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结业论文

历史结业论文

时间:2022-03-23 20:3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结业论文

第1篇

不久前举行的法国高中毕业会考曝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巴黎一位52岁的母亲护女心切,穿上运动鞋、低腰牛仔裤,略施脂粉乔装打扮,代替19岁的女儿参加英语科目考试,结果被监考老师识破,刚出考场就入监狱。被识破的原因是,考生本人曾在填写考卷时“瑟瑟发抖”,给监考老师留下过深刻印象,导致她的母亲未能蒙混过关。

或许让人好奇的是,这位女孩儿为何如此“恐惧”高考,法国的高考又是如何进行的?

法国的会考制度等同于中国的高考制度,早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就已经创立,设考五种学科,并将通过的考生称为 “业士”。直到现在,这个“老旧”的制度还有200年前的影子,当时擅长哲学和思辨的传统依然得以保留,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哲学考试,所获学位也称为“哲学业士”。

不过,与二百年前只要进行口试相比,现在的会考制度更加专业化,而且考试过程也漫长而艰难。会考在某种程度上就像大学的预科考试,与今后的入学、就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会考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分类,由考生本人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想进入综合类大学和精英高等学府的学生,必须参加“综合类会考”,这又细分为经济与社会、文科、理科三类;第二类会考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称作“技术性会考”,分为8个门类,从卫生社工到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化验、企业管理、酒店服务、农学生物、舞蹈音乐和艺术设计;至于第三类会考,目的是让学生拿到文凭后就能直接就业。

法国会考的考试体系一共分为四块:会考科目、结业科目、专业科目和自选考科目,科目总数至少达到十门,最终结果取各个科目成绩的平均值。由于科目众多,因此从高三下半学期开始,考生就会陆续参加考试。在结业科目中,除了一些共同科目,如第一外语、第二外语、体育之外,其他的依据考生选择的会考种类而有所变化。比如,经济与社会科学类考生会加考数学、历史和地理,理科类考生则加考数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地球科学、工程学等。如果说结业科目测试的是综合能力的话,到了专业科目考试时,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和难度会进一步加深。考生还要在十多门选修课中选出两门作为自选考科目。最后,全国考生会一起参加包括法语写作、法语口试、哲学等在内的四到五门会考科目。所有这些科目,考试时间短的有两小时,长的可以达到四小时,写作考试占绝大部分,逻辑分析能力的要求不亚于大学论文

因为考试非常注重考生的写作能力,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考生就会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掌握写作长篇大论的技能。像中国古代的八股文那样,法国考生的文采虽然各有千秋,但是文章结构却要求保持相同。而公众兴趣度最高的话题,还是200年前的传统:哲学。比如今年的考题,测试文科生的题目有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吗”、“科学仅局限于证明事实吗”、分析1645年笛卡尔 《致伊丽莎白的一封信》选段;给理科生的考题有“我们能撇开政治而道德地行事吗”、“工作能否让我们意识到自我”和对亨利・柏格森的文章选段进行评论;给经济与社会类考生的题目同样精彩:“我们该为国家做些什么”、“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对事物进行阐释”,另外加上对哲学家安瑟伦著作选段的评价。面对如此具有挑战性的试题,也难怪那位女生在考试时忧惧万分了。

第2篇

关键词 职业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也走入了课堂。本次教材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打破以往通史体例,通过专题和模块的形式,形成中西贯通、古今融合,必修和选修相互协调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知识处理较为灵活,知识的选择性也较强。但随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是职业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更是突出。

一、教育教学观念转变问题

有句话叫“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人的任何行为首先是受其观念影响的,教师的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深知新的教育观念的重要性,然而,这一点做起来也并非易事。且不说老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早已形成比较固定的方式方法及教育理念,转变起来不那么容易,就是年轻教师即便思想先进,观念更新快,但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也是不容易的。我听过许多老师的讲课,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形比较多,我也曾试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只是引导、点拨,但往往很不如意,所以就这一点还需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摸索。

二、教师知识储备问题

新版教材革新了教育内容,不仅增强了有关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联系紧密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许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内容。教过旧教材的老师都知道,新教材的许多知识如必修(I)《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旧教材到高三文科才学习的内容;为了突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必修(I)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修(III)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此外,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等都是以前教师很少接触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旧教材几轮的辗转熟悉,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直接讲专题势必会有一定难度。

三、学生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

一方面,高中新课程在编写体例上,采用专题和模块的形式呈现人类历史的演进,知识的专题性强、跨越性大,这种打破时间顺序和地域框架的跳跃式教学,学生们接受起来更是有一定难度。

另一方面,职业中学的学生成绩本来就不太好,加之历史又是副课,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知识储备极为薄弱,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初高中课程的衔接问题,是影响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成败的重要因素。

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突出问题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了学生主体而主体,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起来了,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对于职业中学来说,学生历史知识底子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历史又不是对口高考科目,怎样彰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确实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艺术。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职业中学的特点,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更新观念,不断学习

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事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只有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的需要。

2.打破常规,整合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巧妙整合、取舍。课程的学习重点,学习任务可由老师和学生自己提出,对于那些不太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内容进行淡化或舍弃,重点突出教材中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内容,突出历史的育人功能。

3.勇于实践,敢于尝试

针对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底子差,知识储备薄弱,而历史又不参加对口高考的现状,我觉得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脚,不受历史教学计划的限制,尝试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如教学方法上,运用情景表演、加强实践、讨论探究、彼此合作等方式,教学手段上,多媒体、图书杂志、教育基地、调查访问、实地考察等都可以运用,一课时完不了可以适当增加课时,直到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中逐步形成主动、进取的学习精神。

4.考核创新,评价激励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58-01

按照我国在2006年所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各个高等院校必须对条件创造,针对全体学生来开设中国语文课。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第二年,则专门性下发《关于转发的通知》,借助于信函的方式要求各地教务与直属高校必须于各地与学校的客观实际相结合,下大力气做到高校语文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在各地都有着把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成为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的趋势。笔者结合所在大学的客观实际展开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研究。大学语文能够对大学生发挥着积极性作用,如今也在逐步提升大学语文课的历史地位,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属于多方面努力的结果,这也让我们倍受鼓舞。可是我们也应该清晰的了解到对语文的高度重视背后的大学语文尴尬的生产现状。

