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7 12:1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验报告评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 虚拟实验 体系结构 功能 功能模块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我国高校普遍陷入了实验教学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不足、教学时空受限、教学方法和内容落后。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的虚拟实验室成为解决这些现存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
1.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1教育功能
让学生通过使用虚拟或真实仪器、装置或系统的模拟装置来熟悉实验过程,掌握相关技术:能满足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要求,根据其能力、实验经验等调整资源模块,保证学生在单独使用模拟环境时能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1.2辅助设计功能
例如现代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是运用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在EDA平台上进行设计、下载、综合、仿真,然后在实际条件下进行测试。EDA模拟软件将仪器、仪表、模拟器件、数字器件等直观地反映在计算机屏幕上,可灵活地改变电路结构和参数,反复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动态显示电路的波形。
1.3协同实验和研究功能
虚拟实验室利用当前网络技术和设施,使参与试验的人员在远程相互合作,进行试验研究,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共同从事一个项目的分布式问题解决环境。
2.虚拟实验室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2.1系统体系结构
组装计算机虚拟实验室的设计应遵循开放性、交互性、安全性、易于维护等原则。构建一个完整的虚拟实验模型,是开发虚拟实验的重要环节。根据虚拟实验室必须完全网络化的要求,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特性及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设计如图所示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虚拟实验室体系结构。
2.2系统功能
2.2.1网络管理平台
2.2.1.1用户管理子系统。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按权限由高到低将用户分为管理员、教师、学生和普通用户4个等级。管理员可对整个实验室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管理;教师能够编写、修改和更新实验教学材料,确定实验报告提交的具体事项和修改实验报告,网上与学生交流,等等;学生能进入各子系统,能设计实验项目;普通用户仅能进行网上讨论、仿真运行已有的实验和浏览系统的教学资料。
2.2.1.2教学管理子系统。包括实验选择、实验报告管理、师生交互等。实验选择子项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浏览,实验项目选择。实验报告管理子项包括实验报告的上传,教师对实验报告的批阅,学生下载批阅后的实验报告。该子项可确定实验报告的内容、提交的时间,并对报告提交进行时限管理。师生交互子项主要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并可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的方式实现。
2.2.2虚拟实验平台
虚拟实验平台主要用于实验项目(计算机硬件系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运行,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2.2.3数据库
根据虚拟实验室性能要求,设计的系统数据库有:元器件库,设备库,实验项目库,用户库,实验报告库。
2.3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模块共分为七大模块。
2.3.1实验管理模块
由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仪器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等组成。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通过浏览器进行注册登录,登录成功后可浏览实验项目,查看实验的详细资料,预约实验项目及做实验的时间,在线发送和接受消息,进行问题讨论,进行实验登记,实验完成后可通过网络写实验报告并提交报告。教师管理方面,可对实验内容添加、修改、整理、删除,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列表,批改实验报告,填写评语和成绩,提交批改结果,与学生进行讨论。仪器管理方面,对新设计开发的虚拟仪器上传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实验使用。成绩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次数、实验报告,以及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与提供查询,等等。
2.3.2安装过程演示模块
对虚拟实验室可用虚拟元器件、虚拟仪器设备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
2.3.3实验指导模块
包括实验介绍、实验方法、实验项目的重点及难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准备、实验任务、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等。
2.3.4实验报告模块
主要对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供相关的实验报告模板,供学生下载,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以及实验的结果,完成后上传电子版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批阅,并进行记载。
2.3.5实验答疑模块
由专业教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实验。同时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2.3.6论坛交流模块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论坛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可以将实验中的收获、经验和体会及问题到论坛上,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实验教学反馈信息。
2.3.7虚拟实验模块
该模块是虚拟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该模块进行虚拟实验,以达到巩固强化知识的目的。模块内容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及实验建设条件,可不断增加。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硬件设备跟不上实验的要求、学生实验时间不够用等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应用中还要注意处理好“虚拟实验”和“实物实验”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强调虚拟实验,要“虚实”结合,既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在虚拟实验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作风。
参考文献:
[1]朱凤,王汝传,王海艳等.基于VRML室内虚拟环境构建的研究与实现[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4,24,(4):80-85.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学习电路原理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模拟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变换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功能电路工作原理的定性分析和性能指标的工程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对模拟电路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设计应用能力。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点繁多,抽象性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如何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课教学水平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实验课和理论课是不同的,理论课以教师的“讲”为主,而实验课注重的是学生的“做”。我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的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实验课设置为六个基础性的实验和一个综合性设计实验,基础性实验内容围绕基础性知识,注重“做”的过程来启发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理解、验证和熟悉重点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验的基础能力;设计性实验紧扣专业方向,选择与简单医疗设备设计相关的内容,是知识点应用的整合,不仅调动了学生实验操作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实验课采取以下方式来进行开展。
一、课前准备
从历次实验课的情况来看,单次实验课内容设置为三个学时,时间显得不足,如课前准备不充分,实验课时很可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课前准备是做好实验课的重要保证。具体包括:1,书写预习报告。课前明确实验预习内容,要求学员熟悉实验步骤,明确实验任务,如遇到不清楚的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中进行标识,方便学员在实验课时有针对性。为了调动学员积极性,实验课时进行抽查,严格规定未完成者不能进入实验室,确保预习报告质量;2、软件仿真。要求学员用Multisium软件对实验电路进行搭建,结果仿真,让学生熟悉电路结构,对实验现象有个初步的认识,也有助于学员对实验电路各元器件功能性的理解。3,思考题启发。课前布置预习思考题不仅可以提高学员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认识,而且可以升华实验内容,理清实验电路结构和认识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增强了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比如,在晶体管单管电压放大器的调试实验课前,可以让学员们思考“在测试Av,Ri和Ro时怎样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择1KHz,而不选择100KHz或更高”问题,这个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延伸到电路的工作频带范围,也可以提醒学员们在实际电路测试时选择合适的信号源。
二、课中操作
实验课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课中操作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需要注意:1.首先应该让学员重视实验课。组织观摩实验做得好的同学的实验结果、展示学员的实验成果促进学员兴趣的培养。实验课和理论课学习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孤立。2.讲解内容简练,突出重点,有层次性。讲解时间一般设置为15-20分钟,讲解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由于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在学员预习时已经有所了解,并且实验原理已经在理论课中详细讲解,反复讲授反而让学员感觉乏味,可设置5分钟以内。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为讲解重点,需要详细的给学员讲解电路的搭建方式和电路功能,采用幻灯片直接将电路的连接图展示给学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3.促进学员之间合作意识。指导教师需要对实验课中发生的各种突况进行处理,可能无法兼顾每一个学员,有的学员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主动向老师提问,于是将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员和弱的学员进行搭配,学员之间可能有更多语言,有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营造活泼的氛围。教师应该多兼顾实验能力弱的学员,这些学员可能在实验过程积极性差,一旦遇到问题,却不习惯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这样很可能让他们变得孤立,渐渐失去信心,教师应该经常性的主动询问他们是否有问题,给予重点关注。4.注重实验内容的扩展,培养能力。不同学员之间实验能力不同,每次时间课可以增设选做内容,做得快的学员可以通过选做内容的实践获得更大收获,培养创新能力。5.对测试实验数据严格把关。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实验操作完成后要求学员将实验数据交给教师审查,数据不正确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正确连接线路或仪器操作不当,也可能是由于导线损坏或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等问题导致的。但不管何种原因,要求学员必须利用手中的测试仪器,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测量慢慢找到问题所在,完成实验任务[1]。6.实验后讨论。预留最后5分钟对本次实验进行评价,带学员们回顾一下本次实验课的核心内容,Multisium软件电路仿真不同情况下的实验现象,让学员们对本次课有进一步的认识,评述实验过程中学员们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培养学员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课后整理
课后整理是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验课时间短暂,学员们匆匆的连接电路,测试数据,可能很多学员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实验课后整理可以帮助学员理清楚实验过程,解决残留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1.整理数据,书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重点突出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通常实验数据和理论值存在偏差,要求学员分析原因。2.实验室长期对学员开发。对于实验能力弱的学员要有耐心,可以给他们提供二次实验的机会,实验室长期对他们开发,让他们慢慢寻找自信,对于实验后认为实验还存在问题的学员,也可以再次实验发现问题,给予他们平台支持。3.教师实验报告批改。要求学员在实验课后一周内统一交给指导老师,老师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实验报告批改,附上说明和问题提示,给出实验报告成绩,将批改后的实验报告发给学员,学员的实验报告或实验中可能还存在不足,这时候学员看到指导老师的评语后就会注意这些问题,认识不足,实验成绩的好坏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总之,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联系理论教学的桥梁,又是培养学生基础实践能力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造性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理论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2]。
