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算化系统

电算化系统

时间:2022-10-20 01:1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算化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算化系统

第1篇

关键字:会计电算化 系统审计 现状

前言:21世纪初的世界,以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电算化﹑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的主旋率。高速度、低成本、虚拟化的,不断创新的模型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会计模式。近年来随着电算化系统和网络工具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和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会计资料和经济信息失真的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和突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使用了不同方式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因此,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进行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现状

由于各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使用要求和环境大不相同,的程序也各具特点。从使用的系统来看大致分为购置的商用会计软件系统和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系统两种类型。不同的电算化系统虽然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有着共同的优点:①输入、处理、统计、查询、输出及维护功能较完整全面,界面设置较好;②操作简便, 实用性强,大大降低了人﹑财﹑物的消耗,并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③一般具有较强的检测排错功能和统计处理功能,有较好的保密功能和安全性。 然而各种会计软件自身的缺陷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各种会计软件的数据库千差万别,其防范保密措施也各显神通,给审计人员开发通用的审计软件带来困难; 在系统安全方面及内部控制方面也需要人工予以辅助来加强系统的管理,有的数据库没有加密,可以随时打开修改数据,就要求管理者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

二、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会计的信息存贮方法、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对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是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目标的必然要求。

真实性着重解决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确实存在,有关资料记录是否客观、全面、准确。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通过直接输入数据,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是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目标的必然要求。

合法性着重解决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规章规定,有关资料编报是否符合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及有关制度规定。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且多数情况以计算机内部控制为主。如果计算机内部控制设置不当,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就给人以可乘之机,甚至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给企事业单位招致严重的损失。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是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效益性目标的必然要求。

效益性着重解决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经济合理,富有成效。 如果被审系统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会计软件功能正确可靠,则可减少数据文件实质性审查的数量和范围,反之,则应扩大实质性审查的数量和范围。

三、会计电算化审计方法

会计的电算化必将导致会计电算化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 审计内容上需要重点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

(一)、系统内控的审计

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可经过概括描述﹑初步评价﹑综合性测评﹑总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 审计人员要通过对会计软件的以及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做到对系

统内部控制的初步了解,将它概括描述出来,做到心中有数。

2. 侧重于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首先看内部是否具有相互牵制和制约作用,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例如凭证的输入与审核是否由不同人员进行。这种控制不但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还应在系统中采用密码控制﹑有效口令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防止越权行为的发生。其次看是否采取了严格的输入和输出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可靠性。例如:输入凭证的完整性、是否具有凭证的试算平衡控制、凭证的编号是否按顺序设置,有无重复号码、凭证的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对由计算机发现的错误是否拒绝接受并予以提示,改正错误后重新提交系统并作好错误记录; 未经授权批准的人不能接触输出资料,打印输出的资料是否进行登记,并经有关人员检查后签章才能使用或予以保管等等。再次看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处理控制措施,来保证会计数据处理准确性、完整性。例如: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执行登账、对账、结账等会计处理操作;系统是否具有防止或及时发现数据出错的措施;对非正常中断是否具有恢复功能;系统是否具有防止非法篡改的功能等等。最后看机房是否具有安全保护措施、设备是否具有保护措施等;数据文件是否具有备份措施等。

3.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测评, 测评上条中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认真执

行。对计算机内部控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测评,对手工控制则可以采取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手工测评方法。

4. 通过考查系统内部控制中有哪些比较满意的措施、是否能够通过符合性测试,符合程度如

何、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等,对内部控制进行总体评价。

(二)、系统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的审计

在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贮于电、磁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账页上,要对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等进行评价,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数据文件审计可以是对打印输出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也可以是对存贮在电、磁介质上数据文件进行审计,前一种数据文件审计与手工系统中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审计与技术相同,后一种数据文件的审计则需要运用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查。通常,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审计效益和审计质量,采用后一种审计方法。即可直接从系统中取得所需数据。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可以复制它的数据库,直接用计算机语言或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辅助审计程序访问数据库,可对整个数据库或选定的数据进行复核,可有效地执行大量数据的验算、重新分类及汇总工作,可详细地检查数据库的,按指定的标准查找记录,总之,根据审计目的进行计算和处理,并按照审计要求输出审计信息;对于购置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于软件公司对其软件的设计过程、数据结构采取严格的防范和保密措施,直接打开其数据库的困难较大。但较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都建立了查询、对账、统计或财务、通用报表等功能,审计人员在对被审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时,可利用这些功能完成部分审计任务。例如利用被审系统的查询模块,可以按指定的条件查找数据文件中的数据。

第2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核算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70-02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简称,是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会计管理和辅助决策。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形势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必须与之适应,才能促进工作的高效率。从会计系统的情况看,各单位运用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不一,主要的现状为:(1)一部分单位没有实行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治理;已使用的部门、单位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的应用阶段,如工资的发放、报表的简单汇总等;(2)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并存,不具备“甩账”条件;(3)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性、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4)缺乏既懂会计又能熟练把握电子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5)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展缓慢。

会计电算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的流程,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我们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转变会计工作职能,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比如具有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特征的“电算化会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完全取消了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各种报表数据均能通过数据共享及时而准确地取得。

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这种认识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会计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三、做好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研究的滞后,会制约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成熟与发展。因此,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

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虽然从短期看,这些影响只是渐进性的。但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地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算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从而使会计电算化软件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

四、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才的问题,它需要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有一定会计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很多企业人员培训是在电算化信息系统建立之后,在这段时间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发挥效益,造成了设备的闲置,相当于造成了流动资金的积压。因此,各单位应该从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开始,或者提前一段时间就着手人员培训。人员培训包括系统建立前、系统建立中(对自行开发系统)和系统建立后三个阶段的培训。人员的培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人才层次,既要有部分高级人才,也要有部分一般人员。包括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二是要注意年龄层次,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便于人才的传帮带。三是注意知识结构,会计电算化人员中,既要有会计人员,又要有计算机人员,还要逐步培训复合型人才。培训的内容包括系统计算机基础环境认识和使用;对自行开发系统还应进行有关业务人员如何更好地配合系统开发,设计人员了解现行会计业务和建立目标系统的培训;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能培训,等等。

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低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

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复合型人才。

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他们能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精通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另外,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在大专院校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或在财会专业中增设计算机编程、维护等课程,可以让财会人员进修计算机课程,还可以让计算机人员、在岗人员实习并进修财会知识。

