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一学习总结

高一学习总结

时间:2023-01-21 20:22: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学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一学习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高一 英语教学 心理素质 习惯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高一,是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重要阶段。在高一时间,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较大,接受能力不同,许多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生活。高中英语学习内容要多于初中,词汇量大,语法复杂,让许多高一学生觉得压力过大。作为高一英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在过渡时期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工作实践中落实衔接工作,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高中英语学习,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1改革教学方法,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具有积极的英语学习情感,才是英语教学最成功的地方。

(1)教师要重视教学导入环节。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需要做好课堂导入设计。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死板的课堂会让他们觉得压抑。考虑学生处于过渡时期的特殊情况,教师要利用与学生生活较为相近的话题做课堂导入,促进学生融入到高中英语学习中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值日演说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每天轮流在英语课的前几分钟做演讲,展示英语风采。高一学生的好胜心强,他们会为展示而精心准备,每一次成功的演讲,都会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有利于其融入到高中英语学习中。

(2)教师要重视课堂总结环节。课堂总结是教学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的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解决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可以拿出两分钟时间让学生闭目思考本课所学,用三分钟时间给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成果,或者提出问题。比如在学习《Friendship》的时候,一些学生总结“我学到了upset,ignore,concern,loose,thunder,high way,suffer,overcoat,swap”这些单词。一些学生补充道“我还学到add up to,go through,set down,at dusk”这些短语。学生的总结成果分享,会让课堂更充实,也可以促进学生查漏补缺。

2培养良好习惯,掌握高效学习方法

要促进高一新生适应高中英语学习,不仅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英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高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任务,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习方法的传授,促进学生成为英语课堂中的主动学习者。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高中生。

(1)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加明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应用课余时间,也能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合理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了解英语课堂的学习内容,发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学生会感受到英语课堂的价值。比如在学习《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之前,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任务:通读课文,划不认识的词汇短语,总结文章主旨。再通读全文,将仍然不认识的词语圈出来,画出各个段落的中心句。学生在完成这一自主学习任务时,熟悉了课文,也掌握了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不以查字典作为唯一的词汇学习方法,考虑语境,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词义。预习活动的长期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进步。

(2)重视合作学习方法的传授。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适用于解决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有合作学习价值的主题,让高一学生在课堂中互动,体会合作乐趣。比如在讲解《The Olympic Games》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最喜欢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让学生给课堂创设英语氛围,促进高一新生融入到高中英语活动中。

3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实现成功过渡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渡过过渡期的重要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许多学生的英语成绩不佳,将自卑的心理从初中带到高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态度,并在课堂中创设机会,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口语练习中,许多学生羞于开口,认为自己口语太差。这时,教师可以先开口与学生互动,只要学生给予回应,就要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在积极的课堂评价下,学生会勇于尝试,在尝试中认可自己。教师的表扬,让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强,成就感越来越强烈,有利于高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学习感受的美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高一学习阶段的特殊性,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高一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触高中英语之初产生学习兴趣,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用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条件,促进学生快速适应高中英语学习节奏,能够让高一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韦凤仙.浅谈如何做好高一英语教学中的衔接工作[J].中学教学参考,2014(31):41-42.

第2篇

高一阶段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关键时期。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在高一学好数学,不仅能为高考打好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那么,面对着全新的教材和学习环境,高一新生应如何学好数学呢?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何不同?难易程度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一.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弥补一些基础知识上的缺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数学新课程恰当精简了传统课程的内容,更新了知识和教学方法,强调灵活性和综合性,重视数学应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不是非常紧密。以前初中教材中十分重要的数学知识,如因式分解、代数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指数和对数运算法则、二次函数、十字相乘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在现行的初中教材中已经淡化。而像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在高中有所淡化,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落差。可是,在高一教材中马上就要用到这些知识,并且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上的落差,如果高一新生对这些知识不加以弥补,那么一接触高中教材就会处处出现“拦路虎”。所以高一教师要统揽教材,在教学中要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引导学生弥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上的缺陷,降低学习高一数学的台阶,搞好“入门关”。

