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时间:2022-09-04 01:5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业水平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业水平考试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114-02

2015年6月,广西将迎来实施新课标以来的第二次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虽然本次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成绩,但是,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省级水平考试。它对于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宁市第九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一直都十分重视高中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学校第一次数学学业水平考试100%的通过率,使得提出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评估除了要求通过率,还要求A等率、B等率,而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要想成绩为A,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进行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正确认识和对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笔者通过认真研读《201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以下简称《广西学考大纲》),充分地认识到,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省级国家教育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是广西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广西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是促进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教育的行为;为广西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测提供依据;可以引导普通高中教师把握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可见,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省级考试,甚至可以认为它是“小高考”,是对教师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理念、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大检阅,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入研究新课改教材,促进教师进一步搞好教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抓好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能更好地促进高考复习。因此,我们绝对要重视和认真对待学业水平考试,以学考促高考。

二、深入研究《广西学考大纲》,了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要求

要更好地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针对性复习,就需要弄清本省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广西学考大纲》明确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目标:“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就是要全面考察和评估广西普通高中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了‘提高未来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从这些目标可看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次非选拔性的考试,它必须照顾到广西全区每一位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注定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基础性。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必修模块和限定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命题,注重体现三维课程目标,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包括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充分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为载体,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考查融为一体。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7∶2∶1,对于难题而言,其难度系数也在0.5~0.65之间,试题以容易题为主,试题设计要做到基础。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掌握好所考内容的基础性知识,对各知识点能够准确识别、再认、简单复述及运用,大概能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得六七十分。

《广西学考大纲》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能力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考试范围内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提出了具体的水平层次及要求,例如:高二上学期必修5第二章数列,要求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从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来看,不难发现若数列以选择或填空题出现,主要是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难度相对较低,基本属于送分题;若数列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则主要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知识点,难度较小,属于解答题中较容易得分的题目,但有时也与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此类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

1.开好学业水平考试动员会,使学生思想上重视学业水平考试。进入高二下学期,通过年级动员会、班会及课堂让学生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和重要性,提高其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科任教师更应通过小组谈话提高他们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业水平考试。另外,有学业水平考试任务的各科老师要有共识,密切配合,合理分配和安排好时间。

2. 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广西学考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狠抓“双基”训练。在新课的教学中,严格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来开展,切实抓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等基本数学知识的教学,不要盲目地增加或拓展太多课外的知识,争取能尽快进入学考复习。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以《广西学考大纲》为指导,逐步逐点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切实把握各知识点的难度与它的生长点。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针对性强。在抓学科主干知识,同时也注意知识“边角”,防止知识缺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信息能力。另外,在复习过程应加强课本知识的积累,遇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知识要马上回归课本。例如:高一下学期必修4中概率这章书,原本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觉得在讲求概率前先用一节课补充排列组合,结果却发现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反而使得学生比较混乱,于是,另一个班就不再补充排列组合,直接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师应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倡“快乐数学”,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浓厚,肯花时间钻研数学。

4.重点关注学业水平考试“学困生”,小组互帮互助学习。笔者认为导致学生数学分化的众多因素中,例如智力因素、社会影响、家庭因素等都是教师不可控制变量,而教师的主阵地是学校、课堂;研究表明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而从小学到初中影响学生数学分化的因素中积淀最深的主因,也是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意志品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设置采取“ 低起点、小步子 ”、“ 分层教学 ”、“ 精而有效 ”、“ 搭学习的脚手架 ”、“及时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另外,尽快落实学困生名单,成立互帮互助小组,提倡合作与自主学习,通过群体的学习思维活动制约和影响个体的思维。

四、适应新形势,尝试探究提高数学学业水平考试A等率的有效途径

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A等,这有着很大的难度。笔者所在的2016届备课组达成了统一的备考策略,从高一开始就抓尖子生的培养,一是为了学业水平考试的A等生,二是为了高考的一本、二本生,总的说来,以学考促高考,争取双赢。

1.早选拔尖子生,重点关注,及早培养。各班科任教师利用高一第一次段考数学成绩并参考平时的表现,定好本班的数学科尖子生,并且在日常学习中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索钻研能力,提高尖子生的自学能力;根据数学尖子生的学习水平,引导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解题方法积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培训尖子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尖子生的数学素质。

2.成立年级尖子班,课外辅导,培养数学能力。数学尖子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纯熟的基本技能,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靠平时积累的。笔者认为,对于尖子生而言,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因此,高一下学期开学根据学生的上一学期的综合成绩,前三十名的学生组成了年级尖子班,然后分成了5个6人小组,每周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自主学习,而每周安排一节课外辅导课,教师负责引导学生们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会给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小专题如数形结合思想,精选适合现阶段学生做的题目,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思考讨论,然后集中由教师进行点拨讲解。

3.关注尖子生,跟踪培养。把尖子生分给各科任教师来跟踪培养,原则上各科任教师负责自己所教的尖子目标生,建立学生成长跟踪档案(目标生跟踪表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因为多与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面对着广西进入新课改的第三年,新高考有着许多新要求新变化,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也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这对每位教师来说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应该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契机,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各知识点,精讲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例题,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率,做到“以学考促高考”,为高考备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1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考试招生研究专项课题(2014ZKS006)

第2篇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省20*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共同点之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与*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不同点

不同点之一:*省、*省、*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省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不同点之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

*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省2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且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不同点之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省20*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再其次是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第3篇

