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

时间:2023-02-01 00:1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年级数学课堂论文

第1篇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正脱离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游戏”,逐步转向以”学习”为主的主导活动,这种转变不是随着学生跨进小学大门而自然发生的,而是从以游戏为主逐渐过度到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是:①无意注意占优势;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③观察随意性;④意志自觉性较差;⑤学习习惯未形成;⑥思维非逻辑性,操作能力很差。针对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从游戏活动向学习活动的转变。

(一)注重直观操作,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具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形式,一年级儿童更多的是具体的形象思维,这时期的学生,不能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行动和直观形象的支撑。例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两个可以装满十瓶牛奶的盒子,一盒里装了9盒牛奶,另一盒里装了5盒牛奶,想一想,怎样装牛奶更容易看出牛奶的总瓶数?唤醒学生“凑十”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想一想,我们怎样操作,能使我们一眼看出这些小棒的总数?由于有了放牛奶的经验,学生很快想到从右边的5根小棒中拿出一根和左边的9根凑成10根。然后和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老师这时将学生的想法用算式写在黑板上,把操作活动和数学符号联系起来,从而使操作活动和抽象的算理紧密结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抽象的计算方法。再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时,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操作活动,来认识体会这些立体图形的主要特征。边操作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长方体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轻轻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长方体能在桌面上滑动?(因为它有平平的面),摸一摸球,有什么感觉?轻轻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球能在桌面上滚动?(因为它鼓鼓的,没有平平的面。)把圆柱拿出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有时会滑动,有时会滚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圆柱上既有平平的面,也有鼓鼓的面。)圆柱可以在桌面上滚,球也可以在桌面上滚,它们的滚动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圆柱只能朝一个方向滚,而球可以到处滚。)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圆柱上有平平的面,而球上没有平平的面。而且圆柱的粗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圆柱的上下两个平平的面是一样大的。)这样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对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领悟。

(二)注重经验唤醒,促进学生以已有经验为基础建构数学知识。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经提出“普通常识的数学”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常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

一年级一册教材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是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学生能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多(少)几,但不能正确列算式,表示比较的过程,也就是不能将比较过程和算式建立联系。他们有的是用数数的方法,想3再数2个数就是5,所以5比3多2,有的想3再加几等于5,所以列式3+2=5,还有的是记住公式大数减小数,然后套用公式得出结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对算理的不理解,而这个算理是很抽象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它的确有很大难度。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现实的情境,我们教室里有一些男生,还有一些女生,怎样才知道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你有什么好办法?同学们通过思考,得到一个方法,让男生和女生站队,一个对着一个,对齐之后看看是男生有多的,还是女生有多的,就知道谁多谁少了。这样的比较方法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比较多少时,他们通常就是这样操作。他们在以往的生活中积累了这样的比较经验,只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重温这个经验,学生通过重温进一步明白比多少时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一一对应,在明确这样的方法之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比较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学生有8人,老师有2人,学生比老师多几人?学生用圆形和三角形分别代表学生和老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来,这时再让学生指出哪几个学生是多出来的?这部分学生包括与老师对齐的那2个吗?如果果把这2个去掉,剩下的是哪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学生中比老师多的)怎样求这一部分?然后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这时学生体会到从较多的事物中去掉与较少事物一一对应的部分(也就是同样多的部分),就能得出较多事物比较少事物多的部分。我们知道,学生总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对自己生活中体验过的事情有热情,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可以从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事件入手,创设合适的情境,充分唤醒知识经验。在此基础建构属于他自己的数学知识。

(三)注重习惯养成,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进行。

初入学的儿童,往往还没有建立学习的雏型,因此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儿童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小组合作等习惯。以保障数学学习的顺利有效的进行。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倾听,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懂得听清他人的想法;可以要求学生复述老师或同学的话,以提醒开小差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其次要教学生学会表达,要学会在倾听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用完整通顺的语言说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后还要教儿童学会操作,学会轻拿轻放,有理有序操作学具。要在每次操作活动前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在操作过程中检查学生有否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有错题及时改正等习惯。

由于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要优势,一年级学生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加强调控,多多开展小组竞赛,定期评价小组表现,宣布比赛结果。可以将老师的要求物化量化,设倾听星,操作星,守纪星,智慧星,作业星等多个奖项。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这间的竞赛。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有时还需附上英文的论文摘要。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而参考文献是人们长忽略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格式及排版

1、论文份数:一式三份。一律要求打印。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分割线为3磅双线。

2、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3、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第2篇

工作计划表就是使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工作计划的内容,表格是工作计划的工具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动力,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围绕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扎实开展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每单周三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阳光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把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溶于一体,积极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能根据班级实际加以调整、教后能及时地做好教学反思。尤其是要以教导处提出的建立阳光课堂为重点,切实做好自身备课。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有针对性、教学有成效。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新教材所蕴含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自主地学、能动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发现,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打造阳光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穿插组织一些集体备课后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以及反思性教学交流、研究活动。

集体备课实施程序:

(1)分工协作:由主备教师要提前对后一周(5课时)的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备课组其他教师在集体备课前,也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为讨论交流作好准备。

(2)交流修改:由备课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按照已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就预设的教学设计作详细地介绍,供其他教师学习、思考。后备课组其他成员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优化方案,达成一定的共识。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集体备课的教案可以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但须杜绝将网上下载或往年备课直接打印的"拿来主义";主备人须依据自身教学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的教学预案。

