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8 14:56: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河道清淤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河岸滑坡;成因分析;处理措施
平原河网地区,绵长的堤线存在着土层地质变化复杂、堤防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地段堤身单薄、回填土料质量差和长期失修等情况.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沉陷.位移等现象。
一 滑坡的成因分析
渗流的原因。平原河网河道堤防工程大部分为群众性工程.堤身比较单薄,排水设备,回填土料的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回填土料为淤泥质粘土的,这部分土料长期处在浸水饱和状态。强度弱而自重大,其下滑力较大。当退水时,由于淤泥质粘土的渗透力.而退水后原堤防临水侧的阻滑压力在减少。所以当断水清淤作业时.堤身内的渗流力和自重等主滑动力不断增加,而阻滑水压力在减少,一旦堤身强度不够就易引起渗流失稳。
清淤过甚的原因。河道清淤断面尺寸由防洪规划和稳定分析确定,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这是因为:①由于清淤一般由机械操作,加上其对象是粘土,在施工中要完全按设计进行几乎是不可能,所以断面尺寸很难控制。②如果河床中的土质较软弱为淤泥质土或者垃圾沉积物等,在机械器具的扰动和高压水力泵枪的冲刷下(断水作业)会带动周边土体的塌方和淤泥土的流动。如果在稳定中起阻滑作用的镇压部分被挖,造成堤身安全稳定系数下降,就可能导致失稳。
施工附加外力作用的原因。带水作业的工程,当施工机械抓斗放下时堤前水位瞬时壅高.产生水浪波,强大的水体动力冲击干墙身,当抓斗沉到水下后,水回落,堤身受到负压的拖吸力作用,当抓起淤泥时,抓斗外侧和河床淤泥之间短时产生“真空”区,此时土体受到负压的拖吸力作用-同时受一股强大的水流来填充,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冲刷力冲刷淤泥;当抓斗离开水面时,又产生强大的拖吸力。在每抓一斗淤泥的过程,水位高低相差有时达1m左右,此时堤身除受到较大的主动土压力作用外,还要受到水浪的冲击动力及水位回落产生的拖吸力;水下的淤泥受到水力的冲刷和拖吸吸力等,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如果墙身或上体强度不够,就可能产生失稳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带水作业施工中。
二 滑坡的预防措施
清淤工程滑坡的产生一般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只要及早预防,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滑坡发生的外在因素,多数滑坡是可以防止的。比如在地质钻探、设计阶段、施工前和施工中加强观察分析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变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等,都是防止滑坡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有:
选择合理的琉浚断面
由于疏浚断面的设计忽略,施工时造成的滑坡现象较普通。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根据土质、沿岸建筑物和堤防稳定情况分段进行设计。对于堤脚埋深较浅的,要采取修缓河岸边坡方式或以留平台和提高平台高程的方法。对于软弱基础或遇古河道地段,要考虑基础加固措施,将河床的比坡由1:3放缓至1:5左右,以保证边坡本身的安全。
设计的标准断面,通过稳定分析确定后,还要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超挖情况,要采用规范允许的超宽、超深值进行校核。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清淤工程产生的外因主要是施工作业产生的,跟施工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预防滑坡产生的主要措施。
施工前要对照设计资料深入工地调查,按照实地情况和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做出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对存在问题提早做出处理预案,
对软弱地基础要采取机械带水作业,施工时要控制开挖的速度和施工顺序,严格控制超挖的数值。将常规的先掏槽后扩坡的施工方法改为由上而下,按梯形断面开挖。对河面较窄,基础土质较好或滑坡后产生影响不大的地段,可以采用断水作业,利用水力机组冲填结合人工开挖施工,这种方法清淤较彻底.效果较好。
施工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堤面开裂、沉陷变形、土质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施工弃土及时远运,不能堆放在沿岸。一是防止雨天淤泥回淤,二是防止堤防在淤泥的堆压下产生滑坡。外运确实有困难的做好围堰集中堆放,而围堰离河岸保持一定的距离,弃土坡脚至河岸边缘的最小距离按≥(1 0 H/2)m,(H为弃土顶至河底高差)控制为好。围堰内的积水要按照疏浚施工规范的要求通过明沟或暗沟及时排放人河,防止积水通过地表裂缝渗透入河。
三 滑坡处理措施
滑坡的处理措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控制防止滑坡的继续扩展延伸阶段,二是在滑体达到稳定后修复处理阶段。
应急处理措施
提高水位稳定滑体。水位提高后将降低渗流的出口比降和堤身的浸润线,达到降低渗流的破坏能力,提高后水位还可以增加堤前的阻水压力,起稳定堤身作用。这种方法通常用在断水作业中。
上卸下加法。上卸即减少滑体的滑动力,将产生滑动力的滑动体开挖削坡,放缓边坡。下加指在阻滑体部分(一般在堤脚处)抛石增加压力,以达到阻滑力增加。
封闭裂缝。发生滑坡后,坝面将产生一组纵横向的裂缝,这些裂缝都是产生滑体时土体之间产生拉应力式互相挤压应力开裂而成。要就近取材(粘土或薄膜材料等),及时封闭裂缝,以防渗水形成集中渗漏产生冲刷破坏或加宽裂缝.再次沿裂缝产生滑动或塌落。
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几种方法很少独立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合选用,以达到控制滑体的延伸和发展。 修复处理措施
挖除圊填法。堤脚开挖过基,堤身填筑质量不好等产生浅层滑坡的,一般开挖工程量不是很大。这类滑坡应优先考虑将滑动体全部挖除,重新回填还坡。首先查明滑坡体的上下口准确位置,划定处理范围,全部挖除滑体。挖除应从上边缘开始,逐级开挖,每级高度20cm,沿着滑动面挖成锯齿形。在每一级深度应1次挖到位,每级高度
削坡填筑j击。削坡填筑法是处理渗层滑坡的最常用办法。深层滑坡往往滑体的出口在水下边坡或者河底,滑体方量相当大,全部开挖滑动体有一定难度,开挖附加的外力作用还有可能产生滑动。处理这些滑体采取堤顶开挖削坡。堤前抛石加压方法是比较有效的,首先查明滑坡体的上下口准确位置,划定处理范围。挖除部分滑动体,开挖方法,顺序同上。开挖不应采用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吨位机械,最好采取先抛石后开挖。
打桩处理。适用于土质堤岸或者河道较窄,不能采用填压法或留平台办法处理的河段,主要是利用桩加强基础承载力和抗滑力。这种处理方法要求;
打桩采用松木桩或者预制混泥土柱桩,桩长应满足贯穿滑动面3 m深以上,方能达到阻滑作用。
桩排数和条数根据抗滑和承载力计算确定。
对于抗滑桩桩之间采用混泥土粱拉结共同受力,对于承载为主的桩要设置混泥土承台让桩共同承受负重。
【关键词】河道清淤;清淤技术;施工技术
【Abstract】Dredging project in some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new methods or for the majority of large-scale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urban areas developed, the applicability of rural areas and small river dredgi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requires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Dredging;Dredging technology;Construction Technology
1. 河道清淤工程的意义
河道淤积严重导致泄流不畅甚至是不通,将会导致洪水直接冲击河堤,通过河道清淤将有效的减少河道内的淤泥,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稳定河槽,消除险情,保证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促进当地建设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常用河道清淤技术
最常用的中小河道清淤技术可分为排干清淤、水下清淤。对于没有防洪、排涝、航运功能的流量较小的河道,适合排干清淤。排干清淤就是通过在河道施工段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后进行干挖或者水力冲挖的清淤方法。水下清淤一般指将清淤机具装备在船上,由清淤船作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设备将淤泥开挖,并通过管道输送系统输送到岸上堆场中。
3. 河道清淤施工技术要点
3.1 试挖工作。
试挖工作的进行主要是为了在主体工作施工前得到一些确切的数据,同时也要确定好试挖工作的深度和挖槽尺寸,确保按设计要求进行。
3.2 施工工艺。
(1)清淤工作经常用到的设备就是清淤机和挖泥船。
(2)清淤机主要是旋挖式,是目前城市河道清淤工作中既环保有科学的一种船舶,经常用于常态维护工程当中。该种清淤机主要是采用了无堵塞泵、旋挖头作业,并且通过液压系统带动旋挖头滚动,利用旋挖头上配备的腰带和切割刀等工具将河底的淤泥和一些生活、建筑垃圾等扰动起来,并将其通过旋挖头中间无堵塞泵吸口送到要求存放的地点。
(3)挖泥船分为绞吸式、喷吸式以及两栖式几种,其中绞吸式挖泥船需要与拖轮、排泥管以及泥浆泵和运输船等设备共同配合使用。喷洗式挖泥船则采用定位桩施工方法,利用先挖子槽使河道先通后畅。绞吸式挖泥船在开挖之前,需要将船厂主定位桩对准挖槽的中心下线,利用左右横移绞刀进行挖泥工作。在完成一刀的开挖之后,通过两边定位桩的替换下桩,将船体向前推进30一50cm,重复上述开挖工作。而喷吸式挖泥船则是采用挖槽断面、喷吸式开挖,当水面以上的土体大于4m的时候,要降低开挖泥层高度,而当遇到设计的挖槽宽度大于泥船的最大开挖宽度的时候,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排泥高度,防止欠挖土埂现象的形成。
3.3 边坡支护。
由于城市河道上方设有桥梁、河岸建筑物密布,因此进行常规清淤施工时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要根据土质、堤防的稳固情况和建筑物情况进行不同的支护,对于两岸堤脚埋深较浅的,可以使用提高平台高程的方法。对于基础较为软弱或古河道,要进行基础的加固措施,放缓河床的边坡以确保安全。
3.4 排泥管架设。
