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办教育论文

民办教育论文

时间:2022-02-09 00:1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办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办教育论文

第1篇

英文名称: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8305

国内刊号:43-1391/G4

邮发代号:上半月刊42-305;下半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当代教育论坛》(旬刊)创刊于2002年,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属全国教育科学类核心期刊。杂志每月三期,为宏观教育研究、学科教育研究、校长教育研究。杂志创刊四年,就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文摘》等国家权威媒体上全文转载和摘要文章238篇,在全国1309种教育类杂志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业界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宏观教育研究:主要是以高等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教育发展等宏观研究为重点。尤其刊发恢宏、大气、争鸣、创新的大理论。该刊是各条战线的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生交流和传播学术思想的重要园地。

第2篇

[关键词]公立高校 转制 研究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共部门治理变革,世界范围内的公共管理领域改革浪潮由此风起云涌。市场机制的引入是全球公共部门变革的精髓所在,民营化则是变革的主要方略。民营化大师E·S·萨瓦斯认为:民营化发展方向不可逆转,民营化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公共哲学。[1]教育作为传统的公共部门的一个治理领域,民营化已成为其变革的世界性潮流。教育民营化本质上就是利用公民社会选择机制和市场机制来打破传统上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对于公共教育的垄断,形成一种包括公民社会选择和市场机制在内的多样化的公共教育供给机制。[2]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呈现出个人、社会团体、合作组织、公司企业等非政府单位和部门大力兴办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教育机构,或积极参与教育运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民营化的实践活动。

近十多年来,许多国家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和机制管理公立性质的教育机构和单位,把公立学校进行“转制”,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民营化发展浪潮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办学体制改革。从世界范围来看,“转制”学校大多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涉及的较少。在基础教育阶段,“转制”学校较为典型的有美国的特许学校以及公立学校交由民营的教育管理公司管理,英国的直接拨款公立学校,加拿大的特许学校,新加坡的自主学校等;在高等教育阶段,“转制”学校较为典型的有美国的第一所特许教育学院,日本的东北艺术工科大学、长岗造型大学、名樱大学,新加坡的SMU大学等。尽管世界各国对此类学校名称不一,且就其资金来源、资源配置、运作方式、效率高低而言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国外较多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它们在总体上以其适应社会的特征而获得了广阔的教育市场,并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转制”学校实验首先从公立中小学开始。1992年,天津最早进行了公立学校转制试点,1993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出现了以西南位育中学为代表的第一批公立转制学校。到1998年底,全国12个省市已有近1000家公立中小学转制学校。[3]上海市从1996年到2001年,转制中小学由26所快速增长到76所,在数量上已占当年民办学校的 50%以上。[4]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不同地区在转制试验的过程中,都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基础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转制”模式。然而,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转制”的所有模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褒扬与批评,并且两种声音都极其尖锐。

基于公立高校所面临的困境与公立中小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时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可以进行公立高校转制实验,学者们就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可行性、内涵、模式、范围等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在实践上,国内则涌现出浙江万里学院、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多形式的转制高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等形式,但存在的问题较多、也较敏感。我国公立高校“转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还处在摸索阶段。

事实上,伴随各国高等教育经费投人短缺与国家扩大教育规模的矛盾,促进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增强教育的选择性,提高学校经营的效率等等,世界高等教育阶段较之基础教育阶段的民营化进程更快、更为普遍。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经历的程度不一的民营化变革(即政府逐步放松管制,将市场的逻辑贯穿于大学改革的过程中,使得大学呈现出新的态势).的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5]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民营化发展也在逐步显现,如: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下学生学费的不断增加;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权力部分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中央与省级政府统筹,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步形成;教育与就业市场的挂钩,加大对专业与课程适应市场的改造;对“效率”、“效用”和“竞争”等概念在教育部门的广泛运用等等。近十年来,对少量公立高校进行“转制”的实践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民营化在制度层面深入发展的集中体现。实践有赖于理论的指引,公立高校“转制”自然成为我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关于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观念的不断转变,学者们对公立高校“转制”的意义和必要性的认识已达成了较一致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教育体制改革进程。魏志强、唐安国认为,“转制有助于切实推进办学体制多元化,有助于理顺宏观管理关系;对扩大高校自主权将产生积极影响。”[6]二是有助于摆脱公立高校办学的低效率,高等教育经费供求尖锐矛盾的局面。李祖超认为“在我国进行高等教育‘转制’的动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教育供求的矛盾、改革传统低效率的高校办学、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等;内部因素则包括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改善高校整体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等”。[7]三是有助于公立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竞争格局的形成。张乐天认为,“转制有利于促进公立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8]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更是为公立高校“转制”的运作提供了借鉴。杨德广认为,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等政策以及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立高校“转制”提供了重大的机遇。[9]唐安国则认为,“国有企业转制的成功经验给高校转制带来了启示”。[10]