(2)集体备课"交流修改"前,由主备人确定每次交流5课时中的"1至2个重点课时内容",并告知其他成员认真准备,以利于"交流修改"时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每一次集中交流的时间有限,期望通过此举措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交流的效率与质量。

(3)建议备课组成员加强教学反思性研究,鼓励教师以"教学问题记录表"的形式将"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与年级组其他教师探讨、反思,寻找归因。从而能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补救措施。

(四)重视教学管理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继续加强"教学五认真"工作管理。备课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集体备课效益"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的各项常规工作。

(1)备课: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加强交流研讨,突出个性修改,切实提高质量。

(2)上课:围绕集体备课教案,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生"双基"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地提升。

(3)作业批改: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规范作业格式和教师批改行为,确保一课一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课后反思: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将课后反思与集体备课活动、数学教研活动等结合,规范研究的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对以上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的强化,努力在数学教师中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研究性学习,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意识。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教研处和数学教研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认真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备课组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年轻教师的研讨研修作用,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研能力。

三、工作措施

优化备课组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四、工作安排

1、集中学习,制定本学期年级组数学教学计划,落实组内活动安排。

2、组内集体备课:《认识人民币2》——主备人王群。

3、主备人执教组内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组内数学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观课,评课研讨。

4、主备人执教校级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

5、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6、商讨家长会交流事宜。

7、网络晒课:制作课件、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录课。

8、组内商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9、撰写三个一评优教案、论文。

10、学科教学总结,期末检测。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3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继续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工作思路

在本学期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这习惯一块知识的教学,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而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目标,落实任务。

三、预期目标

1、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师课堂组织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3、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新课程研究,勤反思、勤撰写,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务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精心准备,把握“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这一主题,重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下功夫,集体备课的流程一般为:组长先确定教材交组内老师分散备课,然后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集中进行讨论,集体设计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这份教案由下次上课的老师进行施教,最后进行说课评课等。

7、积极准备一年级的口算比赛。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4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生态课堂”为基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组成员情况分析

我们学科组有两名数学老师,徐时旺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来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的执教风格,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相信她会带动我们学科组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对待工作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些欠缺。我们组两位老师都多次执教区镇公开课,一度受到领导的好评,基于此,我们要发扬“团体作战”精神,互相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不流于形式,贯彻数学组的工作计划,为创先进备课组而努力。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和研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重视对学科课程的研究,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3、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四、本学期活动内容

1、每单元至少一次集体备课。

2、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和研究。

五、具体活动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5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开展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进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进行分层备课。

在备完全册教案的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

特别是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帮助教育。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及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

可以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

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进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四、本学期特色工作

1、坚持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

2、坚持快乐周末练习的设计。

3、开展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五、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初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学月:继续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第三学月:现代课堂教学展示课,举行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第四学月:结合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

第3篇

放手培养“小老师”

“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课前回顾。”一间教室里传来稚嫩的“教书”声,走近一看,原来是汪述文所带班级里的“小老师”正在上课呢。此前,汪述文曾到上海等地学习,目睹了教育先进地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她受到很大触动。回来后,她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汪述文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必须充分得到“放飞”,而要想放飞学生,让学生学习“到位”,教师必然要解放自己,从“越俎代庖”走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与分享的“学堂”、教师强调与点拨的“讲堂”。

汪述文发现,许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在课堂上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学生表现出“失语”特征,变得越来越沉默;而一些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则似乎“吃不饱”,表现欲越来越强。如何既满足成绩突出的学生,又“唤醒”平时沉默的学生?她提出了在班级中放手培养“小老师”的策略。

她根据具体学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师的主导方向,让课堂由“教堂”向“学堂”转变。为此,她提出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力求每节新课都让学生自愿上台当“小老师”,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在汪述文执教《分数除以整数》一课中,‘小老师’们经过充分备课后,展示小组合作制作的PPT,向同学们提出教学的导入问题。而汪述文则在一旁恰到好处地提点“同学们拿出A4纸,先自己试着独立解决,再跟小组交流方法”。交流后,“小老师”展示自己探究结果,演示折纸和计算的过程,其他学生也纷纷上台展示,5种不同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答案。此时的汪述文在一旁不断点头表示肯定,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哪个是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假如是分成三份答案又是多少”……渐渐地,学生们发现了规律,学会了举一反三,最后“吃透”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定理。整节课上,“小老师”和教师配合默契,学生们也“不犯困”了,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汪述文还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代表轮流值日播报班级数学作业完成情况、分享学习的困惑与问题、心得与体悟、快乐与收获,在课前建立了“1对1”的检查作业机制和“1对2”的‘小老师’帮扶制度,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分工整理每个单元复习资料……在汪述文的鼓励下,学生们纷纷争当老师助手,一个个引领示范带头的“小先生”成长起来,快乐合作教学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了。

强化学法指导

小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技能或方法、行为与习惯是相当缺失的。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学法指导的重心。为此,汪述文十分注重学法指导,不断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汪述文认为,充分的课前预习是“合作教学”的前提,因此必须重视课前预习。为了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预习,她经常使用“预习预告”,告诉学生“今天准备学习什么”“我的问题在哪里”。这种“预习预告”不仅促进学生明确目标,有利于课前交流,也有助于教师把握学情。

