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配送实训总结

配送实训总结

时间:2023-01-02 08:3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配送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配送实训总结

第1篇

编辑:.COM

时光飞逝,转眼间,在经管超市实训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这段时间让我学到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的开会和收发作业,相对而言我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每天空余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在空闲时间,我一般会到处转转,当遇到比较忙的同学时我一般会帮助一下他们。还记得工作第一天的时候,那是我对所有的流程都还不懂,开会的时候很紧张,但是有了第一次,以后的开会就逐渐成为习惯,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每天的工作我感觉有点无聊,不过我在这学会了打印复印,学到很多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很多。

这次的实训过程中我的感受有很多,很多事情的发生让我甚至一时间都难以接受,一直以来在我的人生中,凡事我在做之前都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但是单从这次的实训过程中就让我改变了从小就形成的习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理,之前的我也许太幼稚,我认为这句话不对,做人不能那么自私,不能只为了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感受;这次,我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不为己”,注定“天诛地灭”,这才是现实,这才是人类本身。这一点让我不敢再随便为别人想什么,因为我怕这会这为别人伤害我的工具。也许是我多想了,但是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让我珍的害怕了。。。

对于这里的实训,我的工作相对而言比较轻松,所以我就有空余的时间,者同时让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我们真心的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个实训的机会,我们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对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在真正出去实习之前先有个小小的实训是很幸运的,这样可以让我们提前适应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通过实训能够让我更多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所学过的东西,能够直到我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的,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你看到的行政区经理助理实训工作总结一文有为你提供。--

对于行政区的人员,我认为不应该局限于行政区,当他们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可以到营业区去帮助营业区的人员,例如配送,配送其时是很累的工作,有时同学需要配送的多了,往往忙不过来,而在行政区的同学有时会很无聊,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去营业区帮助一下他们,而不是只能在行政区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当无聊的时候还一直坐在电脑前很没有意思的,更何况一直坐在电脑面前对身体健康有所影响。

也许这篇工作总结与其说是工作总结到不如说是我在实训中心的所感所想,我知道这些话说的含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在里面,而且并不符合作业工作总结的要求,但是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我认为实训中心应该是我们学生在学校所希望所向往的地方,实训,单从这两个字看就像我们说出了这个超市真正存在的意义,我希望我们的实训能够真正达到我们实训的意义。当老师看到这的时候,也许很生气吧。只是要说的是这都是我的心里话,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谅解,希望老师能够体谅我们。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实训机会,这次实训我学到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这次实训所得到的将会是我在校生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最后希望老师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2篇

关键词:高职;物流实训室;实践教学

一、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对实训室的功能要求

高职物流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是适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储、运输、客户服务、信息处理相关岗位、国际货运与报关报检相关岗位、工商业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基础辅助管理岗位的需要。物流实训室的功能往往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技能来设计,各高职院校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功能有较高的一致性,以笔者所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针对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已建成的物流实训室具备下列功能和特点。

(一)仿真设计的功能区和设施设备可模拟真实企业环境

目前实训室主要分为库房区、超市区和办公区,其中库房区又细分为进货区、保管区、拣货区、出货区、越库区等区域;超市区细分为卖场区和结账区;办公区可根据情况划分为客服部、业务部、结算部等职能部门。实训室库房配备多种形式货架,包括托盘高层货架、电子标签拣选重力式货架、轻型层架,拥有叉车、地牛、托盘、条码打印和扫描设备等。这些功能区和设备与实际物流作业环境相似,可组织学生模拟真实岗位实操货物出入库、在库管理、商务洽谈等业务环节,为将来实习、就业打下基础。

(二)配套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体现信息化时代的物流作业流程

与模拟库房配套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企业研发的此类软件功能具有较高同质性,主要模块和功能包括:1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物流运作资源、运输路网、客户、供应商等基础信息的维护和管理。2 订单管理子系统:实现客户发来的物流运作指令的录入、查询、跟踪等功能。3 仓储管理子系统:实现库房、货品、库存等仓储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出入库、加工、移库、盘点等作业的管理以及账务信息的管理。4 运输与配送管理子系统:实现运输与配送作业的单据管理、调度管理和场站作业管理等功能,实现接单、调度、取货、集货、发运、中转、到达、派送、签收、返单、结算等一系列业务流程。5.商务结算管理子系统:实现仓储、运输、快运、配送环节的费率设置、费用结算和应收应付帐单管理等功能。

这些信息系统真实反应了第三方物流的客户管理、费用管理、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务结算等业务内容和业务流程,通过组织实训,有助于学生掌握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本质,达到信息时代物流相关岗位的要求。

(三)其他专业软件支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学

1 外贸业务实训平台软件和国际物流模拟业务软件:实现对进出口业务及其货物国际物流业务的模拟实操训练,包括进出易磋商、合同签订、信用证开立、单据制作、托运订舱、报检报关、货物做柜集港、货款结算、货物到港提货、核销退税等一系列业务。

2 商业企业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模拟超市的人员、货品、供应商、会员以及采购、库存、销售等业务的管理,帮助学生掌握商业企业物流环节和流程。

3 ERP软件:实现对制造企业物料采购与管理、生产、销售、库存等业务的管理,帮助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物流环节和流程。

4 物流管理推演软件:实现对牛鞭效应、风险分担、路径优化等理论的验证计算。

二、实训室物流实践教学内容

利用实训室软硬件条件,实践教学内容可设计为作业技能训练和管理理论验证两大类,其实践教学形式分别表现为实训和实验。

(一)实训项目

实训主要用来强化训练,以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中的“技能”目标,另外辅助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良好学习工作态度的培养。可设计以下单项实训项目:

1 物流企业资源(设备、人员、车辆、路由)规划。2 物流服务(仓储、运输)计费方式和标准设置。3 库房分区与储位规划。4 仓储货品分类管理规划。5 订单处理。6 条码技术认识及条码编制和识读训练。7 入库理货、堆码、叉车作业。8 库内检查和盘点作业。9 拣货区补货作业。10 出库拣选、备货作业。11 仓储账务处理。12 运输调度作业。13 运输场站作业。14 运输签单和异常处理。15 物流费用结算。16 进出易磋商与价格预算。17 进出口合同签订与信用证操作。18 出口托运订舱作业。19 出口货物做柜集港作业。20.进出口报检报关作业。21 进口换单提货作业。22 国际货运费用结算操作。23 工商企业采购与销售业务操作。24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二)实验项目

实验主要用来验证培养目标中的较难理解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管理原理。可设计如下项目:

1.仓储资源(设备、人员)合理配比实验。2.手工、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方式在仓储作业中作业效率对比实验。3.不同拣选方式效率对比实验。4.供应链牛鞭效应验证实验。5.合并库存风险分担理论验证实验。6.共同配送模式研究与路线优化实验。7.货品库存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

三、实训室物流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

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是十分灵活的,除利用实训室之外,还可以在一般教室、校外实训基地以多种形式进行。而在实训室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为了某个技能点或知识点教学的需要进行的单项课内实训和实验;二是在各门课程外单独开设的集中实训课程。

(一)课内实训和实验

本文第二部分所设计的实训和实验项目一般均可在课内组织。此类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是专业核心课程,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包括物流概论、仓储与库存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等课程。对于高职物流专业而言,核心课程应是课程改革的领头课程,课程的教授与实践教学的组织是密切一致的,教学改革往往要求采用任务驱动,设计学习任务,针对课程对应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可以将实训和实验项目转化为学习任务,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辅以教师指导和讲评,从而达到对技能和知识的深入掌握。当然对于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训项目,除学习任务外还应提供反复训练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

(二)集中实训

由于物流业务流程在实际中是连续发生的,课内单项训练有利于各个击破的学习但不利于形成对作业流程的整体认知和对岗位分工协作的理解,因而集中实训项目的设计十分有必要。具体项目如下:

1 第三方物流业务综合实训

(1)搭建公司:学生分组模拟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构建企业基础信息。(2)招标投标:制定销售计划,研究某企业招标需求,参与投标。(3)签订合同:模拟物流公司与招标企业确定合同条款,要明确服务指标和费用标准。(4)作业操作:模拟物流公司执行客户订单,完成仓储出入库、运输出港进港和配送作业。(5)结算评价:结算应收应付款项;数据统计,服务指标评价。

2 国际物流业务综合实训

(1)实训准备:学生分组模拟国际物流的参与方,主要包括外贸公司和国际货代公司。(2)进出口合同签订与单据制作:模拟外贸公司起草外贸合同并编制相关单据。(3)出口货运业务:外贸公司委托运输,货代公司托运订舱、报检报关、做柜集港装船,最后结算费用。(4)进口货运业务:外贸公司委托,货代公司换单、报检报关、提货交接,最后结算费用。

3 运输与配送管理专项实训

第3篇

物流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其实训教学体系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为整体把握当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在实训教学领域的发展状况,本文从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实训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物流教学模块化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实训课程开发研究

姬中英等(2009)提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开发要建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要实现“理论+实践+实验”课程的三者相融合、相统一。程继(2010) 针对《仓储与配送实训》课程特点从课程定位与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开发及改革实施。刘畅(2010)提出物流实训教学的"课前准备--认知--观摩--演练--总结"五步教学法。 胡元庆等(2012) 、夏建辉等(2013)开发了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王慧盟(201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了实训课程体系。 王晓歌(2014)认为实训项目的构建包括“单一核心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企业的真实实训项目”三个方面,并从基地建设、实训教材开发、评价机制、网络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二、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钟静等(2012)将行动导向理念运用到实训教学模式中来,提出包括“选择合适的实训教学环境、运用倒推法,系统开发实训项目、建立多种形式结合的技能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实训教学模式。朱吉闯(2013)尝试性的提出“工作流”实训教学模式,定义了学生、教师、专家及教学管理者等角色并分配实训任务,并要去整个实训过程要进行监控。段力宇(2013)提出物流人才培养的定位要建立在分析物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而课程的设置也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定位调整而调整,而与课程教学配套的物流实训课程也应随之同步优化,并从开展专业讲座、专业竞赛、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训教学探索等。 朱溪亭(2014)提出“课内实训与集中实训相结合、传统学习与硬件操作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匹配”的校内实训的原则,并提出要根据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设计实训项目、实训过程的“6S”管理、融入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提升的方法。

三、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陈新华等(2007)、杨六一(2013)认为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创新可以从“目标管理、互利互惠、规范管理、体制创新、教师与教材”等几个方面展开。许红(2007)从认知实训、教学过程实训、毕业实训等三个阶段介绍了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做法。 李忠国(2008)认为物流实训基地应具有“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功能。白士强等(2010)提出要引入物流行业企业的业务工作标准来建立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基地。赵凯(2010)提出了“校内实训、校外建立校企联合实训、校校合作”三种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曾益坤等(2010)提出了包括“物流文化与沙盘推演、仓储配送、生产物流、物流信息、快递、连锁经营、物流业务”等在内的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李晓娜(2012)提出了 “订单培养,联合建设”、“校校共建共享型”、 “公共实训基地”等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何玲辉(2013)认为可以通过“寻求政府帮助、建立新型双赢互动基地创新机制、深化办学模式”等手段来实现校外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朱文涛(2014)提出了"定岗双元"模式下"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功能和实施构想,为高职院校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四、模块化物流教学的研究

吕丽莉(2010)运用调查问卷法,通过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介绍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国际货运与报关、供应链管理、外轮理货管理”等模块实训教学。杨海明(2010)认为模块学教学的推行,需要经历“社会需求调查、分解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转化、确定课程门数、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教材的研发”等几个环节。 丁铭(2011)构建了包括“运输基础知识、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特殊货物运输、运输合同与保险、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模块的物流运输管理实训教学体系。 杨金(2012)提出了包括“物流专业文献阅读、物流基本业务介绍及基本沟通语言学习、物流信函写作、物流单证制作”等模块的物流专业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

总结:综上所述,不同学者与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当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进行了研究,为各高校实施物流实践教学提供了参考,但采用模块化对整个物流管理专业实训体系进行系统设计的研究和探索还相对缺乏,将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物流专业实践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第4篇

关键词: 连锁经营 专业能力 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在高位运行,连锁经营这种商业态势也迅猛发展,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7年连锁行业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0022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105191个,同比增长58%,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调整后门店增长17%。一般而言,新开一个连锁店需要人员从数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而且要高中低各层次人才配备齐全。可见,我国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为满足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运而生。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因此,突出能力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与关键,本文就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探讨其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

