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羽毛球教学计划

羽毛球教学计划

时间:2022-08-12 14:1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羽毛球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羽毛球教学计划

第1篇

一、错误握拍动作成因分析

握拍是羽毛球最基本的技术,是进一步掌握和提高羽毛球技术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握拍错误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种:①食指伸直没有扣住拍柄,反手握拍时拇指贴在拍柄上,由于没有空隙,导致手指发力时力臂缩短。②握苍蝇拍式握拍。③握拳式握拍,手掌握拳会导致手臂肌肉的发力而造成肌肉的僵硬、影响手腕的灵活性,导致鞭打动作的脱节。其原因一是手腕灵活性差,手腕小肌肉群缺乏力量;其二正手击高远球时要正拍面对网,需要手腕向外翻。初学时如果手腕外翻就觉得很别扭,再打高远球时会不自觉地调整握拍而不是外翻手腕击球;其三握拍握的太高或太低,握拍握的太高时手部到球拍拍头距离缩短,减小了力臂,影响了大力击球动作;握的太低容易将拍子甩出去。

二、强化技术教学对策

在第一轮高中羽毛球模块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握拍情况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其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我们强化了正确握拍技术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羽毛球拍上都缠上白色胶布,然后在握拍手的食指第二指节处和拇指第一指节处分别涂上绿色和红色粉笔。目的:强化正确握拍技术。

步骤一:起始课,用正确握拍动作握拍,开始进行握拍及发球的技术练习,课后检查拍柄的情况,持续三节课。通过强化练习,使得拍柄花了的人次数逐渐减少,正确握拍动作的同学逐渐增多。

步骤二:按照模块教学计划,进行完三节课的握拍及发球技术教学,开始打后场高远球的教学,课后同样检查拍柄情况,持续四节课。通过观察发现,拍柄花了的人数在开始后场高远球技术教学之后又突然上升,这一现象说明同学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正确的握拍技术。大部分学生在进行握拍和发球练习时,能够按照正确握拍技术进行握拍、挥拍动作练习,但是在接下来进行的有球练习时,如打后场高远球技术练习时,错误的动作又急剧上升。我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本轮羽毛球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模块教学计划进行了科学的调整(表1)。

通过表1的两个模块教学计划可以看出,两个模块教学计划的不同点是调整了学习打后场高远球的顺序。在新模块中进行完握拍和发球的技术教学之后,衔接的是勾球和挑球技术而不是后场高远球技术,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学生掌握正确握拍动作的情况要好于以往。

步骤三:在新一轮的教学中,在进行完握拍及发球的技术教学之后,开始勾球、正反手挑高球技术教学,之后进行打后场高远球教学,持续四节课(图1)。

通过上述对教学步骤调整的试验显示,此方法在提高、规范学生掌握正确的持拍技术方面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教学效果显著。实践证明:在羽毛球教学中,不一定要按照技术难度设定教学顺序,而是要始终围绕与某项技术的相似技术进行教学和练习,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达到巩固某一项技术,尽快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以达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羽毛球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6(5).

[2]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羽毛球选修课,羽毛球运动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体育运动。近年来,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许多国际比赛中夺冠,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羽毛球运动,并开始享受羽毛球运动的独特魅力。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实现包揽,直接形成了中国的羽毛球运动热,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羽毛球运动,并开始学习羽毛球技术。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羽毛球专项训练,注重的是学生技术训练而忽视了体能训练,这将影响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羽毛球选项课学生体育素质的综合研究,对如何提高对羽毛球运动的科学训练具有一定意义。

2、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体能要求

2.1力量素质

羽毛球运动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强度,但也有力量和耐力。从肌肉收缩的形式来看,羽毛球运动的大学生需要等长收缩能力,还需要有动力和离心收缩能力。如起跳杀球,股四头肌的活动是等渗向心收缩,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的躯干和四肢的肌肉需要三种不同程度的强度。我们必须加强腹部肌肉,髂腰肌,背部,肩膀,手臂,手腕,和腿部力量。

2.2速度素质

普通高校羽毛球的“速度”是一个复杂的反应速度,要根据运动目标选择反应动作,运动速度的特点:第一部分是关于球的速度,即根据“对手”的战术行动“潜伏”信号判断方向和高度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是迅速决定采取相应的行动计划。战术行动有时快,有时适度,可以说是比较“慢动作”。这也是位移速度特性。

2.3耐力素质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耐力素质主要是速度和耐力,主要以无氧供能形式的能量供应。非乳酸无氧占主要地位,以及适当的有氧能量乳酸。对有氧耐力素质的特点:与周期运动相比,有氧能力是不断变化的,此外,羽毛球有氧耐力是一个全身肌肉的强度和耐力是规模的能力,是竞技体育中的上层有氧耐力。速度耐力是指人体保持速度的能力,或是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或重复运动的能力。羽毛球运动需要的是重复的能力,而周期运动连续的能力。

2.4 敏捷性和灵活性

灵敏素质,具有定位在空间和时间在运动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快速变化的特点。敏捷性是一个敏感的质量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即在变化的外界条件下,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强度特性,行动必须有相应的变化

