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26 09:00: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技术研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第1篇

1加热切削技术及现状

加热切削技术的出现及发展

加热切削加工方法巧妙地利用了高能热源的热效应,对被切削材料进行加热,使材料切削部位受热软化,硬度、强度下降,易产生塑性变形(图1)。由于加热温升后工件材料的剪切强度下降,使切削力和功率消耗降低,振动减轻,因而可以提高金属切除率,改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又因刀具耐用度与工件温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当工件温度在810℃左右时刀具的耐用度最大),所以还可延长刀具寿命。

早在1890年就出现了对材料进行通电的加热切削,并获美国和德国专利。20世纪40年代,加热切削在美、德开始进入工业应用实践,证明高温能使“不可能”加工的金属提高加工性能,并取得经济效益。但这个时期加热切削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基本上没有应用到生产实际中。60年代以后,利用刀具与工件构成回路通以低压大电流,实现了导电加热切削,使切削能顺利进行。7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有效的等离子弧加热切削,最初由英国研制成功。80年代以后,开发了激光加热切削,由于激光束能快速局部加热,较好地满足了加热切削的要求,因而提高了加热切削技术的实用价值。

一般热源

加热切削所用热源,如通电加热、焊矩加热、整体加热、火焰和感应局部加热及导电加热,通称为一般热源。这些热源都能对被加工材料加热,对加热切削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存在加热区过大、热效率低、温控困难、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使切削不理想,难以甚至未能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等离子弧及激光热源

等离子弧加热切削,用等离子弧喷枪中的钨作阴极,工件材料作阳极,通电后形成高温的等离子弧,其特点是加热温度高,能量集中,可对难加工材料进行高效切削。研究表明,在加热切削冷硬铸铁和高锰钢等难加工材料时,切削速度高达100~150m/min,刀具耐用度可提高1~4倍。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加热点必须与刀具有一定距离,加热效果难控制;加工条件恶劣,需要防护装置。

激光加热切削以激光束为热源,对工件进行局部加热,其优点是热量集中,升温迅速;热量由表及里逐渐渗透,刀具与工件交界面的热量较低;激光束可照射到工件的任何加工部位并形成聚焦点,便于实现可控局部加热。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加热切削可使切削力下降25%左右,还能有效改善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功率激光器价格昂贵,能量转换效率低,金属材料对激光吸收能力差,吸收率一般只有15%~20%左右,经磷酸处理后,吸收能力可提高到80%~90%,但经济可行性差,这是这种加热方法难以推广应用的原因之一。

以上两种热源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加热切削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但要顺利地用于生产,达到预期的切削效果,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切削机理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加工过程中还存在由于一定的热扩散而影响加工质量,功率消耗多,温度控制困难,热源装置不理想,价格昂贵等问题,所以生产上实用进程不快。加热切削技术的关键在于加热,目前,一般的目标是加热到难加工材料熔化前处于软化的温度,但这一温度是否合适,怎样达到和控制这个温度,还需进一步探索、分析和研究。

2加热切削的研究及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和意义

研究课题以难加工材料组织相变理论、金属切削原理和热学传导为基础,以难加工材料难切削的机理为出发点,着重分析和寻找温度、材料组织形态的变化以及与切削力之间的关系,摸索切削规律,确定改善材料可切削性的对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难加工材料的切削问题。

研究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目前已有了激光和等离子弧这类热梯度很陡的热源,加热温度能在几毫秒内达到需要值,容易控制、调节温度的高低。前提条件之二是,相当部分材料组织具有相变时的超塑特征,在这种状态下,材料组织分子的结合力最低,而此状态的温度又大大低于材料熔化前软化的温度,所以有可能摆脱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目前所处的困境。因为,如果难加工材料实现加热切削必须达到材料软化温度的话,实践已证明很难取得预期的切削效果。

研究的意义在于提出的基于改变组织形态的切削方法,是将材料科学的固态相变理论扩展用于切削加工领域。这种深入的机理探讨和研究,是金属切削原理的创新,也是制造技术发展方向上的新思路。另外,如果能使难加工材料的加热切削技术朝着比目前的切削温度更低、加工精度更高、加工速度更快的方向发展,无疑能推进加热切削的实用进程。

关键技术

材料的相变超塑性能力及变化规律。

金属材料超塑性状态的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呈粘性或半粘性,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应变硬化现象,流动性和填充性很好,超塑变形为宏观均匀变形,变形后表面光滑,没有起皱、凹陷、微裂及滑移痕迹等。金属材料在超塑状态进行切削是否也呈现上述现象,或者是否还有其他特殊现象是需要搞清楚的。材料在超塑状态下切削时的超塑性能力及其变化规律是需要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这对提高难加工材料的切削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般钢铁材料都有相变超塑性(图2),它是在相变发生和进行时产生的,依存于加热)冷却速度。黑色金属超塑性变形有一定的温度区,这个温度区比较狭窄,可以有1个,也可以有2个以上。如30CrMnSiA只在处于770℃才出现较好的超塑性,此时a与b两相的体积比率接近于1,最大应力降到30MPa,温度区窄;在700℃左右的一个范围内,超过临界温度就没有超塑性了。在超塑区域内,温度值应该稳定,不应起伏波动,恒温持续时间也不应过长,否则超塑现象会消失。钢从奥氏体区域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淬火,可得到马氏体。由于加工应变诱发和进行马氏体相变,产生相变超塑性。马氏体转化与温度有关,并有一定限度。超塑性是在某一适当的温度范围才出现的状态,若想有效利用超塑性,必须在0.5T熔以上到相变温度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工。

加热温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金属材料的相变超塑性对温度有苛刻的要求,在温度循环中的应变、应变速度、作用应力及加热速度等都会对温度产生影响,这是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二。激光辐射材料时,其光能被材料吸收,并转换为热能。激光加热的热传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激光以很高的速度穿透表面进入材料深处,其初始速度可达5~20cm/s。热量在材料中传导扩散,造成一定的温度场。用数学方法分析计算热传导,对把握激光加热效果有重要意义。可以利用激光辐射形成的线状热源的变长度和变热源的性质,用数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寻找热源的温度场。根据上述理论建立的传热数学模型与激光加热切削过程进行仿真,对各主要参数作出精确的预测,加热切削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

等离子弧加热切削淬火钢的试验表明,如果等离子枪安置在切削刀具前适当的位置,其倾斜角度、离加工面的距离及距切削刀尖的弧长等均可调节,并与适当的电压、电流、压缩气体压力和流量相配合,这样来控制加热温度,实现超塑组织状态下的切削,可以获得好的加工质量。

采用上述两种热源加热,使金属(尤其是Fe-C合金系)中亚共析钢容易实现超塑性,低碳钢等材料较易处于相变超塑状态,可以达到加热作用时间短、热源对材料作用区域小的目的,其面积、形状、大小都可调节,为金属超塑组织形态应用于切削加工创造了条件。

应用前景

使金属处于一定组织形态的加热切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实现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并提高切削质量,这是主要的应用领域;(2)对于低碳钢、纯金属等材料的切削,可以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3)对于常用金属材料,如45钢的切削,因为切削力降低,可节省能源消耗;(4)可有效解决机修工业中高硬度堆焊层的难切削问题;(5)在航宇工业等尖端科学的制造技术研究工作中有独特的作用。

第2篇

关键词:石榴;采果后;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

石榴在10月份采果后至越冬前(11月中旬),是树体营养由采前向果实输送而转向积累时期。一般在9月份,石榴处于第1次花芽分化结束,第2次花芽开始分化并逐步达到分化高峰期。通常来说,第1~2花芽分化高峰期间所分化的花芽,在翌年则为第1~2茬花,占产量的比例很大,达80%以上。同时,石榴树树势的强弱,与其对冬季低温的抗性有很大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石榴采摘后的技术管理好坏和树势恢复的优劣,对石榴树的安全越冬和翌年的产量影响很大。石榴采后管理主要包括园地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等内容;其中树体管理又包括树体的修剪、病虫害的防治等内容。

1园地土肥水管理

1.1果园深翻

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孔隙度,为根系的生长、扩展及养分吸收创造良好的理化条件;同时还能将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翻出冻死。果园深翻可结合施基肥进行,对新建果园实行扩穴深翻;对成年果园根据立地条件进行隔行、隔年轮换进行,深翻深度为40~60cm。

1.2采果后及时追肥

采果后,石榴树处于“休养生息”的树势恢复期,及时追施化肥,对于补充树体营养、恢复树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追肥多以环状、放射状、条状等方法施入。追肥的目的是为了速效,因此通常采用尿素、三元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等速效性化肥。施肥量应根据树龄的大小、当年产量而定,壮年树、当年产量大的树,一般每株施尿素0.2~0.5kg,三元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以每株1.0kg左右为宜。追肥的时间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旬进行。

1.3叶面施肥

采果后,为了尽快恢复树势,结合采后的追肥,及时对石榴树进行叶面喷肥。石榴叶面喷肥的肥料一般为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4%)、硫酸钾(0.3%~0.5%)、硫酸铵(0.3%~0.4%)、硫酸锌(0.4%~0.5%)等。为了增加和补充树体的营养,在叶面喷肥时可加入0.2%~0.3%的蔗糖。

1.4早施基肥

早施基肥,可使肥料早分解、早吸收、早利用及早恢复树势,以便提高树体抵御冬季的寒害和各种不良环境对树体的伤害。施肥时间在10月中下旬,施基肥时应当结合果园深翻;施肥的种类以充分腐熟的猪粪、羊粪、鸡粪、厩肥、人粪尿等农家肥、有机肥为主;使用量可根据树龄大小和产量水平而定,每株50~100kg不等;施用方法同追肥,施肥部位应当与追肥施肥部位错开。一般而言,早施基肥时可在树冠垂直投影的树盘外缘开沟施肥。

果园内如有杂草、秸秆类可先将其压进施肥沟的下部,上部压以肥料,尔后埋土封沟。若是10月中下旬气温较高,可以边挖沟,边剪根(将施肥沟内露出的根,均用修枝剪剪断),边施肥,边回填,以免晾根时间过长。

1.5肥后浇水

在追施化肥和沟施基肥后要及时浇水,以解除秋旱、沉实土壤,促使肥料分解、吸收,进而达到尽快恢复树势和充实花芽分化之目的。在干旱、无灌溉条件地区,可在雨后趁墒追施化肥。

1.6松土保墒

浇水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保墒,保持水分,防止土壤板结,特别是盐碱地区,浇水后松土保墒,可以防止土壤反碱的作用。

2树体的管理

2.1摘净残果

将树上残留的达不到商品果要求的残、次果和没有商品价值的裂果、病果和虫果、僵果等全部摘除,以便于节约树体营养,同时防止其作为传播石榴病(果腐病、干腐病等)、虫(桃蛀螟、桃小食心虫、龟蜡蚧、康氏粉蚧、石榴绒蚧等)害的自然载体。一般而言,上述的病、虫、残、次、裂、僵果应在9月底,最晚不超过10月上旬全部摘除,并在果园外深埋处理掉。2.2清除杂草

