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

时间:2022-12-23 08:53: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车工实训总结

第1篇

一、修订培养计划,增加实训学时

许多高校的金工实习车工实训的学时较少,对于基础制造来说,最多的只有一周,对于数控加工来讲,一般只有一到两周,学生只能了解和认识一些浅薄的车削加工工艺知识,体验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技能,而还有许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无时间传授,学生也没有时间学习,教师只能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机械简要教学,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设计制造,所以希望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把人才培养方案按其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方向进行修改,增大学生实训时间,为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实用型人才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方案改革。

二、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组在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中指出:要不断更新实习内容,尽可能创造条件,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习的比例,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逐步代替“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落后方法。构建合适社会发展需求的车工实训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能力,因此,本文以贵阳学院金工实习为个案,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原则以及社会资源,将车工实训内容分为五大模块进行实训,即:安全操作技术、基础制造技术、检验测量技术、数控制造技术和创新制造技术。

1.安全操作技术。

安全操作技术是实习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实习教学正常进行的安全保障。在进行实操前,老师应在实习环境下进行安全操作讲解,把车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具体内容讲透彻,让每位学生都了解,并要求学生牢记,对车削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现场示教和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解说,对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增加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基础制造技术。

通过基础制造技术训练,培养学生对普通车床的操作和对简单零件生产过程的动手与认知能力,对加工工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了解车床的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使用性能、工作作用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了解车床的传动原理和主要加工范围,懂得和使用车床的夹具及附件,熟悉基本零件加工的装夹和操作技能的方法;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原理,了解刀具结构和材料,了解各种车刀及成型刀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车削加工工艺基本方法,让学生懂得和理解更多的基础制造技术知识。

3.检验测量技术。

通过检验测量技术的训练,让学生了解量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塞规、环规等)检测零件,从而确定零件的合格与否。车削加工的质量主要是指外圆表面、内孔及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车削加工可能会产生多种质量缺陷,每个工件车削完毕都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通过对零件公差的检测,知道未注尺寸公差怎样查找,权限尺寸公差怎样确定,形位公差怎样检测等;通过对表面质量的检测,了解表面质量在零件中的重要作用,会运用比对块对各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比对判定,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运用;从而对零件的合格与否有个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4.数控制造技术。

通过数控制造技术训练,使学生能运用基础制造工艺知识与数控制造技术工艺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能正确地熟悉和了解CAD/CAM在工程设计与制造中的运用,了解和掌握好基础的数控车编程,数控车的操作技能和加工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基本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为创新制造技术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5.创新制造技术。

通过创新制造技术的培养训练,使学生会运用二维和三维工程制图设计机械零件,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编程;了解创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全面树立学生的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提高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的大脑充分开动起来,在对设备、零件的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创新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运用各种较为合理的思维方法,进行灵活转换,以其新颖的独创方法和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去实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

三、实训报告的撰写

实训报告是培养学生对实训作品生产过程的记录,是提高学生对实践过程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所以,本人认为:车工实训报告应以实训作品的切削加工为主,其他教学内容为辅。从实训作品加工开始入手,到零件加工完成,通过实训中的观察、分析、操作、加工、测量、判断,如实地把完成作品的全过程和加工结果用文字加表格的形式记录整理下来。其撰写内容应有:基本情况、加工内容(采用流程图)、加工步骤(加工部位、装夹方法、加工方法、使用刀具、测量量具、加工简图等)、检验报告(检查部位、检查内容、使用量具、检查结果等)、质量缺陷分析(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预防措施等)、实训总结等,对上述一系列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进行阐述,通过实训中的人和事物及有关知识的有机结合,完整表述作品的加工工艺活动情况。

四、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第2篇

【论文摘要】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符合高职院校办学性质及定位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各类人才。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各类人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长汽高专)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实行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1 正确认识实习实训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长汽高专已经走出了一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实习实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的成功之路。学校依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雄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总结人才培养经验,除了学校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正确定位,紧密与市场需求结合设置专业外,最主要还是学校极其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强化实习实训的各个环节,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教学环节。而教学工作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然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正积极探索“定单”培养学生的新模式:在“工读交替”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实行“2+1”的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即在大一、大二学年,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课内实践教学和课程系列实验教学任务。大三学年,学生下到企业内,结合相应岗位进行综合实习实训,强化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学生,使学生和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缩短学生毕业后还要熟悉工厂,适应工作环境的期限,为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04年7月份,我们安排180余名同学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分厂顶岗实习实训。70名同学到一汽模具中心分厂顶岗实习实训。140名同学到一汽轿车分厂顶岗实习实训。经过一学期实习实训,大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将课堂讲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2 实习实训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变,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如1+2、2+1、1+1+1等多种学制模式,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紧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制度。把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全面快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上,企业是培养学生的主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得到良好的培养,一汽模具中心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为学生实习实训配备班组长、技术骨干、工程师做师傅和指导教师,按共同制定的实习实训计划,精心指导、一丝不苟,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技能、技术资料、多年经验甚至拿手绝活传授给学生,通过在真实的工业生产环境中实习实训学生进步很快,一学期下来,学生从看懂较为复杂的模具图纸到动手加工模具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得到运用,知识来自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来自于实践,并学习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新知识、新经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 实习实训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汽高专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家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同学们在实习实训活动中,深入到企业,接触工人、干部及各个行业的劳动者,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实习实训环节,可以使我们在社会化实践活动中,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业务技能、专业素质、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在非技术因素的合作共事、组织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综合素质均得到提高。

4 实习实训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第3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张桂菊(1979-),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师;肖才远(1979-),男,贵州威宁人,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讲师。(湖南邵阳4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JG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22-02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邵阳学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的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邵阳学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一、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重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选学课。

高素质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工程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

四、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根据以上内容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机械工程类专业实践近两年来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邵阳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湖南省挑战杯竞赛和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获得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8年荣获第八届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中南地区港澳特区第四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2010年第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铜奖3项。2009年“挑战杯”比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2009年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主办的第一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术竞赛在邵阳学院举行,学校成功地承办了该项大赛,并获得了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地方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推广所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仲魁,夏菲,梁丽萍,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49-52.

[2]蔡苇,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5-166.

[3]李郁峰,陈念年.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9,(10):12-14.

第4篇

钳工实习报告范文1:

一、 实习时间:

201X-2-24201X-2-28

二、 实习地点:

学院钳工实训室

三、 实习任务:

用一根铁棒做一个长为150.1mm,宽为150.1的正方体。

四、 实习目的:

1、 认识并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步骤?

2、 认识并掌握钳工工具的使用和基本的养护知

五、 实习过程: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钳工的常用设备有钳工工作台、台虎钳、砂轮等。钳工的工作范围有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 其中钳工的实习安全技术为?

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4、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保护和安全接地措施。使用砂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在钳台上进行操作加工要有防护网。

5、毛坯和加工零件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排列整齐、安放平稳,要保证安全,便于取放,并避免碰伤已加工的表面。

6、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时,工件一定要夹牢,加工通孔时要把工件垫起或让刀具对准工作台槽。

7、使用钻床时,不得戴手套,不得拿棉纱操作。更换钻头等刀具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锤子击打钻夹头。 以上都是作为一名钳工必须懂的基本知识。

第一天,来到车间,老师叫我们做的第一个零件是螺母。听完老师的要求,也看了黑板上那看似简简单单的图样,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首先是把在铁块上量好尺寸并画线。画线,这工作可马虎不得,一旦画错便会使自己的零件不合尺寸,还好听了老师说的注意事项,我按老师所说的,稍微把尺寸画大了一点。接着,便是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锯削了。我原先以为锯锯子嘛,就那么来回拖啊拖,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一桩。但是事实在锯锯子,也在诀窍的,锯锯子并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单纯的来回拖啊拖啊。如果是这样做的话,无论一个人多少强壮,都会累得两手发麻,两眼发慌的,我们首先要调节好锯口的方向,根据锯口的方向使力,起锯时应该以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以防止锯条横向滑动,右手稳推手柄,锯条应该与工件倾斜一个锯角约10度~15度,起锯过大锯齿易崩碎,起锯角过小,锯齿不易切入,还有可能打滑,损坏工件表面,起锯时锯弓往复程要短,压力要小,锯条要与工件表面垂直。同时,锯削时右手握锯柄,左手轻握弓架前端,锯弓应该直线往复,不可摆动,前推时加压均匀,返回时锯条从工件上轻轻的滑过。往复速度不应该太快,锯切开始和终了前压力和速度均减小,以免碰伤手臂和折断锯条。还可加少量机油。 开始锯时我实在是吃了大亏,因为我一直都是用力的拉啊、推啊!完全是死力的锯削,结果弄断了一根锯条不说,第二天吃饭都成问题,右手像裂开了一样,真是惨啊!还好我终于学会了怎么锯削了。 锯完了,还得锉削。锉削也是一个又累又苦的差事,但是只要掌握方法?同样不难了。 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六、 心得体会:

光阴似剑,转眼间, 一周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至于我总体的感觉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在这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工人们的辛苦和伟大,钳工实习是我们机电学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许我们以后不会真正的从事工业生产,但这一周给我留下的宝贵经验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并将作为我可以受用终生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时间好漫长呢,两个周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熬过这实习的日子。可是,转眼间,最后一个周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天即将向我们招手,不知怎么的,原来一直盼望的最后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突然对实习产生一种强烈的难以割舍的情愫,真的不愿和你分开钳工实习,你让我们在快乐中获取无尽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刚开去的时候,看到那里环境那么恶劣,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很不满,也没心思跟着老师学,心里想着自己是堂堂大学生还赶这样的又脏又累的活,那不是白读了大学吗?一次次的这样想,被老师发觉了,最后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一些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师的谈心,才真的明白了。哪些有成就的人和有深厚技术的人不是经过长期不断的辛苦的工作劳动才变得那样啊。所以刚开始工作时,不要总看工作好不好,而是要脚踏实地去认真学习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这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一周看似漫长,其实也很短暂。其间有休息时师生共同的开怀大笑,也有工作时严肃的面孔。每天的五个小时很快的就过去了。直到下班时才感觉到累,但内心却充实了许多。虽然每天只有五个小时,但它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工作环境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每一天,大家都要学习新的技术,并在5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解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一周的实训。实训期间,通过学习钳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所要求的形状,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工件。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情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实训给我的体会是:第一,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 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第三,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工作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实训老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钳工实训成绩,实行逐个考察的办法,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我觉得每一次的实训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非常实在.它们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一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像钳工,它看似简单的锉和磨,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培养了我们一种挫折感等等。一周的实训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训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总而言之,虽然在十几天的实习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 很快实习结束拉,结束的时候大家内心是高兴的,因为大家学到了真正的东西,不管学的是不是很精,有没有真的全部掌握,至少让我们了解拉什么是工人做的事情,对以后工作也有帮助。 这次钳工实习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虽然有点累,但我们确实学到了不少钳工知识,在和钳工老师们聊天中,同时也学到了工作经验,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时,不管工作有多艰难一定要耐心,沉住气,不要一上岗看到工作优点累,有点艰难就不干,立即跳槽。这样做是不明智的,也是不正确的。年轻人首先应该学会掌握工作经验,学好真正的技术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了我们这么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来锻炼我们的意志。说实在话,有这次实习机会很必要,明年我们就要去工作了,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也想通了,不管在那里工作,不管工作有没有自己想的好,我都会坚持干下去,努力学好技术知识。

钳工实习报告范文2:

为期二周的钳工实训结束了,在实训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实训期只有短短的两周,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重要的安全

要进行钳工实训,安全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通过师傅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实训中同学们易犯的危险的操作动作。比如在车间里打闹嬉戏,不经师傅的许可便私自操作机床,以及操作时方法、姿势不正确,等等。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钳工实训,我了解了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金属加工基本工种包括钳工、车工、铸焊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

在钳工实训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 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两天来奋斗的结果

钳工的实训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他也是满头的汗水,气喘呼呼的,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几天之后,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了。

第二项:轻松的车工

车工不是由数控来完成的,它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首先老师叫我们边看书边看车床熟悉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让我们加工一个主轴两个小轮和两个大轮。老师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加工。车床加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刀,一开始我们要车个锉刀把。这对我们这种从来没有使用过车床的人来说,真是个考验。

不停的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个下午,自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准备在加以最后一刀,却操之过急,把圆弧的直径车小了!我痛心不已,惨啊!最难受的是站了一整天,小腿都疼起来.但当把车好的零件交给老师时那种成功的喜悦使我忘记了站得发疼得小腿.这种成功的喜悦只有通过亲身参加实训才能感受得到.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钳工实训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钳工实训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是另外一种学习课堂。通过我们动手,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质疑。这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好相反。这两种学习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能填补其中的空白,弥补其中一种的一些盲点。通过钳工实训,整体感觉实际生产方式还是相对落后,书本中介绍的先进设备我们还是无法实际操作,实训中的设备往往以劳动强度大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较低,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第三项:危险的焊工

在电焊实训中,我们了解了电焊的实质,电焊机的组成与焊条的构成;学会了选用焊条的种类和如何操作电焊机。这次为期数天的电焊是我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掌握了某些技能,在这数天的实训中我对电焊的焊接操作等电焊常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深刻体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没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 一、实训目的 1. 了解常见的焊接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工艺及应用实例。 2.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和焊接变形。 3.了解电焊的基本原理,焊接过程,金属焊接的条件及电焊应用。 4.了解电焊的安全技术。 5.初步掌握电焊的应用范围。

总而言之,虽然在十天的实训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最值得高兴的是没有同学在这些具有不同程度危险的实训工种中受伤,反而在实训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甜甜的笑,这是和同学们的认真与用心分不开。钳工实训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钳工实训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世间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钳工实习实训总结

转眼间,为期两周的钳工实习就要接近尾声了。爱思范文18回想两周以来,有过汗水,有过失败,有过伤痛,有过微笑。正是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片断拼凑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进行的是车工的训练。第一次接触这种工作,技术不熟练,特别容易出错,而且还是站着工作。一天下来,整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崩溃感。由开始的好奇转为后来的厌烦,只是有一个极短的过程就完成了。但看着一个光滑洁净的工件从自己的手中出来,还真的很有成就感。

实习完车工后,我们又接触了特种加工。通过特种加工的实习,我们了解到了几种比较先进的加工技术,而且还亲手操作或者参与其中对试件的设计加工工作,制作出了很多漂亮的工件,都被我们收为纪念品,成为了永久的回忆。

很早以前就听师兄师姐们说,钳工实习是最辛苦的。由于以前没有亲身体验过,还没有什么感觉,这回有了亲身体验,不得不承认钳工的辛苦了。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为了工作需要,也要站着进行加工。虽然操作间有空调或者电扇,但我们还常常一干就一身汗,而一身汗还没下去,另一身汗又出来了。有的同学汗水都滴到了工件上,特别辛苦。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锤子,小启子,虽然不十分完美,但还是很欣慰。以前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用习惯了。但现在才发现,原来很简单的东西里也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与辛苦在里面。

只是小时候见过工厂里面工人电焊,由于那时候被大人告之一定不要去看电焊的弧光,所以一直对电焊比较恐惧。但没想到这次实习也有电焊的内容。开始对电焊很恐惧,不敢去点火,不敢去引弧,在师傅的引导与指引下,渐渐消除了这种情绪,逐渐适应了那样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虽然最后的成果焊得很难看,但毕竟也见证了我战胜自我的过程,虽丑由荣。

第5篇

关键词:专业集群;“双师型”;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22-02

一、汽车专业集群与“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

汽车专业集群概念的提出,源于学科专业建设的探讨,就理论而言,学科专业建设应该符合两个规律:一是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然而就汽车工程类学科专业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后者的关系脱离,比如专业建设脱离了企业与技术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汽车专业集群的概念,它是由学科群对接汽车产业链,最终实现校企与地方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并能适应市场自我调节的学科专业群。这个汽车专业群包含了主干专业、支撑专业,所对接的中高职专业以及汽车产业链。

学者对“双师型”教师的学说有着多元化的标准,主要的观点有三种:(1)双资格,即“双证书+双职称”;(2)双素质,即“专业知识+专业技术”;(3)双资质,即“双证+双能”。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者对双师的理解已经从外延向内涵上转变。我们对“双师型”的理解除了双能外,更注重“双对象”,不单纯强调双师个体的发展,更注重双师的整体。整体上要求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中既有高校毕业的专任教师,又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专兼聘结合的“双师型”团队是一支理论和实践互补、校内和校外教师构成的二元双师团队。

二、现有师资结构的现状

1.招聘过程重学历、轻实践。目前部分地方院校建立时间不长,为了扩充高校的师资,引进人才大部分是以研究型大学的硕士为主,总体师资结构较看中学历。高学历人才对学校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历,应用工程与开发能力较薄弱,应用研究水平低也不利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

2.考核重科研、轻技能。现行我校专任教师考核标准仍然以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为基础,考评体系的设立偏重考核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考评标准的引导使得很多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将大量的时间放在教学与科研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实践能力的培养。

3.缺少企业实践锻炼机会。目前学校在教师教学技能方法的培养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然而应用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成效,加之多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到企业的生产实践。

4.管理考核激励措施不完善。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学校各层学者还对其有争议,在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得不到统一的认识,激励和保障措施不完善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得不到有效推进。

因此,学校在“双师型”教师观念的统一上、政策的引导上以及制度的完善方面要结合系部的发展给出灵活的管理。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平台

1.建立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平台。通过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聘请有管理经验且有工程技术的专家担任理事会成员及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委员需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设置。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项目和技术研究,教师在其中担当技术员、技术顾问等兼职职务,可以在有条件的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通过内外结合,形成专业集群带头人领衔的三支专业教学团队,分别是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交通运输专业教学团队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并设定相应的课程群。从专业集群带头人、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到课程群负责人,将培养责任落实到人,教学团队按照知识、年龄、学历、职称和兼职教师、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双师型”结构。

