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班级管理

初中班级管理

时间:2022-12-31 21:03: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班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班级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全面了解;学会沟通;学会关心;正确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66-01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那究竟该如何做好中学班级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全面了解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每接一个班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注重观察每位学生。学生是活动的个体,他们在集体中的表现是进步还是退步,需要老师通过细心的观察去发现。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种表情,都可以反映他的学习态度,老师如能牢牢抓住这其中表现,适时地进行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及时指出不足,帮助改正。其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与能力。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队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看出学生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在动态活动中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或改正不足,是最有效的途径。作为班主任,应当随时利用一切场合,一切机会了解学生,只要如此,才能真正展开班级管理工作。

二、学会与学生沟通

沟通从爱开始。爱是相互的,没有爱就谈不上沟通。你对学生的关心是出于爱,学生是可以感受到的,如果你对学生充满了爱,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你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你不可能做让学生伤心落泪的事。你不可能在伤害了学生后而不去安慰他;不去让他破涕为笑。老不是神,师生间的磨合让学生更加的相信你、依赖你。总之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对学生能够产生教育效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重要的是沟通质量。沟通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如果学生是个紧闭的盒子,可以用黑色、顽固、冰冷形容,然后我们用力敲打,结果他会封闭得更紧;也可以用红色、柔软和火热形容,然后我们进入其内部,和他一起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决定的,即沟通面对全体学生。如写周记是大部分老师常用的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好方法,关键是我们老师能否坚持用心去对待它,是“心灵有约”的周记活动让我和学生由陌生到熟悉再到成为朋友,这个过程的长短,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真诚付出。在周记评语中有的放矢地针对问题类型细致、耐心的给予学生指点和帮助。让周记作为连接师生的桥梁,成为师生交心的平台,通过周记,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师生关系、亲情关系、友情、爱情、面对中考的压力等,很需要老师给予细心的疏导与呵护,尤其是给一些难以面谈的话题带来了方便。

三、学会关心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这样的爱,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奉献这种爱。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相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我们要把爱奉献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如果我们把教师的灵魂比做土壤,把教师的爱比做土壤中的种子,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土壤是否肥沃关系到种子是滞生根发芽、开花与结果。因此,教师的灵魂是培育爱的土壤,是照射爱的阳光,是滋润爱的雨露,那么,教师用怎样的土壤培育爱,播种爱和耕耘爱,不仅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人生道路转变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毫不保留地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或者说,将神圣的师爱一视同仁地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灵,以感染他们、教育他们,锤炼他们,造就他们。

第2篇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65 学生对各科知识的学习主要在学校完成,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班级,同时学校也是以班级作为基础单位来进行教学管理的。一般而言,一个班级展现出良好的氛围,表现出极佳的教学秩序,那么这个班级集体就是十分优秀的,这样的班级集体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得到讲课的成长。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言传身教,或多或少的都会对学生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就对学生的产生的影响而言,作为班级主导者的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班主任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不断的进行学习,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良好班风的树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掌握一些管理班级需要的知识技巧,积极有序的将班级朝着良好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获得相应的文化知识,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

一、初中班主任应做工作的基本内容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常年在学生工作的前线进行这持续不断的“奋战”,因此就初中教学而言,对班主任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班主任除了要完成本身的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对整个班级进行相应的管理,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对班级全局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能够在教学中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适宜关心,了解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班级纪律的维护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记录进行控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自习课堂、考试的时候保持相对的安静,让学生做到日常课堂教学不乱讲话,自学的时候不交头接耳,考试的时候不喧哗、舞弊。在学生的行为管理上,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让学生知道在学校学习期间对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不在教室内外打跳,遇到教师要有礼貌,要善于与同学们进行和谐友爱的交流,遇事要沉着稳定等。此外,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发自内心的去对学生施以关心,让学生感受到班级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关心学生,对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的良苦用心;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努力的进行学习。

班主任做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民主化的开展相应的工作。班主任要学会将管理方式进行转变,从以往班主任包干的封闭管理方式,转变成为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民主管理方式,逐渐培养起学生在班级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能够学会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自我管理,在班级中做到有责任、有担当。

另外,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及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采用多种教育手段进行组合教学,借此使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要只把目光集中在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还应当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身上,对其进行积极的鼓励,让其能够逐渐的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班主任要懂得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不要一味的对学生施以批评,要学会对学生的小错误进行宽容,就算是要指出错误也要尽量采用委婉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鼓励,让学生班级学习生活中@得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这样可以避免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当然,班主任也要学会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变通,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班级管理之间。例如,班主任可以使用手微信、QQ这类即时通讯软件或者学校引进的专门的家长系统等,同学生家长及时的建立起相应的联系,与家长随时保证沟通交流,让家长能够在学生的管理方面进行配合,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段的管理,而家长则负责学生在家学习的时间段的管理,这样就做到了管理实践全覆盖,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三大原则

