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2 05:5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圆内方 :
拼音是wài yuán nèi fāng ,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指为人处事之道,表面随和,内心严正。也指钱币历史故事。
解释:
圆:圆通;方:方正,严正。比喻为人处事圆通豁达,内心有固守的准则。也指钱币。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高级;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汉语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汉语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体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跨文化教学。要学好汉语,必须学习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同时,越是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内容,越能在中高级阶段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为将成语教学引入上外附中国际部中高级汉语课堂,2013学年第二学期,本人开设了《成语天下》拓展课。
一、课程说明
《成语天下》选用我校国际部自编教材,适合达到新HSK五级左右的中高级汉语水平外国学生开设。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课例的教学对象为我校国际部的12名来华留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所掌握的汉字量大约在1500左右。这些学生大多都来自日本,所以他们平时很大程度上都用日语交流,相对来讲,其口语表达能力稍差。但是这些学生个性淳朴,学习态度端正,在课堂上他们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在课上的任务活动中也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合作态度。
三、教学任务分析
根据我校国际部自编教材教学大纲,本课的教学任务为:
(1)了解《盲人摸象》的词汇与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成语内涵。
(2)用汉语改编该成语故事,并进行表演。
(3)提高学生对汉语、中国文化的兴趣,学生能用汉语思考、讨论、表达、交际。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事先将毛绒玩具藏在讲台里,请学生上讲台先摸后猜。由于学生对老师准备的东西并无预判,因此在“摸”和“猜”这两个过程很好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情绪。黑板出示本课关键字“摸”后,引入课文学习。
2.课文学习
将学生分成三组,每四人一组,根据老师提供教学材料,小组讨论后完成相应任务。
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大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大象是什么样了。”牵大象的人把大象拴在树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大象的身体,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原来像①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大象跟② 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大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大象跟③ 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大象跟④ 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对,谁也不服谁。牵大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你们每个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怎么能断定大象是什么样子呢?”
这个成语故事说明:
小组任务A: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填出①至④的内容。
小组任务B:理解成语内容,体会该成语的内涵。
小组任务C:故事接龙,复述《盲人摸象》。
3.跟踪评价
在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任务的时候,教师在教室内巡查,可使用“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见表1)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观察的时候应该尽量观察注意到每个学生,避免注意力被表现活跃的学生所吸引而忽略其它学生的情况。
4.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课文学习后,教师对本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出《盲人摸象》蕴含的道理。本课布置作业为将《盲人摸象》课文改变为剧本,分组排练,下节课上表演。
五、课后反思
总体上,学生反应不错,配合度较高,小组讨论热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的成语是可以有故事可循的,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盲人摸象”、“揠苗助长”、“掩耳盗铃”、“请君入瓮”等,这些成语的故事性非常强。如果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就不难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运用故事讲解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成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所以对中高年级的留学生,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看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来感受成语的魅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故事中的成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汉语则是一种发达、丰富的语言,而成语植根于肥沃的中华文化土壤之中,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生生不息且枝繁叶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使外国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所教授的成语,有的来自历史故事,还有的来自民间传说等等,通过这些成语不仅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完整、透彻的思想内容,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
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兴趣之所在,却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展开成语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还会为词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
关键词: 成语 古代汉语 修辞现象
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汇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整体性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被应用,这便是成语。它是古代汉语的精华,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言简意赅,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语言。它为古今汉语搭建了一座桥梁。因其传承性、沿习性而蕴含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法特点。本文旨在从古代汉语修辞的角度对汉语成语做透视分析,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成语,提高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
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古人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早就谙熟此道,故而作为古代汉语精华而传承下来的成语,蕴含了许多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现就这一现象进行论述。
1.成语中的夸饰现象
夸饰是古籍中常见的修辞格式。早在《诗经》中就多有运用,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夸饰将客观的人或事物的特点,通过主观情意的夸张渲染与铺饰形容,使它与真正的事实相差很远,往往使句子或文章呈现言过其实、一鸣惊人的效果,给人深刻印象。成语中也不乏这种修辞现象。如“喙长三尺”,嘴长三尺。夸张地形容一个人特别能言善辩。“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帽子。夸张地说明一个人愤怒到极点。这类的成语还有“倾城倾国”、“气冲斗牛”、“垂涎三尺”、“点铁成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不逐一列举。
2.成语中的引用现象
古人在著述时,援引他人之言或典故,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便是修辞中的引用。引用的形式有三种,即引言、引事、引文。这种修辞格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是古代典籍中常用的一种,因此也多见于成语中。
2.1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典籍记载的格言、谚语、民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千金一诺”,这个成语本身是一句谚语的引用,出自《史记·季布列传》,季布为人行侠仗义,非常讲信用,因此在当时的楚地就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后来人们便用“千金一诺”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非常守信用。“出尔反尔”,战国时期,邹国与鲁国交战惨败。邹穆公问计于孟子,孟子则引曾子之言“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也”指出了邹国失败的原因是不爱惜百姓,所以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后人用“出尔反尔”说明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唇亡齿寒”、“陈力就列”等皆属此类修辞格的成语。
2.2引文。引用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增强说服力。如“同心同德。”语出《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后人常用以表示思想统一,信念一致。“白驹过隙”,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以此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像这样的成语数量很多,如“过犹不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坎井之蛙”等,不一而足。
2.3引事。引用历史故事。如“高山流水”,典出《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就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这种引用历史故事的成语诸如“毛遂自荐”、“负荆请罪”、“指鹿为马”、“卧薪尝胆”、“孺子可教”等俯拾皆是。
3.成语中的譬喻
譬喻是一种运用想象和联想,以具体而熟悉的事物,比方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有明喻、隐喻、借喻等形式,往往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或使说明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是古代典籍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因此,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也多有存留。
3.1明喻。常用“犹”“若”“如”等喻词加以表明。如“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甘之如饴”,认为那个东西或那个事物甜美,就像喝了糖浆一样。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呆若木鸡”,呆傻得像木头鸡一样。像“虽死犹生”、“挥金如土”、“洞若观火”等成语皆含明喻现象,因有喻词,常可一目了然。
3.2暗喻。比喻时不用喻词,直接表述。如“珠落玉盘”,语出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以形象化的比喻,将琵琶女“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乐音直接描述为“大珠小珠落玉盘”,以此形容琵琶声的悦耳动听。后人则以“珠落玉盘”,比喻声音十分动听。“唇枪舌剑”,以枪喻唇,以剑喻舌,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字字珠玑”,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成语“有口皆碑”、“冰清玉洁”、“车水马龙”、“土崩瓦解”、“人老珠黄”等均属词类,表情达意十分生动形象。
3.3借喻。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如“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灾祸反而更严重了。成语本身就是喻体。“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另如“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空中楼阁”、“釜底抽薪”、“揠苗助长”、“对牛弹琴”等都是运用借喻修辞格的成语。
4.成语中的代称
代称是一种不直接称谓事物固有的名称,而是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的修辞方式。运用它的好处是突出事物特点,引发读者联想,使表达更加具体生动。成语中的代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4.1用事物的性状、特征代称该事物。如“披坚执锐”,坚,铠甲的属性,此代称坚固的铠甲;锐,兵器的属性,此代称锋利的武器。这是以事物的性质代称该事物。“绿肥红瘦”,以“绿”和“红”分别代称叶子和花,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生动。再有“抱残守缺”、“褒善贬恶”、“乘坚驱良”、“青黄不接”等都属此类成语。
4.2用特称代泛称。如“事后诸葛”,以“诸葛”这一特殊称谓代称未卜先知的一类人。借以讽刺事前无意见,事后才高谈阔论的人。“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以此代称宫室。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蕴含这种修辞现象的成语俯拾皆是,“案牍之劳”、“目不识丁”、“胸无点墨”、“衣锦还乡”、“满腹经纶”、“闲话桑麻”等,此不赘举。
4.3用泛称代特称。如,“鸣金收兵”,“金”是一切金属制的乐器的泛称,此代称锣。“行将就木”,“木”是一切木器的泛称,此代称棺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濒临死亡。其他像“声色犬马”、“金鼓齐鸣”、“手无寸铁”、“纸上谈兵”等均含此类用法。
5.成语中的并提
把本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并成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词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仍需按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分别承接的一种修辞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使行文紧凑,古籍中常有运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耳目聪明”,意义上要分别承接,应是“耳聪目明”。“表里山河”则应是“表河里山”,意为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龙蛇飞动”应承接为“龙飞蛇动”,用以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另外,“山川表里”、“妻子离散”等都是并提。
6.成语中的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上下句文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隐含的一种修辞方式。上下句之间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可使行文简约,形成对仗。如“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传授教导,又用行动来传授教导。“人困马乏”,人马都很困乏,形容旅途劳累。“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明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成语中的互文现象很多,如“狼吞虎咽”、“醉生梦死”、“奴颜婢膝”、“娇生惯养”、“提纲挈领”、“人仰马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
7.成语中的委婉