依据连锁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征,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各类现代连锁经营企业的一线服务岗位及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其岗位(群)为:大型商场的中高级营业员;商业连锁企业门店店长;商场商品部业务主管及柜组长;连锁企业仓储配送中心的一线操作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连锁企业总部管理人员、业务员及分店信息管理员。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合格的高职连锁经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可以理解为社会性能力,即常说的关键能力或通用技能。这部分能力要求对所有不同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都是应该具备的,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方法能力,包括(1)注意力;(2)分析能力;(3)解决问题能力;(4)判断能力;(5)抽象能力;(6)准确性。二是社会能力,包括(1)责任心;(2)独立能力;(3)执行能力;(4)团体能力;(5)交流能力;(6)合作能力。三是学习能力,包括(1)求知欲望;(2)自学能力;(3)收集信息能力;(4)系统思考能力;(5)创新能力。基本技能就是专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是指运用专业技术完成某种特定职业岗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商品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商品采购技术包括交易制度、业务流程、商品策略、定价方法、促销手段的制定等在内;物流配送技术包括总部配送、社会配送、配送中心配送等不同配送模式条件下的配送方案制定和执行;信息技术包括POS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连锁经营技术等等,这些都是专业特色极为浓厚的经营管理技能。可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上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比传统流通业更高、更专的要求。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具有的起点高,科技含量大及实践性强的特征给连锁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在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课程设置体系中没有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

我国高职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传统本科很相近,课程设置结构也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三段组成。从课程名称来看,也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和通用性;从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来看,基本占到30%左右,这与高职所应具有的培养模式显然有较大的出入。

(二)教学环节中没有突出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或学院培养条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在教学方式上多数也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上,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动手操作。

(三)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突出高职实践性技能的考核要求。

现阶段存在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考核主要还是停留在一张试卷就终结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已经落后于现今电子商务时代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技能操作要求。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途径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特点和笔者的实践经验,职业技术院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应努力尝试以下方法:

(一)建立模拟实训室。

模拟实训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可使学生熟悉连锁企业管理众多岗位使用的信息技术,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和传真机,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购买连锁企业进销存管理软件让学生扮演进货、存货、销售、配送方案及销售分析等各种技巧,体会连锁经营管理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很多公司出于竞争的考虑,对关系商业秘密或经营核心部分的岗位不愿意外人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连锁经营管理应用性人才能力的培养。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学生超市的建设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必不可少。学生超市实践教学的特色在于是真正的实践,而非实验室,为保证能力培养质量,应完全按照正常公司的运作来要求学生。超市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工作全部由学生来做,教师只负责监督管理,遇到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根据学生超市的部门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主要有:新商品市场调查、商品采购、促销策划、仓储管理、财务管理、新生培训及人员管理、收银、理货、经营分析等项目。

(三)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主要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无偿提供实训场所外,还提供富有实践经验的零售连锁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或指导学生实习,使经过实训的学生,其工作能力能适应企业用人要求。

(四)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传统的一张试卷的考法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考查有极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来说,卷面分数高的学生并不意味着专业能力强。既然抱残守缺,不如选择能反映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将课程考核放在岗位中进行。如采用岗前考核、岗中总结和岗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考核:通过学生超市和校外企业,在学生正式上岗、实行顶岗作业前,以学为主,在现场各岗位上跟班学习,从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定期考核,以确定能否上岗;每周要求学生进行工作总结,作为学生岗中实训及学习过程的考核。每一组别的同学根据各部门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课题,在部门学习结束后共同完成该课题,由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对课题进行评审,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五)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

积极与当地连锁企业合作,创建工学结合模式,即半工半读的形式,即上午学生进行顶岗,企业支付学生劳动报酬,下午由连锁企业总部在每星期组织一至两次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每个门店也将在下午组织一至两次理论学习和案例学习,并对本周工作进行讲评,增强学生对实践工作的理解,以更好地服务于实践。通过这种做、学统一的方式,把课堂办到企业经营服务第一线,把实践当做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在实践中发展专业能力。

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保障

(一)教师较强的职业教育理念及较高的职业理论水平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核心,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真正懂得高职理论的教师,才能围绕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形成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加强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与高职理论的学习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二)“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从事连锁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基础理论,同时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这就要求高职营销专业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是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

(三)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对连锁经营管理学生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有保证实现这个目标的平台,即必须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近年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商务仿真实训室、会计实训室,在校外与雅家乐集团、时代超市、盐阜人民商场的合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梁平.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2).

第5篇

时光飞逝,转眼间,在经管超市实训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这段时间让我学到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我的职位是行政区经理助理,我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的开会和收发作业,相对而言我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每天空余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在空闲时间,我一般会到处转转,当遇到比较忙的同学时我一般会帮助一下他们。还记得工作第一天的时候,那是我对所有的流程都还不懂,开会的时候很紧张,但是有了第一次,以后的开会就逐渐成为习惯,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每天的工作我感觉有点无聊,不过我在这学会了打印复印,学到很多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很多。

这次的实训过程中我的感受有很多,很多事情的发生让我甚至一时间都难以接受,一直以来在我的人生中,凡事我在做之前都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下,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但是单从这次的实训过程中就让我改变了从小就形成的习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理,之前的我也许太幼稚,我认为这句话不对,做人不能那么自私,不能只为了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感受;这次,我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不为己”,注定“天诛地灭”,这才是现实,这才是人类本身。这一点让我不敢再随便为别人想什么,因为我怕这会这为别人伤害我的工具。也许是我多想了,但是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让我珍的害怕了。

对于这里的实训,我的工作相对而言比较轻松,所以我就有空余的时间,者同时让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我们真心的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个实训的机会,我们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对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在真正出去实习之前先有个小小的实训是很幸运的,这样可以让我们提前适应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通过实训能够让我更多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所学过的东西,能够直到我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的,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每一个企业都有他的规章和制度,同样的这个超市也制定的严格的规章制度,这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实训。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地方不是很妥当,本来上班的时间就比较紧密。虽然是休息一天上一天班,但是上班时间毕竟很累啊,第一天下午从2点开始到晚上10点是八个小时,第二天又直接早上6点半到下午2点的八小时,这样一直进行下去,休息时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这样是很累的。可是上班期间还要为一些琐事而烦恼,怎么能够保证我们更好的达到实训的目的?例如那天去商业街给话费机充话费的问题,公事出去报销路费很正常吧,只是两块钱而已,由于拿着钱,一个人不安全,所以应该两个人去,来回路费一共4块钱,本来大家都以为会报销的,虽然只是4块钱,一顿饭就搞定的事而已,可是偏偏连这个都不报销,我们是来实训,这不同于实习,我们应该感谢学校给我们提高这个好的一个实训的机会,我们是免费的实训,没有工资的,这也就罢了,可是我们是来实训的不是来向超市交钱的啊,去商业街的路那么远,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一下我们学生呢??这样的做法是在是难以服众啊,好在这只是关系到一两个同学而已,如果关系到每个同学呢?如果大家集体罢工呢??那我们的超市该如何运行下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关于营业区的收银,本来我是行政区的助理,我的工作就是那些,做完我分内的事,其他的事与我无关,但是空闲的时间,我会下去转转,看看他们的营业情况。营业区的收银机是不是该考虑换代了呢?收银处如果短款了那么就得是收银员赔,是的,如果这是收银的问题,是他们的失误导致短款,他们该为他们的错误付出代价,这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如果不是他们的失误呢??希望不要凡事都以毕业证说话,不是别人的责任也不要推到别人身上去,没有人愿意忍受那么大的委屈。当我们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时这是毕业证论文或者其他什么就可以解决的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的忍耐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收银员整天为钱的事提心吊胆的,谁看了舒服??学院里的超市想要运营下去,归根结底还得靠广大师生的支持,所以我希望关于这样的问题能够不再成为实训过程中同学们纠结的问题。

