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人员管理论文

护理人员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10 09:45:07

护理人员管理论文

第1篇

1方法

1.1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其主要内容有:一方面,患者入院后即将院方规章制度、护理收费情况、抽血检查的注意事项、医德医风承诺书以及病房环境、检查时间等告知患者,同时将以上内容的常规健康教育便签发放给患者,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以减少因陌生环境产生的恐惧、紧张心理。另一方面,住院过程中医患者治疗为安排依据,责任护士可通过口述的形式将住院期间的饮食、手术前后的配合、支具固定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对于功能锻炼方法可进行动作示范;第三方面,出院指导,出院当天可将指导便签发给患者。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所掌握的锻炼方法进行了解,以评估情况为依据进行指导。护士长及质控员每周实施一次效果评价。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由主管护士进行护理,当主管护士上夜班或休息时,由代管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掌握患者的训练方法,再以评估情况为依据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这时在主管护士上班时可向代管责任护士询问患者情况,从而进行下一环节的功能训练指导。每周由护士长及质量控制员对其进行效果评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健康教育管理单,责任护士每天都要和患者交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护理重点、功能锻炼要求等落实到纸面上,自制成健康教育管理单,其主要内容有:患者姓名、住院号、住院日期、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患者皮肤情况、诊断既往病史、阳性指标等;入院须知、手术前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功能锻炼要求及护理要点等;护士长每周一次评价;出院日期、复查时间以及随访时间等。

1.2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相关主管人员在看到健康教育管理单后能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进展情况了如指掌,并由此为依据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的护理疗效做出切实的评估。同时,质量控制主管可以周围单位对患者护理康复的效果进行评价,在以评估结果对教育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防止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失误。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骨折患者都希望在出院后得到具体的康复训练指导。这时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管理单作为回访依据,同时制定后期康复计划,避免了患者在家中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如此一来,健康教育就会融入到入院、出院、康复,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了康复工作的全面性及持续性。健康管理单的应用,不仅避免了护理工作的遗漏点,也是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骨折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责任护士就可利用健康教育管理单上的对应信息进行回访,再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进行功能锻炼指导,该指导主要以居家锻炼为主,如果患者存在问题,护理人员也可依据健康教育管理单进行指导回复。在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责任护士需将患者病情评估情况真实的记录在管理单上,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对患者实施指导,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传统方法中,责任护士需将锻炼内容及方法告知夜班代管护士,再由代班护士对患者进行指导,大量的重复工作,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使得工作更加繁琐杂乱;而本文中责任护士只需负责8个左右患者,囊括护理、教育、观察病情等,在责任护士夜班或休息时只需一个护士代为负责即可。此外,很多刚入行的年轻护士由于刚入行,缺乏经验、技巧和相关知识,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遗漏了患者病情或造成工作上的失误。资历较浅的护士在工作中就要仔细阅读健康教育管理单,对患者日常行为、饮食、训练情况及皮肤等进行观察,严格按照管理单的内容操作,从而实现全面无误的指导患者。部分调查显示,当骨折患者常与护理人员交谈、沟通,会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当患者与护理人员交谈很少时,就会降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采取健康教育管理单,护士每天都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增加了两者的沟通时间,也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拉的更近、更紧密。本文研究显示,采取健康教育管理单护理的观察者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总结

综合以上叙述,健康教育工作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给予患者持续、完整的健康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功能训练情况,找到护理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减少重复性工作的发生,可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孔祥粉单位:山西省代县人民医院

第2篇

(一)实行绩效工资的原则

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根据各科室工作性质和医院发展方向,科学的确定分配方式,形成多级阶梯式分配结构,从而体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以及一流报酬,并将技术、管理以及责任等要素纳入分配因素中,以此更好的确定绩效工资。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绩效考核制度,遵循量效挂钩、激励和约束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医院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绩效工资核算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1、实行年薪制原则医院可以根据科室年工作量和个人工资级别设立年薪,平时按照实际数进行比例发放,对各项考核成绩达标及优秀的人员实行一次性提成奖励,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科室进行调整。

2、绩效工资归集要求医院可以将医生作为医生组的基本核算单位,将护士作为护理单位的基本单位,对两者分开核算、独立分配。护理单位必须优先满足本协作区医生组收治病人的要求,根据所收治病人的工作量按照医生和护士各自的标准进行业绩统计和核算。

3、考核方式在医院医护人员绩效工资核算分配中,医院应根据医生、护士、行管以及后勤等在同系列的不同岗位上设立质控目标考核指标,逐月进行考核统计。根据质控考核指标,逐级上报,将医疗服务质量与量效直接挂钩,并将每个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二、绩效管理在医院中的作用

(一)激励作用

医院传统薪资分配局限于反映不同岗位的劳动差别,难以真实体现出不同效率员工在同一岗位上的劳动差别,无法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基于绩效的薪资分配制度,能将不同个体在岗位上的表现很好的反映出来,有利于医院合理的考核和评价每一位工作人员,从而使得绩效薪资起到正确衡量工作人员实际贡献的作用。往往绩效工资将员工的个人业绩、科室业绩以及医院整体业绩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提高绩效管理的激励性。

(二)规范作用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综合反映着医院的医疗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医德医风等。因此医院必须重点提高医疗质量,对医院及员工绩效进行严格管理,使医院绩效管理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行为,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医护水平,促进医院和谐、长效的发展。

(三)导向作用

通过医院绩效管理能打造良好的医院文化,营造一个服务意识强、团结合作的良好工作氛围,帮助医院工作人员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增强医院凝聚力,使医护人员感受到医院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医院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绩效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

