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4 13:3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大学生 网上 自学英语能力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英语学科作为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受人数多、课时少、应试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遇到不少困难。当前,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大学英语教师可引领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网络渠道,对英语知识进行自主学习。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高校教育阶段,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习来说,英语学科并不是他们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往往不够浓厚,缺乏学习欲望,教师要想使其通过网络渠道学习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英语能力,首先需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对英语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运用网络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要优势在于,网络资源比较丰富,学生可自由的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需从激趣出发,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兴趣爱好相呼应。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在非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可提前告知学生本节课不讲述教材内容,而是在网上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并征求他们的意见,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学习价值的电影,培养自学英语能力。当然,看英语电影是有要求的,让学生在观看电影时记录自己最为喜欢的十句话,并要求他们看完之后能够书写和背诵出来,促使其产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与欲望。
二、掌握好英语学习策略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网上自学英语的关键在于“网上”与“自学”,网络英语学习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要想更好的吸收与理解,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十分重要,学生必须善于学习、会学习。这里的“学”并不是简单在网上浏览英语学习材料,盲目的、毫无目的的学习,而是根据教师的指导与建议,以及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和使用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策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应以听力和口语表达为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听力练习具有特殊优势,训练听力可通过倾听英语听力材料来实现,或者每天都在网上听VOA Special English,这是一个专为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学习烂漫,英语发音纯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英语,在阅读新闻时,提升他们的听力与阅读能力,并拓展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在大学非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丰富多样、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网上自学英语的环境。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经常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歌曲或短视频等,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并设置学习目标,要求其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关系十分密切,大学英语教师可充分借助互联网,在课前与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针对性、目的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己在网上解决问题、寻求答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教师需动态监测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不少网络平台都具有自我检测和评价系统,可以帮助其发现自己在独立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网络学习资源容量较大,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适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需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筛选与取舍,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特点的英语自学计划,根据个人能力与不同学习阶段,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目标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产生紧迫感、责任感与努力方向。同时,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将长远目标划分为多个近期目标,先从近期目标着手,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时,目的更加明确,促使他们在实现学习目标之后,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与自主学生有机整合起来,向长远目标努力。另外,在执行英语学习计划时,学生需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更新快,具有时代特色等优势,及时发现新的学习资源,根据自主学习过程和成果,适当调整计划,确保对网上资源的合理、充分应用,自学英语能力得以稳步提升。
五、总结
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一个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流行趋势,可充分发挥网络学习资源的优势,几乎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促使学生自学英语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涓.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 学习者自主性 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
“学习者自主性”自上世纪80年代由西方语言学家提出以后,受到了语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后,随着国内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不仅外语教学类出版社在教材的编写上开始重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如开发与教材配套的学习光盘和编写学生课外自学材料,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外语教师也意识到“学习者自主性”在外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逐渐摆脱在传统语言教学模式下形成的过分依赖课堂和教师、缺乏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局面。
1 关于学习者自主性的理论基础
Henri Holec(1981)提出的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简称LA)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即学习者能够自主地:(1)确定学习的目标;(2)决定学习的内容与进度;(3)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技巧;(4)监控学习的过程;(5)评估学习的效果。Dickinson(1995)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应包括“能够理解授课内容、计划学习目标、选择和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监控自己对策略的运用、识别不适合的学习策略并进行调整、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等五个方面(Dickinson, 1993)。Dickinson(1987)还曾提出“学习者合约”,即由学习者自己在“合约”中自主决定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材料及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Littlewood(1996)提出自主学习包括愿望和能力两个基本要素:愿望是指学习者在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时所具有的动机和信心;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具有开展自主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如王笃勤(2002)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尽管中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含义界定不尽相同,但大多数都强调自主学习的主体与中心应该是学习者本身。
2 培养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自主性的现实依据
(1)教育教学目标。现代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人的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大量信息和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就必须要不断进行学习,这也就决定了未来社会的教育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学生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以后,仍需要不断接受教育,取得自我发展,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因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教育的最终目标”(Brookes & Grundy, 1988)。语言学习和教学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承担着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任务。尤其是作为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学习的自主性直接决定了其语言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而教育部早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就对自主学习做了要求,明确提出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能使学生自主选择合适自己需要的材料学习”,要使学生“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2)语言学习特点。曾有语言学家指出:“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其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实际上,外语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一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各语言教学环节,即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3)学生学习现状。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记忆,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对老师有一种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于等待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既缺乏学习动机,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最后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采取消极敷衍的学习态度。此外,由于每个学习者的个体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各不相同,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班里每个学习者的个体需求,这一方面导致基础较差的学习者不能跟上学习进度而丧失信心,另一方面又使得起点较高的学习者由于不能获得新的知识而失去学习兴趣。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3 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
(1)创建语言学习中心。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料的选择对自主学习者相当重要,如果没有适合学习者使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就无法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策略并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因此,高校可在利用现有的语言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建立语言学习中心,既可作为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外的补充,又可作为学生自主选择语言学习材料的资源中心,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中心的功能应该包括:①提供语言学习资源,包括视、听、说等多媒体资源;②组织语言实践活动,如交谈、辩论、英语戏剧演出等;③提供语言学习帮助,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向中心老师寻求帮助。
(2)了解学习动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外语学习中,有明确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可以制订出更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外语学习动机一般分为两类: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前者使学习者目标明确,如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出国等,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后者则以了解目标语言国家文化、更好地与该国人民交往为目的,如欣赏外语歌曲和电影等,可激发学习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时,应首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这样才可以使自主学习顺利地进行下去。
(3)选择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见解与行为(O’Malley & Chamot, 1990)。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者能否达成既定学习目标的关键。研究表明,对学习策略进行训练会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效果(Brown, 1987)。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增强有关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策略训练,如增强对“重复、归纳、推断、转换、提问”等学习者常使用的认知策略以及“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等的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实现自主学习目标。
(4)转变教师角色。虽然自主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是学习者本身,但这并非否定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Benson & Voller(1997)曾指出,“自主学习绝不是没有教师参与的学习”,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主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与其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及承担的学习责任相关。那些可以实现完全自主(full autonomy)学习的学生需具备完全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材料、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调整和评估的能力。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绝大部分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还远未拥有完全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培养这些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外,教师应作为学习顾问,帮助自主学习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及学习策略;同时,教师还应成为评估者,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及成果等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使学生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应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目前存在的英语学习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主动性的问题,教师应尽快转变以“教”为主的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尤其对刚入校的新生,教师可以从的第一堂英语课开始就对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理念的宣传,在随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并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效果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还不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必定代表了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英语学习,也会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以及离开学校后的继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Benson P&P 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C].Harlow: Longman,1997.
