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高工论文

建筑高工论文

时间:2022-02-03 09:58:03

建筑高工论文

第1篇

塔吊起重最合理是满足大钢构件至三层的吊运能力,根据起吊位置和安装部位,距中心距离,确定塔吊是否有相应能力,确定方案时留有余地,塔吊不满足要求,必须调整使其满足。没有钢结构建筑中,起重量选择较为灵活,可能出现对塔吊能力要求,如大型构件、大钢膜和施工机具等,最后统计主要材料吊装,综合计算吊次能否达到要求。吊次根据选用塔吊说明中理论进行计算,中型塔吊吊次为80到120次每台班,施工中随高度增加折减。吊次计算按每月计划楼层数,统计需塔吊垂直运输实物量,计算出每月需用吊次,再计算每月理论吊次,该吊次大于需用吊次即达到要求,不满足时,采取措施合理吊装时间,增加工作时间,提高其利用率,达到进度要求,必要情况下,可增加塔吊型号。

2塔吊位置

塔吊布置要考虑利用率,综合考虑构件起吊位置和安装位置,塔吊位置不同,对型号选择和施工技术有大影响。下面结合某项目选型分析。

(1)工程概况。

某市裕景项目处于城市CBD,ST1塔楼层数80,消防高350.9米,建筑最高383.45米,建成后功能是5A级写字楼和超五星酒店。该项目层高与难度大,塔吊要满足构件吊装,设备和机具吊运,爬模安装与拆除,钢筋运输和幕墙施工配合等要求,同时考虑塔吊能便于安装与经济因素。

(2)塔吊布置问题。

布置应发挥塔吊作用,尽可能使其臂覆盖在建建筑与作业现场,还需注意的问题:①作业范围,减少障碍物,以提高效率,如临时架空线离加工区近会妨碍调运。②使吊臂覆盖范围避开高压线,满足施工临时用电技术规范中安全距离。③考虑和建筑最佳距离,保证不阻碍脚手架搭设与降塔中司机室等不与阳台等相碰。④布置要结合塔吊选型考虑使其功效高和费用低,满足起重量和力矩等要求,并满足进度要求。

(3)塔吊布置。

ZSL3200型号塔吊是主塔吊,布置时还需考虑的内容:①巨型柱分布塔楼周围,为满足此构件吊装,需将塔吊布置塔楼中心,最大范围覆盖塔楼。②大塔机构件重,荷载很大,布置核心筒外对其受力不利,故将其布置在核心筒,减小其负荷。③为爬模预留空间,塔吊节尺寸3.6*3.6米,主楼核心筒用爬模工艺,安装塔吊时要考虑施工预留空间。ZSL750塔吊配合ZSL3200塔吊对较小构件和土建施工,布置要求是:①大塔臂长12米,小塔9米,小塔布置需考虑不相碰,满足中心距21米要求。②塔楼小构件分布于其各部位,小塔要满足覆盖全部吊装。③小塔附着于核心筒,小塔布置需考虑爬模空间。④由于核心筒截面小,需最大范围满足附着和支撑角。⑤核心筒内墙五次变截面,塔吊中心不能变换,需考虑至高层后附着调整。

3塔吊安装

(1)安装流程。

塔吊安装要方便,安装不影响其他作业,ZSL750安装满足ZSL3200安装要求等。结合情况,大塔构件约为30吨,将小塔安装至位置,两塔中心距25米,小塔吊重27吨,不满足ZSL3200构件卸车和安装要求,会影响钢构件吊装和履带吊行。所以安装流程是:①塔楼施工中将ZSL750的基础预埋件埋于底板中。②用150T履带安装ZSL750塔吊。③核心筒施工地上4层用ZSL750安装ZSL3200塔吊。④用ZSL3200把ZSL750安装到预定位置。

(2)塔吊注意事项。

①外框安装时为履带吊留行走路线,故构件暂时不安装。②塔吊安装用81.2米履带吊安装,此时臂长没有满足构件安装,用主臂接长安装塔吊。③ZSL750安装无法覆盖某些构件,此部位用70或30塔吊配合施工。

4安全生产

总结采用塔吊建筑施工经验,为保证生产,要切实做到这几点。

(1)每年1次年检,每4年1次全面大检查。

年检与每次转场后检查由劳动局起重设备检测部门检查。全面大检查,除劳动局外,可邀请在设计与安装方面有经验技术人员参加,年度检查与大检查对塔吊状况作出评估,详尽指出潜在隐患,以便进行周到检修,将隐患消灭于萌芽。

(2)塔吊司机是18岁经专业培训和有经验的合格人员。

每台塔机备有1本工作日志,值班司机填报当日工作状况与各机构运行以及进行保养。

(3)多台塔吊绕着一个项目施工,相邻塔吊相近最小安全距离,我国规定为5米。

国外规定相邻塔吊间最小距离2米,塔吊吊运构件底距相邻塔顶尖部最小距离亦为2米。只要精心操作,可按国外规定办理。

(4)按我国规定,塔吊不允许升运人员。

国外从实际做出规定:满足特定条件,塔吊可升运人员。特定条件是:①载运人员吊篮底要有弹簧装置,吊篮四周设有封笔栅格围护,安全吊索与防护遮顶。②吊运人员吊篮第一次使用提前由检查部门人员进行检查。③塔吊第一次吊运人员应经过检查部门人员检查。

