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

时间:2022-05-06 19:4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利与弊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

第1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教育学生要正确、规范使用电脑设备;引导参加信息技术各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认识到互联网给自己带来有利与弊,并学会辨别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假善恶;让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教育的同时,在思想素质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发展等,具体资料请见:

如何让中小学生端正对互联网的认识,认识到互联网给自己带来有利与弊,并学会辨别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假善恶,养成正确的网络意识,对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小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影响学业,做出违法的事件并不少见,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识。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只讲基本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并不够,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因为电脑设备落后,没法上好信息技术,而对于好奇心强,对电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对遇到的网络问题,不能很好的去处理,也不能约束自己,过度使用网络,时间长了,患上了网瘾症,甚至做了违法的事,归根到底是学校对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的不到位,未能引导学生去真正地认识网络的使用价值。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的渗透问题,如何让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教育的同时,在思想素质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把信息技术教学与思想德育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教育学生要正确、规范使用电脑设备。电脑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学生多进行机房各项制度的灌输,教育学生爱护电脑,把电脑当作与自己一起学习的朋友,养成正确开机、关机的习惯,以保护电脑设备;其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下课后要及时洗手,禁止在微机室内吃零食,因为键盘上有很多的细菌、尘土,并且与当前的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教育相联系,保持学习环境的清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作出榜样,以身示范,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让学生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信息技术教材不仅是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载体,也是思想教育的载体,信息技术教材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更容易让学习接受,所以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思考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作为其中重要的学习目标,尽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到信息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在学习计算机发展时,用投影机示计算机各方面应用的视频资料及我国最新的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信息科技,热爱国家的热情。在学习网络信息交流的内容时,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首先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行为教育,了解网络文明公约,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争做一个有教养的网络文明好学生。另外,借用网络上真实案例,让学生从心里去感知网络不良的一面,结合网络上的病毒,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受,计算机病毒给电脑使用带来的危害,以及计算JOL~E罪现象,如网络诈骗、盗取别人的网络信息等,都是违法行为,过度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都是不良的行为,因为这会使学生消耗在电脑上的时间逐渐增加。引导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网络交流、收发邮件、网络论坛、智力游戏,教育学生遵守网络公约,讲文明,讲礼貌,尊重别人,遇到无聊、不健康的信息马上离开,学会自我保护,谨防受骗,养成文明的网络道德,彻底端正学生对网络应用的正确认识,消除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目前衡量人才标准一个重要方面,不会协作就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两人或j人一组;然后在教学时,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的有趣和难度大小适宜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互帮互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记录,考核小组,促进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建立一种和谐亲密的伙伴关系,让学生从进步中体会团结协作的快乐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结合本地的人文资料,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挖掘本地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料。临淄是齐国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学生知道齐国时期的天文、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吗?让学生围绕“齐闰历史知多少”为主题,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的资料,利用PowerPoint或Word软件,做成电子报刊的形式进行展示,领略齐国历史博物馆、古车博物馆、姜太祠等家乡历史的人文资源,同时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引导参加信息技术各种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比赛、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网、动画作品的制作。学生在操作中,渗透了创新意识教育,体会到只有创新,才能在大赛中获奖,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创新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总之,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有效渗透,必将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2篇

蔡松吴苗凡金聪伟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革新,新型网络技术Wi-Fi诞生,传统通讯工具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上网载体,为网民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学生作为追求时尚与新兴事物的代表性群体,对Wi-Fi上网的接受程度以及使用率极高。本项目以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在校学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分析校园Wi-Fi上网对大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探究相关解决方法与应对策略,为高校校园Wi-Fi管理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大学生;校园Wi-Fi;学习影响

0引言

Wi-Fi成为手机上网的最主要接入方式。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手机在上网设备中的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过传统PC设备。Wi-Fi相比传统手机上网方式更受手机网民偏爱,成为手机网民首选接入方式,占比55.3%,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形成这一态势,主要源于Wi-Fi没有流量限制且稳定性强,能极大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

手机网民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我国网民结构中,20-29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占比最大,其中20%以上是大专及本科学历学生。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对网络运用熟练,对Wi-Fi上网颇为青睐。

本文以校园Wi-Fi上网对大学生学习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更合理的校园Wi-Fi管理办法,为校园移动网络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意见。本次调查共发放325份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5%,即有效问卷共276份。

1校园Wi-Fi覆盖情况分析

空间上集中覆盖。根据调查,滨江6所高校并未在空间上实现校园Wi-Fi的全覆盖,覆盖区域几乎都在教学楼、图书馆和体育馆等固定场所。此外,校园Wi-Fi都不对外开放,均采取身份权限识别机制,以保证在校师生正常登录使用。

时间上无限覆盖。滨江6所高校基本实现校园Wi-Fi的24小时开放,但开放也是相对的,部分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校园Wi-Fi的管理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手段,如上课期间,学校会控制校园Wi-Fi网速和信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园Wi-Fi的时间覆盖率。

2大学生校园Wi-Fi使用现状分析

2.1校园Wi-Fi的主要使用群体分析

低年级学生成为校园Wi-Fi的主要使用群体。据调查,校园Wi-Fi的使用人群主要为大一和大二的在校学生,占比71.01%,其中35.87%的学生是在课堂上使用校园Wi-Fi上网的;大三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占比7.61%,大四学生更少,仅1.81%。导致这一现象原因有:

首先,学生自我约束能力逐渐增强。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约束,也没有了漫天飞舞的作业和试卷,整个人就会放松下来,自我约束能力也就不强。而随着年级及年龄的增长,自我约束能力也随之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课堂上使用校园Wi-Fi上网的频率也就减少。