这种修辞方式是不直言其事,在行文时,不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直接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如“名落孙山”,语出宋朝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是说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委婉地说明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玉楼赴召”,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后以“玉楼赴召”委婉地表达有才华的文人的死亡。古人十分避讳死亡,所以对死亡的说法就有多种委婉的表达,体现在成语中的也很多。如“宫车晏驾”是称谓帝王的死亡。“寿终正寝”是指年纪很大的人的死亡。而“兰摧玉折”多指人不幸夭折。“溘然而逝”、“与世长辞”、“一瞑不视”等都是对死亡的委婉说法。
总之,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由于其本身古今传承的独特性,其中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修辞现象。分析了解成语中的这种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成语的意蕴,进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古代文献典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可谓一石二鸟。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古代汉语[H].商务印书馆.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和语言的精炼体现。人毅在《我画〈成语别趣〉》一文中概括得很好:“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中的精华,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娱乐中日积月累,逐渐提出来,形成的语言荟萃,言简意明,包含了很多哲理、典故。有些是历史故事的浓缩,有些是传说的概括,更多的是人们在相互的语言交流中的自然简化。”文中回忆,他画成语起因于与朋友的一次“成语接龙”游戏和不久后以“顺手牵羊”作画参加展览;后来越画兴致越浓,全力以赴,已画成四百余幅。
以成语作画的画家和画作多不胜数,人毅如何找到自已的一席之地呢?文中说,他不满于众多成语画的囿于图解性,“过于实在,缺乏趣味,仿佛词典的变种。”他为自己确立的路子是回到生活之源:“我想成语既然来源于生活,还是应该回到生活中去寻找。”循此思路,日常所见种种,无不与成语联想,寻找惬意的结合。几年中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从直到曲,从义到意的过程,才形成现在的面貌。首先是用动物形象来表现反映人类社会思想的成语,突破了按原义就人说人的老套路,增强了新鲜感和观赏性;其次是取径写意国画,气韵生动,较线画漫画耐玩味。
其中我喜欢的作品,大致可分为几类:构思巧妙的;形态生动的;幽默风趣的;抒情诗意的。构思巧妙者,如《守株待兔》,一般多画一人坐树下,后面兔子逍遥;人毅进而画此人反被二兔捆绑,其劲加倍凸出。
比喻窘困处境的“焦头烂额”,很难用形象表现,人毅画为群蜂蜇熊,形义兼得。“棋逢对手”也难以形象体现,人毅以人猴对弈,使这句平淡成语横生突@的妙趣。以济公挑拨两鸡相斗表现“火上加油”;以窥鱼缸表现“心急火燎”,都以巧思传神;以头鹰睁只眼闭只眼表现“一张一弛”更是神来之笔了。
“一锤定音”本是肯定义,类似“一言为定”,人毅却反其意而用之,画一猴举锤作势欲敲古琴,又险又趣。以神态生动取胜的作品很多,如《心领神会》中随笛声起舞的小羊,《心有灵犀》中凝神对视的小孩和青蛙,《楚楚可爱》中的大猴骑小羊,《对牛弹琴》中昏昏欲睡的水牛,《发号司令》中排队曲膝的小羊,形象都非常可爱。
幽默风趣之作,如《一脉相承》中,老中小三只蓝面山魈神情俨然地正襟危坐;《似曾相识》的猴子照水愕然;《莫明其妙》的猴不识菌;《各自为政》中两猴玩手机一猴玩自拍;都很逗笑,令我忍俊不禁。
而像画小童举荷叶为帆的《一帆风顺》、蛙踞莲蓬的《孤芳自赏》、小鸟蹲大鸟头顶的《随遇而安》、猫对鱼骨的《大失所望》、鸡啼鹤舞的《闻鸡起舞》、小松鼠箕坐大南瓜的《坐享其成》等作,构思也有趣,但其抒情的画境e具魅力,可作画题别致的花鸟画欣赏。
“天网恢恢”和“逍遥法外”两句成语,人毅都以旧日常见的以簸箕米粒诱捕麻雀来表现,前一句画群雀视诱饵而蠢蠢欲入;后一句画一雀站箕上昂首远瞰。
另有一句成语“众星拱月”,人毅画了两幅,一画一群黑羊簇拥着一只白羊,宛如烘云托月,“拱”者簇拥也;一画一群黑羊驱撵一只白羊,“拱”者排挤也。这两件“双联画”蕴含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人毅的成语画很成功。成功之道就在这个“别”字上:一是对千百年家喻户晓的成语,寻求艺术手段的别解别趣;二是以画巨幅古人的笔墨功力画小品,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还有,对成语的深入思考和寻求别趣,是以文学为基础的。我曾听漫画家方成说:漫画主要是文学问题。这见解很深刻。人毅生长在文学家庭,为尊翁蹇先艾先生写过传记出版;他成语画创作的成功是与此分不开的。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蕴含灿烂悠久的文化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一直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思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策略三方面阐述了见解,做了研究。
一、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学习空间
开发文言教学资源,开拓文言学习途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熏陶和养成的过程。教材是一个根据地,虽然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文化精品,但是仅靠这个根据地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尽力拓展教材空间,尽力扩大文言学习的根据地,让学生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我们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探索,开设了《汉字趣解》、《中华成语典故的由来》等系列讲座。如讲到中华文明,人们首先会想到汉字,《汉字趣解》从汉字的起源及形、音、意的变化发展了解中华文明,举办《国学基础》、《中华成语典故的由来》等系列讲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为感性的认识,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讲座的开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自己搜集资料、整理融合而开设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拓展了文言文教学的空间,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夯实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二、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营造文言文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理性的语句都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文言文对学生来说具有历史久远性的特点,学习起来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应尽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设置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三、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合作和分享。
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帮助学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文言文课堂不应仅采用讲述法、讲解法,还应依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学习模式,以小组合作、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文言文学习。在学生中举行每天讲一个历史故事活动,如春秋系列故事,战国系列故事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一些史传性文章的学习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如学习《鸿门宴》内容时,引导学生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你喜欢刘邦还是喜欢项羽”等问题进行辩论,学生分小组研究课文、看课外书、查阅资料,上课时小组辩论,共同提高,既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又提高了参与热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此外,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辅助学习,使学习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地感知遥远的史事,是文言文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和目标。如教学《苏武牧羊》一文时,给学生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四、重视语文作业的创新,引导学生阅读延伸
作业是巩固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生阅读体验和想象的延伸,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如在学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我就为学生留了这样一个阅读延伸的开放性作业:“你就文中五位人物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两百字的感悟。”这样的作业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张扬了个性。由此可见,改革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语文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是符合课标要求、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
总之,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深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路还很长,只有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空间与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才会更好地完成历史、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生字的复习
在总复习时,每位教师都要汇报自己在平时听写时学生普遍写错的字,由负责拟写生字复习教案的老师汇总,编写出教案后,由执教者引导复习。主要步骤是:先由学生自己翻出平时听写本,把自己写错的生字找出来,分析错误的原因与同学交流。再汇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最后做老师精心设计的形近字、多音字练习,对易错的字进行巩固,汇编出形近字、多音字大全。
2.词语归类复习
先由学生收集本册近义词、反义词、各类成语,教师归纳在一起,从而唤起学生的记忆。活动前先拟写计划,组长执笔记录。收集后,教师上复习课引导分类汇总,我们把成语分为数字成语、含动物的成语、历史故事成语、神化传说成语、含修辞的成语,等等。在网上搜索趣味语文习题,由李明珍老师负责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由于成语复习比较枯燥,所以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全组老师针对她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教案。上课时,看哪个组材料收集得多,收集得全,进行奖励。收得不全的小组在听其它组交流时要补充自己的资料,同样要汇编成六年级上册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大全。再设计出封面、目录。活动后有总结、感悟。这样,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3.病句的修改
首先找病因:在组内先讨论病句的类型,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要求负责教案的老师在教案中全病句的类型,进行练习设计:(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词序颠倒;(4)重复嗦;(5)不合事理;(6)前后矛盾;(7)分类不当;(8)关联词错误。然后开出药方、对症下药,如:成分残缺的要“补”;用词不当的关联词错误的要“换”;词序颠倒的要“调”;重复嗦的要“删”。值得注意的是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下修改步骤:(1)读句子、理句意,(2)查、排、审找病因,(3)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进行改病句练习。每一类病句都要全,而且练习形式要多样。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比赛进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时,由于基础知识内容多、量大,复习较为繁琐,我采用分层次复习法,简单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自主复习,教师抽查,如字、词的复习。词语的理解可放到课文复习中,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不懂的字、词要会自己查,或小组商议、讨论,直至理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让学生分析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虽然只要求学生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但如果老师单纯地讲,有些问题就会错过。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
阅读是借助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从而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活动;是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阅读以获得阅读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为目标。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会运用朗读(诵读、背诵)、默读和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同,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以读懂一段话为例:
自然段就是指在文章里提行排版空两格为标志的一段文字。在自然段中的句子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可以组成一个意思,分析段中句子间的关系,有利于理解段落的内容。段落中句子间的关系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总分关系
有(1)总叙分叙、(2)分叙总叙、(3)总叙分叙总叙几种,阅读时抓住了中心句就了解了段落的内容,如: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晴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威尼斯的小艇》)
这段话是由“总叙分叙”形式构成的,全段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内容(中心句)叙述。
2.并列关系
围绕一个内容,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并列的,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
这两段话分别从“静、清、绿”“奇、秀、险”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特点。
3.递进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在意思上一层更进一层,或者是在范围上由小到大,或者是在程度上由轻到重等,如:
一、依托文本的语言,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选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文章的语言表达规范、用语相当准确,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这些典型的书面语言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素材,同时又为训练规范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范式和情境。
1.在比较中学习语言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片段为例。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①对比读上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②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③比较《燕子》《翠鸟》的外形描写,体会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深入体会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
在此片段中,教师运用层层比较、步步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三次比较不仅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到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还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课堂口头表达提供了帮助,最终达到让学生准确表达的目的。
2.在重组中,学习语意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教学片段为例。
①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②在这两个特点中,作者用了“不但……而且……”强调了哪一个特点?(美观)
③语言第一次重组:按照课文原意,用上“不但……而且……”说一说赵州桥的特点。
④语言第二次重组:如果要强调赵州桥的美观,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把事物的特点说具体。
⑤能用“不但……而且……”说一说其他你喜爱的物品的特点吗?
