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6 17:4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物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物理学 毕业论文 选题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55-02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近几年,笔者在指导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时发现,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选题呈现多样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热点。出现这种现象,既有考研与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学生的学习观与就业观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所选数据为最近几年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时效性,数据来源准确,且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校地位(1980年被列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所以能基本反映全国高师院校中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趋势。
一 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对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2012年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作了较详细统计,分别从纵向、横向进行了比较,见表1、表2、表3。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涉及十几个小研究方向,通过对这些小研究方向进行合并,可归类整理成“物理教育”“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应用物理”四个大研究方向。其中,物理教育包含中学物理教育、物理学史和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物理包含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统计物理;普通物理包含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应用物理包含新能源材料、家用电器和其他。如“物理教育”研究方向,除了传统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外,还涉足了物理学史研究方向和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为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24.4%、30.4%、37.4%,而选题为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43.3%、40.2%、26.4%,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而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的特点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在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中,选题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总人数的63.6%、78.6%、82.4%,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学生研究热点的特点非常明显。
面对以上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新趋势,指导教师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褒贬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由于中学教师待遇较好,越来越多的高师毕业生想进中学工作,学生选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课题既实事求是,又能为将来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2)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材、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选题以中学物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当前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关注。(3)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论文学术性低,让大学本科学生去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会降低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4)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只有几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时间,让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既不切实际,也无法写出高水平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
二 高师物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科研兴校”“科研促学”的理念日益被大家所接受,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师一项必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受重视。物理教育研究是以物理教育现象和物理教育问题为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物理教育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探寻物理教育活动规律及其有效物理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物理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它要求研究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高师物理学专业加强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不仅符合高师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应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2.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由于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占了较大比例,这一项指导任务,单由几个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来承担难以完成,还需其他专业课教师也来承担才能完成。这就给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轻视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观念,与时俱进,全面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做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另外,作为一名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即使不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应时刻关注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求,也应积极参与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因为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未来的中学物理教师,高师物理学专业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3.因势利导,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第一,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参与物理教育研究。笔者建议在高师物理学专业大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在做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时,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有过做物理教育研究的体验,完全不清楚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这与没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有直接关系。该课程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旨。如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价值;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论点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据的梳理;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规范、要求、修改等,从理论层面进行剖析。同时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物理教育研究论文作为范本,在学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评析,诸如评析论文的选题与结构,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其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实践性等,以此给学生示范作用,从实践层面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第二,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做物理教育研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深入物理教学的第一线。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生物理教育实习普遍采用在大四集中(或相对集中)实习的模式进行,时间一般只有6~8周,实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学物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及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时间短且形式单一的物理教育实习,是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不利因素,也是造成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笔者建议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高师物理学专业应让本科学生在大一到大四整个学习过程中尽早、多次、渐进地全程接触和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中(如在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正式实习等阶段中)感知、思考和深化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复杂性的认识,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中开展物理教育现状调查和物理教育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国外许多国家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师范生实习时间是72周,在较长的实习期间,学生能深入了解教育实际,学会在真实的教育实境和教学个案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选择课题、搜集数据、形成观点,以培养他们的教育研究能力。总之,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改革的重点与具体措施
1.1教学方法三维可视化为了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和前沿性的科研促教中缺乏实验条件验证的教学问题[3],教学团队将物理建模思想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三维可视化仿真,使复杂、抽象、烦琐的理论模型变得直观、具体、明了.例如:针对“空间光通信创新实验”课程中的光学天线设计及光传输、激光雷达成像和光子晶体光纤光传输等进行了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在对前沿性的科研促教中缺乏实验条件验证的情况下,拟采用理论建模与仿真验证方法来实现.
1.2创新实践自主化为了解决自主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教学问题[4],教学团队将光通信、微波光子学等交叉学科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构建了“空间光通信”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了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依托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开展了大学生自主研究型学习,着力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5,6].加强科研促教,拓展创新思维,在“985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支持下,实施了创新设计项目40余项.依托科研项目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定期做主题报告、分组讨论、网上论坛、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和暑期夏令营等方式促进学术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在开放式专业实验室里自主进行理论建模、仿真设计与实验验证,在规定时间内撰写学术论文等,开展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1.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解决传统评价方式缺乏对创新实践、仿真设计与课程论文等环节的评价的教学问题[7,8],教学团队将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实验操作与自主创新实践相结合,理论建模仿真与课程论文相结合,构成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例如:把理论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下调到60%,而课程论文的比例上升到40%,通过创新项目和课程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通过课程论文答辩方式,依据“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新性、结果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进行综合评定,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观念性转变.引领学生朝着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1.5开放式教学资源建设为了解决传统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学团队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国内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课程含教学录相、典型实例、创新设计系列实验教案、经典物理问题、及在线实践编程等模块;适时引入在线答疑、网络论坛及现场演示与讨论等交互式教学形式,形成了模块化、交互式、开放式教学资源平台.