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格外的注意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一般来说主要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第一,公平原则。在当前学校的初中教育中,教学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就是班级,要想全面实现整体教学公平就必须从班级教学的公平做起,主要对班级管理进行重点关注。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有一定的管理意识,要意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意识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还要意识到学生当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让班主任在对班级的管理办法进行有目的的探索,从而尽量的做到对班级管理的客观公正。

第二,管教原则。初中学生的情感是极为敏感的,加上其处于青春期,思维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但却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格外的注意,要对学生予以必要的管教。这里的管教是“管”和“教”相结合构成的,既要对学生进行“管”,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又要对学生进行“教”,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处理事情,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另外,班主任还要对班级纪律问题进行重点强调,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维护班级纪律,从而使整个班级集体得到良好的运行。

第3篇

【关键词】初中 管理模式 “自我反省” 激励式 人本化

通常,初中生的依赖性较强,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意识较为欠缺,被动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管理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状况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新课程理念正在推动课堂的变革,人才培养方式正寻求着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因此,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理念和行为需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要求。有感于此,笔者从学生教育管理改革实践的感悟出发,提出了几种管理模式,探讨对初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方面的一些策略。

一、“自我反省”管理模式

“自我反省”班级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和科任教师围绕如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行“立体反省”,通过汇总各方反省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内容包括:1.班主任反省。主要包括: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评价,班级存在的问题,成功的管理事例和经验,各科教学的调控,班委工作的情况,家校联系的落实和每一阶段班级工作的重心等。

2.学生反省。主要包括:要求学生每个周末写100字左右的反省笔记,对自己一周的为人、生活、学习等情况进行反省,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心理的调整、忧虑的化解、努力的方向,以及对班级管理的建议等。

3.家长反省。主要包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自己孩子的客观评价等。

4.科任教师反省。主要包括:与学生交流的记录,课堂纪律情况,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思路,对班主任的建议,教学反馈,每个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学中的乐趣和苦恼等。

然后,对“反省”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反馈,并着手下一步计划。

二、激励式管理模式

所谓激励式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来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潜能,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教育激励主要是激发其要求进步的动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目标激励。目标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给人以力量,克服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可以给人以鼓舞,增强学习热情。当今中学生渴望成材、渴望成功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教育和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目标,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实现目标的热情,主动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自觉完成任务,而且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能力,激发心理潜能,增强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因此,科学合理的目标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重要途径。

2.互动激励。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很微妙,只有当集体对个人的发展产生帮助,个人体会到集体对自身发展的正向作用时,个人才会自觉地维护集体,并将集体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当作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标准。因此,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不是用统一压制个别的过程,而是用整体帮助和促进个体的过程。

3.责任激励。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从中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来自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反馈,同时又激励、督促自己去履行一定的义务,以实现一定的行为目标。

三、人本化管理模式

1.构建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落实教师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基础上,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得以提升,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学校领导与教师和谐共处,学校办学理念容易为教师接受,并内化为自身专业成长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应着眼于教师人力资本的培育,构建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从实际出发,构建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的途径有三个方面,即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实施校本教师培训、开展校本教育科研。

2.拓宽和延伸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教育的空间和时间需要延伸到校外,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比企业,因为人的精神并不会离开了校园就停止“生长”,相反,社会环境、校外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对人的发展极具影响力。校外的教育必须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成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

3.努力创建人本化的育人文化环境,向“无为”教育迈进。

从问卷和座谈中发现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去研究和改进,有了人本化的育人环境,我们的教育就能逐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追求道家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会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张红岩.浅议如何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学周刊.A》期刊,2011-6-21

[2]李祖超《.教育激励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

第4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初中;班级管理

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可以传授学生以知识,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以能力,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是必要且重要的。初中班级往往因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学生个人身心状况的特殊时期而存在波动和难以管理的情况,将精细化管理运用于初中班级中,将班级管理任务细化、具体化,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感,加强班风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精细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把管理任务做精、做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关键在于细化和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难点、缺点,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逐层解决,层层递进,并注意调整和改进,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解决方法,对每一个细节和细微之处都狠抓落实。

