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语文阅读总结

小学生语文阅读总结

时间:2022-11-13 20:3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语文阅读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语文阅读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群文阅读;能力

新的课程目标更加强调了学生阅读的要求,不只是阅读内容的广泛性,在阅读速度与阅读数量上都有了定性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对此提高重视程度,尽可能的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要找到正确的群文教学方法,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总结了几点关于群文阅读的心得,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群文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和学方式的影响

教学改革不是对教或者学的单方面改革,它是对教和学的双向改革。因此群文阅读对于教与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1)“群文阅读”的落实意味着“教”的改变。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改变全面灌输的教学方法,把阅读的时间留给小学生,把小学生作为主体,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是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内容,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教师不能讲太多,语文教师问的问题也不能太过于琐碎。小学生在阅读完以后,语文教师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谈论和发表过多的感悟,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舍弃,学会放手,要让小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2)指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根据读物的不同的性质,引导小学生去尝试多种多样的方式去阅读。例如,精度、略读、浏览、跳读等方式。群文阅读就意味着不能着重要求小学生“朗读”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小学生学会默读和详略有度地阅读。

(3)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小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如果遇到了不懂的地方,语文教师不要马上帮助去解答,要牢记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让小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或者自己主动去请教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小学生的知识量和阅读能力会有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4)在教学过程中,以文本多样性为线索进行组文。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摒弃文章的单一性,引导小学生多阅读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文章。比如,在学年级下册中《泉水》这一课时,语文教师除了让小学生阅读文章外,还可以多加入一些描写泉水的诗歌或者绕口令等体裁的文章,这样就丰富了文体的多样性,使小学生的认知和语言都能得到发散和升华,还可以表达文章的个性,避免小学生阅读倦怠和审美疲劳。

二、群文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影响

第2篇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越来越重视基础阶段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作为语文学习重要内容,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发展较慢,当前小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低,严重影响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进行,难以达到原定的教学目标,部分学生甚至对语文写作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要积极总结经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把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

一、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处于独立意识的萌发阶段,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身认识到写作本身的乐趣,提高语文写作的积极性,从小开始养成学生热爱写作的习惯。

其次,能够提升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写作时人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反映事物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写作能力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拓宽知识面,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在写作中养成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习惯,最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提高写作能力能够使小学生终身受益。写作的过程就是体味人生的过程,当小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时,就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适时的引导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从而逐步热爱写作。高中对语文写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高考中语文作文分数占到60分,只有从小养成写作的习惯,提高语文写作的能力,才能为初高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小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天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而写作较为枯燥,需要一定耐力,需要对知识日积月累的积累,但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无法做到对多种知识的结合,语言表达能力不到位,很难把所所感所想行云流水的表达出来。另外,当今小学生一般在温室中长大,对生活的体验较少,缺乏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当进行语文写作时,小学生只能乱拼乱凑,以应付作业为主,大多都是流水账式的文章。

其次,从小学教师的教师层面看,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无法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写作的积极性,没有为学生营造自主思考,创新学习的氛围。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要把写作教学与娱乐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娱乐中形成对书目表达的兴趣,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完成相应的写作要求,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成就感。利用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开展写作竞赛活动,逐渐形成一种热爱写作的班级氛围。

2.结合实际,深入生活

在小学生写作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盲目开展活动,布置的练习作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度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把写作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进而丰富自己的阅历,对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感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3.加大阅读量,增强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阅读量的增多和知识量的丰富,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扩宽知识储备量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通过阅读可以学习作者的文字表述方法,在模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创新表达方式。通过广泛的阅读有利于素材的积累,把素材应用于语文写作中,能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度,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4.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小学教师要认清写作的重要程度,加大对写作的培训力度,制定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适时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学生加大阅读量,推荐较为适合的阅读杂志,如《儿童文学》,《青年文摘》。此外,校方要开展相关培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认识,为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写作教学工作时,让学生们意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开展交流活动,构建适合我国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语文;小学生;阅读理解;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几个因素

