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21:0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物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1(b)-013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i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was used to 57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students of Daqing Medical College enrolling in 2012 (experiment class). while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was used to 62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students of Daqing Medical Collage enrolling in 2011 (control clas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was evaluated through skills tes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 related knowledge examination and compan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scores of skill test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81.25±5.77) scores] and the scores of GMP related knowledge examination [(83.68±4.53)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 [(76.41±4.19), (75.33±4.86) scor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and the feedback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good. Conclus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with a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drug quality,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GMP and higher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practice skills.
[Key words] Simulation syste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directions; Practice teaching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药物制剂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随着药品生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强制推行,用人单位希望药学毕业生掌握更多的GMP环境下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1-3]。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别强调需培养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医药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是按照GMP要求,整合了当前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药物制剂设备、岗位标准化操作、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车间管理等内容,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受训者置身于一个虚拟的现实环境中,真实地感受药物制剂生产线各个环节的操作[4]。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5],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药学专业实施“校院企共育,分方向培养三阶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校院企合作育人,引导学生在医院药学、药物制剂两个专业方向形成分流,以职业岗位强化专业技能,以满足市场需求[6]。我校自2012年开始,将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引入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比较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的实训教学与传统实训教学的差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校药学专业2012级药物制剂方向学生57名为实验班,2011级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学生62名作对照班,两班均为我校统一招生,入学分数相近,学生素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届学生授课教师,实施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完全一致。实验班与对照班理论教学相同,主要是通过教师对相应章节内容的精讲,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实训教学方面,对照班采用的是传统实验实训教学,即由实训教师通过口述、板书、多媒体等形式布置实训内容,交代实验目的,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训;实验班除传统实验实训教学外,融入了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即实训教师在总实训内容及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的上机操作取代部分传统实训中教师反复口述、多媒体演示及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实训内容。
1.2.1 教师引导,模块实训 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即是在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设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3门课程讲解完对应章节后,在药物制剂仿真模拟实训室中的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班学生领取学习任务,教师做演示,系统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生产过程及岗位职责。实训项目共分为4大板块:固体制剂(颗粒剂、片剂与胶囊剂等)、水针药物制剂、工艺用水系统以及空气净化与空调系统。
1.2.2 自主探索,反复训练 课后定时开放药物制剂仿真模拟实训室,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就任务完成过程进行总结,突出遇到的问题,然后反复进行操作,并可通过岗位操作录影强化岗位技能,直至掌握本技能要点。由于实训教学学时有限,不能将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所有内容计划在学时内,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未列入实训教学的内容,如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药品生产企业GMP检查岗位、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工作文书的读写、工厂实习的注意要点等,实训教师可适当布置作业以引导学生学习,从系统的角度使学生能够深入的认识GMP。
1.2.3 仿真测试,学结 通过服务器设置文字考题,并从仿真场景、仿真岗位选出操作类考题,共同组合成多份电脑试卷,学生随机选题并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在实训期间的学习效果。通过测试结果,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教师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指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实践技能知识,理解药物制剂生产原理和工艺。
1.3 效果评价
1.3.1 技能操作测试 将对照班与实验班进行技能操作测试,通过校企合作所建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7]共同编制综合实训题,并制订实训技能考核标准,学生随机抽题分组配合完成,在传统实训室完成,比较两组完成情况。
1.3.2 GMP相关知识考核 GMP相关知识考核试卷的制订将由学校教师与校企合作的药企管理及技术人员共同制订,涵盖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设备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等相关课程内容,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同学在固定时间内完成GMP相关知识试卷的答题。
1.3.3 药企问卷调研 对与我校校企合作的药品生产企业及医院制剂室进行问卷调研,问卷由药物制剂方向相关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根据两届学生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具有可信度。其目的是调查在实施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前后,学生与生产一线对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差异。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技能操作测试与GMP相关知识考核
结果显示,与对照班比较,两项考核实验班成绩分值均上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技能操作测试结果提示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的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优于传统实训教学。GMP相关知识考核结果提示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的实训教学能更好地将GMP相关知识渗透到实训教学中,促进了学生对GMP的理解,促使在校学生进入企业时能更好地适应GMP管理的要求。见表1。
3 讨论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药物制剂专业方向更是实践性、操作性的代表,因此,其实训教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强化学生岗位基本技能和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8-9]。我校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比例约为1∶1,其综合实训设在第四学期,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训项目围绕临床常见剂型设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达到岗位工作需求,实现实训目的[10-14],同时,结合课间见习的实训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是为了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实训教学更好地面向生产一线岗位群需求而设计的以计算机为载体,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和三维模型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并以单个实际药物制剂的生产为背景,分流程、分岗位提供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4]。由技能操作测试和GMP相关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分析,发现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的实验班测试的两项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验实训教学的对照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说明这种实训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班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在线亲身体验制剂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文书的读写、管理单据的使用、关键操作的流程、设备的使用等,并以其中“角色”身份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实训质量。
药企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实验班得到了校企合作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高度肯定,均表示实验班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相较于对照班,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在工作中,实习指导教师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反复强调岗位特点、岗位标准、岗位实际操作要点、岗位安全问题等内容,实验班学生能更快的进入GMP状态,缩短与生产一线对接的时间,为药企的快速发展充实了力量。相关技术人员反应实验班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度更高,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及时提出,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考,间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充分体现出了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的优点,实验班学生在仿真实训中采用的主要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此方式培养了学生整体设计思维,主动探索,根据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15-16]。
总之,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融入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的实训教学后,使实训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17],缩短了理论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执行与操作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由于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应用于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的综合实训课程还处于不断探索中,仅2012级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学生采用了此教学方式,样本量有限,同时,如何更好地使该软件系统为实训教学服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撑工业化发展,指向岗位,面向人人的教育,虚拟仿真技术与职业教育原理高度契合[18],笔者相信,随着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实训教学的深入研究、推广和应用,这一方式将成为现代药品类专业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继辉,邵蓉. 新版GMP实施过程中亟需关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事,2012,26(1):88-91.
[2] 谢博生.关于推进实施GMP的思考[J].中国药事,2008, 22(10):846-847.
[3] 李瑶.新版GMP部署实施,新旧版并行各有章法[N].医药经济报,2011-2-28(001).
[4] 罗文华,邱家学,林英战,等.GMP实训模拟系统[J].药学教育,2007,23(6):45-48.
[5] 刘玮,宋海南,刘丽,等.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4):179-180.
[6] 苏红,刘志宝,李春英,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1):237, 239.