羽毛球运动对身体机能要求很大,灵活的素质要求高,在一个动态的羽毛球运动中对灵活性的要求,主要是肩,髋关节,和腰部的柔韧性,其次是对腕、踝关节灵活的质量也很重要。

3、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对策

3.1 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和提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积极推动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意义,大学生身体素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改变体育运动的旧概念只是活跃文化生活;二是改变身体训练和错误的观念,建立主动性,经常与多样性,体育锻炼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科学锻炼素质的概念;三是改变体育锻炼是跳过“业余”的概念,树立培养理性概念的科学内涵。

3.2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训练问题的有效实现

3.2.1针对心理状况,实施有趣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心理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目标,设计和创建一个有趣的场景,让学生主动性的活动,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羽毛球,人性化的环境可以结合主观能动性和现实的环境,激发潜能的充分发挥。

3.2.2使用““一主多项选择””的课堂教学

““一主多项选择””是指在羽毛球教学材料的羽毛球项目;多项选择是指在课堂教学计划的几个非羽毛球运动的教师,学生的选择性实践,安排项目感兴趣的项目,尽可能多的学生,以满足自己的愿望来锻炼的需要。在羽毛球教学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类的一部分开始,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游戏,或其他类型的项目实践,你可以一起练习,每一组指定一个负责体育骨干或学生干部的责任,让在一个轻松的,宽容的,感觉舒适,自由交流学生,实践中去的大气中所有的长度。在“一主多选择”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设施,与2-3教学内容,教师控制监测实践,但在整个课堂教学羽毛球主教材必须有更好的完成情况,为下一部分的自由实践。

3.2.3使用有趣的游戏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是体育教育的一大特色,学生对体育项目感兴趣,会感到高兴,它会主动学习。重复,量化单调行为是传统羽毛球教学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固定模式教学”和影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羽毛球训练的游戏,其效果将是非常不同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技术,在娱乐中掌握羽毛球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发展,达到健身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积累羽毛球训练的乐趣游戏经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体育游戏克服了羽毛球教学枯燥乏味,也使学生在掌握羽毛球技术基本技能的同时,达到娱乐,健身,使身心发展。

4、结论

在特殊的技术,身体素质训练羽毛球教学提高的影响,提出了在其他特殊教学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体育羽毛球教学应重点加强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反应速度,速度耐力,速度,位移速度力量,力量耐力训练是特别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新兰.体能训练原理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

第3篇

摘 要 为了准确地把握吉林省普通高校开展羽毛球选项课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把四川省成都市普通高校开设羽毛球选项课的4所院校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 羽毛球 选项课 教学现状

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锻炼相接轨,全国绝大部分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选项课,羽毛球选项课也就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羽毛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普及,国家羽毛球队技战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喜爱上羽毛球运动。

一、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虽然各个学校羽毛球课程开展情况各不相同,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利用学生积极性来进行教学,教学并不能更有利于吸引学生,学生也并没有在课堂中完全融入。

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目标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及教学程序等。正是因为教学目标对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要正确看待教学目标,拟定合理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是良好完成课程的重要一步。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目标的合理拟定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对学生将来对羽毛球的态度有着重要影响。

调查发现,有14位教师把“掌握羽毛球基本知识,提高技术动作”做为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目标,占到总人数的70%。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是他们兴趣的需要,是“灌输式”的教学。仅重视技能的掌握将会阻碍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打压学习的积极性。65%的教师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作为目标。有60%的教师选择“增强体质,促进健康”。55%的被调查者选择“快乐体育,促进身心健康”这一目标。

表明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向掌握的很准确,不仅达到羽毛球体育选项课的基本目标:掌握羽毛球基本知识,促进技术动作,而且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通^运动促进学生们的健康,间接影响学生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的终生运动做好准备。但在实际运作上,因为教师能力、条件限制等因素使得课堂教学比较传统,方法单一,许多教师忽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只有5名教师选择了这一教学目标。新、旧教学目标还没有和谐并存,采用新目标的教师微乎其微。由此可见课堂依然没有把开发学生各项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出发点,课堂也并不能给予学生开放的氛围,不能充分的展示自我。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也叫课程。最常见的教学内容是各种知识。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它是制定教学计划的主体部分,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一)教学内容选用分析

调查发现,羽毛球基本技术都被教师安排为教学内容,羽毛球基本理论被作为教学内容的达到95%,基本战术被选为教学内容的为90%。说明羽毛球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并且三者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于教学中。

有70%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中采用身体素质练习,65%的教师采用教学比赛和规则与裁判法。说明教师们在教授羽毛球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也注重实践的学习与积累。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应该发展学生的专项素质和技能,为羽毛球技能的提高做好准备。进行教学比赛和裁判法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增加羽毛球课程的趣味性,将学生们吸引在羽毛球课堂。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选择心理品质培养和运动常识的比例分别为65%和50%。部分教师会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没有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放进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将这些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多方面的培养学生,不能仅仅教授单方面的知识,而是要教学多元化、多样化。