杂草传播病害、滋生害虫,同时杂草丛生时由于与石榴争夺养分而影响石榴产量。因此,应当在杂草不超过20cm时,就予以铲除,结合挖沟深施基肥,与肥料一起埋入地下。

2.3适度修剪

此时适度修剪,不仅有利于恢复树势,而且还有利于养分的积累,进而充实花芽,促使花芽的形成,为安全越冬和翌年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石榴树的萌芽、成枝力均较强,在修剪方法上应多疏少截;时间上应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同时贯彻修剪三大原则: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

通常,对于初果期的树,以培养树形骨架为目的,促使树冠扩大,采取轻剪长放,多用撑、拉、吊等方法,多留枝条,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分化,从而达到整形、结果两不误,并多培养斜生、下垂状态的各类枝组。对着生于树冠外冠的长枝进行短截回缩和剪除树体基部萌蘖枝,培养中型结果枝组。对于盛果期树,主要调整树体营养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应运用多种修剪技术控制树冠扩大外移,改善内膛光照,合理负载,杜绝“大小年”。

(1)疏枝。即疏去背上的直立枝、大剪口的萌条枝、过密的营养枝、上下临近的重叠枝、水平相邻的平行枝、已感染病害的带病枝、被虫蛀空的“空心枝”、过于拥挤的结果枝等。

(2)短截。短截已结过果的果台枝及被茎窗蛾、蚱蝉、豹纹木蠹蛾危害的虫害枝。

(3)回缩。要回缩因结果压弯的下垂枝、生长势不强的衰弱枝和尖削度较小的“两头停”枝。

总的来说就是:以轻为主,轻重结合,保持树冠原有结构;疏除或短截直立枝和竞争枝,减少树冠上部和枝数量,让阳光透进内膛;对过密、干枯、病虫枝全部剪除,集中营养,改善光照。

2.4病虫害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对象为桃蛀螟、桃小食心虫、茎窗蛾、刺蛾、中华金带蛾、金毛虫等虫害及干腐病、果腐病、褐斑病等病害。防治方法为结合修剪,采取以下措施。

(1)刮老皮。八年生以上的成龄树,随着树龄的增加、树皮的更新和干腐病等病菌的侵染,使树干的老皮逐渐增多而出现翘裂现象。为了防止干腐病等病菌的再侵染,在石榴采摘后,及时刮除老皮,并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也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涂刷刮老皮后的树干,对树干有保护和防治病害的作用。同时,将刮掉的老皮火烧或深埋处理。

(2)树体喷药。石榴采摘后的9月下旬及10月,防治蚜虫可用25%的吡虫啉2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5%氟氯氰菊酯(百树得)2000倍液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枣龟蜡蚧、榴绒粉蚧可用25%的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若防治蚜虫与枣龟蜡蚧和榴绒粉蚧,可用25%的吡虫啉2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2000倍液混合液进行防治;若蚜虫、枣龟蜡蚧、榴绒粉蚧、石榴巾夜蛾、中华金带蛾一起防治,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灭幼脲、20%甲氰菊酯乳油与水,按(0.4∶0.3∶0.3)∶2000的比例,进行树体喷杀防治。在后期应尽量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征文内容

会议主题: 知识服务技术研究与效果评估。

会议分主题: 知识服务效果评估的理论与技术;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发展动向与趋势;知识和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的实现技术研究;知识和信息资源的深度加工处理技术研究;国内知识服务方面的重大工程进展情况;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与技术;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技术;其他。

征文要求

1.论文紧密结合会议主题,注重应用、主题突出并未公开发表过,字数为5000字左右,包括250字以内的摘要。

2.论文按如下顺序排列:论文标题、作者单位和姓名一行,作者通信地址和邮编另一行,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以数字编节,如3.1.2)。来稿请附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E-mail地址。

3.尽量以中文写作软件书写,要求提供便于通信、编辑和出版的电子版本。

4.省略,或将电子版文件以软盘或光盘形式寄至:北京167信箱 顾巍 收(邮编100036)。

截稿日期:2008年9月31日

录用通知:2008年10月20日发出

联系人:北京文献服务处 顾巍

邮件:gw@cetin.省略

电话:(010)68419021

第4篇

关键词:语言教学;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1)06―0052―007

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一种思想产生的时代一旦来临,没有什么比它更强大”(Victor Hugo,1877:12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语言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认识不断深入,整体性了解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轨迹是顺应国际语言教学发展趋势、正确把握语言教学研究方向的基础。本文对近10年来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资料、前沿研究项目进行了综合,并主要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方面对当前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概括与分析,以期勾勒出当前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的整体轮廓。

1、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祝智庭(2006)提出的学术研究“小世界”方法,即通过关键文献、关键会议、关键人物、关键项目、关键社群、关键网站研究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动态。具体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六个关键”获得综合信息,时从本世纪起,特别是近10年公开的资料,以形成当前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的整体概念;第二步,相关信息内容分析,尤其对专业性程度相对高的学术论文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对关键的综述类学术论文进行研判分析,对非综述类学术论文进行词频分析,以获得实证数据。第三步,通过综合数据结果,概括当前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前沿动态。

2、内容分析

2.1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综合信息

2.1.1关键文献

对于何种刊物为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的关键刊物,赵勇做过详细的研究(Zhao,2010:21―30)。他采用了四步程序的方法进行:一是使用关键词"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在ERIC数据库通过FirstSearch搜寻。二是将不包括“secondlanguage”的文章剔除。三是将非同行审稿、不合常规发表或者实践导向(practice-oriented)的杂志或刊物的文章剔除。四是计算所得文章的分布和来源。结果发现这些文章发表在22种不同刊物上。然后,他将刊物分成三类:①明确阐述语言教学和教育技术应用问题的技术和语言学习类刊物;②针对一般语言学习和教育问题,技术处于次要地位的语言学习和教育类刊物;③教育研究为一般目的,语言学习和教育为二级研究科目的教育技术类杂志。筛选后文章数量为156篇,将登载三篇文章以上的刊物进行统计,结果为9种刊物,它们是:system(系统:教育技术和应用语言学国际杂志System:A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Applied Linguistics、CALICO(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联合会刊物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Instruction Consortium)、LLT(语言学习和技术Language Learn―ing&Technology)、JECR(教育计算研究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FLA(外语年报Foreign Language An―rials)、TQ(非母语学习者英语教学季刊TESOL Quarterly)、MIJ(现代语言The Modem Language JOurnal)、SLA(二语习得研究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MLR(加拿大现代语言评论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其中,CALICO和LLT两种杂志涉及技术和语言学习的内容占70%,JECR相对偏重教育技术,TQ、MLJ语言学习和教育比重较大。可以说这5种刊物是致力于研究二语/外语教教育和技术以及语言学习最有代表性的杂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它是一份国际的跨学科期刊,关注所有与计算机应用于语言学习、教学和测试(不论是母语还是二语或外语)相关的研究。为探讨领域新发现、交流技术经验和信息提供论坛。

因此,本研究从上述关键刊物中查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动态相关的综述类中英学术论文共147篇,进行整理分析,以获得当前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的整体了解。

2.1.2关键会议

涉及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的关键会议主要有: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国际联合会年会(CALICO,www.calico.org)、欧洲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协会年会(EuroCALL,www.eurocall.org)、国际语言教学技术协会年会(IALLT,www.ialh.org)、国际通讯大会年会(IEEE ICC,http://www.ieee-icc.org)、美国外语教学理事会年会(ACTFL,www.actfl.org)、世界教育科学大会(WCES,http://www.wces.info/)、国际语言学习技术协会年会((IALLT,WWW.ialh.org)、国际先进/高级学习技术大会(ICALT,http://www.ieee.org)、世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大会(WorldCALL,http://www.worldeall.org)等。本研究依据语言教学研究、教育技术研究背景,收集了上述关键会议中与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发展动态密切相关的会议资料。

2.1.3关键社群、关键项目、关键网站

从语言教学研究和教育技术研究相结合的视角,收集了与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动态相关的关键社群、关键项目、关键网站,相关的关键人物可在相关的关键网站上了解到。主要信息如下:

国际语言教学技术协会年会、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国际联合会及欧洲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协会主要从事规范CALL领域学术标准(CALL领域的学术活动包括学习资源与环境开发、教学革新以及教学方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致力于CALL学习资源与环境开发、开展教学革新(根据实际需要对软件的使用进行大幅度调整和扩充以使其能整合到现行课程当中,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拥有学习和接触语言的机会)、进行CALL领域的学术研究(利用相关领域理论和创建自己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范式的同时,将触角扩展到新的领域,规范专业术语,确立研究的参照点,并形成了CALL领域内的众多分支)等活

动(共同声明,1999)。

澳洲语言技术中心(LATTICE)(http://www.cltr.uq.0z.au:8000/nllia/)是澳洲研究发展中心的国家语言和文字机构之一,位于昆士兰大学的语言教学和研究中心,含有大约9000条语言/文字资源条目,其中11个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项目。

曼彻斯特大学和科学技术学院的语言工程系(http://www.ccl.umist.ac.uk/)从事两方面研究:应用语言学和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自动字典、机器翻译、CALL、术语学及自然语言加工),是英国最大的计算机语言学多语种应用专业研究团队。

TELL联合体(The TELL Consortium)是由英国高等教育基金理事会的教学技术项目资助的项目之一,覆盖一系列学科,其中现代语言中心(CTICML)在赫尔大学(the University ofHull),意在提高和鼓励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计算机使用,建设基于计算机的高质量语言教学材料,加强全英外语高等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联合体的活动重点依据“为所有学生服务”原则,不论是语言专业学生,还是非语言专业学生以及特殊需要的学生。因此,联合体的目的是将技术整合进入当今主要的欧洲语言的教学中,开发可迁移至其他语言的教学法。

美国K-12外语资源中心(http://www.cal.org/cal/html/k12nflrc.htm)由衣阿华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中心、华盛顿特区和全国外语教育家联合组成,旨在通过新技术等提高K-12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从幼儿园至12年级的外语教育。

亚太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协会(http://www.apacall.org/)是国际语言专业人士就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进行调查、共享信息、研讨、合作的在线交换中心,提倡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

2.2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相关信息内容分析

2.2.1研究相关的关键综述类论文概要分析

在所查询的147篇中英学术论文中,含有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内容分析的综述类论文多篇,其中可作为本研究分析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发展动态直接数据的论文概述如下:

在2007年3月斯德哥尔摩举办的ICC年度大会上,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ubingen)的Kurt Kohn博士(2007:l一12)作了“语言学习和教学技术发展趋势”(Trends in Lan―guage Learning&Teaching Technologies)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分为三点:

(1)对具有代表性的CALL发展阶段分类进行了对比。Kurt Kohn列举了Mark Warschauer和Stephan Bax对CALL发展阶段的不同分类。Warschauer(2004:15-25)分别对三个阶段中CALL的技术表现、英语教学范式、语言观、计算机主要用途和主要目标加以说明(见表1)。

Stephan Bax(2003:13-28)认为Warsehauer的分类法术语不一致,标准不清晰,因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见表2)。

Kurt Kohn认为Stephan Bax的分类描述更为清晰,设想了整合式教学是未来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即整合的语言技能的教学,是一种规范化的教学整合,也称为混合语言学习。