二、精细化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一)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班主任是我国教学管理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班主任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科教W,而且还担负着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观,积极营造班级良好氛围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这些工作无疑会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量,降低班级管理的效率。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管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能力。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身体发生很大变化,心里也逐渐成熟,渴望认可和独立自主。很多班级管理模式上都是班主任和班干部说了算,普通学生没有发言权和管理权。精细化管理的运用,全员参与,人人是管理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并给学生锻炼展示的机会。同时,细化的管理规范和奖惩措施,让每个学生都严格遵守,不至于成为空文规定,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完善班级管理,促进班级发展。精细化管理在于对班级的每个细节和每个学生都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和认知都有很大的考验和提升。过去粗放型的教师+学生干部的模式积极性差,管理效率低,班级发展缓慢。新课改新课程都更加注重学生个人能力和班级集体的作用,精细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班级整体的进步。

三、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班级目标精细化。初中生对目标和规范已经可以比较好的理解和遵守了。在精细化管理的指导下,应该最班级的目标和规章制度进行精细规划。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档案和家访可以帮助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加以了解,并因材施教。其次,在班规和其他规范制定时,细化奖惩方式和责任人,对值日、作业、秩序、出勤等都一一进行细化规定。老师要避免一言堂和班干部责任过大化,要采取民主的方式,以及更加活泼生动的管理方式。

(二)班级管理精细化。班级管理上,在学习、娱乐、运动、秩序等各个方面都建立负责人和团队制度,将每个学生都充分调动起来,细化和落实每个管理任务,并及时监督检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被管理也是管理者,并每隔几天进行总结评价。遇到问题充分讨论,发挥各自建议。

(三)班级活动精细化。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积极活跃。在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上都要精细化设计。例如,班级组织一项科普活动时,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如果是室内的就让每个同学能发到言或参与讨论,根据学生感兴趣程度和各自特点进行互动环节设计;如果是室外的就可以进行团体活动,参观或者调研,都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并让每个活动目标都一一进行。

(四)班级矛盾精细化。初中生本身就年轻气盛,自我观念强烈,必然会在学习和活动中产生各种矛盾,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忽视了这些细小的矛盾就会放任学生自我发展,深化矛盾,也不利于班级管理效果。要想了解班级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就必须深入学生之中,在课间、自习、自由活动的时候和学生互动或者沟通,了解矛盾原因,而矛盾往往来自多方面原因,根据分析将精细化的方式运用其中,分解矛盾,并逐一逐层解决,在学生的辅助下完成,会收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学教学工作是重要的民族发展基石。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班级管理,尤其是初中班级中,是因为精细化管理在培养学生能力和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上有很大的作用。精细化管理依靠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备,从各个细节之处对学生提出要求,这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自我能力展示和自我认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精细化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和人本理念,重视对每个学生的深入了解和特点挖掘,在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中又强化了对学生良好习惯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当然,在精细化管理中,要根据自身班级特点进行施展,不必拘泥于理论和范例,更好的促进班级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创新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发生了深入的改革,新课改要求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更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作为初中生学校生活的核心,在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显露出了众多的弊端,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弊端,探讨了初中班级管理的创新模式。

一、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国初中班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初中班级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1、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根深蒂固

我国目前仍然采用的是考试选拔制度,这样就使得初中生的所有重点在于考试,使得班级管理在新课改的推行下被忽略了,目前我国班级管理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家长式、权威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而且压抑学生的个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有着创新活力的人才的需要更加的迫切,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改善初中班级管理的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2、学生缺乏班级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班级是初中生初中生活的核心,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初中生大多数是90后,他们成长的社会、家庭等环境使得他们更加的关注自身,再加上由于不同经历以及文化背景,使得不同学生之间容易产生排斥感,这就使得初中生更加的缺乏班级集体荣誉感以及凝聚力。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的逐渐普及,学生更加愿意在网络中与人交流,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影响到了学生对于班级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影响了班级的荣誉感以及凝聚力。

二、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

1、发挥班主任的灵魂作用,提升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态度以及班级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学生的状态,影响了班级的凝聚力。因此创新初中班级管理模式,首先便是班主任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班集体,增加学生对于班集体的认同感,从而逐渐的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体现自由、民主的原则,让学生针对班集体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班集体主人翁的意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感;另外,班主任要适当地抓住时机,促进班集体的荣誉感。例如,我们知道运动会是所有初中生所关心的事,这关系到了一个班级,一个学生的荣誉。因此班主任可以抓住这次机会,科学的安排班级中的运动会参与人员,以及场下接待人员,甚至是班级中的拉拉队等,让班级每一个学生在运动会期间增强班级的荣誉感,以及认同感,从而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2]