一是选择教学内容。按照某个权威的图书馆所的相关资料结果显示,当前已经充斥着1400多种大学语文教材在整个市场当中,觉得大多数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读本性质,这就显现出要想在30多个课时的时间内全部上完正本教材内容显得不切实际。从这来看,教学的成败,这依赖于一本能够对本校学生适合的教材的编选与选择,在众多篇目当中做到对合适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大学语文课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必须做到时代性、经典性与陌生性同时具备。所谓的陌生性,则是对于在之前基础教育阶段以及上过的内容不重复。这就使得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详细了解中学课文内容,尤其是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不断扩大学生阅读面,借助于对中学语文教材现状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讲授大学语文的过程当中不重复,以便从根本上对于完全没有新意的内容避免,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

二是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人们都将大学语文戏称为“高四语文”,而所出现的这样的说法,究其原因来看,这主要是由于当前高校的语文教师依然简单重复中小学语文教师惯用的模式方法,也就是背景简介――课文自读或者是范读――字词教学――对课文进行分析,其中包含着形象分析,段落划分,段意概括――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色总结等。在课堂上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便有其优点,可是这对于大学教育显得并不合适。通过对知识性与基础性的中小学语文进行比较大学语文则应该对于审美性与人文性进行强调。就曾经有学者表明:学生对语文学习十几年所得到的结果,则是对语文根本不喜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基础语文的应试教育伤了学生。文章不管多好,可是在学生的眼中则被划分为支离破碎的知识点,最为重要的就是段落大意与中心思想。丧失了母语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从这可以看出,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绝对不能停留在对字、词、句的强调,不能讲强调重点放在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上来,而采取的做法则是学生在对文章的阅读过程当中,能够从整体上对文章的艺术美、社会美以及自然美进行感悟,然后进一步的思量自身,以便对于文章的文化价值与人文意蕴进行审视。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育过程当中,其中最为诟病的就是教师独断解读文章内容,在单向灌输思想下,学生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从本质上来看,大学语文最为关键的就是审美,而对于这一感受受到个体差异而显得不同。按照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应该对于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摈弃,绝对不应该把自己或者是“大家”的评论完全当成最正确与最终的观点认识文章,将现成的见解硬向学生灌输这只能把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剥夺,长此以往则是将权威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导致萎缩甚至泯灭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这有着十分有害的后果。有鉴于此,教师在引导性讲授的背景下对于辩论与讨论等教学形式能够恰当的安排,积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分析学生基础上做好适当的扩展、补充与引导,从而将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的新型研究型学习氛围。在整个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对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运用,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从而实现课堂当中兼顾影视片段、音乐、文字以及图片,在这些元素的作用下,使得作品的历史语境得到还原,让学生兴趣得到提升,使得理解得到加强,这就肯定会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三是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按照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案所办理的教提案[2009]第107号文函复当中就提到:通过积极引导高校对于建设大学语文课程高度重视,将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加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当中来,尤其是对于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内容要多多增加,使得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这就可以看出,在大学语文课程当中则是对审美性与人文性强调,可是对于所具备的实用性与工具性并不排斥。一方面来看,依据之前所进行的论述结果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对辩论、讨论等教学形式恰当安排,这样就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做到因势利导,借助于演讲与朗诵的形式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加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虽然有着再少的课时,教师爷应该按照学生的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将来走入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大学语文课上有所选择性的对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进行介绍。例如毕业论文、结业论文在内的论文的写作,行政公文当中几种常用文种函、通知、请示等写作,事务文书当中的策划书、方案、调查报告等写作等,借助于这些文种的现实实用性以便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增强。

总而言之,当前大学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要想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得大学语文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对大学语文教材的钻研,使得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借助于对学生的合理分析,从而利用资源,再加之对恰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从而让大学语文课程做到独特魅力的彰显,摆脱如今所处的边缘地位。

第4篇

__同志是__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主管渎职侵权侦查局、民行检察监督科、监所检察监督科工作。他在创学习型干部活动中,身体力行,与家人全身心投入,取得了优异成绩。

如何成为一名学习型领导干部,他感到:在高科技时代,随着检察工作的不断发展,单靠现有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准是无法胜任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学习,才能成为合格的检察官。因此,他坚持以自学为主,积极参加院里统一学习和上级职能部门的培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文化素质。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型活动,做学习型干部,他认为首先得热爱学习,只有热爱学习才能获得真知。该同志从小就在良好家庭学习氛围中成长,父亲是东北农大毕业的老工程师,一生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语说父母是第一位老师。老人酷爱读书,给士义同志做出了榜样。他节假日或工余时间,麻将桌、牌桌看不到他的身影,唯一的嗜好就是捧书本学习。其次,要想成为学习型干部必须舍得投入,舍得花钱买书籍。在工资只有百余元的年月里,他往往领回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书,攒了十几年,他的两大书柜已摆满了书,数量已到几百本:有政治法律的、有历史的、也有文学或哲学方面的,凡是应该读的书几乎是无所不有。第三,要想成为学习型干部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向专业化、复合刑人才发展。在当前电脑还只是县城少数家庭的高科技产品时,他早在九九年就购入,并上宽带网,与国际联通。现在妻子女儿在他的带动下,都会使用电脑。女儿是高中学生,妻子为实验小学教师,她们用电脑找高师讲授,用电脑查一流教学资料,他也用电脑学习法律,学习政治理论,以充实提高自己。他还在今年参加了市院组织的全国统一电脑等级考试培训班,通过刻苦学习,获得了结业合格证书,属国家一级,从而使自己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驾驶高科技装备奠定了技术基础。第四,他还学习了汽车驾驶,并有了驾驶证,适应了当今时代对领导干部的需要。第五,20__年,他为提高自己法律政策理论水平,又考入省电法律本科班,通过三年的艰苦学习,他于今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了大本学历。

通过学习,用知识充实了头脑,但如果使知识发挥不出自己的作用,那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__同志通过学习指导自己的工作,他所负责的渎职侵权检察监督、民行检察监督、监所检察监督在前几年在市院检察系统中一直处于上游、一流的位置,这和他认真指导三个科的工作、办案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在一些复杂案件把关、法律文书制作上,没有法律政策水平,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夫是难以高质量完成的。他所负责的三个科办案保持了无错案。今年春节后,他办了一起民事申诉案件,在提起抗诉书中对该案如何违背程序法、实体法以及有关规定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阐述得透彻,使该案抗诉成功。院里又以简报形式发了一期信息,上报下发给予肯定。

他还十分注重检察理论探索和工作调研,在院里历年召开的检察理论工作调研成果交流会上每次都有文章交流。他在今年十月下旬召开的会议上交流了题为《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匮乏的原因及对策》的调研文章,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并获奖。他写的三篇论文又都编入到省检察官协会编写的《20__黑龙江检察理论研究论文集》。对调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今年,县院的调研成果交流会之所以开得很成功,其中就有他的一份心血和汗水。