2.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引进具有高技能的师资,通过项目指导、科研和培训等措施构建实践能力强的师资团队,同时引进“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等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证书,高技能师资以“导师制”形式给高校新进的年轻教师提供了最直接的培训指导。

3.依托校内创新实验室从事专业技术研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双师技术能力的革新,如鹿山学院汽车工程系依托校内创新实验室从事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电车以及油车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制造。组建BAJA车组、油车组、电车组三支车队,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加强师生技术研发能力培养,实现了实践知识的革新与再实践。

4.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用。选择产品技术有先进性或者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校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且实训基地所需人才与本校特色和专业设置尽可能相吻合,实训基地有一定的教师上岗的培训能力,有专供教师培训用的部分空余岗位。教师的培训可以很好地融合到企业生产中,校外实训基地本属于学生实训的主战场,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发挥一定的作用。

四、建立配套激励保障政策

根据本校现有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订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同时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包括“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培训教育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为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给予职称晋升、出国培训、工资津贴等优厚待遇。

1.对于专兼聘师资团队中“专”的激励。派遣专任教师挂职锻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任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提高。如派汽车专业集群主干专业负责人到校企合作理事会单位挂职,挂职期间承担部门基层工作,参与企业工作,全面了解汽车企业对引进人才的素质要求,挂职结束时需要提交相关人才素质结构与培养调查报告,为专业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积极建立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参与到企业绩效考核,企业考核要求纳入“双师型”教师考评制度当中。比如参与企业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可以积累教师的工程实践与管理经验,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学校应该给予教师相应的奖励。

2.对于专兼聘师资团队中“兼”与“聘”的保障。这里所谓的兼职包括企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同时也包括专任教师兼职技术人员。兼、聘加大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同时企业与学校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制定最新的引进人才办法与措施,注重“双素质”任职资格,除了学历要求,还要注重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开发的职业实践经历。这要求聘任的人才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企业联系紧密,在校企合作、学生实习与就业上提供衔接保障。

此外,年终考评时,除了考核科研成果和论文外,应加大“双师型”教师团队生产实践、生产指导、专利发明等纳入年终考核范围;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应该有所区分,应用型大学的双师应加大实践的权重,通过内外双向引导加大双师比例。

五、结语

应用技术大学要提高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育部教师[2016]7号文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中也强调了坚持考核评价的改革方向,鹿山学院作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双师型”队伍的重要性,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69-74.

第6篇

【关键词】CDIO 概念车制作 课程 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7-02

一、引言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的研究报告统计[1],我国的工科毕业生只有不到 10% 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缺乏是不适合跨国公司工作的关键。与欧洲等国家工程类大学毕业生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存在三大弊端:一是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行业背景,二是课程设置僵硬,缺乏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创新教育不足;三是缺乏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缺少职业能力及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状况导致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不强。中国提出在2020年前完成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就需要培养出基于工程实践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工程教育改革成为第一要务[2]。实现第一要务要从最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开始,课程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没有课程教学创新,教育改革就是空中楼阁。

2000年,美国爱德华・克劳利教授研究组开始对工程教育改革进行研究。经过四年探索和实践,他们合作苑⒊隽说囊桓鲂滦偷墓こ探逃模式――CDIO[3]。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以CDIO教学大纲和标准为基础,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和获取工程能力。CDIO模式为国际工程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也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4]。

将CDIO模式应用到课程教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是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新尝试。“概念车制作”是新开设校级综合性专业校选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概念车制作的整个过程,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主动研究和学习,教师指导方式。将CDIO模式应用到“概念车制作”课程中,以学生团队在工作室(课堂)针对概念车为情境的理论学习、分析、思考为重点,构建一个“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重理论又重实践的工程教育环境。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

设置“概念车制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灵活性与广泛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该课程要求学生树立工程的概念,同时了解在完成工程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有相关的技术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书面及口头交流能力、资料的使用及查阅能力等,还有自我学习和管理等相关能力。使学生在系统分析与设计、制作、调试、信息处理、文档写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为造就出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组织

“概念车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过程,将概念车制作分成多项目(或系统)。该课程分成五组,每组学生 3~5人,包括车身组、传动组、转向及车架组、发动机组以及电器组。要求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基本安排在传动组、转向及车架组、发动机组以及电器组,成型专业学生安排在车身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分派到各组承担零部件的制作。

四、CDIO模式下的课程

1.课程的构思(C)

概念车就是最先进、前卫、环保、最能代表造车工艺的技术与科技发展设计的未来汽车。教学内容的构思是以概念车制作为平台,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该课程技术内容构思是概念车的制作项目,制作概念车要求每循环教学都有创新,在汽车节能、环保,轻量化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概念车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电器和车身四大部分,每循环教学创新都要从这四个方面考虑。基于比赛和教学规律的考虑,每循环教学项目都在变化,构思概念车的系统创新是关键,这就是项目任务书。如2015年是转向系统的优化,2016年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

该课题管理内容构思以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进行管理,使学生团队受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熏陶。

2.课程的设计(D)

根据构思的项目任务书,对构思课程教学进行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

“概念车制作”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有很大差别,时间不固定,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运行。主讲教师不站在讲台上将知识或技术灌输给学生,深入到学生团队中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团队按照项目计划书去学习和研究,推动项目逐步接近技术指标。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概念车制作”授课在 CDIO 模式框架内进行,需将 CDIO 精神灵活地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采用以学生动手和自行思考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研究和思考自行完成,遇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研讨,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最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入工程的概念,而且还要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

(3)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技术方面包括,调研、构思、设计、制作、调试和比赛(若有比赛)或总结等内容;管理方面包括大学生日常管理、经费管理、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基地管理等。

(4)实训基地的设计

实训基地设计是按照ISO9001管理体系进行现场设计,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制作基地划分为车身成型区、学习区、加工区、组装台架调试区以及设备存放区。

3.课程的实施(I)

(1)技术方面的实施

实施过程按照项目计划时间进行。制作过程主要在实训基地。首先,学生团队调研和检索材料,了解和掌握该任务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如2016年的主要任务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就要了解发动机电控知识和技术,掌握电控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学生团队要出去调研,记录和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比赛和教学的要求,撰写项目任务书。首先,设定本学期概念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2016年关键技术是发动机电控部分,其他系统进行优化。其次,对概念车进行总体布局,如2016年概念车采用三轮行驶系统,转向系统采用阿克曼转向方式,车架采用前一字后井字结构以及车身采用锥形流线型等。第三、零部件设计采用CAI设计并进行仿真车身强度、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第四、按照已经学过的《机械零件》的知识,对零部件选型。

按照零部件的要求以及计算分析结果,对零部件进行绘制,设计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工装夹具。根据图纸的内容进行制作,制作大部分都是学生团队在学院加工中心自行完成。

零部件全部制作完毕进行组装,组装后进行调试,调试先进行台架测试,台架测试通过后,再进行路试,如果有问题或效果不理想,再进行零部件优化,然后再调试,直到达到比较理想状态为止。学生团队在计算分析、制作以及调试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查资料或看讲义以及教师指导。

课程技术内容讲义总计九章,主要包括车架设计与制作、车身设计与制作、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制动系统设计与选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选型、电动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选择、燃油车动力系统的设计与选择、电动车测试过程以及燃油车测试过程。

(2)管理方面的实施

大学生日常管理、经费管理主要管理者是学生辅导员承担。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主要管理者由主讲教师或其助教承担。

4.课程的运行(O)

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概念车制作”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构建与现代企业较为一致的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使“概念车制作”课程能够正常运行,并逐步完善,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目标。

五、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按照平时考核、平时记录情况、月汇报情况、会议纪要、以及总结报告相结合考核方法实施。即每阶段或过程都有记录,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20%);不定期或定期讨论问题和措施有会议纪要,纪要也作为考核的依据(20%);每月有各组汇报,汇报情况也是考核依据(20%);最后总结报告也是考核依据(20%)。平时有考核记录(20%),平时考核成绩由学生辅导员确定,其他考核由主讲教师确定。

六、结语

“概念车制作”课程经过2015年的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积累了一些课堂教学经验,为2016年正式确定校级选修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2016年开课已经开始,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自编了课程讲义,制定了课程考勤管理办法以及定期汇报制度,基本建立了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构建与现代企业较为一致的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仅一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只是雏形,持续的改进并逐步完善“概念车制作”课程,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麦肯锡.Addressing China's Looming Talent Shortage,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October 2005

[2] 查建中. 论“做中学”战略下的 CDIO 模式[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第7篇

