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1 01:21: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论文、技术说明、设计图、示意图等科技作品既受着作权法所保护,又为专利法、合同法等法律所保护,但这些法对其调整的侧面有所不同。着作权法保护的是科技作品的形式,将论文、技术说明、设计图、示意图印刷出版,应为着作权保护。而专利法、合同法等法律保护的则是科技作品的内容,科学论文、技术说明、设计图、示意图等科技作品所反映的科技成果,受科技成果权保护。
与着作权只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不保护思想内容相反,科技成果权所保护的恰是科技作品的内容。将受着作权保护的科技作品开发为实用技术,按照科学论文、技术说明、设计图、示意图制造产品,进行生产,这由科技成果权保护。科技作品的着作权人行使着作权,不得阻碍该作品涉及的科技成果权的行使。例如,一个科学家有权禁止他人翻印自己的专着,但无权阻止别人运用他在科学专着中阐述的原理开发实用技术。一个工程师可以对他绘制的设计图享有着作权,但不能妨碍他人根据该设计图制作机器。
着作权人行使科技作品的着作权,有时会与该作品涉及的科技成果权的行使相交叉。例如对设计图的改编,按照着作权法需经着作权人的许可,但设计图作为科技成果又为合同法等法律所调整,在生产领域任由使用人改编,均不属剽窃、抄袭。在这种情况下,科技作品的着作权人行使着作权,不能对抗该作品涉及的科技成果权的行使。
小论文主要是为了让评审教授进一步评估学生,考察他们在各学科的测验上较难以评估的特质和潜能,也就是通过让学生写小论文来评价学生。这种以出题目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文字叙述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质,表现其学习能力,借以评估该学生是否符合该学科专业的录取标准的方式就是写小论文。
透过小论文,教授们多少可以判断出该名学生就读该学科专业的意愿和态度,以及学生的创造力、专业知识、对资料的判断与运用能力,他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当然,也能从文章中看出他的表达能力。
小论文的考试形式
1. 开放式:
事先公布题目或研究方向,让考生参考资料或书籍自由作答。还有与面试配合的方式。
2. 半开放式:
在考试前公布和学系相关的书籍名称,要求考生先阅读、准备,小论文的题目则从这些范围里出。 同时,考生面试现场做答时,还可以携带工具书或原先指定的书籍或资料,采取可以参考书籍、资料的作答方式来进行撰写小论文。
3. 封闭式:
与学科考试相同,考生在现场作答,不得参考任何书籍或资料。
小论文跟一般作文不同之处
要先做搜集资料的工作。例如先去你欲就读的院系的网站查询一些相关信息,或者可以请教该院系的前辈,帮助你了解该院系。其次,就是在书写的时候,要突出主题,注意逻辑一贯性以及文章组织结构。最后要注意小论文文章的字数限制,尽量用简洁清楚的字句,不要词不达意。
通过小论文考察的目的
1. 考生是否具有进该学课专业的兴趣与发展潜能。
2. 考生的逻辑判断、思考与创造能力。
3. 考生对于与该系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4. 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
5. 考生的组织能力、表达与逻辑推理能力。
6. 学生的用字、遣词能力。
科技创意小论文撰写方法
科学研究关键是要有科研意识。经常思考问题并撰写小论文就是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写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养成科研习惯的过程,也是提高表达能力,形成科学思维的过程。努力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撰写科学创意小论文
首先是审题,确切理解题目的内在含义。其次要大量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可以了解所选课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现状。科研是创新的工作,要有新的思考和发现,所以,已经研究清楚的事情,就不要重复劳动,新的研究应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创新。通过深入分析各种资料,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提出科学的道理和见解 。最后要整理思路和撰写论文。论文语言要严谨准确、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确有创新。论点要鲜明,以科学的论据为基础,有科学的设想和推理。
一下子就写了很好的小论文是不可能的,但只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就会不断地进步。有些人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科研报告。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在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即必须具备"四性"。
1、 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 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当然,你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
3、 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
本报讯(首席记者任荃)昨天的“近十年前20名国家(地区)排行榜”,清晰地反映出中国论文“数量多但影响力不强”的现状——论文总数排名全球第五,总引用次数位列世界第九,而单篇论文引用次数无缘榜单。
这个由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的最新榜单,依据各个国家和地区于1999年1月至2009年8月31日,在汤森路透索引期刊(SCI)上的情况进行排名,包括论文总数、总引用次数和单篇论文引用次数三个单项指标。
从十年间各国(地区)发表的论文总数看,美国、日本、德国、英格兰、中国占据榜单前五位。其中,美国在过去10年共发表SCI论文297.4万篇,是日本论文总数的3倍多,中国10年发表了65万篇SCI论文,与上期排名一样列第五。
比较各国(地区)论文的总引用次数,前四位仍旧是美、德、英(英格兰)、日,中国被论文总数排名第六的法国挤出前五,且落后于加拿大、意大利和荷兰,居第九。不过,中国的这一成绩较上期排名上升了一位,也算小有进步。
若以论文的影响力(即单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评判各国(地区)科研实力,榜单上的位次则被彻底打乱。瑞士以每篇论文被引15.73次的高引用率,取代了美国的“冠军”地位,美国以15.02次/篇的引用率屈居亚军,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丹麦、荷兰和苏格兰,英格兰、瑞典、芬兰、比利时和加拿大分列第六至第十名。
