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理论实务论文

金融理论实务论文

时间:2022-05-01 10:36:08

金融理论实务论文

第1篇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活力与契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到来。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随着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提升,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由于缺乏完善化和系统化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基于此,本文以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影响为主要出发点,重点探讨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途径,旨在推动我国经济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变动性的双重特点,其中周期性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的繁荣期和萧条期,这也是经济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两个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金融危机的产生则会使世界经济处于一种萧索状态之中,并且随着金融危机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愈发重视财务管理理论对本国经济的复苏和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公司财务管理学还基本是从西方照搬照抄过来的,面临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如金融危机),理论的缺乏导致无法对实践进行正确的指导。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要想企业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构建非常态下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势在必行。金融危机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有效市场假说、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决策理论等冲击很大。本文在分析、反思财务管理理论存在的诸多缺陷与漏洞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的思路,这是非常态经济下财务理论继续延进的方向。因此,在金融危机时期构建非常态经济下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当前研究学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非常态经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财务管理

一、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分别是对基础性假设的冲击和可持续发展假设的冲击。一方面,基础性假设当中最为重要的是经济人假设,主要是通过个体的投资行为对集团乃至整个经济市场产生的重要影响,而个体投资人会因个人的情感变化而产生一定的不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这种不理进一步得到强化,最终将颠覆财务管理理论中的“理性”经济行为模型;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假设以经济稳定发展为前提,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可持续发展假设理论则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以此为基础的相关理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有财务管理目标理论、财务要素顺序理论、融资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二、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完善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充分挖掘市场的发展潜力,为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性内容。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以经济人为基础,但是这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并且将人的非经济性也纳入其中,这将影响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的科学性。市场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和运作之中,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要在人本非理性的思想基础上,实现理性假设到有限理性假设的有机转变,以此为前提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理论,推动新古典财务管理的稳步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制定科学化的财务管理目标,设置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较强的未来发展计划,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经济稳定下的财务管目标以提高经济的稳定性为前提,具体可细化到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自身经济理论的最大化,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绝大多数企业濒临倒闭破产,此时的财务管理目标应以规避企业风险,缩减企业负债成本为基础,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及时调整企业的投资计划,并对自身的发展资产进行重新的评估,实现企业负债最小化。

(三)优化配置财务决策的排序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优化配置财务决策的排序,重组财务要素的顺序理论,为企业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情况下,财务管理理论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济为主要前提,因而其财务决策依据则是投资、融资到股利分配,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一决策方式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加大企业的负债压力。因此,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要优化配置财务决策顺序,以提高偿债能力为中心进行相关活动的有效扩展,实现企业的经济复苏。

(四)健全金融投资的相关理论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健全金融投资的相关理论,对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进行综合性考虑,考虑到多种投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顾及其投资成本,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在金融危机时期,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较为强烈,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实现先股后债。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之中,不同股利结构的企业其支付方式也不尽相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股利结构管理理论,并完善法规对其进行一定的约束。

(五)确立套利定价理论的地位

在金融危机时期,要确立套利定价理论的地位,进一步完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金融危机时期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可行性发展思路。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投资者的目标则是实现了由经济利益的提高到规避风险最大化的有效转变,因此,在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当中,要以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为基础,并以此为理论构建的方向,确立套利定价理论的地位,更好的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形式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财务管理理论,更好的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服务。在金融危机时期,制定出一套非常态经济下的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是时代迫切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在较差的经济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理论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危机会使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有效的财务管理能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以及帮助企业度过危机,进而维持经济的稳定。因此,在金融危机时期内,要通过完善基础性财务假设理论、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优化配置财务决策的排序等方面来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其对企业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爱民.金融危机冲击与企业投资行为[J].管理世界,2015,04:107-120

[2]高汉祥.应对金融危机发展财务理论促进经济繁荣[J].会计研究,2015,06:88-90

[3]姜霖.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4,12:139-141

第2篇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数据库系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131-03

Database System’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 Outsourcing Professional//Wang Yanling, Lin Xiao

Abstract For the High personnel training issues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service outsourcing,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the database system required the outsourcing for financial services professionals and proposes a four-dimensional teaching system of database system. First, the status of financial services outsourcing and database system was analyzed; second, the database system experimental reform of outsourcing for financial services professionals was proposed.

Key words outsourcing of financial services professional; database system; experimental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22

“如今,以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为主的金融后台服务与金融机构前台经营分离,正成为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也使金融业务进一步摆脱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为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流程重组和实现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业内专家通过对信息科技在金融业深入应用趋势的分析,得出上述论断[1-2]。正如专家所言,随着金融后台服务产业的蓬勃兴起,在中国试水多年的金融服务外包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未来10年将是中国金融行业变革发展最集中的一段时期,金融服务外包业必将大有所为。

在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中急需金融服务外包的人才。教育部、商务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号召高校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培养金融IT服务外包人才对发展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改善对外贸易结构、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及促进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数据库系统课程在金融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目前在金融外包服务专业中所开设的数据库系统课程为普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没有突出其为金融服务的特性,因此急需根据金融行业中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来对数据库系统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从而更适合该专业的教学。本文先讨论金融外包服务的知识特点和发展趋势,后讨论数据库系统课程目前的实验体系,最后针对金融外包专业对数据库知识的要求重新进行数据库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 金融服务外包

1.1 金融服务外包的知识特点

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中必须处理大量的信息,包括书面和电子形式,而且通常要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相关服务,其数量巨大,覆盖范围宽,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服务作为支撑。金融业务与IT技术的融合是金融服务外包的特点。

1)除了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一般知识外,还需要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处理(采集、备份、恢复等)、视频处理、系统开发和维护、IT项目管理等。

2)与金融和保险相关的知识,包括货币银行、保险、基金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金融业务外包发展趋势

从目前业务发展情况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越来越专业化,但主要是金融机构后台服务。金融后台服务作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最快的领域,正在细分市场上向更深、更专业化的领域拓展。

金融灾难恢复作为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外包业务。

2 数据库系统课程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国家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 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 南京省计学院学报 2007(2) 

[2]王东升. 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浙江金融 2008(10) 

[3]徐扬、戴序. 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现代商业 2008(17) 

第4篇

【公司理财行为金融筹资管理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1952年,Markowitz发表的证券组合选择标志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开端,此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金融理论先后出现。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资组合理论(MPT)为理论基石的现代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主流地位。

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EMH和CAPM相矛盾的实证探究不断涌现,发现了许多和之相悖的现象,即异常现象。更为重要的是,EMH和CAPM是无法为经验探究所验证的。如Roll(1977)的探究表明,CAPM是不可证实的。Fmam(1991)也承认,EMH本身是无法检验的,因为它的检验必须和有关预期收益的某个资产定价模型联合起来才能得到检验,否则就是一个等式确定两个变量,而这是无法得到检验的。在众多对标准金融学进行批评和改进的流派中,行为金融学无疑是最成功的。随着行为经济学家Kahneman教授获得2002年诺贝尔奖,行为金融逐渐成为未来金融学探究的方向。

行为金融的理论基础是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和有限套利(limitedarbitrage)。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套利受多方面的限制,包括卖空的限制(有风险,有成本)和替代资产的不确定性等。同时心理学探究证实,人类的心智、生理能力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因而不是无限理性的。常见的有限理性认知偏差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摘要:

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摘要:心理学探究发现摘要:人们往往过于高估自己的判定能力,当人们称对某事有90%的把握时,成功的概率往往只有70%。在金融活动中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过度自信在投资活动中表现为投资者喜欢频繁交易(换手率居高不下),这会降低投资者的回报。

2、参考点(ReferencePoint)摘要:参考点指的是人们评价事物时,总要和一定的参照物相比较。在参考点四周,人们的态度最有可能发生变化。参考点可以是特定时间的组合市值、单个证券的购买价格或者是托付给基金管理人的金钱数。参考点可以理解为进行比较的个人视点,据以构建不同情形的“目前状况”。

3、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摘要:过度自信的另一个结果是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股票市场过度反应的例子是投机性资产价格的过分波动,反应不足的例子是,当新的重大消息到来后,股票市场的价格反应趋于滞后。

4、典型启示(TypicalInspire)摘要:所谓典型启示是指人们喜欢把事物分成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型的重要性,而不顾其他潜在可能的证据。如大多数投资人坚信“好公司(名气大的公司)”就是“好股票”,这是一种典型启示。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等同于“好股票”。

5、损失厌恶(AversiontoLoss)和后悔厌恶(AversiontoRegret)摘要: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后悔厌恶是指当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时,会对自己的决策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投资者从强烈的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受人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后悔的情绪反应或感觉会有所降低。

行为金融学建立了期望理论(ProspectTheory)、行为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PortfolioTheory,BPT)、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AssetPriceModel,BAPM)等重要理论。行为金融在对传统标准金融的改进在很多地方已经非常成功,不过行为金融主要的目标是解释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对公司财务方面的论述不多,因此本文试图将行为金融理论引入公司财务,对原有公司财务理论进行改进。公司财务主要分为筹资、投资、股利分配和一些专题如并购、重组等。我们这里主要讨论行为金融在筹资中的应用。

二、财务管理中引入行为金融理论

现代财务管理或者被称为公司财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国外的发展也不过100年左右的时间,而规范化的探究只有5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之前财务和会计是不分的,这也极大地妨碍了公司财务在我国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财务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专门针对财务管理的探究也越来越多。

