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毕业职称论文

毕业职称论文

时间:2022-05-09 06:01:45

毕业职称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名称 职业指导 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前身源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该课程在国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实现课程的本土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迫切的现实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渊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就业指导”,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始于“职业指导”,而“职业指导”之名借用于日本,之实源自美国,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1905年在第一次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Vocational Guidance”,在1909年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阐释这一术语。 

美国职业指导的帕森斯模式很快传人中国,最初的实践与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与推动分不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此,该社每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1919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设立职业指导部,1921年设立职业指导委员会,1923年建立职业指导所,1927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以职业询问、职业调查、职业讲演、升学指导、职业介绍、择业介绍、改业指导为活动内容”。可以说,20世纪20~3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引介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指导在我国的发展中断了相当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指导在我国再次兴起,对于高校而言,多称就业指导。 

198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令,发布毕业生供求信息,沟通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条件,指导‘双向选择’工作的正常进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学校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就业指导”概念在行政文件中的最早出现。《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至此,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成为高校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就业指导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讲,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开端于1986年个别学校的自觉。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高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设讲座,编制讲义,课程开始萌芽。但是,在之后十几年的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处于非自觉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下进行,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浅表性地理解为“季节性快餐”——学生毕业时对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讲解、组织校园招聘会、就业技巧讲座等等。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所需人才。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截止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该课程,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仍然没有摆脱“路径依赖”,没有主动走上自觉发展之路。政府占主导、社会助力少、高校独木难撑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尚存在低效率、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单单依靠政府权威设计一个新制度、开设一门新课程,并强制推进,已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大学毕业生)的利益诉求,也不符合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一门学科、一个课程的发展,仅仅依靠“行政力”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理论界与学界的“学术自觉”。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概念厘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职业发展”;二是“就业指导”。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门课程中,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从侧面反映本课程建设的规范性问题,它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瓶颈”。如果概念表述不规范、不清晰,将不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发展。 

迄今为止,关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教材及著作名称存在很大差异,常见的名称有: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概论、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辅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等。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发展”等。上述名称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就业意识与观念。例如,从对象指向讲,“职业指导”涉及每个人(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多针对毕业生。从时间范畴讲,“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关注人的各个阶段,但是“职业发展”更强调生涯规划理论的综合性和前沿性;“就业指导”仅关注毕业时间段。从内容范围上讲,“职业指导”重视人职匹配,重心在规划,关注个体满意度;“就业指导”考虑更多的是就业准备,隐含对就业率的功利追求。 

对课程名称、核心概念进行比较,求同存异,优化内涵,规范外延,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指导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表述职业指导的性质,主要指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状况和水平;二是侧重于描述职业指导的过程。前者如,“职业指导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角度,以自身的原始价值观出发,配合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性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一方面在自身兴趣和理想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事业生涯做出负责的计划与装备的心灵艺术。”后者如,“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应该说,我国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内容及方法等并没有超出职业指导的范围。 

第2篇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将降低市场效率,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丈章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系统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进人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进人快速增长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供给充沛、经济发展的动态不均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的择业观等因素都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然而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高校毕业生择业遇到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内涵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为此他们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测和监督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抑或观测和监督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所处的不对称状态。该理论主要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是如何运转、失灵或消失的,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货市场”理论与人们的“逆向选择”行为。

“次货市场”出现的关键原因是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时,产品的卖方市场比买方市场拥有更多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众多卖者加以限制,其结果只能是众多参差不齐的企业所生产的品质不同的商品充满市场,买方又无法根据市场价格信息来判断产品的优劣,最终优等产品被劣质产品挤出市场,形成产品价格质量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是指当市场交易的一方缺乏完善的信息,无法观测到产品或服务的类型和质量,或者当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测到另一方的行为,而这种观测不到的行为又会直接影响到交易的结果,一方出于利己和机会主义的动机而作出损害对方利益的“败德行为”。

在就业双向选择制度下,高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都从最大可能维护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拘私行为,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难以最优化。

二、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不对称及效应

信息不对称使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充满了风险。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长期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其实,信息不对称贯穿于大学生求职前准备与求职进程等大学生涯的全过程。

1.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信息及未来就业信息掌握和判断的不足,容易形成不完善的预期,造成报考风险。甚至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听从父母的意愿报考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使其个体难以充分得到发展。同时,在招生时高校只通过网络录取,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缺乏了解,无法知道学生是否合适本专业的学习与成长。进校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面对众多学生难以进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信息。

2.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高校应当在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设置招生与专业,合理安排课程与知识结构,促进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接轨。然而市场经济的瞬息变化、大学生的培养周期,使高校很难及时地获得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数量等的信息;同样,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专业的设置,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也没有能够通过效的途径向学校传递这些信息,这也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状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信息如岗位、人数等,由于公布渠道不同,毕业生未能及时获得。用人单位因为招聘时间仓促并不能知道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这就会造成招聘录用的决策失误,从而引发招聘的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用人单位良芳不齐,经常会有以招聘为由欺骗毕业生;或为了吸引毕业生,也将单位情况进行包装,制作虚假的宣传海报,许以丰厚的待遇,最终双方以不愉快结束。