高考录取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

小升初建立对口直升机制,发展九年一贯制办学

12月7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将于明年上半年出台。

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不会对未来三年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大影响。配套实施意见现行试点,2017年正式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而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总体目标】

招考分离 多次选择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高考改革】

外语将实行社会化 一年多考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说,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不偏科,全面发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我们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也为高考科目、内容改革提供了空间,今后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针对高考改革,此次教育部计划推出的考试招生总体方案提出,要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其中,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将重点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及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从世界趋势和个人发展来看,都需要改变外语在高考中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局面。”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此次探索外语考试“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

【招生改革】

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参与此次高考改革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此前表示,从趋势上看,研究性大学优秀人才招生和大面积的普通学校招生之间,也将有所区别。

不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表示,高校在此轮招生改革中的动力稍显不足,因为按目前高招机制,高考后留给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时间太少,很难实现在考察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参考面试、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所以,他认为,央属部属高校招生办法的出台十分必要。

【保障公平】

各类人群 都有机会

促进教育公平是重要的价值取向,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的新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入学机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改革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地区采取支持性政策,扩大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完善配套政策;建立起招生机会公平的动态监测和调节机制。二是严格考试招生管理,完善考试诚信、安全的管理制度。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加大对诚信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全面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加强高校招生自律,严肃招生纪律,加强责任追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政策实施】

各地最迟明年底出台实施办法

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确保改革有序进行。

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在先行探索,如浙江,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改革路径】

有条件可9年一贯制办学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目前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有七条路径,贯穿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

1.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第4篇

通知原文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两考合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2.考试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实行“全科开考”,包括现有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和地方课程等,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调整而调整。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相关情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劳动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结合实际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各地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考试各科目分值的设定,应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等为主要依据,避免个别科目分值过低、科目之间分值差距过大。

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闭卷考试,有条件的市(州)外语考试可增加听力测试、口试。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可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按我省相关要求执行。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实行纸笔考试;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科目由体能和技能项目组成,鼓励多项目抽考选考,由市(州)统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成绩由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和技能测试成绩组成,由市(州)确定具体要求。地方课程的考试方式由各市(州)确定。文化学科可以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采取各科分卷或相近科目合卷的方式考试。

4.命题要求。考试命题要充分发挥学业考试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导向作用,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不同功能。要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要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基础考查。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命题由省教科所组织,其他科目考试命题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地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联合命题。各级教研部门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办法,通过教师培训、编写考试说明等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促进初中教师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省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命题指导和必要的培训,每年对各地试题进行评价并评价报告。

5.考试时间。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语文、数学、外语考试一般于每年的6月中旬进行。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信息技术7科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考试、音乐和美术技能测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安排考试。

6.成绩呈现。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采取等级呈现方式的,可以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音乐、美术用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应用,由各地制定学业水平衡量和招生录取相关实施意见予以确定。将体育与健康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其分值权重原则上不低于总分的8%。

7.考试组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由各市(州)组织实施。各市(州)要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各地和学校要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2.评价依据。以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包括: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和成长发展的记载;各学科的学业成绩记录和学习小档案的记载;参加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和班级及社团活动的记录,“个性特长”和获得奖励的记载;身心健康状况记载;艺术特长和基本素养记载;校本课程的考查结果等。

3.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反映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搜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每学期末,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据写实记录材料整理、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记入综合素质档案。遴选出来、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在招生中使用。

4.结果运用。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各高中阶段学校要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规范、公开使用情况。

5.评价实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可参考借鉴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各市(州)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制定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指导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改革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1.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开展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取得经验后全省推广。试点具体任务包括两项,一是计分科目的构成。要在全开全学、全科开考、保障基本质量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要求,确定计分科目。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阶段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探索建立客观真实、方便适用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规范有效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克服唯分数论,要避免人为设定不同等级学生的比例和名额,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近年来各地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经市(州)申报,专家论证审核,决定在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开展试点。试点地区要制定试点方案,根据当地实际,积极稳妥地进行探索。

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各地要立足实际逐步改革过渡,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2.统筹普职协调发展。各市(州)要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创新中职招生考核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打通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立交桥”,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选择机会。

3.继续实行优质学校指标到校。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要以50%以上的比例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重点(示范)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也可将一定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

可给予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从严控制招生比例,一般不超过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资格和方案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教育厅审批。各地要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实际适度审批自主招生学校,加强对自主招生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计划,将招生时间、招生办法和招生程序等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自主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进行。

(五)强化招生管理。

1.严格招生计划管理。高中阶段招生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地要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规定的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要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公办、民办学校均须按照经核定的办学规模,严格执行年度招生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录取新生,不得无计划招生和超计划招生。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应当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范围招生,严禁未经教育厅批准擅自跨市(州)招生。具有中等学历教育资格的中职学校可面向全省范围自主招生。各地要积极支持重点(示范)中职学校和经教育厅批准的省级重点(示范)中职学校的宣传和招生工作。

2.严格招生时间管理。市(州)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明确规定当地中小学招生时间,保证九年义务教育依法实施。所有公办、民办高中学校均须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程序开展招生工作,严禁在学生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前学校自行组织招生考试和录取新生,严禁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提前送到高一级学校就读,严禁学校剥夺初中毕业学生参加中考和录取的机会和权利。