(一)准确设定岗位系数

为更好的实施岗位系数工资制,就必须对医院各个岗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按照不同岗位技术、劳动以及服务的复杂性,责任及工作量的大小,采取因事设岗和能设置二级科室绝不设一级科室的原则,将功能雷同、职能相近的科室进行合并,以确保岗位系数工资制能顺利的实施。另外,医院应引入基本的竞争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原则,选拨出技术硬、水平高的专业医护人才,以促进医院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科学的制定绩效

工资制医院需要对所有科室往年的收入、成本、工作数量及质量、效率指标以及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岗位风险、工作责任、实现绩效以及医德医风直接挂钩,与保健、行政、后勤等科室拉开距离,同时将相同科室中不同岗位、不同职级的人员拉开距离,从而使绩效工资制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与实施。

(三)提取足够的医院发展

基医院在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应该从大局出发,对医院成本进行综合控制与评价,在发放绩效工资的同时,抽取一定医院未来事业的发展基,为医院长期、健康、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建立完善的工作业绩

考评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医护人员工作行为,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医院必须制定一套统一、完善的考评制度,并全面贯彻落实到个人,使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并将其作为医疗服务质量、工作量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

(五)加大医疗风险赔偿

储备医院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医院绩效管理的经验,医院直接为医护人员投保,使患者得到应有的、合理的赔偿,减轻患者和院方的经济压力。同时医院应加强绩效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和技术服务质量水平,从而尽可能减少差错和过失。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护理;人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39-2

人类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把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成5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1]。护理人员管理是管理者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护理人员的需要进行科学指导、合理调整各需要之间的关系,消除焦虑与缓解压力,充分开发护理人员优势的管理方法,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的重要体现[2]。

1资料与方法

1.1实验对象本院从2008年1月―2008年6月半年内全院考核较差的30名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普遍存在无工作兴趣,积极性低,工作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因而导致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

1.2方法采用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的方法从工作纪律、服务态度、护理文书书写、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病人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分,继而将马斯洛人的基本层次需要理论结合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滞后因素,经过半年的实施,进行效果评价。

1.2.1护士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给予足够的病假期,让她们积极治病,争取早日康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提高经济收入,减轻生活压力。

1.2.2多次做护士自我保护知识宣教,改善病区环境和办公室设备,加强后勤保卫消除安全隐患;实行全院有应急上班人员制度,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组织人员协助,避免因人手缺少而造成的损伤性事件发生。

1.2.3采用授权的方式,根据护士的特长,让其分管某方面的工作,达尽其所长,适时给予鼓励与奖励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1.2.4活动,全员护士共同参加,上级领导参与。在欢乐的气氛里,增进长幼、新老、上下各种关系人群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大家互相了解,形成互相尊重的局面。

1.2.5进行多方位的护士素质培养。送学习进修10人,支持考试者报名,为其提供相关信息,给予一定的学习时间,在排班时安排好考试人员的考试时间。护理者,给予物质奖励。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心理满足需要,为其营造一个轻松的、可自由交流的、可及时解决工作上的苦恼及问题的环境。

1.2.6定期开座谈会,护理部与护士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时帮助解决护理人员的实际问题。

1.2.7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护士满意度调查,从中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与改进切入点,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

2结果

合理应用需要层次理论对上述3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方案调整后,2009年后半年再次考核,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见表1)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3讨论

3.1实施管理方案调整前首先对该30名调查对象根据需要层次理论进行评估。

3.1.1生理需要有1人患有慢性疾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3.1.2安全需要本院是综合性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存在有被患者及家属攻击的危险。

3.1.3爱与归属的需要由于传统因素等原因,本院护士大部分存在不被重视、不被认可等心理状态。

3.1.4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本院部分护理人员之间存在互相不信任,互相猜忌,互相之间不认同,不尊重等现象。其原因有三:①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差别。②新来院护士存在对医院、科室以及原有护士缺乏了解,工作方法有不同意见等问题。③领导与职工之间欠缺沟通交流,职工不理解领导。

3.1.5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以上原因,部分护士的积极性受打击,奋斗目标不明确,要求自我实现的期望值降低,持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

3.2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该理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应用广泛。本院应用此法对护理人员的需要进行评估,做出管理方法的改善,最终达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此法还可以引申到其他方面的管理中[3]。

4小结

护士是从事护理工作的主体,护理管理者应用需要层次理论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满足护士的身心需要,能更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目标的完成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3-45.

第4篇

【关键词】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法;临床效果

医院职能内容除了相关主治医师的工作内容外,护理人员工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和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管理工作直接对护理工作质量产生影响[1]。在医院护理工作管理方法中有很多管理方法,其中护理层级管理是近些年来较为受到瞩目的管理方法。在护理层级管理过程中,主要将患者的护理分级为四个界别,比如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而护理人员的分级则为高级护理人员、中级护理人员、低年资护理人员以及实习护理人员等[2]。在临床中与护理层级管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作者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中在本院选取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和评估,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作者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选取研究内容中的120例护理人员,计利用算机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并将这两组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28例,男性护理人员32例,年龄在21.23~42.23岁之间,平均年龄经计算为(30.11±5.42)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6.82±9.56)kg,平均身高为(164.45±8.15)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20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0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对照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30例,男性护理人员30例,年龄在22.25~40.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经计算为(31.77±6.77)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8.22±7.57)kg,平均身高为(163.77±4.77)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5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5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在本研究项目开始之前,以上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相关护理人员对本实验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参与此实验项目均属于自愿行为,同时签署实验相关自愿协议作为证据。为贯彻伦理学原则,在整个实验进行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均可以随时退出。以上所有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病程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5),因此以上病例在实验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照组中60例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例护理人员则给予层级管理法进行管理。