二.提高认识,重视高一阶段的学习

部分高一新生经过初三这一年的拼搏成功升入到高中学习,这本身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但部分学生错误地形成了两个认识上的误区:其一是初三拼累了,到高一要好好休息一下;其二是高考像中考一样,高三用功点就行了。殊不知,就高中数学而言,高一数学是最重要的,其实理化也一样。以数学而言,高一的函数可以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涉及的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时时有所涉及,而且高考中与函数有关的问题往往达到60%左右。又如立体几何,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中知识连贯性强,知识体系较为严谨,因此高一阶段不认真学习将直接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越来越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说数学对一个人的思维训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引导高一新生一开始就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高中变数很大,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用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其意是只要自己足够认真了,那么学习成绩就会回升,高考中将会有不俗的成绩。

但中考成绩不错,而到了高中后成绩不断滑坡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不能不引起新生的警惕。

三..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初高中数学的区别,改进学习方法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公理的理解与运用要求更高,并且知识点多、内容多、难度更大,抽象性、综合性显著增强,这就要求高一新生调整自己的学法,从初中的“紧跟老师”上升到自身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类比联想、归纳总结。由于内容多、题型多,老师不可能重复讲解训练,因此高一新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许多知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花时间去钻研。要结合老师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同学们要尽可能独立解题,因为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更是一个研究过程。对于确实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要加强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习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前提与保障。高中学习要化被动为主动,多质疑、勤思考、多动手、重归纳、注重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的各个环节:课前预习——认真听课——独立作业——复习巩固——知识拓展。课前预习要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着重理解相关概念,弄懂相关的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特别是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要理解透彻,熟记无误。有些同学不重视概念理解,往往在解题时造成理解偏差而导致失败。“概念应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很有道理。高一新生在听课时注意力要集中,要特别关注教师对概念的剖析讲解、公式的推导、范例的讲解与拓展,并勤记笔记。做作业要独立完成,要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步骤齐全、讲求规范。作业中许多同学一个普遍现象是没有文字说明,关键步骤缺失。凡用到公式必查书,计算时必用计算器,这些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后要重视复习巩固,做到“一课一回顾、一日一反思、一周一整理、一月一总结”。有反思才有收获,有总结才有提高,巩固所学是再学习的基石。

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教师不可能重复讲解训练。因此高一新生要改进学法,除了做好以上几个环节外,还要抽时间认真阅读有关的书籍,平时参加一些相关的学科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竞赛辅导活动等,注重尽可能积极努力地拓展自身的知识层次,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与素养。 要重点研究每个单元的过关检测题,因为在其中往往就囊括了本章节的重要内容、题目类型、思想方法等,所以要重点研究。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243-01

学生有初中升入高中,刚开始对数学不适应是正常的,都有一个过程,学好高中数学,不仅能为高考打好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那么,面对着全新的教材和学习环境,高一新生应如何学好数学呢?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有何不同?难易程度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一、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弥补一些基础知识上的缺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数学新课程恰当精简了传统课程的内容,更新了知识和教学方法,强调灵活性和综合性,重视数学应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不是非常紧密。以前初中教材中十分重要的数学知识,如因式分解、代数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指数和对数运算法则、二次函数、十字相乘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在现行的初中教材中已经淡化。而像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在高中有所淡化,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落差。可是,在高一教材中马上就要用到这些知识,并且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上的落差,如果高一新生对这些知识不加以弥补,那么一接触高中教材就会处处出现“拦路虎”。所以高一教师要统揽教材,在教学中要重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引导学生弥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上的缺陷,降低学习高一数学的台阶,搞好“入门关”。

二、提高认识,重视高一阶段的学习

部分高一新生经过初三这一年的拼搏成功升入到高中学习,这本身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但部分学生错误地形成了两个认识上的误区:其一是初三拼累了,到高一要好好休息一下;其二是高考像中考一样,高三用功点就行了。殊不知,就高中数学而言,高一数学是最重要的,其实理化也一样。以数学而言,高一的函数可以说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涉及的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时时有所涉及,而且高考中与函数有关的问题往往达到60%左右。又如立体几何,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中知识连贯性强,知识体系较为严谨,因此高一阶段不认真学习将直接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越来越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说数学对一个人的思维训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引导高一新生一开始就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高中变数很大,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用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其意是只要自己足够认真了,那么学习成绩就会回升,高考中将会有不俗的成绩。但中考成绩不错,而到了高中后成绩不断滑坡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不能不引起新生的警惕。