其实在国外的学科划分中,财务管理一般被称为公司理财,同一般金融学(即金融市场)一同组成了标准金融学,而标准金融学正是主要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的摘要:完全理性,有效市场,随机游走(randomwalk)。所以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同标准金融学一样主要包括有效市场理论(EMH),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期权定价理论(OPT),理论及不对称信息理论等,也就是现代标准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财务管理在发展成熟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点,正如Kaplan教授的在其名著《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中对管理会计的描述一样,财务管理也面临着相关性遗失的新问题。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务有所脱节,其原因一些学者也曾经论述过,如理论探究的滞后、框架需要改进、没有加入新生事务等。那么其中理论基础假设的不合理应该是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借助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最新发展,在财务管理中改变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场的基本假设,使得理论更加趋向于实际。作为经理人在公司的决策中也经常受认知偏见、厌恶损失、过度自信、锚定等因素的左右。具体说来,在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行为阻碍,一个在公司内部,一个在公司外部。我们称第一个为行为成本,它们是因为经理人的认知缺陷和情感影响而做出错误决策而导致的成本或价值损失,行为成本会损害价值创造。第二个阻碍产生于市场分析师和投资者的行为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引起基本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偏离。

自从Stein(1988)开创性地将行为经济学运用到公司财务领域,引发了行为公司财务(behavioralcorporatefinance)新问题的探究。经过了几十年的进展,该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探究成果,从而推动了财务管理的发展。Baker等(2004)将行为公司财务的探究分为两个领域摘要:一是管理人员理性而投资者非理性,主要分析在公司价值或公司股票被错误定价时,管理人员作出理性投资融资决策;二是管理人员非理性时的非凡偏好和认知错误对决策的影响。因此,行为公司财务的主要探究新问题是摘要:a、非理性的投资者是否影响理性管理者的资本配置行为;b、管理者非理性对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影响及投资者的反应。本文对其中的筹资行为进行讨论。

三、筹资中的行为影响

在企业的筹资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在确定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行为阻碍因素,一个来自于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一个来自于公司外部的投资者。前者我们称之为行为成本,行为成本减少价值创造,它是由经理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波动所造成的。后者则源于投资者和职业证券分析师的行为偏差。他们导致证券市场价格背离证券基本价值,并干扰经理人的决策制定。

标准金融学对于企业融资决策的理论探究,主要是以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开创性论文《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中给出的理想条件下企业价值和资本结构无关性命题———即MM定理为中心来展开的。由于MM定理中的相关假定和现实情况有比较大的差距,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权衡理论(tradeoff)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破产风险,进一步完善了资本结构理论,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引起各国的重视。权衡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Kraus(1973)、Rubinmstein(1973)、Robichek,Mayers(1966)、Scott(1976)、Mayers(1984)等人,他们模型基本引自于MM理论的修正模型,把MM定理看成只是在完全和完美市场条件下才成立的理论,而认为现实市场是不完全的和不完美的,而税收制度和破产惩罚制度就是市场不完全和不完美的重要体现。早期的权衡理论认为,制约企业无限追求免税优惠或负债的最大值的关键因素是由债务上升而形成的企业风险和费用。企业债务增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加。随着企业债务增加而提高的风险和各种费用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值。因此,企业最佳融资结论应当是在负债价值最大化和债务上升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以及成本之间选择最适点。换言之,正是这些约束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破产机制)致使企业不可能实现100%的债权融资结构,理想的债务和股权比率就是税前付息的好处和破产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也可以说是对MM理论的再修正,从而更接近实际。而后Diamond(1984)、Mayers(1984)等人对权衡理论进一步进行了完善,他们将负债的成本从破产成本进一步扩展到成本、财务困境成本和非负债税收利益损失等方面,同时,另一方面,又将税收收益从原来所单纯讨论的负债税收收益引申到非负债税收收益方而,实际上是扩大了成本和利益所包含的内容,把企业融资结构看成在税收收益和各类负债相关成本之间的平衡。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Ross首次将非对称信息引入资本结构理论中,假设企业的经营者对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内部信息,而投资者没有,投资者只能依靠经营者披露的信息间接地评价企业的市场价值。资产负债率或企业债务比例就是将内部信息传给市场的工具,由于破产概率和企业质量负相关而和债务水平正相关,外部投资者会把较高负债视为高质量的信号。负债比例上升表明经理者对企业未来收益有较高期望,传递了经理者对企业的信息,同时也会促使经理者努力工作,企业的资本成本得以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随之上升。Mayers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是最早系统地将不对称信息引入企业融资理论探究,在这里,Mayers(1984)采用了另一位经济学者Townsend(1978)早期提出的“优序融资”的概念。其理论基本点是摘要: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1)企业偏好内部融资甚于外部融资.(信息部对称只和外部融资有关)。(2)股利政策为既定,所以因发放股利被削减的部分无法用于为资本支出提供融资,且因此现金需要量的变动不会被短期股利变动所化解,换句话说,净现金的变动体现为外部融资的变动。(3)倘若资本投资需要外部融资,企业将首先发行最平安的证券,即债券优于股票.假如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超过资本投资,剩余部分先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用于回购股票及退股.随着对外部融资需求的增加,企业沿着优序融资的顺序向下,从平安性的债务到较有风险的债务,或许还会得到可转换债券或优先股股票,最后才轮到股票。(4)因而每家企业的负债比率反映其对外融资的累积需求。因此,其优序融资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摘要:偏好内部融资,假如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券融资。随后,Mayers和Majluf在共同合作的“企业知道投资者所不知道信息的融资和投资决策”一文中建立的Mayers一Majluf模型,系统地论证了这一观点。

可以说,上述主流理论都是在“资本市场有效性”这一前提条件下来探索企业的融资结构和投资决定的,即它们都是探究理性的企业及其经理人在面对理性的资本市场时应该如何进行最优的投融资决策。但大量的实践观察和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的实际投融资行为并不能用上述理论完美地解释。随着资产定价领域对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重新实证和质疑及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人们开始从行为金融的视角关注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相应产生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Stein(1996)为从行为金融角度讨论企业的融资新问题及本文随后将介绍的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他指出,当一个公司股价过高时,理性经理人应发行更多的股票以利用投资者的热情。反之,当股价过低时,他应该回购股票。这一证券发行模型可称为“市场择时(MarketTiming)”理论。而接下来对企业融资选择行为和资本结构的观察和实证表明,有关证券发行时机选择的现实证据是和这一模型显著一致的。首先,在总体水平上,Baker和Wurgler(2002)的实证探究表明,当总体股市价格高企时,全体新发行中新股发行所占的份额——即“股权部分”较高;反之,当总体股市低迷时,全体新发行中的股权部分则较低。这暗示了公司是在根据资本市场条件的变化来选择融资时机。究竟股价高企时,经理层将会在股价回归到一个更理性的价格水平之前发行更多的股权。这一实证探究成果,无疑印证了上述的“市场择时”理论。在单个公司水平上,有很多论文曾证实摘要:证券横截面收益的可猜测性间接地表明企业经理层在对证券发行的时机进行选择。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1998)的模型表明,证券市场上存在一种证券横截面收益的可猜测性,即在股票首发或增发之后,其长期收益很低,而股票回购之后的长期收益却很高。这种证券收益的可猜测性是和“市场择时”理论相一致的。因为,假如公司在相信其股价被高估时发行证券,在股价被低估时回购证券,那么,企业资本结构中较多的股权将意味着公司未来的收益会降低,究竟其是在市场高估企业价值时由企业发行的。同理,企业资本结构中较少的股权将意味着公司未来的收益会提高。此外,对“市场择时”理论的更多支持还来自于调查的证据。Graham和Harvey(2001)对300多家美国公司管理层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CFO(首席财务官)中67%的人说当发行普通股时,“股票市场对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估或低估是融资行为的重要考虑因素”。由于市场择时理论可以成功地猜测股权发行的模式,这使得它也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究竟,一家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被看作仅仅代表了它在一段时间内累积的融资决策。例如,考察两家在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有形资产比例和现时市净率(市值/账面值比率)等传统观念中认为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指标上都比较相似的公司。假设在过去,公司A的市净率比公司B要高得多。依据市场择时理论,公司A的经理人将会利用这种价值高估而发行更多的股权,故公司A今天的资本结构中就有可能有更多的股权。Baker和Wurgler(2002)的实证探究证实了这一推断。他们证实,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一家公司的加权平均历史市净率是对公司今天的资本结构中股权比例的一个很好的横截面猜测指标。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有相当的证据表明,由投资者非理性导致的市场非理性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决策,进而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上述我们讨论的行为公司金融理论都是考察理性的经理人面对非理性的投资者会做出何种反应。如前所述,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另一个方面是考察经理人自身的非理性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影响。虽然主流经济学认为,很多公司拥有设计好的并已投入使用的机制(如给经理人股票期权或者使用债务约束等)来解决经理人的新问题,这使得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能够被有效地降低,故其“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这一点是能够得到保证的。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认为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其中最大的新问题就在于,这些机制对于“非理性”的经理人几乎不可能起到任何功能。因为即使这些经理人认为他们是在最大化公司的价值,而事实上他们却并没有———即非理性的经理人同非理性的投资者一样,不能熟悉到自身的非理。这样,由于经理人认为他们已经在做“正确”的事情了,故股票期权或债务约束将不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非理性的”)。Heaton(2002)也分析了管理者的过度乐观(即经理人高估他们公司未来表现将会非常好的概率)对公司的影响。他认为这可以解释优序融资(PeckingOrder)理论———即企业融资的顺序是先内源融资,后外源融资。由于经理人比资本市场更乐观,他们相信他们公司的股权是被低估的。于是,除非经理人用尽了内源资金或债务资金,他们是不愿意发行股票的。