常规管理方法:院方护士长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日常进行分配。

层级管理法:根据观察组内部护理人员的职称和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等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另外还有助理护理人员,总共为四个级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层级别的护理人员都有自身明确的责任。

护士长职责。根据护理部门要求,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与本科室情况相符的工作计划,并落实执行计划,定时检查和总结相关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了解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实行人性化排班;对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培训相关护理人员;开展新护理业务;查房;掌握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需求;定期开会,总结工作经验,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护理组长职责。对风险较高和护理技术要求高的患者进行护理;发现科室中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处理医患矛盾;突况安排相关人员抢救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检查;对二级和三级病房进行查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吸收意见或者建议;协调其他科室工作人员。

责任护理人员工作内容:按照护理组长所分配的内容进行工作;告知患者医嘱;观察患者病情;记录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综合护理。

助理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助理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所指导的工作;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

将观察组护理人员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同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并对其进行分及讨论。

1.3.观察指标

显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高。

有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患者较为满意。

无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无变化甚至倒退,患者对护理有不满意情绪。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在实验结束后,将本研究项目所有实验过程中的研究结果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可信区间以95%作为标准。当数据比较结果为p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在经过不同管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经过χ?检验,检验结果为p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患者治疗期间,其护理过程能体现出一个医院整体的工作情况,且可以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3]。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护理层级管理方法为医院较为新兴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方法,其关键点在于根据护理人员的相关经验和能力等实施不同层次、级别的标准护理工作管理。护理层级管理系统善于在实际护理情况中找到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方法,提高医院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90%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60%,p

综上所述,层级管理法在护理人员的管理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还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云芳,李荣等.国内外护理层级管理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87-88.

第5篇

【摘要】 通过规范化培养1-3年内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构建对护理人才道德素养、理论和技能的强化、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其管理的能力,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塑造了一支更高素质的青年护理人才干部队伍,使医院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员 规范化培养 流程管理

规范化培养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运用科学地理论和方法,对1-3年内的年轻护理人员进行管理,使护理系统规范化,以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病人服务[1]。这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医院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公立医院的发展正需要一支眼界开阔、思路清晰、理论扎实、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来接班[2]。我院自2009年来,就对入院3年内的年轻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养,从理论到实践,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9级进入我院的新职工护理人员45名,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22岁,其中3年制中专21名,5年制高职大专11名,本科13名。在编的13名,合同制32名,均无工作经验者。

1.2 规范化培养的方法

新管办制定相关的管理流程,针对不同层次的新职工进行分类管理,通过业务讲座、新职工会议、做读书笔记、晚自修出勤率、、参加活动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年度根据综合成绩,作为考核评优、优先列入培养范围内的依据,评选出护理管理优秀新职工。

1.3 规范化培养的形式

新管办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每周二安排医院内副主任之称及以上人员进行授课、专题讲座、新职工演讲比赛、户外集体活动等等,让1-3年内的新职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增进彼此的友谊,从而也发挥了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新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2 规范化培养护理管理人才的成效

2.1 明显提高了护理管理人才的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三班倒的工作形式,平时见面的机会并不对 ,但通过规范化培养后,我们的护理管理人员能通过短信、飞信等方法,能确保各组成员准时参加每周的业务学习、收齐每月的读书笔记、每项任务传达到位并认真负责好晚自修签到工作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在自我衡量和满足的前提下,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领导及同事服务[3]。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护理管理人员对同事之间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而且更加培养了他们对工作、对同事心甘情愿服务的高尚情操。

2.2 不断提升了护理管理人员的交往自信和沟通能力

每位新职工来自不同的护理岗位,工作之余接触的时间并不多,通过规范化培训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座谈会等,彼此间沟通交流的机会明显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也显著上升。大家可以围绕共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2]。由此可见,我们护理管理人员通过规范化培训的平台,不仅能挖掘管理人员自身人际沟通的潜能,还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4],也在无形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了我们护理管理人员的自信心。

2.3 有利强化了护理管理人员的“三基”理论和技能水平

新管办定期组织1-3年的新职工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的考核,并根据成绩来实施奖惩规定:满90分者,奖励100;不满60分者,奖金扣100元;不满50分者,奖金扣200元;不满40分者,奖金扣500元;通过这一“三基”强化的考核形式,能够有效地督促护理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去练习技能操作,可见,不论在理论和操作上,都始终保持领先一步,为迎接医院总体考核或省级检察等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工作。

3 体会

新管办成立3年多来,开展晚自修576余次、业务学习144余次、户外集体活动3次,均取得了很好的评价与效果,让我们看到了护理管理人员通过规范化培养成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推进医院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崇和完善。

3.1 一种新形势的管理模式

规范化培养的成立是医院对1-3年内的新职工培养、教育和学习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新型的培养方式,激发年轻护士潜能、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5],也增加了同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可以说它不仅是单调的培养形式,而是更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和个人素养的提升,在规范化培训的这个大家庭中,不断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管理执行能力的培养,更加提高了其创新管理的能力。

3.2 一支新社会的管理团队

医院成立规范化培训办公室以来,关键点是注重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出“授之于渔”培养理念,把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护理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讲座、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构建新职工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6],不断在思想上灌输给管理热源积极向上的思想,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能力,从而为医院塑造一支熟悉医院管理、有较强行政思维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年轻管理精英团队,为医院的发展鉴定了良好的基础[2]。

3.3 一个新环境的自我提升

每个人都有显示自我、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的愿望,在同类性质的成员中,人人都希望自己成就最高,希望有机会显示自己的优势或展示自己的才华[7]。在规范化培养的形式下,就要求我们护理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深造,不论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上、论文书写还是组织活动能力方面,都要比同届其他人员懂更多地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操作,做事情都能顾全大局,考虑妥善,这样才有威信,以利于更好地管理其他的护理人员,一同带领他们前进。

综上所述,通过规范化培养护理管理人员的模式,使得培养后的护理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自信的沟通交流能力,扎实的理论技能技术,保证了护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荣娟. 新形势下护理管理的改革. 2011, 9(11): 704-705.

