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舞蹈演出论文

舞蹈演出论文

时间:2023-02-17 15:5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舞蹈演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舞蹈演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市场营销,模式

前言

体育舞蹈的市场营销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亿,以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为首的众多地域性的体育舞蹈培训中心已步入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体育舞蹈赛事及体育舞蹈经营项目营运开来。通过对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营销模式的分析,未来体育舞蹈的营销趋势是多元的。在制定其营销方案时,应更多地关注3P(人员Personnel、服务流程process和服务有形化Physical evidence)。只要把握好3P,就能实现体育舞蹈在市场营销中的战略意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体育舞蹈产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及营销方式

港龙舞蹈文化机构创建于1998年,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路庆安大厦负一层,是中国乃至亚洲国标舞界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舞蹈文化品牌之一。港龙舞蹈主席王永刚先生是唯一一位担任世界三大国标舞赛事其中两项评审的中国人。港龙舞蹈文化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大赛、舞蹈用品开发、舞蹈培训中心及国际标准舞俱乐部、舞蹈健身会馆的经营等,成功地打造了中国国标舞第一品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并广泛阅读有关艺术文化产业经营、体育产业方面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持。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体育舞蹈产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市场营销访谈内容。电话采访直接回答。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进行必要的图表绘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营销机构的基本情况

2.1.1 体育舞蹈营销机构的经营项目

作为中国体育舞蹈营销机构的龙头企业,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主要由五大分支机构来运营。这五大分支结构分别是:拉丁舞健身会馆、体育舞蹈俱乐部、舞蹈培训中心、舞蹈用品商城和赛事演艺事业部。在2005年至2009年各部门的盈利调查中,不难发现,在体育舞蹈营销中,体育舞蹈俱乐部的盈利金额占总盈利金额的40%,其次是拉丁舞健身会馆和舞蹈培训中心,分别占总盈利金额的17%和20%,值得一提的是,舞蹈用品商城和赛事演艺事业部的盈利金额存较大差异,只占到总盈利金额的15%和8%。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各部门盈利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也是普遍现象,很具代表性。一般来说,健身、娱乐与培训机构是针对于广大群众的,只要完善广大群 众的认可度就可实现此机构的长期、稳定运营,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然而舞蹈用品 方面的销售存在一次性购买持续时间较长的弊端,若进一步推进舞蹈用品的广告力度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而演艺事业部的发展与壮大也会推动舞蹈用品的销售。。演艺事业部 的盈利金额占到总盈利金额的8%,究其原因,其作品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及进入市 场等其他活动投放的成本较高,这就造成了其自身价值的贬值;第二点原因仍是关注力度不够,赛事和商业性表演数量较少。。

2.1.2 体育舞蹈市场营销的业务比重及目标对象

据调查显示,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拉丁健身会馆的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25%,其主要内容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娱乐性质的健身活动,目标对象以25岁至50岁的有稳定工作的都市人群居多;体育舞蹈培训中心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15%,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有潜力的参赛选手或教师队伍,着重培养青少年人群,同时会组织一些专业的集中训练以此促进体育舞蹈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体育舞蹈俱乐部,这是以娱乐和丰富大众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业余培训,面向各个年龄段、企业和个人,可根据企业或个人的不同需要帮助策划表演以及比赛等,具有灵活性强,服务性专,覆盖面广等特点,占总业务量的35%;演艺事业部门占总业务量的5%,其主要职能在于可以策划、组办各种赛事、演出,调动专业选手和具有专业水平的舞蹈演员参与其中,以及配合各种类型的商业演出活动;舞蹈用品商铺占总业务量的20%,这是专以舞蹈用品为经营产品的销售部门,包括舞鞋、舞蹈服装、舞蹈饰品、舞蹈教材以及舞蹈服装订制等经营项目,目标对象针对于体育舞蹈人群。

2.1.3 体育舞蹈的营销特征

第一,根据经营项目不同,交易行为对象也有所不同,演艺事业部的营销对象是艺术作品,它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改善往往是间接的。第二,体育舞蹈的作品本身具有创作和文化价值,它和市场需求之间有时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会造成演出收入无法抵消演出支出,甚至严重亏损。第三,一般认为,营销是消费者导向,故表演节目应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娱乐需求;而体育舞蹈是产品导向,追求的是自身的品味和创作价值,故体育舞蹈本身不能因附和市场而降低品质,从而使体育舞蹈与营销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

2.1.4 体育舞蹈营销的合作范围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合作范围包括:时尚舞会、客户派对、公司年会、楼盘开张、节目策划、演员特派、活动承办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育舞蹈前景发展

据有关部门估计,至2009年全国有3000万体育舞蹈爱好者,而这个数字在未来的三年中会增加一倍,这使得体育舞蹈市场前景一片光明,这是实现体育舞蹈产业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建立体育舞蹈的市场营销模式。

3.1.2 体育舞蹈潜力所在

必须在现实操作上,有意识地填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鸿沟。通过商业化操作和大众文化式消费,体育舞蹈市场营销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在力量。

3.2 建议

3.2.1 借鉴国外经验,走自己的路

在充分重视我国体育舞蹈市场营销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才能确保我国的演艺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才能真正终结横亘在中国体育舞蹈与营销间的鸿沟。。

3.2.2 策划经营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经营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 一是建立了初步的演出经营模式。二是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互利互惠,使服装展示与体育舞蹈表演紧密结合。三是积极公关,争取社会资金赞助。这样,体育舞蹈与营销的距离越来越小,也因此获得了市场认同,体育舞蹈交流与碰撞也才因市场经济的推动而更加频繁和深入起来。让我们以崭新且独特的营销策略,来终结体育舞蹈与营销之间的鸿沟。

参考文献

[1] 科特勒(Kotler,P.).市场营销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6-108

第2篇

关键词:山水实景演出;创作瓶颈;文化创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42-01

一、山水实景演出的现状

山水实景演出最初的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的艺术表现手段,打造出一台浓缩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舞台艺术作品,向观众集中展示某地的文化特色,并形成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以推销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起初《印象・刘三姐》和《印象・丽江》在公演后极大地推动了阳朔和丽江的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收到了来自于社会各界的热捧。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印象”模仿热潮,这些演出大部分都进行着复制及自我复制。少了创意要素的加入,即使环境变了,音乐变了,使用的素材变了,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这也正是当下实景山水演出存在的一个重大弊端。在当下的实景演出中,感官刺激正在逐渐的取代心灵的感动,对民族文化内涵的关注和思考也正在被制作者有意无意的放弃。每一个从业者都在用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强调大场面、灯光特效、音响震撼、票房和所谓的成功,仿佛只有这些才是实景演出本身、才是艺术本身。

二、山水实景演出的艺术创作瓶颈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开始打造白己的山水实景演出,目的是为了提升当地文化形象的级别和实力。让来到这里观看演出的人们,都能在这场融山水、情景、民族人文理念于一身的演出当中体验到文化的魅力。就现实情况来看,诸如阳朔、丽江、武夷山等地的文化形象,确实借由“印象”这张文化名片得到了推广,但是当大部分的旅游地都在打造白己的实景演出的时候,实景演出在受众心中的特殊性也就减弱了。

一座城市,在向外传播自己的城市文化形象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自身特色的定位。以为仅仅靠一台实景演出就能达到拉动地方旅游经济,带动城市文化形象宣传,着实是高估了实景演出的能力。