参考文献
[1]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教学经验浅谈[J].中国林业教育,2009(6):76-77.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实验;素质教育
1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实验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在高职教学环节中,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现状,树立“实践教学是高职特色”的思想,对传统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验教学的认识程度和评价方式,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1.1 课前科学设计完整的实验,课中明确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试验内容是实验课的基本,其完整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药物的配伍禁忌试验包含:药理性配伍禁忌、化学性禁忌、物理性禁忌,让学生在试验中对药物之间的作用认识更全面,既培养了学生用药的技能,也让学生意识到全面看问题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试验课中的学习和操作,需要教师明确试验目的,并加以引导。如验证药物的作用时,教师应告诉学生尽可能观察到药物的作用;观察动物的急性中毒症状和特效解毒药的解毒效果时,教师要提前强调这两方面的重要性。这样既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又教会了学生做事的能力,使学生受益非浅。
1.2 提倡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客观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实验课是学生对理论知识验证并联系实验操作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不能仅以实验结果来评价学生,但应要求学生整理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即使实验失败了,也要如实填写,试着分析失败的原因。既能培养学生诚实的优秀品质,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工作总结,使教师能坦然面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做出正确的引导。如2007-2008学年的《动物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动物敌百虫的中毒与解救实验项目中,大部分同学做的很成功,但有一组同学的实验动物染毒20分钟后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在实验室看到后,就让他们及时的用原毒物量的1/3量继续染毒,后来做的很成功。我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分析原因,批改时对不同分析原因进行点评。有1组的实验动物解救不及时造成死亡,我在有动物死亡原因分析的学生实验报告上,针对原因进行点评。有1个同学写道“老师,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的解毒药没用完,动物就快速死亡了,我们的染毒量和解毒量都没有问题。”我就在他实验报告上写到“我很欣赏你的事实求实,但为什么不对照教材第九章:动物中毒病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Page 159~169),查找原因呢。”后来学生主动找我,我们一起分析总结实验失败的原因。后来在这个学生的带动下,他们所在组的实验做的非常好,而且实验结果分析也写的很深刻。去实习后,在实习单位化验室工作做的非常好。
提高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他们能从实验报告上的评语中看出教师的评价标准和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重视程度。师生互容,师生平等、师生共享,既是文化共享,也是责任共享。教师应该客观评价和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多次实验结果来分析、探究其原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从容去包容他们的幼稚,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用实事求是、善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去引导他们,直至问题解决。
2将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密切结合
我国正在向索质教育转轨,开展创新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轨的关键。重视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2.1完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顶点”,喜欢对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则学生得不到发展,就会抑制他们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满足学生好奇、探索和创新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试验的设计和准备。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操作步骤,选择、组装和调试仪器,这种教学方式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全神贯注、积极热情、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
开展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形式,也能激发大学生实验兴趣。课外实验内容丰富,知识面宽,能拓宽学生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兴趣。除按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好课内实验的外,各实验室应积极创造条件,因材施教地在学有余力的学生中开展一些丰富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如开放实验室,毕业(论文)设计,开设实验选修(辅修)课等,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以此作为实验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提高。
2.2 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保持学生的热情
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之后,充分利用大学生求知欲强、愿意动手、喜欢操作的特点,讲青霉索是怎样被发现的,以及怎样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使学生意识到,青毒索的发现虽属偶然,但如果没有科学家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科学思维,就不会发现青霉素。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形成团体,进行创新试验,如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挑战杯竞赛等。让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可得到充分发挥。
3结语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伟大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伟大的追求,活力四射的学生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满腔的热情,教育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试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为补充,专业技能与素质教育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形成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春辉、周延州、郭永刚等.浅谈兽医药理学和动物毒理学的教学过程[J].天中学刊,2007(2):117-118.
[2]朱银红、迟国东、刘宝臣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高教论坛,2008(2):71-73.
作者简介:
我通过几年来的物理教学评价的改革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评价的改革有以下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1.阶段性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的双基、探究、创造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初步的评价。试题共分三种类型。
(1)双基知识题部分。主要试题类型为单项选择、填空、作图、问答、计算题等。
(2)探究性习题部分。例如:将墨水滴在热水杯中会使水很快变色,根据这一现象,你可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3)创新能力题部分。例如:老师给某同学一只100ml的烧杯、一只弹簧测量计、一些细绳,让他将它们改装成能够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装置。请写出改装后的结构、刻度盘的改造过程及使用方法。
2.激励性评价
长期以来,形成的评价手段主要看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应该让学生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参与活动、设计、实验、制作、讨论和交流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应该成为评价的依据。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我主要采取口语、评语、档案等形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积极体现过程性评价。
(1)口语激励。口语激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学生点滴的闪光之处,教师就及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激励。比如说:“你进步了!”“你很棒!”“你能用物理道理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这是你学好物理的好方法。”这样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持有良好的情趣和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评语激励。在批改作业、实验报告、学结及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点滴的进步甚至是书写认真、清洁这样的进步,教师都应该用好的评语进行激励,当学生发现时会给他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同时感到老师是重视自己关爱自己的,这样就能激发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一次批改作业中,有位同学所做的作业全是错误的,沒有物理依据,但是他的作业写得很认真,很用了一番功夫。我沒有象往常一样画一个很大的“×”,而是给予“作业认真,字写得好棒,但要注意物理事实和物理道理的结合,重视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的联系,这样你会有很大的收获”的评语。在以后的作业中,这位同学不仅保持了他所具有的优点,而且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使我想到德国教育家的格言“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激励和鼓舞”。
3.日常评价
建立日常评价档案,即成长记录袋,《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评价的形式中首先提倡用记录卡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学生在学习档案中要收录物理学习的重要资料,如遇到的疑难及其解答,在探究活动中最出色的表现,被否定过后观点,通过努力最后解决的难题,设计巧妙的小制作,优秀的小论文,典型的作业,学习中的观察记录等,提倡“课堂日志”和“现场笔记并收录于成长记录袋,《课标》同时指出要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予以同等重视,档案收录正是体现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方法。通过收录的方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
二、加强实验考核,对实验探究过程中各环节进行综合评价
实验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并要求强化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同时指出应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合理考核,对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要进行综合评价。除目前的中考物理实验外,平时每次做实验都应要求学生规范书写实验报告,以体现领会实验原理和观察、操作、分析、推理、概括及数据处理能力,教师应认真判阅,结合实验操作的灵活性、熟练程度、协调状态等做出评价。
三、定期考核,评价非智力因素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情感、方法、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学生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非智力因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打好基础。考核时要组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考核小组,对每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综合考核,内容主要分思想品德、团结互助、意志毅力、喜爱自然科学四个方面,前三项可以评为优、良、中、差,后一项可分为不感兴趣、能够接受、乐于响应、积极参与、追求喜爱五个水平级别,考核要分阶段定期进行,结果记入档案。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体系;初探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631-02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药鉴定学、中药学等专业课的入门课程,为中医药院校中药、中药资源各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和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对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兴趣,并积极投身到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去至关重要。药用植物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掌握了药用植物的基本实验技能,才能为后面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重视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适应这种模式培养的需要,改革以往的药用植物学实验课考核方法,引入更科学、更符合素质教育培养需要的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药用植物学实验课的效果评估乃至学生对药用植物学知识及理解力的评定都应该从学生实验技能、基本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综合评价,引导学生重视课程学习,平时自觉地强化训练实验操作能力。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客观地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具备的基本素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程度等。
