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10:3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高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根据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我认为在学习高中生物学的过程中,渗透“三五”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具体做法是:
一、五步推理做题法
针对生物“好学难考”的学科特点,在实际学习中要渗透五步做题法应对非选择大题。即:读题找出有效信息审题找出解题思路大胆独立地做题标准答案写在旁边对照中领悟两个答案的偏差。具体做法是:第一阶段,引导学生认真读题,迅速准确地从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二阶段,找出所给信息与课本知识的联系;第三阶段,根据自己的独立思考把自己的见解大胆地写出来;第四阶段,教师讲评时,无论自己答的怎么样,一定要把标准答案记在试题的旁边;第五阶段,认真比较自己写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差距,然后再从情景中感悟自己的答案有缺陷的原因。在平时做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这样的程序去做,找出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把这些原因整理在纠错本上。实践证明,这是能力提升的关键。
二、五种总结纠错法
结合生物题多容易犯同样的错的学科特点,每做一次练习,都要完成及时纠错的作业,尽量使自己以后少犯同样的错误。总结纠错的内容包括:(1)哪些是因自身基础知识不扎实丢分的。(2)哪些是因为知识没有学会,一点思路都没有的。(3)哪些是粗心大意或看错题丢分的。(4)哪些是碰对的。(5)哪些是各步都能想到的但没有办法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每次考试都必须回答这几个问题,也可以写下考后的心理状态。只要肯坚持,效果必定很好,一定会事半功倍。
三、五种能力训练法
生物高考试卷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首先,倡导学生在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解决社会发展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际问题,已成为新课程生物高考命题的重要思路。其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高考必然会将实验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近年来生物高考实验考查呈现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基础实验的内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评价,还有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进行的开放性实验设计。
牢固掌握了这些,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乃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方法研究
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是遵循高考命题的原则,对生物知识进行理解、记忆,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知识点能够运用自如,对高考生物题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对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能够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进而能够在高考中有效地解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能力。
一、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
1.注重图文并茂法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图文并茂的复习方法主要是强调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的图片,通过图片能更好地掌握较抽象的生物概念,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而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例如,学生在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知识点时,根据教材中的图片生动地记忆,也可以利用图解的方式,将每一个步骤用图形标注出来,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2.通过以点带面法巩固每个知识点
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比较零散,生物教材是按照每个单元进行编制的,学生在初步学习的过程中是按照单元框架的顺序展开的。但是在进行高考总复习时,学生要脱离单元框架,以点带面地巩固每个知识点,既可以是根据教材中的语句进行复习,也可以是根据典型例题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打破常规的单元复习思维,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查漏补缺,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1)根据教材中的语句进行复习,在生物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会用重要的语句进行概括,这时学生就要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个基本概念就可以进行相关的系统复习。如,在复习酶的知识点时,生物教材中对酶的定义是酶是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对此学生可以通过酶的定义系统复习酶的特性有哪些。如,酶与食物的消化、酶与光合作用、酶与呼吸作用、酶与细胞分裂、酶与微生物、酶与基因工程的关系等知识点,这样由酶的定义这单一知识点扩展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等知识面,从而全面系统的进行整体复习,提高了复习效率。
(2)根据生物典型例题进行复习,生物的高考题型一般都是以教材为基础,将典型例题变换形式进行考查,所以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来进行以点带面的全面复习。如,学习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将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掌握好,从而进行以点带面的复习,在解答高考题时就可以举一反三。
3.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专题式复习方法
专题式复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生物教材中选择并确定一个专题进行系统的复习,这种复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自己设定复习计划和方案,自主探索。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设定适合的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专题式复习法又分为比较复习法和实验复习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所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合适的专题复习方法。
比较复习法是常用的复习方法,就是将生物教材中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相互比较,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记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概念时容易混淆,这时学生就可以将二者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复习,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对于相近的概念、名词就很容易掌握清楚了,保证了复习效率的提高。
实验复习法,因为生物学科属于实验性自然学科,在生物高考题中会涉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所以在进行专项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采用实验复习法,将实验归类为探究类、验证类、评价类三大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的整体把握,提高复习效率。如,生物教材中有关酶的实验大部分属于验证类的实验,所以学生就可以总结酶的实验主要有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验证酶具有高效性、验证酶具有专一性、验证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等,这样在面对高考实验类的试题时,学生就可以从容作答,提高解题效率。
4.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复习
思维导图复习法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转化为直观的图画和线条的复习方法。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时首先要注意图形的使用,其次是复习过程中的关键词,最后是不同色彩的选取,这样才能够使思维导图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高中生物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每位学生的思维差异,所画的思维导图也不同,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能够使他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拓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如,在复习植物代谢等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独立制作思维导图,以植物代谢关键词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写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进而复习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和意义,光合作用的概念、总反应公式、过程、影响因素、意义,以及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的吸收、运输、利用方式和应用等知识点。这样通过画出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进行有效的高考复习。