四、结论和建议

从上面对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的介绍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和标准金融学对企业融资新问题的考察相对,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着重考察的是在“非理性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融资行为的变异。当把标准金融学视为前提的“理性人”假设条件放宽时,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发现,一方面,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即使假定企业的经理人是理性的,但当考察理性经理人面对非理性的投资者会做出何种反应时,实践表明市场时机和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会对企业的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高低变化,公司将存在着最佳的融资时机或融资窗口机会,而且,企业经理人还会根据价格水平背后的投资者情绪实施某些不利的或者放弃一些有利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企业的经理人并非都是理性的,他们也会有和在投资者身上发现的相似的非理性情绪,而这种情绪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决策。

第5篇

关键词: 国际金融 课程 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与巨额国际资金流动使国际金融从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逐渐成为既有成熟理论体系又有独特实际技能,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操作的独立学科。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金融活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以及国际金融技术使用与创新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需求强烈。鉴于此,我院于1996年开始开设国际金融课程,尽管目前没有金融本科专业,但7个本科专业中,除会计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开设了国际金融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将10多年建设,国际金融教学各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国际金融的内容涉及也非常广泛。对于我院7个本科专业而言,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都必须掌握,但由于学时有限和专业不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其他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和改革,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内容充实到教学当中。对于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重点突出国际金融宏观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经济开放下的外部均衡问题展开,研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理论、汇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储备理论等,从而揭示一国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的规律。对于其他5个专业,由于属于管理学科,应侧重讲授国际金融微观内容,如外汇管制、外汇风险管理、外汇市场交易、国际结算业务、衍生工具交易等相关内容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必要调整和删减,可以突出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另外,应鼓励任课教师重视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最新的国际金融前沿理论和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心环节。应彻底改革传统上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将基础理论寓于讨论之中,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讨论选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关键。首先,讨论的选题需要充分运用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因为讨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并运用基本理论观察和分析现实金融问题。其次,讨论的选题要紧扣现实,因为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日新月异,将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有机引入课堂,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很方便,并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把书本学活。最后,选题要能分割为多个部分,以便于学生划分相应的专门学习小组,集中针对所分配的选题进行准备。这样既可以避免面面俱到、使讨论难以深入,又能最终达到全面参与讨论的良好效果。

案例教学是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一方面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不少案例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案例千千万万,并非都有价值,所以精心筛选很有必要。另外,采用案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生动活泼的事例启发和教育学生,变教条为鲜活,因此,案例教学应保持其生动性。

模拟教学可以通过参加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来实现。学生参加金融业务的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书本上的疑惑,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可组织学生到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金融机构的组织构成、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过程,建立直观的印象,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也可以通过建立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引进金融教学软件,在专业实验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金融业务的模拟。或利用某些证券网站提供的在线模拟炒股、炒汇交易等免费资源,模拟各种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掌握国际金融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状况,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有必要实行双语教学。从我院的实际出发,也应逐步开展国际金融的双语教学实验。从国内双语教学来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第二是中英文双语混合授课,平时作业和考试使用中文;第三是全外语授课,平时作业和考试全部或至少部分使用外文;第四是全外语教学,授课、做作业、考试全部使用外语。由于我院没有金融专业,金融相关课程比较少,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我院的师资条件、听课对象的外语程度、课程要求等实际情况,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双语教学可以选用较简单的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等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全外语教学。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是推动教学方法改进的有效途径,应用先进的国际金融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国际金融教学的市场适应性。当前,我院基本上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只是还未有效发挥其作用。应鼓励教师更好地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充分发挥其教学容量大、方式灵活、信息快捷、模拟生动的优点。另外,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陆学习,并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等,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真正实现教学互动。

参考文献:

[1]蔡幸.论顺应本科教育的“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调整.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第6篇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金融的重要性,同时对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实践、教师三个环节入手,提出了新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设想:完善培养方案,加大案例课程比例,建立金融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  如何发表论文

一、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发表论文

在刚过去的两年,全球经济和金融所经历的严峻考验发人深省。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来势之迅猛,影响之大,堪比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在各国政府的果断出手和倾力支撑下,全球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转机。这次危机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金融的重要性,进一步体会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能否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高质的智力资源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本身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2009年5月,姜鹏飞、赵辉对北京联合大学等6所北京市属高校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显示:毕业生在校所学理论与工作岗位要求脱节,需要企业投入大量培训成本;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即便从事了基层工作,也缺乏耐性,跳槽率较高。对于新办金融专业来说,要在众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中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疑是正确的努力方向。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其学科定位一定要立足于社会需求和时代特征。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参与操作的基本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对接。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二、新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设想

(一)教学环节

1、完善培养方案。金融学课程微观化是大势所趋,我校金融学教研室应在进行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金融学专业课程发展趋势,把握当前金融学专业建设发展的最新潮流,在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引进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计量学等现代金融学课程、强化定量分析的课程,大幅度的增加专业课的实践学时。同时,我们还要设置一些相关计量和统计软件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到两种软件。以上种种尝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即坚持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劣势,这样才可以体现自己的特色。如长江大学金融学专业有良好的石油行业和农村经济的背景,人才培养方案建应该强调以雄厚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较好的会计与财务为工具,主要涵盖银行、证券和保险及上市公司等方面的内容,而不要过分局限于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发展。

2、加大案例课程比例。金融学专业课程往往业务性较强,非常适合案例教学。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首先对金融投资(如股票、期货、外汇交易等)理论和方法进行阐述,然后根据授课计划安排,设计好投资分析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使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投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推理,提出投资理财方案,这涉及的课程主要有保险方向、公司理财方向的课程。通过课题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弥补,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中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者,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锻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做出决策,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还可以增强团队精神。

(二)实践环节

1、建立金融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21世纪是现代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广泛应用的时期。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影响必然是巨大和深远的。即便是文科类专业的教育也决不可以再向过去那样只局限于书本、局限于理论上的说教,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生动手操作,使其真正掌握金融学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理所当然的。我校设立金融学专业,虽说起步晚,但也有优势的一面,因为其他理工科院系在技术设备上一般都有较好的基础,利用已有的基础建设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可以既省时又省力。难点是金融学实验室建设的形式与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向兄弟院校学习取经的办法,如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都很有经验,都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其实验室建设的思路是:在领导高度重视基础上,借助外部力量与自身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建设,最终服务对象既可以面对校内,也可以面对社会。在实用和务实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国内一家实力信誉、服务都较好的软件公司购买了有关金融业务模拟软件。服务方面:首先面对学生,其次把满足全校学生学习实验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对外拓展,实现产、研衔接,力争服务地方经济。在金融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中,我校应走出去加大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争取得到外部实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最终促成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利用金融学实验室,将其建设成为模拟实践教学的主战场。使模拟教学成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主动分析判断问题的思维能力。可根据金融业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司金融等)流程的需要,建立模拟商业银行、模拟证券公司,模拟保险公司等校内实践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初步了解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业务的模拟操作,置身于真实的金融环境中,切身感受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化,从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感性认识,强化动手动脑能力。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变经济类学生知识的掌握刻板僵化,实践和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金融学实验室安装相应软件,面向全校同学(甚至可以包括教师等)举办“模拟炒股(炒汇、炒期货等)大赛”,由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担任“投资分析师”,与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大连、郑州等期货交易所同步进行在线模拟交易。既可以作为相应课程的补充,也可以创造开放、向上的校园文化。

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长期高等教育的经验已经证明,一个新专业要想办好,规范的社会实习基地也是必要的。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因为光靠书本理论、只在实验室里做试验,是很难真正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的。关于理工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我校理工科院系很有经验,但在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上,却未必有经验。要想建好新建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必须走出校门,加强与外界联系,争取外界倾力支持与合作。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主要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通常一般人很难有机会深入接触,要想将其作为学生实习基地的确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笔者认为关键一点是如何做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如果学校能够主动加强与上述部门的联系,使其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实习的目的;如果学校能够主动地配合上述部门,在不影响其业务活动正常和安全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其规章制度,听从其业务安排;如果学校能够借助实习基地建设之际,帮助上述部门进一步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学历层次,那么金融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也许并不困难。

(三)教师环节

师资队伍的素质是提高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目前,我校新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瓶颈,在于教师队伍中缺乏“双师型”素质教师。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使得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如果让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到我们的实验室来,做我们的教学实践教师,这些人很快就能把他的工作经验带到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来,也可以让我们的老师真正迅速掌握金融业务,随时了解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变化与发展,分别建设不同种类的实验室,如金融投资实验室、银行实验室、保险实验室也能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姜鹏飞,赵辉.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74-175.