(一)学生本身的感悟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和训练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依靠学生本身的感悟能力,学生本身的领悟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先驱因素,具备了良好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学习过程中就会显得轻松自如,对于相关的阅读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接受,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将课本的知识加以延伸,增加个人的知识储备,对于语文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训练和培养

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毕竟是作为一种能力存在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课堂上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的。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是需要进行学习和培养的,通过能力的培养进行阅读的归纳和总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摸清相关的做题技巧。因此可以说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说还是需要训练和总结的,通过总结相关的题型,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水平的提高,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小学生语文的整体水平。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参与作用

语文的阅读理解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的互动,是心灵与情感互相共鸣的产物,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是决定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例如通过多媒体等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活泼、生动的画面感来进行熏陶和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说,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学生以直接的认识,这种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参与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通过象形的启示给学生感悟力的熏陶

象形的启示,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熏陶作用,即通过学生自发地行动,从而引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仅仅起到引领的作用。例如,语文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幻灯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直接地领会其中的意思;可以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的书籍,而不仅仅限于相关的辅导书和课本;将语文课文加以活化,例如让学生围绕着内容编故事、画画等等,多种多样的语文阅读活动都会给学生一种感性上的认识,这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他们对于语文的认识,这对于日后的成长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注重日常的积累,与生活搭建桥梁

语文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它又是对于生活的总结和升华,注重平时日常的生活积累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例如在讲解《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时候,“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为了更好地把握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观察真实的爬山虎,再与课文的描述进行对照,这样就能够做到真正的理解。无论是叙事性的文章还是描写性的文章,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生活的影子,生活永远是语文阅读的桥梁。

(三)努力地扩大语文的课外阅读量

不断地扩大语文的课外阅读量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读物的种类是很多的,例如熟背唐诗宋词、阅读相关的系列书籍,《绿野仙踪》《严文井童话》《爱的教育》《我们去看海》《开放阅读》《再寄小读者》《肚皮上的塞子》《灵性的王国》《我要做个好孩子》等等,多种多样的语文阅读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并在无形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直接上升为一种语文素质的提升。阅读量就是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源泉所在,也是决定小学生能够在语文的道路上走多远的根本保证。

(四)有目的地进行专项的阅读理解训练

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其实是有必要的,语文阅读理解的题型基本固定,对于文章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成语的填充、近义词反义词、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仿写句子等等,这些题型是可以通过训练实现掌握和学习的。在这个基础之上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诸如对于文章结构的几种划分方法(总分总、分总等)、文章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的认识,写作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这是在理论上的认识,是语文阅读理解的高层次学习。因此可以说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的学习和训练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只有从整体上加以学习和训练,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结语

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个人的成长和生活,对于日常的交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各个角度进行相关的培养和训练。语文的学习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美学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熏陶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积累,努力地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的阅读量,在这个基础之上要进行相关的理解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较为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给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讲解文章内容,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而且,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固定的阅读教学模式,阐述和归纳文章的大意和思想内涵,限制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的发展,使得阅读教学的效果较差。另外,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自身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并且通过训练、做题和总结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严重降低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实际的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组织和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技巧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具有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小峰会觉得阳光下的棉鞋很温暖?”“文章中阳光有什么含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阅读文章,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另外,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合适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授语文知识、讲授阅读技巧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金鱼、乌龟、鲶鱼和螃蟹,来体会小蝌蚪们找妈妈时着急、迫切的心理,感受妈妈对小蝌蚪们的牵挂之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本阅读量 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8-072-01

根据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上规定,小学一到六年级的优秀诗文阅读量应达到160篇,并能够背诵,课外阅读量至少应达到145万字。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为小学生的语言功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规定并没有涉及到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量应当达到何种标准,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如何安排课本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和重点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

阅读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步骤,是提升小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基石,因此,小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培养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由于小学生在思想上、学习态度上、认知事物的阶段上都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因此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不能过于苛刻,只要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读书认字能力,并且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就可以了。

(二)阅读教学的重点

小学教学的最主要任务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和较高的语文能力,而是要形成小学生对语文的基础认识,培养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小学语文阅读的重点是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以后的词语解释、文章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一)从阅读内容上来说,语文课本阅读量较为欠缺

