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00:3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学校学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学报;创新创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51-03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1]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是高等学校学报的职责所在。
为了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启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促进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和创业发展能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下简称辽石化大)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下,为了大力推进高校“育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辽石化大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
那么,高校学报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服务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尝试。
一、辽石化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辽石化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量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不管是校级项目还是省级项目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创新创业项目总数量也逐年增多。
二、 《学报》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校职责所在。高校学报是依托高校而存在的,高校兴则学报兴,高校强则学报强。因此,为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是高校学报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报》从2014年开始接收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从中选择优秀论文刊发在《学报》的相关栏目。《学报》刊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论文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学报》刊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逐年增多;有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论文,而且包括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论文;所刊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涉及多个栏目。《学报》虽然刊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的时间不长,但是经过《学报》的主编及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服务大学生创业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刊载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对大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顾名思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从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不是很多,对实验数据及资料进行总结并在各级期刊上的也很少。因此,在校大学生因不了解学术论文的特点和要求,不熟悉科技论文的撰写规范,写作水平比较低,很难在各级专业期刊。如果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不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不仅其劳动成果不能得到肯定,不能引起本领域的广泛关注,而且他们也不能继续投入新的研究课题当中。《学报》刊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论文,可以说深化、延伸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体的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2,3]
(二)刊载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提高大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
对高校学报而言,硕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是一个庞大的作者群,硕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在高校学报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开始刊载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后,部分大学生成为高校学报的作者。但是,与硕士研究生及青年教师相比,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及撰写学术论文的质量较差,如果不进行大范围的进一步的编辑加工,则无法达到可刊发的水平。《学报》编辑通过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包括学术论文的特点和要求、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在内的论文写作知识的培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这样不仅使学生论文达到刊发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大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
(三)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助一臂之力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一个学术窗口,随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的增多,高校需要学报这个学术窗口,需要通过学报宣传高校的科研成果,让社会了解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
虽然《学报》刊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论文的时间不长,但所刊载论文内容涉及内容多,包括石油化工、石油工程、油气储运、物理、数学等方面,不仅有理论研究方面的内容,而且还有应用研究相关的内容。刊载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论文,不仅宣传了辽石化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而且提高了此课题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
三、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学报》刊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论文,只能说是迈出了万里的第一步,如果满足于现状,不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途径,那么只能是原地踏步,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一)依托相关高校,吸收优秀稿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学报》刊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论文的作者大部分都是辽石化大的大学生,而若要实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所刊载的论文就不能局限于本校,应与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所承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水平高、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大的高校保持联系,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进展情况,积极主动地邀约优秀论文,这样才能保证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报》的吸引力及影响力
(二)通过各种平台宣传《学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其影响力
高校学报是高校的窗口,高校可以借助学报这个窗口展示其教学科研成果,与其他高校及社会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使这些成果以学校的名义留存于世。[4]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微博、微信对信息传播特别是媒体传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5],因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向外界传播项目内容,针对项目内容与外界进行互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实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学报》的关注度,争取政策上的扶持,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高校的科研政策是一个指挥棒,高校学报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校科研政策上的扶持。目前,很多高校为了提升高校的知名度,提高高校的排名,鼓励教师及科研人员在SCI、EI收录期刊及CSCD期刊上,从科研政策上给予扶持,而这种政策上的倾斜,对学报的打击却可以说是致命的,几乎断了优质校内稿件的来源,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报学术质量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学报》应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服务,提升《学报》的吸引力及影响力,让高校领导及教师认识到《学报》存在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这样才能引起高校领导层的注意,争取到科研政策上的扶持,进而吸引优质的校内稿,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学报》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四、结语
高校学报是依托高校而存在的,高校学报应充分发挥“窗口”的作用,积极传播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通过学报这个平台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水平及学报的办刊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Z].教备厅[1998]3号,1998.
[2] 陈淑娴.高校学报的作用分析及科学定位[J].编辑学报,2006(2):134-135.
[3] 李晓文,张立元,时铁国.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探究[J].编辑学报,2002(4):277-279.
关键词:高等学校;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3
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的隐形素质,决定着教师职业素质的显性素质(职业技能、职业责任、行为习惯等)。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作为高等学校教师的新鲜血液,为体育教学及体育科研提供朝气,但是青年体育教师具有教学经验不足及教学理论缺乏、体育科研水平较差的困境。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对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视,高等院校教师学术腐败、价值观念扭曲、法制观念淡薄、等暴露出来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高校教师科研及教学工作,更为严重的是高校教师因犯罪走进监狱。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的特殊群体,学校更应给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很好的警示教育,其职业精神更加需要强化。本文主要从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内涵进行分析,分析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结构化存在的问题,总结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见解。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00名30岁以下的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及科研相关论文,查阅职业精神相关的书籍。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0岁以下100名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包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进行职业精神问卷调查,回收问卷96份,回收率为96%。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论述
职业精神是在社会职业活动中应该具备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要求的总称。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是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事业的各项工作中,需要清楚地把握体育科研及教学工作的态度、责任、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实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传承文化,来保障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恩格斯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显然,如果我们选择了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这个职业,必须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需要体现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高等学校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是高等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未来,肩负着培育高等学校学生的健康体魄,因而需要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职业精神培育,培养成现代化高等学校应用型体育人才。近年来,高等学校招录的体育教师主要以各大体育学院及其他大学体育专业的30岁以下青年人才为主,这些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有着自己的职业理想,但科研及教学上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这些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职业精神培育,使他们迅速融入高等院校这个大环境。
2.2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的必要性