4.大学生就业中信息不对称的效应

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会产生的各种效应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状态。任何一方对信息的隐瞒、虚构都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当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时,就会出现“逆向选择”或“败德行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主要表现在: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和能力一般或很差的毕业生,其能力各不相同。在签订就业协议前求职者知道自己的能力信息,而用人单位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一些毕业生通过“包装”使自己看起来很优秀,用人单位在不能掌握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会作出错误决策。对次优的毕业生录用必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排除在外,即造成人才招聘中的“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现象,“次的”毕业生最终把“好的”毕业生排挤出了市场。通常情况下,应聘者所愿接受的最低工资应充分体现毕业生的能力和才华,能力越高者其要求的工资待遇的预期底限越高,否则将不愿屈身受雇;相反,低能力毕业生趋之若鹜。假如企业在目前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中产生“物美价廉”的招聘原则,降低工资的后果会引发更多的“优秀生”退出求职者队伍,形成愈演愈烈的逆向选择,导致大量优秀的毕业生闲置与浪费。然而,当用人单位被虚假信息蒙蔽后痛定思痛,则可能提高招聘的条件。虽然能使求职的毕业生能力上升,但它所支付的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就成了它挑选高能力毕业生的额外成本,从而就会减少招聘人数。如果全体用人单位都采取提高工资这一措施,就会造成社会工资水平的不断抬升,从而最终引致整个社会对毕业生吸纳能力的下降,进而促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境况雪上加霜。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信息不对称还突出表现为败德行为。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风险,是指信息占优势一方为自身利益而隐瞒相关信息,对另外一方造成损失的行为。目前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有效监督惩罚机制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在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决策时,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如有些单位为利用招聘会来推销企业形象而夸大招聘名额,甚至只“招”不“聘”;或挖掘大学生中潜在的培训市场,以招聘为诱饵进行岗前有偿培训,其不良影响却是:无形中损伤了大学生就业的信心,浪费了社会资源,又挥霍了应聘学生的精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少数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结果促使用人单位对其产生过高期望,当真实表现与高端期望形成强烈对比时,由此而引发的“高分低能”的心理暗示将促使企业进一步抬高雇佣槛,从而对其他毕业生的应聘产生不利影响。还有一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保底签约”的情况,等再找到了更满意的工作时就无情毁约,导致用人单位的损失。精通博弈的用人单位为应对无故跳槽的出现,只与毕业生签订临时协议而非正规的劳动就业合同。这类单位在协议中设定实习期,而在期满后以各种借口单方终止协议,拒绝把受聘者转为正式职工。这些道德风险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三、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信息传递的失真和非零成本造成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有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因此,我们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从“软”、“硬”层面为解决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

1.高校科学规划专业设置,适时进行战略调整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进而推动人才结构的调整,因此,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具有战略眼光,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期规划,并根据外界客观条件与自身主观条件的变化对学校专业、门类方向进行适时的调整。笔者认为,高校在学科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专业调研与市场调研相结合。即充分在调研国内外相同类型学校专业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考察人才市场在各领域中的需求状况、历史变化、成长阶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本校专业特色、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

2.加强大学生就业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

企业与毕业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传递的途径。从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到毕业生之间夹杂诸多环节,使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受到各种主观影响而失真。因此,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应加大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的力度,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就业网将企业的岗位需求同毕业生个人信息直接挂钩,减少了中间环节信息载体的主观影响。我们可以借鉴香港联校就业信息系统的模式,构建省市高校毕业生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快捷、安全地向毕业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就业信息,向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毕业生信息,向就业工作人员提供便捷强大的信息管理手段,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学校可从就业网信息中判断出未来几年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类型,进而设定相关专业。

3、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目前,随着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深人,校企开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全方位合作,合作力度也逐步加强,甚至“订单式教育”悄然出现。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实验室,建立就业、实践基地,很多毕业生参与了相关的合作项目,对企业有深刻的了解后将其作为自己的毕业就业选择。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一方面更加清楚了高校在该领域的人培养水平,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宣传介绍了自己。校企合作是促进学生同企业沟通了解的有效信道,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降低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最大限度避免了前文所提到的人才“逆向选择”与“次货市场”等问题的出现。

第3篇

是指技术人员的职称达到了中级或者高级水平。

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中级职称,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高级职称是职称中最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1、事业单位评职称要求:

专科毕业6年,或本科毕业4年,或助工任职满4年。

2、事业单位评职称程序:

向单位申请,单位同意聘任并报人事局审批,人事局批示后向单位发公文,单位去人事局工资中心调整档案工资,单位正式聘任并内部发文公告。

3、事业单位评职称所需资料:

身份证,毕业证,照片,工作业绩或总结,职称英语证书,职称计算机证书,论文等材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姓名:邹万霞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年2月

身高:166cm

籍贯:*省居住地:*市

民族:汉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求职状态:目前正在找工作

毕业院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毕业时间:2009年6月

教育程度:大专

电子邮箱:comzou@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城市:新乡市

开始时间:20*年9月

结束时间:2009年6月

专业类别: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广告)

教育程度:大专

专业名称:新闻采编与制作

专业描述:

1·在校期间课程有:电视新闻采编,播音与节目主持,广告文案写作,报纸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事业史,广告学,现代汉语口语训练,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2·对播音、配音有浓厚的兴趣,在假期进入本县电视台实习,培养了播音配音,编辑新闻的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

实习经历

公司名称:*县金禾米业有限公司

职位名称:文秘

实习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县

工作职责: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公司名称:*县广播电视中心

职位名称:实习记者

工作时间:20*年7月-20*年9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采访新闻,撰写新闻稿,电视节目采编

公司名称:*市市园林处(实习)