(1)输浆管线必须要保证平稳,不能发生弯曲;接头位置要保证严密,管线和接头位置不能出现渗漏问题,一旦出现渗漏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严重时需要及时更换;输浆管线的架设不能影响公路等设施的建设。
(2)排泥管线尽可能不穿越公路或桥梁,对于必须要穿越的位置要依照相关部门的设计严格进行。
(3)水上浮筒排泥管线必须要保证平稳,不能存在弯曲,由于受到水流和风浪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平均间隔一段距离就安置一只浮筒锚。
3.5 泥浆及垃圾运输。
泥浆的处理过程是通过清淤机的无堵塞泵送到运输船中,再由运输船运至吹填区,最后通过吹泥船将泥浆吹填。对于施工过程汇总产生的各类垃圾要通过抓斗式挖泥船进行收集,最后船运输到消纳场,保证施工环境的干净整洁。
【关键词】 河道清淤,城市水质,城市空气
一、背景介绍
河道当中出现淤泥堆积现象多是因为河道上游当中所出现的水土流失状况,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河流的清淤整治工作就显得非常的迫切和必要,除此之外,河道清淤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类型的水利工程,其目的和作用就在于对环境效益以及河道水质的良好改善,基于这样一些特点,河道清淤工程可以看做是非污染项目。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河道清淤会使得河道当中的水体以及底泥都受到相当程度的污染,且会对河道周边的水质以及空气都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这样一种状况实际上就体现出了淤泥整治污染项目的特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对于此类工程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设置相关方面的技术评价规范,因此很难对其进行直观的评价和分析,基于此,对于河道清淤对城市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影响就只能够通过结合实际工程来说明,而本文当中涉及到的是青海省海东地区湟水河流域的实际状况,湟水河流域范围较广,涉及到的人员较多,如果不对其进行妥善处理有可能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条件都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
二、河道清淤对城市水质及空气影响的处理进程
我们国家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在进行河流治污的同时相应的进行河流底泥的清淤工作,其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在加深河深的同时进一步的拓宽河床,但发展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对河流水质处理之后清淤对周边水体和空气的不良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而这实际上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和认识的。在欧美等国家对于这样一个方面的研究同样进行的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欧美国家在早期的时候水资源相当丰富,因此在那时候还没有迫切的需要来对水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二是因为在当时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研究水平都不够到位,因此也导致了对这样一些方面问题的研究。而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水资源的短缺问题越来越明显,环境问题也在此过程当中极为突兀,针对于此,在进行水质处理的他同事做好清淤工作的后续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河道清淤对城市水质及空气的影响分析
即便河道清淤对城市水质及空气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和干扰,但我们在对其进行说明和分析之前必须要明确的一个观念就是清淤工程本身是利大于弊的,也就是说,清淤工程总体而言仍然是对环境有利,在本文当中只是集中于阐述其不利方面而已,这主要是因为清淤能够为河道提供更加良好的水环境,还能够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最佳的实现条件。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河流当中污染物的输入方式进行说明:一般情况下具备两种输入方式,一种就是外部负荷,主要通过低泥释放、浓缩蒸发和降尘等一系列状况形成,另一种就是内部负荷,内部负荷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是河网当中的水生生物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而产生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就会进一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增加河道当中有机污染物的量,二是河网当中的有机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物理化学变化,这样一些变化有可能会减少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但也有可能增加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温度和光照作用过强的时候,会使得一系列不良气体的扩散作用加大,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清淤对空气质量的不良影响作用进一步加剧。
基于上文当中的阐述和分析就可以看到,在清淤前后水体及空气质量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恶化,针对于这样一种状况,在这里主要针对于周边水体当中的地下水总结出三个方面的直接性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地下水多为城市的供水水源,因此在水质要求上相当高,且因为地下水水质较好,因此更加能够体现出变化状况:地下水在清淤工作完成之后首先就会表现出较高的总硬度浓度,这会死因为因为清淤够工作较大程度的增加了河水向地下水的渗透补给量,使得地下水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达到相当高的总硬度。其次就是河流清淤将会相当大程度上盖板河床底部的实际氧化还原程度,主要就是将原有的环境转化和过渡到相对氧化的环境当中来,这样一种转化和过渡就会使得河床当中消化作用的产生,从而相应的增加地层当中钙镁难溶盐的溶解量,而钙镁盐的溶解就会加大水体当中的实际总硬度。三是考虑到河水和河床在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当中因为离子交换的原因,就会导致其底泥当中存在的钠离子和氨离子较多,在吸附作用下甚至有可能达到饱和。但是在进行了河道的清淤之后,底泥下部实际的阴阳离子交换程度并不高,在这样一种现实的条件之下,底泥就会具备非常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使得河水当中的钠离子以及铵离子与土层当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从而使得土层当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大量的进入到地下水当中来,从而大幅增加地下水当中的水硬度。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就可以看到,对于一些河流而言,其河床底部所形成的淤泥堆积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实际上,其用途非常大,主要是能够阻止河流两侧的地下水持续遭受河流底泥当中污染的侵害,是保证地下水质量的重要屏障,尤其是对于化学需氧量以及总磷总氮等,更是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而大规模的河道清淤工作实际上就是去除了这样一道天然的屏障,这不仅导致了底泥去除作用的强度,还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周边水体和空气的污染。
正是因为这样,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主要是需要有效利用河流底泥对河水当中污染物的阻滞和去除作用来满足河道以及其周边水体的水质改善作用,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在进行河道清淤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高度慎重,必须在保证其清淤工作不摧毁周边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前提之下今夕你之,这样才能够在缓解周边水体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前提之下更好的保护更深层次的地下水资源。
结语
在上文当中,首先对河道清淤进行的背景和实施过程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详尽说明河道清淤对城市水质以及空气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文章的最后针对性的给出结论和建议,主要观点是认为河道清淤工作虽然是非常有利的水利工程,但是其具备污染性和非污染性这样双重的属性,正是因为这样,对其态度也应当建立在双重属性之上,慎重考虑其利弊在进行决定。
参考文献
[1] 刘李才,王建壹,张霓等.长期排污河道清淤对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J].北京水务,2011(4)
关键词:河道;清淤;治理;施工
一、河道简况
漳卫新河是大型的平原复式河道,流经鲁、冀两省边界。上始于四女寺,以渤海湾为出口,全程长202公里,泄洪流量设计3500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其强迫的行洪流量为3800立方米每秒,为入海的漳卫河系主要的泄洪河道,50年一遇的洪水对于卫运河可防御。其在河北省镜内又分两条河流即岔河和老减河,老减河设计50年一遇,泄洪流量为1500立方米每秒,岔河为2000立方米敏每秒,3年一遇。排涝流量:老减河为0立方米每秒,岔河700立方米每秒。
1990年11月实际测量和计算,自72年治理范围扩大后,四女寺至袁桥闸河段淤,深槽淤积方量为98万立方米,淤积深度均为1.3米。对1983年、1986年和1990三年的实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滩地的淤积范围、高程与袁桥闸的设计中的正常蓄相一致,处在稳定状态,深槽中的表现为有冲有淤,一直处在冲淤的交替状态。
二、河道淤积的原因及分析
袁桥闸的蓄水有静水落淤的产生。袁桥闸设计正常蓄水位20米,蓄水量为905万立方米,1974年初到1990年的年底,调蓄卫运河累积来水达3.5亿立方米,从1978年妆到1990年末,引蓄黄河水累积10.8亿立方米。黄河卫与运河来水经长途的输送含平均沙量达1.5千克每立方米,袁桥闸对其调蓄,来时浑水,走时清水,大部分泥沙沉积于河道内,使淤积方量达140万立方米,首当其冲。
