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医院实习自我

大学生医院实习自我

时间:2023-01-20 02:32: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医院实习自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医院实习自我

第1篇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2-3],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存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要面对与其他普通大学生所共有的压力外,还有来自于学业方面的学制长、要求高、负担重以及服务对象特殊性等压力[4],特别是已经进入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的医学生,更能感受到目前的医患关系、医疗环境以及考研、就业带来的压力,因此,了解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本科见习生和实习生的心理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随机选取大学特别是南华大学在南华医院进行临床教学的312名实习与见习学生,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行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国内段建华[4]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简称gwb)修订的量表,该量表共有33项,对该量表的前18项进行测试,该量表在国内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中有较好的运用[5],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生源地、月消费等)和幸福感状况等。

1.3 数据处理。将全部有效问卷进行编码、输入并校对,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调查对象共312名,收回有效问卷300份。统计有效问卷,其中男生为156人,女生144人;独生子女170人,非独生子女130人;农村187人,城市113人;大四见习男生78人,女生72人;大五实习男生78人,女生72人。大四见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6.14分,大五实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0.48分。

2.2 不同特征的大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2.97分,女生的平均得分为73.84分,不同性别在幸福感得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女平均得分为74.26分,非独生子女平均得分为72.38分,独生子女与非独1生子女在幸福感得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平均得分为72.56分,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平均得分为74.06分,城乡差异之间无统计意义(p>0.05)。月消费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其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蒋凌琳等做的“在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研究”不同,他们做的统计表明月消费不同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差异[6]。而见习学生和实习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学生自我评价情况。6.67%的见习学生感觉“非常幸福”,72.67%的见习学生感觉“基本满意”,20.66%的见习学生感觉“说不清楚”,见习学生中没有人认为自己“不幸福”。12.67%的实习学生感觉“非常幸福”,63.33%的实习学生感觉“基本满意”,12.67%的学生感觉“说不清楚”,11.33%的实习学生感觉“不幸福”。见表2。

2.4 其它情况。相比现实而言,80%的学生认为网络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90%的实习学生感觉正在受到就业、考研和实习约束的压力。75%的见习学生在临近考试时感到焦虑,87%的实习学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合理统筹的时候感到焦虑。15%的学生通过跑步等体育运动来排解焦虑,34.66%的学生通过写日记、博客的形式进行自我解压,25.33%的学生找心理老师或朋友倾诉,其他同学不会特别在意,任其发展。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刻苦和奋斗”、“良好的社会关系”、“机遇”这个四个选项中,对于人生获得幸福的根本条件是什么,40%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43.33%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刻苦与奋斗”。

3 讨论

第2篇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2.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3.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3]陈烈.医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南华大学学报,2005,(3):107-109.

第3篇

关键词:医学生;宿舍管理;问题与对策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是培养临床医学生和研究生的重要基地,部分附属医院远离医学院校,大多为实习生和研究生配置宿舍。同时医学生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临床思维、医学相关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养等的重要要环节之一。大量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宿舍的管理水平以及宿舍整体的人文环境、整洁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将来的工作能了及人格培养存现明显的相关性。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医学生会因为自身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产生更强的自信, 即学习效能感[1]。因此,良好的宿舍管理和宿舍风气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不良的宿舍风气或宿舍管理混乱是宿舍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我院实习生宿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经验在此进行探讨。

1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存在的问题

1.1开放环境,出入自由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学生宿舍往往设置在医院内或周边社区内,与大学生在校内所住相比更开放,接触的各类人员更庞杂。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学生宿舍更为开放,其不便于管理。同时,由于实习医生、研究生大多参与医院带教老师的值班,因此其作息时间也不规律,早出晚归者较多,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安全意识薄弱 实习的大学生处于刚刚接触社会时期,对社会上的事物认识不够,且大多数学生过于相信自己的主管判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身边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安全意识薄弱。对待风险预见性不足且没有良好的处理风险能力。

1.3贵重物品多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手机、电脑、高级学习用品等已进入学生宿舍。

1.4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很多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实行学生宿舍多元化管理,不像学校内部分年级、分专业、分班级统一住宿,宿舍成员的构成可能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学校。同时,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良好,大多数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内务整理能力、自律能力差,这也给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1.5宿舍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过于薄弱 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医院以从事医疗服务为主,很少为实习医生或研究生宿舍配比专门管理人员。因此在实习生、研究生宿舍管理方面人员配置相对薄弱。

2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存在的对策

2.1加强安全管理

2.1.1加强安全检查 无论大学封闭是宿舍还是附属医院实习生宿舍,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要加强宿舍安全管理,严禁在宿舍使用违禁电器及明火,医院保卫部门每日巡查。对于严重违反相关安全规定的学生要严肃处理。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的存在。

2.1.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并将其落实到位。医院宿舍人员庞杂,有可能发生各种突发应急事件,因此医院领导要设定专门的学生管理负责人,并制定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可及时有序高效的处理。

2.1.3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每一批学生入院,均由保卫科教授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使用,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素质, 增强防火防盗意识,督促其做到从小事做起, 预防为先。对于陌生人或可疑人进出宿舍,要提高警惕性;寝室内严禁私接电线,严禁使用明火,严禁使用电饭(炒)锅、取暖器等高功率电器。

2.2加强纪律管理 整个宿舍设立楼长、每个寝室设立寝室长, 晚上除值夜班外,22∶30前必须回寝室,如果有值班任务,应提前进行说明并制定值班表格,严格作息时间;不得在寝室留宿外人,不得在院外留宿;如有特殊原因不回院住宿者,事先须向寝室长请假;不酗酒,不抽烟;严禁在寝室打牌、搓麻将及赌博行为。