二、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过程中需要明确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复习积极性。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与沟通,丰富自己的复习方法,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性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良好的复习氛围。
2.回归教材,规范答题
生物教材是高考出题的依据,是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的依据,所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回归到教材上来,在解答高考题时,回答要规范,运用教材中的专业名词概念、结构语句,这样学生能够按照试题要求规范答题,加强书面表达能力。
3.打破定式思维,强化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的高考大纲目标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高考题中往往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或者是常规的方法不容易解答出结果,而是需要学生准确把握核心原理规律,使用创新思维来进行解答。所以在高考有效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强化创新思维,用发散思维来解决新问题。
高中生物高考有效复习的方法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考模式改革的需要,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复习方法,创新思维,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国.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教学策略与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刘漾华.高考驱动下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的模式构建分析[J].读书文摘,2016(4).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校课堂;构建
一、简析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能力提高。而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业负担,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从而达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教师要实现课堂上的高效率,那么必须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是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动态,知道学生想要知道什么、还不了解什么、应该掌握什么。其次,是要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从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知识点。最后还要下工夫仔细钻研教材,掌握其中的难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课堂练习,认真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细节问题,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教学内容要精简、科学。教学内容关系着高中生物高效课堂能否开展,决定着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化难为易,以简驭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收的机械式课堂,为学生提供精选有效的知识点,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最终是要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因此,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是十分必要的。生物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它会涉及很多新的知识点和实例,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场景,灵活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其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学生只有通过自我思考去领悟知识,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课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多媒体的应用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可以实现方便的展示,同时声音、图像、色彩等元素的加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容易对这方面的理解出现偏差,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合适的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例如,“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在讲完知识点后通过图片、动画等手段向学生演示这一过程,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建立模型来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5.培养自主的学习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建立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在传授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疑问,引导他们去分析问题,给予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然后指导他们去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探索来训练学生自主的学习理念,由“学会”发展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6.优化课堂时间。时间就是高效课堂的生命,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是高效课堂能否开展好的关键。一堂课主要由课前引导、课程讲解和课后练习三个部分组成。生物课堂上要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教师有针对的进行讲解。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高效课堂必须要采取的一个途径。作为高效课堂教学,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批改,使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鼓励,培养其迎难而上的进取心。
三、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授课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理念。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去寻找现代生物课堂知识多元化形势下更加适合当前学生的教育方法,总结不足,积极改正教学中的缺点,才能促进生物课程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在物课堂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克怀,《新课程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引导的一点思考》[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12)
2.刘春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05)
3.朱宝林,《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07)
创造力是当前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要求,在高中生物学科中,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是在思维上的创新和实验上的创造性动手能力。创造力能够为学生学习插上翅膀,让学生在生物科目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生物比初中生物增加了更多专业复杂的知识,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在学习时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教师不对学生提早加以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很容易陷入传统学习模式中,这对生物这种实践性和生活性很强的科目学习来说是不利的。
1当前高中生物学科中学生创造力现状和要求