[2] 哈维超等. 青年管理沙龙在医院管理人员培养中作用探讨. 2012, 31(12): 69-70.

[3] 许梅. 浅谈护理工作者的护理素质与工作技巧. 2011, 9(12): 124-125.

[4] 张秀霞. 如何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2012,10(5): 1400-1401.

[5] 李峰. 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2011,18(35): 124.

第6篇

摘要:本文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特点,简要阐述了将心理护理的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的目的和方法,使护理人员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逐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消除侥幸心理护理规章制度是构筑护理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以规则和制度的形式,对某一文化加以肯定或否定,明确禁则和允则,它是全体护理人员共同遵守的办事准则和行为规则,是关系到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性文化和支柱性文化[3]。因此医院要完善护理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工作管理有的放矢。另外医院护理部可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标准,并不断修订、补充,量化后逐月进行百分制考核;定期组织晨间护理检查和夜间查房;充分发挥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的作用,每季度对全院的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大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全院并和科室资金挂钩。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集体荣誉感,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侥幸的不执行标准影响科室,从而消除了侥幸心理。

3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促进求知好学心理鼓励科室护理人员积极继续医学教育,定期举行科内护理知识考试、技术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者给予批评和再培训。

第7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常规护理;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患者、护理人员及探视者可能造成的具有伤害性的潜在性风险进行识别,同时依照实际情况给予相应干预处理的过程[1]。在当前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医护风险,从而缓解护患矛盾、提升护理质量并获取患者护理满意度成为了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2]。为进一步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选取本院152例住院治疗患者及17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现将相关报道作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住院治疗患者15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1.5±3.4)岁,文化程度初中13例,高中25例,大专15例,本科23例;观察组男39例,女37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1.2±3.5)岁,文化程度初中14例,高中24例,大专16例,本科22例。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1.2.1成立风险控制小组

以科室为单位,建立起护士长-组长-小组成员的3层管理机构,以此完善护理风险呈报及风险控制体系。在具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可依照护理职能的不同,将风险控制小组进行细分,例如可分为基础护理小组、消毒隔离检查小组、病房管理小组及质量监测小组等,后由护士长组织进行考核,并定期召开小组例会,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风险问题进行交流,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1.2.2确保制度落实

风险管理的执行需要强力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在采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流程的落实,确保各科室护理人员将风险控制意识融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实现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的转变。

1.2.3提升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水平

可针对不同层次的护士群体,开展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后对其进行考核,特别需要注意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各项全新护理方法及技术,以此降低护理风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2.4加强护患沟通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入院宣教,对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及潜在的风险因素等告知患者及家属,特殊治疗应经由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签字方能执行;护理人员充分注意自身言行举止,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禁止面无表情、冷淡、生硬等态度应付患者及家属。

1.2.5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

首先应明确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还可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以此提升应急应变能力。

1.2.6控制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护理文书作为医院及患者的重要文档资料,是病情观察及护理工作的原始文字记录,特别是在发生诉讼纠纷情况下,具有较高价值。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出院前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并于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成绩合格率及技能成绩合格率进行考核,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交接班遗漏、液体外渗、呼叫后反应迟缓等[3]。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风险管理前后护理人员临床考核、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风险管理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43%,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现代医护水平不断提升情况下,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医患矛盾、护患矛盾突出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护理质量的提升也是有效减少护患矛盾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关键[4]。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其可能隐藏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5]。风险管理最早应用在经济学领域[6],而医院内的护理风险管理则主要是指对患者、药物、设备、环境、护理技术、护理程序等相关风险因素的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护理风险管理应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医院各科室护理人员的更替以及临床新技术、新药品、新设备及新治疗方法的出现,风险管理也应随之作出相应改变[7]。且护理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及不确定性,加之护理行为的特殊性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存在着较多的护理风险,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发挥水平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更应通过不断更新护理风险管理工作,采用具有前瞻及全程性的动态管理,最终促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理论及技能知识水平,以此达到更好的避免护理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目的[8]。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采用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另外,在对我院选取的175名护理人员的调查中,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成绩合格率分为93.14%、94.29%,明显高于实施风险管理前的71.43%、7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43%,实施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娟 单位:丰都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田平,商玉环,姜超美,等.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3):54-55

〔2〕杨本琳,杜迎春,刘静.风险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78-278

〔3〕侯生荣,徐凌智,玄丽婷,等.风险管理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4):70-71

〔4〕程思锋.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45-46

〔5〕刘清.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159-160

〔6〕刘艮兰,杨丽凤,伍翊,等.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8(9):54-55

第8篇

关键词:跨文化护理;护理理论;文化照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59-0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与日俱增,国内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很多文化冲突和矛盾也突现出来,如在跨文化就医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不能满足患者除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外的文化需求。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在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从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需要。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综述。

一、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定义

跨文化护理理论由Leininger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提出,全世界护理领域普遍认可这一理论。跨文化护理学是运用护理学中关爱、照顾的理念和护理程序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据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和所在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护理提供了与其文化一致的高水平、多体系、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有效护理。这种护理理念也就是通过建立合适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认同,给予服务对象心理支持,使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恢复。跨文化护理理论的目标是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提供与其文化相一致的护理。跨文化护理理论以“跨文化护理”与“护理关怀”为中心,把文化作为重点内容,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概念――文化照顾、文化照顾共性、文化照顾差异、文化强加、文化休克、文化照顾保存/维护、文化照顾重建/再定型等。