2.3卫生环境管理 整洁美观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能反映出医院良好的风貌,也能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自理能力。应坚持卫生值日制度,做好值日工作。室内物品放置整齐,注意室内总体协调美观,室外、走廊、浴室保持清洁。

2.4领导重视,配备专人管理 医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既是一项服务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教育工作,配备专门的责任心强、有耐心、懂管理的宿舍管理工作人员是做好医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医院领导应加大对医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从上到下制定有力的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深入医学生宿舍,关心医学生疾苦,听取医学生意见,帮助医学生成长,成为医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专业的宿舍管理应该是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保证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宿舍文化是近年来宿舍管理模式中的建设重点,大学生往往正处在青春时期,朝气蓬勃,自信心强烈,同时容易被各种感染力所感召。因此宿舍文焕建设中应针对大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正面引导,建设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风 气[2]。宿舍是医学生在医院学习的6个月~1年的时间里的生活场所,宿舍文化对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导向同化功能。

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 建立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增强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和教育环境下,学生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传授学生医学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宿舍文化是培养医学生性格和价值取向的中药方法之一,通过环境熏陶来影响宿舍成员的价值取向,使宿舍文化的发展走向与时代的要求逐步协调起来。宿舍文化环境、文化设施应富于知识性、思想性、愉悦性。

积极推进宿舍党团工作,加强医学生宿舍党员登记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的先进性水平。选拔责任心强、热爱集体、思想活跃的学生担任寝室长、楼长,对他们严格要求,耐心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宿舍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进而形成凝聚力、向心力,使每个宿舍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

积极组织各类寝室活动。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必须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宿舍文化主题比赛,如寝室设计比赛、寝室文化节,医学生在这些集体活动中传递生活和学习的信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学会宽容和豁达。定期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展示各宿舍成员之间共同的追求、较高的道德水准、合作竞争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美丽的环境、寝室内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等等,形成争当"文明寝室"的良好氛围[3]。

2.5加强沟通、重视反馈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我院每周召开座谈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需求和动态。收集医学生对宿舍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宿舍管理新需求与新动态,不断完善宿舍管理。

3结论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生宿舍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只有舒适、健康的环境,才有利于医学生的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才能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因地制宜,以优质的服务带动严格的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开拓良好的服务途径,始终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卫生、温暖、舒适的"家"。只有良好的宿舍环境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分位,培养优秀的医学生和医学专家,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李晓溪,魏莎莎.大学生宿舍关系与学习态度和学习效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585-1588.

第4篇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历史使命。医科类大学生因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学业、所接触的人群等特点造成其心理障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1学制长、学习负担重

其他专业学生本科学制只有四年,而医学大多专业如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中医学、护理学都是五年制,只有极少数专业是四年。这样医学专业的学生就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多一年的学生生活,课程多、学习负担重、学生压力大。同时,由于医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如每门课程几乎都是需要背记的,使得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容易滋生厌学的情绪。

1.2就业的压力和对前途的担忧

近年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医科院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同时,由于现在医科学生大都把就业的眼光投向大医院,不愿下基层,而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甚至一些二甲医院都要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医学本科生找工作就更难。因此,医学学生面对的竞争就更加激烈,压力不言而喻。

1.3情感困扰

医学院校由于学制长,课业负担重,男女学生比例相近,而且大都在一起上合班大课,学生相互接触多涉及恋爱问题也就较多。特别是失恋的负面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容易使大学生因此否定社会和生活甚至轻生;一部分学生因此沉溺网络,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

1.4考研的压力

随着医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不少本科生欲通过考研来增加自己就业的砝码。据调查,随着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逐渐显现,一些原本抱着试试看心态报名考研的学生,对待考研的态度变得越来越认真。2010年的研究生考试大约有140万人参加了考试,报考人数创下2001年以来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3%,而招生规模与去年大致持平。报考人数的增加录取率的持平使得考研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使学生考研的压力比以往更大。

1.5教育工作的失误也是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教育者的要求脱离学生原有的需要,提出要求时采取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要求过于频繁而不严格执行,教育者本身言行不一等[3],这些问题会使学生心理压力增大或无所适从,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2对策与方法

2.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积极参加一些轻松愉快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使之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当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时,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和方法,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来摆脱消极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2.2理性求职

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勇敢地走向就业市场,迎接就业挑战。用长远发展的眼光认清就业形势,冷静、理智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鼓励学生走向基层。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和方法,学会与用人单位沟通和交流。

2.3注重教师素质培养

教师教书育人,不仅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4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考研与临床实习的关系

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学生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备考,常常忽视甚至放弃后期的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医学毕业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由于考研备考与临床实习时间存在冲突,因此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顾此失彼。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导向,合理安排实习进程,帮助学生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既能正常完成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计划又能有较充足的时间复习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030-01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了社会的焦点话题,特别是高职高专类的学生,就业竞争和本科生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在2011年3月我院举办的“双选会”上,邀请了260多家单位,有180家单位出席参加了此次“双选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当年毕业生为两千多人不到三千人(其中高职高专类1020多人),其中有来自深圳、福建、浙江、江西等各省的市区、县、乡镇的医疗卫生单位及与医相关的企业。但结果却不是很尽人意。难道是单位的待遇真的那么不尽人意么?据了解并非如此,现今的乡镇卫生院较以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改善,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医院的大力扶持,其环境和待遇已经有所提高。有的非公有制单位的待遇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像浙江这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虽然是些非公有制单位,但是由于人民生活随平的提高,其医疗服务水平也相对有所提高的,很多医院的环境也是不错的,尽管如此却还是难被学生所看好。

