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艺术鉴赏论文

大学艺术鉴赏论文

时间:2022-12-30 05:1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艺术鉴赏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艺术鉴赏论文

第1篇

当前高校有不少人文课程拘泥于专业知识的抽象传授,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尤其缺乏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艺术素材,教材的内容和方法抽象、空洞、僵化、死板,很难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创造灵感,因此,建设本土化的特色人文课程教材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受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正在淡化、失传,民间艺术人才发生严重断层,因此及时挖掘和抢救民间艺术资源并建设成本土化的特色课程教材加以传承发展之,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研究任务。

1.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存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及其教材,更未存在有关这方面建设的研究,然而,在挖掘、保护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已成为全球热点和国家策略的大好形势下,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改革蔚然成风———如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学论》课程负责教师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美术方面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课程及其教材;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负责教师也长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及其教材。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董春雷在《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上发表题为《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的论文认为: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民族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民间美术的原生态面临严峻的挑战。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胡俊涛在《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也持相同的观点———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但该文更进一步地指出,民间美术的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爱与重视,许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领域。为了能更广泛、更深远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该文就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着重分析了课程设置意义、教学方法等问题,力求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民间美术课程的思路。

事实上,许多高校艺术类或人文类的教师都已经开始投入这一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运用民间艺术资源(尤其是尚保持完整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来整合艺术类课程或人文类课程,掀起一股强劲的课程教学与教材改革创新之风。最为典型的成功范例是原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王杰先生从1997年起,牵头申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学改革项目“文艺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跨学科交融”,接着又组织文艺学、民俗学、民族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硕士点,联合向自治区教育厅申请“审美人类学系列研究”,获得立项后,他们便深入地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审美人类学田野调查,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搞科研与教学,以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为一条红线,把中文系相关的人文学科的研究贯穿成为相互关联的学术整体。在他的带动下,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审美人类学课题组积极探讨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方案以及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及其学理依据等等,自觉形成一门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人文课程———审美人类学,该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很快,由王杰先生主编的《审美人类学概论》作为“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开始了立项建设。

2.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基于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来开展高校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是一项具有时代性迫切要求的教学改革任务。然而,面对广西11个少数民族许多不同族群或支系,分门别类地去挖掘、收集、整理其中的民间艺术资源,并形成一部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庞大而繁难的教学改革“工程”。因此,在立项建设研究方面,必须选择这样的思路:从壮族开始,逐个对这11个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研究,并逐个形成相关的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以壮族为例,具体研究内容为:整合并利用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资源———侧重于壮族神话、山歌、舞蹈、戏曲(壮剧)、乐器、服饰、工艺美术等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运用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在具体的建设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

2.1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为基础,展开多种学科理论及其方法的运用。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研究理论及其方法,对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内容进行研究,但要求在严谨的调查研究———深入壮族村寨开展田野调查以及进行相应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民间艺术鉴赏”中的“鉴赏”来展开教材建设研究,这一“鉴赏”要求从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以及从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方面,充分揭示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尤其是审美方面)的本质内涵及其特征意义。

2.2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影视、录像、摄影、多媒体等,制作相应的课件,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的教案或讲义,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教材内容的编撰工作。众所周知,如果一门课程的教材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无效的,则说明这部教材并非从扎实的教学实践中来,而是凭主观想象得来,而适合教学实践并能够推动教学实践的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的教材,才是真正有效的教材,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当前,我们必须学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相应的受学生喜爱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或通过网络技术开展当代广西壮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这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表现。总之,以壮族为例,我们对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的建设研究,将会有一个好的开端,为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意义

在高科技和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人类危机四伏———能源危机、生态危机、人的精神危机等等,造成人本身的许多焦虑和不安。人们开始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怀念过去,在无所适从的时候,这只能更增加精神的焦虑和不安。为了解决危机,人类学家们引导人们关注处于“文明的边缘”的少数民族———那些还没有被现代文明同化的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族群,深入到其中开展人类学田野调查,以寻求解决人类危机的“原生态文化方案”。在这样的情形下,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组通过田野调查,展开对当代广西共计11个少数民族———壮、瑶、苗、侗、彝、水、回、京、仡佬、仫佬、毛南———民间文化艺术的比较研究,收集整理其中已经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经过提炼加工,形成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内容,事实上,这是一种解决人类危机的“原生态文化方案”。因此,该课程所讲授的“民间艺术”,专指“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指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存活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所谓“原生态”,是以自然生态之义喻指这些艺术均由该少数民族某一族群集体创造并世代传承下来的尚保存完好的活态艺术,是非官方的、非现代的、非个人的元文化。其艺术表达可以变化发展,但其所蕴涵的该民族精神和基本话语结构没有改变,比如作为壮族族群之一的那坡县黑衣壮的山歌艺术中的“过山腔”,依然用黑衣壮话演唱,尚保留着古代完整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押韵风格,传达着古代黑衣壮特有的精神风貌。#p#分页标题#e#

毫无疑问,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一旦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就明显表现出两大相互矛盾的特性———当代性和原生态性。所谓“当代性”是指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当代的特征,反映当今时代的个性和追求。所谓“原生态性”,是指这些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保持有自古以来的精神内涵和话语结构,由民间集体传承着,具有原始原创性和集体传承性,任何个人或官方都无法改变。之所以具有突出的“当代性”,是因为处于“文明的边缘”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市场经济、高科技和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或多或少地受到当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和都市文化的“侵入”或“渗入”而产生了“当代性因素”,与此同时产生了“对抗性”因素———“原生态性”。“原生态性”“对抗性”的接纳或反利用这些外来的“当代性因素”,在碰撞与交流中发生聚合性的“杂语共生”的文化景观———“原生态性”和“当代性”矛盾统一而和谐地构成了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象。在这里,“当代性因素”获得了另一种表达,而“原生态性因素”也逐渐发生了当代性转型,当代性危机或原生态性危机因此而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化解。正因为这样,学习和研究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以及开展当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便具有了以下意义:

3.1保存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艺术的需要。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保存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特色艺术,有助于及时挖掘和抢救民间艺术资源,促进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在人类全面危机和异化爆势下,提供给人类消除危机和异化的精神武器,抵制现代文明和工具理性的侵害。

第2篇

《停云馆帖》是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集晋、唐、宋、元、明书法名家精粹,由其子文彭、文嘉摹勒收集整理,明代第一著名刻工章简甫镌刻, 历时数十年而成的一部明代重要丛帖。

《停云馆帖》取材广泛,镌刻精致,精传古意与神韵,熔实用性与鉴赏性、学术性与艺术性为一炉,在浩瀚明代碑刻帖中脱颖而出,自明清以来一直备受书法界、学术界、收藏界的关注和推崇,被誉为“明刻帖之冠”。但几百年来迄今,尚无一部系统研究该丛帖的专著刊行,可谓之憾事。为传承历史,积淀文化,上海已故著名学者、碑帖鉴藏家周道振先生生前集毕生精力研究文徵明著作,后终写出力作《停云馆帖汇考》。

《停云馆帖汇考》一书在汇集《停云馆帖》各种版本和明清各家学说的基础上,对该丛帖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明代书法的显著特点是帖学盛行,私帖繁荣发达。明代的私帖,多是精选历代真迹,由书家亲自勾摹,镌刻精致,能精传古人笔意,直取神情,具有生气,极富艺术性。私帖盛行,不仅为书家提供了可供临摹的范本,也对书法的赏评起到了极大的推广作用,从而导致了明代中晚期书法的极度繁荣,也是中国书法的枢纽和基石之一。被誉为“明刻帖之冠”的《停云馆帖》一经面世,王世贞即有十跋,孙 对王世贞又作针对性的十跋。这样的题跋,有辨析,有考证,也有鉴赏。当时的鉴藏家或作著录,或作赏评,既对该帖是一种宣传、评价,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鉴赏水平。我国对明代刻帖的研究十分薄弱,而周道振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徵明研究和书法、碑帖艺术鉴定,除历年在各专业杂志发表相关论文之外,他所撰述出版的《文徵明书画简表》、《文徵明年谱》、《〈文徵明集〉续辑》等多部专著,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中的突出地位,被公认为是文徵明研究的专家学者,并被聘为《中国书法全集·文徵明卷》的顾问。

2011年,《停云馆帖汇考》经申报报批被定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使这套书更能以体现其学术及史料价值规模出版,实现了周振道先生的遗愿。

《停云馆帖汇考》为八开精装本,共分为四册:

第一册为周道振先生著述《停云馆帖考》。其内容包括:卷目汇考表、释文考评、帖石流传、章文覆刻本及日本印本考、记述汇录等, 书中对各善本法帖彼此参互,文字考释严谨、体例完善、言事详赡、取材广博、考论精审,是周振道先生数十年研究的结晶。

第二、三册为周道振先生所珍藏的完整明代万历拓本《停云馆帖》十二卷,图片七百余幅,尽显历代法书珍籍风采,存世稀有,弥足珍贵。

第四册为周道振先生所珍藏的不同版本的《停云馆帖》明代拓本精品,即明王问臣旧藏,二卷(以下简称“嘉靖本”),林氏旧藏明拓十二卷(简称“明拓本”),丹徒吴氏坡帖斋旧藏第一卷(简称“吴本”),张叔未旧藏集梧藏古时拓十二卷(简称“冯本”)、章文翻刻《停去馆帖》(简称“章本”)十卷等,图片近千幅,展现了刻帖迥然相异的艺术奇葩,从其源流、摹刻背景辨其精微,从中可探其端倪。

《停云馆帖汇考》是集学术研究文字、图版、释文、说明于一体的史料总汇,其文字著录翔实、辨审精微、研究深入、考释谨严, 是研究明代法帖的重要著作, 填补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其《停云馆帖》版本属明代法帖精品之冠,对明清、民国及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填补了中国考古、书法、出版诸多空白,是研究书法艺术、鉴定碑帖及收藏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书。此考中选用图片系出自《停云馆帖》各类版本的善本法帖,为了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在图书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一流的装帧设计、优质的印制材质、精湛的复制工艺,力求体现其真实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特点,将《停云馆帖汇考》精心打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典籍。

(作者为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第3篇

作者:童江梅 张援 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艺术教育法规建设取得的成效

几十年来,教育部每次的艺术教育法规出台后,各地省市以体卫艺处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对高校进行了传达,各高校也纷纷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可以说,在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法规的指导下,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在管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明确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定位,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2.建立完善了公共艺术课程的体系。根据《意见》和《课程指导方案》,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了“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美术鉴赏”等课程。课程分为限选、任选两个类别,并做了选修要求和课时、学分的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应修完艺术必选课中的一门艺术课程。从教学实践证明,艺术课程设置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证了艺术素质教育任务的落实。同时由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讲求实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课程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交响音乐鉴赏”课,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师资队伍建设、机构设立逐渐完善,设备、器材和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强。各高校按照《意见》“现阶段专职艺术教师的配备参考比例以占在校学生总人数0.15%~0.2%为宜”的要求,配备了专业艺术教师,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同时,为了使艺术教育能得以正常进行,各高校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投资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等机构,如清华大学(1978年恢复音乐室)、上海交通大学(1979年成立文学艺术部,1981年成立音乐研究室,后改为音乐教研室)、华北水利电力学院(1980)、沈阳航空学院(1981)等。随后,同济大学(1982)、北京大学(1984)、浙江大学(1984)、中国人民大学(198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6)等高校成立了艺术教研室[3]。配备了艺术教育教学所需的音响、投影等声像设备和教学设备,设置专用教室及活动场地,改善了教学条件。4.积极探索艺术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开设艺术教育第二课堂。学生艺术团是坚持长期校园艺术活动的支柱,也是影响、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许多高校以艺术团为核心,成立了合唱团、器乐团、戏剧团、舞蹈团等文艺社团,如到1998年为止北京大学仅注册的就有四十多个文艺社团(各系的社团没有记入)[4]。每年艺术团都举办艺术专场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拓宽了艺术教育的工作渠道。5.教师艺术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从调查研究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改实验,探讨艺术教育的规律、目的及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加强了对美育和高校艺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有的教师把研究成果总结发表为论文和撰写了有特色的教材和专著,有的教师还主持和参加了省部级以上的研究课题,对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法规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1.应积极推进艺术教育法规立法,以更好地保障艺术教育依法施教和科学管理。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使高校的艺术教育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从艺术教育学科的学科规律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制定能体现时代要求的、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法规。目前,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文明与和谐,人们对艺术的体验和要求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变化性等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的艺术文化需求,在艺术教育法规制定方面,应高度重视各种艺术教育体系的建设,在法规中能体现出实效性、多元性和包容性,使艺术教育广泛分布于各种艺术演出、艺术培训、艺术比赛等形式中,打造出有特色、富有活力的艺术文化教育,使所有的人都能平等享受到艺术教育的滋养。3.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法规内容中体现艺术哲学思维内涵,真正体现艺术素质教育的本质。当代大学生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已不满足于仅停留在艺术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层面,对艺术哲学理论有更强的求知欲和思考力。只有在教学中突出艺术哲学思维,才能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艺术教育也才能真正实现美育的目标。所以应在法规上体现艺术哲学思维的规律,通过艺术法规实施,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真谛和美育的关怀。如在普通高校要真正实现美育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在音乐教育中自觉接受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使音乐素质教育科学规范地发展,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第4篇

一、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意义

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抵制丑恶、向往美好的心灵,使广大学生性格变得高尚优美,并陶冶其情操;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加深其对文学的认识,准确把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正确理解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审美思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感及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上的家园,使其在学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职业院校学生文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学生不清楚什么是文学审美,不知道文学欣赏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了。文学欣赏是在对文学作品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评判的过程,文学鉴赏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评价的过程,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知道哪些是美的作品,即使知道某些作品是美的,却不知道为什么美,不能对作品做出正确的评判,更不用说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学欣赏了。

(二)有些学生对文学欣赏存在着庸俗化的态度,以纯粹的感性取代美感。文学欣赏是一个文学审美的过程,要求我们摆脱庸俗、狭隘的观念,以审美感性的直觉心态和科学的理性获取美感和认识。目前,很多同学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对其评价和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并不能从审美知识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往往以一种简单纯粹的取代美感,从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美的本质。

(三)对文学欣赏的方法把握不准,不能深层次的把握文学审美的问题。文学审美标准不是个人的尺度,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其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够根据作品的内涵,揭示作品的客观属性和审美价值,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判断对象的美丑和价值高低的尺度把握不准,自觉不自觉的运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评价作品的美丑,这样往往把握不住作品的本质的东西,收获的只是表层。

三、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

(一)从职业院校学生自身来说,目前我国各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复杂,年龄大多处于青春躁动不安期,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学生往往携带着各个社会层面多样的文化背景进入学校,文学鉴赏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理性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之间的不协调。从教育接受心理来看,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不喜欢刻板僵化的教条,尚未完全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很大程度上缺乏理性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学生们很多表现出喜欢追求语言、故事、情感的表象感受,对于被经典光环所笼罩文学巨制,往往要么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要么凭个人偏好或俯首膜拜,全盘吸收,缺乏冷静的辨别判断能力。

(二)从学校角度来说,职业院校审美教育严重缺失,缺乏系统科学的审美教育。目前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文学欣赏课,很难使更多的同学接受文学教育,很多同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习实训上,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导致文学审美接受能力不足,这极大限制了其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职业院校,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占突出地位,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的形成更多的依赖于直觉,缺乏科学理性的指导和文学理论基础的铺垫,直觉能力却容易受到个别区域、特定时代、个别作家、个别文学风格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观念偏于一隅或随波逐流,进而影响审美能力的健康发展。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在形象的直观之中领悟艺术作品深刻理性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满足于感知形象和情感体验来抽象地理解作品内容;或者只是一味地沉溺于对作品的“自恋”式感受之中,缺乏对其深层意蕴的领悟。这种文学艺术欣赏中情与理的分离,既与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有关,也同职业教育重视技能训练,轻视艺术审美教育的教育模式有关。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后果则是职业院校学生暴露出来的种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失衡,如过分强调自我感受,极端放任自我,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团体合作意识,迷于空想,冷漠偏激、自我封闭等等,这些校园问题的出现,和文学审美教育的缺失可谓不无关系。

(三)从社会环境来说,首先目前的教育体制及社会比较重视实用型知识,这使得职业院校偏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审美教育。再就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而忙忙碌碌,将自身的审美素养及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放在了一边,致使很多大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普遍不高。三是在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条件下,一些艺术上粗制滥造、思想主题低劣的文学作品泛滥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学生沉迷其中,为之神魂颠倒,因沉迷于消极的感情世界逃避现实甚至轻生者有之,为了对“远方”的幻想而离家出走者有之,曾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纯净的教书育人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学艺术大量输入,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可谓鱼龙混杂,诸如“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其作品中流露的虚无和消极情绪具有很大的精神瓦解作用。再加之时下网络文学空前繁荣,文学生产和消费很大程度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文学出版物空前繁盛而质量得不到保证,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作者很可能既不能为自己负责,也不为读者负责,文学活动的伦理色彩下降了,人人可以参与,文学鉴赏呈绝对“放任”的状态。