2、民主选举班委,营造公平、民主氛围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的阶段:青春期,他们敏感、脆弱、自尊心强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利用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在初中生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盲目自恋的,因此传统的教师指定性的班干部,已经不能够让学生信服。因此教师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班干部的选择,这样学生对于自己选择的班干部的工作就会比较支持,从而促进班集体的管理。民主选举班干部,有助于在班集体中营造公平、民主的氛围,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班级主体性,促进班级管理的进行。

3、注重班干部的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集体管理的时候,可以放权,让学生管理学生。首先,明确班干部的责任以及职权,其次,确立班干部之间的制约。这样班干部在进行班集体管理的时候,明确的责任,更能够促进班级工作的开展,并且班干部之间的权责制约,有助于促进班集体民主、自由氛围的营造,从而在班干部的治理下,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在班级体中一般设置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各科课代表等,其中班长监管班集体中的一切事物。这样各个班干部各司其职,就能够促进班集体的正常运营。[3]

4、注重班会,促进学生思想认同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班会班主任,可以就这一段时间学生的表现做一个总结从而让班级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以及班级的状况,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班级的认同感;通过班会,班干部可以向学生报告一段时间班级的具体运营情况,发现班级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完善班集体的运营,促进班集体的更好发展;通过班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关心的班集体问题展开讨论,有助于班级问题的完满解决,促进班级的凝聚力。总之,班会可以说是班级矛盾的剂,有助于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的认同感,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初中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促进班级管理的民主、自由,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的写作,希望有助于促进班级的科学管理,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槐丽.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10(09):02-03.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方法

班级既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境,班级的管理质量及其学习氛围都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是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正徘徊于一个由依赖走向独立的极为敏感的过渡期,而此时,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对其进行的管理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等。所以,对于初中生的管理引导,初中班主任应该有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选择合适可行的方法措施加强班级管理建设,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目前初中生的心理状态

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在这个心理特征发生重大转型的初中阶段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也拥有了一定的社会情感、自我认知体验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将此阶段的学生与其之前作比较,明显发现其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依赖性减少,同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精神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但任何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双向效应,即意味着此阶段的学生出现易固执、偏激、孤僻或者封闭等心理问题的现象是意料之中的。该阶段所发生的一切改变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初中班主任的作用及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则教师高标准的自我思想道德修养和强大的知识储备量就显得至关重要。而高强度和相对繁杂的管理工作会使得班主任自身状态不佳,导致在思考某些问题时不够全面,解决问题时过于强调自身观点,不利于对于班级的有效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同时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兼引导者对班级的发展成长及其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明显的管理组织作用。班主任应该做好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同时对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尽可能的充分了解,充分发挥好班主任的组织作用以促进班级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其次,班主任同时拥有的引导作用应该在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班主任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班级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管理约束达到提升班级整体水平的目的。最后,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还起着培养与沟通协调的作用。培养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实践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身修养素质的提高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和启迪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和独立的价值观和人格精神;而沟通作用则体现在全面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学生家长和学校反映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加强初中班级管理的方法措施

结合当下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和初中班主任的在班级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做分析,可知在初中生班积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管理缺乏公平性和计划性。班主任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等级分化管理,给学生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心里阴影给班级的良好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同时班主任在管理时对管理计划能力的缺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班级管理的有序进行。针对此问题,以下给出两点建议。

3.1科学、合理、全面、友爱的引导和影响学生:班主任科学的引导管理需要从生活和自身带给学生的影响两方面着手。生活方面,班主任需要从生活细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影响方面,班主任应该注意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正面的影响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在学生出现叛逆等偏激的不健康心理状况时,班主任应该及时通过合理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寻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避免一味的遭到学生的反感及抵触。除此之外,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之时,应该要建立合理有效、可行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得力于学生严格遵守班级管理的相应制度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之相配合的竞争机制也是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中通过班级性的合理竞争,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和全方位的发展以及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加强应该在对学生,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上有所体现。

3.2在班级内树立良好的教学风气:初中班主任可在班级内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律用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修养。对于所制定的班规班纪,班主任应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班级的相关职位应由学生自主、民主的选拔,并施以实权,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多加组织相关团体活动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让班级内部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班主任在面对有关学生的问题时,应该施以耐心的态度对学生多加表扬和鼓励,也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班主任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认真程度,也决定了班级管理素质的好坏。总而言之,加强初中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不论从哪个层面而言都是有益于班级水平的提高的,也能够很好的达到促进教学发展的提升和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作者:刘国军 单位:贵州省湄潭县洗马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喜云,初中班主任如何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管理威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2]邱玉荣,浅谈初中班主任教学与管理的互交式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1)