汪述文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学生从“分享”中懂得学习的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她根据具体学情,在三个不同的学段提出具体的要求:在低年段,有意识培养小老师会听,会想,会说;在中年段,教会学生数学信息,指导“小老师”展开片段教学;在高年段,要求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解读,师生合作完成教学。课堂上,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导”学上下工夫,在关键处指导、在迷茫处诱导、在疑惑处辅导,力求做到变“教堂”为“学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与分享的舞台、教师强调与点拨的讲堂。例如在执教《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在小老师展示过程中,汪述文发现问题马上会“叫停”,对他们的上课方式进行指导,如让他们放慢速度给同学们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分享对2和5的倍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探讨结果,在这分享的过程,学习的思路就显而易见了。

课后,汪述文及时指导学生回顾梳理和巩固迁移,一方面促使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继续优化学生“家庭作业”的研究,让其成为孩子们乐园。

对于学生的家庭作业,汪述文严格按教育部减负要求布置作业,在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有意识布置贴近生活的数学拓展作业和反思提升作业。例如,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写生活中的数学日记,一年级写1、2句话,二年级写1、2段完整的话。

综观汪述文强化学法指导的方式,可以发现她在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归纳整理。例如在二年级时,她开始培养学生进行单元归纳整理复习,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把本单元所学的“学习内容、知识点、易错点、注意事项”进行表格式的整理。到了三年级,汪述文逐渐放手让学生做更多的事情:开学初指导学生制定适合个人的学习目标;课前由两分钟数学听算改为数学信息会,新授课前让学生先自学并做自学笔记,课后让学生用A4纸自己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绘制知识网络图,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

注重课外拓展

汪述文注重引导学生拓展数学思维,经常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每一节数学课后,她都能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在她看来,数学教师应该实现“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的深化,不仅是课内学习,课外的拓展更能培养学生养成思考数学的习惯。

为此,汪述文开展了“数学微写作”,她认为学生在数学日记里回想了自己经历的数学困惑、数学实验、数学思考、数学结论、数学经历、数学感悟……这些拓展的过程才让“数学”充满了生命力,这生命的活力将会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将圆锥体里的米粒倒进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里,总共倒了3次才刚好满了。我疑惑了,为什么等底等高条件下3个圆锥的体积与一个圆柱相等呢?再把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同样的实验,心里想:这次应该不会相等了吧?但是倒了第3杯时,我眼睛都瞪大,圆柱居然满了……出人意料实验的结果让我对圆锥体积的奥秘产生了兴趣,回想起老师说的‘圆柱是圆锥的3倍’,我亲手实验的结果证实了这一定律。”这是汪述文班里学生写《实验中的发现》的数学小作文,小学生详细记录课外拓展实验中的数学,记录对同一种数学知识的不同表露,并且独立思考数学问题。

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课堂内的数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渴望,汪述文便推荐和指导学生阅读数学学科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课外读物,通过数学阅读,跳出数学课本,看数学世界。她班级的数学阅读进行一个阶段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数学“说理题”课上,学到“(1+2+3+4+5+6+……+99)+100+101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时,学生们跃跃欲试,班上的学生温思海抢答道:“(1+100)+(2+99)+(3+98)+……(50+51) =50×101=5050,5050+101=5151,它们的和是奇数。在数学课外读物上,看过高斯解过类似的题呢。”

汪述文还经常跟学生一起阅读《数学是怎样学好》等课外书籍,跟学生一起做数学实验,指导学生做手抄报,折纸,运用数学知识《位置与方向》画动物园导游图、运用正方形、三角形的知识制作风筝,让他们发掘数学创造的美。

她还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评价,发挥“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元性主体评价方式,采用作品分析、“成长记录袋”等聚焦过程的多元评价方式,让评价成为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学生养成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让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汪述文坚信,搞好教育,贵在理念,成在行动,赢在坚持。现在,她的课堂教学从刚开始的个别尖子生当小老师发展到了自愿报名组建小老师团队,从小老师参与片段教学发展到小老师参与全课教学;90%以上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行单元归纳整理复习和课前自学,100%的学生在课后会自觉整理数学笔记。学生还自己建立了Q群,课后一起探讨如何制作课件、撰写上课教案,对上课内容进行分工,分享上完课后写的上课体会……

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学习体验和探究知识的平台,“我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中的发展意识、数学应用中的策略意识、数学解题中的严谨品质、数学发展中的观察和归纳意识、数学史料中的发明创新意识、数学阅读中的立体认知意识,让他们感受数学带来自信与快乐。”汪述文如是说。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

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无效现象仍时常出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1、有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露出浮躁,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

2、有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3、有的课堂,合作有形式有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的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有的课堂,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5、有的课堂,一些数学内容机械地套上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6、有的课堂,预设过渡,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上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智慧和品质,所以这是低效的教学。

7、有的课堂,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际,以及导致教学计划的落实,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客观理性地反思。笔者认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那么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没有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当抛砖引玉。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实效性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

另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有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拿涅好教学难度。以数据的统计来说吧,旧教材是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集中学习。而新教材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学习。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的思想,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不偏离核心内容

在教学设计与组织中,教学目标是特定教学内容核心价值的演绎。然而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很多教师在构建教学方案时,往往重过程设计而轻教材分析,更忽视对教材的整体分析。轻教材分析的直接后果是对教材的把握不准确,影响目标界定的精确性,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只有对教材、学生、教学策略全面系统的思考,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具体设计教案时,教师可以这样思考:一是本单元或本节课内容涵盖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内容;二是衡量学生能接受何种程度的知识、学习方法比较合适;三是教师考虑创设怎样的学习情境,提供怎样的学习材料,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这些思考,教师才能提出有效的决策。具有可行性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学目标才不会偏离核心价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保障。