(2)混合语言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育技术及其作用。混合语言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真实性、合作学习的特性。Kurt Kohn认为在混合语言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育技术有开源网络学习平台:Moodle、外部语言学习和测试包、网络资源、语料库管理工具(corpora and corpus),如ELISA、Sacodey;写作支持,如Hot Potatoes、Telos Language Partner;多形式交际环境,如网络语音电话Skype等。主要作用表现为:平台管理和课程管理、学习构建和管理、测试内容和相关活动、在线交互支持(论坛、聊天)和在线合作支持(wiki)。

2006年,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国际联合会(CALICO)出版了南卡罗莱纳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Ducate博士和波特兰州立大学Arnold所编撰的《呼唤CALL:从理论、研究到外语教学新方向》(Calling on CALL: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New Direc―tion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此书对近50年语言教学技术进行了概述,认为对于语言教学来说,仅仅使用技术不是有效的方法,需要依据学习理论将合适的技术整合进入教学,完成各种学习目标,包括外语/二语阅读、写作、发音、社会语言学能力。如此,外语/二语教学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内容具体为:

(1)综述了当前课堂内外的技术使用,提出许多教育者将计算机既当做管理的支持又当成是课堂的辅助,但是主要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进行使用。认为较新的技术,如以计算机为媒体的交际,极有希望助推语言教学向更加强调高阶思维(higher or―der thinking)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视角发展。

(2)考察了外语方法论和CALL之间的现存的潜在联系,从学习理论视角评述了从行为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发展历程中的正面和负面的因素,回顾技术的认知、情感优势。研究认为获得与文化交互、社会关系、认知策略相关的高水平的语言技能,即整合的语言教学方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3)阅读、听力、发音、写作四项技能领域中技术使用:未来CALL软件和基于网页的用以提高阅读的程序应该从当前重视低层次的、词汇的阅读技能提升到高层次的阅读技巧,强调听力基于学生与可理解输入进行交互的意义建构的观点。使用微出版技术促进外语中的写作。

(4)提供了基于计算机的新的测试(CBT)前景,如计算机适应性测试(CAT)、基于网页的测试(WBT)。

德国学者Udo o.H.Jung(2005:4―17)在2004年的Euro―call大会上做了“CALL:past,present and future”的主题报告(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使用Omnimedia(全媒体)(Hogan-Brun&Jung,1999:234)一词来描述外语教学中多样性技术工具的明智使用。研究基于所收集的6次国际CALL目录以及其中包含的5301条词目,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勾勒了过去25年CALL的发展,评价了教育技术对21世纪外语教学的贡献。研究认为1993年左右,在线、离线的区别(online/offiine divide)产生,后来出现的技术工具(从email到voice chats语音聊天)克服了外语习得(学习)的障碍,同时也涌现了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模

式,但对于二语发展过程来说,外语教师的干预必不可少,教育技术帮助他们实现了干预。

此外,土耳其学者Gulcin Nagehan Sarica和塞浦路斯学者Nadire Cavus在2009年世界教育科学大会上提交的题为"21世纪英语学习新趋势”的研究文章(2009:1―16),认为除了互联网,移动设施也是未来语言教育中最流行和最有用的方式。文章详细评述了技术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使用以及语言教学中使用频繁的移动学习工具,认为基于网页的语言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发展成为一个令人兴奋且不断成长的领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提出了网络英语教育的最新趋势是移动学习,并对移动学习进行了定义分析。

英国研究者Jocelyn Wishart博士2008年对使用最频繁的移动教学设备之一――掌上电脑(windows pocket PCs)进行了研究(Wishart,2008:348-360),结果发现:

(1)掌上电脑因为信息量存储大,能够支持现代外语学习,一系列通过PDA进行的移动辅助语言学习(MALL)的试用实验已成功实施(Chinnery,2006:9―16)。

(2)移动设备的泛在性(ubiquity)是使用PDAs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者习惯浏览和使用照相手机、手持游戏设备、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斯坦福学习实验室开发了使用移动电话进行语言学习的项目,制订了基于声音和email技术的西班牙语移动电话学习计划,包括词汇练习、小测试、词和词组翻译、与老师进行电话谈话等。

加拿大学者Ken Beatty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与研究》一书中分四部分研究了近50年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与研究发展状况:

(1)相关CALL关键概念界定,如CAI、CAL、CALL、CALT、CAT、CBT、CMC、CMI、ICALL、TELL、WELL,介绍了相关研究者从跨学科视角对CALL的研究: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课程研究等。

(2)CALL在研究和教学中的地位。解释了CALL如何整合进入课程设计、教学素材和测试中以及为何有关CALL的重要观点和革新还未进入课堂实践的原因。

(3)探索了CALL的研究兴趣焦点。研究查阅了145篇近期发表文章,结果发现,研究兴趣主要聚焦在:基于网络的交互研究、合作学习、基于文本的虚拟现实(MUD,MOO)、开发(在线课程)学习素材、学习策略、师生态度等。数据显示在对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研究中,针对基于CALL的写作研究占首位。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量化研究。

(4)提供了更多关于CALL和从事CALL研究的具体工具、研究方法等信息,如行动研究、错误分析、案例分析、民族志学研究等。

赵勇(2010)通过对389篇文章进行元分析发现:

(1)技术利用于语言教育中的特色

多数由只具备有限资源的个体教学者或个体教学者团队做出此种努力,况且综合性使用多种技术于语言教育的整个过程的做法数量极为有限。设计良好的实验研究数量非常有限,而描述语言教育中的技术使用、用于语言教育中的软件发展过程的案例或者对技术使用原则的理论探讨之类的文章占大多数。

绝大多数行为涉及应用于语言教学的产品,如语言软件的发展。

研究局限于大学水平的语言学习者,忽视了将技术利用于大学前的语言教学。

(2)技术没有被语言学习者或教育者充分利用的三个方面

课程和内容没有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开发。技术需要设计,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解决方案,并在提供给语言学习者的课程和内容中得以实现。而目前的技术使用是支离破碎的、孤立封闭的,极少开发综合性的以技术为基础的课程。

未开展探索使用技术的有效方式的基础研究。语言学习中技术的有效性依赖于它被使用的方式。对于某些学习者来说,某些技术比较其他技术更合适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因此,关于技术的适用性研究是迫切的问题。

缺乏对技术使用于语言学习的大规模系统的实证评价。

(3)未来极有可能影响语言教育的技术革新

研究认为未来极有可能影响语言教育的技术革新有三项:多媒体计算、互联网(尤其是网页)、言语分析和识别(speech synthesis and recognition)。综合各学者的内容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尽管各学者划分CALL发展阶段、针对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思路并不完全相同,但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学习设备、课程开发、学习心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方面;研究方法方面则以量化研究为主。

2.2.2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关键词词频数分析

作了上述关键综述类论文分析之后,本文进一步对147篇中非综述类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研究将主要采取ROST―ContinentMining工具处理。具体说来,采取的方法是:以每篇文章的关键词为分析单元,手工合并同义、近义此项,获得代表性的关键词词频数如下(括号内为词频数):web-based/networked/E-learning in SLA/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2019)、Technology i“Language Eduction(2003)、CALL(1638)、mobile learnin∥devices in SLL/SLT(723)、psychology/emotion/affect/anxiety/motivation in distance FLT(547)、blended learning/integration(53 1)、instruc―tional design(491)、EFL strategies(336)、U-learnin∥Ubiguitou(211)、writing(154)、reading(142)、listening(53)、speaking/dia―logue/conversation/communication(38)、vocabulary(26)、transla―tion(21)、Moodle(13)、flash(12)。从以上词频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基于网页的(网络的)二语(外语)教学是当前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外语教育中的技术,以及针对CALL的研究紧随其后。移动学习是目前凸显的研究主题,发展势头迅猛。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的心理(情感、动机、焦虑)的频数显示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对学习心理的重视。混合学习、教学设计、英语学习策略、泛在学习等研究都体现了语言教学领域对基于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的关注。但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词频、有关技术类的词频相对较低,传统学习中的研究重点在网络教育时代暂时还未成为研究热点,或许是因为外语教育研究者的技术素养或者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外语水平还不足以使其将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

2.3

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前沿动态分析

根据上述丰富的信息材料,下面尝试从研究内容前沿动态、研究方法前沿动态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分析。

2.3.1研究内容前沿动态

(1)从CBSLA到IBSLA再到CIBSLA的发展研究

二语习得研究将经历一个从CBSLA(Computer-Based SLA基于计算机的二语习得)到IBSLA(Internet-Based SLA基于互联网的二语习得)再到CIBSLA(Cyberinfrastructure-Based sLA基于信息化基架的二语习得)的发展进程。至今,cI(cyberin―frastructure)信息化基架被喻为继Internet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Bement,2007:18-5)。CI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新技术,或者更好更快的Internet,而是意味着以人为本的Intemet,就如道路、桥梁、电网、供水系统等生活基础设施支持着人们的物质生活。cI将技术数据、人力资源无缝连接为一个整体,支持着人们的信息知识生活。CIBSLA过程中,二语学习者通过先进的网络软硬件联结在一起,共同构建二语知识,远程享用处于网络各个端点的语言学习信息、语言专家的知识积累、高精语言操练仪器设备,形成一个长远的便于二语学习者参与创新的平台。CIBSLA将引发一次大的CI环境下的外语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涉及科研与外语教学的紧密结合、专家系统、网络课程、交互研究等。

(2)语言移动学习研究

移动学习,被称为“MALL'’(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正日益受到学习者青睐,犹如20世纪80-90年代异军突起的“CALL”(Chinnery,2006:9)。

2010年,Ambient Insight(国际性的市场研究公司,为全球e-learning和移动学习服务商提供用户预测分析及收入机会分析报告)公司了关于英语教育自主网络学习的2009年一2014年预测分析报告(The Worldwide Market for English e-learn―ing Content:2009―2014 Forecast and Analysis)。报告认为未来五年在英语教育领域网络学习的技术排在首位的即是移动学习。目前,移动学习需求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美国和英国。仅中国台湾地区,无线通讯市场几乎达到“人手两机”;据估计,2009年第4季台湾的移动通信用户数为2700万户,3G用户为1600万,约占手机总用户数的60%,智能型手机的渗透率已达30%。

(3)网络语言教学中的情感研究

Warschauer曾经说过:一个好玩具90%的关注度是孩子,10%是玩具。那么一个好的教学辅助设备90%的关注度是学习者,10%是设备(shawcross,2004)。从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相关的关键综述类论文概要分析中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始终是语言教学领域关注的焦点。

