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时间:2022-02-15 14:3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校园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第1篇

1网络舆论影响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从上文对网络舆论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舆论是一个具有突出普遍性的舆论形态,而网络信息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因素,其对校园文化的建构也具有深刻的作用和影响。从网络舆论的视野观察,校园文化更倾向于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校园文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我国高校校园逐渐呈现出了信息化校园的特点,这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这种网络环境促使高校校园文化向着信息化校园文化转变[5]。在信息化校园文化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今大学校园文化重要环境特征的时候,网络舆论作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也随着信息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不断深入而对校园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网络舆论与校园文化产生越来越多的关联;其次,随着校园文化参与者对网络信息逐步加深的依赖,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来源,或者说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校园文化的缔造者之一。

1.1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个社会舆论现象,有其自身独特的主体,也就是舆论的参与者。在社会舆论的一般研究中,舆论的主体被认为是对舆论话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言论、观点、态度的人。对于网络舆论而言,舆论的主体则是参与舆论形成过程,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意见和态度的网民,以及受到网络舆论中优势声音影响的互联网使用者。对于校园文化而言,校园文化的实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特定范围内的文化环境。这个特定的范围就是校园文化产生和存在的环境,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从广义理解,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过程,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从狭义上理解,校园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是指除了教育、教学、管理以外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主要内容是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校风学风建设、文化艺术活动。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参与校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其他校园活动的人。而校园文化的主体,则由校园中的教师、职工、学生等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的主体与网络舆论的主体,虽然是分属两个范畴的概念,但网络与校园的紧密联系,网络信息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则在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主体之间建立了关联。从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者来看,在校的大学生是我国网民数量最为集中的群体,同时也是活跃在网络上最为引人注目的群体。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习惯、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网络信息或者说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大学教师作为在知识掌握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其发出的声音往往成为社会中的优势声音,这也就决定了大学教师群体在互联网上声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舆论的主体更多地集中在大学这一特定环境中,而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则受到网络舆论的较大影响。

1.2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网络舆论的重要存在方式是基于网络产生或扩散的信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而这一信息被关注和传播的过程,在大学校园中则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一方面,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校园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生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广泛关注也使得网络信息越来越多地被转化为网民和非网民共同关注的社会信息,从而促成网络舆论向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的发展。网络舆论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信息关联,就是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大学校园对网络信息的接纳和再传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今天,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大众媒介就是互联网。在广播影响日益下降、电视在大学校园中无法被大多数学生经常接触使用,而计算机在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情况下,网络也就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媒介和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搭建起的既是一个社会信息向大学校园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校园中信息、共享的平台。网络舆论的信息传播过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渠道和平台,才得以在校园文化中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同时,校园文化中的原发信息也得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成为网络舆论和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网络舆论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缔造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丰富以及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导向作用两个方面。(1)网络舆论有很强的流行性特征,这一特征将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议题与流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网络舆论逐渐成为流行文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逐渐成为了引导流行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网络舆论与流行文化的这种紧密联系,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丰富校园文化。一方面,网络舆论直接吸引校园文化的主体积极参与,并直接为校园文化提供信息素材;另一方面,网络舆论通过对流行文化的重大影响,促使流行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不断渗透,从而间接影响和丰富校园文化。如今我国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日益依赖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信息平台,都说明了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的构成这一事实和发展趋势。(2)校园文化究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气氛建立在校园文化主体共同倾向和倡导的行为范式以及价值倾向之上。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和人们对网络工具的过度依赖,改变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大学师生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倾向。网络舆论日渐深入的影响,也使得舆论的观点、倾向和态度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校园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主导地位的态度和倾向。校园文化的走向,也在这种网络舆论观点的渗透过程中,逐渐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并越来越多地趋同于网络舆论的观点和走向。

2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方式

2.1从议题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在其日渐扩大的影响力推动下,逐渐占据了中国社会舆论形态最重要的位置。从网络舆论的生发过程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主要形态也从简单的网络流行语,逐渐转化为网络热点事件,进而发展为网络意见和态度。从互联网技术平台来看,网络舆论的生发空间,也从过去的论坛、QQ群、贴吧,逐渐丰富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对于大学校园文化而言,构成校园文化主体的核心成员是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接触大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网络信息占据了主导性的优势地位。大学生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互联网,这就决定了网络信息在大学生的信息环境中承担了主要构成要素的角色。2009年以后,自媒体时代逐渐到来,大学生也就成为了自媒体时代的“原住民”,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变革中,来自互联网的信息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信息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声音和观点的渠道。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校园的议题与网络舆论的热点呈现出了高度关联的态势,同时,由于学生缺乏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的接触渠道,网络舆论对校园议题的设置作用凸显。这种对校园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是网络舆论对校园文化影响的最突出表现。

2.2从价值观角度形成关联网络舆论通过直接影响校园议题的方式,将网络舆论的对象直接延伸到校园文化议程当中,这一过程一方面是网络舆论将舆论热点过渡到校园话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还是网络舆论引导和影响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的过程。由于在生发过程中,网络舆论处于互联网的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而网络舆论产生的环境又是基于互联网某一平台的小众传播,因此,群体意见和群体价值观念就会在舆论事件和观点的传播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这是传统大众媒体信息经过媒介机构把关后的传播过程中所不会出现的问题。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论产生中起到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群体被直接拉入了网络舆论相对群体化的价值规范中。

3结语

网络舆论作为近十年来中国社会舆论发展中一支不断壮大的力量,同时也是对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和校园舆论影响最为直接和重大的舆论形态。它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大学价值观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网络舆论与校园文化的相互影响中,校园文化对网络舆论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校园文化主体的核心是师生,而且在诸多网民中校园师生又是最熟悉网络技术、最频繁使用网络的“网络族”,所以,以这个“网络族”为主体产生的校园文化,必将对网络舆论产生显著的反作用。大学生们热衷的议题、讨论中反映出的价值观念,又往往形成新的网络舆论。