四、职业院校文学鉴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说到文学审美教育,则涉及到对文学性质的基本认识,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它既是由文学的本文结构所呈现的审美感性形态,又是在审美感性形态中蕴含的理性。“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理性。诚然,文学直接地是由艺术形象构成的世界,但这一世界不是无理性的,而是蕴含理性的”[1]。因此文学欣赏应是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的统一。“在这里,理性的运用是重要的,绝非可有可无。否则,一味沉溺于个人的瞬间直觉,仅仅满足于抒发自我直觉,肯定是行不通的。”[2]文学审美不仅是形象感知的过程,也是理性升华的过程,缺乏理性启悟的感性只是一堆零散破碎的心理映像,而缺乏感性描绘和装饰的理性只是抽象固态的概念,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3]文学艺术审美理解力是一种以语言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为特征的思维能力,它的发展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能力携手并进。同时文学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这种再创造有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有着无穷的乐趣,对于文学欣赏课来说,这就要求老师要深刻把握文学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的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对文学的审美形象的直觉式感受的同时也要进行理性的体验和领悟,从而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在平衡中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整体鉴赏力。对学生而言,要在审美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文学审美的内涵,认识文学审美的规律,提高文学欣赏的能力。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从形象直观和内心体验出发,逐渐地、独立地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既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能力,又要把他们的理解力引向理性的深度。

五、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

(一)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文学审美教育是完善人性的良好途径,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来重视文学教育,历朝历代更是以文学修养的高下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深刻地认识到了“诗教”(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编订《诗经》作为文学启蒙教育教材,从汉代起,《诗经》被列为儒家传统教育的“五经”之一,千载而下成为孕育中华文化精英的精神食粮。但“诗教”不是无目的无规范的,孔子编订《诗经》的宗旨可一言以蔽之“:思无邪。”[4]孔子选诗的一个原则是“乐而不,哀而不伤”,[5]孔子又说:“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6]这里的“礼”,就是哲学的思考和科学的精神,他深刻认识到单纯地对文学进行感性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有理性的关照和思考,从而达到慎思、明辨、笃行(立于礼)的君子境界,这也是一种趋于“和谐”的文学审美教育观,其目的是培养文质彬彬的理想君子,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审美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国传统儒家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修身”,“修身”的最高理想是达显大学之道,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7]正如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8]“,诗教”只有经过“礼教”的规范和心性的锤炼才能达到“至善”,即“仁”的理想人格,这种全面的君子型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文学审美教育仍具有丰富而深远的借鉴指导意义———文学审美教育的意义远在它自身之上。

(二)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摄魄”的艺术魅力,能吸引读者神游于艺术境界之中,喜怒哀乐,应境而生,或因悲哀而失声痛哭,或因喜悦而忘情欢笑,或因愤怒而捶胸顿足,读者“入乎其内”,进入作品的情景中,就能获得审美的享受。文学鉴赏固然贵在深入,但又不能入而忘返。优秀的作品既能以巨大的魅力吸引人,使读者恍然夺神,忘其为艺术而视其为真实,又能通过艺术节奏的进行与变化,或通过作者的暗示,点醒读者的幻觉,使他回到清醒的立场上来,这是“出乎其外”。只有“出乎其外”,才能进行冷静的回味和思索,才会发现美的奥秘,深化审美感受。正如所言:“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9]如果只“入”不“出”,一头钻进作品的情景中,充当一个被动的角色,不但得不到艺术享受,有时还会“误入歧途”,碰得头破血流。

第5篇

论文摘 要:历史教育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不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包罗万象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不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觉,去内省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必将成为迷惘而失落的一代。同时,中国要想雄立于世界之林,必是凭借文化的崛起去包容、去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中国人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的目标,更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们所秉执的首当其冲的付诸于实践的理念。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适应力,是我阅读了有关书籍之后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将一些浅知陋见陈述如下:

一、深入挖掘,学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知识

知识是文化的一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无处不体现在中国历史教材每一个历史时期讲述完后的“文化”课时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讨、交流,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裕自己的头脑,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

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书上列出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在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期间文字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不难发现,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逐渐被拉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同时,教师可列举出更多的文字来说明这一变化特点。

讲到古代历法时,可让学生背诵至今沿用的24个节气,辅以农业生产安排说明,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古今文化并非割裂,而是有继承性的。

又如在教学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的言论,让他们意识到古代圣哲的观念至今仍有教育意义,摒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二、拓展延伸,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点

关于传统文化,教材中并无专题讲述,很多传统文化之精要需教师在讲解中有意识地加以渗透,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点点滴滴融入一章一节的授课中。

如讲到春秋战国诸子学说时,可引言: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是儒、道学说的萌芽,之后历代思想家对其不断补充、阐述、辨析,使儒、道学说得以充实和发展。

如讲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提到的“中医”,教师可阐释: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医术,中医里运用的一些观念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同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它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不尽相同。当今社会,随着西医在国内的引进和传播,传统中医的精华逐渐被国人所抛弃,这是令每个从医者深思的事。

如讲到古代书画艺术时,可补充: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写意,即注重得意忘形或得意忘言,关注字体、人物的个性或作品的思想性,这是同西方对艺术的写实所不同的一种境界。

又如讲到明代北京城的布局时,可揭示: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建筑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是一切政务和权力的中心,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河中,皇权巩固则社会稳定,皇权旁落则社会动荡,以皇帝为中心的观念已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和揭示需教师辅之以阅读相应的书籍与材料,教师要有“一桶水”方可满足学生杯水求知的渴望。

三、品评分析,师生共鉴中国传统文化之作品

文字与图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观古人之生活样式及社会场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或图画数不胜数,除去那些折射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典籍之外,为数较多的便是不少渗透着个性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古人素有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作风,他们习惯且善于把自己的感受与观点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中国历史教材展现了为数众多的古往今来的国人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无不显示了泱泱中华繁荣而灿烂的艺术史。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继承已逝去的艺术家们的传统个性,是使中国传统文化之光辉继续发扬光大的前提,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秦汉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宋朝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等,均可作为课堂师生共鉴的材料。鉴赏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方法去品评、赏析,而且要激发学生思考作品本身所蕴蓄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几本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无法将其全部涵盖其中,只能将初步的历史文化现象展现于师生面前,更多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与搜寻课外阅读材料,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升华。作为教师,应率先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脉搏,形成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品格,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各种文化现象,推动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林存光,《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02期

[2]张庆;论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第6篇

一、京师美术馆现状调查

京师美术馆是坐落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的一所非营利性的大学美术馆。京师美术馆自建立以来已多次举办展览和学术活动,为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美术、艺术设计、书法、数媒、影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展览及学术支持,并与外界建立了艺术交流的学术平台,成为艺术学院专业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由于京师美术馆的多数展览在策划与宣传方面多限于艺术专业,忽视了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影响,针对展览开展的交流活动也多属艺术专业内部研讨,即便是对展览感兴趣的非艺术专业学生也因为展览咨询的获取不便而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下文通过“关于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与大学美育”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非艺术专业本科生对京师美术馆的认知情况与接受大学美育的情况。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美术馆”为关键词,从调查对象的观展经历、对京师美术馆的接受情况、对京师美术馆功用的认识和展览活动的兴趣点等问题入手展开调查;第二部分以“大学美育”为关键词,了解学生对美育含义的理解,对大学美育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期望;第三部分以美术馆与大学美育的作用、关系为重点,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美术馆充分发挥大学美育作用若干模式和设想的认同程度。调查问卷的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涉及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外的23个院系的各级学生,按照院系人数比例进行抽样发放,采取分院系发放、宿舍楼发放和网上发放三种形式。调查结果回收了368份问卷,其中351份有效。