对于关联词“不但……而且……”的理解和运用训练,本课例摒弃了脱离语境作抽象讲解的做法。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它的意思,领悟它的用法;接着对课文内容进行两次语言重组,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通过迁移,使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一次次语言重组中获得锻炼。
二、依托文本的矛盾点,提升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不少课文的作者为了设置悬念或推动故事的发展,经常在行文中铺设一些矛盾点,包括语意上的矛盾、故事情节的矛盾和情感的矛盾等,而这些矛盾点也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能引发思维碰撞、激发讨论兴趣的导火线。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开展教学,为学生搭设表达的平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1.于语意矛盾处辨析,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语意矛盾,即作者在文意制造的前后语意中的对立点,引发读者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进而突出要表达的观点。而抓住这些矛盾点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他们的阅读思想和观点,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到文中寻找观点材料进行辨析,在辨析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辨析中明晰文章的主旨。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片段为例。
① 于课文中寻找矛盾:狼和鹿在你们原有的印象中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中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狼:凶恶残忍――森林的保护者。
鹿:森林的“宠儿”――罪魁祸首。
② 于质疑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凶恶残忍的狼怎么会成为森林的保护者?美丽善良的鹿为什么会成为毁坏森林的罪魁祸首呢?
③如果当初罗斯福总统在寻思要下令消灭狼、保护鹿的时候,你就是他身边的得力助手。你会怎么劝他?先和同桌说一说。(提示:想一想罗斯福总统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劝说要有针对性)
在本课例中,教师从人们对两种动物的惯有看法入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寻找作者的语意矛盾,在矛盾中质疑,在解疑中深入理解。最后创设了一个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解化成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
2.于情感矛盾中追问,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小学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蕴含的情感是前后矛盾的,这些矛盾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着他们去文本的语言中一探究竟,探索表达的技巧。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母鸡》为例。老舍先生先通过叫声刻画了一个无病、欺软怕硬、拼命炫耀的母鸡形象,表达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可到了最后又对母鸡充满了崇敬之情。这样完全矛盾的两种情感,被用在同一种事物身上,就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于是学生深入阅读描写母鸡的语言,从描写母鸡叫声的语句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针对性,然后教师进一步进行拓展:母鸡还会在什么时候叫,当我们喜欢它的时候,那叫声听起来又是什么样的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口头表达训练。
3.于情节矛盾中辩论,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情节矛盾,是指文本为了凸显人物的品质,设置了一些人物言行的对立点,组成了矛盾的情节,这些情节有时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是相矛盾的。抓住这些矛盾点进行辩论,既能使学生有话可讲,而且在阐述观点时需要学生针对观点在文中寻找依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的针对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文中父亲的育儿观念和青年的善意谎言形成了情节上的矛盾点。于是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青年该不该用善意的谎言免费给女孩提供看书的机会?学生纷纷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并且在文中寻找佐证观点的细节,在表达中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阐述,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三、依托文本的情境,提升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教材中,说明性的课文无疑是训练口头表达条理性的绝好文本,因为其鲜明的结构特点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条理性的内容。除说明性的课文以外,大部分以叙事性的文本为主,在这些文本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故事情境,使学生产生角色意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一些历史故事,其主人公充满智慧,这些精妙的语言往往条理清晰,蕴含着很强的逻辑性。我们可以依托这些语言情境,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1.在解说中,学习有顺序地表达
解说是促使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的有效训练方法。学完寓言故事,让学生沉入故事情境,与人物对话;学完成语故事,让学生依据故事情境,解析人物言行的用意所在;学其他历史故事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对理性又困难的重点内容进行语言转换,既达到促进理解的目的,又训练有序地表达。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我们可以依托文本,创设一个表达的情境:如果你就是当时在诸葛亮身边的一个小士兵,当你经历整个草船借箭的过程,你会怎样向身边的人介绍这件事?如何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整个事件,融入整个事件当中你对诸葛亮一些做法的感受?学生在准备解说时,肯定要在心中想好讲解的顺序,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内化书本的语言,又让学生在酝酿和解说的过程中训练了有顺序表达的能力。
2.在推理中,学习表达的逻辑性
推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方式,推理的过程也是训练表达的逻辑性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值得细细去推理的精妙语言。以《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为例,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充分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和语言功力。教师可以借助这三次语言,帮助学生学习推理,训练口头表达的逻辑性。
第一次交锋:
师:晏子说了这番话,为什么楚王就吩咐手下把城门打开了?
生:如果不开城门,楚国就是狗国。
师:为什么钻了狗洞就是狗国呢?其实晏子说这番话时用了一种方法叫推理,(板书:推理)言下之意是开狗洞的是狗国,开城门的是国家。楚国开的是什么?
生:楚国开的是狗洞。
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楚国是一个狗国。
师:晏子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推理出这个结论的。楚王如果承认楚国是狗国,那么――
生:楚王就是狗王。
第二次交锋:
师:楚王侮辱齐国没有人,晏子说了怎样的一番话让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按刚才的方法,也分三步把晏子的意思说出来。
生:第一步: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
第二步:晏子说自己是下等人。
第三步:楚国是下等国家。
第三次交锋。(同上)
在本课例中,教师就是依托故事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推理晏子话语中的逻辑性,然后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明白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对晏子第二次、第三次语言的推理过程也是语言逻辑性的一次实践。有了这样的实践,相信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学会用这样的逻辑方式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字音;编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36-01
所谓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古代汉族群众的语言。广义的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其后人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狭义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就是指文言。而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而这些精神产品,往往是以汉字为载体形成和传播,深深植根于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汉语之中。认识、理解并逐渐熟悉、掌握汉语,对塑造一名合格的编辑具有极大意义。
1 阅读古籍的需要
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工具课,著名的古代汉语研究与教学专家王力先生曾在其编著的《古代汉语》[1]卷首序言中明确指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华夏文明作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得以首尾延续的文明,拥有浩瀚的古籍,通过研习古籍,继承并发扬古代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一项重要任务,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学习古代汉语,提高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编辑在工作中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没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也省去不少麻烦,为工作提供助力。而且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带有古典意味的语言,所以,古代汉语的知识与修养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了。例如古乐府《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2]“不顾”一词,一本写作“不愿”。“不顾归”是指不再考虑回家,“不愿归”是指不愿意回家。其实,“顾”在中古时期常有“返、还”之义。例如梁刘遵《度关山》:“行人思顾返,道别且徘徊。”陶潜《咏荆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廷。”[3]
2 现代汉语的学习的需要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发展过来的,现代汉语中汉字的读音、形体、结构、含义乃至词的结构、性质、构成、义项和义素、熟语等等,无不根植于古代汉语之土壤,不能割裂学习研究,可见深厚的古代汉语功底,有助于编辑解决现实中的语言问题,深度了解现代汉语的文字、词汇演变过程和文字内蕴含的真正意义,更有助于对现代汉语的了解和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同时,由于文化的相承性,现代汉语的文学作品难免或多或少会涉及古代文学的知识,小到一个成语,一句谚语,大到引用古诗词,无不需要阅读者对古代汉语具一定程度的掌握。不然,若作者交付一份文学作品,而编辑人员却无法理解,岂不是贻笑于大方之家。
编辑要做杂家,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以应对各种书籍的编辑整理的需要。如果碰到古代文学的原著或者现代的研究著作,只有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在编辑和修订作品过程中查缺补漏,找出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美轮美奂”一词,在现代社会中运用非常广泛,在电视上、纸媒上、网上的新闻报道或者广告中,很容易发现此词的存在。但见得多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掌握了该词的用法。比如(1)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显得美轮美奂。(2)这个瓷碗上的画美轮美奂。(还是“天下收藏”中王刚说的)。其实只要略查字典,即可知: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1],语法上为联合式,一般做谓语、定于,轮指高大,奂指众多。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物的高大美观或装饰布置的美好漂亮。成语经过演变,专用于赞美房屋或许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用其形容事物时,至少要顾及原意中“高大”和“众多”的所指。