从欣赏者的角度,许多时候只是出于对艺术作品所展现表象的一种观看,这与“欣赏”艺术的层面还相距甚远。张艺谋在《印象・丽江》宣传片中这样说道“那种大量的,集体的,雨点般的击鼓动作是最震撼人心的”。类似于这样的群舞在实景演出中是最常见的演出形式。大量的集体舞蹈、华美的服饰与灯光,成为实景演出的主要标志,其内在的民族文化内涵反而退居其次。在当下山水实景演出的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中,许多舞蹈作品常常风格不定、直接使用素材堆砌舞蹈动作,常常几十上百人配合灯光音响做着重复的动作,其目的是让观众感觉到视觉上的震撼,但是观看完毕走出剧场时却又觉得索然无味。其实当下许多舞者和舞蹈创作人员在创作中需要的不应只是技术层面的强化,或是追求场面宏大的“人潮舞”,更多的应该加强自身对少数民族现实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理解。

在实景演出的创作中,如果只将原本具有明确文化内涵的形象进行抠像,抛却原有的人文精神,那么这只是在做一件失却了原有人文内涵的作品,即使外表再绚丽,也会逐渐耗光它的文化生命力。实景演出不应只是一场豪华的烟火秀,因为最终能让观众为之感动的还是我们在真实生活中体味到的真实情感。

用“大而无当”四个字来形容当下部分山水实景演出的表现,似乎是比较合适的。这股宏大之风吹遍了国内的著名景区,面对部分山水实景演出带来的高回报,使得一种妄图通过在真山真水之问打造视觉特效,吸引观众的想法正在愈演愈烈。造成的后果就是项目的体积和投资迅速膨胀,而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却不断缩水。好像我们面对这片山水时,除了打打光之外,就无事可做了。

事实上,游客是冲着这片土地上凝聚的传统和内涵而来的,如果人们能够真切的从中有所收获,不论是思想上、精神上、身心上、学识上,无论哪一方面确有所得,游客就会络绎不绝,这是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通行的一条法则。

三、山水实景演出的未来发展

实景演出诞生之初就与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的本质仍然是实实在在的艺术作品。山水实景演出是舞台艺术表演的新的表现形式,对它的评价和思考就应当回到实景演出本身、回到艺术本身。

在当下舞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应当重新寻回艺术创作的初衷,才能让山水实景演出的制作理念回归到艺术创作的范围中来。指着实景演出市场每一部作品都获得《印象・刘三姐》一般的成功,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应当重新理出实景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和它的艺术创作标准,把打造舞台艺术精品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一切“向钱看”、向搞大排场看齐。对于那些跟风搞创作的人来说,学习、模仿他人的作品只能学到技巧和技术,而属于独特地域的精神气,还是必须要从遵循本土气质的作品中酝酿和生发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点,最终要靠的还是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对艺术创作初衷的熟悉与尊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艺术实践;舞蹈;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29-02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走出课堂,从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不断汲取舞蹈艺术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重组和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习充满乐趣,这是每一名学生和教育者希望看到的。艺术实践正是舞蹈专业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吸纳的一种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及综合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艺术实践的定义及内涵

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称舞蹈专业的艺术实践就是舞蹈实习,他认为舞蹈实习包括了舞蹈表演、编导、教学、写作等,舞蹈表演专业的实习主要是舞台表演,侧重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锻炼。舞蹈教育专业实习的内容包括模拟教学、实际教学和论文。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集音乐美、形体美、服装美、舞美设计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以其高雅时尚的艺术品位和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翩翩风韵,无论是生动活泼的舞台演出、还是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论文书写,对于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有着“感于外、发于心”的本质提高,是艺术表现力来源的沃土。

三、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作用

(一)舞蹈艺术实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为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舞蹈课和舞蹈实践活动(如舞蹈比赛)结合提高学生审美观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围绕讲解——训练——讲解进行,教师以主导地位的角色传授舞蹈基础知识,学生基本是被动接受者,周而复始,学生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比赛中去,注重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要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相结合,为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学生同没有参加艺术实践比赛的学生相比,他们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通过一定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二)舞蹈艺术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模仿力,进而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不仅注重形式美,同样还十分注重思想情感内涵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美不是一般的人体动态美。而是一种饱含诗情,富于乐感的人体动态美。学生在舞蹈艺术实践中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创造性模仿,可以提高其表现力,如挤奶舞就取源于劳动,它是模仿牧民给牛羊挤奶的动作来表现人民的智慧、劳动的美。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舞蹈采风”等方式,学生缩短了舞蹈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逐渐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属于上层建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的再现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离开了劳动实践,也就没有舞蹈艺术,在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舞蹈艺术正是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印迹,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内容、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演和创作灵感,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三)舞蹈艺术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创作、表演、欣赏水平,从而促进艺术表演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舞蹈实践包括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而这两者都经历着从客观现象到主观意象再到舞蹈形象这二种时空状态的两度转化过程。从素材到舞蹈艺术的转化就是创造过程。舞蹈艺术源于生活。人们在生活中会有很多感悟,但表达不清楚,而创造本领的前提就在于发现、升华,例如,讲解舞蹈《小金鱼》时,我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观察鱼的形态、觅食、嬉戏的全过程,并要求低年级学生设计一组舞蹈造型动作。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想象出的肢体动作也十分丰富,有身体的扭动、面部表情的夸张表演、手部动作的配合,十分具有创造力也十分可爱,回到课堂再度讲解《小金鱼》时,学生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原来是这样”的感慨,学习效果十分好。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中央电视台“双拥晚会”、去日本昭和大学演出、去法国演出等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创作激情、艺术表现力等多种能力,从而是各种艺术实践成为了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活化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在自己的舞蹈艺术专业上发挥创造力。

四、艺术实践是艺术表现力的沃土,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艺术实践的新途径

学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学生的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动作的综合培养。只要教育者努力探寻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那么,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外部舞蹈动作与内心情感语言的技能,来进一步创编舞蹈动作,发挥其表演才能,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美的创造能力就不在是一句空话。艺术实践,对于每一位教育者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演出”、“表演”;更应该是“教和学”的完美统一,是学生主动吸纳知识过程,更是“教学实践”、“舞台实践”、“创作实践”的沃土,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开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使舞蹈教育、教学告别“机械化”的操练,让学习充满乐趣,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欧.论舞蹈学专业特色的舞蹈技术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2).

\[2\]张春河.高校舞蹈教师的角色素质\[J\].舞蹈,2008,(6).