[2] Brookes A & P. Grundy. Individualization and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1998
[3]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J: Prentice Hall Regents,1987.
[4] Dickinson L.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Dickinson L. Talking Shop: 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J].ELT Journal,1993(47).
[6] Dickinson L.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J].System,1995(2).
[7]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8] LittlewoodW.“Autonomy”:An Anatomy and a Framework[J].System,1996.
关键词:高考;B级测试;相关性;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80-02
高考作为目前国内相对客观的水平考试,具有很强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水平。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能够客观上测试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高等学校应用能力测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 简称PRETCO)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认可。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PRETCO)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设计、供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专院校学生自愿参加的标准化考试。本门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日常和业务涉外交际的能力,旨在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向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进行改革;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其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更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日常和涉外业务工作的交际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日常和业务涉外交际的能力,旨在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向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方向进行改革;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评价标准,以提高其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考虑到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入学水平的现状,《基本要求》将教学要求分为A级要求和B级要求; A级为标准级,B级为过渡级。本考试也相对应地分为A级考试和B级考试。修完《基本要求》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生可参加A级考试;修完《基本要求》B级规定全部内容的学生可参加B级考试。新疆教育学院将B级考试成绩与大专学生的毕业资格挂钩,即通过B级考试也为毕业要求之一。
一、研究问题
目前国内基于SPSS统计软件来研究事物相关性的研究调查多着重于高考英语成绩与本科阶段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与比较。例如“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与本科阶段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张其香, 2007年),其结论为高考英语成绩与大学英语四级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相关关系。或是高考英语成绩与本科阶段英语专业四级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例如“高考英语成绩与英语专业四级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SPSS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宋娟丽,2009年),其结论同样也是高考英语成绩与专业英语四级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相关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学生只有在高考英语成绩达到一定分值后才有可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是专业英语四级考试。
而对于高考英语成绩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特别是B级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则为空白。尽管大部分英语教师与学生都认为学生高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对于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十分确切的证实,并且二者之间相关性能给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带来什么启示也有待证实。本文就以SPSS软件为基础,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和B级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用数字说明二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其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新疆教育学院2011级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非艺术类,非体育类)为研究对象。这100名学生经过入学后为期一年的英语课程学习,于2012年6月参加B级考试。
2.研究过程
首先随机查询新疆教育学院2011级100名各专业(非艺术类,非体育类)学生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以及他们2012年6月参加B级考试的成绩。其次利用 SPSS软件求出B级测试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sig 值等,并得出结论说明两者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其相关程度如何。
3.研究工具
使用SPSS软件以及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与他们入校后第一次B级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研究结果
首先把高考英语成绩和B级成绩用SPSS系统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求出高考英语成绩与B级成绩的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及sig值,见表1、表2。
根据表1 的数据我们得知这100名被测试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分布为:最高分124,最低分28,平均分82.91,标准差为6.627。而B级测试成绩最高分为96,最低分16,平均分63.70,标准差为5.760。
从表2可以看出,高考英语成绩与高职院校B级测试成绩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其表现为相关系数r=0.582,为切实相关,即较显著的正相关。意为高考成绩较好的学生相对来说B级测试成绩也较高,而高考成绩较低的学生B级测试成绩也相对较低。
四、启示
高考英语成绩与B级测试成绩的相关关系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高考成绩确实与他们的B级考试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考英语成绩较高的学生相对来说B级测试成绩也教高,而高考英语成绩较低的学生B级测试成绩也相对较低。这个结果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运用回归统计来预测他们在B级考试中的成绩,并且告知学生这一预测结果。教师可以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同时学生自己也可以对B级测试成绩做出预测,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英语水平,并根据预测结果来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争取在B级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此外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转变英语学习观念,因为高职院校新生外语学习观念的转变,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应情况是影响相关系数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考英语带有强烈的应试色彩,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则侧重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兴趣来进行英语教学,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策略。最后通过随机课下访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意识到这种相关性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学生的成绩与很多因素相关。虽然高中英语的学习基础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策略等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以高考英语成绩为预测基础的同时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等,尽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五、结语
从以上研究问题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B级测试成绩之间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性,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扎实的基础并不能保证优异的大学英语的学习,这其中还有很多其他主客观的因素存在。例如: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以及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标的设定等等。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在借助这个相关性的基础上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本次研究重点关注相关性,所以只以客观的高考英语成绩和B级测试成绩为样本,范围较小,取得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因素。因此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以取得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Heaton J.B.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程月芳,马广惠,董娟.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J].外语界,2003,(2).
[4]卢仁顺.二语习得中的共性、外语教学的作用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王奇民,王健.制约大学英语学习成效的策略因素探析[J].外语界,2003,(2).
[6]刘新平.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张莹.如何激发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4).
【关键词】思辨方式背景 大学英语 评价体系 建构
思考和辨别的方式能力是能够对事物进行分析、辨别、质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是体现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思考和辨别已经迷失在了英语专业中,故广大教育学者希望加强英语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最严重的表现是英语写作课丧失思考和辨别的方式。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考和辨别方式的能力作为培养的终极目标参考为形成性评估的理论依据完成评估体系构建。
一、思考和辨别的方式培养的研究背景
思考和辨别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定义。国外学者Facione将思考和辨别定义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与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有重大影响的思考和辨别能力理论结构有“德尔斐”提到的双维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Paul 和 Elder 提到的三元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学者这些年来慢慢重视研究大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的理论与实际践行。提出三棱结构模型的国内学者林崇德和提出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的国内学者文秋芳都是在借鉴若干重要模型的基础升华而来。国内学者孙有中从多个方面探索讨论了以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方向。国内学者阮全友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方面构造建立了理论大纲,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构造建立了大学英语教学思考和辨别能力培养模式由国内学者刘晓民提出。国内学者杨德祥等通过实证研究,充分证实了内容依托教学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李莉文通过写作教学为例,研究读者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的方案。
二、评估体系的构建
通过大学英语写作的学习和实际锻炼,在思考和辨别方式的基础上形成评估体系。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成功的衡量标准,积极进行高效的课堂间讨论和学习任务,及时掌握学生了解知识的情况,反馈高质量的信息,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这些可以初步构造建立用思考和辨别能力作为培养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导向的评估体系。明确学习目的、进行学习任务、反馈信息、评价总结。四个首尾相接,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评估循环。学生进行这个循环可以对获取的信息总结来明确下一个循环学习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此教学循环,可以看出评估和教学从头到尾相互穿插在写作的各个方面。
三、大学英语写作的四个相扣环节
大学英语写作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服务教学计划的设计。在任务进行环节,要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机会去发表和沟通自己对该任务的所有理解,这点对于学生能够独立成功的完成任务非常的重要。写作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思考和辨别的能力,导致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来讲最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课堂丰富的活动的构造和进行应该有目的提升具体明确的思考和辨别的能力技能。有了基础才能找到写作的灵感,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逻辑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并讨论学习的目的和评价的标准,该活动完全能促进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进行一定的反思,并提升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从总体结构和言用法等多个方方面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提升在思考和辨别能力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操心态方面。
四、结语
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大学英语写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而又宽广的平台,它能培养一个人的思考和辨别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把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目的参考为形成性评估的理论依据,探索讨论了明确学习目的、进行学习任务、反馈信息、评价总结四个环节构造建立了完整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表现出了学生能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并对自己和他人完成W习任务进行一定的评价判断,不断对自己的提高进行反思,最终学生的思考和辨别能力不断增提高。教师通过对各教学环节的细察提供给学生高质量的反馈信息,推进思考和辨别能力培养的由浅入深。
参考文献:
[1]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
[2]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 2013(5):59-66.