5总结

第2篇

1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建筑企业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当务之急。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一直处于“高产值、低利润”的状态,国内建筑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虽在20%以上,但是平均利润率却一直维持在3.6%以内,处于较低的行业利润水平。与国外建筑施工企业相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现代管理理论和观念较少、管理思想与理念较为传统、产业组织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化需求和符合建筑产业的基本特征、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虽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力和设备装备成本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建筑业普遍缺乏新技术、新材料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成套专业化设备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突破口。根据1999年英国Latham报告指出,英国建筑业在5年内,通过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方法、加强培训等可节约30%的建筑项目成本。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业务迅速扩张、工作地域大大延伸,企业管理跨度也不断加大。当企业进入高效运转状态时,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领导决策缺少依据,管理效益和风险并存。这也使得分工细致、劳力密集型的建筑业对信息的依赖度愈来愈大,信息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产,必须加以充分利用和妥善的保护。通常,每项建筑工程包括立项、设计、施工至维修保养等多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又需要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和具有不同性质的公司和机构参与设计及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的全过程往往需经几年才能完成,参与人数众多,工序繁复,期间涉及大量的文件及图纸往来,急需协调管理。特别是大型智能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在内、外部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包括设计阶段的各种图纸、进度控制;施工阶段的人员、物料、进度、质量和经济等数据,以及各类政府批文和法律文件等等。建设单位繁多,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管理,已成为优质完成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关键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筑业信息化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建筑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2)建筑工程信息分类符合建筑工程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七个平台管理系统,符合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a.OA管理平台。OA平台是指在OA(Office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电脑、手机的强大功能来管理底层设计,使之具有全新的开放性、拓展性和兼容性,并实现跨系统、跨数据库的应用。目前,很多的施工企业已经广泛运用OA管理平台,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总承包项目管理平台。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工程总承包的具体方式、工作内容和责任等,由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合同中约定。该管理平台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分包、进度、质量、成本、技术安全、决算管理。c.物资—财务一体化平台。该管理平台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以供应链为核心,基于流程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基于职能岗位的管理思想完全不同,流程的规范化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必备条件,该管理平台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进行物资、财务管理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物资的计划、招投标、合同等内容。d.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进行人员的招聘、合同、培训、人事异动的管理。该管理平台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进行物资、财务管理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物资的计划、招投标、合同等内容。e.财务管理系统。该管理平台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进行财务管理,结合OA系统管理平台来实现领导对财务状况的指挥。f.视频电话会议及远程监控平台。各级管理层、职能部门到分公司、项目部检查时使用的,主要明确责任人、事项、时间的具体点。g.智能IC卡系统。对于大型的施工企业必须对单位的员工进行智能管理,实现所有人员的费用管理。

2建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程序

1)成立领导组及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督促、实施。

2)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升特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建议聘请咨询公司协助实施。

3)找长期合作伙伴:即选择一家业务水平高、服务到位的软件公司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合作伙伴。在软件开发时就融入公司的实际情况,使信息化建设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

4)按照规划总体推进,分部实施。

作者:江春先单位: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并详细地阐述了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前言

现代高层建筑是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设计中,由于结构下部楼层受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少,正常布置时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为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实现结构布置,必须在结构变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转换层大致有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等。本文着重介绍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及其质量控制。

2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2.1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

工程中常用以下几种模板支撑体系:

2.1.1一次性支模

从转换层底一直撑到底层地面或地下室底版,需要模板支撑材料,适用于施工现场可用的支撑材料较多,且转换层位置较低的情况。

2.1.2荷载传递法支模

将转换梁(板)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递给若干层楼板。支撑楼板的数量应通过设计来确定。另一种方案是充分利用转换层支撑柱的传力作用;另一部分通过楼面设置的竖向支撑构成的梁下排架体系传递给下面若干个楼层。

2.1.3叠合浇筑法支模

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化梁(板)分2次或3次浇筑成型,支撑系统只需考虑承受第1次的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同时应对叠层浇筑的转换验算。

2.1.4埋设型钢法

支撑。在转换梁中埋设型钢或钢桁架,并与模板连为-体,以承受全部大梁自重及施工荷载,大梁一次浇捣成型,可节省模板支撑材料,转换梁可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

搭设模板支撑时,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当转换结构下层空间可采用叠合浇注法或埋设型钢法支模。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应对转换梁(板)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转换结构的施工方案,建立符合实际的力学分析模式,达到设计和施工的统一。

2.2混凝土工程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温度裂缝:

2.2.1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预测监控混凝土在浇筑后1个月内的各部位温度的变化情况。

2.2.2应采用以下方法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蓄热保温法,即常规保温方法;内降外保法,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通水冷却降温,在大体积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表面及面采取保湿措施;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高度100。

2.2.3水泥的选用: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掺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降低水泥用量,使水化热相应降低;掺入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使升温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梯度减小。

2.2.4施工方法:先施工转换结构周围结构或墙体,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内外温差过大;在夏季高温气候施工时,采用冰水搅拌,以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300~500mm,并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叠合梁原理浇筑转换结构,可缓解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过大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

2.3钢筋工程施工

转换梁(板)的含钢量高,主筋长,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因此,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2.4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结构施工

施工时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张拉阶段预拉区开裂或反拱过大:

2.4.1采用择期张拉技术,即待转换结构上部施工数层之后再张拉预应力,在此之前转换结构下的支撑必须加强。

2.4.2在预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预应力筋用以反拱,该部分的预应力筋是使用阶段不需要的。

