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16:1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产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加强生态产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度。涉农企业应把科技人才培养放在重点位置上,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文水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品牌是生态农业价值的体现,创造成功的生态农业品牌能够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促进文水县农业经济发展。文水县的生态农业产业化要依靠品牌优势,加大特色生态农业的支持,深化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品牌的示范基地。目前,文水县已经完成了22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有出口西兰花标准化基地、葡萄温室试验示范基地、设施蔬菜示范园区、肉鸡养殖示范园区、貉子养殖基地等等。其中瑞驰景田3000亩西兰花种植基地成为全省最大保鲜蔬菜出口备案基地,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西兰花种植每亩销售收入13000元,利润5000元,直接带动农户2000余户,间接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北国风特种养殖第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已饲养貉子1.2万只。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生态主导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优势农产品。例如以凤城、开栅、孝义和西槽头为中心,发展无公害蔬菜,突出精细菜。结合文水县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无公害优质“女皇贡梨”、葡萄、干果等种植,更新品种,对水果进行深加工,苗木进行优化生产,促进新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指导农民养牛、养猪、养鸡等,实现优质牧草以及饲料的种植,形成牧草种植基地。加强畜牧产品的深加工,使文水县发展成为畜牧生产加工基地。截止目前,文水县的农业产业已基本形成十大产业链条。以大象农牧、森源饲料为龙头的40万吨饲料加工产业,以仙塔食品为龙头企业的红枣、核桃、果脯、长山药、绿色蔬菜生产加工产业,以诚信种业为龙头的制种、售种技术一条龙服务的玉米、小麦培种种植产业,以长青农牧、瑞驰景田为龙头的蔬菜种销产业,以贤美食业、胡兰食品、汇丰源为龙头的生熟肉制品产、加、销一条龙加工产业,以胡兰食品等养殖企业及合作社为龙头的10万头肉牛育肥产业,以龙泉农牧为龙头的种猪繁育、生猪饲养产业,以海华酒厂等40余户白酒生产企业为龙头的酿造产业,以野山坡为龙头的沙棘、梨业生产加工产业,以雪恩农牧为龙头的生态种植、生态旅游产业。
二、结束语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当前文水县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水县应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和布局生态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将农业生产与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并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使文水县的农业发展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农民增收,农民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石美珍 单位:山西省文水县国土资源局
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制造领域的各生产、流通、服务企业与相关机构有机结合,彼此之间分工协作,降低成本、保持产业持续竞争力,形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一个交易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相互交织的网络化系统。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由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竞争者企业、辅助配套企业组成的生产要素系统;二是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组成的服务要素系统;三是由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等组成的环境要素系统,三种系统相互依赖、竞合共生。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集群内外部要素相互协同发展的反映。
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分析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由最初的“个体”,到“种群”,再到“产业集群”,最终形成一个集群生态系统。本文将其归纳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演进,分别为集群企业个体的演进、种群的演进以及集群与外部环境的演进。
(一)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企业个体的演进机理
企业集聚会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资源禀赋等优势,因此集群内企业会不断聚集,但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及市场需求,企业间又不断进行着竞争。集群生态系统内企业个体间的竞争演进可以用生态位理论解释,如图1,其中a表示种间平均分离度,b种内标准变异,用a/b来衡量种间相似性。如果产业集群内资源有限,那么集群内各企业就会为争夺资源或者抢占市场而发生竞争。当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较狭窄时,即a较小,企业个体间相互重叠少,表示企业相似性低,没有或者很少有共同需求的资源,企业间竞争小;当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增加且相互靠近时,即a较大且越来越大,企业个体间相互重叠增加,表示企业间需求的原材料、资源及产品相似程度高,为争夺有限的资源,企业间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竞争促使企业间生态位分化,或某一企业消失,企业间此消彼长,达到平衡状态。
(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种群的演进机理
集群内部企业个体演进产生了众多种群,但此时的种群不具备协同、高效、稳定的特征,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需要集群内部种群进一步协调合作与竞争关系,优化组合,协同发展,实现1+1>2。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各种群间相互合作,互利共生。制造产业通过技术更新获得跨越式发展,巨大的产品市场需求,带动每个种群规模扩张。产品金融服务、质量管理、售后修理、产品污染处理等领域虽然不直接服务于顾客,不直接进行产品生产,但却是集群中必不可少的,为集群生产行业提供服务,集群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服务种群的支持与引导。政府、行业协会、工会等领域,为集群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政策、社会、文化环境,而且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流动,保证产业集群的生态性、开放性。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各种群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相似产业种群为争取更好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展开竞争,竞争力弱的产业被淘汰,生存性良好的产业得以留存,逐步实现最优规模,最终集群向科技化、生态化方向调整。以制造业集群为例,集群形成初期,制造产业在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巨大产品市场为制造产业种群带来了竞争优势,不断扩张,逐步成为集群核心产业。当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时,制造行业的优势不断缩减,相反,顾客对于服务质量、风险管理等的需求不断增长,外部服务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主导核心种群,进而改变了系统内部种群结构。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群不断进行竞争与合作,逐步形成有序发展的统一整体。通过充分竞争,各种群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通过长期合作,各种群间形成了固定的合作方式,满意的合作收益。产业种群演进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效应促使集群生态系统内部产业种群的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进一步稳定下来。
(三)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机理
产业集群的环境承载量是有限的,当集群增长到一定数量时,有限的环境资源和其他生存必需条件就会起到抑制作用,因此集群不可能无限制增长。本文使用生态学理论中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来分析集群发展的环境容量问题。逻辑斯蒂增长(Logisticgrowth)是指随着种群数量的不断上升,在外部资源的约束作用下,增长率不断下降,直到种群不再增长。
三、集群生态系统平衡相关分析
(一)企业间保持一定差异性
保持集群内企业的“多样性”。如果企业在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甚至最终产品上完全没有差异,则集群企业间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过激的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容易破坏企业间信任关系。因此集群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必须使企业间保持一定差异性,为集群快速发展增添活力。例如江苏沿江地区的化工产业集群,2007年江苏沿江地区化工行业发展迅猛,2007年总产值占全国的8.27%。之后沿江各个市县大规模发展化工产业,仅1年时间,沿江地区有66.67%的市县将化工作为主导产业,大量产品涌入市场,产品逐步供过于求,导致整个沿江地区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企业间适度差异性。同时政府、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加强监督、行业指导、鼓励创新等措施保证企业间保持一定差异性。