[3]刘传丽,加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分析[J].杏坛沙龙,2012(03)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问题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1.思维方面。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迅速发展,能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但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但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随着实践的增加和思维的发展,各种动机开始出现间接性(不直接表现为某种行为)、稳定性(较长久地保持某一动机)、迟效性(动机的行为表现不立即显现效果)的特点。

2.情感和态度方面。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由于处在身心剧变时期,各种需要日益增长,加之此时还缺乏较强的文饰情绪的能力,所以他们容易动感情,且这种感情强烈而不稳定,具有两极性。情感上常表现出如焦虑、憧惯、倾向等,代表性地为孤独、苦闷的闭锁。由于社会经历的匮缺,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情绪的易于波动,导致他们的态度较少定势。但从小便习得的、已定型的态度仍具有持续性。态度的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易于产生不协调性,即理智上认为应该(或不应该)而情感上却不然。这是由此阶段学生情感特点所决定的。

3.习惯和行为方面。行为选择方面的无意识和习惯性逐渐减少,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行动的依赖性逐渐减少,根据目的而作出决定的水平不断提高,但仍较多地体现出服从倾向,在行动自决方面的轻率或优柔寡断都时表现。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仍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

4.需要和兴趣方面。因为有了较深刻的内心体验,所以社会性的、精神的需要范围扩大了,对需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因各种需要互相交织,所以满足需要和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都较过去强烈和丰富。由于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即有了较为长久稳定的兴趣。参与感和表现欲的产生,致使兴趣明显出现了“赶时髦”的特点。

二、初中班级管理现存问题

1.重课堂活动管理,轻课外活动管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初级中学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偏差,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对班级管理内涵的片面认识,认为班级管理仅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都是不利的,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书生型”,而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则较少。

2.重封闭性管理,轻开放性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由于部分管理者受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对当前初中生心理特点的认识不够,认为班级管理仅是班内小群体的管理,与学校、与别的班级,以及与社会、家庭关系不大。管理仅限于班级小范围内运行,班主任是最高统帅,学生必须顺从“封闭性”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轻视“开放性”管理,没能更好地针对当前初中生思想活跃、交际广泛、明辨是非能力差等特点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学生的身心不良发展。

3.重经验型管理,轻科学性管理。在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部分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过分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采用“管、卡、压”的管理手段。而能根据初中生特点和遵循班级管理规律,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较少,特别是由于未能充分采用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性管理,从而导致班级管理低效。

三、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方法

1.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对来说学生的需要也变得丰富多彩,有好的需要,也有一些不健康的需要,如沉迷网络等。这些不健康的需要是无法回避的,不能放手不管,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疏导,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时代的特征,缩短与学生的“代沟”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学生,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适当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更好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面对学生不健康需要的时候,教师也要放平心态,对其积极引导,加以控制,让学生感到教师的重视,从而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

2.尊重学生人格,要有宽容之心。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可见,对学生的最高奖励莫过于对他们的尊重、肯定和信任。初中时期也是最易发生情感波动的时期,很多学生易产生叛逆心理,而且自尊心很强,此时教师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师生关系,不尊重学生就很容易使学生受到心理上的伤害,很可能导致其失去自信心、自尊心。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以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是化解矛盾的一副良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更好地以博大的胸怀对待学生,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消除顾虑,解除因犯错误、挨批评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用爱教育学生。理解学生是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在班级管理中能有一颗理解之心,教师自然也就能严格管理好学生了。“感人之心,莫过于情”,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爱,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在严格的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用爱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让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接受合理的严格管理。

4.还适度自由予学生。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反观班级管理中,为了使学生的成绩更好,教师管理的很严格,学生背负的担子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迫切地想要独立,这种情况需要班主任还适度的自由予学生。尤其对学困生,如果对他们高要求、高管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越来越脆弱,错误就也会越来越多,对此类学生班主任需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在他们面对错误的时候也要看准时机指出错误,让他们明白老师这样做是尊重他们也是希望他们进步。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初中班级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从以上几方面着手,才能提高管理效果,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