他为了宣传法制,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曾在县电台办法制讲座,为普及法律作出了努力。当前,行政执法机关和一些企业为警示犯罪,经常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每次 他都能认真准备教材,并认真地给邀请单位讲课,结合古今中外重大案例讲法,释法,受到邀请单位的欢迎和赞评。近两年,他曾到地税局、农行、林业总站等单位讲了法制课,都收到了明显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些年来这些邀请单位没发生严重的经济犯罪,渎职侵权犯罪,也和他认真讲法实施警示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对知识的渴求,是__同志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他在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动力这“三力”

水平上有很大的提高。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今日讲法”专栏,他几乎是期期必看,从中受到很深的教益。学习型活动也在全省检察系统中展开,在近两年的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学习型科室、学习型检察官”活动中,他认真学习五项修炼理论,并认真地实践,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为全院创建达标作出了贡献。

第5篇

大马士革钢作为古代世界第一名钢,其工艺核心失传已久,因此对大马士革刀的复制及花纹机理研究一直是现代冶金考古学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恰如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冶金史教授Smith所言,对大马士革钢之谜的争论永远不会结束

古代第一名钢

初中时,我接触到了薛烛论剑这样的典故,了解到《越绝书》、《古今刀剑录》中有像纯钧、湛卢这样的宝刀宝剑。更给我带来震撼的是当时我无意中读到元代张宪的诗句“贤侯示我西番刀,名压古今刀剑录”,此西番刀究竟是什么刀,为什么它可以名压古今刀剑录的宝刀宝剑?冥冥中,我这么早就与自己的博士课题有了接触。

高中时学校有一门实践类的课程,课程作业是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展示,我就萌生了将自己对刀剑兵器的喜爱表现出来的想法。结业展示很顺利,老师同学纷纷表示大开眼界,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朋友说我在向大家讲述的时候特别有激情,这也对我未来的专业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第一次和恩师潜伟教授讨论自己的研究课题,老师就和我谈到了做古代刀剑复制方面课题的意向,我非常兴奋并阅读了相关领域的一些书籍,比如潜老师的论文《“镔铁”新考》,以及另一位恩师罗海文教授的论文《古代大马士革钢刀锻打花纹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马士革钢这一古代世界第一名钢进行了探讨,潜老师从古代历史背景下探究了其与镔铁、灌钢之间的关联,罗老师则从材料的角度研究古代大马士革钢花纹形成的机理。

读到这些研究很深入的论文之时,我一方面是欣喜,另一方面也有担忧,害怕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不足以将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完成。但同时,我也产生了深入探讨自己感兴趣课题的勇气,期待能不负老师的期望把课题做好。对大马士革刀的研究作为冶金考古学上的经典课题,现阶段对它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互动,比如对刀剑本体的研究需要依赖材料学与金属学,对冶炼工艺需要冶金学背景知识,而要对其整体进行讨论则需对历史学与考古学有所涉猎。

由于我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的专业背景,又对历史、对刀剑有着浓厚的兴趣,初次相商之后,导师与我便一拍即合,将“探究大马士革钢与灌钢之间的关联,并尝试复制大马士革刀”确定为我未来几年的主要科研方向。

实验室首捷

选定了课题大致方向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深入到所研究的领域,了解前人做过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创新之处在哪里。时,欧洲人在大马士革第一次遇见了阿拉伯人所使用的弯刀,该刀无比锋利,表面花纹极其美丽,令欧洲人惊叹,称之为大马士革刀。在位于Ranchi(兰契)的印度钢铁协会的世界最大研发实验室的客厅中,有一幅画讲述的是古印度国王普鲁向亚历山大大帝问候的场景(公元前 330 年), 普鲁为表敬意,向亚历山大赠与了他的佩剑,而在他的身后,仆人还携有一个金色的盒子作为额外的礼物,盒子里装着当时用来做大马士革刀的古印度产的、比黄金还贵重的乌兹钢(大马士革钢)。

大马士革钢作为古代世界第一名钢,其工艺核心失传已久,因此对大马士革刀的复制及花纹机理研究一直是现代冶金考古学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恰如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冶金史教授Smith所言,对大马士革钢之谜的争论永远不会结束。

对于我来说,研究大马士革刀的最佳方式,就是结合文献中对古代大马士革钢刀的分析,自己进行复制模拟实验,并利用现代材料科学的手段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由此得出一些新的观点。在如今的实验室条件下,我们不可能有古代锻铁所用的炉子、铁匠台、磨刀台等传统制刀剑设施,我也没有工匠师傅们制刀剑的丰富经验,因此在学校进行刀剑的复原模拟实验是远远不够的,与专业从事刀剑研究的工匠进行合作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014年初,恩师罗海文教授与浙江龙泉剑村刀剑研究院的胡小军老师相识并结下了深厚友谊,约定在条件成熟之后深入胡小军老师的剑村刀剑研究院进行模拟实验一事。在我研一期间,我们就对胡小军老师提供的现代仿制乌兹钢样品、陨铁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报告,这些都是我做现场实验的必要条件。

其实在出发之前,我已经在实验室着手准备自己复制大马士革钢了。我按照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方法设计了工艺流程:配比原料――实验室热处理――现场处理成刀――实验室后续热处理,复制目标是不论是从宏观的刀型、肉眼可见花纹形貌还是微观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情况,都要与古代大马士革刀相近乃至相同。实验结果非常成功!

