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节诗歌

春节诗歌

时间:2022-06-29 21:59:49

春节诗歌

第1篇

迎春花开放

在火红的太阳底下

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

它们惊喜地叩响了

春天的第一道门扉

白云衔来温暖的思念

久违的问候

又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

那些沉甸甸的欢笑

像父亲母亲的双手写满劳动和收获

一杯烈酒

盛满酽酽的乡愁

在迎风的早晨把我醉倒

漂泊的游子

不由得加紧了回家的脚步

我所热爱的少女

已经久未谋面

仿如故园里微微颤栗的蛛网

默默地长成了蚕茧

趁春风还早,我要快快赶路

好问心爱的姑娘一声

爱情她可会在这个春天,开出花来

清透的风,正从远处吹来

那里有少女的香味

带着野百合的私语

在一瞬间绽放

青涩地,爱人的手臂

温柔地缠绕,把你拥抱

拨动春天的琴弦

季节的距离如此强烈无法抵挡

如同大地孕育着希望

我看见乡亲们,在新年的日子里

谈论着往事的收成

细数三百六十五个日子和节气

说到春天

大家的眼里又开出了火焰

那个时候,玉米成串地挂在屋檐下

黄澄澄的喜气

飘满家园,让人看了心里

感觉兴奋而踏实

于是莫名地想起

多年前下着雪的某一天

亲人们合在家门照的一张全家福

碰落了第一滴露水

氤氲开来,它是七彩的

北方的冰雪消融

南方的树木吐绿

嘀嘀的汽车声里

一路开来,那是春天的婚礼

生命中注定抵达的幸福

你要在哪里醒来

倾听圣洁的歌唱

眼前美好的一切

顺手就能摸到的东西

像诗歌和水一样一见钟情

然后在春天里甜蜜地怀孕

可我还是会想起村庄

坐在一片田野上的村庄

向着河流的方向飞翔

莫非是那不停吹来的微风

引得我张望

初长成的小妹

她正站在家园的路口迎接

第2篇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第3篇

立春诗歌日记1:立春

雨雪洗过树山,

东风吹散余寒……

西楼月色浅淡,

灯下情诗几篇。

诗中闲愁不断,

镜里朱颜改变……

醉过风雨几番,

醒来又是新颜。

谁依谁入梦,

谁为谁失眠,

谁在谁心上,

谁知谁遗憾。

都说往事如烟,

炊烟一直不散……

莫道青春已逝,

素颜永驻心间。

一帘暖风柔软,

隐去灯火阑珊……

几曲恋歌唱罢,

回首寂寥难免。

笔锋走眷恋,

酒醉为红颜。

殇雪藏几片,

又把新愁添。

人生难舍是初见,

人间至爱是清欢。

一夜寂寥月相伴,

不尽繁华水三千。

立春诗歌日记2: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立春诗歌日记3:凉州词

(唐代)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立春诗歌日记4:【越调】

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立春诗歌日记5:【越调】

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

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白絮明台骏马。燕飞檐下, 东君乱拨轻纱。

立春诗歌日记6: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第4篇

主持人上场(男)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槐花飘香,柳絮纷飞,奏响一曲春天交响乐。(女)春天是诗歌的季节,春天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仿佛都写满诗意;

(男)这个季节总让人想起,一片片嫩绿的小草,一只只吟唱的鸟儿,一缕缕芳香的泥土,一群群奔跑的孩子。(女)而那些奋发我们前行的诗歌啊,在岁月的流逝中,它们犹如一股美妙的清泉,时时洗涤我们的心灵。(男)金山下,蒲江畔,曲水流觞,(女)阳光沐浴,柳丝含情,绿叶赋诗。(合)且让我们举杯,与春天痛饮,与诗歌畅游,相醉于马高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敬爱的诗人朋友,亲爱的观众朋友,(男女合)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参加马站高中2008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在此,我们感谢您的到来,愿您在这里度过美好温馨的时光。(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莅临诗歌朗诵会现场的嘉宾,他们是: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最衷心感谢

(女)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现场的所有观众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男女合)马站高级中学2008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一(男)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合)春花春水春光春风,春思春寂春归春梦(女)这就是中国的春天,请欣赏《中国的春天》

朗诵者:高一(2)、(3)班同学

二(女)人生是美丽的奇迹,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男)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拥有着美丽的梦想!(合)那就让我们展翅高翔,让我们撑起生命的长篙,让我们启程远航,把命运交给未来,奔向为了,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男)请聆听《相信未来》

朗诵者:高一(5)班

三(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幅北国风光图令人魂牵梦萦,一代领袖毛泽东引领着我们走入了如此多娇的江山画面,请听诗歌朗诵《沁园春.雪》

朗诵者:高二(9)班

四(女)日月轮回,潮涨潮落,万事万物都有开始和结局。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注重自身生命的过程,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朗诵者:高一(1)班

五(男)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让我们把对春天的憧憬编织成一曲曲美妙的歌曲,唱响马高的校园。下面请欣赏《春天组诗》

朗诵者:高二(1)班

六(女)走进雨中,就走进了生命中最真的路!倾听雨中,才能结识丁香一样的姑娘!