公司性质:政府机关/非营利机构

职位名称:文秘

工作时间:20*年10月-20*年12月

工作地点:*市

工作职责:(业绩)文件起草,撰写发言稿,收发文件,打印文件,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资料整理

自我评价:

1.有独立工作能力,精通WPSOfficePersonal操作,熟悉Photoshop、Premiere、PageMaker等三维软件的运用,擅长播音、配音,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有较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编辑制作技能。

2.有较强的与人协作的能力,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敢于面对挫折,善于挑战自我

3.热情随和,活波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文秘,文员,助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4.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优秀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第6篇

有的学校由于是从中职学校合并升格成为高职院校,高职称、高学历或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极低,这就导致了一些低职称、低学历的教师,甚至于一些管理人员也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这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作量大。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作,要想指导好一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学生数量大,而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从而导致每名指导教师在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需要指导10-20位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学生综合能力不够。很多高职学生自身素质较低,主动性较弱,认知水平不高,能力不强,缺乏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素养,缺乏资料查阅、检索等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完成常规专业课程的学习已经不易,毕业设计这种综合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较高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难度。6.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校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同步进行,很多学生一边在完成毕业设计,一边还在到处投简历,找实习单位,即使已经开始实习的学生也处于相关岗位的学习阶段或是适应阶段,很难两者兼顾。还有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走过场,认为毕业设计对自己的就业基本没有影响,始终坚持就业第一、毕业设计第二的原则。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在这里一一列举,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制定完善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规范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就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在最大限度上解决目前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下面是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规范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资源的保证各个学校要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客服各种困难开放学校现有的实践场所、实验设备等一切有用的资源给学生免费使用;为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外文翻译等提供帮助;给学生提供往届生中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论文作为参考。(2)时间的安排现在很多学校毕业设计环节都安排在第六个学期,这个时期会和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发生矛盾,如果能把毕业设计环节开始的时间适当提前,比如安排在第四个学期后期就启动选题等工作,让部分学生先做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加好一些。(3)指导教师的选择选择高职称、高学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只有保证了指导教师的高质量才能获得优质的毕业设计作品。当合适的指导教师数量不够、指导教师工作量过大的时候可以尝试高薪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能工巧匠、甚至企业老板担任指导教师,构成双师教师团队,结合企业的生产课题,融入企业真实的生产环节中,共同对毕业生进行指导。(4)课题的选择毕业设计课题一般采用指导教师给定和学生自拟相结合的方式,拟定的课题一定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同时贴近生产实践,还可以直接采用学生实习中所参与的项目作为课题,或者在有企业人员参与时由企业专家根据企业要求来拟定课题。在课题分配时实行双向选择的形式,先由指导教师通过书面等方式介绍给定的课题,再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情况选择学生,最后确定课题分配。(5)过程的监控学校有明确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进度要求,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过程管理工作,每年的毕业设计要组织集中的前、中、后期汇报检查,这样既是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进度的监控,也是对指导教师工作的促进。

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评分标准对于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评分不应该只注重结果,而应该更重视过程;不应该只看论文,而应该更看重作品;不应该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而应该着眼于实践能力的高低。(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对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及时调控,并把前、中、后期的检查结果纳入评分标准中。(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让学生熟悉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自我计划、自我检查、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外教师评价基础上引入学生自评,能够真正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3)论文评价与作品评价相结合。对论文和作品分别进行打分,侧重于作品的评分,淡化论文的评分,给学生以作品重于论文的导向,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制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从而达到高职学生注重动手能力的效果。(4)校外评价与校内评价相结合。在毕业设计阶段,大多数学生正在毕业实习,其毕业设计可以是结合具体工作岗位进行的,因此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评分不仅要从校内采集数据,而且要从企业收集信息,重视企业评价,使评价做到多角度、多方位、校企结合。

要想建立客观公正的抽检和评优制度,只有请更了解高职学生情况,并长期工作在高职院校一线的专业教师来评分,同时优化评分标准,不仅要对论文进行评分,还要对设计的作品进行评分,甚至于可以把设计过程一起纳入评分范围。综上所述,只有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才能构建合理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既是高职教育的需要,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生、利师、利学校、利企业,是符合时代要求,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作者:吴咏涛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7篇

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选题问题

高职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主要表现为缺乏特点。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要求是结合自己顶岗实习期间的情况,从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所实习的企业解决问题,从而得出论文。而学生在选题方面过于空乏,题目过大,没有落实到具体某个问题上。还有学生实习的单位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并未从子公司入手,而是从集团比较出名的公司来写,例如有个学生以“北京苏宁有限公司客服管理”命题,而该学生实际实习的单位是天津苏宁有限公司,这样没有达到我校毕业论文命题原则。有的学生为追求创新、创意,选题过于冷僻,与所学知识牵扯甚少,增加了论文完成的难度,例如有学生以“试论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立法现状与发展”为题。

(二)时间设置问题

我院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这学期学生要完成论文选题、提纲撰写、初稿撰写的工作,第六学期完成所有的定稿工作。而我院高职学生实行“2+1”模式,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与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时间有冲突,严重影响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论文质量大打折扣。

(三)格式规范问题

在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中抽查的12份论文中,论文的格式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论文排版方面。学生在论文排版中普遍存在目录不会自动生成、无法自动对齐,字体不统一,段落间距不统一,字体大小不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学生对论文的排版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做得不够细致,同时,学生也反映自己对word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不够。

二是表现在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标识方面。抽查的12份论文当中,只有一份论文参考文献标识标准,在论文当中都有体现,其他很少甚至没有在论文当中有文献标识,只是在论文最后列出参考文献。