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既有正规考试,也有辅助考查。实验考核内容应穿插在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所谓正规考试,也既学期末实验课结束后进行的实验考试,通过期末实验考试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做实验的掌握程度。辅助考查则分散在平常实验教学的各环节中进行。“多元”,一是考核内容广泛,二是考核方式多样。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达到考核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目标。在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体系中。正规考试要与辅助考查相结合,定性考查与定量考试相结合。学中有考、考中有学、考学结合、相互促进。平衡好正规考试和辅助考查的关系,采取多种形式考核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期末实验考试
期末实验考试作为一种可操作性强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以往实验技能和技巧的掌握。通过量化指标,了解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态度。然而,如何更客观、更公平地反映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水平,考试内容编排和组织形式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探索。笔者的做法是:设计一套药用植物学实验考试题库,每次实验考试从题库中随机抽取10道考题。试卷实行百分制,每题10分。考试内容含盖形态学、解剖学和分类学等实验课上讲过的内容,从药用植物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的指认到药用植物蜡叶标本的识别。例如:摆放不同种果实,让学生写出每种的果实类型,或者在光学显微镜下调好某一部位让同学写出指针所指的晶体类型或组织构造等。考试在1个下午完成,学生每7人l组进入考场,人手1份答题纸,每组在10~15min内完成实验考试。其他的学生封闭等待,不许接听手机,1组学生考完离去后,叫下1组学生。
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方式在药用植物学期末实验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能比较公平地反映每位同学的实验能力,也为老师了解实验教学的效果、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
2.辅助考核方法
期末实验考试是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1个环节,也是一种常规性的实验考核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在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中更应该重视辅助考查的作用。辅助考查包括实验课前的预习考核、课堂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3个环节的考核。
2.1课前预习的考核 课前预习是做好药用植物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多是通过检查每位学生的预习报告,或对学生提问进行课前预习考核。这样做学生总感觉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动力。如何让学生对课前预习变被动为主动,笔者的做法是老师在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老师提出问题,增加老师与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互动性。实验课前老师明确提出,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实验记录本,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预习下一节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学生除了写出实验题目、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之外。每位同学还要写出本次实验最想了解的实验内容。老师参考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在实验讲解中,适当增加同学对困惑问题的讲解时间。例如在根的形态学实验前,同学们普遍反映常态类型的根还好理解,而根的变态类型因缺乏直观印象而不能完全掌握。实验课上老师就会对照实物,详细讲解根的各种变态类型及常见的药用植物。实践表明,通过增加这一互动环节,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另外,通过学生实验前的主动思考实验过程并提出问题,避免了实验讲解的盲目性,提高实验的效率和质量。
2.2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 考核学生药用植物学实验成绩,不仅要看实验结果,更要看实验操作过程。融考核评价于实验操作的全过程,是改革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否则,尽管抓了两头(检查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却忽略了中间过程(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成绩仍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课堂上,老师通常会主动操作一遍实验给同学看,同时给同学讲解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自己独立完成实验任务,老师则不断地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巡回指导是老师的工作职责,但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导这个层面上,更应该主动记录掌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物绘图技巧,给出实验操作的考核,这样对学生实验成绩的综合评定会更趋合理。实验操作考核应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①对每次实验确定几个关键的操作环节进行考核。譬如,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壁实验,设置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大黄粉末的透化技术以及临时水装片的制作三个考核点。老师对学生实验操作给予指导和评价,记录他们掌握实验技能的情况。
②指导学生仔细辨别相近的组织构造,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态度进行考核。药用植物学实验中,形态相似,结构相近的组织结构观察较多,老师需要耐心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点。对学生观察错误的结果,老师要及时纠正,指导他们完成正确的观察任务。例如,在保护组织实验中,学生要撕薄荷叶下表皮制作临时水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腺毛、腺鳞和非腺毛。腺毛数量少且不容易辨别,许多同学误将腺鳞当作腺毛,甚至有同学照着书本上的腺鳞照葫芦画瓢画1个,此时,老师应及时制止并让同学按照自己的观察画出腺毛和腺鳞。 ③对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学生一般要独立完成药用植物学实验全过程。老师对学习进步的学生进行肯定,并引导他们独立完成实验。鼓励他们在实验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自己查找原因,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找同学或依赖老师的帮助。 ④对学生实验纪律和实验室制度的执行进行考核,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课前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验完毕后老师严格检查实验用品的归还和仪器的整理。一些重要仪器要求学生使用完毕后签名。老师记录学生的实验态度,作为实验操作考核的依据。
2.3实验报告的考核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所观察的药用植物宏观或微观结构的客观真实反映,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实验内容的主要手段。所以,实验报告中的绘图和文字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所观察的实验结果,不得任意篡改。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考,老师更要责无旁贷地认真负责批改。对主观臆断,编造实验结果的现象,一经发现,此实验成绩记为零分,并在实验报告上加上评语,进行批评。杜绝学生杜撰实验结果、相互抄袭实验结果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的科学态度。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少。1实验课安排过于紧凑导致学生匆匆忙忙完成实验或未完成实验;2实验设备台套数不足;3实验室空间小,装置摆放拥挤;4部分实验教学以模型参观为主。2实验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工作性能差,不适应教学任务变化后的教学要求。3实验教学体系还不健全,教学手段单一。1实验教学的内容、形式不适应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2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报告书、实验考核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实验教学文件不完善;3有些高校实验课时较少,没有设独立的实验学分;4实验内容较为分散,忽视了实验知识自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4实验考核及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易出现。做实验不积极,抄袭实验报告等不良现象。很难从课程考核中反映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5实验室教师及实验员的培训管理力度不够,不利于实验人员培养与提高,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仪器维护保养及维修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6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偏少,或综合设计性实验重形式,效果较差。7实验教材内容质量不高,多为自编实验讲义,存在着很多问题。8实验室对外开放交流不够,导致学科建设、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不能及时地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9与工程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实验过于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际工程实践非常重视的工程条件,程序化的实验安排在与工程实践偏离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成长。
2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通过对当前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实验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剖析,安全工程专业综合教学实验结合国内外部分高校实验教学经验,不断深化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管理及考核、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师资队伍等相互有机匹配,探索出一条在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图1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框图。
2.1具“石油”特色实验教学内容
1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减少石油生产过程中的误操作及缓解操作疲劳。提高学生对石油安全、经济、高效生产的认知程度,降低石油石化行业的事故率。2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根据实际检测与监控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过程,培养学生进行安全检测。包括:检测对象的分析、检测仪器的熟练运用、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如何搭建小型监控网络等的能力,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有效的预防故障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3石油安全技术实验。了解各种钻井设备的功能及钻井整个工艺过程,直观感受到各类气侵、溢流、井漏、井涌、井喷失控等钻井事故的重大危害性,掌握事故预防及事故各个阶段的有效应对方法,减少重大事故引起的危害或不良反应。4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实验。掌握检测仪器组成、数据采集方法、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加深学生对石油石化现场大型转动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能力,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降低能耗。5事故调查与分析实验。掌握钻进过程中发生溢流的可能操作诱因及井控操作流程,井喷类事故的发生流程、特征表现,及对井喷类事故的井控手段及流程,培养学生事故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事故调查和分析的方法。。6燃烧与爆炸学实验。加深对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氧指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可燃气体火焰传播速度、闪点等概念的认识,掌握测量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氧指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可燃气体火焰传播速度、石油产品闪点等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火灾及爆炸的认识,培养学生防火防爆意识。7计算机辅助安全工程上机实验。通过专业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软件系统的上机实验,强化学生对重大事故模拟评价、半定量安全评价、定性安全评价、事故树分析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
2.2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
表1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工程综合实验教学实验室开设必修实验项目,其中85为综合设计型实验,15为演示型实验,专职实验员安排学生分组实验,避免了以往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设计性实验偏少,或综合设计性实验重形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2.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手段