2.4.3采用分阶段张拉技术,即逐渐施加预应力以平衡各阶段荷载,但由于张拉次数较多,施工费用略高。

3转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3.1模板安装、拆除的质量控制

3.1.1梁侧模板的安装

应采用30mm×2.5mm的扁铁作为拉片,其长度为梁截面宽度加2倍钢模板肋高,两端适当位置钻孔;钢模外侧应用似8钢管扣件夹具竖向夹住梁的模板,每根小横杆上设置一付夹具,并用水平背杆将这些夹具横向连通;梁、板支撑的部分横向水平杆的端部应顶住梁的两侧模板,并与钢管扣件夹具连接,以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为确保混凝土不漏浆,应采用塑料泡沫条或毛草纸对拼缝进行嵌缝;当梁、板的跨度不小于4000mm时。若无设计要求,梁、板底模应按全长跨度的2%起拱量起拱。

3.1.2底板模板的安装

板底模板宜采用2000mm×1000mm×18mm的竹压板,竹压板周边可采用镀锌铁皮包边,以减轻因碰撞造成的损坏。在钢管支撑架顶部水平杆上先平铺150mm×50mm的木拐,间隙距200mm;安装模板后,用钉子将模板与木枋固定。拼缝采用宽50mm的不干胶带封闭,以确保板缝处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前需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模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准浇筑混凝土。3.1.3模板的拆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于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对于梁,若跨度不大于8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若梁跨度大于8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才允许拆除模板及支撑系统。模板拆除前,须由施工人员提出模板拆除申请,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证,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准予拆除模板。

3.2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

对于梁内同一位置有多层钢筋时,为确保受力钢筋位置准确,摆放平直,即采用25的短节钢筋横向水平放置于两层钢筋之间,楞头铁间趾为沿梁长方向每1000mm长放置一根,且每层受力钢筋之间竖向排,均用楞头铁隔开。

梁底部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其垫块可用预制的(20以上细石混凝土小方块作垫块;但对于截面高度在1200mm及以上的框架梁,由于其钢筋直径在25及以上,且根数又很多,因此钢筋自重很大,细石混凝土垫块已不能承受其荷载。必须采用14~20,长度为1.4倍梁截面宽度的短节钢筋作垫块,将此短钢筋与底层纵向受力钢筋约呈45。夹角平放在底模板与底层箍筋之间,或采用专用料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转换层主、次梁的上层承重结构的柱、薄壁柱或剪力墙等,其结构钢筋必须插入转换层的梁、柱内,并与梁、柱内的钢筋焊牢固定,且在距楼面50mm处设置二道箍筋,以确保上部结构钢筋位置正确。

3.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3.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设计资格的试验室在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进行试(检)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混凝土配合比。为防止在浇筑中出现施工冷缝,要求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缓凝减水剂。

3.3.2混凝土浇筑及下料方法

混凝土浇筑采取从房屋一端的边梁开始浇筑,在边梁浇筑完成后再浇筑垂直于该边梁的其余各框架梁,浇筑长度至相邻轴线的框架柱暂停,再返回浇筑楼盖板混凝土,以此浇筑方法类推,向前平行推进,直至浇筑完成。在浇筑框架梁混凝土过程中,对于截面高度为1800m的梁应采用4次下料浇筑,4次振捣,每次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的方法;相应地对于截面高度为1200m的梁应采用3次下料,3次振捣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密实,不出现施工冷缝,并有利于减小梁侧模板承受的侧向压力。

计量工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散装)、砂、石、外加剂等必须认真过称计量,外加剂由专人负责计量下料,保证供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也应保证供应。

第4篇

作为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水平高低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活动能否顺利的开展以及施工单位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都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额性。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都有着庞大的工程量,同时造价也都比较昂贵的,普通高层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通常都要达到几百万或是几千万,而一些规模较大的高层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甚至能达到几亿和几十亿,正是由于施工造价所具有的这种大额性的特点,其造价的控制水平也就直接的影响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企业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

(2)复杂性和广泛性。

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是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的,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人员、技术、设备、管理以及材料对会对其产生影响,而同时高层建筑工程又是由若干个小的项目组成的,而要想做好施工造价的控制及管理工作,就必须对这些小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控;

(3)阶段性。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是分为若干个阶段的,因此,对于其施工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来说,其也应是分为若干个阶段来进行的,在每一个阶段,工程造价都应与工程的施工作业密切配合,可见,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也有着明确的阶段性,在每一个阶段,工程造价的内容和作用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措施。

2.1.1从施工技术上做好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来说,其必须要有配套的专业的施工技术,因此,施工单位就必须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施工单位应大力地推行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通过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工艺,在提升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节省了工程的开支。施工单位在应用新技术时,应充分的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先进的技术进行必要的论证,这样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新技术的效果。

2.1.2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精心的组织

高层建筑的施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了施工单位应采取更加先进并且科学的施工组织和设计方案,因此,其必须对整个项目的施工建设工作进行精心的组织。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从而准确地掌握设计的意图,为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确定打下牢固的基础。另外,还应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道施工工序,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提升施工造价控制及管理的效果。

2.1.3重视对施工原材料的管控工作

通常情况下,施工原材料的的价格能占到整个工程造价的75%左右,所以,控制及管理工程施工造价的核心内容就是严格的控制施工原材料,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第一,在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应严格的审核原材料的价格,对施工原材料进行详细地试验和检测,确保其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让其进行施工现场,并且应尽可能的选取价廉质优的材料;第二,对于已经进场的原材料,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潮、防盗和防火措施,施工的过程中严禁出现偷工减料以及以次充好的问题,同时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秩序管理工作。

