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16:2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物理学科的概念多,规律、公式复杂且比较抽象。教师首先要充分熟悉教材(包括初中教材),因为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而编写的,是本学科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品德的载体。它具有科学文化的积累、继承、传播和发展的作用,然后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分析,做到:
1.1找出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速度与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关系;动量与动量变化、动量变化率的关系等。
1.2推敲难以理解的概念疑点。比如:电动势定义中“非静电力”的含义和“非静电力”的来源;磁通量定义中的“磁感线条数”的含义等。
1.3整理含混不清的概念本质。比如:人造天体的发射速度是什么意思?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还是绕行速度?
1.4研究重要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及各规律之间的关系。比如:动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和研究对象是什么?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内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电磁感应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等。
这是对一个物理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驾驭教材,驾驭学生。
2.搞好“三本”建设和课后记
“三本”是指习题纠错本、好题征集本、教育理论记录本。其中,习题纠错本用于记录学生在平时练习、考试中易错题,通过整理,找出错误原因,以便指导学生;好题征集本用于记录教师在查阅资料过程中遇到的比较灵活、比较巧妙、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题,以供学生训练;教育理论记录本用于记录报纸杂志上介绍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好的教学方法。通过综合,用于实践指导教学。
一堂课上下来,总会有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通过学生的反馈(包括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及与其他教师之间的讨论,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课后笔记,对于自身的提高和成长无疑是一个捷径。某些教师的这一做法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课后记一般附于教案之后,其内容是灵活的,但一般包括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精彩成功、不足甚至失败的地方,总结一堂课后与其他教师好的方法相比较存在的不足之处。经过反思处理,用于指导以后的教学和探索矫正途径是大有益处的。
3.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要求
内容标准通过相关行为动词,不仅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目标提出要求,而且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如“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尝试应用这些研究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内容标准还对相关的行为动词所表示的学习水平和体验性的要求做出了界定。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价值取向既互相并行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分享的团队精神,为学生在社会群体性中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适用性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倾向和思维特征,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
高中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是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中实现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为每个学生学习的需求提供咨询和帮助,引导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及网络资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
5.实验不能用分组实验取代演示实验
有些教师持有这样的观点:“能进行分组实验的尽量进行分组实验”,特别在一些展示课上,教师都是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分组实验。其实,未必有效。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都各有独特的功能,不是所有实验都是分组比演示效果好。除了实验仪器紧缺的实验只能安排演示实验以外,对于新授课中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需要集中众人智慧共同突破难点,演示比分组可能更合适。例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第一次接触比较复杂的分压式电路,此时,由于学生对于电学实验操作已经比较生疏,直接安排分组实验,如果没有过细的操作指导,学生就很难完成电路连接,电路不能正常连接实验就无从谈起。因此,先做演示实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6.讲究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力求讲得深一些,充分发挥这些重点概念和规律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重视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因为它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基础。在讲解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使学生清楚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通过对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的讲解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讲解上,不要用讲解大量例题,代替对概念和规律的讲述。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不要急于做大量习题。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解题,绝不能把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物理教学的核心或重点。当然,在对基本现象、概念和规律做了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讲解适当数量的例题是必要的,但不是越多越好。同样,学生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需的,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少教多学;高效课堂;合作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在现有高考体制下,高中生普遍陷入题海战术中,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而成绩却没有明显提高, 而“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现状,使教学有效和高效。那么如何构建“少教多学”模式下的高效课堂呢?