[6-10]实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围绕培养目标确定实验教学内容,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落实试验计划和任务,合理编排实验课表。2改进实验教师的指导方式:激励实验教师采用板书、多媒体投影教学与实物讲解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实验过程中,认真检查学生测试完整的数据,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做好实验分组安排,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动脑时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从方法上给予启发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报告的认真批改,综合各方面因素给出恰当的评语和评分。3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调试仪器;实验前的试做,并测量完整的数据,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认真写出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及实验讲授、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考核等教学环节。4注重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防止科研和专业实验教学设备和器材重复投入的同时,弥补了实验教学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5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实验课成绩由课前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作风、回答问题、组织管理、实验报告等七部分组成。重点考核放在课前预习、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的撰写三方面。6制定和完善实验教学管理条例、质量标准,做好实验教学工作评估。7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及科研人员开放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的同时,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试验时间,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开放形式主要有全天开放、定时开放、预约开放三种全天开放、定时开放的实验内容是固定的。8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课指导教师由理论课任课教师、专职实验课教师及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2.4安全工程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
由于安全工程教学实验室存放有二氧化碳气瓶、液化气瓶、氧气瓶、氮气瓶等高压容器及易燃易爆气体的特殊性,导致安全工程教学实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制定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员岗位职责清楚;设备采购、保管、维修制度和使用、维护记录齐全;安全和卫生管理到位。制定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手册、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防范条例,及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气体的管理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抽查和全面检查,及时纠正处理违章和事故隐患。制定和完善实验设备使用说明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说明上墙。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结束语
关键词: 构建基于WEB的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基础实验室 体系结构 关键技术 实施重点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运动生理学实验是联系课堂理论教学的桥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年)4号文件特别强调了“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的重要性。实验课教学是关系到教学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但在运动生理学实验中,存在实验内容多而实验课时少,一些传统经典实验成本高、耗时长、难度大、失败率高等现象,已经成为制约运动生理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WEB构建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基础实验室环境,使得一些实验现象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学生不必担心缺乏实验条件,也不必为做实验到处奔波,这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基于WEB的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基础实验室体系结构
基于WEB的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基础实验室(以下简称虚拟实验室),其实就是构建一个网络平台系统,它包括接入了互联网的校园网络、开发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基础实验室平台软件系统和相应虚拟实验管理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六大模块构成[1]。
1.1虚拟实验管理模块
由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虚拟仪器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等组成。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通过浏览器进行注册登录,登陆成功后可浏览实验项目、阅读实验指导、查看实验的详细资料、在线发送和接收消息、进行问题讨论、进行实验登记,以及实验完成后可通过网络写实验报告并提交报告。在教师管理方面,教师可对实验内容添加、修改、整理、删除,批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填写评语和成绩,提交批改结果,与学生进行讨论。在虚拟仪器管理方面,对新设计开发的虚拟仪器上传并进行分类整理,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供学生在实验时进行选择使用。在成绩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实验次数、实验报告及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提供查询,等等。
1.2实验指导模块
包括实验介绍、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方法及步骤、实验的重点及难点、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等。
1.3实验报告模块
主要对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供相关的实验报告模板,供学生下载,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及实验的结果,完成后上传电子版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批阅,并进行记载。
1.4实验答疑模块
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由专业教师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实验。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可以将实验中的收获、经验和体会及问题到论坛上,供教师和其他同学探讨。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可以得到及时的实验教学反馈信息,以便整改。
1.5虚拟实验环境与虚拟实验模块
该模块是虚拟实验室建设的重要部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的结合,通过WEB在客户端模拟实验现象和仿真实验环境,即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和一个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及拖曳等操作三维物体,就可以进行虚拟实验。
1.6实验帮助模块
创建一个三维造型作为帮助按钮,当用户点击它的时候在空间相应位置就会出现文字说明,再次点击将文字说明从空间中移除,以免妨碍虚拟实验室的使用。
2.构建基于WEB的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基础实验室的关键技术
2.1VRML技术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即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是第二代WWW的标准语言,一种用于在WEB上构筑3D多媒体和共享虚拟世界的开放式语言标准。VRML的基本原理是:用文本信息描述三维场景,在Internet网上传输,并在本地机上由VRML的浏览器解释生成三维场景。正是这种思想使得其在Internet上传输很少的数据,就可以在WEB上实现三维虚拟场景浏览成为可能。由于用VRML能丰富媒体表现形式、协同工作角色的可视化管理、改善协同环境的用户接口、增强协同环境的交互性,因此将VRML融合到基于WEB虚拟实验室的开发过程中,既可增强表现力和用户的接受力,又可实现较好的协同工作虚拟化环境。国内外一些高等院校利用VRML2.0语言,已成功开发了基于集成声音、图像及其它多媒体技术的三维空间的虚拟实验中心,它制造了一个完全立体化的模型,虚拟出真实的实验室环境,用户进入其中如同进入真正的实验室一样。[2]
2.2QTVR技术
QTVR(Quick Time Virtual Reality)是由美国苹果公司所开发的跨平台多媒体套件,支持各种格式的影片、图片、流媒体、动画、声音、虚拟现实,以及具有互动效果的文件的虚拟实境技术。它不需要传统虚拟现实技术所要求的特殊硬件和附属设备(如图形工作站或者资料手套等)支持,在普通的PC机或Mac机上就可产生相当程度的虚拟现实的体验。QTVR不必进行任何几何造型,只需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真实世界的图像、QTVR系统软件处理离散的图像,即可完成三维空间、三维物体的造型;然后操纵普通鼠标、键盘即可实现对三维造型的全方位观察。QTVR可应用照片、录像或数字图像来创建虚拟环境,使它较之多媒体技术、传统虚拟现实技术有着更高的真实感、更丰富的图像和更鲜明的细节特征。此外,QTVR制作简单,制作周期较短,制作的可控性也很强。对于体育教师这类非计算机专业人士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其技术,据此要开发一些简单的网络实验教学软件,也不至于难度太大。[3]
3.基于WEB的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基础实验室构建的实施
利用VRML较强的用户交互功能和QTVR实景建模的功能结合起来实现基于WEB虚拟实验室。QTVR基于静态图像的三维实景建模特性,使得它特别适合于对虚拟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或对虚拟实验室环境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增加实验者的临场感和沉浸感;与VRML相比,它的交互能力差了一些。而VRML虽然可以利用静态图像进行纹理映像,也可以用来介绍虚拟仪器设备和虚拟实验室场景,但是它最为广泛的应用还在于三维物体的创建和与虚拟空间中的物体进行交互,二者互补,从而可实现构建真实感很强的、具有良好交互性的虚拟实验室。
3.1制作运动生理学实验中虚拟实验仪器
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仪器,运动生理学实验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对实验仪器详细介绍和说明用法。比如为运动跑台创作有解说词和文字说明的三维旋转体图片,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对该虚拟运动跑台进行随意地旋转和任何视觉角度的观察,从而详尽了解它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达到预习实验、复习实验的目的。通过对实验仪器实物的拍摄,借助QTVR在立体空间的展示的独特的优势,制作QTVR物体电影即可虚拟出相应的实验仪器。使用这种物体电影就可以对实验仪器进行360°查看,这一过程需要用QTVR物体电影自带的缝合软件来完成。
3.2制作三维的运动生理学实验场景
使用VRML可视化编辑软件来制作三维的运动生理学实验场景并进行交互过程的开发。如果要使空间具有交互性,可以在VRML中,将传感器附在一个造型上,该传感器使用定点设备来感知学生实验中的动作,用来检测学生的移动、点击和拖动。当学生点击到一个附带有传感器的仪器部位时,传感器就输出一个事件,该事件就被路由到其它的节点来开始一个动画。当学生与可感知的仪器部位相互作用时,就可以把传感器的输出连入一个线路中,从而引起仪器的移动和动画的播放。这些传感器对于实现与VRML空间的交互来说是最为基础的,但却远远不能达到创建虚拟实验室的要求。因此在VRML中还提供了Script节点,它专门用于对基本交互节点的扩展,描述用户制作的感应器和内插器。Script节点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的外壳,它拥有域、eventIn事件、eventOut事件,其本身没有任何动作,然而设计者可以通过程序脚本来赋予脚本的动作。这里的程序脚本一般是使用JavaScript或Java来编写成。
3.3系统整合形成终端浏览网页
将前面完成的QTVR物体电影和VRML场景用JavaScript和VRMLScript相结合,整合成具有交互效果的整个虚拟实验系统,这样就完成了对整个虚拟实验室的创建。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虚拟现实环境中,可以沉浸其中,全身心地投入实验的教与学的过程,既生动了教学情景,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
4.网络虚拟实验室开发过程当中应注意的要点
4.1模拟声音
要使实验达到逼真,除了模拟控制台实物景象外,还要模拟它们实验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按钮按动声、内部机械动作声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验室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全身心地投入。
4.2模拟台面各种动作的结果
台面上每个控件的动作都会触发一定的事件,这些事件在实物设备中是靠机械、电路等去完成,而现在将这些机械及电子逻辑关系使用计算机软件实现。
4.3实验仪器的差异
在虚拟实验中,智能化程度比较高,当操作不正确时,会弹出提示窗口。而实际实验中,学生首先要掌握实验中所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只有规范熟练地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技巧,才能顺利完成实验。[4]
4.4实验环境的差异
设计者要对虚拟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要素及其布局特征能够正确把握。VRML不是一种造型语言,而是一种建模语言。在应用VRML构建虚拟环境时,设计者必须通过已有视频、图片等获得虚拟环境的原型。虽然VRML能够提供功能完整的三维虚拟现实场景,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但这只是一个桌面系统而非完整意义上的虚拟现实,鼠标和键盘很多时候并不能实现某些实践操作功能。要组建高端沉浸式系统,需要借助立体头盔显示、数据手套、位置和方向跟踪等设备。
4.5虚拟实验环境的互动
虚拟实验环境的互动并非是对人们现实实验环境中互动的恰当模拟,并不符合学习者的互动习惯。设计者应综合考虑各种技术手段选择符合现实场景的互动方式。
5.结语
虚拟实验室技术是未来高校实验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网络带来的益处,实现各种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为运动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具有现实的使用意义,其优越性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5]。但要使运动生理学桌面虚拟实验技术真正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运动生理学专业教师及实验师观念的改变,除了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外,还应不断地进行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知识学习和更新,从而为建设更好的虚拟运动生理学实验室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礼广,谢海燕.基于WEB的虚拟金相实验室构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10,29,(1):69-70.