请欣赏:诗歌《雨的印象》

朗诵者:七年(5)班

七(男)面对着清风,请把自己的诗情,留给春天的黄昏。面对着自己,请把心中的畅想,飞越渺茫的梦海。请欣赏:《清风吹断春朝梦》

朗诵者:八年(6)班

八(女)运动场上有你们地飒爽英姿运动场上有你们地拼搏身影你象一只雄鹰,翱翔在晴空之中你象一匹骏马,驰骋在战场之中(合)我们为你欢呼跳跃我们为你骄傲同学们,在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2008北京奥运之际,让我们心怀奥运,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吧(男)下面请欣赏由高二(7)班范青青、洪星星同学给我们带来《奥运之心》诗歌朗诵

朗诵者:高二(7)班

九(女)爱你,有时并不需要言语,文明的行为,是最好的诠释;爱你,有时并不需要表达,回响的歌声,是最好的慰藉。请聆听《英雄赞歌.枝》

朗诵者:高二(2)班

十(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请欣赏:现代歌曲版《再别康桥》

十一(女)春天的阳光是多情的,它用叶的浓清,花的娇艳和风的缠绵为我们编织着迷人的梦境。让我们用喜悦去寻找春天的阳光,用欣慰去感受春天的温暖。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一树春天》

朗诵者:高一(4)班

十二(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新的开始,春天是新世纪的希望。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我的祖国,我要用太阳金色的语言,用心海浩瀚的蔚蓝为您写一首诗;请欣赏祖国诗歌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朗诵者:高二(3)班

十三(女)春天里,我们每天的感受都是新鲜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也是一种心情;更是来自心灵的一支歌。请聆听由高一(7)班李晓静同学给我们带来诗歌朗诵《像是一支歌》

十四(男)苍翠的高山,沉默不语,那是您的光辉形象,比它伟岸。(女)挺立的松柏,聆听您的英雄事迹,在您面前,才显得那么渺小。(合)让我们深怀一颗崇敬和感激的心,来缅怀先烈,告诉他们,我们永远记着你们!(男)下面由叶莹秀、黄慧彬同学给我们献上《阵亡将士纪念日》

第5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而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反复四次叩问,一次次触痛儿童柔软的内心,这是儿童对战争的控诉与抗议。其实残酷的战争摧毁的岂止大海、沙漠、星空、草地,还有山川、平原、森林、田野……它无孔不入,它摧毁了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于是,诗人在最后一个小节发出了内心的希望与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读读诗尾这个省略号吧,有人说从中还读出了诗人希望给孩子们一场快乐的球赛,一顿幸福的晚餐,一个温暖的家……是啊,我们多么希望孩子们能拥有这美好的一切。但此时此刻,诗人希望与祈盼的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课桌原本就是平稳的,教室原本就是洁白的,可如今这成了诗人心中的希望与祈盼,那是多么揪心,多么酸楚啊!

基于以上解读,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朗读,读准4个生字,读通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2.通过“角色对读”“台阶图示阅读”“师生改编读”“模仿练笔”,体会诗歌表达的方式与表达的情感。

3.通过质疑与拓展朗读,感悟“春天”的特殊含义。

围绕以上目标,我预设的教学板块如下:

第一板块:课前聊读,走进“春天”

1.提问:看到“春天”一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2.阅读几首关于“春天”的童诗。(《春天》《春天被卖光了》)

(设计意图:“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语,儿童对于春天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亲近与喜爱。课始,让儿童与“春天”对话,唤起流淌在他们心中的那一份甜甜的欢歌笑语、追逐嬉闹……在这份暖暖的积蓄之下,再推荐儿童读两首关于“春天”的童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金波先生的《春天》,感受童诗里“连环扣”的乐趣;以猜猜题目的方式读金子美铃的《春天被卖光了》,感受童诗的奇思妙想。)

第二板块:课始预学,读准字音、读懂内容

1.出示课文题目:《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请学生读题。自由朗读。指名分小节朗读。

2.交流讨论: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意图:踩着“春天”的步伐,走进一首题目带着“春天”的诗歌,开启“春天”之旅。)

第三板块:课中探学,读出感情、读会形式

1.品读诗歌第1~4小节。

(1)分组听写词语。

A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B组:战舰、水雷、坦克、大炮、导弹、地雷。

(2)同桌对读,发现这两组词语背后隐藏着的诗歌表达的特点。(板书:对比)

(3)比较,画出“这究竟是为什么”,结合男女生对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板贴:这究竟是为什么;板书:反复)

(4)依着“词语卡片台阶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及第2~4小节,体会不同朗读方式下情感表达的不同。

如“上楼”的台阶:

(5)追问想象:战争摧毁的岂止是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还有……请学生模仿练笔。

(预设意图:诗歌教学始于“读”,也成于“读”。两组词语对读,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美好的景象与四起的硝烟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体验对战争的恐惧;四次角色对读,学生感受到四次追问形成的非同寻常的反复,在反复中体验对和平的渴望。“台阶图”式的导读,通过“上楼”“下楼”“忐忑楼”的朗读,让原本抽象的朗读指导变得可视、可思,继而在朗读中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语文思维。)

2.品读诗歌第5小节。

(1)引言朗读。请学生齐读第5小节。

(2)聚焦词语。师:如果聚焦一个词语,你会把目光定格在哪儿?(请学生圈词并说说理由,学生板书词语)