【关键词】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
英语教学一直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英语教改的深入,英语教学的重点也开始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方向转变。如何摆脱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从片面强调知识输入到关心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大势所趋。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
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整体成绩较差,英语水平偏低,学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同学忽视英语文化课学习,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态度被动、消极。英语课堂利用率较低,无法真正参与到教学中。
2.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方法单一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的缺乏,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的落后,高职英语教学还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很容易走神。实践证明: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本仔细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会学了,教学效果才能提高。
三、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具体表现
在大学英语教学以及与学生谈话中发现,高职学生多数缺乏自主学习能力。①缺乏学习计划性。大多数高职学生很少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只是按照老师的讲授计划和教学要求亦步亦趋,没有学习目标;②课堂利用效率较低。学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问题讨论、口语活动等,经常分神或开小差;③课外自主学习性差。很少有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总结、归纳,不能多途径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只把英语学习局限于课堂、课本,不收听英语广播、不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和不进行大量阅读;④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英语较为吃力,努力程度不够。
四、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实现“终身学习”理念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校所学知识不可能受用终身,因此,高职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后仍需继续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社会需要。
2.满足学生个体认知差异的需要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个人性格、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很大,而这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改变高职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现状的现实所需,以便能充分满足学生个体认知差异的需要。
3.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多仍采用以一本教材为中心,一个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没有自我评价,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收效甚微。
五、“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
Holec(1981)认为:语言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Dickinson(1987)认为自主性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任的态度;而Candy(1991)则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个人的品质,是学习者自己组织学习的能力与意愿。我国学者束定芳和庄智象认为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上的主要内容包括:态度,能力和环境三方面。学习者应自愿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学习策略,以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国学者徐锦芬(2004)在研读和参考大量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应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①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②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③有效使用学习策略;④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⑤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
六、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把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增加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作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1.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2.启发式教学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多帮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不应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那样直接把答案告知给学生。如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生词,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根据上下文的逻辑线索来猜测词义,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单词的意思。
3.向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的技能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及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如在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只靠老师单项输入,学生机械记忆很难取得成晓,老师要教学生怎么样去记单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可以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和规律并在实践中去运用,慢慢地就能做到自主学习。
4.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英语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英语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自觉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例如学生在英语学习前可以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中做好预习工作,认真听课并积极思考,努力完成作业,业余时间多听磁带,积极参与口语练习,并在英语学习后自觉地进行分析,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培养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使学生明白学会了自主学习就等于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5.加强教学管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因外,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外部强化,例如可以对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考勤、作业情况等进行评分,并按15%-20%计入期末总成绩,对学生考试旷考和作弊等进行严肃处理,这样从制度上约束学生,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选择,对外语教师来说依然“任重而道远”。
七、结语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笔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发展人才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角色定位,贯彻素质教育目标,把培养英语综合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非教学环境中自主地学习其职业和生活所需要的外语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大学英语教学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使大学英语教学有了更多、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杨爽.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
然而,目前普通高校中(以武汉长江工商大学为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不高,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使命就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教育”。在当前迫切形式之下,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教育,最主要的就是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最终创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其特征是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应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但是这些不可能自发性地形成,需要教师引导,尤其是课前指导。而在高效课堂的一般模式(课前指导+课堂活动+评价体系)中,导学案就是课前导学中最主要的部分。虽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导学案更多地是应用于中学范畴,但是对于普通高校中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导学案也不失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环节,因为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主要包含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内容和课堂活动准备工作等环节。从导学案的形成方式和内容组成来看,导学案就是高效课堂的准备环节。
一普通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
自我校创立以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课堂教学环节和活动的主动参与度和融入度不高,对于知识多为被动接受、机械记忆,难以真正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综合运用能力。即便教师有在课堂活动中设计师生互动的环节,所占比例也不多,因此课堂气氛总体相对沉闷,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与效益也就相对较低。
2教师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处于主角的位置,学生则是“填鸭式”地听,因此无法高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完成知识的构建。此种教师定位已不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的“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更无法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目标。
3学生英语基础情况
2013级新生入校之初,我校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相关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考成绩、对英语的喜爱程度、投入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对将来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等。调查结果显示:(1)非英语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在100分以内,理科专业和艺术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在80分以下;全校有少数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在120分以上,但最低分在30分以下。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之间存在着100分左右的差距。(2)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方面,只有少数学生表示特别爱好英语,多数表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试并顺利毕业或为求职而学。由此推断出,多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地想学习英语。(3)在投入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方面,只有少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余安排较多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上,而多数学生只是为了上课所需而完成老师布置的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甚至有部分学生几乎不学,连基本的学习任务都无法完成。由此看出,多数学生缺乏英语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欠缺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4)在对将来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问题上,在现实面前,学生们都表示,或为了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为了迎合兴趣爱好和继续深造所需,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不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并执行,在课余时间里感觉非常迷茫,缺乏方向性指导。以上所呈现的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和实际问题给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了许多困难。