(四)指导教师问题

毕业论文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至少是讲师以上,师资的缺乏和教师职称水平较低势必影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加上我校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就影响了对实践环节的指导质量。

二、解决论文的对策和建议

(一)认真负责地做好选题工作

在毕业论文开始前,教师可以用讲座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耐心讲解选题的途径、步骤和方法,并根据专业特色进行选题训练。在12份抽查的论文中,得分排在第一的学生论文的题目是“对天津瑞鑫源货运有限公司物流经营模式的分析”,这个选题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又符合时代特色,这个学生就是在顶岗实际中充分思考、凑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改革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启动时间最好可以安排在第四学期,在开学初就启动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经过第三学期四周的教学实习,积累经验之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经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上课期间,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题目确定后,学生带着题目去顶岗实习单位实习,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在顶刚实习中的工作质量。

(三)加强论文格式的指导检查

指导论文格式时可以采用集中指导的方法,指导教师将其指导的学生归为一组,小组学生之间可以进行阅读检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检查他人论文当中存在的问题,也能起到提醒自己的作用。教师可以选出选组中格式最为标准的一人为组长,让该组长负责论文格式的指导,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体指导,节省精力。

(四)努力提高我校的师资力量鼓励并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称晋升,提供校外实践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多去企业参加调研、学术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应与实习合作单位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聘请企业一线专家来我院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三、结语

第8篇

一、基本情况

中职与应用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学制七年,其中中职学段三年,本科学段四年。学生必须完成三年中职学段学习,第六学期进行本科院校组织的转段考试,符合要求的,直接升入本科学段学习。以我校物流专业为例,中职阶段其专业名称为“物流服务与管理”,本科阶段其专业名称为“物流管理”。

传统中职学制三年,采用“2.5+0.5”模式,在校五个学期,第六学期进行校外岗位实习,专业名称为“物流服务与管理”,在第五学期分专门化方向。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发展趋势及人的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的。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如下两个阶段。

(一)中专阶段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能适应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技能操作性工作的技术人才。

(二)本科阶段

面向生产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和物流服务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具备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基本内容和过程,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5+0.5”传统培养的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应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仓储与配送岗位群的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者在中专阶段的区别是“3+4”分段培养强调毕业生要获得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一定的高校学习能力。后者强调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职业面向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到内外贸公司、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从事物流经营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规划、生产运作、第三方物流服务等,也可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运作(包括运输、仓储、管理、决策),或在政府部门、教学及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2.5+0.5”传统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到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流通企业、制造企业担任收货员、保管员、理货员、物流中心单证员、客服专员等。

前者的职业面向特点是形式多样、岗位丰富,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

四、职业资格证书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分如下两个阶段。

(一)中专阶段毕业时可获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证书(办公软件应用中级)、公共英语一级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汉语水平证书(中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职业能力等级证书(物流员)。

(二)本科阶段

毕业时可获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物流师证书(高级)或FIATA 货运代理资格证书。建议取得的证书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物流师证书(技师)。

“2.5+0.5”传统培养的毕业生在中专毕业时可获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证书(办公软件应用中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职业能力等级证书(物流员)、叉车操作证书(18 周岁以上选考)。

二者在中专阶段的区别是“3+4”分段培养的毕业生要取得公共英语一级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汉语水平证书(中级),体现了对学生在文化基础课上的要求,为其今后的管理类专业本科学习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同时,“3+4”分段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领域的证书与“2.5+0.5”传统培养的毕业生基本相当,但后者更强调专业操作能力,满18 周岁建议获得叉车操作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与“2.5+0.5”传统培养在这一方面对毕业生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要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人文素养,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更强调毕业生要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要求毕业生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5+0.5”传统培养更强调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前者要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后者要培养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能力是指个人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拥有的本领,它是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身体能力的整合。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职业能力分析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两个方面。“2.5+0.5”传统培养的职业能力分析包括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三个方面。前者的职业技能与后者的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大体相当。前者着重强调毕业生的职业知识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后者则着重强调毕业生的职业特定能力,如要求仓储与配送方向的毕业生具有仓库安全、流通加工等相关作业能力,具有常见的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包装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的使用与设备保养、简单维修的能力等,这也体现了其培养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六、课程设置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前三年中职阶段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第一至五学期的周课时数分别是6 节、6 节、8 节,保证学生毕业时文化基础水平不低于高中毕业水平。循序渐进地开设现代物流概论、管理学基础、仓储管理实务、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使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就业面向形成初步了解。此外还安排了专业实训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此阶段的核心课程为现代物流概论、仓储管理实务。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后四年本科阶段开设与高中毕业入学的本科生相同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经济学、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管理、物流工程、国际物流、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核心必修课程,以及电子商务、运筹学、国际货运代理等一般必修课程。此外还安排了多门综合实践课程和素质培养课程。

“2.5+0.5”传统培养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第一至五学期的周课时数分别是3 节、3 节、3 节。开设物流基础、物流设施与设备、运输实务、仓储实务、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物流认知与养护、物流法律法规、物流营销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此外还安排了一学期的毕业实习。

在中专阶段,二者都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但是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在开设课时数量上明显优于“2.5+0.5”传统培养,而后者专业课程开设数量明显优于前者,前者的专业课程大多安排在本科阶段。