三、情境创设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有价值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褪得繁华显得精华,让学生能体味情境蕴涵的数学本质,这才是情境创设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效地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激发起学习动力。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出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睡眠现状令人担忧,大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严重不足。提问:同学们在这句话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2/3是什么意思?(生:把全国的小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有2份的小学生睡眠不足。)师:这个分数还能告诉我们什么?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分数知识的学习,回归到现实空间,使素材更为充足,背景更为丰厚,理解更为透彻。这些内容具有丰厚的现实内涵,较好的解读分数意义的抽象内涵,较为准确的表述每个分数的情境意义,并使学生最终感悟到分数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效果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合适的、有实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主动去学习。

但是,课堂提问也要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提问随意,想到什么提问什么,有些过于简单,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问过多,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所提问题太难,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因此,提问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联系实际,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适时、有效地提问,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六、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不是圣人,每一堂课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教到老,学到老,特别是面对新程改革,很多教师都面临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用才方法解决。所以我们在上完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课堂的情境设计,教学导入引用实例,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都要进行总结,找出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断地反思,总结。在一年级数学8.9的认识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8.9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同时培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取长补短,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探究,一定能找到一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农村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新课程学习[J].中旬;2013(5)

[2]期刊论文.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4(21)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学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幸福教育

一、“幸福感”理念提出的背景及相关理念

所谓幸福感,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就是人类根本的总体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近几年,国内外对人类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将幸福感的理念引入到教育中,提出幸福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增强高等数学教学中各主题的幸福感,就是要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幸福教育的理念,使学生获得学业幸福感的同时使任课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从而对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潜能得到最好的激发,达到双赢。

二、“幸福感”理念推广的必要性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会抱怨高等数学太难学,为什么会有数学,甚至认为数学阻碍了他们发展。这足以说明他们对高等数学有或多或少偏见。随机调查中在回答“在过去的高等数学课堂学习中你是否获得过幸福感”时,有80%的同学回答“偶尔有”,有5%的同学的回答“经常有”,其余15%的同学称自己对幸福感这个概念没有感觉或者根本没有幸福感;在问题“你是否期望在高等数学课堂学习中获得幸福感”的回答中,95%的同学的回答“是”。结果表明,学生在以往的高等数学中的幸福感的获得是不够的,他们渴望在高等数学课堂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因此,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幸福感尤为重要,它不但能使师生双方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幸福感,也可以为学生将来在其他课程学习中获得幸福感打好基础。高等数学作为高校理工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等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概念具有较高的抽象度,给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教师的授课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把“幸福教育”这个理念具体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是必要的。

三、教学中各主体幸福感的实现

首先,从数学美的角度出发展示数学的美妙。著名的哲学家沙利文这样说过:“优美的公式就如但丁神曲中的诗句,黎曼的几何与钢琴合奏曲一样优美。”充分利用生动的材料.以数学美的魅力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享受数学美的愉悦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收到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在我们每一学期的开始,不防给学生展示一些分形几何中精美的图形和可爱的动画片段,在他们欣赏之余告诉他们这些唯美的图形以及动画跟数学的联系,在学生唏嘘之时,自然对数学的神秘向往不已,为自己能学习这门学科而感到幸福。此时作为教师,自身的学业幸福感和优越感会得以激发。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轻松学会高等数学,同时激发教师的职业积极性。高等数学被认为是严格的硬性思维活动,如果教师讲述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今数学方法的对比等数学故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效率。

如极限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极限的概念是高等数学中许多概念的基础,但是极限的精确定义却是摆在所有学习高等数学的学子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讲极限定义的时候不妨讲述芝诺的悖论“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故事。古希腊人之所以被这个问题困惑了两千多年,主要是他们将运动中的“无限过程”与“无限时间”混为一谈。因为一个无限过程固然需要无限个时间段,但这无限个时间段的总和却可以是一个“有限值”。这个问题说明了古希腊人已经发现了“无穷小量”与“很小的量”这两个概念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在人们掌握了极限知识之后,才能真正地了解。通过讲述极限理论建立过程的故事,使学生对极限定义的产生过程有清楚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极限理论对于微积分的重要性,从而加深了对极限概念的理解。

最后,从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角度出发,用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充实我们后人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和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增强幸福感。讲授欧拉公式时,可以穿插欧拉的感人事迹:欧拉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四大数学家之一,他一生共写了886篇论文和专著,其中400篇左右的论文和《积分运动原理》等经典名著是他在失明后的17年中完成的,用这个生动的实例说明“天才就是勤奋”的道理;讲述无穷级数一章中,穿插阿基米德为他的几何研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故事: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被罗马人攻陷。当时,阿基米德仍在专心致志地研究一个几何问题,丝毫不知死神的临近。当一个罗马士兵走近他时,阿基米德让他走开,不要踩坏了他的图形,罗马士兵残忍地用刺刀杀害了他;……通过介绍这些伟大数学家生平事迹及他们对数学的贡献,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家的情况,更主要的是数学家艰苦创业、献身数学研究的光辉事迹,给学生以启迪:每一种数学方法的提出、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凝聚着数学家们多少辛勤的劳动,多少心血的付出,从而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及未来工作中刻苦钻研,敢于开拓,勇于进取。