其次,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增强。读四年的本科学生,大三要开始考虑专业方向、毕业论文的设计与答辩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与规划;而读三年的专科生则要考虑实习与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大三大四学生更重视课堂教育以及课余时间的利用,合理安排时间,以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2.2大学生使用校园Wi-Fi时长与上网地点分析

校园Wi-Fi的使用时长与学生的专业类型无直接联系。校园Wi-Fi网速较快,信号稳定且可免费使用,因此深受在校师生的欢迎与青睐。调查显示,63.41%的学生使用校园Wi-Fi时长平均每天达2小时以上,仅36.59%的学生使用校园Wi-Fi时长少于2小时。各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相当,学生使用Wi-Fi的时长与专业类型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校园Wi-Fi的使用时长与性别无关。滨江高校使用校园Wi-Fi的男女生所占比例分别为50.36%和49.64%,使用时长小于2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19.93%、22.10%,使用时长大于2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0.36%、49.64%。各时段男女比例都很接近,无明显差异,因此校园Wi-Fi使用时长与性别没有必然联系。

学生使用Wi-Fi的地点较集中。51.23%受访者都选择在教学区使用校园Wi-Fi,教学区成为Wi-Fi消费的主要阵地。由于大部分学校校园Wi-Fi都只覆盖了教育区、图书馆等学生学习区域,并未在休闲区域内实现网速信号优良的Wi-Fi配置。受校园Wi-Fi空间覆盖范围的影响,学生除了上课期间在教室使用校园Wi-Fi以外,在课余时间也大都会选择教室作为Wi-Fi使用阵地,毕竟在休闲区域内没有校园Wi-Fi,即使有校园Wi-Fi,信号不稳定,网速也较差。

2.3大学生使用Wi-Fi上网的动机分析

2.3.1娱乐心理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使用校园Wi-Fi上网,主要是因为觉得老师讲课内容颇为枯燥,想找些事情做以娱乐心情、打发无聊时光。他们主要选择玩手机游戏、登陆社交门户网站及聊天工具、看视频、看小说。调查数据显示,这一现象在高校教育中颇为普遍,该人群所占比例竟达到65.01%

2.3.2求知心理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传播媒介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正处于求知黄金阶段的大学生需求,发达的互联网络信息包罗万象。无论学生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遇到问题时,即可连接高速快捷的校园Wi-Fi,通过手机搜索引擎获取相应信息。调查显示,搜索引擎在学生校园Wi-Fi应用中占比15.24%,说明传统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高校课堂也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网络相融合,随时更新信息,才能达到知识有效传播的效果。

2.3.3求新心理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群体,而互联网所具有的即时性和和高速性信息,能满足他们的求新心理。调查发现,浏览新闻资讯在校园Wi-Fi上网应用内容中占比19.75%,仅次于社交聊天。

3校园Wi-Fi对大学生学习影响分析

3.1校园Wi-Fi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综合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校园Wi-Fi的合理利用确实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好处。

(1)校园Wi-Fi的设置使校园内学习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许多学校图书馆学习资源可能只允许学校内网访问、下载并共享,也有一些文献资源网站在校内网访问时才能免费分享资源。当参加各类竞赛、毕业论文设计等,学生都需要大量

参考文献,校园Wi-Fi的设置则为学习资源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2)校园Wi-Fi促进了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当老师、同学都不方便面对面交流时,利用校园Wi-Fi进行网上学习交流,降低了交流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3)校园Wi-Fi的合理使用促进学生有效掌握(下转第252页)(上接第130页)课堂学习知识。手机搜索引擎随着各大品牌手机搜索APP的推出、手机浏览器等多渠道推广,逐渐为学生所青睐。手机搜索引擎在大学生校园Wi-Fi上网应用中占比15.24%,学生在校使用搜索引擎主要用来查询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3.2校园Wi-Fi对大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校园Wi-Fi虽然利益无穷,但上网犹如一把“双刃剑”,为大学生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果相关管理者不能合理配置与管理校园Wi-Fi,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尽的麻烦与消极影响。

综合所有消极影响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具体表现如下:

(1)调查中,17.03%的学生反映校园Wi-Fi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却降低抬头率,导致听课效率大打折扣。部分学生来教室上课的理由是教室里有免费Wi-Fi可蹭,而不是真正为了听课。为此,有些高校的老师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采取了强制性手段——上交手机或者是屏蔽整个教学区的信号等。然而这些做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妥当。

(2)若教室校园Wi-Fi信号好网速快,部分同学则会联网,做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降低学习效率;然而教室Wi-Fi网络信号不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对于需要网络课堂教学的老师来说,网络是必不可少的,若教室只有宽带,而没有校园Wi-Fi,则无法使学生进行现场资源的查找与共享,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大的挑战。

(3)当校园Wi-Fi网速太慢或信号不稳定,而又急需用时,会致使学生心情烦躁,丧失耐心及热情。

4相关建议

4.1对管理者的建议

管理者须详细了解校园Wi-Fi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优化Wi-Fi配置与管理,以提供更完善的网络服务,为贯彻落实网络课堂教育提供坚实基础。具体建议如下:

(1)管理者可开拓出适合大学生的个性Wi-Fi使用方案套餐。根据大学生使用Wi-Fi动力,使用时间分布,管理者可开拓不同的使用方案套餐。例如使用的时间控制,访问限制,地域限制,提供不同方案套餐,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的同时为其提供休闲娱乐的无线。另外从无线费用的角度出发,在免费使用时限的基础上,适当收取无线使用费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无线滥用的现象。

(2)结合教务课程需要,在固定教学区配置信号优网速佳的校园Wi-Fi,而在非需区域则不配置校园Wi-Fi但配置校园宽带。从无线定点配置的角度,配置适合不同学习场合的无线,结合课程老师的意见,控制学生无线使用,但切莫采取强制性的不合理措施。

4.2对学生的建议

作为学生,应该清楚认识到校园Wi-Fi对自己的利与弊,正确合理地安排时间,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Wi-Fi网络资源,切莫沉溺于网络,荒废学业。与此同时,做好人生规划,为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宫小淇,高娃,李晨光.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调查及对研究[J].学园,2013(34).