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新思想,指的是班主任通过自己的爱心来把积极向上的、美好的思想和行为运用到班级管理上,让初中生在情感的力量下养成自控能力和积极的价值观,培养成乐观阳光的青少年。本文对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广大初中班主任提供借鉴。初中班级管理应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1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初中生课业压力较大,在升学激烈竞争的现实条件下,很多初中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一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初中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将会使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解决。同时,学校教育的不全面性也会造成学生有叛逆、自卑等行为和心理。初中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社会交往,不利于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老师一定要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从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通过情感教育来抚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1.2情感教育能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老师,是学生人生和学业的领路人,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师生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亲近的。亲近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_展,师生关系越亲近,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越高。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管理学生会遇到阻力,一些学生不配合、不沟通,一些学生故意违反课堂纪律等,这些情况都影响了正常的班级秩序,对其他同学造成不良的影响。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班主任过于严厉或者不够民主,导致学生具有抵触情绪,或者不愿意和班主任主动沟通。如果班主任可以进行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关怀来拉进和学生的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能够加强沟通,降低管理的难度。

2情感教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1关心爱护学生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主导管理者,学生是参与、协作和执行各项活动的一份子,所以班主任不单是需要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这就需要班主任多和学生沟通,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解惑,让学生乐于和教师谈心,教师通过对学生心理的了解,进一步帮助其出现的困难,通过真情来感化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对班主任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配合度,提高管理效果。

2.2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不仅是组织管理班级群体的领导者,也可以成为学生们的朋友,用一种更加亲和、对等、宽容的态度取得学生的认可度。这需要班主任从内心深处就应把学生放在相同的位置,用真心与学生交流,不能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畏惧的心理,因为畏惧的心理只会让学生脱离管理时更加叛逆。另外,关于班级管理事务,班主任要做到民主化。例如,在选取班级干部的时候应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投票选取,打破用成绩指定的常规做法,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选举与被选举的过程中来,增加班级凝聚力,间接促进学习。

2.3积极挖掘学生典型情感

初中生成长阶段希望被关注并得到赞许,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积极挖掘学生的典型情感,例如可将学习各方面综合能力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典范,让学生加强学习,激发学生自我挖掘能力,同时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对一些默默无闻为班级管理作出奉献的学生,给予赞赏和表扬,同时鼓励学生要加强与其配合和并对其进行学习,鼓励全体学生要互助互爱、共同努力为班级作出贡献,进而提高初中生的团结精神,加强班级管理效率。

2.4坚持严厉与关爱结合管理的原则

班主任要在教育学生时充满耐心,不要急躁。在管理学生时要按照以下两点进行。首先,要清楚滴将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学生,明辨是非对错以及原因,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良好习惯的做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学生触犯原则性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给予严厉教育,对其讲解错误的原因,让其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告知其积极改正,决不能毫不关心,从而造成初中生形成不良行为,影响其健康发展。而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教师要保持和蔼的态度,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同时加强对每位学生学习及生活等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情感传递与学生形成共进目标,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第9篇

【关键词】初级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思考

班主任肩负学生学习和事业发展领路人的重任,无论是日常生活起居、学业,还是学生素质的发展都要进行有条不紊的管理。初入校门的学生其想法过于冲动,控制能力弱,又缺乏自我约束力;再加上躁动和叛逆共存的青春期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困扰。面对诸多问题需要班主任去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下文则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管理方法失当

很多初中班主任为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往往制定非常严苛的管理条例,在学生触犯规定后采取体罚、辱骂等方式进行教育。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迫于威严暂时性屈服,但是师生关系越来越疏离,加上叛逆期的心理作用使得学生不断去触碰管理规定。另外体罚和辱骂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创伤,也会抑制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并因此缺乏个性。

2.班级管理理念缺失

新时期对于初中学生的教育要求是不仅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还应该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但是很多初中学校的管理理念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课教学质量,而忽略了身心健康的发展,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具备超强的技能本领,却无法和同学和谐共处,经常打架滋事影响班级团结。3.班级管理中缺乏耐心初中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必要的耐心,班主任在面对成绩较差、表现不良的学生时,无法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在学生犯错误之后不顾及学生的尊严严厉批评教育,事后又未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学生的主观感受遭到忽视,因此也会对老师心存不满。

二、针对初中班级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1.建立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作为班级的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的各个情况进行了解,看看他们是不是存在不同的差异,结合班级的管理制度以及学校的规章秩序,来安排自己班级规章,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于班级规章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改,尽可能的让班级规章制度得到每个学生的一致认同,在班级规章制度中可以将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例如学习、卫生、纪律等各个方面,让他们从别人的身上对比出错误点,然后加以改善自身错误,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正确的开展学习,学生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方面共同进步。