3.严控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呈现。各地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4.实行阳光招生。各地和学校要在招生入学关键节点,就核心政策、群众关心的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宣传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指导。招生宣传必须规范、合法,不得以任何形式虚假宣传资料和信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费标准、招生结果“七公开”,其内容必须在当地的主流媒体、教育网站、学校公示栏等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禁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或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生。禁止把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收的学生安排在民办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就读。禁止生源学校和教师干扰或违背学生意愿填报学校志愿。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2017年12月底报教育厅备案。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充分考虑考试招生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二)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提升保障能力。

各地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考场基础条件、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充分保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各市(州)要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各级教研部门要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试卷命题、印制、运送、保管、阅卷等全过程保密制度,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逐步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

(四)做好宣传引导。

各地要认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严肃责任追究。

各地要切实维护中考工作的性、严肃性,严格遵守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学校出现的提前私自招生、随意扩大招生计划、违规跨区域招生、擅自提高自主招生比例等违规招生问题,要按管理权限进行严格问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学校及责任人处分。

本《实施意见》有效期5年。

内容解读

一、《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实施意见》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具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所制定。

二、《实施意见》是怎么形成的?

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基本原则、改革目标、主要任务、组织保障做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改革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制订实施意见”。随后,教育部又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交流研讨各地已经实行和准备实行的中考改革办法,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面要求。

我厅将制定我省《实施意见》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文件精神,推动解决现有问题的重要工作举措,组织力量深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调研,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厅于今年6月将《实施意见》(草案)报教育部初审,并按教育部反馈的修改建议做出修改,教育部原则上同意我省《实施意见》。近期,《实施意见》通过了教育部正式备案审核。

三、《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

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育人为本、普职并重、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因地制宜、市州为主。

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四、《实施意见》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强化招生管理。

(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实施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我省大多数地区过去已经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二)这次改革是如何处理“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关系?

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同时,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主要由市(州)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设计,一般仍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没有纳入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三)这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什么新的要求?

一是评价内容上,要求各地和学校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二是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三是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四是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四)高中招生录取看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将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总结推广。

一是明确改革试点的两项具体任务:高中录取计分科目的选择构成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录取中的使用,其中现已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的,不再减少计分科目。

二是确定绵阳市、宜宾市、眉山市作为改革试点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改革。三是明确试点外地区的实施步骤,试点外地区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但高中招生录取可以暂继续按照现行的方式进行,全省最迟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

(五)这次改革对考试招生加分是如何规范和完善的?

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省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全面取消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比赛类、过程评价类等加分项目,各地同步取消地方规定的各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六)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如何规范?

为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可给予经批准的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明确规定了市域范围内和跨市州两类自主招生资格的审批程序和要求。同时,要求从严控制招生比例,市域范围内的自主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一般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5%;跨市(州)自主招生的招生名额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报教育厅审批。

第5篇

和平年代,高考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的不只是考生,还有家长,还有学校,甚至拷问教育体制,叫板国家政策。高考俨然已经形成一个难题症候群,难在题目的深不可测,难在个人水平的正常发挥,难在择校择专业与就业的是否对口,难在攀升的学费和物价,难在扩招之后不再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身价……尽管如此,千军万马还是要勇闯这座独木桥,获得进一步深造,打开未知之门的门票。

本期本刊联合云南工商学院,倾情推出“搞掂高考”爱心助力特别策划,集结教育部门、高中、高校资深教育工作者,从高考形势、考题走势、考前心理、考前营养、考前娱乐、志愿填报、择校方式、就业现状等方面给予考生们全方位的指导。

期望用浩大的关心与关爱,在高考临近的日子里,联名抚慰全省20多万高三莘莘学子们沉重的肩膀、泛酸的眼睛、焦虑的心扉,以搞掂的气势,轻松应战,过关斩将。金榜题名,迎来崭新的高校学习生活,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搞掂高考,让高考easy,向高校say hi。

云南师大附中校长

关磊:充满信心是决战高考的前提

今年整体高考政策形势有什么样的变化和特征?

今年是云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按照《云南省2012年新课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方案》,与过去的高考相比,政策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表现在:

第一、考试模式的变化。基本模式为:3(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文/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过去不同的是,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

第二、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化。新高考有: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也就是“必修必考,选修选考;超量给题,限量做题”。“选修选考”是指每个选修模块命一道等难度的题,学生根据自己的修习情况选做一道。与过去不同的是,增加了“选考内容”。

第三、计分方式的变化。新高考方案总分计分方式为:高考总分=高考成绩+英语听力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其中,高考成绩为720分,英语听力成绩为30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1门课)为22分,高考总分满分为772分。与过去不同的是,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量化分数直接计入高考总分。

第四、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新高考方案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录取直接挂钩的招生录取方式。与过去不同的是,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及“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给招生院校,作为学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兴趣第一,还是日后的发展第一,您怎么看?