四、总结

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讲道,人人都希望幸福,没有一个人不想幸福。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认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并认为是“无须加以证明”是“颠不破的原则”。人在社会中劳动和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他有很多的目标和追求,其中对幸福的追求则是人生的主要理想,教育必然成为幸福的理由。我们要使学生的智慧和人格同步发展,使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风格、体验幸福的境界,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成就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说到底,教育就是要为每一位学生终生幸福奠基。

只有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目标才能得到实现,教师职业才具有现实意义。情感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学生的幸福体验通过外部表情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情感体验;同时,学生的幸福成长必然通过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敬而强化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学生的幸福感总是与教师的幸福感密切联系着,离开学生幸福的教师职业幸福是不存在的,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是教师幸福和学生幸福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心灿.微积分的创立者及其先驱[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易南轩.数学美拾趣(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4,

[4]姜毅超.女性硕士生学业幸福感及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2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大学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研究”(编号:2012JGYB28)。

作者简介:

第6篇

小学的教研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研活动结束的时候也应该要做活动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教研活动总结范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范文1我们小学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凭借着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来,我们数学教研组全面落实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的“高效课堂”为契机,牢固树立“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课堂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总目标,打造“理念先进、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氛围和谐、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2、积极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扎实实开展有效教学。

4、坚持集体备课,备实用性教案。

5、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7、加强校本研训工作,积极撰写教学心得小论文。

三、主要措施

1、继续学习新课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更新教学观念。

(1)学习《新课标》和《课程标准解读》。

(2)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资料。

(3)学习“高效课堂”的22条标准。

本组教师积极研读各种教育理论专著;关注教育科研重点、热点问题;组织广大数学教师配合学校的“营造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本学期,我校已经把电子白板的学习和使用正式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中。让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为课堂教学服务,增色,促高效课堂的构建,促有效教学的达成。

2、继续进行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让数学课堂真真切切地有“疑”有“探”,凸显:和谐、自主、合作、参与和创新。广泛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主要有优秀教师示范课、新模式尝试课、师徒结对子指导课,同课异构常态课。让全体教师每人至少讲一节公开课,在听评课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借鉴提高。

3、今年我校继续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

按照随机原则,只在每天早上通知要被听课的教师,即时就进行听课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们展示出来的是真真实实的功夫,是实实在在的课堂,既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发现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探索对策,提高质量。同时教师感受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更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达到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4、加强集体备课。

依据县教研工作常规中的要求,做到了集体备课常态化。一是每学期开课前进行一次以研读教材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备课,对本册教材进行全面解读,具体就教材内容、总的目的要求及教学进度等进行商讨,形成学期教学计划。二是每单元一次集体备课,内容包括:反思上单元教学中的得与失及补救措施,并就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特别是疑难问题等集中进行讨论,形成课时教学共案。研课式集体备课。我们按主备人拿出课标解读、教材导读意见、相应的教学素材——共同讨论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及课堂教学思路——个人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实际写出具体教案。这样的备课形式保证了每一课时都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教学方案,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了各位教师处理教材和独立备课的能力。

5、优化作业设计,以期“减负”增效。

规范学生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6、开展常规教研和专题教研活动。

(1)搞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2)每位教师要积极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

(3)加强常规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4)围绕本学期上的示范课、随堂课搞教研。尽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能在优秀的课例中找出一个问题。二是能在规定的课例中提出一个亮点。三是每个人亮出一个教学的妙招。

四、特色活动:

1、小黑板,让我们感受到了辅助设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让省时成为可能,让有效教学成为可能,让高效课堂的构建不再是一纸空话。

2、同课异构,让我们看到了常态课的精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当然,教育工作总是苦乐相伴,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还会本着“勤学、勤思、善研、务实”的原则,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换来更好的发展,争取让我们的教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范文2本学期本组的教研工作在充实而紧张中走过来了,在这一学期中,本组继续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深化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领导和中心教研组的带领下,本组全体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坚持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各老师认真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领会其思想和要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标指导教学实践,并置身其中去迎接各种挑战,齐心协力,团结共进,为本组的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而努力工作着。

一、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本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严肃、勤奋、求真、善行的良好的学风的形成。全组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年青教师扎实撰写每个课时的教案;每位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课时全力以赴,关注细节,关注全体学生,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或困惑,并提出来全组成员共同分享、讨论、借鉴、学习,为以后的教学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二、开展教研,深刻认识到教研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本组每个教师积极参与到每次教研工作中,在每次的大组、小组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把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学校的先进理念有机结合;在听、授、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本学期,本组教师成员也相继出力协助。级组内教师努力奋进,虚心向学,并积极备课,上研究课,其他成员认真评课,及时反溃每个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讨,从集体备课到听课、评课,使教师的教学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加强集体备课。

同年级每位老师主备若干单元,再由其他老师作参备,最后再集体讨论形成共案,各班都要根据共案进行上课。随后要进行每课的教学反思。加强集体备课的另一体现是同年级老师多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四、加强小组长的培养。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科组将全班学生分成六大组,六大组中又分四人小组。教给小组长如何分工,怎样带领全组同学进行交流、展示。

教研工作是教学工作有序、系统进行的重心,也是每个教师成长的必备手册,从中教师可以获取更多有用的教学工作的资源。本组全体教师本着认真、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持之以恒,把教研、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范文3时光荏苒,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学期中,我们数学教研组六个数学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主体式教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我们这学期数学教研组的教研主题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把这学期的教研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带领全体数学教师明确本学期数学组的教研主题。

了解“培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思想,培养教师的开拓和创新意识,提高理论素养。

二、深入课堂,扎实的教科研活动,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推进课题的落实。

课题研究不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教学,通过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良好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围绕本课题定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展开集体讨论,根据教材和课题要求,选择最佳方案,分析课堂教学的得失。本期老师针对课题都上了校级公开课,如《小数除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倒数的认识》、《乘加、乘减》、《连续退位减法》、《九加几》等课堂教学注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收效良好。在这学期本年级组举行的口算、计算、巧算比赛,在孩子们中形成了比一比、学一学的风气!