(二)打造集群生态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内种群间发展关键要在竞争和合作之间取得平衡。如产品生产种群、运输种群、销售种群等达到竞争均衡或供求平衡,从而形成稳定的生态产业链。在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辅助下,种群间就可以达到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选定产业集群核心种群。核心种群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起到一种控制和导向作用。围绕核心种群会产生一系列以物质、能量等交换为纽带的种群,这些种群利用核心层产生的副产品、废弃物等作为生产原料组织生产,形成一种协作补充、供需平衡的关系,完成生态产业链网的构建。2.合理利用资源,上下游企业依靠“食物链”建立生态产业链。合理利用水资源,下游企业使用的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采用上游企业的出水或者雨水进行生产。合理利用不可再生原材料,引入资源回收种群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库,统计生态链上产业的生产信息、废弃物流向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法律法规信息及其他相关领域信息等。通过对信息的实时掌握,可以提高上下游企业水资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例如沈阳机床产业集群建立的生态产业链,以沈阳机床集团为主导核心企业,拥有99%以上的自主知识产权,将高速加工、五轴联动加工等一批关键技术,运用于加工多功能数控机床、大型铣锉数控机床等产品,赢得广泛的市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集群核心企带动整个集群发展,沈阳机床集团将零部件生产以及对于最终产品的销售都分工到集群中广大上下游企业中,建设了部件产业团,创造了特许经营、特约服务的营销模式,集群不断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转变。
(三)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和谐发展
产业集群是一种依托环境、资源而形成的经济组织,在发展中需要考虑资源、市场容量、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政府相关政策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将集群数量保持在一个最合适的密度上。集群需要与外界保持不断的物质、能量、信息、资金以及人才输入输出,运用系统反馈机制不断调节,建立开放型的生态系统,引导集群发展。当外部环境变化时,集群内部企业和种群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节演化,以适应新环境;而环境也会随着集群内部演化路径的改变而改变,实现协同演化,从而达到一个新的稳定水平。生态系统要保持平衡,必须通过反馈机制,必须时刻根据反馈的结果进行调节。例如因为迁入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增加,过度啃食植物导致植物减少,植物数量下降后,就会抑制动物数量的增加。装备制造业集群生态系统就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必须在环境破坏不可挽回之前就对集群内部结构或者技术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例如在原材料不足情况下,可以通过提升集群生产技术,减少原材料使用,就会避免产品的急剧减少。集群反馈机制如图5所示。系统从外部获取生存所需。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集群生态系统对自身进行调整,提高种群多样性。然后,集群企业通过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给外部环境,进入新的选择,重复这个过程,不断演进,实现生态系统平衡。集群应该积极学习国外经验,成立科研机构,进行充分的调研;政府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程度的干预;构建集群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提高整个集群,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最终实现平衡。例如大连金州新区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孵化”功能,增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上下游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辅助区域产业发展。首先,种群内部企业间保持一定差异性,形成稳定的内部系统,截止2013年,装备制造企业277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24家,以及超过200家数控机床制造企业、模具制造企业,企业间保持着一定差异性,稳步打造着大连金州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其次,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群间协同发展。大连金州新区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产值在750亿元以上的集群,产业集群间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最后,大连金州产业集群积极实施生态化发展,依托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建成规划总面积700多平方公里的十大功能园区,在园区内建立污水循环利用处理中心、废弃物回收利用中心,真正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四、结语
关键词:农村循环型城镇
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在农村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原理以及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所建立的具有非线性生产模式的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体系,形成生态高效的产业、科学协调的管理体制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现代城镇。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如果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方式进行只能加深其不可持续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城镇要取得更大的、更稳定的发展就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倡导绿色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等形式引导小城镇向着环境友好型模式发展,并通过产业之间及内部关联性的增强,从而推进小城镇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协作与和谐发展,使小城镇向着高效性、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然加快。城镇化对于各类要素和需求的聚集、生产要素的集中、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其次,世界上的一些国家进行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但多数还是按传统观念从过程末端入手,停留在绿化、环境保护、环保产业等措施上,并没有探及城市系统的内核。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协调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促进城镇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的关键。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要走以往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提高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第三,农村循环型城镇的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兼顾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
二、建设农村循环型城镇符合农村居民生活方式革新的方向。
循环经济型城镇建设,要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进行经济战略性调整,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排放量;防止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提倡绿色消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加强环境规划,维护生态平衡,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生活品质是发展农村城镇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生活品质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基础环境的质量,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文化体系等。而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基本出发点,与人民群众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直接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都向往能在优美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因此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农村循环型城镇是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的重要方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促进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废气物排放、节约利用资源的目的。我国在现阶段推行循环经济城镇建设,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弯路,以较少的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当前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从发达国家发展的情况来看,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都将面临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多样化,对教育、卫生、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都大大增加。另外,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和自然成本地量的竞争优势。随着环境资源大量消耗和劳动力工资的提高,这一竞争优势将在未来10―20年内逐渐丧失。因而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保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来带动经济增长不失为一个普遍的做法。发达国家多数是在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无法继续承受工业化的后果而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粗放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结合起来,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良性循环之路。