(二)教学内容喜爱倾向分析

在调查学生教学内容喜爱倾向中,调查发现,选择“教学比赛”的占82.06%,比例最高,说明广大学生对比赛有着浓厚的兴趣,倾向于趣味性、挑战性的内容。教学比赛方便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给学生挑战自己,挑战他人提供了机会。63.79%的学生选择“羽毛球基本技术”,54.82%的学生选择“基本教学战术”。而选择“羽毛球基本理论”的只有13.68%。说明大部分同学是比较倾向于实践性内容,对理论知识喜爱的同学占少数。教师们应当在既能够吸引学生进行实践练习的同时,也能将学生们引领到羽毛球理论学习中,让学生们领略到理论学习的乐趣。此外,选择“身体素质”的占11.56%,有9.42%的学生选择“情感”选项。教师应当注重不同学生的需求,丰富内容,教学多样化。

基于成都市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现状调查发现,总体而言,成都市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符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师基本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材的实用性不高。羽毛球选项课教学中强调技战术的传授,在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运动常识的教授方面不够重视;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够丰富;教学内容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考核内容的权重比较合理。

参考文献:

[1] 胡化兵.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第4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化教学;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地提高,要求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育、美术、劳动各个方面都要有发展,同时现代化教育也在提倡兴趣化教学,增强学生课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开展兴趣化教学。以下是关于开展初中体育课堂兴趣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老师要有加强对学生进行兴趣化教学的意识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学生在做不同的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是不一样的。兴趣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化教学的意识,从而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很好地上课。

二、进行兴趣化教学

1.开办兴趣班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同,我们先要大概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设不同的兴趣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兴趣班。

2.开展兴趣化教学

每个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根据自己选择的兴趣班来上课,不同的兴趣班安排有不同特长的体育教师来上课。不同兴趣班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这个班的特有情况来开展不同的活动,例如,开展羽毛球兴趣班的教师肯定就进行羽毛球教学,但是羽毛球教学也有很多种层次,毕竟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羽毛球教师就要根据自己班的同学对羽毛球的熟悉情况来上课,针对不同的同学,他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针对对羽毛球不怎么熟练的同学他可以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动作和技巧,而那些对羽毛球基本技巧都掌握了的同学,他就可以教他们一些提高性的技术。

兴趣是我们学习的最大的动力,进行兴趣化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很好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初中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时机,也是培养兴趣的好时机,所以,我们不仅仅是要加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化学习,更是要将它延伸到整个初中教学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周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4).

[2]张菊光.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

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羽毛球教学 教学改革

1.教学现状

根据访谈问卷得知,目前各普通高校都开设了羽毛球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各不相同,学时安排也有差异,但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1学生中选择羽毛球项目的基本上没有羽毛球训练经历,基础较差。

1.2课外练习频度不够,缺乏训练指导。

1.3重点不突出。

在查阅了全国几所普通高校的羽毛球教学大纲后发现,教学学时基本上在60学时之内,教学内容基本涵盖了羽毛球的所有技术,从上网,后退步伐,正反手的发球技术,到后场的击高、吊、杀技术,前场的小球技术,以及单、双打战术,等等,而且,每项技术的学时学时分配没有明显的差别。

1.4教学改革缺乏实效性。

目前各普通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多种多样,种类繁多,多是围绕“三自主”的教学形式展开,但是在现实中真正能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少,许多教学改革只是为了立项、发文章、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师很少能静下心来关注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竞技和团队”。

2.教改举措

2.1以技术重点为突破,以精带全。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一定要抓住这一阶段的主要环节,不能逾越,许多隐形的因素不加重视都会影响以后技术的学习。

通过对羽毛球技术的动作分析不难发现,在繁多的羽毛球技术里,“正手击后场高远球”和“击球前一步步伐”是羽毛球技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杀球和劈吊技术在技术动作结构上与击高远球一致,只是在击球点的前移和拍面调整上不同,步伐的移动上是结合自身的身高臂展与来球情况作相应的选择,关键都是为击球前最后一步的到位做准备。

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突出“正手击后场高远球”和“击球前最后一步步伐”这两个教学重点,在学时分配上、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作为重中之重。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后,其它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2.2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先导,推动课内外结合。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西登托普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以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师直接指导、合作学习和伙伴学习为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工作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运动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教养的、有运动热情的体育人、运动者。这几点都是基于终身体育为大背景的,不仅看重学生的当前利益,而且看重学生的发展,兼顾学生的长远利益。

运动教育模式与我国健康第一的思想不谋而合。

2.3以羽毛球运动规律为主线因材施教。

根据大学生基本没有参加系统启蒙训练的情况,我们要重点抓好击后场高远球技术、击球前最后一步步法、调整身体重心这三个基本技术的教学。方法一:提高队员对球性的熟悉程度,判断球的飞行轨迹,无论怎样的来球都可以自如支配,为吊球、杀球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二:重点学会和掌握控制自己身体重心的能力,只有身体重心控制的稳,重心移动得快,才能更好地完成攻防技术;方法三,步法:对技术水平较低者,无论在练习进攻技术还是防守技术上,都要让他们结合球,学习各种步法的移动,灵活地掌握步法,处理好人与球之间的距离、位置关系,才能使单个动作连贯,流畅协调。

根据授课对象是大学生,理解能力强,我们要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填鸭式的教学训练,加强理论知识讲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正手击后场球技术的讲授时,不应局限在高远球、杀球、劈吊等个别技术的讲解上,而应介绍侧身、引拍、蹬转、提肘、挥拍与触球后随前的技术环节,并说明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及作用,然后结合不同点的击球,阐明由此产生的几个环节相应变化的原因。

3.结语

教学是双边互动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遵循羽毛球运动的规律,把握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内容因材施教;通过简单实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体育教育中的竞技和团队特质,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赛为主线,明确学习的目的,调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羽毛球技术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提高技术水平,进而在体育上有一技之长,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艺体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M].2005.