(二)关于高校“转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对公立学校转制的内涵,即公立高校要转的到底是什么“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认为公立高校“转制”,转的是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它的核心是在国有教育资源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转变单一的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概括地说,就是学校的所有制没有变,变的是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以及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11]牢祖超认为,“转制”高校无论如何“转”,其性质依然是国有,即所有制不能转变。[12]第二种观点认为,公立学校转制的目的在于建立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机制。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办学体制改革主要是针对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提出的,其关键在于没有建立基层监督机制,缺乏独立的负责的教育中介机构。“故真正需要转的‘制’,是缺乏学校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之制,是教育中介机构不健全、不独立之制。只要这些问题不解决,政府同学校的关系也就难望理顺,所谓‘教育体制改革’就得一直进行下去”[13]。第三种观点认为,公立高校“转制”转的是所有制和运行机制。唐国安认为,“转制”的内涵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的改变,公立高校可以通过资产转移的方式,转变成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高校;二是机制的改变,即不改变高校的所有制形式,引入市场机制改变其运行机制。[14]张兴甚至提出,“公立高校转制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转变投资体制,二是转换运行机制,三是转变学校资产的所有制。这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都是不完整的转制,其关键是转换学校资产的所有制。”[15]

由以上三种代表性观点可知,转制高校的概念与性质主要涉及到产权归属和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运行机制是否转变。关于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转变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分歧的关键在于转制高校是否要“转”所有制,即“转制”高校的产权姓“公”还是姓“私”。在以上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中,前两种尽管对转制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转制不能改变公立学校的所有制,不管如何转,学校的资产都是国有。而第三种观点则鲜明提出转换学校的所有制是关键所在。转贴于

(三)关于高校“转制”的模式

由于对公立高校转制内涵的不同理解,对公立高校转制的模式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全民营转制模式。“全民营转制模式,是由一家大的集团公司作为承接人,采取实物出售或股权出售等方式,通过资产转移,使公立高校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民办高校”。[16]第二种是国有民营模式。“国有民营模式,是指学校的校园和基础设施仍属国家所有,但由个人、团体或者企事业单位来维持学校的日常投入并进行管理”。[17]第三种是国有与民营混合的股份制模式。“国有与民营混合所有制方式,对学校的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后,并将其继续存留在学校内部,在盘活现在存量资产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增量资金,并根据彼此间的比例大小决定股权结构,明确彼此间相应的权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国有资产与民间资产合作的股份制民营办学机制”。[18]

有学者认为要重点引入国有民营模式,发展股份制模式,适度发展全民营转制方式。[19]有学者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实施不同转制模式的思路,如“对于规模较小、水平一般的普通高校采用全民营转制方式;而对于水平较高、办学确有成效的高校则采用国有与民营混合所有制转制方式”。[20]

而对于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的独立本科学院是否应列入转制高校的问题,争议较大。有学者明确指出,“公立高校转制的模式可能有一种是独立学院模式”。[21]有学者则认为,本科独立学院模式是与公立高校转制并列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办学形式,即独立学院模式不属于转制高校。[22]更有学者提出,“公办高校创办的大量二级学院是一种‘假民办’,利用公办学校的优势,与民办高校进行不公平竞争。认为二级学院要实行全面转制”。[23]