我认为,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又要考虑日后的发展和就业等因素,尽可能二者兼顾,兴趣和发展相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也就是选择未来。

一方面要考虑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选报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就会全身心投入、用心去学习,学得轻松,容易发掘自己的潜质和特长,也容易有所成就。反之,选报不感兴趣的专业,考取大学,不仅学习无味,毕业后即使就业,工作也干不好,很难有所成就,更谈不上日后的发展。众所周知,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那是一种痛苦。

另一方面还需考虑日后发展,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知识面扩大,兴趣会发生转移;另外大学的专业学习是为立足社会、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专业对一生所从事的职业影响重大。毕业后更多的是考虑将来如何立足社会,如何使自己更好的发展。否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还会影响自己一生的发展。

因此,学生选择专业时,不仅要从自己的兴趣着手,还需要考虑到日后发展的方向、就业等问题。最后想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说些什么,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同学们,再过一个月大家都将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这一阶段要求在思想上、心理上及身体上和方法上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建议是:

1、树立必胜的信心。目标是我们奋斗的方向,信心是基石,充满信心是决战高考的前提。只有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才可能拥抱成功。

2、积极调整好心态。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高考在即,压力难免,竞争难免,要能够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高考,面对人生,变压力为动力。我认为,心态十分重要,同等情况下,既考认真、细心,更考心态。调整心态,战胜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3、发扬拼博精神。有目标、有方向,不管目前的情况怎样,不泄气、不服输、不放弃,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要有拼博精神。高考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检验,更是非智力因素的较量,12年寒窗苦读,惟有背水一战,才能换来甘甜的果实。

4、注意劳逸结合。希望同学们要注意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安排时间,保持睡眠、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配,精神旺盛,效率才能越来越高,才能以自己的最佳的状态去迎接高考。

5、要科学有序地复习。科学的方法是决战高考的法宝,只有适合自己的复习才是有效的。同学们一定要根据学校、老师的安排,明确高考特点,找准方向,重视教材,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归类,重视基础与训练,及时总结,不断反思,查缺补漏,重点复习自己模糊的问题,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的目的就是有效的得分,不要与难题较劲,做对会做的题,把力量放在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上,是主攻方向。

第6篇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也是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初中毕业生考试评价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为做好2017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

(一)报名。考生须按规定时间完成中考报名手续。

(二)报名条件。参加中考的考生应为应、历届初中毕业生或具同等学力者。实行应历届分开报名的方式。应届毕业生由学籍所在学校根据电子学籍数据库学籍数统一报名,在市外就读欲回原籍

报名的凭就读地学校出具的电子学籍表和就读地学籍主管部门签字证明等相关材料进行认定。各县市区设立报名点,方便回原籍者、历届生和同等学力者报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根据本人意愿,既可在流入地学校报名,也可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具体事宜按《阜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有关工作的通知》(阜教考﹝2017﹞2号)执行。

二、考试办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采用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县级组织报名和考试,市级组织分县分科阅卷。

(一)命题。2017年中考命题兼顾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反映课程标准中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要求。各学科命题的具体原则和要求见《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二)考试科目与分值。由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生物和地理学科学业结业考试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在八年级下学期课程结束时举行,具体考试内容、分值、命题方式和考试办法由各地依据《2017年安徽省初中地理、生物学科学业考试纲要》等有关要求确定。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认真做好初中毕业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体育考试分值55分,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分值15分,计入中考总分,并用于高中录取。体育考试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的具体考试内容和办法根据《阜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阜教体艺〔2017〕3号)和《阜阳市教育局关于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通知》(阜教办〔2017〕4号)有关要求确定。

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推行信息技术学科上机操作考查。

听力残障学生(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耳的平均听力损失均等于或大于40分贝〈HL〉),经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免试英语听力。听力免试后英语成绩折算方法为:考生英语考试成绩=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英语总分值与笔试项目分值的比值,2017年免试听力考生的英语成绩=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1.25。具体申请程序和要求另行发文。

(三)时间。 2017年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是:6月14日至6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6月14日上午8:30—11:00 语文

下午3:00—5:00 物理和化学

6月15日上午8:30—10:30 数学

下午3:00—5:00 思想品德和历史

6月16日上午8:30—10:30 英语

三、阅卷

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网上阅卷。因实行网上阅卷,各学校要提前做好学生培训工作,确保学生熟知考试有关要求。各地要加强对本地中考网上阅卷工作的总结和试卷分析,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向市教科所提交阅卷工作总结和试卷分析报告。

四、成绩公布

各考区要将体育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DBF格式,包含字段:姓名xm、学籍号xjh、体育成绩tycj、理化实验成绩lhsycj)刻盘密封盖章签字后于5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考试管理中心。盘面上要注明**县(区、市)**学科成绩,有关人员签名、写明日期。

成绩汇总后,将向社会公布,考生届时可登录市教育局网站查询。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可在规定的日期内向学校提出书面复查申请,注明姓名、考生号、查询学科及成绩(申请多科复查的,请考生按差异大小排好复查顺序),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分别审核签字确认,学校汇总,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后报县市区教育局。区县教育局汇总形成统计表并加盖公章,连同考生书面申请、统计表电子版于规定时间内报市教科所。

市教育局将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复查,只复核成绩合成情况,不组织重新阅卷。经复查确实有误的,予以更正,并通知有关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由学校通知考生。各县市区组织的体育、理化实验操作等成绩,有疑问的,直接由各考区负责复查。

五、初中综合素质评价

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切实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的方式,综合考虑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积极实行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来呈现结果。认真做好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分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其中优秀等级所占比例不超过毕业生数的30%。要切实加强对评价工作的监管,健全工作组织,完善公示制度,确保评价过程规范,评价结果客观公正。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限定性条件。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仍按照《关于印发2011年阜阳市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阜教基〔2011〕9号)执行。

六、积极推进高中招生改革

(一)制定科学的招生计划。各地要根据市教育局2017年高中阶段招生年度目标,按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统一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地公民办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分校招生计划。

(二)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网上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具体实施办法另行通知。

(三)继续实行省、市级示范高中80%的招生指标定向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的招生惠民政策,实行统一管理,分校录取。回户籍所在县市区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学生享受定向招生的具体政策,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制定,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保证他们与本地初中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