2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实例1大学生在牛顿式光学天线系统测试平台(图1)上做的部分实验内容:图2为接收光斑实验测试,图3为利用光束质量诊断仪器测试光斑.通过三维可视化仿真,使复杂、抽象、烦琐的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激光传输理论模型变得直观、具体、明了,解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的教学问题(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项目)。例如:老师们课堂上在讲解光子晶体的应用———布拉格光纤光传输特性时,就采用了仿真验证手段.通过详细举例以此来鼓励学生启迪思维、大胆创新设计、勇于实践.以下是学生们根据题目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的部分仿真结果图.实例2等周期结构的布拉格光纤仿真(见图4—图6).实例3空间光通信系统激光传输特性仿真(见图7—图8).实例4波动方程的(动态)三维可视化(见图9).图9波动方程(动态)三维可视化图形实例5平面波用柱面波形式展开(见图10).图10平面波展开为柱面波仿真结果图形以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缺陷的光子晶体在偏振分束器等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大学生参与者:黄鹤、刘天骄、陈逸舟)被学校推荐为201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推帚式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创新设计”(大学生参与者:谢国洋、顾大超、童磊)被学校推荐为201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这种创新事例,能很好地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学习兴趣.
3改革的实施成果
该课程未实行教学改革以前,我们实行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笔试成绩+实验成绩),教学成果不理想.自从2009年本教学团队开展了对“空间光通信创新实验”课程教学研究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以来,特别是加强了针对“空间光通信创新实验”课程中的创新实践平台及《数学物理方法与仿真》、《光学天线设计》、《空间光通信创新设计实验》3本教材的重点建设.建立了1个基于大学生创新基地的空间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依托这个创新实践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科研项目.1)研发了十余个综合创新设计实验,例如:“卡塞格伦光学天线系统的光传输特性分析实验”、“光纤损耗与光纤耦合实验”、“激光准直与多波长光学天线传输实验”、“无线激光大气通信实验”等;2)2012年数学物理方法、三维可视化仿真及创新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获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3)教改项目:2009年“数学物理方法”教学研究与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数学物理方法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改革”;4)团队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40余项,指导大学生40余篇(SCI收录6篇);5)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项以及横向建设项目等;6)2011年建设了电子科技大学第一座2.0kW单晶硅太阳能发电站,并实现并网发电,以作为大学生新能源创新课题教学示范所用.7)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科研论文100余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形成了交叉性学科前沿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改前后对比情况见表1).
4结论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廊坊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3210
国内刊号:13-1390/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科研实践;物理化学;教学
物理化学是一门借助物理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学基本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理论公式多,推导复杂的学科特点。初学者往往感到抽象难懂,对数学知识要求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往往认为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途,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物理化学中抽象难懂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师授课时列举一些与生活实践相关的现象,借助物理化学知识加以解决,但是这只是一些简单的应用,并且借助于互联网络都能得到容易理解的结果,但是对于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似乎显得过于简单,并不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兴趣,解决他们对物理化学理论学习的困惑,展示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价值。另外,物理化学中化学规律和数学公式都是从科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能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在物理化学实际教学中,除了要结合生活实践之外,教师应该适当阐述理论公式的实际科研来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科学前沿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应用价值,才能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物理化学知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科研实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科研能促进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对当前科研前沿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1.1物理化学理论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
尽管物理化学科研实践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比较复杂,但是常常使用了大学物理化学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科研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到物理化学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这里我们以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在科研中的应用来阐述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已有文献报道具有缺陷的碳纳米管浸入到一定浓度的氯铂酸或者氯金酸溶液中,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在碳纳米管的边壁缺陷上快速形成金属铂纳米粒子或者金纳米粒子[1]。这金属离子自发还原沉积碳纳米管上的现象归因于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原电池效应,电极反应分别是PtCl42-+2e-=Pt+4Cl-,AuCl4-+3e-=Au+4Cl-。根据电极电势的数学公式计算出PtCl42-和AuCl4-的还原电势以及碳纳米管的氧化电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能判断出金属铂或者金粒子是否能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边壁上。更进一步地研究表明利用原电池效应可以在碳纳米管的表面边壁上沉积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铜、二氧化钒等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计算这些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电极电势ΔE=φ(Fe3+/Fe2+)-φ(R-CNTs/O-CNTs)、ΔE=φ([Cu(NH3)4]2+/[Cu(NH3)2]+)-φ(R-CNTs/O-CNTs)和ΔE=φ(V5+/V4+)-φ(R-CNTs/O-CNTs),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碳纳米管的结构等反应条件实现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关键是通过原电池效应合成的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催化加氢反应、苯酚羟基化反应等催化反应中展示了比其他方法合成的该种复合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体现了合理的使用电化学方法合成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4]。尽管这些科研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考虑的因素复杂,但是在材料合成方面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物理化学中原电池电极电势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际上,物理化学中热力学、溶液中的化学势、物质的相图、吸附脱附、动力学研究等基本知识在当前的科研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些基本知识来验证过程的可行性或者借助它们推断出物理化学及其相关学科中更深层次的机理或者原理[5-7]。因此,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学生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