小学生的词汇水平有限,因此过长的文章无法引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富有深刻内涵的文章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另外,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要学习生字、锻炼口语、研读语句等,这些都相对地压缩了阅读的时间,从而影响了的阅读量。

(二)从阅读的书籍数量来说,阅读书籍需要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为广泛,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认识,要不断地增加书籍量。当然,在选择阅读书籍时需要慎重考虑,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满足小学生跟进时代步伐的阅读要求。

三、改变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措施和方法

(一)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切实地提高小学生语文课本的阅读量,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书籍的选择。例如小学生对图像、插画的兴趣要远远的大于对单纯文字的兴趣,因此在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可以有倾向性地选择一些有趣的、生动的、形象的书籍。并且根据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阅读书籍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渐进规律,如文章从短到长、主题意义由表及里,让小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知识。

(二)注重阅读书籍的观念导向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世界的第一步,也是辨别是非、明确对错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阅读书籍应以积极向上、惩恶扬善、弘扬优良等主旋律为观念导向,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应当紧跟时展的步伐,将新事物、新观念引入进来,剔除那些落后的、不合时宜的。

(三)提高对课本阅读的重要性认识

小学语文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本教材的阅读,课外阅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课外书籍阅读就是“不务正业”,这种想法影响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事实上,阅读作为学习能力的一种,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提高对阅读的重视。教师应多推荐一些少儿读物给学生,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四)注重阅读总结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记忆能力有限,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随之摘抄记录是提高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鼓励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有用的东西进行摘抄,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包括语文课本阅读和课外数据阅读两大主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方式、范围、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水平和记忆水平,选择有内涵、新颖、活泼的书籍,鼓励摘抄、记录、背诵等方式,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和文章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贺玲.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76-81.

[2] 陈平.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探究[J].现代教育科

学,2012(12):142+95.

[3] 刘丽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

(上),2013(11):145.

第6篇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概念

所谓生本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的就是教师将自己认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部分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解决问题。这种生本教育理念,就是用生本教育代替师本教育,不仅是尊重自然和生命的体现,更是对儿童天性的顺应和支持。

二、关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建构

生本教育理念实质上就是教师把课堂主动权交付给学生,学生依靠自身努力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主动灌输知识,而是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三点探究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建构。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唤醒生命

虽然小学生无论知识面,还是学习能力,都有所限制,需要教师的悉心传授,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教师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作为小学教师,最为重要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能力。而针对小学语文阅读,应当唤醒小学生两个方面的思维:一是唤醒小学生的阅读意识,小学语文阅读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最大的,教师应当一改过去强行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和课堂氛围等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学阅读之中;二是唤醒小学生的生命感悟,让小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知识,并且通过阅读发现和感受美好的事物,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中蕴含的情感。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质应当是和谐生态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应当是追求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整个阅读过程应当是和谐生态的,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保障小学生快乐自由的成长。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两种过程:一种是师生主动交往的阅读过程,师生之间有效阅读交往的前提应当是自由和谐、轻松自在的阅读氛围,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倾听和总结,进而针对学生缺乏或者错误的观念和知识进行指导和教学;第二种是情感和认知和谐统一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的情感与认知和谐统一的过程,就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应当通过教学设计或者其他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好奇心。

(三)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归宿是只想生活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想生活化,应当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来帮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阅读和理解文本,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和实践。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加之归宿详细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师,应当想办法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面对生活,并最终指向生活,从而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知识,更学会如何理解生活和表达生活;另一方面是教学要回归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因为小学语文阅读的内容大多都是生活真实情境的再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生活经验,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充满生命力。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案例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要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当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准备阶段必须融入“生本”。首先要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经验、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问题困难等进行了解和分析,进而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形式和知识点,来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还应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让小学生分组学习;

