的绘制、平行双样等解决室内监测质量控制,进而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普遍忽视了室外质量监测控制,也就是忽视了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室外监测过程主要包括监测目标的设定、路线的测量、制定、布点、采样以及运输保管工作等各个重要环节,实际工作中都受到忽视,如果实际工作中信息的代表性不够重视,即便监测分析的数据准确无误也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1.2室内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县乡两级地区,其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受这方面的影响,县级监测站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条件普遍较差,各种监测仪器缺失,配套设施不全,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监测质量普遍不高,很难确保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主要原因有:(1)地方政府对监测站的财政投入有限,导致监测站经费有限,仅靠自收自支很难维持正常监测工作的运转;(2)监测站受环保局直接管理,环保局对环境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却比较重视监理工作,因为监理站是收费站,监测站是支出站,因此造成了监测站不被重视的现象,正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很难开展。

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2.1明确监测站的职能

我国地区级监测站的职能长期以来一直未明确,使环境监测工作长期不被重视,进而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环境监测工作主要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技术资料,使环境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方向和重点,为环境问题的解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监测站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体制编制问题、经费来源问题、职能地位问题等等长期困扰着监测站的发展,使环境监测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因此明确监测站的职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解决其体制编制问题,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监测水平的提升,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料,为地区经济规划和城镇发展决策的制度服务。

2.2加强监测站建设

(1)要加强监测站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系到监测站发展生存的政策,促使地方政府及时的解决监测站的体制编制问题、经费来源问题等,使监测站有足够的经费采购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建设必要的监测用房,从而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自动化水平。国家环保总局应该科学的建立监测设备仪器基金,积极调动各行各业的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有计划、有组织的引进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进而提高地区监测站的自动化监测水平,提高监测能力,保证监测信息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2)加强软件设施建设,要不断优化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目标和计划,监测目标涵盖了所有成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是各个岗位目标的集合,岗位目标是总目标的分解,只有将岗位目标融入到总目标的具体活动中才能保证监测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不偏不倚的完成监测要求。因此,环境监测总目标必须具有综合性、可行性、阶段性、时序性,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总目标的制定不仅考虑到监测的各个环节及其主要内容,还要考虑到具体监测工作开展时各要素的投入与配合协同;总目标的可行性是监测工作的基础,它与时序性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具体计划的制定必须始终围绕总目标的要求开展,按照分阶段、分组、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执行。在总目标和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及时征求所有工作人员的建议,综合考虑人和物的双方面因素,还要考虑监测技术的因素,确保计划与目标相统一,保证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3加强室内外监测质量控制之间的结合,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室外监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实现与室内监测人员培训机制相同步,以往比较重视室内监测人员的培训,造成了人员对室外监测控制淡薄的意识。因此,各级相关组织部门要加强对监测站人员的全面培训,中心监测站对下级监测站的监测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室内密码样的考试,实现全方位的考核。要全面结合各地监测站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环节和要素设计方案和计划,科学合理的布点、采样、样品的输送保管以及后期的分析等具体环节,这些具体的内容必须列为考核的内容之中,虽然会加大财政的投入和人力的投入,但是经过这样的考核会加强基层监测站的监测水平和管理能力。

2.4加强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监测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时刻保持加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遵守各项环境监测工作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严格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和呈报,杜绝虚假信息和数据的出现。各级组织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较为标准的依据和参考,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监测管理工作的高水平。

2.5进一步强化计量认证工作

当前,我国各地区级监测站在计量认证方面做得工作还是比较不错的,计量认证工作根据相关要求每隔五年进行重新认证,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合法性,同时,要加强认证部门管理工作,规范认证程序,不搞形式主义,将认证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各地区监测站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小结

第9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检测要点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一、有关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概括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工程检测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在道路的路面实行检测,了解路面的基本状况。以便在市政道路工程的验收养护中作为主要的依据,在建立路面的管理系统中统计数据,对市政道路工程可以全面的进行监督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一般包括两种,即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