(3)师生合作朗读第5小节。

(预设意图:在学生交流写作内容之后,教师蓄势而引:战争摧毁了原本美丽、宁静的家园,战争夺走了原本自由、快乐的童年。据统计,从1990~2003年,在这短短的13年间,就有200万儿童因战争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平均每天有400多个孩子因战争离我们而去。让我们走进诗歌,听听这一刻我们共同的心声……于是在这五分钟的教学板块中,学生从朗读到定格词语,再到朗读,经历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真切切的阅读体验,最后在教师引领下回环诵读,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呼唤。)

第四板块:课末拓学,读懂“春天”

1.回读题目,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读懂“春天”的含义。

2.拓展阅读《春日》,感受这个“春天”的梦。

第6篇

春天如约而至,春天的诗歌在空气中传播,让我们朗诵一首美妙的诗歌,赞美春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1主持人上场(男)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槐花飘香,柳絮纷飞,奏响一曲春天交响乐。(女)春天是诗歌的季节,春天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仿佛都写满诗意;

(男)这个季节总让人想起,一片片嫩绿的小草,一只只吟唱的鸟儿,一缕缕芳香的泥土,一群群奔跑的孩子。……(女)而那些奋发我们前行的诗歌啊,在岁月的流逝中,它们犹如一股美妙的清泉,时时洗涤我们的心灵。(男)金山下,蒲江畔,曲水流觞,(女)阳光沐浴,柳丝含情,绿叶赋诗。(合)且让我们举杯,与春天痛饮,与诗歌畅游,相醉于马高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敬爱的诗人朋友,亲爱的观众朋友,(男女合)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参加马站高中--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在此,我们感谢您的到来,愿您在这里度过美好温馨的时光。(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莅临诗歌朗诵会现场的嘉宾,他们是:……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最衷心感谢

(女)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现场的所有观众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男女合)马站高级中学--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一(男)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合)春花春水春光春风,春思春寂春归春梦(女)这就是中国的春天,请欣赏《中国的春天》

朗诵者:高一(2)、(3)班 同学

二(女)人生是美丽的奇迹,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男)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拥有着美丽的梦想!(合)那就让我们展翅高翔,让我们撑起生命的长篙,让我们启程远航,把命运交给未来,奔向为了,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男)请聆听《相信未来》

朗诵者:高一(5)班

三(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请听诗歌朗诵《沁园春·雪》

朗诵者:高二(9)班

四(女)日月轮回,潮涨潮落,万事万物都有开始和结局。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注重自身生命的过程,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朗诵者:高一(1)班

五(男)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让我们把对春天的憧憬编织成一曲曲美妙的歌曲,唱响马高的校园。下面请欣赏《春天组诗》

朗诵者:高二(1)班

六(女)走进雨中,就走进了生命中最真的路!倾听雨中,才能结识丁香一样的姑娘!

请欣赏:诗歌《雨的印象》

朗诵者:七年(5)班

七(男)面对着清风,请把自己的诗情,留给春天的黄昏。面对着自己,请把心中的畅想,飞越渺茫的梦海。请欣赏:《清风吹断春朝梦》

朗诵者:八年(6)班

八(女)运动场上有你们地飒爽英姿运动场上有你们地拼搏身影 你象一只雄鹰,翱翔在晴空之中 你象一匹骏马,驰骋在战场之中(合)我们为你欢呼跳跃我们为你骄傲同学们,在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北京奥运之际,让我们心怀奥运,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吧(男)下面请欣赏由高二(7)班范青青、洪星星同学给我们带来《奥运之心》诗歌朗诵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2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在这枫叶飘飘的晚秋,我们在这里相聚一堂,隆重举行由语文组、校团委和教导处合办的“秋之韵”大型诗歌朗诵会,这是很及时的。同学们,秋天,不仅是农民丰收的季节,而且是你们丰收的季节,当然也是诗歌丰收的季节。你们,作为青春少年,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诗歌的未来。

可是,现在这个物质极度膨胀的时代,诗歌离却我们越来越远,曾经一度被称为“诗国”的中国似乎已经成为历史。诗歌生存的土壤正趋于消亡。谁来作诗,谁又来读诗?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诗歌仅仅存活于所谓的诗人圈子和大学的中文系里,其处境尴尬到了极点。

同学们,让我们救救诗歌吧!你们是中国未来的知识群体。有朝一日,你们之中有人必会成为某一学术领域的精英,当然其中也不乏诗人的诞生。你们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学校这次举办本次活动,主要基于下面的考虑:一是为召唤诗歌复兴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让当代诗成为继《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再度崛起,让当代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二是为学习借鉴大家的文学性格、陶冶大家的性灵、铸造大家的诗魂;三是为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为诗歌感情地飞扬插上伶俐的双翅。

就说这些吧,最后祝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3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在这黄叶飘飞的季节里,刚刚送走了荣耀至极的期中工作总结大会,又迎来了由校德育组、团委和语文组联办的异彩纷呈的“感恩践行”大型诗歌朗诵会。借此,我代表所有心怀感恩的人向这次活动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筹备、组织盛会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积极踊跃参与的同学表示诚挚的祝福!这是一次很重要的盛会。为了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营造知恩感恩的良好氛围,陶冶师生的精神世界,全方位展示公中人的风采,经过领导的大力支持、组委会的充分酝酿、周密筹备、精心安排,隆重推出了这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这是一次很及时的盛会,曾几何时,拒绝感恩已经成为一种道德癌症,这几乎成为一种可怕的时代病!传染病!让人们对善良变得麻木。对付出变得冷漠!今天,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会感恩!对抗冷漠、改变麻木!