二是通过情景创设来引入课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话题予以确定,也就是对课文内容的核心进行确定,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将学生引入情境和角色;第二个方面是各抒己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三是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获得感悟。主要方式有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和展示汇报三种,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要凸显生命质量的提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要对儿童生命力有所彰显,帮助小学生体会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同时赋予学生生命力,长时间的主动尝试会让小学生获得超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二是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和范围,注重对小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和教育,因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不仅要求阅读课文,根要求阅读相关文章和材料,拓展小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避免了“空中楼阁”式的教育效果;三是要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这些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丰富的词汇量、宽广的知识面、准确流利的表达、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写作能力。

第7篇

关键词:低年级 小学生 阅读能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82-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书、读、写”能力培养关键[1]。在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所占教学比重也最大,在培养小学生入学早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对提高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技巧总结如下,可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课改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因材施教,根据低年级小学生个性特质实施阅读教学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积淀和反映。个性虽有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2]。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倾向性越来越鲜明,个性特质也越来越固定。很多家长认为性格直爽、认死理、爱表现的孩子不够乖,高分和听话才是典型的好学生。实际上,小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是一个优点。从阅读教育的角度来说,活泼外向的小学生,教师可巧妙利用其个性特征,有效渗透教学理念,培养阅读爱好,抓住思维动向,善意鼓励,这样教师很容易和小学生产生教学互动,对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事半功倍。但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关注小学生个性结构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引导其个性特质正向发展。

二、注重低年级小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培养阅读兴趣

有学者指出,给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龄初期应尽早着手阅读量的积累[3]。帮助其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读物,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给小学生推荐各种好书,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比赛,鼓励小学生订阅、购买、和同学互换读本,培养小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和逛新华书店的好习惯,为学生搭建图书角、好书推荐活动等平台。书籍内容可涉及国内外优秀儿童手绘本、故事、漫画书、少年系列读物、童话书、拼音读物等。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量的积累,不但能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今后逐步培养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形成良性影响[4]。增大阅读量,激发小学生阅读潜能,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当前新课的改发展趋势。

三、运用有效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际引导式教育协会”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引导式教育”的理论由匈牙利学者AndrásPeto不断探索后所创建,是指通过他人的引导、诱发和教育,采用综合的康复手段,调动患者的自主运动等各方面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和参与意识[5]。以此来促进功能障碍者的改善。该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儿医学康复领域,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6]。在发达国家,通过将其融合在幼儿园、中小学文化课教育和康复训练当中,取得了不菲的疗效,深受家长及社会欢迎。此法在欧美、日本及香港等地非常盛行,近来来,在我国也取得长足发展。将此法运用到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上,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均是刚入学的儿童,从幼儿园大班和学前班升入一年级,爱玩爱说,自理能力较差,行为自由,注意力爱走神且集中时间短。对事情的观察单一,注意内容多与兴趣、情感有关。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低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上课不够专心、回答问题有困难、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等现象。有的小学生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有的爱磨蹭,写作业慢。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小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如果能运用有效引导,则可以使低年级的小学生从以游戏为主的生活顺利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阶段。结合小学生此期的特点,运用引导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没有科学的引导,不仅影响到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会给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留下潜在不良影响。低年级阶段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期,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和高年级小学生有所不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循序渐进,灵活运用适合其年龄阶段和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全面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语文素养,为将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课外阅读,2013,(2)106.

[2]刘玉娟. 小学生阅读动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中国特殊教育,2012,(10):90-95.

[3]Watkins M W,Coffy D Y.Reading motivation:multidimensional and indeterminat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10):58-60.

[4]李虹,伍新春,张洁,等.不同形式分享阅读对儿童字词学习和阅读动机的长期影响.教育学报,2010,06(5):89-95.

第8篇

阅读教学是农村小学低年级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小学生母语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爱上阅读,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总结一些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1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1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让小学生感受到这些文学作品的魅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小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就会慢慢体会到其中的一些内涵,这样对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感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当他们鉴赏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后,就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看到生活的美好,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1.2 丰富小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年龄是比较小的,在这个时期,丰富他们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自己的成长环境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因此,阅读教学成为丰富小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己认真、仔细地读书,就能体会到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这样也能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小学生在学习《静夜思》时,就会通过自己的真情阅读,慢慢的与主人公有一个心灵的对话,体会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然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心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小学生在听完教师的问题之后,就会思考问题,会勾画自己心中的家乡的样子。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小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小学生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3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将文中的语言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在学习过阅读过程中就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会培养自己的一个语感,慢慢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在日后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也会使自己的口语更加规范。可以说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2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2.1填鸭式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比较落后的,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的。因此很多农村教师在教学中是以讲解分析为主,教师使用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每天的上课内容就是,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让学生背诵文章的段落,理解每个词汇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语文知识,小学生在这样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之下,慢慢的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枯燥无味的,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给学生增加一些压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不到一丝的乐趣。