1、对于水泥路面工程的检测试验监理

优质的水泥路面是现代化城市道路工程的主要建筑工程,在市区道路、城乡道路以及高速公路中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对它的性能检测试验也是尤为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在对建设的水泥路面的使用过程中,检测试验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路面的平整度,路面的损坏状况以及对路面的抗滑性能等作为测试。在水泥路面平整度的检测中,它的标准就是用连续式平整度检测得出的数据作为依据。在相应检测试验的指标中可以分为,路面的平整度情况、路面状况的指数以及对于摆值方面的数据等。水泥路面的损坏程度指变形方面、裂缝方面和接缝方面等。路面的抗滑指标是以摆式仪所测得的数据为标准。所以,在监理工作中一定要发挥出管理和监督重要作用,必须要保证市政路面的每项数据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质量,同时也要符合道路的使用安全。

2、对于沥青路面工程的检测试验监理

在对沥青路面的检测试验中,监理工作是对路面的全面性能进行综合的评价,主要是沥青路面质量和使用期限的方面等。监理工作一定要做好系统科学,在检测工作中确保实验数据真实准确。在对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方面,检测试验工作主要包括路面的破损状况、路面结构的强度、行驶质量方面、抗滑能力等。在对于这些性能的检测试验中,将路面状况的指数、路面行驶质量的指数和路面结构经强度系数作为相应的指标。在对路面的损坏检测试验中,它分为变形、松散和裂缝。在沥青路面结构的强度系数上,它也是作为路面结构强度的指标之一。在路面的结构性能方面,根据重复荷载的规律,可以把路面的结构强度分为足够的、临界的以及不足的三个等级。在路面行驶质量的检测上,试验的指标是行驶质量的指数。行驶质量也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即好、中、差。在路面抗滑能力的检测试验中,把摆值或横向力系数作为标识。在抗滑能力方面,监理标准也分三个等级,即好、中、差。

二、要加强对市政道路的工程检测试验

在目前市政道路验收规范中,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主控项目指标必须全部合格,工程的检测就属于主控项目。工程检测是监理质量控制目标的主要项目。为了保证工程可以有序地进行,在监理方面,概括了一套内部与外部的监理规定的文件,就是为了要加强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在对市政道路的工程检测试验中,科学的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中,采取的一系列监管控制措施。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保证工程项目一定要符合合同的规定和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另外,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工作体系。

1、建立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体系

在道路建设的工程中,要建立一套高效的关于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体系。在当前科技快速的发展中,检测试验道路工程必须要进行随时的信息传递与反馈,及时处理、准确收纳。在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改进中,要随着联系国内外市政道路工程监理方面的信息动态,以便促使检测试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受控中。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监理单位应及时建立可以适应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机构。在针对市政道路的工程检测试验中,也要进行全方位的工作监理。

2、制定规范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的标准系统

必须要制定一套规范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的标准系统,在标准系统中,监理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彻底改变道路行业建设的不良观念,才能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面貌。

三、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要点

1、材料质量检测要点分析

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对市政道路工程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检测,确保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以及构配件符合技术和工艺标准。加强材料质量检测,必须对土方、碎石、砂子、水泥、石灰、钢材、沥青等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工艺,一切不符合技术规范和工艺的材料都不能进场,更不能使用,否则就会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加强材料质量检测,还要对填方用土进行检测,绝不允许使用有有机质土和高液性粘土,确保填方符合技术标准。还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用砂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用砂的含泥量以及颗粒级配,确保降低含泥量和砂子总空隙率。各类原材料进场后,还要进行再次检测,确保其符合技术和工艺标准后,方可抽入使用。

2、施工过程检测要点分析

加强对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是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的全面检测,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施工过程检测,必须进一步建立施工过程检测体系,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各方面检测到位,保证工程质量。加强施工过程检测,首先必须对施工标准和工艺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材料和工艺符合工程标准,完善检测程序、流程和规范操作,确保各项标准和工艺符合要求。要高度重视施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检测,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检测、路基各方面的质量检测,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出现任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不出现重大问题。