作者:牛钰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第2篇

论文摘要:在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要求我们用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方向,应当实施突出主体、包容多样的建设方针,应当采取硬文化和软文化建设齐头并举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措施,应当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文化精神得到大力践行和弘扬。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甚至引导着社会文化的进步。高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方面投入较多,在精神方面投入不够。在高校掀起的一轮轮旧校区改建、新校区建设热潮中,许多院校一味强调美化校园环境,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一些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也只看重这些外在因素。殊不知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职能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局限在学生管理和娱乐层面,思想意识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彰显。校园文化虽然有管理和娱乐的功能,但更重要的却是它的思想教育功能、控制功能和导向功能。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它要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使其长期置身于浓郁的精神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不自觉地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三)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易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非主流文化蜂拥而来,纷纷以“时尚”的面目在青年大学生中大行其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等级观念与平等意识的冲突,也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职业价值观教育,忽视核心价值观教育。随着职业忠诚、责任感、专业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与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以及职业价值观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许多高校纷纷把职业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虽然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内容,但职业价值观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指导,来落实工作领域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高校领导者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校领导者的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影响:〈1〉高校组织的主导价值观是高校领导者个人价值观的群体化,高校领导者的价值观影响校园文化的主导价值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组织主导价值观。形成学校校园文化的主导价值观的过程,必然要求学校领导者对校园内各种价值观进行筛选、扬弃,引进和倡导优良的价值观。而高校领导者这种行为过程必然受到其自身价值观的支配。因此,高校领导者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必然产生重要影响。〈2〉高校领导者的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不断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现实的要求。而高校的发展同样也要求学校组织共有价值观先行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学校必须通过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更新校园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从而才能推动学校各项建设的发展。由于高校领导者在高校组织管理层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高校领导者是高校组织文化提升的推动者。推动学校建设不断发展是高校领导者的主要职责,而形成学校发展的建设力量必须依赖学校组织共同价值观的驱动,因此,高校领导者必须倡导和推动校园文化的不断提升。高校领导者在推动校园文化提升的过程就是其价值观实践的过程,因此,高校领导者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3〉高校领导者的价值观通过其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的组织指挥工作中发挥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复杂工程。由于这种文化工程的无形、易变、复杂、系统等特性,决定了开展这一工程所具有的相当大的难度和巨大的工作量,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进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影响甚至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负责人,高校领导者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自己的一项关键的建设工程来抓。因此,高校领导者必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指挥者。高校领导者组织指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不断影响他人的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通过其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的组织指挥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价值观教育

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的预备期,是走向社会前的集训,学校生活是校园学习过程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实践的展望和准备。学校校园又是一个小社会,校园文化和创造的文化环境同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在校园里化成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今后认知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面推进价值观教育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对形成高校教学能力和取得优异教学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要让大学的和谐文化和先进文化精神在具体实践中得到践行和弘扬。大学的和谐文化、先进文化与其创建活动本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高文; 李燕;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黄山学院学报 2010年06期

[2]李春梅;魏忠明;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09期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研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上一页1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第4篇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研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研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一定分析探讨。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与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建筑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作用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体会:《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作用,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与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与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与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研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与‘参与’”。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研究活动、研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研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与周围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与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作用,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与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点是:(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作用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研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超级秘书网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研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研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研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现状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研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研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研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关于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考[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第5篇

关键词: 基础文明教育;校园文化;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20-01基础文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和交际的各种行为处境中所应有的品行和礼仪。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智慧和优越的化身,但由于其复杂的生活环境,近几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持续滑坡,上课迟到、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当代大学生生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差异,这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笔者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与老师走访、学生交流,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一到大五1383多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1.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62%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看到课桌涂鸦,其中包括情感宣泄类、恋爱通告类、异友类、考试答案等;27%的学生曾因觉得"好玩"而参与到课桌涂鸦的行列。79%的学生将垃圾随手放在课桌上,没有将其带走的习惯。"无人灯"、上课睡觉、课堂上吃东西、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小学生都知道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大学校园里反而变得常见。这反映出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出现大幅度滑坡,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2.遵纪意识薄弱

在被调查者中,高达81%的学生在临近考试之际选择长期占用自习室固定的座位备考,由此造成其他同学没有座位可用来复习备考;此外,校园内盗窃事故频发,5%的同学曾有过在校园内被盗窃的经历,包括电脑、手机、自行车、钱包等;大学城以及兄弟高校安全事故亦是频发。

3.勤俭节约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家长过分的宠爱往往表现为对其经济上的支持,由此造成大学生勤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计后果。在餐厅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遗弃。此外,大学生彼此间的生活攀比也时有发生。

4.诚信意识薄弱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考生考试行为规范及惩罚条例,一经发现有考试作弊行为,立即取消其毕业学士学位证书及大学期间评优评先资格。即使如此,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更为甚者,部分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寻找,撰写论文时随意更改实验数据。有的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伪造病历内容,求职时伪造简历,随意更改成绩,毕业后还贷欠费时有发生。

5.综合素质总体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26%的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以宅在寝室打游戏、看电影为主,37%的学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一些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学生大一时参加各项校级、院级活动积极性较高,热衷于加入校内各个社团,但大二以后(包括大二)学生们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骤降,更多的则选择宅在寝室。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管理、团队合作、组织等综合能力便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丽至,不为而成。"大学对于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诚信监督机制明确,校德校风良好的大学必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综合素质。

5.1利用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团体,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防止"二八"现象的出现。"二八制"即20%的学生参加80%的活动,这些能力突出的20%的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校级院级等80%的各项学生活动。而大部分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造成"二八"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校学生会、社团、院级学生会等应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组织方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同时举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增加活动类型,尽可能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锻炼。

5.2建立大学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心情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自然校园环境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如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大学校园的"隐形"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5.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班级和宿舍为重点,具体到个人。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科研小组,晚会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出节目,在班级、宿舍形成竞争中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5.4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一个校风优异的学校里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的精神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到他们的头脑和心灵,直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校作为医学院校,一直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严谨求实态度,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老师以身作则,将诚实守信、大医精诚的思想渗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校园中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大学文化的驱动力作用。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这种校园文化理念深深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行动中去,影响大学生终身。参考文献:

[1]刘晓萍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议[期刊论文]-绥化师专学报 2002(3)

[2]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期刊论文]-琊台学院学报 2003(1)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07

作者简介:

第6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我通过中国农业大学与台湾的逢甲大学的交换项目,得到了在逢甲大学交换学习一学期的机会。通过在台湾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实地参观考察,我对台湾与大陆两地的大学校园文化有了较多的感性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两地校园文化的异同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和思考。总体来说,无论是大学校园的文化理念,还是具体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台湾大学文化与大陆有着众多的共同点。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和环境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尽管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一脉相承,有着同源同宗的共通之处,但在大学的校园文化方面,还是有许多差别。这些差别彰显了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教育理念。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也是一种隐性课程,大学通过建设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气氛、校园文化社团等形式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本文关于大陆与台湾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校园文化精神

从校园文化精神来说,无论是大陆的学校还是台湾的学校,都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基本精神,不但强调通过教育教学发展人的智力,还特别强调个人品质的养成。如各校校训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校训是“敦品励学爱国爱人”,逢甲大学的校训为“忠勤诚笃”;而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些校训,均源于中国传统的经典典籍,重申儒家教育所遵循的穷理、正心、修己、治国之道,符合《大学》中所倡导的大学教育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的价值追求,继承了传统教育所强调的“化民成俗、修己治人”的家国责任感和使命感。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内核的价值体系和道德精神以校训的形式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在大学得以弘扬和光大。重视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养成,强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陆台湾共同的“大学之道”。但通过切身的体会和细心的比较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发现两地的“道”在落实层面上也是有明显不同的。大陆的校园文化理想主义色彩较浓,而台湾的校园文化生活气息更浓。如从校报、宣传栏、校园网、主题讲座和课外活动等方面考量,大陆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健康发展,重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弘扬,“道”的着眼点更多地落实在人与国家、民族、世界的关系上。而台湾的大学校园文化则更接地气,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和事,“道”的着眼点主要停留在人与他人、家庭、社会的关系层面上,“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更加清晰。如大家知道,台湾的电信诈骗很多,一些诈骗集团已经渗透到大陆。我们交换生进校不久,就听取了一个逢甲大学组织的反诈骗宣导讲座。这个讲座是由台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杨凤任警官做的,题目叫做《反诈骗———危机处理》。这场报告非常的学术化、规范化。报告人对课题进行认真的专门研究,做了PPT课件,对近年来诈骗案件的类型、特点、排行榜、预防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量化分析,杨警官还特别针对学生,详细地讲解了资金账户的安全保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很实用。在大陆的校园这类讲座不多,应该向台湾多加借鉴。

二校园风气

从整体的校园精神氛围来看,双方校园风气存在着较多不同。本文拟从四方面分析:学风、教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学风上来说,大陆学校提倡以学习为主,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大陆的学生也普遍应试水平较高。大陆在台湾交换的学生普遍都感觉学习压力比在大陆学校的时候小,成绩也普遍高于台湾同学的平均分。而台湾的学生只要愿意都能上大学,因此普遍学习都比较随意,注重兴趣。通常来讲,台湾的学生会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表现很好,但是不会太认真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跟大陆比起来,台湾大学学生的退学率是比较高的。仅2006年,逢甲大学退学率高达1.98%,共有309位日间部学生被退学(台湾很多学校都分日间部和夜间部)。尽管近两年台湾许多学校放宽了退学规定,退学率有所下降,但是比较起来,仍然是大陆学校的退学率较低。但台湾的考风比较好,遵循诚信考试的规则。比如我们很难在台湾的大学校园看到大陆校园司空见惯的助考四六级、写作论文之类的“考试舞弊文化”。从教风上来说,大陆的学校比较注重科研成果,学术气氛较重,注重理论知识,老师也以专职的为主。在台湾的学校老师受到的束缚较少,兼职的也较多,因此有特色的老师较多。此外,台湾的老师普遍比较注重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与大陆的大学重视期末成绩相比,台湾很少有大学老师将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大部分的课程会布置不少的平时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而没有平时成绩的人基本上很难及格。因此,就算是选修课也会有大量的作业,并需要团队合作,而不能简单的混学分。在课程评价理念上更加国际化,重视形成性评价,即学生在本课程中所获得的锻炼和进步,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学生最终成绩的主要部分,相对忽略学生原来的基础。而在大陆,只要你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期末突击复习一下,及格是相对容易的。尽管台湾的大学风气比较开放,但是却禁止政治进校园,教师注重营造一个相对纯净的“象牙塔”以使学生专注于学业。在逢甲大学,我们曾目睹有老师把政治宣传者赶了出去。从师生关系上来说,大陆校园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偏向传统,课堂比较严肃。而台湾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比较平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课堂都更加随意。有的老师还会在上课前带饮料和点心给同学。但大陆的很多大学是禁止学生带食物进教室的,并把是否带早餐进教室提高到校风是否良好的高度来重视,有的学校甚至配备了带红袖章的学生干部执勤检查。大部分老师都会对交换生比较关心,有的老师还会主动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普遍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但课堂纪律可能相对不是那么好。比如说跟大陆比起来,台湾的社会更具有人情味。而这也体现在了校园文化中,因此台湾大学的制度和规定通常更加人性化,有商量的余地。而大陆学校制度更加严厉,更加强调遵循和服从。如老师和学生迟到的现象在台湾的一些大学比较淡化,师生并不会把它看成是很严重的事,而大陆的教学管理制度相比之下则较严格,如中国农业大学等一些大学会把教师迟到视为教学事故。从生生关系来说,大陆学校的学生普遍是合作以及竞争并存的关系,有时候甚至可能竞争比较多。而台湾社会人情味很足,学生则以合作的关系为主,课堂上分组谈论是常态,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比较多,课后作业也多是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究完成。虽然台湾社会里可能有些人对大陆比较不满,但是在校园里面基本上就没有。我在逢甲大学外文系的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跟同学们合作非常愉快,相处非常融洽,回大陆后我与许多同学仍保持亲密的联系。