统计到的样本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男生比例为38.2%,女生为61.8%;其中39.1%是理工类,55.3%为文史类。样本分析显示,79.2%的学生有过到美术馆或博物馆的经历,排名前三位的是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但知道并到京师美术馆看过展览的学生比例为34%,听说过但没有到京师美术馆看过展览的学生比例为49%,从未听说过的学生比例为17%。以上数据表明,到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是本校学生较为常见的文化休闲方式,而京师美术馆在校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另外,“经常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展览”和“来过但美术馆总是关门”的情况不在少数,所以在校学生到京师美术馆看展览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于获得展讯的渠道,44.3%的学生选择了蛋蛋网,32%的学生选择了校园海报,28.5%的学生选择了校园广播台,9.2%的学生选择了官方网站,这些数据为美术馆的宣传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渠道。关于“希望在京师美术馆看到的展览类型”,统计发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展、影像作品展、设计艺术展、传统中国画展和文献资料展。最喜欢的展览类型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美育的侧重。在这一点上,美术馆与美育课程应互相协调,引导学生拓宽眼界,同时针对课程的需要举办相关展览和教育活动。

在调查关于美育含义的理解时,有47.4%的学生认为是“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5.7%的学生认为是“培养美的观念和能力”,11.5%的学生认为是“美德教育”。关于“目前我校美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理论而无实际训练”的占68.1%,“缺乏基本的训练器材和设备”的占53.3%,“方式呆板不能引起兴趣”的占50.1%,“不能与当下的文化艺术进行良好对接”的占22%。以上数据足以证明,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单单希望学到美育理论知识,而是更希望有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兴趣,提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机会。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9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美术馆中接受美育比在教室中接受美育的效果要好,而被问及“在美术馆中接受美育的形式”时,59.6%的学生希望在展出作品时有解说服务,47.1%的学生“希望能参加与展览策划人或艺术家交流的艺术沙龙”,40.9%的学生“希望学习绘画、书法、摄影等的实际操作”,31.5%的学生“希望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做一名志愿者”。

综上所述,大学非艺术专业本科生通过大学美育等课程的学习,业已形成了对美和美育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大学美术馆也抱有比较强烈的好奇与期待,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有着比较鲜明的态度和诉求,参观艺术类博物馆的行为在本校学生中十分普遍,这便为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的广泛接受奠立了基础。同时,大学美育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单一和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确实存在,为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发挥大学美术馆美育功能的构想。

二、充分发挥大学美术馆美育功能的构想

1.吸引学生走进美术馆——大学美育课堂的时间延伸

要发挥大学美术馆在大学美育中的作用,首先要解决现阶段美术馆在校园中认知度较低的问题,吸引更多的学生到美术馆来,感受美术馆提供的丰富和直观的审美教育,这是增进美术馆在大学美育中作用的基础条件。

首先,扩大美术馆的宣传。因为大学美术馆的展览一般面向本校艺术专业学生,展览的宣传也多在艺术学院内部进行,校园内部的宣传较少,方式比较单一,所以美术馆的认知度比较弱。目前国内的大学多数拥有比较发达的校园文化宣传系统,校园广播站、校报、学生会报、社团报刊等,都是传播大学美术馆文化的良好方式,可以在展览开幕之前邀请这些校内媒体参与宣传,并报道开幕仪式,扩大展览的影响。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校园网也是交换信息的良好平台,另外各院系的海报栏和校园海报也是宣传的主要阵地,都可以用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感受艺术美、接受美育的机会。随着大学美术馆美育类展览和活动的增加,大学美术馆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增强宣传的力度将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周边院校的学生和居民,使他们也能到美术馆来领略大学美术馆不同于公共美术馆的魅力,从而为公众美育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其次,创立志愿者机制。根据不同展览与活动的需要,大学美术馆可以不同程度地动员大学生参与美术馆的日常工作,避免参展者在面对前期准备、宣传、布展和现场控制等繁多任务时分身乏术的情况,让大学生志愿者机制成为协助美术馆机制向着更加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的有力支撑。比如物理学、光学和资源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展厅场景的选材和布置、展览灯光调控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历史学、文学、哲学专业的学生在撰写展览知识标签时也可发挥专业特长,补充艺术作品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志愿者还可以通过培训成为某些特定展览的讲解员。这一方面会巩固他们的艺术学知识,激发他们面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思考,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会帮助观众真正接近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引导观众深入理解作品,并通过作品获得与创作者的隐性沟通与思想共鸣。在此过程中,观展者产生的自我认同与愉悦感能够拉近他们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并引发他们再次回到美术馆的兴趣。

最后,建立美术馆与观众的现场互动。由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差别,他们常常因完全无法吃透作品的意味而产生怀疑和抗拒心理,进而对这一类型的展览失去观赏兴趣和信心。而且,在面对一些具有较强叙事性和背景性的作品,例如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时,观众也会因为不了解作品的叙述题材而无法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大学美术馆可采取现场调查、讲解、作品阐释标签和留言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美术馆展览、活动的建议和需求,以完善馆内运营,并及时调整相应机制和活动安排,这个过程正是美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2.美术馆即美育课堂——大学美育课堂空间的扩展

首先,展览是课程的引入。在前面的调查问卷中显示,许多学生认为目前学校里的大学美育、美术俱乐部等课程授课方式单一,不能引起学习兴趣。事实上,如果用展览的方式连接美术馆与美育课程,那么同样的授课内容也许会因为形式的一点变化而变得鲜活起来。由于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是大学文学、艺术学专业的教师,对本校美术馆有着较强的关注意识。在这个前提下,任课教师可以关注美术馆的展期设置,预先了解一定时间内即将展出的作品,然后以作品的类型、主题等要素为线索联系课程内容,将鉴赏展览作品作为课程的切入点,进而展开对艺术史某一时段或某种画科、流派乃至创作题材与形式美的讲解。这种建立在导赏基础上的授课方式,可以从直观的艺术作品入手,带领学生在美术馆的氛围中深入课程学习,并通过展厅中作品的实例讲解,使知识的传授变得生动起来。

其次,展览是课程的延伸。大学美育课程主要致力于传播艺术美,一般会选取历史上和现代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来阐释美的多重意义。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课上不可能做到将整个艺术史作全面系统的梳理介绍,但会留下一个个敲门砖式的作品或人物,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在课程之外对某个艺术家、某段艺术史、某个流派和画种作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因此,大学美术馆应与美育课程联姻,在规划展期时考虑与校内的大学美育类课程相配合,通过发掘自身馆藏,与国内外大学美术馆、公共美术馆、博物馆合作等方式开办课程协助展。美术馆遵循一定的学术逻辑,设定展览的主题、作品选择和组合原则、展出方式等,呈现最直观和真实的艺术史。在美术馆独特的气氛之中,学生徜徉在作品之间,脚步随着艺术史的历程延展,对课堂之上透过幻灯片观望过的作品会有更加真切和深刻的再认识;对课堂讲授过的作品,相关的画家、流派、画科也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比如结合美育课程的内容,开办一次“中国工笔花鸟作品展”,美术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以时间为序排列展品,并辅以时代背景、画家简介、技法介绍、作品意义与鉴赏等知识标签,让学生在观展过程中领略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美的同时,把握中国工笔画学科发展的脉络,充实课上学到的美术史知识。

最后,展览是课程的表达。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除去艺术与传媒学院,校内其他学院的本科生须选修大学美育、美术俱乐部、影视俱乐部等美育类课程,这些课程是现阶段综合类大学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内容除了美育知识讲授和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之外,学生也有尝试创作的机会。就美术方面的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专业技法也不甚成熟,但由于其对生活和情感的认识和感受力强,也有一定的学习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多不会为一般创作规律所约束,作品形态鲜活,手法新颖大胆,具有独到的特色和审美意趣。大学美术馆可以设立专题,研究大学美育类课程下学生的作品,并就一主题组织汇报展览,通过培养作品意识和荣誉感增强学生对于美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形象美、创造美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对其他涉及文学、艺术、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美育课程,教师也可根据学科特色和课堂教学情况,与美术馆合作,举办相应形式的汇报展和活动。

3.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大学美育的虚拟资源拓展

为更好地让学生共享大学美术馆的艺术品资源,大学可以探索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以及互动交流渠道。数字化美术馆就是一种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利用科学技术推介美术馆的有效手段。美术馆的数字化还给那些尚无条件建设美术馆的大学提供了一条积极的思路,使其能够在网络上将自己的艺术藏品公之于众,惠泽学生、研究工作者以及社会。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专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物馆是当时唯一入选的美术类数字博物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和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美术博物馆就能实现展厅数字化[3]。数字美术馆通过官方网站、虚拟展厅和资源论坛的建立,丰富美术馆建设,培养学生浏览艺术网站、获取更多文艺咨询与知识的习惯,拓宽学生接受美育的渠道。