三、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初高中数学的区别,改进学习方法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公理的理解与运用要求更高,并且知识点多、内容多、难度更大,抽象性、综合性显著增强,这就要求高一新生调整自己的学法,从初中的“紧跟老师”上升到自身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类比联想、归纳总结。由于内容多、题型多,老师不可能重复讲解训练,因此高一新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许多知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花时间去钻研。要结合老师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做好解题后的反思,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便推广和灵活运用。另外,同学们要尽可能独立解题,因为求解过程,也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更是一个研究过程。对于确实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要加强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习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前提与保障。高中学习要化被动为主动,多质疑、勤思考、多动手、重归纳、注重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的各个环节:课前预习——认真听课——独立作业——复习巩固——知识拓展。课前预习要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着重理解相关概念,弄懂相关的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特别是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要理解透彻,熟记无误。有些同学不重视概念理解,往往在解题时造成理解偏差而导致失败。“概念应是第一位的”,我认为很有道理。高一新生在听课时注意力要集中,要特别关注教师对概念的剖析讲解、公式的推导、范例的讲解与拓展,并勤记笔记。做作业要独立完成,要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步骤齐全、讲求规范。作业中许多同学一个普遍现象是没有文字说明,关键步骤缺失。凡用到公式必查书,计算时必用计算器,这些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后要重视复习巩固,做到“一课一回顾、一日一反思、一周一整理、一月一总结”。有反思才有收获,有总结才有提高,巩固所学是再学习的基石。

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教师不可能重复讲解训练。因此高一新生要改进学法,除了做好以上几个环节外,还要抽时间认真阅读有关的书籍,平时参加一些相关的学科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竞赛辅导活动等,注重尽可能积极努力地拓展自身的知识层次,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与素养。?要重点研究每个单元的过关检测题,因为在其中往往就囊括了本章节的重要内容、题目类型、思想方法等,所以要重点研究。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障碍;思维定式;知识系统

一、高一学习物理思维障碍的原因及特点

1.对知识结果的重视大于知识的形成过程

很多人接触到高一物理的学习内容后发现高中的物理知识要比初中的物理知识更加深刻,它不再停留于表面解释一般现象和总结规律,而是开始从微观、变化等角度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各种影响因素又会导致现象出现什么变化。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往往只需要记住结果和现象,不会深入了解形成原因,这一学习习惯导致我们在接触高中物理学习内容后往往只注重物理知识的结论,轻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优秀的学生理解能力强,往往能够比较顺利地理解本质,但是也有一些同学对于理论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他们往往是靠死记硬背来记住书本上的知识点,这样十分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学的越多反而越迷惑。

2.没有及时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形成知识系统

尽管在进入高中物理学习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于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在学习新的复杂的知识时,往往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想法,对于这些错误的认识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就很难建立其系统的知识结构,学习的热情也会逐渐下降。比如,一些同学在W习时,急于求成,在没有完全弄清楚定律含义的时候,不认真分析体会,没有将当前学习的知识和以往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就开始盲目地挑战难题,追求做题量,往往会适得其反。

3.学习中存在着畏难情绪

高中物理作为典型的理科类学科,它要求学生要较好的抽象思维、计算能力,这一课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要稍高于其他学科。事实上,只要能够认真梳理知识点,弄清原理和理论,就能学好这一课程。但是实际中很多同学对物理学习存在着严重畏难情绪,在实验中不愿意动手,认为记住书中的结论即可,不爱主动思考,对于物理学习缺乏耐心,一旦出现难度较大的问题就无法应对,对于物理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二、应对高一物理学习思维障碍的策略

1.积极克服非智力因素,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诚然,学习新知识的效果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双重影响,但对高一物理这样的基础性课程而言,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是远大于智力因素的。

在进行高一物理学习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克服对物理问题的畏惧心理,才能够激活思维,建立起对这一学科学习的自信心,不断突破物理学习中的障碍。当然,值得注意是,我们不应该为了应付考试盲目地追求难题,很多难题的解决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系统流畅的知识体系,在未建立起相当程度的知识积累之前,盲目地挑战难题很容易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做法。