(四)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示范高中联合招生、划片招生,各校按成绩平行分配生源,调动各示范高中的办学积极性,激发内部活力,逐步形成示范高中良性、公平竞争机制。

(五)严控中考加分政策。中考政策性加分标准、对象、申报方式将另文下达。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规范过程管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基础,涉及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中考宣传机制,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争取多方理解和支持。各市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考生电子档案,按照要求认真执行信息系统采集标准,保证信息采集真实完整。明确责任,严格程序,严密组织,认真做好考试保密、学生交通及饮食卫生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考务管理,规范考试秩序。要建立健全中考组织管理制度,规范考试组织程序,狠抓考风考纪,坚决杜绝任何舞弊行为。对于语文考试按照规定可以带入考场的正版学生字典,监考人员要逐一检查,严防以此为名夹带其他资料的严重舞弊行为发生。中考考点和考场的设置要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由县(市、区)教育局具体落实。

(三)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不得违反规定提前结束初中毕业年级课程或擅自删减非考试内容,不得组织毕业年级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乱编滥印各种形式的复习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参加中考。要做好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学生的后期学习安排,不得让其提前毕业离校。各地教育局及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排名或公布名次。

附件: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见安徽省教育厅和阜阳市教育局网站公告)

第7篇

九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内能和电学,要求学生有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刚开始会有不适应,在学习上造成困难。另外,初三的内容多,还有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时间紧。所以,有些学生也会掉队。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对物理的概念,规律要有好的掌握,要能熟练的操作物理实验,提高动手能力。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理公式,对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3、争取使学生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工作措施

1、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为自己的教学铺平道路。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掌握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点和重点。我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落到实处,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底难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物理。

3、今年我要大胆进行物理教学的改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放手学生,让他们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严格要求学生。严师出高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制力还很差。我不会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让每个学生课上都有收获。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不好的学生要多谈话,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

5、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我们学校的特点就是学生的两级分化严重。我要把优生和差生做到心中有数,制定符合实际的计划。让优生更优,差生不差。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方式,提高物理的整体成绩。

6、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听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我要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优点。还要通过网络观看名师的教学视频,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做到及时反思和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人只有在反思和总结中,才能不断进步。我努力做到每天反思教学,找出不足和成功之处。写下来,做好记录。当成宝贵的教学心得,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第1~2周内能

第2~5周内能的利用

第6~8周电流和电路

第9~10周期中复习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14周电压和电阻

第15~17周欧姆定律

第18~19电功率

第8篇

2019年成都中考已经在逐步往新中考改革行进中!(比如2019年新入学的初一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和地方课程等,总分710分,体育由现在的50分变为60分!

1新中考怎么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实行纸笔闭卷考试,有条件的市(州)外语考试可增加听力测试、口试。

物理、化学、生物:采取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可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

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按四川省相关要求执行。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实行纸笔考试。

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操作考试。

体育与健康考试科目:由体能和技能项目组成,鼓励多项目抽考选考,由市(州)统一组织实施。

音乐、美术成绩:由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和技能测试成绩组成,由市(州)确定具体要求。

2成绩呈现

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将变分数、等级等形式呈现,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取消以分数直接判定好差的标准,没有纳入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在高中阶段学校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主要由市(州)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设计,一般仍采取4(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6(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模式录取计分,没有纳入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3

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绵阳、宜宾、眉山作为试点,已经开始执行新中考模式,其他地区还有2年多的过渡时间,到2020年才会全部落实。不过,在过渡时间里,各地区已经有了动作,以成都为例,市jyj就要求,2018年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初升高录取的重要依据。该项目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4中考怎么考?

既然学了就要考试,这么多科目要考,那中考不得持续个一周吗?

孩子怎么吃得消吗?其实,这个不用担心,不少科目“学完就考”,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坚持“学完即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考试于毕业当年6月中旬进行。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信息技术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安排;体育与健康统一考试、音乐和美术技能测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

5中考改革后难度如何?

新中考是将学习负担切割成多块,然后再均衡分配到各个学科上,再结合分段考的措施,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可感知的学习负担相比以前会少一些。再者,大部分科目不再以分数算成绩,而是以等级制计算。举个例子,考100分是A,考90分也是A,也就说既然100分和90分的精力都是A,学习就不用那番费劲了,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做一些素质拓展。虽然看起来是麻烦了一些,但确实能给孩子的学习松松绑,同时也能让孩子的素质教育得到发展。

6高中如何录取?

中考既然要改革,那么高中录取自然要发生变化,后续个高中学校将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高中招生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

7哪些孩子有潜在危机?

偏科的孩子

01

新中考需要“全科开考”,首当其冲就是偏科的学生,这类孩子要尽快找到偏科原因,并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防止偏科往更深一步发展。同时注意在攻克弱势科目时应兼顾优势科目的学习,以免顾此失彼。

体育差的孩子

02

体育与健康会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其分值权重原则上不低于总分的8%。所以,平时可以兼顾适度的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别总是想着等到初三突击训练来达到考核目的。

不爱阅读的孩子

03

无论是中考改革,还是高考改革,爱阅读的孩子将更有优势。

外语听力、表达差的孩子

04

改革实施意见中重点提到外语听力测试、口试。所以,考得好,还得听得懂,会表达。

综合素质差的孩子

05

改革核心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前者通过考试完成评定,后者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所以,不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的孩子要改改了。

字迹潦草的孩子

06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试在普及“电子阅卷”,高考、中考都是这样。而“电子阅卷”对书写的要求则更加严格。如果孩子从小就写字不规范、下笔力道也没练好,那他的答题卡通过扫描仪扫进电脑时,几乎就是一团模糊。阅卷老师连看都看不清,咋给你分?