[7] 苏红,刘志宝,李春英,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校企合作育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2):252.
[8] 卢建峰.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8-599,617.
[9] .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9(29):104-105.
[10] 王文宝,杨俊涛,邢志霞,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综合实训技术课程的开发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5):56-57.
[11] 崔燕兵,张斌,邢志霞.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 32(1):114-115.
[12] 刘刚,冯里,刘浩宇,等.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课程综合实训体系开发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119-120,125.
[13] 杜利月.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综合实训的探讨和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36-37.
[14] 李晓芳,金描真.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7):163-164.
[15] 马雪洁,王云飞.基于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3,(5):87-89.
[16] 何颖,张晓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62-163
[17] 余雪.高职护理专业仿真实训教学及情境设置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300-3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混合式学习的逐步流行,引起了各职业学校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1][2][3]混合式学习一般是指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特别是指在线学习和面对面的课堂学习的有效组合。各学校教师结合课程特点,针对特定学习群体,探索将在线学习和面对面的课堂学习两者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同时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作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4][5]
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6]
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等方面的研究。本课题组所研究的混合式学习,是指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的混合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混合式学习,即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有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的教师讲授,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W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无缝对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便利。
《药物制剂技术》作为一门以实验实训为主的学科,涉及一些设备的操作和工艺处方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且设备操作要求较高,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传统的灌输无法提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特点,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药物制剂技术”是在药剂学理论指导下,研究药物制剂生产和制备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是制药类专业核心专业课程,药学类专业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根据高职高专制药类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教学在内容上突出专业性、实用性、技能性。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药物制剂工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针对五年制高职药学类的学生而言,该门课内容设计以各类药物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为线索来进行,共分7个模块,并分化出35项工作任务,总课时为216学时,12学分,分两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重点讲解药物制剂基础知识和基本单元操作,第二学期主要讲解各种剂型。
该课程注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验实训教学项目较多,设备的操作、工艺的把握要求较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要求较高,特别是结构复杂的操作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学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实验实训教学中,一个学期一种剂型只开一次课,学生分组上课,动手操作的时间和机会是有限的,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和反复的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一门技能,而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主动到实训场所进行预习、复习。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在应用性课程的学习上,往往欠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此外,学生对职业岗位操作和管理了解不够,学生存在个性差异,理解能力与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三、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和调查
利用问卷星进行“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认知调查”网络问卷调查[7],选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4届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学习者对混合学习的认知、满意度,并调查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团队技能来分析学习者特征。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喜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面对面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网上学习平台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主动性,并且很难将知识串联起来,综合运用,遗忘的速度较快。
访谈高年级学生发现,该时期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对实训课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特别是带料生产的实训内容,学习态度良好,但是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较弱;喜欢探究新事物,成长在网络时代,对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感兴趣,乐于通过网络智能终端获取互联网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
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入手,结合现有该课程信息化教学研究基础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建设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同时结合《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特点,参照课程标准进行模块化设计和课程结构梳理,分别设立了药物制剂基本单元操作模块、固体制剂生产模块和液体制剂生产模块等重要生产模块。学生可以利用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做作业、测试、学习话题讨论等学习活动,也可以查看应用教学资料、查看学习记录、进入学习社区分享交流,打破时间及空间壁垒,利用网络拓展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提升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以任务驱动开展学生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行为为主导”的职教理念为指导,结合本团队教学理念“职场化管理、开放式训练、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我校药物制剂实训工厂理实一体化的网络多媒体实训室,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及信息资源,通过建立药物制剂泛雅学习交流平台,整合精品课程、教学视频、仿真模拟软件等教学资源及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药物制剂技术学习中遇到的设备结构复杂、操作复杂、实训操作安全性要求高等问题。[8][9][10][11]
(一)课程开展前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开展前以小组为单位,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充分挖掘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特色,分别在课前为各小组的同学们设置任务或者讨论主题及预习内容,需要学生根据任务或者讨论主题提出方案或者自己的见解,带着问题和方案进入课堂学习,比如固体制剂中的胶囊剂,课前通过泛雅平台讨论,为学生设置情境“每逢春夏、秋冬季节变换之际,都容易感冒发烧。这时习惯到药房去买点感冒胶囊服用。那么同学们知道胶囊有哪些种类吗?知道胶囊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请各小组工艺员带领大家绘制胶囊剂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学生通过平台上胶囊的微课,了解胶囊剂,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和资料收集,在下次课前就对胶囊剂展开调查,这对熟悉课堂要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再以药物制剂技术中的滴丸制备为例,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并没有见到过滴丸,不像片剂和胶囊剂那样普遍应用,所以单纯的理论讲解是抽象而低效的,结合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视频(历届学生的作品和美拍小视频),动画、教师制作的微课单元和仿真模拟操作,学生可以在课前小试牛刀,自己预习并仿真模拟生产。这样,既对整个工艺流程先进行了熟悉,同时也对滴丸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而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带着任务去学习,带着揭开面纱的好奇去探索,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药物制剂混合学习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上,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学生实训生产前分别观看胶囊生产的微课集中学习,结合历届学生制作过程的美拍视频,实操视频,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冲击,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仿真模拟练习,在解决虚拟仿真制作胶囊产生的问题同时,将每个小组出现较多的困难进行汇总,集中讲解。比如“全自动胶囊机设备的启停顺序”如果在生产中因为不熟悉操作流程而错误操作,就可能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乃至人员的伤害。结合线上学习,教师进行现场正确操作演示,学生在工艺员带领下,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训生产。从而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式混合教学。实训任务完成之后,各小组可以选择教师设置的闯关模式、游戏模式、测试题模式,完成本次课的任务点,各个任务点分别可以设置障碍,如在胶囊的生产操作视频中,插入操作测试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或者“大家来找茬”等项目。例如,“大家来找茬”让学生找出刚才视频中的错误操作,加深学生对正确操作的认识,提升学生规范操作意识,学生完成测试题后方可进行视频继续观看,在游戏模式中学会了本节课知识。课堂教学设计如图2。
课堂通过工艺员基础知识展示、交流讨论、仿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实训活动、小组合作、各岗位互相配合等方式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过程实施主要分为5个环节:基础知识探讨仿真模拟操作角色体验式实训操作产品检测总结评价。通过在不同环节中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成功制备出胶囊剂仿真样品和合格的胶囊剂作品,从而突破该实训项目的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学”,同时以完成实训任务为主线,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而且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运用多种评价资源,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多元评价。[12][13]不仅注重知识目标的考核,还强化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的考核。包括作品评价、过程评价及项目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采取多维度,包括学生测评和教师点评;在线测评、口头点评、课堂观察及作品展示等,客观有效地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教学评价方式设计如图3。
1.现场评价
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对照行业标准对制备的滴丸作品进行组内自评,总结在实训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各小组之间对滴丸作品进行打分互评,评选出最佳作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r,针对实训部分出现的问题进行总评。
2.学习平台辅助评价
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登录学习情况,会在学习平台上记录统计,自动生成评价分数,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分值比例,分配课前课中课后的分数权重,学生可以将实训过程中产生的视频或图片作品上传至学习平台作品区,平台公众对作品公开投票,点赞得分,以赞多多得分的形式给学生打分,评选最优作品。
3.评分系统