3、工程质量检测措施分析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必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检测措施,这是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制度,明确质量检测目标、领域、范围、方法、流程等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还要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组织机构建设,特别是对那些施工时间长、规模大、难度高的重大市政道路项目,必须组建质量检测机构,建立目标责任体系,确保各项质量检测到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检测工作机制,建立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管理单位协调工作检测,形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合力,确保检测到位,特别是合力解决检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

四、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的重要意义

1、近些年来,我国在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方面逐渐提高

工程建设的参与方都对试验检验的工作提出了高度重视,把培养高素质的试验检验人才纳入进了日程当中,把大批先进的装备设备装入到了施工现场,这也对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长时间的道路工程检测试验中,对于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工作,我们已逐渐地掌握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逐渐地转向了实用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国内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工作中,必须要结合世界上先进的监理工作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学习借鉴;在国内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监理理论、提供宝贵经验,从而促进道路工程的可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2、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检测试验监理工作中,必须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在道路工程的建设中,因道路的等级、设计年限等的不同,道路质量的要求也会不同。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检测试验中,必须采取相适应的监理方法,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过对工程检测试验的监理,及时发现道路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便于施工单位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另外,还要采取合理切科学有效的修复措施。

结束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检测试验工作是对道路工程的每项使用性能给以综合的测试与评定。近年来,在工程监理工作中,检测实验的监理工作也已逐步深化到市政道路工程的各项施工工作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张宁,赵晶.城市道路试验进行监理的研究[J].辽宁建材,2013(09).

[2]李玉凤.浅论加强道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4).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测量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5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11-1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意义重大。如果工程测量工作出现纰漏,那么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为此,如何确保工程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是所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也不断取得进步,工程测量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还应该有进一步的完善。

1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简介

随着各种地面测量仪器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仪器也不断获得发展,并在建筑工程行业逐渐兴盛。另外,相应的测量技术也不断兴起和发展。日臻成熟的工程测量技术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先进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不断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实践中,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工程测量的数字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数字化、现代化、信息化也是未来建筑工程测量发展的主流趋势。

2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2.1 建筑工程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任务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初期,也就是勘测设计阶段,工程测量任务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测量任务是对拟施工地点的自然条件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来设计施工目标。为此,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施工比例尺绘制符合要求的地形图,并对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特点进行详细测量[1]。除此之外,对土层稳定性进行观测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重要建筑工程,观测土层稳定性对于后续施工质量的保证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对地形图进行绘制也是不错的选择。

2. 2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任务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主要阶段,工程测量工作也不可或缺。首先,在正式施工开始前,要对工程设计进行审核,确保设计可行性。其次,施工放样也是一定不可忽视的工作。只有确保施工放样顺利完成,才能开展后续施工,切忌由于工作量大而对施工放样不重视的现象发生。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机械的精准度要做好调试工作,测量仪器和工具也要完备,从而确保施工中的数据准确性。

2.3 建筑工程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任务

在建筑工程运营管理阶段,为了保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不定期检测工作势在必行,通过对工程进行不定期检测,确保工程处于正常动态之下。另一方面,对于相关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问题,也要通过校对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检测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可行性很高的措施,通过管理系统和检测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运营管理阶段的正常运行。

3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3.1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分析

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涉及很多内容,但是首先还是要整理场地,仪器和工具的选择也要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确保所选用的测量工具以及仪器都要跟测量场地相符合。另一方面,要认真熟悉工程施工图纸,从而确定最佳的测量的方案,确保测量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执行性。