早在1996年,Conrad就提出语言教育CALL研究的焦点要从简单地比较计算机辅助和非计算机辅助的语言教学转向更为具体、明确的研究问题(conrad,1996:158―181),其中一个问题即是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者特性以及运用CALL素材学习的策略。关注学习者,以学习者为本的一个重要表征是对学习心理,尤其是对学习者情感的研究。但对于二语发展过程来说,外语教师的干预必不可少,情感是干预的内容之一。K.F.Hew对三家国际最著名教学技术类期刊(Educational re-search&Development,Journal D,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Instructional Science)2000-2004年间的340篇论文作了内容分析(Hew,et a1.,2007:269-300),在研究选题分类(学习媒体、学习心理、教学设计、评估研究、其他)结果中,学习心理占41%.与学习媒体(41%)相当,说明学习心理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受到教学技术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国际上出现的脑本学习、整体性学习和全能学习等教学设计范例都将情感因素纳入设计之中。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研究将情感作为关注因素,如祝智庭(2006:5-9)提出的基于网络的协同学习框架中的情感场、Campbell&Cleveland(2005:3-9)情感在场的研究、Goleman,D.(1995:1-8)合作学习中的情感智力研究、罗红卫(2008:14―18)提出的网络英语教学情感设计框架等。大量针对语言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等的研究(Ehnman et al,2003:313-30:Bown.2006:640-59)表明长期以来语言教学领域教学系统重认知、轻情感的设计范式已发生极大变化,转向关注情感、文化、价值观等软系统思维的新一代教学设计的开发成为一种需求,”情感化”教学设计也将成为当代语言教学领域教学设计研究中的一种趋势。

(4)混合语言学习研究

本世纪,混合学习一直被定义为“运用学习管理系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Irons,et aI,2002:29-34)。实质上,混合语言学习是一种整合式教学:即整合的语言技能的教学,也是语言学习中发送方式的互相结合,是规范化的教学整合,未来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趋势。

2.3.2研究方法前沿动态

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主要是量化(定量)研究、质化(定性)研究,以及质化、量化研究方法的结合。质化、量化研究互为补充,共同调查、解释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的复杂现象(Mackey,et a1.,2005:2)。

在研究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质化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Harklau,2011:175―183)。质化研究常用方法为访谈、民族志(ethnography)、案例研究(case study)、观察、视听交互录音(录像)、日记等,形式常为半结构化(semi-structured)。其中,访谈最为常用,描述访谈技巧的术语有:结构化(struc―tured)、非结构化(unstructured)、开放式结尾(open-ended)、深度(in-depth)、正式(formal)、非正式(informal)、开放式的正式安排(open formal schedule)、基于文本的(text-based)、基于话语的(discourse-based)等。在最近的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中,基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语言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或者称为“参与者观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也频繁应用,田野记录(fieldnotes)是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最基本手段。著名的首例有关语言交际民族志研究是由Shirley Brice Heath(1983)实

施,花费了10年时间生活在卡罗莱纳州的两个工薪阶层社区.做了大量的语言交际纪录。随后,出现了许多相关的采用民族志方法进行的研究。并且,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已经使用新的术语,而没有遵从持续参与现场活动的人类学传统方法(Rn-beas,2006:6-23),例如,借用其他更为受限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和访谈。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质化研究包括描述一个新的语言学习环境,描述学生对程序界面选择项和对不同信息呈现模式的反应,以及描绘学生在不同语言学习环境中的语用模式等。

总的说来,在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中,量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逐渐成熟,质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日益受到重视,开始广泛应用。

3、我国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发展现状

对照当前国际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研究动态,下面阐述我国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期从对照中找出差距,受到启发,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

我国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研究始于70年代晚期,80年代初90年代末快速发展起来(秦秀白等,2001:80-86),21世纪后增长势头迅猛。总的说来,目前,我国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发展现状具有如下特点:

(1)从研究内容看,随着出现语言教学从单学科理论支持到多学科理论支持(刘润清,2001:7―12)的发展趋势,语言教学从20世纪50年代只受到普通语言学的影响,到50年代后的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语言教学受到各种交叉学科的启示和指导。近十几年我国语言教学领域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揭示,人们的关注焦点已逐渐扩大到对由多学科理论支持的基于教育技术的整个语言教学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的研究,即主要涉及五大类: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理论探讨、课堂实践、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师生研究、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与软件(谈言玲等,2007:37-42)。

(2)从研究方法看,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中,非材料研究占绝对优势。根据我国外语界专家学者对研究方法的分类(束定芳等,1996:1;王立非,2000:8-9;文秋芳等,2004:20),研究方法主要分三类:量化研究、质化研究、非材料研究,前二者同属于实证研究,后者为非实证研究,即用思辨的方法讨论理论问题及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如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发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对某种教学法或教学技巧的实施进行详细描述等。不论从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来看,还是从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角度看,国内对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以非材料方法为主,实证性研究为辅(谈言玲等,2007:37―42),实证性研究中,量化法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可以断定,当量化法进入鼎盛期时,质化法的崛起就已经孕育其中了(文秋芳等,2004:18-25)。

第5篇

(一)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完成市局科技工作任务

通过认真调研、了解,按照单位科技需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全年科技创新工作。按照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于各项治黄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原则,组织各方面人员,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根据技术需求,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本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并将任务和计划分解到相关单位和部门。

今年市局下达我局的科技工作任务是:(1)研制、革新、引进科技项目一项;(2)完成研究课题一项;(3)省水利学会交流论文二篇;(4)三篇;(5)市治黄工作论文交流三篇。

根据市局下发的2015年度科技创新任务指标,现将任务分解如下:防汛办公室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在做好相关组织管理的同时,今年至少组织协调完成一项创新项目,并至少撰写两篇科技论文,参加市局以上学术交流或在有关刊物上进行发表;办公室至少完成一项体制类创新项目和应用技术类创新项目,并撰写完成三篇以上科技论文。工管科结合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实际,积极探索在改进施工方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至少完成一项创新成果,完成三篇以上科技论文。公司在工程施工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力争完成一项科技创新成果。财务科、水政科、服务处、码头管理段、台子管理段,根据工作实际,尽量独立或参与完成一项科技创新项目,必须完成两篇市局以上科技论文。

在做好科技项目技术研究的同时,各单位要注重对成熟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和推广应用。除了要重视对本系统内部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和应用外,还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引进、推广、应用其它行业、其它领域适用于防汛、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土地开发与种植等工作的较为成熟的技术成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根据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治黄理论研究和探讨

全体干部职工要结合防汛、防洪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淤背区开发和经济等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治黄理论研究和探讨,分析研究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积极撰写科技论文或技术总结,参加黄委、省、市局及省市水利学会组织的论文交流,并积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宣传我局在治黄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我局治黄理论的研究水平。

(三)做好科技项目和成果申报工作

对已经确定的科技项目要及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项目申请,积极争取上级的科研经费;已经完成的项目,要抓紧时间完成内业资料的整理,通过上级各个部门上报成果申请,争取更多技术成果奖。

(四)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工作

防汛办公室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从各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信息来源获取技术资料,并及时进行搜集和整理最新科技成果信息和相关资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内部办公自动化网提供给基层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以尽快应用于具体的治黄实践。

二、主要措施

(一)提高对科技工作重要性认识

科技工作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手段。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成多少个项目、撰写多少篇论文,而是为了改进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各级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真正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从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作为出发点,竭尽所能,提高本单位的科技工作水平。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做好科技创新工作,领导是关键,责任制落实是重点。因此,我局实行主要领导对科技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科技工作,科技管理工作主管部门明确一名部门负责人负责,各个项目明确责任人,实行职责明确、分工到位、任务到人的科技管理机制,为我局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三)加强科学思维与创新方法培养,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方法的人才,是促进治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治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技术攻关、技术比武等有效手段在广大职工中开展灵活多样的培养、培训活动,促进各类科技人员掌握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增强创新素质与技能。

(四)完善科技创新工作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级管理积极性

为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身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县局将进一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奖惩机制。一是对科技创新项目、论文主要完成人进行物质奖励。县局将按照河务局《科技创新项目奖励暂行办法》和《科技论文奖励暂行办法》的要求,获奖人在获得上级奖励的基础上,县局按照市局奖励办法再次给予同等奖励。二是对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根据任务量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五)保证科技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

科技资金投入是科研工作的必要条件,是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除要积极争取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外,要形成以上级投入为引导,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运用节约的成本用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在科技项目的开发引进研究上实行分级负责制,重点抓好治黄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用性技术研究和群众性技术革新工作,进行一些能取得经济效益和解决技术问题的项目研究,积极争取上级以奖代补资金。

第6篇

教育部科技司制

20__年3月

目录一,计划任务,考核指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执行评价

二,项目负责人项目完成期内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三,研究取得的成果

四,成果转化情况,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人才培养情况

六,经费决算表

七,依托单位意见

八,主管单位意见

九,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

十,项目《验收委员会》专家名单

十一,有关附件:

附件一,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批复立项文件(复印件)

附件二,学校申请项目验收的函(复印件)

附件三,教育部科技司同意验收的函(复印件)

附件四,发表的论文,获得专利等(标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重大)"项目资助中英文字样的)

附件五,其他

十二,结题(验收)项目成果简表

填写说明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须按要求认真填报《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及其电子版,作为项目结题和验收的主要依据,同时作为资助项目研究工作的重要档案.

1,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撰写,并提供必要的附件材料,保证填报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表内填写不下时,请自行加页.

2,项目依托单位应认真审查,确保材料齐全,督促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束后3个月内及时报至教育部科技司,同时提交验收申请.

3,地方高校项目的《》报送至地方教育厅(教委)审核,符合《管理办法》验收条件的项目,经主管部门填写意见后,由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函.经我部批复后,再召开验收会.会后将和验收成果简表由各地方教育厅(教委)汇总后报送至教育部科技司(必须有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公章).

4,经费支出根据实际支出科目列支.

5,报告须用A4纸打印,每项目录内容之间用彩色纸作为间隔.

一,计划任务,考核指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执行评价

二,项目负责人项目完成期内个人基本情况介绍(职称变化情况,获其它项目资助情况,获奖情况等)

三,研究取得的成果(受资助项目数,被引用次数,收录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别是多少,专利申报和获奖情况)

四,成果转化情况,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人才培养情况

六,经费决算表(附使用说明)

正常中止撤销提前结题(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编号

总经费

教育部资助经费

依托单位配套经费

其它经费

教育部资助经费决算

科目

预算经费

经费支出

合计

结余

依托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审计负责人:

(签章)(签章)(签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七,依托单位意见(注:此栏为学校填写)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八,主管部门意见(注:教育部直属高校不填此栏)

单位盖章

20年月日

九,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20年月日

十,项目验收专家组名单

专家姓名

职称

单位

学科方向

专家签名

十一,有关附件

十二,结题验收项目成果简表主管部门公章依托单位公章

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类型

起止时间

项目经费(万)

其中国拨万

验收(结题)时间

项目组成员情况

姓名

年龄

学位

职称

获得国家各类人才计划的情况

获得各类后续资助情况

项目来源

项目名称

负责人

经费

起止时间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获得时间

第1项

第2项

第3项

第4项

成果应用情况

应用类别

效益说明

应用时间

知识产权情况

人才培养情况

发表论著情况

国家软件登记

专利情况

其他知识产权

其他在读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收录情况

论文情况

学术会议

论著

名称

已毕业

发明专利授权项

发明专利申请项

新型专利授权项

新型专利申请项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SCI篇

EI篇

ISTP篇

国内科技刊物

国外科技刊物

国际

国内

特邀报告

大会报告

分组报告

第7篇

1、各国竞相出台纳米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

由于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器,相继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发表和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一些国家虽然没有专项的纳米技术计划,但其他计划中也往往包含了纳米技术相关的研发。