[2]张翰峰.第二代WWW标准语言VRML.[EB/OL].http://省略/vrml/vrml_042.htm,2009-5-16.
[3]何童.Quick Time VR (QTVR)之简介.[EB/OL].http://省略/BBS/viewthread.php?tid=9099,2009-1-22.
PBL分析化学教学策略教师策略一、引言
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简称PBL教法或PBL模式,已经在许多院校的教学中得到应用。药学专业中,分析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锻炼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老师为主的传授方式,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甚至实验的注意事项面面俱到,学生往往毫无目的地将实验按部就班的完成,而许多学生仍然不明白实验的来龙去脉。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对PBL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本文将从教学及教师两个方面谈一谈体会。
二、教学策略
1.假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知识水平、自学能力水平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结构不良、开放、真实等特点,一定要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动力,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且能预测其解决途径。否则质量不佳和水平不高的问题,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设计一系列问题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支持开放性探究的学习环境,但要避免PBL耗时较长的弊端,使学生更有目的地去查阅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2.分组讨论,给出方案
为了克服一个庞大的复杂实验问题,单个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可能无法完成,将学生分组,通过明确的分工,利用同学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提交意见统一的实验方案。每次讨论都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学习成果,培养人际交流和团结合作能力。
3.方案择优,动手实验
通过讨论,必然会得到不同方案,由于实验条件、课时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方案全部尝试,一来增加实验准备的负担,二来会拖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与学生应先将所有方案共同探讨,选出2~3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准备实验。每次讨论都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协作。2人/组进行实验,使得每个学生得到更多的实验操作训练。
4.结果反馈,课堂总结
实验虽然结束,但是教学过程才刚开始。学生通过实践,对实验的相关知识又有了新的理解,若单纯的借助于PBL,完全放手让学生再查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必然教学过程延长,因此需通过实验结果的反馈,课堂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例如混合双碱含量的测定中,通过系统的总结使学生更加明确实验原理。而对于问题:假如混合碱是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通过教师的引导,大多数学生都能分析出结果,而这些结论在某些解题计算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
5.完成评价,形成报告
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完成自我评价,并课后形成实验报告,是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也是教师分析学生是否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利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为日后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策略
1.实验前
PBL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教师不再是单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者、促进者。但由于对于PBL教学的经验甚少,因此教师应该加强PBL教学模式的培训,充分认识PBL教法精髓,完成教师的从主角到配角的转变,使得PBL教学顺利进行。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最好由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小组,经过深度讨论、反复论证而得到适用于教学、实验条件的问题。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适当的参与资料的提供与问题的讨论中,当学生完成实验设计之后,教师应统一对方案甄选,并给出甄选理由,讲解相关原理,完成知识的外化。
2.实验中
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完全放手让学生做,应该安排2~3个教师,对学生实验进行监督,对于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操作加强监督与管理,对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加以纠正和示范。保证学生的人生安全及实验室的安全使用。
3.实验后
对实验进行系统的总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要总结实验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如不规范的操作等,使学生逐步养成试剂、仪器使用有条不紊,摆放整齐,公用试液的滴管、移液管等不交叉使用,公用仪器、试剂使用后立即复原,实验台整洁干净的习惯;还要总结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实验中所用到的知识点,完成知识的内化。
教师对实验报告的批改往往只是凭借主观印象和个人感受,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量化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发展性的评价:采用绝对标准+相对标准+个体标准,重心移向“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提倡“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结果,强调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精神、社会、心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评价。
四、结束语
PBL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课程性质、教师、学生等因素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讲究一定的策略,PBL用于分析化学实验的教育改革还要继续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完善一个教学目的突出、顺应学生发展的问题体系,形成一套以PBL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能够客观、全面地反应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针对PBL教学的制约因素,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的完善一个具有特色的、适合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PBL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Kaufman DM.Problem—Based learning—time to step back[J].Med Educ,2003,34(7):509-511.
[2]袁白冰,杨伯宁,王荣洪,等.香港大学医学院的PBL教学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6(2):51-52.
[3]王瑾,王晓木梁,冼敏清,等.LBL和PBL相结合在病理学试验教学中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6):659-660.
[4]胡婷,曾穗珍,吕小萍,等.作为指导教师在PBL教学中的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7-8.
[5]车春莉,郭庆峰,张一梅,等. PBL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6-127.
[关键词] 医学物理;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R3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c)-107-01
医学物理学是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交叉学科。目前的医学物理教学大多采取纸笔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忽视学生个体的进步与发展状况,对学生个体思维方法与过程是否得到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缺乏关注和沟通[1]。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学的功能。它所倡导的学生的发展教育评价正是发展性评价。医学物理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更应该适应时代有效地实施发展性评价。
1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我国现行的评价理论、方法和制度,与时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2]。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重在过程的,重视评价对象主体性的,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3]。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1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是促进学生逐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程度,而在于学生在调查、实验和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和探索精神。
1.2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对学生发展的不断关注,强调通过对各个具体环节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1.3 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变化,“一卷定高低”的局面被打破。
1.4 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2 医学物理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2.1 制订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医学物理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依据评价目标而定。使学生掌握医学中常用的物理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物理原理,了解人体物理现象及物理因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比较系统的实验,让学生掌握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评价内容涵盖:与医学密切联系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如人体力学、血液流变学、医用光学仪器、原子核的放射性等内容;应用物理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如电流强度的测量、示波器的使用、光学基本仪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
2.2 确定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式
有了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内容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建立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如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在实验考核中改变以实验报告和笔试的传统评价方式,突出对平时实验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和实验素养的考核[4],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多采用观察法、小组成员讨论法进行;对基础知识的评价多采用测验法来进行,方式灵活多样。评价实施的具体方式要考虑主体多元化的需要,允许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为他们提供自我反思的机会。
2.3 收集资料信息,作出综合评价
反映学生学习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完整收集评价资料是保证达成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学生的论文、实验报告、表现性评价表等原始资料。结果的评定是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关键所在,在每一次评价时可以先由学生自评,再进行小组成员间互评,最后由教师根据自评与互评的结论作出综合评价。
2.4 明确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
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只得出一个报告与评价结论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同时结果及时反馈,使学生获得自己学习的有关信息。如在《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操作技能的评价中,对于分光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光折射率测量的物理实验,每个学生的改进要求都要用清楚、简练和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评语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构建一种有利于沟通和发展的心理氛围,将评价及激励策略融入整个教学过程[5]。
3 总结
发展性教学评价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评价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只是简单地对发展性评价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粗略探讨。发展性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日趋成熟还有赖于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和广泛交流。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刘岚,宋清焕.表现性评价在医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70-271.
