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05:0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化学课本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策略分析
作为初三化学老师,要意识到初三化学教学课程与其他年级教学的不同,初三年级的学生时间更为紧凑,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中,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多轮复习和总结,让学生在多次重复的教学复习中具有针对性地提高,这需要广大初三化学老师进行详细的思考以及制订相应的复习策略。本文根据初三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指导初三化学课堂复习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有一个统筹的规划和计划。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尤其是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且内容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达到一个很好的提高,这需要广大初三化学老师进行提前的规划和打算。首先,作为化学老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要对时间有一个统筹的概念。比如说,老师可以把初三化学复习分为三轮复习。第一轮主要帮助学生详细地将所学过的内容都复习一遍,结合化学实验和课本以及相关的基础习题,帮助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扎实基础以及在习题中总结经验。第二轮复习,则是在第一轮基础上有所重点突出,将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过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重点突出。另外,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给学生布置和安排的习题难度应该有所提升,让学生在有重难点突出的习题训练中有更好的提高。在第三轮复习中,老师不应该再面面俱到地讲解,而是应该注重查漏补缺以及重点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学习内容。在以上三轮复习计划安排中,应该有各自的重点突出并且每一轮的复习内容都应该是逐步递进并且环环相扣。作为化学老师,还要根据学生在每一轮复习中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安排,这样有利于学生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化学
成绩。
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无论初三化学老师再怎么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指导,都不可能让学生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完,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题型和考试题目。这就要求广大初三化学老师要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初三学生在化学复习中不仅能够增加知识,还要做到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比如说,在考查“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这三种物质时,如果题目中说能够与酸进行反应,那么初三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应该确定这种物质是氧化铁或者是氧化亚铁;如果说这种物质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并且可以作为油漆的材料,那么就应该排除掉这种物质一定不是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如果题目说这种物质是在氧气中燃烧形成的,那么学生就应该通过题目给出的信息排除这种物质不是氧化铁和氧化亚铁,而是四氧化三铁。总之,在大量的题目训练中,通过量的积累,达到学生能力质变的提高。另外,正如上文题目中提到的氧化铁可以作为油漆的成分,这样的信息也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多观察、多积累,对生活细节和常见的事物多注意。另外,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实验复习中,老师要多培养学生对细节观察的能力,中考习题中往往会对细节进行考查,这些部分也正是学生所容易忽略的部分。总而言之,在复习化学知识内容的同时,也需要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
力,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以不变的能力技巧应对多种多样的
题型。
三、注重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得好,就能提高分数。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在初三化学习题总结和一系列的测试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分数的丢失都是在一些细节小问题上,这就要求广大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细节的改善。比如说,很多学生明明知道选择题应该选C,但是却写了B;再比如,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容易思想开小差或者是吃东西等,这些都是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但是长此以往养成习惯,就会因小失大。还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喜欢在题目上涂涂画画,导致重要信息被掩盖,或者是在涂改中发生错误;还有些学生在做一份习题检测时,不给自己安排规定的时间,导致真正考试的时候时间不够用等,这些问题都不是学生智力因素导致的问题,但是却能对学生的成绩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化学老师,在平时的授课以及测试时,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有时间观念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得好,只有把平时的测试当考试,才能在考试时做到像测试一样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整体提高。
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
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
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通过大家共同努力,2008学年初三化学取得了这么优秀的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做好化学教学工作计划,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 重视复习的意义,明确复习的目的
进行总复习的意义有五:(1)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2)复杂问题简单化;(3)抽象知识形象化;(4)零散知识系统化;(5)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进行总复习的目的:复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和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所以,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究,能彻底改变简单罗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复习模式,使复习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二 合理规划复习进程,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初中化学课程安排仅一年,新授课结束后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安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阶段: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检查并及时解决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障碍,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将整个初中化学各知识点按结构和脉络融合形成体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复习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奧秘、化学实验与活动探究、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等。
复习要求:“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基础知识。“低”是指复习中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孤僻怪异的题目,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双基”知识。
注意事项:(1)用好课标、考试标准、教材(找准考点,落实基础);(2)合理使用资料,防止用资料代替教材,引导学生重视教材;(3)训练要适当,防止以做题、讲题代替复习;(4)问题引领课堂,重视情景创设,防止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第二阶段:进行专题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辨析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总结综合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根据学生对新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自命知识专题,通常有气体制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质等专题。
复习要求:主要以专题讲解和专题训练为主,然后进行综合训练。
注意事项:(1)研究考题、缩小范围、找准专题、做好专题复习;(2)做好专题训练,精选、精练、精讲,切忌过多过滥,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要有针对性的训练;(3)要杜绝仍由教师独占课堂40分钟的做法,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练习、复习、小结、思考的时间。
第三阶段:进行模拟演练,中考仿真训练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学业考试的日益临近,主要精力应当放在消除弱点、弥补漏点、调整心理方面,把卸下学生心理包袱作为重要任务。
复习内容:中考仿真模拟训练、考前适应性训练。
注意事项:(1)进一步研究中考试题,对考试大纲中的样题示例进行分析,整理考试信息,更加明确中考试题的特点、结构、难易比例,知识考查的呈现方式;(2)提倡教师组卷(所选卷应题目典型、题型新颖,难度宜小,保证训练价值);(3)回归教材、加强记忆,加强考试技能技巧的训练。
三 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材上的题型,准确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试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点衍生而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教材关,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样题,掌握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思路,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重视知识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兴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5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2.023