中国论文的影响力究竟如何?记者查阅到的平均引用次数为5.24次/篇,引用频次仅为瑞士的1/3。虽说中国论文的关注度略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5.08次/篇),比邻国俄罗斯(4.39次/篇)表现稍好,可国内科学界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即便是上榜的“最低门槛”也高达10.52次/篇。亚洲近邻日本和韩国的单篇论文引用频次分别为9.64和6.38。
一个国家科学论文的影响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国的整体科研水平。论文大国无缘论文影响力榜单的现实表明,中国距离科研强国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许多圈内专家表示,“唯论文是才”的科研评价标准若不改变,中国科研的影响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质的飞跃。
不可否认,最近10年中国科研飞速发展。2008年,全球以“同行评议”作为审稿标准的科学期刊共76万篇。其中,美国发表的论文约占1/4,中国占到8%,而1988年这个数字只有1%。
中国科研规模的迅速扩容,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上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0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约有142万科研人员,在1995年-2008年的十多年间增加了8.7%,而同期美国科研队伍仅扩容3%。
与此同时,国内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也激发了中国科学家的“高产出”。《报告》认为,在2007年之前的10年里,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研发开支年均增长不过5%-6%,同一时期印度、韩国的年均增幅约为9%-10%,而中国的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一、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实验教学的薄弱点,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的过程中,我校首先加强了对科学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组织了各年级的科学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和大纲,明确本学期的实验项目和要求,制定了实验教学计划进度表,并要求他们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课后撰写心得体会。同时,很多教师不满足于课堂上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采集、捕捞等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大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学校成立了科学学科的兴趣小组——标本制作和无线电兴趣小组。为学生了解大科学、增进科学科学知识提供条件。
二、实验室管理制度化,促进实验教学常规化。
学校实验室在建设、发展、使用的同时,相应地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科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科学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科学实验室卫生制度》、《科学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这些制度不仅张贴上墙,而且在平时教学中严格执行。各种实验器材的借用,都能及时做好借用、归还记录,实验室各类仪器的说明书及各类帐册齐全,并做到帐、卡、物相符。实验室仪器全部按部颁目录分类编号,并按上轻下重、里高外低、水平式或垂直式进行存放。不仅做到定定橱定位,还做到科学、整齐、美观、大方。
三、继续强化管理,改革实验教学的评估机制。
本学期,我们继续对实验室的财物进行了对应管理,确定了专人用规范帐册,按部颁目标将仪器记帐,所有仪器都定橱定柜存放,并将仪器用卡片编号,挂在橱上。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竹箦小学科学科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对实验教学继续落实两抓:一抓“实验教学的开展”;二抓“实验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将实验教学评估纳入教育工作和整体评估中。评估的内容为实验教学计划、总结、实验记录、实验效果、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完好率、实验开出率、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及安全防范等。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随堂听课等形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存放教师业务档案,汇总到教师月考中。通过思想引导和过程管理,学校实验教学工作已经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
四、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促进实验教学不断优化。
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的活力,因此,我们加强了对实验教学和过程研究探讨,用系统论观点,认真研究,积极开展实验试点。具体做法是积极开展探讨性的实验教学研究,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研究课和优秀实验教学教案评比活动,总结交流心得体会,开展实验教学论文和自制教具评比活动,并且不断改进评价方式和手段,重视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科学实验研究的积极性。这一教学研究和评价措施无疑成为推动实验常规化的动力。
五、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教师、学生科学实验研究成果。
目前,一个国家的科技论文被SCI、SSCI收录的多寡已被看作衡量该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也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SCI、SSCI以及CSSCI呢?