对于行政区的人员,我认为不应该局限于行政区,当他们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可以到营业区去帮助营业区的人员,例如配送,配送其时是很累的工作,有时同学需要配送的多了,往往忙不过来,而在行政区的同学有时会很无聊,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去营业区帮助一下他们,而不是只能在行政区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当无聊的时候还一直坐在电脑前很没有意思的,更何况一直坐在电脑面前对身体健康有所影响。

也许这篇工作总结与其说是工作总结到不如说是我在实训中心的所感所想,我知道这些话说的含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在里面,而且并不符合作业工作总结的要求,但是这些都是我的心里话,我认为实训中心应该是我们学生在学校所希望所向往的地方,实训,单从这两个字看就像我们说出了这个超市真正存在的意义,我希望我们的实训能够真正达到我们实训的意义。当老师看到这的时候,也许很生气吧。只是要说的是这都是我的心里话,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谅解,希望老师能够体谅我们。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实训机会,这次实训我学到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这次实训所得到的将会是我在校生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最后希望老师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6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实际出发 市场需求

2005年11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总理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而如何培养能够适应行业市场,满足企业高水平实战型的物流仓储人才是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调整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中职学生在物流师(仓储配送)的学习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自身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不高(基本的单位换算不懂,数学的计算能力低,英语词汇掌握不多),学习主动性不高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仓储配送这门课的认知度不够,有偏见。用学生自己的话讲:学这个有什么用,物流不是应该在办公室里做做单证,就是去报关行跑跑单子嘛!这句话说明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在他们的眼里仓库保管员就和一个大门保安是一样的,只是区别在于一个是在看物,一个是在看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因此,在正式教学前首先要强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即:他们在职业、就业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倾向。然后以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仓储配送各个方面的科技含量,知道仓储也是一门科技知识密集的专业和工作。最后,教学工作还是应该以实际出发,结合行业要求和市场需求,以学生为主,制定教学方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二、提高教学硬件,以市场需求为主

对于一名中职学生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实践操作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各个地区的中等专科或职业学校已经意识到此环节的薄弱,都已经开始着手投资,加强职业学校的硬件措施。仅以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已有24个校内实训场地,设备总价值3138.8万元。为确保骨干专业发展,增强办学硬实力,政府又投入4500万元兴建了开放式实训大楼,2007年已通过市物流开放实训中心的建设项目评审,“一个教室对应一个实训室,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已变成现实。

其次,学校在物流仓储配送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也要重视。除注意选择针对性教材外,学校还应该重视教材建设,校本教材开发,把其列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去。在编写中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仓储配送人才培养有清晰的定位,围绕仓库保管员岗位状况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不求深,不求全,不求系统,只求有用、实用、好用,符合行业要求,市场需求。

最后,提倡改变传统式教学为小班化教学。据科学家研究表明,一般一名教师在上课时,她的视野范围最多覆盖到25人左右,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度就会下降,如果超过的人数越多,那么关注不到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老师只能将精力比较多地关注好与差的学生,而中间学生的关注度很少,甚至可能是被忽略掉。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仓储配送课程中学生是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所以,应以实际出发,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加强教学软件建设

(一)建设“双师型”队伍

物流仓储配送的课程在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理论教学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从事该专业教学的老师大部分缺乏物流仓储配送的实际经验,因为这些老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真正从物流专业毕业的是少之又少,即使是从物流专业毕业的老师,他们的专业知识虽然很牢固,但实际从事该工作的经验却是缺乏的。因此,各个中职校需要寻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而这个“双师型”培养计划并不仅仅是让老师去考两个相关的物流资格证书就行了,还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了校企合作: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到企业里去,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开展咨询策划和培训工作,同时将获得的实践经验和实战案例回馈到理论教学,使物流仓储配送的理论教学与企业中的实战案例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只是在课上照本宣科,使学生们昏昏欲睡,又让“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产生良好的成效。

另外学校应该解决好这批老师的后顾之忧。因为许多教师在进入企业工作学习的这段时间,由于没有正常的上课,课时量不够,这样每月得到的薪资会很少;而对企业而言,这批员工是来学习而不是来创造效益的,而且企业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是财政上的支出,因此即使是在岗工作,这批“员工”也无法从企业拿到报酬。所以一个学校要以教师为核心,打造出自己学校的专业特点、特色,那么就要提高老师的积极性。

(二)改变传统教学,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学习和专研好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法。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抄它的教学方式,应像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似的,结合自己学校,自己专业的特点,并要适合学生心理水平,归纳总结出能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求知欲望,及以实际出发和市场需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使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又如,可以利用春游、秋游、或实训课,多带学生外出进行实践或企业参观,不再是仅仅通过视频或图片了解物流仓储配送的知识,而是给学生们一个现实的场景加深映像。正如古人的一句好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今社会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环境日益繁荣,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之下,新的物流仓储人才的缺口还是很大的。而这些人才的“出产地”――各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创建出符合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是各个学校努力的重点方向,同时也应该得到社会物流行业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魏崴.校企结合的复合型职业教育的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第7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影响设计

一、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转变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在课程建设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对接,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等。这样可以让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课程内容选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举办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技能大赛中,学校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探讨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此过程中,学校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推动了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点的链接和综合。而“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也不是可以由一个教师独立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由多名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贴近生产实际顺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技能大赛中,学生比赛成绩往往也反映了幕后指导教师的水平,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学生比赛获得最佳成绩的根本。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就会接触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是对教师原有知识、技能的挑战,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导向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技能大赛目标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展示参赛选手对综合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水平;检验参赛选手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现代物流设备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各项能力;通过任务分工、团结协作,锻炼参赛选手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院校进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物流就业岗位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物流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物流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物流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为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结合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逐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首先是了解现代仓储和配送中心的组成,认识各种设施设备;其次是掌握各种设施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再次是熟悉仓储与配送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最后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所练分析和解决仓储与配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达到以上四个基本目标的同时,通过课程实训也为我院选拔学生组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依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仓储部接到订单到把货物配送到用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真实工作场景为蓝本,体现工作项目的真实性,以真实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中获取实践技能。