[2]吴伟.运动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

[3]西登托普.关于运动教育的讲稿[R].2004.

第6篇

(一)师资情况

目前鹤壁市7所中学的体育教师41.2%来自于篮球专业;9.3%来自于足球专业;7.3%来自于羽毛球专业;4.3%来自于排球专业;5.6%来自于武术专业(主要是以太极拳为主);5.6%来自于健美操专业;18.9%来自于体育教育专业,其它的则大都是来自于田径专业。

(二)教学环境情况

目前鹤壁市7所高中几乎都拥有两块以上的操场,部分学校甚至还拥有4块操场。塑胶田径场占了62.1%,煤渣田径场占了37.9%。其中,6.9%的跑道是250米;31%的跑道是300米;62.1%的跑道则为400米。67.2%的学校拥有至少一个室内体育馆。除此之外,7所高中平均拥有3.2个篮球场、3.3个足球场、1.4个排球场、1.8个羽毛球场、1.9个乒乓球场。部分学校是将操场与田径场、足球场套用,或者是将篮球场与羽毛球、排球场进行套用,由此既节约了用地空间。与《河南省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和《河南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标准》比较,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体育课开展情况

大部分学校仅仅通过室外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但却很少开设一些理论课,来丰富学生的运动知识,培养其积极、健康的运动心理与情感思想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既造成了鹤壁市高级中学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无法系统、科学地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造成学生体育知识的匮乏。不仅鹤壁市高级中学面临的问题,其它诸多学校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四)体育课内容情况

从教学内容来说,一方面由于各个班级每周只有2节体育课,一个学期大致40个课时左右,时间有限,无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课程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集体式的体育课教学活动,学生的运动技能良莠不齐;对特定项目的兴趣也呈现出较大差异,目前体育课程主要是以传授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比如篮球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运球、传球、步伐、规则等等;足球课中的教学内容包括传球、带球、点球、规则等等;而羽毛球与乒乓球的教学内容则主要是以发球、对打以及相关规则为主。

(五)体育课组织形式

目前鹤壁市7所高级中学,67.2%的学校仍然是以行政班的方式来组织体育课堂,也即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式教学活动。很难顾及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运动需求情况等等,几乎无法实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

(六)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的看法

一方面是上级部门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硬件设施的考核;另一方面则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资金的匮乏以及沉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等等,既要兴建部分硬件实施和开设相关课程,应付上级检查;同时在体育课规划、管理与监督方面又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导致当前高中体育课“有名无实”的发展现状。

二、面临问题

(一)领导不够重视,教师培训不足

鹤壁市7所高级中学的领导普遍存在着对于体育课重视不够的现象。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是“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认为提升文化课教学质量才是升学之道,因此,不仅在职称评定与外出培训方面,偏向于文化课教师,或是缺少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监督与考核等等,从而造成体育教师的懈怠心理。

目前鹤壁市7所高中的体育教师,26.7%的人在最近三年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或者是进修活动;33.8%的人仅参加过一次外出培训活动;26.7%的人参加过2至3次培训或进修活动;参加过4次以上培训或进修活动的老师仅仅占12.8%。这反映出鹤壁市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缺乏对外沟通和交流活动,可能带来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匮乏等方面的后果。

(二)体育课时间短,内容散乱

鹤壁市几乎所有的高中都能够保证高一的学生每周有2节体育课,一个学期40个课时左右;77.3%的高中为高二的学生开设2节体育课,同样为40个课时;而高三班级则很少开设体育课。比如篮球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运球、传球、步伐、规则等等;足球课中的教学内容包括传球、带球、点球、规则等等;而羽毛球与乒乓球的教学内容则主要是以发球、对打以及相关规则为主。目前鹤壁市高级中学体育课主要是以传授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篮球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运球、传球、步伐、规则等等;足球课中的教学内容包括传球、带球、点球、规则等等;而羽毛球与乒乓球的教学内容则主要是以发球、对打以及相关规则为主。

三、建议

(一)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高级中学的指导与考核,激发学校对于体育课教学的重视,完善的体育教学计划和实施方式。

(二)在校内建构系统的体育教学监督与考核机制,提升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的重视程度。

(三)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体育课结构有一个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四)各所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思想、理念和模式,设计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项目教学法实施方式。

第7篇

一、看思想、看观念

1.思想上接受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下,义务教育阶段率先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同样,在2005年9月,我市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改。市教育局统一为各学校订阅了多种新课改方面的书籍,保证每人手头持有必要的课改文件和有关学习材料,多次安排老师参与省、市级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多次开展以新课改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带领和动员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动员与学习,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课改是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并积极投身到新课改中。