(1)发达国家和地区雄心勃勃

为了抢占纳米科技的先机,美国早在2000年就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NNI),其宗旨是整合联邦各机构的力量,加强其在开展纳米尺度的科学、工程和技术开发工作方面的协调。2003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这标志着纳米技术已成为联邦的重大研发计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研究中心、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全面展开。

日本政府将纳米技术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技术和纳米技术作为4大重点研发领域,并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这些领域所需战略资源(人才、资金、设备)的落实。之后,日本科技界较为彻底地贯彻了这一方针,积极推进从基础性到实用性的研发,同时跨省厅重点推进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研发。

欧盟在2002—2007年实施的第六个框架计划也对纳米技术给予了空前的重视。该计划将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最优先的领域,有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以知识为基础的多功能材料、新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欧盟委员会还力图制定欧洲的纳米技术战略,目前,已确定了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发展的5个关键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势头;加强研发基础设施;从质和量方面扩大人才资源;重视工业创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考虑社会因素,趋利避险。另外,包括德国、法国、爱尔兰和英国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还制定了各自的纳米技术研发计划。

(2)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瞄准先机

意识到纳米技术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韩国、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也纷纷制定纳米科技发展战略。韩国政府2001年制定了《促进纳米技术10年计划》,2002年颁布了新的《促进纳米技术开发法》,随后的2003年又颁布了《纳米技术开发实施规则》。韩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3个主要技术领域,以提升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的水平;到2010年10年计划结束时,韩国纳米技术研发要达到与美国和日本等领先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前5位的行列。

中国台湾自1999年开始,相继制定了《纳米材料尖端研究计划》、《纳米科技研究计划》,这些计划以人才和核心设施建设为基础,以追求“学术卓越”和“纳米科技产业化”为目标,意在引领台湾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立产业竞争优势。

(3)发展中大国奋力赶超

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的势头,也制定了自己的纳米科技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在2001年7月就了《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并先后建立了国家纳米科技发表协调委员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纳米技术专门委员会。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将明确中国纳米科技发展的路线图,确定中国在目前和中长期的研发任务,以便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发表与协调,集中力量、发挥优势,争取在几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鉴于未来最有可能的技术浪潮是纳米技术,南非科技部正在制定一项国家纳米技术战略,可望在2005年度执行。印度政府也通过加大对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纳米科技研发投入一路攀升

纳米科技已在国际间形成研发热潮,现在无论是富裕的工业化大国还是渴望富裕的工业化中国家,都在对纳米科学、技术与工程投入巨额资金,而且投资迅速增加。据欧盟2004年5月的一份报告称,在过去10年里,世界公共投资从1997年的约4亿欧元增加到了目前的30亿欧元以上。私人的纳米技术研究资金估计为20亿欧元。这说明,全球对纳米技术研发的年投资已达50亿欧元。

美国的公共纳米技术投资最多。在过去4年内,联邦政府的纳米技术研发经费从2000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7.5亿美元,2005年将增加到9.82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根据《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在2005~2008财年联邦政府将对纳米技术计划投入37亿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国防部及其他部门将用于纳米研发的经费。

日本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纳米技术投资国。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支持纳米科学研究,近年来纳米科技投入迅速增长,从2001年的4亿美元激增至2003年的近8亿美元,而2004年还将增长20%。

在欧洲,根据第六个框架计划,欧盟对纳米技术的资助每年约达7.5亿美元,有些人估计可达9.15亿美元。另有一些人估计,欧盟各国和欧盟对纳米研究的总投资可能两倍于美国,甚至更高。

中国期望今后5年内中央政府的纳米技术研究支出达到2.4亿美元左右;另外,地方政府也将支出2.4亿~3.6亿美元。中国台湾计划从2002~2007年在纳米技术相关领域中投资6亿美元,每年稳中有增,平均每年达1亿美元。韩国每年的纳米技术投入预计约为1.45亿美元,而新加坡则达3.7亿美元左右。

就纳米科技人均公共支出而言,欧盟25国为2.4欧元,美国为3.7欧元,日本为6.2欧元。按照计划,美国2006年的纳米技术研发公共投资增加到人均5欧元,日本2004年增加到8欧元,因此欧盟与美日之间的差距有增大之势。公共纳米投资占GDP的比例是:欧盟为0.01%,美国为0.01%,日本为0.02%。

另外,据致力于纳米技术行业研究的美国鲁克斯资讯公司2004年的一份年度报告称,很多私营企业对纳米技术的投资也快速增加。美国的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约为17亿美元,占全球私营机构38亿美元纳米技术投资的46%。亚洲的企业将投资14亿美元,占36%。欧洲的私营机构将投资6.5亿美元,占17%。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纳米技术的创新时代必将到来。

3、世界各国纳米科技发展各有千秋

各纳米科技强国比较而言,美国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现在尚无确定的赢家和输家。

(1)在纳米科技论文方面日、德、中三国不相上下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的纳米论文统计结果,2000—2002年,共有40370篇纳米研究论文被《2000—2002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纳米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2001年和2002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0.22%和18.26%。

2000—2002年纳米研究论文,美国以较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3年累计论文数超过10000篇,几乎占全部论文产出的30%。日本(12.76%)、德国(11.28%)、中国(10.64%)和法国(7.89%)位居其后,它们各自的论文总数都超过了3000篇。而且以上5国2000—2002年每年的纳米论文产出大都超过了1000篇,是纳米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也是纳米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增长幅度最为突出,2000年中国纳米论文比例还落后德国2个多百分点,到2002年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日本接近。

在上述5国之后,英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西班牙发表的论文数也较多,各国3年累计论文总数都超过了1000篇,且每年的论文数排位都可以进入前10名。这5个国家可以列为纳米研究较活跃的国家。

另外,如果欧盟各国作为一个整体,其论文量则超过36%,高于美国的29.46%。(2)在申请纳米技术发明专利方面美国独占鳌头

据统计:美国专利商标局2000—2002年共受理2236项关于纳米技术的专利。其中最多的国家是美国(1454项),其次是日本(368项)和德国(118项)。由于专利数据来源美国专利商标局,所以美国的专利数量非常多,所占比例超过了60%。日本和德国分别以16.46%和5.28%的比例列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英国、韩国、加拿大、法国和中国台湾的专利数也较多,所占比例都超过了1%。

专利反映了研究成果实用化的能力。多数国家纳米论文数与专利数所占比例的反差较大,在论文数最多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专利数所占比例超过论文数所占比例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这说明,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纳米技术研究上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比较侧重于基础研究,而实用化能力较弱。

(3)就整体而言纳米科技大国各有所长

美国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半导体芯片、癌症诊断、光学新材料和生物分子追踪等领域快速发展。随着纳米技术在癌症诊断和生物分子追踪中的应用,目前美国纳米研究热点已逐步转向医学领域。医学纳米技术已经被列为美国国家的优先科研计划。在纳米医学方面,纳米传感器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多种癌症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已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前列腺癌、直肠癌等多种癌症进行早期诊断。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专门出台了一项《癌症纳米技术计划》,目的是将纳米技术、癌症研究与分子生物医学相结合,实现2015年消除癌症死亡和痛苦的目标;利用纳米颗粒追踪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活动也是一个研究热门,这对于研究艾滋病病毒、癌细胞等在人体内的活动情况非常有用,还可以用来检测药物对病毒的作用效果。利用纳米颗粒追踪病毒的研究也已有成果,未来5~10年有望商业化。

虽然医学纳米技术正成为纳米科技的新热点,纳米技术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应用仍然引人关注。美国科研人员正在加紧纳米级半导体材料晶体管的应用研究,期望突破传统的极限,让芯片体积更小、速度更快。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技术是这一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地方。不少科学家试图利用化学反应来合成纳米颗粒,并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这些颗粒,使其成为体积小而运算快的芯片。这种技术本来有望取代传统光刻法制造芯片的技术。在光学新材料方面,目前已有可控直径5纳米到几百纳米、可控长度达到几百微米的纳米导线。

日本纳米技术的研究开发实力强大,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尚未脱离基础和应用研究阶段,距离实用化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在纳米技术的研发上,日本最重视的是应用研究,尤其是纳米新材料研究。除了碳纳米管外,日本开发出多种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如纳米链、中空微粒、多层螺旋状结构、富勒结构套富勒结构、纳米管套富勒结构、酒杯叠酒杯状结构等。

在制造方法上,日本不断改进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合成法和激光烧蚀法等现有方法,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制造技术,特别是批量生产技术。细川公司展出的低温连续烧结设备引起关注。它能以每小时数千克的速度制造粒径在数十纳米的单一和复合的超微粒材料。东丽和三菱化学公司应用大学开发的新技术能把制造碳纳米材料的成本减至原来的1/10,两三年内即可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日本高度重视开发检测和加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的性能不断提高,并涌现了诸如数字式显微镜、内藏高级照相机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型原子力显微镜等新产品。科学家村田和广成功开发出亚微米喷墨印刷装置,能应用于纳米领域,在硅、玻璃、金属和有机高分子等多种材料的基板上印制细微电路,是世界最高水平。

日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积极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内为纳米技术寻找用武之地,如制造单个电子晶体管、分子电子元件等更细微、更高性能的元器件和量子计算机,解析分子、蛋白质及基因的结构等。不过,这些研究大都处于探索阶段,成果为数不多。

欧盟在纳米科学方面颇具实力,特别是在光学和光电材料、有机电子学和光电学、磁性材料、仿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超导体、复合材料、医学材料、智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能力较强。

中国在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和单原子操纵等方面研究较多,主要以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为主,约占80%,高分子和化学合成材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器件和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4、纳米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

目前,纳米技术产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展示了巨大的商业前景。据统计:2004年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14400亿美元。为此,各纳米技术强国为了尽快实现纳米技术的产业化,都在加紧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化进程。

美国国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们认为,美国大公司自身的纳米技术基础研究不足,导致美国在该领域的开发应用缺乏动力,因此,尝试建立一个由多所大学与大企业组成的研究中心,希望借此使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美国联邦政府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一起斥巨资在洛杉矾地区建立一个“纳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便及时有效地将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界。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进行纳米技术基础研究;二是与大企业合作,使最新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其研究领域涉及纳米计算、纳米通讯、纳米机械和纳米电路等许多方面,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将被率先应用于美国国防工业。

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也正在认真探索利用纳米技术改进其产品和工艺的潜力。IBM、惠普、英特尔等一些IT公司有可能在中期内取得突破,并生产出商业产品。一个由专业、商业和学术组织组成的网络在迅速扩大,其目的是共享信息,促进联系,加速纳米技术应用。

日本企业界也加强了对纳米技术的投入。关西地区已有近百家企业与16所大学及国立科研机构联合,不久前又建立了“关西纳米技术推进会议”,以大力促进本地区纳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东丽、三菱、富士通等大公司更是纷纷斥巨资建立纳米技术研究所,试图将纳米技术融合进各自从事的产业中。