第7篇

中图分类号:F831.0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06

一、金融结构理论的学术脉络

金融结构理论是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最具影响力的分支之一,属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范畴。熊彼特将发展定义为“能执行新的组合”[1]60,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由一个均衡走向另一个均衡,每一阶段的情况都要依赖于前一阶段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创新的过程。经济系统中的均衡的理想状态,从来没有达到过,却一直被追寻[1]57,体现了经济增长理论研究遵从“均衡”和“最优”的思想。理论界之所以强调金融结构的重要性,是因为金融体系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通过对各经济部门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分布、不同的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的研究,以解决金融研究中最主要的问题――金融资源的配置问题[2]。正如戈德史密斯所言,金融领域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不是唯一重要的话――就是金融结构及其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389。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其影响力之广泛甚至于有些问题争议一直延续至今。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金融结构因素

对金融结构的正式学术探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该问题始于现实经济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经济增长较快、金融体系发展迅速,而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缓慢、金融体系相对落后,该现象引起了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的关注和研究。其中,格利和肖较早地关注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在可贷资金借贷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4];阐述了各种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非货币金融中介机构)在储蓄―投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他们对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实物产出和物价的均衡水平的研究,不仅涉及到最为简单的初始经济,还将模型演绎到复杂的金融结构。虽然研究的重点放在货币的供应与需求上,没有明确提出金融结构概念,但在他们的广义货币金融理论中已包含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政策等金融结构问题的论点。格利和肖提出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概念,试图建立以多种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货币金融理论,这是格利和肖在金融结构理论方面不可不提的贡献[6]。

1969年,戈德史密斯发表自己的名著《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开创了系统研究金融结构问题的先河,成为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者,也使金融结构问题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关注。在书中,戈德史密斯主要关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金融活动内部及其与经济活动之间的数量关系,二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来讲,在金融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谁向谁提供资金、提供了多少资金、利用何种金融工具以及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等问题[3]42。戈德史密斯采用比较金融分析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sh 结合、国际横向比较与历史纵向比较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金融结构理论,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一套指标体系。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基本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R),即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该公式可以大致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面貌[3]7898。目前,经过简化计算公式得出的金融相关比率已成为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戈德史密斯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3]2835。虽然戈德史密斯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数据的限制,其研究仅限于对德国和英国的细致比较,这种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难以得到一般性的理论推广[7]238。

进入20世纪70年代,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成为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金融结构问题并没有被特别强调,该时期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结构理论发展的侧面表现。1973年,麦金农出版了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一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分割经济”造成的独特金融特征,即货币化程度低、金融体系存在二元结构、金融市场不发达、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的原因是名义利息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d-p*)太低[8];同年,肖出版著作《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从金融中介机制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框架,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推行金融自由化,解除利率压制问题,以均衡的市场利率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促进金融与经济的相互发展[9]。简言之,他们的观点认为金融抑制总是伴随着金融结构的扭曲,金融深化意味着金融结构的进步,是金融结构的动态调整和优化过程。

(二)银行和金融市场:金融结构理论的主流争论

自金融结构问题受到关注以来,经济学家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关于银行与金融市场各自相对优势的研究文献很多,林毅夫曾作过相关综述,将诸多观点分为四种――金融结构无关论、法律与金融论、银行主导论和市场主导论[7]239,本文离不开这些理论文献的支持。通过对相关文献学术观点和讨论的核心问题进行比较,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观点分为四类:(1)银行主导论和市场主导论;(2)金融结构无关论、法律与金融论;(3)金融功能论、金融服务论;(4)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理论――“最??金融结构论”。这些观点争论主要是围绕着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银行与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等问题展开的。

1.“银行主导论”和“市场主导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称为“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这种新的金融结构观点是继戈德史密斯理论之后最具影响的金融结构理论。“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金融结构划分为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两种类型,分别以德日、英美作为这两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优劣比较,以此评判不同的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作用。学术界将上述研究被称为金融系统比较研究,“银行主导”与“市场主导”成为金融结构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

肯特和莱文的研究作出了很有意义的贡献,他们检验了15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结构,构造了一个基于规模、活动和效率指标的金融结构指数,并以此指数比率的高低将国家和地区划分为银行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两类,这是自戈德史密斯以来,第一次系统检验大量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他们还提供了金融结构的潜在法律、管制和政策决定因素[10]。具体来讲,随着国家和地区变得更富有,银行和市场都变得更加活跃、更加有效;在收入更高的国家和地区,与银行相比,股票市场表现更佳,金融系统往往趋向于市场导向;对金融系统的潜在法律、管制和政策决定因素的考察发现,在控制收入的情况下,具有习惯法传统、重视股东权益保护、会计准则良好、腐败水平低等特征的国家和地区,更倾向于市场导向型金融系统。

关于讨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相对优劣及其是否重要的文献不胜枚举,经典文献的相关观点基本趋同。银行主导论强调的是银行在资源配置、项目质量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获取信息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市场主导论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证券市场,突出金融市场在投资多样化、推动创新、信息传递以及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惩罚等方面的优势[11]。但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优劣具有相对性,不可一概而论,例如在经典市场理论的资产定价和公司金融方面,考虑到金融中介会产生代理问题、提供流动性等因素,金融中介也至关重要[12]。总体来讲,功能完善的银行和股票市场(即总体金融发展)的确?Τて诰?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相关跨国数据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表明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哪一种更好[13]。艾伦和盖尔进一步推进了“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成为金融系统比较研究的集大成者,他们强调金融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分析金融系统的优劣势时,理解不同金融系统之间重要的权衡至关重要[14]19。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竞争与保险方面的对比,他们构建了一个标准的无限期界迭代模型,通过跨期平滑来减少不可分散的风险,表明金融中介可能比仅有金融市场获得更高的福利水平[14]111140。

2.“金融结构无关论”和“法律与金融论”。

与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形成鲜明对比的观点是金融结构无关论,其观点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金融深度而非金融结构。在资本市场完善、市场主体风险中性的前提下,利率决定了哪些投资机会是值得利用的,任何一个能够产生正的净收益(扣除资本成本以后)的投资项目都会被采用;反之,如果资本的流动性不完全,影响就业机会创造、企业成长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金融是否能够提供高效的服务、金融服务渠道是否充分,而不是银行与金融市场如何组合[15]。相关的实证结果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持,没有证据表明金融结构有助于解释各国经济绩效[16]。

法律与金融论是金融无关论的一种特例,该观点否定了关于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重要性的争论,认为金融系统健全性的首要决定因素是法律体系,金融的整体发展依赖于法律制度和法律渊源,金融发展当中能够被法律体系解释的部分同时也能用来解释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增长[17]。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理解金融结构的差异比两分法划分的金融结构更有意义,法律体系可能会对外部金融产生影响,因为良好的法律环境保护让投资者们更加相信他们的投资至少能获得一些回报,从而更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投资资金。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由其法律体系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银行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在促进增长方面,法律权利和实施机制的发展水平比区分金融结构更有效[18]。上述研究使得法律因素成为金融结构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

3.“金融功能观”和“金融服务论”。

对“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挑战最具影响的当属金融功能观。与金融结构无关论的视角不同,金融功能观基于功能观的视角考察金融结构,强调金融体系功能的相对稳定性。在经典的金融学教材中,“金融功能观”已经自成体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金融功能变化较小,而且金融机构的形式随着金融功能而变化,即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功能的效率得以提高[19]。与金融功能观观点相近的是“金融服务论”,拥有更大的银行和更活跃的股票市场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金融系统提供的服务质量非常重要,而其结构安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忽略[20]。金融服务论的核心内容就是金融发展水平影响经济增长,不同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因为提供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不同,问题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中介和市场能够提供更好金融服务的环境,而不在于是银行还是市场提供这些服务。林毅夫在综述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以上观点概括为“金融服务以及法律、制度观点”(FLI观点),并且相关的实证研究倾向于支持上述“金融法律观”和“金融功能观”[21]。

4.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理论――“最优金融结构论”。

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不同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林毅夫认为,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都是从不同金融制度安排的特性出发作讨论,而忽视了金融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这也是实证研究结果与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原因[22]。如果银行、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内容和要求相匹配,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造成阻碍,跨国的制造业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给定经济发展的阶段,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与制造业企业平均规模之间是否匹配的确会对制造业的增长起到显著作用。金融体系内部结构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学界的日益关注,尤其是银行业结构和融资结构[21]。这些新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新理论――“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都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或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体),由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在经济中的相对规模,即最优金融结构是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经济结构进而决定了金融结构。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特性应该是决定各个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根本性因素,因为一国经济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着该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结构的性质,以及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的规模特征和风险特性,从而形成对金融服务的特定需求。不存在适用于所有经济发展阶段和所有经济体的最优金融结构,每个经济体在一定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最优金融结构,而且这种内生的最优金融结构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随着该国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提升、企业规模和风险特性的变化而演变[22]。

二、金融结构的制度变迁

(一)金融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

中国的金融结构问题源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产权与制度?Y构,其特殊性表现为发达而有控制力的上层结构,流动性强且分散化的下层结构,但在上下层结构之间缺乏有效且富有协调功能的中间结构;随着金融产权形式的产生和交易,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金融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法律结构共同构成了金融制度的中间结构,促使原有的“二重结构”向“三重结构”演变[23]。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中国金融自改革以来获得了迅速增长,但是金融增长规模中有多少是真实的成分,这是否与中国的金融结构存在紧密关联?对此,张杰借鉴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FIR)进行的指标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资产总量在原有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框架上的简单扩张,单纯数量上描述金融工具和机构规模的FIR并不能反映中国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24]。