在新课改大力实施之后,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渐深入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高中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等,但是事实是,高考的压力依然笼罩在高中学生的身上,不管怎么说,高考毕竟是大部分学生获得大学通行证的唯一机会,考试成绩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因而,即便教育是素质教育,大多学生也会自觉进行学习,还会参加课外辅导机构来补习。但是,很多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近几年生物高考题目出现了一定的新变化,正在往新课改的方向靠拢,有些题目考察的正是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2013年北京生物高考题中有一道题目是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知识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的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的固定速率和蔗糖、淀粉的含量。在后面的题目设计上前几问是观察和计算和归纳题,相对来说比较传统,在第五问上却直接考察了学生在新的情境下的创造性思维,题目是这样的: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是: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除去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上述推测。这一个题目是直接打破了学生在做题时的思维习惯,提出了新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一定的创造力练习,学生在转变思路时,会比较困难。如果这道题是直接提出让学生给出其他的能够证实该结论的办法的论述题,那么则更加考验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新的类型的题目的产生,高中生物教师也应开始注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也需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本着科学的态度去学习生物课程。当然,生物创造力培养的根本目标不是应对高考,而是让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创新的思维习惯,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都体会到创造力带来的成果。
2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学科中学生的创造力
2.1教师方面
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转变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高中生物教师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向学生传输生物课本知识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和培养。高中生物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放进教学体系中,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多学习应用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在提问-回答中学会思考和总结。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敢于创新的学生给与鼓励。营造创新教育的课堂环境。在理论课程中,确保教学环境轻松舒适,学生才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才思敏捷、乐于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如果还继续沿用刻板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死气沉沉,学生要么蹙眉思考,要么昏昏欲睡,根本无从培养创造力。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丰富多彩的实验课,如在验证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的特点的实验课上,就可以让学生提前根据课本所学的知识来设计新的实验来进行验证,并尽可能寻找便捷的实验材料,在实验课上通过自己的实验做实验分析,并且如果有失败的实验,还可以让实验失败的同学总结失败原因。
2.2学生方面
主动提问、善于质疑。学生想要提高创造力,就首先要有提问精神,既要敢于质疑,也要善于质疑。创造力的产生多是从思维上发现问题产生的,学生的提问正是一个动脑的过程。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在一些问题上面存在质疑,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真理”与“教师”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大多数学生都会屈服于教师的权威,最终导致在问题遗留,质疑消失。这种学习的态度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所以高中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要大胆提问,善于质疑,努力提升创造力。重视实验课,锻炼动手能力。高中生物学习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而实验课是锻炼学生在高中生物方面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上,学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验设计,通过自己或者是小组的方式来完成实验。尤其在没有实验步骤的情况下,如何去得到一个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学生进行思考的。所以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思考怎样通过实验得到最终想要的现象和结果,而且自己还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极大地锻炼了他们思考与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小结
高中生物课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学生的创造力也会反过来促进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教师要重视近年来的教育新理念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良森 单位: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
摘 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一定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教师作为引导者,然后再通过有效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研究问题。
关键词:实验探究;兴趣;创设情境
一、生物的学科特点就是用实验来解决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实验是得出结论的重要途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到了理论知识,更是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如:如何使用仪器、如何取放药品等等。此外,生物实验的另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生命科学的理论学习和对于生命奥秘的探索,尊重知识的严谨性,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各个实验步骤之间的联系,不同的操作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把握步骤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自己认真探究,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严密的科学思维模式。
二、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生物的快乐
生物本身就离不开实验,要想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概念和理论,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些教学情境,然后再吸引学生自己动手操
作,通过自己的一步一步实验和观察得到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不仅仅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比生硬的讲解更有效。如:在“细胞分裂”教学时,如果只是教师在讲台上生硬地讲解,估计会有很多学生提不起精神来听,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费劲,这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细胞分裂的过程肢解化。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细胞是怎么分裂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DNA等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又是怎样组合的。通过这种过程式的实验展示,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所观情境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理解力。
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了,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认真总结实践教学经验,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总结出一套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根本,培养不仅仅是知识丰富的学生,更是有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魏新彬.探寻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给力”之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1).