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中专阶段强调夯实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本科阶段强调专业能力培养,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其对实践体系的完善比较重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可根据个人从业需要,撰写高水平的实习报告获取毕业论文学分;二是优化实践教学进程,各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三是增设实训周,学生可通过实训周的实训,获得学分。

此外,考虑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学生在七年时间里,理解能力逐步提升,针对中职与本科阶段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构,即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衔接研究。如针对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核心课程《仓储实务》,中职与本科阶段任课教师对课程内容重新解构,共同编写中职阶段和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体系。遵循中职阶段课程内容“偏技能、中低难度”,容量适中的原则,由中职阶段任课教师根据中职阶段的内容体系,编写该阶段的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定为《仓储管理实务》。遵循本科阶段课程内容“偏理论、中高难度”,容量适中的原则,由本科阶段任课教师根据本科阶段的内容体系,编写该阶段的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定为《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的内容各成体系,课程内容知识点前后关系符合逻辑递阶层次要求,使中职和本科的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做到了合理衔接。

总体上看,中本衔接“3+4”分段培养的课程设置重视理论知识系统学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2.5+0.5”传统培养比较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不是中职、本科简单对接,而是“有机”对接,即在课程设置上要有贯通培养的内涵,即“纵向一贯”。同时,衔接又不仅仅是“贯通”,尚需中职、本科保持各自的人才培养特点,中职毕业生除了升学外,也应该可以选择就业、创业及其他升学渠道,即“横向一体”。

因此,开展中职与应用本科“3+4”分段培养物流管理人才,能够拓宽本科物流人才培养选择范围,提高物流人才供给,满足苏州及周边地区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景霞, 李家墅. 中高职衔接与传统人才分段培养方案的对比性研究——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2015(2):8~9.

第9篇

1改革指导教师考核制度

将指导教师的考核情况与研究生导师资格、职称评定、荣誉授予等挂钩,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部分责任心不强、指导不佳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考核结果直接与工作量挂钩。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1成立院、校两级毕业设计督导组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必要成立院、校两级毕业设计督导组。院毕业设计督导组要服从校毕业设计督导组的统一安排,并作为年底考核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促使各院对教学、科研并重。院毕业设计督导组不定期地对论文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进行检查监督,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督促指导教师做好工作。如果有条件的话,派专人全程跟踪某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实时发现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院和学校,并及时完善更正,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

1.2建立指导教师诚信库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高校教师设立指导教师诚信库,不仅实现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自我约束,也是高等学府为社会输出优秀毕业生的前提。校院两级毕业设计督导组随机抽查本科生往年的毕业设计,并聘请外单位专家对毕业设计进行盲评,评阅结果设置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以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连续两年评阅结果为中及以下的指导教师给予黄牌警告,第三年仍为中及以下评阅结果的指导教师,将出现不良记录,纳入个人诚信库中,并相应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加职称评定及各种荣誉的资格。另外,让本毕业生为指导教师进行打分,客观评价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为了保证公平性和合理性,以三年内各位本科毕业生的打分的算术平均值为依据,满分100分,低于70分的指导教师同样出现不良记录,纳入个人诚信库中,并相应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加职称评审及各种荣誉的资格。从而有效地提升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指导力度。

2建立合理奖惩制度

建立奖惩制度方面,通过适当、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毕业设计高质量的顺利进行。

2.1学生奖惩制度方面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而毕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独自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为日后参加工作或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应密切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创新理念开展各自的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开展的工作可在具有一定级别刊物上发表,学校可适当资助一定额度的版面费,充分调动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潜力。若论文内容创新性好,学生表现特别优秀,评为校级及以上优秀毕业论文,学院学校可考虑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积极性不高、表现较差和常以找工作和考研为借口的学生,则坚决不能纵容,一次答辩不通过者将进行二次答辩,如果二次答辩仍不通过者,将不予发放学位证书,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在毕业设计初期就有一定的紧迫感,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完成。

2.2指导教师奖惩制度方面

指导教师作为学生的点拨、启迪以及培养学生的良好工作习惯、方法和自学能力的领路人,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好坏至关重要。目前往往一名教师需要指导多名甚至十多名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导致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因此,对那些密切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创新理念为学生选题、悉心指导,并获得相应成果者(学术论文、发明专利、校级及以上毕业论文)给予研究生导师资格、职称评定、荣誉授予等倾斜,鼓励各位指导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对于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不通过者,将同样纳入个人诚信库中,并相应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职称评定及各种荣誉的资格。从而提升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重视程度。

3探索校-企合作本科毕业设计模式

石油工程是一门工程性强的专业,比较注重油气田现场应用。目前校内的本科毕业设计多以理论性课题为主,往往缺乏实践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借助其地理位置优越性,周边可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研究院所、中石油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和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展开毕业设计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发挥人才和理论优势,企业发挥生产技术实践优势和经验,从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双方共同制定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实施方案,共同指导,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相关制度进行开题、检查、评阅和答辩。学生也可以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观念,使学生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也锻炼了为人处世的能力。同时校-企指导教师也可相互学习,学校指导教师可接触油田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避免了“闭门造车”的尴尬局面,提高自身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企业指导教师通过这一合作模式也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指导油田生产实际。由此可知,校-企合作本科毕业设计合作模式可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既解决了油田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从而达到了石油工程专业的设计初衷。

4结论

第10篇

关键词:多层次;专业职称资格证书;模式;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涉及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诸要素。结合地方高校的定位和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我院IT类专业实行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升IT类人才培养质量。