1.2科研实践对学生物理化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物理化学中的基础知识都是比较抽象,数学公式比较多,这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但是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来自科学实践,相应地能用来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借助于科研实践来展示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首先,科研实践的学术论文为了更好地解释相关原理往往都使用大量的图表或者视频,直观地展示和支撑他们的实验结果,帮助读者理解论文的结论。教师可以根据物理化学相关章节的内容提炼这些学术论文,在教学中利用论文中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对应的知识点,使得抽象的知识图像化、具体化,同时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科研实践论文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更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化学课程中基础知识与生产实际有紧密的联系,而不是为了学习抽象的知识而学习这些知识。它们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并指导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再认为理论知识难学而没有用途,更不会消极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甚至通过网络数据库等相关工具,更进一步地详细了解与物理化学书本上相关知识内容,从而间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借助物理化学教学引入科研生产实践的概念,让学生接触基础知识应用到令人好奇的未知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兴趣。既使学生学习到必须掌握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同时又接触到物理化学方向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前沿,掌握当前物理化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动态。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基础知识灌输科研实践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使学生浸润在科研的氛围下,产生浓烈的科研倾向[8]。从而使学生寻找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建立严谨的科研和学习态度,刺激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基础。因此,物理化学教学中引进科研实践,不仅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基本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1.3教师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影响
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讲,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无法代替教师的角色,无法改变教师授课主体的本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导和示范作用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也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有直接地引导作用。因而,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科研实践活动对教师有很大的锻炼和启发作用,增加了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对课堂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工作[9]。首先,本学科专业教师开展科研实践工作之前必须不断查阅大量新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更新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这个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更好地将当前本学科科技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同时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将以新的高度去思考学科发展趋势,自然而然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而思考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其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对该学科未知领域的探索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能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培养教师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严谨治学态度、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质,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迎合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潮流。教师在科研中的锻炼往往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顽强拼搏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学生成才起到推动作用。此外,教师的科研成果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并非遥不可及,对学生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践,激起他们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学习的热情[9]。因此,教师要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适应当前形式下物理化学教学的发展,仅凭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将新理论、新方法渗透到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改变多年从教的疲惫与困惑,同时也激发了自身潜在的创造力。
2结论
关键词: 五步教学法 大学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近年来在高校教学中,学生的理论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的学习严重脱离生产实际,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感觉所学不能为己所用,认为物理学枯燥、深奥、难懂、难学。为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时期教育目标不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背后本质的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尝试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创新能力,笔者提出了五步教学法。
1.教学方法创新
五步教学法主要包括启发、探寻、反思、设计、实践五个环节。