不会规划学习的孩子

07

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吗?

有些同学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他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一个班里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这个状态。有的同学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也在疯玩,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个班里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这个状态。决定成绩的并不是你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粗心、眼高手低的孩子

08

身边经常有同学考完试说:“我竟然忘了这个知识点,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吗?

不,他就是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基础不扎实而已。所谓的“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一个好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中考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数学选择题就是3分,你要是随便粗心三道,10分就没了,可能会直接影响你能不能上重点高中!

这时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还有啥用?

不注重总结的孩子

09

很多同学在复习阶段不重视错题,做错的题目连答案都不改,或者仅仅把标准答案写在旁边,不去总结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方法,导致考试中一错再错,成绩难以提高。

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

第9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我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在这一背景下,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迫在眉睫。“学案导学法”在我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他们现状的导学案,所以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编制一套适合的导学案,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一、学案导学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的优势

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学案导学法在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的教学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W案导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学习,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创设情境和点拨启迪等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把课前做好的学案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学生根据学案上设置的问题,逐个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

(二)学案导学强调相互协作,有助于学生的交流探讨

在进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学案导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学习难题。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外,学案引导和学习小组结合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要具备协作意识,才能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教师在课前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学案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课前引导,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可以把启发学生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思考和自我反思。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探究

数学教师在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时,设计的学案应该体现出本课时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一些科学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课后的巩固学习

数学教师在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后巩固练习,学生只有不断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加以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但因为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学案时,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制定出不同难易程度的课后习题,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三、加强中职学校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一些教师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而部分数学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以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积极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二)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

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教师还要制定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以便在整体上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设计数学教学学案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还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知识点,用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在实际的设计教学学案的过程中,还需要以知识点为基础,从易到难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保证各个知识点的连贯性。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终目的是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结束语

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数学学案教学内容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此重视起来。一方面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学习,总结出适合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采用学案导学法进行引导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顺利通过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参考文献】

[1]林羽.工艺美术专业课中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86-87

第10篇

“我们必须谋大事、抓改革、重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郑富芝司长向我们展示一份又一份的文件修改稿、多次研讨会纪要和调研报告。每一项改革措施的背后,都凝聚了大量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线校长和教师的心血。

“改革目标能否落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围绕改革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制度执行能力。这是改革深化后,我们将面临的重大课题。”

郑富芝司长说,面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像所要求的那样,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2013年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

记者:郑司长,听您刚才的介绍,刚刚过去的2013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教育事业的特征,2013年出台的有关改革措施将在未来几年陆续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您能详细地为我们谈一谈吗?

郑富芝:对2013年工作,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即“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几项改革都具有突破性意义。

一是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首次全面提出了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和行为习惯、公民素养20个关键性指标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绿色评价”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央主要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像《人民日报》认为,全新“绿色评价”体系的建立,意味着我国中小学教育进入了“绿色GDP”时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其作为党的十以来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先后进行了两次报道。

二是推进考试招生改革。按照部党组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研究起草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成绩使用等做出了规定;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与方式、评价程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上述两个《意见》将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配套文件一同印发,促进普通高校建立起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同时,着手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办法等提出指导性意见。

评价和考试招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被教育界视为教育改革的“瓶颈”,也被广大群众特别关注,因为评价和考试招生关系到上亿名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动力也很足。在啃这两块“硬骨头”的过程中,我们集思广益,多地多次调研,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探讨也深深地融入了这两项改革之中。

记者:确实,教育改革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所以改革举措必须慎重,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郑富芝:是的,所以我认为,哪怕是创新和开拓性的工作,也要稳稳当当、扎扎实实地去做,不搞任何轰动效应。

像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自2011年实施以来,我们毫不放松地抓了三年。如今,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财政投入大幅提高,普惠性资源快速增加。截至2013年底,全国幼儿园达到19.7万所,在园幼儿3895万人,比2010年分别增加4.66万所、918万人,增幅分别为30.97%和30.84%,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全部圆满完成,提前实现“十二五”教育规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5%的目标。

在系统总结三年行动计划成效经验、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始谋划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研究起草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覆盖面,加快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推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记者:这确实体现了教育工作的一个特点,即工作的连续性和成效显现的滞后性。一项改革措施出台时可能引起广泛关注,但关键是后续怎么做,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落实,而不是短暂的光芒。

郑富芝:没错!我们应该用这种态度对待每一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已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了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教改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特殊教育发展取得的重大突破。

《提升计划》指出,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这指出了未来三年的时间表和任务书,我们应该按照这个时间表,分步骤有节奏地完成任务。

2014年工作思路:以改革提升质量、促进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记者:郑司长,在请您谈2014年基础教育二司的重点工作之前,请先谈一谈明年的工作思路。

郑富芝:2014年,我们要围绕基础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高,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改革提升质量,以改革促进发展,以改革实现资源共享。

一、以改革提升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统筹改革为主线,立足长远,着眼全局,协同推进各项改革;以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着力破解立德树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学前教育要坚持扩总量、调结构,继续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建机制、强保障,努力构建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抓能力建设、提保教质量,全面纠正“小学化”倾向。普通高中教育要加快推进普及,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提高普及水平;健全投入机制,提高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推进综合改革,促进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殊教育要完善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三、以改革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重点开发资源;搭建共享平台,重点支持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促进交流应用,发挥资源效应。

记者:清晰的工作思路,给各地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2014年工作重点: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记者:郑司长,刚才您提到2014年工作思路,第一条就是有关立德树人工程。据我们了解,从2013年2月起,教育部先后召开了2次部党组会、8次部长办公会、9次专家座谈会,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行专门研究和审议,对此的重视可见一斑。请问,我们为什么在这个节点制定该《意见》?