(作者单位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
高三同学进入紧张的高考复习,不少同学,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总觉得时间不够,精力有限,顾此失彼。怎样提高生物科的复习效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高考复习方法l、立足教材,打好基础
从历年生物高考来看,所考内容中有60%左右是考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确保60%的基础分能高比率地拿下,就要认真地阅读课本,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在复习阶段,不少同学重做题轻课本,贪图一两次测验或模拟考“质”的飞跃,这种舍本逐末做法很危险,最终会吃大亏。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
2、理解图表提高能力
近年两高考图表题占比分较大且图表题越来越复杂、越综合,呈现一题多图(表),图表和曲线相融现象。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应十分重视课本或与课本联系紧密的图表和曲线。应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加强形象感,进一步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重视实验操作
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4、阅读目录,把握整体
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读目录有利于学生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5、精做习题,举一反三
做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以前做过的测练题、测验题等,精做习题,完成习题后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并举一反三,将知识升华。做习题时不能抛弃基础,去做一些难、偏、怪的题目,这一点,基础差的同学更要冷静和清楚。
生物课复习中的“六忌”忌"重放轻抓"
"自由式"复习法又叫"放羊式"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复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甚至走向复习的误区,进而导致复习效果不佳。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顺序的复习,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
忌"重练轻讲"
总复习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对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和总结,进而巩固和提高。因此,复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而仅仅靠做题是难以达到上述目的的。在复习中,有的教师把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片面地理解为以练为主、以练代讲,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的理解和钻研,把复习课当成了练习课。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一旦遇到较为陌生的题目便束手无策。因此,在总复习时,一定要把复习课本知识与恰当的练习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理解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而不能以练代讲、以练代学。
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从近几年生物会考的试题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实际上,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师生往往忽视对图像的复习,片面认为,只要把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记住,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复习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成绩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复习时,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教师讲解时,应该重视图的作用,以图引文,以图释文,而决不能忽视图的作用。
忌"重死记硬背,轻能力培养"
很多学生乃至部分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复习时只要下功夫死记硬背就行了。结果在考试中,一旦遇到稍微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便感到无从下手。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记住知识本身,而是对知识缺乏深刻理解,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那种"猜题押题",划分"重点题目"的复习方法,就更偏离了正确的复习方向。因此,复习时,一方面要求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深刻理解,牢固记忆,更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能以背代教,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多向学生传授一些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忌"重难轻易,重大轻小"
难题、大题和易题、小题在复习考试中各有其作用。一般来说,易题和小题偏重于打基础,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而难题、大题是建立在易题、小题的基础上,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几年的生物会考试题和上海市高考生物试题来看,选择题占了整个试题的一半,再加上填空题,小题占的比重就更大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小题目在考查知识,扩大考查的覆盖面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改变死记硬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试卷的客观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总复习时,应当立足于以小题、易题打基础,以大题、难题促提高,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水平。
忌"重数量,轻质量"
在复习中,设计适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但在设计练习题时,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练习题的量,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练习题的质,这是不妥当的。一道好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辨析、运用能力,启发他们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相反,一道不科学、不严密的题目,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不利于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坚持精选、精练、精评,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而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影响复习效果。
学习和复习生物的方法1.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
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
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
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突破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
“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是新课标背景下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实行,高中生物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背后,还是有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已取得的进展
1.开展互动式教学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多数学校将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增加到了日常教学内容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以递进的方式融合进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互相影响,以一种互动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这样的互动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得心应手。
2.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这样绘声绘色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由传统的老师讲解、学生理解演变成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备课,在课堂上将相关素材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第一眼了解到知识的正确内容,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于抽象性知识容易理解错误的问题发生。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融入课堂,汲取知识。
二、新课改环境下对于发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1.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作为一门实验性质的学科,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融入生物学教学中的方式被越来越多地提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怎样将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用实验的方式更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与实验室,敢于创新,结合探索与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2.协作式探索型教学
协作式探索型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依据所讲授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研究任务,以学生分组的方式将研究任务细化,同时使用多种试验工具来辅助任务的完成,最后撰写报告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与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方式。
3.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是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掌握生物学知识。而建立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无疑迎合了这样的理念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提升自己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在兴趣中探索、发现更多的生物学知识。作为课堂的延伸,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兴趣、探索创新精神及实践观察能力的提高。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问题及反思
虽然高中生物教学强调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多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增加以学生为课堂主导的比重,但不能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以及知识点的讲解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一味地以学生为主导而不去纠正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很容易影响学生对正确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引导学生避免在探究问题时对于探究对象的选择上犹豫不决;②注重引导学生对于收集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验不足需要教师给予帮助。只有将学生朝正确的方向上引导,掌握起知识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将课堂与实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多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教师的目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付娴贤.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学时代,2013(8).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课;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02-02
复习课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课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生物教学不断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总结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复习课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严重影响了生物复习课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高中生物复习课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作了简要分析。
1.高中生物复习课存在的误区
1.1 对复习课认识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很多教师认为,高中生物复习课就是对原来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学习,而这个学习竟然是建立在简单重复的基础上的,这样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直接拿着原来上过的教案再上一遍,缺乏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再加上毫无新鲜感和成就感的教学内容直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高中生物复习课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影响了生物复习课堂教学质量。