2.2.1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对职业精神了解较少,其中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违法违纪案例有一定了解,知晓具体的教师学术腐败及违法违纪案例只占12.5%,说明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对如何规避学术腐败及违法违纪行为理论知识了解较少;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都对教师先进典型有一定了解,能详细说出先进典型案例的只占6.25%,说明高等学校对先进人物有一定的宣传,但宣传还需要提高;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听过优秀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或相关专家职业精神主题讲座的占31.25%, 68.75%的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对职业精神主题讲座不是很清楚,说明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需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从体育科研能力上看,调查发现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发表过专业论文的占43.75%,但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只占8.33%,主要是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科研能力不强,说明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从制度落实来看,调查发现大部分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了解本部门工作管理制度,但能详细说出具体制度的只占5%,说明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对制度的学习需要多下功夫。从职业技能表现来看,调查发现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体育教学技能及科研水平都能得到很大提高,但是身体素质方面下滑较为严重。从调查的分析结果来看,职业精神在高等学校中重视不够,印证了职业精神对高等院校青年体育教师影响较小,说明有必要培养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
2.2.2 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困境
高等学校在学术研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学术腐败的现象。论文抄袭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影响。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涉嫌抄袭事件,曾被作为优秀博士研究生安排毕业后留在武汉理工大学工作,并与学校人事处签订留校合同,因发生学术造假,最后没能留校;浙江大学“论文造假”事件产生的后果是该生追加开除处分;从西南交大论文抄袭事件曝光到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造假,将西安交通大学81岁的退休老教师告上法庭的事实,这都说明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大“公害”。学术上的不端正和学术腐败是职业精神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着高等院校教学及科研的进步。其中,高等教师出现价值观念扭曲、法制观念淡薄、等违法违纪行为,南昌航空大学原副校长刘志和因理想信念缺失,严重违法违纪,以,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高等院校出现的学术腐败、价值观念扭曲、法制观念淡薄、等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社会影响较大。而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作为高等院校教师特殊群体,其社会地位比其他专业教师的地位低;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青年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较差;晋升职位较难,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及写作水平不足,导致青年体育教师职称晋升较慢,因此要制定有效措施来培养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精神。
2.2.3 学校教师涌现的先进典型
感动中国人物――张丽莉,2012年5月8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致使双腿截肢,这是广大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学习的楷模。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展现高等院校教师先进事迹的同时,高等院校教师学术腐败及违法乱纪行为也时有发生,在高等学校发展的新形势下,培养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也势在必行。
2.3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
2.3.1 加强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训力度
加强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高等院校可以与大学职业精神研究机构合作,邀请专家教授签订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训长期协议,高等学校及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互利共赢,大学职业精神研究机构形成长期研究课题,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也能得到成长;我国高等院校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专业体育人才作保障,我国高等院校对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快融入工作环境、适应岗位要求、创出工作成绩,逐渐培养教师职业精神;高等院校也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更新相关职业精神教育内容。高等院校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培训大部分是扩大教师视野,增长知识,没有突出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因此应加强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组织专家学者、一线优秀高等学校教师给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开展讲座,给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讲专业知识、谈认识、谈体会,如在高等学校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及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活动等相关职业精神的教育活动,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进行宣传,及时强化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荣誉感、自豪感。
2.3.2 加强师德教育培养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
加强师德教育以培养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应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师德的培养需要青年体育教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高等学校对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应每年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规范青年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法制宣传、加大处罚力度打击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对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制定规范的评价机制包括自身评价、高等学校系统内部评价及社会评价,用措施来规范和制约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2.3.3 强化监督机制培育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
高等学校纪检部门的监督。高等学校纪检部门作为对青年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及科研监管的直接部门,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惩防体系,其主要防控方向在体育教学及科研,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学术腐败及违法违纪行为。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应自觉做到自我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体育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监督也提出比较明确的规定。高等院校杂志及《中国教师报》要开设职业精神专栏,宣传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的先进典型 ,为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提供良性环境。
2.3.4 根据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的特点以及工作性质、内容,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还需在制度及廉洁自律上加以规定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学校学生,其教学工作主要以培养高等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的体魄,培养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需要制度作保证,体育教师作为一种受人尊重的职业,主要应建立健全适应现代高等院校发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制度,特别是青年体育教师更需要加以制度规定。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师职业开始就应具有廉洁自律的意识,做到廉洁从教。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应坚定目标,既然选择了体育教师职业,就应该对体育事业充满激情,保持昂扬的斗志,带着良好的职业精神去工作。
3 结论与建议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在文化结构、职业技能表现、制度落实、体育科研能力、职业精神了解、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问题,需加以解决,提升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职业精神的培育,加强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监督机制,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青年体育教师。把教师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过程的始终,应不断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及体育科研能力,体现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的价值,做一名不愧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青年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 陈浩,王宏凯.职业精神[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1.
[2] 魏银霞.新时期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1):94-95.
[3] 孙开香.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1):137-138.
[4] 赵永磊.大学教师职业精神的制度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22(11):52-54.
一、工商管理科研必须忠实地为教学服务
工商管理科研应与工商管理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变“死科研”为“活科研”。牢固树立工商管理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基本思想,不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科研真正围绕教学而展开。克服以往科研的盲目性,注重科研选题,明确科研方向,使工商管理科研回归教学,忠实地为教学服务。科研是教学的原动力,教学是否有后劲,关键在于科研。这便要求工商管理科研必须针对性强、方向性强、实用性强。工商管理科研成果应是能回归教学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范围十分广泛的应用性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其研究主题具有广泛性特征。注重的是实践与成就,正如彼得杜拉克所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1](P2)在科研选题与科研过程中,应强化的是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性。在应用于教学时,应紧扣教学主题,科研成果与教学主题相辅相承、协调一致,这样便可明确工商管理科研的方向一为教学服务。
二、工商管理科研与教学要适应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需要
目前高等学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完全实用主义课程比重偏大,而人文科学课程极其薄弱,所谓“左脑巨人,右脑矮子”,导致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脱离。如果使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现有效对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加大人文教育课程的比重[2(P12)。然而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陈旧,急需重组、改造、更新,不论是企业管理学、领导科学,还是管理哲学、管理伦理学,都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尤其是管理伦理学,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己经认识到管理伦理学的重要性,并在工商管理学院普遍开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素质教育上看,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我国将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体现科学人文观与伦理观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将占主导地位。因此须加强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内容,加强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一整套科学性、可行性俱强的系列教改训练方案,这些方案的研制均须工商管理科研来完成,并不断应用于教学之中,以适应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要求高等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专业的重组与改造。这便需要对工商管理教育专业进行大胆改革,强化工商管理科研,强化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标准是能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接轨;能否提高工商管理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以适应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基本原则