建立美术馆的官方网站是外界了解美术馆的捷径,也是美术馆展示自我形象、集散学科资源、融汇交流建议的空间,是实体美术馆的无限延续。通过官方网站及时有效地传达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信息,为学生自主选择展览提供更多的方便。美术馆的官方网站可以成为美育学科资料的汇聚集散地。艺术史相关的画论、文学艺术理论、自然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作品评论文章以及画展开幕、艺术家访谈等的文献、视频、影音资料的收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料库,也是进一步展示和宣传美术馆的平台。另外,虚拟展厅作为实体展厅的延伸,以三维空间效果呈现展厅和展品的样貌,让观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地欣赏喜爱的作品,或者重温观展时的情感思趣。虚拟展厅的建设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所必需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藏品的信息。这种形式是美术馆的延伸,是藏品数量、展示空间限制之外的补充,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领略大学美术馆的全部风貌,并对所感兴趣的藏品作深入的探究。资源论坛也是不同专业师生交流互动的有利场所,美术馆可以发掘问题,激发讨论,也可以与学生交换意见,完善管理。总之,数字化美术馆是美术馆在时代特征下的新发展,是延续和拓展美术影响力、改善大学人文环境、提升学生的美育的又一手段。

综上所述,大学美术馆发挥美育功能应注重三点。首先,通过加大和拓展美术馆的宣传和建立互动机制的方式,增加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到美术馆参观,以填补美育课堂时间的不足;其次,通过建立展览与课程的链接,让美术馆的展览成为大学美育课堂的引入、延伸和表达,以赋予美育课堂教学生动的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展览中体验艺术之美的创造力和技术性,填补现有美育课程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的缺憾;最后,通过官方网站、虚拟展厅的建立,使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领略大学美术馆的全部风貌,获得更多的美育学术资源。

本文系2010年“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基于美术馆平台的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EAL100445)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曹意强.美术博物馆学导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

[2]陈向兵,钟曦.资源整合:综合大学美术教育的变革之路[J].南昌高专学报,2007(4).

第7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高中语文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它仍然熠熠生辉,引领多少华夏儿女在她灿烂的星空里畅想、遨游、沉醉。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群山之峰。我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扬名中外,流传至今。诗歌最基本的特点在于抒情,它比其他任何文学体裁都更富于感彩。诗歌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都认为诗歌比较难教,他们在上诗歌课时往往都是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概括表达方法的诗歌教学老路子,年年如此,课课如是。这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

一、诗歌教学的作用

(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以及今后发展深造的基础,是创造的前提条件,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诗歌中的想象丰富而大胆,如李白诗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王维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诗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中的“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都能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多读诗,多鉴赏这样的好诗,无疑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二)能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全国卷及各省市卷高考诗歌赏析题,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要将领会到的内容表述出来,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语言表达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高的分数。

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高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这些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条件。但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而言,诗歌又有它的特殊性。诗歌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又往往高于现实。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塑造完美人格,都显得尤为重要。总之,诗歌教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如何进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一)抓住重要意象进行解读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很多意象历经千年后承载了很多文人的梦想与忧伤,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江月”这一意象就几乎是苏轼黄州生活的符号。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意象展开研读,引导学生感悟“酹江月”的情结――永恒的自然之中小小的“我”也许最终只是黄土一、墓碑一座,但面对茫茫大江,苏轼坦然地接受了一切,这样就把苏轼个人的感情上升为了全人类都有的感叹。显然,这样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解读诗词,能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更高处。

(二)抓住重要词语进行解读

自古以来,文人写诗就注重炼字。可以从字词的细节处出发鉴赏诗词,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还可以让学生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同时,使情感受到熏陶,能力得到发展。比如,抓住“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中的“笑”,要求学生诠释这一“笑”的内涵,这样就可以在细节之中引发探究的契机,使学生的思维走向广阔。

(三)抓住重要的标点进行解读

学生解读诗词时会经常忽略标点。严格地讲,教材诗词中的标点都是后人添加的,未必都是最恰当的。因为,添加者对诗词的解读不同,所加的标点就可能不同。研究诗词中的标点,目的不是找到那个最适合的标点,而是要挖掘潜藏在标点背后的作者的原意或诗词文化的内涵。比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不同的标点,就可以引发学生对李清照的“愁”的多种解读,促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古诗如此,新诗亦如此。无论文言与否,诗歌所传达给我们的永远是生命的体验,是一种生命力的跳跃。学习诗歌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欣赏文学的极致,进而培养了一颗关怀万物的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在茫茫诗海中寻觅属于自己的一叶舟。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掌握合理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多加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诗歌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发现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丰富文化知识修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李莉.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8-01.

第8篇

论文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走个性化教师之路,一是强化素质,培养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二是精心设计,展示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三是精益求精,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四是转变理念,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五是高屋建瓴,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其巨大的魅力向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如何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教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意志的真正的独立的主体。要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个性的学生,具体实施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走个性化教师之路。几年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学习课改理念,我认为追求教师教学个性须从以下各方面努力。

1强化素质,培养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在知识爆炸的当代社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如果教师个性健全而又鲜明、张扬而又适度,又能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则对自己的教学艺术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师有了个性,教学才会更有特色。个性意识强,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所以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教学的前提。

2精心设计,展示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的对这些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教材、学生和具体的教学情景就是教学思路的基础。个性化的教学思路要在这些基础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可以根据需要打破教材的编排体系,使教材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具体的课堂中要一教材为中心,但不能拘泥于教材,不受名人教学思想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也可以根据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一个个学生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同的智力水平、生活阅历、生活环境等构成了不同学生的完整个性。要使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位都能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演课堂角色,使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把知识的探究、生成、运用过程交个学生,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3精益求精,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新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重在于“教”,而重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变分配式为自由选择式。高超的教学艺术,还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和谐的课堂情趣和氛围,在幽默中和欢乐中启迪学生思维,从而提高的课堂效率。当然课堂教学也需要有生动、精彩描笺的另一面。细腻的细节描绘与脱俗的思想境界相辅,能将学生引入知识的美境之中。所以,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指导学生在鉴赏、联想、感悟、体验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气氛。

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活动中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能。

4转变理念,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下,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使教学过程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产生影响。

首先,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条件促进师生双边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拓展思维空间,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向学生灌输质疑思想,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活实践,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使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其次,齐放性课堂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开拓教学资源的来源和渠道,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辟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5高屋建瓴,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第9篇

[关键词]胡山林;《文学欣赏》;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79-02

19世纪法国作家法郎士曾将文学欣赏比作是“灵魂在工作间的漫步”,这个比喻非常恰切地指出了欣赏的重要性和必需性。

在历史留存的书籍之中,文学作品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神话传说、宗教经典、历史著作、寓言故事皆可纳入文学的范畴。18世纪的黑格尔做出了艺术走向终结而必然被哲学所取代的论断,近300年过去了,艺术不仅没有步入墓穴,相反却更加繁荣和多样。单拿文学来说,这一时间段内产生的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数不胜数,在文学史的谱系之中,其所占的比重大概比1/3还要强。文字的穿透力是无与伦比的,文学史全面而深刻地记录和再现了世世代代人们对存在的诘问、思考、感受和经验,是有关人类心魂最为博大精深的承载。马克思评价古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美丽的诗,也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还是希腊艺术的素材”。①歌德的《浮士德》被后世认为是欧洲200年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诗,至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则被誉为整个拉丁美洲的一部史诗。这些评价中既包含了人类对真理的认定,也包含了人类对美的搜寻。

杰出作品浩如烟海,尽管法郎士给出了漫步的提示,但漫步绝不是随意的,东一脚西一脚的乱读一气只会带来进一步却退十步的后果。文学欣赏是群众性最广泛的精神享受活动,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沿着正确途径鉴赏文学作品获得美感。马克思说:“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也应当力求趋向思想。”②这不仅需要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作品阅读量上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若想进入高级的殿堂,还必需经过系统化的理论滋养。

在中文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欣赏与理论的脱节非常普遍。大多数《文学概论》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重的是概念、体系的建构,尤其是相关文学意识形态性的阐述,成为重中之重。诸多哲学性命题与范畴进入文学理论中来,导致文学本质论的陈述有明显的哲学化倾向。另外,创作论与发展论也占了大量的篇幅,涉及作品论及鉴赏论时线条则粗略了许多。这直接导致了文学理论缺乏实践性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促使许多学生望文生义,遏制了他们对理论的兴趣,转而抽身进入缺乏理论牵引的无奈现实之中。更重要的是,一些理论教材依然恪守着前苏联日丹诺夫的理论体系,理论的更替速度远远落后于20世纪文学飞速发展的脚步。