三、在教研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1、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以及笔算计算的正确性。

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鼓励提倡每周十道计算题,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2、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在本段数学教学里,主要运用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进行简算。因此,在学习中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些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用估算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相连的问题,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5、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例如老师的《九加几》教学。由于一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在教学时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形象具体图片和合理的解说—凑十法,为后面继续学习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矗。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6、培养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例如: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等等。

四、研究的不足与思考:

经过这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在普通的课题研究领域,面对现实的研究课题,不断探索,不断思考,有行动的快乐,有实践的收获,有思考的喜悦,但也有许多的不足和困惑。

(一)课题研究的是具体、实在的问题,每一位课题组教师都有着愿干、肯干的精神,在努力探索着、实践着、总结着,但很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目前还是立足于课堂和学生的研究,处于实践研究阶段,尚未能概括出系统的操作模式和方法。我们需要有专家对我们作进一步的引领和概括,使得研究成果显性化,便于总结推广。

(二)我们需要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材教法,了解整套教材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系与意图,做到更深层面的“心中有数”。在理论水平上,教师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

(三)研究不能细致化、具体化。

我们学校都是单式班教学,很难针对某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共同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的主题教研不能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们感到在业务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努力的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心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新的设想。既便课题顺利结题了,但课题的研究工作不会停止,继续探究。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范文4春的耕耘是富有挑战性的,是艰辛的;秋的收获是丰硕的,是有意义的,它总让我们倍感欣慰。很快的一学期也即将结束,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正确部署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回顾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的感受是辛苦而又快乐的。下面我就数学教研组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它指出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充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地位。本学期我们教研组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组织年轻教师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学习给老师们带来了深深的反思,充分认识到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提高自身的的知识素养,不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很难适应教育的新形势。

(一)精诚团结,形成合力。虽然我们数学组年龄层次不一样,但是同事之间是团结和睦的。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聚集在一起研究教案,集体备课,互相交流成功的教学方式,讨论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来研究教材、教参的重点、难点,探讨教育教研的方向,探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处理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年轻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教师。

(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个再优秀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我们除了一起学习参考资料以外,我们之间更主要的是互相学习,其主要目的就是相互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甚至缺陷和漏洞,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

(三)勇挑重担,从不推辞。我们数学组的老师从校领导到刚出校门的年轻老师都能认真准备好一节课,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一节研究课。无论是敬爱的副校长,还经验老道的老师,特别是几个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在顶住压力,完成了自己由学生向真正教师的蜕变,此外,老师还积极接受学校的安排,去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小学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任务,一丝不苟地去认真完成。

(四)作业批改,认真及时。作为数学老师,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的作业错了,有的要重复几次的更正,而我们的老师都是不厌其烦的认真检查及时的讲评,这样做的话,学生记忆深刻,效果明显,从来就没叫过苦。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各位老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后能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于教学实际,在课堂中能科学的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求知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和老师为指导两者之间的关系。每位老师的实践的过程中,均有着或多或少的收获。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服务于教育科研。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力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都意识到了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才能不负于教师的职责,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一个学期来,教研组的每位老师都能努力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参加本科学历进修,认真撰写经验论文,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的评比中能取得好成绩。同时,我们教研组还以四年级数学分析了国际级课题《小学数学分层测试卡》,全组的老师都在积极的进行课题研究当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在全体老师们的拼搏、奋斗下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我们的不足(教科研的理论研究)还尚待提高,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一定能够突破这层层的难关,共创新的篇章。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我们教学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小学教研活动总结范文5一学期以来,我校紧紧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以课改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带动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研究”两上课题展开教育科研工作,以这两个课题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写出研究方案,定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本学期我校共开设语文教研课10节,数学教研课10节。促进派了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期末对教案进行归纳整理,按学科、年级分类,存入学校教案资源库,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给予奖励。

规范日常巡课制度,定时巡课与不定时巡课相结合,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前沿动态。建立推门听课的制度。校级行政领导、教导处不定时下班听课,与执教教师共同切磋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落实年段日常互听课制度。要求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每位教师最少听10节本年段教师的常态课,增强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推进教研成效。

我们教研形式采取集中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以分散为辅。分散教研是教师利用空课时间、下课时间相互交流,一事一议,一事一论。将功夫用在平时,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

五、设教师论坛,促进经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广泛提高全校教师教研水平,我校为骨干教师创设平台,让优秀青年的先进教育教学成果(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感悟)在教师中进行交流,让先进经验得以推广,以点事面,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评选出最佳经验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7篇

笔者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学院的课题《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研究》.在多次调查中发现许多中考尖子生在高一上学期开始的学习过程中,在分数往往表现出一个下降的过程.为什么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教学难度感到极不适应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学生的学习方法衔接不上;其二是知识跨度、深度较大;其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差别.