随着数控工业的快速发展,数控编程的趋近简单,多种多样的数控系统被开发,各种系统的复合循环功能越来越强大,还有CAD、CAM、UG等软件的开发,各软件自动生成的程序,可以被各系统所认可,因此渐渐取代了手工编程。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数控实习报告范文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控实习报告1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我们的数控技术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来到____钢铁集团进行数控实习。通过实际操练使我对数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到了许多数控操作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可以独立操作了。以前的我们根本不知道那么多的精致零件、图案等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看了通过数控技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真是大开眼界!人类利用机器生产的水平是如此之高,太令人兴奋!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一定要更充分地利用好这一切,为自己储备一定的能量!通过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我们深深体会到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作用。而作为有可塑性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还必须到实践中检验、锻炼、创新,去培养科学的精神,良好的品德,文明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们有很深的感触,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虽然脏点累点,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有了成果。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见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工作常识,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实习是我们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很快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总结。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数控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个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那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奋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真正的目的。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努力,但是一个好的起点和一个富有合作性的环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几个月的实习就这样过去了,回想起实习生活真有点舍不得。

通过实际操练使我们对数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到了许多数控操作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在这里,我们由衷的感谢集团提供给我们的这个实习机会!感谢实习老师的精心指导!你们辛苦了!!!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实习守则,同时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我们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生平第一次有种“学以致用”的感觉,内心很有成就感,也真切的体会到真理必须要用实践去检验,不亲自去动手试验一下。有很多东西是书上没有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得到,纸上谈兵只会让人走进误区,实践才是永远的老师。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验,它还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工作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更应该真人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出色的专业人才,这次实习让我懂得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览真知”。

数控实习报告2大学两年即将结束,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产品、设备,提高对数控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数控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拥有较多类型的数控机床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在最后的几个月里开始了我们的实习.为期一个多月的生产实习,我们来到了太原第一机床厂进行了实习

一、单位介绍

太____第一机床厂始建于19____年,是国家生产金属切削机床的重点企业,是____省数控产业化基地。企业位于____市____街____号,占地面积13.28万平方米。三面临街,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企业在册职工1293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0人。资产总额2.23亿元,负债总额1.78亿元。企业拥有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高精度导轨磨、大型数控龙门镗铣床、三坐标测量仪、双频激光干涉仪等高精尖加工和检测设备468台,具备完善的工艺保证体系和准确的计量检测手段。

企业主要产品有高、中、低档数控车床、卧式车床及龙门框架类机床,共三大系列、61个品种、182种规格,其中:数控车床16个品种,43个规格,跟踪国内先进水平,市场潜力巨大;卧式车床14个品种,64个规格,性价比高、用户满意度好;龙门框架类机床31个品种,75个规格,呈旺销态势。特别是新产品数控龙门镗铣床不

仅市场前景看好,而且拥有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以“__一机”为注册商标的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产品开发周期短、见效快,企业技术中心以其强势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现代的设计手段被评为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以诚信经营和快捷周到的服务著称,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建有销售网点并形成了长效网络体系,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曾于20____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二、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在完成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知识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机电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毕业实习使自己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和深化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知识的运用加深对相关课程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对企业及其管理业务的了解,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实习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初步分析,善于观察和分析对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处。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提炼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

在这短短的几个星期内,大家每天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并在很短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具体操做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

成品的过程,我们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很顺利的完成各自的实习内容,并且基本上都达到了老师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实习。在实习期间,通过学习车工、钳工的操作,我们做出了自己的工件,虽然这几个星期的实习是对我们的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车间中做出的工件,我们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

来到工厂,首先工人师父给我们上安全课,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弄什么不可以弄,一定要服从厂里还有老师的管理,并且要自己注意安全,不要到处乱跑等,还给我们说了一些活生生的事件,加强我们对安全的认识,并且还给我们说了一些厂子里的优秀业绩等,还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分厂的各种不同的地方.

接下来几天实习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各分厂熟悉一下车工、锻工、磨工,铣工等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功能,等以后实习的时候再让我们实际操作。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熟悉了普通车刀的组成、安装与刃磨,了解了车刀的主要角度及作用,刀具切削部分材料的性能和要求以及常用刀具材料,车削时常用的工件装夹方法、特点和应用,常用量具的种类和方法,了解了车外圆、车端面、车内孔、钻孔、车螺纹以及车槽、车断、车圆锥面、车成形面的车削方法和测量方法,了解了常用铣床、刨床、磨床的加工方法和测量方法。

比如在使用磨床机床工作时,头不能太靠近砂轮,以防止切屑飞入眼睛,磨铸铁时要戴上防护眼镜,不要用手摸或测量正在切削的工件,不要用手直接清除切屑,应用刷子或专用工具清除,严禁用手去刹住转动着的砂轮及工件,开机前必须检查砂轮是否正常,有无裂痕,检查工件是否安装牢固,各手柄位置是否正确。开动铣床机床前,要检查铣床传动部件和系统是否正常,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确,工件、夹具及刀具是否已夹持牢固等,检查周围有无障碍物,才可正常使用,变速、更换铣刀、装卸工件、变更进给量或测量工件时,都必须停车。更换铣刀时,要仔细检查刀具是否夹持牢固,同时注意不要被铣刀刃口割伤。铣削时,要选择合适的刀具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选择要适当,要用铁勾或毛刷清理铁屑,不能用手拉或用嘴吹铁屑,工作加工后的毛刺应夹持在虎钳上用锉刀锉削,小心毛刺割手。铣齿轮时,必须等铣刀完全离开工件后,方可转动分度头手柄。

车工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车刀的种类,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车刀的组成和主要几何角度,车床的功能和构造,老师最后给我们示范了车床的操作方法,并示范加工了一个木模,然后就让我们开始自己独立实习,虽然操作技术不怎么熟练,经过几天的车工实习,最后还是各自独立的完成了实习。

车床运转时,不能用手去摸工件表面,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更不能用手去刹住转动的卡盘。当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直接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头、手、身体和衣服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机件,如工件、带轮、皮带、齿轮等。

四、实习收获

通过车工实习,我们熟悉了有关车工及车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已经会初步正确使用和操作车床,而且还增强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控车床的操作,就是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进行加工。数控机床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典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它与普通机床相比,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零件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且自动化程度极高,可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只要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通过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字化控制的方便、准确、快捷。通过数控实习,我们了解了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概念,掌

握了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内容,数控实习使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我们基本上可以能阅读并且编制简单数控操作加工程序,初步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

车工、锻工、磨工,铣工实习是切削加工技术的必要途径之一,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

数控实习报告3一、实训目的要求

1,、对各典型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能熟练掌握较复杂零件的编程。

2,、对所操作的数控系统能熟练掌握,并能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操作及调试。

3.、能正确处理加工和操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4、实训应在老师的知道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实训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苦学巧干的学习态度,要严肃认真地完成实训任务,增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5、本实训也是针对数控机床操作工技能鉴定等级考试而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顺利通过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等级考试,是强化实践加工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实训内容

1,熟悉机床操作面板机床操作面板由CRT显示器和操作键盘组成.其常用键的作用如下:A编辑方式的作用:新建程序、编辑程序、修改程序、输入程序、删除程序(编辑程序-程序-输入O__-ZOB键)。B自动方式:运行程序对零件进行加工。C录入方式MDI:手动输入-程序键-翻页键-切换MDI界面。D机械回零:一般不能乱按的。E手轮按钮:按下后可以用手轮移动__,Z轴的位置。F单端运行:运行单段程序。G急停按钮和复位键作用差不多

2,对刀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__坐标不变移动Z轴刀具离开工件,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将其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__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即得到工件坐标系__原点的位置。再移动刀具试切工件一端端面,然后保持Z轴不变移动__轴刀具远离工件,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Z0,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Z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即得工件坐标系Z原点的位置。对螺纹刀时的方法和对外圆车刀的方法差不多,也先车个外圆向Z轴方向退刀,量起外圆值输入刀具参数,对Z轴时不需要车端面,只需先启动主轴,让刀尖接触端面再向__轴向退刀,调出刀补输入Z0

3,加工先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加工路线,编写程序,再将编好的程序输入数控CNC系统并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装夹工件,再对刀。对好刀后就可以调出程序,按下自动和运行按钮,关好防护门让机床自动加工。同时操作者不能离开机床,手拿专用工具去处理铁丝,如果机床出现什么异常马上按下急停按钮,预防损坏机床和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三、实训心得时光如流水,四周时间转眼即逝,为期四周的实习给我的体会是: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四周的车工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数控实习报告4对于刚开始的编程理解,我个人还是比较感兴趣,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熟悉运用每个命令,并理解其含义,都是自己每天不断的摸索和老师耐心的教导息息相关。

这次数控中级培训,主要是对pa系统的学习,内容有车床,铣床。暑假之前主要练习数控编程,而这个学期偏向于机床操作。通过电脑编程模拟和下车床操作,以及加工零件。我对数控中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掌握。