1.2 题海战术第一,复习方式单一。很多高中生物教师直接将复习课定位为练习课,这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考得更高的分数。但是,当高中生物教师在复习课中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大量的练习题时,学生的更多精力也放在做练习题上面,而对于教材内容本身却没有进行深入的钻研和学习,一堂复习课下来,学生的练习能力提高了不少,但是知识水平却未得到提高。因此,练习替代内容讲解的复习误区,影响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不值得提倡的。
1.3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复习效率很难提高。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应该对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及记忆,以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复习过程中,很多教师过分注重对知识点的复习,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他们认为,在新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已经足够,复习课中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强调每一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这种单一的复习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遇到其他题目的时候反而不知如何下手了。
2.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复习教学中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认为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实验合理科学的步骤。如,给一定浓度的KNo3和洋葱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设计一个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实验步骤,以求得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严密的结论。这样的专题复习,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顺着题意发挥思维想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和学生思维活动、认知水平,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有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了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DD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教学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并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
一般来说,复习课程的进度比教学课程的进度都快,一节复习课可能囊括很多课堂知识,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更深入的要求。但是,进度快和数量多并不代表就要马不停蹄地进行一笔带过,只有带动学生参与到复习课堂中,掌握复习的方法,才能够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4.1 教师可以采用分工合作复习法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知识点串联,如,第一个小组串联的主题是激素,从植物激素、动物激素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再深入探讨各种激素,这样一来,各个小组都能在分工合作中结合自身思维方式做好串联式联系,也就能提高复习效果了。
4.2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效率。如,让学生对自己所记得的知识点进行复述比赛,而且每一个学生复述的知识点不能相同,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点系统就慢慢地建立起来了,自主学习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在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不强。学生虽然明白高考的重要性,但是高中学生的压力过大,而生物又处在分数比重较少的地位上,导致学生对生物较为忽视,没有意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高中生课业任务较重,在繁重的压力下,学生可能会从采取抓重点的方式,在生物课堂上很多学生都采取懒散的态度,把生物课当做放松的间隙。如果学生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动机,就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认定生物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那么行动上就会有所退缩。很多学生认为生物的得分度不高,因此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别的学科上,导致了态度上的轻视,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动力。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就会没有学习目标,自然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有些学生由于初中生物不够优秀,导致对高中生物产生恐惧心理,失去了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事实上,初中生物较为基础,只是代领学生打开学习生物的大门,真正的基础知识也十分少。因此,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的关联度不高。只要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高度重视并产生兴趣,高中生物的成绩就会很优秀。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在高中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就要向学生强调。教师应该主动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白认真学好高中生物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成绩,也可以在生活中有所应用。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认识到高中生物的重要性,自然就有了学习动力,从而减轻了学习压力,也为教师减轻了教学压力。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反思及简明措施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教师的很多教学方式也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在课堂中,有些教师迫于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只关注到部分同学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要清楚的是,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至少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对于小部分学生可以进行课后辅导等特别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中,某教师在某一基础普遍较差的班级讲解了一课时后,仍有大部分同学不能熟练掌握该小节的知识,此时该教师在选择讲解下一小节。该小节本来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没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学生也因此对后面的内容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参与到后面的学习中。所以,教师应该多花时间在重难点的内容里,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吸收能力,而不是自己讲解,学生被动听课。在课本中有许多内容都是有趣的探究活动,这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好机会,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衔接,但许多教师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利用好探究活动。有些教师认为探究活动的课前备课量较大,动手操作对应试教育得分没有帮助等错误思想,直接跳过探究活动。这样会导致学生对生物愈加反感,一旦教师认为活动的作用不大,学生就会失去参与积极性。有些教师虽然积极开展活动,但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活动的结果没有及时总结,也导致了教学效果很差。实际上,只要教师认真做好活动探究的备课,在活动中做好组织活动,并且在活动后及时总结活动内容,就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高中生能力与知识同样提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性
1.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思考回答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学生缺乏积极性的情况下,教师应该主动带领大家探究思考并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在《伴性遗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提问思考的过程带领学生探究本节内容。提问一:遗传与性别有关吗?提问二:你是否了解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病?在教授了基因与遗传的关系后,可以举例来引导大家思考。提问三:假设一个男人患有红绿色盲,那么他的子女是否患有这个遗传病呢?分别是怎样的情况?通过这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大家一起来学习本课的知识,这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提高了课堂的参与性,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2.联系生活,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
生物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高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以此作为突破口提高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内容中,教师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切入,介绍身边有哪些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并请学生回答,教师予以指正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高中生物与周边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也会主动思考课本知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有趣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听教师讲课的现状,真正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小结
一、以考试说明为本,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生物试题,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
1.认真领会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把握复习的大方向
以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要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变化,更着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强调了知识间的综合性。因此,加强对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复习教学的重点。
2.认真研究近两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体会高考的命题原则,把握复习的深度与难度
把握复习的深度:生物学科高考试题以从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将避免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着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阐述、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在命题上“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反对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以及简单再现,提倡对大纲所规定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科技发展方面热点问题的关注;它意味着试题要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题目,将更多的通过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或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问题,或通过提供的知识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所以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本,没有必要追求超出课本以外的知识点。
把握复习的难度:教育测量理论认为,对试题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考试的目的。如果考试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和录用人材,就应该努力使试卷的难度值接近录取率。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数量年年递增,录取率不断提高,这就必然要求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另外,从支持和鼓励高考改革的角度出发,试题也不宜过难,应定位在中等水平左右。
那么对于在高考命题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题型、新的角度、新的背景,对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特别是知识迁移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这一问题应如何对待?