\[3\]张薇.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第4篇

一、21世纪以来的研究

云南民族传统歌舞乐是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在近年陆续有研究成果问世。其中一部分是以舞蹈为论域,从历史、文化、创作、传承与保护等角度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云南民族舞蹈史》(石裕祖2006)、《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石裕祖主编2010)、《舞蹈文化论》(曾金华2010)、《云南民族舞蹈研究》(陈申2010)等。另一部分是以音乐为主题,其中虽涉及歌舞乐,但仍以音乐的分析、民族歌舞创作和舞台实践、民族乐器的描述等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如较有代表性的《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张兴荣2006)、《云南民族音乐散论》(钱康宁2006)、《云南民族乐器图录》(吴学源2009)等。还有一类是从人类学、文化学的学术视野,对云南民族歌舞乐进行的研究,如《云南民族音乐论》(周凯模2000)、《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申波2011)、《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杨民康2012)、《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黄凌飞2013)等。论文方面,较多发表在各类刊物中,以音乐、舞蹈分类的学科意识对云南民族舞蹈、歌舞形态、表演创作等方面的一般性研究最为普遍,在一部分文章中文化视野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等概念开始凸显。以上研究中,从云南民族舞蹈史学的角度切入的研究主要是《云南民族舞蹈史》,该著在历史线条的贯穿下,采用了一种近似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试图勾勒一幅云南民族舞蹈发展历史的轨迹和风貌。《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以论文集的方式,收录26篇文章,内容涉及云南彝、纳西、白、傈僳、佤、景颇、傣、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试图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开发思路,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P12)《舞蹈文化论》是一部文论集,收录作者各种文章,按性质、体裁、形式分类的方法,大体分为:文学台本与演出串词、学术论文与舞蹈评述、调查报告及诗词随笔三个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云南民族舞蹈的特征、表演、创作等做了论述。《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主要运用艺术符号学原理,采用部分史料对云南民族舞蹈的形态、情感、仪礼以及审美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云南民族音乐散论》、《云南民族乐器图录》是从歌、舞、乐的不同角度,对云南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乐器及创作演出做了描述和分析。《云南民族音乐论》是作者经过长期的田野考察,对云南各民族所创造出的内容丰富、色彩各异的音乐文化类型以及这些音乐文化类型在相关民族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做了一定程度的论述,其中对云南民族歌舞乐的“乐”文化特征做了不同以往的阐释。《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虽是以正在消失的文明———云南古戏台为焦点,但对云南民族乐舞民俗的文化生态以及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做了文化学意义的研究。《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用民族志方式对云南特有族群的音乐进行研究和撰写的著述,作者用“一维两阈”的架构,对布朗族人生仪礼与社会、宗教礼仪、人生仪礼及个体性音乐活动、群体歌舞等内容做了音乐人类学意义的研究。《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是作者通过对滇西南古老的山地民族———拉祜族葫芦笙舞的田野考察,试图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这一与西方音乐体系的“听觉艺术”截然不同的一种带有明显东方身—声—意三位合一艺术特点的“体化实践”做出新的理论阐释。在课题项目领域,2007年艺术学项目“彝族哈尼族(坻施洛孟)大型原生态歌舞乐套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是对红河地区部分彝族哈尼族的歌舞乐套曲进行的专题研究;2010青年项目“云南省石屏彝族花腰歌舞音乐及其文化形态研究”,以“音乐”为立足点,对其音乐形态、文化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探析,此两项均属于区域性的音乐歌舞研究。2008年艺术学项目“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研究成果为探索现代社会变迁中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论文集。2012年艺术学西部项目“云南15个特有民族舞蹈生态研究”,以“舞蹈”为核心,以生态为论域,拟进行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此两项均为民族舞蹈学的专项研究。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自进入21世纪,云南民族歌舞乐领域的研究尽管还是在音乐、舞蹈各自的学科立场进行,但在人文社会多学科研究的影响下,云南民族艺术的研究已逐渐成长。如音乐学、舞蹈学等,不但完成了大量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音乐形态结构、舞蹈形态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本土的传统艺术,研究文本也越来越呈现出对多学科理论的应用和以多维视角进行研究的特征。对于云南诸多的无文字民族来讲,文化的记忆及表达多是以肢体和声音为主的,这是本土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以极其鲜活,充满生命力的态势存在着。传统乐舞是本族人对生活与文化意识的表达,在造就了民族的性格与文化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其生存的环境和对信仰的恪守。这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艺术事象,需要我们用文化整体角度和东方文化的维度,将其置于特定场域和时空的文化之网上进行研究,这为中国民族本土艺术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认知范式和新的可能性。

二、云南民族传统乐舞研究学术视野的转换

伴随当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开始重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来到云南进行民族文化的交流、考察等活动,为民族文化生态及人文资源的抢救、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帮助,意在使数千年来存活于云南具有独特生命内质与活力的民族传统艺术能够应对强势文化的侵扰。近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渗透,对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即将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13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专门设定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呈现和再现”、“音乐和舞蹈传统的传播方式之间的互动、综合或是冲突”、“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音乐、舞蹈与戏剧)”等议题,该主题强调“再现民族音乐学与民族舞蹈学中文化实践的历史维度,以及研究者参与民族志历史书写的不同方式,意在探讨历史在传递和影响文化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并开启一条研究者为现实目的而运用历史资源的路径。”①。这一研究取向表现出当民族传统艺术成为民族志书写主题时,音乐舞蹈可以以不同方式给我们的研究传递信息,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此会议同时期望在音乐舞蹈学院和表演艺术学校中所形成的现代标准化实践也纳入批判性和比较性讨论的范围,请与会者提供重构民族传统歌舞艺术个案研究的论文。在对云南民族歌舞乐长期的田野考察中可以发现,云南民族传统乐舞作为内心体验外化的一种方式,拥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信仰系统。时至今日,各族群的信仰观念、时空观念、内部社会秩序等文化记忆依然在以身—声—意为主体行动的乐舞中保留得最鲜明、最完整。传统乐舞在“体化实践”传承过程中,在约定俗成的人文环境中,在观念的不断演进中,依然是一种具有完整的庞大系统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文化体系,在身体、声音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意义系统。而云南民族歌舞乐的身体意向性,以及群体舞蹈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意向性的沟通和互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图景,这种东方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在人类所处的后现代境遇中重新认识和挖掘,将民族传统歌舞乐作为构建文化的一种环境或场域,寻找新的研究命题,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实践,传统乐舞充满着远古生态的智慧,至今在各族心中仍具有情感联通的功能与意义,仍然存在于这方水土之中。在具有民族性、地缘性和血缘性这个文化生态系统里,各族群历史、语言、、文化心理和传统艺术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极为活跃,渗透在乐舞中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作为一种历史精魂贯通于日常生活中,并不断按照自身的传统习惯和族群信仰来维护和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们在自己的文化体验框架内,进入到共享的体验中”[3(]P40)。如何从云南民族传统乐舞厚重的文明底蕴中,吸取文化的精神、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做出当代意义的文化阐释,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来建设发展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精神和中国经验,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研究中重要的学术使命。当今艺术人类学的学术视野,使人们的研究视角在观念、思维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艺术行为”和由此蕴含于其中的“意义系统”成为研究者的重要论域。当代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1908-1961)将体验视为一个境域,他认为身体和世界应该是弥漫式的相互涵融,这是梅洛-庞蒂通过对身体和世界的阐释所要呈现的一个核心思想。关于“身体现象”如何显现意义系统以及身体如何在意识中得到构成、不同文化中的身体体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实践、身体的空间性等理论,在国内音乐、舞蹈学界的研究中一直是被忽略的。而“身体转向”是当今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论域,其特点之一在于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身体所进行的研究。的确,“身体不仅仅是我们‘拥有’的物理实体,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并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4](P61-62)等理论视角,将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三、结语

时至今日,有关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研究的范式与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发展的势态紧密联系,学界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建立民族艺术本体研究中的分析观念及文化立场,将学术界所共识的艺术形态的辨识方式,放置到本族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去研究,透过艺术行为“深描”文化持有者的艺术经验。这是中国民族艺术研究新的开始,无论民族音乐学界或民族舞蹈学界都期待着具有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的学术研究成果。如何体验文化持有者的艺术经验,如何描绘出异文化的文化图景和意义系统,需要当代学术通过系统的田野调查并运用民族志方法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不断创生出新的学术论域和学术话语,在现代文明的社会实践中提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当今世界及国家的文化政策发展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及传承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关于“原住民文化是任何一种区域文化的基础和开端”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人们意识到地方性的制度与民间伦理共同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云南民族传统乐舞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以及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本土文化的现代性如何实现,如何实践,需要政府、学界同仁们的积极思考。