2.观念上更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管理层也不再是所谓“年长有阅历”的教师,年轻教师参与管理层的比例明显加大,年轻教师队伍发展迅速,新的干部管理年龄层在我校充分体现出来,青年教师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2002年,我校新任校长年龄在45周岁以下,2004年,学校体育教研组长竞选,新任体育教研组长年仅32周岁,年轻人的力量和智慧被充分展现出来,管理节奏明显加快,近年来,我校在市五级阶梯发展中,市学科带头人一人、市教学能手一人,09年,在省优质课评比中一人获得省二等奖,年轻化的管理层使得我校体育教学又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看体育课堂

1.教材开放了

我校高中在2005年9月正式进入新课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开展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新课程下的选项教学摆脱了以往一纲制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计划的制定由任课老师结合本校实际并根据学生体能特点、学习爱好、兴趣特点和学习需要等进行“量体裁衣”,在模块教学开设过程中,一线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内容的研制和开发,并充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开展体育选项教学。同时,我校体育老师根据学校场地资源等条件开发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健美操、排球校本课程和社团,并编写了教材。

2.兴趣提高了

在模块选项教学中,学生在选项时,他们从自己的爱好与需要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自己喜欢的老师,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同时老师也结合了学生的一些建议制定出合适的、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色化的教学用书内容,它更贴切学生的实际,更展现了师生间的真感情,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搭起了桥梁,充分体现模块教学中的人文道德素养,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展。我校近年来利用校“五级阶梯”发展模式,在模块课堂、校本课程、课外活动、体育社团俱乐部中挖掘出多名运动专长的学生,并成功吸入我校校队,为我校运动队的梯度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

3.学习轻松了

我校在现行的授课方法中,一改过去那种“满堂灌”教学,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重心转移到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上来,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设置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中注重学生多交流、鼓励学生互助学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互助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课堂变活了

从课改前男女生合班的“自然班”上课,到男女生分开上课,再到目前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课堂,新型课堂特点被充分显现出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一锅端”模式,从传统的“放羊”变成新课程下的“散养”,生动、有趣、“活”成为现代课堂的特点,体育课课堂中更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勤问、好问的学生变得多起来。

5.教师专业“有用”了

随着高中模块选项教学的开展,目前我校在每个模块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健美操、足球六个内容的模块教学,其中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健美操、足球专业教师的专项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教师们感觉生活更充实了。

6.评价多元了

高中模块教学实行学分制,每学期学生完成36学时(两个模块)的学习获得2个学分,学生在高中三年必须修完11个学分方可毕业。我校在新课程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更多兼顾了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多元。其中从形式上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三方面,从内容上看平时占30%,课堂学习表现占40%,技能占30%,近年来,我校学生体育课成绩合格率均在99.8%以上,有效促进了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三、看课外体育

1.形式多了,内容丰富了

新课改后,我校在严格执行“两条一规”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每周三节体育活动课,每年在春季开展趣味项目运动会,在秋季开展田径运动会,每年冬季开设冬锻三项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从2007年起至今,我校每年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并成为我校大课间活动一特色,多次受到省市兄弟学校的参观和市媒体采访。

2.特色突出了

随着模块教学成效的不断展现、校本课程和社团的不断开发,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开展多样化的乒乓球、羽毛球小型比赛,使得我校绝大部分学生走出校门时都能会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目前我校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初,我校被评为2007-2010年度市乒乓球、羽毛球特色学校,反之,特色学校的创办,更好的促进了我校特色项目的发展。

3.成绩显著了

第8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体育教学

高职的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立足素质教育,突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原则。

1 高职体育教学应立足素质教育,以德育为首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则过多的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知识和提高运动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和成功体育等一系列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提出了与提高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体育教学并没有完全改变以体育运动技术、运动成绩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这种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育人方式,没有真正发挥出育人的功能,体育教学综合目标没有得以很好的完成,难怪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锻炼身体、学习技术”的水平上。这种传统理念,往往以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代价。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要立足素质教育,以德育为首,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改变体育学习的被动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实践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原则

2.1 要认真识别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要培育发展个性,第一步要发现认识学生的个性。青少年个性常常隐藏在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背后,体育教师应该善于从那些优点和缺点背后识别山学生的不同个性,只有识别出不同个性才能加以引导和教育,使之逐步完善。

2.2 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强求一律是不可取的。对于个性特征鲜明的学生不应用同一模式去强求他们,而应允许他们保留那些显得不和群、不和拍、不和时宜、不和常人、情感的特点,更不能用“狂妄自大”、“性格古怪”等话来刺激他们、挖苦他们,而是利用体育课堂,积极疏导,鼓励他们快乐健康和谐地成长。

2.3 不同的个性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去培养和发展。体育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不同个性后,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学生的个性向更加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

3 以拓展学生个性为主要内容,逐步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3.1 教学内容的改革。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在普高体育教学大纲箍础上,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革。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普高体育教学的内容有相同之处也有所变化。每个学期选二、三项达标项目,再加上根据校情而学习的二、三项其他项目,如:一年级:田径、部分理论教材、素质练习、篮球、排球、体操、队列队形练习、乒乓球、棋类、韵律体操(女)、武术(男);二年级:田径、部分理论教材、素质练习、篮球、羽毛球、体操、队列队形练习、乒乓球、棋类、韵律体操(女);三年级:田径、部分理论教材、素质练习、排球、足球、羽毛球、体操、队列队形练习、乒乓球、棋类、舞蹈(女);四年级:田径、部分理论教材、素质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健美操(女);五年级:队列队形练习、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艺术体操(女);由于高职生没有升学压力,每天下午三节课后练习三大球类的学生较多,达标项目学生可利用每周二次课外活动进行练习。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生理、心理、技术、技能、知识、能力、智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同影响。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对高职生来讲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此,职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意不同教材内容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影响的差异与互补,做到合理选配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