对于中国金融结构问题更为系统的考察,体现出的是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金融产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不均衡、金融结构效率性问题以及更微观层次的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基于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适应性的判断,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机构集中程度明显偏高,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发展极不协调;二是农村金融处于整个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城乡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25]。就金融资产结构而言,主要问题在于金融资产的种类和数量难以满足广大的金融需求,货币性金融资产比例较高与货币市场工具相对短缺并存,更为明显的体现是股票结构、债券结构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结构的不合理[26]。

对中国金融系统发展特征的实证性研究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艾伦等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的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发现:实际的金融数据对比表明中国的银行部门效率更高,但是这可能要归因于成本核算的标准不同;无论从结构规模还是结构效率,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无法与银行相提并论;更为重要的数据说明非正规金融部门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十分显著[27]。他们将上述发现归纳为以下结论:(1)中国金融系统由一个规模庞大但是并不发达的银行系统主导,该系统由四大国有银行控制,且存在着客观的不良资产贷款(NPLs);(2)中国的金融市场的主要部分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但是它们的规模和重要性无法与银行部门相提并论,更为重要的是,股票市场由于高度投机和充斥着内幕交易而没有发挥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作用;(3)各种替代性的融资渠道是支持总体经济增长最成功的金融系统组成部分,这些替代性的融资渠道包括非正式的金融中介、内部融资、贸易贷款,以及企业、投资者和政府之间的联盟,它们以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信用、声誉和各种关系为治理机制。

(二)金融结构变迁的两种形式: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

金融结构的变迁在早期的研究中就已受到关注,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发展理解为金融结构随时间的变化,对于各国融资结构变迁的系统研究也要追溯到戈德史密斯。对于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研究,国内学者早期主要关注的是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目标、金融结构变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交易成本的考察,国内相关研究的权威性代表当属白钦先教授。在研究全球不同类型国家金融体制的发展演变后,白钦先提出了“金融倾斜”的概念,强调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之间的不平行发展与不平衡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发展态势下,白钦先又提出了“金融倾斜逆转”的概念,即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地高于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迅速赶上乃至接近或超过间接金融所占比例[28]。一国金融结构的演变可归纳为从初级到高级、从间接融资为主发展到直接融资为主,即经历“金融倾斜及其逆转”的动态变迁,反映了由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由以银行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到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由以银行为主导主体的简单金融到以金融市场为主导主体的复杂金融,由以国别经济体为单元的相对封闭的国别金融到高度开放的高度流动性的真正全球性的全球金融结构变迁[29]。白钦先关于金融结构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历程的评述也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30]。

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些学者着眼于金融结构的变动对国内金融、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性检验。谢平较早地对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31]。林毅夫考察了银行业结构和金融市场融资结构,通过对全球制造业1980-1992年数据的经验分析,证明一国的金融结构必须要和产业规模结构相匹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结构的演变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活动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及不同的金融中介在企业融资中相应的比较优势[21]。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结构变迁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需求缺口愈加明显,金融结构问题成为最凸显的症结。如何解决这个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成为当前学术界亟待攻克的难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该阶段解决上述问题重要契机。罗伯特?席勒在其新作《新金融秩序》中指出,新型信息传播系统、支付系统、电子交易市场、网上个人金融方案制定系统和其他受信息技术发展驱动的经济发明正呈现爆发式增长,经济体系势必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要实现全社会的共同繁荣,那么金融必须为社会的每个成员服务,并且其服务必须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32]。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正处在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转型升级时期,尤其是随着大规模生产向定制化、个性化生产的转变,消费升级与金融供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日益显现,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急迫任务。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手段,而且其本身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第三方支付衍生的交易数据通过沉淀挖掘为生产者进行有效供给提供精准营销的决策依据,P2P网络贷款和众筹融资通过金融资源和需求的精准匹配满足中小企业、创业者的金融需求;P2P网络贷款出现问题平台甚至是违法犯罪现象,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供给侧问题[33]。

当前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市场化、国际化与多元化阶段,从国务院到中央都在研究鼓励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框架,与此相关的议题都反映了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所处阶段的多元化特点[34]。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作为国家战略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国家级的行动计划,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2015年0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对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

互联网金融发展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金融以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为目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宗旨将大大拓宽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对建设我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实践的快速发展急切需要金融理论的支持,这也引起了学术界激烈的讨论。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焦点和理论争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互联网金融是否是新金融模式;(2)互联网金融是否推动了金融发展;(3)大数据征信的作用;(4)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关于互联网金融是否是新金融模式的争论,学术界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身可以作为一种金融市场,是一种新金融模式,具有金融去中介化和加速金融脱媒的特征,该观点代表了绝大多数学者的判断;另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行业通过互联网拓展业务,是金融活动从线下到线上的过程[35]。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到此,可以认为关于互联网金融是否是新金融模式的争论已经达成共识:互联网金融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同的新型金融模式。关于互联网金融是否推动了金融发展的争论也随着上述争论达成共识而基本确定: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国金融的资本配置遵循的并非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原则,而存在着一种“规模换效率”的资本配置路径[36],互联网金融模式能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37]。

关于互联网金融是否是新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否推动了金融发展的争论,传统金融结构理论尚未能作出合理性解释,互联网金融实践的发展亟待新的金融结构理论框架将其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互联网金融实践创新超前于理论创新,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结构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结构的影响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三个层面均有体现,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力度和深度有所差异。

在金融工具层面,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最为直接,表现为对传统金融工具的补充和重构。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将金融服务下沉到小额账户中,“低净值客户”的价值得以显现,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中独立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互联网支付的发展为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不仅促进了货币基金的发展,而且跨界影响了银行部门的活期存款和协议存款,引发的影响极为深远[38]。从2013年5月底推出,到2014年3月底,短短10个月时间余额宝的净资产规模就达到5412.75亿元,一跃成为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巨大的规模效应使得同期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从3000多亿元攀升至1万多亿元[39]。在推动货币基金市场发展的同时,余额宝的巨大成功对银行业的冲击也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余额宝的运作方式不同的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例如,通过将原本高风险、高收益的大型金融资产拆分重组为高风险、高收益、小额化的金融资产,小微融资者利用P2P平台展开债权交易或资产证券化交易,向广大的非高资产净值投资者进行融资,打破了大型金融资产独占金融市场的格局[40]。

在金融机构层面,互联网金融创新涌现出数量众多、种类繁盛的新型互联网金融公司,成为金融业最为活跃的金融供给主体。这些新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支付机构、互联网基金销售公司、P2P借贷平台、众筹平台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用户对互联网金融“普惠性”和“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出以账户通用、数据共享和全需求覆盖为标准的综合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例如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和综合金融平台拉卡拉[41]。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已经成为拥有支付、理财、融资、保险及便民服务的互联网超级平台,综合金融平台拉卡拉拥有支付、征信、理财、信贷等多项金融业务涵盖了存贷汇合风险控制的全业务链条。银行与互联网的竞争与融合,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优势联合甚至会形成超级互联网金融“巨无霸”[42]。互联网金融发展在金融机构层面的颠覆性影响深远,未来什么叫做金融机构值得认真思考。

在金融体系层面,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诸多观点基本与互联网金融是否是新金融模式类似。共识性的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的合作者,更是传统金融的竞争者,是整个金融结构变革的重要推动者[43],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领域的“颠覆性”冲击以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实质性影响整体是有限的[38]。互联网金融具有较为显著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征,是对中国当前较为传统且相当固化的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及结构带来全面挑战进而引发革命性变革的主要力量之一[44]。基于互联网的支付清算体系特点,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快速便捷特点,极大地促进了支付体系与互联网的融合,并已成为金融体系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发展使金融内部和金融与实体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很难严格划分,融合电子商务和工商企业的业务流程,把金融嵌入其中,进行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化一站式的金融业务[45]。互联网金融行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对现有金融体系分业经营格局及分业监管的挑战日益显著。更进一步的理解,互联网本身可以是一个金融市场,对应的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的情形[37],从这个意义上?v,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金融结构制度变迁的新范式――互联网金融结构

(一)互联网金融结构的概念及其微观基础

互联网金融尚处在规范发展阶段的初期,研究互联网金融内部结构变化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是业界的重大需求,也将是学术界重大的原创性理论创新。要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平稳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结构是同技术进步、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一样重要的决定因素[44]。

互联网金融是以商务模式方式进行发展和创新的,关于互联网金融主要商务模式的考察是研究其金融结构的基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有商务模式、形态、业态、商业模式等不同的表达形式,本文采用互联网金融商务模式。考虑到研究问题的视角不同,依照不同的标准,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金融商务模式的分类难免存在差异。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其理论范畴介于两种形式之间,一端是传统金融中介和市场,另一端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和市场。按照互联网金融在支付、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互联网金融商务模式可以分为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等六种主要类型[37]。《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基本业态。《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报告(2015)》依据互联网金融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将业务模式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包括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和互联网保险;第二类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包括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资产管理、互联网小额商业贷款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第三类是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包括P2P和众筹;第四类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包括在线投资社交、金融产品搜索、个人财务管理、在线金融教育和个人信用管理[45]。综上分析,尽管互联网金融的分类标准存在差异,但是互联网金融商务模式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基于对互联网金融本质特征――信用、普惠、高效和融合――的考察,互联网金融各种典型的商务模式在结构上也呈现出谱系分层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互联网支付、P2P网络贷款和众筹融资、互联网理财、电商金融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典型商务模式的结构谱系。