编辑作为文学作品付诸印刷过程中重要的组织者和把关人,确保作品的质量是编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避免作品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还可以通过插入优美的字词、成语、谚语、历史故事,将平淡无奇的文章变得华美动人,增强文章可看性,使之成为一部成功的作品。
5 学科发展和学科研究的需要
在各种文化互相碰撞,各种学科体系深入交流的今天,毫无疑问,多种学科相互学习是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而编辑学作为和文字打交道的学科,与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关系。如果能在固有的编辑学研究的框架内,积极开展对古代汉语的涉猎研究,学科之间相互调和合理布局,对促进高校智力资源的再分配,推动科学研究向多学科融合方向发展等方面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将给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带来勃勃生机。
6 有助于对方言的理解
现代汉语中的方言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要理解、研究方言必须借助古代汉语这个工具。古代中国人口经过多次迁徙流动,各地方言发生明显变化,可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推广就产生了障碍。而各地方言同是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追根溯源往往能在古代汉语中找到根基,再遵循语言学演变规律,一些方言便变得容易被大众接受,甚至阅读。
学习古代汉语,不单纯是学习文字的演变历程或文字背后的涵义,更重要的是通过汉语这一延续千年从未断绝的媒介,深度触摸寄伏在一个个古汉字深处的千年华夏,瞻仰博大精深的古老灿烂文明,感受尘封于渺渺历史中动情的事,动心的人,于文字的海洋中撷取智慧,为虚短人生赋予灵气,更好的体会语言魅力,更加细致的感受古代先贤的思想,更加直接的领略传统文化中大浪淘沙的精华。不只编辑从业人员,任何尧舜子孙都有义务研习古代汉语,站在千年文明的高度,挥毫泼墨,书写人生的华彩篇章。
参考文献
[1] 王力,吉常宏等. 古代汉语[M]. 中华书局,2008
[2] 彭黎明,彭勃.全乐府[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应通过加强情感的投入与陶冶、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加上道德维度、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修养以及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发挥历史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精神;素质;培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这表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利用历史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1. 树立“以人为本、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 历史教育受到认知目标模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能力训练。历史中所蕴涵的丰富博大、深远的人文精神资源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已成为历史教育不可否认的现实。历史教学必须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此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培养学生的人文自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收集、比较、分析、归纳、运用史料,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也要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过程和方法。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和理解史实上的一些科学性错误,都没有给予必要的纠正,这是很不合适的。
历史教师应从历史学科的本身特征和初中生年龄结构的特征这两方面着手,着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事件构成的,而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都喜欢听新奇趣味的故事。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与教材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让学生始终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当然这种手段是多样化的。可以用成语、典故、歌谣、诗歌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如“纸上谈兵”,“卧薪尝胆”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声像兼备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手段来重现作古的历史,从而让我们的历史学科更具活力,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譬如,在学习“三国”、“二次大战”、“”时都可以运用这种先进手段,且这种手段是极易做到的。
2. 教师必须倾情投入,以渗透人文精神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和毫无生气。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或让我们鄙;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的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怎能对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内容、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神采举止无动于衷,而不带感彩地去讲述呢?当王昭君一曲琵琶飘然出塞,我们怎能不为她的命运不公而叹息,怎能不因她为民族友好而自我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当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怎能不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而忧思?当岳飞取得郾城大捷,正欲乘胜进军,却见十二道金牌逼他班师,我们怎能不为他痛饮未竟而怒发冲冠、义愤填膺?怎能不为秦桧一伙苟且偷生、残害忠良的行径而愤慨?当我们讲到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怎能不痛恨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无能?怎能不为民族的悲剧而思考?又怎能不为仁人志士“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气所震撼?……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怎能不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堂,难道还是枯燥呆板和死气沉沉的吗?教师在这种情感讲述中,必然把历史教育和人文思想无形中注入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感碰撞中,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要传导的知识和理念,以及其中渗透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3. 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著称于世。悠悠五千年,巍巍中华魂,我们祖先留下的人文财富太多太多了。其优良的传统道德修养、品格情操,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不胜枚举。有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爱国情怀;有富贵不、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有自强不息、精进不止的积极人生;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有温良恭俭、推己及人的人间关爱;有坤德载物、谦下若水的的博襟;有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更有允公允能、以德帅才的用人标准和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忧患意识……
比如在讲到《》这一课,当学生看见林则徐的图画时,仅不住发出了惊呼:“太长中国人志气了”,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情感的激发,这样的教学机智动态生成,既可充分的挖掘教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实践证明,通过对历史教材的挖掘,拉进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情感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 挖掘历史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人文修养要就地取材,以教本为本,挖掘历史知识的人文内涵。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尤其是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改变了原先以政治、经济、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情况,大量地增加了对文化、艺术、科技、思想和社会风俗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其本身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文内涵。以中国历史为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的人文精神。
中国众多的思想或学派,具体观点虽然各异,但从根本上说,其出发点与归宿,大都是“人”,其思想的核心,也大都是“人”的问题,重视现世现生成为各家的共同特点,只是在对人的价值取向上和在人的实现途径等问题上所持的见解各有不同而已! 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灵活运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内容,寻求历史与人文精神的契合点,并从课外搜寻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历史素材,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目的。
5. 建立人文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人文的课堂效果的评价体系。第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全面的、立体的,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价值的体验、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的态度表现都应在评价的范围中。评价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如观察、调查、讨论、演讲、作业、考试、评议等。第二,教育行政管理者对教师的评论应是侧重考查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更优的学习资源;是否营造了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具有引导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和艺术魅力;是否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地、探索式地学习;是否把历史学科中蕴涵着的情感教育资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拥有丰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在,也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萱钟编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十万个为什么》卢嘉锡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
4.《与鸟儿一起飞翔》郑作新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5.《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北京教育出版社
6.《汉字的故事》梅子涵着上海科普出版社
7.《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着,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
8.《三字经》
9.《百岁童谣》
10.《寻找快活林》
11.《熊梦蝶蝶梦熊》
12.《月光下的肚肚狼》
13.《让路给小鸭子》
14.《青蛙和蟾蜍》
15.《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16.《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科学:
17.《一粒种子的旅行》
18.《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
19.《动物王国大探秘》
20.《第一次发现丛书:走进森林》法国伽利玛少儿出版社/编,
21.《十个人快乐大搬家》[日]安野光雅/著;九州出版社
22.《我身边的大自然》[日]五味太郎,伊势英子等/著;
23.《手忙脚乱的小章鱼》[韩]金艺实/著,[韩]金尚均/绘;
24.《很特别的音乐故事》[韩]马仲物/著;夏艳/译;长春出版社
二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25.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克雷洛夫着,裴家勤译译林出版社
26.
《拉.封丹寓言》(法)拉.封丹着,倪海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7.