3.2工程基础测量工作分析

工程基础测量主要包括对垫层的测量和基础墙标高的测量。一方面,在测量垫层时,要结合测量任务来执行。测量过程中要对垫层龙门板的轴线等相关部位进行检查和标记。为了确保测量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工具和仪器的选择也要确保符合测量标准,利用经纬仪等专门的测量工具对垫层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在测量工作结束后应该以墨线的形式对中线和边线位置进行标记[2]。另一方面,在测量基础墙标高的实际操作中,注意操作重点应该是基础墙中心线到垫层面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水准仪应该是最为恰当的工具。通过利用水准仪对基础墙标高进行测量,可以准确判断基础墙与其他建筑结构位置关系,从而控制好基础墙高度方向。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墙的施工过程应该做好对墙角垫层面高度的检查工作,随时保证施工质量不被影响,直至达到工程图纸所要求的高度。只有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才能开始基础墙的砌筑工作。

3.3墙体测量工作分析

提及工程测量中的墙体测量,首先应该注意对墙体的定位。在基础墙高度达到一定要求之后,应该对轴线和垂直度进行测量,确保基础墙的施工效果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测量过程中,拉线或者经纬仪是实践操作中最为使用的方法。在测量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首层墙中线和边线以及防潮层数据[3],墨线标记法也是十分使用且实用的方法。通过测量,确保外墙轴线交角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其次,测量墙标高也是重要的墙体测量内容。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墙体的高度应该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控制,将墙体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测量过程中,利用皮尺或其他工作对墙标高进行测量,从而得到准确数据。如果在设计图纸中有其他比如模型模拟误差、强度测量等要求时,应该在工程测量过程中结合实际施工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4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无疑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工程测量质量也直接跟工程项目功能发挥效果相挂钩,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提高对工程测量质量的重视度,不断完善工程测量技术,严格执行工程测量操作规范,确保工程测量结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高效完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华波.试论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4,(33):82-83.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 工程测量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75-02

随着我国测绘技术和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大变革,目前已逐渐拓展到现代的“3S”技术,即全球性卫星具体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RS技术、数字化测绘、激光雷达以及地面测量等各种先进技术。工程测量技术不断与其他多类学科技术的渗透、融合,其应用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工程测量的手段、方法和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测绘技术实用型人才的核心阵地,肩负着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工程测量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

当代的测绘创新技术发展迅速,逐渐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测绘时代。在现今阶段,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的领域在进一步扩展,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测量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方向发展。

1.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第一,工程测量施工中实施的放样测量技术。如今,高新技术全站仪在大型的项目工程施工放样测量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放样措施通常运用全站仪的坐标方法进行放样测量。高新技术全站仪具备的高性能自动跟踪与远程实际遥测操作帮助施工在实际测量及动态测算上实现高效的施工操作。此外,在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很多专用的施工检测仪器。

第二,大比例尺的数字测图技术与城市化信息系统的构建。在工程建设的设计以及施工中,需要比例尺较大的地形图。因此,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在工程测量中成为一项比较普遍的测绘工作。目前,全站仪、计算机测图软件的快速发展,使地面地形图测绘技术逐渐转向于数字测图技术。全站仪以及便携机、PDA连接,都是使用屏幕显示进行点位,实地现场进行编码,通过编辑生成数字地图。同时,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快速发展,摄影测量成图也逐渐向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变,引发了摄影测量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工程的控制测量技术。工程的控制测量已作为各项项目工程选用测量施工实施的基本准则。现代化的空间定位技术尤其是GPS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推广出了一种创新型的控制验测技术方法,推动工程的平面控制验测发生创新变革。在实际的工程线路测量过程中,普遍应用了GPS进行快速定位及RTK高新技术实施线路工程控制测量。现阶段,全站仪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施工测角及测距操作的精度,且可实施自动识别、全面跟踪及精准目标方向检测。同时,应用全站仪设置工程的以控制网及导线网为主要措施的展开项目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第四,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变形监测技术。工程的变形监测技术即施工工程的建筑物及其引发的地表发生变形的监测。现阶段的GPS技术是工程的变形检测技术施工操作的关键方法,已普遍应用在矿山开采中的施工地表、工程项目桥梁、施工的坝顶及滑坡的变形监测中。在其实施的变形监测中,新型的自动高精度全站仪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人才需求