排涝和泄洪时产生淤积。1973年至1990年,河段排涝总量达21.6亿立方米,中小洪水平均为400立方米每秒以下,平均的含沙量达2.6千克每立方米,1997年最高时达7.38千克每立方米,同样在1972年进行扩大治理,设计中开挖的深槽流量仅仅为112立方米每秒,相当多的一部分漫滩下泄。因袁桥闸与滩地的农作物能阻水,使其到滩地时流速非常小,大量携沙落淤。淤积的土方量大概有130万立方米。
引黄济津时产生淤积。1981年春和1982年冬,支援天津市紧张的供水情况,分两次(8+300)河段处的筑坝位置抬高供水水位,输水量达到2.5亿立方米,参照资料,含沙量平均为2.6千克每立方米,在河道内淤积部分的泥沙,方量可达37万立方米,河段两岸的土质均为宽弃土且松散,因水土的保持措施没有跟上,每年都有大量泥土被雨季的风雨冲入河道内,形成淤积,其土方量可达40万立方米。1972年扩大治理时后期工作管理没有到位,在滩地内有些土方被填垫,土方量达40万立方米。
综上所述,造成河段淤积的原因主要是中小级的洪水产生大量的淤积,大概占70%,再有就是水土的流失,是引黄济津与1972年开挖时滩地深槽填垫的偶然因素。
总之,因其河段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相同施工工程多,河道淤积已其河系的防洪调度和恩县洼的运用困难,及时地清淤迫在眉睫。
三、清淤设计方案
据河段的淤积。选用了2个清淤的方案,对其综合对比加以分析与论证,使方案得到优化。
(一)清淤第一方案
该清淤的方案就是恢复河道的原设计断面,按1972年时的情况对设计的开挖断面来进行细致清淤,使深槽的底宽能恢复到35米和相应的设计高程,边坡1:4,按照实际的淤积范围来工作,使清淤的工程量达到387万立方米。
(二)清淤第二方案
就是扩宽其深槽的断面。将1972年时的情况设计开挖,使深槽的底宽35米,沿工程两侧扩宽,边坡还是14,将河底进行清淤直至设计高程,除扩挖了深槽的断面以外的保留不动,据其河段的沿程之设计中水位的要求,推算其水面的曲线进行计算,将深槽的底宽进行扩宽到55米,泄洪量为1500立方米每秒,将全部沿程的水位全部恢复,排涝量达400立方米每秒,使沿程的水位普降,清淤深槽进行扩挖包括对深槽进行清淤和对深槽的两边扩宽10米,使总工程的量达到245万立方米。
(三)优化方案
两者比较,优化方案。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清淤方案运用后,蓄水及汛期常见的淤积逐年又回淤,排涝、泄洪及供水的标准也逐年减退,经过一定年限,使该河段周期循环。第二清淤方案,滩地淤积保留不变,河口宽度增宽,河口高程基本一致,控制蓄水淤积。提高深槽的水深和水力的半径,同时也提高流速、流量、输水能力和输沙能力,该河段的中小洪水在深槽内下泄时基本得到控制,即减少滩地淤积,冲刷蓄水淤积。深槽在扩大以后,起到束水攻沙和减淤的效果,使该河段按照淤积-冲刷-淤积-冲刷的规律保持良性的循环,使河道的稳定性得到保证,目的实现,使以根治。
两种方案在投资和工程量情况上的比较,第一清淤方案工程量387万立方米,第二清淤方案工程量245万立方米,淤积少清土方142万立方米,如按单价5.26元每立方米来算,能节约746万元的投资。在第一方案中滩地普遍清淤1.0米,青苗的赔偿的面积达360平方米,第二方案中青苗的赔偿的面积100平方米,减少赔偿的面积260平方,按赔偿的标准6000元每平方米计算,节约156万元的投资,这两项共节省903万元的投资。
两种方案在施工组织方面,河段的蓄水是沿河地区的农业供水水源,使清淤和供水形成矛盾,只好采用挖泥船和水力的机械清淤。第一清淤方案分散作业面,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供水不容易控制,没必要的超挖。第二清淤方案集中在深槽内,使作业面加以集中,有利于挖泥船和机械作业,解决了沿河地区的供水方面的矛盾。
优化方案后,第二清淤方案工程量和投资少,有利组织的施工,可使该河段平衡,保持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娜,孔卫东.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近年来,我市水利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建设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安全饮用水供给体系和水环境保护体系,较好地发挥了水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支撑作用。刚才,姚局长对今年的水利工作作了全面的回顾总结。市委、市政府对水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也是满意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水利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水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长效保障能力和水利设施防汛防旱能力还比较弱,优质、安全供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农村河道淤积、污染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人民群众要求恢复青山绿水的呼声日益强烈。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进我市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从宏观环境看,加快水利建设是机遇难得。当前,水利建设的宏观环境非常有利,中央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整治,还是饮用水安全,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人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全面提升水利的保障、服务能力。
(二)从群众的愿望看,加快水利建设是民心所向。水利事业发展,最终得益的也是老百姓,水利事业滞后,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当前,水利工作已从原来单一的工程建设逐步延伸到源水保护、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水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日益密切,人民群众对水利建设、水环境整治、饮用水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近几年召开的“两会”看,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对水利问题的关注也相对比较集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意见建议。我们一定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顺应民意、顺势而为,以治水之政,解百姓之忧,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水利环境。
(三)从防范灾害的实践看,加快水利建设是当务之急。今年16号台风(罗莎)袭击我市期间,全市平均降雨达191毫米,再加上东西苕溪上游洪水下泄,使东部平原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但由于导流东大堤、环湖大堤等防洪骨干工程发挥了作用,保障了东部平原地区的安全。据水文部门测量,东苕溪与东部平原水位差达1.2米以上,如果没有水利工程发挥作用,让洪水泄入东部平原,就很有可能再现“99.6.30”洪水的一幕。而西苕溪没有经过全面整治,在这次台风降雨期间几处堤防出现了较大的险情。今年的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使我们既看到这些年来水利建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也让我们认识到水利建设的差距和不足,更让我们看到了水利在抗洪救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在水利建设上,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千方百计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泽被百姓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抓紧做好,以优良的治水业绩取信于民。
二、加快提升水利保障发展的能力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水利事业发展,不断提升水利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增强防洪减灾能力。经过一轮治太和城防一期工程建设,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防洪减灾工程体系,这些工程在近年抗御各类洪涝旱台灾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全市防洪减灾能力仍然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快建设一批区域性重点骨干工程,完善流域性控制工程建设。本届政府五年内,要建设好大钱港整治工程,使大钱港成为提升防洪抗旱能力、改善水环境和集休闲旅游、城市景观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要结合滨湖大道建设,完成环湖大堤加固加高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环湖大堤防洪抗灾能力。西苕溪整治工程要积极做好前期工作,要紧紧抓住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建设,争取国家、省里的政策支持。要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步伐,确保三年内完成全市病险水库加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它作为一个硬任务来完成。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田防灾抗灾能力。另外,在加快工程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强化防洪抗旱非工程措施建设。要不断总结经验,细化、深化各级防汛防台预案;加强水文、水利工程测报系统建设,提升预测报水平;制订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和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切实提高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灾能力。