2.2教师片面追求考试分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对一些课文中内容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考试中的难题。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背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会背诵某些词汇,会背诵默写段落,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没有学习到有价值的语文知识,也没有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只是成为了一个背诵知识的机器。学生仅仅死记硬背一些知识是很难提高语文成绩的,因为这时学生的一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没有提高,他们在遇到一些灵活性的问题的时候,是难以解决的。

3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农村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农村的语文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摸索经验,不断总结阅读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不断的发展。

3.1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吸引学生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使阅读教学充满无限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泛读、配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方式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比如,在教学《骆驼和羊》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插图,让学生先观察插图中的动物,然后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文的故事教给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小学生就会带着问题阅读。小学生在阅读中就会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阅读的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课本中和同桌讨论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接着教师就可以指导小学生行进行分组,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就会理解课文蕴含的做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因为自己能做某种事情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自己不能做某种事情而垂头丧气,要有一颗平常心。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这样小学生在阅读课中,就会真正地感受到语文的一个趣味性。

3.2读说相结合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外,还要提高小学生的说的能力。在农村,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在教育方面是很难得到父母的关注的,他们的普通话能力也是比较低的。因此,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通话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语言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也是比较少的,因此,这时候教师培养他们的普通话能力是比较好的。这时语文教师可以先指导小学生读出课文中的一些语句,然后在反复说的基础之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学生在这个过程之中就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小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涵,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再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把书面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样他们的普通话能力就会慢慢的提高。小学生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中,就会慢慢的学会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样也能够增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一个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随文练笔;指导策略

目前,语文随文练笔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任务,在小学生入学学习语文起,就开始涉及写作,由最基本的看图说话为起点,然后一步步向字数较多的作文进展。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看重考试成绩,从而把考试结果放到第一位,正确的做法是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随文练笔的指导时,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练笔兴趣,明确练笔目标,丰富练笔形式,从而完成练笔的指导任务。

二、加强阅读,深入理解

现在在小学生的随文练笔过程中,他们经常没有材料去写,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例子和用语言来充实自己的作文。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范围过于狭窄,视野过于局限,不能有很好的作文题材。教师应该安排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一定数量的阅读,只有丰富自身的阅读量,他们的储存的才会越来越多,练笔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所用的写作技巧,作者是如何对鸟的生存环境进行详细描写的,从而提炼出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文章写作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多加练习

现在在小学生的随文练笔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来帮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十五课《猫》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自己亲眼所见到的猫,也进行练笔;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七课《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细微观察,同步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不同种类的练笔,就会使学生的随文练笔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生随文练笔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提高练笔水平,只有以学生为本,以大量的文章阅读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多加练习,这样,学生才会对随文练笔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点滴的写作练习中得到提高。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兴趣;策略;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97-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阅读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还能让他们增加词语、句子等知识的积累,因此阅读积累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要靠小学生自主阅读一些内容丰富的文章,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一些有意义的文章,从而受到启发,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充实,同时积累一些好词好句,看到好的作文素材还应进行重点摘抄,为以后的写作积累好的素材。

既然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兴趣就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要从小学生阅读的特点出发,转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创新。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的重要作用

1. 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写作困难是家长和教师都很苦恼的一件事。一方面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另一方面小学生不知道怎么正确使用很多词语,归根结底就是小学生的阅读量不够,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思路就会堵塞,不能发挥想象的空间,找不到好的素材去写作。通过语文阅读积累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他们在接触更多素材的时候对自己写作思路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阅读积累可以让小学生学会运用一些优美的词句和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写作技巧、文章构思和修辞手法等知识都可以通过语文阅读的积累来获得,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2. 丰富小学生的知识积累