利用评分系统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通过学习过程评价表和作品完成情况评价表对目标达成情况和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系统打分,以便教师动态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六、教学效果反馈
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了药物制剂实训工厂和药物制剂技术学习交流平台,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便捷的操作功能、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模式、个性化的学生互动平台,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手段,GMP仿真模拟车间可以帮助学生课前自主完成新知的构建;利用互动交流平台将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教师、学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能够与企业生产一线接轨,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通过Flash演示动画,仿真模拟软件,精品课程网站,Iebook电子期刊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对内容领悟更透彻,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实训中,指导学生的规范操作。课堂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结合小组协作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和团结合作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来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拓展提高。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利用问卷星进行“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的满意度调查”网络问卷,选取在校两届五年制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0]和随机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专注、相关、信心、满意四个维度的15个问题项的应答得分率F值均大于0.5,调查数据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α信度系数法分析结果,α信度系数为0.955,大于0.8,问卷信度可靠;效度分析结果KMO值为0.87,大于0.7,表明此问卷信度较高。对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结果见表1,说明学生对“药物制剂技术”混合式教学的评价非常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关注度高,认为课程学习与自身发展相关性较高,喜欢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学习充满信心,并对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与效果感到满意。学生访谈表明,喜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面对面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网上学习平台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
七、?Y语
混合式学习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开展,主要以课前学生自主进行开放式训练,教师进行督导的方式,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实训教学,同时依托基于泛雅辅助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平台,结合仿真模拟软件、精品课程网站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围绕“**剂型的制备”这一主题,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实施和评价模式,解决药物制剂实训课教学方式单调、重点突破难等问题,最终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药物制剂技术实训课教学模式。
1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制剂教学中的实践
1.1 建设GMP仿真车间实训教学平台
高起点、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室,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中完成,其中“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模拟或真正车间中才能完成,而药品生产GMP的内在要求,使得医药企业无法满足药学类专业人才GMP实训教学的需要。因而,符合GMP标准的、与现代制药工业同步的药学类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也就成为相关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1.2 组织与实施药物制剂“五位一体”课程
教学组织一体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在班级内部建立了QA小组,它是以一种管理人员的身份出现的,是提高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手段。QA小组实行轮岗制,所以要求每次实训课承担QA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掌握本次实训的整个内容,包括生产流程、设备调试与使用、质量控制的关键工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因此在实训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帮助QA制定与项目相关的一系列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标准,并在课程中贯彻实施。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QA要及时反馈并记录,在项目结束后加以总结,并对每组的表现、成品质量加以评价。其次,其他学生按岗分工,各负其责,按生产工人进行管理,完全按照SOP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在实训过程中QA小组将对每个制剂小组进行检查和监督。完成实训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QA对本次实训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充评价与总结,为下一项目的学习提供宝贵经验,以此达到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1.3 教学结果评价方法
2 成效分析
2.1 对比分析传统教学与五位一体课改教学的区别(表2)
2.2 教学质量对比分析
通过药剂学实训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动手能力、对岗位了解程度以及责任意识都有显著的提高,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评价,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情况总结表格如表3。
(1)期末考试。采用统考方式,统一出题,流动判卷。分为理论与实操两个方面结果是实验班优秀率明显大于对比班。
(2)技能大赛。在学期下旬,我们采用技能大赛,药事法规竞赛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了考核。实验班的学生在竞赛中的优势也比较突出。
(3)企业回访。学校教学结束后,学生们分别被分配到企业进行实习工作,在实习期一个月后,我们在对比班与实验班中分别找出20名,到他们的实习企业进行回访。得到的结果是从工作表现及稳定程度等方面,实验班较优秀。
关键词:高职 药物制剂技术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80
《药物制剂技术》是制药理论与生产制备过程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具备GMP生产和管理意识。目前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照搬过来的,普通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综合管理能力,而高职侧重于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随着制药企业GMP认证的进一步深入和制剂现代化技术的提高,制药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制剂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21世纪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亟待改革,以体现其应具备的时代特征,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 明确开发思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与行业专家访谈,并到本市制药企业如:康普药业、方盛制药等进行调查,从了解制药企业对该专业人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着手,将药物制剂岗位的工作情境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更好地符合制药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为重点,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及实践性。模拟药品生产全过程,在教学中增加药品生产前检查、生产中质量控制、生产结束后清场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药品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增加教学的应用性及实践性。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1 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在教室学理论,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脱节、教师主体而学生被动等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室搬到实训室,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如讲颗粒剂制备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制备维生素C颗粒),将教室搬到实训室,先给出实验项目,即维生素C颗粒剂的生产指令,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生产指令和相关知识结合现场的原辅料进行制粒,分组轮换。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总结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等过程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并思考对所制备的颗粒需做哪些检查、如何检查等。实践完成后,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维生素C颗粒剂的质量,并总结颗粒剂制备实践过程及相关理论知识。该法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能显著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中全程采用多媒体,并结合大量的仿真软件及视频录像进行辅助教学,直观的图片和动态视频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讲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时,先放一段关于压片机的动画软件,通过视频演示录像,然后再对其工作原理详细介绍。应用多媒体演示剂型生产过程或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无法示范的教学内容,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建立“教学资源立体化”课程学习平台,保证教学效果
通过世界大学城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课件、教案、习题等,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
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
《药物制剂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需着重改革实践性环节。实践教学改革可从实验教学、药物制剂综合实训、药厂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等环节来突出强调实践在该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常见剂型的实际生产,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尽可能地实现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教学中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中独立完成实验(必要时老师加以指导),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是在本课程结束后,以GMP为指导,从药物制剂实际生产出发,深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全面模拟车间药品生产全过程。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资料的查阅、处方的设计、制备工艺的确定等任务,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完成综合性实训内容。该环节能显著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开发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现代职教理念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5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建设小组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方面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实行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举的考核模式,以《湖南省药学类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为考核标准,主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实行了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6 结语
随着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进一步深入,新辅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不断涌现,我们继续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指导方针为出发点,以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不断完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使学生接受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培养出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的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戴雅芳,赵璐.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探析[J].才智,2010,(23).