1新模式内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人才为定位和目标,以100%通过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50%以上通过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为专业特色,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的考试,它将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与国际接轨,报考不限学历与资历条件),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各用人单位可以从考试合格者中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即学生参加该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由国家人事部颁发的相应职称资格:初级资格为助理工程师级别,中级资格为工程师级别,高级资格为高级工程师级别。

我院IT类专业的特色是把初职称资格证作为合格毕业生的条件;以中级职称资格证带动各门课程的学习,以50%以上的学生能取得中级职称资格证作

为努力的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了这一点,就使学生掌握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并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就业能力和就业后的工作能力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模式实施的意义

2.1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接轨”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的考试,是到目前为止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实施得非常成熟的岗位或职称证书,该项考试已于国际接轨,国外IT行业认可,设三个级别层次,共有20种岗位资格考试,高级资格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中级资格包括: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初级资格包括:程序员、网络管理员、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电子商务技术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1]。这些“以考代评”的专业职称考试与岗位或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相适应,必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促使我们的培养方案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走出学校就能上岗,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研究项目(20070337);黄冈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07CE01,2008AE01)。

作者简介:吴定雪(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图像处理、模式识别、高教研究。

2.2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据了解,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资格证书纳入培养方案且由学校组织具体实施的院校很少。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证书的考试内容与IT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学生必须通过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锻炼才能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证书。所以,如能有效实施该模式,必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能使我们的学生从众多的就业者中脱颖而出。从我院近几年的学生就业岗位来看,取得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就业岗位、就业地点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学生就业岗位一般,有的很难就业。

2.3提高学生起点,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将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各用人单位可以从考试合格者中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即学生参加该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由国家人事部颁发的相应职称资格:初级资格为助理工程师级别,中级资格为工程师级别,高级资格为高级工程师级别。 按照国家计算机系列职称考试规定,大学本科毕业一年后才能获得助理工程师,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后,需在实际工作岗位工作5年以及达到用人单位另外规定的条件后方可参评工程师职称。如果学生在校能通过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取得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证书比大学本科毕业后参评助理工程师的时间要提前两年;在校能通过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取得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证书比大学本科毕业后参评工程师的时间要提前5年,大大缩短学生的入职年限。

3模式实践

3.1构建教学计划核心课程

我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为保证该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顺利实施,我们选择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中级资格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考试内容和考试大纲分别作为三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设计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体系,将初、中级水平(职称)考试内容嵌入式及课程化。

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集约型、开放型的课程体系的原则,设置平台――模块――课程组三级指标课程体系。前两年按计算机类一级学科打通培养设置课程,主要安排全校性公共必修课、通选课和学科基础课,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英语等。三年级起,根据学科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地、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课程并据此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一级指标中设四个平台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计算机学科基础核心平台、各专业主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二级指标(四个平台课程体系下)中设五个模块化课程:公共必修课程模块、通选课程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等;三级指标中设四个专业方向课程组等。在构筑该课程体系中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常规教学中的软件工程课程只是在作为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科专业大四学生的选修课程,但在我院IT类专业实行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中,软件工程课程是作为这几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的;二是将计算机专业英语纳入了学科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参加此项考试和阅读IT技术文章非常有利,我院对此高度重视和关注。

3.2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1) 深化改革,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首先,将实验课程按内容分段、分级,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提高型实验、课程设计、IT企业实习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七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加强其实践能力的训练。其次,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2]。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掌握操作技术、“照方抓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其三,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自主实验课题、毕业论文(设计)实验等活动场所。

(2) 加强建设,夯实实践能力培养基地。自2006年以来,我院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3]。我院相继与中软国际、四川华迪等公司和企业建立了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了校院两级实验室、大学生软件创新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共计30多个,这些基地每年能够容纳近200余名本专科学生进驻实习,完全解决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瓶颈问题,形成了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这些基地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了解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过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加强管理,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和能力训练。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一是突出选题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确保综合训练的要求。二是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指导工作。三是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实施院、校二级答辩、审核制度,修订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标准,形成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按6:3:1的比例,评定最终成绩的制度和考核体系,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4) 搭建平台,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空间。以探索工学结合[4]为突破口,首先让骨干教师参与到企业单位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当中,然后将实际项目开发流程和实现过程带到课堂分组实践,建立以实际项目为主导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教师的实际行动来熏陶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与实际开发项目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一致,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和职业性。我院在2006年建立了黄冈师范学院软件创新实践基地,每年学生在该基地进行公司化管理和训练,为地方相关部门开发一些管理软件,如:黄冈网校、黄冈师范学院校友网、黄冈市教育局师资管理系统等,项目教学完全按IT公司工程项目运作,由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负责管理和指导,设立项目开发部,项目经理、项目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全部由学生组成,由我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项目完成后聘请企业专家对该项目的质量和功能等进行考评,最后该项目小组对该项目进行展示,接受学院的全体学生的的质疑和Bug寻找的挑战[5]。

3.3加强师资培养

为了深入实施IT类专业实行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院早在2005年初就开始了师资贮备,主要的措施和手段有:一是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实施“讲师+X工程师”双师型工程,青年教师必须至少取得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资格)考试中级资格中的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的一种资格,到2006年底35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了上述规定;二是从2006年初开始,我院每年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师到如中软国际、东软集团、华为等IT企业参与项目开发达一月之余;三是专人负责辅导学生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级别的考试工作。

4模式改革的成绩及问题与不足

4.1模式改革取得的成绩

通过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学生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一些成绩。