1.SSCI
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SSCI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2.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SCI以布拉德福(S.C.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文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
3.CSSCI
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索引的文献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确定的选刊原则和方法遴选并报教育部批准的来源期刊。来源期刊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总次数等数量指标与各学科专家意见而确定的。确定之后,每年根据期刊质量的情况,增删、调整有关期刊。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了2003-2012年广东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
明细,并对论文的数量分布?机构?论文研究领域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广东省在
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4点提高广东省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的建议和对策
?
〔关键词〕Science;Nature;顶
级刊物;;统计;广东省;基础研究;水平;影响力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16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069-05
Statistics on Papers Publish
ed by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es and Levels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i Yi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Guangzhou 510033,C
hina)
〔Abstract〕”BZ〗In this paper,statistics were made about articles published in Sciencean
d Nature written by Guangdong authors,including the quantity,the fields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the these articles.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periorities o
f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ve been analyzed and suggesti
ons were proposed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to promote the level and influences
of fundamental research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Key words〕Science;Nature;t
op journal;statistics;fundamental research;Guangdong province;level;influenceHK〗
1 Science和Nature在国
际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影响力
在国际学术研究报道的前沿领域,有两种杂志占据了无与伦比的尖峰地位,它们代表了科学
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高的显示度,这就是Science和Nature?
能够在Science和Nature上,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梦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
科研水平的无可置疑的金标准?
1.1 Science
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行的Science是久负盛誉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具有新闻杂志和学
术期刊的双重特点,每周发表约20篇文献,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兼
顾科技政策的重要新闻和全球科技突破性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Science接受来自不同科学领域和各种渠道的稿件?在其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中,生命科学
方面的研究论文约占60%,物质科学方面的论文约占40%?这些稿件由16位编辑处理,其中
5位是物质科学的编辑,11位为生命科学的编辑?在Science上竞争性非常强,它要
求论文揭示崭新的概念,对自然或理论界提出重要的新见解和原创性研究?包括对某一已沉
寂的领域提出的创新见解,也可能是多个不同领域的交叉,或是报道某一活跃领域的重大进
展[1]?2012年该刊物的影响因子为31.201?
1.2 Nature
英国伦敦出版的Nature杂志是Science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性杂志,二者曾为率先发表人类
基因组谱图而强烈争执?Nature创办于1869年,发表过达尔文?赫胥黎等科学大师的文章
[2]?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
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
Nature杂志发表科学和技术所有领域的论文,报道和评论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和重要突破
,不但要求科研成果新颖且引人注意,还要求该项研究在该领域之外也具有广泛的意义?从
收稿到正式受稿的平均时间间隔为13周,从收到稿件到发稿的时间间隔为7周?重要论文在
投稿后一个月内发表[3]?
Nature发表科学论文的准则:报道原始科学研究,其主要成果和结论不得在其它地方发表或
投过稿,具有突出的科学重要性;令有关的学科读者感兴趣;其论文在科学家和在一般大众
中极具广泛影响;论文有一个明确的?原始的结论;论文的写作尽可能地简单,尽量不用专
业术语?该杂志2012年的影响因子达36.28?
2 统计数据来源
本文以网络版美国Dialog系统为检索平台[4],检索了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SCI)中,机构中含有广东省?广州市?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东莞?中山?茂名?湛
江?江门等地名,且发表于Science或Nature的2003-2012年间的文献?通过甄别机
构,筛选出了广东省不同机构于近十年来发表于上述两份杂志的所有论文,并进行统计分析
?检索时间为2013年7月22日?
3 广东省发表的SCI和Nature论文数
量统计分析
广东省和全国近十年来在Science和Nature杂志发表的论文数目详见表1?
4.2 广东省Science和Nature论文内容的领域分析
从论文内容的领域分布看,广东省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了基因?病毒?
环境?生物?医学?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见图4?从发表数量上看,广
东省在Science和Nature上领域集中于“基因研究”?“生物技术”?“地球环境
科学”等公众广泛关注的课题,如“人类基因组的变化图谱”?“多功能干细胞研究”?“
中国的环境保护?能源政策”等,都是在公共媒体曝光度很高的热门领域?