4班级规模情况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教学班级人数不断增多。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为例,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是也经历了此增长过程。在2010级以前,绝大多数教学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但2011级以后,绝大多数教学班级的人数都超过了40人。从2013级开始,学校教务部门将大学英语教学班级人数基数定为50人。学校将教学班级人数不断加大,也是在对我省其他普通高等学校进行调研了之后而进行的教学政策调整。如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顾曰国教授所说的,“人数超过40人以上的教学人数即为大班”,也就是说目前许多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都是大班,如果不借助课前引导和准备,学生在课堂上是难以进行英语这门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的,因此是难以达到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
5课时安排情况
在我校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而相应制定),大学英语一个学期的总学时为68个(第一学期为51个),在实际教学安排中,每个学期都有第一次课的教学介绍课、学期中的期中考试课和学期末的答疑课,除去这些课时之后,能进行正式教学内容安排的学时约为60个(第一学期约为45个),而学生要完成视听说和精读两本教材各10个单元的学习,分配到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将全部的教学环节都计划入课堂,是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率和效果的。
6教材情况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为使用多年的老教材,以主题为模式,在难度上缺乏梯度,语法现象较为分散,语言知识没能很好地体现渐次掌握,题材侧重广泛性。在学生看来,此种教材题材陈旧、趣味性低,难以引起他们参与教材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他们基础较差,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此类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并高效地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导学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传统而单一、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较差、班级规模大、课时安排少、教材老旧且趣味性低等现实问题,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使命之下,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不能再继续维持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即主体地位,需要做出角色定位的转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利用课前的准备和指导便是手段之一,而导学案则是促成此事的有用环节。
在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在每次课之前根据所教教材的主题和内容确定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并根据活动形式所需、学生的人数和英语基础情况甚至专长特点进行班内分组和组内分工。导学案形成文字之后,提前一定的时间段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个人阅读、小组合作探索等方式完成导学案上要求完成的任务,为课堂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而由教师主讲,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也不再是“填鸭式”地被动地听,而是主要由其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或环节做出反应,甚至通过做report,presentation,role play等方式来呈现他们课前准备的成果,因此呈现的是教学模式。
导学案的使用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部分课堂中已经探索实行了一年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通过在导学案中设计让学生自我完成学习内容和展示学习成果,实现了教师课堂教学定位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2)通过提前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重难点、预习内容和课堂活动相关准备,学生逐步改善在课余时间里的迷茫状态。(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让不同基础和性格的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融入度,增加他们锻炼和提高英语的机会和程度。(4)通过利用导学案作为课前引导和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呈现他们的准备成果、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完成知识的构建,增进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挖掘了他们更大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并进一步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等终身发展能力。
总之,一年多的经验和成果证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并迫切要求改革的形式之下,导学案的使用对于改善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及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是具有重大作用的。目前,导学案的使用已逐步推广到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课堂。然而,这只是其中手段和步骤之一,我们还需要对课堂活动以及评价体系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更进一步推动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与突破,逐步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迈向优质,最终创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 阅读写作能力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69-02
网络环境下,采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其英语阅读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改革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依据二语习得理论中语言输入输出假说,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设计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以互助学习小组为基础学习单元,以任务型教学方式开展英语自主阅读量和写作量,进行大量语言错误分析训练,通过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一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后经多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富有建设性的教育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
(二)同伴互助学习
同伴互助学习是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指学习者之间建立起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减少学生面对老师时所产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任务型教学法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教师将学习内容有效地隐含在分配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中,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平衡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可以使得语言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自我效能。
二、实验方法
(一)被试
所选被试是四川农业大学2011级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班学生,实验 班65人,控制班67人。实验班除了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之外,采用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控制班只进行正常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验时间为期一年。
(二)研究方法
1.以网络为交流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
网络搭建交流平台,帮助学生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进行交流,减少面对面交流可能产生的焦虑问题,并且提供阅读材料。
本实验流程分两个部分进行操作。第一部分是阅读与写作部分,为期两周。在此时间段内,学生完成英语文本阅读与读书报告的写作。第二部分是评阅讨论部分,为期两周。在此时间段内,学生完成读书报告评阅、错误分析与汇总、小组讨论与班级讨论。
2.数据收集与整理
实验结束时,作为对英语综合能力整体评判指标的补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辅助以访谈,了解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看法。
问卷包含9道单项选择题,分别对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技能情况、网络英语学习作用和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为避免语言造成的误解,问卷用中文写成。
在四级考试之后,在实验班和控制班分别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实验班回收问卷64份,控制班回收问卷65份。回收问卷后,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分别用中文进行访谈,请他们就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问卷回收后,使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频率分析,随后连同访谈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为期一年,经过两个学期,所有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因为有部分学生参加两次考试,在计算平均分时以两次考试的最高分计算。实验开始之前,比对两个班的入学平均英语成绩,控制班成绩略高于实验班,分别为控制班111.65分和实验班109.23分。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共有43人通过四级考试,通过率是64.1%,平均分为435.1;控制班共有32人通过四级考试,通过率是49.2%,平均分为420.9。以四级通过率和四级平均分做比较,实验班明显高于控制班。
(一)学习目的
数据显示,目前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考试,即使在实验班也达到了62.5%,在控制班则达到了70%以上。
(二)学习技能
数据显示,两个班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提高情况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班有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控制班只有32%的学生认为英语水平有较大提高。实验班学生按照自主学习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和写作,增加了学习英语的时间,因此能够感到英语能力提高。控制班的课后英语学习则没有组织,完全靠学生自觉。通过访谈,在实验班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示,如果不是因为老师要求,他们是不会在英语学习上花太多时间。由此也间接佐证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关于英语技能的问题3中,两个班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班认为提高最大的是写作,达到了52%,其次是阅读,达到41%。在控制班中,占第一位的是阅读,达到60%,其次是听力,达到31%。实验班中,明确要求了进行作为输入和输出策略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在经过大量训练之后,阅读与写作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写作,远远超过在中学时的训练,因此效果很显著,学生感觉在这方面进步大。而在控制班中,由于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了学习时间的分配,因此与实验班存在差异,呈现出随机性。
问题4和问题3调查结果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实验班学生在训练了阅读与写作之后,提出了对听力与口语训练的要求,分别达到了42%和41%,远高于控制班的29%和26%。控制班对写作的要求则达到了37%,明显高于实验班的8%。
(三)网络英语学习作用
调查表明,实验班学生多数肯定网络英语学习,愿意通过网络学习英语的人数达到61%。通过访谈,持不肯定态度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作用提出质疑,即在这项实验中,网络最基本的作用是提供交流平="10"> 标题 全文 刊名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四)学习策略
问题7中,实验班86%以上的学生愿意写读书报告。而控制班中则只有不到10%的学生愿意写读书报告,80%的学生选择要求才写,没有主动写的意愿。
问题8中,实验班中67%的学生愿意与他人一起学习英语,27%的学生持不肯定态度。控制班中18%的学生愿意与他人一起学习,46%的学生持不肯定态度,有35%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一起学习。
问卷最后一个问题表明,实验班中27%的学生会制定英语学习计划,61%的学生会视情况而定。访谈中,视情况来制订学习计划的学生表示,需要根据考试情况再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因为学部分动力来自考试。他们也表示倾向于制订学习计划。受自主学习模式影响,他们感到自主学习模式事实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计划。控制班中11%的学生选择制订学习计划,65%的学生选择不制订计划,保持旧的学习方式。
四、讨论
从学习成绩上看,实验开始前控制班的平均成绩略高出实验班2.2%。实验结束后,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出控制班3.4%,四级通过率高出控制班15.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全国广泛推广,虽然只是一次考试,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实验班的英语综合水平高于控制班,但超出水平未达到5%。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发现,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目的影响不明显,不能改变学生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动机。通过强化读写技能,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技能提高有较大帮助。互助学习小组的英语自学模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进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1): 64-68.