研二与博士一年期间,我多次来到胡小军老师所在的浙江龙泉刀剑研究院,与当地师傅合作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原模拟实验。

刀剑之乡做匠人

剑村刀剑研究院位于中国刀剑之乡――浙江省龙泉市,当地以名剑名瓷驰名中外。龙泉传说是铸剑大师欧冶子铸剑之地,人杰地灵,水质优良利于铸剑。此地产生了非常多的铸剑大师、锻刀名匠,胡小军老师便是其中优秀的一位,他的作品在刀圈可谓大名鼎鼎,能向他请教学习是我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我在刀剑作坊的模拟实验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将自己带来的大马士革钢锻制成刀,二是用自己带来的仿古生铁材料与熟铁料进行模拟灌钢实验。

第一部分实验的难点在于现场大马士革刀的锻制。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意义上的大马士革钢更多程度上是折叠花纹钢的代名词(Welded Damascus Steels),而我所追求的大马士革刀是真正的大马士革(Genuine Damascus Steels),它们两者在含义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锻制方式也有极大不同。因此在锻造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体成型不折叠的锻造方式,这与传统的锻造方式有很大区别,并且锻造温度区间需要控制得非常好,要做好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现场,我对每次锻造的温度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记录并整理成数据,但是从结果来看,现场锻铁很不让人满意,罗教授也认为渗碳体的析出排布规律是揭开大马士革钢花纹之谜的关键,因此此步骤依然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第二部分是模拟灌钢实验制灌钢刀。灌钢作为历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制钢技术,学界至今仍对此存有较大的疑问,对考古出土的灌钢样品特征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从原料出发,对整个灌钢工艺流程进行模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模拟实验中,我所选用的原料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李秀辉老师的大力支持,使我可以直接采用她们通过模拟实验铸造出的仿古铸铁原料。不论是材料的元素含量,还是组织特征,均与古代铸铁基本相同,这也为我的模拟实验提供了重要条件。模拟灌钢实验需要对整套工艺进行复原模拟,其中涉及到封泥模拟、折叠锻打、多组实验等方面,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尽管过程非常困难非常辛苦,但每天依傍龙泉青山绿水,按照自己设计好的科研思路进行探究,可以说是充实而快乐的。

锻刀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将作为原材料的生熟铁层粘合在一起锻打,如此才可最终成刀,如果两者没有粘合,后来的实验就非常困难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从胡小军老师和当地师傅的交谈中得知,龙泉当地常常使用黄泥水涂在其表面,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多种原材料熔为一体。

受此启发,我反省了自己在模拟实验中不太成功的原因,可能与此类秘方的使用有一定的关系。在胡老师的指点之下,我按照传统灌钢的方法锻制了一把灌钢刀,并对此工艺中每一道工序分别截取了大量珍贵的样品,最终所成的刀剑硬度高达62HRC(现代刀硬度在60HRC左右),性能优良。这是我在制刀过程中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也为我之后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锻刀之后是磨刀。在剑村的日子里,我跟着磨刀师傅一起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磨刀技巧,将几把大马士革刀与灌钢刀都研磨至3000目(精细度单位)左右,并利用浸蚀剂使刀剑表面显示出美丽的花纹。

这是非常考验耐心的一项工作,它与科研工作中研磨样品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比方说,对刀具的精细研磨要比实验室磨样要细致得多,这是因为钢铁材料经实验室研磨后,主要用于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或者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貌。由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高能达几万倍,2000目的砂纸研磨已完全可以满足其要求。而刀剑作为为人赏玩的一种艺术品,一丝一毫的划痕对其艺术美感都可能是很大的损害,因此研磨精细度要比实验室研磨试样要高得多。经验丰富的刀匠最终研磨出的刀剑,不经过抛光处理就达到镜面水准,足见研磨者投入的心血。

此外,研磨刀剑的平衡感与节奏感也需要很好地把握,平衡感主要是指研磨过程中对刀剑平面的控制。形制简单的刀剑主要是正反两面,而复杂的刀剑则有六面、八面,更别说一些奇形怪状的兵器了,要研磨精细,需要磨刀者对刀面是否达到水平有非常精准的判断,这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去体会的。

节奏感则是指对研磨过程中一推一拉节奏的控制,当研磨目数比较粗的时候,我会先将刀剑局部磨平,而研磨目数较细的时候,则要将刀剑整体置于磨刀石上研磨,以防止刀剑出现表面不平的情况。简而言之,磨刀就是一件考验耐心的工作,只有保持严谨与平和之心,手下研磨的刀具才有可能平整如水又透着寒芒。

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

按照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方法设计工艺流程:配比原料――实验室热处理――现场处理成刀――实验室后续热处理

第6篇

关键词:英语 教学 培养方案

一、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在高等教育中作为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已经成为新形势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外较多的专业,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也是其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基本素质条件。因此,改变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意义

1.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便是掌握大量英语知识,同时通过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这些均离不开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这也是开展英语教学的基础目标。

2.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英语作为新时期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发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其顺利结业并踏入工作岗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应用能力培养也是英语学习的目标之一。根据国家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便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根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坚固语言基础训练与交际使用能力的培养。

三、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大学英语教育中,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有待系统化与深入拓展。

2.传统落后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利于整体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语言的学习是一项需要依靠实践实现的功课,但是现阶段部分高校英语教学培养方式过于简单粗放,对于应用实践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未能形成课上以及课下的交流互动,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低。

3.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缺乏对于应用能力的侧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目的均是需要通过期末考试或者是英语等级考试,而这些考核测试对于应用能力的侧重不足,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投入较多的精力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

3.1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

英语基础教育作为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根本。因此,对于高校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因材施教,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尽快提高其英语基础能力,并同时开展英语应用技能的教育。

3.2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应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授其有效的学习策略,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学生对于自身学业的定位不同,因此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解决学生的学习愿望,通过积极自主的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课堂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与条件,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相结合,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3使用输出的双向教学方法

实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即通过学习过程中英语知识的学习与英语知识的运用之间的有效结合,实现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动,进而突出应用实践的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双向实践教学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重视英语学习读、听、说作用。在英语课堂学习上,可以通过对文章进行朗读,并通过其他学生对朗读内容进行辨别,轮流安排进行。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羞涩感,同时有助于提高其学习自信能力,对于提高口语以及听力能力将会作用显著。

②.适当增加英语课堂学习表演以及对话等内容。在英语课堂活动课上,应适当增加言语活动并形成英语环境氛围,将所教授英语知识及时运用。可以采取某一故事情节或者某一话题,组织学生实用英语表演或者讨论,这样在激活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③.重视口译的教育学习。口译作为英语应用能力中的重要一项,也是制约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的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口译教学应当适当的营造实际运用临场氛围,突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心里,达到可以熟练自主的运用英语进行口译的效果。

3.4优化英语教学考核方法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对英语教学考核检验方式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仅仅靠听力以及笔试等内容的考核方式。可以适当增加口译或者对话类的考核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检查,还可以考核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进行考核,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实践能力。

3.5增设英语文化类选修课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校的师资以及教学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需求,适当增加英语文化类的选修课程,例如英语文学、西方历史文化、英语读写以及英语类电影赏析等方面的选修课,这样既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丰富了其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对于日后满足工作需要也是十分有利的。

四、结束语

英语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必须实现由知识学习向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型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有效地教学措施,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以及保证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衔接性和前瞻性 [期刊论文] -外语界2004(05).