此外,与广东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如“SARS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相关研究,也
是Science和Nature的主要关注内容?2003-2005年SARS在广东流行期间,广东省在Science
和Nature共发表涉及“SARS冠状病毒”相关的论文3篇;2004年禽流感流行期间,广东省发
表“H5N1流感病毒”相关论文2篇?2010-2011猪流感流行,广东省发表了涉及“猪流感”的
基础研究2篇;说明广东省在地域性特定病毒的研究方面已经具有国际水平,其研究结果被
认为具有广泛影响力?
新兴产业做出规划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球科学界互相评议
?沟通和认可的窗口?基础研究的选题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
?从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广东论文可以看出,广东省基础研究的优势是与地方资源密
切相关的研究课题,科研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广东省特有的物种?矿物和地质资源,采用国
际先进的研究技术,在诸如“南海油气资源?可燃冰的开发”?“广东地区特有生物种类的
基因分析”以及“广东省地方病的生理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等领域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
样的科研项目不仅题材新颖,其研究成果也能造福广东民众?
“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战略目标,拟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
?新材料[6]?要实现这些领域的科技攻关突破,必须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研究作为
支撑?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应该结合省里的科技战略部署进行选题,力争在基础研究领域
做出突破,夯实重点科技研究领域的根基,促进广东省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5.2 重视和奖励高级别,增加广东省研究实力的显
示度
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高级别杂志的论文不仅能让同行了解专业领域的最近成就
,还能展示研究机构的水平和人才实力?Nature曾率先报道了电子及中子的发现?维生素C
的分离?原子的分裂和铀的裂变?近年又发表了人类基因组的第一个目录?富勒烯的结构?
克隆羊“多利”等,这些项目背后的科研团队也因此获取的极高的知名度,并得到持续的资
金支持?
广东省的科研人员应该增强宣传意识,除积极向单一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投稿外,还要力争
在Science和Nature这样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提高广东省科
研水平的展示度,扩大科研机构的影响力,用优质团队?高级别的研究项目吸引海外更多的
优秀人才流向广东?
在Science和Nature,是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突破并得到全球科学界承认的标志?科
研管理部门应该大力鼓励和扶持这类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研究项目,在资金?土地?设
备使用方面给予多方面资助,鼓励广东省科研工作者在高水平研究领域的产出?鉴于广东省
近年来Science和Nature数目较少,科研管理部门应注重对这种高级别论文的奖励?
5.3 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更多的国际协作科研项目
一项杰出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多个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利用各自优势协作完成的?Science
和Nature论文的发表单位通常少则三四个,多则涉及10余个研究机构?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
共同参与一项研究的情形更比比皆是?表3列出了2011年中国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较
[关键词]科学计量 科学评价 评价指标 书评
[分类号]G301
科学计量学作为信息科学的子领域,其研究人员通常利用各种定量指标来评价科学成就。科学计量指标的获取大都来自论文及其引文数据,有时也会用到专利数量及其引用指标。本书的作者,匈牙利学者P6ter Vinkler是一位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2009年,由于在科学定量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Peter Vinkler荣获了普赖斯奖(The Derek de SollaPrice medal,科学计量领域国际最高奖)。来自匈牙利科学院化学研究中心的Vinkler在科学计量界素有“孤独的狼”之誉。虽然匈牙利有着悠久的科学计量研究历史,而且大规模的计量统计和分析往往需要依赖团队的力量完成,但Vinkler是个特例,绝大多数著作都由其独立完成。
在Vinkler漫长的科学计量研究生涯中,他引入了基础比率指标――“篇均引文”,并对该指标的普适性推广作了大量研究。Vinkler的成果内容以个人、团队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为主,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若干科学论文评价方法的评估》,该文发表在1986年SCENTOMETRICS(卷10,3-4期。第157-177页)上。
本书涵盖了上述指标并组织成体系给予阐释。具体而言,这些指标用于测度科研活动的成果(例如论文)、过程(例如每年论文数量的差异)或生产率(例如每位科学家的成果数量)等方面。可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面的评价研究中:如个人或研究团队(微观层面)、院系和研究所(中观层面)、大学或国家地区(宏观层面)等。评价研究可以是某个时间点(静态描述)或者一段时期的时间序列指标(动态发展)。