三社团文化及社会实践

从社团文化和社会实践上来说,虽然大陆高校的学生社团也发展起来了,但通常只是作为兴趣,大部分人到了大二就参加少了。而且学术性的社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国学社、文学社、影评协会、心理协会等在大陆的高校非常普遍。而台湾的社团文化相对要丰富很多,学生打工和参加社团、学生会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生到了大四还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台湾大学生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花在了社团活动和打工上面,而非学习。并且相对来说,台湾的学生实习和就业要容易一些。在台湾的大学,社团文化的盛行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会在学校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学校管理的许多方面都采取学生自治的形式。比如说学生宿舍,就基本是由学生自己管理的。许多重大的活动也是学生会承办的。学生会的“学生权益部”广有影响,它提出“学权由你来掌权,力量就在你身上”的口号,向全校学生散发印有“学生权益案件处理程序图”及投诉电话和网址的名片,帮助学生维权和解决实际困难。开展这些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会自身的影响力和其成员的兴趣与凝聚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事实上,台湾的大学学生会直选曾为台湾民主历程立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今天学生会选举不再像当年那样轰轰烈烈,投票率降低、竞争不再激烈,但若要细细追寻台湾民主化,校园里的选举不啻为一个极具参考价值又饶富趣味的观察面向,也是大学自治的一个侧面。其次是社团和体育活动的盛行。台湾的学生通常比较注重社团活动和体育活动,一旦加入就较少退出。学生通常加入社团的兴趣也较高,像逢甲大学的人气社团吉他社,就从学期初期一直招新到期末,可见其受欢迎之程度。学生社团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除了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社团,还有许多关心社会问题的社团。比如我参加过的逢甲大学的“逢甲思沙龙”活动,这是一个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批判思维能力为宗旨,以“改变世界靠观念”为基本的价值追求,以“透过思想论坛,培养全球视野”为核心理念,以培养“有气魄、有眼光、有思想、有关怀”的大学生为目标的学生社团。主要邀请一些社会名流,与学生一起讨论社会问题。此外,台湾的大学社团与企业的联系极为密切,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有企业的赞助。各种社团活动每天都有许多,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的同时,也给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

台湾的大学社团中较有影响的是“志工服务”社团。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在大陆举办,中国大陆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并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大陆的大学志愿服务侧重由政府和学校官方领导,服务于大型的活动,具有阶段性突击性等特点。而台湾大学校园的志工服务颇具文化特色,因为兴起的时间早、影响大,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明晰的理念,如逢甲大学的“跃天使”志工誓词为:“我愿本自发意志,奉献精神,誓以‘助人最乐,服务最荣’之信念,加入中华民国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跃天使’志工行列,恪守志工伦理守则,克尽职责,谨守本份,不因私利而有偏颇,不因艰难而萌退志,发挥‘勤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乐于创新’的志工服务精神,共同为提升全民医疗品质而努力以赴,信守不渝,谨誓。”这份誓词体现了志工服务的文化精神。同时台湾的志工服务更具日常性,活动的开展经常而规范。如我们交换生的接机、办证、办卡等生活资讯和校园导览任务都是由志工承担。到台湾后,我报名成为了逢甲大学的“志工”。上岗前要培训,参加“领导知能与服务学习中心”举办的“2011学年度第1学期志愿服务基础技能培训”,期间参加了“身心障碍服务推展协会”为残障儿童提供帮助的义卖、义助运动会等活动;参加了“跃天使”组织的公益活动。学期结束要举行“学生志工服务学习反思座谈会及成果发表会”,“全校志工服务成果观摩会”,对一个学期的志工服务进行总结和归纳,推广成果和经验。相比大陆而言,台湾大学校园的社团活动更注重社会实用,跟日常社会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

台湾学生打工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无论家境好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兼职一份以上的工作。与大陆校园通常是贫困生打工不同,台湾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学生大多数打工并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为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或者满足自己的兴趣需求。我在逢甲大学的一个台湾同学,辛苦打工一个学期,攒积钱款就是为了去看一场明星演唱会。当然,由于台湾大学的学费较高,许多台湾学生会利用打工所得负担自己的一部分学费。因此,大部分台湾学生都比较独立。总的来说,大陆的大学校园文化更偏向传统,具有中国民族特色。随着国际化的提高,应当适当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增强其活力。而台湾的大学校园文化更加开放自由,但是有明显的日、美等国家的印记,自身的特点反而不那么突出。如果能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中西融合,相信一定能与大陆更好的交流,共同进步。