我们只有在复习中重视知识结构,着意各知识间的关联点,在知识网络的联结处多提出问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当前生物科技热点,抓住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中着眼于偏难题的训练,只能是浪费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二、注重应用,把握热点
高考是以选拔人才为主要职能的,但又要建立在中学教学的基础上。要选拔真正的优秀人才,必须注重考生在灵活应用知识方面的考查比重。这点实际上要求新一轮的高考生物试题,是对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探索所形成的生物试题的风格和特色如何继承和发扬的问题。因此,强调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强调考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许应该成为新一轮高考生物试题应继续保持的特点。强调运用,怎样将死的知识考活,这也是对所有高考科目的试题提出的要求,也是高考生物试题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对于困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些热点问题,诸如当前旱涝灾害及洪水灾害的生物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途径,人口、农业、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都可在试题中反映出来,突出生物学在信息、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把握全球重大的自然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在试题中得以体现,历来是生物高考命题的一项原则。这样的试题既突出了生物学科的实用价值,又强调了它的杜会功能以及它在所有国民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中学生物教学的正确导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从更高层次来看,对巩固生物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有现实和深远的巨大的示范效应。例如用生殖、遗传的知识,可以回答有关克隆羊-多利诞生的过程和原理。掌握了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回答有关"人类基因组"的一些问题。又如有关环保问题,要求学生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检测,如何治理等,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的实例。
三、认真研究实验问题,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如:要明确实验的主要8个步骤:目的、原理、对象、条件、步骤、对照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所涉及的考点:主要分三大方面。(1)按认知层次;(2)按实验过程来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解释、根据实验原理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根据实验原理和所要验证的生物学事实,设计实验步骤等);(3)按生物实验对象的结构层次和知识范围等。
四、帮助学生总结答题技巧
1.首先从大量题目信息中,捕捉相关的学科信息,归纳成学科中的问题,再通过对知识点的串联、并联、迁移、转换、分析、综合等方法加以解决。
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怎样才能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迅速切中题目要害呢?