工商管理科学研究离不开方法论,更离不开哲学。正因为如此,才应该铭记大卫。哈维的话:“没有方法论我们将躺着不动,没有哲学我们会无目的乱转出处。[4(P5)因此,若使科研与教学合二而一,真正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就必须建立哲学原则。若使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工商管理科研选题。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5(P3)通过工商管理科研实践,深感选题的重要性,选题的好坏或方向直接影响科研成果,进而影响科研成果的应用。科研初期往往带有一种盲目性,追新求奇,缺少辩证思维。随着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渐渐形成工商管理科研选题的基本思路,即工商管理科研为教学服务,且将科研成果全面准确地应用于教学。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基本原则。即:服务性原则;需要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应用性原则。工商管理科研的应用性极其广泛,尤其管理伦理科研和深层管理科研,能够研制经济发展规划、工商管理策划、诚信经营模型、企业联盟、环境治理等等,这是为地方经济、企业发展服务。但突出工商管理科研的应用性要强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将大量工商管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这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科研的根本。因此遵循应用性原则,就是遵循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
2.服务性原则。工商管理科研紧紧围绕教学而进行。为教学服务是工商管理科研的终极关怀。工商管理教学从哪些方面加深改造,工商管理科研的触角就该伸向哪些方面。虽然普通高等学校科类不同,如理工、农林、医师等,虽然科研的目的目标不同,但科研为教学服务却是一致的。不管哪类院校都在从事高等教育,因此都该遵循服务性原则。坚持服务性原则,就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动力,科研回归教学,教学促进科研。
3.需要性原则。科研的目的在于社会的需要。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要适应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工商管理科研能够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但更重要的是为教学服务。因为只有明确科研服务于教学,才能明确科研方向。坚持需要性原则,必须确定社会需要什么,工商管理科研优势在什么地方,怎么样使科研服务于教学以及如何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4.创新性原则。只有工商管理科研选题具有创新性,才能使工商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工商管理教学具有创新性。所以创新性是工商管理科研与教学的灵魂。不同科类的科研均需遵循创新性原则,这种创新可以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也可以是新发现、新理论、新思维。对工商管理科研而言,就是在工商管理科学的边缘地带领域开展研究,因为在边缘地带领域很多是空白地带,可以提炼很多新思想。如在管理科学边缘领域的“深层管理学”便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题有无为管理、不伤害原则、中庸管理、简单管理、整合管理、负熵管理、分形管理、周期管理等等,其研究价值巨大,应用性也强。将研究成果充实教学中,这样既坚持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创新性原则,又坚持了应用性原则。
四、工商管理科研的成果分类与服务渠道
科研成果分类可以有教师单体、院级群体、校级与省级等。在各级成果中教师单体成果分类十分重要,因为教师单体是最基本的单元,是组成群体成果的基础。在分类过程中,要坚持为教学服务,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作为教师单体笔者将己取得的能够应用于教学的科研成果分类,大致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管理伦理科研成果。如在《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表转载的管理论文,“可持续发展的哲学阐释与计算方法”、“人地关系协调系统的建立一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后结构主义’思维框架下的企业生命有机体理论研究”,涉及到人地关系、人伦关系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文。
第二类是深层管理科研成果。如完成的专著(〈深层管理学》、《周期地理学》,大量的规划文本!〈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规划》、《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扶贫规划》、《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富区规划》,还有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管理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优秀管理论文以及由科研地图转绘成的大量的商贸教学挂图、幻灯片等等。
第三类是工商教改科研成果。如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发表的教改论文,“让学生从'面具’后面走出来一'多元交流评价式’小论文教学的行动方案”、“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研究”等等,主编的全国高校教改教材《新概念人文地理学》。
依照三类科研成果,建立起3条服务渠道,即深层管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渠道,管理伦理科研服务于教学的渠道,工商教改科研服务于教学六、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n”基本范式
普通高等学校科类众多,包括理科、工科、商科、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等。无论哪类院校,都有科研为教学服务的职能。一些高校忽视科研为教学服务,这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普通高等学校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以适应通才教育的需要。同时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中心任务是职业教育,培养跨世纪专业人才,因此要面向21世纪,适应专才教育的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各具特色,应对教学有利的科研成果进行筛选、分类,确定为科研1、科研2、科研3……科研建立n条为教学服务的渠道。
通过上述分析,便可拟建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服务于教学的“12n”基本范式。即1个服务,2个需要,n条渠道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54-02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具有本科教学过程中其他环节所不可替代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毕业论文质量不但是衡量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依据[1],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完成本科培养后踏上工作岗位能力水平的发挥。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与重要任务。
一、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
尽管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纵观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发现其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有明显滑坡迹象,并暴露出一定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毕业论文环节的第一阶段就是选题,包括选题来源与评估,其中选题来源一般以指导教师推荐和学生认可或选择为主,以学生自主拟定与教师审定为辅。这主要是因为选题是以工程实践或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为导向,而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实践经验,教师都远远优于学生。初步拟定的选题应由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关的教师所组成的导师组进行有效评估[2]。目前,本科毕业论文常常是对某个问题泛泛而谈,或对他人材料进行简单拼凑,或直接重复前人的成果,选题陈旧,缺乏创新。创新性是评价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受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限制,在毕业论文环节中期待本科生能开创新的学科领域、填补学科空白、提出新发现和新理论是绝对不现实的。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可以从拓展深化他人所见、质疑或补充前人观点、选择新的视角看待问题的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提高毕业论文的创新性。
2.文献采集缺乏深度。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与归纳是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必须具备优良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文献检索过程能促进学生对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总结归纳,促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推动学生向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继续探究。但目前仍有大部分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仍需在毕业论文阶段着重加强培养。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调查访问等手段进行信息收集,了解本学科或所研究课题的基础知识或前沿技术,避免毕业论文出现参考献内容陈旧或数量较少的现象。
3.研究深度不足。在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环节全部安排在第八学期。由于完成论文的时间限制,本科毕业论文的篇幅不会太长,研究范围和深度也应适当。如果一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过大,那么势必将蕴含多向度、多层次、多尺度的问题或论点,要想在有限的篇幅内讨论清楚不能实现,而且往往会造成头重脚轻的大题目小论文、条理紊乱的多主题论文或脱离实际不找边际等现象。因此,本科毕业论文的篇幅决定了一般只能讨论一个问题或论证一个观点。同时,很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只不过是本科阶段必须走的一个过场,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环节对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水平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同时,毕业论文环节对学生来说是完全崭新的,对科学研究也几乎没有认识,因此,缺乏对科学研究的热爱,缺乏对未知事物探索的热情。因此,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学生没有兴趣花费精力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常常是应付了事,最终达不到本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也无法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4.毕业论文经费不足。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承受着教学与科研资金不足的压力。一方面国家下拨资金或经费有限,学生欠缴学费情况又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学校有大量急需的基础设施需投入建设或更新。从而在毕业论文环节可投入专项资金有限,一般以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为原则。高等院校基本图书资料建设滞后、实验室基础仪器验设备不足、网络信息检索手段的落后等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热情,并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尤其是需要实地考查和调研、需要实验器材和药品等的课题。
二、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1.端正本科毕业论文态度。在本科教育教学中,毕业论文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高等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职责,同时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杜绝抄袭现象;对学生而言,获得了一个学习和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机会。由于学生是撰写与完成毕业论文的主体,只有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完成的全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了解到:怎样设计实验,怎样解决问题,怎样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怎样使用理论知识指导并解决实验问题等。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到:完成论文的整个程序,如何将自己的知识有序化,如何围绕总体目标开展研究等。
2.选题适当,方案合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兼顾以下几点:第一,选题应涉及一个相对明确和具体的研究问题,尤其避免题目过大或牵扯问题过多;第二,选题应考虑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如可获得或已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等资源支持,避免因成本过高难以实现;第三,选题拟用的实验方案和研究方法的难度应与本科生自身水平相当,避免过于复杂或深奥的研究;第四,选题的工作量应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又要满足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工作量要求。指导老师首先对选题把关,尤其涉及课题的科学性和适宜性等问题。指导老师应与学生讨论沟通论文选题,主要涉及研究课题的基本规划,而且双方应对论文题目的可行性、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达成共识[3]。学生在明确研究目标和理解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并根据文献调研的结果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3.加强过程管理,严格监控质量。毕业论文全过程可以分为选题、开题、实施、撰写、答辩五个主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应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相关的制度与规范,不但使论文管理更加科学与合理,而且提高论文质量。第一,要严把命题关,完善选题管理。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出题,或者教师与学生商讨后共拟题目,再由学院指定专家组确认,但所有题目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完整性。第二,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毕业论文的实施与撰写。指导教师帮助、引导、辅助学生进行实施与撰写工作,学生在实施与撰写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教师根据论文各阶段的任务要求,检查完成进度和质量,并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指导。第三,由校、院、系三级共同承担毕业论文开题与答辩环节的质量监控,结合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实行跟踪监督。在开题环节,由各教学单位负责,检查指导教师资格、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论文提纲和实验方案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改。在答辩环节,由学院组织专家组对实验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论文撰写的质量等进行检查。质量监控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和提高学生主动性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4):51-53.