一、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少教多学”的重心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凸显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少教”并非尽量不讲,而是讲在精髓上。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环节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做到少讲精练。
首先,要熟悉教材,认真备课。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除了研读教材是不够的,每一堂课前,应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阅读教材、教师用书,根据教学三维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应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 “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另外,教师要经常关注国内外的科技研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使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
第三,精心准备练习。为了巩固所教学内容,检验三维目标落实情况,教师应该根据本节课知识要点及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练习题的选择要有梯度,习题不能过易或太难,题量适当。使学生都能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完善认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二、营造和谐氛围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想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前提。一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学高”“身正”就可以了,真正受欢迎的教师,是懂得跟学生搞好关系,转变自己的角色,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有时还是学生的学生。对学生少一些强迫,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禁锢,多一些宽容。凡事以人为本,创设一种融洽、宽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都有益处。
传统的课堂都是铃声一响,教师一脸严肃走进教室“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然后开始中规中矩的一堂课。试想,高中生每天的课程安排是8节课,每节课都这样,学生不会累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这门科目本身就难,教师再没有吸引学生的地方,很容易让学生对所学科目失去兴趣,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中,最终影响成绩。所以在课堂上,我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经常让学生4人为一学习小组,面对面坐着,便于讨论。学生坐累了可以站起来,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前提下可以站着,学生遇到不明白之处,可以举手发言,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课堂气氛和谐,学习氛围较为浓烈。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少教多学不是说教师教的少了,让学生自己去学。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新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
1.抓好预习环节,让学生先学
传统的教法是老师教,学生学,这种教法的弊端是没有针对性,教师由于对学生不放心,一堂课下来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教师在台上讲的激情澎湃,而学生在台下索然乏味,更有甚者昏昏欲睡,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无法全部掌握。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是,改变教学顺序,让学生先学,教师再教。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会了的,不用教;学生一知半解的,教师点拨一下就行;重心放在学生不会的知识点上,充分实现少教多学,教师轻松,学生又学得有兴趣,有信心。
2.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恨不得把学生脑袋扒开,把自己所会的东西加在学生的头脑里面。但是只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当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被调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潜能被唤醒的时候学习才会是真正快乐的、高效的。就如“牛自己去找草吃,找到的是鲜草,吃得饱,吃得高兴”,师生在这种模式下才能都得到快乐的成长。
3.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少教要教到点子上,课堂上体现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免不了出错,正因为有错误,可以暴露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避免面面俱到,无重点无针对性。例如在讲授动量题目的时候,用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最主要的问题是方向的选取,教师一直强调做题前要先选取正方向,可是收上来的作业中发现,许多学生还是忘记先选取方向,导致结果错误。课堂上讲解这类题目时,可引导学生从规律入手,让学生去发现存在的问题,有经验的老师故意引导学生做错,暴露“方向”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发现比教师讲授,他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效果更好。
四、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加强课堂的互动探究
在“少教多学”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承担着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学生自身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如果单靠自己,要达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目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故加强小组间的合作学习与探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物理规律的学习,通过教师直接讲解的方式与学生通过分组探究学习的方式比较,在应用于解决具体题目时,可以发现,后者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比前者来得好。例如在平抛运动的教学中,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将水平与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归纳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整个运动只有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是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当遇到概念题“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的”这种说法,学生很容易就知道是错误的,用平抛运动就可以反驳了。
五、精心组织课堂,优化课堂效率
在少教多学的模式下,如何精心组织课堂,成为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对学生实施“放养”政策,教师对一堂课的整体教学构想应该有自己的把握,我觉得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合理调控课堂进度和节奏
一节课分为几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如何衔接,时间如何分配,这些都应该由教师来掌控。保证做到三个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能够达到“形动”“心动”“神动”。教师在提问题时,所提问题不能过于空洞,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抛出问题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学生还未思考完就追着问答案,这样的教学完全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
2.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相同的一节课,执教老师不同,学生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教师应该认真钻研各种教学方法,结合所讲授内容及学生实际,采取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物理这门科目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内容有时较为抽象,教师在讲解时,应尽量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比如在讲授天体运动时,如何让学生理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从而得到G、M、m、v、ω、R、r、T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引导教学法之外,应再加上图解跟类比法,画出中心天体及环绕天体的运动简图,把中心天体称作“大星星”(大猩猩),环绕天体称作“小星星” (小猩猩),语言幽默风趣,学生印象深刻,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
3.综合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
课堂离不开教具、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为了节省时间,很多教师的课件都是网上下载的,这并不是完全不行,对于下载来的课件,教师应该结合本节知识目标,及学生特点进行修改。另外,不是有了课件,就省去了教具的制作,比如在重力与重心这一节的授课中,书本中的迷你实验室中的“双锥体爬坡”这个小实验,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不能完全知道原理,但是我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演示,而后讲解原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六、回顾课堂,写好教学反思
为什么有的教师教学水平进步很快,短短几年就可以当上“名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懂得不断进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反思什么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
1.反思教师的“教”
一堂课下来,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看一节课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配合。总结本课的亮点,例如自己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把这些优点进行记录,积累经验。不足之处做重点记号,查找原因,找出应对策略。
2.反思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