1 紧扣书本知识,注重学习方法培养

在中学学习的每一阶段,每位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在连续性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要求下降或过高.如果对自己要求过低,自己对学习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重视,自然就不会有多大进步,也很难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对自己制定的目标过高,好高骛远,欲速则不达,同样也很难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到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时候就会不适应,自然而然出现衔接的障碍,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在初中阶段习惯了上课听、下课练、记公式、喜欢被动的学习,不愿意自己去探索和归纳总结,更没有和同学深入合作交流学习.从这一点上来看,这是初中学生升学到高中阶段不适应的一大因素.关于学习方法的形成只靠学生自主形成很难的,即使学生有自己固定的学习方法大多也是停留在“死读书”上.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扣书本中的本源知识,不断引导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为下一步学习提供智力因素的关键.

2013年9-12月,笔者在担任一个高三年理科班的数学教学的同时,也担任了初一年一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我自认为是“顶天立地”的工作.教学中虽然跨度很大,但我深知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训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这是为以后衔接保驾护航的“法宝”,这比他们马上学习得高分更为重要.有了这样的教学定位后,我每节课花10-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三读”.即“细读、粗读、精读”.在细读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段落大意.在粗读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写出的段落大意体会其中的数学道理.在精读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准重要内容,精心攻读.虽然在第一次月考试中,全班的成绩在年段七个班中倒数第一,但学生“独立阅读与独立思考”已经基本形成.在坚持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同伴交流,展示自我,给学生以成功自信心的培养.虽然在期中考试中,我班的成绩仍然是倒数第一,但学生课堂中“静读静思到活跃交流”的学习方法已经初步形成,结果在期末考试中,我班数学成绩名列全年段第一,特别是优秀率远远超过其它班级.

2 紧扣知识本质,注重发散与拓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初中教学因受到升学试题难度的影响,的确也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致使一部分教师不去研究教学,造成相当一部分教师用过于简单的“讲练”教学方法,学生只要记住老师讲的知识点,掌握各种题型,升学时就能考高分.这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我建议每一位教师要“紧扣知识本质,注重发散与拓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素养”准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我以自己上课的实际谈谈自己民的一些做法.例如在初中一年级数学上“2.8有理数回头混合运算”教学中,书本中习题2.8最后一题是这样设置的“列式并计算求1,2?,3,4?,B,99,100?的和”本题对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难度相当大的.我认为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以观察能力,分类能力等.我首先是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已知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启发他们如果有多种方法将得到奖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求和就是直接添加号”得到这样一个算式:1 ( 2) 3 ( 4)99 ( 100)+?+ +?+++?

B

这样就把一个文字语言表达的题目转化成了一道数学算式题.学生解答的方法当然是令人振奋的.

3 走进高中课堂,相互学习,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初高中学习衔接铺就通途

对于初中教师而言,笔者认为,为了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需要,也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教法上,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施以学定教,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主动性,也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和更严峻的挑战.“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2)在初中阶段,教师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根据学生的心理层次、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循序实行“以学定教”,并做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师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重点.仅仅这些我认为还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及整体性,呼应高中的教学需求.最好是多走进高中数学课堂,了解一些高中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听一听高中教师是如何从知识层面、心理层面、学法层面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通过这样的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也能够使得学生顺利的从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发展到高中数学学习阶段.

初高中衔接问题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究这一问题有助于形成科学系统的数学教育理论,有助于在更普遍、更高的层次上解决来自实践中已经存在或即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对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无疑是正能量.虽然这对于初中教师而言无疑是艰巨的挑战,但没有任何借口能逃避这一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这一年的支教生活对我来说,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都可以说获益非浅,我的整个身心得到了提升!我敬佩坡塘小学领导的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佩服老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做为一名支教老师,首先,在支教期间,本人忠于党,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多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成为同事们的知己,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我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平时,我能主动的与综合科的老师沟通交流,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虚心向他们学习。

二、在工作方面

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支教教师就有了什么“光环”。自从我踏进坡塘小学校园那一刻起,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坡塘人”,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

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学年,我担任了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主要教授语文学科,同时还兼任了两个班的美术,两个班的写字课,一个班的品德课。虽然课务很繁重,但我还是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由于我所带的班级,都是外来民工子弟,基本没有受过学前教育,在家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各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每节课都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课堂上我精彩地讲述,循循地诱导,积极地鼓励,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荷叶圆圆》、《称象》、《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几次公开课中,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带动了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回答问题,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按“四精四必”处理好学生作业,并对差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消化了才肯罢休。两次期末考试,我们班的语文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

其次,我还非常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也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当我了解到我班夏石训同学家里比较困难,我就经常买些学习用品和吃的东西给他。我还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经常从自己家里带书借给学生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课外知识储备量。

最后,在教研方面,我总是精心准备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期待和老师们共同提高。我积极参与语文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和她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不断研究好的教学方法,还能学到其他老师的优秀之处。在平时,我还积极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撰写学习心得;每次课后,都认真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学校的论文、案例比赛,我也积极参与。通过教育、教学、教研三方面,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在生活方面

我没有搞什么特殊化,不迟到,不早退,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我们班都取得了不同等次的成绩。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一学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它将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能成为一名支教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

时间流逝,半年的支教生活即将面临结束,回顾这半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虽然有刚走上讲台时教师的稚嫩,却也在不断努力不断付出与收获中成熟,使我充分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的生命精彩。