众所周知,康奈尔大学的艾布拉姆斯教授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所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在国内理论界已得到普遍的承认与接受。在他看来文学不仅仅是静止的文本本身,实际上是个活动系统,包括了世界、作品、作家、读者四个要素。③20世纪50年代之前,理论史对前三个要素的把握与梳理已经很充分。随着以姚斯、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的兴起,读者中心论的崛起成为理论界必须面对的事实。在新的理论背景下,阅读被推到理论的前台,这涉及到接受史、接受心理、接受过程的研究。怎样实现更好的阅读?文学文本又是如何一步步敞开的?作为基础的读者如何开启阅读之门?这些是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然而我们的理论好像还高处于云端之中,对这些问题缺乏有力的回应。于是,在理论教学环节之中,一方面文艺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越来越高度抽象概括,另一方面,学生的鉴赏素质却越来越低下。文艺理论的功能下降到它仅只是大学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面对中文系学生读不懂名著,感受不到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美,理论工作者不得不质疑:我们的文艺理论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加强文艺理论接受,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素质,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胡山林先生是个前驱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胡山林先生就开始为河南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开设了《文学欣赏导引》课程,引导新生进入新鲜的理论门槛,在如何认识文学欣赏、怎样欣赏以及欣赏的方法和角度方面,做出了必要的理论铺陈。这项首开风气的工作很快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胡山林先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河南大学几位名师之一。在后续展开的过程中,这门课程也从选修课的位置提升到必修课的层面之上,并于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

与欣赏导引课程相匹配的是胡山林先生学术专著《文学欣赏》的出版,这本专著是先生数年探微之作,最早出版于1995年。在学术界,这部书有筚路蓝缕之功,其一出版就担负了两个角色:一是作为教材来使用;二是作为作者的学术著作,体现了作者对文学欣赏的理论钩沉和架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对学生欣赏能力、欣赏课程的设置缺乏必要的自觉,这在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的高等教育战略思想的格局下,确实令人不可思议。直到21世纪,类似于胡山林先生的著作才开始出现,在一些大学中文专业中,相应的欣赏课程才开始开设,由此可知著者的前驱之功。欣赏导引课程之后,胡山林先生又针对全校开设了人生视角读名著、文学与人生等选修课程,在充分地把握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潜心研修,于2008年将《文学欣赏》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整合了新的理论资源,内涵也更加丰厚。这部专著于2008年7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高等院校的重点教材向社会推出。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通行的许多教材皆是由众多著者写就,然后合编而成,尽管思路纷呈、信息量丰富,但其中的欠缺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体系性和逻辑性不够严密,有时甚至出现前后相抵牾的情况。而《文学欣赏》很好地规避了这些矛盾,在思路的贯通性、逻辑论述的严密性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这本学术著作通过若干小专题,诸如意象、主题、多义性等的设置,来解决理论的入门问题。而整本书的理论框架又由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言、象、意实现统一,诸多小专题归属于三个层次之下,分别阐述,层层递进。对于理论术语皆采用素朴的语言加以陈述,做到深入浅出,尽力规避理论的归纳、概括与抽象论述,增加理论的感性色彩,为理论―实践架设了一道可行的桥梁。作为理论入门的教材,其他类似教材还是过多地纠缠在理论的陈述和术语的编织上,具体文本的阅读实践依然处于断层的位置。而《文学欣赏》则紧扣理论入门的特色,考虑到学生理论素质的欠缺,基本理论、基本术语只是作为必要的铺垫,著者将重点放在文学欣赏的递进层次以及欣赏的角度和具体方法之上,而且与具体的文学实践联系紧密,几乎每一个小专题之后皆附着一些短小的文学文本,作为课堂讨论的范本,效果甚佳。这其中对当代作品的大量运用和透视,必然会激发学生对文学著作的兴趣,推动其对文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另外,教材还集中部分章节针对名著效应和人生意义作出设计,这是文科大学生特别关注的两大主题,抓住如此主题等于捕捉住了读者的期待心理,其操作的功用性显而易见。

从学术著作的角度看,在当论界,尤其是艺术理论领域,普遍的失语是个无可争议的现实。国内大多学者的专著还停留在对西方强势话语的转译和重新阐释上,这就造成了晦涩难懂以及新名词、新术语满天飘飞的学术局面。理论经过再度阐释后愈发抽象、高深、难解,表面的深度达到了,而观众也被吓得四散奔逃。而胡山林先生的专著决非是对以尧斯和伊塞尔为首的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接受美学的简单回应,而是整合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理论资源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新理论、新术语的滥用是《文学欣赏》所极力回避的事情,文本实践的凸显才是其特色,正如著者在后记中所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才是其最大的追求。”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评价古典理论著作时说道:“《文心》体大而滤周,《诗品》思深而意远。”胡山林先生的《文学欣赏》在“体大滤周”方面不敢言,而“思深意远”之处正是这本著作所着力的表达。

[注释]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②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2页。

③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陆海林辑注.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巴尔扎克.论艺术[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0篇

关键词:古诗 趣味性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39-01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孩子们从小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得到祖国优美语言的熏陶,不仅能促进儿童口语的发展,训练孩子音乐空间能力,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更能陶冶儿童的情操,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1]在幼儿园古诗欣赏教学中,古诗描写的情景事物大多是古时候的,幼儿没有亲身的体验。对于幼儿来说,诗文精炼、高度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怎样能使幼儿喜欢古诗,理解古诗,成了笔者时常思考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赏诗配画、故事游戏、吟唱表演等教学方面,增强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学习。

1 赛诗激趣

开展赛诗会激趣,让幼儿的积极性孕育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赛诗会,是孩子们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无论怎么比,孩子们都乐此不疲。但如何让全班孩子都喜欢参与,积极投入,教师确实颇费心机。“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你背上来,我背下,我们一起来背吧!”就这样,幼儿熟知的古诗一一展现(清明\春晓\咏鹅……),朗朗上口。成功的喜悦是永恒的精神力量。孩子们的背诵水平参差不齐,我始终注意让人人都能在背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精心保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调动每个幼儿背诵古诗的兴趣。

2 赏诗激趣

借助等多种手段赏诗激趣,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利用挂图、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古诗优美的画面和意境,增强古诗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从而提高了幼儿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也满足了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3 想象配画激趣

诗画结合、想象感悟激趣,加深幼儿对诗的理解和感悟。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幼儿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幼儿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的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指方向望去,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幼儿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一座座大山,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高山树林,小鸟、朵朵白云。”接着我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由作画。有的孩子画了一座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2];有的画房子、树木、小动物、青松、寻访人、小书童等,通过古诗配画,让幼儿用彩笔画诗的意境图,激发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4 故事情境激趣

故事情境激趣,让幼儿深度感悟理解诗意。有些古诗虽短小,却包含深刻地寓意。如教学《梅花》时,创设了《梅花和风儿》的故事情境:寒冷的冬天到了,风魔王要摧毁百花王国.冬爷爷问百花:“谁来迎战风魔王?”百花中的牡丹、玫瑰……都纷纷低下了头,只有红粉黄白绿梅花五兄弟,勇敢的站出来,我们来!说着,它们匆匆披件外衣迎战风魔王。风魔王大吼着:“寒风刺骨怕不怕?”不怕!“大雪纷飞怕不怕?”不怕!狂风肆虐,风雪交加,梅花微笑着,勇敢的绽放。渐渐的风魔王没了力气,可恶、好勇敢顽强的梅花呀!说着,风魔王悄悄的退去了。梅花胜利了,欢呼着,歌唱着。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幼儿对古诗内容自然心领神会。

5 游戏激趣

设置多种游戏激趣。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味地死记硬背,他们会感到很枯燥,很乏味,通过游戏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更高。游戏既切合幼儿好动的特性,又能让幼儿深切体验作者的感情,达到情感的共鸣。如在欣赏古诗《锄禾》时,把诗中表达的意境、情感排成剧目,让一些幼儿饰演农民顶着烈日在除草,时时停下,擦擦脸上的汗水;另一些幼儿一边吃午饭,一边把饭粒随意地撒在地上,农民愤怒的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来教育他们,通过表演游戏,诗中真切动人的情景和哲理,深深地印入幼儿的脑海,久久难以忘怀。

6 吟诵激趣

在理解古诗寓意的基础上,让幼儿学做“小诗人”,声情并茂地吟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

7 舞诗激趣

舞出诗情、诗意,提高学诗的兴趣。古诗教学中,教师的语感、态势给幼儿以声感、情感的刺激,使枯燥呆板的文字符号活起来,幼儿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同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诗的内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欣赏《池上》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创编出动作。小娃撑小艇,双手做握浆动作,用力的划船;两手分别前伸,神情紧张,做偷采莲花的动作;两手在头两侧不停地摇动表示不解后,双手盖住眼睛,表示藏踪迹;最后,双手前伸打开。这样增加活动的气氛,加深幼儿对诗句的印象,使幼儿身心、体脑相互协调,帮助幼儿理解诗意并记住诗句,使幼儿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获得成功感[3]。

8 唱诗激趣

不同内容的古诗都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如古诗《春晓》它的旋律是活泼轻快,节奏鲜明。古诗《明日》它的旋律是缓慢、抒情、节奏流畅,听起来很优美。又如古诗《凉州词》它的旋律激昂,听起来催人奋进。通过开唱诗会的形式,使幼儿能身临其境的去边做动作边吟唱古诗。幼儿在这愉悦的环境中掌握古诗。在吟唱古诗的同时,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教会幼儿如何学习古诗,培养幼儿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提升幼儿的鉴赏能力,从而陶冶幼儿的性灵。

参考文献:

[1]朱鲁娟.试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0,(07).