《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着译林出版社
28.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王会等主编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9.《神奇的符号》苏步清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30.《诗词中的科学》唐鲁峰等江苏人民出版社
31.《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杨鹏、刘道远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2.《阿凡提的故事》赵世杰编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3.《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少年儿童出版社
34.《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
35.《今年你七岁》刘健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6.《荒漠奇踪》严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7.《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特务足球赛》梅子涵/著;
38.《神笔马良》洪汛涛/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39.《绿野仙踪》[美]菜曼弗鲍姆/著;马爱农/译;
40.《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挪威]托比扬埃格纳/著;
41.《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日]古田足日/著;
42.《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英]罗尔德达尔/著;代维/译;
43.《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著;任溶溶/译;
44.《君伟上小学:2年级问题多》王淑芬/著,赖马/绘;
45.《蝴蝶豌豆花》金波/诗歌主编;蔡皋/绘画主编;
46.《阿笨猫开书店》冰波/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47.《狐狸打猎人》金近/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故事》王会等主编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48.《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德]于尔克舒比格/著;
49.《玩具历险记》[美]艾米莉杰肯斯/著;赵霞/译;
50.《罗宾汉》[美]约瑟夫沃克麦克斯巴顿/著;51.《跑猪噜噜》[德]乌韦狄姆/著;陈俊/译;
52.《晴天有时下猪》[日]矢玉四郎/著;彭懿/译;
53.《索尼娅的小秘密》[法]卡特琳德拉扎/文;
54.《吻之书》[西]阿尔弗雷多戈梅斯塞尔达/著;
55.《来喝水吧》[澳]葛瑞米贝斯/文图;影子/译;
56.《飞鼠传奇》[德]托本库曼/文图;梅思繁/译;
57.《河川》[日]加古里子/著;季颖/译;
58.《美术馆里遇到数学》[韩]马仲物/著;李春晖/译;
59.《三只小猪》[日]安野光雅/著;九州出版社三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60.《伊索寓言》(希腊)伊索中国妇女出版社
61.《宫泽贤治童话》(日)宫泽贤治着周龙梅少年儿童出版社
62.《列那狐的故事》(法)玛.阿希.季诺着北京教育出版社
63.《天方夜谭》到涛浩等译译林出版社
64.《130个科学游戏》(德)汉斯.普雷斯着,吴衡康编译中国少儿出版社
65.《东周列国志故事》郭平、陈咏超改编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66.《成语故事365》帆女阿雪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67.《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董宏献21世纪出版社
68.《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苏叔阳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69.《小兵张嘎》徐光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70.《三寄小读者》冰心少年儿童出版社
71.《皮皮鲁传》郑渊洁学苑出版社
72.《肚皮上的塞子》周锐春风文艺出版社
73.《乌丢丢的奇遇》金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74.《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75.《灵性的王国》张香桐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76.《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着,马默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77.《鼹鼠的月亮河》王一梅/著;新蕾出版社
78.《魔法师的帽子》[芬兰]托芙扬松/著;
79.《格林童话》[德]格林兄弟/著;杨武能/译;
80.《长袜子皮皮》[瑞]阿斯特丽德林格伦/著;李之义/译;
81.《时代广场的蟋蜂》[美]乔治塞尔登/著;傅湘雯/译;
82.《亲爱的汉修先生》[美]贝芙莉克莱瑞/著;柯倩华/译;
83.《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英]帕林特拉芙斯/著;
84.《爱丽丝漫游奇境》[英]刘易斯卡罗尔/著;
85.科学:
86.《生命的故事》
87.《最美的科普》
88.《四季时钟系列》
89.《有趣的科学》
90.《101个神奇的实验》
91.《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
92.《武松打虎》
93.《孙悟空在我们村子里》
94.《让太阳长上翅膀》
95.《小英雄雨来》
96.《戴小桥全传》
97.《舒克贝塔航空公司》
98.《我是白痴》
99.《雪花人》
100.《丁丁历险记》
101.《柳树间的风》
102.《彼得·潘》
103.《时代广场的蟋蜂》
104.《窗边的小豆豆》
105.《成语故事》
106.《图说中国节》
107.《讲给孩子的中国地理》
108.《希腊神话故事》
109.《儿童哲学智慧书(第一辑)》
110.《夏洛的网》
111.四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12.《稻草人》和其他童话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13.《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张继楼,彭斯远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14.《外国儿童诗选》文成英,李融编选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15.《科学家故事100个》叶永烈少年儿童出版社
116.《中外探险故事精选》伊明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17.《无尽的追问》王途昌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118.《昆虫记》(法)法布尔着,言小山译人教社大百科全书
119.《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蒂皮.德格雷,黄天源译云南教育出版社
120.《中外战争的故事》张鸡海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21.《做人与做事》卢勤接力出版社
122.《30天环游中国》郑平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23.《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24.《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25.《巫师的沉船》班马21世纪出版社
126.《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
127.《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溶迪着,杨建民译上海科技教育版社
128.《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着,杨吴成译人教、译林版
129.《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尔,丁锦华译,远流公司1988年
130.《顽皮捣蛋鬼》(德)威廉。布什湖北少儿出版社
131.《七彩的分光》王大珩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132.《悠长的岁月》贾兰城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133.《写给小读者》晓玲当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34.《小小自然图书馆》[意]盖娅沃皮切妮等/文,
135.《法布尔昆虫记》[韩]高苏珊娜等/编著,
136.《神奇校车图画书版》[美]乔安娜柯尔/著,
137.《亲亲自然》[日]久保秀一/摄影,[日]七尾纯/文;李丹/译;
138.《科学全景图》[英]尼古拉斯哈里斯/文,
139.《哲学鸟飞罗》[法]碧姬拉贝/著,[法]埃里克加斯特/图;
140.《有趣的地理探险》[英]苏珊郝/著;晓文/译;
141.《最美的四季科普》[法]克雷芒蒂娜苏黛/著,
142.《小小旅行家》[法]伊莎贝拉等/著,
143.《数学启蒙》[美]斯图尔特J.墨菲/著,
144.《夏的网》[美]EB怀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45.《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林汉达/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46.《青鸟》[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著;谢疏洁/译;
147.《雪地寻踪》[俄]维比安基/著;韦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8.《小狐狸阿权》[日]新美南吉/著;周龙梅彭懿/译;
149.《我是一只狐狸狗》[中国台湾]林良/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150.《总有一天会长大》[挪威]托摩脱蒿根/著裴胜利/译;
151.《鲁宾逊漂流记》[英]丹尼尔笛福/著;唐荫苏/译;
152.《向着明亮那方》[日]金子美玲/著;吴菲/译;新星出版社
153.《乌丢丢的奇遇》金波/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54.《埃米尔擒贼记》[德]埃里希凯斯特纳/著;华宗德,钱杰/译;明天出版社
155.《黑天鹅紫水晶》沈石溪/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156.《蓝鲸的眼睛》冰波/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157.《我是白痴》王芬/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58.《月轮熊》[日]棕鸠十/著;奚燕风,王晶晶/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59.《森林报》[苏]比安基/著;王/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60.《枫树山的奇迹》[美]弗吉尼亚索伦森/著;陈静抒/译;晨光出版社
161.《尼姆的老鼠》[美]罗伯特奥布赖恩/著;贾勤/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162.《5月35日》[德]埃里希凯斯特纳/著,刘冬确/译;明天出版社
163.《神奇的收费亭》[美]诺顿贾斯特/著,[美]朱尔斯费弗/图;张加楠/译;南海出版社
164.《欧洲精灵传奇》[英]伊妮克费斯许伦/文,[德]达妮埃拉德雷舍尔/图;邬眉/译;
165.《绿拇指男孩》[法]莫里斯杜恩/著;甄大台/译;新蕾出版社
166.《爱哭鬼小隼》[日]河合集雄/著;蔡鸣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67.《骑鹅旅行记》[瑞典]塞尔玛拉格洛夫/著;杜巧阁/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68.《爱的教育》[意]德亚米契斯/著;徐力源/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69.人文百科书目
170.《大自然中的一年》[英]鲁思西蒙斯/编著;北京联合出版社
171.《可怕的科学》[英]尼克阿诺德等/著,[英]托尼德索雷斯/图;马骏等/译;
172.《科学全知道》[美]琳达海沃德,[美]珍妮弗达斯林等/著;筱舟,魏西/译;晨光出版
社
173.《科瓦奇讲植物、动物、天文地理》[英]查尔斯科瓦奇/著;新竹人智学会/译;
174.《山居鸟日记》[日]铃木守/文图;黄帆/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75.《儿童哲学智慧书》[法]奥斯卡柏尼菲/文,[法]克雷蒙德屋等/图;李玮/译;接力出版社
176.《成为真正的男孩》、《成为真正的女孩》[法]米歇尔勒库等/著,
177.《一起来玩科学》[德]克罗地亚哈斯等/著,[德]阿娜特菲妮格/图;刘敏/译;青岛出版社
178.《地球生命大揭秘》阿卡狄亚/编著;知识出版社
179.《算得快》刘后一/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五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80.《圣经神话故事》陈静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81.《严文井童话选》严文井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82.《普希金童话》(俄)普希金着,亢甫,正成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83.《王尔德童话》(英)王尔德着,唐讪辉译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184.《中外动物故事选》伊明选编中国少儿出版社
185.《中外经典科普故事》伍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86.《中外网络故事》伍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87.《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路甬祥主编浙江少儿出版社
188.《水陆两栖人》(苏)阿历山大.别利亚耶夫,善诚译科学普及出版社
189.《中外艺术家的故事》江钥含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0.《国际知识问答》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1.《上下五千年》林汉达曹余章着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192.《马燕日记: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法)韩石华夏出版社
193.《中华经典诵读本》徐含之选编苏州大学出版社
194.《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作家出版社
195.《幻城》郭敬明春风文艺出版社
196.《鲁滨逊飘流记》(英)笛福着,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魔法师的帽子》(芬)杨松着,任溶溶译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金银岛》(英)史蒂文生着,单蓓蕾译北京出版社
199.《吹牛大王奇游记》(德)埃.拉斯伯刘浩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淘气包艾米尔》(瑞典)阿.林格伦着,高锋红译中国少儿出版社
201.《童年》(俄)高尔基着,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做一个快乐的少年人》邓碧霞译三联书店
203.《绘本聊斋》
204.《寄小读者》
205.《有老鼠牌铅笔吗?》
206.《四弟的绿庄园》
207.《我要做好孩子》
208.《狼王梦》
209.《狼獾河》