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对数控编程和模拟的理解和运用

我很荣幸能有这么好的老师来教我们数控编程,其实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去多练,但关键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这样还是进步快点。特别是刚开始接触编程和机械加工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进步特别快。记得8月9日那天,老师开始讲编程的过程,特别对经常使用的代码给介绍出来,然后对点位的理解和计算。对模拟好的零件进行模拟加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才渐渐的理解数控编程的一些基本要领。机床上对刀是我之前遇到的最大难题,这是由于命令使用不习惯,和基本感念理解不够透彻,不过通过后面的反复练习,现在已经熟悉掌握了模拟系统。如今已经能够看懂图,知道走刀路线。以及涉及到的点位能够进行换算。

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老师发的资料,我已经认真的去学习,当然,相对要记住每个知识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信心能把理论知识学习好。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去理解每个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许多的理论知识都会在实际操作中用到,而且必须掌握。只有完全的理解理论上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完成实际的操作。比如机床上的按钮,走刀路线,刀补等。都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只有把理论知识吃透了,才能在加工过程中认真的去遵守规则,更安全的完成零件的加工。

三、实际加工的学习方法和掌握程度。

对于机床的操作,我总感觉自己练习不够,特别是对零件加工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有实际对刀也掌握不够好,虽然现在已经能把零件给加工出来,而且尺寸也把握得当,但时间控制方面还是不够好。这主要还是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够。

车床上,对刀和加工现在我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并且尺寸也能达到所要求,但我认为还是因为自己花在车床的时间多点。而铣床,相对来说,熟练程度不够好,尽管知道怎么去加工,但尺寸的控制和时间的把握不够好。不过在后面的不断实践和练习中,我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对机床出现的小问题也会去解决。特别是在最后那段时间,我已经能够加工零件。而且尺寸已能把握好,达到了图纸上的要求。 五、存在的不足以及个人期望

虽然如今已经掌握了数控中级的知识,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具体到一些特别的零件,还要花时间去思考加工路线等。长时间不去编程和下机床,也会把原来的知识给淡忘掉。所以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每次操作的机会。把握时机,更好的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相对数控知识的海洋,我只是学到了冰山一角,我知道我要学的还有很多知识。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去学习数控这门知识。能够从事机械加工行业,能学友所有,学友所获。希望能更好的运用相关知识来服务于这个社会。同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师的教导,使自己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四、最大的收获

第8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高职院校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袁志华(1972-),男,山东济南人,常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创业力培育为核心的生涯教育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111)和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0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34-03

20世纪50年代,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就开始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教育体系。自主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原意大致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更新的意思;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05年,高职院校招生数已达268万人,高职院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已分别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8%、53%和43%,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之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何定性好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就业创业模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传统高职教育模式往往倾向于培养“技工型”操作人才,不注重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事实上,随着高校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大学生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纯粹“技工型”操作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整体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转型,培养树立以创业为核心、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的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实现由就业教育守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转换,必须考虑到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诸如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理论功底相对薄弱、高学历师资力量相对偏低、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平台建设相对完善等。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实践创新层面探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问题。

一、把握高职院校创新的实践基点,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维度

哲学认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关系生成、演进的基础和根据。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运行的。创新教育同样也必须遵循实践的基础地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以实践为基点较之一般高校更为重要。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而言,对理论创新缺乏兴趣,加之理论知识功底不深,如果以一般的高校基础理论层面上的理论创新作为重点和基础,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能够较好地在实践教学中学到新东西。从学校师资力量而言,高职院校往往也具备很多具有良好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和一定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创新条件。因此,需要把握高职院校创新的实践基点,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维度。

1.在教学模式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就是要在实践操作中摸索和创新经验,把实习平台的第二课堂建设发挥重点作用,促进其与基础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相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于操作型技工型实干型技术人才,因而对于在实习平台的第二课堂教学尤为重要。事实上在实践层面的技术操作,往往更能促进创新的成效。

发挥实践平台的第二课堂建设,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务必确保一批具有实干技术的技术专家型人才。这批师资队伍不仅在课堂教学上能深入浅出地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娴熟地指导大学生们在技术操作层面的动手能力。与普通高校更注重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技工型应用性。在此理念下,师资队伍的动手能力往往不可缺少,如有可能尽量要采用一批有过企业技术履历或至少在企业锻炼过的技术性人才。

2.在教育管理上,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工作的实践平台效应。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离不开学生工作的实践平台建设。无论是日常学生基础工作还是团委学生会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工作,务必确保大学生创新的实践平台效果。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要让大学生身心愉悦,提升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具体专业特点,发挥第二课堂的后续效果。例如机械类的院校可举办一些创新性的技术性的车工、钳工、CAD等比赛,既达到了学生工作的娱乐效果,又达到了实用的专业锻炼和动手操作能力效果。再比如,团委等社团组织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专业的技术性优势与相关企业开展暑期实习和资助办学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又可节省企业人力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创新相关的实践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方案的特殊性,学生工作的实践效果要尽量覆盖到全体学生。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如果学生工作中实践创新的辐射不能到位,将会影响其专业兴趣与第二课堂的操作技能,进而影响第一课堂的基础学习,并最终影响其学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由于各种原因,仅使学生群体当中小部分人受益,远没有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大氛围。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始于创业之类大赛,有较强的精英色彩,竞赛成了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持续性、连贯性工作,异常重要。只有从大学入学阶段开始就把创新思维、创业思想教育传递给大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工作系统当中,并且贯彻于始终,创新创业教育所辐射的范围才不会偏窄。

3.在就业工作上以实践为平台,促进实践创新与现实就业创业相结合。毋庸置疑,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高校的重大问题,也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就业问题与实践技能操作技术往往一进学校就联系在一起。许多高职院校从培养方案开始与特定企业对接,学生一毕业就进入企业实习、录用。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往往与实践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重视实践操作的优势,有利于学生较快进入到企业技术型工作角色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和学生工作的专业综合素能锻炼上为其就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相对对口的模式。

目前众多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对于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更是如此。一般而言,普通高校在纯理论方面科研优势要较明显于高职院校,但高职院校在实践操作技术层面和学生动手能力,以及产学研实训基地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可以加大在人才、实用技能方面与企业间的合作。一方面,加强其科研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帮助高职院校解决时下的部分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实践创新还为高职大学生由就业向创业发展提供了便捷。创新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实业承载,即创业。创业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就业,就在于一个“创”字,因此创业与创新教育应该结合起来。只有培育了创新意识,在创业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同样,创新和创业在本质上之所以有统一性,就在于开拓性、开创性与新颖性和变革性是内在统一的。因此在实践创新中、创业教育过程当中,一定要融合“创新、变革”的核心因子于其中。事实上,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实践创新层面动手能力较强,不拘泥里于纯理论,敢于拼搏,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创业成果,例如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创新研发成果,由于在实践中产生,与实践技术运用靠得很近,一研发出来就直接投入生产,一些参与研究的毕业生一毕业就直接以本产品成果去注册公司创业。同时,这些创业的成果又会反馈回来促进高职院校实践创新的进一步研发,这在一批成功的校友企业回母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中体现得很明显。

二、弘扬大学生实践主体性,激活实践创新主体

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实践的主体首先具有能力结构。在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性、自然性因素。第二,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技能因素,即进入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第三,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即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在这里主要代指高职大学生个人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教与学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应该发挥其固有的主体性,主动地吸取教育知识,并能够有效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分离较重,尤其在高职院校的第一课堂体现得特别明显。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往往在第一课堂上与教师教学很难配合。一方面,理论教学本身枯燥无味,相对晦涩难懂;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知识基础本身就弱,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往往不知所云。这样,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性很难展开。为此,务必发动学生实践主体性,在教学当中极力调动学生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只有调动了学生热情和兴趣才有可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其次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灵感。在教学当中以实践的现实模式克服抽象的纯理论模式。高职大学生往往是在“行”的体验上促进“知”的丰富性,在实践教学之中促进教与学的科学融合。

在学生工作层面,要在团委学生会等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学生在学生工作中彰显主体性而取得的综合素能也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就业的职业发展空间。据2011年6月9日公布的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习能力,而其满足度则分别为86%和84%。而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有61%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29%接受过自费的培训,其中14%既接受过自费培训又接受过雇主提供的培训,还有24%的人两类培训都没有接受过。可见,大学期间主动参与各种活动锻炼的学生在毕业后会更便捷地走在职业道路前列。

在就业创业层面,发动实践主体性,带动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新局面。一方面,学校作为平台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联系起来,推进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就业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方互动和双向选择,因而毕业生自身的主体性异常重要。大学生要创新就业机会、在就业创业层面打开局面必须在实践层面创新自我主体性。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专业技能的对口性,往往较强依托高校就业平台,但缺乏自我主体性的就业,被动地等待就业,而这一点在高职院校创业工作层面体现得更加明显。

三、提升理论创新力,夯实实践创新科学认识论模式

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因而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点的,以实践创新为基础。但是创新以实践为基点并不是以为认识活动不重要。实践创新同样也少不了必要的理论创新为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创新理论建设,才能提升实践创新的高度。

在实践创新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理论总结的基本理论创新活动。如前所述,在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教学、学生工作还是就业创业工作,实践活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实践层面的成果务必以理论的形式给予总结。只有在理论总结中才能发现问题,进而给予改进,从而变成最基本的创新形式,进而变成“实践出真知”。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强调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进而让其熟悉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带动第一课堂的基础理论教学。相反,如果仅停留在实践层面的动动手,没有得到科学总结和理论创新升华,高职大学生尽管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也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难以做出大成果。

在实践创新活动中以实践需求建构创新理论。除了基本理论总结外,理论创新还必须在实践需求当中稳步发展。理论作为一种认识形式也必须在实践需求的动力中发展。高职院校由于实践的基础性,也产生众多的理论创新需求,因而理论创新在高职院校也势在必行。比如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活动当中,企业的产品在哪一方面的需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职院校在哪一方面理论创新的成果。再比如在教学活动当中,众多计算机技术发展网络实践的模式下,CAD,Pro/ENGINEER等理论创新教学成果蓬勃发展。

实践创新离不开实践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理论的重要补充。高职院校在实践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夯实“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科学认识论模式。高职院校的实践创新过程本身也是实践作为基点与理论作为补充的统一过程,而实践的主体性把实践基点和理论创新有机地结合,进而推动科学认识论模式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陈浩凯,万学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贾文华.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6).

