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楞次定律教案

楞次定律教案

时间:2022-08-14 16:1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楞次定律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楞次定律教案

第1篇

摘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应该从巧妙引入新课、运用直观教具,引发兴趣、改进教学教法,诱兴邀趣、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调动物理学习情趣,理论联系实际入手。

关键字:激发 引发 谤兴邀趣 调动 斟酌 活化 提高

[中图分类号]:K82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2-0088-01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牢固掌握一节课知识,首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极大的兴趣。我们常常会为这样的情形而困惑:尽管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在课上字斟句酌,滔滔不绝,但学生在课上反应去却极不协调,或呆坐、或凝眉蹙额、或昏昏欲睡。原因何在?原因是教师没把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全部调动起来,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想象一个对音乐一无所知的人会成为歌唱家,对物理不敢兴趣的人会成为物理学家。因此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产生巨大动力,会在积极主动、情绪高昂的心理状态下愉快地投入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妙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依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借助于学生心理活动的定势规律,抓好开端,先入为主,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入程序。

1、问题引入课题。是以学生常见的问题激发兴趣。如:“我们常见到苹果向地球运动,而没有看到地球向苹果运动,为什么?”从而引出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这种开场使学生能牢记牛顿第二定律,调动了积极性,活跃了思维。

2、实验引入课题。以形象的东西激发兴趣。如:“把硬币和羽毛放在一根玻璃管的底部,倒竖起来,观察到硬币先到达另一端。若抽取管中空气,再倒竖起来,硬币和羽毛同时到达另一端。为什么会如此呢?”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这种实验使学生带着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学习新课,为教好和学好这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

3、多媒体课件动画引入课题。用一手枪水平射击在树上玩耍的猴子,当子弹射出的同时猴子由静止落下逃跑,子弹会射击到猴子吗?从而引出平抛运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运用直观教具,引发兴趣

为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借助直观教具的演示,诱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思考,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直观形象的刺激,扩大大脑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课堂印象就会更加深刻。上课时教师拿出一个小圆柱,“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圆柱直径为多少?”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为证实谁的结论准确,教师拿出游标卡尺,并教之读数。如果圆柱内还有一个小圆柱如何呢?在同学们想办法的同时,教师又拿出游标卡尺,介绍游标卡尺的尖端有一个侧身尺,可以测小圆柱的深度。这样,能言简意赅地讲清难点和重点,既节省了讲授的时间,又加大了练习的余地,对那些抽象的、看似枯燥的内容通过演示,发挥教具直观作用,引发学习兴趣。

三、改进教学教法,诱兴邀趣

“趣”从何来?求知兴趣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采取的处理方法中。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与教师教学水平差,讲课缺乏艺术性有关。为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努力做到“堂堂有异,节节有别”,故布疑阵,设疑要做到因势利导,难度适度,恰到好处,太难则使学生望而却步,兴趣索然:太易则垂手而得,亦索然寡味。不断通过讨论、讲古代故事、做演示实验等,不断启发学生系统思考,诱发包含兴趣的激情,调动学生思维活动,使学生对物理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如:在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流的一节中,应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都可以判定。但用哪种方法好呢?于是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两个判定方法的异同点,最后得出结论: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特殊情况,楞次定律适用于任何形式下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情况,但右手定则往往比楞次定律更加简便。经过一节课的争论战,使同学们对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二者的用法理解得比较深刻,使步骤复杂的楞次定律牢记在学生们心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调动袖理学习情趣

要使物理实验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观察,有助于提高物理课的学习兴趣。但学生观察一般是盲目的,在实验前要弄清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使他们从“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如:硬币和钢针“躺”在水面的实验,让学生们课下做一下观察,并布置问题:l、什么情况下钢针或硬币可以漂在水面上?2、什么时候下沉?然后在课堂上再做一下这个实验,从而引出表面张力的概念。则印象更加深刻。

五、引导学生思考,研讨,理论联系实际,活化所学知识

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调查,学生获得了较多的信息和事实,教师要引导他们借助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事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我们要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所发生的现象。如:火箭为何能升天?应用反冲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演示、讲授、讨论、测验、讲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注意课内课外结合、答疑质疑结合,个别指导,及时反馈,抓两头,促中间,提高物理的整体教学质量。

七、斟酌教学语富,提高教学效率

第2篇

物理复习课的准备要求非常充分,以往的复习课,三维目标之“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中我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中,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上课的困乏无趣,直接导致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法体现,在新课标下,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事实验证,在物理复习课中,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可以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理所应当地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在《电》的课程设计上,我精选了如下例题:

“精典例题”1: 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的垂直斜面向下.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

(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乙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

(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

(3)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最大值.