210.《铁丝网上的小花》
211.《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212.《不老泉》
213.《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214.《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15.《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16.《铁路边的孩子们》[英]伊迪丝内斯比特/著;任溶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17.《小鹿班比》[奥]费利克斯萨尔登/著;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18.《安徒生童话》[丹麦]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著;叶君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19.《柳林风声》[英]肯尼斯格雷厄姆/著;杨静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0.《战马》[英]迈克尔莫波格/著;李晋/译;南海出版社
221.《小飞侠彼得潘》[英]詹姆斯巴里/著;任溶溶/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222.《科学的发现》郭正谊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23.《高士其科普童话》高士其人民文学出版社
224.《元素的故事》(苏)依.尼查叶夫,腾砥平译湖南教育出版社
225.《中国民间故事》宣仁选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26.《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三联书店
227.《世界五千年》段万翰、顾汉松、陈必祥编着少年儿童出版社
228.《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来新夏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29.《丛林传奇》(英)吉卜林着,徐朴译少年儿童出版社
230.《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洛尔着陈伯吹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31.《骑鹅旅行记》(瑞典)塞.拉格洛夫着,王泉根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32.《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着,钟雷主编哈尔滨出版社
233.《捣蛋鬼的日记》(意)万巴着,思闵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234.《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着,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35.《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英)joko罗琳人民文学出版社
236.《生命的密码》谈家枝着湖南少儿出版社
23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着李汉昭译华文出版社
238.《父与子》(德)埃.奥.卜劳恩,洪佩奇编译林出版社
239.《大作家史努比》(美)蒙特.舒尔兹中信出版社
240.《再见了,可鲁》(日)秋元良平等南海出版社
241.《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242.《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243.《老子说庄子说》
244.《世纪三国》
245.《中国孩子的梦》
246.《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247.《希利尔讲艺术史》
248.《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的对话》
249.《居里夫人的故事》
科学
250.《飞向人马座》
251.《潘家净院士科幻作品集》
252.《安德的游戏》
253.《森林报》
254.《万物简史(少儿版)》
255.《科学家工作大揭密》
关键词: 广告语 互文性 广告语翻译
一、互文性概述
“互文性”是指某一文本与它的前文本(pretext)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学家Gerald Prince在《叙事学词典》中给“互文性”下了一个较为清楚易懂的定义,即“relation(s) obtaining between a given text and other texts which it cites,rewrites,absorbs,prolongs,or generally transforms and in terms of which it is intelligible.”这就是说,互文性是指一个特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
二、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
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是一种集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为一体的传播形式,其中后者多起到服务于前者的作用。广告的功能是为了说服他人,或购买商品和劳务,或看什么东西,或做什么事情。
从交际学的角度来看,广告的生成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广告编码(创作)时,广告撰稿人根据广告主的意图,以及自己对源语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广告编码的全过程。成功的广告能吸引注意(Attention)、激发兴趣(Interest)、刺激欲望(Desire)、博取信任(Credibility),最终促使受众采取购买行为(Action)。而广告成功与否,可以从销售反馈信息得知。因此,广告作为一种推销手段,必须具备三方面要素:一是必须具备注意价值,能够一下子吸引人们眼球,引人注目;二是必须具备记忆价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能随时想起某类商品的长处和特点;三是必须具备推销能力,使人听到或读到后能产生购货的欲望。一则广告的“注意价值”越高,它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就会越深刻,它的“记忆价值”也就越高,从而它的“推销能力”也就越强。广告设计者可以使用多种技巧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利用互文性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广告语中常见的互文关系包括:引用(citations and quotations),即直接引用前文本;典故(allusion),即在文本中使用出自《圣经》、历史故事、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宗教故事及经典作品等之中的原型;仿拟(parody),即故意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如人们所熟悉的谚语、俗语、成语、名诗、名歌、名句等),形成新的词语、句子或篇章的一种修辞手段。
例如: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这条广告意思是“迟到总比丧命好”。这是美国的一则交通公益广告,宣传谨慎驾驶,寓警告于幽默之中。首先,这则广告语巧妙地套用了西方妇孺皆知的劝世名言: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做总比不做好),套用现成的名言,便于读者记忆,仿拟(变never为the late),又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其次,late一词含“迟到”、“已故的”双重意义,the late指the dead,此处late的重复,使提醒的语韵感铿锵,朗朗上口。
三、互文性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信息、交际理论的观点,人们能否很好地理解某个话语取决于交际负荷(communication load)的大小,所谓交际负荷,通俗地说,就是在交际系统中话语未知信息的量。未知信息的大小与交际负荷成正比。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翻译的作品,其交际负荷往往容易偏大。就这一点而言,广告语翻译与文学翻译相比,更容易产生超交际负荷的现象。因为在文学翻译中,某些不可译现象可以通过补充说明或是加注的方法来解决,而这在广告语翻译中是不可能的,广告语受着严格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所以,要使广告语的翻译获得最大效果,译者必须尽可能降低译文的交际负荷,而在翻译中恰当地利用互文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分别从互文性与联想意义、互文性与注意价值、互文性与记忆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互文性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1.互文性与联想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广告中,互文性被广为应用,它除了可以用来巧妙地暗示所推销产品的某些特征,更主要的功能是引发读者进行相关的联想。广告语言通常含有极丰富的联想意义。这样的联想是间接而非直接的,是通过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与广告内容相关的其它内容而完成的,它激发起消费者诸如文学或音乐方面的联想,使他们对广告及其宣传的产品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因此也就更容易记住该种产品,广告商以此鼓动读者的消费欲望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而在广告语翻译中,由于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各自的喜好和禁忌,在一种文化中能引起某种互文联想的语言形式在另一种文化中要么没有任何特殊意义,要么会引起不同的、甚至是刚好相反的互文联想,而这正是广告语翻译中引起超交际负荷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投其所好,避其忌讳”是广告语翻译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否则,只会给产品的推销带来不良后果。
例如:For the road ahead(本田汽车广告语)康庄大道
这条广告语如果直译为“为了前面的路”,中文会显得很平淡。现在的译文是“康庄大道(本田)”。“康庄”两字在中国文化中极有彩头。《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康庄”二字的意思是:“康,五路通达的大路;庄,六路通达的大路。合称通达的大路。”《尔雅》中有“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有“为开第康庄之衢”;《盐铁论・国疾》中有“康庄驰逐,穷巷蹋鞠”。所以“康庄”这个词有极为丰富的互文意义,而“康”字本身又是一个吉利的汉字,用作形容词时有“安乐、安定、健康、太平、丰足、富裕”等积极的含义,“奔小康”更是全中华民族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康庄”二字用在此处作为汽车的广告语,顿时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
2.互文性与注重价值
鉴于广告语的目的在于标新立异、招徕顾客、促销产品,广告译者更应该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利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中的互文因素,借助有独特创意的表现手段,追求广告译文的新、奇、美。此外,不同的语言中都有一些固定的表达法,不能任意更改。但是,如果译者在广告语翻译中巧妙地结合源语广告,故意将目的语中的某一固定用法更换一两个词,也就是利用仿拟的手法,得到的译文可能会让人们顿时感到趣味盎然,从而问津推销的商品。
例如:The 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
万事俱备,只看路况。
这是一种日本车的英文广告语,其中文译文仿拟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成语,仿佛厂家就是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切都为顾客考虑周到,从而夸张地指出该车无可挑剔的完美性。如果只是将原广告直译为“我们唯一没有改进的只有道路”,收到的效果肯定望尘莫及。
3.互文性与记忆价值
广告语言要求简洁鲜明,形象生动,并且具有艺术魅力,这样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具有充分的记忆价值;同时,广告译文在目的语中也是被作为真正的广告来使用的,所以对目的语广告语言的要求也是一样的。众所周知,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诗句、谚语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高度提炼的艺术语言。古今中外的名诗佳句,历来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有些甚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果广告语译者在翻译时能善于利用互文性原理,灵活引用、拼贴和仿拟目的语中脍炙人口的诗句和谚语,对目的语消费者进行广告宣传,不但能够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易记性,有时甚至还可以带给广告译文意想不到的诗意美感。请看下面一则药物广告的广告语:
例如: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这则广告语宣传的是治疗心脏病的一种名叫“速效救心丸”(Quick Results Heart-Save Pill)的药物。该例的中文广告语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突出了药品的优越品质和卓越功效,而且使全文读来抑扬有致。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会很不好处理,而这里给出的英文广告语直接引用了一句英文谚语,看似几乎完全偏离了原文,实际却达到了功能上的等值,“随身携带,有备无患”的药品与“需要他时他就出现在你身边”的朋友是何其相似,所以,“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句谚语作为该广告语的译文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所推销的药品也成为了读者的“朋友”,缩短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加了产品的人情味和可信度,产生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三、结语
从以上一系列优秀的中、英文广告语及其译文可以看出,在广告语翻译中灵活运用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和语言形式中的互文因素是完全可行的,不仅能够弥补广告语翻译过程中原文在意义、结构、风格和形象方面的损失,而且易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推动产品的销售,其应用效果是肯定的。可以说,“互文性”开拓了广告语翻译的新思路,为广告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但是,译者将互文性理论应用到广告语翻译中也应该注意几点问题:一是必须把握好语言表达的尺度。毕竟不同群体的受众接受水平不同,而不同类型的商品对广告语言的要求也不同。如果译者单纯地追求阳春白雪、文采飞扬的广告语译文,有时反而会让受众觉得晦涩难懂,以致于曲高和寡,弄巧成拙;二是忌盲目地、一味地引经据典和模仿。因为广告语创意贵在“想他人所未想,为他人所未为”,只有新颖别致的广告语才能给消费者以新鲜的美感,才能感染消费者,所以运用互文性原理进行广告语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发展和创新,否则得到的译文不但毫无新意可言,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04.
[2]曾立.广告英语文体分析[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3-4.