第7篇

论文摘要: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创建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高校社团实践活动,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论文关键词:地域文化;校园文化;高校社团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每个地域都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地方高校作为为地方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积累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特殊地域文化氛围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有所在地域文化的种种特性。地方高校已经关注到地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文化教育功能,在扩大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引入地域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财富,对地域文化进行校本化的处理,将地域文化与培养学生的品质与能力结合起来,这是升华育人品质的冶炼。地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客观文化与学生需求的对应关系。地域文化进校园变成校园文化,这是一种创造。地方高校应该把当地文化资源纳入学校教育范畴,不凝炼地域人文精神,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作出贡献。作为地方高校主体的师生多数来自本地区,与地域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相关联度比较高,甚至主要的构成因素是同一地域同质文化。地方高校要立足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特色环境及各种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特色地域文化谋求发展特色教育及创新教育品牌,挖掘传承地域文化发展的优势。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融汇共进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吸收地域文化营养,与地域文化融汇共进,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地域社会。地方高校虽然在本地域是以文化殿堂著称,但其校园文化还是要受地域文化地影响和熏陶,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特色,并根植于地域文化中。地域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情趣和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作为学校所在地域居民的地方高校师生员工,会对所在地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并受地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成为地域文化的参与者、传播者、创造者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大学校园为载体,是高校个性风格、办学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是学校所有各项建设的最高境界,贯穿于学校各项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并处于统率全校各项活动的显赫地位,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升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以创造性、开放性和批判性反作用于地域文化,重构着地域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强有力地引领着地域文化建设。这种引领作用可以体现在显性的校园文化和隐性的校园文化两方面。比如显性校园文化中的典型校园标识及优秀校园文化建筑,隐性校园文化中的高雅文化氛围、健康情感和师生价值观等。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地方大众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同时抵制不良思想和思潮的侵蚀,选择性批判性地整合接纳吸收地域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剔除其糟粕,形成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要在互赢互利的基础上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对接,创新合作机制,实现互动。大学校园文化不但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气和环境氛围,凝聚所有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影响一方水土,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人类所创造的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具有特殊价值。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沉淀,也是一种历史积累、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具有强大的惯性,是人们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思维方式上所具有的共性。地域文化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哲学思想,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忽视的功能和价值导向。所以要研究地域文化,挖掘其独特的思想内涵,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校园文化载体

仅靠常规的实践活动是不能真正体现校园文化的“魅力”的,要不断探索新的载体,结合教学,探文化之本,溯文化之源,树立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各种载体搭建平台把地域文化“引进来”,在学校新课程开发和改革方面上加大力度,把地域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课程开设、学科建设以及师生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相应的载体,不但要加强大学生课堂载体建设,还要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创新建设研究,比如环境载体、标识载体、社团载体、活动载体、媒介载体等等,使校园文化通过不同的载体“走出去”,传承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内容。 转贴于

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地方高校社团

地方高校社团是大学生为了培养和展现自身才华,根据自身的爱好和意愿,自愿参加或组织的文体性、科技性、学术性、政治性等各种社团。学生社团是大学完整教育体系必须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价值。在高等教育功能体系中,首要功能是培养人才。学生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是大学正规教育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具有非正规教育和养成功能。校园社团通过各类社团项目、社团主题活动,对学生从兴趣发展到智力培养和专业训练,从生理健康到心理健康,从科学素质提升到人文素质养成,都具有深层次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构成了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生自主创建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阵地,是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线。同大学教育一样,学生社团具有适应、批判、传承、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可以在学生中薪火相传。地域文化对作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中活跃因素的社团活动发展有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如果能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肯定能够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吸引了高校社团的关注,地域文化类社团已经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又一方向,丰富了高校社团类型,促进了高校社团的发展。

(一)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促进社团活动多样化

在社团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素材,改变高校社团活动一直存在的方式单一、内容重复、活动收获小的局面。

(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鼓励社团成员成才

地域文化不但是切实可行的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社团开展各类活动时可以用地域特色文化及富有人文特色的纪念活动培养社员的人文精神,激励社团成员努力成才。

(三)高校社团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实践方式是多种多样

第8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身心发展

一、研究背景

在中学教育观念上,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理念,一切以应试为目的,学生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在教育思想上,忽视人的个体性存在、自由性存在、创造性存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在教育方法上,采用物质引诱、棍棒教育,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身体教育。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如何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这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调研对象以西京学院在籍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2013、2014、2015、2016级学生,共计发出调查问卷820份,回收问卷796份,通过整理,确认有效问卷789份,占调查问卷总数的97.3%,其中理工类学生问卷395份(一年级120级份,二年级110份,三年级100份、四年级65份)、文科类学生394份(一年级119份,二年级109份,三年级98份、四年级68份),男生389人、女生400人。(二)调研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在查阅、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学术论文基础上,分析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探索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2.实地调研法。笔者设计了“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问卷”,以西京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2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3.访谈法。通过对学生随机访谈,听取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对自身影响的看法,收集和梳理有用信息,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影响的举措。

二、校园文化与身心健康

(一)校园文化概念

随着历史的变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的概念不断由“狭义”向“广义”方向拓展。蔡桂珍提出“狭义”的高校校园文化即“第二课堂说”“艺术活动说”及“校园精神说”。“广义”的校园文化提出了“物质”“精神”“制度”“智能”“规范”“行为”文化等多要素说。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应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基本要素构成。

(二)身心健康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向欣在其论文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主要影响作用,持这一观点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4.93%;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持这一观点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07%。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自由、健全的人格发展,这无疑是文化育人的最好结果。

(三)校园文化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学生身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相反,学生身上折射出来的文化气质,是大学精神在学生身上内化于思,外化于行的结果,它会激励和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四)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正面影响的分析

1.参加社团活动,能发挥学生特长。“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自身,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最突出的特色,其目的或宗旨在于帮助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其最终目标则在于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涵盖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通常包括人文论坛、科技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国际大学生文化交流节及航模社、辩论协会等多种社团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2.关注时政,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大学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先进文化引领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问卷调查中,理工类学生不关注时政比例为71.5%,比文科学生不关注时政67.3%要高,大学生对娱乐新闻关注高达82.7%。仅有28.9%的学生能经常通过互联网络关注时政动态,这些学生认为关注时政动态,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能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3.校园物质环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明素养。在问卷调查中,有78.2%的学生认为校园硬件环境优美,能给大家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奋发向上。校园亭台楼榭、古树参天、道路幽静、绿草茵茵、石雕字画……这都是大学文化的积淀,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身处其镜,愉悦心身,言行都会受到感染。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文明素养。4.校园社团文化,能使学生施展才能和发挥个性。“大学生要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在问卷调查中,有52.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有54.1%的学生能彰显个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创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育人氛围,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个性自由。