同时,要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会计电算化考试、培训应遵循自愿原则,只有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才要求会计人员培训,其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财政部门在进行账务审批的同时审查其会计人员的资格,这样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对暂时或一段时间内不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人员的培训则可以暂缓,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学了就能用得上。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聘用社会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进行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

1.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3.必要的内部控制。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

4.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5.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

6.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六、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此外,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笔者建议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显然,其收集与管理工作也是比较艰巨的。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即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阅。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l)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2)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只需在另外一台计算机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以上这些问题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重视或不及时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如若重视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总之,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必然产物。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利于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基础。因此,全面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

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

1、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许多电算化会计系统是用户单位的财务人员和协作单位的计算机人员合作开发的,这就存在着开发和使用脱节的问题,使得设计出来的系统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忽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流于形式;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会计工作组织会发生质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复杂性,使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扩大;会计电算化控制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加大了电算化系统的控制风险;会计电算化的运行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2、原始凭证数字化,易于伪造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用纸张记录,这些数据如果被修改,很容易辨别出被修改过的痕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对数据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就给业务的记录带来了风险,计算机的存储方式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因此极易被篡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

3、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下,由于会计处理环节相对分散,各个环节由不同人员登录,一个环节数据出现错误,在下一个环节还可以发现更正。而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环境下,由于数据处理的程序化和集中化,只要一次输入原始数据,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多项处理。因此,一旦原始数据出现错误,将引发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等出现一系列错误,从一个环节蔓延到其他环节,使得错误的严重性加大。

4、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风险

安全性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系统密码被非法窃取和盗用,会计人员甚至有的外部人员未经授权浏览、修改甚至破坏会计资料,舞弊的手段更加隐蔽。(2)由于计算机硬件系统存在物理性,一旦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或因停电等其他非人为原因将导致会计数据的丢失,导致数据处理的不准确。(3)存储数据的磁盘、磁带等,经过修改、擦除和拷贝均不留痕迹,同时这些磁性物质容易损坏,导致会计信息的丢失。(4)各种各样的病毒也对安全系统造成威胁,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5)网络财务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新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

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高速、稳定的特点,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使内部控制形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1)电算化的实现减轻了原手工做帐的工作量;(2)电算化的实现使原手工的内部控制更方便。在电脑里实现例如凭证的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的平衡检查;各核算与系统之间的数据核对;报表数据的勾稽关系检查等。

2、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

(1)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部门不再是内部单纯的会计核算岗位,增加了计算机操作、数据录入、凭证复核、会计软件维护、硬件维护、系统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制和调试等新的工作岗位,财务管理岗位比手工条件下划分的更细、投入的人员更多、管理的更加深入。(2)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计算机的应用和保护成为新的内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主要储存形式转变为机内文件,这使得计算机机内文件的安全保护、备份和恢复、禁止非法操作等成为会计内部控制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使防止计算机舞弊和计算机病毒破坏,成为会计内部控制一个新的、至关重要的事。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其他建议

1、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

由于会计电算化知识与功能的相对集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的分离,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电算化部门内部必须把职责分工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

2、加强内部审计

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审计不仅需要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出的信息是否可靠,而且还要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以及会计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通过电算化的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各种控制手段的弊端,找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有内审人员参与,定期检查和测试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工作情况,参与指定和监督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建议修改或选折会计软件。

3、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企业应高度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企业应高度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或聘用一批精通技术、熟练应用电算化程序的高级技术人才,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

4、网络的安全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安全问题愈加显得重要。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的控制,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

第4篇

关键词:新疆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130-02

全国监狱管理体制正逐步向“监企分开”的模式运行,监狱生产将面向市场。监狱的会计核算模式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已远不能适应监狱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监狱财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监狱系统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会计信息搜集、整理、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领导决策水平提供有效的途径,最终为提高监狱的经济效益服务。兵团监狱系统在全国监狱系统中有其管理体制、地理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等的特殊性,其会计电算化也有着其特殊性。本文在对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现状分析和影响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会计业务的电算化处理已在会计工作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会计电算化是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包括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决策电算化。其中会计核算电算化是基础,在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管理电算化,最终达到决策电算化。会计核算电算化要求会计业务流程必须是简洁、规范、实用。科学的会计业务流程是保证财务管理到位的基础,也是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能够避开人为因素的影响,使会计核算的数据尽可能的准确、及时,从而真正实现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发展起步于1993年。根据司法部的要求,兵团监狱系统财务上使用的是北京用友公司的软件。此软件是经国家财政部批准的,但价格比较昂贵,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推广起来十分困难。1994年,兵团监狱财务系统配备了一批“386系列”美国产“康拜”微机,安装DOS版“用友软件”,因资金原因,只配备到师监狱管理局。

2005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价格的大幅下降及兵团监狱系统“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要求,经兵团各级监狱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由财政经费补助配置的各个类型的微机有860台左右,基本配置到兵团各个监狱及部分监区。基层监区做为报账单位,是最小的核算单位。基层监区占有量已经达到80%,2007年,“用友财务软件”经兵团监狱局计财处的大力推广,举办了十几期培训班,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目前,达到初级会计电算化水平的业务人员达到90%,能够熟练地使用“用友软件”的总账及工资模块。奠定了兵团监狱系统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

二、影响新疆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因素

兵团监狱管理局是新疆兵团的一个局级单位,与全国其他监狱管理局不同的是,它与兵团司法局是平级单位。兵团监狱成立之初,以“依托团场办监狱”的管理办法运行,经费是由司法部直接划拔。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分为“行政、企业”两套账。管理由兵团监狱管理局对师监狱管理局,由师监狱管理局对监狱。实际实行的是三级预算管理,以后随着财务体制的改革,现由中央计划单列的兵团经费保障。监狱生产对于兵团监狱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兵团监狱生产95%以农业生产为主,因监狱系统的主业为监管改造罪犯,监狱生产是其经费保障的一个重要部分。监狱行政预算管理要做到收支平衡,监狱生产必须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以下因素对兵团监狱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监狱领导观念问题。一些监狱电算化仅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没有深刻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提高监狱管理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监狱的决策和管理服务。部分监狱领导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监狱运作效率的愿望,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2.会计业务流程复杂。全国监狱系统从事的行业分类较广,兵团监狱系统以从事农业为主,兵团监狱管理的主业是监管改造罪犯,但兵团监狱系统与全国其他省市的监狱系统相比,监狱生产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占有很大比重,监狱的发展要依靠监狱生产来支撑。兵团监狱系统会计业务流程的设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行政类会计业务流程与企业类会计业务流程必须很好地相结合,否则不能保证其科学性。