二、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内容

跨文化护理理论以文化和照护为核心,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根据人们的文化价值和对健康的认识,为其提供与文化一致的、有意义和有效的护理保健措施。Leininger精心研究设计了一个跨文化模式框架,并称其为“日出护理模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阐述在一种文化体系中通过该理论的支持如何实现对个体、家庭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他们提供相应的护理照顾。这一模式包括以下四个层次:(1)世界观、文化与社会结构层;(2)服务对象层;(3)健康系统层;(4)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层。(1)世界观、文化与社会结构层:指导护理工作人员评估和收集宗教、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社会关系与价值观等有关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各方面信息。同时这一层次也表明,服务对象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世界观、环境内容等是人类照顾与护理所必需考虑的因素,特定文化人群的照顾价值观、照顾信念以及对照顾方式与表达的接纳与选择都受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2)服务对象层:以健康系统鹊姆务对象为基础,建立了包括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文化结构的信息系统,以及与文化有关的照顾和健康的特定意义及表达方式。(3)健康系统层:这一系统有利于鉴别文化护理照顾的共性和差异。详尽地融合了专业健康系统、民间健康系统和护理系统等领域的特征和特有的照顾专长。(4)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层:这一层次以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需要为目标,在文化照顾保存/维护、文化照顾调整/协商及文化照顾重建/再定型三种形式为主的护理措施的实施的基础上来完成与文化一致的护理照顾。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措施体现和反应服务对象的不同文化需求,而服务对象的社会结构、世界观、各种相关健康系统均可影响护理人员所采用的护理措施,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日出护理模式”中的第一、二、三层类似于护理程序中的评估与诊断阶段。护理程序的计划与实施阶段对应着该模式的第四层。而护理程序中评价的相关部分内容在“日出护理模式”中没有体现,但其主要强调系统研究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以便开启更有益于服务对象的行为模式,从而加强服务对象的舒适感,有利于其身体健康。

三、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

1.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既丰富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又完善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同时,它作为护理教育发展中的新领域,也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通过开设跨文化护理课程或对在职护士进行跨文化护理培训,培养出适应不同文化背景患者需要的优秀护理人员。同时,还可以在跨文化护理教育的同时,将该理论应用到护理科研或指导临床护理研究。而如何完成文化能力教育与现有课程整合,以及辅助教学策略探讨等问题成为跨文化护理教育研究的热点。要培养一个具备跨文化护理能力的护士,不仅要强化其各种技能、知识、观点、态度和实践能力,而且要强化跨文化护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与不同宗教、性别、种族、语言、文化、残疾、年龄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建立积极的治疗性护患关系。跨文化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具备多学科、多层次知识,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与其文化背景相符合的照顾。跨文化护理理论教育的加强,能够丰富护理理论和实践,增强护士与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护理效率,优化护理质量。

2.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者在掌握已有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和护理管理理念。刘逸文等指出,护理管理人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护士的需求有所差异的问题,在跨文化护理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尽量地去满足其需求,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及效率均有所提高。王颖等指出通过对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的系统研究和深入学习,护理管理者为了提高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及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先了解来自不同地域的护理人员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进行差异化管理,从而更好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最终实现护理管理目标。而对于护理工作人员来说,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既可以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整体的医疗质量,也可以更好地解决护理人员之间因文化、价值观差异造成的冲突,从而更好地处理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3.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由于护患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越来越突出,由此而产生的护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护士应当掌握跨文化护理理论,更好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提供共性和差异性的需要,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当前,跨文化护理理论已在ICU、特需、急救及临终关怀等多个临床科室得到应用。刘丹丹等在临床肿瘤护理过程中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知识体系,并将其用来指导护理工作,从医院、日常生活、治疗、出院等就诊的全过程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背景下的人性化特设服务,以此来消除肿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促进医患沟通及其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傅静等指出根据跨文化护理理论的要求,为了适应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临终护理工作,在临终关怀实践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同时对多元的文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够为临终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且与其文化一致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在生命的终末期拥有更优质的生命质量。

4.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意义。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发展,坚持以文化和照护为核心,将“日出护理模式”运用到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及临床实践等方面,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给予与其文化相一致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升照护质量和水准。同时,跨文化护理理论也可用于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跨文化护理理论对于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护理的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依据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Abdul QN,Dana M. Caring for a Bedouin Female Patient with Breast Cancer:An Application of Leininger's Theory of Culture Care Diversity and Universality[J]. ,2013,2(3):1-6.

[2]徐珍,林成凤.跨文化护理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17-19.

[3]孙毅,彭东风,刘耀辉.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1):2668-2670.

[4]石倩.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外籍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09,17(3):163-164.

[5]杜书芳,李晓玲.跨文化护理理论的评价与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6):74-76.

[6]马芳,张德琳.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灾后丧亲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9):1380-1381.

[7]郑儒君,李俊英.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9):2445-2447.