1.1启发
即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激发探究欲望。一改传统教学由理论到理论的枯燥的直接讲授,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通过展现鲜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对现象产生好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热情,使学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机制调节到最佳状态,为创造性思维做好心理准备。
1.2探究
即归纳现象,得出规律,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飞跃。在启发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教师应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这些现象的共同特征,引发学生对共同特征背后本质规律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物理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如:简化模型、等效思想等),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疑问,产生新设想和对已有认识结构的冲撞。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这些思想火花,这是创新思维的开始(或产生)。
1.3反思
即巩固规律,反思物理意义,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初步跨越。在第二步中得出用数学公式或文字所表达的物理规律之后,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其物理意义,透过理论公式和文字符号看蕴含的实际意义,对公式进行数学变换,再看其相应的物理意义和实际意义,以解例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挖掘规律的其他一切可能价值。在此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试图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提示学生及时记录创新设想。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新设想或新问题,这是创新活动的开始。
1.4设计
即查阅资料,明确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大胆尝试。在“反思”过后,学生头脑中将会产生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甚至希望亲自做实验进行验证。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查资料,学会正确表征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理论构想,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1.5实践
即进行实验或理论推演,创造成果,最终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五步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能克服以教师或教学内容为中心、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权威、全盘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缺点,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行为提供可能。另外,笔者精心构建的整个教学新体系,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总目标进行的。为了达到最后的教学目标,笔者十分注意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多媒体和板书取长补短,进行适当整合。笔者认为,多媒体在演示动画、展示情景、创设情境、画图及布置思考题等方面更有优势,而板书在理论推演、控制节奏、及时答疑等方面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学组织实施
2011年暑假,根据创新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案,以及刚体的定轴转动、流体力学、液体表面现象、稳恒磁场和波动、几何光学等内容,实施创新教学,在多媒体演示中插入更多形象生动的图片。整节课对多媒体播放顺序做了调整,更适应“五步教学法”的节奏。
2.1设计小课题
根据每章内容,初步拟定研究小课题,供学生参考,在实际研究中,学生可自行选题。下面列举部分小课题:(1)人体骨骼的结构和力学特性;(2)肌肉牵引骨骼的力学原理;(3)人体的运动机制;(4)人体血液循环的力学原理;(5)对血压的影响在医学上的应用;(6)血液中各种细胞迁移现象分析;(7)B型超声波的原理;(8)超声波的生物效应;(9)孕妇做B超对胎儿有害吗;(10)医学上常见气体栓塞现象及其防护。
2.2教学案例
2.2.1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
2.2.1.1“五步教学法”和创新思维训练相结合。过去应试的物理教学方式比较强调归纳总结、数学推导,大量时间用于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基本是单向的,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由此萌发出怕学物理的心理。在创新教学新体系中,笔者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切入口,以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为重点,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物理图像,注重物理学知识与自然现象、生活实践、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实施教学。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依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遵循创新思维活动心理过程,以创新教学新体系为支架,遵循“五步教学法”原则,大胆开展创造性课堂教学,大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如对流体力学的教学,笔者采用“五步教学”,首先呈现本章的知识构架,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粗略的框架,然后播放与流体有关的图像和动画,主要有台风、山涧小溪、水上冲浪、自来水管、输液管、人体血液系统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现象,通过对现象产生原因的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思维状态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对现象本质无限好奇之时,提示学生运用物理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根据实际流体的特征、性质和要解决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简化,建立理想流体和稳定流动物理模型,并用物理语言和基本数学方法进行描述,让学生兴奋地体验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的妙用,同时也完成了“五步教学法”中的“启发”环节。这时,在学生会产生掌握方法的满足感,迫切了解现象本质的热情有所下降,激烈的脑细胞活动也得到片刻休息时,笔者不失时机地提示学生:“一切物理现象都遵循物理学的三大基本守恒定律。”引导学生思考:“理想流体做稳定流动会遵循怎样的规律呢?”由此顺利转入“探寻”环节。此时学生思维活动状态再次被激活,师生共同探寻规律,由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逻辑和数学推演,得到连续性方程,认识到: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其实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特例。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连续性方程,进行逻辑和数学推演,得到伯努利方程,学生会深刻地体会到:将物理普遍规律,运用于具体现象中,就会产生新的定律和定理,从而产生理智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激发创造热情,至此也完成“探究”环节。在得出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之后,学生会以为掌握了规律,就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能不会再思考定律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学生的心理活动暂时处于冷却状态。笔者抓紧时机,要求学生运用规律,解释刚才所呈现的物理现象。学生的思维活动再次激活,转入对定律的“反思”环节。本单元的“反思”环节,主要解决定律中每一项的物理意义,定律本身的物理意义,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表现形式,讨论定律的各种用途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会对定律有更深刻的领会,能较好地接受发散思维训练,体会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学生会萌生许多问题或设想。笔者会提醒他们及时记录问题,并鼓励大家课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至此,完成了“反思”环节,并启动了“设计”环节。整个课堂教学由张有弛,环环相扣,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又重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