第7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童话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06-01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觉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日渐薄弱,而学生也反映,课堂学习远不足以提高阅读的能力,甚至兴趣也难保证。兴趣是阅读的前提;而语文教学的目的,本来就应该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我们必须承认,“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校本课程这一平台,引导学生获得“课外七分”的动力、方法和方向。

1 回归文字的阅读,让我们从童话读起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食”的年代。信息泛滥,人心浮躁,媒介多样,目的功利。阅读成为一种奢侈,也成为了一条荆棘路。

童话的文质,本最适合充当儿童读物,但对儿童时代阅读经历稀缺的青少年来说,它恰恰是非常合适的基础读物。名著会造成许多初读者的困难,而童话却不会造成这种阅读困难带来的畏难情绪。童话的多重意蕴多样解读和丰富的再创作作品(将在第二部分讨论),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淡薄无味;童话富含的美,尤其是文字的美,又能感染并教会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尤其使用了安徒生童话经典译本中最为典型的几篇,其中《海的女儿》一文,通过原文的朗读和品味,学生惊叹于童话想象竟能用如此美好的文字表现自然,表现人与人性的美好。他们惊叹,不仅文字所表现的色彩、光线、场景……都是其他媒介所无法充分表现的,而且文字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文字所表达的或丰厚的或含蓄或委婉……的情感,作者或幽默或悠扬或爽朗……的特殊味道,是其他介质更无法模拟的。

这样的阅读,让他们感受到了与他们所知的“阅读”完全不同的滋味。从童话读起,我希望能让他们生成对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真正走上自觉阅读之路。

2 养成比较阅读习惯,让我们从童话读起

2.1多介质阅读比较

在传播过程中,因语言文字、文化背景和传递目的等差异,我们往往难看到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通过比较阅读来获得相对准确地信息,从而获得文学作品的“真实”价值。童话的译本相比其他文学作品,译者相对有限,传递目的较为单纯,文化背景也因社会背景相对简单或荒诞化而差异较小。因此比较阅读变得相对简单,也易于学生入门。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传递信息的介质多不胜数,对于其他介质的长处,我们也不必刻意以叶遮目忽略贬低。相反的,我们只有用“大阅读”的姿态,在接受和比较之下,才能分辨它们各自的优缺,择优而取,唯“益”是从。

2.2阅读主体差异比较

由于童话阅读的特殊性,我们还区分了阅读主体来进行差异比较。我们把阅读主体分为成人和儿童。而实践主体是青少年,他们可以理解两类阅读主体的心理,从而更好的理解童话的多重意蕴,对于荒诞与现实,悲剧与喜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各种相关童话这一特殊文学形式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借助(阅读主体)双重性特征来进行分析,结合创作者心理的双重性,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理解和解答。

除此以外,还有东西方思维与背景差异比较(举《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与《大林与小林》为例,引申到《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时代价值和观念变迁的比较等相关内容,都可以嵌入到比较教学过程中。

在实践中,我们译本比较实际使用了叶君健、林桦、石琴娥等译本比较安徒生童话(也可用周作人、巴金、林徽因、王林等比较王尔德童话,如《快乐王子》)。多介质比较使用了《海的女儿》连环画版、适合儿童收听的简化朗读版、迪士尼动画版、八四年汤姆汉克斯电影版等多种形式的演绎版本来进行,对童话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主题差异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课堂反应和课后反馈来看,学生获得的收益是显著的。阅读主体差异,几乎在文本阅读和多译本比较时,学生就即时地作出强烈反应,他们几乎一致表示,从未想到小时候似曾听闻的故事,会有如此巨大的不同;而课后有些学生根据课堂引导所做的调查,让他们清晰感受到了成人与儿童思维、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重大差异,结果超出了师生都想象。

指导童话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养成分辨多介质多形式的文学信息传递形式的习惯,区分优劣长短,适应“阅读”概念拓宽的现状,更有效的获取更丰厚的阅读收益。对阅读主体差异的思考,也有益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益于成人与儿童的理解与相处。

推而广之,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可以带来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学会评价尝试创作,从童话阅读开始

我们教学的两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个性与“客观”地评价作品和“我也要”创作的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此做出了预设,侧重在前者。

付诸实践时,我们首先给予学生评价童话作品的基本理论。于童话而言,我在概述部分分别论述了童话的分类、三要素分析、主题表现特殊性、结构手法;童话的人物形象、童话的逻辑;专题讨论了童话美的多重性(文字美,荒诞美、象征美、喜剧美、悲剧美)及表现手法里比较突出的夸张、想象和讽刺等特色。现实主义特征专题以《月亮看见了》为主要材料。

另外,我们还使用了由人及文的研究方法,寻找关于安徒生的介绍、传记、传记电影和有代表性的相关作品(如《夜行的驿车》)及研究论文来分析安徒生人生遭遇和选择,创作动因和态度等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不可能剥离自己的时代环境以及个人历史来评价外物,所以我们的客观是加引号的。而个性的评价,是我们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证明。我们所做的努力,是让他们能提出“我的”看法,并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最后的论文来看,对于童话中的现实主义和悲剧美两部分,他们有尤其突出的理解和思考。

关于创作需求和习惯的养成,我们主要进行鼓励和引导辅助,鼓励他们以童话的形式表达个体意志;理解并予以赞许,使他们获得表达的满足和创作的心理激励。童话的创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他们表达技巧,而且能够使他们的内心获得真善美的温暖,形成他们健全丰厚的理想人格。

第8篇

关键词: 柏拉图 贤人政治 精英主义 法律职业共同体

一、“贤人政治”与西方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功构建

柏拉图的“贤人政治”是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他的贤人治国理论甚至常常被拿来与孔子的旺天下比较。然而近年来,有人认为,柏拉图的贤人政治理论是一种空想,在今天的中国无任何实践意义。

笔者认为,柏拉图“贤人政治”的实质是“精英主义”的最早渊源。由此可知,“贤人政治”并不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贤人政治”的理论价值已经远远超越当时的时代。柏拉图在理念本身的逻辑推演中建构出“贤人政治”。具体到今天,尤其是具体到法律职业共同上,“贤人政治”的意义愈加凸显。当今时代,知识和职业愈加细化。科技从未如此清晰地渗入人类生活,职业的专门化和技术化成为一个趋势。从这个角度看,从精英政治的角度解读柏拉图的理论具有现实意义。于是,社会职能与知识科技的有机结合使得社会职能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应运而生。而职业化与专业化意味着精英化,其中法律人抑或法律职业共同体要求精英化的趋势可能凸显突出。