第9篇

眼科护理不论从工作内容还是方式方法上相对于其他科室有很大的区别。作为一名眼科护士长要适时根据科室及人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才能使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凝聚力得以提升,从而高效、出色、安全的完成任务。现探讨如下。

1 深化护理安全意识,督察并整改疏漏环节

1.1 认真学习安全护理管理条例,使安全意识深化到每位成员。同时借鉴其他科室已发生的差错事故和风险提示,有针对性的在科室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2 讨论相关医疗案例,强化眼科无菌操作意识,增强慎独精神,在增强工作责任心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中的法律意识。

1.3 利用每日的晨会,使人人参与安全管理,及时地提出安全问题并共同制定、执行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1.4 轮转护士及实习学生入科时,认真地进行岗前安全防范的培训,使其心中有数,以防范于未然。

1.5 组织相关人员对科室成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的综合能力。

1.6 每日护士长提前上岗,分别对早班、夜班护士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察,不定期的抽查各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做到使科室得到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

2 应用层级管理[1]理念,创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2.1 根据科室成员的综合能力(职称、学历、自身优势)进行层级管理。

其组织架构:

2.2 护理人员的分层使用

2.1.1护士长对科室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包括护士的工作安排;上传下达及对内、外联络;组织各种培训及考核;负责临床护理业务指导、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开拓及学科的发展等。

2.2.2备班护士在护士长的指导下,运用护理程序指导责任护士开展护理活动。能够做到灵活机动,及时缓解某繁忙岗位的诊疗压力,以确保井然有序就医环境。同时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2.2.3 责任护士在备班护士指导下开展各岗位护理工作,同时兼任科室各部小组长(例如:卫生部、知识部等),以便于门诊工作的开展和管理。

2.3 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

2.3.1 备班护士实行竞争上岗,由护士长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同时在科室内对其进行的背对背评议,以便了解备班人员的工作效绩及缺陷,并给与适时的指导。

2.3.2 责任护士由备班护士定期进行相关考核,同时根据其自身优势及工作情况分别兼任科室各部小组长,定期轮岗并及时给与工作指导。

3 注重工作细节管理,强化护理质量意识

3.1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护士长应有计划的制订专科知识点以方便大家学习,定期进行业务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各项操作都能做到稳、准、轻、快,即使遇到意外的情况,也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利用晨会或小讲课的时间组织大家阅读优秀护理论文,结合临床案例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积极鼓励大家参加论文交流或书写护理心得,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3.2 制定详细的考核、培养计划,进行规范化的培训。结合眼科特点,制定出不同年资护士的考核标准,每月从理论、操作两方面进行考核。同时依据成员的综合素质(职称、技能、特长、学历)制定培养方案,使科室内护理人才的梯队建设更趋于合理化,同时也使新同志尽快胜任科室的工作。

3.3 合理应用人力资源,做好统筹安排。眼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且眼科操作有轻、细、稳、快的特点。每位护士的专业技能各有所长,护士长在工作安排上应结合科室特点,合理搭配人员,采取互补的方法,即以老带新,使老护士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基本功和年轻护士头脑灵活、善于创新互为取长补短。同时每班人员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杜绝人力资源的浪费,使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3.4 严抓护理缺陷管理。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整改,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详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并及时的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对于发生的护理缺陷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要求责任人自行登记,进行原因和不良后果分析,自提防范措施,以加深对护理差错造成危害的认识。

4 提升领导者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护理团队

4.1 注重非权利性影响力[2]。护理领导者应塑造自身豁达的胸怀、坚定的信念、良好的控制力及敏锐的洞察力,并将之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凝聚力和感召力,使被领导者愿意追随[3]。

4.2 实施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领导者应胸怀坦荡,待人诚恳,知人善任,善于鼓励和培养下属积极、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同时做到荣誉面前,要谦让,当下属出现工作失误时要勇于承担责任。批评下属、处理问题时,应实事求是,以理服人[4]。共同营造一种积极的、温暖友爱的工作氛围。

4.3允许弹性工作制。管理者应创造性的排班,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照顾护士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要,以免失去安排的合理性而影响护士的工作热情,必须重视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将各种激励方法综合运用到不同的管理阶段。灵活的激励了大家协同解决难题,便于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和谐与平衡。

4.4 实行员工奖励计划。奖励方式应多种多样,可即时奖励,也可通过评选当月员工之星等不同方式实施。从简单的一声谢谢到发放奖券及祝贺信来适时的表彰优秀员工。共同组建一个快乐的团队。

5 效果评价

5.1 使护理管理更系统化。实施层级管理后,使得责任分工更加明确和合理化,完善了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大大增强了管理力度,使眼科的专科特点与人员的合理备置得以紧密结合,更便于门诊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5.2护士的服务意识及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提高。人性化的管理、有效的授权,不仅增强了大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而且使每位成员都明确自己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充分激发了全员的积极性。得到管理功能的最大化。

5.3 护理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大幅度增强。弹性的工作制和适时的奖励等管理方式使下属有了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强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友爱。使每位成员都爱院如家,各种矛盾冲突减少,创造了集体内部关系的和谐融洽。

5.4 提高了护理质量。安全意识的深化,细节管理的注重及人员层级管理,使大家的慎独精神及法律意识得以提升。在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护患沟通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患者对门诊的整体护理工作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萍.护理人员分层级使用的现状与发展.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8):15-19.

[2] 张文丽,宋丽华.当代护士长管理技巧.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6.6(4):24.

[3] 左月燃.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6-47,86,139.

[4] 蒋红梅,李力,王贤华.论如何提高医院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护理管理杂志,2005,7(3):40

第10篇

【摘要】护理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的兴衰。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在树立崭新形象,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广泛学习、提高语言修养,发展多元文化护理。

【关键词】护理人员; 素质; 管理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management means of modern nurse

Huang Gui-Lan

【Abstract】Nurs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health undertakings, it affect rising and falling of the hospital to a large ext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nursing should establish new image,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foster thinking of serving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extensive study, and improve languag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 multi-cultural nursing.