结合仓储配送企业工作流程这条逻辑主线,归纳、序化成为三大作业模块:入库作业、储存作业、出库作业,这三大技能模块又以15个工作项目作为支撑。整合后本课程实训项目体系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案例――重型货架入库

下面以项目――重型货架入库为例,说明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货物从月台到重型货架上架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入库单的填报,货物接受,货物组托上架等。

知识、技能目标:能争取使用入库设备;按流程完成货物入库并上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

实践场所: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

学生分组作业方式:学生4人一组,分别完成任务,具体任务如表2所示。

成果鉴定:要求学生现场完成重型货架入库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自己总结,指导教师点评。

表2 重型货架入库作业任务

[角色\&人数\&任务\&软件操作\&1\&利用中诺思全国物流仓储与配送技能大赛软件完成入库任务的描述和操作\&RF操作\&1\&利用RF扫描货物条码、托盘条码、货架条码等,并完成入库\&组托与上架操作\&2\&将货物组托,利用地牛、堆高车等设备将货物入重型货架指定货位\&]

经过两年的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职业技能。我专业学生组队参赛,获得了2013年陕西省“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一等奖。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物流沙盘竞赛二等奖。初步显示出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今后,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的设计与设施内容还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46-48.

[2]郭永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剖析及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6):126-129.

第8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现代学徒制成为了职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的通知》(国发〔2014〕42 号)一文中也提出了完善物流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探索形成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在物流服务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必要性分析

2.1 广西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自2004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落户南宁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商流物流日益频繁,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的建设,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承办,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等机遇更加为物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进而推动了广西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加快,形成了各类物流企业竞争的格局。一是如广西外运、广西物资集团等一批仓储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如广西超大、广西运德等一批运输型物流企业不断壮大;三是综合型物流企业如防港物流、玉柴物流、邮政物流等企业的快速增长;四是商业连锁配送发展加快,如北京华联、南城百货、利客隆、沃尔玛等连锁配送企业。在广西物流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物流人才的紧缺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在2013 年广西首届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共有区内外60 多家物流企业参与,吸引了3000多名区内外中专至本科学历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前来应聘,但在后期调查结果中却差强人意,要么是签约人数不足,要么是签约后留不住人,其中的主要矛盾在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对工作环境及工作时间长度等不满意。

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模式上都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学徒制教学,企业员工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物流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真正接触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融合到操作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念素养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企业员工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及企业文化充分了解并认可,最终可以解决物流企业在人才招聘中遇到的难招人、难留人问题。

2.2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据调查,很多职业院校在物流专业建设之初,物流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参考物流定义的内容分别进行开设,如运输课、仓储课、配送课等,让学生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在教室内进行大班理论教学,企业对此类毕业生的评价是只会说不会做,缺乏动手能力。近些年,在国家大力投资建设下,各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实训室,实训课程比例逐年增加,但即便如此,物流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却仍然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物流作业的独特性。物流与磨具、汽修等专业不同,其他专业可以实现一台机器可完成一个小组的实训,但物流强调的是过程的衔接性,物流专业除了要学习环节内的知识点,如:单证、入库、出库、保管、调度等,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把各环节进行串联,让整个物流过程流畅地进行,环环相套,要达到这种效果,实现流程化教学,纯粹的校内实训或简单的企业参观明显是不可能办到的。

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将企业引进学校,成为校中厂、厂中校,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物流工作流程当中,从原来教学生如何将运输、仓储、配送进行串联,到现在的从各个工作环节中学会运输、仓储及配送的各个知识点;通过企业员工面对面教学,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物流各环节中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明确整个物流供应链当中各岗位的职责。

3 可行性分析

3.1 专业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

本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通过对原有的物资储运专业(1985 年开办)进行革新而逐步壮大起来的,2002 年定名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是全国第一批开设物流专业的中职学校,2007 年经评估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专业。自从2009年全国物流专业技能大赛开设以来,本校一直作为广西区赛的主赛场,在历届大赛中均囊括各比赛项目的一等奖,每次的赛后总结会上,都为区内各兄弟院校提供硬件、教学等各方面的经验传授。2011 年,本校作为主场协办了广西首届56物流节,各大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和来自全区各物流企业的技能好手同场竞技,为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与教学交流搭建了平台。2013 年,本校与广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承办了广西首届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共有区内外60多家物流企业参与,吸引了3000 多名区内外中专至本科学历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前来应聘,为物流专业的宣传及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便利。

在2014 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名单中,广西只有三所高职院校入围,广西物资学校物流专业作为广西示范性专业,在广西中职物流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为了更好地推动广西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解决目前存在的物流企业在人才招聘中遇到的难招人、难留人问题,更应该试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试行中总结经验,为今后学徒制在广西中职的推广奠定基础。

3.2 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成功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它的职业化,基础教育的教师可以一本书上几十年,这种教师在基础教育中可以称之为经验丰富,但职业教育强调的却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物流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师资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刚毕业的物流专业学生没有实践经验,而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由于薪资差异不愿意到学校任教,据调查,在很多已开设物流专业的职业院校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很多非本专业的教师甚至是行政人员都参与到了物流专业的日常教学当中,大大降低了教学的专业性,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本校物流专业从专业建设之初就严抓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授课专业教师必须是有物流企业经验的人员,同时重视后期培训,为切实加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多种途径,鼓励引导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亲身体验岗位技能要求。成为上得讲台,进得车间,行业有话语权的双师型复合人才。为了让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真正实现了职业学校教育进口旺、出口畅的最高目标。专业从企业聘请了13 名来自仓储、运输、配送、物流信息等专业的物流专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作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工作内涵中提到两点:一是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两点要求,除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方面的指导外,更多的应该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要起到校企沟通和专业建设作用。

3.3 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因此,要试行现代学徒制,该专业必须有大量的校企合作经验作为支撑,通过以往的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更有目标地去对企业和专业技能人才进行遴选;同时,从校企合作到现代学徒制的过渡,也可以让校内专业教师更能适应授课形式的转变。