[4]刘平娥,唐骏,蒋爱民,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14).

[5]王传中.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

[6]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 ESP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在促进汽车市场发展的同时,也给相关行业带来很大压力,一方面市场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高素质从业人员数量又严重不足,形成巨大的人才缺口。为此,国家在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列为优先确定的四个专业领域之一。这对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合理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以及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增强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汽车英语作为ESP 的发展

ESP教学在中国兴起比较晚,但是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商务英语作为ESP课程在我国发展较早,在ESP教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为ESP在汽车工业上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汽车英语作为一种ESP,把基础英语与汽车业结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WTO 以后,我国汽车工业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给汽车英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汽车工业提供了很多岗位,比如说汽车维修技工,汽车销售人员,设计人员,工程师, 售后服务人员,汽车保养工人等等。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要求汽车从业人员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

2.汽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汽车英语ESP 教学,在一些中职学校中已经开始尝试,但是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中职学校一直是以培养学生动手应用能力为目标的, 英语课程的教学自然也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但是一些中职院校中的汽车英语教学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虽然加入了汽车专业英语的讲授但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使得学生学到的汽车英语停留在僵化的词汇、短语的学习上,学生没有能力去运用这些词汇;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不够重视,虽然汽车英语与其专业结合,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课堂教学总是存在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汽车英语的教材一般关于汽车维修等方面的理论陈述性知识较多,课文较多为说明文,比较枯燥;讲授汽车英语的英语教师多半没有受到过专业汽车知识的培训,对汽车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所以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必须走一条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 为专业服务的道路。

2.1汽车词汇记忆法

教授一门ESP,一定要了解该门知识的特点。汽车英语本身专业性较强,专业词汇比较多,也比较难记, 因此汽车词汇的记忆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对汽车专业词汇的记忆环节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词汇的记忆并不是僵化的、枯燥的,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图示实物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和对比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专业词汇。图示实物记忆法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汽车零部件及其位置。比如教师在讲授汽车构造的英语表达时,可以结合汽车内部结构图示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帮助学生记忆。联想记忆法是通过学生已知的词汇来联想和猜测未知词汇的方法。比如:windshield 这个词由wind“风”和shield“盾”两个词构成,若学生们已知后两个词的意义就可以通过联想猜测出windshield 表示“挡风玻璃”;同样,对于power assembly 表面上是“动力”和“聚集”的意思,但是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猜测出它表示“动力装置”。联想记忆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单词记忆方法,对瞬时记忆的巩固也起着重要作用。对比记忆法在记忆同类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标志时非常实用,特别是对相似车标的记忆。比如在结合图示了解Porsche(保时捷)和Ferrari(法拉力)的车标时;同样, 也可以进行HONDA(本田)和HYUNDAI(现代)车标的对比记忆。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会对词汇的积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教学方法

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教学,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法―翻译教学法一直是中国ESP教学的主要教学法。它实际上是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扩展, 它的基本模式包括:从语法角度分析句子, 比较单词和短语,然后逐句翻译成汉语。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好处是ESP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和记忆课文, 其弊端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很少。结果,学生学到的也只是僵化的、没有生命力的语言,他们无法用他们学到的英语来讨论工作中的问题, 也无法就专业上某个特别的问题用英语自由的交流。这种陈旧的教学法现在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ESP教学,正逐渐被其他教学方法替代。语域分析和话语分析已经成为世界上ESP教学较为流行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两种方法更适合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或者长时间用英语学习和工作的人。虽然中国的大学生很多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他们还是缺乏足够的语言技能,很难适应外国ESP的教学方法。Robinson(1991)提出需要分析是ESP课程设计的中心要素。需要分析这种语言教学方法是指确定个别学生或一组学生的语言需要并将其按先后缓急的次序进行排列。需要分析主要获取下面几方面的信息: (1)将来语言使用的场合(包括语言使用时的对象)(2)使用语言的目的和作用(3)使用的交际类型(如书面、口头、正式、非正式)(4)要求达到的水平。首先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 根据他们将来就业方向,他们所应用汽车英语的场合应该是在向外国客户推销汽车,介绍汽车性能、价格等情况的时候;目的则是通过详细热情的讲解赢得客户的信任, 推销的汽车品牌;使用交际类型多以口语为主;中职学校的汽车英语教学不需要特别高的水平,因为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只要能够把一般性的营销用语与汽车专业词汇相结合, 可以自由地与客户沟通,能够有应职应岗的能力就可以了。

3.结束语

汽车英语作为一门ESP,已经受到广大中职学校的普遍关注,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也越来越贴近专业,其具有的学科及实训优势也使汽车英语在中职学校中的普及成为可能。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与国际接轨的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英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改革,吸收总结适合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中职学校必将成为把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前沿阵地,ESP也必将在中职学校这片沃壤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科]

【参考文献】

[1]陆呈辉,盘光景.中职教学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1).

[2]钟凯彬.汽车专业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J].职业,2009,(23).

第10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48-03

一、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重要的基本建设内容。教育部关于“本科教学工程(原称“质量工程”)”的建设文件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的这一文件精神,为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课程建设的标准与目标。

西安外事学院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经过多年建设,于2011年4月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11月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14年7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又被升级改造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总结几年来的建设工作,我们的工作重点及特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创建课程新体系,改革课程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在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工业意识和综合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

西安外事学院作为我国一所走在前沿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是: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以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为对象,进行课程整体优化组合,建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新的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训练、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为此,构建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对原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整合而重组的一门新课程。围绕“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两条主线介绍其有关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在常用机构内容中,主要安排有平面机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轮系和间歇运动机构;在通用零部件内容中,主要介绍常用的机械传动(带传动与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常用连接(螺纹连接、轴毂连接)、轴系零部件(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等;此外,还安排有机械系统设计、现代设计方法等章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着重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并为以后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课程新体系的构建中,始终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为目标,开展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对于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公式推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特色;同时对课程内容组织贯彻“少而精”及“实用性”为原则,例如:在“齿轮传动”一章,打破传统习惯,分别把传统的“齿轮机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三章内容合编为新“齿轮传动”一章,把“滑动轴承”、“滚动轴承”两章内容合编为新“轴承”一章,既避免有关内容重复,又达删繁就简自成体系。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高等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工作。目前,我校课程组已初步建成一支知识结构较为全面、年龄结构适合、学缘结构合理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我们提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目标,要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科发展的目标,并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制定了具体培养计划和措施,现取得较好的效果。关于培养青年教师队伍的措施如下。

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2.按照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定好包括青年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认真实施。

3.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他们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任务,在“干”中成长,而且教学和科研互动,协同发展。

4.实现教学岗位责任制,加强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教学教改研讨活动,提高教学素养和业务能力。

5.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实行年轻教师导师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了教学指导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6、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到国外和国内其他大学学习访问,开拓视野。对提高学术及教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7.在实现青年教师全部硕士化的基础上,逐步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

8.建立听课和评课制度,发挥老教师和系主任的教学监督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的提高。

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很好的效果,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多名青年教师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得竞赛大奖,每位青年教师均已获得一项以上省级教改研究项目或省级科研项目,并在全国期刊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教改研究论文;本课程的建设成果先后于2011年、2012年获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课程教学团队于2012年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已形成了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在教学中,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在教学方法上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正确认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设计实践紧密结合,根据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对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公式推导,不断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课堂,开阔学生设计视野。

3.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讲-练-实践”相结合,安排设计性大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训练与实践能力。

4.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各章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工程案例教学、项目任务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法、课外竞赛激励法、小组研讨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5.搞好课程设计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机械零部件工作能力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能力。

6.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7.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定课程学习成绩的方法,采用平时考核、作业考核、实验考核和期末考试多项累加的方法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全面、系统的学习。