郑富芝: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而要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目前看来,我们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就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需求和变化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当前,大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大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通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以达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记者: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要印发了。请问郑司长,《意见》的亮点主要有哪些方面?

郑富芝:在改进和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此次改革重点提出了四项新的措施。

1.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具体化,系统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

2.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现行课程标准对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清楚,但大部分学科对学到什么程度要求不明确、不清晰,难以量化。这样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教学活动不好把握,容易出现偏难、偏深等教学问题;二是考试评价缺乏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建立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完善现行课程标准,有助于增强对教学和考试评价的指导性。

3.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自2003年启动,已进行了10年实验。此次将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打好学生共同基础、满足个性发展需要。同时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好衔接。

此次修订,将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当中,并突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增强思想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民族特点;二是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三是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科技最新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四是增强适宜性,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精选课程内容,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科学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

4.加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过去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编写、修订教材,关注的主要是本学科和本学段的内容设计,对学段间、学科间内容的衔接配合、统筹协调关注不够,因此上下脱节、交叉重复、简单割裂等问题在所难免。为此,此次深化课程改革,将把跨学段整体育人、跨学科综合育人作为重要工作任务。

记者:这些亮点确实抓住了目前教育改革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像您刚才提到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就非常有必要。没有准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业质量标准,老师们教学就无标准可依,那就只能比谁教得难、谁教得多、谁的学生分高,这也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2013年出台和起草有关中小学评价和考试招生改革的文件,目的之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请问这方面工作在2014年有什么规划?

郑富芝:2014年,根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启动有关改革试点工作。同时,指导各地落实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改革实验区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究制定评价改革实施指南,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委托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2014年,我们还会部署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印发《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改变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记者:除了这两方面,2014年基础教育二司还要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郑富芝:还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格规范教材管理,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明确教材选用机构、选用程序,选用工作监督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等,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修订《中小学教材审定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教材编写、审定、修订、使用工作的规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监管。

二是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同时,继续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加大对困难地区、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根据新阶段新任务,引导各地建立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是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这方面工作主要是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健全特殊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有两大重点项目:一是启动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项目,对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薄弱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支持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师范专业建设、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特殊教育学院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

四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印发《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明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指标和政策措施,整体部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

同时,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水平。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加强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发展指导。

五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标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更多适用、实用、好用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搭建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平台,挖掘典型案例,促进经验交流。制定出台《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落到实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记者:新的一年,您对广大的一线校长和教师有哪些希望和要求?

第11篇

山西省的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几年了,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不管是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发现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在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内合理地调整教材内容,适时地改变教学策略,摸索出适合的、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不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如何调整、优化,都不能脱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教学依据,是教学总纲,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指挥棒,“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在实际操作中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领会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特点,贴近生活的内容。

山西省使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是粤教版,教材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中有三节,内容分别是文本信息、表格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经过几年的教学总结下来,自己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编。比如文本信息的加工一节中,自己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做了以下调整,在学习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时以“校运会”为主题完成学习内容:1.编写一则通知;2.制作邀请函;3.自制宣传标语。这些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性地完成。在完成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选择了学校的校报《翼中报》为例,根据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内容。由于选择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贴近自己的生活,所以学生完成的效率与质量都出乎意料。在学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选择了高一学生考试成绩做统计,这样学生学习积极,劲头高涨,知识点掌握的也快。根据本节的学习目标,自己不仅把本节的学习要求穿插到学生成绩表中,而且还加进了拓展内容,这样学生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提高了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水平,一举两得。同时、学生在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后不仅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体会到电子表格中函数的魅力。在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中,因为学校要搞“六十年校庆”活动,自己就选择这个机会让学生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制作出宣传我们学校的宣传片。通过制作这个作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和集体的才智,积极主动地学习、交流探讨。作品无论是思想性、创造性、艺术性还是技术性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融入了所领会的科学精神和教学经验,创造性地调整教材内容和结构,达到了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我每一轮的教学内容调整都不是重复的、不变的,而是每一个阶段都要根据学情、教情变换教学内容。

二、根据现有的教学硬件设施,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使用,我们学校的网络机房配备了专门的教学软件。自从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程被纳入了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在线考试科目,每年的六月份,高二学生要参加结业考试。针对学业水平考试的题目要求,自己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把教学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比如,考试内容中的选择题、判断题,自己对每一章节内容都设计好题目,用教学软件下发到学生机供学习练习,也可以利用教学软件的“在线考试”功能进行章节、单元、综合测试,强化学生学习记忆。考试类型中的操作题,自己会在相应的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把考试的要点设计到题目中,一般情况下发到学生机,学生完成后上传到教师机进行批阅,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利用“教学演示”功能给学生分析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积极主动地利用手头一切可以利用的硬件条件,充分地服务于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几年里,自己全面贯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适时地调整,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方式的变革,打造出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获得学生信息素养和课堂效率的双赢。