[2]缪红燕,刘相臣,吴祥辉.TAM模型视野下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J].学术探索,2014(2).

[3]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7).

[4]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8).

第3篇

1.如何从中国情境中创新营销理论?——本土营销理论的建构路径、方法及其挑战

2.基金营销与资金流动:来自中国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 

3.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 

4.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5.国外移动图书馆营销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加拿大伯灵顿公共图书馆为例 

6.基于5T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及应用分析——以欧莱雅的微博营销为个案研究

7.大数据时代的联动式数据库营销模式构建——基于“一汽大众”的案例研究 

8.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互动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9.中国寿险业营销效率评价研究 

10.我国汽车行业营销趋势研究 

11.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 

12.人力资源经理的议题营销过程及策略研究 

13.控股股东卷入、两权偏离与营销战略风格——基于第二类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的视角

14.保险营销策略问题初探 

15.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述评 

16.论“共主体”营销话语的建构与践行——关于现代营销近视症的矫治研究

17.学科服务目标的精确定位与学科服务的精准营销

18.基于IPA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整合营销传播——两个江南水乡古镇的案例研究 

20.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

21.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及创新分析

22.目的地营销绩效:现状及价值链模型 

23.移动营销消费者采纳行为动态演化研究

24.网络营销新渠道:SNS营销

25.我国智能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26.基于体验营销的酒店品牌建设研究 

27.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新方式  

28.国外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29.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营销协同研究——以苏宁为例

30.东风商用车网络营销对策 

31.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评述

32.双元营销能力平衡、战略地位优势与新创高技术服务企业绩效

33.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绩效影响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34.4R营销理论与学术期刊网络营销策略

35.多市场接触下的联合非伦理营销行为——基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度的二维分析模型

36.企业微信营销研究及策略分析 

37.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 

38.基于自媒体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 

39.关于逆营销的效果研究:基于CLT理论的视角 

40.全渠道营销理论——三论迎接中国多渠道零售革命风暴 

41.搜索引擎营销研究综述及展望 

42.技术与生存:数字营销的本质  

43.基于DEA的企业微博活动营销效果评估——以S企业官方微博为例 

44.基于营销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45.电子商务对营销渠道管理的影响 

46.中国市场营销研究英语论文综述——基于内容及来源的描述分析 

47.中国烟草业营销分析  

48.“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49.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研究 

50.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曝光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研究  

51.论旅游景区的差异化营销策略选择与组合

52.创新高职市场营销教学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53.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策略研究 

54.销售低迷状态下的白酒营销回归与创新

55.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微营销研究 

56.基于消费者怀旧的品牌营销策略  

57.关于我国汽车营销模式发展的探讨

58.口碑、口碑传播和口碑营销的辨析

59.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 

60.大数据时代营销创新研究的价值、基础与方向

61.旅游产品体验营销中的价格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 

62.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对企业国际营销能力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海信集团国际化发展的纵向案例

63.基于groupon模式的我国经济型酒店网络团购营销研究 

64.保险O2O营销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65.“心”营销:文化艺术产业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66.企业网络社区营销价值、机理及模式研究  

67.关注和融入中小企业成长——论中小企业银行服务营销 

68.互联网对我国保险营销渠道影响分析 

69.高科技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70.论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策略  

71.微博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72.公益事件营销中企业—消费者契合度和宣传侧重点影响效果研究

73.体验式营销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  

74.关系营销导向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 

75.传播学视角下微信营销的利与弊  

76.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以重庆大学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77.金融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价值的共同创造  

78.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的效果分析——以微博扩散网络为例 

79.微博营销信息的时空扩散模式研究——以曲江文旅为例 

80.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81.制度压力、合理性营销战略与国际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受众多元性和企业外部依赖性的调节作用 

82.关于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83.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84.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 

85.网络拓扑特征对病毒式营销传播动态影响的研究——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86.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策略研究——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87.市场营销理论、实践、教育的创新与融合——2014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年会综述

88.面向Y一代用户的大学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89.赣南脐橙三位一体营销战略探讨 

90.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91.关系资源对营销能力的影响机制:顾客导向和创新导向的中介效应 

92.营销动态能力的概念与量表开发 

93.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 

94.基于内部营销视角的图书馆管理新策略  

95.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

96.深入理解营销渠道研究的过去和未来 

97.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力的影响  

98.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99.基于全方位视角的企业营销绩效评价研究  

100.基于蓝海战略的保险营销创新研究  

101.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现状与创新方向 

102.我国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及其对策 

103.绿色营销研究:内涵、现状与对策  

104.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及借鉴  

105.小微企业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106.体育赛事营销的本质及营销观念创新研究  

107.内部营销对酒店员工工作满意的影响研究——以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  

108.营销管理的新趋势——绩效营销研究探析 

109.保险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发展——电话营销与网络营销模式的互补 

110.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营销战略浅析 

111.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当前中国电影营销的关键问题研究 

113.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大事件营销效应:基于空间生产视角  

114.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现状调查及分析 

115.IFLA图书馆国际营销奖及其背后的营销理念 

116.营销刺激、心理反应与有机蔬菜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117.感性消费时代的企业色彩营销策略

118.浅析我国保险网络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119.营销策略对品牌忠诚的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120.体验营销研究前沿评介

121.国内市场营销研究进展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图解电影 影视传播 艺术性

一、何谓“图解电影”