在利用科技论文及其引文进行科学评价时,如果评价基准线是世界水平,大多数科学计量研究人员会利用汤森路透集团的WOS(Web of Science)、期刊引用报告(Joumal Citation Report)、其他有关数据产品或者Elsevier Scopus数据库。因此,为了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上述数据库产品,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这些数据库及其指标的局限性。此外,作为拥有化学专业背景、目前供职于匈牙利科学院化学研究中心的Vinkler,在书中还介绍了其他文献数据库如化学文摘库(ChemicalAbstracts)。虽然本书对若干国际化的文献数据库进行了介绍,但对各国的本国数据库并未提及。
另外,目前在科学计量领域颇为流行的H指数(见《科学观察》2006年第1卷第1期,利用若干篇文章专门介绍该指标)及H系列指数,在本书的介绍中也有所涉及。可以说,本书的大部分篇章,致力于介绍作者本人在评价指标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几个与H指数设计思想有相仿之处的评价指标。
书中的章节包括:
・科学计量评价的特点;
・科学计量指标的分类;
・科学的增长及其测度;
・加菲尔德(Garfield)的期刊影响因子;
・科学信息的老化;
・科学评价指标的可比性;
・科学计量方法在科技政策中的应用。
除理论介绍之外,书中还包括一些评价指标如何应用于学术研究评价的案例,其中部分已为人所熟知的指标取自于荷兰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WTS,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的实践成果(参见Handbook of quantit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中“Measuring Science”一节,作者Vall Raan)
本书对于精确科学和工程学科的评价作了重点介绍,偶而也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但几乎没有提到人文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科技论文;表格;规范化
1前言
表格是为了直观比较数据、快速浏览项目,进行各种运算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在科技论文中表格的出现频率较高,采用表格来表达实验数据,比使用文字叙述更为直观,也更易比较。而表格的编制与编辑排版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读者对论文内容的理解。因此,表格在科技论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通常而言,科技论文中的表格主要分为挂线表、无线表、有线表(卡线表)3类,最常用到的是有线表,而国际上通用的是三线表。表格主要由表题、横表头、纵表头、表身、表注 5部分组成。表格的使用看似简单,然而一些作者由于对其相关概念与注意事项理解不清,可能导致误用、错用表格。如适宜用图片时却采用表格、表格设计过于复杂、表中项目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都可能直接降低论文的可读性,甚至影响到论文的学术价值。
本文就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所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表格使用的规范化提出相关建议。
2表格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2.1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对应不当
表1所示为不同熔体超温处理温度下的合金枝干与枝间化学成分。由表1可以看出,表题说的是合金枝干与枝间的化学成分,但在表中,如1500℃时Ni的化学成分分别为66.001 与64.282 ,但仅从表中无从得知哪个值是枝干、哪个值是枝间。在表1中,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对应不当、含混不清,进而影响了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将表1稍作改动,就能使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相互对应、一目了然。改动后的表如表2所示,在表题文字中“枝干”与“枝间”加了一个斜杠,而表身中不同温度下每个元素的两个含量值之间也相应加了斜杠。如此改动,即可便于理解斜杠之前数值代表“枝干”的化学成分,斜杠之后代表“枝间”的化学成分,从而较好的体现了表题文字与表身内容的对应关系,也改善了文章的可读性。
2.2 缺少横表头
横表头是表格中横行项目的名称,一般格式为:项目名称/单位。表3所示为实验用K4648合金的成分。由表3可以看出,“Cr、W、Mo”等为元素名称,而它们所属的项目名称应为“元素”;wt%与at%分别代表元素的质量分数值和原子分数值,而它们的项目名称应为“含量”。显然,在表3中横表头的说明不够完善,使表格的自明性大为降低。表4为添加横纵表头后K4648合金的化学成分表。由表4可以看出,此表较之于表3的表达更为清楚和完整。
2.3 表格横向数据栏目太多
表5为Cu72Al26.5Nb1.5合金组成相能谱分析结果。由表5可以看出,纵表头的名称为“Matrix”(基体)和“Precipitation”(析出相),而“Precipitation”(析出相)又包括3类:“Dark”(黑色相)、“Short rods”(短棒状相)、“Irregular shape”(不规则相)。横向栏目数据为各个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数值。此表中所列数据较多,且排列不当、显得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将纵表头改成横表头,则将改善表格的自明性。改换后的表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基体与析出相所含各个不同类型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数值。