化学学科进入学生学习体系的开始在初三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为学生将来对化学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的最佳时期,还是提升化学素养以及加强化学理论的重要时期,因此,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把这一阶段认真地对待。所以,在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理论和实验的充分教学准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验和理论的关系紧密联系到一起。对于现阶段新课程教程改革的方针,必须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因此找寻一个更加灵活性的、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才是初三化学教学的根本目标。
一、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初三化学而言,整体知识体系比较零散,而且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整个体系较为庞大也相对复杂,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有方法步骤地研究教学内容,初三的化学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老师自己单方面讲课的方法,要及时地和学生互动,针对这们新学科相互探讨,开始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比方说刚刚接触化学时,必须对化学元素进行逐一的认识,这些元素就好比英语中的字母,字母是组成单词的基础,同样化学元素是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深刻并且熟练地认识这些化学元素就需要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进行类比,这样学生不仅觉得课堂轻松,而且潜移默化地也对化学元素充满了好奇。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方面,针对这些方面逐一击破,最终让学生觉得化学学科是一门通向自然科学大门的最闪耀的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当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课堂环境,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觉不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呆板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拉近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消除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恐惧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生活中必须知道的常识知识,例如人们可能认为煤气中毒只要在家中放一盆水就能将煤气吸收,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煤气中毒主要是人体内吸入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明确指出不溶于水,所以这种传统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比如,在教授一节“溶解度”的课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同时记住所学的知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增加学生自我动手能力的例子如下,由于氯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旦氯化钠的含量超过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它就会有晶体析出,这种现象的发生会让学生感到好奇,在化学的实验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这类实验,实验的现象和理论教学相一致,学生看到这类现象的发生不仅对实验本身的教学印象深刻,同时对理论探索更加有兴趣,挖掘出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
二、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初三阶段的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所谓的应试教学,老师一味地把应试知识灌输到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当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能力,针对某个化学实验现象可以单独分析出来,这样才是化学入门知识学好、学透的表现,也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奠定基础。要达到以上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互动,多和学生沟通,从学生当中了解问题,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与以往的“一人堂”方式,要找到学生的兴趣,进行开放式教学,也就是说,老师在教课过程中,尽量丰富自己的语言,对某些化学现象进行详细的类比性描述,课堂上尽量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化学在初三阶段的特殊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摆脱单调乏味的化学学习,进一步地激发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加强学生自我动手能力,也就是说,对于实验教学环节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其中,而有些危险性实验,老师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充分的说明,有意识地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比方说,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对化学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将理论和实验现象有机结合到一起,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另外,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不能单单是老师自己在台上讲授,老师要不定时地向同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比赛,增加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教学内容后,针对氧气的一系列性质在学生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队进行PK大赛,比赛过程中老师连续提出氧气的相关知识,针对这些相关知识,学生进行抢答,课堂结果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习,锻炼了思维,而且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对氧气的一系列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没有感觉学习是负担,而且普遍认为化学课上自己可以轻松学习,快乐地将知识捕获;在制备氧气的实验课程中,氧气制备的主要方法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法,其中需要有催化剂的加入,这样才会快速的有大量的氧气产生,在实验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位置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强的直观认识,所以对于催化剂的作用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在课后的时间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解决,这不仅仅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还是对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不仅学会了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学习到了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三、 在化学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应用
初三的化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呆板的理论记忆,更加重要的是为了开拓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进行化学原理的介绍,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所了解,为了更加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做了夯实的准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说来,要想针对初三化学知识进行教学创新,就要充分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让化学走进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学生的想法,走进社会,走进实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学做三者的结合,社会即学校,教育即实践。这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当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时,也便能从他的精神之中总结出初三化学的教学方法:第一是把实际生活与化学的知识理论相结合,第二是认真总结并理解和应用在实践动手中存在的化学反应,第三是教和学相辅相成,培养出钻研与创新的优秀人才。
教师在教授实验课程时,可以针对简单的实验布置相应的家庭实验,比如小苏打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这一现象就可以作为学生的家庭实验进行教学,因为蒸馒头过程中需要放入小苏打,小苏打加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而馒头蒸熟之后会出现很多小孔,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造成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有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实验问题的印象,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
比如,在设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习题时,我选择了下面一道题:下列哪些能便石蕊试液变红?①把用石蕊浸泡过的滤纸制成的干花上滴几滴稀盐酸;②把干花放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③把干花上滴几滴水④把干花用水润湿后,伸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