【Key Words】Nurses; Quality; Management

护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护理作为独立的专业,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及多方面的素质要求。

1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1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 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产生反应的科学,要求护士从简单、机械、被动地执行医嘱发展到主动做出护诊断,从躯体护理扩大到心身整体护理,这种发展势必要求护士的知识结构要扩展的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1]。护理的着眼点不仅仅在某一疾病上,而必须放在病人这个整体上,护理程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无论护理对象是个人、家庭还是社区;工作的场所是医院、诊所还是老人院,护士都应该以护理程序组织护理工作,这种科学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工作方法是护士为病人提供高质量、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根本保证。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能熟练地、有效地运用护理程序指导护理实践。在护理病人时,护士要能够正确搜集资料、准确提出护理诊断、独立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有效实施、及时评价,保证为病人随时提供可靠及最佳的护理。能够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体征、心理改变综合分析出病人的病因、需要,从而及时解决。对复杂变换的病情善于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客观分析和综合思考,满足病人需要。准确熟练的掌握护理技术操作,为病人减轻痛苦,赢得病人信任与合作,为良好的护理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保证护理质量。

1.2 科学研究能力 没有科学研究的专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专业,护理亦如此。护理学是具有很强科学性的专业,需要在充分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如注射需要有消毒知识,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需要疾病的知识,指导病人服药需要药理学知识等。因此,通过不断学习和科学研究来提高护理学科水平是每一位护士的职责。

1.3 计算机的运用及开发 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理论体系、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向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计算机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必将推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促进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充实新的内容,具有时代特征的、满足现代护理需求的护理信息学知识。

1.4 学习和教育能力 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这种改变可以反映在知识、态度和行为上。作为一个护士必须了解病人的学习需要和影响病人学习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学习健康知识。教是一个有目的、有系统地引导学习的过程。在教的教程中,教导者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动态互动关系。彼此交流信息、情感、认知和态度。故护士与病人之间必须相互信任与尊重。病人必须信赖护士具有教导的知识和技能,而护士也应尊重病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 [2]。

1.5 管理能力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科学在护理事业上的具体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参与护理管理的人员很广泛。医院内护理管理人员可分为几个层次。上层主管人员是护理副院长、护理部正、副主任,其职责是建立全院性的护理工作目标、任务和有关标准,组织和指导全院性的护理工作,控制护理服务质量等。中层主管人员是指科护士长,主要职责是组织、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政策,指导和管理本部门下层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基层管理人员是指护士长或病室组长,主要是管理和指导护士工作。护士所担任的工作也有参与管理病人、管理病房、管理物品的职责,进行一定的管理活动。因此,由于护理工作的以上特性,要求护理管理知识的普及性和广泛性。

2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的护理学,在未来除了离不开最基本的护理实践外,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多元文化护理。

2.1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 要提高护士的语言修养,首先必须热爱护理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个具有为护理事业献身精神的护士会将患者的康复看做是自己工作的最大快乐。从而就会自觉进行语言修养,对患者耐心、热情、关怀,尽职尽责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2 多元文化的护理 当代世界多元化的文化正在形成,而护理专业同样面临着如何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及提供多元文化护理的巨大挑战。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了解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探讨开展多元文化护理的措施,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满足服务对象身心、社会、文化及发展的健康需要[3]。

2.3 广泛学习,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患者从四面八方来医院就诊,把治愈的希望、生命托付给医务人员,寄予我们无限的期望。由此可见,护士的工作就是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水平的患者而满足其需求,这就是要求护士学习多学科知识,更多地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做到语义准确、词能达意,语言修辞得当,使自身的语言更具有力度和感染力,患者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从而提高治疗作用。

3 全面实行护士质量标准化管理

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质量控制的依据。目前医院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是护理部定期组织对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这种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常常导致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的短期行为,造成护理质量不稳定,不能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观。因此,全面实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患者的权利意识与自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如何靠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如何以医院的特色护理树立优势,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高品位的护理服务在今后将成为医院经济增长的闪亮点,而护士的个体素养及品格是实施高品位护理服务的保证,加强护士素质培训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类在发展,时代在变化,护理学科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亦将愈来愈全面,如结合护理文化概念,护士将会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一个崭新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向东.护士与职业素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1

[2]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122

第11篇

一、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护理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完整、客观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法权益。明确了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在组织讲座时,还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了强化护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规范要求,组织了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率为100%。

二、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定期督促检查医疗安全,重点加强了节前安全检查,增强医务人员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规范了毒麻药品的管理,做到了专柜专人管理,抢救车内药品做到了“四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有记录。抢救设备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功能状态备用。

2、坚持护士长夜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对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针对性、实效性改进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深入科室督促护士长每日工作安排。重点查新入、转入、手术前、手术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督促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4、组织了新聘用护士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她们树立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岗位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履行好白医天使的神圣职责。

三、加强了质量管理监控力度

1、护理部按照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时修订完善了各种护理文件质量标准及考核项目,检查考核中均严格按标准打分。

2、加强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洗涤、消毒存放、下收下送工作管理,保证了消毒物品的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3、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织了护士长及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新消毒技术规范、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及重要意义、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其内容纳入了“三基”、年终理论考试,无菌技术操作等纳入平时护理操作考试,通过每月质量检查和护士长夜查房,对护理人员消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重点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菌技术、卫生学洗手、环境卫生学、消毒监测的管理和考核。4、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基础护理全年合格率达100%

2)、特、一级护理全年合格率达100%。

3)、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4)、护理文件书写平均分99.57,合格率达100%。

5)、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6)、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一带合格率达100%。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9)、年褥疮发生次数为0。