通过研究与分析高职高专医学类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与途径,找出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就业率的对策,不仅能引导学生们转变就业观念,还能提高学生们的就业率。

一、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

1.国家出台政策扶助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较少。近年来,为了缓解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政府和高校毕业生都相继响起了“到基层去”的声音,“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利国利民的良策,都号召当代年轻有为的大学生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相关的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很有利。在这些扶助政策中,多数是面向本科类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多,面向医学类毕业生的更少,目前只有“三支一扶”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能将高职高专医学类医学类毕业生纳入计划中,但名额有限。

2.高职类医学教育与其他职业教育的区别。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绝大多数的职业教育学院都是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后的人才可以直接进企业实习然后安排就业,连贯的培养模式保证了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医学类教育不同,它不能和企业联合办学,因为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去向是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但这样的单位往往是高职高专医学类医学类毕业生不能直接就业的,因为专科起点的医学生在毕业一年后才有资格考助理医师证,有了助理医生证后才能从事相关的医学工作,没有职业证是不能行医的,正规的医院不会接收毕业生,只会留少部分毕业生在医院见习,这加大了高职高专医学类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乡镇一级的卫生单位及非公有制单位其实都是高职类医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处,每年到校招聘的单位不在少数,但应聘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人认为乡镇卫生院地理偏远、条件落后和工资待遇不如自己的期望价值高,大家都报以观望和等待的态度,出现供需两难的现状。

4.农村家长“跃龙门”思想严重。高职院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乡镇一级的生源,家长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一群90后的学生们可以说是家里文化层次最高的,在家也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从小没有吃过苦。对于他们来说,想通过上大学这条捷径来跳出农门,改变原有父辈人的生活状态,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穷乡僻壤,虽然非公有制单位和基层就业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但还是有很多人和他们的父母既不愿意他们回到基层,也不愿子女到非公有制单位。

二、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生要确立就业导向的学习观:良好的学习观是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高职高专医学类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将取决于在校期间个人学习上的竞争。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关键看其能否在校期间比别人学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高是否更适应社会就业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意识和观念,积极树立新就业导向的学习观。

2.学校需加大基层就业和创业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学校除了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强引导学习外,还需要“请进来,走出去”,请一些基层就业和创业成功人士到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们宣讲他们的基层就业和创业经历,谈谈他们年轻时的择业、就业观念,谈谈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带领学生走出去,下基层了解社会需要,调查基层的就业需要,从需求上找出路,为以后学生的就业做好铺垫。

3.转变学生“实习等同就业”观念:很多学生从实习分配开始,就一心想去级别高、条件好的医院,乡镇卫生院不想去,总认为能去好的医院实习,学的知识肯定多,以后能留下来的机会也大,能先分配到那里实习也算是占了先机,为以后的就业先找好门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现在很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都要参加一定的专业考试和面试,仅凭短时间的实习是不能解决就业的根本问题的,且在很多实习医院,对于高职医学类的学生来说,留下来的可能微乎其微。

4.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院校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勇敢地迎接挑战。

(1)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毕业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职业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就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很多学生都抱有就业“一步到位”的思想,总想一毕业就能找好医院上班,那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等升学考试,一来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历,二来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毕竟高职医学类学生的文化起点低,对其他本科院校的高学历医学生来说,在就业竞争上不占优势,不可能一步找到好单位。(2)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高职高专学生的自卑感或盲目自傲都是自我认识失调的心理反映。因此,应学会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和心理测试,在择业中要减少盲目性,以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3)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培养锐意创新的精神。高职学生因为涉世不深、阅历肤浅,再加上心理不够成熟,在求职择业方面对市场竞争的残酷和创业的艰辛,大都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所以,教育他们树立起艰苦创业的思想非常重要。首先,要彻底抛弃奢求洁净、高雅、轻松的工作环境和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其次,要懂得创业的艰辛。凡事都有成本、都有代价,青年人求职就业过程中要付出的就是吃苦和精神上的磨练。(4)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面试应聘技巧指导。毕业当年,分析当下医疗机构的就业形势,弄清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动向,研究职业热门和冷门的发展前景,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位置,以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结合自己的学识专长、兴趣爱好和体能状况,以适当超前的意识选择基本适合自己的职业。 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择业、就业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第6篇

【关键词】医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分析

医学类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为了了解我区医学类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识,探索影响医学类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我们展开了对宁夏地区医学类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宁夏医科大学作为区内唯一一所医学高等院校,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宁夏医科大学在校生及其毕业生,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6份,其中男性312人,女性384人,临床医学专业344人,其他专业(医学影像学、中医学、医学检验学等)352人。有效率为87.0%。

1.2 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的方法,在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中旬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职业规划、择业观、价值取向。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检验,以P

2.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医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被调查的学生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清晰的占46.9%;49.0%的学生有中期规划(2~5年);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在校大学生重要的占67.08%,表示不确定的占19.5%;71.3%的学生认为只要费用合理,付出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不用很多时愿意接受收费式的职业规划培训。

2.1.2 择业观:有52.9%的学生倾向于先就业后择业,而26.4%的学生期望一步到位,有固定的收入;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分别有58.6%和18.4%的学生倾向于市级医院和省级医院;有41.0%的大学生不了解国家的“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政策。

2.1.3 价值取向:41.4%的大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然而有19.5%的学生不明确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尊严和金钱两者都重要,但绝不以人的尊严换取金钱的占78.2%。有44.0%、34.8%的学生分别认为奉公守法、有公德心,尽力工作才算是尽到了社会责任。