作者:黄凌飞 柴雨青

第5篇

【关键词】中职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于艺术类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来讲,就是走学校与艺术院团结合之路。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重点实施的“十大计划”的第二项计划就是“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北京市杂技学校自建立之日起,即与中国杂技团资源共享、统筹统管,形成了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这种“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下,中国杂技团派领导担任学校、专业教学负责人,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参与期中、期末考评,监控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实践演出剧场;北京市杂技学校为杂技团演员进行专业训练、文化课培训、学历教育,根据杂技团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演出剧目的编导、音乐设计、视频制作、节目单制作、艺术人才培训等,双方共享教学、演出资源,降低育人成本等,形成学校、杂技团的双赢。

一、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服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德艺双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特色,广泛吸收中国杂技团资源,加强与相关艺术团体的密切合作,构建“团、校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坚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课程开设与艺术发展同步、教学设备与各专业道具更新换代同步、培养方案与市场变化同步的四条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艺术院团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双导师双评价”质量评价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探索“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蓝图。

(一)“团、校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形式。杂技专业作为学校的龙头骨干专业,承担着为中国杂技团输送优秀学员的重任。学校与杂技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面试、招生、组班,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考评学生学业,学生毕业后按订单协议进入中国杂技团工作。

(二)“团、校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形式。学校与中国杂技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杂技团的演出市场,根据演出需要和学生学习的节目成熟情况,定期参加天地剧场的演出,在演出中检验教学效果,在演出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

为更好地培养杂技后备人才,学校与中国杂技团共同创立了“未来之星”艺术团,打造了《杂技第一课》(A、B两版)《杂技第二课》《未来之星的梦》等实习剧目,在实训基地常年不断地进行实习演出,既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也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此外,学校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开展实习实训。近年来,各专业学生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及人民大会堂的各类庆典演出,80名学生参加了残奥会开幕式演出,14名学生参加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出,40多人次参加了中国杂技团《魔法传奇》晚会的演出,舞蹈专业还有40名学生参加了中国杂技团建团60周年专题晚会“一封家书”的演出。

(三)“双导师双评价”质量评价体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又有杂技团专家的指导;学生每学期期末考核评价由学校和杂技团共同组织考评组,进行“双导师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体系的实施,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适合杂技团的需要,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有针对性。

二、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一)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杂技专业以“节目为中心、学演结合”培养人才,根据实际演出需要排定节目,根据节目训练;二是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改变基于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构建基于工作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深化教学改革,各专业融合发展。基于建校目的、办学模式、市场需求、就业渠道等主客观因素,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以杂技专业为龙头骨干专业,各专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一方面,其他各专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杂技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将舞蹈的身韵、美术的审美、影视表演的舞台表现力、武术的精气神导入杂技专业教学,充实杂技教学的内涵,从而使培养出的杂技演员不但专业技术水平高,而且综合素质、艺术修养好,表现力、创造力强,受到杂技界普遍赞誉。另一方面,杂技专业也为其他专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各专业之间在教学上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杂技专业为舞蹈、武术专业的技巧等提供师资,舞蹈专业为学生开设杂技、武术、表演等兴趣课,美术专业组织学生到杂技排练现场写生等。多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推动了培养艺术人才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化,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使他们在就业或升学时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三)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在研究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难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管理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使教学管理有利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学校新修订了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各专业课程建设方案等管理方案,根据“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重新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教学指导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等,使之更符合学校“团、校一体”的发展战略。

(四)加强教材建设,推进教学科学化。学校坚持“严格管理、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杂技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认识到杂技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培养杂技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在原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探索,积极借鉴和吸纳国内外杂技艺术领域及体育学、教育学、创造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历时三载,编写并出版了《杂技教程》一书,填补了杂技教育事业的空白,推动了全国杂技教育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受到杂技界、杂技教育界的广泛好评,美术系自编的教材也获得全国教育成果二等奖。

三、培养“产、学、演、训”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夯实“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产”指艺术生产,是教师的艺术创作。“学”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演”指教师参与演出实践。“训”是指教师的培训。“双师型”教师应该既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规范的专业技能培养指导能力,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他们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及相应的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艺术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在杂技专业开设教师形体培训课程,发挥学校多专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条件,由舞蹈专业教师担任课程主讲。这一举措填补了杂技专业教师及杂技团在校兼职教师在形体训练方面的空白,从而适应了教学发展的需要。

中国杂技团积极配合杂技专业的教学,指派资深专家兼任学校杂技专业教师,并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优势,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学校也通过选派教师到杂技团实践、锻炼,培养一批既精于理论教学,又善于表演实践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为“团、校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教职员工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成果喜人。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广大教职员工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倡导教师不做教书匠,应该成为研究者,在教学领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在教学中要有前瞻性,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学校教师在近年的各类征文比赛中屡获佳绩。仅2010年就有近130人获国家级奖项,占全体教职工比例达80%以上。这些教师都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撰写论文。从选题到成文,都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特色,既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也是推动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理论基础。

(二)全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教科研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为适应学校“团、校一体”的发展战略,在校长的率领下,学校以《“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共有10个校级重点课题、36个校级一般课题。其中《“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团、校一体”系列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将包括6个专业(杂技、舞蹈、美术、表演、滑稽、武术)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指导方案、核心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及相关学术论文。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作为教科研经费专用于课题研究,这充分体现了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的极大重视。

(三)“团、校一体”战略发展系列丛书出版,不断攀登。以“攀登”为主题,学校出版了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团、校一体”系列丛书(简称“国艺丛书”)。2010年,以“迈步与初探”为年度主题,出版了《2010年教科研年会集》《2010年教师获奖论文集》等。丛书的出版既是对先前成果的汇编,也是对师生未来学习工作的激励,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向兄弟学校及社会展示了学校的风采。学校将2011年的主题定为“实践与求索”,2012年的主题定为“提升与展望”,我们应把这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做好、延伸下去,为学校明天的辉煌添砖加瓦。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其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杂技学校与中国杂技团相互依托、双赢互补,在探索中前进,以“团、校一体”模式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建构了“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演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合作育人、产演结合、服务社会、多元定位、全面发展”的“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产、学、演、训”一体化的“团、校一体”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坚信,在团与校相互支撑、共谋发展的前提下,一定会把北京市杂技学校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名校。

参考文献:

[1]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6]Thomas R.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方乐,张英,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第6篇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高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显然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于新一代的学生来说,强大的信息量和求知欲、表现欲使得他们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二)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对实践性的课程与活动没有专门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导致参与实践教学的老师受到的重视不够,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三)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

很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缺乏舞台锻炼的机会,学校没有为他们积极建立、提供相对较为稳定、集中的实践场所,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始终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所以,高校音乐专业必须对艺术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一支有热情、有经验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他们建立起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为实践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多方拓展、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们创造各种社会实践机会。

二、高校艺术实践教学研究与实施方案

近年来,高校的实践教学普遍弱化,而艺术类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表演及创编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教学实践课程比重,积极提高实践教学方法的的改革。