[2]翟天山.教育评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兰英.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0(12):32-34.
[4]李加定,肖化.基于发展性和表现性评价的大学物理实验评价考核方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40-143
第一条为适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的组织与管理,确保考核质量,根据国务院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以下简称“实践性环节考核”),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实践性环节考核一般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其他专门技能等。
第三条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水平和质量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应层次实践性环节考核相一致,并体现自学考试的特点。
第四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必须坚持标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严格管理,逐步实现考核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考核手段的现代化。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五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
全国考委的职责是:
制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有关政策、标准和业务规范;
制定全国协调开考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要求和考核大纲;
审批和审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制定的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和考核大纲;
监督、检查、评估各地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
组织实践性环节考核的研究工作。
第六条省考委负责管理本省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组织主考学校和其他高等学院及有关单位具体实施。
省考委的职责是:
贯彻执行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方针、政策和业务规范;
制定本省开考专业的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考核大纲和考核实施细则;
组织报名工作,安排考核时间,确定考核地点(场所);
组织命题和成绩评定工作;组织考核管理人员及考核教师的培训工作;对考核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和验收;
处理违纪人员及有关责任者;
公布考核成绩,建立考籍档案,颁发考核合格证。
第七条省考委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考办”)为实践性环节考核的日常管理机构。省考办应设立或明确相应机构并配备人员负责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
第八条主考学校在省考委的领导下,负责实践性环节考核工作。
主考学校的职责是:
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和有关规定,拟定实践性环节考核大纲和考核实施细则;
参与实践性环节考核的命题工作;
选聘并培训考核教师;
具体实践考核工作,评定成绩;
协助省考委选择确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地点(场所);
完成省考委交办的与实践性环节考核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主考学校成立实践性环节考核领导小组且,领导小组由分管自学考试工作的校(院)长及负责自学考试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各专业(课程)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本专业(课程)的业务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考核教师由专业(课程)考核小组组长提名,经考核领导小组审核,报省考委备案。
考核教师的条件是:从事本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具有中、高级职称,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实践经验。
应建立稳定的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考核教师队伍。
第十条委托考试部门的职责:
办理委托开考专业实践性环节考核的集体报名手续;
按照省考委的要求,提供实验、实习地点(场所),协助组织应考者进行实验、实习等工作。
第三章报名及考核地点(场所)
第十一条应考者一般在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考试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性环节考核。应考者在所学专业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综合考核。
第十二条报名工作的具体实施由省考委确定。
第十三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地点(场所)和所需各种仪式器、设备、材料等必须符合考核大纲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十四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地点(场所),一般应设在主考学校,也可设在其他高等院校、科研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等。
逐步建立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和考核基地。
第四章考核要求
第十五条在确定开考专业时,必须充分论证有关实践性环节学习与考核的可行性及条件。
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是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的组成部分。在制定专业考试计划时,必须相应的实践性环节考核要求,其内容一般包括: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实践性环节考核的设置、学分及要求,考核方式以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第十六条实践性环节考核必须编制考核大纲及考核实施细则,并提前半年公布。考核一般应集中时间进行。
第十七条实验的考核
实验是帮助应考者印证、理解和巩固基础理论,培养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环节。实验的考核,一般是指对课程实验项目及实验操作水平的考核。
实验考核大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1)实验目的;
(2)常用实验仪器齐备;
(3)实验项目;
(4)实验的基本要求;
(5)实验报告;
(6)必读和参考书目;
(7)考核目标、内容、方法。
应考者按照实习考核大纲进行实习,记录实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
接受实习的单位要根据实习人数,按一定比例选定若干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定实习和考核任务。对应考者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所从事的工作和业务能力写出评语。主者学校根据实习记录、实习报告和实习单位评语,组织答辩,并评定成绩。
第十九条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是从属于某一门课程的设计,主要考核应考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一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考核大纲的内容一般包括: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设计题目或设计任务;
(3)设计内容;
(4)必要的数据和要求;
(5)计算要求;
(6)具体实施意见;
(7)完成的时间;
(8)参考资料;
(9)考核目标、内容、方法。
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1)根据课程设计考核大纲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拟以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课程设计;(2)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主要包括设计思想和设计两大部分,一般为:目录(标题及页次),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存在问题及进意见,参考资料编目等。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主考学校组织有关考核教师进行答辩并评定成绩。
第二十条毕业论文(设计)的考核
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核应考者科研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大纲的内容一般:
(1)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2)选题依据和范围;
(3)完成的时间;
(4)参考资料;
(5)考核目标、内容、方法。
应考者根据考核大纲的要求,提出选题申请,经主考院校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列题,并由主考学校推荐或指定指导教师。
选题申请批准后,应考者根据选定课题内容与实际条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撰写毕业论文(设计)。
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先经指导教师评阅,提出意见,报送主考学校;主考学校组织有关考核教师进行评审,对确定完成课题任务并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者,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由主考学校组织考核教师组成答辩工作小组。
答辩和评分应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一般程序为:
(1)应考者先向答辩小组简要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价值,主要观点形成过程,论据和论证方法、特点及主要内容。
(2)答辩小组成员向应考者咨询。
(3)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对应考者的论文(设计)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第二十一条专门技能的考核是指对外语、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的基本技能的考核。
专业技能的考核按各专业课程考核大纲、考核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
第二十二条考核成绩评定办法
凡是达到考核大纲要求,经成绩评定及格及以上者即为合格。考核成绩评定一般分解成若干项目先按百分制评分,再折算成五个等级为最后成绩。90至100分为优秀;80至89分为良好,70至79分为中等,60至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对一些特殊课程的考核可采用百分制计分或只采用及格(合格)和不及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进行评定。
第二十三条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予补考,但可以参加下次考核。
第五章考籍管理
第二十四条凡符合免考条件者按有关规定办理免考手续。
第二十五条应考者的成绩档案由省考办统一管理。考核结束后,主考学校或有关单位将考核资料、考核成绩册等上交省考办。
第二十六条每次考核结束后,向应考者公布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合格者,由省考委颁发考核合格证。
第六章考核费用
第二十七条实践性环节考核费用包括报名费、考核费等。