3.监狱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电子化和具体核算标准问题。在以往手工会计下,企业的经济活动都记录在纸张上,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纸张上的数据是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这些纸张原件上的数据如果被修改,一定会留下痕迹,使会计人员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线索。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原来纸张上的会计原始凭证的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上,由于会计软件的缺限,而造成电子数据的修改不会留下痕迹,这样就辨别不出业务记录的“原件”,会计原始凭证电子化也就出现了问题,会计无纸化就很难实现。

4.复合人才问题。兵团监狱系统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很精通,但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却不多,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的电算化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造成了会计人员知识的不全面、不系统。相反,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又比较贫乏,对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虽然有不少部门组织各种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单位日常事务及个人精力等因素的制约,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仍然不高。

5.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兵团监狱点多线长,许多数据定为秘密、机密、绝密。如何确保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数据输入正确、处理及时和存储可靠,防止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会计数据破坏或失密,就成了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安全性的核心问题。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会计数据的物理载体,电子会计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它所受到的危害除了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电源不稳定等偶发事故、计算机系统的设备故障、系统软件或应用程序中的错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使用不当,还存在着内部控制以及计算机病毒问题。

三、新疆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应采取的措施

兵团监狱系统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应以此为契机,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力度。

1.不断提高监狱领导在运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认识,特别是加强基层领导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运用意识。兵团大部分监狱、监区在相对偏远地区,生活相对封闭,科学技术运用的意识相对落后。在基层,由于主业是监管改造罪犯,各级领导的工作中心和主要精力基本集中、消耗在狱政业务管理方面。领导经常感觉到对罪犯管理的警力不足,财务会计等人员经常被当作杂务人员使用。据调查了解,监区会计人员用于非业务的工作时间已超过正常处理业务的时间。由于长期封闭,监区会计核算的业务处理方式停留在手工阶段,会计人员接受培训和新技术运用的意识不强,为领导提供有关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方面的数据和办法没有创新,影响基层领导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监区在成本核算、地块效益、水肥利用、监区日常管理中只凭借经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耗。基础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中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基准数据,给领导决策带来一定程度的失误。传统会计记账因为大量的手工计算,每科目、每一核算阶段出成果的过程大概在5个工作日,而会计电算化运用后,基本在第2个工作日就能有较高质量的核算结果,并且便于查找、分析,找到最佳的决策方案。例如,存货的计算是做好成本核算的关键,用传统方式计算非常麻烦,基层经常用估计数据,给生产经营工作带来了较大损失。会计电算化运用后,只要财务人员记录详实,许多工作可由计算机完成,并且数据真实可靠,可减少许多浪费现象。

2.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理顺兵团监狱系统的管理体制,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行政类账务处理经过几十年的操作,基本形成了一套好的管理办法。企业类账务处理应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剔除一些陈旧的惯例,采用与《会计法》要求的科学、实用的账务处理规则,严格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重要指标的核算管理。

3.加强基层人员财务软件应用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基层财务人员“用友软件”的应用培训,对基层财务人员分阶段培训,前期以实用操作为主,理论培训为辅助,后期逐步提高理论创新,加强应用技巧的训练。在培训中,注重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循序渐进引入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通过会计电算化实际运用,进一步规范会计的日常业务,理顺管理的程序,使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4.加大会计电算化硬件的投入力度。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的重点是基层,大量数据的来源是基层,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兵团监狱系统应编制其发展规划,进行分步骤有计划的投入。

兵团监狱生产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每个监狱内部又有各项产业。因此,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应以监狱局域网络为目标,有针对性的连接兵团其他有关部门网络,真正实现产、供、销的有效链接,为司法部“监企分开”的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桂卿.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

第5篇

摘要:目前,由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组织或业务实施等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合理、不合法等方面的控制问题,已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突显出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

(一)“一身多职,越俎代包”现象严重,安全意识淡漠

传统手工会计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不相容职能分离及相应职责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算化后,由于功能和知识度集中,导致职责的集中,原手工操作下不宜合并的岗位,采用电算化后可以合并,会计人员大大减少,致使这些原则的重要程度下降。再加上安全意识淡漠,对实行电算化后新的组织机构和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和相互控制机制不够重视,“一身多职,越俎代包”现象严重,这使得计算机舞弊现象时有发生。

(二)原始凭证数字化,易于伪造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用纸张记录,这些数据如果被修改,很容易辨别出被修改过的痕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对数据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就给业务的记录带来了风险,计算机的存储方式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因此极易被篡改甚至伪造而不留任何痕迹。这给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机会,比如通过伪造或修改客户、银行的凭证,制造虚假交易,进而侵吞公款等。

(三)内部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生,使用权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四)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很多时候,企事业单位财务上的数据是保密的,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所谓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这样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此外,由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很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对会计数据的安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极易造成数据丢失。这也是手工会计系统不会遇到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规划管理

1、硬件配置规划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必须随着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投入。

2、软件取得规划财政部(94)财会字第15号文件规定:各基层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实施管理

选择购买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途径。该软件是否通过评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规范;技术指标是否满足需要。

三、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人员管理

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明确上机人员操作会计软件的内容和权限,严格管理操作密码,不与他人共享,并定期修改口令和密码;操作人员离开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非授权人员不得随意操作计算机会计软件;完善上机操作日志并指派专人保管。

四、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控制管理

1、数据输入控制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有惊人的高速度和准确性。为保证会计数据输入的准确性,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必须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必须保证原始数据本身真实。

2、数据处理控制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处理控制是对会计数据处理准确性、可靠性的控制。

3、数据输出控制数据的输出控制一方面要由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来保证,另一方面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数据的打印控制。

五、电算化会计系统档案管理

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或其他介质,存放地点应防高温、防漏、防尘、远离强磁场,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坚持双重备份制度,防止会计档案丢失。为了确保数据和信息安全、完整,便于调用、更新和检查,应当对存储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做好标识,妥善存档,有关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书面授权证明,并登记整个操作过程,同时系统应具有自动记录能力,以便查询或跟踪检查。