如今,“图解电影”成为了一种传播影视文化的新途径。它是指观众在观影后截取了作品中的一些图片,配以相应的文字,从而制作出如同“电影连环画”般的新作,同一部电影经过二次创作会呈现出迥异的面貌。

“图解电影”是将完整的影视作品打碎后,重新拼贴而成的“新镜子”,最终的成果因为短小精悍、便捷易读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追捧。例如:由蜀黍科技公司打造的“图解电影”APP在短时间内积累了500多万用户和上千创作网友,赢得了百万融资,这足以预见该种影视传播方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口袋影院”的魅力

在“图解电影”的受众中,手机用户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这种形式被喻为“口袋影院”,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新媒体享受影视作品带来的乐趣。

(一)便捷性

“图解电影”的最大优势在于便捷性,它通过截图加文字说明的形式将影视剧简化为平面作品,使人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多部剧集的内容,并且通过作者的说明加深观众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这样的影视传播形式相当节省时间,效率极高。

在有些情况下,观众没有携带耳机等相关设备,这时图解作品便成为了一个好的x择;相较于影视视频,图片资源易于获取,使用者可以运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阅览影视剧,较为省力。

并且,对于一些恐怖或晦涩的影片,“图解电影”既能在某种程度上冲淡直接观影时的恐惧感与疲惫心理,创作者会通过文字引导观众发现影片中的细节、避开会引起观影不适的桥段,加深其对于文艺作品的进一步思考。

(二)大众性

所谓大众文化,“就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普及于社会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它有三个特征:传播媒介、大众化、通俗化。”[1]“图解电影”无疑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当今影视剧正沦为缺乏营养的“快餐文化”,观众们急需一个新的“筛选工具”。“图解电影”的创作者往往会将没有意义的剧情省略,对低俗或者恐怖的部分会进行删减。

正是出于“图解电影”的便捷性,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用图像代替文字,用直观代替体验,在百度搜索关键词‘电影’约有相关结果100,000,000个,而搜索关键词‘图解电影’约有相关结果3,630,000个,比例突出。”[2]大众性也是“图解电影”的突出优势。

(三)互动性

互动性方面,“弹幕”功能的出现颇具时代意义。早期“弹幕”用于军事领域,如今被赋予的新的涵义:“当我们点开链接观看网络视频时,大量评论留言并非陈列在跟帖位置上,而是直接从网络视频播放器所显示的画面中飘过,看上去就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3]这种即时发表评论的形式,创造了围观式的观感体验,增进了影视传播的互动性。

影视媒介和观众之间存在着一种传播与反馈的关系,“弹幕”的出现让这种反馈超越了时空的阻隔。“使得任何一个观看此视频的人都能够获悉他人的思想,得知他人的感触,在帮我们更加准确、全面或者多元地理解视频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而“图解电影”同样具备“弹幕”功能,观众可以在读图的同时发表评论,并直接与在线的其他观众交流。

三、“图解电影”存在的问题

在“图解电影”兴起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相伴而生的问题,这些弊端会在很大程度对“图解电影”的发展,甚至是整个影视传播的发展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一)版权问题

版权是“图解电影”无法规避的现实问题之一,大部分图解作品的来源是未经过授权的。这种形式毕竟和影评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原始视频文件的一种复现和还原。

更有一些正在上映的新片,创作者凭手机在影院内拍照后制作成“新片图解”进行传播。这类作品往往画质模糊,但能够交代影片的基本情节,会对票房造成损害,若该传播形式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相应作者可能会面临侵权的控诉。

各类观众都能成为主动的创作者,该形式的创作团队不够专业且缺少法律意识;同时,新生事物缺乏相应的规范进行管束,容易造成行业的版权混乱。一方面是影视作品的版权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网友的图解作品也被随意转载、抄袭,容易引发争端。

(二)观众流失问题

众所周知的是,观众的反馈与艺术的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图解电影”看似促进了影视剧的传播,实则造成了观众的流失,也会影响影视创作者的积极性。

观众流失会导致影院票房和电视剧收视率受损,网友会利用各种途径获得新作的截图,对于观众而言,看图解既节省了买票的开支,又相对容易。实际上,“电影图解”是打了盗版的“球”,观众的流失会造成影视市场的损失。

“图解电影”用相对简洁、草率的方式对影视作品进行复述,而观众的思想被麻痹后,将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还想看些什么,变得被动而对影视剧缺乏热情。这种现象将反作用于电影主创团队和影视市场,影响新的影视剧质量,造成恶性循环。

(三)艺术性问题

图解作品算不算是一种新的影视形式?尚无定论,但在它进行影视传播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对电影的艺术性造成影响。

学界对于电影有个较为经典的解释:“电影首先是一桩事实……一部电影不管好或坏,首先它是一部电影。”[5]“图解电影”斩断了许多作者认为不必要的情节,电影不再完整,电影的艺术性也不再完整。更重要的是,“图解电影”的形式更为主观,截图后总会附上网友自己的见解,但可能会构成对于原著艺术意图的误解。

艺术与受众的距离感应当控制在一定的界限之内。“图解的致命要害不在于其目的是为了使电影普及或者宣扬影片摄影艺术,而是为了娱乐本身。它将娱乐作为所有创作的唯一标准,甚至可以置原有的电影艺术性于死地。”[6]随着“图解电影”等新的传播形式出现,它将扭曲观众对于文艺作品艺术性的理解,这会对影视传播造成本质上的损害。

参考文献

[1]王.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别.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7):42.

[2][6]王鹤翔.本体论视域下的图解电影研究[J].大众文艺,2016(9):200,201.

[3]土八哥.让字幕飞――互联网“弹幕”视频全方位解析[J].大众软件,2011(5).