互联网金融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在金融工具层面,互联网金融结构可以理解为互联网金融各种金融产品的性质、规模与相对比例;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金融工具的相对构成与比例关系。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层面,将互联网金融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可以考察互联网金融的内部结构,具体是指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主体的结构,与银行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的考察类似;还可以考察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相对构成与比例关系,这种理解借鉴的是比较金融分析方法在金融结构国别差异的分析框架。廖理等[46]借鉴骆驼评级体系(CAMELS)的评级思路,从规模总量、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资产质量、业务结构、资本指标、流动性等七个方面对银行业绩进行评价,分析比较美国互联网银行业与美国整体银行业、互联网银行与美国十大银行、中国上市银行经营业绩的差异。在规模总量上,2012年,美国16家互联网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为5397.18亿美元,美国银行业规模为14.45万亿美元,互联网银行在整个银行业中的规模占比为3.5%,互联网银行个体间规模差异很大,互联网银行Ally Bank和ING Bank的资产规模都达到近千亿美元,超过了大部分的传统银行;但是2003-2012年,互联网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5%,远超美国整个银行业的5.3%。通过比较还发现,美国互联网银行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效率更高,互联网银行普遍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同时投放的?J款的风险更高;互联网银行具有较高的资产回报率,易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是复苏很快。美国互联网银行与中国上市银行相比,二者的主体业务分布格局类似,但是无论资产、存贷款、净利润还是员工规模,互联网银行的规模都要小得多。考虑到中国非利息市场化的经营环境和互联网银行“轻资产”的特性,美国互联网银行与中国上市银行的财务指标对比很难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结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互联网金融结构的内涵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对互联网金融结构的理解不仅要借鉴传统金融结构的内涵,还要考虑互联网金融结构的特殊性。互联网金融结构的特殊性是指对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体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结构、信息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现有的研究均已体现出上述规律,但仍未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在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得到揭示和传播,被搜索引擎组织和标准化,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社交网络上大量的利益相关者掌握的财产状况、经营状况、消费习惯、信誉行为等信息,汇集成完整的信用资质和盈利前景信息[37]20。互联网金融通过实现信息技术与金融功能的融通,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供给的成本,提高了交易透明度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价格具有重要意义[40]。

与传统金融结构相比,互联网金融结构有其坚实的微观基础,表现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联动机制、互联网金融双边及多边市场、互联网交换经济、大数据支持等四个方面。(1)交易联动是指每一个子交易活动都是由前一个子交易活动达成某种状态作为促发条件来执行后续的动作,从而实现不同平台、不同参与主体对同一个交易在适当的时间做出有序、准确而高效的反应或者反馈[47]。例如,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属于交易性融资业务,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和银行等参与主体对“融资、支付、商务、物流”等信息协同掌控,是一种典型的交易联动运行机制。(2)互联网金融具有双边及多边市场的特征,互联网金融双边用户之间的价格转移不完美导致平台价格结构的非中性;借贷双方的需求同时存在体现平台市场中的双边需求的互补性[48]。(3)互联网交换经济。互联网交换经济以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为代表,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应用场景,衍生出并服务于互联网金融[37]130。(4)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的信息处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交换者关于交换物的偏好和效应,核心问题在于交换者不完全掌握交换物的信息,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换者的所有决策都是在非完美信息条件下进行的[37]254。大数据的影响,不再只是强调因果关系,相关性分析的重要性得以显现,行为分析成为与财务报表分析同样重要。金融的核心在于定价,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最根本的挑战就在于其定价机制不同。通过互联网技术对资产和风险进行定价,得出的大数据模型与传统的定价模型截然不同。大数据替代传统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定价是互联网金融信息处理的核心,体现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中介和市场的最大区别[37]20。互联网金融不同商务模式的定价向基于“信誉”的个性化定价方向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分将实现对“长尾部分”业务资金需求的精准配置。

(二)互联网金融结构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基于前文的分析,以戈德史密斯为代表的传统金融结构理论强调的是“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结构不仅是对以上观点的继承,而且强调互联网金融要素禀赋结构和商务模式结构,体现的是互联网金融不同商务模式与实体经济的对应关系、互联网金融与经济的融合关系。

对互联网金融结构的研究要体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整体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核心问题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互联网金融内部结构变化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二是互联网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互联网金融内部结构变化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众多,包括但不限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电子商务平台、金融信息服务机构、资金供需双方等,其商务模式与交易过程不可分割,呈现出跨业跨界的特征。科学地表征和量化互联网金融不同的商务模式跨业跨界的深度和广度、参与主体和服务对象呈现的结构化的规律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基于规模、活动和效率的传统金融结构度量指标也难以实现对互联网金融跨业跨界的覆盖。因此,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设置其分析指标,从而构建互联网金融结构的分析指标体系。

2.互联网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践表明,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实体经济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基,互联网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二者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探讨互联网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贡献程度如何。具体来讲,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问题: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归纳出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向不同产业配置金融资源状况的规律?互联网金融将金融资源在多大比例上配置给中小微企业?如何准确测度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实现程度?

四、总结及展望

金融结构及其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自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结构的概念以来,金融结构问题受到了主流经济学的广泛关注。本文力求将有关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观点纳入到一个整体的讨论框架,梳理有关金融结构问题研究的理论脉络和学术逻辑,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国情,以金融结构变迁的视角,提出互联网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范式。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结构的影响深远,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三个层面均有体现;互联网金融是以商务模式方式进行发展和创新的,我们给出了互联网金融结构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微观基础;最后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结构不仅是对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继承,而且强调互联网金融要素禀赋结构和商务模式结构,其核心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内部结构变化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以及互联网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趋势的直接引发下,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一场以金融创新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业革命”。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括产品的创新、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新资源的开发、新市场的开辟和新的组织活动的确立等方面。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在这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创新浪潮中,金融创新究竟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造成了何种影响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重要话题。

一、文献评述

国外学者们对金融创新影响的讨论既有微观层面的分析又有宏观层面的分析。微观方面的分析认为,金融创新作用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金融创新增加投资人和发行人在市场进行避险、投机和套利的工具选择范围,如Van Horne(1985)、Merton(1992)认为金融创新可以分散金融风险;二是金融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及增加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如Merton(1992)认为金融创新使得资本集中并跨越时间和空间创造了流动性,可以将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资产,从而使得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得以加强;三是金融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问题。在宏观层面的研究,Miller(1986)和Merton(1992)是该领域的先行者。Miller认为金融创新有利于整体金融稳定和安全,严重的金融动荡将因金融创新而平息。Merton更是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发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作用的“引擎”。但是,Tufano(2002)认为Miller对金融创新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的宏观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研究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石睿(2011)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理论的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影响。从微观层面看,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起到的促进作用;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创新有助于货币融通、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发展安全等。而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陈子季(2000)从宏观方面在理论层面上对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深化、金融创新活动中货币供求机制的变化以及金融创新与金融体系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尹龙(2005)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联系起来,他认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规范的监管是创新的制度保障,富有生机的创新是节约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

以上学者的研究很有价值,但大部分是侧重理论分析,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研究结论方面并未完全达成一致,同时,既有研究中实证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拟从银行微观层面的角度,在讨论金融创新对其信用风险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选择15家上市银行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内部金融创新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二、银行的金融创新对信用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根据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007年金融创新监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中间业务收入是衡量金融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本文在讨论银行的金融创新时,主要指银行的中间业务创新。

总体上看,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总体而言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方面。

金融创新对于银行而言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而言意味着技术进步,金融创新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如票据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效益而且有助于防范风险;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重大突破,如“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等,使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然而金融创新对于银行而言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1)金融创新扩大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业务,而这些业务通常为表外因素,并不涉及账户的资产负债。这些业务主要依靠银行信誉,通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等来收取手续费和佣金。表外业务的开展减轻了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压力, 改善了银行当期收益和营运成本,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但随着表外业务的增加,银行的或有负债也相应的增加了。一般而言,表外业务自由度大,透明度也相对比较差,这一缺点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比如当银行提供各种担保、承诺以及备用信用证时,稍有疏忽就会使银行从中介人变为债务人。如果此时市场资金紧缺,这些活动它还会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2)监管无力或失效所带来的银行信用风险。金融创新活动的日益增多往往会使国家放宽某些金融管制,或取消、修改一些法令法规。由于一些旧的金融管制取消,新的监管措施又没有跟上,从而在金融管理方面出现某些“真空”地带。这样,金融创新活动就极有可能因规范性不够,监管不力,引发过度竞争或无序竞争,从而加大金融营运风险。

综合考虑以上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正负面影响,从理论上无法确定哪种影响更明显,所以,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确定。鉴于此,本文提出假设,金融创新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正负影响有可能相互抵消,从而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银行金融创新对信用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学者的研究表明,金融创新主要带来的风险是系统风险。这是因为(l)金融创新助长了投机活动,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2)金融创新模糊了银行和非金融机构间的界限,使金融业竞争加剧,风险集中程度提高。所以本文选取了代表信用风险的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具体选取了15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选取商业银行微观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商业银行内部影响因素的检验,最终选取了代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指标中间业务收入以及商业银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的占比、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总资产、总贷款数作为解释变量。由于本文研究金融创新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所以将金融创新水平作为解释变量。