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不仅能够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位,提升现代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投入的“脱钩”,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型城镇的生态化转型,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发展模式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较多位于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由于相对边远和闭塞,这类地区往往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态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蕴藏丰富而有特色,如黔东南、滇西北、川西北、湘西等地区。当前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这类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尽管这类地区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然而,从全国来看其发展现状还不尽人意,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与其资源富饶度极不相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旅游业属于综合行业,同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旅游者、旅游企业及其相关单位逐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功能、外部经济循环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功能、带动关联产业功能等,[1]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论文的格式。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一)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
民族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往往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拥有悠久的民族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地带。截至2008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有世界自然遗产5处、文化遗产3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2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别为17个、20个和1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3个;国家5A级旅游区12个,4A级旅游区180个发展优势,3A级146个,2A级212个,1A级43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21个,保护区面积达到8142万公顷。[3]与此同时,民族地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42.2%和51.8%,[2]生态环境良好,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民族村寨、民风、民俗、传统工艺等“藏在深闺人未知”,“多样”和“多元”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
(二) 市场需求优势
从目前和将来旅游市场规模看,中国现处在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快速发展阶段,需求旺盛,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而民族地区更是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除了个别特殊年份(2003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地震等),其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在不断地快速增长,如表1所示[3]。随着世界旅游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低碳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等旅游产品将会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民族地区自然和文化多元性、神秘性、原生性等特点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市场需求是现代生产和再生产的根本动力,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决定因素。
表1 2002―2008年民族地区国内外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一览表
年份
国内旅游人次(万)
增长(%)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增长(%)
国际旅游人次(万)
增长(%)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增长(%)
2002
11988
11.6
750.84
63.1
678.26
96.3
9.21
11.4
2003
12332
2.9
562.96
―25.0
215.09
―68.3
6.0
―34.9
2004
15470
25.4
764
35.7
388
80.4
10
69.7
2005
19022
23.0
962
25.9
485
25.1
13
28.0
2006
23529
24
1356
41
600
24
15.8
21.0
2007
29300
24.6
1698
25.2
758
26.3
21.8
38.0
2008
32400
10.5
2003.7
17.9
899
18.6
关键词: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一.四川省内研究现状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此课题目前的研究相关可以看出,目前省内关于此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西川羌族特殊载体进行档案史料研究。何永斌(2009)就从档案史角度对西川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思考和研究,并从古代羌族发展各总部与西川羌族源流概要、西川羌族档案史料的形成发展与特殊载体档案史料的分类构成、西川羌族特殊载体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三个部分进行分析。[1]2、就羌语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香瓜进行研究,耿静(2012)从语言与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关系谈起,从羌语对羌族文化保护的价值,并借鉴国际经验,以此为中心进行羌族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2]3、关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主要涉及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等。4、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整体价值角度去研究,贾天理(2009)认为羌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巨大价值,并为此提出保护羌文化遗产的相关对策。[3]5、关于羌文化旅游的建设和开发,徐学书(2010)认为可以将羌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这样可以实现羌族文化的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这对羌文化保护和发展具有巨大价值。[4]马琳(2010)就灾后重构汶川羌文化生态旅游区文化空间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5]6、对具体相关地方的羌文化的保护及开发进行相关对策研究,庄春辉(2010)就阿坝州藏羌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就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其目的在于推动抢救性保护。[6]
二.四川省外研究现状
省外研究对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研究则较为充分,可以借鉴其经验:1、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灾后重建经验研究,在龚珍旭和林川(2011)主编的论文集中就羌族历史、语言、,灾后羌族社会文化重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羌族文化的教育与推广等主题进行论述,论文集汇聚了诸多羌族一线研究学者们对羌文化的独到见解。[7]2、对羌文化的价值等进行相关研究,贾银忠(2010)就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唯一性、价值性等方面惊醒阐述和分析。[8]3、就多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行探讨,并就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政策及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杨自沿和仲新春(2010)提出就热贡文化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发挥其经济价值,能够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刘魁立(2007)认为文化生态保护为一个系统工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对文化生态保护具有巨大价值,就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内涵和特点做出解释。盛学峰(2009)就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这一工作提出相关思考,并就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整套系统体系如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等提出相关建议。杨金杰(2010)研究了云南文化生态实验区建设所给予的启示,在整体论、人本原则、科学规划等方面可以为其他国家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建设提供相关经验。
三.研究现状述评
省外的研究成果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直接涉及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研究是不足的;其研究多是集中在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研究上;其研究学术的学术期刊的级别过低,学术论文的质量也不是很高;学术研究缺乏针对性的理论及对策研究,多是从笼统的角度去谈这些问题;缺乏相关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的调研报告,因此,其研究的可利用性较低;研究多是从一个角度探讨,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永斌.西川羌族特殊载体档案史料研究[M].巴蜀书社,2009.
[2]耿静.羌语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12(1).
[3]贾天理.全力推进羌文化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北川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
[4]徐学书,喇明英.构建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3).
[5] 马琳.灾后汶川羌文化生态旅游区文化空间的重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6]庄春辉.阿坝州藏羌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J].艺术研究,2010(3).
[7]龚珍旭,林川主编.情系尔玛: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论文集[J].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8]贾银忠主编.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J].民族出版社,2010.