2.2 医学生职业规划、择业观、价值取向的性别比较

2.2.1 不同性别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对职业规划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 不同性别医学生择业观的比较(见表2):不同性别医学生对择业观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3 不同性别医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结果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医学生人生价值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同专业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观、价值取向比较

2.3.1 不同专业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比较:调查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有不同特点:在职业规划方面,从未想过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6%)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3.4%),而有长期规划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2%)又比其他专业的学生(4.6%)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方面,不同专业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2 不同专业医学生的择业观比较(见表5):在择业观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注重继续深造以便求得更好的发展(P

2.3.3 不同专业医学生价值标准的比较(见表6):在人生价值标准、尊严与金钱的关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方面,不同专业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固然与学校的声誉、教学水平、专业市场等客观因素有关,但不容忽视的还有毕业生本人的主观因素;而学生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在校期间是否有清晰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择业观以及良好的价值取向。本次调查表明,西北地区医学类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也因为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呈现不同特点;对职业规划认识比较清晰的学生所占比例太小,而且这些学生的职业规划都主要集中在2~5年的中期规划。然而,较为乐观的是70%左右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并乐于接受付费式的培训。不同性别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1 择业观仍然是直接影响就业的一大因素

调查显示,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认可态度,不同性别有不同的倾向,男生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女生更倾向于有稳定的收入。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市级医院,且男、女生比例相近。以上结果说明,在就业期望的选择方面大家都比较理性,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现状考虑就业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在“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说明男生可能出于对社会及家庭责任的考虑故而对就业的相关信息关注度高。医学生的择业观充分体现了专业特点:调查发现,临床专业的学生更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而且选择稳妥固定的就业方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这主要是由专业本身的性质(如临床专业对于经验的依赖性)所决定。

3.2 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金钱与尊严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不是很明确

本次调查发现,有不少同学就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金钱与尊严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不是很明确。这一特点在专业和性别方面都有所体现,在专业方面,临床专业的学生对金钱的追求和渴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在性别方面,有女生为了金钱而宁愿牺牲尊严,但比例较小。

3.3 部分学生经常缺岗的主要原因和社会现实

毕业生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往往促使了考研热潮的形成或把重心倾向于供需见面;此外,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中,A级标准要求主讲教师中硕士学位的比例应达到50%,迫使本科学生在自主择业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盲目追逐考研热潮,这也是部分学生经常缺岗的主要原因和社会现实[1]。

4.建议

医学生培养要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2]。要鼓励医学生拓宽就业思路,到医学相关行业如保健康复、健康讲师、产品专员、医药媒体、咨询服务、药品推广、器械营销、新药研发、寿险顾问等非临床岗位就业。学校要广泛建立与这类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更充分地就业构筑平台、提供便利[3]。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4.1 引导毕业生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

学校应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中,教育广大毕业生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把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4]。

4.2 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心态,引导学生就业重心下移

近几年基层医院是接受毕业生的主力,因此,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破除人为地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主动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平台引导学生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5]。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医学生的就业取向,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指导医学生了解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社会需求活跃与否,是决定医学生就业的关键。只有了解市场需求形势和动向,才能对医学生的就业选择做出正确的指导[6]。由于各种原因,绝大部分医学生在就业时都想一步到位,但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其功于一役”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毕业生在择业时,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选择工作岗位量力而行[7]。

4.3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和处理金钱、地位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关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要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社会需求产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有良好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8]。

4.4 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性,正确处理考研与实习的矛盾

毕业实习是一个医学生学习临床实践技能的最佳时机。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招收的研究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而实习医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复习考研,势必对临床技能的学习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实习质量的下降。因此,考研不应以放弃实习为前提,而应以完成实习任务为基础,合理解决临床实习与考研两者关系,避免相互矛盾[1]。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我们自己努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才能正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天成等.考研、就业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08,4:10-11.

[2]罗伟明.医学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现状及其疏导[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433.

[3]李云龙等.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就业观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30.

[4]孙红艳.当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状态的调查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07-109.

[5]李伟.目前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632-1633.

[6]姜鹏.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094-1096.

[7]杨泰等.社会需求对医学生就业取向影响的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7):513-515.

[8]张亮.2008届汕头大学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与现状调查分析[J].校园心理,2009,7(1):16-20.

项目资助:本项目受宁夏2009年度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题(宁教高[2009]212号)资助。

宁夏医科大学学生康付平、吴静、于赓赓、李公三、张磊、邴彩珍参与了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

作者简介:

马璀(1964―),女,甘肃临夏人,副教授,宁夏医科大学计财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李彦明(1979―),甘肃甘谷人,法学硕士,讲师,宁夏医科大学人事处人事科科长,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第7篇

您好!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求职申请,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贵医院在我们周边地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有很好的口碑,这是我一直敬仰的,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一直以成为贵医院的员工而努力。现在我终于毕业了,我可以说,我有能力和机会成为贵单位的一员了。

我是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妇幼卫生专业的一名即将毕业的专科生,在贵单位招贤纳粹之际,鉴于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出色的社会工作能力及较强的自学提高能力,我有信心自己能够很快胜任临床相关工作。因此,特向贵单位毛遂自荐。

经过高考的洗礼,我怀着无比的真诚和高度责任感把我的热情投入到大学生涯中,并不断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两年大学的临床理论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临床各科室的常见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处理。

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更使我信心百倍,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知本"。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担任班干职务使我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学习之余,我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课余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形成了我沉稳果断、热忱高效的工作作风。我相信有了这些工作经历,我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我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不过我在大学期间多次在假期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医术。我可以保证的说,我的人品医德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我只是在医术方面需要更多的进步。只要贵医院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珍惜!我会在工作的时候将我最大的精力用在学习上,绝不辜负贵单位对我的期望!