[2]赵子俊.儿童读经教育综述与评析[J].中国教师,2008,(8).

第11篇

关键词:屈家营古音乐,保护现状,创新开发

廊坊自古为元、明、清三朝的京畿门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宋辽时期,两国疆界分廊坊于南北,杨家将守三关的英雄悲歌就发生于此,至今永清县仍保存着的宋辽古栈道,就是宋辽对峙时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的战争防御体系,被誉为“地下长城”。正是因为廊坊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才铸就了其璀璨的文化。

任何音乐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熏染,在廊坊固安就流传着一个很独特的音乐文化现象,那就是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中国文化之瑰宝”的“屈家营古音乐”,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古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固安的“屈家营古音乐”,乐风古朴,音乐以其严格的教习制度,保持了古乐的纯净,直至今天仍彰显其特有的古韵。从永清县保存的“地下长城”到固安县的“屈家营古音乐”,就印证了廊坊悠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近些年来各级文化部门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了多方面的保护工作。笔者在对“屈家营古音乐”现状进行了多方了解和调研后,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屈家营古音乐”的现状

1.1“屈家营古乐”的历史渊源

“屈家营古音乐”创始于元明时期,源自佛寺,后流传于民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其演奏多以音乐会的形式出现。它的这种演奏形式也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音乐形式。音乐以吹奏和打击为主要的演奏乐器。论文大全。其演奏的乐器包括管、笛、笙、鼓、镲、钹、铛和云锣,也有用于集合会员和初会开道的大号铜锣。“屈家营古音乐”的音乐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宗教佛事、民间哀乐、故事传说、封建宗法、军政事务、自然生态、节令、动物、景致与儒家学说、人物、事迹等诸多方面。其现存的作品有《玉芙蓉》、《纣君堂》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曲。由普通流行的传统曲牌和本身独有的曲目两大类组成。在演奏时,每一个演员都有其固定的角色,有总管、攒管、香首、师者和一般会员、会友等。

“屈家营古音乐”的演奏有其特定的时间。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与七月十五这种传统活动日中演奏。正月初一的演出是拜会和游庙。七月十五的演出是纪念祖师师旷和超度亡灵。除此之外,平时在赶庙会和给丧事送乐以及参加求雨等活动中演奏。

从“屈家营古音乐”的古乐文化,到演奏的曲目可以窥见,其音乐内容和演奏风格之丰富,乐谱之完整,技艺之精湛,显示了它的独特,更显示了它600年来声声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

1.2 屈家营古音乐的保护现状

自1984年起,当地文化部门就开始了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紧急的抢救及整理保护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屈家营古音乐”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等百余位中外学者及专家,曾慕名前往固安县考察“屈家营古音乐”。他们一致认为:“屈家营古音乐”的乐风相当于西方巴赫时代的音乐风格,音乐平和、古雅,是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唯一的古代宫廷音乐。1987年6月1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亚太地区音乐学术讨论会,“屈家营古音乐”以其特有的音乐会形式参加表演。与会的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专家观看其演奏,之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屈家营古音乐”是世界古老的音乐艺术之一,堪称“世界音乐之根”。其“屈家营古音乐会”被世人所瞩目。

“屈家营古音乐”在受到国内外音乐界钟爱和褒扬的同时,河北省及廊坊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也已经行动起来,对它进行保护和整理。2009年6月由河北省文化厅监制,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录制,由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河北民间音乐传统曲目集成(CD)》中收录了全省31个代表性音乐会的传统经典曲目,共计432首,其中包括廊坊的屈家营、南响口等在内的十一个音乐会的录音和录像。收录廊坊的“屈家营音乐会”、“南响口音乐会”等音乐会乐曲160首,时长约14个小时。在录音、录像期间,演奏“屈家营古音乐”的民间艺人,尽情展示了自己的演奏技艺。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双管演奏乐手,他能同时吹奏两个管子;双云锣手同时能敲击两个云锣,其技术之精湛、花样之繁多,让在场录音、录像及文字记录的专家们叹为观止。

1.3“屈家营古音乐”的延续与继承

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教习多以口传心受为主。“屈家营古音乐”就是仍保留着以身口相传为文化链接而得以延续的,可以说它是活的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了解,那曾经古老沧桑的宫廷雅乐了,更多的是摇滚、爵士音的冲击。那么,要想使“屈家营古音乐”这一文化瑰宝得以继承,培养传承人,创造古乐更多的传承人资源,已成为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文化厅已于2008年正式将演奏“屈家营古音乐”83岁的老乐师冯月池和32岁的年轻乐手屈炳庆,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屈家营村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员,按音乐会会规有条不紊地向老乐师学艺,为古音乐的传承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其特殊性,河北省文化厅做出的这一决定,为传承人的保护和开发新的传承人资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论文大全。

1.4“屈家营古音乐”的建设

为了抢救、挖掘、保护“屈家营古音乐”及“屈家营古音乐会”之形式;为了发扬光大这一民族文化,从廊坊市到固安县都采取了很多有效地保护措施。其中,固安县出台并实施了抢救保护“屈家营古音乐”的“五个一工程”,出版了一本古乐图书(即赵复兴编著的《古乐奇葩》,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8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并录制了一套古乐光盘、还培养了一支年轻队伍、建设了一处阵地、形成了一个很具规模的产业。政府部门通过县、乡、村三级融资的方式,解决了音乐会堂土地使用的问题,先后完成了会堂通柏油路、通电、打井等基础性建设工程。2000年春,屈家营音乐会堂建设工程开始正式启动,会堂位于屈家营村东,占地9.8亩。2005年8月,会堂主体落成,建筑面积达966.5平方米。从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对“屈家营古音乐会”的建设,为喜爱和研究“屈家营古音乐”的爱乐者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 对屈家营古音乐的创新开发

2.1在现代文明下古乐保护的新矛盾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它至今仍存在的环境即“生境”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保护古音乐不仅是要留住它的声和形,更要注重保护使之生存的这种“境”。正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不仅存处在一种历时性的‘传统’中,而且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中,……其共时性的‘生境’,也不会是一个封闭性的单一的‘点’,而是一个能和相关文化、相关生态、相互影响或互相作用的动态系统”(1)。也就是说,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其所存在的文化生态,其性质就可能发生无法估量的改变。

在现代文明的经济大情境下,要想使具有古乐特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展,一般地做法是把其推向市场。一些音乐制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原素。那么,这种古乐进入经济市场就会脱离自身的生长环境,将失去原来固有的古韵之味。在市场化的今天,如果为了保留其原味而没有融入现代的理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屈家营古音乐”要进入经济市场,人们是否能接受这种“新”的古乐表演,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矛盾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当今,若想永远的继承和保留“屈家营古音乐”,那么,进行科学的,全面的保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开发,形成产业化才是它的必经之路。产业化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只有在这种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古韵之味如长青之藤永远不衰。

2.2 借高校教育优势,寻找专业人才

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的高低,首先要看其国人对其文化的知晓。那么,对国粹之精华的知晓首先要靠教育的传播。

2.2.1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给古老音乐注入了春天的魅力

高校是传承教育,施教学生的沃土,如能让古乐在课堂上响起,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古老的“屈家营古音乐”的魅力。聆听和观赏这种以笙、管为吹奏,云锣为打击的音乐合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创作欲望,从而使他们成为这支研究队伍的生力军,让古老音乐永葆春天的魅力。