[3] 朱晔,戴炜栋.我国网络外语教学研究的状况、方法及展望 [J] .外语电化教学,2009,(9).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培训;学习者自主
1 引言
学习者自主性这一现代学习理念自20 世纪80 年代初由Henri Holec( 1981) 引入外语教学以来,一直受到西方外语界的高度重视。学习者自主性作为一种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受益匪浅,而且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自美国学者弗拉维尔(J.H.Flavell)在他的《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元认知概念起,学界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元认知理论的研究渐趋兴盛。元认知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一种,它认为自主学习不只是对所学对象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有意识的对该过程学习任务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策略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起作用,有效的元认知知识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促进作用。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从元认知策略角度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训,有助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发展。
2 元认知策略与学习者自主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学习更加轻松、灵活、快捷、有效,更能适应新的环境而采取的措施。认知心理学家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 元认知策略(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 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 social/ affective 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采取的管理步骤,是学习者用来监控、调节或自我指导学习行为的策略,如制定学习计划( planning ) 、监控学习过程( monitoring) 和评估学习效果( evaluating)。O. M a lley& Chamo t认为在这三种策略中元认识策略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的行为,涉及到计划、组织、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是一种高层次的执行,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能使学生意识到正在使用的是什么策略,它帮助学生将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实施自我监控,提高学习效率。
3 研究方法
本文依据元认知策略与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成果,拟对一所民办高校大一新生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两个问题:(1)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学习者自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2)元认知策略培训是否能提告英语学习者的成绩。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是高考失利后选择进入民办院校,因此他们的英语入学分数较低基础差,从而导致英语学习困难。这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弱,对他们进行研究有实际教学意义。且本研究有利于反思高中和大学英语教学,对高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某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2011级大学新生。实验分别采用教学自然班做为实验教学的两个组,一个对照组,另一个实验组。每班各50人。实验组除接受正常大学英语教学外,还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对照组则只接受常规大学英语教学。
3.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等工具搜集相关数据.研究涉及的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是采用Bachman et al (1993)设计的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并依据中国学者的特点选择的其中50项,构成本研究的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学习者自主性的调查问卷则是采用彭金定的学习者自主性调查问卷。两份问卷在培训前后分别使用一次,用于测试学生在培训前后有关元认知策略意识与学习者自主性的变化。问卷采用莱克特五级量表,从1=完全不同意到 5=完全同意取值。
3.3 实验过程
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和问卷调查之后,开始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元认知策略培训。研究采用O’Malley &Chamot1994年展示的“认知专业语言学习模式”的策略训练模式。该模式包括计划、监控、解决问题和评估4个循环步骤以解决问题为目标:1. 计划 2. 监控 3. 解决问题 4. 评估。 O’Malley &Chamot 的训练模式的优势在于其每一步都有助于学生增强策略使用意识,有机会练习、使用和迁移策略,并学会自我监控和评估。整个策略培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4周,主要进行元认知知识讲解和元认知策略介绍,向学生发放学习策略资料,告诉学生他们正在接受策略培训,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第二阶段为期4周,指导每位学生制作自己的学习档案。首先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英语学习状况、优势和弱点。指导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英语学习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制定一学期的学习计划。制作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档案细化到每一周,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使用过的策略、策略使用效果和学习体会等。第三阶段为期8 周,主要进行融入式策略教学与训练,这是策略培训的重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向学生演示具体策略的使用。
3.4 数据结果分析
元认知策略培训前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培训前实验班的均值为:127.02,而对照班133.98。P值为0.636,大于5%检验水平,接受齐次方差的假设,也就是说,两个组在培训前后,元认知及策略运用知识没有显著差异,处于相同水。培训后,实验班的元认知水平发生变化,均值为143.90,高于前测127.02,而对照班均值为131.10,低于前测水平。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16小于5%检验水平,也就是说,培训后,实验班在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策略使用上与对照班有显著差异。对实验班培训前后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均值差为-16.880,P值为0.000。负值说明实验班后测问卷调查比前测高16.880,P值远小于5%检验水平,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培训后实验班在元认知意识与策略使用上比对照班有明显的提高。在元认知策略分类子项计划,监测与评价上,以监测的均差值-6.200为最高,也就是说,培训后,学生对监测策略的运用比培训前提高最多。
学习者自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方法与元认知策略培训问卷方法一致。在前测中,实验班均值为53.78,对照班为53.56。独立样本检验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P值为0.081,大于5%检验水平接受齐次方差的假设,也就是说,两个组在培训前后,学习者自性没有显著差异,处于相同水平。培训后检测结果显示,P值为0.000 远小于5%检验水平。也就是说,两个组在培训后学习者自主性存在显著差异。均差值为8.420,说明,实验组均值高于对照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培训后实验组在自主性上优于对照班。配对样本显示,实验组均差值为-6.140,P值为0.000,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结论。
培训结束后,再对两组进行一次英语水平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均差值为6.4000,P值为0.047。结果证实:实验班在培训后成绩发生明显变化,两班英语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正值说明,实验班的成绩高于对照班,也就是说,实验班英语水平高于对照班。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回答以上问题:(1)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能有效提高学习者自主性。(2)对过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学生在英语水平上也有显著提高。
4 结语
本次实验不仅说明了在大学英语教学及自主学习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可行性,也证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有效性。元认知策略培训能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学习做出合理计划,在学习中主动调控、评价自己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Flavell,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 [J].American Psychologist,(34): 906-911.