最后祝愿贵单位万事顺利!医治天下!

此致

敬礼

第8篇

[关键词] 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b)-159-02

Analysis of the pre-job training of hospital new staff

BIAN Jianghong ZHENG Chunhua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240,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pre-job training of hospital new staffs are making whom know general situation, culture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hospital,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new staffs to fit the job fas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today, training the intelligent, creative and practical medical talent is imperative. New staffs are the new blood and reserves of hospital, pre-job training should be valued. Pre-job training of new staff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ospital culture, which is also the indispensable link to improve the medical service level of hospital.

[Key words] Hospital; New staff; Pre-job training

新员工是医院的新生力量,在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医院的人才储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新员工从学校步入医院,存在着身份转换、环境适应、心理适应、工作适应等诸多问题,为了使新员工尽快胜任工作,承担起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工作:

1 做好新员工入职心理调适培训

1.1 明确大学生和职工角色的不同之处

大学生是人生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求学成才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努力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的多方面知识,培养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各种能力。大学是接受教育、储备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由于大学生以学习为主,经济上主要依靠家庭,所以在社会教育环境的保证和家庭经济的资助下,大学生应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社会的合格人才。而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大学生活所谓的“自由”,环境也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转变为单一的工作环境,员工的角色表现非常具体,不同的职业角色有其共性的抽象:职业角色扮演者具有自己的社会职位和一定职权;相应的职业规范;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履行一定的义务;经济独立。因此,员工即是在某一职位上,以特定的身份,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报酬。总之,学生与员工的不同在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受教育、掌握本领,通过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逐步完善自己;员工是用自己掌握的的本领,通过具体的工作为社会付出,以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取得相应的报酬。

1.2 适应环境,完成角色转变[2]

首先,做好情绪管理。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有挫折、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采取正确的方法疏导和化解不良情绪,使心情保持在一个相对平和、平衡的状态。医院应帮助新员工用意识控制、自我鼓励、语言调节、环境制约、心理安慰、情绪转移和宣泄等方法自我调节情绪。其次,对待工作应积极主动,做到主动参与、请求任务、承担责任。第三,处理好人际关系,积极沟通交流,多汇报、多反馈、多讨论。第四,善于学习思考,做到多问、多学、多思考、多总结、多提炼。

2 加强医院文化学习,提升团队凝聚力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生命力,中医院的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从《皇帝内经》到《大医精诚》都闪烁着道德和智慧的光芒。新员工在步入医院的第一天就肩负起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新员工不仅要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在医德上更要常怀仁慈之心,如亲人般对待患者,把医德好、医术高、服务好、让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

2.1 学习医院文化,增强主人翁意识

通过医院文化的学习,使新员工意识到自己是医院的一份子,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与医院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医院精神与医院价值观的人格化。努力培育“医院、医院员工、患者三者是利益共同体”的价值观,营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3]。

2.2 学习医院文化,树立学习型科室意识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行业,医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新员工入院后,要明确树立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学习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顽强的探索精神,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在继承前人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实现从个人学习到团队学习,为建立学习型科室打好基础。

3 医院整体情况参观介绍,增强新员工的归属感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每个医院都有从无到有的过程。医院整体情况介绍主要从医院的发展历史、医院现状、医院的未来规划方面进行。通过了解过去可以增加新员工对医院的认知;通过介绍现状可以增加新员工对医院的熟知度;通过介绍未来规划可以增加新员工对医院的发展信心[4]。对医院的未来发展来说,新员工是新一代的奠基人,肩负着新阶段的时代责任。

4 职能科室细化培训,提升新员工的知识内涵[5]

从医院到科室,点面结合提高新员工对医院的认知度。我院在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中,人事科负责牵头,医教科、护理部、工会、后勤总务等科室积极配合,使新员工从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利益保障方面更深入的了解医院,为下一步进入工作状态做好准备。见表1。

5 建立学习型人生,做好新员工职业规划

5.1 职业生涯与学习生涯的主要区别

5.1.1 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到以“他人”为中心 刚毕业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角色,学习的过程本身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而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完成了学生角色到员工角色的转变,从心理上也要从对自我的关注转向对他人和环境的关注,这就要求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人际交往讲求互惠原则,希望别人对自己好,那么自己也应该有相应的付出。在交往中当遇到意见分歧时,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立场思考问题,学会理解和宽容,让矛盾及时化解,建立良性的沟通和互动,提高自身修养,保持平衡的心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这样既可以从交往中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也可以使自己学有所用,生活充实快乐。

5.1.2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职业规划就是把自己的性格、兴趣、专业叠加分析,所制定出的短期或中长期工作计划。具体的说就是正确地评估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工作性质并加以综合分析,制定出适合自己最佳的发展计划。职业规划有很强的时效性,职业规划对新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6]。

5.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核心竞争力

5.2.1 自我正确认知和定位 中国有句成语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谓自我认识就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尊心、自信心等。自我认识是由主观的“我”(I)对于客观的“我”(me)的理解和觉察[7]。自我认识在交往活动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自我认识的主要途径:①自我开放有助于认识自己;②通过别人的态度认识自己;③与别人相比较认识自己;④通过工作和学习成果认识自己。

5.2.2 建立终生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通过学习才开始走向成功。终生学习,才会终生进步。新员工从学校到单位,尽管社会角色有所改变,但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学校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大量其他知识都需要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因此,要制订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学习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一定时期的学习目标、措施、步骤进行部署和安排,把学习计划一步步落实,最终迈向成功,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作为医院的新员工,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医德、诊疗水平和依法行医的意识,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同时要边临床边学习,勤奋钻研,勇于创新,要把行医的过程作为学习、钻研业务的过程,潜心研究,总结经验,增长才干,把医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档次,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医务人员队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伟强.新员工培训的有效实施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8):49-55.