论文关键词:大设计,创意产业,整合设计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的时代产物,是信息时代和文化经济时展的产物。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近十年的发展,证明了其是最具前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产业发展规模上也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1创意产业及“大设计”观概念的界定
1.1 创意产业概念
创意产业指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能财产(即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包括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共 13 项产业。
创意产业相对传统产业是一个新的事物,“(20世纪)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在来临”。21世纪是创意主宰的时代,这一点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创意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每天产生的价值高达220亿美元经济学论文,并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增长。美国增长速度更达14%,英国为12%。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例如美国的好莱坞影视产业、迪斯尼等娱乐产业、软件产业、甚至美国的快餐、可口可乐等等都成为美国创意产业及文化的代表。
创意产业关注的核心是创意设计。这种创意设计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信息创意设计, 主要与高科技信息与互联网相关联,如网络设计, 各种软件设计, 数字技术设计, 手机增值业务设计;二是文化内容设计, 主要与各种媒体上刊载的内容或节目的设计制作相关如广告、电影、电视、广告、动漫设计;三是艺术创作设计, 主要与艺术、工艺品的原创性设计相关, 如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手工艺品、服装设计, 文学创作等;四是工业产品设计,主要与制造业各行业相关, 如建筑、陶瓷、汽车外形、商品包装设计等杂志网。
1.2 “大设计”观内涵
现代设计自上世纪初兴起以来,本来就是一个涉及艺术与技术,自然与人文、经济与市场的交叉学科,至今发展已近百年,人们对于设计的理解,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于设计的要求,设计业对于设计的定义与范畴都日益宽泛,设计的功能外延与相关领域也趋于复杂。在此形势下,包含“协作设计”、“绿色设计”、“整合设计”等等在内的“大设计”概念逐渐产生。当今的“设计”观念,已逐渐形成包含传统造型艺术、工艺美术、影视艺术、数字艺术、动漫游戏、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现代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等等在内,当然包括前面提到的“协作设计”等概念。所谓“大设计”观念,是以设计实现大协作、大整合、大统筹的方式,达到全民高素质化、生活艺术化、环境美化、社会和谐化的目标。譬如CI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从概念、行为、到视觉化的表达是一整套的系统运作。因此, 谋划、策略、创意、视觉化等等仅有平面设计的能力是不够的,它不仅是设计,还包括了策划等等。而“生态人文主义”也是大设计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在实践中,人们提出了生态经济观、生态法学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等等新的观点。使生态设计观念进一步渗透到城市的规划、建筑和环境设计、工程设计以及工业设计领域,形成了对这些设计的一种导向和组织管理模式。
基于“大设计”观的创意产业整合设计与传统的观念有所不同,前者更注重将设计学、哲学、文学、文化学、传播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广播影视学等多门学科进行整合与融通。除了注重建立创意产业群,培养一大批“创意产品”的设计者、开发者等等“建设”层面外,创意产业市场的培育和完善,培养更多“创意产品”的消费者同样重要,而且认为与传统产业中“设计”与“消费”相对分离不同,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创意经济,全社会往往即是设计者也是消费者!因此“大设计”观念的普及和全民素养提高与广西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密切关系。其中,协调发展理念的建立是广西创意产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2 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因素分析
2.1 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个人创造力。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创新性与创意不可复制性,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性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较经济学论文,尤为明显的特征,这也是其从诞生之时就赋予的主要特征,所以创新成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创意的激发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而创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并且随着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技术的进步,可以不断实现升级、转换。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强调人、人的知识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把文化创意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极为重要的高度,注重人和肯定人的发展。而创意产业源于人才的创造力、技能与才华,是智力高度集中的产业。艺术家的个人创意是产品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也是创意产业的核心源头。知识经济社会是充满创造性的社会, 只有创造出新知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才能为财富的创造提供源泉。
2.2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消费者的创意需求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消费需求呈审美性、娱乐性、时尚性、多变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生产过程中别出心裁,以新颖的、独特的风格,以特色化、个性化、审美化的产品特征来吸引消费者,生产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适合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增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从顾客价值创造的角度设计和生产的优秀创意产品能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带动衍生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消费者创造力也在不断上升。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与供给方的创造力有关,还取决于供求双方的交流与互动。创意产业中的消费者同样富于创造性,他们可以想象风格,消费者选择、组合并消费,社会或者消费者群体评价,消费行为不仅在消费过程中,而且通过多种反馈渠道影响创意。
2.3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企业政府的管理机制
我国创意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 这些政策针对本地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创意产业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各地发展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出台统一的扶持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杂志网。在这个阶段经济学论文,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引导创意人才和企业向城市重点发展的行业集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追求经济效益,这是由其市场属性和产业属性决定的,但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是经济行为,它还具有文化属性,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在“产业化”和“文化化”二者间相互促进中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政府引导创意产业相关政策,以及推进工业设计的相关政策,将工业设计公众化、普及化,提高创意水准:公益性设计展览、展示必不可少,将工业设计观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中普及全民设计观念,创立一套激励全民创意的机制及评判标准。
3促进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设计整合服务平台建立
创意产业以人的知识、智慧作为主导的运作模式,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而基于大设计观的整合设计理念,探索如何成立一个新的促进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设计整合服务平台体系,研究形成良好的创新设计转化机制,研究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让这个创新平台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图1)
(1)设置创意产业资源中心,运用现代的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协调各个高校、相关专业、学校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产业园等机构和相关企业,即教育及建立数据库等内容,加强对于本土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应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 12%;伦敦是 14%;东京是15%.而目前我国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
创意产业设计整合服务平台基于大设计相关专业:艺术设计、计算机、机械学、管理学等学科和专业,围绕广西社会生产和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在工业产品造型、功能结构创新、广告包装、环境艺术、公共艺术、动漫游戏、服装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为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艺术设计界搭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政策质询、设计质询、设计管理、设计培训、设计展评、设计比赛等与设计相关的服务,成为企业、高校联系的纽带。把高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设计的能力,形成全新的区域性艺术设计创新体系。
(2)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搭建设计与相关行业之间的互动平台:如各类设计网站、服务平台经济学论文,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融合;借助于网络将工业设计融入生活、融入创意产业;分类推进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孵化+投资”为基本模式,吸引活跃的创业投资,形成具有研发、投资、制作和培训的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拓展。
(3)利用高校在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成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提供专门的政策咨询,设计服务等。同时利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广泛和企业展开设计服务。
(4)整个创新平台是开放的,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学校的人能有机会随时参与进来,形成推广价值。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创意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所以,创意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需要对国内、国际市场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和筛选文化资源精华,正确定位和策划,突出特点,确立鲜明的主体、树立新颖的形象,创建出真正的文化品牌。
论文关键词: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对策