(四)关于公立高校“转制”的范围

关于公立高校“转制”的范围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要以试点的方式推进公立高校“转制”。张乐天明确提出,要以试点方式推进高校转制的实施,[24]唐安国认为目前建立“试点”或“试验田”是比较稳妥的途径,高校的转制还不具备“全面开花”的条件,建议在各省市分别选择几所高校作为试点,这些“试点”对象的选择可以是一些地方性的薄弱高校。[25]杨德广则明确提出转制高校的数量比重,认为“应将现有30%的大学转制”,并且“转制高校一般是专科学校、普通本科学校。而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紧缺人才的学校是不会改制的”。[26]另一种观点认为,转制的数量要占较大比重。如朱永新就提出“国家办好 10-20所一流国立高校,每省办好1—2所省属高校,有条件的地市办好1所市属大学。其余的大学逐步进行各种形式的转制”。[27]

(五)关于公立高校“转制”的保障

公立高校“转制”的施行亟需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专家、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大多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认为公立高校“转制”实施的关键在于明确产权。张民选认为,“转制成功的关键在于要以利权人为基础,明晰产权和利益。要对转制的公立高校的产权进行严格的评估。要建立保障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保障学校原来的教职工利益不受损害。”[28]孙崇文也认为,公立高校转制的关键也在于按照现代产权理论推进办学体制的整体改革,进而在新的产权关系基础上重构新的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29]二是制定并健全政府支持“转制”高校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唐安国、陈飞认为,“要确立转制高校的法律地位;明确转制高校的治理结构与权责利关系;要严格区分营利性民办教育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的政策优惠与要求;要让转制高校直接面向社会办学,政府的影响逐渐淡出等”。[30]三是处理好转制过程的一些必须面对的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转制优越性的发挥和改革初衷的实现。如国有资产的处理问题;转制学校教职工的分离问题等。[31]

三、小结

公立高校“转制”作为“新事物”,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笔者认为,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定国情,要解决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短缺与国家快速扩张高等教育规模的矛盾,超常规途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增强教育的选择性,提高学校经营的效率等,“转制”学校的实践更多的应是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公立高校转制对于扩大我国高等教育供给,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开辟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教育资源扩张”和“盘活教育存量”发展的新路子,对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部分公立高校实施“转制”的办学体制变革,极可能是未来我国的一种新的办学走向。

基于当前现有文献的研究,可能还要深化对三个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一是公立高校“转制”是什么?它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有待进一步明确;二是公立高校为什么要“转制”?它的理论可能性与现实可行性到底是什么?三是公立高校如何进行“转制”?关键在于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科学界定“转制”高校的办学模式、范围和限度、运行机制、产权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等制度安排问题。只有这样,“转制”高校这一“新事物”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D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0.

[4]朱卫国,关于公办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田.教育发展研究,2005,(4).

[5]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4.40.

[6]魏志强,唐安国.高等教育也可以“抓大放小”田.上海高教研究,1998,(4).

[7][12]李祖超.对我国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断想D).教育研究,2002,(10).

[8][10][22][24]张乐天.实施部分公立高校向民办高校的转制田.复旦教育论坛,2003,(5).

[10][14][16][17][19][25][30]唐安国,陈飞.部分高校实施转制试验的思考田.民办教育研究,2005,(1).

[11][15]]张兴,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p).博士论文.2002.72.76.

[13]陈桂生.“民办公助”质[J].民办教育动态,2001,(2).

[18)[20][29]孙崇文.公立高校也可转制[J].探索与争鸣,1999,(11).

[21][28]张民选.转制:公立高校制度创新的现实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3,(23).

[23][27]朱永新.声音:大学能否转制?[EB/OL].http://news,gzhu.edu.cn/newscenter/indexisp?lm.