[4]江含雪.传播学视域中的弹幕视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16.

[5][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电影的意义[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9):3.

第5篇

关键词:网店;税收征管;规范化;网络交易;C2C模式;税收正义;拉弗曲线;最适课税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6-0088-04

目前,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按交易对象分类,电子商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企业与政府间的电子商务(B2G)。①其中,由于B2C模式的经营主体都是工商注册的企业,缴税容易实现,因此,网店征税更多的是指C2C经营模式。C2C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网络交易方式,是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多时候指的是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形式,较著名的例子是淘宝、易趣、拍拍和鹏程万里商城。根据个人网店的营运服务以及C2C模式发展的现实情况,目前C2C已不单纯归属于消费者对消费者零散的电子商务模式,即大家经常提到的“个人网店”,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个人网店基本上都在专业的大型网站上注册会员,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诸多网民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一族的购物首选。但繁荣过后问题也随之而来,网购与消费者传统购物方式大相径庭,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不开具发票等经营不规范问题严重阻碍了网店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9月、2013年9月《焦点访谈》曝光网络敲诈、网售假药,这一切都源于缺乏规范化的网络商业经营环境,买卖双方维权问题无从谈起。因此,无论对于商家还是消费者,网店规范化经营的积极税收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填补对网店交易的税收监管空白,使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处于同一税收平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收公平和税收正义。

一、网店税收征管的经济基础

马太效应加速了网店的优胜劣汰。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2.47亿人,相比2011年的2.03亿人,同比增长21.7%,据预测2013年网络交易用户数将会超过3亿人(见图1)。但与其市场需求截然相反的是,2012年实际运营的个人网店数量(1 365万家)较2011年(1 620万家)同比下降15.7%,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预计到2013年中国个人网店将会下滑到1 124万家(见图2)。据有关资料显示,淘宝网很多职业卖家辛苦经营后,却面临无钱可赚甚至停业倒闭的尴尬局面。有专家分析会有这样的市场环境改变,一方面是由于C2C经营模式门槛低,低成本、收益快、易操作的特点往往会使网络投资者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大都缺乏后续资金支持或创新理念,运营监管不到位,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出现优胜劣汰,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忽视行业行为准则,商家信用缺失问题严重。随着网络零售市场的日益发展和用户对网购要求的日益提高,个人网店“鱼龙混杂”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优胜劣汰还将继续,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时,会更好地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不再是一种盲目的消费态度。消费者的择优消费理念和商家间的激烈竞争使网络交易市场进入一种优胜劣汰的环境,而电子商务市场的逐步成熟也为消费者判断商品的优劣提供一定的参考,个人网店也在不断规范中逐步前进。同时,个人网店市场的逐步成熟也要求个人网店与实体店根据纳税能力来“分摊税负”,以促使网店、实体店处于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各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的条件与机会,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使网店纳税尽快走出“灰色地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收公平和税收正义。

网店交易额突飞猛进。随着个人网店实名认证的开始和工商营业执照的登记,个人网店发展正在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快速迈进。《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显示,2012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高达13 205亿元,同比增长64.7%,预计2013年有望达到18 155亿元(见图3)。作为我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的淘宝网,2012年的交易总额就突破1万亿元。另外,从图4中可以看到网购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从2008年的1.3%增长到2012年的6.3%,预测2013这一比例将会达到7.4%,有些网民在电子商务市场上的消费高达几万、几十万,这一比例的稳步、快速提升,充分说明发达的网购市场带动了居民消费。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社会人员的就业压力。2012年6月份数据显示: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9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 400万人。可见,网店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如此举足轻重,政府对其加以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实现其有序、健康、持续发展。政府从电子认证、签名以及消费者维权等诸多方面对网店这一新兴产业给予了积极关注,而且对于从事与网店行业相关的物流企业、支付平台也积极采取优惠措施。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为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行业的规范发展给予必要的积极指导。

二、税收干预网店经营活动的合理性

(一)纳税的社会公平原则——纳税能力说

征税是政府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直接导致纳税人已得收入或者利益的减少,所以某种程度上会出现纳税人对政府征税的抵触,反过来,纳税人对是否享有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也就格外关注。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就充分说明国人对社会公平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也说明了税收公平的重要性。如果政府在征税的时候出现不公平现象,则政府在征税时阻力就会特别大。因此,作为税收原则的基本要求,强调税收的社会公平性显得极为重要,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经济主体间的公开、公正、平等竞争,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和规范行业间的市场竞争。网店现在已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首选,而且其发展极为迅速,成交额与日俱增,网店店主的收入也急剧增长,有的网店经营规模与某些实体中型企业不相上下,如果还对其进行免税,实在有违税收公平。“纳税能力说”即根据潜在纳税人的财富数量、经营情况等作为纳税能力依据。所以,既然发生了商品交易行为且具备了纳税能力,对网店纳税是势在必行的,从而促进实体店和网店的纳税公平,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经营形式间的公平竞争。

(二)纳税的经济效率原则——纳税收益说

政府对纳税人进行征税是集中社会纳税人的财富,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资金进行社会资源调整,实现社会经济和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行,可以说税收是经济机制有效运行的强力支撑。缺乏政府干预或者是税收干预的网络环境极易发生市场扭曲,网店售假、网络敲诈、信用缺失等一系列网络经营问题会相继出现,商家苦恼永远不会令消费者满意,消费者由于假货泛滥、理赔困难永远不会轻信商家,与所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一样,缺少“看得见手”的干预,任由网络交易市场恣意发展,势必会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遭遇运行瓶颈、低效运行。政府在制定税收税种等征税方式时要尽量减少其对经济运行甚至资源配置的干扰,遵循税收经济效率原则。针对网店目前的发展现状,设计合理的税收制度,选择合理的网店税源和税种,对网店的规范、高效运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税收政策的合理运用不仅能降低对网店征税的经济成本,而且能够弥补由于市场失灵存在的缺陷,提高网店经营和电子商务市场的运行效率,保证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三)最适课税原则