特色工业园区是新型的工业园区,它的建设促进了同类产业的集聚和整合,形成了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是当今许多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和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然而,企业在特色工业园区的集中并不必然产生集聚效应,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即要求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因而利用产业集群战略来指导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对策,对于提升园区竞争力,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特色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要素
我国最先对特色工业园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范晓屏认为:特色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要素体系是一个以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产业集聚为基础、以植根性和网络治理为特征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综合体。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产业集聚是园区长期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植根性和网络治理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基于植根性的不同层面,特色工业园区的支撑体系由四个要素层面构成最基本的结构。园区或企业的经营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经营所涉及到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知识信息等都要求企业与社会保持高度密切的关联,这使得企业嵌入了社会结构、经济网络和人际关系之中,这种嵌入的程度与内容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园区或企业的经营和绩效论文服务。支撑体系的要素结构包括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园内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关系,是整个支撑体系的内核。园区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区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关联结构,这种特定的植根性所带来的直接与非直接的关系对园区产生整体上的影响。
第二层面:园区企业与所在区域产业集群之间的产锡,是整个支撑体系的关键,它是围绕特色工业园区这个中心的更大范围的集聚。包括三个因素:一是相关配套产业,其技术的进步性、配套的可及性、成本的控制等为园区企业提供了较高的集聚经济性和生产效率。二是供应企业,其供应的多样性、质量的一致性、成本的低廉性、供货的及时性和交易的高效性也向园区企业提供了较高的集聚经济性和生产效率。三是竞争企业,竞争企业在特定关系和工业氛围下的竞合互动也扩大了对市场的利用。
第三层面:企业与区域各种社会经济机构之间的关联,这是更大的区域范围。它由三个因素组成:一是公共服务型因素,如政府各种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等;二是专业交易市场,提供共享的渠道和信息;三是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通讯、管道等设施。
第四层面:企业与区域性和国家性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关联对策,这主要是社会文化范围,这些众多因素间接影响了园区企业的经济行为,植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
四个层面的要素结构示意图:
图1:特色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支撑要素图
二、特色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1、特色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
产业集群是大量关联企业在地域上的“扎堆”,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傅亮,2006),因而,产业集群形成和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发挥的第一条件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工业园区是政府划出一块区域,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大量企业进驻和发展,使工业园区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远远高于非工业园区,这为形成产业集群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其次,要使包括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扩张优势等方面内容在内的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有效发挥,除了前面所述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外,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形成产业配套,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企业间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对策,交流手段和途径众多,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环境,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从而构建区域文化。而工业园区恰恰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形成。政府组建班子,有针对性地按照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对工业园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在企业引进上就考虑到产业的配套和企业的联系,通过设立中介机构和提供各种交流场所、交流机会,规范企业的竞争与合作的秩序,增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政策激励,推动企业联合技术创新,加强工业园区文化建设论文服务。因此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
2、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工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物品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如果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对策,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因此,工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产业集群协同效应的工业园区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事实上,国内外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是以产业集群为显著特征的。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园、中国的中关村科技园、台湾新竹科技园等等。
三、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
(1)培育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方式
首先,可设法将金融机构和特色工业园区发展融为一体,以解决目前园区企业获得贷款难度大,资本市场融资难的问题。其次,除银行信贷外,在政府倡导下对策,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最后,可统筹使用专项资金支持特色园区建设。新增工业的市级税收部分和土地出让的交易税费,可按比例提取,以建立用于支持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专项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廉租厂房建设,以及土地滚动储备、重点产业项目等贷款贴息论文服务。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
高效配置土地资源,首先要严格按照各特色园区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各种项目用地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其次要用好用活政府已经审批的建设用地资源,在确保城市交通、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的基础上,重点保证工业项目和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建设用地,并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和公共事业项目,留存足够的地块备用。再次要从严控制房地产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房地产商圈地空置土地。
(3)大力引进人才,完善创新机制
在引进人才方面,一是研究制定人才引进奖励办法;二是结合产业结构特点,探索建立支柱产业、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联系制度,重点引进高层次专家;三是坚持以项目引进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的策略对策,形成人才与项目的良性互动;四是采取技术指导、合作研究、咨询服务、学术交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来园区服务。
2、贯彻落实产业定位,促进产业集群形成
工业园区必须针对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十一五”重点产业专项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协调一致;工业园区要依托龙头企业和资源条件,重点引进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园区之间错位发展。同时,对地域联系紧密、产业配套性强的园区,要以产业链延伸和集聚为定位要求,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工业园区按照分区或组团划分,每个分区或组团只确定几个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要予以放弃或及时调整;同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和政策资源,加大产业布局的调控引导力度,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防止产业定位脱离实际,偏离客观。园区应认真贯彻产业定位对策,避免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培训产业集群并以此解决企业植根性不强的问题,打造区域品牌。
3、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业层次
针对解决产业层次低的问题,着重发展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围绕上下游能迅速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资源节约高质高效的产业、生态环保型的产业。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在提高园区效益和发展质量上下功夫,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以技术进步转变园区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创汇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入园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相对集中或优先安排能将上游企业的“废料”转化为下游企业原材料的项目或企业进园区,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支持,以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4、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定期召开“特色工业园区研究交流会”,交流发展经验,实行园区对口支援,从项目布局、投资、招商等方面加大对重点园区的扶持力度;第二,支持园区创新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的多样性,特色园区的发展应根据区域内已经具有的产业集群基础或者可能形成的产业集群来加以引导和扶持对策,以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在功能类型上,工业园区可以是以贸易为中心的企业集群,例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也可以是专门的生产企业的集群,例如浙江台州新河镇的帽业生产加工中心;或者是集中生产、销售、研究以及人才、信息、资本等支撑要素的中小企业集群,比较典型的如意大利普拉托毛纺企业集群;第三,加大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论文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树立“产业链招商”共识,创新思路,实施集群式发展、产业化招商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通过包装,采取组团招商、专业招商等模式,多措并举对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第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提升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全方位更新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等“三个服务体系”,实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