这是一次绽放美丽的盛会!学会感恩,你的心境会因感恩而舒展,相貌会因感恩而美丽,人格也会因感恩而升华,学业更会因感恩而上进。会感恩的人幸福和快乐不会失意,会感恩的人常常充满生机与活力。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公平中学的花草楼宇间,弥漫着浓浓的感恩的气息吧,让我们学会感恩,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受到融融的春意。让我们常怀感恩的心,让公平中学成为温暖的大家庭。这是我的希望,也是本次活动的宗旨。最后,祝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我校第十三届诗文朗诵会取得圆满成功!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4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轮花好月圆日。走进十月,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看金秋;投进国庆,我们有一样的感慨发自肺腑。长江,黄河,惊涛裂岸中国,我们为您激昂的颂歌;泰山,黄山,刺破青天为您捎上征服的欢乐。全中国都在喝彩,全球都在雀跃。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5天空,一道曙光

划破云彩,一枚勋章

在来年的春天闪闪发光

世间万物,沉醉

在母亲的怀抱,这个冬天

雪花,仍在天空自由飞翔

只是又多了个,春的暗红

冬天的呓语,已经为

春天,刻好了一枚勋章

和平鸽,也为大地送来了

春天平安的信件

春天的种子

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

生根,发芽儿

在冰雪的覆盖中

静静守候,等待春天开花

春天,朝我们缓缓走来

冬眠的银蛇,憨憨的沉醉

蜷缩在,母亲挚爱的心窝

雪花为它们装饰了梦幻殿堂

将逝的冬天

为来年的春天,刻好了

一枚延续的勋章

我的心随着冬天,

已埋入这,冰霜的土壤

第7篇

关键词:郭沫若 诗歌翻译 等化 深化 浅化

一、引言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诗歌言情表志的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而言,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也正因为如此,在诗歌翻译中,意象传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意象的传达。然而,在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达与重构却是最难的任务。因此,如何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意象,这是每个诗歌翻译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翻译的艺术》中,许渊冲教授提出了翻译的“三化论”。他认为,在诗歌翻译中传达原诗的意象美时,可以酌情采用深化、等化和浅化的方法。因此,本文拟从“三化论”的视角,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方法,对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意象重构进行鉴赏。

二、等化手法

所谓“等化”,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词汇表达的意义直接对等译成译文中的表达,比如“tree”译为“树”,“father”译为“父亲”。在诗歌意象重构的过程中,如果意象为中西文化中都有的事物,且措辞为普通用词的时候,等化翻译是较好的选择。

例如,苏格兰诗人Thomas Campbell的诗歌《生命之川》中的名句“A day to childhood seems a year/And years like passing ages”,郭老译为“儿时的一天如同一载/一载如同几个朝代。” 此处,作者着重描写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生命的历程流逝之快的感觉。其核心语义词汇“day”译为“天”,“year”译为“载”,“ages”译为“朝代”,都属于等化翻译。这种等化手法,紧扣了核心词汇的基本语义,确保了原诗内容和译诗内容基本等同,较好地重构了原诗的意象。

在《英诗译稿》中,我们也发现了个别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英国诗人Thomas Nash诗歌《春》的第二节开头两句“The palm and may make country houses gay/Lambs frisk and play, the shepherds pipe all day”,郭老译为“榆柳呀山楂,打扮着田舍农家/羊羔嬉游,牧笛儿整日价吹奏。”此处,普通词汇“palm”和“may”,也属于本行诗歌的核心意象,其基本意义就是“棕榈树”和“山楂树”,但是郭老将这二者译为“榆柳”,意即“榆树和柳树”。此处的普通词汇,表达了核心语义,理应采用等化翻译的方法,但是郭老的处理,却明显完全替换了原诗的意象,这不能不说是本诗翻译的遗憾之笔。

三、深化手法

吕叔湘先生在《中诗英译比录》的序中说,“严格言之,译诗无直译意译之分,唯有平实与工巧之别。……所谓平实,非一语不增,一字不减之谓也。”(许渊冲, 2006:82)换而言之,诗歌的翻译讲究变通。深化,则是变通的手法之一。所谓“深化”,就是将普通名词转化为更具体的普通名词,或者将一般的东西转化为特殊的东西。例如,英国诗人Thomas Nash 的诗歌《春》第一节的一二句“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郭老译为“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处处都有花树,都有女儿环舞。”此处,原文的“thing”这个单词,本就是个表意模糊的抽象词汇,意思类似于汉语中的“东西”。郭老根据上下文语境,将其译为具体可见的“花树”。这样一来,原本抽象死板的词汇,因为这一变通,顿时鲜活起来。因此,此处的翻译,是为“深化”。

深化是诗歌意象重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碰到一些专有名词、典故或者含有特殊文化意味的意象时,常常采用深化的手法。例如,苏格兰诗人Thomas Campbell的诗歌HOHENLINDEN,郭老就译为“荷恩林登之战”。HOHENLINDEN,本是巴伐利亚慕尼黑城东32公里处的一个村庄名称,对于这个专有名词,郭老并没有采取简单的音译手法,而是根据历史实际,译为“荷恩林登之战”,这是因为该诗描写的是1800年莫罗将军率领的法国莱茵集团军与约翰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多瑙集团军在该处进行的一场战役。这样的深化译法,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开门见山地明晰诗歌内容。