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认识到酸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而湿润的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提高了解题能力。类似的试题还很多,如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酸中哪种微粒能使石蕊变红,燃烧条件的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只要教师善于精心设计和选择这方面的试题,通过精讲精练,化学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提倡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科学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致有以下几个时候:(1)在进行比较、归纳、择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时,就可以对课本上得到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比较、归纳选择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见解面对面地用同龄人所理解的思路和语言交流,使学生不仅知道结果,更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2)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做一些稍难的计算题或实验题时,我总是让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首先完成任务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相应的区域讨论相关问题,而未完成的同学继续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直至完成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争辩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打开思路走出思维误区,较快、较好地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3)在做学生实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4)在进行概念辨析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应该引入以前所学的内容比如纯净物、混合物,加上刚学的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关系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定,优秀的在全班推广,这样的操作我想比教师给出内容,学生记忆默写的效率要高很多。
本人运用以上几点方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到学生当中,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并且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在学生针对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学以致用的成功,学生将化学作为一门感兴趣学科,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新课标的化学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
参考文献
[1] 彭大萍. 为化学课堂注入“源头活水”——浅谈化学探究性教学[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关键词:初中化学;导学案;编写依据;编写模块
导学案是为学生设计的一种学习方案,其目标对象是学生,设计意图是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后为学生提供复习资料,整个过程都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都知道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编写导学案的就显得极为重要。
旧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如何教,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学生如何学。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内学习和课后巩固,因此在编制学案时,我们必须考虑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要做多少。下面就我近几年编写设计初中化学导学案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导学案的编写依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最新修订版 ):编写学案前要研究课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并对照教科书,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解为每一节课中可行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执行和了解自己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2. 初中化学教科书:教科书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基础,学案是学习教科书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以教科书为主,但又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整合。因此,我们在编写学案前要先吃透教材,然后再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只有对课本熟悉,我们才能联系课本知识内容的前后,才能在设计学案时提出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问题,才能把握学案中的重难点,才能让我们设计出来的学案更好的为我们课堂服务。
3. 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不仅要根据教材、课程标准,确定重点,还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编写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最大化的做到差异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块
1. 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知道本节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从而好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他们在完成所有的学习环节后,需要检测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点,还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制定学习目标之前我们既要深入的研究考点、重点、难点,又要结合学情合理的设置目标层次。学习目标的设置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设置过高学生达不到,设置太低则达不到我们要的预期效果。总之,学习目标的设定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学习目标的设置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 3 个。
2. 自主学习
学案的设计要考虑初三化学的学科特点,初三化学内容多为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知识点琐碎且系统性不强,记忆强度较大,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元素化合价、反应方程式等需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本模块的设计理念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重点是对每一节中基础知识的梳理和需要记忆知识的强化,且这些知识学生能在课前从阅读教材中可知。
3.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部分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本课时的实验探究内容。设计应以学习目标为基础,注重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之联系起来,安排探究活动,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应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能够真正做到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体验。
合作探究部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体验后自己能够独立的去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一些理论,或是从一些实验中,发现某些规律。最后由学生自己找出真理,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再通过一些精选习题,使成果得以巩固提升,并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4. 当堂检测
本部分主要是检测学生通过前面 3 大板块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同时通过课堂检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设计应多样化,题量适中,层次分明。设计时既要面对整体,又要注意差异。
检测题的设计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题量一般不超过 8个。检测中的 1 - 3 题属于基本、简单、易于模仿的,旨在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全体学生达标。检测中的 4 - 6 题为综合性和灵活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使 85% 学生达标。当堂检测中的最后一个问题一般是一些拓展性较强的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优秀生能够完成。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职业中学,每年我所承担的课程职高的专业课,初三实验班和初三潜能班的化学课,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关键阶段,其效果好基本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认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感到学习满足求知欲的一种快乐,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艰苦劳动。学习过程中不应伴随任何一种外部精神压力。处于轻松、快乐状态下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这时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最佳,思维力最强,学习效果也因而最好。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新奇愉悦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多一些“兴历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职高班学生都是部分初三未毕业学生被升至职高的,总的来说,他们的基础差,学习兴趣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对他们指导学习时,重操作,轻理论,不严格遵守教材,要特别选择学生对自己向往,又很实际的技术教给他们,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对初三潜能班的化学课,因为该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基础仍然较差,对化学实验兴趣较浓,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验、课外实验、课外家庭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知识,也提高了操作技术、动手能力。虽然动手做实验消耗时间较长,但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收到较好效果。对初三实验班学生,该项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基础好,他们的目标追求国家级重点中学学习。对他们基本采取:一半时间用于自主学习,一半时间指导他们如何自主学习,这样的安排能够让他们拓展知识范围,收到较好效果。
2面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组织教学
在好的学法指导,学生的思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不是一个好的学法指导。面对自己每年接触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组织教学。