5、加强环保意识,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对策,发展生态循环型示范工业园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一是要尽快制定关于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及实施意见,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进行指导,贯彻循环经济理念,进行生态工业园区试点,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园区的生态化。二要加快循环经济法规建设,推行清洁生产,构建绿色导向机制。严格入园项目管理,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坚决杜绝引进国家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的企业。同时,运用经济杠杆,鼓励园区内资源的梯次循环流动,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三要利用政策手段,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发展的激励体系。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支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园区环保建设项目适当进行补助,对环保设施运行好的园区予以奖励。同时,对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园区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from Industrial Clusters
ZHANGHu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Science, China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Weinan city, Shanxi province 714000)
Abstract: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is a new typeof industrial par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depends on the industry connection and gathering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insidethe park, as industrial cluster. The thesis analyzed the supporting elements of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haracteristicindustrial park and th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proposed the strategy onspeeding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s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cluster;strategy
【参考文献】:
[1]范晓屏.特色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傅亮.南昌工业园区发展集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7
[3]潘文亮.重庆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调查研究,2008(8)
[4]孔瀛.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6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选题;写作;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103?06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作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以及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海洋大学作为应用型高校,在定位自身与职业类院校和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时,格外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日前举办的校级第九届赛事为例:2012年12月,大连海洋大学校团委开始组织学生申报课外科技立项项目,全校共申报213项,1000余名学生参与了立项工作,2013年3月,作品开始进入评审阶段。作为立项项目指导教师与项目成果评审教师,笔者参与了该校级赛事的整个过程,拟以社科类学术作品参加该赛事的态度、行为等过程情况及提交参赛作品和评审结果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学生实际科研训练能力做一些实证性系统探索,以窥“挑战杯”竞赛活动意义之一斑。
既往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研究,可分理论探讨和实践调研两大类。从理论验证性文章来看,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或科技活动宏观概述性分析较多,涉及微观具体问题和细节性问题分析较少;宣讲本学院或本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开展状况论文较多,对比分析高校间相关论文工作较少;笼统阐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论文较多,针对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类型区分相关论文较少。实践调研类论文又可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整体运作情况的聚类分析。另一类是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中心进行的科技作品竞赛或活动的宣传性介绍,这一类论文典型特征是自我宣讲或表彰,对竞赛或活动自身存在的问题鲜有涉及。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以微观性的某类具体作品为切入点,并结合某具体高校实践性竞赛活动为分析载体进行探究性研讨实有必要,且能为竞赛或活动的质量提升起到动力推动作用,此点亦是本文写作的重要逻辑原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因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所涉问题过多,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无非有三:一是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选题的探究;二是如何做好作品写作的过程控
制;三是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质量。
一、对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的选题
选题决定了课外学术作品的科研方向和水平,决定着科研的成败。有论者指出合适的选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对于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信心和作品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从大连海洋大学第九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类专项为例,所有62项作品涵盖学科包含了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科类专项要求的所有类别。具体而言,62项作品里,哲学类作品3个,占所有类别作品的4.8%;法律类作品6个,占所有类别作品的9.7%;经济类作品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6.5%;管理类作品11个,占所有类作品的17.7%;教育类作品1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22.6%;社会类作品2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38.7%。详细作品信息如表1所示。
从学生申报的作品来看,以下问题明显:选题过大,内容宽泛,框架面面俱到,总有完备答案,不会从实际调查和观察中独立自主地形成新分析、新观点。如,《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调查研究报告》、《新时期企业发展新思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探究》、《论网络人际交往的道德与智慧》、《关于目前中国房价问题的调查研究》、《浅析中国海洋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的海洋情结》、《论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法律无情与法律有情》等题目的选取明显偏差于学生自身能力,由所选题目可作出的预判是:学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知识背景下完成如此宏大题目。[1]
由此所引发的思考是何谓合适的选题,何谓好的选题,何谓面向特定对象科学的选题?不少论者认为价值性原则、创新型原则、可行性原则、有利性原则、具体性原则等方面阐释大学生应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参加各类科技作品竞赛[2]。诚然思辨性理论对大学生选题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如何更直观细致地寻求选题的优势化选择是更加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时间较近、更具权威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特等奖获奖作品,总结更具指导意义的科学选题标准。表2为特等奖论文具体信息。
获特等奖作品选题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小,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学校自身所处区位;二是研究视角较为独特,即使没有限定在一定的区位,对所选主题研究也不是大而全的;三是没有形而上的思辨论文,而是立足于学生自身实际,形而下地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应用性成果占据主导地位。由上可初步总结出大学生进行选题遵循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小、新、实。
所谓小,从认知规律看,先具体,后一般,用所学理论指导,去调查研究和分析具体事物,然后得出深化和改变甚至创新原来的一般理论。小意味着要选择以小见大的题目,需要智慧,创新和知识。比如,我们要研究调整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型。你就可以调查几个地方、几个小微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如何改变和创新经营模式的实践。所谓新,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东西: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新趋向。如:① 新农村建设中渔政渔港建设,动植物保护,农村饮水、公路、供电、安居、清洁、土地整治、海域使用等调研分析;② 战略性新兴产
业创新发展课题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调研分析;③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中的退耕还林还草、重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情况、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保护等进行调查研究;④ 教育发展课题中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民族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⑤ 改善民生计划中扩大城乡就业规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国有资本收益中的民生支出等调研分析。所谓实,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衡量:一是踏实细致的进行实践调研;二是所作出的结论或建议具有可执行性,能为社会、地区相关问题应对提供可资借鉴的实用对策。如针对我国矿难高发。湖南师范大学10名大学生历时两年多,走访了30多个煤矿,完成两万多字的《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调查报告,所提出来的三级矿难防控体系,引起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写作的过程控制