语文阅读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通过大量阅读文章,积累好词好句。小学阶段是积累词句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学生的记忆力十分高,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可以让他们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这对促进其语言积累有重要作用。要让学生摆脱课本教材的束缚,通过课外阅读课、去图书馆看书等活动,提升其阅读量。在每次课外阅读课后,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鼓励学生将新学到的词句用到自己的日记或作文中。拓展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通过阅读科技方面的最新文章,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通过阅读一些贴近生活的科技小发明的文章,让他们对小发明的原理有清楚的认识,这对提高他们动脑思考甚至动手操作的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二、制约小学生阅读积累能力的因素

1. 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兴趣培养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兴趣是影响小学生阅读积累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小学生的读物都是老师和家长安排好的,自己想要读的书籍很难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同意,因此他们对阅读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检查,更别说阅读积累了。这样的阅读模式会导致小学生阅读具有功利性,阅读过程中没有做好词句的积累,导致阅读效果不明显。教师在平时布置阅读内容时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忽略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总是安排一些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读物,还要强制学生去阅读,有时候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词句,但不能真正地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样缺乏兴趣的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积累有负面的影响。

2. 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陈旧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一些小学语文老师的访问发现,大多数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阅读积累能力的培养,每天只是根据教案来给小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第二天没有对学生的阅读积累笔记进行详细的检查,只是一味地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倒是抓得很严,却在阅读积累上没有下大工夫。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阅读积累是为提高语文考试成绩服务的,忽视了阅读积累对小学生的重要作用。语文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语文教师不转变陈旧的阅读教学观念,很难制定出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有促进作用的教学方案,小学生就很难对阅读积累感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积累兴趣的有效策略

阅读积累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引导他们阅读最好的方法,如何从提升小学生阅读积累兴趣的角度出发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 在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和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教材多选用小学生易于接受且贴近生活的文章,可以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便于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句,这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小学生彻底领会课本教材的内容,还要积累教材中的好词好句。但仅仅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是不够的,不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在学习新课后,让学生阅读一些课文背景介绍的文章,或是写作手法和内容相似的文章,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主动地去积累词句并思考后面的问题选项,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通过以教材为基础的拓展阅读教学活动,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积累兴趣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用一个正确的视角去阅读文章,然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去的方法。

2. 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如果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文章,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心里产生疑问:到底是上课呢还是阅读课呢?因此要专门举办一些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的阅读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鼓励学生从家里带上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还可以举办阅读比赛,让同学们把自己近来读的书籍内容写下来,最后评比出“阅读之星”,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个学生制定一套完善的阅读计划,并对他们的阅读积累进行仔细的检查,还要考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是否到位。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阅读积累兴趣培养也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配合学校的阅读教学,为孩子建立一个阅读活动室,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购买一些书籍刊物,让孩子有目的地去阅读,并且要有阅读积累笔记,对孩子积累的词句进行认真检查。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兴趣,同时对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

3. 运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小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阅读 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从书面文字中采集意义的个性化能动行为过程,而语文阅读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阅读语文书面文字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阅读能力的过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根本任务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它既是学习字、词、句、篇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写作的必要前提。那么,怎样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使他们真正爱上语文阅读呢?我认为通过语文教师言传身教的感染、课堂上兴趣的引导、激发,阅读中正确方法获得的实施,是让小学生逐渐爱上语文阅读,并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审美享受、思想启迪的基本途径。

一、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走进阅读的“灯塔”

学生一般具有“向师性”的心理,特别是小学生这一心理表现的更加强烈。我们语文老师要引导小学生热爱阅读,首先自己必须热爱阅读,要自觉做引导小学生走进阅读的“灯塔”。当我们老师常把一些夺人眼球、新鲜、有趣、神秘莫测的书捧在手上、放在桌上,一有空就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并通过课外阅读课时间将有些名著、名人、有趣的篇章向小学生作精彩的介绍,再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引经据典时,学生就会被感染被熏陶。慢慢的有些学生就会留心观察老师带的是什么书,是怎样看书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看书的,看书时还做了些什么,都有些什么习惯等等。渐渐的有些学生就会自动地去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模仿老师的样子看起书来。这样,在不经意间,老师就成为小学生走进阅读、热爱阅读的闪亮“灯塔”了。