2.1.4从安全管理的方面保证造价控制及管理的效果

作为施工单位开展各项施工活动的基本前提,安全管理工作应是施工单位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施工单位也不能为了降低工程造价而减少在安全方面的投资。因为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大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做好对施工一线人员安全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对策,同时定期地更换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有效地避免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且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取得理想的施工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效果。

2.2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现阶段,我国在高层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工作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如信息资源开发不当、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信息化人才缺失以及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等,而这也影响着高层建筑施工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水平,因此,应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对原材料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在收集原材料的价格信息时,应采取社会化的协同方式,从而保证其收集的数量以及时效性。另外,借助计算机技术还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和筛选,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保证材料价格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原材料市场价格信息管理库,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地更新数据库中的材料价格,保证原材料价格的时效性;

(2)加强对工程造价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更加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工程造价的数据进行科学并且准确的分析,同时建立健全的加工运行和上传的机制。在对原来的零散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后,再将其传回给工程管理岗位的各个终端,既保证了所得到数据的准确性和便捷性,也提升了对工程造价数据信息的管理效果。

3结束语

第5篇

我国将超过10层的或者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住宅建筑统称为高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大繁荣以及建筑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涌现。一方面高层建筑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了城市用地空间,另一方面高层建给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内容都带来了困难。而土建施工作为项目建设的主干,从建筑基础开挖一直到室内装饰部分,全部都有土建施工的内容,可谓是贯穿了整个施工周期。

二、高层土建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更是企业的形象。针对高层土建质量管理,应重点从以下几点内容着手:

1.测量控制

我们通常说高层建筑的测量工作要控制好“三线”,主要指建筑的垂直度、轴线和标高。首先,确保垂直度的方法可以根据建筑的柱网布置将建筑四周角柱的位置确定,加支撑、安装模板都需要采用吊线方式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并且可以采用激光仪和重锤进行垂直度的双重校验。其次,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要控制好轴线的传递,施工中因脚手架遮挡和层高限制,经常会导致基准点无法顺利引测,这时就需要用经纬仪将轴线引测到下一层楼的控制点死昂,并对其进行复核与纠正,以便于将每层楼的轴线和尺寸线全部放出。最后,在控制标高时,需要将每层楼控制轴线上预留出至少4个洞口。而且,为保障标高的精确性需要对其反复核实以及多层标高总和,并用水准仪抄平,以此来复核四点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之上。

2.混凝土工程

高层建筑中为了确保质量安全和加快施工进度,通常都使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施工单位只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强度试验工作即可。购买商混的一个弊端在于商混站如果距离施工地点太远,难免会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混凝土性能出现问题,影响浇筑的质量。因此,可以在浇筑前对混凝土再进行搅拌,使其恢复到运输以前的状态。高层混凝土需要进行分层、分段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30cm。泵送混凝土的自由落体高度不得超过2米,若必须要超过2米时,可增设滑槽、串通等工具辅助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均匀振捣之外,还应注意防止混凝土或振捣棒碰撞到模板和钢筋上,从而使得模板或钢筋变形;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对梁体底板、顶板面进行两次收浆,清除多余的混凝土,保证梁体尺寸和混凝土收缩裂纹。混凝土合理的养护周期,是保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混凝土养护的关键在于控制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除了正常的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之外,如果环境中湿度过大,或夜晚温度较低的地区,需要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薄膜保护;而如果环境中温度非常高时,则需要长时间覆盖透气性能好的施工用布,同时注意保持湿度。根据现场试块强度测试,科学计算混凝土的养护周期,认真填写每天的养护记录,确保养护工作的连续性。

3.混凝土裂缝控制

高层建筑对于承载力要求高,因此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标号要求也非常高,经常会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而导致的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极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或者内部形成裂缝,小则影响到外部的美观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建筑整体结构,给建筑质量带来无法弥补的创伤。因此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裂缝,需要从各个环节着手加强控制。如浇筑过程中可设置温度检测器,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同时尽量减少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浇筑过程中采用均匀有序的振捣方式,避免漏振和过度振捣产生离析现象;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时刻注意表面水分,处于润湿状态,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三、土建施工中的其它管理内容

1.成本管理方法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就是对施工期间所使用的人力物力、机器仪器和原材料使用及各项费用流向开展监督、协调和控制工作,使各项费用都能符合成本计划的规定,促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经理是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安全管理方法

要制定安全守则、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几乎决定了产品的质量高低。所以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还应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提高培训,并使工作人员对新工艺和产品有一个熟练的了解。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能够面面俱到,不为以后留问题。最后,在现有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针对影响高层建筑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并且要落实到人、落实到班组,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都有着施工规模大、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耗时长等特征,这也意味着建筑施工要受到很多原因的制约。所以为较好的保证工程进度,就一定要深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评估它会对建筑施工产生的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做好这一工作,能够更好的利用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将建筑施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实际进度尽可能的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并将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两方面的工作做好。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工作期间,可能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现象,这就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监察工程项目实际进度时会遇到很大的难度,无法准确预估实际情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若使用上述措施后仍然无法满足原计划,就要对原计划的进度开展适当的调整,后面的施工就要依照新的计划进度方案执行。