六、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管理

1.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循《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

2.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实物资产的一致性,是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不符合要求、错误的账表要及时纠正和调整。账实核对是保证医院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根本途径。

3.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非法删除、修改历史数据等现象发生。

4.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如:输入、输出、存档等,防止重复、遗漏和错误操作;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5.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电算化人才。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会计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会计人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第6篇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控制;措施

一、实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控制的必要性

目前企事业管理现况是会计信息管理水平落后、失真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流失量巨大、经营效率低下。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控制及内部会计控制就成为了非常值得并且是必须研究的问题。在会计常见的信息系统中,手工会计是最早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种记录会计信息的方式。而在这样的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的联系是一种直接、主观的联系,所以很自然地就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情况。那么,在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实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控制就具有了相当的重要性,这是信息时代不断进步提出的要求,也是会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所提出的要求。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控制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的信息要保证真实可靠,制定一个严格、周密的内控控制制度是关键。不管是手工的会计信息系统或是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其内控控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健全机构、具有一套严格的操作章程,充分地发挥内控控制的作用。只需注意的是,在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下,重点应该由我们所熟知的传统财务部门逐渐转移到相应电子数据的处理部门。内控控制将有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加广泛的内容。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可以将其分成一般控制系统及应用控制系统这两个部分:其一,一般控制系统指为应用程序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保障,它又分为组织控制及系统开发控制这两部分,分别包括操作和组织控制、系统软件和硬件控制、系统文书和系统开发控制、安全制等内容;其二,应用控制系统指针对某一项具体应用系统程序来设置的各种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通常包括处理控制、输入控制以及输出控制这三个方面。

三、加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控制的具体措施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普通控制。从组织机构看,还可以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为两个专职的部门,即系统开发部门及系统应用部门。系统开发部门负责对系统进行研制和维护,而系统应用部门则负责对软件的应用,这两个职务应当分离,保证系统内不同职责的互不干扰和信息处理部门同企业的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互相独立,从而减少可能发生的舞弊和错误。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加强内控控制,还需要重新设置各岗位的职权范围以及与之对应的内控牵制,以做到各司其职和相互牵制。所以,电算化的组织控制应当把重点放在系统操作组及系统维护组各自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和内部岗位的分工控制上。还需注意的是,各岗位上的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控制。运行控制指为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适应会计信息处理的特别要求建立的各式能检测并进行错误处理的控制制度及措施。运行控制和普通控制不同,它是为保障整体系统安全运行而建立的。运行控制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个具体子系统进行控制,因子系统或具体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同而不同。可是,所有的运行控制系统都有着同一个目的,那就是确保相关会计数据的完整、安全和有效。(3)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开发过程控制。系统开发控制指为防止可能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保证系统内部控制及审查线索,令系统设计正确、合理。系统开发控制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开发阶段和设计阶段。系统开发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软件开发单位进行的控制,是在系统分析、准备、设计、实施和系统正式运行后,再对系统实施有效的维护等制定的制度和措施。(4)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指怎样采取有力的内控控制制度及措施来保障系统可靠、安全地运行。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系统接触控制、后备的控制及环境安全控制。

四、在加强内控控制措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如今,在网络环境下,所谓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控制已是个相对概念,也就是说,不仅要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革,还应加强外部控制,比如大众访问控制、远程处理控制、电子商务控制等等。总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控控制不但难度大、复杂,并且还要配套各种不同的微机控制手段。在会计工作中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会计管理部门对由它生成的各种报表、资料依赖性也越来越大,那么会计信息只有在严格的内控控制下,才能保障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才能预防并减少信息犯罪。

参考文献

[1]方文明.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新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0(SB)

[2]冯梅.对完善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实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第7篇

[关键词]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清洗子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35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1

1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建立的必要性

1.1 数据信息利用率与审计系统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地,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都有着重要作用,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的建立,使得数据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更宽泛,使得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不断提升,数据分析与处理更加方便、快捷,使得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更广,信息资源的共享过程也比较简单。

1.2 审计人才队伍与审计人员的素质、技能的提升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对税务审计人员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促使税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对税务审计工作过程中的效率与透明化的提高有决定性作用,对于税务审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作用。

2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的特点

2.1 普遍性较强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是企业会计制度中比较普遍适用的税收管理行为。要想保证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中搜集的会计凭证、报表等相关的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健全企业的会计制度,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力度。

2.2 综合性较强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很高要求,税务审计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与税务知识,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情况以及实际运作情况,同时,审计人员也要具备相关的评估技能与判断能力,才能在税务审计系统执行的时候进行审计。

2.3 信息共享性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与企业内部的审计之间有效衔接,拥有巨大的信息库对所搜集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评定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将可靠的、准确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对税务审计的相关部门之间形成信息共享网络,从而实现税务信息资源的全网络共享。

2.4 监管性

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是主管单位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的标准要求,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使税务征管水平不断提高。

3 加强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的措施

随着税务信息化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设计出有效的审计软件,对审计软件中的每个系统的子系统进行有效规划,形成信息资源全面发展的网络操作平台,税务审计系统四大平台(即系统管理平台、系统安全平台、信息反馈平台以及基础集成应用平台)的建立,要以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的内容为基础,通过每个系统中的子系统将四大平台有效的结合。

3.1 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子系统

数据中心建立在基础集成应用平台上,需要审计的信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的子系统进行收集,再通过数据的清洗系统对审计对象进行归类,归类的过程中要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特性进行归类,审计对象的选择方法要在子系统上设立,然后选择、确定已经归类的审计对象。

3.2 建立数据清洗子系统与分析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将审计单位的一些基础信息扩大化地进行搜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需要建立数据清洗子系统,从而引入分析子系统。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数据清洗子系统对审计对象的可行性、会计制度的合法性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审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子系统对审计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科学的测试,通过数据端口的对接在系统上直接进行测试,同时,将测试的信息结构制作成报表,并汇总分析测试的信息结果报表内容。

3.3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信息反馈系统与审计单位的多个子系统进行连接,其中包括数据中心、信息安全及数据库管理等。审计单位可以通过信息反馈系统来获取数据分析与审计分析的报告,同时,也能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基本状况等情况反馈给税务审计系统,实现相关部门的税务信息的全网络共享。