(二)加快实施河道清淤,着力改善城乡水环境。去年,开展全市河道清淤工作以来,清淤工作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清淤工作进展很快、成效显著。但在河道清淤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县区、乡镇投入机制不够健全、部门联动尚未全面展开、各地工作推进不够平衡、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已影响了清淤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清淤的效果。今年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快推进河道清淤工作,提出了“两年内完成滨湖区域和**中心城区河道清淤,力争到2010年基本完成全市河道清淤”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要完成清淤的工作目标,我们要做到四个“强化”:一要强化主体责任。县区、乡镇是河道清淤工作的实施主体,这一点必须明确。现在实施过程中,县区、乡镇都要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各县区会后也将签定目标责任书,大家回去后要制定方案,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到2010年完成目标任务。市政府要加大对县区清淤考核督查力度。二要强化资金筹措。要进一步完善以奖代补、分级负担的投入机制。市本级财政明年“以奖代补”资金投入力争有较大幅度增长。各县区要从实际出发,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安排,建立清淤专项资金,乡镇、村要通过“一事一议”形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同时,要积极鼓励社会、企业以各种形式进行投资。各县区、市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省里的支持。三要强化部门协作。市河道清淤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市面上工作的指导,交通部门要按照职能做好有关航道的清淤,水利部门要做好重要行洪河道的清淤;建设部门要做好中心城市河道的清淤;市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资金按计划拨付到位;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林业部门要做好河岸堤防的绿化;市发改委、国土、环保、农业、宣传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全市上下要形成清淤的合力。四要强化建设管理。要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将清淤工作与“百、千”工程相结合,与固堤护岸、堤防绿化、还桑肥田相结合,确保整治一条河道、加固一条堤防、沟通一片水系,兴建一片绿化、改善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要妥善处理好清上来的淤泥,不能造成二次污染。要切实加强对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层层落实河道长效管理责任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河道清淤成果。
(三)抓住机遇,着力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今年,太湖蓝藻暴发,引发无锡市供水危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今年**的蓝藻也是很厉害的,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推进太湖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机遇。一要高度重视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也是我省唯一濒临太湖的城市。**以湖名市,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如果太湖治理得不好,国家对你这里的发展会有很多限制,反而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制约。我们要从长远的,战略的高度认识太湖治理的重要性,太湖兴则**兴,太湖衰则**衰。我们要重视太湖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二要做好太湖治理项目前期对接工作。今年下半年,由市发改委牵头,水利、环保、建设等部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来湖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调研,并结合**实际,按要求编制了《**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并积极推进有关项目前期工作。我市“苕溪清水入湖工程”、“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平原河网清淤工程”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这些工程,不是我们一届政府甚至是一代人就能够完成的,是长远的一项工作。对列入《总体方案》的项目,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的规划工作,增加项目储备量,一旦条件成熟即可启动建设。三要集中力量抓好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大钱港整治工程是省、市重点水利工程。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支持工程建设,吴兴区及相关乡镇一定要紧紧围绕大钱港整治工程计划,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全力配合做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搬迁等各项政策处理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水利、城建、交通等部门要按照项目中的职能分工互相协作,要按照生态河道的要求,精心组织设计,加快施工进度,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尽快完成老虎潭水库和引水工程建设,为推进区域供水提供优质水源,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长兴县要加快合溪水库建设进度,确保五年完成建设任务。德清县要加快启动对河口水库淹没区政策处理及移民安置工作,争取2008年基本完成。要加快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三、积极为水利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确保实现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水利”的理念,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水利工作。水利部门作为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拓宽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加全面地履行职能。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关键词:回淤量;疏浚;监测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根据河北省廊坊地区水利局规划设计处地质勘察报告分析,丰南港区域属于淤泥质海岸,航道和附近海岸土质主要为淤泥和亚粘土。疏浚区域为黑沿子河内航道以及向河外延伸的航道,施工区域表层存在一层淤泥层,下层为较硬的粘土层,因而区域内水体较浑浊,本海区的潮汐性质属不正规半日潮,潮汐强度中等,区域内潮汐作用明显。丰南港区规划中,利用黑沿子河口至涧河口之间岸线形成环抱式港池,该港池以后存在维护疏浚,对这地区回淤情况进行分析,为以后该港池清淤提供参考,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丰南黑沿子中心渔港港池航道清淤维护工程工期为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31日。在前期的清淤作业过程中,发现施工区域内回淤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对清淤区域内回淤情况进行了监测,直到航道清淤工程工期结束。对各开挖区域水深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总、对比和分析。
2 工程平面位置图
本工程施工区域为狭长区域,区域两边为沿海浅滩,浅滩都是淤泥质地质,进场临时航道和清淤二三区位于河外,清淤I、I′位于河口内。
图1 工程平面位置图
3 施工过程中回淤情况及其分析
3.1 施工过程回淤情况
按照离黑沿子河道的距离将清淤区分为三块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进场临时航道、清淤三区处于黑口子与河外分界外,清淤I、I′II区位于黑沿子河道内。在施工监测过程中,取施工区域内平均水深数据作为依据,测图时固定了测线,出图时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出图。所得回淤监测数据整理如下图2所示:
图2 整体回淤曲线图
3.2 数据分析
通过施工时回淤监测数据显示,河道内回淤量明显大于河外回淤量。在五月份进场临时航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只有一条船舶在外海施工,且不受上游航道开挖影响,在前期进行监测时,每周回淤量很小,月回量才达0.3m。
对于船舶施工过程中,对船挖深进行了及时测量,通过水深数据发现,在船施工一个星期周期内,回淤量是最高的,临时航道和清淤三区第一个星期内回淤量为0.3m-0.6m之间,回淤量大小与施工船舶的性能有直接的关系。当回淤稳定后,还将持续回淤,在前两个月之内每周回淤量为0.1m-0.2m之间,以后回淤量逐渐稳定并减小,转变为原来的动态平衡。
由于河道受上游水冲刷以及淤泥比较深的影响,河道内施工区域造成的回淤情况略大于河外施工区域回淤情况,第一星期内回淤量为0.4m-0.7m之间。当回淤稳定后,还将持续回淤,在前两个月之内每周回淤量为0.1m-0.25m之间,以后回淤量逐渐稳定并减小,转变为原来的动态平衡。
由于清淤三区西侧先开挖,后开挖东侧区域,并且开挖深度不一样,西侧比东侧浅。在东侧开挖过程中,对西侧已开挖区域进行测量时,发现西侧水深比原来更深。说明西侧开挖之后,底层泥面没有完全沉淀,受潮水和船舶施工影响,主要流向了东侧开挖区域。
4 施工完工后整体回淤分析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前期回淤量是最大的。随着时间往后推移,回淤速率越来越小,直到处于河口原来动态回淤速率。
通过各区域回淤数据曲线可知,航道内前期回淤量最大,其次是清淤三区,最后是河口外面的临时航道。这与施工船舶安排有很大关系,河道内处于上游位置,从河道外向河道里的施工时间安排,迫使临时航道持续回淤,且持续时间是最长的,回淤量也是最大的。
从观测数据发现,三个区域在第十一周至十二周期间存在一个拐点,过了这个拐点时间间隔,以后回淤量将比前期减小,三个区域回淤速率基本上相同。
4.1 施工区域回淤原因分析
河道回淤受风浪,潮流,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该施工区域处于河口及浅滩区域,其泥沙运动有以下特点[1]:
(1)波浪、潮流是泥沙运动的主要动力,泥沙运动具有非恒定性。
(2)泥沙运动具有非饱和性(不平衡输沙),即水体含沙量不一定等于水体挟沙力或说水体含沙量并不是总等于挟沙力。
(3)泥沙颗粒很细,受盐水和泥沙本身的电化学性质及吸附作用的影响,悬移质(悬沙)一般呈絮凝沉降。