(一)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下,对一些难度较大,但实用性不太强的理论课程进行一些必要的课时缩减,有意识地增加实践教学模块的建设。如舞蹈、管乐、民乐排练实践模块;建立系合唱队、学生剧团、演出管理机构等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能,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而这些实践类模块的建设,应该在教学中形成常态保持下来。

(二)与校外相关单位联系,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平台

为师生搭建技能锻炼和舞台实践的平台,与地方政府、厂矿企业、部队等多家单位建立关系,既推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又提供给学生展现自身才能的机遇,同时也对音乐学专业人材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安排教师参与艺术实践教学,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安排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让教师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如以课题带动教学、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以及互联网、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都应是教师所必须接受和学习的。

(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把关和质量评价

毕业生主要教学任务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拟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指导教师,在毕业实习中结合个人的选题有针对性地实习,并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素材和资料,使两个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

(五)完善艺术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将实践教学作为常态来抓,完善管理制度。作为课程种类,要有教学计划,考核方式。对实践课程老师严格管理,使其明白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不能让艺术实践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于学生而言,更要使其明白实践对于其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并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广阔空间以及脱颖而出的机会。

三、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质量评价模式探索

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改革模式,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更新与完善。艺术实践教学的改革,必定带来质量评价模式重新制定。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而言,评价学业的标准不再是单纯的作业、应试;而是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专业能力展现。比如专业水准的演出、毕业音乐会、创编作品汇演、参与社会性的演出活动以及相关论文及项目的发表及结题。在艺术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高校音乐专业应在逐步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推广,多角度探索艺术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并同时形成一整套的质量评价模式。

第7篇

    关键词:舞蹈学  本科  培养目标  人才规格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舞蹈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到各省市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都开设不同规模的舞蹈学本科。而且办学方式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此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凸显出重要意义,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规定的等级要求。

    4、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二、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

    1、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士学位课程是第一位的,它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方面起到瓶颈的作用。通过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舞蹈学的基本原理、舞蹈教育理论,获得从事学校舞蹈教育所必备的演示能力以及初步的舞蹈研究能力。以下粗列几门学士学位课程。

    芭蕾基本功训练课主要进行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跳跃练习、旋转练习、技术技巧练习,主要为学生学好民间、身韵、排练等专业课服务,适合全程开设。学生将从中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备从事舞蹈教学和舞蹈演出的基本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以藏族舞、傣族舞、蒙族、彝族舞、朝鲜族舞、维族舞、秧歌、花鼓灯、云南花灯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授课内容。旨在掌握各类民族民间舞的表演风格和特点,毫不混淆地表演出各类民间舞的律动,获得较强的辨析能力、示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这门课程也应该全程开设。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以元素训练(提、沉、冲、靠、拧、倾、曲、圆)、步伐训练、技巧训练、短句训练、表演性组合训练为主。目的是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形、神、动、静、刚、柔、气息协调一致的运动审美规律,了解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所在,增强身体进一步的开放和表现能力。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服务于其它专业课程,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下完整的示范和表演能力。

    剧目排练课选取单、双、三人舞、群舞等优秀舞蹈剧目为教学内容,于二、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和不同角色的舞蹈艺术形象,增强舞蹈表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舞蹈语汇的表达能力。

    舞蹈编导课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交叉,于三年级全年开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编导理论知识,能大胆的进行创新,使其具有一定的编创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等舞蹈教学演出和一些群众辅导和编排工作。

    中外舞蹈史纲以中外古代舞蹈史、近现代舞蹈史为基本内容。在二年级全年开设,加强对中外各少数民族舞和文化的介绍,简介外国舞蹈的文化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史,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舞蹈历史观,并能学以致用。

    艺术概论是一门概要地、系统地阐述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积累,适宜在三年级开设。其宗旨是全面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能够从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和感受舞蹈、研究舞蹈;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风格的舞种、流派及舞蹈的基本创作原理;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  舞蹈艺术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表演创作能力进人更高的层次。

    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 懂得基础乐理,才便于深入学习音乐。视唱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练耳发展音乐听觉及记忆力,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节奏和调式、调性。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一个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必备的视谱、听音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开设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舞蹈解剖学、舞台化妆艺术、自娱性舞蹈、地方特色代表性舞蹈组合等课程。各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既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与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精神保持一致。至于师范性问题,在当代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探讨。但是,至少要在第六个学期安排两周左右的教育见习,第七学期安排六周左右的教育实习,并且与艺术实践(采风或者舞台表演)相互交叉进行。

    2、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从微观上,每一门必修、选修、限修等课程,无论期中、学期末考核,都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价标准。比如

    科目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备注

    芭蕾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完成动作元素,30分 。

    二、准确把握节奏、规范地完成动作元素,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肢体具有较强的表现力,40分。 技能

    编导常识与舞蹈赏析 一、能够自己自编结构完整的教学训练组合或者简单剧目,30分。 二、能够基本把握教师的意图以及舞蹈音乐的情绪以及结构,动作元素发展具有一定主题性并有较合理的舞台调度,30分。 三、在标准一、二的基础上,所编导剧目较有创意以及较高的思想性以及表现力,40分 理论与技能

    其他专业课程均有如上所示类似的评分标准。

    从宏观上,毕业生要获得学士学位必须有具体的要求。比如1、本专业学制为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45学分。2、学生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150学分(包含公共必修课学分51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80学分、专业限选课学分10学分、专业任选课学分最低4学分),并完成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专业教育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且外语、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确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突出专业基础课的能力特点。增设专业选修课,按照舞蹈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开出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按照学习规律进行调整,重点是能力的形成,明确每一门课程应该达到的具体能力,各课程群应该形成的能力单元,注重学习能力、学习策略、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3、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4、努力创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全体教师把教书与学习相结合,树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多渠道交流探讨的机会,建立学习制度及学习共享系统。

    5、教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推进校本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多搞科研,尽量把教学问题列为科研课题。

    6、建立导师制度。给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7、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记录在案。

    8、完善终结性评价,实现考核手段多样化。考试采用表演式技能考试、笔试、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把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9、开展特色活动,发展学生能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第8篇

(一)文字作品,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

(二)口述作品,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创作、未以任何物质载体固定的作品;

(三)音乐作品,指交响乐、歌曲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

(四)戏剧作品,指话剧、歌剧、地方戏曲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

(五)曲艺作品,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六)舞蹈作品,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表现的作品;

(七)美术作品,指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八)摄影作品,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品作品。

(九)电影、电视、录像作品,指摄制在一定物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

(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指为施工和生产绘制的图样及对图样的文字说明;

第9篇

音乐舞蹈学院成立于2010年4月,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音乐、舞蹈方向)硕士点及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专业设有声乐、钢琴和民族器乐三个方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艺术造诣深厚、集教学、科研、编创与表演能力于一体的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外艺术院校的学习、研修经历。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一百余篇,学院师生还在“桃李杯”、中国舞蹈“荷花奖”等国际、国内多项专业赛事及活动中获得奖项和荣誉。

学院于2013年4月受国家汉办委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孔子学院巡回慰问演出。承担并策划了多场大中型文艺演出,与中央民族歌舞团、湖北省民族歌舞团等多家演艺团体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关系。学院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的音乐、舞蹈教育家、表演家为我院特聘教授和兼职(或客座)教授,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家来我院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院确立了“以德立院、以艺育人、德艺双修”的院训,明确了将学院建设成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的发展目标;在“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人才培养与艺术研究相促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立足中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音乐舞蹈造诣和学术理论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还实行声乐、钢琴专业小课师生双选的“一对一”教学模式。