3.2 考核办法的改革。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技术、知识、提高运动成绩,所以体育成绩考核应将学生掌握技术、知识、提高运动成绩的检查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如学期体育课成绩=课堂出勤及表现×10%+体育基础知识×20%+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40%+运动技能、技巧×30%。

①体育课出勤及表现(10分)。出勤率来自学生考勤册,具体每旷课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每三次扣1分。课堂表现将学生分为三等:对上课学习积极,练习认真者加2分;参加课堂练习,表现一般者不增、减分,课堂表现差,不认真或不参加练习,自由散漫者扣2-8分。

②体育基础知识(20分)。学期末采用笔试,结合本学期学习内容及有关体育时事出在30-45分钟内能答完的理论试题。

③身体素质、运动能力(40分)。选择教纲规定的四类项目,参照教纲规定的评分标准化,尽量每学期项目各异,结合本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及《锻炼标准》而定,四类项目之平均数乘以40%即得。

④运动技能、技巧(30分)。每学期选择三项作为技评内容,最好是体操、田径、球类为主,三项得分之平均数第乘以30%即得,参照教纲规定的评分标准。

第9篇

[关键词]运动技能 转换 学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58-01

1.运动技能及运动技能转换的定义

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来分析,运动技能是个体在运动或锻炼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运动行为。《课程标准》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体育院校通用教材1则将其定义为“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运动技能转换是指一个人把已经掌握的某些运动技能,运用到学习某些新的运动技能中去的过程。运动技能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积极一面,也存在着相互干扰的消极一面,对于积极的一面,我们称之为运动技能的转移或转换;对于消极的一面,我们称之为运动技能的干扰。

2.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关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此研究领域有多种研究理论,比较权威的是经典的“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自动化过程”理论。划分依据是以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的。

3.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促进运动技能转换产生的要领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尽量消除运动技能间的相互干扰,而充分利用其相互促进的部分,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

3.1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用合适的教材

运动技能的转换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新的运动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及选用教材时,应提前考虑到各运动技能间产生的相互干扰,对能促进运动技能转换的教材,尽可能安排在同一学期,如可以将排球的双脚起跳扣球和支撑跳跃项目安排在同一学期进行教授,利用运动技能的技能转换规律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要领;不要把相互干扰的教材安排在一起,避免两项技术动作的干扰。例如,不能把羽毛球与网球的学习放到一起,因为打羽毛球是靠手腕的灵活转动,而打网球则需手腕的固定。

3.2 加强体育课各部分之间的良好衔接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接着要进行专项准备活动,这样既能保证在运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关肌肉群、关节、韧带及器官等能够达到预热,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准备活动大部分是一些模仿练习或诱导性练习。如学习跨栏跑技术时,教师教授学生原地提拉起跨腿过栏动作,使学生体会腾空过栏过程中的提拉动作。另外,合理地运用游戏也可以促进运动技能的转移。如在学习投掷垒球时,借用“投手榴弹”游戏来增加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掌握鞭打动作。由此可以看出,课的各部分间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就能够有效促进运动技能的转换。

3.3 明确已学动作与新学动作的异同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时很相似的,但实际上却有本质的区别。如果学生能够明确不同技术之间的相同因素与本质区别,并熟练掌握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就能灵活的将新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单手肩上投掷技术和排球扣球技术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基本相同,差别主要在操作器械的方式上。从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来分析,如果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单手肩上投掷技术,那么我们在教授排球扣球的过程中,重点可以放在助跑上步及起跳环节上,这样可减少在教授引臂、挥臂上的教学时间,加快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这样,也就把投掷的动作技术转移到排球扣球的动作技术中来。

3.4 巧妙运用教学方法,避免技能间的干扰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视频对比法,在学习新动作时,可以将之前的动作技术的视频与新学动作视频通过慢放或定格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就可很好地避免或减少新旧技能之间的相互干扰。又比如,在教授低年级体育课时,运用良好的体育教学情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促进运动技能的转换。要想做到这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细致钻研教材、认真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教学流程等,并不断创新出新的适用于各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新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技能间的干扰。

3.5 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合适的练习密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熟练的掌握技术动作,仅靠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很难达到的,所以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安排合适的练习密度,特别是对于运动形式相似而动作本质不同的技术,最好是先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术后,再学习另一项。例如,长跑技术和短跑技术虽然在动作结构上大体相同,但在脚的触地部位以及运动神经特征上却有显著区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熟练掌握了长跑技术之后,再学习短跑技术。

4.结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的促进运动技能的转换,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思考和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用合适的教材;要明确已学动作与新学动作的异同;而且要巧妙运用教学方法,避免运动技能间的干扰;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合适的练习密度。从而有效的避免干扰因素的出现,促进运动技能间的转换,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速率,最终达到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第一版:134一137.