四、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队伍

1、加强护理管理培训。对未进行岗前培训的护士长及老护士长进行了培训。

2、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选派骨干外出进修专科知识。今年选派护理骨干及管理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班人数达6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与美国专家共同完成的5例心脏搭桥术,14例介入手术及术后护理,使病人康复出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继续实行多渠道的学历培养。截止今年底,已有116人获护理专科学历,7人获本科学历。

4、加强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

5、完成了年青护士的轮转工作,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提高,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6、圆满完成各项继教培训。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市护理学会举办的继续教育,参加率达100%。护理查房每月1次,业务查房学习每月1次,鼓励护理人员发表科研论文。

7、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5.12”护士节举办了以倡导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多项活动,为新护士授帽,护士礼仪表演,护理操作技术展示。护理人员各尽所长,既强化了护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更好的为医院建设贡献力量。

8、规范教学,加强对护校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五、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1、护理部首先从业务素质抓起,按年初制订的“三基”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坚持了每季度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每月由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及一项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培养护理人员有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使病员放心,促医院振兴。

2、规范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让护理人员以端装、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3、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量化护理工作

1、为优化各班职责,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指导各科室实行排班,从运行情况看甚为合理有效。

2、在实行量化考核中,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新方案,增强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勇于奉献,热爱集体的精神。

七、围绕医院工作部署,积极协助

1、配合医院,完成了护士长的聘任工作。协助各科护士长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2、认真学习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相关文件,按照文件精神拟订护理人员编制,并配合医院全面展开人事制度改革。

3、围绕“创满”、“质量管理年”的中心工作,护理部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并按各项评分标准加以落实。

八、认识不足,不断完善

1、还存在个别护理人员态度差等现象,护理部将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150名护理人员。其中护理人员150名;包括主任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59名。护师80名。1.2方法。首先建立考核小组: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护师构成。科室对绩效工作进行二次分配,绩效工资的分配要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等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的工作人员继续保持,并努力提升绩效。督促低绩效的部门和员工努力提升绩效。确定考核项目:首先以医院、护理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为考核基础内容,同时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殊性,参考小组成员的意见结果制定考核项目。组织部门成员集体培训,参考、讨论、结合大家的不同意见完善考核项目。具体为:①设立职称绩效系数:根据医院和护理部门拟定的职称系数执行。②考核工作量为每个月的手术次数,每个月的小时数。正常工作时间的手术正常记录,加班,晚班、休息日值班按照档数记录。同时考虑到手术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手术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配合情况来确定最后的实际台数。③根据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的工作质量来进行考核评价:依据医院对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的准则和手术室护理人员岗位要求,让小组成员制定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品质评价准则,具体准则包含两部分。其一:基础品质,包含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讲文明懂礼貌、团结一致、有组织有纪律,这部分记为30分。其二:包含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品质准则,分为协助护士、清洁护士、巡查护士,计为70分。④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包含手术医生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每到月初可以给大家发放满意调查表评价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统计出满意结果。⑤奖惩制度:对国家专利、科学研究、新课题的研发、论文的发表、学术报告的交流、被医生和患者表扬等对医院和患者有所帮助进行奖励。被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点名批评者、不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办事、违法乱纪者、对领导工作安排不服从命令者,隐瞒因为自己失误引发不良事故者,各项考核不及格者都要做出相应的处罚条例。⑥绩效分配:统计绩效结果应在每个月的月末,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质量、患者和医生的满意以及工作贡献进行计算,绩效工资的发放也是要按照绩效结果来决定。1.3评估方法。①护理人员的护理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工作完成度、满意程度:通过绩效管理前、后手术室15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工作完成度得分来比较;通过向护理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表,统计绩效管理前、后对绩效工资分配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②手术室医生和患者的满意程度:1个月1次对患者和医生作满意程度进行统计。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绩效管理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考试分数和满意度。实行绩效管理后理论、操作考试分数以及工作质量和满意度(94.83%)明显高于实行前(72.56%),实行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对比绩效管理实性前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实行绩效管理后的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实行前,实行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绩效管理可以有效的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质量,更能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为日后评优可以提供重要依据。绩效管理在手术室护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医患满意度以及专业技能方面进行绩效考核,让相关人员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执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护理人员工作起来目标性更强,提高服务意识。护士长和各科室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化管理[2],真实记录日常考核情况。实施新的绩效管理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良性竞争,激发护理人员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自主学习,从而完善自身不足,实现自我价值。在考核成绩中加入医患满意度,就是要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而且医患满意度直接影响手术室的护理治疗,以患者为服务中心,患者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及时和医生、患者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配合好手术医师,不仅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预后。绩效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护理质量管理具有客观性、公平性等优势。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绩效管理的合理化,使护理质量趋于稳定,绩效考核运用正面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激励,绩效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绩效意识。同时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性质与内容,关注工作质量。通过护士长,护理人员自身针对每个手术室的各个岗位进行检查,监督,如果发现当中没有遵守规定的质量准则执行,要按照相应的规则扣分并记录[3]。必须做要保证真实性和透明性。护士长要运用职责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点问题及时进行现场的督促纠正[4]。该文研究表明:实行绩效管理后理论、操作考试分数以及工作质量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实行前,实行绩效管理后的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实行前。更加证明了绩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有效的提高医护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质量。综上所述,绩效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避免了平均分配的形式,合理地规避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消极工作的态度。体现了按劳分配,奖罚分明,绩效工资分配非常合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兴趣,更好地将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患者、医生、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越来越高,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管理能力也越来越高。

作者:刁逗 单位: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考核办

[参考文献]

[1]宋敏,侯淑肖.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4-6.

[2]温贤秀,蒋文春.护理质量成效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