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

(一)校园活动太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在问卷调查中,有31.5%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太多,影响了自己的专业学习时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的心声,特别是我校在试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后,有的学生都不能完成自己专业的学习任务,还要频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有的学生专业课开始出现挂科现象。(二)校园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疲于应付在问卷调查中,有46.5%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参加活动只是为了拿取综合素质考核学分。笔者与学生随机访谈中,有学生反映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和教师举办的讲座质量不高,学生无兴趣,收获不大。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师生员工创建精神家园,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在笔者工作的学校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一是提出“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二是校长、辅导员向学生公布电话,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三是开设校长接待日,每月举行一次,学生可以在校方官网上进行提前预约参加校长接待日;四是开展教职工素质拓展活动,在校教职工基本上都参加了学校种花、拔草、搬桌椅、下地沟拉电缆等素质拓展活动,培养了教职工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二)搞好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学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个性,培养锻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一是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学分。二是进行书院制改革,将院系负责学生教学与书院负责学生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分开。三是开展“对口协议教育”,辅导员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学业成绩等情况签订“辅导员与学生对口协议”教育手册。辅导员根据学生制定的短、中、长预期目标进行跟踪、促进学生进步成长。(三)精减活动,提高质量针对我校校园活动较多,而且质量不高的问题,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特别是涉及学生学分问题,一定要慎重考虑,凡是涉及学分的活动,都应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各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监督考核机制。

五、结束语

大学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建立健全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共同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文化育人.大学之道[M].人民出版社,2015.

[2]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向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第9篇

关键词:医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医学生

当今中国,经济已平稳发展到新常态,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医患矛盾却日渐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讨医生在医学生阶段应该受到怎样的校园文化熏陶来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医生。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而医科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又有着特殊的要求与内涵。医学生的正确思想文化的形成不仅关乎着他们的职业生涯,更关乎着病患的健康与生命,加强医科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以大连医科大学(简称大医)为例进行研究。

一、大连医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概况

大连医科大学创立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几经波折,在1994年正式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理学、工程、管理、艺术、法律、哲学等多学科的医学院校。医学生构成了大医的主体,其中有本科生8 730人,硕士研究生3 987人,医学生本科学制五年,研究生学制三年。学校在2007年搬迁到旅顺新校区,大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努力,新校区在建设上注重学校特色、精神、文化的体现,可以说处处体现着大医的人文精神,如四七广场、思源广场、沈其震图书馆、遗体捐献馆等,大医的校训:甚解、敏行、明仁、济世。大医每学期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文艺活动有“大医之星”、学术讲座是各个学院经常性的交流学习活动,如基础医学院“穹顶之上有星空,科研可以更美好”系列学术活动等,开展“无语体师”“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等活动则旨在培养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素质。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推进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升华,而且能够将置身于浓郁人文环境中的学生们成长为合格的人才。医科类的大学尤其要注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是个严谨的学科,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培养他们的医德医风容不得半点松懈。

二、大连医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物质轻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大医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如校园绿化、广场、湖泊、建筑上下了很多的功夫,这无可厚非,但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略显不足,学校会不时地举行一些学术活动,但这些学术交流只针对部分专业的学生,而且多是学术上的,人文培养方面的很少。

(二)重本科轻研究生

由于研究生主要由自己的导师负责,在管理上与本科生是不一样的,研究生主要还是侧重于深入研究本专业的某一方向,但是这并不代表研究生就不需要其他方面的学习,大医举行的人文讲座也多数是针对本科生的,笔者在大医学习的一年中有着深刻体会,针对研究生的人文讲座少之又少,其实目前医学生多数在本科毕业后还会继续读研究生,不论是学术还是专业,研究生更直接面临就业后各种新的问题,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医学生还面临如何处理医患关系、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也应该教给学生们更多的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等,旨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重开头轻过程

学校组织活动最活跃的时候莫过于迎新生,迎新晚会更是丰富多彩,让新生能够迅速的感受到大学的自由与活力,但是随着正式大学生活的开始,才明白医学生的大学生活枯燥无味,课外活动老套,新鲜感渐渐消失。这之后的五年大学生活里,医学生课业繁重,除了学习就是上网,校园文化失去了践行主体,将无法传承和发扬。

(四)重制度轻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当前更多的重视制度文化建设,注重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而对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习俗文化建设则相对重视不够。高校的师生习俗文化,主要表现为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的校训、学风、校风和教风是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慢慢沉淀下来的,又是在不断适应现实环境的过程中成长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彰显特色,培育精英的办学理念是对师生的无形鞭策、前进的目标,是学校的重要文化氛围。

三、大连医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大师辈出的年代,大连医科大学的学生去医院工作,获得的称赞是“大医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这是对大医的肯定,对大医校园文化传承的肯定,反观现在,面对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诸多诱惑,一些师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浮躁心态,如何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及光荣传统,并开创一代新风,仍是医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具有主动性的,就是在学校一方主动地体现主导文化,主动地开展工作,主动地创造氛围。校园文

化建设的主动性要与校园文化的主导性相一致,力求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主动活动或偏离主导性的主动活动。因为有悖于主导文化的主动活动越多,其负面效应就越大,所以,要提倡与主导性一致的主动建设活动。医科大学的文化建设要以医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又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医学专业人才成长的环境与氛围。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一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不论文艺活动、寝室文化建设、社团文化等,老师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塑造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将对学生以后的行医之路大有裨益。

(三)注重学生的针对性

首先,不同学生自身实际不同,其精神需求也不同,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生活阶段,其精神需求也不同。因此,学校和老师方面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针对不同的学生,以及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施以不同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其次,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丰富,对于医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本科生阶段更多地倾向于传统及现代的医德医风,比如包括传统的医德“救死扶伤”“普同一等”“大医精诚”等,现代的医学精神如“终身学习”“协作精神”“慎独精神”。而研究生阶段除了上述基本的医德医风的学习,还要培养他们作为未来医生所要面临的职业中的困难,比如如何处理与患者的关系等。

(四)塑造校园文化传承

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注重内外兼修,首先要回顾学校的历史,从先贤那里获得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并进行深入的学习,将先辈优秀的文化素养传承下去,不失本心;其次,在学习先辈的同时,要不断地创新校园文化,与其他名校多交流学习,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最后,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高文化,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而社会文化又对校园文化产生深刻地影响,因此,对外交流上要时刻关注社会文化的动态,将社会文化中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吸收并学习,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时进行辨别并阻止其向校园侵蚀。