(二)在教学手段上

1.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教材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程的教学信息量。在本课程教学中,实现了部分网络教学。

2.结合课程特点,制作了课程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课件、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三维动画插播片、图片库和课程测试题库,开发了课程CAI课件。

3.建成了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陈列室、轴系零件拆装实验室、液压传动陈列室等,供学生参观和认知学习,提供了直观教学环境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4.开放了机械设计实验室和械计创新活动室,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

在上述教学方法及有关措施下,本课程教学得到校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课程组教师教学评价均获得学生“优良”的好评。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也取得丰富成果,如在教育部主持举办的“201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学生参赛的7件作品,全部获得陕西赛区省级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4项;学生在参加2013年“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陕西赛区省级二等奖2项;学生积极参加Solidworks考试认证中心的认证,多名学生获得Solidworks考试认证中心颁发的“机械设计Solidworks证书”。

五、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体现。早在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中就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高校教材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工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在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中,针对教材建设制订了规划,组织了教材编写力量,先后出版了质量较好的《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两部精品教材。在《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编写中,我们坚持以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宗旨,遵循对机械的认识规律及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机械设计能力培养的要求,优化了课程知识体系;以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为对象,以设计为主线,突出了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机械零部件的工作能力与结构设计,并吸纳了现代设计方法及技术。

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辅教材配套齐全,使用效果好。为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实践教学活动创新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设计作业训练和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等内容。

1.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利用机构和机械零件陈列室、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实训基地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和条件,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和分模块、分项目的实验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课程设计教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公差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之后首次进行的一次较全面、较系统、较长时间、较贴近工程实际的综合性设计训练,对于培育学生的设计意识,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突显上述功能,我们对课程设计教学进行认真改革与建设,丰富和深化课程设计内容,实现设计题目多样化。以设计为主线,既有传动装置设计的传统题目,也有从生产实践中新开发的新题目。对完成的设计图纸,既可采用手工绘图方式完成,也可采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方式完成。在完成的设计项目计算说明书中,必须有设计方案评价、设计工作总结等内容,否则不予通过。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培养的学生设计能力发挥,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设计作业训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设计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实现基础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有机配合、实现“教、学、做合一”和“讲-练-实践”相结合,我们安排了“轴系零件”测绘、上机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的设计作业训练。通过设计作业训练,培养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和绘图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教学。借助本课程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借助汽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汽车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开展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及机械创新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几年来,这一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七、本课程的建设成果

1.建设出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互动,共同协调发展,成果显著。几年来,课程组一位教师受到省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表彰;课程组先后完成了省级教改研究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校教改项目5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并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支;几年来,教学团队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教改研究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型专利2项。

2.创建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新体系,面向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工程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来确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对教学内容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机械设计为主线,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精选和融合,优化组合,使其成为一门完整体系的综合化课程,并编写出版了配套教材。

3.适应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了“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本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与设计能力,构建了课程的直观教学陈列室和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开放了课程实验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重视教材建设,编写出版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材3部,主、辅教材配套齐全,水平高,使用效果好,并将教学改革思路与成果融入到教材中。

5.以理论教材为蓝本,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出本课程的立体化教材系统及其素材库,并实现了网络化教学和精品资源共享。

本课程于2011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又被升级改造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本教学团队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奋发努力建设好这一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

[2]姚恩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3]宋宝玉,张锋,王黎钦.机械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主编.机械设计教学研究论文集(2009).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5-97.

[4]张鄂.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张鄂.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第11篇

(扬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高职教育的教学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需求、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重视不足,这些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提高”。通过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分析,探求人才培养策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良好的“教”与“学”的平台,可在确保学生完成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数控技术;能力结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67-03

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书本上的学习内容的过程,而是发展设计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过程。这里的“行动”是指“完整的工作行动”,它是劳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笔者拟主要探讨职业教育中数控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以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行动能力的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笔者通过访谈形式获得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后获得数控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访谈对象包括扬州职业大学数控技术专业往届毕业生、数控技术专业在校高年级学生(均达到数控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水平),访谈内容围绕访谈提纲展开:(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哪些环节相对比较困难?(2)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谈谈哪些能力更为重要?(3)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不拘泥于以上内容。具体访谈过程采用集体访谈的形式,不仅可以听取个人意见,还可实现访谈者之间的相互激发。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结构

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笔者归纳出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应注重并具备的以下几种能力。

读图与识图能力 读图与识图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时重要的准备环节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和三维表达能力,才能在工程图形与实体对象之间进行灵活的思维转换。而无论是从事数控编程与加工工作还是进行设备维修维护,该种能力都是必不可缺的。受访者谈到:“针对个人而言,的确有的人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但这种能力在后期的课程设计及工作中完全可以被加强。”由此可知,在实施具体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关的课程设计中应进一步加强与深化学生的制图水平,训练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工艺分析与编程能力 受访者尤其是已具备一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一致认为,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与编程能力同等重要。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普遍注重数控编程的学习,而弱化工艺分析过程。而工程实践证明,工艺分析与设计是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等工作的前提,在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前,必须先进行工艺设计。因此,在数控编程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工程观念的养成,以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典型零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合理设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完成数控编程及产品的加工。

数控设备维护维修能力 制造业领域数控设备的广泛应用,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知工艺、会编程、精操作”,还应该具备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能力。因此,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将其划分为机械、电气两大组成部分进行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数控设备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等内容,并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学生数控设备维护维修能力的训练。

系统归纳与总结知识的能力 受访者谈到“学习工作中会遇到的困难”时表示,很多问题、困难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以前学过的比较零散的知识点的结合体,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表现得“捉襟见肘”,明明自己学过,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是由机械领域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各学科之间关系紧密,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知识是不能指导实践的。而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是解决工程具体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

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大学时期是个人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大学生成为知识型社会一员的必经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实用技能,用以增强个人的综合竞争力。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在机械制造领域,旧知识、旧方法、传统工艺不断地被新知识、新方法及现代工艺所取代。因此,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实践积累 随着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取代。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对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而言,必须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应满足毕业生初次就业中的几个特定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还应为毕业生将来的岗位迁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习领域的课程中,应以夯实理论基础为前提构建课程体系。学生不再像学科课程那样按照知识系统性学习知识、练习技能,而是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任务的整体性出发,学习知识、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实现学习的迁移性。针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及岗位迁移情况,课程教学应注重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如数控加工工艺、电工电子技术、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同时要求教师在数控教学中不断关注数控发展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积极参与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从实践中了解数控理论知识在实际加工中的具体体现与运用,将实践操作知识融入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的实践运用,为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搭起良好的桥梁,使毕业生不但可以在初次就业中表现得优势突出,在后期的岗位迁移中同样可以信心十足。

开发一体化课程,促进学生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建立职业认同感 传统课程与教材主要呈现和传授显性知识,由于抽象的显性知识缺乏与工作的直接联系,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十分有限。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可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行动”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通过主动、全面和合作式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要按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如将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车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等职业技能训练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的良好对接。在学习实训中,既可达到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目的,也可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使学生在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职业认同感,在形成职业认同感的过程中发展职业行动能力。

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训练 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尤其针对数控技术而言,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因此,对我们的毕业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按照一定层次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使学生无法简单地按照常规规则及过程完成任务,需要学习拓展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同时要进行考核方式的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按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或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此种考核方式下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即可取得高分,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要改革考核方式,将学生的考核成绩评定贯穿于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按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新知识的获取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过程考核,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可拓展“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情况及科技动态的讲座,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项目为纽带进行产学研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大大得到加强。

学校教育与岗位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要创新和丰富“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校企合作“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可推行“课堂工场化与工场课堂化”的双化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按“识岗、贴岗、顶岗”三个层次设置课程。“识岗”,主要是增强学生对专业面向岗位的感性认识,完成岗位生产基本原理和技术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贴岗”,是指该层次的课程内容要贴近企业生产岗位的职业要求,培养专业素质和能力;“顶岗”,即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培养综合能力,完成从学生到生产或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另外,针对毕业设计环节,应直接选择企业的任务作为学生的毕业实践课题,这样既可解决面向生产的实际问题,又可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实际锻炼,以生产带动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学生在校内学习、企业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兼顾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紧扣“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高技能制造业人才”的目标,培养服务于机电产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需要,具备良好的岗位迁移能力,满足企业“敢用、能用、留用”三用型需求的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德)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1.

[2]王进,胡克祖.数控车工能力结构及培养策略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7):125-126.