第二十八条根据国家物价、财政等部门的文件规定,参照当地普通高等学校有关实中性环节考核费用标准,结合自学考试的实际情况,由省考委及有关部门制定收费标准。
费用收取标准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国家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及实际开支情况,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作相应的调整。
第二十九条委托开考专业,由委托考核部门向省委交纳实践性环节考核补助费。
第三十条实践性环节考核费用由省考委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七章考核纪律
第三十一条有直系亲属参加考核的教师及工作保同不得参与该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
第三十二条严肃考核纪律,对违纪人员及责任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应考者的专利权中有抄袭、代考等舞弊行为以及其他违反考核规则的行为,由省考委宣布考核无效或取消考核成绩等。
考核教师及考核工作人员在考核中有不坚持考核标准、行为及其他违反考核规则的行为,省考委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考核工作资格及会同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管理实验;教学质量评估
随着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验教学在高等学校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升管理专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管理类实验的特点
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由于目的、方式、结果不同于其他专业类别的实验,这决定了管理类实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管理类实验教学的目的具有层次性
管理类实验教学根据教学目的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本实验教学。以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各种常规仪器仪表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运用型实验教学。以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师提出实验目标,而实验方案、步骤等由学生自行设计或选择。第三,创新型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的最高阶段,是一种开放性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实验专题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实验内容、场地、时间上都是开放的,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实验自主性和创造性,实验过程主要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
(二)管理类实验的方式具有多样性
随着管理类专业对高校学生的应用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手段、方式逐步实现了多元化。目前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几种:第一,在ERP平台上运用管理软件进行实验。通过模拟实际业务环境的管理软件,组织学生在ERP平台上进行操作。实验环境主要是在实验室里学生操作电脑中一定的程序来完成预定的实验目标。第二,实地的管理模拟实验。这种方式是由教师事先为同学们设定一定的管理情景,组织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来完成实验目标,并由教师对模拟过程中的问题及结果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管理情景并进行操作,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第三,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的形式整理出企业的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实际情况,找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管理类实验的结果具有无形性
管理实验的重点在于对过程的关注,其实验结果往往具有无形性。管理实验的特殊性使得对管理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估具有一定的难度,难以依据直观实验结果来评估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实验注重的是实验过程中各项环节的把握是否到位,因此对管理实验质量的评估应是一种过程评估。此外,由于实验过程中个环节的评估也难以做到定量化,往往评价主体只能依据一定的信息做出定性的评价,如优、良、中、差等,那么各个环节综合起来的结果如何呢,本文试图引入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管理实验质量进行评价。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对于一些难以直接定量评价的指标我们常用“好,较好,一般,差”等来进行评价,要进一步将这些评价词转变为数据来定量衡量比较困难,因为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如“好”和“较好”之间的区分界限是模糊的。因此,我们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具有模糊性的实际问题。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首先拟订出影响评价结果的各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性的评价;其次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再次进行单项评价,得到系统在相应各评价指标下的实现程度,并对不同指标下不同量纲的实现值进行归一性处理,从而得到模糊矩阵;最后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指标体系依次计算单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综合各大类指标和系统的总评价值得到最终评价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综合性、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有效地弥补了对过程评价中单一定性评价的不足,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能很好地结合。
三、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绩效考评实验质量的实例
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绩效考评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合理的绩效考评系统,熟练掌握绩效考评的程序和方法。以下以人力资源管理实验之一的绩效考评为例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一)确定绩效考评实验的评价指标
核心评价指标的设计是有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关键,合理地评价指标体系,应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影响绩效考评实验质量的各因素,且各指标体系之间应有较强的独立性。指标体系的设计注重的是实验的过程,本文将第一级评价因素按过程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如表1所示。
(二)确定评判集
评判集是对评价因素进行打分的档次和范围,由于管理实验的过程难以明确地定量计算,因此在评判时以定性的方式来划分档次。本文将实验过程的评判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并对各评价档次分别赋值为9、8、7、6、5。
(三)对评价因素进行权重分配
指标权重反映了各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权重大小则反映出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首先由专家对实验教学质量构成要素的重要程度做主观评价,对评价结果由熵值法确定各种构成要素相对实验教学质量总值的重要程度,即得到各种构成要素的权重。
本文用AHP法测定权重。设第一级评价因素U1、U2、U3的权重为ai(i=1,2,…m),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集为ai={a1,a2,…,am},0≤ai≤1, ai=1。同理,设第二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为aij(i=1,2,…,m;j=1,2,…n),二级评价因素的权重集为:aij={ai1,ai2,…,ain},0≤aij≤1, ai=1。一级、二级评价因素的权重分布如表2所示:
(四)进行单因素评价
组织专家根据拟订出的各评价因素对实验进行评价,在评价完毕后,收集各专家的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选取4位专家对绩效考评实验质量的9项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范围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第j位专家对第i项评价因素ui(i=1,2,…,m)的评价结果记为rij(i=1,2,…,9;j=1,2,…4)。因此得到第i项构成要素的判断向量Ri=(ri1,ri2,ri3,ri4)T(r=1,2,…,9),即为评判集的模糊子集。
1、专家对各评价因素进行打分
专家对各评价因素的打分情况如表3所示。
2、计算各二级评价因素的隶属度矩阵Ri(i=1,2,3)
根据专家的打分情况统计各评价因素对应的评语出现的频数,得到由各评语出现的频数组成得评判矩阵,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隶属度矩阵R。以“实验教师的课前准备”即U11这个二级评价指标为例,4位专家对U11的评语分别为“优,优,优,良”。优出现的频数为3,良出现的频数为1,其他评语的频数皆为0。将频数赋值后归一化处理得到隶属度为(0.77,0.23,0,0,0)。同理,得到其他评价因素隶属度。Ri(i=1,2,3)表示Ui (i=1,2,3)下各二级评价因素的隶属度矩阵。
R1= ;
R2= ;
R3=
(五)综合评价
1、计算二级模糊评判矩阵 i(i=1,2,3)
将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和计算出的二级评价矩阵相乘得到二级模糊评判矩阵Ri(i=1,2,3),即Ri=aijoRi。
Ri=(0.40.20.4)o =(0.470.53000)
同理,R2=(0.5440.3620.09400),R3=(0.5850.415000)
2、计算一级模糊评判矩阵R
一级模糊评价矩阵R是由二级模糊评价矩阵组合而成的。R=(R1R2R3)T。
R=
3、计算综合评价值
将一级模糊评价矩阵R与一级评价因素所赋予的权重组成的矩阵相乘,得到的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综合评价值。
(0.20.50.3)o
(0.54150.41150.04700)T=8.655,综合评价值为8.655,根据对评语各档次的赋值可知该实验质量的评价结果为“良”。
四、结论
管理类实验教学是管理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管理实验教学的实例――绩效考评实验进行分析,建立了实验过程的质量评估体系,将专家的定性评估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得出了较为全面、精确、科学的评价结果。此外,在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时指标的拟订、权重的设置等因素会影响到方法的效果,应尽量使评估的各级指标精炼、指标的层次简化,这样可以减少后面的计算工作量,还应科学设置各级因素的权重,增强结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韩奉锦.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5).
2、贾晓东.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6).
3、杨力,汪克亮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设计与研究[J].高教论坛,2007(6).
4、黄昱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设计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3).