第一,柏拉图的“贤人政治”认为“贤人”即“哲学王”如果要做一个好的政治家,他就必须知道“善”即“知识即美德”,而这一点又唯有当他结合知识的训练与道德的训练,才能做到。如果允许不曾受过这种训练的人参与政府,那么他们将会不可避免地败坏政治。联系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看,所谓职业是指需要大量的、专门的训练和学习才能胜任的行业。法律职业是指专门从事法律适用、法律服务工作的特定职业,是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的一种职业,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从事该职业的人,应当是精通法律专门知识,并且实际操作和运用法律的人,即“法律职业者”。从狭义概念而言,法律职业共同体包括以法律活动为专业和职业的群体,主要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学者。从职业利益的角度,法律职业者是经济人,是利益共同体;从职业精神层面,法律职业者具有共同的伦理、目标、价值观、心理倾向、阶层感、归属感、荣辱与共感等,是伦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意义共同体。由此可见,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柏拉图的“贤人政治”都意味着经过专业化训练的职业化与精英化。

第二,柏拉图的“贤人政治”建立在本体论上,毋庸置疑,他的思想必然有空想的成分。但是仅从它的概念上看,精英治国的思想在他的理论上已经有所表现。但在当时的希腊,无论其经济状况还是政治现实,都不足以支撑他的理论变为现实。而作为近现代产物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一种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的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共同体形成的经济与政治因素,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从政治因素看,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导致三权分立的现代政治制度的产生,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出现提供一定的条件。十七八世纪,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社会力量日益增长,新贵族和市民阶级演变为新兴资产阶级并成为议会的主角。此时,市民阶层的力量真正形成,国家权力从市民阶层中撤出。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的形成,这为法律职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动力。国家行政权力受到制约,与此同时,司法权有了独立的地位。法律分工明显,法官、律师产生。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人经过职业培训,法律的专业群体形成,并且随着法治精神的泛化,法律职业团体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群体。除此之外,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还应当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法治文化法治观念的形成或法律信仰的养成。从西方社会的发展经验看,法治社会是与市民社会互为表里的,而法治文化则伴随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而产生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法律专业知识体系的形成。法律职业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职业,就是因为它有自己高度专门化的知识体系,有自己专门的概念、术语、范畴,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和表达方式。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就是建立在这样一套独特的专业知识体系之上的。

贤人政治在当时不能实现,有其时代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条件不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经济与政治的进步,并伴随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贤人政治”被社会的需要与应用成为可能或已经实现,尤其是在法律职业领域,西方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及其表现出来的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诠释“贤人政治”的理念,这一切对于国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贤人政治”对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构的启示

当下的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即使“依法治国”、“司法独立”的口号,我们也是耳熟能详。最有趣的是,现在各个大学的法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人无论有没有经过专门的法学训练都越来越热衷于参加司法考试。急剧增长的势头与现象的出现可谓喜忧参半。

可喜的是统一司法资格为我国鱼龙混杂的法律界提供行之有效的筛选机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是精英司法梦的产物。但是正如贺卫方教授所认为:“令人忧虑的首先是教育机构本身的问题。在中国,由于教育管理制度本身所存在的多头管辖的问题,加之没有来自法律实务界对教育的约束,致使一段时间里设立法律系、招收法律专业学生变得很容易。不少新成立的法律教育机构并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其次,学生数量过多,很可能甚至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法学毕业生质量的下降又会进一步损害司法的品质和本来就不尽如人意的司法声誉。”[1]就中国目前的司法考试本身来说,其考卷主要考的是法律基本知识,有现成法典的,尤其是对于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说,司法考试考的都是“记问之学”,只要肯下工夫记忆和理解,就可以说司法考试并不难[2]。因此,在微博上曾有人调侃,司法考试越是学历低的反而越是通过率高,博士生基本都考不过去。这当然是一个玩笑。由此可以深思,司法考试本身并注重其思辨性,答题时思虑过繁反而南辕北辙。可以说,司法考试看的是结果,而不注重于思维逻辑的训练。作为合格的法律人才,法律逻辑思维的培养是这个过程而不是那个结果,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种只考基本法律知识的机械记忆力的考试完全考不出应试者的法律职业伦理。对于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来说,法律职业伦理的具备比法律知识的记忆更重要,因为法律知识是机械的并且总是有据可查的,而法律职业伦理可以说是一种法律人的共同信仰,信仰是需要长期教育、学习、训练才能形成的共同意识。

如上所述的现象的出现,并不能促成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真正建构,甚至可能阻碍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真正形成。因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真正形成除了要考虑历史和国情的因素外,也要符合法律职业共同体本身的性质与特点。简单地说,法律人或法律职业共同体自身的社会职能决定其是社会精英属于精英阶层。英国大法官爱德华・柯克曾说:“法律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工作。”[3]也就是说作为法律人即能力最强的少数人的精英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的,而这种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司法考试号称是中国第一考,但是这种考试过于注重机械记忆而没有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即使通过率较低,不能说明选拔的人才就符合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要求。这种机械记忆的考核过程,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完全相悖。

面临如此困境,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模式,因为我们的司法考试制度其实也是来自日本抑或说是欧陆的舶来品。而且日本这个国家在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方面既有德国法的长处,又深得亚洲文化的精髓。季卫东教授曾提示,日本的法律职业考试,从某种角度上和中国的科举考试有相似之处,通过考试的人会获得社会的普遍尊重。当然,日本的“在野法曹”和“在朝法曹”实际的地位和作用力都不一样。和字面意思相同,在朝法曹是指法官和检察官,在法律制度的运作当中,在野法曹也就是律师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但是除了统一的司法考试外,他们还有完善的研修制度。即使是考试本身,也分为两部分。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笔试又被分为综合选择笔试与论文笔试两部分。所谓论文完全是按照发表的论文期刊的标准要求,对问题进行详尽的论证。即使是法学本科毕业生也要下大工夫长期自学,艰难程度超乎想象。无论多少人报考,录取人数在早期都稳定在500人左右。

司法研修制度是最高法院下设的司法研修所,所有通过司法考试的人都必须进入这个研修所进行任职前的训练,12名法官分别担任五门课程的教职。以前的时候是要两年,现在已经改成一年半。入所之后,首先是所内的初始训练,然后是实务研修,类似于实习,在法院、律所、检察厅实习后,回到研修所再进行研修训练,最后还有非常严格的结业考试,同样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合格者才可以从事法律实务。

日本的研修制度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法学院的本科学习抑或通过司法考试只是一个基础的入门,要成为真正的法律人,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尤其是法律实务的训练是必需的,这就需要建构一种类似日本研修制度即一种入职前的严格的培训与精准的筛选模式。这种近乎严苛的层层选拔与训练结合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柏拉图的“贤人政治”即“贤人”的产生是在选拔的基础上结合道德与知识的长期训练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把“贤人政治”抑或“精英主义”的观念引入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职业:迟到的兴起和早来的危机.社会科学,2005(9):89.