此外,在《英诗译稿》中,我们也发现,郭老有时候为了特定的节奏,音韵谐和或者诗行排列等,也对原意象进行了深化处理。例如,上文提到的英国诗人Thomas Nash 的诗歌《春》第一节的第一句,原文的普通用词“king”,郭老就深化为“尧舜”。这样的处理不仅给读者带来了特有的中国文化意象感,而且读起来更加音韵和谐。这是因为原文的“spring”和“king”本就押尾韵,译文的“春”和“舜”同样的韵母相同。由此可见,郭老的翻译,可谓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

四、浅化手法

在谈及浅化手法时,许渊冲(2006:85)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之一中的头两句“娉娉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美国诗人Witter Bynner就翻译为“She is slim and supple and not yet fourteen/The young spring-tip of a cardamom-spray.”原文的“二月初”被简化为“春天”,就是浅化的手法。

“浅化”,简而言之,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具体的或者特殊的东西一般化或者概括化。一般而言,如果原文的表层和深层之间有距离,或是译文和原文“意似”并不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就可以采用深化或者浅化的变通方法。且看英国剧作家兼诗人Thomas Nash诗歌《春》的第三节一二行“The fields breathe sweet, the daisies kiss our feet/Young lovers meet, old wives a-sunning sit”,郭老翻译为“郊原荡漾香风,雏菊吻人脚踝/情侣作对成双,老妪坐晒阳光”。原文“young lovers(年轻的恋人)”,郭老就将其简化为“情侣”,是为浅化的手法。此处的浅化,诚然保证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但是却没译出“young”(年轻)和“old”(年老)的语意对比关系,不能不说是玉中之瑕了。

在《英诗译稿》中,这样的“浅化”手法并不是很多。其实,在诗歌意象重构时,如果人为的将原诗具体的意象简单化或者概括化,本身就有损原诗意象的内涵之美。但是,在碰到原诗的意象带有典故或者特定文化意蕴而译文中又找不到对等的表达,或者该意象直译到译文中会带来不同意象感时,浅化则是较好的选择之一。例如英国诗人Robert Bridges的诗歌《春之女神着素装》的第二节“White butterflies in the air/White daisies prank the ground/The cherry and hoary pear/Scatter their snow around”,郭老译为“粉蝶空中时蹁跹;延命饰郊原;樱桃梨树共争妍,四处飞花如雪片。”细细品读原诗,我们发现几乎是一片“白色,”第一二行的“white”,第三行的“hoary”和第四行的“snow”都带“白色”之意。但是,这一“白”的意象,我们发现,郭老采取了多元化的手法来翻译。“白色的蝴蝶”转化为“粉蝶”,而“白色的”则浅化为“延命”。这是因为在西方,白色象征着纯洁与高尚,比如新娘结婚时穿的婚纱就是白色的。但在中国文化中,白色给人的联想大多是与死亡有关,如葬服大多数都是白色,白菊也通常用来哀悼。

五、结语

从某种意义而言,意象就是诗歌的灵魂。因此,意象的重构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诗歌重构的过程中,某种形式的变通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郭老的《英诗译稿》来看,等化、深化和浅化,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诗歌意象重构的理想手法。

参考文献:

[1] 郭沫若. 英诗译稿[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 胡小曼. 郭沫若《英诗译稿》的创造性叛逆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3]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第8篇

一、体味现代诗歌提高朗读水平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其承载的内容也是丰富、高度浓缩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味、揣摩,朗读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学情,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教师范读,或是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听名家朗读,让学生感受朗读要领,体会诗歌情感,领略诗歌意境之美。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读,然后把握背景、理解内容之后再读,通过名家的朗读对比、感受。让学生说说从名家范读中听到的诗歌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二、感受现代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在现代诗歌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把握。当然,我们不能按照现代散文、小说那样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肢解的方式让学生提高概括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不能像文言文学习那样逐词逐句地翻译。要引领学生带着情感、思想去分析诗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谈谈个人对诗歌中的词句甚至情感的独到理解,如此,他们就能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如让学生理解《雨巷》中首尾两节“逢着”和“飘过”的含义,从而体悟诗歌中表现的两人相逢却又离散的让人痛苦的情愫。再如《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写景角度的变化;《相信未来》中暗喻、反复手法的好处;等等。

三、领略现代诗歌掌握前后联系的方法

现代诗歌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前后联系地看待现代诗歌。

的《沁园春・长沙》延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其一韵到底,但在平仄上又有变化,相对而言通俗易懂。在学习时可前后联系,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写了秋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中“染”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变化。将《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进行对照学习,这里的“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关系,情景交融,表现出离别的凝重离愁,从而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再如《再别康桥》一节一韵,在意象的选取上又继承了传统。食指的《相信未来》通过不同含义的意象选择来表达情感。我们可以从它们与古代诗歌的联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和诗意的隽永。

四、品赏现代诗歌提高理解能力

近年来有些省份的高考语言运用仿句题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的转换形式。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5小题,对“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进行仿写,就是一道现代诗歌的仿写题。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现代诗歌进行研究,这样的题目就难不倒他们。