2.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

为了建立良好的班级体秩序首先应该做到,选拔骨干的班干部作为班级的合适人选,俗话说:“一个好干部才能带出一个团队”。所以说一个班级体能有一个好的干部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中要非常谨慎,而且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不断的发展,在班干部的选择过程中要公平竞争,合理选择,不能开关系走后门,要凭借自身的能力,一些学生讨厌学校和教师,在这里我们的班级管理人员,要对学生进行,有耐心的开导,不断的去引导他们,引导他们与同伴进行交流,作为管理工作者要细心的观察,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校的班级中感受到温暖,从而使他们有了自信心,更好的去学习与交流,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事情,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班主任的耐心引导。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在班级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非常重要,首先只有搞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安心的学习,不会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影响。教师也可以很好的开展班级的自身工作,通过在班级中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热情,不会用特殊的眼光看待老师,不会感觉到老师的关系非常遥远,他们将老师当作朋友,不管在生活中,学习中存在问题,都会向老师倾诉。

三、结束语

中学学生是未来社会技术性人才的中坚力量,作为初中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使命,肩负起培育人才的重任,在班级管理中多思考、多总结,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学生学业、生活、身体等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班级管理 良好班风

一、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特点

农村初中的班级管理有独特的地方。农村学生大都不习惯说普通话,创造良好融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对培养农村学生的自尊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和小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有不同的标准,加之学校生源来自各村小学,全部寄宿在学校,行为习惯差异很大。因此,尽快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初一新生的养成教育,要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抓好对新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从起床、晨练、升旗、早读、上课、课间、午休、晚休等诸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遵守公德、遵守纪律、文明休息、健康活动等良好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二、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目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重课堂,轻课外。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初级中学受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形成对班级管理内涵的片面认识,认为班级管理仅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不利的,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书生型”,而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则很少。

(二)重封闭性管理,轻开放性管理。

由于受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对当前初中生心理特点的认识不够,管理仅限于班级小范围内运行,班主任是最高统帅,学生必须顺从“封闭性”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轻视“开放性”管理,没能更好地针对当前初中生思想活跃、交际广泛、明辨是非能力差等特点进行管理,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发展。

三、班级管理对策

(一)班级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应努力改变自我,提高管理水平。

要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班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班主任要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做到时刻为学生服务,对工作“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有敬业精神,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模范。

2.班主任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3.班主任要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二)组成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制定科学的班纪班规,以法治班。

要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这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1.组建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班主任应根据初点、本班基本情况和班级管理规律进行合理选拔、培训和任用,力争做到使每个成员都把班集体看成“自己”的班级,积极参与管理。

2.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纪班规,以“法”治班。班纪班规是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制度保证。制定班纪班规之后,关键在于如何真正贯彻落实,确保达到以法治班的目的。

(三)加强班级集体主义教育,增强集体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班风。

1.高度重视,早抓早管。

班风对一个班集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身体力行地培养良好的班风,尤其是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要思考建立怎样的班风并运筹和设计如何起步,如何逐个环节地抓下去。

2.全员发动,达成共识。

一个班到底要树立什么样的风气,应是一个动员全体学生统一认识的过程。一般做法是:首先,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一个主题明确的班会。其次,班会形式要新颖、活泼,师生共同讨论,民主确定班风标准。讨论越充分,认识越深刻,越有自觉性,这是培养班风的起点。班风标准确定后,由班主任、学生干部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和任课老师、学校领导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密切配合和指导。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家长通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3)培养骨干,形成核心。

一个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班主任在抓班风建设时,必须留心发现积极分子,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一个一职,分配一定的工作,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树立威信,形成核心。平时要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实行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对积极分子和要求进步的同学,鼓励他们奋发向上,为建设良好的班风作出贡献。

总之,良好班风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两次教育能奏效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和艰苦的工作,是师生合力共创的结果。

当前,尤其要求班级管理者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树立现代的全面素质教育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活动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既注重课堂教学,又加强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其中要突出抓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全面提高班级管理的教育质量,使班级管理进一步科学化,以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邸鸿勋,等.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戚建庄,等主编.班主任工作艺术.华夏出版社.

[3]常思亮.中国教育问题报告.武汉:中南工大出版社出版.