[2]冯希勇,袁绍莉.浅谈《药物制剂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64.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天然药物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医药传承几千年,先辈们为我们揭示了植物、动物甚至矿产等自然资源与人类健康的秘密;天然药物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来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智慧。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一条方向。继承与?l扬中华民族这个宝贵的自然宝库有多种模式和途径,尤其需要培养更多的药学相关领域的人才。天然药物化学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1],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对研究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执业药师必考科目之一,在整个药学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2]。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大,一方面天然产物种类多、结构复杂且相似性强,而且需要学生具备的基础知识较多;另一方面扩招等政策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此类课程反映比较枯燥,导致对本课程有畏难情绪。为提高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和效果,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将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主要介绍各种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结构测定方法。本课程化学知识是基础,各类天然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技术、结构鉴定是重点。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讲解的重点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化学结构决定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又决定了提取分离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个思路贯穿其中,学生认识到课程并不是一个个枯燥的知识点,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知识体系。
比如黄酮类化合物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在讲解本章内容时,先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特点,让学生根据结构特点分析黄酮类化合物会具有什么样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呈色原理是什么?在这里可以举红花的例子,为什么红花开花初期花冠是淡黄色的,开花中期变成深黄色,而到了后期又变成深红色呢?这样的例子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去思考。根据这个有趣的例子,结合不同开花时期红花主要含有的黄酮类成分的结构讲解原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结构和性质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平面性推测其溶解性大小,而根据结构中的酚羟基推测其酸性。学生熟悉了其相关理化性质后,就可以根据理化性质比如酸性提出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合理方案,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槐米中提取芦丁的实训操作,比如碱溶酸沉法,详细讲解提取分离方法。而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弱化结构测定的部分,重点介绍提取分离的技术。尽量做到让学生思路清晰,对于每一章都有重点地学习。
二、改进实训教学方法
由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方法需要通过实训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以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训课和理论课同等重要。实训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有帮助。然而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要按照固有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结果是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能力,对实验的原理理解不透彻。
针对以上问题,必须改进实训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预习,主动了解实验目的和步骤,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课堂上用视频示范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操作,理论讲解得再详尽也不如用一段小视频展示更为直接。另外各门药学理论课为了系统性完整性自成体系,这种设置直接导致了药学实验教学系统不完善,具体表现在部分实验内容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和部分实验项目遗漏的现象,换言之,药学理论课的相对独立性破坏了药学实验课的系统完整性[3]。各个科目的老师要在一起多讨论,把实训整合起来,做到既不浪费宝贵的学时,也尽量覆盖全面的实训内容。
三、提高课程吸引力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校内实训 校外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53-01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人才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层面的要求应运而生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优质课程标准的制订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生化分离工程是生物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从发酵液、 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提取、精制生化产品的一门学科,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作为现代生物工程领域的下游技术, 生化分离是生物工程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之一。目前, 生化分离技术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2],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等相关专业中,生化分离技术也是作为专业必修课而开设的。
我校药学院自开设生物制药专业至今一直将生化分离技术作为专业必修课,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作为高职卫生职业院校中的理科办学专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构建创新思维, 一直是我们探索和思考的内容,以下是我们对《生化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及实践的初步体验。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
本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的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我们选取企业真实项目进行产品分离纯化教学内容的序化及教学,选取的项目具有很好的覆盖性和针对性。在进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每个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以任务引领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到技能,同时积累信心、培养责任感。项目的实施按照行动导向的六步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将任务流程化,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
根据教学要求我院选择了李万才编写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化分离技术》这本教材,该教材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按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的实际,全书设计了5个代表性教学项目:青霉素的提取分离、牛胰脏中胰岛素的提取分离、银杏黄酮提取分离、牛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分离、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每一个项目突出实践教学,从认识产品的原料开始,分成4或5个学习任务,并包含许多子任务,逐步学习原料的生物药学价值、产品工艺过程,从项目引出理论知识。每个教学项目后是2个能力拓展实训项目,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练,达到“教、学、做”合一,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每个教学项目学习还包含必备的理论知识,以“拓展任务”形式列在教学项目中。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从项目化教学中清晰地理出思路,认识某一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我们让学生课前分组讨论,自己查找文献、收集资料,探寻并画出理论上可行的不同路线,在课堂上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探讨结果,分析各路线的优劣性,然后集体讨论出实际可以实施的工艺路线,以便在实训课上自己动手做出成品。通过自己的参与,大家在理论和实训方面的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利用好校内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被确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较好地调动了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高职院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单位,是一个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服务的“服务型”组织,更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
我校药学院现建有60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实验设备总值约600万,包括:化学技能实验室、药物合成实验室、天然药物实验室、生物制药实验室、药物制剂实验室、药理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应用药物研究所、分析仪器中心和试剂中心等。利用好校内实训是生化分离技术学好的一个关键,每一个实训都是大家在理论课上讨论出的可行方案,然后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看看工艺路线是否可行,能否制得出期待的产品。实训过程环环相扣,它既要体现提纯生物分子前沿技术手段,使学生通过覆盖大部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验,从生物原料开始到目的物的鉴别,能对现代生化分离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以便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训中某一环节的不当或疏忽,都会造成所要纯化目的物的丢失或失去活性,使实验失败,这些都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我分析总结、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不放弃的能力。
五、注重校外实训