2.2.1.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教学只能完成“五步教学法”中的前三步,对在“反思”中产生的问题,需要在课后进行“设计”和“实践”。而“设计”和“实践”是进行创造活动、形成创造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改变问题尽量解决于课堂的传授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重点是启发思考现象、引导探寻规律、激发反思问题,侧重讲思路、讲方法、引问题、重讨论,而将许多通过思考可以自己掌握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做。课外作业形式多样,除了常规作业以外,笔者布置一些思考题、讨论题、设计题及小课题等。对学生,要求每一章学过以后,完成一定的常规作业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学期结束,每人写一份小论文,并实施新的学生考核方式。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提出在“反思”环节中产生的问题,完成对问题的表征,并“设计”解决方案。布置小论文,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酝酿期,体验“顿悟”和“灵感”的作用,同时完成论文的过程,也贯穿着思维的“实践”过程。小论文自由选题,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觉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我读中学和大学本科的时候,英语成绩还不错。但是请注意,这个“不错”仅针对考试而言,实际上我对英语没什么兴趣,看到英文写的东西会本能地抵触。真正开始重视英语,是在我被保送要开始读理论物理学研究生的时候。
当时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准备读研的同学已经在看物理学专业的原版教科书了,于是我也找了一本原版的《费曼物理学讲义》来看。记得第一章是讲原子的,但是我抱着英语字典硬啃了一晚上,只看了三页。我也试着去找过中文的教科书,但确实找不到和英文原版书一样好的。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外许多教科书的作者是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甚至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们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对物理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第二,中文教科书普遍采取灌输式写法,往往上来直接就是定理加练习,让人看得很吃力。而国外的教材在编写时,倾向于首先假定读者是个“菜鸟”,所以总是想尽办法写得深入浅出。比如《费曼物理学讲义》中,涉及到一个比较难懂的原理时,他会让你假想自己置身于某个低重力的外星球上,此刻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现象,他把此情此景描述得惟妙惟肖,这时候再引出一个物理学定理……虽然我那时英语很差,但是很快就发现,要学习同样的内容,读这些英文教材反而要比读中文教材更容易理解。
从那时我开始“逼迫”自己慢慢习惯于阅读英文书,后来读博士以后更是读了大量英文论文,自己也用英文写论文,我的英语水平就是在这个阶段快速提高的。
博士毕业前夕,我做了一些翻译工作。做翻译的初衷是因为现在市面上一些科学著作的中译本非常“坑爹”。那些译错的地方暂且不提,最让我看不下去的是它“不说人话”:上面的每个汉字我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我愣是不明白它在说什么。我常常怀疑那些翻译者到底有没有看懂原文,有时甚至恨不得把译者从书里揪出来,问问他到底是不是中国人,会不会说中国话!还有很多中文媒体上关于理论物理新发现的新闻报道,我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博士都看不懂,非得要去看英文报道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如果有人要问我,英语对一个有志于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来说重不重要,我的回答是,这不是重不重要的问题,而是你根本休想绕开它。
首先,英语是国际科学界的通用语言,无论你是哪国人,如果要发表一个重要的或顶级的研究成果,都必须写成英文论文,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包括我们国内一些由中国人办的顶级学术期刊也是英文的。再比如物理中关于“弦理论”的专业教材,至今没有一本中文的,全是英文教材。所以相应的,你要想查阅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资料,不懂英文怎么行。
其次,如果你将来要从事科技类的工作,懂不懂英语会有很大差别。比如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有一台国外进口的用于放射治疗的机器,从操作界面到说明书都是英文的。我的一些同事英文不熟,当机器报错的时候,只能打电话找我,我跑过来一看,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问题。还有,如果你不懂英文,只能是别人教你怎么操作,你就死记硬背式地照着做,但实际上我们的机器有很多种模式和参数设置,除了能照人外还能照机器、照电离室、照小白鼠……如果不懂英文你就没法“玩转”它,甚至都不知道原来它还可以这么“玩”。
其实不光是专业人士,对科学问题感兴趣的普通公众若是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信息来源会更广阔,辨别真伪的能力也会提高。我们现在的中文网络上各种科学谣言满天飞,包括“XX百科”“XX知道”上都有很多不靠谱的甚至纯属胡说八道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人没有能力去英文网站上核实和查证。其实很多问题你如果用英文去查一下,都能查到相关的专业论文。严格说起来,任何不是你原创的观点,都应该标明引用来源,比如英文的维基百科里虽然也错误不少,但它每一个观点和说法后面都注明了出处,许多都附有链接,如果你有所质疑或者想了解更多,就可以找来看。
例如,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说美国某科研机构声称转基因食品有害,但你只要用英文稍微去搜索一番,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研究院”根本不存在,谣言不攻自破。如果你关心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根本不需要去听那些不懂装懂的“公众人物”怎么说,只要你有英语阅读能力,就不难在网上搜出一大把非常严谨的专业论文和实验报告。
相反的一个例子是前不久崔永元去美国调查转基因,他发微博说他在美国的超市里见到的食品“没有标注是否转基因”,还拍了几张照片;但是其中一张照片里的豆腐包装上面明明用很大的字写着“NON GMO”(非转基因)……
其实英语并不难,比学数学、学物理简单多了,也比学日语、学法语要简单。关键是你要找到接纳它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点”,就像我为了学物理而学英语一样。
起步甚晚的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又受到急功近利、科技混谈的政策影响,多次在似曾相识的压力下挣扎。其实,不同时期政策要求的相似性,跨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权更迭的差异,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的沉重束缚。
1953年朝鲜停战之后,中国第一次有可能在较稳定的环境中全力从事经济建设,当时工业部门的研究力量几乎等于零,中国科学院的许多研究所为工业部门解决过大量实际问题,以物理研究所(50年代初曾经称为应用物理研究所)为例,它承担过的任务包括:为黑龙江阿城仪表厂解决铝镍钴永磁合金浇铸余料的再利用问题,为鞍山钢铁公司解决延长耐火材料寿命问题,为建筑部门研究加速水泥凝固的方法,为飞机制造工业研究铝合金相图,为电机业研制单取向和双取向硅钢片等等,这些工作多数都没有总结成学术论文,留下来的完整记录很少。前辈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为冶金提出的连续轧钢中的钢锭冷却速度,专门解决了一个热传导问题。这篇文章30多年以后才发表在庆祝周培源先生80寿辰的文集中,可算是一个特例。总之,当时科学工作者们投身思想改造和经济建设,并没有十分强调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意义。1956年制定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也没有把基础研究置于特别地位。这是符合当时的国情、国力的。