此外,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也很容易出现一些困惑,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问题时,一些同学仍然有切割磁感线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思维定式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多积累生活经验,思考问题时更加开放,不要受以往知识的局限。

2.认真观察演示试验和参加动手试验,了解试验原理和过程

实验课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动手实践操作的好机会,实验课可以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总结规律和强化记忆,对于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的能力培养也是有好处的。

当然,我们进行动手实践操作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安排的实验课,还可以在课后组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课外研究性实验,研究课本外的延伸内容,这对于我们处理问题、创新思维和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大有帮助。

3.与老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高一刚开始接触物理比较抽象的内容,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如何解决问题决定了我们今后的物理学习效果。由于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同学具备的生活经验和以前的物理学习基础不同,在理解相同的问题时可能有的同学一点即通,而有的同学却难以理解。这个时候,我们不可将这种差异归结于智力因素,而是要积极地与老师沟通,寻找自己难以克服的障碍到底在哪里,才能够突破瓶颈有所收获。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不光能够解惑,同时也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鼓励和肯定。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刚接触更加抽象和系统的物理知识的高一时期,出现学习是正常的现象,同时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不同同学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障碍有所不同。为了克服障碍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必须要克服畏难情绪,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反思和总结,改正以往学习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突破思维定式,才能够真正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向东,金美芳.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元认知以促进自主学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第5篇

【关键词】高一新生 学习数学 困境

Help the new grade-one stud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to walk out the trouble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Yang Zhenzhi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introduc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junior and senior mathematics and also made a research on the bad habit of the new grade-one stud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hoping to find out the way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m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to help them walk out the trouble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Keywords】New grade-one stud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Learning mathematicsTrouble

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这一问题早就存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形成了各自的解决办法。笔者结合高一实际,对高一新生陷入学习数学困境的原因分析,从而找到适合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帮助高一新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境。

1.关于高一新生陷入学习数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1.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实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1.2教材的变化。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1.3能力要求的变化。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1.4课时的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1.5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帮助高一新生走出学习数学困境的对策及方法。

2.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定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2.2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2.3科学地进行学习。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2.3.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①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②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③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④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

⑤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⑥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请教老师和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⑦课外学习包括参加学科竞赛,与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3.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要学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熟练程度。

2.3.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三个环节(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参考文献

1 连春兴.《高一学生数学思维缺陷与矫正》.数学通报. 2002.3

2 王新科.《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实践体会》.《教学交流•中》.2008.2

第6篇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1)制定计划。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专心上课。 “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

(6)解决疑难。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二、记好笔记是学好数学的环节

学好高一数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有所转变和改进,而做好数学笔记无疑是非常有效的环节。善于做笔记,是一个学生善于学习的反映,为此数学笔记应该记一些:

1、记疑难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不会导致知识断层。

2、记思路方法。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解题思路方法和分析思想及时记下来。课后加以消化,如有疑问课后及时问老师或同学。

3、记归纳总结。记下老师的课堂小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容易掌握本堂课各知识点的联系便于记忆。

4、记错误反思。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聪明人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用红笔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反思中提高。

三、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求最佳学习方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是少不了的。

第7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与新学期计划

武进区礼嘉中学  高一(3)班   吴燕玉

 

充实而忙碌的高一上半期在我们师生间的春节问候中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结束了。觉得自己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来得及做,就这样放假了。然而,假期过得更快,在一片问候声中新学期又开始了。这下有着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去学习。回头看看,真是留下了好多“脚印”——

总的说来,上半学期,我班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虽然其中也有不少进步,但与其他班的差距很大,确实不容许我不思考,不反省。我认真、反思,总结出以下三点:

1、作为班主任,我没能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致使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而且,班级中还有少数几个学生不思进取,不但自己学不好更是影响了班里其他同学,作为班主任没能及时制止。

2、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做到赏罚分明。让学生产生一种“犯了错误也没多大关系的”的感觉,所以,学生自觉性较差,自制能力较弱,致使学习马虎,成绩上不去。

3、缺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沟通、交流。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没有充分认识到班级各门功课都是与我密切相关的。班主任并不是只要上好自己那门学科就可以了,而是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其他各门学科的上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致使学生各门功课都很薄弱,学习没有热情。

总结以上经验教训,我决定在新学期中针对以上情况,认真制定计划,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班级管理体系;平时注重向师傅和其他班主任学习、请教,不懂就问;多和学生交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帮助他们找到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争取在本学期使高一(3)班呈现新的面貌,让大家都放心!