[2] 罗晚文.建立科学的培训发展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J].中国培训,2008,(3):72-73.

[3] 王志君.如何培训“职场新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8):62-63.

[4] 翁晓丽,耿春芬.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的必要性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4):91-92.

[5] 杨军,彭成华.医学实习岗前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6] 贾文静.注重医师岗前培训 提高医疗统计数据质量[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62-63.

第9篇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能否就业关键在于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高低。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实施“全程化”指导,在学生进校后即开始有计划的指导,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全过程,根据不同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大学四年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指导,分年级、按专业、分层次、看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以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深层次转变,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能否就业关键在于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高低。大学生综合能力要依赖大学期间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择业技巧等“硬实力”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软实力”。目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停留在对学生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阶段,属于“季节性的快餐”。只重视择业问题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少大学生为此抱怨,即将踏人职场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恶补”。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重心前移,在学生进校后即开始有计划地实施.突破就业指导工作只在毕业生中开展的局限。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全过程,要实施“全程化”指导,要按照大学教育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变阶段单一式指导为大学四年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指导,要区分情况,分年级、按专业、分层次、看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以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深层次转变。

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下面对各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一、第一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1.1第一阶段学生的特点

第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迈人憧憬已久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的一切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积极上进.对大学的期望值高,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渴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状况、考研形势,课程设置等相关信息,得到更多的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对社会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关心集体,渴望与同学交流。存在问题:①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误认为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保险箱”,放松要求,不能科学安排时间,每天变得无所事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有的学生通宵上网、看电影,有的学生整天沉迷于舞厅、游戏厅等等,乃至荒废了学业。②学习的不适应。大学里多是上大课。没有固定教室,教学模式由高中阶段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服从了父母或师长的意见。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学习兴趣骤降,便产生了厌学、惧学甚至学习心理障碍。③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专业意识不牢固。部分同学因为专业调剂等原因对本专业表现冷淡。由于高中与大学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部分学生的不适应。④生活上的不适应。每年新生入学时,由家长护送报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经常是家长代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和安排好一切,而学生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使学生从小形成的万事依赖家长的心理得到延续。但是当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愈加突出,不得不引起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2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关专家指出,高校应充分重视入学教育.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高校要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认清形势和要求,开设相关课程,组织讲座、报告会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使新生认清形势和明确要求,热爱专业。帮助学生及时转变角色,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大学生活.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

1.3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3.1入学教育通过刊物、讲座、座谈、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方式,使新生了解学校、学院、专业,开展校史、院史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专业介绍、专业导论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及发展状况。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1-3l2就业教育通过迎新专刊、讲座、座谈会、报告会等介绍近年来学校各专业的专业需求及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去向.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反馈等。组织杰出校友成长历程事迹报告会,激发新生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坚定对专业的信心,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这样就可以使大一新生初步了解学校各专业发展方向和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情况。及早确立个人目标。

1.3_3交流选拔和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与新生开展交流.通过高年级同学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帮助新生少走弯路,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1.3.4讲座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在广大新生中普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开展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的教育,使广大新生尽快度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二、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2.1第二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初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一阶段,课程多、学习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尤其是医学生更为明显:逐步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对未来有了更多思考,自我发展方向不明确,迫切想了解未来就业对自身素质的具体要求;部分学生因毕业尚远,对自我发展、就业方向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对自身要求放松,在学习方面投入精力不足。

2.2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持续努力;加强危机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尽快认识自我,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和素质发展中

2.3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2.3.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荐和介绍测评软件的使用.在学生中开展包括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工作,使学生清楚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通过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的知识。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3.2讲座、形势政策课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向广大学生介绍就业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及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的分析,对大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及早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实守信、加强道德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提高自身在今后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做准备。

2-3-3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通过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4开展专业知识竞赛通过开展各种专业知识竞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热情,热爱专业,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和思考专业知识的难点、热点。

三、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3.1第三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逐步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规划发展方向,为就业与考研的选择而苦恼,关心毕业班的就业和考研状况,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薪资水平等现实问题。

3.2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在继续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展升学与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处理考研和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现代医院、企业等用人标准,招聘流程,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班级导师的作用,通过讲座、在读研究生座谈会等形式指导考研同学如何科学合理地复习,并就学校、专业选择等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给予指导。

3_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3.3.1邀请成功校友通过讲座、校友交流会等等形式.对医院、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进行系统介绍.帮助毕业生了解医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用人制度及招聘工作的侧重点,开阔视野,对比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择业目标并为之努力。

3_3.2举办考研与就业讲座针对学生对考研与就业问题的疑惑,帮助他们认清考研与就业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一致性和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家庭的经济情况,使同学明确目标,摆正心态,扎扎实实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通过宣传、介绍我校近年考研和就业情况,邀请毕业班刚刚参加考研成绩突出的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向同学介绍经验,帮助学生尽快明确目标,少走弯路。3-3-3举办求职、就业准备的讲座通过就业准备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求职的基本相关材料准备;求职的外在能力(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面试等)和求职的内在能力(外语毙力骨舅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刨新能力等)的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以更有针对性地围绕求职做好内外兼修的锻炼,达到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3.4求职技巧与面试礼仪讲座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即将步人求职期的学生揭开求职、应聘的面纱.并督促其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素质、提升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传授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应聘技巧常见面试形式及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3.3.5模拟招聘训练设计几组不同行业的招聘考试现场,由同学自发报名参加应聘。现场的同学可直观地看到招聘的效果。通过专业招聘人员和积极参与同学的现场演练,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招聘的特点和要求,更加清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招聘的特点,做好求职应聘的心理准备。