学院设有舞蹈专业教室、艺术观摩室、服装道具室、艺术试验室、成果展览室、乐器室、电子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厅、排练厅、琴房等设施,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条件良好,完全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学校“十二五”规划将修建25258平米的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大楼。

一、招生人数

音乐舞蹈学院2014年学共计划招生70人,其中音乐学(声乐)18人、音乐学(钢琴)8人、音乐学(古筝)4人、舞蹈表演40人(男女各20人)。

二、招生专业介绍

1.音乐学专业(声乐、钢琴、古筝3个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音乐演唱、演奏的专门人才,能在全国尤其民族地区的专业艺术团体、高(中)等艺术院校、以及群众文化艺术团体等单位从事音乐表演、教学、音乐评论及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学,掌握演唱、演奏技能,音乐知识和音乐基本理论,了解相关的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写作能力。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声学、作曲基础、合唱、合奏、声乐、钢琴、古筝的演奏、演唱等。

2.舞蹈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艺术表演院团、企事业单位、高等艺术院校、普通类中小学、文化机关从事舞蹈表演、文艺指导、舞蹈编创、舞蹈教学的专门人才。通过全面、系统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各民族舞蹈风格与专业技能并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舞蹈文化内涵,具备良好的舞台表演、实践应用和艺术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民俗学、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法(基本功、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名作赏析、舞蹈编导基础、音乐基础理论、舞蹈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剧目排练、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及现代舞课等。

三、招生对象和条件

音乐舞蹈学院2014年面向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区招生,四川、甘肃和青海只招收舞蹈表演专业考生,音乐学(古筝)只面向湖南和河南两省招生。凡符合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者,具有一定音乐舞蹈素质,均可到指定的考点报名参加考试,民族不限,文理不限。

第10篇

关键词:香巴拉;状态;民族;文化

舞蹈的结缘都随缘分的到来而妙不可言,结实新的事物,萌生新的思想源泉,那都是一种缘分,缘分到来之时需要牢牢抓住,最后并记住这其中点点滴滴给予的宝贵经验与财富。

一、结缘香巴拉

(一)前期功课

演出的前几天,全体演员都会一起去往雍和宫洗礼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在那虔诚而神圣的地方去让心灵缓下来去感悟,感知身边的一切。尽管不太懂如何正确礼佛,但是只要虔诚就是最好的方式。同样,前往具有藏族特色的藏族餐厅一起品尝藏餐,一家极具特色的餐厅:巴扎童嘎,寓意“吉祥的白海螺”。一旦进入这样的环境,让你情不自禁会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这里的一切。

(二)中期舞动

每一次香巴拉的舞动都需要在舞蹈开始之际,所有舞者围绕香炉盘坐一圈,静静的听着具有旋律的音乐,闭上眼睛,让自己进入舞蹈状态,告诉自己要安静下来,沉下心境,也就是在即将起舞的那一刻,让肢体以及心灵做好准备。这样的准备状态,不只是肢体上的提前热身,更是心灵起舞的准备。每当起舞时,不要有过多的杂念,仅仅是安静的舞蹈,享受肢体舞动的每一瞬间。先慢慢体会身体带来的每一次转动,用大脑,内心意识支配舞动的肢体。

(三)后期调整

在起舞结束之后,再围成圈,静静的围坐在一起,再一次回归到刚开始的宁静,享受刚才起舞的每个瞬间,调整自己跳动的心灵及跃动的肢体,让二者慢慢回归到最初的状态。闭上眼睛,放松身体的一切,感谢自己的肢体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感恩自己流淌的血液、灵活的肢体及跳动心灵。

二、感悟香巴拉

(一)状态

舞剧不需要舞姿有多美,动作是否好看,最重要的是状态。自己是否进入了那么安静的领域中,那属于各自心中的香巴拉世界中。当万物沉静的同时我的心灵最需要积淀,参加万物都在参与的事情时,更需要找到纯真的自我,找到最初对舞蹈最纯真的热爱,那种对舞蹈真挚的态度。与此同时,只有好的状态,舞者才会属于那个空间,而不是与观众真真切切的交流。从保利剧院、苏州、上海、厦门、中山、汕头及清华学堂,一系列展演。

(二)文舞相容

文化与舞蹈的相结合那才会上升整个作品。只有文化,没有舞蹈,那是文学,而有舞蹈,没有文化,那是空壳。只有二者完美融合,那才是上乘之作。人都会有生死轮回,在极乐的世界中,你不知自己会去哪,归落何处;作品融汇了天葬、原生态古典舞、土风舞、金刚舞,还加入了濒临失传的鹰笛现场演奏。形式新颖且具有内涵。其中,藏族佛教的金刚舞是为供养佛而举行的宗教式的舞蹈,民间俗称跳神,跳金刚舞的目的为驱邪,镇魔招祥;①飞翔的风筝,放飞的不只是风筝,而是那双隐形的翅膀,追逐的梦想;音乐的抉择不在乎国界之别,贴切融合才是真谛;奋不顾身去拼抢的道具,映衬人类的内心,欲望也好,物质也罢。

(三)滞后精彩

许多人观赏香巴拉时,不懂其真正含义。然而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不需要过多的理解,而是需要经过观赏这样的艺术给予自身有何启发,学会在接触一个事物时,要给自己多一些问号题。更有观众无法静下心来去享受那静静的氛围,有的观众会中途退场,熟知在舞剧后面有一段精彩的坦诚摧毁舞段时,后悔不已没有亲身感受。在坛城摧毁那一瞬间,许多人认为那都是一种可惜,惋惜不已,然而另一些观众则认为那是一种回归。美好的事物只有在摧毁之后越发美丽,就如烟花一般,绽放之后消失掉时,才会越加回味且想念烟花在空中放出光芒的瞬间。同样,在回到原点从头开始时,那也是一种美。

三、心中的香巴拉

(一)珍爱生命

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过程中,都会遇到形形的人,复杂万千的事。尤其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容易,难以承受的压力。这些都需要自我的调节,因为一系列事物的产生都会有他的原因。古语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天,每个人都在经历磨难,经历一切自己未知的一切。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与想法,慢慢品尝生活的点滴,静静地感悟舞蹈的本体,用呼吸感受生命,用生命去感悟舞蹈。生命是美好的,只有在生命里出现各色各样的东西,生命才会绚烂多姿,富有生机。

(二)心存感恩

感恩出现在身边的所有一切。存在则有道理。只有与身边一切的人与物真诚交流,沟通。你才会融入这个集体,属于这个社会。心怀感恩才会越走越远,心存感恩才会继续成长,感悟,感恩一切所有经历。感恩每一次的起舞;感恩肢体给予极大的施展空间;感恩灵魂跳动的每一瞬间。心存感恩,就会带有希望,只有满怀希望才能越走越远。让我们怀揣感恩之心,飞翔在感恩的天空中。

(三)珍视民族概念

拥有民族情怀,更会对民族的东西视为珍宝。然而拥有信仰,才会强大自己对于民族的认识。民族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你我之间的同化,许多民族内涵已然在悄悄溜走。视自己的财富成为瑰宝,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大的财富。就算没有信仰,但是心中要有信念。无论我们是哪种,我们只要虔诚对待自己,认真看待自己,才会是块珍宝。