这一学期的支教生活经历在我的人生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支教一学期,不仅仅是对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极大丰富更是一次磨练,它让我懂得了作为教师的真正含义,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让我走进了我生命中作为教育者的人生第一页,所以这次支教,我无悔于这次支教,透过一学期的支教,让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现就一学期来的支教做一总结:

1.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的各种事情。工作中,我用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教学的各种方法,用心向同学们传授知识,尽自己所能,用心教育每一个学生,用行动告诉自己,学生的成绩便是自己的成绩,学生需要的知识便是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要为自己负责更要为学生们尽责。

2.工作方面

刚到红旗小学,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学生状况,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脚踏实地,为我也为同学们一齐努力。我为工作的开始定了一个方向,我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就应让孩子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正确地为人处事方法以及健康的心理。课堂上,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我会送给他一个“微笑”,因为“微笑”只有几秒钟,但对已同学们来说却是下次更加努力的肯定。每一天空余时间我都在写写教案,看看课本中度过,我要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给同学们带去收获,同时也充分利用支教的时间,同学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她们的成绩有个好的提高,让他们的起步人生不要有太远的差距,只要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就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3.生活方面

在这一学期的时间里,校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在同事朋友的支持下,支教生活使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虽然做了一些工作,离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仍有必须距离,但看到孩子们用心的学习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也给我的工作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结束语:我的“支教”工作虽然结束了,但一颗牵挂的心还留在那里。也许我的到来不能立刻改变什么,但是我想至少透过我能给他们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透过这一学期与老师们的深入接触,我收获到了真挚的情谊,让我的工作潜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提高,收获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发现了这些教师身上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纯朴真挚……太多我能够学习的优点,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支教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很充实。我将把这段经历永远地珍藏在心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无极限的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生命因为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

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

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获益非浅!我敬佩三家子老师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三家子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降低重心,做教学一线的普通人

我并没有因为支教就有了“光环”。自从我踏进三家子校园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首先,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坚持集体办公,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搞特殊化。在学校食堂里就餐,并利用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叙叙家常,谈论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生活上从不向学校领导提出过多的要求,平时与老师交谈中,从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一律按学校的要求去办事;第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三家子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三家子教师”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心眼里高兴,为她们能够接受、理解我而高兴,为我能够融入三家子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二、精心准备并做好示范课和专题报告

我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指导我们学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听了青年教师多节随堂课后,我提出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并悉心指导授课教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认真听课、评课,精心指导我校教师的教学工作。

(一)是“听”,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把所有教师的课,全部认真地听了一遍,摸清了教师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找到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是“讲”,我对教师课堂上暴露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类,并利用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举行辅导讲座。

我先后讲过的专题有“简单语文不简单”“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面貌”等8次讲座,为了让教师们学有所获,每次讲座,我都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撰写讲座稿。在讲座的基础上还做了多次的示范课,达到了每月一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跟”,学校为我安排了几位青年教师,我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进行跟踪指导。

一年来,我随堂听课达60节,评课、指导课达30多节,说课达20多节,几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深深感染着周围每一位教师,为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模范作用,推动了学校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四、关心学生,奉献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在所教学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再现教师的风采,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按“四精四必”处理好学生作业,并对差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理解消化了才肯罢休。工作中,我发挥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地教学精神,很快便与学生、家长、校领导和老师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我还非常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当我了解到我班陈刚同学家里比较困难,我就经常把家里的旧衣服送给他,并且还动员同事一起来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我还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经常从自己家里带书借给学生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储备量。

一年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我认为,它将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下乡支教一年,我觉得值!

小学数学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指导思想,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

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六、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七、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小学五(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首先,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针对优生少这一特点。把基础教育和差生转换作为这学期的工作重点;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厚爱差生,我真正做到以情动人: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我在学生面前不敢有丝毫虚伪与欺哄,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差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中差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小学数学学期工作总结

在我的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骄人的业绩,只是在***小学这块沃土上默默地耕耘着。如果说有什么追求或目标的话,那就是努力要求自己能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信任、领导放心的“好教师”。基于对自身的这种定位,一直以来,我坚持以“勤学、善思、求实”为指南,认真、务实地走过每一天。因此,今天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也不是什么个人总结,而是自己工作这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爱校、爱生”是我多年来坚持的信念。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更是我作为教师的基本准则。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让他们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我都倾尽全力,尽我所能。我刚到咱们***小学时学校要求我接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了一年之后,学校要求我重新再接两个三年级班,一班和三班。刚刚和这两个班的学生建立起了感情,和两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配合的也很融洽,没想到一年之后,学校又要求我改教三班和四班,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四班的数学成绩是全年级最差的,当时我心里非常不情愿,但是我也深深懂得“个人服从集体”“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的.道理。因此,我二话没说,就尽我所能进行教学,而四班的数学成绩也由年级最后一名逐步提高,在上学期南市区的调研考试中获得了南市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不断努力奋进,提升业务水平。

过去的五年,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坛上不断探索,摸爬滚打的五年,同时也是我不断进步的五年。在一次次听课和培训研讨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因此,我经常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多次积极参加市、区、学校组织的现场教研活动、培训等,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每学期都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及时归纳总结培训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的情况,我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在备课方面,不断学习新课标,刻苦钻研教材教参,积极摸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做到既备教材教参,又备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建构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切实履行新课标提倡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置;在课外辅导方面,耐心细致,培养优生,帮扶后进生,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拥有成功,在快乐中学习,从快乐中得到发展,我也多次承担学校、区公开课任务。

三、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