第10篇

【关键词】导视系统 人性化设计 校园导视

一、导视系统的社会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每天都通过步行、乘公交、骑车、驾车等方式在社会中活动。难免会在学校、医院、商务楼等相对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遇到尴尬时往往依赖视觉导视系统的指示功能。导视系统能够高效、安全、有序地为人们提供可靠的视觉信息服务。

当今社会,导视系统不再是孤立的单体设计或简单的标牌,而是整合社会形象、建筑景观、交通节点、信息功能,甚至屏幕媒介的系统化设计。而且人们越来越追求导视系统的视觉感官的美感和最基本的指示功能。对于导视系统的地域性、文化性的更高追求,是社会迅速发展、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

二、校园导视系统的作用

校园导视系统是塑造学校整体形象和体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能为师生、家长、来访者提供指示、引导、说明、介绍以及警示的视觉信息。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指引,起到视觉辨认和过渡的作用

导视系统是一种视觉信息传播形式,信息传达的及时、准确以及信息传达的合理性是导视系统的责任和义务。有效的发挥指示方向和警示的作用,使受众人群,即学生、老师、工作人员及来访者准确地了解校园的区域构造。发挥其连接空间、引导方向的过渡作用,正确地指示学生教室、考场、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综合楼、宿舍等人流量比较多的区域,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熟悉和适应校园环境。

(二)美化校园环境,起到填补视觉空白和缓解视觉疲劳的作用

导视牌的安放位置,主要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分叉路口、建筑物门口、楼层转角处等,这不但起到指示的作用,还可以丰富建筑物的空间环境,使这些呆板的水泥建筑增添些许美感。也可以这样理解,在看惯了水泥建筑、绿色植被后,新颖漂亮的导视系统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不但能让人们驻足观看,还可以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加强师生及来访者对学校的深刻印象。对提高学校的精神文化理念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不完善因素

辽宁科技大学,占地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对于刚来报到的新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谜宫,即使在家长的带领下,也很难寻到自己所在的学院,更何况是复杂楼层中的辅导员办公室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上课本来只需10分钟的路途时间,但是很多人都得花上20分钟左右的时间寻找教学楼以及上课的教室。这种情况在高年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很多学生只能找到自己学院所在楼层的教室,对其他学院完全不了解。拿一年两次的四、六级考试来说,考场都是临时安排的,学生考试前为找考场满楼道乱跑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于因为找不到考场而错过考试。

目前,学校虽然已经建立视觉导视系统,我们依然会发现要想顺利地去往某个目的地,要想快捷地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卫生间也非易事。由此可见,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创新设计是一个亟待完善的内容,其不完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视牌数量少。很多该设置导视牌的地方没有设置,仅仅在校门口有一校园鸟瞰图且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很多来访者要依靠熟人引路,治标不治本;

2.导视牌过于隐蔽。很多校园内的导视牌安置的地方比较隐蔽,或是已经破烂在草丛中,达不到指引的作用;

3.导视牌年久失修。校园内的导视牌大多是固定的,没办法替换,也因没有定期养护,很多导致指示牌上的图案和文字已经脱落,达不到指示的作用;

4.导视牌安置不规范。很多导视牌安置混乱,要么指示不清不易于理解,要么过于简单,缺乏介绍的功能,导致校园导视系统的指示性不强。

除此之外,顺应导视系统发展趋势和全方位的信息传达,辽宁科技大学校园网上没有便于师生查阅且易于理解的校园电子地图;没有便于教师通勤班车的具体信息示意图;没有便于学生查阅上课信息及授课地点的可操作界面系统;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公共场所也没有安置可操作的导视系统触摸屏。相比之下,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细节设计还有待完善。

四、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导视系统创新设计的六个原则

美观简洁的导视系统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人们很少重视,直到他们去了陌生的地方而搞不清东南西北的时候才知道其重要性。一套标准、规范、有效、准确的校园导视系统,可以让师生、来访者无需语言就能瞬间识别。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创新设计理念是将校园的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更好地展现出来,设计宗旨是提升老钢院的校园文化底蕴。以下是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校园实际问题的创新设计原则:

(一)规范的导视形象体系

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逐级层次表现要符合一致性原则。也就是说,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用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校园导视系统。为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导视牌的符号文字要配以中英文对照。

(二)延续校园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体现校园整体性认知,与校园的整体形象相协调,与校园的建筑风格相统一。以理工科为主的辽宁科技大学,前身是鞍山钢铁学院,导视系统的造型设计要延续钢铁冶金方面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创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导向系统。

(三)展现人文关怀的细节设计

校园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科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美学,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校园导视系统的细节设计要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根据校园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合理安排导视牌的位置、尺度,人与视线的距离,还要考虑其安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校园人群行为模式的完美融合。

(四)体现天人合一的校园环境

气候、阳光、植被等环境要素对视觉有一定的影响,对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必要的。对于经常下雪的辽宁来说,辽宁科技大学在环境导视牌的材料选择上应多考虑抗冰蚀且耐用的材质。冬秋季节环境多为枯黄的草坪树枝,在环境导视牌的颜色设计上应选择比较显眼的鲜艳色彩,避免黄色系列。

(五)符合感官统一的认知心理

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四个方面。导示系统也可与识别系统中的视觉、听觉系统综合运用。例如,进入到某一区域,不但见到其视觉提示,也可嗅到植物的各种芳香等,还可听见其不同的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带给人全方位的对文化与风格的认知与感受。

(六)增设屏幕导视媒介

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显示屏也成为导视系统指示解决方案的理想设施。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网页是师生查阅学校相关信息的平台,很多新生或来访者在实际到校前会先到校园网上查询学校情况,所以增设电子导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在电子导视系统中可以补充更加具体的导视信息,如院系信息、楼层信息、教室的具体使用情况等信息。并且可以灵活更改因教学需要而临时调整的校园空间使用情况。这样可以大大弥补环境导视系统的不足,使导视系统传递的信息更加全面化,更加立体化。