Holec,H. 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Pergamon Press,(03)
Gardner,D.&L. Miller. 2002.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6
Little,D. (1995). Learning as dialogue: The dependence of learner autonomy on teacher autonomy. System 23(2),175一182
O’Malley,J . M. & Chamot,A. U.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Wenden,A. 1998.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Great Britain: Prentice Hall,41-42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王立非. 2001.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问题与对策[J].国外外语教学,4: 5-13
张彦君,2004,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外语界》
张庆林. 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文秋芳,1996a,《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秋芳,1996b,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柔性管理:激发能动性;提高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091-04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CALL)在二语习得中的广泛应用,自主学习(AutonomousLearning),这种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帮助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新模式成为近十年来教学改革的新趋势。2007年,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论及课程模式时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Holec(1981)把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能够掌控自己学习的能力;另一位学者Benson(2001)也指出:二语习得者需要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学习,控制语言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和计划学习的内容。自主学习的特点就是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对学习的进展和方法能够自我监控和调节,对学习的结果能够做出评价和补救。无可否认,这种新型的模式不仅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习的引导者,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学习注重学习者自我识别,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评价的能力。那么这样的学习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怎样呢?
二 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展自主学习。在硬件方面,学校建立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及数个配套的语言实验室:在软件方面,引进了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蓝鸽语言学习平台”,设立了英语学习资料库;同时,对代课英语老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听说自主学共有128学时,每学期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分四个学期完成。每学完一个单元就会在“兰鸽平台”上布置相应的听说练习作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绩就会同步显示在任课老师的计算机上。任课老师通过计算机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过程,针对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和个别问题分别给予指导。教师在自主学习软件监控系统的帮助下,了解学生平时参与学习的情况。
2010年11月,为了更好了解学生听说自主学习中的情况,笔者设计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某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二的学生,为了统计数字方便发出问卷100份,其中女生24人,男生76人。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观念,能力和过程设计了27个问题。分析此次调查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笔者所在大学自主学习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1 课前。作为自我学习的主体,学生缺乏自我认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技能,特长,性格,能力认识不清。不能根据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学习模式,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30%的学生只是出于完成任务而去语言实验室学习英语,仅有23%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2 课后。学生很少能积极主动得调整自己的学习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每个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也很少有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效果作出评价。
3 课中。除了上机排队有问题外,“缺乏老师指导”占学生对自主学习不满意的第二大因素。仅有4%的学生遇到问题会向代课老师请教,忽略问题的占到4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代课老师和自主学习值班老师分离所造成的。听说自主学习的指导教师往往不是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进度难以协调。情况就会变成课堂教学已经讲其它的主题了,而听说自主学习还停留在原来主题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或轻视的心理,降低了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再者,课堂教学与听说自主学习分离也造成上述现象产生。在空间上,听说自主学习在语言实验室和自主学习中心完成,而课堂教学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在时间上,听说自主学习往往安排在晚上或是周末,这样的时间安排给学生和教师错觉,认为听说自主学习可有可无。
三 柔性管理的简单介绍及对自主学习的启发
1 柔性管理的特点
柔性管理(The Flexible Management)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心理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化成自觉行动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柔性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美国的企业管理中,现在既是一种管理体系,又是一种管理哲学,并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甚至可以说“柔性管理是大学教学管理的必然选择”。柔性管理是针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学生;而柔性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从内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精神和内在潜力。柔性管理更加注重管理的软化,以人为中心,具有内在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显然,柔性管理的这些特点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是不谋而合的。
2 柔性管理对自主学习管理的启发
(1)对自主学习的主体一学生的影响。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计划,调整学习内容以及自我评价,所要求的就是一种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不能使用刚性的规章制度简单粗暴的衡量每一个学生。柔性管理恰恰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潜在的力量激发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柔性的管理看似没有对学生进行怎样硬性的指标要求,却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激发他们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最后还能够自我评价,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2)对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一老师的影响。徐晓芳(2007)认为自主学习绝不是一种没有教师的学习,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英语教师要承担多重角色;李学瑜(2008)写道:“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弃其课堂,而是要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引导者”’;杨静(2006)更是较为详尽地说明了教师在听说自主下需要担任的七个角色:倡导者、设计者、帮助者、协调者、评估者、心理医生和学习者;孙春(2006)还提议“为强化教师的参与性,教师可以和学习者订立学习者合约(learnereontmct)”。既然不能仅仅靠规章制度,纪律监督,惩罚措施这些刚性标准来管理学生,柔性管理恰好就要求教师在研究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个性,能力,特长,以灵活和谐的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自己规划好自己的自主学习。
(3)对自主学习过程的影响。大学英语是一门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以英语语言知识及应用技能为学习主要内容,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包括语言学习本身,还需要辅以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应以学生的内部动机需要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构成学习者学习的中介因素和环境。柔性管理一方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又不会限定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和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满足了既要让学生自己自主的学习,又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成多元化发展趋势,跳出了“教授~接受”形态,师生间是一种松散的弹性关系,势必要使用柔性的管理来指导。
四 运用柔性管理对自主学习的高效监控
1 自主学习准备阶段,柔性管理为主。
(1)认清自我,客观定位。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基础上,重视人的个性情感等内在因素,从而能激发起内心深处的主动性,而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已有知识,能力,特长等有清晰的认定。因此,具体到自主学习的准备阶段,首先,为避免高中和大学英语学习的脱节,学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英语分级考试,让学生明白自己英语学习的水平和薄弱环节。然后,组织座谈,鼓励学生自我定位,对自我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
(2)激发热情,确定目标。任课老师要给广大学生充分宣传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自主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以及多媒体课堂的区别,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做好准备。
(3)树立信心,建立互信。任课老师要能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特点和能力,建立起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同学间应该构建起互信的平台。通过建立QQ组,飞信联系等平台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 自主学习过程中,以柔促刚
(1)首先,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管理过程中。语言教学最好是小班教学,可实际情况是非英语专业代课老师每人都不得不负责60人左右的合班。如果把每个班都分成若干个自主学习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监督组员的学习,并且能在一起讨论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老师只需要管理这些小组长,就可以监控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2)其次,老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和意识。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协调者。老师应该协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分步骤实施,并且能够协调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柔性管理更加显示出了它的灵活,内在驱动性。针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不能使用一刀切的自主学习教材,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材料。可以把多个材料到放到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学习。
(3)再次,自主学习的值班老师的职能和代课老师区别开来。在实际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一个值班老师通常要管理近200多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值班老师要不是对计算机不太懂,要么就是师生之间并不熟悉。因此,值班老师由计算机专业老师担任,只负责学生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所出现的硬件问题;而代课老师负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
(4)再者,柔性管理并不是让管理者放手不管,还是需要刚性的目标。如每一周需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学生要练习哪些知识点,达到怎样的目的等,还是需要管理者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目标。
3 自主学习评价阶段。
自主学习的评价和激励体系应该根据自主学习的双方一一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遵循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柔性管理原则进行。