3.4 建立审计工作人员管理子系统

审计工作人员管理子系统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二是审计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三是系统审计能力。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考核通过系统来反映,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如若审计工作人员在职业操作上出现问题,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出审计工作人员进行重新审计的提示,如若提示出现3次,系统就会自动提取审计工作人员登录姓名存档,并禁止审计工作人员继续操作,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考核可以通过各种培训进行考核,还可根据审计系统对审计工作人员档案的评价进行考核。

4 结 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为税务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税务审计系统电算化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质量与效率,创新管理决策,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建立医院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必要性

由于单机系统在会计核算与分析时会延长信息的传送周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数据处理的出错率增加;也不能共享相关的会计数据资料,没有完成大业务量会计事项的处理能力。而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其所具有的信息快速传递、信息集中处理和实现信息共享三个主要特点克服了单机系统的不足,可以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下的会计电算化具有以下功能:1.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建立了良好的通信通道;2.增加了信息和设备的共享功能;3.实现了数据库资源的共享;4.实现了相关会计信息的代码化及规范化。

而且会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因为在其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由于技术量不高致使管理工作不理想,还对医院的运转造成了不良影响,而通过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优势,来进行会计管理工作,大大的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医院业务的发展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前提。

综合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优势及现实的技术的发展要求,医院建立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是医疗机构会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医院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模式的选择

计算机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需要对网络基础结构的充分了解,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网络模式,常用的网络模式有主机处理、文件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服务器四种模式。

主机处理模式,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网络系统中通过主机来带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处理,负责网络数据所有出入的处理工作。其优点是经济、便捷和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高,一般适合中小型企业单位。

文件服务器模式是一种局域网系统,它将多个独立的PC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其服务器负责硬盘所需文件的查询与发送,所有的处理工作都由PC机独立的完成的,PC机的性能决定了处理能力。其优点是耗资少,有较好的数据共享性,容易拓展,而且操作很方便;缺点是区域性的要求较高。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则是目前较先进的两层结构系统,它能充分利用相关的系统资源,并对其负载进行合理的分配。其优势在于所运用的TCP/IP网络协议具有较高的网络性能,支持多种机型不同网络结构的互联,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缺点是随着规模的增大耗资也多。

浏览服务器模式,是面向因特网的,是当前最先进的以web的n层分布模式。它的优势便现在对信息有较好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主要被一些区域上较分散的集团型企业应用,但是前提条件是需要对因特网有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前两种模式在实际中使用的很少,第三种模式被普遍使用,而第四种模式是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对医院的实际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力、应用范围的实际情况,已选择最合适的网络模式。

三、医院实施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网络软件的选择

实施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时,对相关的网络选择遵循各个方面的相关指标,即网络软件的扩充性和兼容性、网络数据库的共享性和控制性、相关的业务处理能力、网络本身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网络软件的可维护性等,通过以上各相关数据的参考,考虑具体的现实情况,还要结合市场的发展要求,从而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网络软件。

2.标准和规范化管理

由于信息资源种类繁多数据量大,为了方便管理,需要对所有进入到网络上的会计信息资源从相关的各方面制定统一的标准,包括信息格式、信息内容等方面,以实现规范化的会计信息管理。

由于会计实行职责分离等各种岗位的设置要求,为实现管理上的相互牵制关系,因此需要在相关的人员分工、数据的设置和备份、数据库的共享控制措施等方面实施严格的网络管理规范。

3.安全性的管理

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客的入侵。所谓的黑客就是指未经授权,非法入侵相关网络系统中盗取他人秘密信息的用户或机构。电脑黑客在会计领域的对象只要是企业竞争的对手与一些专门以盗取商业机密为目的的相关机构。它们入侵网络的方式,通过查卡、电子邮件轰炸等非法方式,给人们在网络系统中的工作带来了威胁,因此,会计电算化的网络系统的建立维护中必须得有相关的一些防范措施。

(2)病毒的存在。电脑病毒是一种电脑程序,主要通过光盘、磁盘的途径传播。在网络环境中隐蔽性极高、破坏性也极大,加快了传播的速度,不但会毁灭会计的相关数据信息,还会破坏电脑的硬件,因此,对病毒更要警惕。

(3)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在无纸化的会计操作上,一些恶意的、无意的醒悟都会破坏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建立其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对用户实行权限分级进行授权管理,对空间信息资料进行备份管理等方法来施行内部控制管理。

4.数据库的维护

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主要通过网络管理员的工作站来进行管理和维护。当数据库疏于管理维护时,如果发生系统事故,必定会导致大量的数据失真等严重问题的发生,从而影响工作的进度。

四、结语

随着会计电算化从单机系统向网络系统过渡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建立和有效实施医院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是不就的将来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对其进行实际操作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系统对软件的需求,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使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会计电算化;会计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在会计业务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简单来说,在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管理部门对该系统中所生产的信息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性能决定着这些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同时随着这些信息量的增加,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这样一来,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实施会计电算化,能够有效的增强信息的可靠性与正确性,对促进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意义

(一)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近几年来,有很多企业逐渐开始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相关软件开发或者购买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出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很多时候却往往会忽视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风险,所以加强对这一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的防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1]。

(二)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当前人们已经处于一个网络化的环境当中。当时就网络环境来说,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这样就几乎可以从网络上收集到任何的信息数据。这样一来,企业中的信息数据就很有可能会受到病毒或者是黑客的入侵以及非法访问,这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而且这些攻击也很有可能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所以加强其内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强化审计工作的重要手段

就目前的企业审计工作来说,其基础就是系统,这也可以看作是审计师审查和评价企业的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也是企业决定抽查范围和制定审计方案的主要依据。当在企业中建立了电算化的会计系统,就能够运用自动化的方式来处理电子信息数据,就能够根据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缺陷和不足,及时的进行有效完善[2]。

二、在企业内部系统中进一步完善电算化系统的有效措施

(一)制度控制

企业中的制度控制主要是通过管理制度的形式来实现的,也就是由企业中的管理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变化以及自身企业的性质,所制定出的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由会计监督部门严格执行,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尽可能的减少外界环境的破坏与干扰,确保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组织控制

随着会计电算化实行之后,企业中的会计部门以及相关的岗位分工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算机操作使用部门主要就是需要处理各种会计信息数据,这样就能够有效而对弥补原先人工处理信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且这样也能够有效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彼此之间也能够相互牵制,促进企业正常运行[3]。