第一,系统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通晓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数字化测图等基础测

绘知识,掌握GPS、GIS和RS等新技术,了解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第二,具备良好的基本工程测量技能。工程测量技术是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程测量仪器以及计算机操作和使用能力、熟练使用各种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及数字化成图软件能力、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工程测量生产组织管理能力等。

第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逐渐形成职业意识和准则。

二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必须探索合适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首要任务是需要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1.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社会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结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测绘行业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重新确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工程施工测量、变形监测和测绘信息处理等能力,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工程测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切入点,结合区域经济对测绘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分析测绘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即知识结构: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能力结构:包括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科学.与人文素质等。

2.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目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始共同探索构建适合工学结合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河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两轮顶岗”、“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两个系统设计”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某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项目导向、师生参与、实践育人、校企双赢”人才培养机制,实施“1导向、1载体、1依托、1机制”的“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陕西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模式,推行“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等。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体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特点。同时,高职院校探索建立的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 构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体系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健全保障体系,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等。

1.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保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基于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结合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依据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通过分析典型工作岗位、教学项目开发研讨,明确“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目标,将工作任务设计为多种学习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群,采取“过程考核+综合实训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最终实现“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工程测量技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即高职学院与企业合作,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需要,按照课程总体设计思路,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并转化为具体的实训项目和任务,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在课堂实习和综合实训过程中加以实施。

此外,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顺利实施,不仅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实训条件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如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现代化的实训条件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要特别重视双师队伍建设,全面保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 结束语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本文基于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对探索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实施保障机制等提出了基本设想。

参考文献

[1]江振.论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

第12篇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核电机组;外机座;测试系统;准直望远镜;同轴度



1引言

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是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电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生产的,机组将安装在广东岭澳核电站。东电公司承担了部分大型零部件的装焊与加工任务,“外机座”就是其中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百万千瓦级核电外机座是核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体积庞大,吨位重,在装焊和加工过程中对机械加工设备及检测方法都有较为特殊的要求。东电公司为了确保核电机组外机座的加工质量,花巨资对W250HC镗床进行了数控改造。改造后的加工设备虽然基本满足了外机座加工的需要,但仍然缺乏重型回转工作台,客观上造成了外机座无法调头加工。因此,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就这样提出来了。如外机座装焊加工时,如何确定工件的轴线;多环装焊、多段组焊时,如何保证各环的同轴度;调头分段加工时需2次装卡、翻身,怎样确定工件的轴线并保证其同轴度符合要求;弹簧板座装配、基板装配时,怎样确保6块板同轴;总装时怎样找出机组的中心线等等。这些都是困扰核电外机座生产的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由东电公司计测处、工艺处和重金工分厂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研制成功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外机座中心测试系统,用于核电外机座的装焊加工等生产实际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核电外机座基本结构及测试要求

核电外机座总长11020mm,最大宽度6300mm,最大高度5390mm,外径5120mm,内径4000mm,重约160t,由15道环板分4段精心装焊而成,结构复杂,制造过程中需要一些特殊的测量,以确保其加工质量。

(1)外机座分4段装焊而成,各段分别装焊时,各环板的同轴度可以通过中心柱准确测量。但段与段之间组合时,则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找同心,因为4段安装时总高度达12000mm左右。

(2)外机座装焊后,在W250HC镗床上加工两端面和端板内圆等部位。由于该镗床无回转工作台(阿尔斯通公司使用回转工作台),外机座只能分步调头加工,即一端加工完后,将外机座吊转180°再加工另一端。这对11000mm长的工件来说,只有采用特殊的测量方法找正,才能确保两端的同轴度。

(3)外机座端面加工直径4400mm,内孔3960mm,4块弹簧板与2块基板切向不均匀分布在外机座的内表面。加工时要确保这6块长约7000mm的板与端面内圆同心(这是核电外机座关键尺寸之一),就必须使用专门的测量方法找正。