选题确定后需要系统科学地寻求科研路线,即需要以研究主题所确定的概念为中心,量化变量并提出假说,并确立相关研究方法证实或证伪假说。对于初涉科研的大学生来说特别需要考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建构层面;二是科学方法层面;三是具体写作层面。第一个问题所涉两个子问题,一是选题中以关键词为核心的文献检索和综述;二是选题所依存理论的一个系统学习。前者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问题形成、数据搜集或文献检索、数据评估、分析和解释及表述研究结果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承载着一项与原始研究相似的功能。例如,在原始研究和研究综述中,“问题形成阶段”包括界定我们感兴趣的变量,“分析解释阶段”涉及决定哪种结果是显著的。对于选题所依存学科的基础理论,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或专业原理。以经济类论文或研究报告为例,至少在建构作品时应当至少掌握以下三个方面原理:①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② 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③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出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并将商品在人们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对于科学方法层面,应该从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引导。社会调查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中确定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设计的具体要求,采用各种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有关材料,全面掌握总体及总体单位各方面的基本状况。在社会调查中一是要注意调查方式方法多样性:综合运用问卷、访谈、实地考察、讨论、案例以及文献查阅等。有的竞赛作品图省事,怕麻烦,只搞问卷一种。所以东西很浅。甚至结论不符合实际。二是要注意调查的深入实际,深入调查要求不怕苦、不怕累,要下真功夫。比如,东南大学几位学生去农村调查融资问题,不但坐硬板,还住农民家里,所以成果很实在,很具体,获得特等奖。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与汇总后,还需要系统的分析,才能揭示出资料所包含的众多信息,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依据资料的性质,可以将资料分为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借助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体现。要强调的是定量研究方法,调研可能涉及单变量或多变量的统计分析,因此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等成为要了解和初步掌握的科研方法。
写作是收获的季节,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事实、材料和资料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和提炼出你的新结论,新认识。就是有实践价值和学术含量,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 和内在逻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等。首先,要聚焦出鲜明的主题和创新点。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当充分而又简明的阐述为解决所提出问题而使用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其次,作品语言力求精炼、生动、有个性、有锋芒。先求通顺后波澜。尽量用平常的语言,阐明深刻的道理。
三、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的科学评价
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社科类项别评价指标的确定,我们综合了国家挑战杯及地方省市挑战杯的评审标准,确定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等作为大连海洋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以下简称哲社类)专项的评审标准,通过走访刚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哲社类评审专家,结合举办的前八届校“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评审标准中各个子维度相关指标,详见图1。
在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后,通过匿名方式征询了10名相关专家的意见,在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后,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指标中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因素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具体操作为,对评价指标中各因素的进行相应分级,系统将各因素分为一到五级,并赋值为0-1分不等,同时按照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给与不同的权重,即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区别对待,依照公式: 进行了加权评价,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
四、结语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机互动可有效促进双方更为良性地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以及关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素养,锤炼学生科学化思维。这种思维的锤炼应当具有体系性知识建构特征,如课题申报与结题、科技文献检索与获取、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发表流程、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
(2)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具体做法是,大一大二需要安排科研思维训练、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大三大四期间需要安排专业前沿理论研讨等相关课程。
(3)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将校、省(市)、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视为人才培养过程中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科研技能的重要载体,尽可能安排学生参与比赛,遴选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充足基金支配。
(4)成立直属于校直属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业)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本科生学分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尽早开展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尊重学生知识产权,并给予相应资助和奖励。
参考文献: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政府的一种职能,城市空间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城市规划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的统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有多方向、开放型的思维方式。城市空间和谐发展是城市规划的关键,同时要有城市规划的社会机制、法律机制、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相配套实施;城市规划面临着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城市规划的实施也是个动态的控制和引导过程,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因而城市规划要立足于现实展望未来,要有足够空问资源来应对,近期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城市规划要有弹性,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不可预见因素引发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即营造可持续发展空问。
1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工业化引起城市环境恶化,人居生态环境逐步受到人类的重视。60年代,大城市全球化的研究既与规划理论结合,也与政策和城市形象结合。分析了经济发展遇到的一系列的人居环境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围绕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人类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开发再生资源的思想,这根主线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体系和模式。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在于协调发展,人类应该共同致力于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近期与长期等等的协调发展。规划理论的探讨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协调发展核心是人,改善人的生态环境、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2代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2l世纪初期,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将努力实现达到较高的环境质量,理所当然要把反映和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当作首要任务。使城市具备健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论文参考网。使城市具备舒适的住房、优美的居住环境、方便的生活条件和齐全的服务设施;城市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来就说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城市环境。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应当是一个没有环境污染的困惑和压力,实现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现代化,为所有人提供足够住房,实现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强复杂地区的人类居住规划和管理;促进可持久的建筑工业活动行动的依据;鼓励开发人力资源和增强人类居住区的开发区能力”。
3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3.1城市全球化对城市规划功能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经济结构格局的变化,全球性地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论文参考网。城市中心区的结构、建筑的综合体的组织以实现更高的效率,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性流动,改变原来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的全球性迁移,区域城市群的依托和被依托关系逐步明朗,经济活动中心的全球性集聚,促使全球城市体系的多级化。各城市群中的产业分工各不相同,中心城市将更加发展,以实现其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和运作。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和地位与过去不一样。
3.2市场经济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在城市更新中,城市功能的转变和更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统的保护面临空前挑战,由于市场经济的地域在21世纪大规模扩大,受到经济力量和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力量不足的困扰,在土地级差的作用下,尤其在决策层常被急功近利的心态所支配,城市用地出现重构和置换,造成决策不当,城市的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原有的建筑的功能将得以改变和改造。新建筑的创作和原有建筑的更新,城市在全球化过程中加剧了世界各种文化在城市中面对面的冲突,将更加丰富城市的生活和景观。