 

XX年2月10日

第8篇

[关键词]高一新生 学习困难 原因 对策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乏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以便寻找解决对策。

1 教材的原因。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

相对而言,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例如;高一《数学》第一章就有基本概念39个,数学符号28个,一开学就形成了概念密集的学习阶段。另外,现在的高中新生,将使用新教材进行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试验教学。新教材融进了近代、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将增多,教材明显变厚,教材的难度有所降低,但高考选拔人才的水准不可能降低。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而且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还将减少,因而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2 教法的原因。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重试卷(复习资料),轻书本”的不良倾向。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而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3 学生自身的原因。

3.1 环境与心理原因。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一些学生产生“松一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其次,我国现行学制的高一学生一般是十六、七岁,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时期,而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大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

3.2 学法原因。

①被动学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你放我录,缺乏学习主动性。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造成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

②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第9篇

【关 键 词】 学习方法;化学;高中

高一新生,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会普遍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如化学,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内容庞杂多而且深、难度大。在做习题或实验时,常常感到茫然而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初高中学科之间的知识过渡问题,对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方法认识掌握得不足。那么,如何做好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的过渡呢?在此,我依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过渡的建议。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差别

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科研方面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只要求学生认识表面现象及结果即可。而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的内部联系,还要学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差别

进入高一,化学首先学习物质的量,打破了过去以质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体系,介绍了阿佛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学生尽快掌握五个新概念和四个基本公式,掌握关于他们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懂和不适应,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一)良好习惯

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要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①课前自主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②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踊跃参加课堂精彩展示,提高听课效率;③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④在总结归纳中要做好评价,查缺补漏,坚决做到日清周结。

(二)要科学地阅读教材和用好资料书

新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学科特点、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课前阅读能把握好重点方能提高听课效率,课上阅读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思考问题,发现疑点,展示其特长,减少惰性,减少两极分化,高三第一轮复习时,老师经常讲回归课本就是这个道理。课后充分利用资料书,可以及时弥补课堂上因疏忽等原因而产生的疑惑,并使已有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安排阅读应抓住时机,应本着阅读后能解决问题,能再提出新问题,再阅读再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阅读仔细推敲,全面准确地领会知识的内涵,明确联系,掌握规律,使知识成块、成串,逐步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三)课上注意学习化学方法,课下注意搞好复结

高一新教材以化学基本理论开始,指导学生认识概念的涵义,理解概念的本质,明确概念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重视概念的运用和迁移,促使概念系统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指导学生采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找出知识的共性、差异性及递变规律。如卤族元素要善于从代表物――Cl2出发,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递变性、特殊性,做到掌握基础,举一反三。高一新生常出现“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知识不系统,知识点不到位,方法不灵活等,为了避免上述现象,要经常复习。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又如化学计算题也可将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集中在一起,体会其适用范围和运用等。

(四)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

初中学生只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能力,其他各方面的方法和能力还未形成,新教材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一方面,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请同学们多参加实验活动,这样,可以给自己创造一片广阔的天地,多动手、勤动脑,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开发内在的潜力。另一方面,要能从实验中去除干扰,归纳提炼出自己所要的结论,并能用比较准确规范的语言运用化学理论,描述或解释实验结论。

总之,有了良好的方法,再坚持配合有效的练习,就一定能实现化学学习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龚荫樵,阳光. 实用高中化学学习方法[M]. 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第10篇

一、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扫除定律学习中的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人到斜面问题;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人分析连接体问题。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时,拿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出,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

(2)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时为什么要蹲下来,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小通过这个实例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通过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就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人为地控制卫星的运动速度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人们可通过卫星探测地下资源,进行军事侦察,传送无线电波。