(4)机组总装时,原有的找中心方法已无法满足外机座、内定子、端盖、轴承和转子等大型部件找同心的需要,必须研究新的找中心测量方法。

3测试方案的选择

据有关资料显示,确保核电机组外机座这么大部件的位置测量精度,国内尚无较成熟的测量方法。若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研制,费用高(报价22万元),研制周期长,满足不了东电公司核电外机座生产进度要求;若购置国外的激光准直仪,基本技术参数满足不了核电外机座测量要求,而且费用更高(约15万美元)。因此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寻求最佳的测试方案。

对于2(1)项装焊时找同心问题,运用准确度较高的美制数显卷尺等分圆周与拉钢丝挂重锤相结合的测试方法,确定各环板装焊时的位置精度,然后分段组合相互间定位,确保整体装焊同轴符合图纸要求。

对于2(2)、2(3)、2(4)项的问题,着眼于现有测量设备的功能,将测量微准直望远镜自准直系统与望远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对其配套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使小功能灵巧地转换成大功能,增强了刚性,扩大了量程。与此同时,还将反射目标靶心精确定位在镗床镗杆轴线上,与测微准直望远镜自准直光轴合理匹配,组成一套具有东电公司特色的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比较准确地建立起与镗床镗杆轴线延长线相重合的基准线,满足了加工工艺要求。

核电外机座测试系统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测微准直望远镜;

(2)大目标(含反射大目标、可调反射大目标和透射大目标等);

(3)安装望远镜附件(含可调架、水平座、球体、球座、球夹等);

(4)自准直光源(含法兰盘、自准直光源及目标照明器等);

(5)仪器支架(6个自由度可微调);

(6)W250HC镗床专用插头式反射目标靶;

(7)分中找水平测量装置;

(8)弹簧板找正测量装置。

测试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单位:mm):

读数格值0.02

水平和垂直方向测

微器微调量±1.2

靶标适应范围ø500~4000

测量距离18000

调焦不直线度

(在0~18000范围内)0.05

整套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0.5

在W250HC镗床工作台上,对外机座核心部分的基准轴线定位问题,则依据图纸起始尺寸要求,专门设计了2套长3000mm,分度值为0.02mm,带有分中找水平的投射目标瞄准装置,直接安装在外机座核心部分两端的专用基板上,2个目标靶中心连线与基准轴线平行,可视为辅助基准线。应用这套测量装置的另一个目的,是用于确定镗头中心空间点的位置。

用7∶24锥度专用插头式反射目标靶与W250HC镗床镗头自动定心,定中心反射面与镗头轴线不垂直度控制在20〃以内,其目的是用光学方法把镗床轴线延伸出去,作为调整上述分中测量装置两目标靶中心连线的定位基准。

4测量原理与步骤

41测量原理

将测微准直望远镜自准直原理与望远系统光学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对不同距离聚焦。这些聚焦点的连线可视为1条理想的基准直线,利用3点固定1条直线自由度的原理,分段接长,巧妙地将小功能转换成大功能,实现镗床镗头轴线与核电外机座两端面孔中心连线相重合。

但由于受光能量损耗随距离增长而增大的影响,透射目标靶最大可见距离为18000mm,而自准直反射目标靶最大可见距离小于6000mm,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要利用自准直原理建立起垂直于镗床镗头竖直平面基准线,然后再用透射目标靶接长,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4.2测量步骤

(1)将镗床专用插头式反射目标靶安装在W250HC镗床镗杆上,开机转动,观察反射目标靶心在转动中是1个固定点,还是形成1个小圆圈。若是小圆圈,则需要精心调整专用插冰式反射目标靶,直至转动中靶心为1个固定点为止,然后调整镗头高度,使其与安装在镗床工作台上的外机座中的两透射目标靶的高度一致。