(1) 近几年的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中我院学生的通过率逐年攀升。在2009年5月的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我院一本科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系统分析师”级资格(水平)考试。据统计,在开考的十余年间,湖北省全省获得该资格的在校本科生不足3人。20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210人中有204人通过了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通过率97%,有38人通过了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通过率19%;200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163人中有160人通过了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通过率98%,有42人通过了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通过率26%;200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138人中有136人通过了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通过率98%,有41人通过了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通过率30%。

(2) 极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从我院近几年的学生就业岗位来看,取得中级职称(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大部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就业岗位、就业地点好,起薪3000~5000元;取得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考试证书的学生就业岗位、就业地点较好,起薪在2000~3000元;其余的学生就业岗位一般,有的很难就业。

(3) 大学生科研成果丰硕,科研氛围日趋浓厚。学生参与项目训练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初步统计,学生已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4) 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不错成绩。我院连续两年参加的由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正保教育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ITAT就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不俗成绩。我院学生在2008年取得了C、Java语言程序设计组10项国家三等奖,16项优秀奖;2009年取得了C、Java语言程序设计组3项国家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在2007、2008、2009年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累计荣获国家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4.2问题与不足

(1) 对以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不足。还有不少教师对教学计划中根据计算机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资格考试的要求构建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的归属性质以及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认识不一,存在一定的异议,为此对某些

教学任务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2) 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束缚,以及长时间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影响,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实践教学仅作为理论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片面地认为学生质量主要看理论知识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

(3) 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还有待加强。随着我院新专业的设置、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量越来越大,而教学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滞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给实践教学开展带来许多困难。以上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5结语

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开展计算机本科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希望多层次计算机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抛砖引玉,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胡圣明,褚华. 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与培训指南(2009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SWEBOK. 2007 Guide to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Body of Knowledge [EB/OL]. [2009-10-10]. .

[3] Tony Greening.21世纪计算机教育[M]. 麦中凡,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 李发伸.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C]//教育部中外校长论坛领导小组. 中外校长论坛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7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8[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Pattern of Multi-level Computer Professional Credentials

WU Ding-xue, FAN Wen-ping, FANG Yuan, CHEN Xiao-li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China)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高职的毕业设计与普通本、专科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二是突出培养学生具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1]。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次锻炼。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质量不断下滑,学生完成论文时东拼西凑、网上下载、请人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此,本课题在借鉴国内外对高职毕业设计的经验基础上,以我院建筑工程系学生毕业设计为研究对象,对高职的毕业设计进行初步的探索,建立起能够促进毕业生实用性的方法和措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大量资料,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了下列的实施步骤:高职毕业设计实践需求,进行学校和企业的调研与走访对高职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利用国内、省内、校际之间的交流并借鉴国际的先进模式进行运行机制研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指导与参与机制的建立教学实施形成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设计机制。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改善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培养手段。它是进行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提高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方法。

(2)毕业设计方式的改变,毕业设计课题提前发放、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现在的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第六学期初进行,而这个时期高职毕业生往往开始忙于找工作,根本安不下心去做毕业设计(论文),所以就造成了一种“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为解决好这个矛盾,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能力,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再进行安排。在学习专业技术上,可以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毕业设计的时间可以调整。

(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难易程度要适宜,针对性要强。与本科生相比,由于高职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较薄弱,在校学习的时间短,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所以对于高职生毕业设计的要求应不同于本科生。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具体要求,具体表现在论文理论深度、专业知识的广度要求降低,更注重其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查。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

建立适合于各自学校的毕业设计模式,必须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为核心,那么这些核心品质主要包括的内容,要求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原则,各个学校要各自研究把握。

参考文献:

[1]胡鸿志,郭庆,徐翠锋.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J].职业时空:76-77.

[2]王豫峰,徐春雨,杨萍.毕业设计跟踪管理系统的研究[J].系统管理:28-29.

[3]张西芝,甄姬娜,刘敏娟.关于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信息与电脑:182.

[4]王功.浅谈高职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48-49.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分化;整合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初先后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定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数量指标。我国从1949年开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经历了53年的艰难探索,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3%,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0年的98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660万人,9年时间高校毕业生人数翻了6.7倍。毕业生人数几年时间内成倍增长,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而我国对求职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却甚少,通过中国知网以关键词“求职行为”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论文只有46篇,这些与“求职行为”相关的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1)研究的人群多为失业者、低保者及下岗工人;(2)研究的角度多为经济学视角或心理学视角;(3)研究方法上偏向理论、文献研究。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研究是当今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而找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分化特点及整合模式是当务之急,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的分化与整合理论来诠释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求职行为的分化与整合

(一)分化与求职行为的分化

分化(differentiation)一词本是生物学术语,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用进化论观点看待人类社会的进程,他认为,随着社会总体的增长,社会个体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分化,即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分化造成相互依赖,进而造成整合。《现代汉语辞海》把分化解释为:①性质相同的事物变成性质不同的事物;②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1]。王恩斌(2003)主编的《社会学教程》将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特点的现象称为同质性,而将事物之间相互不同的现象称为异质性。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分化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也出现了变化,无论是求职行为的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求职行为的范围上、方式上都出现了异质性,如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毕业生毕业后就可以安排工作,无求职后顾之忧,高校教育大众化阶段就有可能两三年找不到工作,甚至时间更长;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一般毕业生毕业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流动性不大,而大众化阶段则自由化,自由流动,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所找的工作一般都专业对口,而大众化阶段不局限对不对口,有很多毕业生找的工作并非对口;高等教育精英阶段求职行为方式单一,国家统分统配,大众化阶段百花齐放,有的是政府提供,有的是市场提供,有的是中介机构介绍,还有的是自主创业,总的来说呈分化趋势,表现出异质性、多元性与多样性。