[2]王炜,马继明.新建地方院校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4-8.
[3]赵国玲,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5(2):45,46.
论文关键词:全国电子大赛的应用人才培养初探
06届参加2009年大赛的学生,他们虽然是我院第一次参加的电子大赛,但是他们获得了二等奖的可喜成绩。学生们在参加大赛之前的培训,选择哪个试题方向,例如如选择控制类的,巩固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会使用Protle软件;自己学会焊接最小系统版,用汇编语言或者C语言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等等。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为了将高等教育改革从改革实践的探索提升到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词组在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频频出现,一些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都寻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给出一个恰当的表述。1997年,陈祖福在《高等理科教育》上发表《迎接时代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一文,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给出这样的表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按笔者的理解,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高教司副司长林蕙青等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跨世纪人才》一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她在该文中对陈祖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作了一些补充:“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教育管理论文,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998年3月,国家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会议上作主题报告,在其报告中,他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如下的表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在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则采用林蕙青等人的表述。对于会议主文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这一表述,潘懋元曾有如下的评论:“在这表述中,包含了人才培养的依据(教育思想)和作用(规定人才特征),主体(学校)和客体(学生)、静态(诸因素的结构)和动态(实现结构的方式)等等,可以说,揭示了概念若干重要的内涵,但远不是全面的概括,更不是科学的界定。”我们认为,潘懋元的上述评论是中肯的。近年来,不少人对“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种种的表述,我们认为,这种种不同的表述,也远不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概括,也更不是科学的界定。作为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我们不打算也没有能力对“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一个科学的界定或者全面的概括。不过,我们认为,从操作层面的需要而言,可以综合国家教育部从两个不同视角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两种表述,即可表述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论文格式范文。我们认为,上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有助于在操作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确把握。
为了在操作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解,我们首先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提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个方面: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做好现有专业目录修订和专业调整工作,高等学校要根据新的专业目录,相应也调整专业设置,并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着力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调整;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分工的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教育管理论文,以及高等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学院大力推动电子竞赛工作,实际上是起源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进行培养”,如何在传统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之间找准位置,立稳脚跟,办出特色,成为学院发展的核心问题。但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与定位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面对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急切需要,和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经过反复讨论,学院达成两项共识:第一,无论存在多少争议,“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核心的内涵没有疑义;第二,暂时抛开理论争议,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与尝试,才能冲出迷雾找到方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院学科竞赛工作开始起步。学院一开始就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学院解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以此为契机,学院在教研教改项目中,特别要求各专业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使电子竞赛小组成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桥头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先锋队。加强引导,突出重点,建立从系级直至国家级的电子竞赛体系,逐步实现电子竞赛工作从分散的实践“点”到人才培养平台“面”的突破。
电子竞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电子竞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学院师生参与电子竞赛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获奖级别显著提升,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2009年,我们学院共有3多个队参加国家级电子竞赛,参加竞赛培训学生达10人,成功参赛学生达80人,参与指导的老师达5人。
创新需要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着重于学生的理性训练,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不够,参与学科竞赛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例,该竞赛内容涉及电子、计算机、软件等诸多专业学科。通过竞赛活动训练,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有机融合并熟练掌握教育管理论文,使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学到许多课堂学不到的综合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电子竞赛成为教师教学教改的催化剂。学科竞赛命题范围广、实用性、综合性强,涉及多门学科、鼓励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赛前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同时,指导电子竞赛的过程,可以促进教师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摘要平台。
当然,推动电子竞赛工作,光引导是不够的,还得实实在在地投入,为常规实验教学和学科竞赛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近年来,学院不断推动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随着竞赛项目和参与人数的增加,这些实验室不仅在周末、节假日,甚至在寒暑假也完全对学生开放。实验室除了配备计算机、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等常规实验设备外,还配备了高端实验设备,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成为学生课后科技创新、自主研学的基地。
人才培养: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学院是新生事物,办学之初,往往沿用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办学层次的不同,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无法完全适应的情况,课程改革是必然的事情论文格式范文。然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改什么,怎么改,难度相当大。电子竞赛,不仅仅是竞赛。我们希望通过学科竞赛,不断积累经验,积少成多,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最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电子竞赛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经过大胆尝试和探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课本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发现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调整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实验课程内容舍弃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教育管理论文,引入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等新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注意硬件软件结合,丰富实验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加了大量的简单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内容和体系经过调整和梳理后,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原来闲置的实验室出现学生争抢进入的现象。
具体方法:参加大赛之时,小组三个人要分工明确,不能一个人扛,在调电路的时候,每调一次都要做实验记录,一定要看好接线端口,以免烧坏芯片。为以后的论好打算,因为论文也是评分标准的一部分。试题做好之后,调试也非常重要,看好每个环节是否都妥当,电源是否接反,以免烧坏电路板。写论文一定要到试题的数据,以免内容空洞。论文格式查看以前的打算论文,避免格式错误。影响考试成绩。
通过这次成功交流,我们了解了相关的经验,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开办了电子设计大赛交流群,不懂的可以随时请教,给后面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选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27-02
1 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中指出:“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专业训练和科学研究训练的过程。浙江树人大学外国语学院指导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已有六年的历史,期间不断自我总结经验并向兄弟院校学习,及时改进不足之处,论文指导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每年论文选题都是令学生和指导教师异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只有选题得体适宜,后续的查找资料、论文撰写、答辩等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可以说,“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题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李正栓,2006:27)此外,浙江树人大学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高校之一,一直着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英语专业作为校级重点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知识面广,实践创新能力较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宽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从事国际商务、翻译、涉外文秘、涉外管理等高级应用型外语人才。鉴于以上办学理念,英语专业在开展论文选题过程中需全面体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精神。但事实上,通过仔细研究近六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发现选题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2 选题存在的问题
通过搜集我校六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论文选题,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选题过于集中;选题不适宜,如缺乏创新性、题目范围过大、选题缺乏实际意义。