(2)在距离镗头约5000mm处,将测微准直望远镜对准反射目标靶心,利用测微准直望远镜自准直原理,建立与镗杆轴线的延长线相复合的基准线。

(3)离反射目标靶心3000~4000mm处,在已建立的基准线上安装2个透射目标靶,靶心都必须在已建立的基准线上。

(4)将测微准直望远镜移至离镗杆反射目标靶16000mm处后,瞄准2个透射目标靶心和反射目标靶心。望远镜观察到3个目标靶心在1条直线上,则表明测微准直望远镜光轴与已建立的基准线重合。

(5)将2个透射目标靶移至离镗床13000~14000mm处,同样用上述方法调整两透射目标靶心在已建立的基准线上。其目的是检查加工过程中外机座基准轴线是否发生了变化。

(6)调整安装在镗床工作台上的外机座,使外机座内两透射目标靶心连线与已建立的基准线重合。从望远镜中观察5个目标靶心在1条直线上即为合格。

(7)用安装在外机座两侧的2台水准仪瞄准外机座上的水平定位目标刻线,此有助于外机座调头后找水平和起到保持定位基准不变动的作用。

(8)取下反射目标靶,装好镗刀,升至图纸标准的空间定位尺寸,进入加工状态。

5精度分析

(1)由仪器说明书可查出,在18000mm范围内,测微准直望远镜调焦误差为0.05mm,即:

1=0.05mm

(2)每个目标靶由多个同心圆组成,按制造厂标准规定,同心圆定中心的允许误差为0.01mm。在建立基准线时,目标靶出现5次,所以目标靶定中心误差为:

2=5×0.01mm

=0.05mm

(3)测试中须按不同的距离调整目标靶聚焦,每个目标靶都要调整到测微准直望远镜光靶视场内。因最小微调格值为0.02mm,所以测微准直望远镜光靶视场调整误差为:

3=5×0.02mm

=0.10mm

(4)不同距离瞄准估读一般不超过一个格值(0.02mm),5个目标靶要瞄准5次,所以测微准直望远镜瞄准估读误差为:

4=5×0.02mm

=0.10mm

(5)由调焦不直线度可知,调整分中找水平2透射目标靶连线与建立的基准线不重合度必须小于0.05mm,即:

5=0.05mm

(6)分中找水平测量装置本身重量和移动到中间点的测量装置的重量引起的挠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实测加以修正而消除,即:

6=0

(7)镗床镗头通过带有7∶24锥度的专用插头式反射目标靶把镗头轴线延伸出去,目标靶定中心反射面的不垂直度(小于20〃)直接影响外机座两端面加工垂直度,即产生误差7。如图2所示,外机座两端面加工孔径为4000mm,延伸出去光轴距离镗头反射目标靶约16000mm,则由平面几何关系得:

7=4000mm×tg20〃

=0.39mm

(8)实际操作是在车间现场进行的,测量装置与镗床和工作至少等温24h以上,所以温度是一致的,温度误差的影响为零。即:

8=0

综上所述,考虑到诸影响因素的随机性,属正态分布,用白塞尔公式计算整个测试系统的总误差为:

即测试系统装置的总误差±0.424mm,小于被测工件误差±1.5mm的1/3,满足生产要求。

6结论

东电公司克服重重困难,攻下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研制成功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外机座测试系统,用于岭燠核电外机座金加工中确定空间基本轴线及划线位置和复核弹簧板座及内机座支承梁的装焊尺寸、形位公差,使外机座加工质量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最好水平,为公司用光学测准直望远镜及其测量系统对超长件精确测量开创先例,在国内也属首创。实践证明这套测试系统装置原理正确,测试方法合理,经济、实用。该课题创新部分有如下几项:

(1)将普通的测微自准直望远镜自准直原理巧妙地与望远镜系统光学原理结合起来,取得了将小功能转换成大功能的预期效果。

(2)利用平面几何2点连1条直线和3点固定1条直线的原理,实现了超长件多圆内孔中心同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