3.3.6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学校结合本身专业实际,与部分单位加强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选派即将进入毕业班的学生,利用暑期到部分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初步认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为毕业后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顺利转变做准备。

四、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第四阶段主要指导大学四、五年级。

4.1第四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就业易受挫折,承受力差,考研压力大。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部分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临床类五年级学生则面临着临床实习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4.2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学校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毕业教育、职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使毕业生将个人志愿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同时,对学生报考公务员、出国留学等进行专项指导。对五年级需要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则注重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3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4.3.1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介绍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有正确的就业心态,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避免进入就业心理误区.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4_3.2就业政策教育就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有关的政策必须让毕业生熟悉和了解。掌握就业政策翻法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效矢,在豉笨龛诲范围内去联系单位;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现象,实现顺利就业。要系统地宣传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就业工作的各项程序,使学生掌握政策、了解规定和清楚义务。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4.3-3对学生进行报考公务员的指导帮助毕业生了解如何报考公务员,公务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如何参加面试等。

4-3.4就业咨询通过集体咨询和一对一个体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答疑释惑。就业心理咨询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它不仅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就业咨询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有助于他们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就业。

4.3.5座谈、征文通过座谈、征文等方式收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汇编。并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毕业生。

4-3.6临床教学针对五年级医学临床实习生通过开展各类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讲座和培训,开展各种临床类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临床动手能力和实习能力。同时开展各类医德医风教育,宣传临床带教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医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 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毕业就业现状分析

(一)主观因素

一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仍存在“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等思想,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热衷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

二是对就业层次、薪金期望值过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

三是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考研定位目的不明确,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情况,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作出决定和计划。

四是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二)客观因素

一是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在制定大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思路时,市场意识不强,出现专业课程设置错位、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门类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情况;加上高校和企业联系不够,学生在大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机会不多,导致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知识转化率低。

二是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近年来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社会就业总量增加不足;传统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为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如今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大量精简,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分流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此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需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发展总需求不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高校扩招,使供需矛盾加大。

三是用人单位选材存在误区。一些用人单位条件过于苛刻,选人要全才、通才,各科都要优秀,结果高能低用,学历贬值。被录用人员不安心工作,有机会就跳槽,双方都造成损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另外一些单位存在过分看重经验、过分关注文凭、性别歧视等问题,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率不高的现状。

二、大学生毕业就业思想教育指导和举措

(一)是多渠道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新理念。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一直是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工作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困扰,系统剖析社会就业热点,传授大学生就业知识,有的放矢地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就业指导服务。

(二)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以提高就业率,促进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的状况,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思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就业指导服务系统。

(三)是积极走访实习就业医院,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以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为例,2011年9月、12月分别走访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实习医院,积极为毕业生收集招聘信息寻求就业空间,并建立就业信息飞信、QQ群,为毕业生快速提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等。并长期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保持联系,继续关注毕业生的发展,做到全过程就业服务。

(四)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2012年组织了泰山医学院“考研达人”vs“就业大军”主题辩论赛,为在考研和就业中间徘徊不定的同学理清思路、找到目标。

三、大学生毕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新思考

职业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面临择业的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更快的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过分理想化,应该从自身出发,立足社会。根据所学专业实事求是地确定目标,落实措施。

首先应当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所学专业自我剖析和定位。例如有的同学热衷于实现组织目标,或者为获得经济利益而操纵人、驱动人的活动,特别是在主导性、对人接触能力和说服能力上颇为优秀,其适合的职业是营销和经营管理工作。有的同学则喜爱训练、治疗、教育人的活动,他们具有教育能力和善于与人相处等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比较适合于做教师、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以与人接触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性工作。然后是解决自己可以做什么,并且怎么做的问题。三是制定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心理趋向,即今后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根据这样的选择,做长远的规划,个人因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最大,比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好的实践能力和性格、爱好等。

大学生除了要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一高学历群体的毕业就业问题不仅是中国高学历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体现,更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乃至整个教育事业产生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第11篇

【护士实习报告自我鉴定一】 学习护理专业的我,在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医院做护士。当我穿上神圣的白衣天使的医服时,身上感到一种喜悦和重大的责任。想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毫无疑问只有努力去做,护理好每一个病人,让他们都能够带着健康回到自己的亲人身边。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以下便是我的护士实习自我鉴定:

在做护士自我鉴定时,我还是可以给自己的实习成绩画上一个句号。因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并且在自己所拟定的细致的护理人员工作计划下,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 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护士实习报告自我鉴定二】 在感染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感染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护士实习报告自我鉴定三】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 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护士实习报告自我鉴定四】 时光飞速,一转眼我已经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走上社会,走进医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自2005年进入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在实习的过程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我为我的辛勤付出写下了在医院实习自我鉴定。

在这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中,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性,但当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发现,临床护理和书本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自己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操作,还要有爱伤观点等等。在工作中,我不断将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做下了实习工作总结,让现在的实践弥补过去理论的缺憾。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成为一名优秀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实习生;自我管理;调查研究