最适课税原则就是政府对某些税源进行征税时,税制的建立、税种的选择和税率的设计、税收政策的运用要兼顾税收的再次征收问题,争取做到“放水养鱼”,税收收入取之有度。针对我们目前最优课税原则以及最优征税标准就是要求税收负担一定要合理,不能逾越纳税人承受范围,否则纳税人就会选择逃税。具体来说,税收最适一是要满足正常的财政支出需要,二是能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同步,使网店的整体税收负担尽量从轻。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Arthur Laffer)提出拉弗曲线来表示税率与税收收入、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X轴代表税率,Y轴代表税收收入,当税率为零时,得到的税收也为零;当征税的税率提高到A点时,税收总额会增加到B点;当征税的税率上升到E点时,税收收入最大化,这一点就是税收征收的最佳点F,即最佳税率;但是如果继续提高税率,这时征税的税基会加速缩小,市场效率会进入低效运行,这一阶段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拉弗”;当税率提高到100%时,税收也相应降至零(见图5)。这一曲线也意味着并不是国家在制定税率时,征税的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大。最适的课税原则要求兼顾财政正常支出所需要的财政收入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现实需要的可能,使宏观税负落在或接近拉弗曲线的“最佳点”,即最佳税率点。同样,对网店征税仍需设置合理税率,若税率设定的过高,不仅会影响税收收入,更会影响网店经营,有些店主甚至会通过税收转嫁把税负附加到网店所经营的产品中去,这样都不利于健康、公平网络商业市场的构建。

(四)预期效用最大化

预期效用是指在一定风险情况下,个人所作出的选择是追求某一数量的预期价值最大化。预期效用理论早期是研究纳税人遵从行为的理论,纳税人是风险厌恶者,是努力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经济学假设中作为理性的纳税人(不遵守道德约束),会十分了解税收相关法律知识,会根据税务机关稽查概率和惩处力度来考虑自己是否纳税申报以及是否完全申报纳税,因此,纳税人和税收征管部门之间会形成征纳博弈。从网店自身来说,为了规避纳税风险,会选择纳税不遵从,如果税务机关并未察觉,那么就会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税务机关虽然通过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中介部门能够获得某些信息,但由于网络经营活动无纸化、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税务机关仍会处于不完全信息的状态,只能通过加大稽查力度、惩处力度来负面激励网店纳税人进行完全申报纳税。因此,对网店征税以及设定税率时要考虑到纳税遵从度的影响,若是纳税人认为自己的纳税成本比较高,纳税人选择逃税的概率则会比较大,若是税务机关加强征收征管、加大逃税处罚力度,或者通过正面激励机制,给按时足额纳税申报人予以某种优惠,则纳税人会强化纳税遵从,选择完全缴税。

三、个人网店税收征管的优化构想

个人网店纳税并不是开展新的税种,不外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务部门对个人网店征税只是针对网店这一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采取新的征税方式与之相适应。

(一)加强税收监管,强化纳税意识,引导网店健康发展

C2C模式的个人网店不纳税,为从事B2C电子商务企业找到避税的“天堂”,企业商户选择以“隐姓埋名”的形式借个人名义在网上从事各种商品的销售,往往有些网络交易偷税案审判的最终结果是借着个人网店的C2C不征税的经营模式,实际上真正从事的是B2C模式的业务。2011年6月,武汉市国税局对淘宝女装网店“我的百分之一”征税430余万元,被称为国内首张个人网店税单,但是后来证实“我的百分之一”归属于某实体经营企业,对其征税是对实体企业征税,并不是对网店征税。所以加强C2C运营模式的税收征管,对于规范网络交易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杜绝把C2C模式作为实体店及其他网络经营主体逃税的“温床”。

(二)制定合理的征税要素标准

纳税义务人的确定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和提供C2C交易平台的第三方企业合作,税务部门、交易平台的第三方企业和工商管理部门共同商讨并制定出一个统一标准,关注现金流和货物流的走向,规定一个卖家累计交易次数和交易金额的档次,根据网店卖家达到的不同档次逐步进行实名认证、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如果发生纳税不遵从或网店信息不及时公开,采取负向激励机制,比如,处以倍数罚款、取消网店资格、停业整顿等,促使网店经营者积极主动申报纳税,把纳税当作一种义务和责任。适用税种和税率的合理设定方面,政府部门同样可以和提供C2C交易平台的企业合作。交易平台通过对网店交易商品进行分类统计,并及时地反馈到相关税收部门,税务机构利用税收专业知识对不同商品类型经营的网店制定出适合的税种、税率。针对个人网店卖家,征税可采用个税的超额累进方法,通过划分不同等级来纳税,因时、因事制宜,实现税收的相对公平。②征税环节方面,税收征管部门积极创新纳税手段,可以和第三支付方(比如支付宝、财付通等)以及网店支付的各个银行合作,并让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在提供卖家的销售金额和代扣代缴税收的时候获得一定的手续费,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节约了税务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纳税成本,同时保证税金的及时足额上缴。