(三)系统操作环境管理控制

系统操作环境主要是包括系统操作和系统维护这两个部分,在系统操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对其操作次序和操作方法进行明确的规定,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误操作、遗漏以及重复操作;系统维护则主要指的是对数据、软件以及硬件的维护,其中对硬件的维护则主要体现在维护、检查、使用设备,对机房中的电压以及温度等方面的环境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对于比较重要的硬件设备进行双系统备份处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信息数据的安全[4]。

(四)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主要指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对会计核算实现内部控制,这样就能够实现系统的自我保护。实现内部控制的自我保护,能够充分的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其他的管理制度相比较而言,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五)会计数据输入控制

程序数据输入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决定着整个会计系统信息数据输出的质量,因此加强控制,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准确性和精度。在计算机的输入控制中,最关键的是对程序的控制,并且从原则上来说,应该最大限度的使用计算机程序控制。

(六)数据处理过程控制

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对自己内部的各种数据处理工程实施控制,其中主要包括排序、合并、比较、计算、验证数据以及纠错、访问、维护、更新文件,这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的控制是通过自动化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主要包括检验程序化处理和数据的有效性、控制数据修改、控制数据流程等方面[5]。

三、其他建议

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一方面可以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方式,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进一步的增强企业中内部会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安全性,能够有效的弥补原先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重视开发和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企业电算化人才,这样能够逐渐实现企业电算化系统的智能型和管理型,能够更加快速的促进其发展。

四、结语

为了更好的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建立会计电算化系统,应该从制度控制、组织控制、系统操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控制、会计数据输入控制以及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方面来逐渐完善,这样才能够在内部控制中有效的发挥电算化会计系统的重要作用,另外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的强化以及对相关专业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够全面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安全性,对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瑞生.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2,11:109-111.

[2]胡洁,章旭颖,蒋翠.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2,12:118-119.

[3]刘秀洁,李敏,李倩.浅析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实施[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2:76.

第10篇

[关键词] 电算化;信息质量;控制

电算化的会计系统在提高会计核算速度,简化会计工作的同时,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反映及时性和数据的准确完整性。企业在用浪潮、用友等会计软件核算后,对系统数据的依赖与信赖超过了手工账。因此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是怎样来保证会计电算化后的信息质量。

1 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的信息质量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有不同的意义。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理解,它是指多大程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会计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理解,它是指符合会计准则或制度的程度。因此,我们可以用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满足的程度大小来度量会计的信息质量,主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有用性等。

相关性要求企业做到会计信息要满足不同使用者比如股东、经营管理者、政府部门等的需要。会计信息既要能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也要能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趋势。可靠性要求数据真实可靠,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要符合各自的定义。例如销售材料的收入按规定要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而不是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对企业影响重大的经济业务应该单独进行核算、反映。财务报表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编制,来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及时性要求企业尽快编制、报送年度的财务报表。企业要在会计年度终了审计后尽快报出各类财务报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管理者更需要及时获取财务信息,一年一度的财务报告已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企业实时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计人员编制的信息也需要实时变化。

会计的真实特性要求会计信息能正确反映实时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的所有内容。若会计信息不具有真实的特性,就会损害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会计方面的准则制度、处理信息的程序方法也会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具有不同职业道德水平的财务人员会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不同程度的保证。财务人员根据实时发生的经济业务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处理形成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过程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 对电算化系统的会计信息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信息是人们应用会计核算软件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对使用者有用的数据。它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或行为,这种影响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是潜在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将会计数据分类到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科目汇总、计算、解释和报告后产生的信息,会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会计信息失真会使企业遭受财务损失或是影响声誉,严重时可能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困境。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会计财经法规的一项基本要求。将电算化引入会计工作后,会计账簿、报表等都是由固定的程序生成的,会计人员的工作只是录入会计凭证。

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法》做出了两方面的规定:会计核算软件应与会计制度的规定相符,电脑生成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但是由于软件技术、电脑设备、系统管理及财务人员的原因,尤其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过硬,所以最后自动生成的会计资料可能不太符合要求,存在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电算化数据不同于存储在纸质凭上的数据,对其更改(如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修改)一般不会留下痕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特点使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违法操作有了可乘之机。

3 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控制的手段与措施

(1)首先是财务办公系统。购买一套质量好的硬件系统和适合企业的会计核算软件。硬件由电脑、网络环境及打印机等构成,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基础。一套好的硬件及有安全保护措施的网络环境为产生、输出会计信息提供了保证。会计核算软件是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系统。企业一定要购买正版软件,会计业务多或者业务复杂的公司尽量配置性价比高的电脑,可以和大型数据库链接的会计核算软件;经济内容比较少的企业可选择可链接小型数据库的会计核算软件。在为企业选择会计核算软件时,还要注意软件是否可扩充、软件使用者是否比较多、售后服务质量如何等。企业可以让财务部门比较细致地分析软件的各个模块,并现场演示一套账的操作。企业也可咨询已使用这个软件的其他企业的会计人员。企业在综合考虑此核算软件可满足企业目前及未来的经济业务需要后方可使用。古人言“凡事预则立”,对于会计软件而言,就是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 。设置的方面有企业用到的各级会计科目、初始数据的录入、核算工资的程序、坏账的计提比例、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存货的成本核算方法等。

(2)岗位的职责划分明确,相互牵制。电算化系统下会计工作是由会计人员按照岗位不同分工合作共同操作完成。会计电算化后财务人员的工作基本可以分为会计主管、出纳、银行业务、档案的保管、审核等,所有的财务人员都要承担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在电算化环境下,信息的更改、传输不易被发现,所以会计主管要做好授权工作。各个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主管只对每个岗位授予相应的职权。每个软件使用者都有自己的操作号,每个操作号只能在相应的权限范围内作业。比如出纳不能同时还做记账和审核的工作,做审核的财务人员只能审核,不能修改会计信息,若审核过程发现问题应让相应的财务人员做修改。主管在岗位划分时应尽量把关键的、核心的工作授予能力强的会计人员,这样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制定严格的审核和监督程序。要想提高电算化系统的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信息的审核工作是关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所有相关的输入、输出会计资料(会计凭证、账表等)。因此审核过程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企业应当安排有会计工作阅历的、经济业务熟练的人员负责审核工作。审核工作可划分分为事前的、事中的和事后的审核3类。应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审核,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提高质量。还可以建立二级审核制度,由外聘的或内部的审计人员和会计主管分别进行初审和再审。这样可以避免人为的错误。审核人员不仅要做好信息的审核工作,还要做好相关作业的监督和指导。如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应予以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提高信息审核工作的质量。与此同时,财务部门也应做好部门内的检查工作,如各个岗位的工作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相关管理规定;解决问题是否彻底,即是否存在尚未解决或解决不彻底的问题;各项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等。同时应及时做好会计工作的总结,堵塞漏洞。