广西物资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早在2011 年就开始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开办了南宁机电公司订单班、南宁储运公司冠名班、上海热风冠名班,通过订单班和冠名班的合作,让企业人员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讲授,同时也能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和实践;2013 年物流专业采用了引企入校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校之旅超市的进驻,让学生在超市作业实训课程当中体验到超市真实的运作流程;广西桂华物流的进驻,让学生在仓储作业实训中不再使用模拟货物,并在企业员工的指导下完成了货物的入库、盘点及出库流程;广西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的进驻,为快递实训课程提供了场地设备的保障,学生通过学习和亲身体验,掌握了快件的收取、分拣、发送流程;广西南宁亿城天茂投资有限公司的进驻,让学生可以在其电商物流配送仓库进行实践教学,满足了配送作业实训课程的日常教学需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对商品进行入库检验、上架、打印订单、分拣出库、打包等流程。通过以上校企合作,本专业逐步完善了企业引进、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及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等一系列文字材料,为今后推行现代学徒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9篇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总体思路应该是:从里到外,先改“心”,再改“肉”,最后改“皮”。

“心”——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注重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的思想要更新,行动要创新。需要学校支持我们“走出去”,多听、多看、多问、多学、多分析,多思考;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更新观念,深化“互惠互赢校企联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确定正确的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将这个“心”作“实”。

“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要随着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改革;课程的设置教学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互联网+”的职业教育技术大环境,革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向社会输送高品质的物流人才。将这个“肉”作“厚”。

“皮”——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制度、实践条件、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制度建设是专业建设顺利实施的保障,要不断完善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则是需要在较大的地方整合扩大现有实践条件,使其形成规模;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要不断提高,扩大影响力。将这个“皮”作的既坚硬又美观。

具体实施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完善“互惠共赢的校企联动”合作机制

在哈尔滨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框架下,依托现代物流产业部,吸收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炜伦申通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红集团超市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成立物流管理专业理事会,全面负责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制定了《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施细则》、《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职工培训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进行有效沟通,对“互惠共赢校企联动”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及时进行总结和完善,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将该校企合作机制形成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在物流管理专业群内将该模式进行有效的推广,共同推进学院全面发展。企业要发展,需要学校为其输送合格的人才,学校的发展也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与市场的有效接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在“十三五”期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规模将逐年扩大,针对当地及全国各类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物流毕业生就业岗位、年龄、人数等数据,再对物流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各岗位需求特点确定专业方向,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向快递及配送中心运营管理方向有所侧重,突出国际物流及货代、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特色物流知识的传授。进行专业定位即为“本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基本的现代物流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物流采购及供应、仓储管理、配送组织管理、运输及调度、信息采集及处理等职业能力,面向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业、商业企业的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岗位,从事仓储、运输、配送、采购、市场开发、报关报检、信息处理等物流工作岗位服务及管理需要的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继续创新实施“工学交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内涵建设,纵深发展,打造高层次、国际化、应用型的“工学交替双循环”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首先,把握高层次、国际化、应用型物流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包括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未来的物流业竞争是全球性竞争,物流市场也必然是世界一体化。重新构建突出高层次、国际化、应用型特点的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对国际化物流人才在素质、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模块、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模块。在三大课程体系模块中分别结合地方性物流行业特点的设置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其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利用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使物流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一)“情境教学法”。以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为平台,让学生担任企业中的虚拟角色,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企业运作的复杂和理论知识学习的必要。

(二)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典型案例或真实案件的“诊疗”过程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辩论教学法。教师作为辩论的

主持者、组织者和总结者,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 (四)主题发言教学法。教师提供主题发言题目及资料,随机抽查学生做主题发言。

(五)“读书会”教学法。成立读书

会,由教师指定书目,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阅读、交流并写出读书笔记,最后由教师检查、评阅、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最后,建立适用的教学资源库。在“互联网+”的职业教育技术革新时代,教师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学生输送可开展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翻转课堂式”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把那些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点设计成多种表现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表格、PPT、图片、动画、视频讲座、游戏、微课等等,吸引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即工作任务。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四、“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

依据学院教学团队建设战略,在整个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完善的师资培训制度,定量考核、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全程管理,保证教学团队建设的良性发展。通过五年的建设,加大专兼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专业改革与建设影响力,以及课程开发能力, 培养更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达到100%,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始终围绕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这一主线,在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加大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以上。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到企业实践,到企业兼职,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设备改造、技术创新等项目。增加青年教师比例,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再增加物流青年教师两名,通过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以老带新,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青年教师每年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到企业实践锻炼,使其懂技术、知流程,了解本专业岗位及岗位群对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完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和上岗实习制度,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源,从行业企业聘任多名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使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提高。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不仅承担校内教学任务,指导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更要与专任教师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编写校内外实训教材、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依托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请记住我站域名依据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原则,与企业深度融合,建立混合所有制的实体企业,突出“前厂后院”,围绕“校中厂”的两大校内实训基地,即自动化配送中心和快递运营中心,扩大原有规模,整合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国际物流实训室、物流3D模拟实训室和仓储配送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室及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引入“企业化”运营模式,使教学方式一体化。抓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内涵建设,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打破原有实践教学环节的传统做法,让学生的实践锻炼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实训教学实施方案、编制相应的校内实践指导书。与企业协商,共同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创新学生校内实践运行管理模式、制定校内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管理办法、做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和教学实施过程的资料档案整理工作。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继续与现有合作企业深入合作内容,增加合作项目,完善各项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建立可供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和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制定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书,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六、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一)开展社会培训

与企业紧密合作,针对企业实际需求,面向物流从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城乡务工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结合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及行业协会等部门的资格认证要求,开展物流师、仓储管理员等职业资格认证及技术技工认证的培训。

(二)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

加强校企合作,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专业建设团队成员参与企业物流各方面的建设方案制定与实施,参与搭建服务于省内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与企业合作进行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升级、物流作业流程整合等技术研发项目。鼓励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物流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增强教师教学科研研发及实践能力,作为“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10篇

高职院校应当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基础,对课程业务流程、核心课程、核心技能、基本技能进行总结,进而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依据。这个过程中不仅应当充分贯彻职业基本要求和社会需求,还应当对电子商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对实训教学基地的组织结构和基本规模的科学配置,构建出能够充分满足实训教学需求并且设备先进的实践教学场所。

1.1建立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总体目标

为了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在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具体建设中,高职院校应当将建立符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经营类专业实验和实训教学体系作为总体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并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地贯穿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而保证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2贯彻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基本原则

为了有效适应社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经营类专业培养目标,并且执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将电子商务岗位专业核心岗位群和核心业务技能作为实训的核心内容,同时要求尽可能与实际流程一致,实现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础上的实训和实验教学要求。此外,在选用实训基地的设备和教学软件系统时,应当给予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充分的考虑。