为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我们和一些生物制药公司、药检所等单位建立了尽可能多的联系,并将其中与我们有长期协作关系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巩固学生所学的生化分离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等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具体应用于实践,使之与实际工作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4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实际操作,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
以上就是我在生化分离技术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作为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生化分离技术课程,与其它理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如何将这门课程更好地与生物制药专业相结合并与之融合,培养出真正适应生物制药相关岗位的专业人才是教学实践中始终思考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改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应用多媒体技术,进一步强化实训教学等环节,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考核评价
药物分析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1]。药物分析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完成技能目标很重要的一环[2-4]。但以前由于实验课时、仪器、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改革:1 实验教学内容
通过广泛的调研,分析医药行业药品检测及质量控制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药品检测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物分析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在成品药质量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了原料、辅料的分析。同时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国药典》为教学参考,制度实施的实验内容,具体内容有仪器分析方法、药物分析方法、含量测定、杂质检查、药物的鉴别、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洗涤等内容。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应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的认识,以理论结合实践。并应不断地提高所有学生的各项创新意识,让其进行各项综合的实验操作,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5-6]。2 教学方法
2.1 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学习基础(PBL)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7]。教师下达分析任务,提出实验的总体要求及预期目标,学生2-3人为一组,通过自学及查阅文献,获取资讯信息,拟订实训计划,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一个代表进行阐述,师生确定实训方案和教学设计(包括所用试剂的配制标定方法、实验器具及分析仪器的选择调适、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学习小组在工作任务的引导下,完成药物的取样、分析,规范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写出报告。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负责指导及辅助,并对检验操作要点进行重点考查,学生根据实验完成的情况开展自评和互评,对检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师最后点评。通过PBL教学法的应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
2.2 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和规范的基本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每次课程均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基本操作的讲解,主要针对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清洗等,特别是一些易忽视的细节,教师通过正确、规范的讲解示范,加强学生对常规实验仪器规范操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规范操作的能力水平。实验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实验全过程的管理,实验前检查预习报告完成的情况;对学生操作过程出现的违规或错误操作应及时督促纠正,并反复强调和提醒,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实验实践中牢记这些细节;实验结束时对每组学生实验现象、结果的严格把关,不合格者重做。从而使学生养成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规范的操作技能及科学的实验素养[9]。3 教学手段
3.1 通过开放实训、岗前培训,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确定基本分析技能项目,如各种玻璃器皿的正确选用、洗涤,滴定操作,紫外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的使用等,利用周末开放实训室,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对这些项目进行反复训练,个个过关。
安排一周的时间开设多学科合作的综合实验,进行实习前的岗前培训。根据实训中心的实际条件,确定训练项目。以阿司匹林片的综合实验为例,让学生从合成阿司匹林开始,关注产品的产量,分析合成产品的质量,并将合成的原料制成制剂,最后对成药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这样就系统地将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三门课程有机串联起来。经过查阅药典和文献,制定合成、制剂、分析实验方案[10]。在训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有步骤,并将最终结果与合格的市售品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样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又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顺利迎接即将来到的毕业实习。
3.2 引入虚拟实验和操作视频 由于大型分析仪器例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数量有限,而学校扩招后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使仪器的人均占有量较小,虚拟实验和操作视频有效克服了上述困难。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囊括了仪器组成及各部件构成、工作原理、条件选择、参数设置等内容。结合仪器的系统流路图、结构原理示意图、操作步骤分解图和仪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图等真实照片的展示,再嵌入Flash、3D动画及一些分子模拟软件处理过的生动效果和视频演示操作[11]。4 考核评价
4.1 重视实验记录和分析报告的书写 实验数据的记录及数据的处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实验报告的规范书写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评价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参照药检所和药厂化验室报告单的格式,结合教学的需要,制订了较为实用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训任务描述、实训准备(内含知识准备、工具耗材准备)、拟订实训方案、实训过程记录(实验现象、数据、计算过程、偏差、结论等)、分析报告(检品信息、实验条件、检验目的依据、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检验结论等)等。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将数据记录在报告上,而不是随手记在纸上或讲义上;如果记录有误,不可随便涂改;为杜绝学生为了得到好的实验结果,编造数据现象的发生,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数据与真实现象一致性的检查;同时在记录中应写出数据处理过程,使得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实验报告完整地记录了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对实验的思考,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12]。
4.2 实验考核 对于实验考核,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实验准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其中实验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结合开放实训,进行实验基本技术的专项考核(70%),包括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等。二是利用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进行考核(30%),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计入总评。通过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让此课程的教学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从而不断提高所有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幕景强.PBL教学法在我国可行性的研究[J].医学教育,2003,2(6):37.
[2] 林生,狄斌,尤启冬,等.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验教学平台研究[J].药学教育,2009,25(5):5-8.
[3] 刘利红,慈薇,吴少瑜.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思考.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21-22.
[4] 郭新社,敬永升.药物分析实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中外健康文摘,2009,6(33):35-36.
[5] 陈纭,李俊,陈飞虎,等.药物分析实验改革探索.安徽医药,2008,12(3):63.
[6] 范一文,吴晓英,韩双艳,等.构建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新模式.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6):52-53.
[7] 宋粉云.《药物分析实验》特色教材编写及课程新体系的建立.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4):96-99.
[8] 周晋,李顺祥,刘平安,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探讨.药学教育,2010,26(6):87-88.
[9] 陈晓颖,高晓霞,宋粉云.药物分析实验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74-75.
[10] 刘利红,慈薇,吴少瑜.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思考.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18-20.
Abstract: Training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training room is the training place of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drug prepar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pecialties.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training culture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mater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spirit culture, and behavior culture, and explores a new way to play the role of practice training culture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quality.