近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题已经占主流,其中一些材料就是现代诗歌或是其中的节选。如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材料就是聂沛的《手握一滴水》,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阐释后,以“水”为话题进行写作。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材料中的第二则材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选自艾青的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如果学生读过这样的诗歌,理解过这一诗歌的主题,就能很快地审出“忧与爱”的写作角度。

五、从现代诗歌中挖掘写作素材

第9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大家好: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

今天,恰好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从此,将告别冬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在这个吉祥喜庆的日子,咸阳市作家协会、咸阳市文化促进会、几于道茯茶共同携手,在这里举办《春在咸阳》诗歌朗诵会。

这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活动,也是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文化下基层的具体措施。

今天到会的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骏民、市文联主席王民安、市作协主席杨焕亭、几于道茯茶董事长李玉生。欢迎你们!

有咸阳市各位作家、诗人、朗诵家和文学爱好者,欢迎你们!

有咸阳师范学院和陕西中医学院文学社团的师生们,欢迎你们!

今天,是《春在咸阳》诗歌朗诵会。我们欢聚一堂,歌颂祖国、歌颂青春、歌颂春天。

首先,请欣赏诗朗诵《致春天》,作者杨焕亭,朗诵江河。

春天,是心的梦想;春风,是季节的骚动;小草绿了,听见春的脚步;花儿开了,闻到春的气息;蝴蝶来了,唱着春的歌谣。请听诗朗诵《踏着春天的舞步》,作者董信义,朗诵王静。

母亲,是伟大的,她给了我们生命,并且哺育我们成长;太阳是伟大的,它给了万物生命,并且让万物生长;母亲,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太阳,始终是万物的自豪。感恩他们,就要爱他们,爱,就要大声的歌颂。请听诗朗诵《太阳,我的母亲》。作者陆子,朗诵陈芳。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最美的是母亲,最亲的是故乡。忘不掉的故乡人,剪不断的故乡情。如果说文字,是诗人的春天;那么故乡,就是游子的春天。请欣赏我市著名诗人宁颖芳的诗歌《故乡》,朗诵霍小平。

一支新绿悄悄走过窗前,一道印痕是那远去的爱恋。不要你成就时的桃红杏黄,只要你未嫁时的一抹新妆。盼你再次走过我的窗前,驻足回眸那怕一瞬。请欣赏诗朗诵《春》,作者吴晓琴,朗诵李卉。

是的,春天应该有花,有新芽,有绿叶,以及暖暖的风。它是播种和希望,它是孕育和喜悦,甚至可以是婴儿的哭声和哭声里满满的清泉。请欣赏诗朗诵《在春天》,作者胡伟群,朗诵胡伟群。

春天是迷人的,她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谈笑风生。咸阳湖是迷人的,她像一个美丽的女神,静卧在渭水之滨。讲不完千年秦都的神韵,道不尽渭城朝雨的深情。咸阳湖的春天,就是咸阳的春天,长在北国,却是秀美的江南。请欣赏诗朗诵《咸阳湖的春天》,作者赵博,朗诵赵淑红。

春天来了,春风吹过,绿了田野、清了渭河。它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它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让我们敞开胸怀,拥抱春天,让我们抬头仰望,放飞梦想。请欣赏诗朗诵《春在渭河岸边走过》,作者郭忠凯,朗诵刘铭。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咸阳,有这样一位小女生,8岁开始发表作品,12岁加入省作家协会,14岁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在《诗刊》《美文》《绿风》《延河》等发表作品100多篇,多次荣获全国征文比赛大奖。她就是渭城中学学生高一宜,请欣赏她的诗歌《知名不具》,朗诵者高一宜。

第10篇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少先队员来到野外植树,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活场景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首现代诗歌,描绘了少年儿童美好的童年生活,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展示积累,激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树木的成语、古诗、谚语、歇后语等,现在让我们先来展示一下关于树木的古诗吧。(出示古诗《咏柳》、《大林寺桃花》等,齐读。)

2.除了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呢?(学生交流。)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先检查生字的预习,再美读词组。

和煦的春风 轻快的脚步

青翠的小树 快乐的音符

清新的空气 美丽的版图

绿色的希望 参天的大树

2.读诗歌第一、二小节。

(1)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去植树时的心情很高兴?(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3.从课文中,你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谁能读给大家听听。(同桌交流,然后指名读出诗句。)

出示课文描写树木作用的三小节诗歌,指导朗读。

4.你还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吗?(学生结合平时了解的课外知识和生活中的相关体验自由交流。教师小结植树造林的诸多好处。)

5.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感情朗读:“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6.你能用有感情地朗读告诉老师,你已经能很熟练地朗读这首诗了吗?(检查朗读,多种形式诵读诗歌。)

7.练习背诵课文。在多读的基础上,个人练习,个人或小组分节“开火车”背诵,最后达到当堂能背诵课文的目的。

【评析:不断品读诗歌中的语言,是理解诗歌内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诗歌的品读过程中能体会作者情感,边读边悟边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融为一体,这才是品读诗歌完整的过程。在教学时,强调的是把诗歌语言还原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树木的用处和植树的快乐,这是对诗歌内涵的进一步内化。】

三、植树动员,训练表达

1.家庭动员:同学们,春天到了,眼下正是植树的最好时机,你愿意为家乡添一片新绿吗?赶快动员家里的亲人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吧!想一想:你将怎么动员他们?注意讲清植树的意义和好处。

2.社会动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呢?(写标语、做广告、分小组各家各户宣传……)那么,用你擅长的一种方式来动员大家吧!