欧盟于2003年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推动纳米技术在欧盟成员国的应用。欧盟委员会指出: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的目的是使工程师、材料学家、医疗研究人员、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能够协同作战,把纳米技术应用到信息技术、化妆品、化学产品和运输领域,生产出更清洁、更安全、更持久和更“聪明”的产品,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垃圾。欧盟希望通过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和增加纳米技术研究投资使其在纳米技术方面尽快赶上美国。

第8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ircuits and System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0249

国内刊号:44-1392/T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6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9篇

[关键词]专业图书馆 知识服务模式 学科馆员服务 学科信息服务

[分类号]G258.5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是我国专业图书馆中最有活力的体系之一。2001年以来,随着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的深入,在信息化、数字化大潮的推动下,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结合科研一线的服务需求,进行了大量的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正在逐步形成适合数字化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的服务模式。

1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知识服务是学术性文献信息机构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代表着未来专业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未来专业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定位在知识服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在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行业,知识服务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知识服务的内涵进一步包括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战略性学习的相关内容与工具,面向研究、决策制定和创新等提供服务。科学研究过程的数据化,科研活动的流程化,科研过程的模拟,推动着科研信息需求不断向知识化服务转变,知识服务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组织上都出现了新的特征。专业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要求支持科研活动的知识计算环境和工具建设,支持“现场”的科研信息交互,支持动态柔性的知识、信息组织,建立E-Knowledge服务机制。

2001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不断变化的科研信息服务需求,进行了多层次、丰富的知识服务探索。在文献保障服务方面,开展了科研文献资源需求分析、文献信息环境组织、科技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网络化文献保障与获取平台和系统建设。探索了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的试验途径与方法,逐步建立了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信息服务、文献保障、信息分析的模式与工作体系。推动组织了面向科研项目和科研管理的情报研究服务工作,开展专题情报分析与服务、决策信息分析与服务,采用科学计量与文献计量方法,进行专利分析、竞争力与竞争态势分析、专题情报研究等服务。利用文献组织、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技术,开展面向科研项目、领域的知识组织研究,提供专业化的知识组织平台和知识环境建设工具,建设知识共享环境和协作环境。

2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实践

在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110余个研究单元围绕自然科学各个前沿领域、战略高新技术领域等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同时,对科技信息服务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需求。针对科研人员广泛的文献服务需求、学科信息服务需求、学科情报服务需求、战略情报服务需求,各文献情报机构探索性地开展了知识服务,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积累了丰富经验。总结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各文献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经验,主要表现在:科研文献资源保障服务、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学科信息服务与信息环境建设、专题情报研究与服务、信息分析与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

2.1深入开展科研一线文献信息需求分析,系统建立文献保障服务方案

科研一线的文献信息需求、知识服务需求是专业图书馆机构组织服务的基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结合科研活动的流程,采取多元方法(服务需求调研、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学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自研究所核心期刊文献需求,分析满足文献需求的各种形式。根据中国科学院科研一线的文献信息需求,合理制定文献资源建设方案,采取集团采购、集成揭示、馆际互借等形式,合理配置,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益。如青藏高原研究所根据科技文献数字化发展趋势,确立了“以电子资源为主,纸本以青藏高原研究基础理论书籍为主要馆藏,其他通过馆际互借方式予以满足,文献数据库以参加组团订购为主”的保障方针,合理制定文献保障策略。

大部分研究所图书馆组织编制文献分析报告,引导研究所的订购决策和资金投入。如理论物理研究所图书馆分析在ISI Web of Science平台中检索到本所2004-2009年共被SCI收录论文1330篇,引用期刊论文34618篇,其中有32243篇集中分布在103种期刊上。据此,制定了本所科技期刊的采购策略,选择订购103种学术期刊。电工研究所图书馆分别在SCI、JCR、EI数据库平台上,对本所人员在2009年1月-2011年5月近2年多时间内发表的SCI、EI文章、引用参考文献的主要文献来源以及使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研究所图书馆结合本所,分析文献资源保障状况,完成ACM、IEEE等核心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发文、使用分析报告,供所领导参考。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图书馆采取文献计量学方法,完成了《所信息资源需求与保障分析》,形成了文献资源建设规划。

各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除了发挥资金效力,合理订购文献资源外,还广泛利用网络开放资源、建立专业文献信息网站,建立第三方文献共享渠道,组织开发科技文献数据库。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图书馆围绕工业生物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国内著名门户网站,开展深度分析,制定科研信息保障策略,系统分析工业生物信息网、工业生物技术信息网、生物谷、生物通、丁香园、科学网、Nature、Science、Cell、Oxford-Journals、PNAS、PLOS One等网站结构,建立集成的文献信息聚合、页面信息抓取工具,使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先进科研动态、重要期刊文献。力学研究所图书馆还利用电子资源的广泛分布特点,不定期通过专业论坛、社区等网上空间收集电子资源,尤其是国外原版电子书,推荐给相关研究领域的课题组。昆明植物研究所图书馆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让科研人员随时随地地推荐资源,自主决定资源采购类型及内容。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图书馆自主开发建设专题文献数据库,收录国外相关学术会议信息超过13000条、相关专家数据超过1000人、激光器产品数据3000余条、光电百科词条2700余条,数据库还收录了专业学术会议报告、国外专业机构研究报告、非正式出版物、互联网资料、内部资料等灰色文献逾数万条,相当部分的“稀见”文献资料具有独特价值。

2.2全面开展文献信息的咨询服务,满足科研文献获取和评价需求

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利用文献计

量分析等手段,深化文献信息保障服务的内涵,拓展文献信息服务的范围,组织开展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的知识服务,提供面向课题和科研项目的文献咨询和服务,开展专题文献计量分析服务,面向科研课题提供专题文献管理服务、专题文献保障服务等。

半导体研究所图书信息中心根据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特点,主动开展各种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献咨询服务模式,包括开展文献定制服务,使得用户长期、稳定地获取本专业最新科研动态;为所内用户申请项目、申报奖项提供文献收录引证分析;向科研人员以“信息早餐”形式科研信息。电子学研究所图书馆为全所科研人员和研究所提供文献代查服务,提供文献查询、文献传递、付费、接收文献、文献整理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电工研究所图书馆通过组织SCI、EI论文引证检索专题讲座,编制论文引证检索方法说明等,按照科研成果管理要求开展SCI、EI论文收录、影响因子、核心期刊论文、论文摘要、电子文献检索等,支持科研人员的晋级、项目申报。

过程工程研究所图书馆专门针对院士申报、杰出青年基金申请、成果申报等提供引证检索服务,2008年至今为76位科研人员和实验室提供引证检索报告155份,得到了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图书馆为了节省科研人员的精力,宣传推广文献传递服务,主动为每位院士、资深科学家、科研精英等配备了原文传递账号和随易通,为科研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文献信息机构配合科技处对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论文是否被SCI、EI收录进行核实,查询的被SCI、ISTP收录和引用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手段对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掌握本所科研人员和学生查阅文献的规律和范围,为文献情报工作者构建本所核心资源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图书馆围绕着本所的高技术研发特点和中国科学院发展产业化服务国家的战略,主办了《微系统技术信息》网络杂志,每周不定期(3-4次)提供科研最新动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所里的研究员、所领导发送;所提供的网络信息调研服务覆盖了微系统所所有的研究方向,着重报告最新的学术和产业动态。上海有机化学所图书馆以全院集团采购网络版数字资源为主,改变以往必须到图书馆才能获得服务的模式,开展网络化文献信息服务;同时在文献信息服务上,从单独依靠本所图书馆提供服务为主,转变为以全院文献情报机构联合合作的服务模式。

2.3嵌入科研一线,开展专题文献信息服务,保障科研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

面向科研课题和项目组织专题文献信息服务,是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目前,已经形成了围绕科研信息服务需求,开展专题文献信息、动态趋势分析,围绕研究机构和学科领域,开展研究机构竞争力分析、学科发展态势分析的知识服务模式。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图书馆在保障基础信息服务的同时,承担《研究所重点学科资源发现与利用态势分析》项目研究,建立重点学科资源与重点学科研究领域发展态势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研究所重点学科资源的利用态势,完成《研究所高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期刊保障现状分析》、《研究所高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引用论文期刊保障现状分析》、《国外目标机构资源保障分析》、《国外目标机构引用论文资源保障分析》以及《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领域全景分析》等研究报告。计算技术研究所图书馆为本所战略规划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统计报告,撰写《基于ESI的研究所科技论文产出与影响力分析》和《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年至2006年发表科技论文统计分析》等;并撰写《IEEE科技期刊出版现状调研分析》、《高性能计算研究与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等分析报告。化学研究所图书馆在保障基础信息服务的同时,开展专题信息服务探索,完成《化学所与德国马普、日本分子研究所、加州伯克利大学、上海有机所和长春应化所的资源比对分析》、《化学所SCI收录论文统计及期刊分类》报告。

金属研究所图书馆配合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开展材料标准制定与实施的专题调研,分别对中国、美国、日本及英国四国材料标准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全面展示了我国材料标准在数量、标准更新速度及技术领域分布等方面与其他三个发达国家的差异,为下一步制定材料标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四个国家材料标准文献比较分析》也为促进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及材料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理化技术研究所图书馆为激光物理实验室开展定题服务,半年完成近千条文献信息、网络新闻、专利等形式信息的推送服务;利用掌握的检索技巧对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进行了筛选,并在所主页上构建了能源专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能源相关信息不足的缺憾。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图书馆专门针对2007年太湖爆发严重的蓝藻水华,搜集、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信息,制作了“蓝藻水华信息专题”,及时提供给研究所领导及相关研究人员。其提供的资料对本所为江苏省及无锡市政府起草的应急措施报告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项目首席科学家的认可。紫金山天文台图书馆主动参与学科情报信息服务,完成了“紫金山天文台SCI收录论文文献计量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空间环境领域研究发展分析”领域分析,并针对1900-2010年期间有关空间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文献,对其国家地区、文献类型、机构、出版年、文献来源、学科种类等进行分析,揭示空间环境学科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

2.4深化学科信息服务内涵,建设专题信息环境,探索服务转型

各个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积极变革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从传统图书馆的阵地阅览服务、文献借阅服务等向支持科研文献及时保障、文献获取能力培训、专题信息咨询等方向的转变。各研究所图书馆将科研人员文献获取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等信息素质培训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如预约培训、现场培训、嵌入式培训等。培训内容包括了文献获取方法与途径、文献检索方法与工具、文献管理工具、文献信息环境建设、等。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员、学科馆员、数据库商开展面向全所、实验室、课题组的培训,内容包括新生与新员工人所教育、专题文献检索、End-note管理工具、专利检索、标准检索、军工信息检索、统计数据检索、SCI/EI/Knovel/ASME/DII等数据库使用技巧、TDA分析工具利用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组织过程中,与研究所人事处、学生会、实验室密切沟通合作,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训组织形式。