[3]刘军平.互文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4]谭载喜.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关键词]班班通;云计算;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6-0072-08
一、研究背景
(一)实施“班班通”工程的紧迫性
随着“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逐步完成,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进步,逐渐实现了校际互通。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提出“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班班用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继续加强资源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要求。由此可见。国家已将实施中小学“班班通”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班班通”工程的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班班通”主要是借助于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因此,如何保障有效资源能够通到班级。这就需要重点考虑资源供给和共享问题。目前,虽然很多西部农村中小学已经被纳入远程教育工程,但可供学校应用的数字化资源却严重不足,使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难以有效实现。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各学校顺利使用“班班通”开展教学,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云计算解决教育资源问题的优势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超级计算模型和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其实质是为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环境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云计算的业务资源应该支持通过简洁的管理或交互过程快速地部署和释放。从这一定义可以得出云计算具有按需使用、快速、安全和便捷等优点。有学者认为,“云”体现了一种整合资源、集中服务、应用共享的系统思想,以它高智能的计算进化能力。完全颠覆了获取信息资源、接受计算服务与人际沟通的既有方式,标志着整合一切信息资源智能服务于个性化需求的泛在学习时代的来临。而结合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领域,这对于实现各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各地区、各学校都可以参与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将各自建设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统一存储于“云端服务器”,再由指定的教育部门对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最终建成大型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从而能够顺利实现所有地区的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利用这种“共建共享模式”建设的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汇集的资源都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而成,资源的质量相对较高。各地区不必重复建设大量的教育资源,可以直接选用资源库中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因而有利于降低教育投资成本。而且。学习者只要具备任一款能够联网的云终端设备,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就可以随时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服务,便于学习者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总之,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一方面能够满足各地学校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对推动“班班通”工程的深入开展和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依然是课堂教学。所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突破口也在于课堂教学信息化。而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必然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撑。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各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的数字资源建设非常重视。然而,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我们仍然不得不面临教育资源建设中出现的众多问题与困境。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希望能够引起相关研究部门与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数字资源建设规模大,质量偏低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提出,各地区纷纷加大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力度,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很多地方教育部门热情高涨地建设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库,以期待能够加快推动本地的教育发展。但是,往往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整体考虑、未遵循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过度关注资源建设的“数量”,而忽视了资源的“质量”。例如,制作的大量课件质量较低、缺乏规范性,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脱节等。类似现象在我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建设中均有出现,但相对而言,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地方数字教育资源质量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有些地区甚至没有本地的教育资源库。
(二)数字资源重复建设多,创新较少
各地在开展建设本地教育资源库时。通常是在本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当地的一些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技术工作者参与资源建设,他们所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主要是现行中小学各年级的课程资源,其中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课程资源居多。由于缺乏与其它地区教育部门的交流和合作,致使各地建设的教育资源比较类似,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库都成了“信息孤岛”,无法同其它地方的教育资源库实现交互与共享,导致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笔者通过浏览分析现有部分地区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发现这些教育资源库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缺陷:资源库结构过于简单、缺乏一定创新,资源库内容多数无法进行智能检索、更新速度慢,难以体现当地的基础教育特色。
(三)教育资源内容单一,利用率低
纵观各地的基础教育资源库或者教育资源网,主要内容是中小学主干课程的辅助教学资料,如教师备课资料、课件和教学素材,以及供学生使用的习题库和试题库等。它们主要以教材和知识为中心,多数内容是教材和辅导资料的“网络版”,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有些内容由于缺乏有效教学设计、未遵循一定的标准与规范,难以满足授课教师的教学需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很少使用这些资源。其实。这些所谓的教育资源库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库,教师若利用它们来开展教学,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
三、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
(一)班班通的概念
“班班通”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后形成的产物,其实施是一项包括硬件环境建设、教育资源建设及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从“校校通”工程到“班班通”工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应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带来了新的解决途径。概括地说。班班通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定义
何克抗教授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含各种学习工具软件)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难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究,也难以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然而,由于现有的教育资源库存在着内容质量偏低、制作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它们难以为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学提供有效资源保证。因此。建设优质的班班通教育资源库势在必行。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多媒体素材的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和管理,为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育教学提供资源服务支持的系统。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可以通过共享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本文中的班班通教育资源库就是指“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它不仅能够为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提供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育资源服务。
(三)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特点
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能够克服以往教育资源库存在的不足。更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需求,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资源丰富、形式多样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提供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包括目前中小学阶段的各类课程资源,既有满足教师教学需要的“课程同步教学资源”,也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同步学习资源”、“课外拓展学习资源”等。而且,资源呈现形式多样,既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验资源,也有视频资源、动漫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呈现,能够充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2.内容新颖、富有特色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服务支持系统,它由来自各地区的资源建设者共同设计与管理。资源库中的内容时时刻刻在不断更新,因而资源库能够保持内容的新颖性。而且,各地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往往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教育特色,所以,整个教育资源库中的资源特色鲜明,能够充分满足各地学校对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需要。
3.共享面广、使用便捷
利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构建的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具有强大的共享能力,可以同时满足全国各地学校对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用户只要使用任一种云终端设备。通过联网就可以随时获取教育云资源库中的资源。方便快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班通设备获取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获取教育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
4.智能检索、互动性强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能提供智能检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任一款云终端设备进入资源库主界面,利用智能检索功能快速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同时,资源库还具有互动服务功能,如在“网络服务资源”模块中提供BBS和“教育微博”等服务。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之间网上交流的需要。利用这一服务功能,同学之间能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某一主题的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内容
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括日常教学所需要的一系列教学资源,还包括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其它类型数字资源,如图1所示:
1.课程同步教学资源
本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开发与我国现行不同版本教材同步的各科教学资源,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课程教学资源,具体内容如课程的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以及教学设计案例等。
2.课程同步学习资源
本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开发与我国现行不同版本教材同步的各科学习资源。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课程学习资源,具体内容如名师教学视频资源、习题库和课堂笔记资源等。
3.课外拓展学习资源
本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开发与现行各个年级同步的课外拓展学习资源,内容形式要多样化,要能够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具体内容包括与教材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料,或是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知识,如与“神舟飞船”有关的科技知识、以及关于人文社科方面的热门学习话题。
4.仿真虚拟实验资源
本资源主要为教师开展实验课提供服务,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课程使用。开发与现行各个年级相关学科同步的实验课程资源,内容包括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如采用Hash、Virtools、3ds Max等软件来制作高质量的虚拟实验资源。供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使用。
5.德育教育资源
本资源主要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服务。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或者家长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它包括当前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是与德育有关的小故事或者以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为题材的视频资源,如“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故事,也可以将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内容纳入其中,还可以是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动漫、电影等。
6.教育游戏资源
本资源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游戏中接受教育。这些游戏必须具有教育性。通过开发一些励志类教育游戏或者知识类教育游戏来达到这一目标。例如,以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经典传说或者历史故事为题材来开发相应的教育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习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知识。
7.教师培训资源
本资源的使用对象是教师,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服务。内容包括当前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和部分教育发达地区的教改经验总结,也包括国家级名师的示范课、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内容主要以视频资源的形式呈现,以便于教师培训学习使用。
8.网络服务资源
本资源将结合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开发相应的网络教育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服务。例如,可以建立“班班通学习网”。在网上提供各个年级、各门课程的学习内容,还提供BBS和“教育微博”服务功能,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等多方沟通交流提供便利。
四、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原则、构建模式与平台架构
教师在正式上课前,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备课,还要制作教学课件、查找教学资料等。可是,要让每位老师都去认真做这些繁杂的课前准备工作,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况且难以保证教学资源质量,当然也更没有必要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件制作专家”。因此,为了让教师能够顺利使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育教学,就必须先开发班班通教育资源库,然后让他们在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数字教育资源来满足教学需要。
(一)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需要注意的构建原则
1.要高度重视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建设
教育资源建设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2011年8月18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出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是科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虽然,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急需大量的优质数字化资源,尤其边远落后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是迫切。但我们不能因此只顾教育资源的数量建设,而忽视了教育资源的质量。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应根据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资源统筹,以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因此,作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必须要对建设的资源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按照一定的资源技术标准来执行,如依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制作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等,要尽力保证让高质量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进入中小学课堂。
2.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