3.3信息化使城市规划的时空发生革命性变革工业革命使人们向城市集聚而疏远大自然,人们的生活工作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信息革命则使人们居住和工作空间扩散并亲近大自然; 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工业革命使人们从郊外到市中心工作,家庭将重新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电子社区、虚拟银行等的出现,信息革命则使人们在效外工作到市中心娱乐、消费、社交等等。人们盼望共享空间、交际场所,更多新类型建筑的涌现,信息化社会使城市规划的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新的城市建筑形式将成为新城景观的一部分。
3.4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规划探索之路变得更加任重而道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前还处于城市化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渡期。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显然是一个挑战,对城市化有了积极的认识,对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探索之路变得更加任重而道远。伴城市化被纳入国家发展政策中。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逐步形成,并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识。论文参考网。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先集中后分散的老路,探索更为合理的城市化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在区域开发、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各个层面得到全面贯彻。
结论城市规划首先必须保护维护大地生命完整和健康的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它是城市及民居能持续的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必须做控制性的保护规划,然后才是城市的建设规划,避免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1]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陈秉钊.21世纪的上海城市规划构想.城市规划汇刊,(1995},(2)
[3]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魏中梁、陈开旭、华雪杰.山、水、城共生共融。城市规划,2001年第8期
1.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98.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山西林业产业,问题,对策
在当前,我国林业正经历着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时期,山西林业产业也不例外。论文参考网。山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建设“绿色山西”的目标,明确提出建设“绿色山西”的具体标准、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为山西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山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来,山西省在加速“六大”林业工程和“绿色山西”建设的同时,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拉动,使林业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然而山西省林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第一产业基础不牢, 以人造板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素质不高, 以森林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不高,相关部门管理不适应,政策制定不完善,木材和林产品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1思想上不够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
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林业产业有其特殊性:它既承担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又承担着为国民经济提供物质产品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促进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当前,我省林业正处在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历史时期,因此,有的人在认识上淡化了林业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经营目标,很多地方甚至把林业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对立起来,认为林业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就必然排斥林业产业的发展。这些片面、机械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林业产业的发展。
1.2缺乏规模性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目前,全省林业产业项目大都处在小规模、初加工、低效益阶段。论文参考网。这些产业项目企业不仅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也普遍比较低,除了少数外资企业和以进口设备为主的大型企业外,大多数仍处于国际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如:全省经济林干果加工余个,其中年加工能力在 吨以上的仅占企业有1000 2000,在 吨以下的占 ;全省林下资源开发项目有0.4% 500 97%多个,年总产值在 万元以上的仅占 ,在 万600100 1.10% 10元以下的占97.20%。[1]
1.3未建立健全的市场运行机制
目前,全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市场融资渠道不够畅通、流通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一是在融资渠道上,既缺乏国家投资支持,又缺乏银行等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和科学有效的社会融资支持;二是在市场流通体系方面,既缺乏大型的原产地拍卖交易市场和销售地批发零售市场,又没有形成健全的网络体系,用以紧密有效地连接种植、养殖、加工、贮藏、销售等产业的各个环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也存在缺少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对相关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有效协调和规范的问题。
2.加快推进山西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2.1政府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规划要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通过对我省林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省社会经济乃至全国发展对林业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进行预测,提出今后一定时期内林业行业发展思路、大致目标及主要任务,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及产业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要强化指导性和方向性,要通过林业产业政策明确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确定重点支持或者限制、制止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在政策上大力给予支持;对限制发展的产业和产品,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对禁止发展的产业、产品,要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杜绝。论文参考网。
2.2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挑选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到生产中进行组装配套、系统集成并加以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二是要大力支持新兴林业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尽快提高我省林业产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是要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并配备具有一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担任领导和骨干;四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开放共享的特性,建立林业产业信息网络系统,广泛收集国内外林业产业生产、加工、贮藏、包装、销售、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等各种信息,为全省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五是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力,针对各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作业等不同层次人员的不同要求,举办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通过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六是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要求的林业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是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自主科技创新,提高林业产业经营水平,推动我省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2.3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植产业龙头企业,以拉动整个产业向前发展。首先是重视并扶持引导现有的林业产业大户发展,使其发展规模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加大培养力度,扶持一批有特色的新的林业产业项目上马,给我省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三是根据林业产业发展未来走向,对现有的林业产业项目进行重组,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通过对一部分分散、低效生产的小企业的收购、兼并等,重新组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运营的林业产业龙头,这些支柱型的龙头企业应该能够对全省的林业产业真正起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省林业产业由独立、分散经营向“公司 基地”的规模化、专业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我省林业产业的经营水平。
2.4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协会作用
林业行业协会是由从事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种养和购销大户、以及相关科研、技术推广等组织和个人参加,为谋取、维护和增进全体成员共同利益,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可以说,林业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市场与企业、林农之间的中介服务组织,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民间的方式来处理贸易纠纷,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比政府参与效率更高,因此林业产业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显重要和突出。[2]相关部门要通过强化引导措施,改进我省林业产业协会工作,协会自身也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切实发挥协会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推进行业的技术创新、贯彻国家的政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形成行业发展合力,实现行业自治、自律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晋龙.山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06,(12),20.
[2] chinalmy.com/jjlt/lyjj/200606/27.html,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中国林牧渔业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