2.1选题过于集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首先应从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出发,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选择的题目应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所学的知识。鉴于此,我校每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分为六个方向,分别是:翻译、文学、语言学、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研究。为了说明问题,我们随机调取2008级英语专业四个班级共141名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类型和选题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纵观上表,我们发现翻译、文学和商务英语是热门的选题方向,而语言学方向只有七位学生选择。主要原因是翻译、文学和商务英语领域的参考资料较多,平时上课过程中任课教师经常在课上进行强调。而我校英语专业只开设了一门语言学课程,学生对这一领域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缺乏系统的语言学理论知识,理论储备不足,不能从整个理论体系来探讨具体的语言问题,而且语言学方面的参考资料大多很专业,晦涩难懂,有的研究涉及较微观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甚至需要实证研究来验证,需要投入很多的工作量,多数学生因而不愿意选择这一研究方向。翻译、文学和商务英语方向的选题则容易出现几乎完全类似的题目,如2008级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涉及电影名称翻译的论文就有7篇。
2.2选题不适宜
目前全国范围内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存在较大问题。(高钰,2010;刘庆元,2011;杨志康,2010)纵观我校近六年来学生的论文选题,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选题缺乏创新性,所选题目基本都是之前被反复研究过的,很难有新的成果。在2008级学生的论文选题中,有45%的选题是翻译方向,这些选题大多是围绕电影名称翻译、商标互译、习语俗语翻译及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而文学方向的选题则大多关于经典作者和作品。英语专业多数为女生,因此英美国家的女性作者如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尤其受到追捧,历年来涉及她们的著作的毕业论文多数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因而选题无新意。这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对毕业论文考核时既要考虑语言表达能力,还需重视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的要求相去甚远。
其次,选题范围过大。选题过大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常犯的典型错误之一。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正式的科研论文写作。尽管多数本科院校开设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但难度系数颇高的毕业论文写作对多数学生来说是项非常艰难的任务。有些学生不懂论文为何物,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宜的论文题目。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位学生选择了这个题目“An Analysis of English Listening Problems in College”。这个选题过大是因为这位学生没有深刻理解科研论文的内涵,简单地将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罗列和总结,问题总结不全面而且限于经验之谈,也没有在选题范围内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因而缺乏深度。
再次,选题缺乏实际意义。为积极推进毕业论文的改革工作,我校于2012年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指出:“毕业论文应注重实践应用性与适应性导向。为全面落实学校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论文须突出实践应用性与适应性导向,要求与具体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围绕专业特色,适应专业特色培育需求。”为落实学校的要求,使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毕业论文的选题就需贴近真实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突出高等教育学用结合的特色。而事实上,在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上,多数选题跳不出文科的传统思维模式,选题明显地局限在纯文学与语言的圈子里,鲜少深入涉及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论文内容往往空洞无物,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3 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在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纷繁复杂,学生和指导教师在选题过程中如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避免,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适宜的选题能帮助学生和指导教师第一时间厘清思路、规划文章的切入点,从而切实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李正栓.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指导[M].第1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
[3]高钰.浅谈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25(6):71-77.
[4]刘庆元.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J].云梦学刊, 2011;32(2):143-145.
高等学校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不按照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而是根据学生考试情况确定不及格的人数,最终导致大多数学生都不努力学习,也能通过会计学课程的考核,这无形中降低了学生会计学专业的整体专业水平,最终导致专业技能不合格,学生质量较差,也是目前产生高等学校学生普遍不努力学习现状的根本原因。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引起恶性循环。考核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会根据考核评价机制的要求进行学习,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机制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因为不用努力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考试,这样造成很多高校学风不正。大多数学生不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整天沉浸在网络和休闲的状态中。会计学课程考核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随意被降低,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教师考核评价中,高等学校教务部门通常规定学生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这样导致教师在学生整体学习水平降低时,不得不考虑降低考核标准,避免出现不合格的学生人数过多,学生成绩分布不呈正态分布。
2)教师在考核过程中,过分重视“人情”成分。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挂科、不及格,甚至因而不能取得学位、毕业证书,而感到不合情理,所以往往出于“人情”考虑,降低考核标准,使学生在不能达到考核标准的情况下,通过会计学课程的考核。会计学课程的考核评价目的不仅仅是给学生标注成绩,更重要是通过学习评价,促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2采用跟踪评价法
当前,高等学校所采用的会计学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是面向结果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所表现出的能力、态度、风格关心较少,缺少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进度分析、学习能力提高等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
会计学课程考核评价应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记录对学习课程中在各方面的表现,具体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发言、单元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与课程有关的考试证书、撰写和发表的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与课程相关的奖励等。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可以清楚地记载大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表现。不仅能通过考试成绩促进和评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考核学生平时的品质和学习能力,比如勤奋、敬业、上进、钻研、遵守纪律等品质和能力。社会需要有能力的人才,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会计学知识的水平上,更应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品质和能力方面。高等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应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进行考核,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分数。
跟踪评价法使课程考核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指导和监控,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持续学习,扩大了课程评价的深度和广度。跟踪评价法从动态上把握学生的学习,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提高,弥补了传统评价的不足。
3采用学业增值评价方法
学业增值是指从开始学习会计学课程到课程结束的过程中学生的成长发展。学业增值的大小一方面是教师教育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努力学习的成果。会计学课程的学习要体现在所有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获得增值,即在会计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所进步。学业增值评价可以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努力学习,以使自己在进步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获得较好的评价。优秀的学生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学得很好,不再努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增值评价,得到激励,取得进步。
4考核方式多样化
据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的会计学课程考核都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闭卷方式仍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这种评价方式收集到的信息并不完整,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较少关注学习本身,较少关注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高等学校课程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比如笔试开卷、笔试闭卷、口试、论文等多种方式。其中口试的方式能避免相互抄袭,考核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已经通过相关专业考试的学生由于已达到考核标准,可以不用进行考核,即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比如,通过会计证考试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会计学课程的考核。这样,学生不必浪费时间,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去钻研其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5考核常态化
当前,高等学校的课程考核主要集中在期末进行,这样造成学生在期末为了应付考试在短时间内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所学知识所剩无几,学习效果很差。为此,建议课程考核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比如,可以每学完一部分内容就针对本部分知识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应包括本部分全部重点内容。这样,可以避免期末短时间学习的弊端,增大考核内容的覆盖面。
6建立开放式考核,永远给学生机会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协同育人
2012年3月2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本文通过总结吉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实施科教协同育人的基本经验,探讨科教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和途径。
一、科教协同育人是实现开放发展、合作双赢的有效途径
1. 科研协作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是科教协同育人的内在动力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平台—项目—团队—人才”五位一体的模式是其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主线,[1]上述五要素环节的良性循环,既可以表现为正向的螺旋式上升递进过程,也可以是逆向的螺旋式上升反作用过程,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之间具有相互支持的互动性和互补性,而科研院所在科研平台、项目和团队方面的优势与大学在学科、人才和团队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等途径,实现创新要素汇聚。因此,科研协作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将是学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的内在动力。
2. 科教协同育人为科研院所提供科技发展生力军