关键词: 实训文化;设备维修;职业素养
Key words: training culture;equipment maintenance;profession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49-02
0 引言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改革发展道路,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目标、基础、生命线,是一项重点战略工程。我国职业教育已全面进入内涵建设阶段,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和促进专业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征,要求专业应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融入企业,校内实训基地是最具“职业教育”特征的场所和窗口,是校企合作的纽带,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既要重视高等院校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更应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氛围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承的实训文化,为培养合格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营造“校企合一”的实训文化氛围,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郑家刚[1]通过对职业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思考,初步探索职业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基本体系,总结职业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内容,明确职业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指出实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分支,从内部结构上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庄三舵[2]等对实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具有教学实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双重功能。这两大功能应该并重,但是绝大多数院校非常重视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功能,而对其职业素养培养的功能开发程度不够。笔者结合校内制药设备维修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实践经历,在对实训室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分析并总结建立颇具特色的制药设备维修实训室文化,为实训室的职业素养培养功能开发提供了参考。
1 实训室功能定位
制药设备维修实训室专门负责我校药剂设备制造与维修、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三个专业的制药设备、制药工程制图、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是省市创新大赛研发基地,为其他药学类相关专业的见习、调研、实训及校企合作研究工作提供服务平台。
制药设备维修实训室不同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主要侧重药剂设备制造、工艺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强调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现在“机”、“电”、“药”三个领域群。主要面向的就业岗位有:设计辅助岗、工艺与制造岗、设备维修岗、设备操作岗、设备运行与维护岗等。
2 实训室文化建设过程
基于实训室的功能定位,本着服务行业、融入企业的基本理念,邀请江苏康缘药业专家参与实训室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带进校园,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促进职业素养养成。具体实施过程则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展开,详述如下。
2.1 物质文化 制药设备维修实训车间总面积126m2,拥有可供调试、维修、拆卸的设备40余台,价值100万左右。设备涉及固体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中药丸剂等)、液体制剂(水针剂、口服液等)及包装设备(颗粒包装机、片剂包装机、铝塑包装机等),品种较为全面。另外车间现有10套完整工具(包括钢丝钳、活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等)可供使用。这些均是车间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以制药设备维修岗位常用的工具、零件和制药设备常见的机构为基础物质展开布置,同时融入创新文化,总体布局如图1所示。
①设备按照制剂工艺过程有序摆列在“制药设备系统教学实训平台”,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分列两侧,固体制剂则按照混合、制粒、压片、包装、印字的顺序排列。(见图2)
②挑选工作岗位常用工具在“常用工具”栏展示,并附有工具名称;把即将报废的设备零件和常用机构拆下(需要学生配合完成拆卸、清洗、整理工作),列于“常用零件”和“机械传动机构”栏,附名称。
③常用工具、零件和机构的详细说明以展板的方式悬挂在西墙壁上,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2.2 制度文化 ①成立实训室管理团队,采用专人负责制,制定学生和教师行为手册和假期培训安全责任书,用以规范创新工作,取得成效。②实训室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职责、学生守则、安全守则以展板的方式悬挂在两根立柱上,用以规范实训室管理。③制定制药设备操作与维修岗位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形成手册,供同学们学习。④结合学校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文蓝本,制作实训室教学、科研、参观记录文本。⑤与企业要求一致,建立设备使用、维护、报废档案,供查验。⑥严把工具领用、外借关,避免工具丢失,建立工具更新档案。
2.3 精神文化 ①在创新大赛作品展示区列出作品创作者(学生)的经历和创作过程,激发创作欲望;②在标准操作规程学习手册中整合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举例并解读重大安全事故,并在实训室立柱和墙壁合适的地方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语;③张贴责任警示语;在上述手册中整合自强拼搏口号并解读。
2.4 行为文化 ①开设创新特色讲堂,传扬创新故事及方法;开设创新技法与训练特色培训班,形成创新团队,参与国家、省、市各项创新大赛。整理资料,形成创新手册;②教师、学生及参观人员进入实训室一律穿着白大褂;未经管理员同意不得擅自动用实训室设备、工具等;③学生需按照实训室学生守则要求进入实训室。
3 职业素养培养功能开发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职业素养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职业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和熏陶[3]。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道德素养、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笔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前期的研究,下面从责任心的建立、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三个操作层面介绍实训室文化的作用。
3.1 责任心的建立 实训室文化如何发挥其职业素养培养功能,关键在于其在行为层面的落实程度。实训室完备的工作制度要求学生时刻关注自身的状态(着装、言行等)、工作的参与度、工作过程的标准化程度,这些指标时刻冲击学生的大脑,提醒他们自己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一名维修工人,需要完成预定的工作,同时又不能出错,以此来培养责任心。当然这些指标全部都进行考核并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材料则作为实训室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2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实训室采用小组化教学,各组长是团队的责任人,负责团队的管理和工作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采用组间竞赛制度,工作任务则是在课前下达,小组成员有充分的时间商量出最合理的工作方法(参考资料为上述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书面材料如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安全工作手册等),实战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力求工作完成的最快、最好。竞赛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同样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技能的培养重在实践并标准化。这些在实训室文化建设材料中均有体现,提前发给学生学习。同时发挥校企合作优势,邀请企业专家配合学校专职教师共同承担实训课程,保证技能的准确性、先进性。一些学生不能认同实训室的文化布置和学习方式,不愿参与实训学习。通过定期将学生带进企业、带进兄弟合作学校上课,体验不一样的工作环境中却有着相同的工作制度与文化,增强工作信心与自豪感。
4 结语
通过对制药设备维修实训室准确定位,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实训文化,文化的建立旨在培养职业素养,通过实践已经开发了部分文化在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的功能,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实训室文化作用的发挥需要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在这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并完善。
参考文献:
[1]郑家刚.渗透企业文化的职业院校实训文化建设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6):27-29.
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是河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专业的建设致力于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高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形成了“以化学制药技术为主体,制药设备维护和医药营销为两翼,同时践行真实职业环境育人”的“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
一、“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的构架
2001年石家庄市提出了建设“药都”的目标:计划将本市建成国内最大的抗生素、维生素生产基地以及国内外具有一定优势的半合成抗生素、生物制药基地与中药现代化基地,形成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药都”。按照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的要求,针对制药行业一线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在大量需求化学制药生产、运行、管理岗位的同时,围绕制药技术的设备维护岗位和药品营销岗位也成为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增长点。基于上述市场调研结果,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以化学制药技术为主体,制药设备维护和医药营销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架构,这种“一体两翼”课程体系按类型由实践和理论两个教学部分组成。
1.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1)基本技能模块。具有良好文化修养、美学修养、纪律观念、具有较强自学基础和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通过政治理论与道德修养、军训、体育等实训课程来形成;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英语课的听说训练、上机实训来形成。(2)职业基本技能模块。具有基础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操作、分析、设计能力;化工生产设备认知、操作、设计、维护等基本能力;化工生产系统基本参数测量及自动控制的基本能力;识、读企业生产设备图和工艺流程图的基本能力;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零件加工、设备维修及检修的基本能力;药品生产过程关于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分析检测的基本能力;通过基础化学实验、化工机械实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训、药物合成实验及药品分析实验来形成。(3)双证书模块。中级分析工证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常用设备的使用、保养;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分析工培训来形成。(4)主体核心技能模块。具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实用基本技能、工艺生产控制的基本能力、工业生产认知基本能力。(5)设备维护方向技能。具备常见化工制药机械的有关维护、维修、安全使用等基本能力。(6)医药营销方向技能。具备各种医药产品的营销策划、推销能力等。“一体两翼”所需的能力通过专业技能测试、生产顶岗实习、工作实习等形成。
2.理论教学体系构成。以职业岗位群需求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一个“主体”:化学制药技术工艺操作控制方面以有机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设备、药事管理等课程为主。“两翼”:设备维护方面以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制药机械和设备维护为主;药品营销方面以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品营销学为主。这种课程体系的架构增强了专业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境育人”教育教学方法
1.校内“实境育人”环境。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地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原有化学基础实验室、化工原理实训室、有机合成实训室、分析测试实训室、纯化水实训室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改造了纯化水实训室,又新上纯水自动化灌装线一套。