3.集体评议:谁的动员方式最巧妙,效果最有效。

【评析:“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句话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前后照应。这句话很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号召少先队员在大好春光里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号召,并能把这种号召传递开去。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形式多样,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延伸课外,亲身体验

师: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大家植树的热情。春天里,你最想植下一棵什么树呢?请利用你课前搜集的资料,把这种树木介绍给大家。

第11篇

《春望》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 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 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胜利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学生讨论并说出诗歌的大意。

2. 思考下列问题:

第12篇

摘要:“张力”是现代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叔叔的单片眼镜》是华莱士・史蒂文斯的一首长篇诗歌,该诗在措辞、句式、意象构成的意境上充满张力,表达了诗人面对人世变幻、命运无常坚持采取淡然的人生态度,并在爱情与生命之外找到诗歌这条永恒之路这一主题。

关键词:华莱士・史蒂文斯 《我叔叔的单片眼镜》 张力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045-02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是二十世纪美国现代派诗人,与庞德、艾略特、弗罗斯特、威廉斯并称美国现代派诗歌“五巨擘”。“在美国,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引发了批评工业,该工业生产的文章数量多到可以从史蒂文斯批评再生产出史蒂文斯批评的批评”。但是中国研究史蒂文斯及其诗歌的热情远不及国外,可喜的是,2007年国内出现了第一部史蒂文斯研究专著,即黄晓燕的《华莱士・史蒂文斯诗学研究》。

《我叔叔的单片眼镜》(Le Monocle de Mon Oncle,1918)是史蒂文斯早期诗集《簧风琴》(Harmonium,1923)中著名的一首,写在史蒂文斯三十九岁的时候。它是一首由十二小节、每小节十一句组成的长诗,戏剧性地展示了一位四十岁学者徘徊在浪漫爱情幻想与老之将至现实边缘时产生的内心矛盾与自我叩问,进而引发了对生命循环、诗歌创作、自然与艺术乃至人生现实意义的思考。不少国外批评家关注过该诗,如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诗题中‘我的叔叔’(Mon Oncle)就是史蒂文斯本人,透过‘单片眼镜’(Monocle)看到的是他四十岁时的情欲观”;海伦・文德勒认为该诗反映了诗人“婚姻理想的破灭”:杰汉・拉梅查尼则认为“《我叔叔的单片眼镜》属于史蒂文斯早期诗歌中‘自我哀叹式’的一首”。

一 张力概念界说

“张力”(tension)作为文学术语最早由新批评主将之一艾伦・泰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提出,由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来。他认为“诗歌的意义是其张力,是诗歌中能包含的所有外延和内涵构成的有机整体”。新批评派诗学开创了“张力诗学”的先河。此后,“张力”作为现代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不断得到发展。英国学者罗吉・福勒把文学批评中的“张力”界定为“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和摩擦”,认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突和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并进一步指出,“在二十世纪的文艺理论中,该术语频频出现,这反映了当前作家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心理、社会以及作为表达手段的语言结构之内的张力”。由此可知,产生张力的基本要素是冲突和对立,即矛盾的存在。

二 张力在《我叔叔的单片眼镜》中的具体表现

措辞中显张力。诗歌的措辞通常表现在词汇的选择上。诗歌第一节“天空的母亲,云雾的女王,/噢,太阳的权杖,月亮的王冠,/没有什么,不,不,决没有什么/像两个攻杀的词语撞击的锋刃。”中“天空”与“云雾”、“太阳”与“月亮”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云雾”遮挡“天空”,“太阳”与“月亮”各司日夜:此外“母亲”、“女王”、“权杖”、“王冠”这些具体的、代表“统治和力量”的辞藻与“没有”、“不”这两个表示否定和拒绝的词在较量“像两个攻杀的词语撞击的锋刃”。词与词之间的攻杀是诗人内心矛盾思绪的反映。内心挣扎的“我”于是“真希望我是块石头,但有头脑。/思绪喷出泡沫的大海。再次把她/这些贼亮的泡泡儿,偷冒出来”。“石头”与“有头脑”是一个矛盾体,“我”希望自己像石头那样没有感情,又想“有头脑”用来幻想那从大海里偷冒出来的“贼亮的泡泡儿”,即指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诗歌第四节的措辞同样具有显著的张力特点:“酸涩”与“清甜”是一对反义词,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更重要的是,这两个词本身又具有丰厚的内涵意义。“清甜”指夏娃未品尝智慧之果、人类之祖尚未堕落之前伊甸园生活的甘冽,也可以指诗人理想婚姻未破灭之前生活的甜美;“酸涩”则指人类被赶出伊甸园之后生活的苦涩与艰辛,也影射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张力也表现在诗歌第六节的措辞中:“画湖泊”字面意义是艺术家进行创作,在诗歌中的内涵意义是“性欲的比喻”。湖泊的颜色变化不定,如同登徒浪子年轻时对待艳情的态度,但当他们“头发渐秃”时,那“易逝的”众蓝终被“根源的”、“遍布世界的”灰蓝所取代,前后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形成了对比。深入思考还可以发现:“易逝的”同样可以用来指诗人对创作灵感和想象力衰弱的感叹,而那“根源的、遍布世界的灰蓝”可以指现实的物质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经历的越多,想象力可能就越来越薄弱,诗歌创作也变得越来越艰难。这种矛盾情感在“我”体内大行其道,相互撕扯。