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科研院所没有设立本科教育体系,又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责任,同时承担大量高层次科研项目,引领国家科学研究发展方向。高等学校与研究所合作培养人才,为研究院所输送基础扎实、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本科毕业生,有利于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如吉林大学每年就有130余名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进入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就读研究生,其中中国科学院70余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60余人,这些学生为科研院所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
3. 科教协同育人能够丰富高校教学内容,促进育人理念的提升
由于高等学校是为全社会、全行业培养人才,其培养口径比较宽,不同特色的大学同时向研究院所输送毕业生,学生在研究院所学习期间会与不同大学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学校会从中感悟本校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吉林大学暑假学期各专业开设的科技前沿专题讲座、科研专题训练,许多孵化于科研院所研究课题。同时,真实场景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导向,启迪创新意识,提升科研素养,如药学院近五年有46名本科生在科研院所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质量得到提高。
二、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的基本途径
1. 科教协同育人的形式体现出多样性
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协同育人渠道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样的。如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双聘院士和兼职教授,开展学术交流;以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名字荣誉冠名创新人才培养班;选派学生进入中科院做毕业论文;学生到中科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施暑期中科院所实习计划;中科院在大学设立奖学金;开展名家系列讲座;向中科院免试推荐研究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学等。
从20世纪90年代起,吉林大学开始逐步与中科院及其科研院所签订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学校与科研院所长期稳定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学校八个学部中有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地学部、医学部、农学部等六个学部的14个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共16家进行合作协同培养本科生。此外,吉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相关单位(如北京电工所、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等)10余家研究与生产单位进行合作,数十位专家成为吉林大学双聘院士和兼职教授。2011年11月、12月吉林大学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光机所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创办“菁英班”,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活动。
中科院已经成为吉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持力量。学校每年选派650余名本科生赴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进行协同培养,本科生从三年级开始进行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创新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科研与实际生产,其中创新实践有150余名学生、毕业论文有300余名学生在中国科学院及所属研究院所完成,此外,在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进行教学实习的本科生约200余名。
2. 科教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
科教协同创新能够有效汇聚创新要素,是合作双赢的科研与育人组织机制上的创新,其中协同育人是重要结合点。随着科教协同育人活动的深入,协同育人工作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学活动本身,将与学科建设、合作研究、共建共享平台和导师双聘等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学校的开放发展和学术管理机制改革。因此,科教协同育人应着眼长期战略合作。首先,领导层重视和科学的制度性安排,以及长远“利益”分享,是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科教协同育人应紧密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严格规范和落实人才培养的相关环节及相关措施,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第三,科教协同育人实施成功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合作双方教师的学识、能力、责任心和精力投入,在于参与项目的学生的研究愿望和自我管理能力。第四,应当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评价考核方法,促进协同育人项目的规范运行。
三、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教协同育人的认识与思考
1. 进一步完善科教育人的相关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与科研院所协作育人的政策机制,例如协同育人激励机制、教授学者交流协作机制等。建议国家适当增加高校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指标,增加研究生导师指标,建立指导教师“流动不调动”的人才共享机制,完善协作培养成本补偿机制。
2. 促进高等学校与中科院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全面合作
发挥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发挥中科院在平台、项目和团队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实现科教协同育人的更大效益,从而将优质科研资源与人才培养过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科、平台、项目和团队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领、依托和纽带作用。通过扩大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规模,为科学研究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源泉和后备力量,实现以探究、发现为主要特点的大学文化的持续传承,在研究氛围中育人。
3. 不断优化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
对于学校与中科院及相关单位协作育人,今后应当进一步探索制订更加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教学环节要求,明晰协同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协调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关系,落实具体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有机结合。
4.健全协同育人的质量评价机制
学校与科学院所及相关单位协同育人,应根据大学生在科研单位进行科研训练实际,进一步健全相关评价机制,包括培养条件、训练方法、师资队伍、成绩考核等,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证。在评价机制和政策导向上,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平台建设和高水平项目的研究,使他们在探究与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成为协同创新中的重要着力点,而不是变成一般劳动力。
作者简介:张新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上海/201620)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国情境下大学生国际化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16YB04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使用Cite Space绘制近十五年国内大学教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热点集中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等关键问题。“人才培养”节点揭示大学教师、教学效果和本科教育的内在联系;“教学质量”节点揭示偏重通过教学评估等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改革”节点揭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联。研究呈现出国家政策导向下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关注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大学教学;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知识图谱
创新驱动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大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关键议题。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近15年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大学教学研究的知识图谱,通过定量数据客观和直观地展现我国大学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以期为国内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发展活动提供客观有效的借鉴和决策依据。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近15年国内大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研究领域设定为“高等教育”,来源类别为“CSSCI期刊”,以检索式“主题=教学并含大学,入库时间=2000-2014年”,检索到5236条记录,剔除无效文献(如大学教学投稿须知等),最终使用4504条记录(下载时间为2015年10月5日)。将相关数据文档导入CiteSpace3.9.R13,进行时区分割(Time Slicing)和阈值选择。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为15年,单个时间分区为1年,共有15个时间分区。最后,运行软件并生成知识图谱。知识图谱集成了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等领域的理论思想,将某一领域的大量文献资料转化为可视化图像,以形象地显示某领域知识的发展进程及其结构关系。作为一种适用性强的知识网络分析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的学术文献知识图谱成为信息分析中独具特色的途径。[1]
二、大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载文数量方面,自2000年开始,教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数量逐年递升;2008年后呈现出研究热潮,2008-2014年发文量占十五年总量的75.6%。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制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30条措施。质量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也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革方向的期许。随后,多数学者对大学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2012年后发文量再创新高,2012-2014年发文量占十五年总量的38.4%。
图1大学教学研究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
发表大学教学论文数量居前十位的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151)、南京大学(147)、清华大学(136)、浙江大学(126)、华中科技大学(121)、北京大学(86)、华中师范大学(72)、华东师范大学(64)和中国人民大学(61),这十所学校作为中国著名且具有教育学研究优势的机构,对大学教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关注。以第一作者数量5篇以上的研究者有40位,他们在大学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的产出。
论文的学术影响方面,有6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次,引起了大学教学相关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赵洪2006年发表的《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近10年被引用370次,他提出研究性教学以实践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2]2009年别敦荣发表的《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共被引用178次,提出教学方法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可从大学政策制度、教师和学生意愿以及相关教学条件等方面创新大学教学方法。[3]蓝江桥2003年发表的《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被引用149次,提出现代大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应突出现代大学教学的特点,注重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4]刘献君2007年发表的《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被引用117次,提出教学服务型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主,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度进行研究生教育。[5]蔡敏2006年发表的《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被引用101次,提出教学评价是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确定评价内容是实施教学评价的关键环节。[6]除此之外,桑新民、王玉衡、王建华、项贤明等学者也发表了有影响、有价值的大学教学研究论文,他们的一些思想观点也有较高被引率。