(4)由于泥沙粒径较细,泥沙运动通常属于悬移质运动范畴,在潮汐河口及其附近海域,底床的冲淤变化主要由悬沙造成。
施工过程中,海水中上层和底层的含泥量远大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底层存在大量悬浮泥沙,随着潮流、 波浪、 和风力重力、等作用下,慢慢沉淀,以致测量验收时达不到设计标高。根据当地资料,该河口航道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回淤。该回淤量与施工工程的回淤量相比,是相当小,不是主要因素,由于施工工期短,该影响对于施工工程回淤量分析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4.2 主要影响因素原因分析
施工过程中,海水中的悬浮泥沙含量是施工过程中最主要回淤因素。使海水泥沙含量骤变有以下几个因素:
1.河口内原泥面标高较河口外高,已开挖区域周围的土方更易于通过海水的冲刷进入开挖区域内。
2.河道内土质淤泥量比河外大。
3.由于挖泥船的施工,原有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淤泥和泥沙回悬浮在在挖泥区域,而该施工区域土质为淤泥粘土类型,是引起回淤最重要的因素。
4.本施工区域为一狭长区域,数艘挖泥船只能分段进行开挖,即开挖出数个箱型施工段。涨潮时,海水能携带泥沙从箱顶流入施工段内,落潮时,部分海水不能从箱顶流出施工段,这部分海水携带的泥沙于是沉积于施工段内,导致回淤。
5.河口区流速和挟沙能力的降低导致泥沙易沉积[2]。
6.由于河口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盐淡水混合,出现细颗粒泥沙相互吸引的絮凝现象,使颗粒加大,发生沉降。
7.河口区为一个高含沙量区,近底层的含沙量比它的上下游都高得多。为河口最大混浊带。
8.上游水坝数次开闸放水,将上游河床处泥沙冲刷至施工区域内引起回淤。
5 结论
淤泥质海岸开挖航道引起的回淤比较大,施工工程中,要适当的增加挖深,以保证工程竣工时能得到设计标高。
在以后航道疏浚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回淤监测计划,以便指导施工和控制工程质量。回淤量受很多情况影响,船舶施工时,应尽量先清淤土质淤泥含量较大区域,然后对淤泥含量小的区域施工,能够减小回淤。控制船舶施工时的横移速度,让绞刀下面的泥吸入更加充分。也能减小回淤量。由于波浪潮流共同作用而产生泥沙远动,工程建设后,水沙、地形条件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平衡,故航道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回淤,回淤量的预估对以后港口后期维护疏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通州又是“建筑之乡”,“铁军”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屡获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建筑行业拉动了砖瓦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市有砖瓦厂110个,年制砖4.6亿块,需泥土资源124.2万m3。为了防止挖废农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墙体材料改革,限制使用黏土砖,提倡和鼓励使用淤土砖、粉煤灰砖及用其他替代原料制成的轻型砖瓦。面对新情况、新挑战,精明能干的砖瓦企业家经过调查和探索,都把目光从陆上转向水下的淤土资源。沿江乡镇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利用长江淤泥制砖,近20年来技术上不断完善,长江淤泥制砖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江淤泥制砖技术很快被移植到内地,部分砖瓦厂通过挖泥船水下清淤利用一、二级河道淤泥制砖,初步尝到了甜头。目前,一级河九圩港刘桥、石港段和新江海河川港段上,砖瓦厂之间对淤泥的明争暗夺初露端倪,甚至出现外县(市)的船只来通州境内捞淤取泥的现象。近两年来,通州新联建材厂还把视线扩大到镇村三、四级河道,利用小型挖泥船水下清淤取得制砖的淤土资源。
1.更新观念,占领“制高点”
合理开发利用淤土资源,既能疏浚整治河道,恢复和提高其引排能力和防洪标准,又能减轻农民负担与河道工程投入对地方财政的压力,为加快河道疏浚步伐和实现水利建设良性循环开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既能帮助砖瓦企业解除“无米之炊”的困扰,为建筑“铁军”备足弹药,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既能净化与农业生产生活所依赖的水环境,又能切实有效节约和保护耕地资源。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功在当代,恩泽子孙,是向水利“制高点”冲刺的尝试,对水利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资源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河道淤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坚持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把治水思路调整到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上来。
2.因势利导,抓住结合点
挖泥船水下清淤不打坝,不戽水,不围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在一、二级河上清淤取土,制砖土源成本13.05元/m3,占“高改低”土源成本的96.86%;在三、四级河道上清淤取土,制砖土源成本14.26元/m3,占“高改低”土源成本的109.27%。这就是说,结合砖瓦生产开发利用河道淤土资源,河道工程建设所需投入可完全或绝大部分由淤土制砖土源成本消化解决,水利上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水利的河道淤积影响灌排的问题。因此,挖泥船水下清淤是河道淤土资源开发利用一举多得的最佳结合点,对挖泥船水下清淤要因势利导,适度发展。尤其是鼓励向乡村三、四级河道发展。在摸清本地区河道淤积情况、疏浚周期、规模窑厂的分布及生产能力等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挖泥船发展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择优扶持,效益优先”的原则确定具体项目。河道工程建设单位要支持和配合挖泥船水下清淤,热情搞好有关服务工作,三、四级河道工程验收合格后,乡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挖泥船一定的补偿。有关部门在淤土池用地、泥浆泵冲土用电、淤泥砖办证及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以调动淤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3.加强管理,坚持侧重点
河道淤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确保工程安全为前提,以恢复和改善河道引排能力为侧重点,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管理义不容辞。要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河道淤积与疏浚周期规律,制定河道工程中长期疏浚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分别轻重缓急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按照规划和计划对挖泥船清淤工程实行审批制度,明确取土区域和工程标准,使河道淤土资源开发利用合法有序地进行,防止“自由化”和“淤泥大战”的发生。对兼有航运作用的骨干河道清淤工程,要会同航道部门审批。审批时必须坚持“三证一书一图”齐全,即河道采砂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取土证、河道工程建设单位委托书和施工断面图,否则不予审批。要加强水上水政监察力度,对未经审批的水下清淤取土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制止,按照《水法》和河道管理法规严肃查处。要加强检查验收,跟踪把好挖泥船水下清淤工程质量关,防止贪图土源而“野蛮施工”超宽超深。凡验收合格的,按有关优惠政策兑现,对超宽超深损坏河道(航道)的,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追查施工和监督单位的责任。
4.市场运作,培育增长点
以市、县(市)为单位组建“淤土资源开发总公司”,购置少量挖泥船作骨干和示范,组织社会挖泥船从事一、二级河道淤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淤土资源开发分公司”,隶属于总公司,从事本地区三、四级河道淤土开发利用业务,同时参与骨干河道清淤工程的竞争。淤土资源开发公司应为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经济中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竞争主体之一。砖瓦企业为淤土资源的买方主体,买卖双方形成比较固定的经济协作关系。由于乡镇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三、四级河道水下清淤土方成本又较大,省市挖泥船项目应重点向乡镇倾斜,明确水利站为项目实施主体,补助资金形成的产权归水利站,产权增值用于增强水利站的服务功能,反哺乡村水利建设。水利站为淤土资源开发公司进行技术服务也应该是有偿的。
5.一分为二,掌握注意点
挖泥船一次性投资较大,生产经营固定成本较高,达到盈亏平衡要有较大的工程业务量,购置挖泥船要充分估计到本地可能的工程业务来源,同时要立足本地,放眼全国,不断开拓业务,以提高船只及设备的利用率。挖泥船水下清淤是靠抓斗自重切入,没有坡度,即使是铲斗,其切角也很小,不利于河坡坡脚的稳定,在施工或检查时要注意起挖点到坡脚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挖泥船水下一次清淤的深度以0.5m~1.0m为宜,在工程标准掌握上可不要求一次达标,以不影响灌排和航运为原则,通过几次周而复始的循环作业逐步达标。这样有利于河坡的稳定,也有利于提高淤土制砖的土源质量。在水位、断面过小,或坝头坝埂阻塞,或农桥通航净空不够的情况下,挖泥船水下清淤就无能为力。此时,不能拘泥于某一方式或某一手段,要因地制宜发挥泥浆泵、挖掘机等机械的优势,综合开发利用淤土资源,如堵塞废沟呆塘,改造低洼田,修筑路基渠基等。
1.1大坝
目前天德乡境内的小型水库大坝为土石坝,小塘坝工程甚至都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了施工,完全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挡水坝的高度或坝顶宽度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体与两岸的交接处都没有排水沟,山坡集雨会直接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护坡,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1.2溢洪道