句式中显张力。诗歌张力还体现为诗意和诗句表现之间的冲突,在诗中表现为诗句形式上的发问和作者实际上的无疑或不求作答相对立。如第一节中的“或者说,我是在嘲弄我自己?”虽然是问句,但是肯定了诗人在诗中持“嘲弄”的语气,具体体现在诗歌其它诗节中,此处只是通过形式上的发问为整首诗奠定诙谐的基调。第二诗节中诗人问道“我要抚平这布满褶皱的东西吗?”,联系第一诗节“这布满褶皱的东西”可能是被“我”扔掉的写满矛盾之词的纸团或者就是诗人创作时不断修改的诗稿,联系该问句后面的诗句,又可以把它理解为“我”那开始老去的生命迹象。接着在第三节中,诗人的思绪飘到古老而遥远的中国,问道“那么,坐在山中池畔,古老的/中国人梳妆打扮,或在长江上/精研胡须,他们是否并无所求?”。答案当然是有所求,就像日本画中的美人探索爱的目的、在巴斯温泉泡澡的美人为追求青春不老一样,中国先哲或隐士归隐山林也有他们的目的。同一诗节中诗人写到“自然中竟未留下一缕卷发,/莫非所有的美发师都白活了吗?”、“为什么,对这些勤奋的鬼魂/毫无怜悯,你云鬓纷乱地从睡梦中走来?”这里“卷发”指诗歌等艺术作品,“自然”是诗歌创作的源泉,“美发师”则指代诗人、艺术家一类的创作者,他们不断地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的灵感。但是,人的生命有限自然无限,诗歌永远不可能反映整个自然界。“云鬓纷乱”指凌乱的未经改造的大自然,这对诗人既有诱惑力又充满挑战。诗人只有像“勤劳的鬼魂”那样上下求索才有可能有所收获。最后在第九诗节中,诗人问“可我去哪里寻找/华丽之极的乐章,可以配上这伟大的颂歌?”意思是找不到“华丽之极的乐章可以配上那伟大的颂歌”,表明诗人对诗歌的崇拜以及对自己创作灵感枯竭的极大担忧。就是在这些反反复复的叩问中,诗人的思绪此起彼伏,虽然一切都可能被历史淡忘、被大自然埋没,但是诗歌对“我”来说依旧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最高的追求。

意象造成的意境张力。“在真挚而强烈的感情的刺激下, 诗人的主观与外界的客观猝然结合在一起,‘情与景会,意与象通’――这就是意境”。《我叔叔的单片眼镜》第二个诗节描绘了一副送别图。这一诗节里“红鸟”在“风”、“氤氲”、“羽翅”的“歌队”里寻找“席位”,其中,“风”、“氤氲”、“羽翅”组成的“歌队”代表诗歌,诗人把自己比作在歌队里寻找一席之地的“红鸟”。然而寻找到席位的那一瞬间,“我”泪如雨下,因为“我”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等待我的是作别。“继承人们”开始围绕在“我”身边。“我”向“春天”问好,可是回应“我”的却是送别的骊歌。“春天”再也不会越过“子午线”了,“我”人生的“春天”已一去不复返了。“春天”原本是生命力勃发的象征,但在此情此景中,“春天”对我来说,却是心灵的刺痛,因为那代表人生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我”的春天已经定格在过去,不再重来。通过“红鸟”、“继承人”、“春天”等意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叹。诗歌第八节勾勒了一幅丑态百出的漫画,诙谐的背后掩藏着深刻冷静的人生哲理。诗人用自嘲的语气将自己和爱人幻想成两只成熟、变形、丑陋的金葫芦,而老天毫无怜悯、笑哈哈地看着我们进入人生的冬天,下起无情的冬雨将我们的尸骨腐蚀。但是对比这两个诗节,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节都写生命的衰落,但是前后诗人的心态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二节诗人对死亡持恐惧和悲观态度,第八节诗人开始正视和嘲笑死亡,认识到宇宙中生命万物之渺小,自然法则之无情与永恒。诗歌第十节通过不同的意象将“我”和“幻想的阔少”做了对比,说明史蒂文斯独特的双重身份。诗歌创作对他来说是一种业余爱好,并不是专业,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在文坛也是名不见经传,“被发现”也是四十几岁以后,可谓“大器晚成”。虽然“我”和“幻想的阔少”一样都是“自耕农”,都写诗,但“我”不认识“魔法树或香枝”也“没见过银红和金朱的果子”,这或许是诗人的自谦之词。他认为自己不是专业的诗人,不知道诗歌创作的规则,也没有收获精致的作品。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爱好,他毕竟“认得一棵大树”和他头脑中的东西形似。在诗人看来,诗歌就是用来表达自己头脑中的东西,不管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各种各样的鸟儿都可能是诗人创作的灵感。纵使有一天,灵感枯竭,诗人创作诗歌的热情以及对诗歌的崇拜依旧停留心间。诗歌就如同诗人的生命,诗人对待诗歌的态度此刻变得乐观而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