(3)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毅力。如讲牛顿是怎样勤奋学习、废寝忘食工作、为人类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样为追求真理与教会作斗争的;法拉弟是怎样把人类带入电的世界的通过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渗透物理知识。在学习每一章后都安排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是非,从而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的讨论上,学生对波明显衍射的条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不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还是小,只要二者相差越小,衍射现象就越明显。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的情况下,二者之差越大,衍射越明显,波长比障碍的尺寸小的情况下,二者之差越小,衍射越明显。此时教师从中引导,我们把波长看作人,把障碍物看作墙,把衍射看作人翻墙,从而很容易断定后一部分学生对波衍射条件的理解是正确的。

除此之外,还通过阅读科普读物、编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等扩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培养能力首先要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静力学中的合成和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等,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次,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现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

另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并逐步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设直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有些学生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教学中可引入三角形法则,使学生认识到矢量三角形中表示合力的也是三角形的一个边;根据三角形中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可知,合力大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和,其与三角形中三 边边长之间的关系相似。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课本中的图像、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对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边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的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好笔记。

第11篇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0,13,14,15班共4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第12篇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 必要性 差异 脱节 措施

马上又到了九月一号,到了高一新生开学的日子,看着小区里考上高中的学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我就想起去年我教高一时学生说过的话:“张老师,你如果不给我们将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估计我们也会被高一的函数吓到!”翻开之前的日记,我把当时讲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整理,简单谈一下我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做法,敬请各位同行斧正。

一、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数学内容更抽象、更注重逻辑性和理论分析、更多是研究变量,对计算能力也要求较高。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得全,练的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高中的数学教师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更注重教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培养。

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解决办法

(一)重要的第一节课

虽然不像高考过独木桥一样,中考毕竟也是选拔性考试,能通过中考的都是初中各学校学习比较拔尖的的同学,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有的同学有种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可以休息一下的感觉,有的同学早就被亲朋好友“打了预防针:高中数学很难!”,产生畏惧心理……再加上高一开始的确有些抽象概念,所以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如果弄不好,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把初高中的变化给学生将明白,让他们有提前的整体认知。

那第一节课讲什么呢?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变化。首先,虽然近几年,初高中的教材难度都有所降低,但是相比之下,初中难度降低的幅度比较大,而高中,因为有高考,所以实际难度降低的不多。换句话说,初高中的难度差距相差更大了。象因式分解的方法、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等很多问题,在初中讲的很“浅”,很“易”,但到了高中,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就远远不够用了。有些集合牵扯到分类讨论思想,他们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某些知识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初中数学内容通俗易懂,多研究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还注重理论分析。如高一要讲到的集合、函数、映射以及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等都体现了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2、学习方法的变化。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他们习惯了“听老师的话”,该讨论时讨论、该听讲时听讲,遇见较大数的运算就使用计算器,不会做的就问老师或讨论,依赖性较强,不习惯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而高中要求就高了,会讨论也要会独立思考,会解决问题也要会发现问题,会套用例题也要会独立创新……所以,学习方法的改变是必须的。否则就会出现听懂而不会做题,会做而不得全分的现象。

3、学习心理的变化。能考上高中都是有一定能力的,曾经都是出类拔萃的,但是高中又是精英集合的地方,偶尔有点跟不上或者挫折是很正常的,真发生这种事要抓紧迎头赶上,而不是自怨自艾,或者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跟着老师的思路,改变自己的方法,你依然可以独占鳌头。

(二)适应变化的方法

讲了那么多的变化,要想适应变化,把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搞好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搞好入学教育。首先,要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其次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第三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补充一些必须的知识。象分解因式的十字相乘法,三个“二次”,常用的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等,都提前给学生补充一下。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也要提前告诉他们。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在教学中,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辅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4、改变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堂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反思和自我总结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时,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由于初中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所以他们的运算能力都不强,而高考是不容许使用计算器的,所以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锻炼他们的运算速度和运算准确度。我经常在课堂上的当堂检测中举行一些小的运算比赛,先练“准”,再练“快”足部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改变“一看就会,一解就错”的现象。

5、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学习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人到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数学学习不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三、小结

总之,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实情、课标和大纲、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措施。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不断地探讨教学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懈地努力;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自身的严谨作风感染学生,以自身的过硬的能力指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