制药专业中试车间,按照“教学、实用、安全、规范”四大原则进行安装设计,车间内部分为动力区和生产区,公用工程齐全,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循环冷冻水等全部按照制药厂实景要求安装,是一个小型化的制药车间,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实境教学平台。在车间内不仅可以进行加热、制冷、高压等反应操作,还可以进行固液分离、流体输送、干燥、精馏等操作,并可以进行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化学反应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现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实境教学基地。
为了使实验、实训设备更加贴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学院又购置了14个单元的化工仿真车间,在此化工仿真车间学生可以模拟例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常减压蒸馏等操作。仿真车间涉及的仿真软件都具有真实的工业背景,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自控方案都来源于实际;精选的单元操作内容都是制药工业中最常见的;操作与控制界面先进;突出操作实践。仿真车间的建成和使用,在实境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校外“实境育人”环境。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近几年,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生产规模适度的生产企业,采用多种方式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与石家庄某制药厂合作,共建药物制剂实训基地。专业课的课程实验、工程实验、毕业设计均可在工厂由专业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生以工人的身份在生产一线跟班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对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环保要求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教学、研发和技术服务的关系,使产学研合作模式初步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制药专业的发展,达到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目的。
3.“实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自身技术操作水平和技术改造水平,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六步走实践教学体系:即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和对生产企业的体验实习、进行职业基础课程的实训和双证书培训、进行职业技术课程的实训与实习、顶岗实习、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测试、进行工作实习或毕业设计。环节中渗透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人文素质的教育。
三、“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1.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学院积累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并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和形成了教学管理规范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我系根据各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系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聘请了6位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严谨、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实力雄厚,爱岗敬业的教学师资队伍。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5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8人;院级骨干教师8人。本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的改革中边探索边总结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3.教学质量标准健全。制定《教学管理规范》,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各教学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和要求。还根据学生提前就业所带来的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提前就业学生教学要求”、“学生工作学期教学组织和管理办法”等文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
四、“一体两翼、实境育人“课程体系的成效
1.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课程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予以更新。这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从化学制药专业2001级开始策划建立并实施。几届学生下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2.高就业率。几年来,已经有400多名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基本实现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零距离”上岗。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
3.实质性办学。有校内的实训车间作基地,与多家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几家企业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的探索实践。
4.高就业质量。由于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毕业生更加适销对路。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5.落实双证书。2004年首次开展“化学检验工中级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02级60名制药专业学生全部拿到《化学分析中级工》证书,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04级将分析工培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有学生经过培训,既能拿到证书。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探索
本课程既有抽象的理论教学,又有与药物生产实践结合紧密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遵循固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笔者根据本课程与药学专业课程结合紧密的特点,精选相关药物合成案例,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并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启发式原则,将讲解、板书、研讨式、提问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有:讲解-接受模式对于主要理论部分的教学,如课程的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基本结构、第三部分药用高分子化学,一般采用此模式。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配以适当的习题讨论,达到学生能清晰准确地掌握基本概念,并能运用于分析药物基本结构问题的教学目的,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第二部分是有机化学的核心部分———反应与合成,我们采用下面三种教学模式:精讲—自学-讨论-操作模式教师精讲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学习有关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讨论有“生-生互动”式,亦有“师-生互动”式。操作模式与目前职业教育中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大体相同,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独立地从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验证的学习活动,对于教学内容中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部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此种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既有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学习含义,以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也有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现“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学校课堂与企业岗位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主讲教师与企业技师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到工作岗位对化学实验技能的要求。目前国内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教学的不多,而我们率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的《药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分离,各自独立教学。课程组于2009年开始进行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建立了一体化教学室。主要配制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药物合成、分离纯化、结构分析与理化性能检测等设备。在借助动画、图形、实物模型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药物合成、分离提纯、理化性能鉴定和结构分析等操作技能的训练。对于药物合成部分的教学,采用此模式。上述三种模式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在实验室验证后小结、到制药企业实践等教学方式,再配以适当的习题练习,达到使学生掌握基本药物合成的化学反应以及运用有关反应实现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目的,同时培养同学们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
有特色的精品教材开发与建设
要使《药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取得建设成就和优异的教学效果,必须有高水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此课题组的成员根据与专业紧密结合、突出药用、注重实用与够用、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1]的理念,主编了高职高专特色教材4本。其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创新教材《有机化学》1本[2],主编科学出版社医药类新型实用教材《有机化学》1本[3]。两本教材的编写体系均采用前文所述的新体系,放弃以官能团为主线的编写体系;教材均采用案例版格式,每一节的内容均以可读性很强的药物案例引出,再以案例中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教材还采取了学习导航、你问我答、小贴士、知识拓展等内容丰富的栏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与合肥安科药业有限公司、合肥立方制药有限公司合作,自编了2本实验实训教材,该教材编写内容均以药物生产和检测一线所需要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为重点,体现了实验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由于教材的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易于为学生接受,从而为提高《药用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树立的思想是:培养自我学习、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主要方法有:组织课后答疑,包括集体答疑和个别辅导,在答疑时重在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树立学好有机化学的自信心;对布置的作业认真批改,鼓励学生撰写学习体会;利用《药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平台,进行答疑、网络作业、在线测试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教书育人贯穿在教学全过程。
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及改革中,我们非常重视“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我们要求课程组成员要不断学习有机化学和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引入,使教学与生产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制订专任教师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岗位定期轮换、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制度,从而建立教学团队“双师素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制度,促使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尽快建设成“双师”结构的团队,已形成了年龄、学历和职称等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结语
在课题组老师的多年努力下,《药用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在革新授课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探索、创新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题组共发表高质量教学论文8篇,6人被评为我校药学系“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3等奖1项,2010年指导的学生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二等奖各1人、团体获得二等奖;2012年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与教书育人的区别,精品课程建设几年为一个周期,虽然内容很多,但可以用教学论文、教学成果、教材、网站建设、学生考试成绩等体现。但是教书育人却是“百年树人”的系统工程,它的成效不是书面材料,不是各类奖项。因此,我们要以启迪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本着忠实于教育、忠实于育人的态度,踏实、认真地上好每节课。