(三)积极开展网络税务管理平台

网络交易中所涉及的交易金额、商品种类等信息有其固定性,一旦发生,电子记录是很难修改的。而且对于个人网店的每一笔交易涉及到的资金流向、交易金额、交易日期、物流运输等都很容易得到和计算,只是相对于网店的数量及交易商品的种类而言,计算和统计的工作量比较大而已。鉴于此,应积极开发网络税务管理平台,并与银行、物流公司等相关机构紧密合作,实现纳税申报系统与网络交易系统的链接,网店卖家的每笔网络交易成功时自动按交易类别进行归类,并对各项的交易金额进行统计,在此同时将交易信息直接、自行的导入到网络税务管理平台,由网络税务管理平台自动计算每一个网店卖家所需要缴纳的税金并将其生成的结果自动导入网上纳税申报系统,自动生成数据文件,最后再自动上传到税务局征税终端,税务局征税终端对纳税信息进一步确认后,对个人网店的账户所在的银行发出划扣指令,要求银行对所纳税金进行划扣并入库。③因此,税务部门可以根据网店经营特点发一个监控互联网纳税中心,以对网络的纳税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四)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从纳税公平和税收法律的角度出发,对个人网店纳税毋庸置疑。但如果一刀切地对任何网店征税显然会对刚刚起步、经营规模小的网店冲击比较大。与现行的其他税种一样,按照《税收征管法》,参考经营规模、经营业务等因素,对个人网店实行税收优惠的扶持政策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小型个人网店卖家,应着重引导其良性发展,按照能力赋税说,根据月或年利润额高低设置浮动税率,实现其横向公平,尤其对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或作为大学生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网店,一定销售额下可暂缓征税。站在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亦或对从事高新技术产业(软件设计、电子及通信)的个人网店可先设定免税期、低税期或者税收返还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和扶持发展。另根据网点经营的具体情况,还可设置专项资金补贴、减计税收等多种形式的税收支出结构。

注释:

①吴江:《信息技术企业应用的作用机制研究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2。

②荆文娜:《离开“免费午餐”对电商影响有多大》,《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7月4日。

③邓传江:《浅谈网络交易税收的利与弊》,《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刘晓静.“网店该不该征税”争议再起[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03-18.

[2]乔新生.网店征税需要“顶层设计”[J].时事报告,2011,(9).

[3]邓传红.浅谈网络交易收税的利与弊[J].中国集体经济,2012,(22).

[4]李海芹.C2C模式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探析[J].企业经济,2012,(4).

[5]梁海跃.对网店征税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企业导报,2011,(11).

[6]史秋实.网店全球税收时代即将来临?[J].新财经,2011,(8).

[7]佚名.电子商务全球税收时代即将来临?[EB/OL].http://,2012-02-09.

[8]王晓涛.对C2C征税宜减免小微网店税负[N].中国经济导报,2013-03-14.

[9]周舟,朱烨,孔德成.电商“被税服”[N].中国服饰报,2011-07-22.

[10]程辉.网店税收征管难题亟待破解[J].税收征纳,2011,(6).

[11]姜瑜.网店征税不宜“竭泽而渔”[N].上海金融报,2011-08-19.

[12]张军杰.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探析——以腾讯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1,(2).

[13]古力米热·阿吾旦.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

第6篇

一、研究背景

方法的文化缔造了人类思维范式,教育领域中正在发生一场由复杂系统科学带来的教育方法论革命。而今,实证研究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和主要方法。但是,我国的教育实证研究明显落后,教育学术期刊发表的实证性研究论文,还不到论文总数的十分之一。为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表示,加强和改进教育实证研究,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研究发现,中国教育研究者在SSCI上发文量偏低,实际上与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熊建辉博士在新近成果《高师院校教育研究国际化进展、学术影响力和趋势――基于WOS数据库2013―2016年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为进一步了解高等师范院校学者的学术成长之路,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提供经验,特对部分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访谈,撰写此文。此次访谈的学者包括首都师范大学王晶莹、华东师范大学吴忭、华南师范大学周少娜、华中师范大学龚欣、陕西师范大学杨阳。这些学者在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研究领域有一定的W术影响力,如熊建辉博士在研究报告中提及的王晶莹博士排名第一,吴忭博士排名第二,周少娜博士排名第五,龚欣博士排名第六,杨阳博士排名第七。他们大多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展开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和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者做进一步检验提供了依据。

目前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思辨研究、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每一类大的研究方法中又包含更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方法。思辨研究,指的是研究者主要运用辩证法等哲学方法,通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思想或理论,主要包括理论思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具体方法;量化研究,指的是研究者依靠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机器相关关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包括统计调查、实验法、二次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质性研究,指研究者通过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包括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而混合研究则指的是研究者基于实用主义的主张,在研究过程中同时选择量化和质性两种方法。通过对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我国的教育研究者主要趋向于从事思辨研究,而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及混合研究在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中涉及较少,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混合研究法:王晶莹的学习环境研究

王晶莹博士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研究,近年来较关注学习环境的测评,并致力于实证方法开展科技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受其专业背景和学术成长经历的影响,王老师在运用混合研究方法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的微观和中观研究方面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鉴于她在比较教育学博士期间的积淀,她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关注本土问题的同时具有国际视野。起初,王老师的研究重点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分析,近年来她转向中观层面,利用大数据(如PISA数据)分析学习环境、学生的科学素养等。她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SSCI论文,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在她近期的研究成果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odel-based inquiry pedagogy on students’inquiry skills in a virtual physics lab中就采用了混合研究法进行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将仿真物理实验运用于高中模型探究教学中,设计了主题引入、真实实验、仿真实验、小组协作、实际应用和模型调整六大学习模块,成功地开发了高中生探究技能的测评工具。与传统物理教学相比,在学生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具有较大作用,突出表现在过程性技能、综合性技能、学习态度、交流技能和反思技能方面。该研究成果对于高中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和探究技能的培养及其测评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该研究采用了三角互证研究策略,基于理论建模、研究工具开发和仿真实验平台制作,开展了三个对等组的准实验研究。在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部分,均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