如果将“屈家营古乐”以音乐鉴赏课的形式引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改编创作,并与原来的古乐进行对比欣赏,这样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和创作热情。学生们还可将它做为毕业论文的一个研究方向,创建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专业的、多方面的、多角度的研究。

2.2.2通过高校教育培养的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产业化开发,既要保持原生态、又要有利于传承,还要进行表演上的创新、提高音乐的观赏性和传播性,是一系列矛盾的探索性的事业。那么,多学科的参与,与多元化、系统化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屈家营村位于固安县中南部,隶属于礼让店乡,地处京、津、保三大城市的中间地带。可借助周边高校的人才优势和高校的学术环境,研究一套合理的开发战略,即通过高校教育培养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战略手段。论文大全。在京、津及廊坊市各高校具有音乐、经济、市场营销、管理学、史学、传播学、旅游管理等众多专家,在他们的把脉和引导下,能从更高层次探索古乐的产业化之路,提升古乐的鉴赏价值,为产业化开发做科学的技术指引。

通过对“屈家营古音乐”现今的保护和开发,要想使这支古乐不像夜空滑落的流星,只有一闪即逝的光芒。那么,只有坚持走教育传播古乐文化,教育培养精英,政府为其制定专门之政策,大力做好传承人的培养,走产业化之路,才能使“屈家营古音乐”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永远不会流失的并闪光的钻石。

注释:

①杨晓.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创作,2007年第二期.

②周文中,邓启耀.总序――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5.

【参考文献】

[1]固安县文化体育局.屈家营音乐抢救保护工作的情况.2009,3.

[2]中国艺术报莫让古乐再“断弦”——老音乐家与河北屈家营音乐会的保护.

wenhuacn.com/news_article.asp?classid=11&newsid=4576.2006-12-22.

第12篇

寻找中华文化的渊源

在台湾艺坛,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为人行事也“霸气”。他大刀阔斧,笔力深厚的论述与晦暗苦涩的水墨作品形成强烈的对比。

初见倪再沁,没有想象中的“霸气”,反而更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儒雅的气质,幽默的谈吐,言语中情真意切的感情流露让人感动。交谈之中,倪先生侃侃而谈,性情直爽,令人印象深刻。

倪再沁早在1988年即到访祖国大陆。那时他从广州一路走来,体味着父亲口中的黄埔军校。这次大陆之行,让倪再沁感触很多,也替父母了却了对大陆老家多年的思念。此后,倪再沁频繁往来两岸之间,在大陆高校开设讲座,讲授中国水墨画。

“我来大陆采风的时候画过很多写生稿,静静地站在山上,非常美,不管色彩、线条都非常好,都非常清静。后来我又去了北方,那种黄土地的感觉我觉得蛮能够呼应的,遗憾的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写生回去之后隔久了,就没有心情画了。所以以后会来住久一些,要将这些美景完整的带回去。”倪再沁是在以一个画家、艺术家的眼光和心情,时刻在感受着大陆的山山水水。

用画笔传承中华文化

倪再沁大学毕业后即赴高雄发展。他说,高雄跟台北不一样,高雄本土草根文化气息更多一些。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层人文景象的触动,倪再沁画作的题材开始转向充满人文气息的本土文化,也就有了此后关于“本土与国际”的学术论战。

倪再沁曾说,“水墨是文化上的载体,也是我情感上割舍不了的乡愁,最终依然会回到它的怀抱”。在他心中,中华文化传统博大精深,“记得两岸演讲的时候大家讨论到了国画的困境,我驳斥了他们的言论,我认为不是国画不行了,是大家‘不行了’,大家对中国的文化了解得太少,反而把国画说成文化根源的劣势,这是很荒谬的。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中国文化的意境之高是无法比拟的。”在延安、在湖南、在上海、在北京的一些艺术交流座谈会上,他是少数主讲文化思想的艺术家。

说到对于有些台湾画家希望参加中国美协的看法。倪先生笑道:想加入就加入吧,我从来都不参加这些活动,在台湾也从不参加什么协会。只要有助于艺术发展,加不加入协会并不重要。

倪再沁的艺术创作一直致力于寻求水墨画的新路,以其敏锐的艺术感知,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有时放弃传统文人画向往空灵的飘逸,有的又以朴拙的笔触突出文人绘画的闲情逸致,这都源自倪再沁对传统笔墨的执著追求。他的绘画,有反传统的地方,但亦有继承传统的精髓,倡导“本土化”,但也不抗拒吸收外来的“现代化”,在无数咬文嚼字的论争之后,作品本身或许才是最好的说明。

“原作重现”感悟中华文化

说到倪再沁,就不能不说他在宋庄举办的个人画展――“倪再沁之中国古代书画名品展”。本着对于中国书画的热爱,一个反其道而行的《原作重现》带给世人书画欣赏的新视野。

何谓原作重现?长年对于东方书画的研究与创作,倪再沁发现中国水墨画常有令人困惑的现象:画面上的书法和钤印,大量的题跋和收藏章不仅“坐落”于画面空白处,甚至侵入笔墨线条之中与原作合成一体。除了作画者自身的题款与印鉴外,收藏者的印章与题跋亦如同“违章建筑”般搭盖其中,虽然相安无事,但画面纯净的空间被外物介入,不仅使形式被破坏,也使纯粹的欣赏被严重干扰混淆,使后人难以再见画作完成后的原貌。对此,倪再沁决定将画面中额外的题款与印鉴一一移除,以版画限量印刷的方式复制,还原古画的真貌。

怎么会想到把古代书画改一改然后“据为已有”?这源于倪再沁撰写的有关故宫名画的论文:《神画的形塑――论故宫三宝》(即《溪山行旅途图》、《早春图》、《万壑松风图》),当他发现其重要推手竟然是日本二玄社时,感叹中国的艺术瑰宝何以被授权给外国人去复制,而且是无限量印行,身为中国古代书画的拥有者,却要向日本购买它的复制品,这是很令人伤感的事。二玄社不仅在日本、欧美等地举办故宫复制名画展,还在台湾及大陆举办了千余回相似的展览,其目的就是卖这些“故宫名画”复制品,两岸同胞反而为了亲近并认识这些我们自己的国宝,不得不忍痛购买这些世界最贵的复制品。

倪再沁曾批评“宁与外奴,不与家臣”,认为这是“丧失人格”的耻辱,让日本二玄社得以买空卖空大发利市。由于得不到应有反应,他只好心一横,也要“买空卖空”:向二玄社买进这些号称近似度、逼真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复制画,然后再以最先进的数位科技去复制。这是一次巧妙的艺术创作,不仅让我们得以重见古代书画的原貌,还把其复制权交回到自己手中。这是“夺回”艺术,也是“夺回”诠释(不被二玄社专制)的“突击”行动,是艺术史上值得记上一笔的“战役”。

倪再沁“原作重现”的行为是相当前卫的举动。在书画上盖印章,仿佛是一种一再重复的仪式,在反复的实践中,成就了名迹书画的“神话”,却湮灭了画作原貌的“灵光”,在阅读之时,这些印记除了充满含义之外,都跟真实没有丝毫直接关系。倪再沁的移除行动如同达达主义的除魅,抹除一切形塑神话的符号与言说,抛弃了附身其上“违章建筑”,让观者得以返回画作原貌重新审视鉴赏,直接与原貌对话,而非透过具有价值判断的文字与记号。这种还原并非修复,而是一种企图跨越时空的重返,时空的抽离制造了孟子“上友古人”的新诠释与可能。

倪再沁说,这件事情在画界产生了不同凡响,甚至牵扯商业利益,但是这个版权我会去做公益基金,作为艺术教育基金。也有人说我是在搞破坏,那么我的“破坏”就是一种建设,一种公德。

笑谈两岸关系

讲到两岸关系,他认为,两岸要开放,要交流。如果只是一味的固守,肯定就没有发展,没有未来。这也是他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要常来大陆的原因。就像的文化交流,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要“多走动”,请大陆画家去台湾写生、采风,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台湾,认识台湾的风土,“台湾的风景肯定会迷倒他们,他们会发现其实台湾跟大陆的风土人情与景致有许多相通却不一样的地方”,倪先生笑言。当然,我们也会被大陆的风土人情触动,大陆的好景致还是有很多,如果台湾画家来大陆,首先要去的就是丽江,还有甘肃,因为它会刺激到你的视野。“收尽奇峰打草稿”,两岸绘画交流的作用会很不一样,大家可以一起去看黄山、阿里山,如果大家画的都是水墨,那么会有更好的交流,而且去同一个地方,自然会有更深一步的交流,这些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