第9篇

认识到企业培训的特点,对我们开展好企业培训工作很有必要,企业培训工作要真正从服务的对象出发,研究他们的岗位特点和学习认知规律,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调动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

在认真总结本企业培训工作经验、借鉴其他单位优秀培训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实施企业员工培训,必须结合企业实际,认真定位;必须体现岗位职务特色,创新培训方式;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以下几点需要企业关注。

一、以终为始,明确培训目标

对企业来说,培训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解决问题,二是提升能力。

设计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首先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培训首先要让员工意识到所学习的内容与他们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密切相关,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而问题既包括工作问题也包括思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采用教育和培训的最适合的形式。也就是围绕着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知识,给员工提供研究问题的基础知识信息;有效地组织开展深入的研讨,完成从提出题目,设计研讨方案,推进研讨进程,最终提出方案建议。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问题的“拥有者”是学员,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员,成果应用的受益者也是学员。

其次,要以能力提升为出发点设计。而能力提升的任务则更适合由培训来完成,在员工教育培训中,要从学员岗位职责需要出发,按照胜任岗位的标准,考虑工作中的新问题对干部能力的新要求,对员工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能力培训。能力培训含有一定的知识学习,但其主要的形式还是训练,途径有两种:一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想方法训练,即在解决问题中对学员进行发现问题、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二是要辅以一定形式的技能训练,使学员在履行职责中的一些关键行为能够在训练中达到熟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推进培训转型

当前,国家和培训行业等内外部客观环境都呼唤着企业员工的培训转型。要求企业培训更加凸显企业特色,紧密结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为企业创造更高投入产出比的学习价值,这正是培训转型的本质目标。

一要加强内部课程开发和内训师培养。培训转型,对企业内部课程开发和内训师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急需探索和建立系统开发内部课程、培养内训师的机制和方法。通过制度加强企业内训师激励和引导。通过体系性课程开发,实现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的落地;通过专题式课程开发,更好地宣贯组织战略和工作思路;通过行动式培训项目开发有效解决业务问题,提升组织绩效,支撑战略实施;通过案例式课程开发,广泛挖掘管理经验,传播组织智慧。

二要加强培训与企业人才管理的链接。培训转型,必须加强培训需求、方案策划、效果评估与企业人才管理的链接。新型的培训应以企业战略、组织绩效和人才发展为导向。培训需求和方案策划应根据企业战略方向、绩效问题和人才职业发展阶段需求等确定。培训效果评估应与人才测评和人才选拨、晋升相结合。

三要加强培训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培训转型,必须加强培训机构自身学习成长和管理能力建设。一流的企业培训机构,需要一流的培训管理者和培训管理水平。培训机构要在组织设置、职能分工、人才能力上符合培训转型的新要求,超前培养培训转型需要的人才、前瞻谋划更加符合新型培训要求的组织模式。

三、创新培训形式

通信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为培训创新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行动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兴起使得企业培训的边界得到了有效拓展,并为集中培训的开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支撑。同时,社会化学习的普及也迫使企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不断探索E-learning、M-learning等新兴模式,为人才培训持续注入新鲜活力。这里,介绍几个新兴的培训形式。

1、微课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在培训中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一个设备操作方法、一次班会、说课……都可以做成一次微课,教师可以从任一点切入进行设计开发,开发技术简单易操作,并且便于资源重组。

2、MOOC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幕课,主要的教学活动是靠一段“教师讲授式”视频,辅以课程资源包的形式来开展的。

MOOC课程和普通的网络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为学员提供了“参与式学习”的体验。

MOOC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生态链。在线上,我们可以与来自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人们进行交流、共享。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发自发组织线下的活动。

3、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以企业发展与绩效为目标,在关注平衡不同类型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集合面授学习、在线学习、体验学习、行动学习和测试评价于一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具有目标集聚、效果持续、可测量和评价等多种优势。

在培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混合式培训实施的关键在于e-Learning的支撑。e-Learning体系实现了教、学、测、评、管一体化,是一种高效灵活的学习解决方案。学者郑世良认为:人格化的人本主义是e-Learning的内在特性,在创设真实情境,强调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实现了主体的个性化,互动的平等化,内容的整合化,空间的网络化及时间的持续化。

在培训调研、培训组织、培训价值评估、培训延伸的阶段,e-Learning的优势非常明显。

培训的新概念不断涌来,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还是课程资源开发,目的还是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四、了解需求,科学组织设计

访谈是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访谈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是培训方案设计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也是提高培训方案设计质量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培训需求访谈调研呢?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发现,按照“预热、聚焦、锚定”这三步开展培训需求访谈调研,可有效提升培训需求诊断的准确性,有力提升培训课程设计质量。

1、预热

由于访谈调研是培训方案设计者与主办方或学员互动沟通的过程,互动既需要共同语言,也需要相互信任,还需要明确目标、提高效率。因此,培训方案设计者应提前阅读相关文件资料,了解与本次培训及业务相关的基础知识、政策背景、发展概况、培训历史、培训预订等信息,做到对受训单位和培训对象的基本需求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认真盘点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确认的问题,为下一步高效访谈做好充分准备。

2、聚焦

访谈调研的优点是可较深入地了解培训需求,而缺点主要是样本量小、占用被调研者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为了扬长避短,一是在选择被访谈对象时,要尽可能使样本涵盖各相关单位、各类目标培训对象;二是在访谈时,要主动询问培训需求的针对对象,是否是多个单位的共性需求等;三是通过在前期列出访谈提纲,时刻聚焦要了解的培训对象、业务重点、面临的困境、可提供的帮助等主要问题,把握谈话方向,得到答案后及时切换问题,提高访谈效率。

3、锚定

访谈调研往往会得到较丰富的信息,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并在访谈结束时立即总结提炼,以免信息的遗漏。若访谈了多人,要在每次访谈后标注重要结论,进一步提炼明显的共性需求和可采纳的代表性需求,并且锚定本次培训针对的问题,将培训需求转化为初步的课程,才能为下一步培训课程优化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五、重视持续,促进成果固化