(1)对自主学习的主体一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化。兰鸽平台可以真实记录学生每次自主学习的时间,任务完成的情况,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绘制出学生英语学习曲线图,帮助学生自我评价,这段的学习到底是进步的还是后退的,自己去总结其中的成功和失败。学习效果可根据学习计划的制定,计划的执行,能力等定性评价,结合专题报告的定量分析,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及自主学习的能动性综合评价。并可以把学生的报告上传到留言板,BBS留言板上进行交流。
(2)对自主学习的管理者一老师也应该有相应的评价。和学生一样,老师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上传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料,不断丰富资料库。有一些教师完全依赖课件和平台,几乎不备课不充实自己;而另有些课堂经验丰富的老师又会轻视网络所带来的便利。因此自主学习的教师之间应该进行交流和评比,应该对学生管理到位,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激发管理者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经常进入学生的交流平台,关注并能够帮助学生改进。
下表较清楚了显示了柔性管理介入后所呈现的效果:
五 结语
自主学习的柔性管理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怎样增强学生和老师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系统中除传统的分数方式,怎样才能更好得丰富和完善对学生学习能动性,学习策略及学习评价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Z],北京,2007:3
[2]王薇,刘相东数码与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2006年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EA]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10
[3]骆冬燕,王欣欣,柔性管理:大学图书馆读者管理的新举措[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31,132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培养模式;策略
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因此,民族高校在了解自主学习重要性的基础之上,立足自己的实际,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和策略之路,对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高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延边大学是吉林省一所以朝鲜族为主的民族高校,朝鲜族学生居多,语言的不同使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由于地域的相对偏远,延边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同于内地发达地区。同时,由于朝鲜语和汉语相互影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第三语言的习得问题。民族高校的外语学习受三种不同语言的影响,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与内地及沿海发达省市高校相比。学生四六级过级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难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民族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制定出适合本校发展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和策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和正确运用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民族高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际上是指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民族高校在开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之路的过程中,师生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应该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变化,并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在外语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者自主,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外语教学中各自角色的重新定位,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彻底消除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教师应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课程学习的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资源库、研究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应根据民族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偏低、口语能力差、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科学制定适合个人水平的学习计划。同时,计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详细且操作性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就学生而言,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是自主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种自我管理中,学生应具备一些独立处理问题和设计学习内容的能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水平,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使自主学习有章可循。学生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拓展知识空间,发展各项综合技能,不断对自己进行评价和监督,学会协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外语教学的自主化计划的不断深入。教师也应当利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评估,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走出课堂后还能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民族高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英语教学策略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民族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应结合本校实践,选择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策略。延边大学是一所以朝鲜族为主的民族高校,随着近几年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为了促进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方面,要结合本校实际选择适合本校发展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首先,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策略。民族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方面可以采取分层次授课。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既兼顾了语言基础差的学生,又给基础好的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也满足了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另外,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指导学生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学习目标,做好预习和复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技巧和策略,树立信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采取课堂面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读、写、译课程可采取课堂面授,精讲多练,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写作和英汉互译的能力;听说课可采取自主学习方式,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以师生、生生交流,教师引导的方式,对所学内容展开主题讨论或合作活动,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要对自主学习内容的进度和程度进行督促检查,随时掌握自学效果,答疑解难,个别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优势,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多媒体英语辅助教学光盘图文并茂,课件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下学习,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能有效解决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络上随时和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答疑解惑。这样的学习比传统枯燥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对自主学习会更有信心。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之路的过程中,民族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英语自主学习策略,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策略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王斌.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04).
【关键词】自主学习 英文报刊 非英语专业 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01-0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早的定义来自于Holec的观点,他指出“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国外其他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自主性学习能力进行探讨与研究,其大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自主外语学习能力的界定以及对培养学习者自主外语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等进行阐述与分析。国内外语学界对自主学习研究的文章也出现了不少。蒋红梅的研究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大四学生,重点在于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林莉兰的研究提出了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模型,编制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刘毅和郭显芳从学习能力与教师角色期待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视角。
而对于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容,要学好现代英语,除了教科书外,英文报刊的学习尤其重要。英文报刊在课外阅读方面可以有效地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其丰富有趣的资源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英文报刊是学生自主学习、丰富课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众多研究者都是比较广泛地研究自主学习在外语学习中的情况,而极少以英文报刊这一具体传媒载体做更细致的调查研究。本文以非英语专业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着重调查学生利用英语报刊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以便于大学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帮助学生做好关键时期的衔接工作。
一 研究方法
为便于量化、统计和处理数据,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研究的问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由课题组多次设计修改完成。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观念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所涉及的四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计划及学习策略)。
该调查于2013年10月15日进行,旨在研究调查学生利用英语报刊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参加本研究的测试者是研究者所教学的两个班级,共173名学生,男生144名,女生29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参考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完成,从而保证本次调查数据的可信度。调查问卷由笔者亲自发放,全部为客观题,共10题,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73份,收回168份有效卷,该调查有效。本研究使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对学生利用英语报刊进行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及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
1.学生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如果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强烈,学生学习的行动力相对也就较弱。调查问卷第9题问到“利用英文报刊阅读的动机是什么?”23%的学生是为了查阅自己最想了解的最新信息;42%的学生是想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29%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6%的学生阅读的原因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不做。调查数据说明学生利用英文报刊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想要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及通过考试。