[3]黄晖.浅谈高职数控加工实践与理论教学衔接[J].中国科技信息,2011(8):177-178.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第12篇

关键词: 现状;分析;差异;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12-02

1河北省物流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概述

1.1 调查目的目前,物流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在量上不能满足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为严重的是在质上达不到物流人才需求单位的基本要求,造成了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物流行业缺人才的局面。探寻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已经成为培养高质量物流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

1.2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以物流类岗位较多的企业为对象进行,共涉及107家企业,572个职位,调查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

1.3 调查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去企业实地调查,按照自行设计的项目进行分类整理。设计的项目包括以下内容: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物流相关岗位名称、岗位描述、岗位人数等;任职资格要求,包括专业技能需求、学历、性别、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英语、证书、综合能力等,然后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河北省物流人才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2.1 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分析

2.1.1 物流人才需求的岗位分析物流可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涉及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岗位需求数量与要求的差异较大。

2.1.2 工作经验要求企业根据岗位的差异以及社会人才供给状况决定对求职者工作经验的要求。对于高层管理人才,各单位均要求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有些甚至要求要有8年的行业经验。对于中层运营人才,至少要求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基层操作人才中,需要工作经验的岗位有司机、单证员、调度员、物流采购、配送员,而对于物流员和仓库管理员的工作经验要求不高,主要针对新毕业大学生,不需要更多的技能和技巧,是企业发展的储备人才。

2.1.3 对性别的要求在物流人才需求的岗位中,50%左右的岗位对于性别没有作出要求;35%的岗位需要男性,多集中在需要体力、搬运笨重货物的装卸岗位和仓库管理岗位,以及需要耐力、不断往返的速递和配送岗位;15%的岗位倾向于选择女性,主要从事在那些注重形象、善于沟通的客户服务人员,以及需要耐心细致的统计和分析数据管理人员。由于物流业务烦琐、需要交流的对象众多,出外办公的频率高于一般行业,在一部分招聘的中层运作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中,用人单位也注明了只选择男性。

2.1.4 对学历的需求在被调查的岗位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仅占1%,本科学历的有18.7%,专科学历的岗位超过34.3%,高中或高中以下的学历达到46%。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基层操作岗位一般人员就能担任,例如装卸工、速递员、司机、分拣员、部分仓库管理员;第二,河北物流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龙头物流企不多,在全国物流百强企业排名中只有一个物流企业榜上有名。由于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竞争水平低下,无力进行新业务的拓展、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也难以吸收到高素质的人才;第三,当前河北物流业本身就是一个人员密集的操作型行业,需要大量操作型人才,同时采用人力代替机器更能节省资金。

2.1.5 对工作态度的需求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企业均要求员工能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积极性高、作风踏实严谨、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能在较大的压力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这也是企业考核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

2.1.6 对人际沟通能力的需求一般的,岗位级别越高,对于沟通能力的需求也越强,基础岗位对于沟通能力的需求则与岗位性质有较大的相关性,例如,业务受理员、调度员、采购员等对于沟通能力的需求较高,仓管员、分拣员对于沟通能力的需求则相对弱些。

2.1.7 对计算机与英语能力的需求绝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有的单位仅要求能熟练应用OFFICE软件,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求职者能够操作特定的物流管理软件。

对于英语要求与企业的服务对象有很大的关系,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对外语能力的要求最高,有的岗位例如制单员,一般要求英语四级以上水平,并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要求仅仅在国家三级及以上。我国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均达到此要求,满足企业需求。

2.1.8 对年龄的要求分析从调查结果分析,大多数企业招聘员工时,年龄界定在22至45周岁,如果能力比较强,可以破格录用。物流企业在从业人员的岗位调整时,也将年龄作为重要条件之一。

2.1.9 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当前,写作能力成为企业用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员工都需要定时或不定时的对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建议等。有的岗位需要制定计划或方案等,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一些。

2.1.10 对营销能力的需求市场营销能力是若干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企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市场营销人员开拓市场、承揽业务,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较高营销能力的人员一直是企业青睐的人才。

2.2 人才需求的岗位技能分析

2.2.1 岗位工作标准不同工作岗位标准差别较大,有的岗位,如盘点员、物流信息管理员、接单员,工作标准相对较多,也比较复杂、繁琐,但工作量相对较少;而装卸工、业务受理员等岗位的工作标准相对较少,比较单调,工作量较大。不同企业相同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量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例如,生产企业的仓管员与物流企业的仓管员工作内标准差别就很明显,从事不同产品服务的物流企业对仓管员的要求也会有较大的差别。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人才需求量前六位的物流基层岗位工作内容:

①接单员工作标准包括:接收订单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订单进行确认和分类,并由此判断与确定所要配送货物的种类、规格、数量及送达时间;建立用户订单档案;对订货进行存货查询,并根据查询结果进行库存分配;将处理结果打印输出,如拣货单、出货单等。②仓管员工作标准包括:负责仓库日常物资的验收、入库、码放、保管、盘点、对账等工作;负责仓库日常物资的拣选、复核、装车及发运工作;负责保持仓内货品和环境的清洁、整齐和卫生工作;负责相关单证的保管与存档;仓库数据的统计、存档、帐务和系统数据的输入。③分拣员工作标准包括:从储存的商品中将用户所需的商品分拣出来,放到发货场指定的位置,以备发货;熟练开展拣货作业,认真完成每日的拣货任务;做出拣货出库实绩总结和报告;做好拣货设备的定期检查,出现异常及时上报。④调度员工作标准包括:负责协调到站车辆的卸车管理,为货运费用的支付建立相应的台账;负责车辆的调度和安全工作,负责天车工的安全和技能培训,负责运输设备维护和保养管理及协调维修工作;完成经理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⑤理货员工作标准包括:核对货物品种、数量、规格、等级、型号等;按照凭单提取货物,并进行复核;检验货物包装、标志,对出库待运货物进行包装、拼装、改装或加固包装,对经拼装、改装和换装的货物填写装箱单,并在出库货物外包装上写好收货人;按货物的运输方式、流向和收货地点将出库货物分类集中,填写货物启运单,通知运输部门提货发运;搬运、整理、堆码货物;鉴定货运质量,分析货物残损原因,划分事故责任;办理货物交接手续。⑥物流规划员工作标准包括: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公司的物流管理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对公司物流、供应链运作模式及物流配送网络进行规划和设计;制定配送渠道建设和考评的指导政策;根据产品的开发进度,组织评审、制定产品开发各阶段物料需求计划并对其监控实施;组织制定产品开发项目的整体物料预算,监控实际开发过程中的物料使用,并进行物料预算符合度分析;承担新老产品版本切换的预警、方案评审、实施监控等工作。

2.2.2 专业岗位技能需求分析不同企业相同岗位的技能需求存在着差异,与企业的资源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从总的分析结果来看,仍有一定的规律性要求,某些岗位,如流通加工员、调度员、分拣员、物流信息管理员等需要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而装卸搬运工、跟单员等岗位需要的技能相对较少。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在招聘仓管员的时候要求有驾驶证、叉车证以及掌握一些会计知识。

2.2.3 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考核方式分析虽然物流岗位种类较多,企业在考核时都倾向于采取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例如物流规划员工作内容是:①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公司的管理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②对公司的功能分区进行规划和设计;③对公司物流配送网络进行规划和设计;④承担新老产品版本切换的预警、方案评审、实施监控等工作,保证新旧版本切换顺利进行。其评价且倾向于定量评价,标准实例如表3。

2.3 物流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差异分析

2.3.1 高学历低素质人才占有人才供给的一定比例现在的高校扩招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大批低素质的人员进入到大学生的行列,给人才需求和供给设置了障碍。物流人才的低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推我扯皮;说三道四;不思进取;挑三拣四;争功夺利;目中无人;泄露商业机密;频繁跳槽等。

2.3.2 高学历低技能人才占人才供给的绝大多数给企业创造效益才是人才就业的基础,技能型人才一直是社会需求的主导,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低技能,甚至零技能。绝大多数物流岗位需要一定的技能,也就导致了物流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技能性矛盾。

3河北省物流人才培养建议

物流领域的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当前的物流专业本科教育比较规范,人才培养的质量较好,高校如能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更加适应社会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而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进行一定的改革。

3.1 坚持差异化定位物流专业建设要坚持走差异化道路,每所学校由于办学的历史、院系专业的构成等诸多因素,在某些学科领域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物流专业建设时,如果充分利用这些“稀缺”资源,就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学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上具有优势,就应该在连锁企业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上办出特色;如学校在生产运作与管理专业上有优势,应在生产物流上办出特色;如学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上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就应该利用国际货代、国际支付与结算、报关、通关等办学资源,突出货运优势,亦物流专业定位为国际物流方向。

3.2 校企联合,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校企紧密合作,能为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解决实训设备和某些稀缺资源的不足、校内实训岗位不足、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不足等许多实际问题。能使高职院校教学比较深入、真实地探知社会的需求,增强与之相适应的主动性;能够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性和适应性;能够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如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依靠与众多物流企业合作,第五、第六两个学期为学生的顶岗实习阶段,学习企业的工作技能,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结合。此过程中,教师跟踪指导,不仅要进行阶段性的综合知识传授,也要学习企业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能力素质。

4小结

社会人才需求是高校办学的出发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仅考虑社会总的人才需求特征,还要分析不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特殊需求,地方高校更应注意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文/潘文军.国外物流教育与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差距、现状、举措[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1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