第11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方法

初中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心理变化阶段,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诸多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班主任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借助有效的管理进一步促进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具有的心理特点

通常,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与学习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生思维方式的思辨性与自立性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学生对于自身具有客观全面的认知。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精神意志力也获得了显著增强。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因此会出现一定的逆反心理,容易出现较强的主观性、固执己见、自我封闭等负能量的心理状态,并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是身心健康,这也正是实施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阶段。

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

1.合理化的引导

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充分发挥、合理引导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晓事理,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并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班主任应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性的组织

初中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发挥好班级组织作用,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可借助小组推荐、民主测评、公开竞争等多样化的方式来选拔综合素质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来担任班级干部。在班主任的有效管理与班级干部的紧密配合之下,进一步促进班级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3.互动与交流

在学生健康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中,社会、学校、教师、家庭等诸多方面应紧密联系,发挥出整体促进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应增强其自身的互动交流、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在家长与学生之间展开有效地互动交流,对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整体表现进行深入了解,并协调好整个班级的关系,努力构建起自由、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

三、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1.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当中应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将良性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多进行赏识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班主任既要对学习优等生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在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方面具有进步和提高的中等生、后进生也要进行赏识教育。从而真正做到通过进行适时奖励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

在开展工作时,班主任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活动,活动的开展要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并且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有效地疏导学生的心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平等自由、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显现出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应给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疏导心理上的压力;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所具有部分逆反心理与行为,教师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采用潜移默化的引导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管理作用。例如,笔者曾经执教的一个班级中,有一位同学经常违规违纪,笔者在对其进行处罚的同时,也认真分析他违规违纪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进行思想教育,让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教育违规违纪的学生,必须注重惩教结合,做到以说服教育为主、以惩处为辅,这样才能让学生较好地接受处罚,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3.构建良好的交流机制

家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环境,具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班主任应与学生家长构建良好的交流机制,让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行为表现与学习情况,让家长紧密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家庭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辅导好学生的学习。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共同致力于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总之,强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利于班级管理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在班级中构建平等自由、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铺设良好的平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单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第十一中学分校

参考文献:

[1]张继琼.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第12篇

关键词:优化;初中班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31

一、前言

对于初中生而言,中学阶段属于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但心理素质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在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后,往往会坚持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在班级规范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和规划意识,还要为学生的成才需求和个性发展做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优化管理的方法

1. 班主任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优秀的管理素质

(1)班主任自身教育知识丰富,有自我提升意识

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具有独特有效的管理理论和丰富的教育知识,了解自身的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知识,深化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书育人理念,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初中班主任要明白管理工作的目的,不追逐名利,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意识和整体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往往与日俱增,而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会比以往更加关心孩子,甚至溺爱,这些往往会影响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身心也感到困扰,所以班主任不仅需要增强自身的教育知识、综合素质能力和班级管理理念,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学会适时调整自身的心理压力,理智、客观地对待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2)结合初中生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初中生属于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容易出现思想误区,缺乏团体意识,以个人为中心、冷漠自私、忽视他人感受等,容易导致初中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甚至产生厌学而早早结束自己的学业,提前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各项活动中的管理者和引导人,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发挥带头作用,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做出反馈和评价,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关心班级班委,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3)与学生相互尊重,注重以德育人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它是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如果出了问题,尽管其他方面素质再高,也难成大器。初中生的自我个性往往比较明显,自尊心尤为强烈,各种良好的习惯尚未形成,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应该在思想认识上着力,转变学生的观念,如果学生长期被批评教育,就会容易让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平等宽容地善待学生,尊重学生,乐于倾听学生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学生具有好奇性、挑战性、独立性等人格倾向,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使命感,教会他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创造生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开展日常行为的规范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既自觉接受了教育,又锻炼了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2. 班级管理中因材施教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内的学生性格迥异,学习能力和态度也大不相同,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学习上经常给予表扬与激励,这样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而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要不时地提醒他们遵守学校纪律,严于律己。班主任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慢慢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初中生对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能力,一些不良的思想会冲击学生的意志和行动,导致形成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吻合的言行,学生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厌学情绪严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知识和管理理念,培养学生客观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使学生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善待他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班主任组织一个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自导自演,表演完后,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表演表现了哪些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后班主任详细分析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主动学习,通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确立高尚、进步的价值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 多角度M行班级管理实践

班主任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理念,掌握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再利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不同的角度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部分班级管理问题。例如,初中生持有手机已经是一件普遍的事情,在课堂上学生常常玩手机,使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初中生拿手机,只是为方便联系家长,而不是作为教育工具使用,班主任应该借助家长的力量,有效地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班主任需要经常给学生解释现代社会的人文热点问题,使学生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运用多角度去进行班级管理实践,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