四、结语

第6篇

关题词高层建筑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施工缝养护

海口市交行大厦主楼地下3层,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承台板厚3,00m,平面48.80m×48.80m,承台混凝土量为6360m3。商住楼地下2层,承台板厚1.80m,混凝土量为1817m3。地下车库承台板厚1,00m,混凝土量为2319m3,承台中段设后浇带1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S6,总量10496.00m3。

1施工方案

(1)为保证相邻已有建筑安全,先施工商住楼、车库基础,后施工主楼基础,这样承台施工由浅入深,同时也降低了商住楼、车库的基坑降水费用。

(2)主楼承台分两层浇筑,每层厚1.5m,商住楼承台一次浇筑,承台中心水平位置埋设①50冷却循环散热水管,距承台底300mm至承台表面向上1叨mm埋没50垂宜散热水管,间隔6000肋21双向均匀布置,即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值3车库承台以后浇带分段一次浇筑至标高。(3)混凝土由现场搅拌。砂、石计量采用HP—800和风—800自动配料机各2台。混凝土输送采用HBT—60输送泵,管径①125,输送能力16。58IJ/h3同时采用吊斗容量为1m3的四23—B塔吊1台吊运部分混凝土,以免浇筑过程中产生冷缝。

2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2.1选择合适水泥

主楼及车库承台采用“红水河”525R普通水泥,商住楼承台采用“三鑫”425R普通水泥o

2,2减少水泥用量

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425R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8/m3,525R水泥用量控制在3如k8/m3。

2,3掺外加剂,控制水灰出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它具有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4种外加剂的功能。溶液中的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延长到5h左右。

2,4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合泥量

选用10.4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30mm级配含量65%左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n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2,5优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设计强度及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经试配优选,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如下:采用425R水泥时为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液=0.25:1:1.82:2.51:0.04;采用525R水泥时为水:水泥:砂:碎石:复合液:0.50:1:2:2.77:0.04,坍落度150J18cmo

2,6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施工过程中应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自来水预先放入80m3的地下蓄水池中降温。浇筑主楼承台时,将水预先放人商住楼地下二层水箱中降温,使入模温度控制在25以下o

2,7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2,8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

(1)施工人员分两大班四六制作业。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

(2)承台浇筑采用泵送,并用塔吊配合,以免接、拆泵管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砂、石采用自动配料机配料,装载机配合。每台泵输出混凝土量为22m3/h左右,塔吊吊运混凝土4.5m3/h池左右。

2,9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主楼、车库、商住楼承台浇筑,均由东向西不间断地推进(图1)。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上混凝土的质量。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故浇筑结束后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打磨压实,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2.10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

(1)采用蓄水法保温养护,蓄水深度19cm以上。商住楼承台在混凝土施工期问通入冷却循环水,以便加快承台内部热量的散发(图2)。为保证冷却水温度控制可靠、流量调节方便并节约用水,将循环水管的一端接至用于地坑降水的①150总排水管,另一端接至承台面,使冷却水与养护循环往复,有效地控制内外温差。

(2)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承台内埋没若干个测温点,采用L形布置,每个测温点埋设温管2根01根管底埋置于承台混凝土的中心位置,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另一根管底距承台上表面100mm,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00n皿。用100的红色水银温度计测温,以方便读数。第loJ5d每2h测温1次,第6d后每4h测温1次,测至温度稳定为止。从3个承台的测温情况看,混凝土内部温升的高峰值一般在3。5d内产生,3d内温度可上升到或接近最大温升,内外温差值在20℃左右,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未发现异常现象。

3几点体会

(1)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且可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o

(2)主楼3.00m厚承台设计时,在承台中间设置了垫20@2肋水平抗缩钢筋网片。采用“水平分层间隙”施工方法,分两层进行浇筑,间隙时间7d以上,分层厚度各1.5m,抗缩钢筋网设置在下层1.5m的上表面。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

(3)主楼承台混凝土分层浇筑,下层混凝土的表面设置了棋盘式高低块(高差5em),形成上下连接的键块,并将抗缩钢筋网支撑钢筋伸出浇筑面20cm以上。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钢丝刷拉毛表面水泥膜层处理水平施工缝,再溜扫冲洗干净,这样可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提高抗剪能力,节省凿毛施工缝的人工。

第7篇

1新时期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完善性策略

第一,具体审视每个高层建筑施工的具体内容并制定预案。当然这些环节都需要在整个实际施工过程前完成。紧接着要针对预案来制定整个施工计划,完善必要的施工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方法以用来对整个施工环节进行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具体分析到每一个具体工序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其内容主要包括:①施工的时间;②具体施工步骤;③施工质量;④施工预测等。

第二,对于任何的建筑施工来说,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常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但由于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技术难度系数比较大,因而相对要求也比较严格,这就必然对施工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施工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解决,使其工序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虽然施工单位在施工的初期就会做出有关进度的计划和措施,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高层建筑施工应该把握动态或静态施工的因素,否则就会出现偏离施工正常进度的情况。因此,一旦发现施工进度有超前的现象,就需要查明超前的原因,并分析是否会对后面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做出具体调整的措施,使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第三,建筑施工工序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对于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必须严格控制。如果其中一个工序发生了变化,就会对其他的工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尽量避免对工程进行大幅度的改动。当然,众多周知,由于设计和开发商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体的存在,这也使得修改图纸变成了家常便饭,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实际施工前要进行系统的论证,避免为整个建筑工程埋下不必要的隐患。