1.3科学设置电子商务实训的基本内容

为了提升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性,实训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建立在专业培养目标之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活动进行突出技能、符合地区发展需要、专业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纲领的构建。实训纲领由三条主线构成,分别是将主要内容定位为核心课程的基础实训方案、将主要内容定位为知识链和技能链的基础实训方案、将行业技能和业务流程作为核心的综合实训方案。

1.4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训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要求制定实训计划,首先围绕课程进行课内实训计划的制定,并且设计与章节相适应的实训项目。然后进行成果形式、时间、操作要求、操作环境、任务、目的、名称的制定。其次,在对知识链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每个学期基本技能实训计划的制定,然后对成果形式、操作要求、操作环境、任务、目的、名称进行设定。最后,围绕企业应用制定综合技能实训计划。

1.5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训环境和执行计划

高职院校根据计划和大纲开展实训项目,高校教职人员应制定各类实训基本教学环境和执行计划,然后中心针对设施、人员、实训时间、教学软件、实训室进行统一安排。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实训项目管理,教学总学时的百分之四十应当用于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心统一将实训时间划分为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并且需酌情开展技能链结合综合实训。

1.6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设计实训内容

具体实训内容的设计工作应当依据中心实训系统功能、知识链和应用技能、课程等内容进行,并且根据内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知识型、操作型两大类。设计的实训课程应当符合内容相对独立,能在一小时左右完成的要求。

1.7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心试验室建设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中心实验室应当包括电子商务基础实训室、电子商务和物流实验室、商业自动化实验室、创业实验室以及综合教学平台。

1.8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选择

在选择场地环境、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科研、实训、实验、大纲的要求。并通过相应的考察调研活动,确保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在实训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注意的是,在软件采购环节应当改变传统单纯购买的做法,通过和开发商的有效合作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要求的软件。

1.9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当在购置和引进实训教学资源的同时,通过对教学经验进行不断总结推动教师开展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开发、积累、编制工作,实现拓展教学实训资源的目标。与此同时,还应当在现有实训室资源和教学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和教学系统开发商、集成商的合作,共同进行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和特点的专业实训教学系统的研发,最终实现实训资源的优化和丰富。

1.10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平台

为了实现有效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应当完善实训教学环境,并通过自身网络系统和校园网的充分利用实现中心资源的整合,为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综合性平台。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通过在线实践模式、实习、实训等活动的开展,实现在线实训指导、在线考核、师生交流,进而推动资源利用率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在中心硬件设备先进性不受影响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应当对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完善并且不断拓展教学形式,构建连接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的共享型教学环境。另外高职院校在和企业、服务商、其他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强化资源共享水平,并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2现代电子商务实验中心系统结构

2.1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室

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室能够开展的实验和实训教学范围应当包括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网络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并且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系统配置,包括网络谈判教学系统、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电子商务师考试教学系统、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教学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平台。

2.2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

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应当实现卖场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流程、物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的实训教学。在实验室系统包括配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条码采集和应用、卖场管理、物流管理等系统。实验室应当在开展基本教学实训的同时,可用作开展针对社会企业的仓储配送、现代物流的培训活动。

2.3财务和网络金融实验室

财务和网络金融实验室开展实训和技能训练的范围应当包括企业经营和管理、财务审计、出纳实务、税务会计、综合会计、财政与税收、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财务跨级、企业财务管理、网络财务管理等。实验室配置应当包括的系统有网络金融业务流程实训、会计电算化流程实训、会计基础实训、网络财务流程、工商企业注册模拟、通用会计数学、财务管理和ERP等系统。

2.4网络营销和贸易实验室

网络营销与贸易实验室开展的实训和实验范围包括工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商务谈判、商务项目策划与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该实验室应当配置的系统包括工商企业注册模拟、工商企业管理与运营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国际贸易模拟教学、企业经营模拟教学、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市场营销课程训练、商务营销与谈判管理等系统。

2.5商业自动化实验室

商务自动化实验室需符合与电子商务物流实验室无缝对接的要求,实验室开展实训和实验教学的范围包括商品配送管理、卖场信息管理、超市管理、超市和购物中心商业自动化管理、连锁经营。此外实验室还需满足培训购物中心和大中型超市员工的需求。商业自动化实验室系统配置包括无线数据采集支撑、数据采集器内置、条码生成、POS机、卖场管理等软件。

2.6创业实验室

通过创业实验室可以利用体系性的职业教学活动对学生项目管理、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实际管理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了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目的,还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去企业中顶岗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深入了解社会最新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视野的拓展。

2.7综合实训教学平台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综合实训 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38-01

一、ITMC“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和竞赛系统”介绍

ITMC“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和竞赛系统”包含三个模块:网店运营推广、网店开设与装修和网络客户服务,通过这三个模块来实现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经营的逼真模拟。系统将学员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各自经营一个虚拟公司,每个团队由3-4人组成,每队成员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店长、推广专员、运营主管、财务主管),每队拥有500虚拟⒍资金,在同一市场环境下,各队按照同样的规则进行竞争与发展。

(一)网店运营推广模块

网店运营推广模块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数据魔方提供的数据,决定自己网店的定位和运营策略;根据经营决策完成开店、推广、运营和财务下的流程;通过设立办公场所,建立配送中心,店铺开设,制定采购投标方案,根据采购投标结果完成入库,能够根据运营数据进行搜索引擎优化操作和进行关键词竞价推广;针对消费人群开展促销活动,制定商品价格,提升转化率;处理订单,配送商品,结算资金;规划资金需求,控制成本,分析财务指标,调整经营策略等,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网店开设与装修模块

网店开设与装修模块按照网店开设流程,进行店铺开设、商品采编、网店美化与装修,主要利用沙盘平台提供的素材,完成网店首页的“店铺招牌、导航、商品分类、广告图、轮播图、商品推荐”的设计与制作,完成商品详情页的“商品展示类、吸引购买类、促销活动类、实力展示类、交易说明类、关联销售类”的设计与制作。

(三)网络客户服务模块

网络客户服务模块根据沙盘平台模拟买家的提问,及时准确地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模拟买家提问,训练网店客服人员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能力。系统模拟买家提问,学生模拟网店客服务窗口快速回答,系统自动判断背景企业规定的客服用语的正确性,并自动生成成绩。

二、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介绍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通过借助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将电子商务全过程中的交易信息与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对企业运行电子商务涉及的网店开设与装修、网店运营与推广和网店客户服务等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在网店运营推广模块以运营规则讲解、系统操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注重灌输一下企业运营的管理和财务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网店开设与装修模块,着重介绍店标、轮播图、主图和详情页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在网络客服模块不仅仅介绍快捷回复设置和问题回答的规则,还让对客户提问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了解客户常见问题的种类。总之,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适合开设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最后一个学期。