力学研究所图书馆结合重点实验室需求,尝试以新的方式针对研究领域开展学科情报服务,以信息平台建设为主,组织建设“高超声速信息平台”,积累、长

期保存和利用专业信息,更好地为基础研究提供信息支撑服务,推动科研项目的进展。2009年11月,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图书馆为红外物理国家实验室安装了“红外物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红外物理最新的科研成果、科技新闻、红外物理实验室论文收录引用分析、国际影响力分析、红外物理国际研究进展与趋势、红外物理核心和相关资源导航等学科信息服务,受到科研人员欢迎。海洋研究所图书馆围绕“中国近海水母爆发的关键过程、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973项目)建设专题知识环境,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图书馆充分挖掘文献资源信息,编制专题数据库,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建设“中国湖泊水库文献目录数据库”,收集了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的文献目录5000多条;建设“地形图目录数据库”,提供常用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目录数据10000多条;建设“馆藏地方志目录数据库”,揭示大量各类地方志文献目录数据库,收录3500多条记录,包含40000多册地方志。

2.5结合科研信息需求,组织专题情报研究,形成情报研究产品与服务

面向科研项目和科研管理工作,开展专题情报研究,是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又一大特色。各研究所图书馆针对一线科研任务、科研管理,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等,广泛开展技术发展态势、学科发展态势、科技竞争力、发展战略研究等情报调研。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信息中心围绕本所科研项目形成了专题情报调研服务机制,推出了专门的情报研究服务产品系列,编辑《大连化物所前沿信息通讯》和《大连化物所规划战略研究简报》,完成《大连化物所中国专利分析报告》、《CO2减排资料调研报告》、《水资源资料调研报告》、《太阳能硅原料化学化工资料调研报告》、《稀土化学化工资料调研报告》等。光电技术研究所信息中心围绕定题情报服务(SDI)机制,建队伍、建网络、建流程,在长达30多年的SDI连续跟踪中,已形成题录/摘要、动态、汇编和专集等4个情报产品序列,连续出版《动态》200余期,《光束控制和跟踪测量技术》、《光刻技术》等资料汇编300余辑。

金属研究所图书馆为支持我国钢铁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从近10万条文献数据中,综合分析全球钢铁业的技术研究热点;通过对近400篇文献内容的综述,详细展示钢铁业研究进展,提供《钢铁行业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报告》,为钢铁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持。组织开展MCrAl系涂层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针对材料表面工程研究部制定未来发展方向的需要,采用统计分析学、文献综述及专利评价等方法,形成了《MCrAI系高温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探索出图书情报工作与用户需求间协同合作的有效模式。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信息中心围绕本所优先发展领域与战略重点,采取内部电子刊物形式编发科学动态监测快报类、专题研究报告类、年度综合报告类等三类情报信息产品,其中科学动态监测快报目前包括《生物能源科技专辑》、《生物能源产业专辑》两种月刊,两种信息快报产品在相关共享平台、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网等网络平台;专题研究报告和年度综合报告不定期,每年分别为4份和2份以上,其中部分报告已提交国家和院有关部门参考。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开展《生命学科发展态势报告》的年度分析,组织《国内外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机制研究》与《生物伦理管理研究报告》专题情报研究,根据科研战略规划制定需求完成《生科院神经研究所学科能力比较分析报告》。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图书馆确立需求导向的服务原则和甘为人梯的服务理念,围绕研究所发展战略和重点科学领域,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所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活动对情报信息的需求,加强与所领导、所战略规划部门、研究所重要科学家的沟通联系,确定情报服务的重点对象和重要领域,密切关注、跟踪国际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梳理相关技术领域的情报信息,形成了专题情报调研报告、专题信息编译汇编资料、专题信息简报、专题文献目录、专题数据库等系列化的情报服务产品。完成了《国际激光聚变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态势》、《太阳能电池技术专利分析报告》、《大型平面镜制造与测试先进技术调研报告》、《激光信噪比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国际ICF激光驱动器研究年度综述》、《国外高能拍瓦激光装置概述》、《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概述》、《ICF光学材料激光损伤研究现状与分析》等情报调研报告。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图书馆、上海天文台图书馆围绕学科发展和科研决策需求,在科技前沿态势跟踪、学科竞争态势分析、重大学科方向态势分析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情报研究产品。

2.6试验建设专题信息分析工具与平台,构建研究项目和领域的专题信息环境

文献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工具化、平台化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实现服务模式转型和新型服务模式建立的主要标志之一。针对各个研究所专题信息服务的特点,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积极推动和倡导下,利用各类知识服务工具软件,围绕专题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构建专题领域的知识环境。

声学研究所图书馆建立声学信息资源导航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形成了特色。软件研究所图书馆研发了基于个人/单位的科技论文检索与知识导航系统,以发现知识、获取知识、推送知识、跟踪知识和传播知识为主线,支持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快速挖掘信息。武汉病毒研究所在国家科学图书馆支持下,利用专题信息平台建设工具搭建专业领域的信息平台,如HIV分子流行病学与分子病毒学学科组信息平台、肝炎病毒学学科组信息平台、神经病毒学科组信息平台等,定期本学科组相关信息、研究进展、领域进展等。同时,将数字化文献信息、文献资源与服务体系、专业会议活动信息等有机融合到信息平台中,形成综合性的学科知识环境。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图书馆围绕研究所、新疆分院以及新疆地方的需求,组织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建立战略情报服务机制,累计完成新疆与中亚五国科技合作研究、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战略情报研究、新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与路线图、新疆2007-2010年SCI论文统计分析、新疆科技产出10年评估、中亚国家科技发展概况及其与我国科技合作建议、蒙古国科技发展概况及其与我国科技合作建议、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发展规划研究、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作用研究、加快碘缺乏病防治方法与建议、新疆与中亚五国科技合作的回顾与建议、中亚科技实力及其与我国合作前景对策分析、国际棉花产业研究进展等情报研究项目。

青藏高原研究所图书馆秉承综合信息服务的理念,搭建“青藏高原研究信息与知识平台”,对国内外青藏高原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组织,集中展示青藏高原研究的各方面内容,实现了信息知识资源的保存、集成、共享和交互。上海药物研究所图书馆围绕“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建立“药物情报网”,参与建设“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技术产业平台及信息共享平台”,在服务本所科研的同时,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与发展。

3结语

第10篇

8月3日,戴尔2012年高层客户峰会在云南丽江召开。本次峰会以“展望未来”为主题,旨在建立一个倾听与分享的平台,推进高效解决方案在虚拟时代的应用。戴尔亚太及日本地区总裁、全球新兴市场董事长闵毅达先生,戴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大型企业及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容永康先生以及来自戴尔全球的专家、亚太区高层与近300名业界专家、IT主管、合作伙伴就如何释放IT潜能进行了深入讨论与分享,并对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展望。

参加此次峰会的客户有来自政府、教育、医疗、国内金融、制造、互联网、电信、能源等行业的信息化专家及IT主管。戴尔通过行业分论坛以及现场演示向客户展示了戴尔在这些领域最新的解决方案,并与CIO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CIO们还现场体验了戴尔云计算、虚拟集成系统以及智能数据管理等解决方案。峰会上,戴尔展示了完善的制造业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学院研修课程、Dell Dragon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戴尔产品及利润分析解决方案等;在金融行业,移动信息平台、银行柜员终端解决方案,商业智能,村镇银行核心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帮助金融企业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展示了在教育行业的互联校园解决方案、虚拟化实验室及教育云等新一代教育信息化架构;戴尔是全球医疗IT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 其移动临床计算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医生的效率,将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从XPS13超级本、Latitude系列商用笔记本到Latitude ST平板电脑等的最佳移动体验,以及包括第12代服务器、Compellent存储、WYSE ThinkClient等戴尔新一代企业级产品及解决方案。

峰会上,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技术培训及试点合作,戴尔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希望通过双方的合作更好地践行教育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信息化应用要求,为中国教育用户创造更丰富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戴尔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签署戴尔虚拟集成系统(VIS)联合实验室项目备忘录,帮助教育行业客户率先使用戴尔VIS解决方案和“互联校园”教育信息化技术; 同日, 戴尔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设计并搭建的虚实共存且动静结合的云时代数据中心在北京大学正式落成。戴尔还与中国东方航空双方就长期发展签署了合作备忘。戴尔已经参与东航的虚拟化、呼叫中心、联合办公以及东航ERP e—HR系统的管理咨询和开发咨询工作,双方致力于把航空服务和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打造出新一代完善的航空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非常高兴能够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北京大学以及其它行业机构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加深了戴尔在中国的实践,也聚集了业界最优秀的专家,进一步体现了戴尔服务中国客户的决心与承诺。IT和业务不断融合,客户期望我们提供端到端的IT解决方案,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客户的心声就是我们的行动。希望通过此次客户峰会以及深入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戴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大型企业及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容永康先生表示。

戴尔的宗旨是为客户提供符合其行业需求的创新及务实的解决方案,帮助CIO们有效应对挑战并降低IT运营成本,从而将更多IT潜能转向创新发展,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次峰会分为金融与证券(FSI)、制造、医疗、教育四个行业分论坛,与会者就如何在虚拟时代利用开放架构和云计算激发IT潜能,打造高效IT进行了广泛探讨。展望未来,戴尔将一如既往聆听客户声音,通过客户峰会的深入交流,更好地贴近中国客户,提供切实所需的行业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IT技术帮助客户获得长远发展!

戴尔早在2009年将“互联课堂”解决方案引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行业领域, 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100多所中小学,有效地帮助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以适应未来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环境。最近,戴尔又与北京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北京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开展了基于“互联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课题的研究,并出版了《基于互联课堂的创造性教学探索》论文集。该论文集是基于本活动收集的80篇论文和20份研究报告,摘取最具代表性研究成果的47篇论文和10份研究报告编汇成册,进行了中小学在互联课堂环境下课堂教学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教学研究工作指引了新的方向,为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创造了一个经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罗志刚)

第11篇

英文名称: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甘肃省兰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0323

国内刊号:62-1099/TP

邮发代号:54-2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12篇

关键词磁悬浮;磁浮技术;磁浮轨道交通;专利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3.1;F426.67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磁浮技术是指利用磁力克服重力使物体悬浮的一种技术,这种高新技术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了电子技术、电磁学、机械学、动力学、控制工程和信号处理技术等.都是现阶段主要的悬浮技术包括了磁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电悬浮、粒子束悬浮等,其中的悬浮技术以磁浮轨道交通技术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其中磁浮列车和磁浮轴承是目前磁浮轨道交通技术较大规模应用的两个领域.

磁浮列车作为一种新的轨道交通方式,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相对于现代有轨电车、单轨、轻轨、地铁等传统轻轨交通而言,磁浮列车建造成本低并且维护成本也低.这是因为磁浮轨道线路能够灵活变动,可以在别的轮轨交通工具无法建设的地方建造磁浮轨道,这就因此能够减少工程施工时的拆迁量,同时也提高了乘客覆盖面积以及方便乘客就近换乘;磁浮列车运营更安全,运营中不会脱轨和翻车;磁浮列车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磁浮列车噪声低、环保性能好,中低速磁浮列车是目前噪声最小的轨道交通方式,没有因为轮轨磨损而产生粉尘,磁场辐射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危害.

磁浮技术决定着磁浮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本文以磁浮技术为研究对象,在科技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的专利数据和文献数据对磁浮轨道、磁浮列车等磁浮相关技术的技术分布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继而对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研究和揭示,以期全面展现出全球磁浮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的整体发展态势,为中国磁浮轨道交通产业今后的规划和整体发展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借鉴.