・课程与教学・近十五年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三、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大学教学研究热点
2000-2014年间大学教学研究相关文献中出现两次以上的关键词有485个,出现10次以上的有207个,出现35次以上的有40个,出现50次以上的有23个。通过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依据每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及其知识图谱节点的大小,可看出,近年来大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研究型大学、大学教师、本科教育等方面。
(一)分析“人才培养”节点
“人才培养”是最大的节点,关键词节点知识图谱表明,人才培养与相关节点组成了网络体系,其中,大学教师、教学效果和本科教育三个关键词具有较高的中心性,也是人才培养领域探讨最多的内容。研究者关注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注重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点。周光礼认为,教师的发展包括学术发展和教学发展,教师评价应当充分考虑教学学术能力。[7]陆根书提出,教师围绕教学与研究展开学术工作,随着资历的提高,学术活动逐渐转向以研究为主,应鼓励资历深的教师更多参与教学。[8]李宝斌提出,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则认为是评价重心、评价导向出现了偏误。[9]廖明提出,提高传授知识的价值性、授课有激情、有效与学生互动和思路清晰等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10]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影响着我国本科教育,应遵循学生身心规律,激l学生求知潜能,重视学生主体地位。[11]以上研究充分体现了大学人才培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逐渐深化和理性,更加关注处于核心地位的学习者。
学生处于学校发展中心地位的文化环境尚未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合理引导和提供有价值帮助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使得已有研究对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探讨较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度还不够,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成为大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叶信治认为,我国大学生由于处于教学过程的边缘位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投入不足。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学习不足和做中学机会欠缺,致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7]学生呈现出多元化和异质化趋势,而大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没有对此及时回应。[28]刘献君也提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全面提升。[29]张德江提出,突出以人为本的质量观,重视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及效果,把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放在学生身上。[30]可以看出,当前的教学范式变革逐渐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趋势,研究者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研究,探学生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研究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机制,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论与讨论
大学教学研究与新世纪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需求紧密相关,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使命一脉相承。对大学教学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内容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对关键词及其研究热点做进一步挖掘,发现近十五年来大学教学研究的主题聚焦于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等议题,学者对当前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改革的时代迫切性都产生了集体认同。“人才培养”节点图谱揭示大学教师、教学效果和本科教育的内在联系,“教学质量”节点图谱揭示偏重通过教学评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改革”节点图谱揭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联。进行关键词时区视图分析,发现大学教学研究的演进特征。从二十一世纪伊始国家政策导向下的大学教学改革,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摸索,到近年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关注学习效果的人文关怀,可以窥视十五年来大学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升质量成为贯穿大学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总之,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初步揭示了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研究,相关建议如下:一是分层次分类型对大学教学进行研究,加强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层次学生及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学的研究,关注大学教学的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虽然有大量的关于教学的理论探讨,但实践中的大学教学仍然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科特色、课程目标、教师水平和学生素质等,凝练成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学科培养要求、有独特性和竞争力的特色化教学,凸显教学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二是加强对大学教学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都是大学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研究难点。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更好地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增加教学投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涉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多层次的复杂关系,在教师开展创新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活动之外,需要外部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学文化氛围的支持。后续需要加强大学教学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大学教学制度生成的内在逻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合理路径、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及其相应的教学方式变革、适宜教学发展的外部制度及文化环境支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深层次解决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Chen C.CiteSpace: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3]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8):95-101.
[4]蓝江桥.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3):96-100.
[5]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J].教育研究,2007(7):31-35.
[6]蔡敏.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6(6):25-28.
[7]周光礼.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37-46.
[8]陆根书,等.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6):38-44.
[9]李宝斌.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65-67.
[10]廖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基于学生教学质量观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12(6):61-65.
[11]陈新忠.“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实践误区及引导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57-62.
[12]王义遒.对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8(3):4-14.
[13]高海生.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6(10):89-92.
[14]马万华.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况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9):69-74.
[15]胡建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11-20.
[16]吴刚平.教学改革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2002(9):61-66.
[17]李延保.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新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13(7):19-22.
[18]顾明远.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及教育观念的转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129-133.
[19]蒋凯,陈学飞.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1(1):53-62.
[20]吴爱华.欧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二十年[J].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64.
[21]吴松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J].现代教育管理,2010(4):68-70.
[22]瞿振元.高校如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J].中国高教研究,2008(2):7-11.
[23]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20-21-38.
[24]钟秉林.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教师发展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4-6.
[25]高捷.建设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3(6):27-29.
[26]邬大光.教学文化:大学教师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13(8):34-36.
[27]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8-74.
[28]鲍威.未完成的转型――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27-44.
论文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灌输伦理认证
近来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呼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笔者却想对道德教育的方法作点抽象的探讨。这并非不关心现实,恰恰相反,中国的道德现实最迫切需要的是从学理上的逻辑分析。因为逻辑不清,则问题必然不明。
一、我国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高等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并且有积极参与改革的意识,有价值观的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逐步扩大,在学生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较好的导向作用。道德价值取向是健康的,他们既重精神,重成就,也注重现实的自我。竞争意识、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和发挥,他们渴求知识,成才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更加明朗化,“读书热”再度兴起。参与意识增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明状况明显好转。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德育为首”的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尤其是实现的方式,即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和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德育内容单调、陈旧,与社会现实脱钩或错位;集体观念的淡化,价值取向的偏差,生活情趣的趋庸,在部分大学生中时有表现。这些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严重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危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应该只给学生讲道德理想,还是在讲道德理想的同时,也让学生尝试应对相对复杂的现实呢?