(二)整合与求职行为的整合

“整合”(Integration)的最早使用者要推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他在《第一原理》中阐述了著名的进化公式:“进化是经过不断的整合与分化,是从不确定、不协调的单纯性到确定性、协调的繁杂性的变化。”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着分化阶段和随后的整合阶段”[3]。中文原先没有“整合”一词,在汉语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和《中文大辞典》中,均无“整合”这一条目。郭灿鹏(1997)认为,中文里的“整合”是由英文“integration”翻译过来的,蕴涵着系统内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作用,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协调乃至相互包含的状态,从而使系统达到高度有机的团结、统一或一致的合作。

求职行为的整合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学校、政府、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应提供实质性帮助,使其在观念、方式方法、制度及专业能力上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求职行动,来达到找到满意工作的目的。求职行为的整合包括政府整合、制度整合、观念整合、学校整合及自我整合等。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分化的特征

(一)求职行为时间上的持久性与多次性

求职行为在时间上表现为持久性与多次性,求职行为的持久性是指求职者在求职时时间跨度比较漫长,求职过程有可能伴随至终身。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国家统包统分,一次性到位,只要找到工作就可能是终身职业。因此求职行为是短暂的;大众化阶段出现了分化,有些求职者的求职行为持续的时间不长,一找到即是终身职业,有些却不然,一生中可能都要求职,持续的时间较为漫长。求职行为的多次性是指求职者求职的频率比较高,只要工作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差距,就出现另寻门路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求职者自身的原因,如工作不太适合自己,或薪水过低,而主动另外求职;另外一个原因是单位原因,若单位觉得求职者不能胜任该项工作,单位就会辞退求职者,求职者只好被动去求职。所以只有当双向选择达到一致时或双方都满意时,这种行为才算终止。

(二)求职行为空间上的无界性与集中性

求职行为的无界性是求职者求职时无国度与地域之分,自由流动。传统社会大学生就业都比较封闭,从哪来到哪里去;转型社会却不一样,自由流动,双向选择,求职者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去就业,也可以到边缘山区去就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流动,甚至可以流向国外就业。求职行为的集中性主要是指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老区等发达城市。就算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该省的大学生就业也具有集中性,如近几年广东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基本集中在珠三角地区9地市,占已就业毕业生数的80%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广州市、深圳市与东莞市,到茂名市、外省和云浮市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较少。

(三)求职行为范围上的广泛性与跨专业性

求职行为范围上的广泛性是指求职者的就业范围不断在扩大,就业分布在各种行业。这主要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成分决定的,我国经济成分划分为两大类,五种类型。第一类为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类型;第二类为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一般都在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就业,大众化阶段大部分毕业生向民营科技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单位转移。求职行为范围上的跨专业性是指大学生求职时所找的工作并非专业对口。精英阶段,大部分毕业生都专业对口,而如今大学生找工作难,找对口工作更难,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历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对口率最高仅在三成左右,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与专业方向不对口。

(四)求职行为方法上的人际关系性与多样性

求职行为的人际关系有强关系与弱关系,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强关系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弱关系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格兰诺维特认为,美国社会是一个弱关系社会。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华裔学者边燕杰提出了强关系假设。即认为中国社会并非美国的弱关系社会,而是一个强关系社会[4]。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要办成事,靠的不是弱关系所能够获得的信息的广度与多样性,而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但也具有多样性,如不乏有凭借自己能力、机遇或政治权力、经济实力找到工作的。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的整合

(一)观念整合

观念整合就是要转变求职观念,使当代大学生认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一个人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岗位“终身制”。要由“终身制”就业向“先就业,后择业,再就业”转变。变更工作或者暂时失去工作是正常现象,这体现人对职业选择的自由和职业对劳动者标准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并且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在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就算有工作,就算就业,个体、私营,甚至小商小贩就算无业的陈旧观念。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法律允许,只要能创造价值,贡献社会,就要大力支持和提倡。

(二)政府整合

首先,政府要提供并搭建平台,要多把招聘会设置在学校、企业,使用人单位能够真正吸纳大学毕业生,也让大学生走进企业去了解情况,尽快找到称心的工作。其次,政府要提供小额贷款,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要研究符合经济发展规划中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服务,使大学生真正愿意去创业。再次,政府应搞好服务工作,解决大学生求职的后顾之忧。如在户籍、职称、交通等方面,为企业和大学毕业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使企业能够招纳人才、留得住人才。最后,政府要成立大学生就业培训机构,针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有关职能部门应免费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求职前培训。

(三)制度整合

制度整合就是要出台并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分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偏远地区工作。在实施“选聘毕业生到村(居)委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上,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保证他们的待遇,使他们真真正正愿意到基层,到山区,到欠发达地区去,脚踏实地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四)学校整合

学校首先要认清高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求职形势,深入调查人才市场的需求,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同时,各院校要加强联系和沟通,避免热门专业重复设置。其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指导,避免盲目性。再次,多与人才市场联系,及时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

(五)自我整合

自我整合就是通过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专业技能与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进行评定,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求职行为。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充分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亲朋好友介绍等各种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抓住就业机会,实现就职。

参考文献:

[1]范庆华.现代汉语辞海[K].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96.

[2]王恩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5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