天德乡境内的大多数塘坝工程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另外,溢洪道宽度又不够宽,泄洪流量小,库容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严重影响着大坝的安全运行。
1.3灌溉渠
作为农灌效益占主要地位的水库,灌溉渠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天德乡小一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的,水库灌溉渠多采用自流方式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用漫灌、串灌,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渠道不能更好地进行维护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4河道
河道是水库汛期泄流排洪的重要航道,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它的承受能力大小事关河道两侧农作物的正常生育与生长河道的宽、窄、流量、河道标准不够,汛期河道水位上涨出槽直接影响群众集体财产安全,河道清淤能使其达到30年一遇洪水标准,重在维护。
1.5塘坝工程的交通方面
建库时的进库道路是不上等级、坑洼不平、弯多坡徒的临时道路,经多年的使用,一些塘坝原有道路已不能通车,即使能通车,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车辆无法通行。
2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资金的投资力度,“八五”期间天德乡农富小一型水库下游河道干流进行了全面清淤改造,清淤长度为5000延长米,完成清淤土方量为2000立方米,保护有效农作物耕地面积为1824公顷。在此基础上相继完成官厅村一社小二型水库下游河道清淤工程为3000延长米,完成清淤土方量为1200立方米,保护有效农作物耕地面积为320公顷,河道整治达到了30年一遇的标准。2013年秋季完成团山村六社塘坝溢洪道除险加固维修工程。2014年秋季完成了农富村六社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60万元,随着工程逐年建设全乡水利走上了健康的轨道。2015年天德乡邓家小二型水库、天合小二型水库、太平五社小二型水库、贺家沟小二型水库、官厅一社小二型水库、官厅三社小二型水库、官厅五社小二型水库等七座小二型水库,先后被舒兰市水利局列为除险加固招标工程项目,预计投资1400万元,这些工程建设完工之后的水库工程将对天德乡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对农民增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3切实建立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长效机制
【关键词】:河道整治淤泥污染环境影响淤泥处置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河道淤泥危害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对于河道河床坡降较缓,河道淤积较为严重的,如不进行淤泥处置会常态化导致行洪能力下降,两岸洪灾屡屡发生;另外一些河道两岸并无河堤护岸坡,多为天然河岸,而个别地区河道均贯穿于城市公园,而公园内河道河床淤积比较严重,每到汛期也会导致河道两岸洪灾发生;河道两岸涉及公路路基以及民房基础也容易危及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一些城市河道(或城市护城河)由于人为污染因素,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河道底泥富含腐殖质,在受到扰动和堆置地面时,会引起恶臭物质主要是氨、硫化氢、挥发氢、挥发性醇以及醛,呈无组织状态释放,从而影响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河道疏浚过程中,为减少少量臭气的排放,在附近分布有集中居民点的施工场地周围建设围栏,高度一般为2.5~3m,避免臭气直接扩散到岸边;淤泥压滤后即时清运,不进行临时堆放;对施工工人采取保护措施,如配戴防护口罩、面具等;底泥采用罐车密闭运输,以防止沿途散落;底泥运输避开繁华区及居民密集区。清淤的季节建议选在冬季,清淤的气味不易发散,而且冬季居民的窗户关闭,可以减轻臭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若在其它季节清淤,清淤的气味易发散,施工单位应提前告知附近居民的关闭窗户,最大限度减轻臭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在淤泥堆场靠近居民点一侧,种植绿化隔离带,并建设围栏,最大限度减少臭气扩散对居民影响。
二、清淤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1、清淤使底泥重金属悬浮对水质的影响
当河道疏浚过程中底泥被搅动,使沉积在底泥中的重金属再悬浮于水相中有可能引起水质污染。根据水质与底泥现状监测结果,水体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根据对底泥重金属形态及迁移转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经絮凝沉降作用,随泥沙一起沉积在河床中,底泥重金属形态一般以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含量最高,河道疏浚施工作业搅动底泥,产生底泥再悬浮于水体中的现象,由于施工不产生酸性废水,同时水体中pH值正常,再悬浮于水体中的重金属形态不会发生新的改变,因此,河道清淤施工作业除增加作业区下游局部水域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外,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
2、清淤产生对水质影响
通常河道清淤均采用干法作业,用水泵抽水至相邻的区段,抽干施工部位的滞水,利用挖掘机再进行河道底部挖掘底泥,挖掘和抽水过程中会搅动河道中的部分底泥,使其中的污染物散发,对水质产生影响。随着河水运动的同时在河水中沉降,并最终淤积于河底,这一特性决定了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是有限的,清淤引起的悬浮物扩散的影响将随施工结束而消失。特别是采取围堰干法进行清淤的施工方式,对河道水质影响较小,仅仅是在围堰的初期和拆除围堰时会产生暂时性的影响。
3、清淤后对水生生物有利影响
通过疏浚工程,原本对水体污染程度较高的底泥被挖走,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大幅降低,水流速度将会加快,水中溶解氧含量提高,这将使河水水质改善,有利于各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水质变清,透光深度变大,将有利于光合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带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提高。而各种浮游生物的增加,将使以这些生物为食物的鱼虾、以及以小鱼虾为食物的大型鱼类得到更充足的食物供应。而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河道内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将更完善,食物链的断链环节重新恢复,食物网复杂化。而生境异质性的恢复也使生态系统的水平和垂直结构更完整。从而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发育更成熟,其质量、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将得到提高,有利阻止或减缓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清淤河道底泥环境影响评价
1、底泥运输对环境容易造成的影响
由于河底淤泥含水量很高,通常清淤上岸后立即装运极易发生沿途滴漏现象,因此也会对城区道路以及城市景观造成很大影响,对周边水、气、声环境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淤泥运输过程中发生滴漏。
2、底泥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
从对清淤河段底泥的监测结果来看,底泥中含:重金属汞、砷、 铜、锌、铅、镉、铬的含量,虽然大部分地区河道底泥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III类标准,能够满足当地保护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但是仍要注意个别地区或者重污染地区的河道金属含量的监测,如重点煤区、石油产区等地域,要重点对清淤的底泥进行严格监测确保不会对弃渣场的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底泥堆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
河道淤泥堆场应选择作业区域附近的天然洼地,应尽可能减少对农田耕地的占用,渣场选址应不涉及离生活水源附近,如不采取任何措施直接堆放淤泥,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淤泥堆放产生的渗滤液及恶臭将对周边水环境、大气环境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淤泥堆放前需对渣场采取相关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堆渣后淤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淤泥污染物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
1、要做到清淤、压滤后及时外运
挖出的淤泥须先进行压滤,降低其含水率,之后立即外运,采用密闭运输车,以防止沿途撒落。建设单位应提前与环卫部门进行协商,施工期间,在淤泥运输路段增派环卫工人,及时清除滴漏淤泥,减少淤泥滴漏对城区道路和城市景观的影响。
2、考虑底泥综合利用
通常河床底泥根据监测结果,河床底泥不属于危险废物,有些可以满足农用污泥施用标准要求。因此,建议这部分污泥可考虑利用淤泥用于园林、花卉、绿化的耕种。另外,随着河道底泥用于园林投放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一方面可以改善绿化用地土壤土质,增加肥力,另一方面底泥中的污染物不进入人类食物链,可以大大消除人群健康的风险。
3、堆渣场环保措施
在底泥堆放前应采取一定的防渗措施,可采用粘土垫底夯实,并在四周修建围堰,围堰设计和建造时,建议设置防滑桩以及采用不同的围堰建造材料等方法提高围堰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对弃淤场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土地整治措施和临时措施等四部分。在弃淤场顶面、坡面和坡脚设置排水沟、沉沙场,弃渣过程中分层碾压密实,并铺腐植土以利于绿化等。堆渣完毕后及时进行覆土绿化,防治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刘沅,朱伟.底泥处理技术及其在深圳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2):6-9.