2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状况

2.1国外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

磁浮的概念在1842年由英国物理学家Earnshow首次提出,同时指出一个铁磁体需要比永久磁铁更多的条件才能在所有六个自由度上都保持在自由稳定的悬浮状态.磁浮技术的正式研究始于1922年,电磁浮原理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正式提出,并于1937年申请了磁浮轨道交通的专利,开启了.1966年,第一个具有实用性质的磁浮运输系统由美国科学家詹姆斯・鲍威尔和戈登・丹比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日美等国家为了适应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对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的需要,开始研发磁浮轨道交通技术,建设磁浮轨道交通,以此改善运输系统和提高运输效率.

2.2国内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磁浮运输研究的科研机构.1986年,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技术研究大会在该校组织召开,并在1988年由该校的磁浮研究团队组织完成了单自由度铁球悬浮实验,掌握了电磁吸力悬浮原理[1].中国第一台磁浮试验样车于1989年3月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出来.1994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研制出的中国第一辆可载人4吨的磁浮列车及其试验线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技术,该列车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悬浮与运行,是我国在磁浮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突破.一年后,中国第一条磁浮列车试验线在西南交通大学建成,在时速为30.0 km的条件下进行了稳定悬浮、导向、驱动控制和载人运行等试验并大获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制造磁浮列车的技术.依托德国以及西南交通大学的磁浮列车技术支撑,上海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1月开始运营.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速度430 km/h,仅次机的飞行时速.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列车技术开创了国内多项技术第一,如整体电磁铁结构、五悬浮架结构、DC330V悬浮电源、三选二悬浮传感器等技术都是国内首次采用[2].

运行时速为500公里以上的称为高速磁浮列车,我国已经有上海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时速低于120公里的称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2015年12月,长沙中低速磁浮列车商业运营示范线(简称“长沙磁浮快线”)在湖南省长沙市开通运行,这是中国首条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和管理的,也是世界上第三条商业运行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线路.长沙磁浮快线全长18.55 km,为全世界最长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线路.

目前,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磁浮,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常导磁浮.常导磁浮的轨道是一种T型台,运行时列车下部的两边包住列车轨道,悬浮的实现是依靠安装在位于电磁体上方的导磁轨道与列车车体底部的常规电磁体间产生的相互吸引力(如图1).常导磁浮列车的时速可达400 km~500 km之间,这种技术的优势是原理简单,便于应用和推广,劣势是产生的电磁吸引力较小;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超导磁浮.实现形式不同于常导磁浮的列车包轨道,超导磁浮是采用轨道包列车的形式,列车在一个U型槽内运行(如图2).运行时车身悬浮于轨道上,这是由于轨道的感应磁场与磁浮列车的车载超导磁体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相互的排斥力.超导磁浮技术可以实现时速400 km以上运行,悬浮力大,列车运行速度快;缺点是技术复杂,发散的电磁场对周边容易产生影响;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永磁浮

3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1951年,英国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ueters)的德温特出版公司创建的专利文献检索系统――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简称DII)[1].该专利检索系统按专业提供多种载体的英文专利题录和文摘(全技术领域),主要有化学专利索引(简称CPI)、电子专利索引(简称EPI)、世界专利索引(简称WPI)和世界专利文摘(简称WPA)等.数据库主要由两种文档组成:WPI文档收录1963~1980年世界20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专利局公布的专利文献记录,每月更新同族专利数据;WPIL文档收录1981年以后世界30余国专利局公布的数据,每周更新一次.两种文档收录专利文献记录1 000万条.通过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等检索系统提供联机检索服务,可使用国别和专利号、优先权项目、专利权人、发明人、主题词、国际专利分类号、德温特分类号、德温特细分码、德温特登记号等多种检索途径.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库.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检索表达式为TS=((ELECTROMAGNETIC* OR MAGNETIC*)AND (LEVITATION* OR SUSPENSION*) OR MAGLEV OR EML),检索年限设定为1976~2016,IPC分类限定为E01和B61,经过数据清洗后得到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相关专利共5 616条记录,以此构成本文的样本数据(检索时间为2017年2月8日).其中E01在国际专利分类代码中表示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B25代表铁路.

.

4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态势分析

4.1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专利数量年度增长趋势分析

磁浮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整体发展脉络可以通过对每年专利数量的分析来展示.截至2017年2月8日,全球磁浮轨道交通领域专利共5616件.图4显示的是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收录的磁浮轨道交通领域每年新增专利数量的情况,2015年、2016年的数据仅供参考.这是因为专利数据从申请到公布之间有18个月的滞后期,所以近2年的数据不能完全代表此阶段发展趋势.2017年、2018年数据系根据往年数据建立模型预测得到.

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在2001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1年3月,中德两国合作建设世界第一条磁浮商运线浦东机场线(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开至地铁龙阳路站,简称“上海磁浮列车专线”),该专线主要采用德国Transrapid公司常导磁浮技术.上海磁浮列车专线于2003年1月投入使用,专线全长29.9 km,运营速度430 km/h.上海磁浮列车属于高速磁浮列车.随后,日本和韩国先后开通了中低速磁浮列车.2005年3月,日本开通第一条磁浮铁路,该铁路全长约9 km,由名古屋市区开至爱知世博会会场,最高时速为100 km.2014年7月,韩国开通了仁川国际机场至仁川龙游站磁浮线路,该线路全长6.1 km.列车可实现无人驾驶,最高时速可达110 km,且是由韩国自主研发.中国是继日本和韩国之后第三个拥有中低速磁浮技术并且开通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国家.2008年之后,中国加快了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发以及市场推广.2008年5月,中低速磁浮列车工程化试验示范线由河北省唐山市的唐山客车厂研制成功,该线约1.6公里.次年6月,低速磁浮列车又由该厂研制成功.时速100 km、承载600人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也于2012年1月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试制.2015年12月,长沙磁浮快线在湖南省长沙市开通运行,这是我国第一条完全自主研发的商业运营磁浮线[4].长沙磁浮快线连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和长沙火车南站,线路全长18.55 km,速度为100 km/h.

按照当前的趋势,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保持国际上重点关注的态势,以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阻力、能耗等技术问题能得以突破,提高高铁效能,同时降低建设成本,使磁浮列车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普及.

4.2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专利分布分析

专利发明人的国家可以体现专利技术的热点发展区域和未来可能申请技术保护,进而实施和普及该项技术的国家或地区.图5是磁浮轨道交通技术全球专利申请量居前的国家的专利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情况,图5中的圆圈越大,表明该国家专利申请量越多.从图5来看,中国磁浮轨道交通技术专利的总专利数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远高于位列第二、三位的美国和日本,但专利申请数量与上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差距不明显.

4.5.1数据来源

目前,我国磁浮轨道交通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列车和轨道的研究建设,因此,本研究以MAGNETIC LEVITATION OR MAGNETIC SUSPENSION为主题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WOS核心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设定筛选的文献类型为Article,Proceeding Paper,Letter,Review 4种文献类型,检索年限为1976~2017年.WOS核心合集包括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BKCIS,BKCISSH和ESCI这些子数据库.将筛选检索出的关于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研究的论文2 994篇以时间序列的形式统计出主要国家的数量和全球的年数量,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3.5.2论文数量分析

从图6可以看出,2007年以来,我国超过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成为发表磁浮轨道交通技术论文年数量最多的国家,论文总数量达到729篇,超过美国的662篇,日本的373篇和韩国的343篇.从的时间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不但与国际先进技术国家同步,2007年以后几乎每年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4.8分析结果

4.8.1我国发展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优势

一是相关的论文成果.我国在近十年来的每年相关SCI论文数量,都已经超过美日韩等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发达的几个国家;2015年和2016年,我国关于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论文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国家.二是相关研究机构.我国的中国科学院已成为全球关于研究磁浮轨道交通技术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在开展关于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活动上研究时间也几乎与国际同步.三是研究热点.我国与国际一致,现阶段我国特别是在磁浮列车、磁浮轨道和相关的关键技术如导轨、道岔等方面,研究水平已于世界领先水平.

4.8.2我国发展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挑战

最近十年来,关于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研究的SCI论文,我国虽然在论文总数量以及年度论文数量都排名世界第一,但论文在总被引频次、每项平均引用次数上与美国、日本还有一定差距.这说明我国专利数量虽然已占主导地位,但专利质量还有待提升.

5结论与建议

虽然我国研发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时间不长,但技术专利数增长较快,论文数量和近年的研究活跃度均远超其他国家,研究热点基本与国际保持一致,技术研发的发展势头很好.从参与研发的机构来说,中国本土专利申请人呈现出企业与高校并存的状态.我国磁浮轨道交通技术专利的来源机构主要有4个,分别是: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的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筹建于2001年12月,依托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7月,因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重组,中心依托单位变更为同济大学)以及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现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国际合作.由于国外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研发是以大型跨国企业为主,我国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与国外的跨国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运用专利转移或交叉许可的方式,取得技术的使用权[7].同时关注相关专利的海外布局,及时了解研究结构和热点的变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将国外的先进成果本土化,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二是政策扶持引导.实施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磁浮列车、轨道及相关技术的技术推广和工程应用给予政策支持[8-9],促使相关的技术难题早日突破.同时鼓励更多的相关企业(材料、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企业)研发、应用先进的磁浮技术,促进该项技术发展的同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三是专利结构应当有所变化.从对专利权人的分析来看,我国虽然在磁浮领域贡献专利的机构较多,但各项专利比较分散,导致各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受到影响.反观日本、德国,虽然这2个国家专利数量排在前20位的专利权人数量都少于中国,但各单个机构的专利数量都很可观,甚至专利数量排名前四位的专利权人全都来自日本.专利权过于分散一方面是由于各专利权人的研究方向有别,但另一方面不利于技术的整合和突破、发展,因此,专利结构应当得到合理的优化.

四是应当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引导对相关产品有需求的企业和高校、各研究机构与团队合作,鼓励研究机构将技术研究成果与实际相结合,考虑现实需求,同时利用相关企业对磁浮技术进行应用、推广.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对磁浮技术的接受度,有利于磁浮技术的发展,对难以实现磁浮技术相关产品自主研发的企业也是个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Derwent Analytics[EB/OL].[2016-10-17]http: // /prod-ucts/derwentanalytics,2016-10-19.

[2]盛利.走出我国磁浮轨道交通自主研制之路――西南交通大学磁浮交通工程化纪实[EB/OL].[2015-12-26].http:///shownews-11812-0-1.shtml,2015-12-26.

[3]Chen C.Cite 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47(3):359-377.

[4]高铁科普作家.高铁见闻[EB/OL].[2015-04-19].http:///daily/view?id=4214,2015-04-19.

[5]翟东升,蔡万江,张杰,等.基于专利的页岩气技术国际研究态势分析[J].情报杂志,2013,32(11):11-15.

[6]李欣,黄鲁成.基于文献计量的染料敏化太阳能光伏技术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13,32(12):98-103.

[7]慎金花,张宁,杨锋,等.基于专利分析的国内外磁浮技术竞争态势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9):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