实习是高职护理大学生从学校走向医院的关键步骤,是他们实现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达成职业认同的重要一环。然而,实习环境与学校环境的巨大反差,给实习生的自我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无形中延长实习适应期,影响到职业发展,有的同学甚至不能坚持实习。面对这种现象,高职院校应对在校生加强技能培训、思想素质教育,为其适应实习环境打下坚实基础,更需要针对实习护生在自我管理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实习医院合作,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加以指导,使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因此,针对高职护理实习生的自我管理展开实证研究,为相关学校和医院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建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摸清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可能遭遇的自我管理困境,分析困境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高职院校和相关医院加强高职实习护生自我管理提供借鉴。

2、研究步骤。第一阶段。查阅相关文献,做好理论准备;编制调查问卷,制定实践方案;第二阶段:确定样本群体,开展问卷调查;第三阶段:验证、优化。基于调查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访谈,验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第四阶段:整理数据,写出研究报告。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3.1访谈法。利用休息时间访谈刚离开学校、进入临床实习的学姐学长,了解现实中的实习生活和梦想中的实习生活的差距,征求他们对课题组自编问卷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修正问卷。

3.2问卷调查法。主要利用互联网,通过发电子邮件的手段针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的医院为3所军区医院(均为三甲医院)、3所地方三甲医院、3所地方二乙医院,每所医院的调查人数均在10人以上,共调查100人。

3.3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本课题组运用自编的问卷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正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三年级高职护生,其中男生32人,女生68人。

二、结论与分析

1、学习方面。数据显示,98.3%的实习护生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做好本职工作,50.5%的实习护生有反思并且记录笔记的习惯,70.1%的实习护生能确保每日1小时的学习时间。此外,49.2%的实习护生自信能解决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有66.9%的护理实习生有信心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情。

2、环境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0%的高职护生表示不熟悉实习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的环境。他们不了解医院的整体布局,特别是病房环境、病房结构,如病床的排序,物品、器械、药品的放置等等。他们不了解医院和各临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熟悉不同临床科室的护理程序,加上刚刚接触晚班、夜班、还有早班、中班,被打乱的生活节奏,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一批实习护生感到难以胜任高标准、高要求、快节奏的临床工作,以致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

3、心理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结论:高达14.62%的护理实习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其中1.30%的护理实习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高职护生的实习是从一名学生走向护理工作人员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从“虚”到“实”的过程。由于角色的转换,由于学习要求的不同,由于医院和学校环境的巨大差异,有些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问题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以致操作时出现双手颤抖、心跳加快、面色发白、出汗等心理紧张现象,担心、害怕自己可能因为业务不够熟练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内因,主要是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不扎实,动手能力弱,沟通能力不强,学习信心不足等;也有外因,主要是病人和病人家属对实习护生的不信任,以及带教老师的教育方式、实习生与带教老师的人际关系等等,对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均有一定影响。

三、策略及建议

在实习中,繁重的工作任务,复杂的护患关系,远离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漂泊感,都会给实习护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哪怕一个不愉快的小事件都可能引发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医院通力协作,针对实习生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加强实习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和实习前培训。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人适合于本职业工作的心理品质,对个体的职业行为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高职院校应该加强高职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并不断完善优化,帮助实习护生确立“自己走上实习岗位就是一名护士,不再是一名在校生”的职业心理观念。与此同时,学校应联合医院针对实习生加强实习前培训,增强学生对医院环境的了解。在这方面,学校和医院可以分工合作。比如,学校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目标、医院带教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医院则加强实习护生走上临床岗位的岗前培训,向学生详细介绍医院整体状况、各临床科室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医疗设施、各科护理特点,以及业务技能强化训练考核的要求,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医院应重视护生心理及生理状况,针对护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实习护生潜在的隐患,及时排除。这样,既可以避免实习护生出现护理差错出现,也有助于实习护生的业务成长。

2、带教老师因材施教,和实习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习护生在学习成绩、理论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带教老师以足够的耐心,因人施教。对理论基础较差、操作能力尚可的学生,带教老师应指导学生从理论上、课本上下功夫,先掌握好扎实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对理论基础尚可、操作能力弱的学生,带教老师应该多安排他们参加业务学习和操作训练,并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逐渐加强;对理论和实践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独立操作,老师做的事情就是注意观察,有不对的、不规范的,及时指出;对表现突出的,及时表扬,使他们能够避开短处,弘扬长处,提高操作能力。在实习中,能力较强、能够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的学生,容易高估自己,产生自大、骄傲情绪;反之,则容易产生自卑的倾向。这时,带教老师应积极引导、沟通交流,使高估自己的学生意识到骄傲自大对自身的发展的负面作用;反之,对于自卑的学生,带教老师要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长处,多给予他们帮助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避免产生厌学倾向。另外,护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医院,缺乏在学校的归属感,往往对带教老师有一种敬畏感,需要带教老师给予实习生良好的人文关怀,并主动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教老师对学生应该树立友好、接纳态度,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尽量结合学生情况合理排班及安排工作,同时为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3、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实习护生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首先,学校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本领。根据调查结果,在学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的学生,到医院实习时自信心强,更容易得到带教老师的肯定,适应环境比其他同学快,相应地,学习的劲头足,临床技术进步快,在医院的各种考核中能拿到较好的成绩,能够为自己争取到较好的就业机会。所以,学校应在把学生送到医院实习前,增加学生在校实践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同时,学校老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应注重介绍该理论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帮助学生增强临床实习的自信心,尽可能减少紧张、焦虑心理的产生。其次,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现有研究表明,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焦虑。无论是学校,还是医院,都应鼓励实习护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进取精神,缓解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彦.高职护理实习生的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26)

[2]马红艳.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卷宗,2013(3)

[3]徐海贞.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