近年来,*、*、*、*河等城区河道水体污染较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面水草、垃圾等漂浮物较多,*坝到万年桥、*桥等已形成了62万平方米的污染水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城的文明形象及市民的生活质量,限制了我县旅游经济建设步伐。虽然近年县有关部门组织对水面水草、垃圾等漂浮物进行常年打捞,有效净化了水面环境,但由于水体污染问题未根治等原因,水质恶化趋势难以遏制,水域环境治理尚未达到全面化、系统化水平。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今年已将城区河道整治列为十项民生工程之一,拟采取有效措施,对城区河道进行全面整治。为加快工程实施进度,确保整治效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由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全方位的城区河道治理系统,加快净化城区水域环境,加快治理水质污染,提高古城文明程度及对外良好形象,提高城区人居环境质量。
二、组织领导。
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等同志为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市容局,*任主任。实行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县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制,认真落实各项治理工作。
三、工作职责。
环保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项目检查、情况通报;加强源头控制,逐步解决工业废污水非达标排放、餐饮业污水、畜禽业污水直排入江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对工艺设备落后、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加大治理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偷排污染物等不法行为;在重要生态屏障区域、水系源头区域,禁止新建有污染项目;督促建设主体工程配套建立环境保护设施;凡属国家明令淘汰或未履行环保手续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要依法提请县政府予以关停;积极扶持发展污染小、能耗物耗小、效益高的生态环保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部门负责排定及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督促沿河在建已建生活小区配套建设规范型化粪池等设施。城司负责修复部分水毁护岸工程,配套建设绿化、亮化设施。(市容局参与绿化、亮化配套设施设计及施工监管)农业部门负责编制养殖业发展及其污染治理规划,牵头组织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落实常年禁渔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工作。市容部门负责水面漂浮物常年打捞及沿岸垃圾清除,净化水面环境;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重点加大河道清淤力度,进一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徽城镇加强对沿河居民、单位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劝导沿河居民不得在河道两旁种植农作物,不得向城区河道乱倒乱仍垃圾;及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作物及居民乱倒的生活垃圾;联合市容部门教育、处罚沿河乱倒垃圾行为。
四、工作进度
按照“部门协调,统筹推进”的原则,项目实施计划如下:第一季度:市容部门积极推进水面漂浮物打捞及沿河垃圾清除工作市场化运作,在认真调研、周密测算的前提下,制定水面漂浮物打捞工作及沿河垃圾清除对外承包方案报县政府审定。会城司制定沿河配套亮化、绿化设施建设计划。环保部门排定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计划,推进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排定本年度污水处理厂建设计划及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全面摸排沿河排污管口数量及排污现状;督促沿河在建开发小区配套建设规范型化粪池等设施,会房管局督促物业公司摸排沿河小区化粪池等设施配套建设及使用情况。城司加快修复部分沿河水毁护岸;会市容局制定沿河配套亮化、绿化设施建设计划。农业部门制定城区河道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计划,大力宣传渔业法规,落实禁渔措施。水利部门编制河道清淤计划,重点督促对沿河在建工地所在河段妨碍行洪的临时建筑物及弃土弃渣的清除;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徽城镇制定对沿河居民的宣传计划,重点宣传禁止在河道两旁种植农作物,向河道乱倒乱扔垃圾,滥捕鱼,美化河道环境等环保知识。第二季度:市容部门全面落实县政府批复的水面漂浮物打捞及沿河垃圾清除对外承包方案,加强工作指导、监管及考核,确保打捞质量。环保部门落实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沿河排污管道集中处置工作,会房管局等督促沿河小区健全规范型化粪池等设施,避免各类污水直排河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城司抓紧修复部分沿河水毁护岸;配套建设亮化、绿化设施(市容局参与绿化、亮化配套设施设计及施工监管)。农业部门严格组织实施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计划,加大对炸、电、毒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计划放养滤食性鱼类。水利部门抓紧河道清淤,重点督促对沿河在建工地所在河段妨碍行洪的临时建筑物及弃土弃渣的清除。徽城镇开展对沿河居民的全面宣传,发动沿河村(居)委会包片入户宣传,同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业物及无主生活垃圾。第三季度:市容部门督促打捞队常年打捞水面漂浮物及清除沿河垃圾,确保效果;执法大队加强对沿河乱倒垃圾行为的教育及处罚。环保部门扎实推进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工作,落实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加快推进沿河排污管道集中处置,督促沿河小区完成规范型化粪池等配套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城司完成沿河水毁护岸修复主体工程;完成配套建设亮化、绿化设施工程,市容局参与绿化、亮化配套设施设计及施工监管。农业部门严格组织实施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计划,促进渔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水利部门抓紧对河道清淤及水土流失治理计划的实施。徽城镇继续开展对沿河居民的全面宣传,发动沿河村(居)委会包片入户宣传,同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作物及无主生活垃圾,摸排清楚以河道捕鱼为生的居民。第四季度:市容部门督促打捞队常年打捞水面漂浮物及清理沿河垃圾,确保效果;执法大队加强对沿河乱倒垃圾行为的教育及处罚,确保综合治理效果。环保部门扎实推进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工作,落实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完成沿河排污管道集中处置工作,督促沿河小区完成规范型化粪池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本年度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进度。城司全面完成沿河水毁护岸修复工程;全面完成配套建设亮化、绿化设施工程。农业部门巩固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工作,促进渔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水利部门完成全年河道清淤目标,使河道防洪能力不断提高。徽城镇巩固环保知识宣传效果,同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作物及无主生活垃圾,对以河道捕鱼为生的居民实行低保政策,从源头上控制滥捕鱼现象。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相关部门要从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促进歙县长远发展的高度,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分解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把整治工作抓出成效。2、明确任务,加快进度。各相关部门要明确任务,严格时限要求,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保证整治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各部门每季度末将工程施工进展情况报县整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3、加大督查,确保实效。县领导组办公室要加大对工程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县政府根据治理进展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专项督查,对进度快、质量好、工作务实、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任务观念不强,落实不到位,工程进展缓慢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确保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
20*年,市水利局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五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战略部署,以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为抓手,以实施水利“*”规划为起点,以构筑完善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三大体系为目标,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局党委被市委评为“六好班子”,市水利局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被省政府授予第十二届“大禹杯”铜奖。
(一)围绕实施“*”规划,扎实推进规划前期工作
1、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成效明显。根据我市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水利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为顺利实施“*”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大钱港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省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合溪水库工程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并报国家发改委,其他各专题报告已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待批;完成了库区调查摸底和土地划界工作,落实了拆迁安置点,成立了合溪水库工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城市防洪规划(修编)》审批工作。认真贯彻省委书记关于做好南太湖开发保护的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南太湖滨湖大道建设规划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规划建设初步意见。
2、治太工程项目验收取得突破。环湖大堤工程(浙江段)顺利通过水利部竣工验收。*船闸扩建工程、洛舍大闸及鲇鱼口水闸等一批子项目已通过投入使用验收。基本完成东西苕溪防洪一期工程、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和城防一期工程各项目完工验收,正在抓紧开展竣工初验工作。对河口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通过省水利厅单位工程验收。
3、重点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完成东西苕溪防洪一期工程扫尾和杭嘉湖北排横古塘及延伸段挡墙工程,实施了凤桥港延伸段及堤防工程。完成*中心城市防洪工程解放港堤防及沿线三座水闸、姜家庄橡胶坝改建和城西大桥下游段等工程。西苕溪晓墅港(黄武斗-石子涧)堤防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
(二)围绕建设新农村示范区,大力实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主动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市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主动加强与省水利厅沟通衔接,积极争取省水利厅对我市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水利建设支持。今年8月省水利厅专门出台了支持*市新农村实验示范区水利建设的文件,明确了13条支持我市水利建设政策措施。为进一步落实省厅文件精神,市、县(区)局分别成立了新农村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并就需要支持的项目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据统计,今年省厅支持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资金7000万元、农水项目资金2375万元,为我市新农村示范区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资金保障。同时,省、市各级领导也高度重视我市水利工作,省委书记、省长吕祖善、省委副书记周国富、副省长茅临升等领导分别就南太湖开发保护、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来我市开展调研、进行指导,省水利厅陈川厅长今年6次来湖调研。省水利厅已决定在安吉建立新农村水利建设示范点。今年来,市人大、市政协对我市水利工作也十分关心和支持,分别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水利工程,提出了许多加快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我市水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顺应民意,启动实施河道清淤工程。根据群众意愿,年初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把河道清淤工作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对全市农村河道进行一次全面清淤。建立了*市河道清淤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出台了管理办法,市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每年落实2000万元推进市区河道清淤。上半年分别在南浔区旧馆镇、吴兴区环渚乡开展了清淤试点,召开了河道清淤工作现场会,下半年两区河道清淤工作已按计划推进。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根据市里总体部署,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河道清淤整治。据统计,今年全市共完成清淤河道642公里,清除淤泥670万方。