三、质性研究法:吴忭的问题解决研究

吴忭博士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教学设计与学习科学、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评估、教育应用软件设计、计算机可视化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医学教育与医学认知及基于设计的研究和信息系统设计。他围绕学习科学中的问题解决这一主题,研究如何设计在线学习环境用于采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分析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相关的能力表现。基于吴老师有香港大学的求学经历,受过国际教育研究方法的良好熏陶,并受其交叉学科学术背景的影响,他在运用工程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软件设计开发技术手段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图示化学习工具促进知能发展的学习行为模式分析》一文中,吴老师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能够促进知能发展的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在这篇文章中,他以医学教育中的临床诊断知识技能培训为例,介绍一种用于问题导向学习(PBL)的在线图示化学习工具,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图示化学习过程数据,比较学习表现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在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在研究结果中,他阐明了学习表现较好的学生具有“概念建构―假设提出―推理论证”三循环的学习行为模式,反映其较强的知识抽象概括能力和面向问题解决过程的、有目的的知识建构能力。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该图示化学习行为模式具有促进专业知能发展的作用。

四、量化研究法:周少娜的科学推理研究

周少娜博士主要从事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职前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技术研究。近年来关注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为了从不同的维度持续博士阶段未完成的研究,另一方面将从小的问题切入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展科学推理能力的研究。同时,关注职前教师预估能力,包括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预估、教学方法效果的预估、学习难度的预估等,利用师范生学习平台,运用实证方法开展职前教师培养的研究。另外,将致力于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互联网+教学平台。周老师从微观的层面出发,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周老师在文章Assessment of scientific reasoning:The effects of task context,data,and design on student reasoning in control of variables中,利用了实验研究法对科学推理能力中的控制变量维度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实验设计中如果出现实验结果是否会对学生用控制变量策略来分析整个实验产生影响”这个研究问题,然后开发了两套知识题,一套只包括实验设计,另一套既包括实验测试又包括实验结果。随后,分别对中国和美国学生进行测试。发现中美两国学生在结果上具有相同的倾向,没有实验结果影响的学生用控制变量策略来分析实验设计能力明显高于有实验结果影响的学生。研究还发现,学生在物理环境中表现比在现实生活更好。另外,文章提出了评价学生控制变量发展的不同水平,可用于评价学生控制变量的能力及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

五、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龚欣的农村教育研究

龚欣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和教育财政方向的研究,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基础教育的经济学和政策分析。近年来较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展城乡教育均衡问题研究,包括农村教师发展、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和社会干预项目评估。受其专业背景和学术训练过程的影响,龚老师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事农村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发现。鉴于她在博士期间有国外学习经历,她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关注本土研究问题的同时兼顾了国外的研究范式。

龚老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杂志发表的Gender difference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rural Southwestern China一文,是她利用实证研究方法最好体现。她通过收集英国和中国在西南地区学生学业成绩的数据,探讨分析贫困农村地区男女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验证“西南贫困地区学生的成绩与普通城市地方的小学和初中学生的成绩有很大差异”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前确实是存在差异:基于城市地区的数据研究发现男女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基于农村偏远地区的数据研究则发现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女生仍然在数学成绩上明显落后于男生。这恰好为国家东中西以及各省之间教育经费投入不均问题亮起了红灯。

六、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为辅:杨阳的音乐教育研究

杨阳博士主要从事音乐表演、歌唱教学、教育技术、歌唱嗓音科学、知识转移方面的研究。受其音乐教育学科背景的影响,今后将侧重于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与知识转移、歌唱心理声学方向的研究。杨老师用混合研究方法细致考量认识论和方法论,通过缜密的建构研究理论框架,审慎的设计与执行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由于他有在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学习经历,使他的研究成果既平衡了本土与国际主流研究的差异,又体现了国际研究的学术规范。

在杨老师2015年发表的《高校通识音乐课程采用MOOC模式的利与弊――以陕西师范大学网络音乐通识课程为例》一文中,首先阐释了MOOC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针对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平台音乐通识课的教学情况,叙述了MOOC模式的优势与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不仅在于教育资源的质量,还涉及教学组织、评估方式、 W习者文化属性三者的适应与匹配。总结了现有 MOOC 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即内容设计对象与当前国内学习者间巨大学习特征、文化属性差异导致的学习效果低下。为此还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建立以“文化”为切入点的 MOOC 资源自主开发理念;第二,借鉴北美高校在线学位课程的在线交互平台管理模式,在拓展受教育对象群体的同时,促进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评估;第三,创新设计在线视听课程模块、丰富在线学习活动类型等。

七、对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改善基础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是加快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进程,提升本土研究水平的首要任务。这除了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首先,开阔教师的国际研究视野,了解国外的研究方法。纵观我国目前的研究方法,发现我国主要以思辨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在我国教育界中十分匮乏,然而思辨研究的成果是很难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的。因此,想要基础教育研究国际化必须要跟上当今国际教育研究的潮流,学习国际教育研究的主流话语和主要方法。

其次,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将国际研究与本土研究融合。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保持本土研究和国际教育的一致性对于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保持本土研究精髓的同时融入国际研究的方法呢?一方面,在充分理解本土研究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掌握国际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减少文化的冲突;另一方面,要带着比较的眼光审视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差异,增强开展实证研究的意识。

第三,重视国际语言的学习,增强英文写作能力。英文文献的阅读和积累是撰写国际期刊论文的关键。中青年教师作为国际研究的中坚力量,应该主动担起研究的重任,发挥青年学者有担当的研究精神。因此,除了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外,还需要训练有素的语言观作为研究的支撑,催化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第四,保持学术研究的兴趣,用积极的态度应对学术研究。人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可以激发和培养的,学术研究的潜力也是无限的,在经过特定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之后是可以被挖掘的。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开展学术研究,下定决心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相信自己可以在学术研究之路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