作者:李国喜 宋海南 刘玮 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药剂学 教学方法 改革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的药剂学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即通常所说的(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这种模式多是采取全程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抽象枯燥,不感兴趣。许多毕业生觉得药剂课所学知识与药厂的实际生产操作和GMP管理有一定的脱节[1]。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填鸭式”教学模式终将被淘汰。
美国许多药学院采取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PBL对我国药学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独自思考、专题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均有促进作用[2]。法英两国的药学教育在药剂方面,强调能掌握最新知识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其实习期穿插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即边学习边实习。这种通过实习将书本和实际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际技能[3]。这都对我们开展药剂学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二、改革的具体做法
1.根据职业特点,合理设置课程
据了解,国内同类院校药剂学的总学时数大多不超过1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3:1。选用的教材多是孙耀先生编的《药剂学》新版教材,课程总学时数为102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3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2:1.学院将整个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逐渐成长为高级应用型药物制剂专业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学院改革课程设置的意义在于:第一,增加总学时数,改变面向基层定位办学只注重普通制剂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第二,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充分体现药剂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模拟生产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理念,我医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药剂学将课程内容参照生产实际分为7大模块,实行分段制,跨学期教学。总学时256学时,其中实训课156学时,实验课28学时,理论课72学时,实训课比例占到60%。
2.立足教材,积极探索理论教学模式
在对药剂学教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解药物新剂型、药用辅料的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真实可信的事例直观的反映剂型的先进性;在讲解剂型制备的内容时,则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录像、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制药过程能够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在讲解具体制剂的内容时,宜采用流程教学法,通过展示每种剂型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剂的制作过程。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降低课堂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的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研讨、探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药用辅料的重要性时,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教师可通过列举震惊全国的安徽华源药业“欣弗”事件,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的认识。案例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与延伸。
2.2情境教学法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而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设备相关性较差,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到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因此,我们到药厂实地拍摄片剂、注射液的生产过程,并将其做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同时配以音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3流程教学法
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兴强等特点,学生容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而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是以剂型为主线,每种剂型的制备又是按工艺流程进行的,因此适宜采用流程教学法,犹如一条线,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使学生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对药剂学的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3.优化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目前,药剂学实验的绝大部分是对理论的验证,缺乏创新型;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我院的药剂学安排了13个实训项目2个实验项目。一方面,在典型的普通制剂的基础上,以强化生产实训技能为主;另一方面,开设了一些新剂型实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
4.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教师认真研究实验实训内容,巧设任务情境,课上首先解决生产问题,然后提交生产任务,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点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针对实验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课前不预习,实验课后交上来的报告数据雷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没有反馈总结。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报告,这样,他们必须在课前将有关报告的内容写在实验报告上,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当堂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批改实验报告,交作业(实验成果)时给以评分,使学生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堂完成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4]。
参考文献:
[1]何群,郭建生等.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J].药学教育,2006,22(2):472~491
[2]周明芳.PBL在美国药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药学教育,2003,19(1):582~601
论文关键词:行为引导型 中职学校 药物制剂技术
《药物制剂技术》是我校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培养服务于一线的实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目的而编写的校本教材。在整个教学中,笔者大量引入行为引导型教学。
1激发兴趣
1.1以实例激起兴趣,上好序言课
着重讲清药物制剂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例如,讲药物制剂的应用时,突出药物制剂技术在药物生产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克服了对复杂的药物制剂的畏惧心理,而且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也使他们意识到要养成严谨、规范、认真的态度。
1.2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以保持兴趣
简单重复的药品生产操作,学生往往不感兴趣。笔者便在教学中进行课题分解,针对具体课题,列举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象,并说明问题原因和处理要点。
1_3以小制作、竞赛激活兴趣
学生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各个环节的生产人员。小组之间,班级之间进行生产竞赛,互相打分、找错,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更养成了gmp、sop严谨的生产意识。
2探求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
根据我校课改精神,笔者主要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的项目化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模块,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经过反复实践上升到理i生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
2.1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
①课前准备:如: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书,教学设备,学生组内分工的设计,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生产设备等。
②下达任务:教师以简洁的语言陈述任务,并下发任务书,包括:主题、时间、注意事项等。
③完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按学生的具体学情划分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形成“产品”。
④展示学生产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产品,找出规律特点,并积极评价作品。
⑤评估过程:小组之间相互评估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打分。最后教师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2.2采用的优点
①学生即学即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
②“任务”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利建构起知识结构。
③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严谨的从业态度。
2-3应注意的问题
①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根据教学要求,笔者把药物制剂技术的学习实训课目标划分为四个模块:gmp理论学习;固体剂型单元操作;液体剂型单元操作;投料产生实习。每个模块都有多媒体理论学习、仿真模拟练习和实训车间实训练习。
②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任务。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分配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3专业技能的训练
例如,在《固体制剂——片剂的制备》的教学中,笔者通过综合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中的项目化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在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锻炼:
3.1训练操作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片剂生产线上的基本设备的使用。如万能粉碎机,如何正确拆卸、组装、检查、运行、清洗,如何避免粉碎机运行时出现故障,并能将物料粉碎至所需要求。通过系列训练,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知识,认识到整个复杂的药品生产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单元环节组合而成。
3.2养成清场意识
讲授片剂生产时,要求学生要注意环节中的清场规范。例如清洗万能粉碎机,为保证清场质量,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外后里,清洗时,能用水冲洗的零件,先用高压水枪冲洗,再以饮用水清洗一纯化水清洗一一次性抹布擦干一75%的乙醇擦拭晾干的顺序。清场后,填写记录,上报qa,经检查合格后挂《清场合格证》。每个环节的成败与否,都会对整个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养成了清场意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3.3强化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在生产训练中,强调人人动手,掌握生产各个环节:领取物料需要凭领料单方严格按单领取。粉碎、筛分时都需先开机,待运行正常后方可投料生产,且投料量要适中,待物料完全排出后才可关机;拆卸清洗机器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混合物料、制备软材时,必须达到“轻握成团,轻压即散”的标准。制备湿颗粒时,注意筛网孔径、材质、松紧的调节。干燥时,注意温度的控制,以免温度过高,影响干燥效果及药品质量,并要及时翻料。总混时注意v型混合机的蝶阀的使用。压片时注意开、关设备的顺序,定时检查生产过程中药片的质量,及时调整设备。任何环节的生产质量,都会影响片剂的最终的成品质量。
3.4培养严谨态度
模拟实训时,学生首先要按规范换鞋、更衣。物料领取后,经验证完毕符合要求时方可使用。每台设备在使用之前都要先检查环境,有无清场合格证,设备是否洁净、干燥,是否运行正常,待所有环节检查结束后,方可投料生产。完成每道工序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每道工序结束后都要进行清场,清场后,填写清场记录,各项负责人签字,上报qa,经qa检查合格签字后,发放《清场合格证》,并挂牌。离开生产环境时关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