本文首先选取了所有上市商业银行,在对各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平稳性分析后,剔除了没有代表性以及波动较大的一些银行的数据,最终选取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15家银行的2004~2011年的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各上市银行官方网站每年提供的财务报表。

(二)回归分析

在回归分析之前,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进行LLC和Fisher-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总资产和贷款增长率都存在单位根。

将取对数的各变量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单位根以消除。

再消除各变量的单位根后,我们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F统计量检验,以确定各变量应该建立混合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H统计量检验,以确定各变量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检验,得出应该对各变量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运用EVIEWS软件,对各变量作回归,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上述的回归分析的R2为0.82,结果可以看出:中间业务收入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虽然是负相关,但是并不显著,其T值只有1.66,并没有超过2。也就是说,我们可得出结论:银行自身的金融创新水平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作用并不明显。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选择银行内部的金融创新视角,讨论金融创新水平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明显,这可能源于金融创新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相互抵消。我国正在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改革,金融运行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推动了金融发展的深化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创新给经济带来了积极地效应,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风险。我们应该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影响,消除或减少金融创新带来的消极作用。

本文对于消除或减少金融创新给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健全和完善风险量化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度量模型;二是金融创新的主体必须提高认识水平,明确金融创新的目标必须建立在降低分散信用风险,增强盈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和促进金融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所作为,进而使得金融创新活动有序而不混乱,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正面效应;三是金融当局要强化对金融创新主体的行为监督,建立有效的业务经营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陆磊、王颖.金融创新、风险分担与监管:中国转轨时期保险资金运用的系统性风险及其管理[J].金融研究,2005,(6).

[2]陈子季.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5).

[3]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金融研究,2005,(3).

[4]高全胜.金融风险计量理论前沿与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4,(9).

[5]张静、阙方平、王英杰.开放趋势下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制度创新[J].金融研究,2001,(12).

[6]张晓琴,冯莉.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2005,(2).

[7]李正辉,邓晓.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

[8]乌画.银行信用风险的结构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2009,(11).

第9篇

课程设计是金融学教学发展的基础,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一)增加金融学微观方面的内容在金融学教学中,注重对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在微观金融学方面比较不受重视。这与我国金融体系管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金融运行的绩效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度、政策等宏观因素,在金融学课程设置上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倾向于宏观理论方面忽视对微观层面的教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微观层面的金融学理论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把金融学的微观内容加入到教学之中。在金融学课程设计时,加大微观理论的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的相结合,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宏观理论的地位。把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合理调节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强调课程内容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在金融领域更是如此。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合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更需要参与到全球经济发展中。只有这样才能经济发展中真正培养出人才。所以金融学课程设计要增加国际金融学的内容,比如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包括已有的国际金融、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课程。此外,在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主要国家的金融法律、国际性金融贸易组织及其运作等;国际交流方面,如主要国家金融业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外交军事政策、国际交往礼仪、国际谈判学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扩大金融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三)实现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这就需要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掌握数理知识,否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进行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除与数学关系较为紧密外,金融业务的信息化也是金融发展的趋势,这要求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信息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因此,课程设计时就要注意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金融理论的转化成为市场所需的技术,促进金融的发展。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

教学现代化,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常规手段。在金融教学中要更好的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创新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是脱离原始的“黑板粉笔”教学,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而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掘金融学教学的潜力。比如,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软件配套设施,比如银行软件、证券软件等进行实践教学。金融实验室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市场环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股票、期货交易环境。金融实验室学生还可以通过互动式操作逐步熟悉现实保险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业务技能。在现代化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鼓励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金融教学还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多形式的开展实践教学提高金融学微观理论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开展合作等实现。也可以开展金融模拟投资竞赛和金融热点问题辩论赛、组织专家讲座、创办自己的金融学术报刊。

三、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现行的金融学教材偏重与理论,对实践的部分重视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降低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所以在教材建设中要注重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之间的平衡关系。此外,在教材建设上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成果,将其及时地补充进教材中去。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材建设应与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相结合教材建设要与师资建设同步,这样才能保证教材建设能够确实起到作用,发挥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在师资力量建设中,要对教师进行评估,尤其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给予全面了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对方案来提高教师水平。除此之外,学校还应针对教材就教师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对教师进行培训、业务交流等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能够与教材同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根据学校的规划,也要根据教材的适应性,有针对性地发展。此外,教师队伍建设紧跟时展,金融学理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快,要求教师具备较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合理的理论结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教师培养上,要切实制定教师培养计划,通过进修、培训、参与课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科学的考核奖惩办法优化教师队伍。对教师的培养不仅是要从制度上安排,促进他们自身的提高,学校也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他们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教材建设需与提升网络教学环境相适应教材建设立体化才能有助于提高多媒体等网络技术的使用。所谓教材立体化就是在一整套教材建设中,包括核心教材、课程说明、课程大纲、学习指导、学习要点、重要概念、问 题解答、活动建议、教学案例、教学图片、实验实训指导、在线课堂、复习题库、课程试卷、政策法规、参考文献、专业期刊、相关网站等在内的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课程立体化教材。通过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有效利用网络教学的先进条件。

(三)教材要注重实践内容与实践课的一致性金融学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应用型人才,需要他们能够对金融市场做出敏锐判断,对市场业务能够熟练操作。所以在金融学

教材的建设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实践内容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佳手段,是纯粹的实践教学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材实践课程的设计上要注重与纯粹的实践课的衔接,保持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在教材实践课的设计上要教材结构“模块化”,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使用时可以将银行、证券、理财等内容进行模块式的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模块,便于选择性组织教与学,使教材更加实用、适用,职业特点更加突出。

此外,在金融学考核方式方面要多元化,根据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元化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改变过去以笔试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例如,对于课内实践,可以按照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对实践环节,比如商业银行业务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之类,采取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写作、答辩等方式来考核。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满足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经营与管理人才需要,尤其是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的发展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一个新专业。她是既与本科院校金融学、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有联系,又与之有明显区别的专业。主要培养基层商业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营业机构业务经营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金融业岗位职业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从而适应基层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营业机构业务经营一线人才需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特点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应紧跟国内外金融业大变革、大重组的时代步伐,进行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教育。当今,金融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特点:一是金融业发展的产业化、工程化、信息化,使金融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中的核心战略产业;二是金融的载体和经营方式正在向网络化、虚拟化和混业化发展;三是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正在打破国界、区域界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四是金融业的运作目标,开始出现从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向两大目标:追求效率和追求安全;五是金融发展将走出传统的“竞争优于垄断”的定式,走向民主化管理的发展道路;六是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发展很快;七是金融从业人员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这些特点必然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金融业发展新特点,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改革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调整并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使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教育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特别是地方金融、股份制金融、合作金融的发展输送合格高素质人才。

二、中外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从所设课程的结构来看,国外注重对金融市场类、风险管理类、公司金融以金融产品营销策划类课程的设置;而我国注重开设培养学生理性认识的课程。二是从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来看,国外这一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基层商业银行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各个业务环节;而我国则以银行、证券、保险基本理论知识为主。三是从理论课程的设置来看,国外理论性课程少,我国理论性课程多。四是国外注重任职资格教育;而我国高职院校注重学历教育。五是从课程的总数量来看,国外的课程数量明显比我国少。

三、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是培养综合核心技能的重要一环。另外,由于这一专业具有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多学科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具有鲜明的多学科相结合的应用性特色,在其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得到具体的体现。

1.服从于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的实现。

2.强调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体现专业特色。

4.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制度有机结合。

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

科学合理的建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总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用性原则。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课程计划适应现实的社会需要,实践教学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也要尽量和现实需要联系紧密。

2.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体现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

3.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结合原则。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与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并选用相应教材,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资格证书。

4.多学科,重核心能力原则。为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在课程中应增设诸如财经职业道德、金融礼仪等课程,以侧重于对学生包括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5.模块化原则。模块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十分有利于学校课程开放,可及时删减陈旧重复课程或课程内容,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调整课程重心,保持课程的最佳适应性、先进性与时代性。

6.地方性、区域性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地方金融、区域金融、合作金融、股份制金融特点,重点突出相关专业课程,以便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服务于当地、就业在当地”的市场定位思想。

7.特色化原则。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体现各高职院校各种资源的优化利用,培养专业特色人才。

五、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设想

1.改革基础课。对传统的老三段中的公共基础课进行改革。根据职业岗位所需核心能力和技能开设课程。

2.重组专业(含专业基础)课。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要求开设课程。将课程体系分成专业基础课程、通用业务技能课程、岗位业务技能课程和发展能力课程四个模块。发展能力课程则是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而开设的课程。

3.强化实践课。应根据技能形成需要开设课程(或项目)。如:模拟商业银行业务实习、模拟证券业务实习、模拟保险业务实习、金融产品营销实习、社会调查、课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在必修课、选修课中开设校本课程、与职业资格证考试方向一致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李海燕,刘明亮.高等专科学校证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55-56.

[3]封思贤.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8-41.