第3篇

关键词:大众化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困境 出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量与质有机统一,并非简单的数量扩张,更应是在物质基础坚实、教育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深化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十余年来,高校招生从数量和规模上一直呈上升状态,招生比率逐年增加,至2010年已超过25%。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有力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升学率快速提升,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大幅增加

计划经济时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国家实行统招统分,上大学就等于有了工作,拿到了“铁饭碗”;对农家子弟来说,高考更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但高等教育入学率非常低,大部分学生难圆大学梦。自高校扩招以来,升学率快速提升,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难事了,从而有效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2.初次就业时间推迟,就业压力有所缓解

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状况是发展教育的措施和化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措施之一。有数据表明,初中阶段学生规模从90年代至21世纪初依次递增,高中在校生逐年递增,必然给就业安置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通过教育大众化,让更多青年接受教育时间延长,减少了适时就业人数,化解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3.拉动内需,推动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

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拉内需、促发展的经济战略。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服务教育的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快速迈向大众化,加快了高等教育模式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提速,让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相应层次的教育,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大众化于国家和社会,显然利多于弊。但在实践中也呈现出后天性不足,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是教育大众化,很大程度上是以降低分数,放低“门槛”为代价,使生源平均素质降低,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下滑尤其突出;二是改革精英教育、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生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历含金量逐渐降低,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事件”等;三是教育大众化给教育管理和后勤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四是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出现严重心理危机,就业向低层次发展。

二、教育大众化下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基于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无论是办学机制、条件、规模、社会效益,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已有与普通教育“平分天下”之势,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职业教育在其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不少突出难题和困境。

1.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从教育成本分担来看,学费占经常性费用的比例快速提高,在未来几年依靠学费来扩大职业教育难以实现,特别是职业教育筹措能力的潜力已经不大。再者,大众化过程中用于建设性投资短缺非常严重,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出现了下降态势。

2.多元化发展模式尚未成型

办学形式多元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集团化、多元化力度不够,存在单一情况;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和互通不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效果欠佳;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型。

3.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严重失调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教育大众化目标导向下和规模效益驱动下,过于追求生源数量、规模的增长,忽视了内涵建设。量的迅速增长对教育管理各环节都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是量的增长,还应是质的变化。不能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否则将无法化解增长所引发的各种压力而陷入两难境地。

4.政策扶持不力,发展后劲不济

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不少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休系中的重要性。而现实社会仍然严重存在“重基础(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知识、轻技能”等倾向,职业教育正遭遇着难以想象的政策“瓶颈”。

迄今为止,特别是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倾斜,仍然存在着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错误地认为“职业院校是不良青少年进行改造的基地”、“多办一所职业学校就可能少设一所监狱”;认为职校生很难掌握较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智力支持,导致许多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及时地实施于职业教育,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职校不如去打工”等理念渗透在我们的文化与观念中,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

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显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实行适度规模扩展;同时,建议学校不断改善条件,扩充师资,完善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升级,加强教学管理,不遗余力地实施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提升育人质量。

1.加大投入,保障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在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疏通社会教育投资的各种渠道,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成人)教育,坚持适度规模发展,不搞“”。

在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

2.建构特色鲜明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是密切相关的,多样化发展能促进教育大众化进程。

在大众化过程中,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化程度不断提高。部分院校继续保持和实施精英教育和特殊人才培养,同时,地方性的、特色性的、职业性的、短期性的职业教育要快速发展,成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加大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在大众化过程中构建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展与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合理、稳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地区、行业组建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发挥教育资源的聚集作用和辐射功能,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区域联运的“大职教”格局。

3.职业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并举

整体地、单维度地倡导或实施大众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符合国情,更有损国家教育水平与文化水平。盲目地困守普通教育,不利于提高全民文化水平,不利于个人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应实行分层定位,满足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要大力发展周期较短的、实用型和技术型的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教育,在保证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各自特色的前提下,架构起各类型教育互通“立交桥”。职业教育应更加灵活开放,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人才成长格局;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使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4.建构双师素质教师梯队

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要在用人上做文章,提高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建设稳定“双师型”教师梯队,是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幸福和谐社会的要求。近年来“双师型”人才建设取得较大成就。高等院校除了做好专业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设外,同时加强师队伍优化资管理,使之专业化、合理化。学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吸引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实践与学科研究。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培养教学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保障教学投入,改善教学基本设施和条件。加快考评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弘扬正气,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制度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调整课程设置,确保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以行动为导向,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切实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推行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推行“弹性”学制,把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入职业教育中,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显职业教育特色;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争取广泛支持,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和文化氛围,职业教育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民日报, 2005

[2]陈雪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政府统筹是关键》.教育和职业,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