3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我总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以下学法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
3.1善于联想、比喻。如果把联想、比喻巧妙地应用于化学授课中,就能取得事半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时,书上说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怎样理解呢?我们要吧让学生联想到宏观世界,可以采取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成建筑用的砖,把石墨和金刚石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用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观形状,排列方式不同,牢固程度就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用类似这样的联想和比喻,就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理解,掌握许多肉眼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世界的认识,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2长于对照、比较。教会他们学会对照、比较。对照是把相互间彼此有联系的但又各不相同事物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重要思维方法。在化学授课中适时地指导学生学会用对比方法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有的放矢地联系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相异点、联系点,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时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3.3巧于矫正指导法,是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指导,这种方法最适合在课堂提问与订正作业及测试试卷环节中应用。矫正要做到有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生进行测试后,总是没有超过几小时地对试卷进行评阅,然后及时发放、评讲。
3.4勤于记忆。记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和必要手段,也是形成好的学习方法的重要因素。基本知识的记忆直接影响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三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必须牢牢记住,哪些知识不必记忆。
3.5精于总结。华罗庚和钱学森曾经提到,读书要由“从薄到厚”再到“从厚到薄”。
化学课本中的知识,学生普遍感到繁杂难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各章节讲完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把琐碎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取得实效。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十分重要。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应用,不但教学效果比较良好,而且学生也将爱益终身。
鉴于上述情况,对教材可作如下调整,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移至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之后、第三章氧族元素之前进行。调整后优点是重点突出,难点逐步突破。当然,调整后起点高、难点集中,一部分学生“吃不消”。为此,我同时又对教学做了三个阶段进行的改革试验。
第一阶段:知识准备
1.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之前,先对初三化学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原子、分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在进行氯气化学性质教学时,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的升降等,使学生既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又能判断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数目。
第二阶段: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及方程式的配平教学
1.基础教学:起点和要求稍高一些,使学生理解和明确以下两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中的作用;(2)在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或偏移的总数目应相等。
2.练习教学:(1)训练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电子得失及数目。
3.过渡教学:(1)进行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得失总数目的练习教学;(2)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析探索既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数目必须相等,而每摩还原剂或氧化剂所提供或接受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那么要使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就必须使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个比例关系便是化合价升降数目的公倍数。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实质上就明确了配平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4.配平教学:以练习为主,使学生熟练掌握用双线桥表示法分析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第三阶段:巩固、强化练习教学
1.强化训练:(1)在后面各章节的教学中,凡是遇到氧化还原反应,都引导学生分析并配平。(2)增大练习量。
2.跟踪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普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坚持辅导: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个别辅导和课堂辅导相结合。
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如何搞好化学教学,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顺利学好化学这门课程,谈谈点滴体会。
一、教师必须有爱心
有了对教育的爱、对化学教学的爱,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教师才会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趣饱满地走进教室,营造化学教学的生动气氛。有了对学生的爱,才能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拔和引导,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才能开辟化学教学的新天地,这是搞好化学教学的关键。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业的教师。通过这些工作,搭建基础,学生就会喜欢你,就会喜欢你的学科,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高。
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化学作为初三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愿望,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初三第一堂化学课上,我没有急于讲新课,而是先做了几个实验,如水变牛奶、水变汽水、魔棒点灯等,让学生感到化学世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乐学。为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计演示既密切结合学习内容的实验,同时还要创设激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兴趣逐渐变浓,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
三、掌握预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部分同学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往往简单地认为预习就是念一遍课文,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我们教师最好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地去听课。预习时,要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带着疑问去学,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科学的预习方法能为学生学好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的知识目标,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的重难点,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就会自行预习。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学生将终生受益。
四、课堂做好笔记,指导学习方法 转贴于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课时“走神”。在记课堂笔记时,我要求学生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可在课本上标出,课后整理笔记时可补全。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而零碎,因此要求学生经常进行及时复习,对每章节内容的知识,我规定时间检查过关,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达到对课本内容的融会贯通。
五、善于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章节讲完后我会主动将章节考点进行整理,对知识进行归纳,便于复习和归类,便于与学生一起回顾,便于搞“务实”演练。这样就可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便于掌握。
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必考题,也是学生的弱项。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即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今中外无数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有丰富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是最基本的人们的衣、食、注行都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预习的好处很多:
(1)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2)有利于做听课笔记,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
(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自学能力会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