(4)加强电脑的安全控制及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为保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有序运行,要做好以下各个步骤的内控工作; 首先登录账套必须经授权人员明确同意,每台电脑应设置开机密码、操作员号及其登录账套的密码。每个上机人员都要设置个人的登录密码,并不定期更换 。离开电脑时应彻底退出会计核算系统,关闭电脑。严禁插入外来的U盘等插件和安装与会计工作无关的运行软件 。财务人员要不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系统查杀病毒。比较重要的会计信息要在两台电脑上进行数据备份,若必要企业可用光盘刻录机进行光盘备份,以防止系统受到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 。此外,要对硬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为电算化会计系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硬件环境。

从会计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由手工做账进行数据的核算发展到电算化核算,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与时俱进的会计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电脑基础常识。企业不仅要培训会计从业人员关于会计软件的知识,而且培训软件日常维护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同时还可以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去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的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经常举办会计知识的比赛和技能拓展等,以此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企业应在这些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以强化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以防止为谋私利作假账的行为发生。对大型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聘用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作为企业的顾问来解决。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对会计信息的审计难度也相应加大,产生了新的问题,会计信息的审计程序和手段也需发生改变。同会计工作的发展历程一样,审计也由原来的手工审计过渡到手工和电脑相结合的审计。在审计时不能仅对其结果进行审计,而且还要对其过程进行审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环境中,由财务人员和会计核算软件来完成会计工作,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也演变成人和核算软件的系统风险。因此企业要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建设,有效地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金惠.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J].洛阳大学学报,2006(3):7-9.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

在了解会计信息系统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系统和信息两个概念。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部分组成,并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称为系统的子系统(也称为模块),它们是系统内能完成某种功能的单元。系统的结构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信息是经过加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对管理者有价值的数据,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收集与输入、加工、存储、传递、输出;会计是一个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特定的部门和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系统。

一、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从会计的整体性观点出发,运用系统的思想、方法、程序、组织和各种技术,将会计工作过程化,将工作方式系统化,旨在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经过加工的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

在一个会计期间,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数据转换为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个过程从接受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是遵循着会计信息的输入、存储和输出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由此形成了会计循环。

会计信息处理按其所用的技术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手工会计处理技术和电算化会计处理技术两种。

会计手工处理技术,会计手工处理技术就是以人的感觉器官作为输入器,用纸相笔把观察到的经济事实予以记录,存储下来,以算盘、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利用一些简单的机械,如收银机等,按照上述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在大脑的指探下,进行分类、记录、计算、分析、检查和编表等一系列数据处理工作。会计手工处理技术的速度受到人们阅读速度、记录速度和运算速度的制约,一般比较缓慢。实行会计电算化,将会大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由于电子计算机有极快的运算速度,会计数据的任何处理都可以由电子计算机完成,而且还能够存储运算结果及运用数学公式,因此其核算工作效率是手工操作无法比拟的。在手工操作情况下,对各种会计数据的计算,每运算一次都要重复操作-次:例如,对于材料采购费用、制造费用等各种共同费用的分配,每次计算一次都要重复操作-次,工作量大、速度慢;在电算化会计下,可以将计算程序和计算公式存入计算机,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即可得到要求的数据这就提高了核算工作的效率,减少了核算工作量。

二、会计电算化

实行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查阅也大大方便于手工操作。在电算化条件下,除了必要的原始凭证以外,各种记账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都可以有磁带、磁盘等作为信息载体,一般企业一年的会计信息,只需1张光盘即可全部存储起来,其体积只占一张纸质账页的空间。在查阅会计档案时,盘片中外存的信息,可以迅速调入内存,立即能从计算机中查阅任何数据。

会计电算化处理技术,电算化会计处理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作为工具,来进行会计数据处理。计算机是一种应用电子技术,它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指令程序,按照人们的意图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并得到预期结果的计算工具。计算机一般由输入、存储、算术及逻辑运算、控制和输出等五个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记忆功能,能连续工作,具有选择、判断以及做出合理决定的逻辑功能,具有多功能的输入、输出设备。电算化会计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融系统论、会计学、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电算化会计一般分为核算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以及会计决策支持子系统。针对以上内容,会计软件主要分为核算型财务软件、管理型财务软件和决策支持型财务软件。用友和金蝶是我国企业常用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根据经营规模、经营性质、财力状况等因素,权衡利弊,选择适合企业的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或其他品牌的财务软件,或者自行开发。

从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机工作的特点看,会计电算化的形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账务处理电算化,这部分的电算化,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完成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的输入、汇总、复核、校对,产生总账、各级明细账和各种汇总表,并处理银行对账、数量核算、外币核算等内容;核算工作电算化,这部分的电算化,主要是在各个单位已选择的会计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工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各种存货的核算、成本的核算、销售的核算等内容;报表处理电算化,这部分的电算化,主要是由计算机从已输入的数据和其他资料中自动生成;管理电算化,这部分的电算化,主要是由企业的会计人员或管理者运用计算机进行财务计划、财务预算、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控制等工作。

三、会计软件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会计软件市场已初具规模,出现群雄竞争的局面。迄今为止,通过各级财政部门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已数百家,商品化会计软件产品品种、版本繁多,各具特点。在不同层次平台上都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当询问哪一种会计软件最好时,你不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没有哪种软件能够满足任何一个组织的需求,但是很可能有几种软件能够适应某--企事业单位的特定需求。购买单位在选择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选择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查与选择:

商品化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统一要求,具有合法性会计工作要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其他财经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对执行和完成会计工作的商品化会计软件也不例外。

商品化会计软件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在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时,还应考查商品化软件在本单位使用是否实用,与其他商品化会计软件相比是否先进。

软件厂家的技术实力、发展前景、信誉和售后服务。软件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产品到达用户手中后只具备了解决共性问题的能力。