第四,高层建筑施工监理是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时,监理工程师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2结束语

言而总之,高层建筑施工的科学管理,既对促进施工企业的进步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间接地推动整个建筑市场的发展。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施工单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只有施工单位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才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于社会,进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肖利萍齐孟霞单位:洛阳市鑫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8篇

关健词:房屋建筑学素质培养教学改革

1改进教学方法,注意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科学飞速发展、知识迅猛更新的时代,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知识。还必须具备相适应的能力!如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等等%。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教学思想上必须把“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变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来,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用“启发式”代替“注人式”,教师要讲重点、难点、疑点2讲思路教方法2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注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教学参观、资料收集、课程作业、课程设计等%,突出对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从观、思、查、画等四个方面下工夫。

(1)观

“观”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建筑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善于观察的习惯,善于观察各种已建成的建筑物。

联系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其优缺点,这样学生就能从课外获得大量的建筑感性认识。可是不少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差,原因之一是观察不细。对各种建筑不是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去分析。

大体一看,都认为差不多。没有认真地从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造型特点、艺术处理去分析,忽视了学习重要的部分,结果收获甚微。为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在讲课时,注意经常有意联系校园内的建筑物向学生发问。检查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

结合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的讲课,还要求学生写出合肥市有代表性的民用建筑造型设计特点,使学生用学过的建筑理论和知识去观察和分析建筑物。

(2)思

“思”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使课堂传授的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就需要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及设计实践,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思维活动又往往是从疑问开始,因此教师不但要注意发问,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甚至当面提出异议。尊重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还要善于从学生提出的疑问中去发现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引向深人,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

(3)查

“查”就是查阅和收集设计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查阅资料,要收集那些经过分析、研究、思考过的有用东西。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用脑记、手写,更需要用笔画。因此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当设计需要时就会有所帮助,对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4)画

“画”就是绘制设计图。

图纸是工程界的语言,设计意图都是通过设计图表达出来的。画建筑设计方案,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课程设计时,要求学生每人至少是拿出两个设计方案作比较,然后从中选出一个较好的方案进行修改,逐步完善设计,并且严格要求绘图质量。辅导设计改变过去习惯“抱着走”的教学方式,代之为“领着走”、“指着走”。大胆让学生自己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让学生把众多的建筑课题都做一遍。而只能是抓住典型、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应该是教师辛勤劳动的“劳动对象”。但这个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可以任人摆弄。因为这个“劳动对象”是由一群思想活跃、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人组成。专业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往往也最融洽,最容易发现他们思想上的毛病和学习中的弱点,可以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使传授知识与思想陶冶水融,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束语

师生交流思想,有利提高教学一个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随时都可以从学生的眼神里反馈回来自己的教学效果。若在讲课时,看到学生无精打采,漫不经心或小声讲话,无疑这堂课是失败的。

第9篇

1变形缝种类简析

通常来说在高层建筑中变形缝有着很多种类,其中较为泛用的主要包括了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变形缝的种类进行了简析。

(1)伸缩缝。伸缩缝通常又被称为温度缝,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设置这一变形缝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在温度变化情况下免受建筑材料由于热胀冷缩现象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避免这一现象对于高层建筑物可能造成的破坏。除此之外,伸缩缝的存在能够将较长的建筑分成长度不同的独立部分,这一分法能够有效的减轻温度变化对于高层建筑物产生的破坏。另外,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每隔一定距离都设置一条伸缩缝,从而在此基础上确保全部的建筑构件都受到保护,最终促进高层建筑整体强度的有效提升。

(2)沉降缝。通常来说如果高层建筑物的基层土质差别较大或者是其与建筑物相邻的其他部分的高度和结构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则通常会导致高层建筑物的沉降不均匀问题的出现,并且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进一步造成建筑物中的某个部位出线位移现象,最终严重威胁到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施工质量。在这一前提下沉降缝的设置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的出现,即为了更加有效的避免不均匀沉降或者是位移现象的发生,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垂直缝,另外,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沉降缝宽度的不同还应当随着建筑物地基状况和具体建设高度的不同而进行变化。

(3)防震缝。众所周知防震缝的有效设置能够将高层建筑中形体复杂并且结构不规则的建筑物划分为形体简单并且结构规则的建筑物。因此在这一前提下防震缝的主要设置目的就在于更好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除此之外,由于防震缝的高侧通常多采用双墙和双柱的建造模式,这使得高层建筑的全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这意味着在高层建筑中防震缝的最小缝隙尺寸应当保持在30~80mm之间,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高层建筑施工水平的有效提升。

2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创新

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的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伸缩缝技术创新、沉降缝技术创新、防震缝技术创新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

(1)伸缩缝技术创新。伸缩缝技术创新的进行是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的施工离不开对于混凝土的合理使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在投入到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具有很强的热胀冷缩特性,正是在这一特性的影响下高层建筑物有效的实现了凝固效应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使得混凝土产生相应的变形效果。除此之外,在伸缩缝技术创新过程中假设混凝土的变形力受到束缚则混凝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应力,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应力超出了其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则会导致高层建筑物出现裂痕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住通常情况下采用两墙设置模式或者是采取两柱构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独立的温度变化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高层建筑施工处于某些条件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其伸缩缝的设置与技术创新可能会导致更多不良效应的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建筑物顶层的连接,并且通过增加配筋的分布来减少温差变化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最终促进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创新水平的有效提升。