在1956年1月的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说:“在过去几年中间,我国的各种工作都在开始,我们在目前需要和技术工作方面多投一些力量,而对于长远需要和理论工作方面注意得比较少,这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现在,如果我们还不及时地加强对于长远需要和理论工作的注意,那么,我们就要犯很大的错误。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的研究作基础,技术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但是理论力量的生长,总是要比技术力量的生长慢一些,而理论工作的效果一般也是间接的,不容易一下就看出来。正因为这样,有许多同志现在还有一种近视的倾向,他们不肯在科学研究方面拿出必要的力量,并且经常要求科学家给他们解决比较简单的技术应用和生产操作方面的问题。当然,理论决不可脱离实际,但是目前的主要倾向,却是对于理论研究的忽视。”曾是何等清醒啊!然而,此后46年间,近视的倾向、简单的要求,何曾稍减。从积极的方面回顾,三年(1957~1960年)中发生的许多事情,在外国人和后人看来,近乎荒唐,却也反映着我们对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强烈愿望。毕竟中国科学院的规模是在那些年代奠定的,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机的发展是从那时开始的。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历了支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我国自然科学,确实到了应当作加大纵深的战备调整的时刻。然而,十年“”(1966~1976年)不仅耽误了时机,还对本来就很薄弱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进行了全面冲击。看一看这后面的“社会舆论”,是颇富教益的。我国理论物理研究在“”期间的经历,正好用以典型地说明传统的理论实践观的作用。理论物理研究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四个领域,粒子和场、原子核理论、凝聚态和统计物理、天体和引力。粒子物理研究由于主席1964年同坂田昌一谈话中所表现的重视以及与“一分为二”哲学命题的关系,得以保存队伍,并以70年代初杨振宁、李政道相继访华和1973年高能物理代表团访美为契机,有所复苏。核物理因为有国际背景和“核参数”任务的要求,基本维持原状,还得以在“工农兵大学生”中要求一定的培养数目。凝聚态和统计物理是四个领域中最接近实际的,却从哈尔滨到广州,全部解散改行。正是因为接近实际,自认为有发言权的批评家也多。中国科学院军代表向越南科委主任介绍物理所情况时说,“从前有一个理论研究室,理论脱离实际的典型,解散了!”与此成为鲜明对照,最为“好高骛远”、“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体和引力理论,在此期间有所壮大。那原因却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我国一些优秀的数学家转入这一领域,对“军宣队”这是联系物理实际,他们仍然可以作一点现代微分几何,同时训练了一些年轻人。工厂技术员到车间当工人,实验物理工作者下厂做技术员,理论物理人员去做实验,数学家来搞理论物理。这发生在“弯曲时空”中的“平移”,使许多人联系了“实际”。
我国目前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涉及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完成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全基因组的测序,确是值得称道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所用的自动测序机器全系舶来,还不必提及所用原理。研制出每秒万亿次以上浮点运算的大型并行处理系统,当然是重大科研成果;然而,也不要忘记关键芯片仍靠进口。技术引进,可以加速起步;然而,邯郸学步、履人后尘,总难以真正技超群雄,“领导世界新潮流”。只有浓厚、广泛而持续的基础研究才能孕育出异军突起的技术革命,建立起自己的支柱产业。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更不能靠别人的基础研究来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要有国家目标”是堂皇而正确的提法,问题在于由谁来规定这个“国家目标”。一位年轻的管理干部曾对我说,你现在从事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就是符合“国家目标”的。他不知道,我早在1985年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问题中干得正欢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关于生物学发展战略的常委扩大会,此后就开始思考和准备向更为非线性、更为复杂的生命系统作战备进军。从1991年以来,我所在的研究组就不断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全力以赴做生物问题,现在其实还没有入门。怎么能做到一旦“国家目标”下达,三年之内就出成果呢?
“管理出效益”是搬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另一种错误概念。生产企业、工程项目、技术攻关,理应加强管理。而不恰当的“管理”,正在妨碍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根本进步。应当撤销一批管理和评估机构,解放生产力。特别要让大批年轻有为的学者“沉”下去做事,而不是“浮”起来当“官”,去妨碍别人安心钻研。
科学管理部门忙于改组机构、评议课题,却很少对科学研究的支撑体系下功夫。仅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为例,它的读者范围远远超出基础研究。1980年订阅原版期刊5377种,买原版书7245种。到1991年,原版期刊数量砍到1277种,购入原版书降到642种,几年间期刊平均订阅价上涨8.6倍,平均书价上涨14.4倍,而该馆图书经费只增加了82%。多少高等学校图书馆停书保刊,还越保越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印书刊全面停止,究竟增加了多少图书拨款以兹补偿?有些领导强调国际互联网上有大量在线期刊资料,却不提大多数有用信息乃有偿服务。全球同行中,很少有人像不少中国教授那样,不敢放手让学生上网,就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收费不在高处统一解决,而是往下层层加码。学界多次呼吁,陋规至今未改。目前广泛存在于学术界中的浮躁情绪、泡沫科学乃至学术风气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急功近利的政策所引发的。一些管理科学技术事业的负责人士,总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之内见到成绩;掌管经济预算的部门要听见金元宝落水的“响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要有队伍、有物质条件,还要有时间积累,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共和国成立50多年了,从生孩子、抓教育做起,足以培育出两三代基础研究人才。提法不断更新,实质上总不敢在基础研究领域旗帜鲜明地放开步伐的科学政策,已经使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还应当指出,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许多方面,还未能摆脱一种半殖民地的心理状态。某些已经作了大教授的人士,开口闭口“我的老板”如何如何;还没有跳出原来所学课题,却学会了美国“老板”作风,经费多了花钱雇人为自己出文章。有些研究情况对内保密、对外开放,国内同行只能偶尔从国外访问者中了解一二。许多课题论证实际上也是引用外国已有的论据和“权威”言论。
我国在SCI收录的论文总数世界排名,已经由1995年的第十五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八位。然而,这里面有多少高影响力的文章呢?2000年,SCI的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做了一项统计。它把1981年到1998年发表的论文分为22个领域,每个领域内部比较,用计算机挑选出200篇“高影响论文”。扣除重复后,总计有76998篇文章入围。这些文章中213篇至少有一个作者的工作单位在中国大陆,占0.27%,即不到千分之三。有47篇论文的全部作者的工作单位都在中国大陆,占0.061%,即略高于万分之六。这些数字同论文总数呈尖锐对照。其实,大量发表低质量的论文乃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却给某些科技界领导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
【关键词】数学物理方程教学;参与式;教学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O175.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推广,教学活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功能,就必须借助学生主体参与这一有效机制[1]-[3].数学物理方程是许多工科院校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工具,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科院校开展“数学物理方程课程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探讨”的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在分析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上,结合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实践,分析参与式教学在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实施参与式教学的一些问题.