第一,抓住关键词句,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第二,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例如换一种方式表述条件、将图表转换成文字、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隐藏的条件浮出来,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
2.灵活解题。解题就是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上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进行知识挂钩。考题设置的情境真实地模拟现实,不像书本知识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但总可以从课本上找出知识依据。例如“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的实验题,并不能与教材中某个具体实验对号,它所考查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实验步骤是否具可操作性,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能否有效控制实验变量、排除干扰实验的因素等。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
在新的时代,教学已经远远突破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播形式,出现了以素质教育和高效率教学的各种教育理念,高效课堂就是近年来深受师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指在固定时间内在课堂中较高地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效率、效果和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营造好高效课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心设计,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简单、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课前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他们的学习心理、品质、认知风格等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指导好课堂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课标中明确规定了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标准,教师应当认真研究课标,分析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育价值,以此来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方式。在课前设计时,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高效便无从谈起。只是分析、研究、了解了学生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具体策略是:科学史的故事化;理论实的探究化;活动课的家庭化;模型自作的课外化;知识考点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多变化;生物学科的趣味化;实验分析(资料分析)科学化;章节知识图形化;学生质疑课堂化;发散思维常规化;题型方法规律化;先学后教轻松化;目标达成自动化。
二、着眼于现实生活加强情理引导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所处的生活是现实的,也是朴实的,学生的发展也应是活生生的,是非常真实的,因而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切实关注他们的真实生活和现实需求。而现实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着生物科学也在迅猛发展,诸多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所在学校、家庭、社会圈子与个人生活圈子中的许多问题都与生物知识密切相联,同时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与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紧贴学生生活的与教学内容知识相关的生活实例,和他们一起讨论和交流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并一同验证相关知识原理,有助于提升学生总结归纳生活中所蕴含的生物科学原理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例如,引领学生对“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过程中,当给学生讲解厌氧型中的乳酸菌有关知识之后,可以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酸奶”,让学生谈谈自身饮用酸奶时的感觉和饮用之后的感受,从而引发学生求知、探究与研究的情绪得以调动,并提示学生“酸奶”和“优酸乳”是不同品种的两类饮料,让他们注意正常的酸奶包装盒是不会鼓起来,由此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让大家最后明白酸奶的生产就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新陈代谢”,促使他们得知自己所学的生物原理已经应用于自身的生活之中,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增强他们的生物素养。
三、面向于探究教学增强情理融入
探究式教学是综合理论性、实践性、情感性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构建出更加民主、开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探究身心状态更趋于平和,促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得以有效打开,提升独立思考的效能,增强自主探究的层次和水平,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产生较为深厚的学习兴趣,继而养成对生物学知识进行主动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课件中展示出一些不同性状的生物,比如,可以我们日常医用中的抗生素DD“青霉菌”、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的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口吐蛋白质的“蚕”等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所独具的不同外形和作用,而这些不同正是源于他们的“基因”不同,由于基因特异性而引发不同特种的特性各不相同。并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探讨,能否通过“基因改造”创新出新的物种来为人类服务,比如,净化已经被污染的环境,利用某些微生物生产出可以医治人类某些疾病的物质,等等,这就是 “基因工程”,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绪,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提升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四、立足于实验情境促进情理整合
高中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多实验的学科。《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大胆创新教学形式,结合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引导学生们一同开展实验探究。而实事上,高中生物教材中本身就有不少实验内容。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一方面要立足于现有实验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探索,积极构建出一些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得以启发,继而积极主动地动起手来,深入实践性实验探究,由此提升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感情认识与理性认知。例如,在讲授到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启迪学生展开“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的“萨克斯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课后去集市里购置一些天竺葵,然后将其放置于黑暗处三天之后,用不透光的纸将一部分叶子包裹起来,并将其放置于大阳下培养两天,然后再将被包裹的叶子和没有被包裹的叶子各取一些,并采用水浴加热法进行处理,将叶子中的叶绿素去除掉,接着在经过处理后的叶子上滴上碘酒溶液,让学生感知那些曝过光的叶子变成了蓝色,而那些被包裹了的叶子则不发生变色,从而成功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由此,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产生成功的心理情绪,调动起他们对生物知识学习的情趣。
关键词: 生物高考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备考策略