2.4 适宜采用表格的数据却使用图片表示
图1为铸带和铸锭工艺制备的磁体性能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图1中横坐标的物理量为(BH)m磁能积、iHc饱和磁化强度、Br矫顽力,而纵坐标清楚的标出了两种工艺下的磁性能值。在这种情况下,图中的柱状图只是起到比较数据相对大小的作用,并无其它含义。而对于同类型数据的比较,通常而言,表格往往比之于柱状图等图片形式更为直观有效。因此,可将图1作改为表7所示。在表7中,横纵坐标物理量之间如果没有线性关系,也应列于表中。在实际应用中,当表述内容既可用图又可用表来表达时,应按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表达形式:当表述内容为具体数值的定量分析时,必须列表而不能做图;当表述内容为定性分析时,就尽量作图而不列表,做成图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2.5 表中内容过于简单
在科技论文中,如果需要说明的数据内容过于简单,则不需要列表,选择直接用文字表达将会更为清楚明白。表8所示为Al-Ti-C的配料比,所要表达的是这种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内容较为简单,即可直接在文中使用文字 “Al的含量为68.61%,Ti的含量为68.61%,C的含量为68.61%” 说明即可。诸如此类相对简单的表达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往往在论文写作中也会成为文章的不足之处。
3对于表格使用存在问题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于科技论文中表格使用的几类常见问题分析,希望对于科技论文的作者提供帮助,以期有助于提高论文中表格的自明性,进而提升科技论文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提出使用表格的几点相关建议:
(1)表题文字必须准确反映表身内容,二者应相互对应。
(2)三线表格中不能缺少表头中的各项栏目名称。
(3)表格横向数据栏目过多时,可考虑采用纵表头。
(4)只用于标明具体数据的准确数字或数据量较大时应列表说明,不宜作图表示。
(5)尽量使用三线表,表头不要重复表题。
(6)表中内容务必要与正文保持一致(如单位等)。
(7)表格的排版原则是顶天立地,尽可能将表格置于顶端或底部。
参考文献:
[1]汪继祥等.作者编辑手册[M].北京: 科技出版社,2004
[2]谭炳煜等.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3]刘祥娥,林琳.科技期刊三线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 900-902
[4]汪玲,周世慧.医学期刊三线表设计中常见问题例释[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 106-109
[5]马奋华,倪东鸿,王小曼等.三线表设计中栏目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 929-931
[6]葛赵青,杜秀杰,王焕雪 等. 关于三线表的争鸣[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 226-229
[7]钱畅. 三线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 1-702
[8]刘少华,谢桂英.科技期刊表格的规范化[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 96-100
[9]金德年.科技期刊的表格[J].编辑学报,1991,3(增刊): 21~25
[10]杜云祥.科技期刊编排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J].编辑学报,2000,12(2):105-108
[11]陈浩元主编.科技书刊标准化十八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宫福满.对“关于科技期刊表格规范的商讨”一文的商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5): 396-397
“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每天的头条新闻里都有关于中国的故事。这个泱泱大国的经济崛起和快速的社会变革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欧盟科技人才培训项目首席专家柯莱盟(Clemens Smolders)说。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欧贸易取得了更快的增长,同时也成为全球贸易差额最大的双边贸易关系。“2010年,欧盟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1689亿欧兀,超过了欧盟与其他任何国家的贸易差额。同样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中国在科学研发以及创新方面的崛起。”
中国成为欧洲人眼中的科研新大陆
2010年中国的研发经费达到了7062.6亿元,同2009年相比上涨了21.7%。研发经费占各产业的比重达到了73.4%。同时,中国科学论文的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论文引用排在全球第九。
“一直以来,研发被看做是发展科学技术、为产业提供资源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也意识到基础研究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人才是增强中国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对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够实现国家转变这一看法给予肯定。”
促进人才的流动、交流与合作已经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因素。“玛丽·居里行动计划(Marie Curie Actions)就是欧盟促进人才流动与合作的平台之一,为科研人员在他们职业的各个阶段提供经费,为研究生提供奖学金,以此来鼓励不同国家、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但是该项目并不专门针对中国以及同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因此目前只有两名科研工作者来到中国。”