教育信息化服务的中心是学生,要让学生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支持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来学习和生活。然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情感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他们对新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建设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征。要使建设的教育资源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同一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动画、短片等不同的形式来呈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更好地去掌握新知识。要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的教育资源库实现它的应有价值,真正满足我国基础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3.要及时更新与维护教育云资源库
教育云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涉及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技术规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也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必须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因此,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而且要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完善。同时,要对教育云服务平台进行定期维护与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它长期稳定地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提供资源服务,也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模式
1.自主构建模式
自主构建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自行建设满足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资源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了资源建设的针对性。能够反映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并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利用这种资源构建模式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满足自身教育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为其它受教育群体提供教育资源服务。
2.共建共享模式
共建共享模式指多个单位通过协同互助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并且最终共同享用劳动成果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共建”与“共享”,它倡导的是一种互助协作的理念。陈琳教授等人认为,“共建共享”是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建设、共同享用资源,是对自发建设模式的拓展和补充,因为该模式下可真正由具有建设资源能力和水平的人来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建设质量问题。所以相对而言,利用这种模式建设的教育资源,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源的质量,而且能够有效解决较大区域内受教育群体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能为其它地区受教育群体提供教育资源共享服务。
3.公建众享模式
“公建众享”是新时期倡导的一种资源建设模式,它具有高的建设标准与应用绩效,对实现大范围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意义更大。“公建众享”是我们根据时展需要提出并着力研究的新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即由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提供建设资金主导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后的信息资源原则上不加限定地供人民广为享用,其最大特点是可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最为优秀和合适的人士建设资源,从而确保建设质量。因此。这种资源建设模式将能弥补以上两种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有效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
(三)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平台架构
1.教育云服务平台
教育云指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它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它将教育领域需要的软硬件计算资源虚拟化之后,向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以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教育云主要有以下潜在优势:它不仅能够节省投资、提高硬件系统的利用率、降低管理和运维成本、节约能耗,而且还可以提供集中的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服务,以及提供资源共享和教学科研协作等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则通常由云计算平台来实现,它是云计算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把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云计算平台,称为“教育云服务平台”或“教育云平台”,它是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这种云服务平台集教学、学习、管理、交流和娱乐于一体,让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它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根据各自的权限和需求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在本文中,我们结合“班班通”工程这一名称,将此教育云服务平台命名为“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它的基础架构和组成部分如图2所示。由于云计算的理念主要强调“服务”,因此。本文将重点从云服务层面来探讨如何构建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而对云计算的技术层面具体实现则不作深入探讨。
2.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整合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
由图2可知。教育云服务平台包括教育云管理平台、班班通互动教学系统、资源共建共享系统、交互式学习网站、电子书包系统和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等部分。而且,该教育云服务平台具备较强的智能性和交互性,便于用户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教育云服务平台中。“班班通互动教学系统”、“交互式学习网站”、“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和“电子书包系统”等都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撑,将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中的资源整合于这些模块,可以方便师生获取教育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互动教学系统”获取教育云服务平台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利用相关的云终端设备。如通过“电子书包系统”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实际上,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不只局限于课堂上。学习者只需拥有任一款能够联网的云终端设备。教育云服务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为他们提供资源支持服务。如图3所示,教师和学生能够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云终端设备获取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这也是教育云服务平台的一大功能优势,能够随时为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或者非正式学习提供教育资源服务。
五、多层级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
结合当前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教学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共享多方优质教育资源来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提出“多层级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这一概念,它包括校本教育云资源库、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省级教育云资源库和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其中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一个,其它类型的教育云资源库均有多个。这四种类型教育云资源库的层级是由低到高的,其中校本教育云资源库处于最低层级,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处于最高层级。实际上。这四种不同层级的教育云资源库。就如同众多的“教育云”。学校建立的校本教育云资源库就是“校本教育云”,各市建立的教育云资源库就是“区域教育云”,各省和国家建立的教育云资源库则是“大型公共教育云”。一般而言,教育云资源库的层级越低。它的地域性就越强,越能反映该地区的教育特点:反之。教育云资源库的层级越高,它的教育资源质量相对较高。资源的普适性也就越大。其实,这同现有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与“各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之间的关系很类似,但是,它们包括的内容要比国家和各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多得多,甚至可以将国家和各省的基础教育资源网也包含进来,作为教育云资源库内容的一部分。开发多层级班班通数字化教育云资源库,其目的是为了结合各地的教育发展现状,既能让各地区、各学校合理利用符合本地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可以利用各省乃至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满足不同地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利用“自主构建模式”构建校本教育云资源库
校本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学校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利用自主构建模式来建设满足自身教育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库。图4是以E市A初级中学为例,利用“自主构建模式”来构建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过程。
1.构建条件
E市A初级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该校一直以英语教育为特色而闻名,英语学科师资实力雄厚。同时,该校还是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信息技术设施和网络环境相对完善,并且该校有多名信息技术教师愿意参与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2.构建目标
A初级中学结合本校英语教育多年来形成的特色。合理整合本校已有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设校本教育云资源库来更好地服务于本校英语的教育教学。同时为其它初级中学提供英语教育资源共享服务。
3.构建过程
(1)A初级中学结合自身实际。以优势学科为基础。聘请校内外优秀英语教师、教研员、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成立“校本英语数字资源开发小组”,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2)开发小组先要对校本教育云资源库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同时要对开发任务进行具体分工,如有的老师负责教学设计,有的老师负责英语课程数字资源开发,有的老师负责云计算服务申请和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架构设计与技术实现。(3)将初步开发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多次修改,并由小组内多位专家进行全面审核,然后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再将修改后的数字教育资源投入相关班级试用。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相应修改,以使其不断完善。(4)将建成的校本英语教育云资源库报送E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若通过审核。则将教育云资源库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从而既能满足A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也能服务于其它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需求。(5)要求A初级中学的相关人员做好该资源库的维护工作,并且要不断地对资源库内容进行更新,使之日益完善。
(二)利用“共建共享模式”构建市级教育云资源库
市级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由该市教育局结合当地的教育特色,通过“共建共享模式”来建设符合本市教育发展需要的地方教育资源库。在本文中,“共建”指由该市各学校和各区县教育部门共同参与教育云资源库建设,“共享”指该市范围内各学校都可以利用该教育云资源库中的资源来开展教育教学,同时也可以为其它地区学校提供资源共享服务。由于考虑到教育经费有限,因此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的建设重在教育资源的整合。首先由该市各学校、各区县教育部门精选各自已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然后再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同时也可以适度开发其它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通过建设“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的途径来达到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图5是以F市为例,利用“共建共享模式”构建市级教育云资源库的过程。
1.构建条件
F市已有一定数量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如有多个校本教育云资源库或者其它数字教育资源等。同时要为建设市教育云资源库提供一定的信息技术设施和资金保障,可以成立“市教育云资源库中心”,并且配备工作人员进行资源库维护与内容更新。可由本市电教馆负责这项任务。
2.构建目标
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资源服务的优势,通过整合该市各区县、各学校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同时建设其它类型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建成本市教育云资源库,从而更好地满足本市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促进本地教育快速发展,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共享服务。
3.构建过程
(1)结合本市的教育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同各学校、各区县一起参与市教育云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首先,让本市各区县、各学校精选各自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如选取各校本教育云资源库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各区县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2)将精选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同时开发部分适合本地教育特点的其它数字教育资源,共同构建成F市教育云资源库。(3)构建市级教育云资源库中的部分步骤同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方法基本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4)将建好的F市教育云资源库报送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审核,若通过审核,则将该教育云资源库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以满足本市所有学校和其它地区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5)同样,F市相关教育部门要对该资源库进行定期维护,不断更新完善资源库的内容,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三)利用“公建众享模式”构建省级教育云资源库
省级教育云资源库指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由该省教育厅结合本省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利用“公建众享模式”来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本省学校开展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服务。这里的“公建”指由该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建设,“众享”指该省各地区师生共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图6是以M省为例,利用“公建众享模式”构建省级教育云资源库的过程。
1.构建条件
M省要为建立省级教育云资源库提供一定的信息技术设施和资金支持,可以成立“省教育云资源库中心”。并且配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与内容更新,可由本省电教馆负责这项工作。
2.构建目标
利用教育云服务平台提供资源服务的优势,通过组织相关人员来建设三类数字教育资源,依次是基础教育普适资源、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和大学预备课程资源,然后整合形成省级教育云资源库,使其服务于本省学校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本省教育的发展。
3.构建过程
(1)结合本省的教育发展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建设基础教育普适资源、基础教育特色资源和大学预备课程资源等三类资源。(2)构建省级教育云资源库的基本流程同构建市级和校本教育云资源库类似。只是在资源建设上要求质量更高,类似步骤这里也不再一一赘述。(3)M省教育云资源库必须要先通过该省教育厅的审核批准,才能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并且要组织相关人员负责资源库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使之长期、高效地服务于该省和其它地区的教育教学需求。
(四)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
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教育云资源库,由于考虑到各省、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异,很多省市采用不同的教材来开展教学,因此,在国家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中,绝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将来自各地区不同类型的教育云资源库,将根据用户访问量和用户评价来精选各省市教育云资源库中最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如图7所示,简要介绍了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的构建过程。
1.构建条件
国家要为建设教育云资源库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可以成立“国家教育云资源库中心”,并且配备工作人员进行资源库维护与内容更新,可由中央电教馆负责这项工作。
2.构建目标
结合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人员,整合各省、市、校级教育云资源库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补充开发其它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建成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使其为全国各地的学校提供优质数字资源服务。
3.构建过程
(1)首先要对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对各项具体建设任务进行明确分工。(2)安排专业人员为资源库开发相关智能检索功能,如引入智能Agent技术和内容图像检索技术等,通过智能检索各省、市、校级教育云资源库中所有类型资源的访问量和用户评价来提取优秀教育资源,如自动提取相关优质数字资源的IP地址等。(3)然后。将获取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归类。如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来划分,建设成“学科优质数字资源库”,同时补充建设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源库,再共同整合于班班通教育云服务平台而建成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各地学校的教育教学。(4)国家级教育云资源库必须要先通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才能正式公开,并且要求不断对教育资源的内容进行更新与完善,同时要做好资源库的运行维护工作。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