怎样利用考前冲刺阶段的有限时间,全面提升学生在生物高考中的应试能力,达到高考的要求呢?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其次了解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根据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最后强化自身的薄弱环节,讲究复习策略和应考策略,方能走向成功。
一、2010年考纲解读
1.考试性质及能力要求。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纲》)的生物学科部分与2009年相比,无论是能力要求还是考试范围,基本保持不变。《考纲》仍分为五部分: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命题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考试性质为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考试内容的能力要求仍为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考纲》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作了明确的界定。
2.考试内容分析。
2010年《考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包括9个板块,约133个知识点与17个实验,这些内容涉及必修一、必修二的全部内容;选修部分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延伸,还包含生物学热点问题,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过程等。
3.命题的指导思想。
“命题要求”中明确指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因此,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将继续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继续围绕能力考查这个中心,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关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现实问题。
二、近三年试题特点与变化趋势
1.内容分布特点。
特点一:注重主干知识,兼顾知识覆盖面。近三年试题中均涉及了“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遗传变异和进化”及“生物与环境”四大主干知识,但考查的比例和形式略有区别。如2007年和2008年的考卷中主干知识的比例为83%,2009年为78%。
特点二:选修内容不容忽视。近三年考查选修教材知识占分比例分别为:2007年33.3%、2008年33.3%、2009年22.2%,可看出选修内容的地位,这是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向已经实行的新一轮高中课改迈进的信号,是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接轨的过渡,同时也预示着新的高中课改过渡过程中,选修本的教学内容不容忽视并应加强。
2.能力考查特点。
特点一:注重与生产、生活和健康相联系。如以当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甲型H1N1型流感为背景,近三年试题对考生应用“免疫”方面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连续的考查。考题中频繁出现围绕人体激素调节、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产品、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内容所设计的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
特点二:多元化的呈现方式。纵观近三年的考题,曲线图、表格、流程图等丰富了试题呈现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对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如2008年第30题Ⅰ,要求通过对曲线图及实验流程图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解释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2009年第31题要求考生根据曲线图提供的信息,分析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得出实验结论,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特点三:文字表达量大幅增加。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全国理综卷(大纲版)生物试题非选择题的标准答案,字符数分别是130个、265个和322个。2007年几乎都是填空题的形式,2008年填空兼顾表达的形式,2009年几乎是长篇大论式的答题形式。另外,2009年生物试题号题由原来的2个增至4个。文字表达量的大幅增加,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作出较为准确简练的表达。
三、对2010年命题趋势的展望
1.稳重求变,突出能力。
2010年《考纲》与2009年基本相同,所以命制的试题的题型、题量、范围、考点分布等也应基本稳定。如有变化,试题可能将会在新情境、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可能会加大图表类命题的考查力度,以相关隐形知识为背景材料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试题可能会增多。
2.突出主干,加强综合。
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似乎已成为一种模式,所以四大主干知识仍是命题的重点,实验题的情景或许会有所创新。试题会注重章节内综合,以及必修与选修教材间的知识联系,由点向面综合考查过渡。
3.注重方法,强化探究。
2008年和2009年理综Ⅱ卷的生物实验设计类题的题量大大增加,这说明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力度有所提升,以教材实验中隐含的大量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为背景,2010年实验命题可能会对探究类实验设计步骤的思维的正确性,对现象与结果分析的逻辑关联性等方面有较大力度的体现。
4.取材新颖,关注热点。
以源于社会生活和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为背景材料,关联生物学相关知识,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以“流感”、“低碳经济”等热点与新兴名词为背景材料的命题在2010年的考题中可能会得到延续。
四、2010年生物高考备考冲刺阶段的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构建网络。
任何一年的考题中,基础知识题都会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学生应利用有限的时间对《考纲》中列出的知识点做逐一梳理,把零散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以便能快速、正确和高效地提取相关的知识。
2.教练结合,排查纠误。
考生在答卷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题不清,不明命题者的意图;选择题鉴别、判断不准;概念含糊,思路不畅,推理能力不强,思维不严谨;不会处理图解、图表、数据、曲线等信息;实验题得分率一直偏低,不能按照实验原理表述;表述笼统、不规范,不会用生物学专业术语正确答题;时间不够,考试焦虑。
出现的原因:阅读能力差,理解不透,分析不全,处理信息能力弱,不会联想;基本概念、原理掌握得不够准确,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缺乏;学生的解题心理,解析生物图表题的方法、技能、迁移能力薄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够扎实,背景知识较窄;解题习惯不良,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考试技巧和考试心理亟待加强。
冲刺阶段的复习应选择前一阶段各类测试(如月考、周考等)中暴露出的知识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忽等,有针对性地适度训练,认真分析、总结和归纳出同类型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避免相同失误再现。
3.选做真题,模拟演练。
选择近几年各省区的高考真题进行“实战”演练,是一种在短期内能较大程度提升应试能力的措施。在演练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临场应试的几个原则:①认真审题,弄清题意。②做选择题不要轻易地把生活经验往试题上套,要用学科概念、原理,去分析、比较、推导。③Ⅱ卷最好按顺序做。答案要准确、简洁、规范化,即要做到层次清晰、表述条理、逻辑严谨,紧扣原理,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4.关注热点,联系生活。
高考命题会对近几年特别是前一年度内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有所体现。如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化学奖中“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H1N1流感”、“低碳经济”等,都可以成为命题的切入点。但要注意切不可为“热点”而“过热”地投入,要善于从材料的问题情境中去联系理论,理性地去分析思考。
5.调整心态,从容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