[2]刘淑慧,主编.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3]贝百版,陈永宜,吴佩璋.再探体育教学规律[J].中国学校体育,1992(1).

[4]肖永平.体育教学中应用技能转换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1(2).

[5]曹跃兴.对运动技能转换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4,25(1).

[6]孙丽华,关于体育运动中“运动技能”的形成、技能转换与干扰的理论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第10篇

摘 要 长久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体育课堂经常被文化课占据,使得学生难以得到均衡的、全面的发展。高中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的不足,也是高中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运动场地的设施不足、器材的缺乏无法满足老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锻炼的需求。体育作为副科,体育老师的发展具有局限性,体育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受到压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政策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的作用,相应的也对全面推进高中体育教育改革和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体育 现状 问题 解决措施和办法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师资力量。体育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老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可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老师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专业化能力不够、专业精神不好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之中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动作示范,老师的专业性不够,动作做不到位,学生在学的过程之中也做不到位,加深问题,导致高中体育课的质量不能达标。

(二)运动器材少,体育场地有限。学校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是进行体育课的基本配备,是保障体育课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起到推动作用。但是普遍调查情况来看,很多高中学校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只有少数学校配备标准的田径场、足球场和篮球场,学生缺乏体育场地进行锻炼。体育器材数量少、种类少也是一大问题,无法满足基本的学生锻炼需求和体

(三)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我国高中教学之中由于体育不计入高考成绩,因此很多学校都忽略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文化课占重要地位,体育课经常被文化课占用,或者直接取消,导致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无法得到正常的保证。很多家长对体育学科存在偏见和误解,认为体育学科是可有可无的,忽视了对孩子身体锻炼的重视。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解决方法

(一)改变学生的态度,培养他们的兴趣。体育课堂效率低下其实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有关。对于体育教学的忽视,导致他们也愈来愈不重视体育课堂。好多学生会选择在体育课时写文化课的作业,背文化课的内容,或者一直坐着聊天,直至下课,更甚者连课也不上。正是这种不在乎的态度,让体育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学生的态度,培养他们的上课积极性。

课前热身可以采取新的方式,不再是简单枯燥的跑步热身,可以采用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热身的同时体会到课堂的乐趣。比如“贴药膏”的游戏,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一个跑,一个追,逃跑的同学要尽量跑快点,避免被追的同学抓到,如果抓到,则两者交换身份,如果逃跑的同学感觉累了,可以选择大圈中的任意一名同学,站在他身后,替代他的位置,而被替代的同学则要逃跑,避免被抓。以这种游戏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各关节就活动开,减小了上课时的受伤率,又让学生充满了对课堂的好奇,引起他们的上课兴趣。而且,在一节课结束以后,不透露下节课的内容,保持课堂的神秘性,也保持学生的上课热情,同时不让他们可能因为对下节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起反抗心思,破坏课堂纪律。

(二)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职业素养。 很多时候,老师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要准确的评估他们的能力,不要为了实现不可能的教学目标而苛刻制定计划,压榨学生。作为老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大部分学生的体育优势与劣势,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例如,对跑步方面有恐惧心里的同学,老师可以为他们制定一套渐进式的训练方法,提高他们的跑步成绩。

老师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爱好选择上课内容,让课堂成为大多数人的课堂,民主的课堂。在新学期上课前,老师可以对学生做一次兴趣爱好的调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兴趣爱好,制定教学计划。例如,大部分学生喜欢羽毛球,那么课堂的内容可以侧重羽毛球的教学,同时掺杂一些考试内容,当然,还要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由活动。这样既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有使得课堂更加民主,更加欢快。

(三)开设特色课堂,增加户外运动。 老师尽量保证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性,开设特色课堂。现在大部分的初中学校都实行寄宿制,这使学生一周都只能待在学校,看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校园景色,面对繁杂枯燥的文化课的学习,这会让学生的心理产生阴影,会承担莫名的压力,而体育课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排遣学生的压力,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那么,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爬山,去踏青,去植树……这种户外活动可以拓宽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的美德,同时可以增强他们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体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科W的、系统性的、全面的教学和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进行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适合的体育学习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高中体育教学的难点,保障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康课程;素质教育;实施

初中体育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强健体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推广,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体育项目锻炼,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加强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与渗透。

一、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特长

在进行中学体育的素质教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室内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效用,使素质教育在课外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延展。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确立具体的课外活动方式,使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活动项目。例如,教师可在教授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运球技巧后,令学生领取体育活动器材,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展开课外体育活动。而有些学生喜欢篮球,有些学生擅长羽毛球,有些学生则更偏爱足球,通过课外活动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获良好的授课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全校运动会或是班级友谊赛的方式,能够使具备体育特长的学生在比赛中充分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借助比赛平台,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增强集体协作意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深度挖掘体育教学的美育因素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必须深度挖掘体育教学中所包含的美育因素,呈现出人类健康体态所展现出的机体美学,从而使学生在体育n程中感受到健康美、身体美与运动美。在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授课中,教师需将重点放在强健体魄与塑造形体方面,使学生在体育的课程学习中得到身体充分锻炼的同时,还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在阴雨天等不适宜课外教学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同学播放奥运会精彩体育项目的比赛片段,使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此外,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需督促学生养成课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持仪容整洁。如此,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对学生的美育教学。