一、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一)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随着电子网络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Ipad、电脑的普及,使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网络时代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冲击,令教育质量低下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多元化、全方位的学习指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推广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注入式的教学,教师一言堂的教,但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大学教育的“教”和“学”可以有效结合,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作用,强调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对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引导,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三)我院地学类专业特色的要求
由于我院的专业是以防灾减灾专业为主,大部分工科类课程都属于地学类课程,而地学类专业除了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外,还有突出的实践性,而专业课的实习教学是整个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教学环节,它起着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程教学的作用,能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但在与专业实习教师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在实习过程中应用到的笛物理方程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从理论到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此种情况,尝试在数学物理方程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参与性的任务,是改善后续地学类实习现状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方案
所谓“参与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进而培养学生系统思考、团队与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国际国内通用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以分小组活动为主,每小组以4~6人为宜,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由于目前我校教学班级人数较多及课时的限制,这种做法难以实现,于是采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样既可以保持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应用本门数学工具课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我们以本校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设导论课,介绍教学目标
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最好能够按照专业开设导论课程,学生需要在系统地学习专业的知识之前,从整个框架上了解自己要学哪些课程,这个专业需要掌握与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相关的哪些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各学科专业及其发展趋势,拓展知识面,尽快适应新的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详细介绍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并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案,在认真参考学生的意见后,最终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澄清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师的预期,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侧重点,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针对学生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给学生有针对性地留任务
由于不同的专业学生在后期的专业课程中对数学物理方程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同,研究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了解不同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物理方程的知识和应用领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与自身专业技能的相关性,提升激励效果.例如,地球物理专业学生学习地球深部构造、进行地震预测经常会遇到地震波的传播用到波动方程,需要详细讲解波动方程的性质、求解方法,尤其是三维波动方程的一些性质及其方程中某些参数的物理意义;地下水与科学工程专业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会用到地下水运动模型方程、渗流方程,以及这些方程在水文预报中的作用,我们在讲解数学物理方程时就侧重讲解一些与之相关的Navier-Stokes方程和Euler方程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授课教师可以针对专业课程对数学物理方程的所需来突出其教学重点,划分好教学层次,合理分配教学课时比例,强调教学的实用性,使得学生能够自觉把数学物理方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一起,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未来的毕业设计以及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教学目标为方向,制订参与式教学规则,控制教学过程
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时间和控制整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起到参与的效果.除了以小组为单位,小讲课相结合的方法之外,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一是课堂即兴讨论,在每次课的最后15~20分钟,提出一个既紧扣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二是分组讨论,由教师拟定或者学生提出课堂中的问题,每个小组一个问题,先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小组讨论,再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本身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学生要把学习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倾听,更多地需要表述,与上课之前的自学内容相联系,课程中的表述既有对既定的原理、内容的理解表述,也有自己对书上既定内容的思考的表述,表述需要学生对既定内容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和看法,并对此进行说明、表达,简述自己的思想或观点,从而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改革考核方法,改变教学管理
参与式教学可以避免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在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考核中,加大平r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的比重,小组作业都是案例分析、调研实践等活动及报告;在平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就某些问题写小论文总结学习成果,或者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自己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自己所学专业课程中的问题,以小论文形式提交,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而这一环节也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占据一定的百分比.另外奖励学生们对课堂的贡献,对提供案例等资料、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提出批评建议的学生们给予加分奖励.
三、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数学物理方程教学改革的一些研究和实践,经过近年的教学实践和改进,通过教学改革,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授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冬连,万昆,曾婷,毛杰键.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77-8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恩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8423
国内刊号:42-1569/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力排众议推荐华罗庚做助教