三、利用ITMC“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和竞赛系统”进行电商综合实训的优势

(一)系统内容全面,和企业岗位无缝对接

在电子商务领域,无论是进入企业从事电商运营方面的工作还是进行自主创业,都是借助第三方网络平台开设店铺进行产品经营。在店铺的日常管理中,运营是支柱,美工是核心,客服是窗口,而ITMC“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和竞赛系统”正是从运营、美工和客服这三个模块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店铺运营的内容和技能,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二)通过一次次选择,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网店运营推广模块需要根据小组的经营决策完成开店、推广、运营和财务下的各个步骤,在运营流程的每一步都要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对运营结果起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该系统对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分组模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网店运营模块,将对学生进行分组,各成员只有充分发挥各自职责,相互合作,才能够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如果各成员不能团结与协作,这对网店运营的结果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多次的分组模拟以及赛后分析总结,成员能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能发现队员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使网店运营取得好的成绩。

(四)多轮次对抗训练,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在学生已经掌握系统规则和操作的基础上,按照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规则,首先在班级里多次开展网店运营的比赛,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经营策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运营策略带来的不同效果;每一次比赛结束,都要让团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发现差距,直面不足。如此反复,通过多轮次的对抗训练,使学生掌握网店运营的基本技巧,学会利用数据魔方进行营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不断提升,各行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电子商务竞赛教学逐渐成为当前各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物流管理 专业实践 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16-03

一、前言

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出现了。十几年来,独立学院不断发展壮大,据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名单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共有独立学院295所。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公办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其有着自己的定位,许为民指出:独立学院的社会功能定位是融入具有市场特征和区域特征的服务教育体系,培养目标定位是造就应用型专业人才,发展战略定位是坚持特色化建设道路。以上定位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而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的教学体系建设普遍还不是很成熟,与上述目标定位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实践教学更是短板,培养的学生适应周期长、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诟病点。独立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又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随意性大、学生成绩考核片面性大等特点,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独立学院的定位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而有效制订专业实践教学规范,将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二、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一)物流管理岗位分析

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两大部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的行业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工商企业内部物流部门,其岗位以运营管理为主,主要业务处理能力涉及:采购、物料计划、配送、仓储管理、商品分拣和包装、物流设施设备的作业和管理、物流信息处理、运输组织、车辆调度、揽货、跟单、报检、报关、船务及相应的商务处理等。

针对这个问题,本人所在学校的物流管理系邀请了一批来自企业前沿的管理者、行业行政管理者、外校教授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岗位素质以及能力需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如表1所示。

(二)专业基本技能标准

专业基本技能指的是对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除了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系统而综合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毕业生具备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它是毕业生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物流系统具有跨地域、跨行业和跨部门运作的特点,同时物流企业要求在满足客户的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竭尽全力地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物流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基本技能,并具备宽泛的知识面,从而满足企业“多面手”的需求。根据表1中的物流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总结出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7项核心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三、专业实践内容体系的构建

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专业实践内容体系在实践项目和内容上循序渐进的配套。首先是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像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都应该包含一定的实践课时。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对运输管理的流程和优化技巧、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流程与优化技巧、采购管理的流程和优化技巧以及集成条形FID、PLC、GIS、GPS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和应用进行仿真实训或者现场实训;其次针对超出一门课程内容体系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开展专门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如物流方案设计实训、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景模拟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总结出物流专业实践的内容体系,如表3所示。

四、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构建

专业实践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为达到目标,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师资队伍、技术设备和学习环境等条件组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实践性教材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实践性教材能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技能和技术的培训进行有效规范。教材的建设特别需要综合考量,除尊重学习规律和务实精神外,还应体现4个原则,即操作性原则、序列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操作性原则是指对操作既要有“量”的要求,使之“熟能生巧”,又要做到“具体”,每次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设计得体的实验内容、安排合理的程序和可行的考核标准;序列性原则是指要求教材必须构成一定的知识技能体系,布点应科学、连贯、均匀、相对完整;过程性原则是指要采取阶梯式的学习方法,在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具有提高技术、技能的操作性内容,从而使学生边学习边自测,边实践边自评,边研究边自结;适应性原则是指教材的通俗易懂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容易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实践环节。

(二)实验室的建设

物流实验室采用仿真手段,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提升,它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的重要平台。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软”、“硬”兼施,既要开发或购买适当的物流管理软件,如物流管理流程仿真软件、物流方案设计及优化软件等,还要购置适当的硬件设备,开展工作环境仿真实训以及开展软硬件结合的高度仿真实训。除此之外,物流影视及实战推演课件、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实验资料也不可缺少。

(三)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学生适应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的速度,利用在校外企业建立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一是广泛开拓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保证实践基地的数量是实施顶岗实训的前提。通过广泛开展专业教师下基层活动、利用物流行业协会等方式与多家物流企业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为校外实践基地轮训计划的成功实施提供基本性保障;二是积极申报各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三是校企共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负责实训学生的过程监督、指导和考核,保证实训学生能尽快上手。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指导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选派物流专业教师到企业基层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巧;二是引进新教师的时候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引入一些既有企业工作实际经验,又有高学历文凭的人才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三是聘用企业物流岗位的管理者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

五、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制约实践教学的因素多,涉及面广,教学过程复杂,可控性较差,必须把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纳入全校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软件硬件相互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一)补上管理缺位

独立学院校内实践课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一般由实验教学管理科(属于教务处)负责,但由于物流教学实践不仅仅有校内部分,还有校外部分,校外部分的工作由各教学单位负责,形成教学单位直接监控和管理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导致教学单位在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实质上等于没有监控和考评。教务处的实验教学管理科有必要扩展管理范围,把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统一管理起来,切实负责起协调效果考评和质量监控的工作。

(二)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使得实践教学有章可循。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重视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规章制度的建设,要完善和制定设施、技术、设备、经费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效果。

(三)转换考核方式

以学生能力评价为导向,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生的考分为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用综合考评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取代单一考评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能力。加大实践成绩考核的权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能力确定的标准,走上以能力为导向的正确轨道,引导学生提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

六、结束语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应用型物流人才。定位包含现状、目标以及从现状到目标的路径选择。通过高考招录来的三本学生是我们的现状,合格的现代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最合理的配置和使用教学资源是我们的路径选择,而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并发挥出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有赖于教学规范的制定和实践。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环,不仅仅需要在软硬件上充实资源,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规范。明确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构建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辅以合适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和管理制度,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不是梦。

[ 参 考 文 献 ]

[1] 许为民.论独立学院的三个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