为改变与超级贸易伙伴并不对等的科研合作现状,欧盟鼓励更多的年轻科研人员来华工作。
据柯莱盟先生介绍,很多欧洲国家的科研人员更喜欢选择申请美国的研究职位,原因是很多人对中国不太了解,对中文、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科研氛围知之甚少。“随着欧盟科技人才培训项目(The EU-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llowship Programme China)的设立,这个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
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参加者在到达中国后的头6个月进行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习。柯莱盟说道:“我们认识到要想让年轻的欧盟研究人员很好地适应中国的科研氛围并能够应付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他们首先必须要扎实地掌握中文。”
欧盟科技人才“东游记”
柯莱盟先生介绍说,欧盟科技人才培训项目于2008年8月立项。该项目旨在使欧盟在中国快速成长的科研环境中成为中国日益重要的科研伙伴。
“学员在最初的6个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进行密集的语言和文化学习,这期间他们也会参加一些介绍中国文化和科研的主题讲座,并访问相关科研机构。之后科研人员们将在中国各地的研究机构进行为期18个月的科研工作。”
据了解,通过该项目的资助,共有58位年轻的欧盟科研人员来中国,而且基本上都是博士和博士后。“因为项目要求申请人在完成他们的硕士论文后至少要有两年的科研经历,这意味着很多参与者刚刚完成或是正在写他们的博士论文。”
“他们来自14个欧盟成员国,其中意大利籍研究人员最多,共16名。另外有10名法国籍和8名德国籍研究人员,还有很多参与者来自欧盟新成员国。”
项目整体目标是推动欧洲研究人员向中国研究发展领域流动,并在欧洲和中国之间搭建起一座便于研究人员双向流动的桥梁。
“首批入选项目的科研人员已在2011年3月结束了为期两年的中国生活,大部分人回到了欧洲,也有的人选择继续留在中国;第二批入选项目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处于科研期的收尾阶段。”
“人人”社交网络
柯莱盟先生认为,欧盟科技人才项目的契机非常好,“中国正在下大力迅速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并通过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回国研究来提高科研水平,这样的大背景对欧盟科研人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摘要题】理论探索
【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熊毅(1910―1985年),又名熊其毅。父亲熊继成是早年留学日本的农学家,1911年回国,曾任贵州农业学校校长、农场场长、贵州省垦植局长、蚕桑局长、贵州省农会会长等职。熊毅1910年4月13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随父回国后在贵阳生活学习,1925年毕业于贵州省立一中。因父亲病故,熊毅到北平投靠舅父姚华(贵阳籍著名书画家),并考进北平大学农学院预科班,时年15岁。两年后进入本科农业化学系学习,师从土壤学教授刘和。193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推荐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历任助理员、技正、研究室主任。抗战期间,在西南开展土壤调查工作。他的知识面宽广,工作中涉猎的内容涉及到盐渍土概性、土壤胶体、土壤发生分类、土壤化学性质、水稻土性态等方面,为他以后研究的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47年,他获得中华文化教育基金的资助赴美深造。在国际土壤学权威密苏里大学马歇尔(C.E.Marshall)教授指导下从事土壤矿物研究,1949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到威斯康星大学,又在杰克逊(M.L.Jackson)教授指导下从事土壤胶体研究,1951年获博士学位。
1951年8月,熊毅从美国绕道日本回国。
他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土壤调查队队长、中科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社社长、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社社长、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中科阮农业现代化研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长等职。1981年当选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他长期担任我国土壤界最有权威的《土壤学报》杂志的主编,1958年又创办《土壤》专业刊物,并兼主编。晚年还担任《生态学杂志》副主编和《环境科学》主编。
熊毅从事土壤科学研究55年,是我国近代土壤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领域深广,色括土壤物理化学、土壤矿物学、土壤生态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发生分类及土壤肥力、盐碱良等方面,尤其是对土壤胶体、盐碱良利用和水稻土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开创了我国土壤胶体化学、土壤矿物学和土壤生态学。是20世纪50年代最早开展黄淮海平原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对于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开发治理作出了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为此,他曾于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88年被国务院追授“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优秀科技人员”荣誉奖。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调查报告200余篇,