属于用户自身特殊要求的功能则需要再同软件开发商共同协商开发,而有些软件甚至还提供给用户二次开发的平台和接口,这些都需要开发商的技术支持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时,必须对软件制造与经销的厂家(或公司)进行考查,看他们的技术实力、发展前景、商誉与售后服务。

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是确定商品化软件的购置费用是否在于系统整个费用中为商品化会计软件所作的预算。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的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于敏.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成功(教育). 2010(05)

[2] 杨明辉,于学刚. 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实践教学的改革[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第12篇

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一、开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改变了会计的信息存贮、核算形式及内部控制方式,对审计也产生了很大的。

①在信息存贮方法上。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审计是针对这些文字记录而言。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完成,会计信息集中存贮在磁性介质上,只留下肉眼看不见的线索。

②在会计核算形式上。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不一定要遵循手工操作方式下的会计核算方式,而是直接输入数据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③在内部控制上。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一般表现为对人的控制,强调职责分清、相互牵制,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纸面信息进行人工核对与检查。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且多数情况以计算机内部控制为主。如果计算机内部控制设置不当,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就给人以可乘之机,甚至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给企事业单位招致严重的损失。

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和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及其内部控制,以证实其会计事项处理的合法性、结果的正确性及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现状

由于各行业各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环境大不相同,应用程序也各具特点。从使用的系统来看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购置商用会计软件。

,商业化会计电算化软件有几百家之多,不同的电算化系统虽然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也有着基本的相同点:①输入、处理、统计、查询、输出及维护功能较完整全面,界面设置较好;②对软件设计过程、程序文本和数据结构采取严格的防范和保密措施,安全性较好;③采用计算机内部控制取代部分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减少了人为因素。这些特点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然而由于各种会计软件的数据库千差万别,其防范保密措施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就给审计人员开发通用的审计软件带来困难。

2、自行开发会计软件。

自行开发会计软件,一般是根据企事业单位自身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研制而成的。如我校某些下属单位的会计软件就是由单位提出要求,请计算机人员编制而成。这些软件使得财务会计后台核算,包括从记账到报表输出、统计查询的全过程自动化,一般具有较强的检测排错功能和统计处理功能,实用性强。但在系统安全方面及内部控制方面需要人工予以辅助来加强系统的管理。比如:有的数据库没有加密,可以随时打开修改数据,就要求管理者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

三、审计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系统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与对手工账簿的审计相比,相应在审计、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对购置的会计软件还是对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内容上都需要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审计方法或措施有所不同。

1、加强对系统内控的审计

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对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必要时可编制内部控制情况问卷,了解系统的内部控制,将它用图示描述出来。

②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侧重于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系统控制是否已经设立、控制的布局是否合理、有无过多或不必要的控制:

A:是否实施了职责分离,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目的。主要包括机开发和维护部门以及系统使用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如凭证的输入与审核应由不同人员担任。这种控制不但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还应在系统中采用密码控制技术,防止越权行为的发生。

B:是否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开发计划,计划是否经过严格审查、仔细和反复调查后才予以实施;在开发过程中是否实施了严格的人员调配;系统的文档资料是否齐全规范,保管制度是否等。这项评价适用于自行开发软件的单位。

C: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接触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文件及系统文档资料;机房是否具有安全保护措施、设备是否具有保护措施等;数据文件是否具有备份措施等。

D:是否建立正确可靠的硬件及软件平台,保证系统正常运作;尤其是系统软件中是否具有错误处理的功能、文件保护的功能及安全保护的功能。如:系统是否自动建立使用系统的人员和活动记录,以备日后检查;存贮的文件是否实施加密措施,以保证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打开文件等等。

E:是否采取了严格的输入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输入信息的可靠性。例如:输入凭证的完整性、是否具有凭证的试算平衡控制、凭证的编号是否按顺序设置,有无重复号码、凭证的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对由计算机发现的错误是否拒绝接受并予以提示,改正错误后重新提交系统并作好错误记录等等。

F: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处理控制措施,来保证会计数据处理准确性、完整性。例如: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执行登账、对账、结账等会计处理操作;系统是否具有防止或及时发现数据出错的措施;对非正常中断是否具有恢复功能;系统是否具有防止非法篡改的功能等等。

G:是否采取了适当的输出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能完整、准确地输出经处理的会计信息。例如:未经授权批准的人不能接触输出资料,打印输出的资料是否进行登记,并经有关人员检查后签章才能使用或予以保管等。

以上内部控制在系统中由计算机内部控制和手工控制组成。不同的系统中设置的程序化控制也不相同,尤其是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在这方面比较松懈,因此对每个系统都应认真检查是否建立了规章制度,用管理来弥补计算机内部控制的不足。

③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是对上条中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认真执行而采取的测试。对计算机内部控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测试,对手工控制则可以采取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手工测试。

④对内部控制进行总评。主要考虑系统内部控制中有哪些比较满意的措施、是否能够通过符合性测试,符合程度如何、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等。

2、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

在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贮于电、磁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账页上,要对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等进行评价,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数据文件审计可以是对打印输出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也可以是对存贮在电、磁介质上数据文件进行审计,前一种数据文件审计与手工会计系统中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审计方法与技术相同,后一种数据文件的审计则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查。通常,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审计效益和审计质量,采用后一种审计方法。即可直接从系统中取得所需数据。

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可以复制它的数据库,直接用计算机语言或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辅助审计程序访问数据库,可对整个数据库或选定的数据进行复核,可有效地执行大量数据的验算、重新分类及汇总工作,可详细地检查数据库的,按指定的标准查找记录,总之,根据审计目的进行计算和处理,并按照审计要求输出审计信息。

对于购置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于软件公司对其软件的设计过程、数据结构采取严格的防范和保密措施,直接打开其数据库的困难较大。但较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都建立了查询、对账、统计或财务、通用报表等功能,审计人员在对被审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时,可利用这些功能完成部分审计任务。例如利用被审系统的查询模块,可以按指定的条件查找数据文件中的数据。

虽然在工作中能利用电算化系统软件自身的功能模块,但其功能毕竟是为会计人员所设置的,对审计人员来说,仍然存在着很多不便。想要打开系统的数据文件则比较困难,因此最好在会计软件中建立标准数据接口,使得不同格式的数据能够转换成同一格式,从而节省审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