知道华罗庚的人很多,他自学成才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其实,华罗庚的成长、成名,与叶企孙密切相关。1930年冬,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里读到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决不能成立之理由》,惊叹不已。一问,才知华罗庚不过是一所中学的庶务员,也就是一名杂工。熊庆来便和担任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商量,能否设一个助理员职位,让华罗庚到清华大学来工作。叶企孙也认为华罗庚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同意了熊庆来的想法。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进步很快,成绩喜人。短短几年时间,便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叶企孙也始终关注着华罗庚的研究。为了让华罗庚有更好的舞台,叶企孙准备提升他为助教并授微积分课。消息一传开,立马引来众人不满。当初,让华罗庚这样一个初中生当清华大学职员,已在学校内部引起了相当激烈的争论。如今,又让这个年轻人当堂堂清华大学的教师,能不遭人反对?果然,在教授会上,只有一两个人站在叶企孙这边,别的人都想不通、不让步。
关键时刻,叶企孙再次力排众议。他拍案而起:“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一件好事,不要被资格所限定!”叶企孙一贯温文尔雅、虚怀若谷,这一次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让清华师生很是意外。1936年,华罗庚当助教才一年多,叶企孙又说服清华大学领导层,送华罗庚去剑桥大学进修。华罗庚接触到世界数学领域的前沿,经过潜心研究,迅速跻身于世界一流的数学家队伍。1984年7月13日,华罗庚临终前致信叶企孙的侄女叶铭瑛:“道及叶老,不觉泪盈眶,他对我的爱护是说不尽的……”
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熊庆来和叶企孙这两位“伯乐”,华罗庚这匹“千里马”也许就“骈死于槽枥之间”了。而叶企孙的“不民主”,更是为华罗庚登攀数学顶峰起了不可估量的指引作用。
不拘一格推荐李政道读博士
同样,叶企孙对李政道的培养,也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位物理宗师不同一般的胸怀和唯才是举的风范。
1944年,李政道从浙江大学转入西南联大。在修学电磁学课时,叶企孙了解到了李政道的功底,并认为他是与众不同的理论物理方面的大有前程的人才。于是,叶企孙告诉李政道:“你今后可以免听我的课,只需参加期末考试。但是,你必须认真上电学实验课,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1945年,教育部给西南联大6个名额,选数理化尖子去美国读博士。吴大猷负责挑物理学方面的人选。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吴大猷只推荐了物理系助教朱光亚一人。叶企孙知道后,就同吴大猷商量,是否可以考虑李政道。吴大猷说:“李政道确实是非凡之才,可他在学历上仅仅读完二年级,不符合读博士的资格啊。”叶企孙却不以为然:“我们不能为学历所限,李政道有这样的才华,可以去。”就这样,靠着叶企孙和吴大猷的推荐、帮助,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
一个19岁的大二学生,连本科学历都还没拿到,竟被推荐为留美博士,一时成为西南联大的重磅新闻,不服者甚至以政府明文向校方抗议。成为众矢之的的叶企孙依然我行我素,不改初衷。好在美国方面对文凭学历不太拘泥,而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大师费米又十分赏识李政道,这场风波才日渐平息。
仅仅4年,李政道获得博士学位。7年后,他与杨振宁在美国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叶企孙去世后,李政道在纪念恩师的文章中写道:“叶企孙老师是我的物理启蒙老师之一,他在西南联大给我的教诲和厚爱,对我后来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我非常敬仰他,永远怀念他。”
出生日期:1981-3-2籍 贯:辽宁省锦州市
政治面貌:团员民 族:满
毕业学校:辽宁大学所修专业:理论物理
学 历:硕士研究生现 居 地:北京市石景山区
婚姻状况:未婚健康状况:优秀
求职意向:高校教师 实验员 出版社编辑 研究所工作人员 物理师 数学教师
计算机软件 编程的相应的工作
教育背景:
2006.7----现在 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做客座研究。
2005.9---2006.6 在辽宁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专业学习。
2004.7---2005.9 锦州金榜培训学校
2000.9---2004.6 在渤海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学习 。
1997.9---2000.9 在凌海市第一高级中学学习
学术论文:
与BES合作组合作 发表在Phys.Rev. D 上。该刊物为国际一流期刊。
与BES合作组合作 发表在高能物理核物理杂志 上。
在读研期间,我所做工作如下:
1.工作在BES的 DQV组 研究了K π 的重建效率和栗子鉴别效率。
2.工作在BES的 DQV组 研究了 Bhabha Dimuon Hadron 样本的选择条件和选择效率。
3.工作在BES 的charmioun 做 对P 波自旋单态进行了一些分析工作。
4.同时接触了一些BES 的软件和硬件的工作。
自我评价:
责任心强,对生活乐观积极,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人真诚,热情,比较有耐心,有合作精神,平易近人。经过多年的教育基本可以胜任和我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工作学习中相应的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相信和贵单位合作,能过发挥我的才智同时给单位带来效益,达到双赢。
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CET-4,CET-6能够快速的阅读各种英文专业文献。能够书写英语专业论文。
计算机二级 悉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精通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掌握了C++、Fortran等基本的计算机语言
联系电话: 13683239032
联系地址:石景山区玉泉路19 号
电子邮箱:
求职感言
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由得感慨万千!
教书的劳累与喜悦,科研的艰辛与快乐,都使我对人生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细细品味,它们带给我更多的是愉悦与享受!
教书育人,使人类文明得以薪火相传,我感到了使命的伟大与光荣!
老校长的话我时时地想起:威严足以移其志,恩泽足以慰平生。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我获益匪浅,三年里我走向了科学的前沿,浅悟了科研的魅力,这首推智者的引导。他们是文明的传承者,也是文明发展的推动者。
论文关键词: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觉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得知,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物理学习,而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做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1、鼓励学生多动手,通过积极参与带动理性思考。
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旧是不完善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感官认识,学生更为感兴趣的还是亲自的动手操作。因此在物理课上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管开始的时候学生操作的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这样掌握的知识不仅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而且乐于参与这种有趣的课程。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自己不懂得事物存在好奇心,而且这种好奇心会伴随事物的惊险性刺激性而增加。例如在讲天体运动这一节课时,先通过多媒体放映一段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和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录像,教师在提出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先不给出正确解答,带着问题学习本节知识,学生为了满足其对事件的好奇心初中物理论文,会认真听讲并且认真思考,教师一定要在本节课给出问题的正确解释,否则学生的兴趣会打折扣的。
3、把物理实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同学不爱学习物理就是觉得物理没有用,和生活实际相差太远,这样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其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积极性cssci期刊目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以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性,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一方面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很有用自然会更加用心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我们农村很多家庭都在自家院子外安装一个门灯,但是门灯的开关却是问题。因为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人走灯灭,晚上经常是摸黑开灯摸黑进院,造成一定的不方便。在电学的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楼道灯”原理的学习,了解到这种电路原理,对于农村的门灯同样使用。因此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家庭的门灯进行改装。这样自己的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好评,自然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大量丰富的事例丰富学生的视野。
物理课堂上很多物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很多高新技术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使学生对于这些新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而且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科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物理兴趣增加了,自然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