第11篇

关键词:新金融中介理论 银行理财 研究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经过几年的短暂发展,如今理财产品规模已突破数万亿元,成为国内理财市场中的主导力量。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异军突起,市场上有正面的声音,也有负面的议论,争议较多。主要原因是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产生、功能以及发展路径没有在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下分析和探讨。为此,本文结合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最新发展,从这一视角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剖析,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银行脱媒、金融效率间的关系,以求揭开这个“异物”之谜。

一、新金融中介理论:交易成本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为研究金融中介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并促进了新金融中介理论的形成。Benston George(1976)和Fama(1980)认为,由于金融资产交易技术中的不可分性和非凸性,阿罗一德布鲁范式中理想的无摩擦完全信息金融市场已不再存在,因而就需要金融中介参与金融交易,并指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思路,开创了新金融中介理论。新金融中介理论中的模型对于成本的设定比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更加具体化和多样化,目前人们至少已经认识和证明的金融交易成本有货币交易成本(monetary trading cost)、信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参与成本(participation cost)、风险管理成本(risk management cost)、监控成本(monitoring cost)、有限理性成本(irrational cost)等。按照科斯的企业理论,金融中介机构可以使这些交易成本要素内在化,即通过设立金融中介机构节省这些交易成本,但这样也会同时带来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成本。从理上讲,企业的这两个成本要满足以下关系:

企业对交易成本的节省≥企业组织成本

由于金融中介机构是企业的一种类型,同样须满足上述公式,即R(交易成本收益)≥C(组织成本)。其中,交易成本收益一方面来自交易成本的降低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根据新金融中介“补充理论”(amended theory),也可以是来自于金融中介机构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提供金融资产服务等减少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有限理性成本,为人们实现“价值增添”而获得的增值收益,比如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通过为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带来的管理费收入。因此,金融中介机构的交易成本模型可以表示为

Rt+Rv≥C

其中,Rt代表金融中介机构降低交易费用的收益,Rv代表金融中介机构增添价值的收益,C代表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成本。金融中介机构交易成本模型揭示了一个道理:商业银行在面临银行脱媒挑战导致Rt递减时,可以通过新业务提高Rv,使之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另一动力源泉。

二、理财产品:交易成本模型下的银行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当前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脱媒(disinter-mediation)挑战:一方面传统存款资金来源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客户的资金需求渠道发生改变。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银行存款正以每年平均40%的增速流向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在以每年平均26%以上的增速替代银行贷款。这种挑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受到冲击,削弱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的地位和作用,可能导致“银行成为21世纪的恐龙”。

从金融中介机构成本模型的角度理解这种挑战就是模型中的Rt不断缩小,有可能支持不了银行的组织成本C。因此,要维持成本模型成立,银行可以选择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优化组织结构,降低组织成本;二是增加增值收益Rv。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正是商业银行沿着第二条路径创新的结果。过去10年间,我国的金融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深化的引导下,金融市场发生了广泛的创新,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债权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展。但分工深化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的信息成本上升。因此,金融市场的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反而,个人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金融中介。只不过在此过程中,传统中介功能的重要性下降了,而新型金融中介功能(价值增值)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全面参与”金融市场的参与成本太高:一方面,如果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既要承担了解或者学习某一种金融工具所发生的固定成本,还要承担对所投资的金融工具进行经常性(平时)监控所需要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人们的时间价值不断上升,直接参与的时间成本也比以往大大提高(秦国楼,2002)。比如说,处在分工上游的专业,其从业人员的时间价值(时间成本)越高。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职业收入和地位越高的人,其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机会成本越高,时间价值也越高,越不可能直接参与股票等证券市场。因此,这正是股票市场中活跃大量普通股民的原因。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的大部分资产将投资在更为安全的由银行提供的间接金融工具如银行理财产品上,这也是近五年来银行理财发展规模呈几何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商业银行通过理财等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对因为金融市场发展而上升的参与成本、有限理性成本等持续“回应”,给客户增添了“价值”,同时给自身带来了“交易费用收益”,并推动商业银行从传统中介向现代中介发展和延伸。

事实上,根据Scholtens和Wensveen(2000)的金融中介“补充理论”(amen-ded theory),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造的理财产品,通过专业化知识投资金融市场,并利用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技术为客户(包括储蓄者和投资者)增加价值,从而获得增值收益,属于价值增添型金融产品,这种产品的增添价值功能实际上是专业化报酬递增的体现。凭借专业化人才、先进技术和严密组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等。由于普通的企业不具备金融专业技术和知识的优势,为人们提供金融市场增值服务活动几乎没有,也不可能取得业务许可。因此,普通企业的增值收益接近于零。随着我国社会分工深化和交换效率的提高,人们的时间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其他分工中获得财富的人们从经济理性上将不会选择直接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所以,社会越发达,分工越深化,专业壁垒越高,时间价值越高,参与成本越高,从事金融市场交易的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提供价值增值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越发达。因此,随着商业银行对资产服务业务的重视、专业优势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增加价值”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强,预计理财等增值收益型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地位也随之逐步提高。

此外,从上面文字中也引出了银行理财另外一个特殊功能,即可以有效地提高金融效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制度变迁)以及分工和技术因素变化,专业化壁垒越来越高,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有限理性成本在上升,这样阻碍了金融市场上储蓄向投资转化,金融效率面临下降。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如专业技术、专业人才、庞大客户群体、商誉等),通过提供一系列理财产品可以减少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有限理性成本,为人们实现“价值增添”而获得增值收益(Rv)的同时,间接地参与了储蓄转化投资的过程,有利于加快储蓄转化投资,提升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三、交易成本模型下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政策建议

在从传统中介向现代金融中介转变的过程中,或者在增强现代金融中介功能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开始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向金融资产服务行业转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成为转型的有效尝试,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还没有自成体系,业务开展断断续续,甚至成为营销传统中介业务的附属业务,大多数银行机构里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理财业务中介部门。由于金融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交易要由金融中介机构完成,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将通过实现金融产品的规模效应推动自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此意义上讲,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须成立专门的理财业务管理部门,推动理财业务发展。按照金融中介机构的交易成本模型,当银行理财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的“交易费用收益”满足金融中介机构成本模型R≥C时,相关专业化部门才能成立,否则即使“移植”或“引进”新部门也只是形式而已,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节省相关交易费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因此,从模型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不仅要增加理财产品发行量扩大R,而且要降低理财业务的发展成本C。对于扩大理财产品规模各家银行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主要讨论组织成本C。组织成本既包括内部组织成本,还包括外部组织成本。由于银行内部组织成本差异较大,这里主要讨论外部组织成本,即由于外部法律、监管等政策给理财业务发展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 银行理财业务立法滞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在金融市场分割、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和监管的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缺少明确的法律地位及适用法律要求,机构准入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和准入标准。在分业监管体系下银行理财业务要实现代客理财资金的多市场运作,必须通过银信合作等方式实现,无法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和取得交易费用收益的经济效应。

2 交易开户困难。由于商业银行理财的市场主体地位缺少法律基础,交易开户困难已成为目前理财业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银行理财在银行间市场只能开设丙类账户,债券交易只能通过传真数据进行,不能通过客户端(电脑)查询债券账户余额、交易记录等信息;不能直接在股票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户、交易(目前只能委托信托公司平台交易),在黄金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商品交易所及境外各交易所开户交易也存在不确定性。在这些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开户及交易障碍制约下,目前只能委托信托平台交易方式间接投资,既加大了操作风险、抬高了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专业化团队的建设和培养。

外部制度的约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中介机构的组织成本突然变得无穷大,不利于满足人们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而且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专业中介机构的形成。因此,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立法,设置理财资格准入门槛,赋予银行理财资金在股权投资、银行间市场开户等方面平等的法律地位成为业务发展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旺、钟正生:《中国金融脱媒度量及国际比较》,载《当代经济科学》,2010(3):26-37页。

[2]王红强、程晓云:《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机遇》,载《经济论坛》,2011(8):122-124页。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机构逐渐多样化,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熟练掌握金融业务技能,能够在证券、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但是在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一、目前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很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金融业的需求。金融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必修核心课程。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金融相关课程部分内容重复出现

金融学概论涉及范围广,各相关课程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内容上的重复。如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政策等内容与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相重复;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利率等内容与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实务的部分内容重复;该课程中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相关内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部分内容重复。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一方面会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内容的反复学习会降低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金融学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中更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偏薄弱,理论学科学分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高校教师惯于在课堂上满堂灌,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入,学习记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简单通过几门课程和几个项目来开展实践教学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不能有效提高,也不利于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需求。

(三)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师资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目前,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进修机会较少,并且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动手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比较年轻,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而且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科研条件有待提高,还有部分教师用心不专,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到处兼职,忽略了真正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人才的培养。

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参加一些金融学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而且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二)是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的需要

金融学概论是金融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和业务课程。金融学概论与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实务、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管理、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等紧密衔接。金融学为后续专业理论学习奠定了基础,没有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如果没有在该课程中接触基本金融业务的学习,也会影响后续课程的深入。金融学概论的教学改革对后续课程的开展意义重大,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是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金融业的发展紧密相关。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促进金融产业自身的升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完善,金融市场日益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与世界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专业素质较高的金融人才。2011年1月份至9月份,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增长98.4%,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0.4%。2011年第一季度的人才需求增长幅度为39.9%,第二季度的增长幅度为63.2%,由此可见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长。因此,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促进金融业发展。

三、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学的系统性

优化课程内在结构,使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采用集体备课方式,使所有任课老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协调,删除那些内容重复、深度广度一样的部分,加强金融学概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专业课程内容上的交叉重复,避免了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在课时安排和授课内容上进行合理设计,还能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和较强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