另外,若使导视系统设计更标准、规范、有效、准确,让人们无需语言就能瞬间识别,这就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小到门牌号、功能指示牌(如卫生间、教室、考场、食堂、宿舍)、电子导航界面,大到楼层分布图以及校园鸟瞰图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符合人文关怀的细节设计。

结语

完整清晰的校园导视系统,能够把所指示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在无需人帮助的情况下,让来访者在导视物的指引下,清楚地知道目前的位置在哪里?要去哪里?将如何到达?辽宁科技大学校园导视系统的创新设计除了具有导视功能、展现校园文化理念外,还能与周围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将成为校园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注:本文为刘微主持的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园导视系统的细节设计与人文关怀》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10146005;辽宁科技大学考试改革项目《广告策划设计》课程考试改革阶段性成果;辽宁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广告设计课程“团队协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佳蓓.导视系统设计在校园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6).

[2]刘佩芳.校园导视系统细节设计与人文关怀[J].艺术教育,2012(5).

[3]洪兴宇.标识导视系统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4]时代明.关于如何理解导视系统及它的定位[J].广告大观(标识版),2010.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 网络文化 文化素养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网络文化氛围问题,提出和谐校园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问题,同时提出了在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研究中应特别关注的一些主要内容。

0 引言

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研究和讨论文章频繁见诸各类学术刊物和媒体,在这些研究和讨论中,不约而同地都将网络文化素养列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而在有关和谐校园建设或者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和论述中,更是将营造良好的大学网络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得到快速普及,因特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文化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网络文化素养也逐渐构成当代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不但有助于现阶段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将来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意义深远。

一些学者在网络普及初期就对网络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讨论和研究。然而对于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专门研究却时间不长,对于网络文化与和校园文化的关系、网络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更是刚刚起步。虽然有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网络文化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如何把握和引导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等问题还没有探索出成型的模式。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而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各种负面因素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也日渐显现;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如何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摆在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这不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氛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应该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基本状况、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借助于因特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等。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和网络在他们日常学习和课外生活中作用和影响。 转贴于  其次,是分析和把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以及和谐校园的关系,研究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以及各种流行的网络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看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归纳,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校园文化的特点,搞清网络文化氛围与校园文化氛围的互动,探讨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从形成到不断提升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对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的地位问题做出判断。

最后,是探索如何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着重对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和网络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提出一套有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和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这部分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学校和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社会网络文化环境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进而分析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下转第29页)(上接第25页)等教学环节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

在以上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最终规划和设计出一套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

2 结束语

现在,各大学都把和谐校园建设问题摆到很重要的位置上,为此而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但是在考虑和设计和谐校园建设的模式时,又不能回避愈演愈烈的网络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网络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这种冲击不但关乎大学生的现在,而且还关乎大学生的将来;不但关乎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技能,而且还关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就成为和谐校园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的研究就成为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6.

[3]钟嘉鸣,祝庚.谈“计算机文化基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计算机教育,2008(14).

[4]龚德良.营造校园信息技术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养成.计算机教育, 2009(12).

[5]高学敏.浅析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5).

第12篇

校园的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人文教育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高校人文教育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明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和谐校园 高校 人文教育

十之后,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借此发展契机,我校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献计献策,并首次提出“两型校园”建设口号。随着2009年首届博士论坛的成功举办,“两型校园的建设与实践”已经获得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两型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的科学跨越发展”。如何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要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只有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的现代化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与反映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而言的。人文教育主张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等手段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品格意志。人文教育不同于文科教育,它强调的是通过对人文知识的把握来提高人自身精神深处的品质,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注重的是观念培养。因此,高校人文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求知、生活、做人及做事,旨在引导他们掌握人文知识,形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当然,在科学技术极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文明的生活追求使我们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科学领域,然而实践证明单靠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人文教育能够在科学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世界上许多著名教育家很早就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他们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人文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历史的发展表明,科学是能够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利益的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如果毫无节制地被人用作向自然索取的一种工具,它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反而会造成灾难。因此,高等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如何利用它造福人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的人文教育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才能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进人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象力[1]。同时,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层面的教育,而人文科学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教养的学问。它包含世界的优秀成果,也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括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热情、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因此,提倡高校人文教育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育思想也逐步调整,从政治本位转变为经济、科技本位,从知识性教育转变为能力性教育。现如今,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任何教育就最终目的来说,都是促进个人某种能力的提高。换言之,任何教育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均有其特定的价值。正如单一的人文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一样,单一的科学教育也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赫胥黎所说:“单纯的科学教育确实和单纯的文学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2]因此,应该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指导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教育方式,使个人的价值观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它还应该让学生在改造世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奴役,在自己和社会之间构筑一个开放的隔离带,从而在社会功利和人文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张力[3]。

其次,完善教学体系。众多学者指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体教学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应不低于1/3,然而目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多数高校人文课程比例不足1/5,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4]。人文学科的教学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因此,要确定人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发挥课堂教育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其实施。此外,要加大对人文教学的研究力度,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在教学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另外,要进行学科建设中跨学科的探索。我们的学科建设应该是科学与人性、机械时空与历史时空、推理求证与艺术想象的统一,应整合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心理和物理、技术和社会的演变进步因素,体现大科技文化潮流[5]。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融,“隐蔽课程”不隐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隐蔽渗透,自然融合的原则。大学生群体人格趋于成熟,文化观念逐步确立,已具备一定判断选择的能力。因此应该采取先顺应,后同化的方式,合理疏通引导。将理想信念教育、人格和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潜移默化。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成果才能更加深入持久。

参考文献

[1]教育,创造未来 [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6.孙敏

[2]科学与教育 [专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赫胥黎.

[3]大学人文教育刍议 [期刊论文]《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