二、高等学校教育的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有两种重要模式,一是道德灌输,二是伦理论证。这两种模式的优劣一直是各国教育家激烈争论的话题。灌输模式的突出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孩子没有认识能力,所以不必跟他们详细论证伦理原则,而应该向他们灌输各种美德。等他们到20来岁,懂得进行推理,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另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即伦理论证是一种充分说理的做法。由于多数判断都会因为反例的存在而不能成立,进行伦理论证就要尽可能排除一切同正面观点不相容的反例。教育者要证明自己的主张,就应该同时介绍不同观点,通过推理证误解除它们对自己主张的威胁;还应该鼓励被教育者说出不同意见,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如果教育者不能指出相反意见的破绽,就得承认自己主张的失误。这样,被教育者的尊严得到肯定,他们具有参与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教育者也因为表现出诚实、勇敢和思辨能力而赢得尊重。
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于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之中,但我国高等学校得道德教育主要以道德灌输为主。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普遍以开设课程教育的方式,如《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法》,通过课程考试由老师对学生实施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灌输。甚至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也需要进行考核。内容几乎没有变化,而且是从上至下的灌输,学生必须通过强记死背,考试过关获得道德教育合格的认可。这既使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混为一体,很多学生视教育为德育的替代品,也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皆为理想境界,是最高道德,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至于伦理论证则是自然生长状态,以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自由开展的各种活动和讨论为主。学生们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困惑与反思,展开讨论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行讲座,由学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把关联系,而这种模式又使得这些老师面临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握活动标准,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只让学生明确价值判断,还是让学生尝试价值选择,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较能与社会兼容,不致与社会过早对立而被排异。
三、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发展走向
这个标准反映了我国现今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困惑与争论。一种观点坚持认为,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就在于它坚持道德的纯粹性,就在于用这种纯粹的道德来培养纯粹的人,高贵的人,培养精神贵族。必须以这样的精神贵族来引领社会,我们的社会才有净化之日,才有希望。如果不这样,那就不叫高等教育,就培养不出精神贵族,我们的社会就要断绝道德的活水源泉,就要永陷黑暗之中。从这种观点出发,现在的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力度不够,还需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纯洁他们的心灵,强化他们心中的道德概念。等他们走向社会,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
现实中我们对这种做法可以进行检验。道德灌输的前提是认为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结论必然是他们对灌输的内容不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否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诚实”的美德,坦率地向老师提出尖锐问题?要是他们提出问题,教育者马上就陷入两难境地:教育者一开口讲理论证,那就说明灌输和道德教育不相容。
让我们放过这个逻辑矛盾,假设教育者可以对大学生讲理论证。由于前提是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后果自然是怎么论证他们也不明白。那么他们应不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勇敢”的美德,执着地、不断地提出问题,以至进行争辩?要是情况如此,结果就是没完没了而又毫无成效的纠缠,道德教育无法继续。
逻辑上固然针尖麦芒,涉及个案更是各不相让。比如谈到红包现象,一般坚持认为对医生收红包不可一味指责,医生收红包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无疑是可耻的,是应该绝对禁止的。但医生收红包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因素,因此对医生收红包既要从原则的角度坚决反对,但对特定个案又要作具体分析。
比如最近在报纸上看见的一个报道,某省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著名医学专家,就因为拒收红包和其他灰色收入而与同行对立,遭到排挤,被迫下岗而且四处求职无果,只好再次远离祖国。这位医生固然可敬,但不值得效法,因为如果效法他,结果往往是成为“烈士”。高等学校不能是“烈士”的摇篮,道德教育不能是教人做“烈士”的教育,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道德理想和道德激情,还要有生存智慧。比较道德代价也比较小的选择,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收红包,但随后把红包捐给希望工程,笔者认为这样处理最妥当。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以告诉学生收红包可耻为满足,还应该把拒收红包、拒绝无耻的风险告诉学生;不能仅仅以教导学生道德高尚为满足,还应该把道德高尚的后果、道德高尚的代价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坏的选择,绝对不能做的;再明白什么是次坏的选择。要学生一方面守住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又保留现实回旋空间。而这又是伦理论证的方式了。
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到底应该追求至纯至美,还是应该兼顾现实,高等学校到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无疑是一个公共话题。从受教育者一方来说,随着大学扩招,跨进大学校门的大多是常人。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常人教育,切实可循之途惟在培养常人。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 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 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 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 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
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 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P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关键词]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围绕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全国大部分高校也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方面采取了许多办法,从而使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面对着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成才起来的90后一代,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远远满足不了这一代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而我们的教师由于这些年来一直忙于课堂的教学,忽视了对自己知识的更新,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理论和实践脱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监控体系,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高等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监控体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监控不全面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监控,在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中也往往偏重于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对课外的其他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监控,重视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监控或监控不力。对学生的考试考查环节,试题的水平,质量,成绩的管理等监控比较严,而对学生的平时出勤,平时成绩,实践报告,学年论文等监控无力。
2.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在评价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主体的评价、同行的评价和督导评价,这些评价都是局限于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是内视质量。评价过程中较少或根本没有注重吸收社会行业(企业、部门)人员的参与,忽视了社会化质量评价。评价的指标也大多重视智育和学生的能力,而忽视德育尤其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学校对实行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摆脱全国趋同化的质量评价体系。
3.教学质量监控范围比较窄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学管理水平、教学基础设施和实习实训条件、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教材的开发等方面。而大多数高等学校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仅限于对学校教学秩序的监控,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监控,对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的监控等。而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重视不够,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较放松;对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缺乏深入的研究,对管理水平、课程设置、教材等则疏于监控。
4.对问题缺乏有效的跟踪反馈与落实
许多学校在作大量的监控和信息采集工作发现问题后,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或者虽然有了解决方法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或没有明确限期整改的方案、整改跟踪检查和意见反馈。使得一些问题在每次的信息收集汇总时依然存在。没有很好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
教学质量的监控包括监督和控制两个方面。监督是指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观察、检查、考核、督促等;控制是根据组织管理决策的目标与计划对组织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监督检查,为消除实施目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控制通过信息反馈实现,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学质量监控分为两个层面,“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过程;“控”是在科学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监”是基础,是手段;“控”是反馈,是调节,是目的。建立一整套完整、严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高等学校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要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控制进程,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管理,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选择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监控、考查和评价的关键要素,科学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系统性原则
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充分运用系统论思想方法,全面分析教学过程中需要监控、考核和评价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确定监控程序、办法、标准、对象,使各个环节之间、要素之间紧密联系,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保证质量监控的有效运行。
3.规范性原则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的规章制度,确保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符合《高等教育法)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教育法规,同时通过规范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考试分析制度、座谈会制度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等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化、标准化,杜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
4.可操作性原则
对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是实践性强的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实用性,突出操作性,以减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因不可操作带来的随意性和不公平,影响监控部门的权威性和被监控方的切身利益,由此挫伤质量监控管理部门和被监控教师双方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5.反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不能仅仅满足给监控对象一个考核结果或评价结论。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存在问题的跟踪验证,并通过有效渠道进行沟通反馈,包括向学校决策部门和领导反馈,向教师、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等被监控对象反馈,及时反映情况和交换意见,对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建议和意见。
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整个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独立又彼此紧密配合的两个部分组成,那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就是对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特定群体的监控。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从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努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笔者认为沈阳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应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学目标的监控
教学目标的监控主要是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目标是
否与课程体系要求相一致,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和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和课时要求,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否规范、科学、操作性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必须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过程的监控
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重点,主要由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制度组成。监控的内容包括教师授课前的准备,如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中监控,如授课效果,课堂组织等,课后监控如考试考查,学年论文等,同时还包括实践环节教学的监控。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教学检查制度。校、部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及其他教学环节,通过平时和期中教学检查或各类专项教学检查(如查看教师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或论文、检查学生的教学实践报告)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组由若干名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组成。通过课堂听课、参与学生教学实践、调阅学生论文和试卷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指导性建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三要建立教师教学活动质量评估制度。除借助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外,还通过校、部领导和相关教学部门工作人员听课、同行评价、学生评教(如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各种教学文件的检查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估。评估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主要评估教师的理论功底、专业素养、知识结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讲授效果及创新精神,评估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基本知识的掌握、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等。
3.教学信息的监控
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离不开信息反馈网络的建立。该体系对内有应有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对外还应有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跟踪调查制度。前者是把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等形式收集到的教学质量信息通过适当形式及时传达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看部门通过部门教学工作会议、公开典型示范教学等形式,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促进教学问题的尽快解决。后者是通过学生处、就业指导处等相关部门,收集学生毕业后的思想政治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评价和建议,不断反思、寻找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相应调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有的放矢地完善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