熊毅对中国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极端重视,1980年四川发生特大洪水后,他与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指出:“洪水严重,主要是与大气环流造成的暴雨有关,但是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不能容纳水,也是造成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总是离不开环境的,但是,人们经常在改变和破坏环境。破坏环境主要是破坏自然资源,比如,乱砍滥伐,破坏了森林;过度放牧或乱垦,破坏了草原;盲目捕猎,破坏了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的正常繁衍;森林草原的破坏,引起气候变迁,造成土壤侵蚀,河流、水库、渠道、港口的阻塞等。”他还积极完成了《试论土壤生态系统》的论文(1983年)。临终前夕,他正撰写《土壤生态学》一书,可惜,书尚未成,他却与世长辞了。
1985年1月24日,熊毅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5岁。
说起自己的发明经历,徐杨可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己小时候的“调皮捣蛋”。1999年8月出生的徐杨可是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又很强的男孩,很小的时候,他就非常喜欢父母为他买的奥特曼、变形金刚等玩具,但和别人家的孩子不同,他总喜欢把这些结构复杂的玩具拆了装、装了拆,乐此不疲,也不知弄坏了多少。可是,爸爸妈妈对此总是抱着宽容的态度,从不责备呵斥。正是这样的兴趣爱好,让徐杨可领略了科学的无穷魅力,培养了他爱观察、爱思考、爱动手的能力。
进入小学后,在认真学习功课的同时,喜欢动手动脑的癖好又让徐杨可成为学校“五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骨干。为制作参赛的航模,他往往会折腾到深夜。爸爸妈妈曾很担心这会影响他的学习,但看到他的认真劲儿,就狠狠心不再干涉。
自己的痴迷、父母的开明和宽容,为徐杨可日后跨入小发明小创造殿堂,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10岁的徐杨可首次在科技小制作方面崭露头角,夺得2009年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建筑模型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其后,他的科学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相继获得南京市第15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项目一等奖、第22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环境科学一等奖、第23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健康科学一等奖……2012年,他又成为江苏省首批青少年科技创新标兵之一,这一年,他刚刚13岁。
说到自己最满意的小发明,徐杨可认为还是新型牛奶箱。
如今,订购鲜牛奶的城市人家日益增多,但在送奶工送奶时,要给一家家奶箱开锁、关门,大大影响了送奶效率,而且钥匙哗哗的响声、吱嘎的开关奶箱声和奶瓶“叮叮当当”的撞击声,也会影响人们早上的睡眠。于是徐杨可就想,如果能设计出一种新型奶箱,送奶人不需开门关门就能实现取放奶瓶,这些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于是徐杨可经过仔细观察思考,在报箱的启发下,终于设计并自己动手制作出了一种新型奶箱。这种新型奶箱被分割成两个空腔,每个空腔上方各有一个圆口,圆口直径稍大于奶瓶直径,放空奶瓶的空腔底部垫高使瓶颈可伸出圆口。送奶工不用开关箱门,直接将空瓶取走,再将装有牛奶的奶瓶竖直完全放入另一空腔,既方便又节省时间,别人如果想从奶箱上方的圆口取出奶瓶很难,只有主人开箱才能取出。
这个作品在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展示会获优胜奖,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之后,徐杨可又针对化学元素周期表不容易记忆的难题,设计制作了“活动式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一集工具和玩具于一体的设计作品非常简单,但创意十足,它由一些磁扣和一块白板组成,每个磁扣上都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印着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它既可以作为学生记忆的工具和教师的教具,还可以充当游戏道具,让同学们在竞技活动中记忆。游戏方法还有好几种,可以把磁扣当成“牌”,按顺序进行出牌接龙,没有错误者胜;可以将磁扣当成“棋子”随机平均分配,两人在白板上交替下子,位置准确者胜;还可以多人玩,选出一位发令者,其余每人发一套磁扣,发令者说出元素名称后,玩家要迅速将磁扣放到白板的准确位置,准确率高者胜出。徐杨可把作品带到班上请同学一起玩,参加游戏的同学都很开心,一致认为游戏规则简单、记忆效果好。最后,此项作品获得了第26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鉴于徐杨可多年的科技创新实践及其出色成绩,他在江苏省第5届青少年发明家评选中获得了“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称号。
除了搞小发明,徐杨可爱好广泛,喜欢篮球、吉他、游泳、阅读、唱歌等,特别是篮球,他是学校篮球队的成员之一,今年还参加了南京耐克2015-2016高中篮球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