三、 做好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需面向在校全体学生。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单纯地依靠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安排课程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未都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这就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新课改背景下,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对授课班级的学生加以充分了解,依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展开分层次、步骤化、目标强的课堂教学工作,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状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展开课程教学环节。例如,在体育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男生和女生在先天身体硬性条件方面的差异,在进行球类运动的课堂活动时,需依据男生和女生的不同需求,安排男生打篮球、踢足球等消耗体能较大的球类运动,女生则可通过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的活动方式进行自由活动。此外,在进行日常体育课程课前活动的环节设置时,也可采取男生跑1000米,女生跑800米的方式,进行课前体育活动热身。通过对学生身体状况和心理的全面考量,实现体育课堂的高效化、针对性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实施人本化、个性化教育

在进行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设计时,需要依据体育的自身特点和国际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这五方面进行课程具体目标的设置,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以人为本作为新课改内容的核心理念,对中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展开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中,不禁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加以有序地组织和配置,从而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培养,还要求体育教师以学生发展的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体育学科的整体性和分散性特点加以有机结合,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宜的教学计划,从而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良好地适应。此外,还需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展开个性化教育教学。例如,通过建立体育活动小组的方式,对一个班级中体育活动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人员分配,充分发挥以强带弱的小组互助作用,同时,还能够使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大家共同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在体育日常课堂活动、小组比赛、班级友谊赛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强健体魄、锻炼意志、提升素质的学习和训练,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本文主要从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深度挖掘美育因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这四方面内容,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渗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展开高效的体育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俊海.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J]. 社会科学:引文版, 2016(11):300.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精神

体育课程是一项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课程,尤其是当前体育在考试中加分这一教学尝试,让很多同学们终于可以放开束缚做喜欢的体育运动了。体育课本身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够提升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更能为同学们缓解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压力。作为追求全面发展的当前社会,体育一直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上只不过很多家长以及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压力下,注重其他学科的应试教育而将体育时间全盘舍去,换成其他课程,课后同学们的运动时间更是趋近于零。所以在新课程的推展之下,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提到日程上来。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激发同学们的体育精神

同学们对于体育的热爱程度还是有的,但是多年来学校以及家庭带来的思想就是在追求升学考试试卷的分数,对于体育学科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而当前的体育改革正是想转变当前学校和家长们对于体育学科的偏念。培养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上就要激发同学们对体育的热爱,要激发同学们的体育精神。教师首先要对当前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分析,掌握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能够愉快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体育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能够磨练个人意志。而又要把体育的趣味性展现出来。课前热身活动的方式就有很多,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在提升课堂趣味性上多花费些时间。体育教师要开发多项体育运动来激发全体同学的兴趣,让所有同学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育天赋。

(二)制定体育培养计划

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基础。所以制定科学完美的体育培养计划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科学的规划下,还要制定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要发现同学们的实际课堂反映情况,根据课堂实际的反映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首先要做到循序渐进,先从基础的教学开始,观察同学们的实际接受能力,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同学们客服困难的心。并且要分析同学们的心理,适当的给予同学们鼓励。当同学们完成一项体育项目之后一定要给予同学们必要的肯定与鼓励,激发同学们的荣誉感与学习劲头。当发生问题的时候相关的体育教学工作者要定期的进行课程教学总结,分析不足与优点,不断归纳挖掘新颖的教学模式。练习是一项艰苦的课程,但是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其他教学熟能生巧都是非常适用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小组来进行PK,一旦在竞争的环境下,教学目标便会变的更加容易些。课堂活动形式也要不断更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当在一个高昂的学习氛围之下进行学习,教学质量必定会有所提高。

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与家长及时沟通

学生在校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学生们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家长也要及时的与学校进行交流,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同学们的心理动态才能够从本质上为同学们制定完美的教学计划,最终完成教学目的。

(二)开展丰富的课上课下活动

体育运动会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无论是日常的走步或是每个动作都是体育的展现。所以体育教学可以综合的去进行学习。因为体育学习不单纯的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更能够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小学生当前的课业压力也逐步提高。家长们可以定期为同学们制定运动计划,简单的可以在小区里跑步、打羽毛球,也可以定期的陪伴同学们去体育馆亦或是健生房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又可以提升身体机能。

(三)注重日常熏陶

教学活动需要与日常的生活相结合,在不断的熏陶中让同学们时刻拥有一个想要运动的想法。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体育赛事,让同学们在比赛中不断培养体育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不服输的精神。教师作为场外指导,起辅助作用。在关键时刻只需要提醒同学们关键的体育要领。而且可以根据同学们的不同兴趣爱好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足球、排球、篮球、太极拳、跆拳道、健美操、交谊舞、中国功夫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开展不同的课程之后,还可以激励同学们去参加相关的国家赛事。

三、结语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组织体育兴趣小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一项不错的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组成乒乓球小组、羽毛球小组、跳绳小组、太极拳小组等,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把学生组织在一起,有质量地锻炼1小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也可以通过举办“体育周”,来推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体育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时较长,参与面广,有利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工作要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使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培养、塑造、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从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进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斌.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俪人:教师,2015(16):37-37.

[2]张根松.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分析[J].学苑教育,2016(9):22-22.

[3]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