3、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保障防汛安全出发,把水库除险加固和圩堤应急加固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按照省厅下达的计划,全面完成22座水库保安达标建设。对影响防汛安全的塌损圩堤进行了应急加固。围绕农业增产增效,积极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续配套建设,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完成10万亩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了国家民办公助项目吴兴区娄港灌区建设,成立了我市首个农民用水协会。
(三)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增强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能力。
1、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根据省水资源百亿保障工程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凤凰、老虎潭、合溪等三大水源工程建设。目前凤凰水库工程已蓄水运行。老虎潭水库工程防渗墙工程建设基本结束,完成移民新区建设,引水工程完成了可研报批工作,预计全年完成投资3亿元。合溪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启动移民安置点建设和铁路搬迁工作,预计全年完成投资7600万元。把改善农民饮用水条件作为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省厅计划,组织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13项,改善饮水人口13万人。
2、实施水资源保护措施。《*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已通过审查,《*市城镇供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和《*市节水型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启动实施老石坎、赋石水库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对河口水库上游采砂和笋加工企业排污专项整治。着手编制老虎潭水库汇水区域110平方公里水源保护规划,划定水源保护功能区。开展水功能区确界工作,对入河排污口开展调查登记管理。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全年共换发取水许可证28件,涉水项目审批18项。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有效处置了水污染事件。完成了*水资源监测分中心的筹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
3、加大依法治水力度。严格执行水保“三同时”制度,修编完善水保方案评审、验收制度。开展了全市涉河重点建设项目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开展了以市区主要河道临跨河建筑物专项执法活动。编制了市重大水事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了水事纠纷月报制度。开展了打击盗窃破坏水利设施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活动,共破获刑事案件97起,摧毁了一批盗窃团伙。
(四)围绕贯彻民生为本理念,切实抓好防汛防旱措施落实。
1、立足“防大汛,抗大灾”,落实防汛准备措施。汛前,全市各级扎实开展了防汛防旱大检查和水库山塘等重点水利工程运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防汛安全隐患进行专项督办整改。切实落实防汛防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各类防洪工程安全责任制。出台了《*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修编完成各类工程控制运行计划和重要工程防洪抢险预案。
2、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提高科学防灾能力。全面完成了市、县(区)远程防汛会商系统、东苕溪远程图象监视系统建设。完善水情监测预警系统,对77个水情自动遥测系统进行检修调试。完成了德清县东苕溪洪水风险图试点。
3、坚持科学防御、精心调控,防汛防旱工作扎实有效。在防御“珍珠”台风期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指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及时台风消息、防台知识,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和船舶回港避风,加强对重要堤防、水库和山地灾害易发区巡查,确保了台风期间无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的发生。在抗旱期间,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加强对抗旱工作指导,加强水库用水管理,通过采取河道疏浚、多级提水、科学调水等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抗旱减灾的作用,有效减轻了旱灾造成的损失。
(五)围绕提高服务效能,加强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
1、加强水利行业监督管理。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对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确保了今年全市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无事故。开展全市水利专项资金执法检查,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监督检查,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2、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全市水利系统开展了“创效能机关,促率先崛起”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督查整改。各级水利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一批年度重点工作纳入机关作风建设考核内容,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利用机关学习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市水利工程招投标专家库管理办法》,开展系统内反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政建设教育,确保了干部队伍安全。重视人才培养,开展了“*”人才规划调研。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水利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水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
1 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形势
我市地处太湖流域,境内水系纵横、上下交叉,形成错综复杂的水文环境,既受到运河水系的制约,又受到钱塘江和上塘河水系的影响。境内有上塘河(上河)、运河(下河)两个水系、现有河道1351条,长1820.38 Km,水域面积约36 Km2,河网率达5.0%左右。在全市河道中,嘉兴市级河道5条,长71.56 Km。海宁市级河道20条,长225.94 Km。镇村级河道1326条(镇级河道300条),长1522.88 Km。目前多数中小河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河道淤积严重
长期以来,河道由于水流和船行波对河道边坡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农田耕作土壤松散,随田间排水流入河中。同时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河道沿途部分工业废水违规偷排,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随意倾倒垃圾,河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葫芦及其它附水植物快速生长,大量有机物腐烂沉积。自1983年后,农村已不再采用捻河(淤)泥积肥,市政府虽每年安排资金疏河清淤,但远远落后于淤积数量,全市河道淤积日益加剧。
1.2 防洪能力不足、灌溉引水困难
全市部分河道还存在着堤身单薄、防洪标准偏低、引排水不畅的情况。河道两岸部分圩堤高程仅有2.36m(高程以国家85高程计)。由于大部分河道两岸缺乏护岸设施,堤塘无法承受船行波长期冲刷,造成堤岸坍塌,土地流失。有些小河流由于淤积严重河底高程抬高了近1.5m,造成抗旱引水困难,调蓄力能力下降。
1.3 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长期以来,部分单位、群众片面追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忽视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河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增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加上农业面源及外来水污染,导致河道水质急剧下降,河水发黑发臭,形成黑臭河道。长时间则可引发污染性缺水危机,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1.4 河网水面积不断减少
位于城市和集镇的河网,由于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建设等填埋河道或占用河道水面,致使许多河道变窄,水域面积减少,造成河网蓄水、行洪等能力明显减弱。
1.5 基础资料缺乏,前期工作薄弱
中小河流与大江大河和主要支流相比,基础资料较为匮乏。例如,缺乏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给规划设计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由于缺乏经费投入,相当一部分中小河流规划前期工作十分薄弱,甚至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即使曾经开展过前期工作,或者年代过于久远,或者仅限于局部河段,或者内容过于粗略,无法满足当前大规模治理建设的需要。
2 中小河流治理设计原则
2.1 统筹协调、综合治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有效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出路,要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2.2 合理定位河道防洪排涝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我市中小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过洪、农田排灌。据水文资料记载,我市主要市级河道如辛江塘,当洪水时,流量是相当大的,但流速不快。为保证河道的过洪、排灌功能,在河道土建设计时,在常水位线以上部分的堤坝应尽量选择较平缓的坡度,以便在过洪时降低水位。河道每隔一定距离,应建设供农田排灌的涵洞,并有起闭阀门。为了保证河道的生态功能,在对部分平原河道的整治中,通常是在河岸常水位以下制造纵向或横向的洞穴,以适合水生生物如鱼、虾、螃蟹等安身生活。在河道河岸常水位线上下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接合部,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材料,如非用不可时,尽可能通过植物措施进行连接。河道是人类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我市多数中小河道穿过重要乡镇,人口密集区,集镇段河道是人民群众亲水用水的主要平台。所以在河道规划和设计中,应根据河段不同位置,营造出与之相匹配的视觉景观。
2.3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设计人员应根据河道所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河道的防洪、排涝、灌溉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目标。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的河道为重点河段、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
3 确定设计任务、标准、方案
3.1 建设任务
根据相应待治理河道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河道治理的主要建设任务。
3.2 治理标准
以国家《防洪标准》为基本依据,根据对人口、城镇、农田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后对下游及流域水系的整体影响,合理确定治理河道的建设目标和防洪治理标准。以《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为标准,确定本工程等级。河道断面设计宜按照《海宁市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并结合现状情况进行断面比较后合理确定。
3.3 措施方案
中小河流的治理方案应综合考虑河流特点、洪水特性、社会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要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要在合理确定河道的控导线、禁止侵占河道用地的前提下合理提高治理标准;要注重保护河流的生态功能,积极探索采取各种有效的生态治理措施。对堤防新建或加固、河道清淤疏浚、岸坡防护等工程措施要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合理确定治理方案和措施。
4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设计人员往往把“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设计理解为提高堤防防洪标准,简单的套用以往堤防加固设计的经验,经常存在堤线布置不合理、渠化天然河流、堤身设计不合理以及忽视河流生态环境等问题。护坡护岸设计时要突出“安全实用、便于维护、生态亲水”的原则,尽量避免对河道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应根据当地实际,通过比选合理确定护砌类型,尽量多采用植物、天然及生态复合材料护坡护岸型式。天然河流治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具有生物物种多样性,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产成影响。
(2)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堤线应基本沿现有堤线布置,河宽狭窄段应尽可能退堤还滩,保留或恢复河流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原则上不得裁弯取直和侵占河道缩窄行洪断面。
(3)河道清淤设计应认真分析河流冲淤演变分析,淤积导致阻水严重的河段才需要清淤。清淤弃渣、泥一定要有堆渣场,不能放入下游河岸。有的河道清淤范围在较陡峻的岸坡附近或城镇集镇段,应注意不可因开挖影响岸坡稳定。
(4)现有跨河交叉建筑物如桥梁、渡槽设计标准低,阻水严重的均应进行改造或拆除重建。与公路连接的大型桥梁,不应当列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5)穿堤建筑物应根据排涝分区尽可能考虑合并,尽量减少穿堤建筑物的数量,以避免影响堤防质量。
(6)工程设计报告河道横断面图数量应该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堤防及护岸每50~200m 测一横断面,根据以往经验一般间距不大于50米,特殊变化段可增加断面。
(7)工程前期设计时应注意与地质勘察工作相结合,地质勘察应重点查明影响堤防安全和岸坡稳定的主要问题。初设阶段堤线上的孔距不应超过500m,在微地貌变化较大的地段、堤防险情段、小型涵闸闸址处应布置横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