二、培养阅读兴趣是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的前提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语文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心情舒畅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才可能热爱阅读。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譬如,可以选择学生适宜阅读的读物激发兴趣。针对小学生整体年龄特点,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体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分年龄段、分类别地选择小学生适宜阅读的读物。即要选一些小学生很喜爱的,能消化的,内容健康的,能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积极向上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口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通过自己讲故事形式,描绘塑造一个个朦胧的意境和艺术形象,吸引学生到书本中溯源。如,讲《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孙悟空的故事、海伦.凯勒的故事……在学生被故事深深感染,很想看看原著的时候,再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阅读。由于学生心里急于阅读原文想了解故事的详细情况,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读完原文后,再请学生将故事较详细地讲给同学听,这更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还可引导学生用评价阅读效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需要反馈、需要激励,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阅读评价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将会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具体的激励、教学活动,是让小学生爱上阅读的捷径

1.运用激励手段,让学生乐于阅读。为了引导学生爱上阅读,鼓励小学生阅读更多的书,我们可灵活运用激励手段。如,鼓励学生参加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从学校图书室借书,“奖励”给积极阅读的学生看;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展示阅读成绩;定期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对积极阅读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等,让学生体验阅读后的喜悦,成功后的激动。这样,学生在获得阅读成功后,会更好地进行广泛阅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也会随之形成。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阅读。学生学会阅读的场所在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阅读的“实战演习场”。我们要根据学生、课文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指导阅读。如,一年级,阅读教学可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懂一句话,能大概说出这句话的意思;二年级,阅读教学可要求学生不仅能读通、读懂一句话,而且能用准确说出这句话的含义;三年级,阅读教学可要求学生读懂一段话,能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能从中体会作者感情……这样,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循序渐进地提要求,既有利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迁移,更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就具体的一堂课而言,在指导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生一般不喜欢教师一言堂,他们希望确立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尽量做到少讲、精讲,要把更多的主动权、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反复讨论,从中质疑、问难、解惑、领会情感,总结出阅读各类文章的可行方法为己所用。这样一来,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提高,阅读的速度自然会快、效果自然会好。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教学;小学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关键,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且语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语文教学方式,才可以在教学时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水平。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前,仍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违背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不注重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从而导致小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得不到提高。其实,对小学生而言,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才能读懂文章的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2.现在的教学形式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仍没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只注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就只能不停地学习知识,学生处于小学阶段,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稳定,在他们看来,老师做的一定都是对的,所以,他们无法为教师提出教学建议,尽管他们觉得语文教师讲课很无聊,他们还是采用认同的态度来接纳知识。

3.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

语文教师由于课程繁多,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停地讲课,而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实,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如果想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容忽视,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效地完成语文阅读教学。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能力

由于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断地指挥学生、帮助学生学习,使小学生不能够自主学习,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自己解决,只知道一味地寻求帮助。同时,语文教师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整个课堂,导致学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

2.教师和小学生缺乏交流沟通,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良好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力,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却缺少这种氛围,主要是由于语文教师无法带动课堂气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不能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时也不经常提问小学生,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重,教师在教学时同样也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缺少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因此,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极大的帮。但是,语文教师总是在教学时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讲完知识点后就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对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总结,从而使学生不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也就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

三、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策略

1.增加小学生阅读的训练

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小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使学生在阅读时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比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然后找同学读课文,最后让学生一起读课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朗读每个自然段,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阅读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沟通,体会学生的思想情感,并因材施教,只有教师得到学生的信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从而使教师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采用趣味性的阅读教学方式

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必然会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经常更换教学模式,制订相关的教学方案,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阅读训练时,通过播放音频,使学生感受阅读方法,再播放相关的音乐、图片,使学生体会其文章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的好坏,关系着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只有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重视,才会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并对以后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亚,骆文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1):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