2.学生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调查问卷第3题为“你会在课外主动利用英文报刊学习英语吗?”6%的学生选择会想方设法利用英文报刊学习英语;22%的学生经常会去图书馆阅读英文报刊学习英语;26%的学生会偶尔利用英文报刊学习英语;46%的学生几乎不进行课后英文报刊阅读。该组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课后进行英文报刊阅读的频率比较低,也同时表明学生对于课外的该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待加强。
3.学生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将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地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该调查问卷的第1题就关注了受试者对利用英文报刊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在168名受调查学生中,“非常感兴趣”的占14%,“比较喜欢”占53%,“一般”占20%,“不感兴趣”占6%,“存在抵触情绪”占7%。另外,第5题的调查显示81%的学生认为英文报刊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提高有比较大的作用,且第6题的数据显示86%的学生认为《21世纪英文报(大学版)》内容新颖有趣,他们最感兴趣的三个板块是Focus(焦点)、Issues(重大新闻)及Campus(校园生活)。因此,学生对英文报刊辅助英语学习的方式是很感兴趣的。
4.学生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的学习计划
想要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学生在开始学习活动之前,要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制订完整的学习计划是开始自主学习之前的一个必要前提。在这一方面,调查问卷第2题的数据显示学生对英语学习规划的能力比较弱,平时并没有有意识地参加计划课外的英语学习,而且不清楚该如何安排学习英语的时间,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计划方面多给予指导。
5.学生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利用英文报刊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使用方面比较弱。比如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英文报刊时,很少做到尽力弄懂每部分内容,并做好笔记;在对文中的总结、归纳、吸收方面,做得更不到位。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情况通常都不符合或达不到平时应该有的表现。
三 结束语
该次调查研究呈现了非英语专业新生利用英文报刊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本次调查表明,学生在利用英文报刊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动力,对学习过程比较感兴趣。但同时也表明,非英语专业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利用英文报刊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方面。所以,在自主学习方面,学生应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学习策略方面,教师可在教学中加强指导与训练,创造机会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教与学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蒋红梅.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及期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关键词]听力策略 高年级 低年级 特点
一、理论与研究背景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年1月30日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学习者听力策略的使用及对听力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听力策略归属于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听力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听力技能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听力策略研究以语言学习策略为理论框架,两者分类相同。在众多学习策略分类中,O’Malley和Chamot的元认知、认知、社会/情感三类学习策略最为通用。这三类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包括事先计划,选择注意力,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评估等用于监督和自我调整语言的行为;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识别、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所采取的策略。情感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培养、调整、控制自己情感的策略。
对于听力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研究一般以小规模和短期实验研究为主,以若干学习者为对象,以口头报告形式研究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听力策略使用上的异同。例如,O’Malley对中级水平的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进行了研究,Rost & Ross对初级水平和中级水平的ESL学生进行了研究,得出策略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外语听力水平。
国内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文秋芳研究了熟练者与非熟练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别,蒋祖康,王初明,亓鲁霞,王宇探讨了学习策略与听力成绩的关系。上述研究表明:有效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克服或降低对听力理解活动的焦虑感,增强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尽管针对听力策略的研究调查繁多,但专门针对高低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策略的使用特点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项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以O’Malley和Chamot的学习策略理论为基础,结合了文秋芳,程晓堂等专家的学习策略理论,根据听力课的特点和学习过程,设计了一份“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这套问卷把听力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按照所涉及的方面设计了22个题项组成的自陈式量表,每个题项都设有5个Likert等级,从完全不符合自身情况到完全符合自身情况。
(二)研究目的及对象
该研究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在听力策略的使用上有何共性?
2.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在听力策略的运用上有何差异?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针对高年级与低年级的不同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通过随机抽样,笔者与2009年6月对赣南师范学院120名本科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各60名,年龄从17至21岁不等,分别来自工商管理,物理电子信息和法学专业。收回有效问卷118份。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问卷所取得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一切结论以数据为准,使用描述性统计(平均数、标准差)来调查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和低年级大学生使用听力学习策略的特点。
三、非英语专业高年级与低年级大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研究所得成果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对各种听力策略使用的频率在排序上是一致的。两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听力策略类型都是认知策略,最不常用的都是交际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都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低年级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总体频率都要低于高年级学生。其中,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上差异明显,而在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上两者较为接近。
(二)对两者的共性和差异的具体分析
1.共性
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同学,都能在听力理解中广泛采用多种认知策略,如预测、推理、利用关键词、做笔记记录听力内容等,该策略使用频率高(Oxford把使用平均数大于2.5而小于3.4的策略称为“中等频率策略”)。
这与高中和大学老师在课堂的培养和训练有关,也与学生自身长期在听力训练中总结得出的经验有关。在访谈中,86%的学生都表示高中和大学老师在以往的课堂上会教授一些如何做笔记,如何把握关键词,如何利用上下文猜测等技巧。而学生也在长期的听力训练和做题别是应对高考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总结了适用于考试的听力认知策略与技巧。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和培养的重要性。
2.差异
在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使用上,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表现出较大差异。
元认知策略在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听力策略使用频率排序上位居第二,属于使用相对较多的策略,这说明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的意识,能够制定一定的听力计划,安排听力训练进程,并最后做出不同程度的评估。但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在使用该策略的绝对频率上差异明显,平均数分别为3.5125和2.6571。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听力计划方面,61%的高年级学生能够自行选择听力素材,根据个人的水平程度制定相应的听力学习计划,并基本上能完成计划。而仅有39%的低年级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相当部分的低年级学生习惯于听从教师安排,无个人计划,只是机械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听力作业与习题。在听力活动的监控方面,67%的高年级学生能有意识的控制听力走神现象,而仅有43%的低年级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低年级同学表示一旦走神,自己便会变得无所适从。在听力活动的评估方面,70%高年级同学表示会拿听力原文进行核对,对错误的地方会反复多听几次,并对本次听力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而仅有52%的低年级学生会在听完听力材料后进行评估和总结经验,还有一部分低年级学生只满足于知道正确答案,而后便将听力材料抛之脑后。
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低年级学生习惯于中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太依赖与老师,没有自主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即使步入大学,也总寄希望于老师为自己制定听力计划,布置听力任务,监督自己完成听力作业并对自己的作业做最后的评估。而高年级学生在经过两年大学期间的学习,面临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再加上近几年来外语工作者所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模式,也慢慢培养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更加频繁的使用元认知策略。
除了在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上差异明显,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在情感策略使用上也差距较大。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善于运用情感策略。在“如果听英语时感到焦虑紧张,我努力让自己平静、放松。”这一题项上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的平均数分别为3.4312和2.2531,差距明显。在访谈中,63%的高年级学生表示在做听力练习时,如果对完成听力任务不自信,会鼓励自己,进行听力暗示。在听力过程中,当遇到听不懂的题目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尽快投入到下一题的准备当中。而仅有36%的低年级学生能做到这一点。部分低年级学生还表示,在听力过程当中,一旦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便会手足无措,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影响接下来的听力训练。这与低年级学生在中学时较少进行听力训练,对听力技能不够重视,因而对听力容易有惧怕心理有关。
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得出,非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和低年级大学生在听力策略运用上表现出共性,也存在差异。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应针对他们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特别是要着重加强低年级学生对听力策略的运用能力。首先,加强元认知策略的训练,培养低年级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引导他们自己自觉对听力训练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估。其次,重视情感因素在听力学习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多运用情感策略,克服听力学习中的紧张焦虑情绪。最后,除文中提到的策略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运用交际策略,多与人交流,在训练听力的时候也锻炼口语。
参考文献:
[1]Cohen A.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London:Longman,1998.
[2]O’Malley J, Chamot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Oxford R. Language Use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90.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郭佳,蒋学清,邵钦瑜.大学生听力策略的特点及其教学管理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