(1)通读课文。通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以提醒自己,上课就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这样就容易弄懂不懂的地方,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有利于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三、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四、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
记笔记的类型有:
(1)讲新课时做笔记。就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2)记实验笔记。记录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3)纠错笔记。习题课、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试卷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是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纠正,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注释”。(4)归纳总结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归纳总结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
笔记的形式有:
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五、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很多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有趣、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只看热闹,不动脑子思考。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六、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录象”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解,才能巩固知识。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不在学习上留下障碍,不留下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当然复习要重视教科书,也要复习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同时理解书上的内容。
七、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巩固新知识的极好机会,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每一节后面习题和每章后的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八、学会阅读课本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关键性字词是“在化学反应里”、“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都”等字。像“改变”包含“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
九、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生理化报》初三化学版、《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报刊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好朋友。
一、结合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年来中考试题的知识要求没有超出中学化学课本的,因而复习时应充分发挥基础试题在巩固双基中作用。但回到课本,学生总觉得课本上的内容太浅显,不屑一顾,结果是概念不清,基础不扎实。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在复习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二、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复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的差异。在复习过程中,只“招呼”几个优生、忽视后进生甚至对其置之不理是不可取的。因此不妨在课堂上为他们设计出教学方案,使他们能参与进来,融入复习的大军中。对优秀生用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在教师与后进生的互动中,一定要采取以正面鼓励为主的方法,把中考试题中的最简部分适时地推荐给他们,并能解决问题,对他们点滴的优点与进步也要把它放大开来,以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提起兴趣,增强自信心。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初三化学知识点多且分散。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课标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在复习时,我主要采取以下复习方法:
1.对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第一遍的学习中,学生学到的都是些比较零散的知识,没有系统性,对学生记忆很不利。在复习中,老师及时为学生总结,把这些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归类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比如对固体物质颜色的记忆,可以归类总结。在复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许多概念相互对立,如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单质与化合物、混合物与纯净物,抓住矛盾的关键,对比记忆最好。而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与氧气的物理性质,往往会相互干扰,影响记忆,如果分类集中,观察其异同,分析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容易记忆和掌握了。
2.联系生活,讲练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大多都是枯燥的,学生很容易对这些理论知识产生反感,甚至厌学。如果在复习时,将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实验,前后贯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复习实验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中考试卷,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的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
5.联系当年时事,响应中考要求。复习的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基,所以教师要结合当年所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分析,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从中还可以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自我复习,自我完善,调节心理,迎接中考
中考复习的主人应当是学生。作为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员”,这是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所以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复习,学生最后一定得有自己的时间进行自我复习、自我检查完善,将所有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习兴趣 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 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科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初中化学教学又是学生接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和基础阶段,因此,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能力关等,这样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激情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如能用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而与学生主动的沟通交流。那么,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不仅会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也能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和谐的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最微妙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深爱自己的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心和帮助他们,并且听取他们对该课程的反映,要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和他们交朋友,而且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由对教师的热爱,逐渐转变为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二、兴趣引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所以,上好第一节绪言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开学的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在讲绪言课时不要讲太多深奥的化学知识,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实验,并设置一些简单问题。比如,准备的实验魔棒点灯、水变牛奶、自动变瘪的饮料瓶等。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一听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 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知识讲座 ”、“化学知识竞赛 ”、“化学园地 ”、“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 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同时,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3.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 教师帮助总结。 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中,往往能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五、教师布置任务,帮助学生课后巩固课堂知识,并积极获取新知
老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课后作业进行分类,适时适量布置。让学生通过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及时巩固刚学的知识,在“温故”的基础上做好“知新”的心理准备;也让学生通过作业这一纽带,更自然地把课本中的化学与生活中、环境中的化学连接融合,达到“学以致用”。那么,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目的和用途更加明确,对化学的自主学习欲望则得以增强。通过教师采取一系列措施,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与探索,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最终形成一种最优化的学习方式,并用这种学习方式指导以后的化学学习活动
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