(2)沉降缝技术创新。沉降缝技术创新对于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物在设置沉降缝时必须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地下室设计,因为地下室容易给沉降缝的设置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应该采用施工的新技术来解决沉降差的问题。为了减少沉降量,降低沉降差,应该将支撑桩设立在基岩上。选择密度大、压缩性小的地基,确保掩土时减少封土的缝隙。主楼和裙房地基地质和埋深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应该分开施工,先进行建筑主体部分的施工,主体部分完工后再进行裙房的施工,这样做能够是二者之间的沉降无限接近。将裙房建在支撑作用较弱的悬挑上,确保裙房和建筑主体部分的沉降基本达到一致。为了避免整体建筑的承压失衡,不应在独立沉降的两部分建筑之间设置支梁。

(3)防震缝技术创新。防震缝技术创新是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来说当高层建筑物的各部位强度和高度以及质量都存在较大差异时,高层建筑是很难对地震的强破坏力进行抵抗,因此这使得高层建筑物很容易出现损坏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确保高层建筑物的防震系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进行防震缝技术创新和防震缝设置。例如当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决定不设置抗震缝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对建筑进行精确的抗震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来加强高层建筑中易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的抗震能力。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减少温度对高层建筑带来的应力变化,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采取使用较好的隔热材料和设置架空通风屋等办法来进行完善,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高层建筑变形缝施工技术创新效率的有效提升。

3结束语

第10篇

建筑行业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建筑行业中级职称论文

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业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对建筑业的发展起着举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在逐步走向科技创新之路,在原有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一些新的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被引进,本文首先来分析建筑施工的原有技术,然后再次基础上简单的介绍几种建筑施工行业新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初具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水平,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建筑业出炉的一批一批规模大、结构牢、水平精湛的建筑物中,足以窥见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进步,本文主要来探讨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研究。

1.传统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有桩基技术和基坑支护技术两种,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1.1 桩基技术应用

桩基技术作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一种传统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桩基技术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预制桩技术产生的噪音较为严重,所以,预制桩的使用范围较为狭小。最常用的桩基技术是灌注桩技术。灌注桩技术施工方式较为灵活,不但可以自行设计桩长、桩径以及数量,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地质地貌的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其使用范围比较广,利用率比较高,但是灌注桩技术由于受自身桩径和桩攀的限制,其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克服此种缺陷主要运用桩侧后注浆技术和桩底注浆技术。

1.2 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因为高层建筑中必须做好建筑深基础的施工,否则,建筑物的质量很难保证。基层支护技术适应了这一要求,解决了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难度大这一问题。基层施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工程,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到挡土、防水、降土、挖土等多种因素,所以在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我国采用的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有逆作拱墙技术和土钉墙技术两种。逆作拱墙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较软的地层,主要运用分层挖土的方法。土钉墙技术适用于低水位的非软土层,实现在分层开挖基础上的分层支护。

2. 建筑行业施工新技术的引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但其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缺乏技术创新,对技术的创新力度不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新技术不被引进,没有引起建筑行业足够的重视,导致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缓慢或缺乏技术创新。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加上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建筑行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被不断引进,譬如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钢结构技术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几种建筑行业新技术。

2.1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个人占用的空间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充分发展。高层建筑施工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主。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门新技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保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2 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艺术感觉越来越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效果的需求,在建筑行业中引进了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通过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两种原料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不仅增强了砼构件的抗裂能力、抗剪能力,而且克服了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增强砼的耐延性。此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抗冲击能力很强,所以利用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建设出来的高层建筑不但质量可靠,而且具有很好的平面感和立体感,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力,满足了人们对艺术效果的追求。

2.3 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

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随着防水施工向冷作业方向发展,防水材料中出现了许多高效弹性材料,譬如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以及密封膏等等,这些材料运用于建筑施工,使得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技术分为对屋面的防水和对墙外的防水两种。对屋面的防水会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技术关键在于做好基层、板缝以及节点处理。涂料时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涂抹方向要做到相互垂直;对于墙外防水一般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两种技术综合运用,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水平,有效预防了水渗漏以及裂缝等公害的出现。

3. 结语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竞争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建筑施工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任何一个建筑企业都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研发创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胜. 谈建筑施工企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管理. 科学之友,2009.

[2] 周云. 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

[3] 赵志绪.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 施工技米,2009.

看了“建筑行业中级职称论文字数”的人还看:

1.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3.2017年建筑中级职称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规划方案 ;现状 ;瓶颈 ;新理论 ;瞻顾性理论态度 ;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规划方案拟定中融入瞻顾性新理论的思考,适应了现今时代的发展。我国注重科学性及可持续发展,建筑规划方案中从其整体性考虑,全面分析,从而优选建筑规划方案,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是完善建筑规划方案必不可少的瞻顾性新理论,它的应用体现了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建筑企业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建筑规划方案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1.建筑规划方案是实施工程建筑的前提

建筑规划方案在工程建筑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它是实施工程建筑的前提和条件。建筑方案设计中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说结构形式、平面布置方式、房屋开间及进深等都是建筑规划中要考虑的问题,它们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的工程建筑。一套好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可以使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分工明确,这样以来会加快施工进程,缩短工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建筑规划方案是后期工程施工的基础

建筑规划方案将后期施工中所需要的结构设计、材料、设备等因素都考虑在内,是为了后期施工中施工人员工作时有一个依据点,可以说建筑规划方案是后期工程施工的基础。另外好的建筑规划方案可以为建筑企业节省大量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为建筑企业谋取最大化利益。