(作者单位 山西省翼城中学)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文科生;化学教学;个人浅见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203-02

化学是文科学生非高考科目,学生在对该科学习的重视程度及课下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不够。绝大多数学生选学文科也是因为对物理化学两科不感兴趣,学习基础太薄弱,失去了学习理科的信心。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还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缺少主动性,惰性强。大多数文科生学习化学的目标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少数学生有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追求。如何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我校文科班学生的特点,结合个人多年文科班教学经验,对高中文科化学教学提出个人的粗浅见解。

一、和谐师生关系,增进学科感情

我校文科班学生的构成中,少数是各科成绩均衡且优秀者。多数学生理科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总分被拖后腿,学习上挫败感较明显。我们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并通过各种方式关注他们的内心,关心帮助他们的学习,培养师生感情,和谐师生关系,进而增进学生对学科的感情,提高学习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改变对该课程的偏见,让学生能真正地走进课本中。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考虑到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不断树立学懂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勇气。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在学习方法上适时给以引导,让学生在付出的过程中不断品尝到喜悦的滋味。通过丰富的课堂素材,让学生能感受到化学课的内容,与日常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美容护肤等日常生活知识密切相关;认识到文科化学是科学、生活、人文等方面的融合,对人类文明有着重要影响。

二、遵循教学大纲,严控教学尺度

文科教学知识达成的目标应依据省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切忌多年理科教学思路的惯性延续。首先要熟悉省学业水平考大纲,了解各知识点需要达成的水平,研究近年学业水平考试题。其次,在备考过程中,严格遵守学考说明,不随意增加拓宽。实实在在地去研究学考纲要,参照里面的内容授课和选测试的题目,也有必要上网去找找题目,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简单题目。老师有效选题,学生有效做题。少而精,既典型又基础,避免深难超纲造成额外负担。由于学习化学学科时间很短,容不得学生去做与学考无关的题目,特别是那些拐过弯的、特难理解的题目。学考一般只涉及要求的知识点,题目设计难度系数大简单直观明了,严格紧扣课本上题目。我们对于文科班学生的要求,让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学考报名就能通过。所以要严格按照大纲、教材的内容教学,准确把握学考要求,不随意延伸,注重最基础的知识。如:苯酚与溴水的反应、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三价铁离子的检验等,都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作要求的知识点,在教学时,教师容易习惯性给学生灌输,造成一些有难度而又不是考点的知识牵扯学生很多的精力。

三、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还给学生

文科化学教学内容难度低,如果教师课堂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讲解为主,学生十有八九感到乏味,继而注意力分散,课上睡觉小动作等纪律问题会随之而来。这样的课堂状态,师生双方都倍受折磨,效率低下,浪费时间。教师要意识到,文科班化学课时少,课下学生大多数时间都用在高考科目上,我们唯一可以确保学生学化学的时间就是在化学课上。因此,课上应让学生的大脑每一分钟都在积极地思考记忆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按学生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学案。通过学案教学,给学生设计好学习的线路图,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根据学案上的任务要求,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补充质疑纠错,教师的点拨归纳引申总结,都能使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产生高效学习活动;书面表述,进一步使学生的兴趣由分析问题得到强化落实,由解决问题得到稳定掌握。文科生习惯使自己顺从老师的思路,怯于反问和参加讨论,容易造成思路狭隘。所以,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营造轻松、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鼓励积极思考、质疑发问,并有意识地多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多发言,多上台板演,多参与讨论。利用学习合作小组方式,让组内的互助、组间的竞赛把每个学生的能动性都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

四、注重学法指导,加强能力培养

文科学生化学学科学习基础、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等都比较弱,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按要求完成。因此,可把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成导学案形式。导学案中应明确本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任务。学生按照学案上的学习线路图,阅读课本,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新问题,教师再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本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挖掘课本分析归纳等方面能力,引导他们改变死记硬背的坏习惯。还可以发挥学习合作小组的作用,对于发现的问题,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同组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其他小组帮助。对于学生、小组的优秀表现教师应给予激励机制,确保学生的积极性不减。在复习、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前提下完成作业,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概念、原理、化学方程式等记忆性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听写方式督促学生记熟记准,这样既避免学生学习走神,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题能力。作业可采取学生间互批纠错方式,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又可加快学生学情的反馈力度,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及时反馈评价,乐享成功体验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教师,我们应洞知学生的心理,文科生学习化学也依然存在这种普遍心理现象。在师生教学活动的交往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他们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进而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使他们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成功?首先,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与学生的交谈、解答问题、作业批改、阶段测试等去把握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应及将会遇到的困难,课堂上提供适合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的化学问题,布置分层次的课外作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去独立尝试解决问题。这样,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产生自信,都能品尝到独立完成任务后成功的喜悦。其次,对学生不失时机地予以评价激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很在意老师的评价意见。评价,不仅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对于学生产生的激励效应,使学生今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对于表现不够完美出差错的学生,教师尽可能找出学生解题错误中的正确成分予以肯定,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即使学生答案彻底错了,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失败后的心理感受,尽可能多方面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去给予鼓励。同时,在解题思路上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给予机会让学生再次尝试,直到圆满完成,培养巩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逐步提高。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给学生注入不竭的学习动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人所教大多文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成效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W生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逐步改进,学习方法趋于科学,思维品质逐步优化,对其他高考科目的学习也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履强.文科班的化学教学探析[J].化学教育,2005,(5).

[2]斯琴高娃.新课程高中文科班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