题中的三个问题指向性非常明确,从(1)问中直接将对空间例题图的受力分析直接引向平面图进行受力分析,(2)问中直接将学生引导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加速度及电流问题上,,在第二问的基础上,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这道题涉及的基本知识较多,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单棒导体切割磁感线类问题)、楞次定律―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牛顿运动定律;涉及的物理分析方法有: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熟练应用左右手定则、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对物体进行运动的动态分析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处在高二阶段的学生,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完成全部问题。

“精典例题”2:MN为中间接有电阻R=5Ω的U型足够长金属框架,框架宽度d=0.2m,竖直放置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5T,电阻为r=1Ω的导体棒AB可沿MN无摩擦滑动且接触良好。现无初速释放导体棒AB,发现AB下滑h=6m时恰达稳定下滑状态。已知导体棒AB的质量m=0.1kg,其它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取10N/Kg)

求:(1)AB棒稳定下滑的速度;

(2)此过程中电阻R上消耗的电能;

第一个问题是“精典例题”1的应用,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解决一问后,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过渡:“电磁感应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是凭空产生的吗?”“电能是由什么能转化而来,又是通过何种形式进行转化的?”进而带领学生开始对能量问题进行研究。

反思之一:此节复习课优点之一在于所选题目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基础性:复习题的选择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有利的;其次,复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不要让一些无用的“野鸡”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习题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课后还要有选择性地布置作业加以巩固。

反思之二:如何提高物理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本人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这两道题,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溶于其中,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让学生先做了“精典例题”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物理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通过对题目的先行练习,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

第3篇

1.物理教学的心理化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物理知识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感兴趣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案、优化学案,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内在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应做到:老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重视学习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情感,体验类科学发现的探究历程,掌握物理学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常用思维方法。教师要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有意义的潜在问题,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给予学生视角上的感受,使教学内容自发地引起学生直接、迅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实物展台上,将接通220V交流电的白炽灯泡,置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时,在屏幕上会非常清楚的看到,灯丝在不停地抖动。学生看到此现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情景,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思考,经过热烈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终于领悟到其中的物理原理,体会到探究的愉快,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想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达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2.物理教学的意义化策略

教师要培养学生渴望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乐学、要学、会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知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的枯燥乏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学习方式,运用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吻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习富有意义,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1)、在物理教学中注意言传身教,把某些不含情感因素的物理内容添上情感色彩,加上适当的渲染,以情激情,影响感化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例如:讲"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我说它们是"情同手足,唇齿相依,既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同年同月同日死"。再如讲"楞次定律"的第二种表述--"来拒去留"时,以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个闭合的金属线圈产生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磁铁插入时,线圈后退,即来时拒绝,犹抱琵琶半遮面;磁铁离去时,线圈往前追,似依依不舍,柔情似水等等。通过这些带有感彩的知识讲解,诱导学生进行有趣而积极的思考,介入知识的深思之中。

(2)、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物理语言、图表模型、幻灯图片、录音录相、电视画面,将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等动态语言合理组合应用于教学,让学生喜欢你上的每节课。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教学中,我用Flas演示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变轨、回收过程。当发射速度V1v>7.9km/s 时,卫星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围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当发射速度11.2km/s V

这样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兴趣。到下课了,许多学生还是兴致勃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

3.物理教学的成功化策略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层次追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哪怕是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就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赞赏。为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物理教学中应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而人的潜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它克服困难的程度来衡量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设置难度不能太大,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例如:一根细绳挂在又高又暗的城堡中,我们看不见它的上端,只能看见它的下端,如何测出细绳的长度?学生们的想法有:①、爬到城堡的顶端,放下一根绳子,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②、一人站在城堡的顶端,自由释放一小石子,另一人在释放一小石子的同时,按下秒表记下时间,然后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t2可求出绳长。③、让绳子下端做微小摆动,利用T=2 可求出绳长。综合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第三种方法最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教师要适时加以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中产生享受成功所带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4.物理教学的美感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