新形势下建筑规划遇到的瓶颈

1.规划赶不上变化,拆新建新现象普遍存在

现在的工程建筑拆新建新的现象普遍存在,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加剧了因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我国的建筑特点最显著的一点就是“短寿”,原因在于在进行建筑前没有选取正确的建筑地点,导致建筑完工后不久拆迁的状况,这一现象严重了浪费了建筑资源,另外,还有建筑规划不完善而导致建筑短寿的因素,现今形势下,大小建筑企业纷纷崛起,部分建筑企业规划目光短浅,建筑规划方案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建筑短寿的状况。

2.缺乏审慎的科学精神及瞻顾性理论态度

建筑规划方案设计的缺陷不仅有客观因素,还有一定的人为原因,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招揽项目,贪图眼前利益,只想尽快施工,却无视建筑规划的重要性,缺乏审慎的科学精神以及瞻顾性理论态度,在进行建筑规划方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建造地点、建造时间、建筑规模等等,在充分了解国家对建筑业的政策方针后再进行建筑规划方案设计与施工,这样才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实现其建筑价值。

3.建筑能源浪费严重后果,优质材料已出现短缺状况

建筑规划方案应遵行顺应时代的新理论,在这个注重节能减排的形势下,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节能问题,在建筑规划还未完善的状况下就进行施工建设,导致施工过程中一些可避免的能源也被浪费掉,现我国建筑业发展还未达到顶峰,但却已存在优质矿料能源短缺的问题,不利于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建筑规划方案优选需要瞻顾性新理论思维

就现在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发展存在的瓶颈而言,主要原因在于建筑规划方案不够完善,健全,方案中没有考虑全局发展,要想使建筑企业有新的突破与发展,建筑规划方案中就要体现出一种瞻顾性新理论优选思维,以下是针对优选建筑规划方案进行的瞻顾性新理论思维研究:

建筑规划方案中要体现整体性理论思维

要优选建筑规划方案,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用科学的审慎态度去看待整个建筑中的信息反馈以及相适应的调控手段,将建筑规划方案与实际施工相结合,做出一个符合工程建筑的整体性建筑规划方案,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意义。在建筑规划方案中要体现整体性理论思维,那么在进行建筑规划工作时就要建筑所处的环境及周边环境、资源、区域发展、当地建筑文化等全面考虑,一切要为了建筑企业的长远性发展。其次,制定建筑规划方案之时,其建筑特点要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建筑施工中的资源浪费,节约能源,为建筑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建筑规划方案中需要分析性思维

建筑规划方案是后期施工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它的优选与否关乎着后期建筑施工的质量。在建筑规划方案拟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分析性思维,深刻研究分析施工质量、施工造价、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诸多施工条件,以此看来,建筑规划方案涉及面甚广,进行全面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对建筑规划中的技术运用、经济收益、社会环境等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综合起来全面考虑,如此一来才能确保建筑规划方案的优选符合现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以及瞻顾性新理论思维,使建筑企业进一步发展,引领建筑业走向更高峰。

瞻顾性理论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瞻前,顾后”,也就是说在建筑规划方案中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利益,更要立足长远,考虑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成功的建筑规划方案能够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保证施工质量,然而建筑工程代表的不是一个人的利益,而是投资人、政府部门、承包商、社会公众等各方利益,建筑规划方案对它们的利益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规划方案的拟定中一定要全面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

建筑规划方案要体现优选思维

完善的建筑规划方案对建筑施工中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现今的部分企业忽略了建筑规划方案的优选,在规划方案的拟定上草草了事,不管建筑规划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没有建筑规划方案优选观念,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质量,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要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就要优选建筑规划方案。优选建筑规划方案要求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全局观念,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建筑规划方案中包括的各个方面,正确评估所拟定的建筑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从而发挥出建筑规划方案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作用。

总结

建筑规划方案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它是进行建筑施工的基础。在建筑规划方案拟定的过程中要融入具有审慎性的科学依据及瞻顾性思维,充分把握全局观念,考虑施工中的各个因素以及承包方、投资商、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使建筑规划方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意义,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莉 .浅谈建筑规划和节能设计[J].规划与设计 ,20113(4):143-144.

[2] 于忠义.商业建筑规划设计分析[J].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2010,6(11):68-69.

[3] 陈晓晨.浅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2012,8(3):215-216

第12篇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为了保障文献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是论文作者对学术科学的一种研究态度表现,也为了防止别人误会是抄袭的他人研究成果。以下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绿色施工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欣赏。

绿色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夏热东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付祥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张燕林。绿色施工常见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09,(28):130-132.

[5]申琪玉,李惠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21):1634-1638.

绿色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熊君放.绿色施工在“绿色建筑”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施工技术,2008,(06).

[2]何会东.绿色施工节材增效[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2).

[3]竹隰生.推行绿色施工:问题与对策[j].建设科技,2007,(21).

[4]肖绪文.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J],2013.10

[5]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6]毛志兵,于震平.绿色施工研究方向[J].施工技术,2006,35(12):108-111

绿色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毛志兵.中国建筑推进绿色建筑最新进展[J].施工技术,2013,01:7一11.

[2]方明露.我国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的效益分析及政策建议

[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3]沈万岳.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建材在高校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山西省建设厅定额管理站.山西省建筑及装饰工程预算定额(2011版)[M].北京:清华同方电子音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