(四)坚守信念

对于舞剧的理解多种多样,无论他人是否认可或是抨击诋毁,记住最初舞动的信念,为自己舞动的初衷。只有在艺术的跌宕起伏中学会摔倒了再次爬起来,这个过程需要面对无法抵抗的诱惑甚至是流言蜚语。无论怎样,对于自己的信念定要坚定不移。坚守生活领域,坚持舞蹈之梦,不仅只是说说而已,只有实际行动才会最好的良好。愿生活开心,舞蹈之路快乐美好,能够在自己的行业领域中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怕任何言语。

也许不断地思考,生命的天空才会出现彩虹、也许不断地奔跑,沿途的风景才会赏心悦目、 也许不断地行动,付诸的一切才会价值连城、 也许不断地坚持,人生的道路才会舞出奇迹。静下来享受是对舞者本体最有价值的报答,让彼此的香巴拉慢慢绽放。我相信,无论是《香巴拉》舞剧还是自己心中的香巴拉都会随着自己的蜕变而越发具有魅力。

注释:

① 期刊论文,祁继先,《金刚舞》,1994——2012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龙安志,《香巴拉之路》,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白玉芬,《藏族风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第11篇

关键词:实践能力;音乐学;课程;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91-04

保山地处滇西边疆。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紧跟音乐教育的时代步伐,秉承学校“立足保山,服务滇西,建设边疆”的理念,积极探索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5年,音乐学专业获得云南省教育厅转型高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立项,依靠多年来音乐学专业改革的前期成果,探索转型背景下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和新定位,在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管理与运行等方面,阐述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对实践能力型音乐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发展概况

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前身是创办于1995年的“电视师专”音乐教育脱产班,在省教育厅的批准下,1999年招收全日制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2010年招收全日制本科音乐学专业学生。目前,音乐学专业有毕业生94人,在校学生196人,办学经验丰富,注重与地方企事业文化单位的合作和实践教学,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滇西片区教育行业、文艺团体和企事业文化单位的领导和主要文艺技术骨干,为滇西边疆音乐教育行业和文化艺术行业培养了合格的音乐人才。作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音乐专业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突出,如“专业导师制模式”、“地方社会项目引入课堂的培养模式”、“修为与习艺综合协调发展模式”、“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模式”、“植根于地方民族民间艺术土壤服务地方社会模式”等。2007年以来,音乐专业拥有“声乐”省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等7项省级质量工程,在云南省内同类院校同等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二、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定位与规划

1.理论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音乐教育理论家、作曲家戴维・埃里奥特博士建立了实践哲学基础上的“实践音乐教育观”,是对传统音乐教育观的超越,引起全世界音乐教育界的反思与重视,其核心思想是:“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倡导的是实践性音乐教育,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000年以来,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面临多重发展机遇与挑战,在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下,“音乐学学科的重新定位与人才培养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大众音乐素质提升与普及任务――音乐的社会化教育”等问题,被各高校及音乐教育界广泛关注。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需求,高校应密切关注音乐人才培养的新发展动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必须寻求能够培养更多更好的综合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在转型发展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

2.保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规划。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保山学院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紧密结合学校区位优势,积极做好国门大学建设以及学校转型发展,创建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围绕学校总体的要求,音乐学专业结合前期成果与新时期转型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定位为:一是整合学校艺术、人文学科的资源,加强声乐、键盘乐器、民族器乐、舞蹈、合唱、理论作曲等主科方向的协作,体现音乐专业五大能力的综合性,并在音乐教育教学、舞台操作与表演、社区文艺三大职业模块给予指导,使培养的音乐人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需要。二是加强艺术实践在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和比重,使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设置、实施等环节中获得关注和体现。例如,从第四学期至第七学期,每学期有1周的专业见习实践,学生可根据自选的职业方向模块申请到学院艺术实训基地去见习,深入当地文化馆及乡村文化站见习社区文艺活动组织与指导,深入地方文化传媒机构以及演艺团体见习舞台表演实践与舞台操作实践,深入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做音乐教育教学见习,深入村寨进行音乐采风汲取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营养,通过艺术实践,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在回校后的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以满足市场对音乐人才的要求,成为合格“产品”。三是探索“双导师”■制度,具体为校内专业课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聘请校外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舞台表演行业专家与舞台操作专家、社区文艺工作者)共同成为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导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大学校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知识技能习艺修为,另一方面走进社会到中小学校、文艺团体、文化传媒公司、文化馆等单位,了解社会和中小学校对音乐师资、文艺团体、文化公司、文化馆等单位对音乐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定位和努力方向。四是“双实践”■制度。即职业岗位实践(学生结合音乐专业三大职业模块方向中自选一,进行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实践、舞台表演与操作实践或社区文艺组织与排演实践)和专业舞台实践。为此,我们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音乐表演实践大舞台,如独唱(奏)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师生教学音乐会、新生入学迎新晚会、新年音乐会、毕业音乐会、送艺下乡演出以及与校外天籁演艺公司、金马中运易东文化传媒合作演出等各种艺术活动实践,以此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通过双实践,旨在提升音乐学专业学生所应具有的多方面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基层文艺工作中,基础音乐教育和群众文艺的实践需要以及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实际需求是音乐学人才培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核与动力。因此,在双导师、双实践环节促学生能力培养之外,每学期还举办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专家讲座或演出、与省内知名艺术院校的音乐会交流,“邀请一线优秀教师来校介绍经验、观看优质课教学录像,通过观摩与交流等途径激发学生乐于实践、主动探究、敢于表现的兴趣和热情”。■

三、音乐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1.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分配。21世纪滇西边疆地区的音乐艺术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拥有音乐文献阅读、听赏、检索与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广博的人文基础和进行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是能够胜任音乐教育工作、音乐创作、群众文艺辅导与表演、舞台操作的应用型音乐人才。也就是说,既具有基层音乐工作者扎实的专业音乐知识和较好的音乐表演技能,还要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如音乐教师要有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的实际能力,舞台操作者要有舞台调度、灯光音响使用等舞台操作的实际能力,基层文艺工作者要有社区文艺活动组织与排演的实际能力)和较好的职业素养。

因此,我们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音乐技术应用能力、课外音乐活动与社区音乐活动组织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基于以上目标定位,我们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分规划等进行了修订,成为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重要内容。新的教学方案已于2014年9月开始实施,按照学校教务处应用本科转型教学方案的模块,结合音乐学专业的实际,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须修满150学分,包括:通识教育课程52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必须修满42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必须修满10学分;专业教育平台78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必须修满36学分,专业主干课程必须修满22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必须修满5学分,专业拓展课程必须修满12学分,职前强化课程必须修满3学分;独立实践环节必须修满20学分;德、智、体综合考评合格,计算机、普通话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通过论文考核,方能毕业;达到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要求的,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2.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毕业生应具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音乐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音乐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声乐、钢琴、自弹自唱等专业小班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并结合音乐学人才培养的特点编制一套较为完善、稳定的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体系总体上分为通识教育平台(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前强化课程)、独立实践平台三大部分八个模块。

通识课程的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度”,即包括必需的政治、人文素质课及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等。通识必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识选修包括“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传统文化”、“美术作品鉴赏”等课程,是学生提升综合文化和知识修养而必修的课程。