5、刘亮,冀铁果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多媒体教学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07(5).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校级课题“管理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课题号:ACJY200746。
关键词: 微博; 实验教学; 交流; 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4-40-03
Application of Microblog in interac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Liang Baiju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62, China)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campus microblog, as an internet teaching platform,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introduced. This platform can be utilized by teachers for experimental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o create real-time inter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may also be used by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contents and process of the experiments, enhancing the interaction and efficiency during the experiments. The emergence of microblogs has offset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interactivity, building a new platfor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rac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Key words: microblogs;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mmunicati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eaching effect
0 引言
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对话、讨论、交流、相互观摩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以讲授、探究、讨论为主要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特定形式的教学活动,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注重能力素质的提高。
通过微博进行互动式实验教学可以使师生双方都能了解整个实验的目的要求和进展情况,并可以通过计算机交换意见。这不但能使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还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作业的进程、进度,跟踪教学效果。
1 微博在互动式实验教学中的特点与价值
罗杰斯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管理上,要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自由;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时才去辅导。微博具有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共同讨论热点话题”、能提供“最新资讯”的个性化服务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个性化的需求。微博融合了多种媒介功能,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打破了以往媒体的更新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缺陷。微博用户可将微博作为一个即时信息的交流平台,除了自身信息外,近半用户表示会在微博上进行信息转发。因而,作为互动性强的个人媒介,微博一经引入实验教学就体现出它独特的优势。
1.1 师生双方实时交流的工具
微博网站的即时十分强大,不仅可以在微博上直接书写,而且可以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在没有联网电脑的情况下,用手机也可以即时浏览和更新微博的内容。因而微博是利用其终端的多样化和信息传受的快捷性把“即时性”的特征发挥到极致。在实验教学中,师生通过创建微博用户,互相跟随关注,随时随地运用文字、图片等符号把实验教学中的感想、心得、发现、学习困惑,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与互动,特别是通过加群组、话题等形式来锁定某个敏感问题给予关注与讨论,探寻最佳答案。群组和话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圈,信息的与接收更具针对性,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更高,交流互动更频繁,学习的效率也是最为理想的。
1.2 学生协作学习的良好平台
微博的传播特征不仅具有传者单向的信息和受者的信息接受功能,而且包含了多种复杂的双向交互与影响的过程,大大提高了传受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时效。微博既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又是一种人际互动工具,其用户主要通过互相关注、在线对话等形式进行互相交流,推动了人与信息的进一步融合,达到“人-信息-人”的无缝链接,通过“粉丝”的不断转发扩大信息覆盖面,使互动产生的影响不断上升,为实验教学中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搭建了良好平台。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一种互动式学习策略。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把准备的实验题目、实验方法、实验要求和实验资料在自己的微博上,也可以要求学生将其实验过程中探索、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共享到自己的微博上。通过微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1.3 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舞台
微博的高度参与性为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提供了广阔舞台。参与性实验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的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参与性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发挥创造性与主动性。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使师生更深入地交往与合作。如何更顺利、更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和目标,不但需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要有平等开放的实现环境,微博恰好为解决这一棘手难题提供了实现平台。微博网站的实时性、现场感和快捷性超过了此前的任何媒体,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实时在线交流与讨论,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实验课的知识点。学生既能及时记录实验课的内容,又能与同学甚至其他博友讨论和分享授课内容。如果学生对某实验内容理解不清可以利用微博实时提问,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博自己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能方便快捷地了解这些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析疑解惑。
1.4 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教师把微博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特别是当学生在微博上针对实验过程中的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时,如果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关注与赞许,他们的主动探索热情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热情就会激发出来。通过微博进行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大为增加,让那些乐于思考,又不愿当众发言的学生有了表达的平台。
1.5 有利于实验效果评估
通过微博进行实验教学管理,可以建立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表的每一条记录都会在微博中留下清晰痕迹,教师通过查看记录便可掌握学生对于本次实验课的理解与领会程度,同时还可以加强对互动性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在整个互动式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根据与学生交流、讨论的记录来评价学习的进度与学习的效果,将过程性评价与最终的成绩联系起来。这种跟踪式的评价和监控对于保持高水平的交互式实验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与学生在微博的讨论记录还可以发现实验课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促使教师及时调整实验课程的内容、方法,以及讨论的中心议题,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学习需要。
1.6 课后辅导的第二课堂
通过微博进行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学所设置的议题及师生通过微博所进行的讨论都会留下完整的记录,学生的实验参与情况、学习效果都会清楚地记录在册,可作为实验结束后学生复习与总结的参考。在实验结束后,由于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要让实验教师对每个学生均进行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他们会因时间和精力所限而难以做到。而微博正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外互动式的辅导平台。基于微博的课后辅导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实现一对多的沟通。在微博中建立一个讨论区,解答学生在实验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微博起到了课后辅导这一第二课堂的作用。
2 微博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处在同一个微博平台(如新浪、腾讯等)开通手机微博账号,相互添加“关注”成为微博“粉丝”,还要做好以下环节。
2.1 组建师生微博团队
组建师生微博团队是一个由实验教师和参与学生共同组成的数字化虚拟活动空间。教师在其中扮演师长的角色,同时也扮演团员的角色。作为师长,教师在微博中实验课程的相关通知,设定讨论主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学生通过添加关注成为团队中的成员。
承担某门实验课的教师可以就这门实验课组建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教师在微博中提出讨论的主题,而不必表达个人观点;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团内成员均可发表意见,其他成员也可以及时发表个人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微博进行实验教学可以克服部分学生不敢当众发言的羞怯心理,随时表达真实想法。利用手机开通微博还可大大提高学生表达观点的机率。教师可以通过联机电脑把微博内容显示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学生可以通过屏幕关注当前其他同学的发言情况,并随时补充、提问。在这样的实验课堂里,能够结合使用微博、手机和电脑,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课的学习讨论中,分享已有的研究成果,分享大家的经验、思想和体验。
2.2 做好实验课前的微博互动
在课前,教师根据实验内容通过微博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实验资料,提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发微博信息向教师咨询,对于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教师只需做出提示性的回复,而不必把疑问彻底讲清讲透,留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解决疑问的空间。实验课前的师生互动可以避免学生把疑难问题带到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指定的问题予以回答,并把结果到微博上,这样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的习惯。
2.3 做好实验过程中的微博讨论
实验课是验证科学知识与发现新问题的主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这种和谐构建了师生良性互动的实验模式。微博的媒介特征可以使一些不善言谈的学生通过微博真实地坦陈自己的观点和发现,教师借此利用联网电脑的大屏幕把学生发表在微博上的看法、观点、实验发现显示出来供大家讨论、借鉴与评定。教师还可以搜索到每位学生的发言记录并给予相应的点评。这样就会使学生感觉到整个实验过程就是一种集体参与的科学探索活动,在对比中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验能力层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水平,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无形中使实验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还可以利用微博记录和传播自己对于该次实验课的切身体会与真实感受,把理性经验与感性经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完整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完善。
2.4 做好实验课后的微博拓展
借助微博进行的实验教学可以把课堂的实验内容及结果延伸到课后进行拓展并进一步验证。一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往往研究空间较大,远非一次实验课就能得出结论,解决问题。随着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逐步深入与研究能力的日渐提高,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也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微博就为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在微博上的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学生能够在实验课后的较长时间内继续思考、论证实验课内容、过程和结论,从中得出更多的体会与感悟,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微博提出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延伸问题,并将自己的实验结论及相关数据和个人体会在微博论坛上,让其他学生和教师评判,使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延伸到课后并得到进一步拓展。
2.5 做好实验课的微博评估与总结
目前,师生对课堂实验操作都很重视,而对于课后的总结却明显淡化,认为课堂操作结束后本次实验课就完成了,忽视了实验课总结在征求学生实验效果反馈这一重要环节。当前实验课时占总课程课时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学生做的实验报告却越来越少。此外,实验教师对实验总结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实验结束时的总结是学生全面建构实验意义的重要一环,在微博环境下,教师在实验结束前要对本次实验作出总结并把总结内容在微博上,指出本次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让学生清楚本次实验的效果与实验目的达到的程度。
实验结束后,不论实验成功与否,学生对实验知识、技能都有了深切的体会和认识,此时教师应及时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进行总结并把结果微博上,要求学生撰写好实验报告,及时把实验报告在微博上供教师评价和学生评析。教师根据实验课的进行情况,对实验各环节及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对普遍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及时通过微博向学生讲解,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以便扩大实验效果;对于本次实验课表现突出的学生应通过微博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优秀的实验报告应加以评语在微博上供其他学生参考。
3 微博互动实验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与获取信息的平台,由于微博的字数限制,很多实验教学还需要与其他媒介整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目前情况下,借助微博进行师生互动还只是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辅导手段和工具。如何使微博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实验教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技术层面,需要开发配套软件,实现既能限制网友的参与度,维护正常的实验秩序,又便于开展实验活动。可以把微博与其他网络新技术如QQ、博客、MSN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实验教学中的整体互动。微博与其他网络新技术的整合并不是网络平台与微博平台的简单相加,而是与这些技术形成有效互补。网络课程与微博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的一个创新应用,形成一种整合化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
其次,微博实验教学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从教师角度来看,要合理确定自己的角色位置。通过微博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地位,由“主体”变为“主导”。教师的作用是以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第三,教师要有良好的驾驭实验课堂的能力。借助微博进行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处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种关系,组织学生利用微博对所学知识展开讨论,以达到深入理解知识、增强能力的实验目的。讨论课上同学们互相启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微博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论坛,最大限度地延展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参与度。教师设置的讨论话题既要紧密结合实验课程的关键点,又要具有前瞻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创造潜能。
利用微博进行的互动式实验教学的组织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层次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知识点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置问题、编制案例,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前沿来拟定讨论的话题。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对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
4 结束语
本文综述了微博在互动式实验教学中的特点与价值,分析了其应用方法,提出了相应策略,为学校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发挥微博的作用提供参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优化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敦,马国照.浅析微博在高校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2:229
[2] 李红艳.浅析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65-66
[3] 罗南.微博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2:35-51
[4] 匡迎春.“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引导作用的实现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