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中,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民族音乐、中外音乐简史、中外音乐作品赏析、基础和声、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电脑音乐基础等,是音乐学专业的必备基础,特别指出,视唱练耳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基础课,应连续开设两年。

专业主干课程全部为必修课,是音乐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必需课程,包括声乐、键盘(钢琴、手风琴)、自弹自唱、合唱指挥、形体舞蹈、手风琴伴奏等。

第12篇

淮北戏曲是安徽省的重要戏曲范式,是长远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瑰宝。本论文首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淮北地区戏曲的发展现状。其次,本论文试图以淮北戏曲在高等院校文化中的推广为契机,探讨它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淮北;戏曲;高等院校;文化

1淮北戏曲发展现状概述

1.1戏曲的创作剧目趋势与观众娱乐需求相背离

淮北戏曲的创作领域现状突出问题是缺乏创作型的人才,影响淮北戏曲的营销情况,造成剧团并不怎么排戏的后果。由于生计的原因,本来就奇缺的创作型人才由于改行之后更加凤毛麟角。很多剧团出现了编剧、导演以及作曲家等戏曲创作人才空缺的现状,不得不嫁接甚至是移植剧本、特邀导演。噱头以方言为主,俏皮则显露于道白。显然,对淮北戏曲一窍不通、没有生活来源的外行人编剧、作曲,无法创作出具有当地韵味的陌生剧、别地戏与外埠曲的。淮北戏曲的作品大幅度地衰微也必不可免。部分剧团多年都无法整出一出新的戏曲,可以坚持演绎通俗化的大众型戏曲自然捉襟见肘。能够完整地出现一幕戏曲的演出日渐没落,虽然名家名段的戏曲演绎方式还能够风行于戏曲的演出市场,因为就淮北戏曲的完整性而言,自然不是正常的现象,反而预示着衰亡的征兆。

1.2淮北戏曲的演出市场不景气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而言,淮北戏曲的演出市场日渐呈现出萧条的态势,从而造成淮北戏曲演出剧团难以为继的现状。淮北地区的各类剧院,在数年之前就由于戏曲演出的尴尬处境而大多数变成了录像厅、影剧院、卡拉OK厅等多类型的娱乐场所。剧团虽然在剧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只能演出几天即难以为继,因为上座率最多才5-6成,甚至只有2-3成。单个剧目若能够连续性地出演几十场实属罕见,一般情况下,淮北戏曲的剧场演戏场景多为惨淡经营。部分大投资的戏曲剧目,也只能上演1、2场不得不草草结束。在业内中,有这样的评论:戏曲的观众是领导,评委是专家,目的在于获奖,最后的归宿是仓库;“不演不赔,少演少赔,多演多赔”[1-2]。

2淮北戏曲在高等院校文化的可行性措施

2.1开设戏曲专业课程,邀聘专业教师

淮北地区的高等院校须开设当地的戏曲专业,有意识地吸取并借鉴同类优秀戏曲教育领域的经验,基于淮北地区的戏曲及其教育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可行性的教育培养策略,目的在于培养出有一定戏曲艺术素养、拥有并熟习淮北区域戏曲的表演技能并可以登台演出的人才。引入全新的教育方式与方案,把以往淮北戏曲所采用的“口传心授”的方法有机地整合到高等院校的戏曲教育过程中,发挥优势,规避不足,显现出戏曲专业的教学特色,从而淮北的戏曲文化培养优秀的人才。此外,淮北地区高等院校还须构建起高水准与高素质的师资团队,邀请聘任具有专业素质的戏曲教师执教高校学生。组织构建淮北地区的戏曲科研机构进行探讨,聘请戏曲表演的艺术专家前来高等院校进行讲课教戏或是排练指导,有可能的话开设有关的戏曲课程,比如说常见的课程有《戏曲赏析》、《戏曲表演基础》等。

2.2打造高校戏曲社团,赢取戏曲学生群体

应在高等院校打造属于大学生的戏曲社团,并由大学生自主地进行管理,举行多元化的戏曲活动,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学生团队中产生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戏曲爱好者加入到该社团中来。戏曲社团可以在每周设定确定的活动。例如,可以在每周末进行戏曲的排练,聘请艺术家或是资深社员对成员进行辅导。戏曲社团还可以聘请全省高校的文学博士生导师以及安徽省的京剧院等表演艺术家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每周进行固定化授课与排演。社团还须和当地的其他高校学生戏曲社团联谊,定期地进行戏曲相关的经验交流、社团戏曲演唱会等活动,并通过互联网的是构建网站和论坛,及时地活动的相关通知、活动的总结与回顾、艺术经验汇总、出演的资讯与社团成员探讨等内容。通过对淮北戏曲的相关学习后,社团成员会对它形成一定的艺术感知力,并能够感悟到淮北戏曲中包孕着深厚的中华传统的民族文化与道德,会意识到炎黄子孙不懂得芭蕾舞没关系,但不允许不了解我国的戏曲文化,因为没有观众即等于没有戏曲。

2.3和地方的高等院校合作,建设淮北戏曲的教育基地,谋求共同的发展

淮北地方戏曲院团与当地高等院校通过合作,从而实现相关专业教师与高校学子间的交流,进而能够较好地整合有关艺术方面的教育资源,并形成合力效应,获得多元化的共赢目的。在全国高等院校普及淮北戏曲之际,不单单是高校学子得到益处,也有力地推动了淮北戏曲院团的进一步建设,加强了与淮北地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扩大了演出的阵地,强化了整个团队的演员的素养。此外,在淮北戏曲走进高等学府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汲取了一些现代化的因子,添加了一些新的题材,强化了剧目的演出性与舞蹈性等特点,也突出淮北戏曲的知识性、娱乐化与通俗化等多种特征的整合。就地方戏曲的教育工作中而言,这也有利于淮北戏曲不再被束之高阁中,而走向广大的青年学生,从而拓宽了研究的成果,提升了学术的影响力。就淮北地区的高校而言,也使得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更为多姿多彩,提高了大学校园的文化品位,也能够让高校社团成员获得了不少的锻炼机遇,从而提升排练与出演的水平。

2.4学校引进淮北戏曲并举办戏曲文化讲座

在校园中积极引入戏曲不仅能够遏制戏曲观众老年化的趋势,培养年轻化观众,更重要是的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传统文化的氛围,强化传统文化的传播。戏曲进校园不仅可以宣传、普及传统文化,让当代大学生对戏曲的偏见有所改善,让大学生不仅仅只了解戏曲的文本、舞台的表演,更重要的是被戏曲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所熏陶。同时,学校还应该充分发挥各方资源,联合戏曲表演艺术家、研究戏曲的专家,在校园内定期举办戏曲文化讲座。在戏剧家和研究人员的切身教导下,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其兴衰史有所了解,品评民族文艺文化,这将带动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内戏曲文化,被其所感染,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内涵,这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教育和洗礼,更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

3结束语

戏曲是人类在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成果,她也和高校文化所推崇的“求真、求善、求美与求上”的理念相吻合。将淮北戏曲与高等院校的教学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营造出极富人文素养的高校艺术文化氛围,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推广优秀文化艺术,强化青年学子喜爱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与艺术的心理。

作者:张宏伟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成达.对地方戏剧团生存现状的思考[J].中国戏剧,2013(04):111-114.

[2]候大伟,孙丽萍.民族传统艺术还能传承多久[J].太原日报.2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