第10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5+3”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汪玲,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工作小组组长,教授,上海200433。

我国1998年开始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但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科研、轻临床”的倾向,研究生的临床专业素养和临床技能难以胜任临床岗位的实际需求。同时,医学专业学位制度与执业医师制度之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统筹医学教育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上海市2010年正式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2010~201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试点高校已经招录了三届共计1112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的成功经验。

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制度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实行医学本科教育,授予医学学士学位;1978年我国开始招收医学研究生,授予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试办七年制医学教育;1998年,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授予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2001年起,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培养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现行的执业医师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之间却一直存在着矛盾,导致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现行《执业医师法》存在冲突,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面临违法行医风险。1999年5月我国正式实施《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学生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必须在临床工作一年才能够参加国家统一举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执业医师资格后才有临床处方权。所有医学本科生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没有处方权,不可独立处置病人和进行手术,无法独立担任住院医师工作,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与培养在医院很难进行。

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存在矛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一个特有阶段,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经认定的培训医院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的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对保证临床医师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会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在医院参加临床实践训练,其训练目的、方式等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不同的部门主管,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训练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不统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接受的临床技能培训得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部门的认可,研究生毕业后仍然需要按照卫生行业要求重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造成教育与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导致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同于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做法,偏离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设立的初衷。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2001年,上海市提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新模式,即由过去的“5年住院医师”改为“3+X”培训模式。第一阶段“3”也就是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的前3年,接受通科教育和培训;第二阶段“X”就是专科培训,最后达到专科医师准入的水平,这个“X”时间长短随各临床专科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而不同。2010年,上海市正式开展统一模式、统一准入、统一考核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岗位聘任和临床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从当年开始即不能再聘用未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临床工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行业覆盖的历史背景下,2010年10月上海市正式启动了教育部批准实施的23项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改革重点是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

1.模式创新,构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提出了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从而在国内首次构建了将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在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医学生完成5年的医学院校教育后,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攻读医学科学学位,但绝大部分将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考核通过后,取得普通专科执业资格,称为专科医生,其中一部分医师直接进入社区或者二级医院工作。此外,还有一部分医师希望在大医院做“分工更细”的专科医生,比如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等,就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进入亚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继续学习,这被称为“5+3+X”。

2.观念创新,界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重身份”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是以“行业人”身份接受培训,与培训医院签订培训及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培训结束后合同自然终止,培训对象自主择业;培训期间计算工龄,按培训医院同类人员标准发放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其水平高于当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入职收入水平并逐年提高;培训期间依法参加并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

在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对于那些参加全国统考被高校录取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在被招录为“住院医师”的同时,以定向身份获得研究生学籍,即获得了“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

这种双重身份突破了医学本科毕业生只能在就业(住院医师)和在读(研究生)之间“非此即彼”的传统观念,为本项目在试点过程中的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了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三个结合”的有效衔接,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相结合。

3.机制创新,实现了全过程“三个结合”的有效衔接

医学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既要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经验来看,临床医师作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人才,其培养必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其中,院校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辅以临床实践;毕业后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培训,并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制度加以落实。

因此,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招生招录、培养培训、学位授予与医师准入等方面实施有效衔接,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成为推动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1)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在制订研究生招生计划时,按照“需求导向”原则,根据上海市每年参加住院医师培训人数,合理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分专业招生计划数。2010年,上海市根据临床岗位需求和培训医院能力,采取医学毕业生自行申请、培训医院择优录用的招录方法,实际招录住院医师1830人。其中本科生517人(占28.2%),硕士生1105人(占60.4%),博士生208人(占11.4%)。因此,上海市确定在2010~2012年之间每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分专业招生计划数为500名;并且计划2013年扩大该项目招生计划数,逐步减少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非本项目的住院医师培训招录计划。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各高校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结合住院医师招录,共同组织研究生入学复试。推免生直接进入复试;对参加全国统考者,根据考生初试成绩和个人材料确定差额复试名单。复试主要考察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专业英语、综合素质(医德医风、心理素质、思维表达)等。

(2)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本项目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住院医师不脱离临床规范化培训的特征。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政治、英语、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等课程组成,所有课程均以上海市统一组织的网络课程学习为主。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完全一致;专业理论课由上海市统一组织各培训医院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要求,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没有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对于临床能力没有强制性要求,研究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课程学习(脱离临床培训6个月以上),有些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甚至完全相同,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而本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进行,临床培训专业范围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临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医学科等18个学科。在专业学位论文方面,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没有涉及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医学院校的导师常常安排自己带教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完成自己的基础医学研究课题,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研究生一样发表SCI论文等。而本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学位论文类型为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等,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等同于医学科学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做法。

(3)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相结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完成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规定的临床轮转,通过各培训单位按照规范化培训考核要求进行的各阶段临床能力考核(包括各科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综合考核),取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过学位委员会评定,达到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者可以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本项目研究生在培训期间如果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两次临床能力年度考核不合格,将被停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格,取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

4.制度创新,“四证合一”解决了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之间的矛盾。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过程“三个结合”的基础上,本项目实现了“四证合一”,即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在项目结束时可以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通过“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实现了在医师培养过程中的院校医学教育和卫生行业培训两者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通过“四证合一”的制度创新,培训医院将组织本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效地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和培养所面临的违法行医风险;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了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完全达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后也就不再需要重复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方案的实践创新

本项目改革重点是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这就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方案提出了实践创新的要求,即所有课程教学都必须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同步完成。

1.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课程由公共课程(政治、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公共科目)和专业理论课程等部分组成。专业基础课程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教学结合,专业理论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的临床专业理论教学结合。表1是上海市“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的课程设置。

2.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本项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的课程学习,需要在不少于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轮转过程中同步完成。因此,必须将原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集中上课(脱离临床规范化培训)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为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上海市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出发,探索了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课程制作成网络课件挂在上海市“好医生”网站,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和进程。

目前,上海市已经完成了政治、英语、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有关法律法规、循证医学等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科目)的网络课件。目前正在建设临床医学18个二级学科54门临床专业理论网络课程(见表2),每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含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科前沿三门课,要求有教学视频或音频加PPT,技能课要有示范操作视频。

本项目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以上“网络化课程”的学习,共同的体会是本项目网络课件和教学方式既适应了“住院医师”特殊群体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学习的特点,也保证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高水平和现代化。

3.以临床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培养方案

本项目培养方案和以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重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严格按照《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完成临床培训轮转。为保证临床培训质量,上海市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开展了带教师资培训,建立了培训质量监控体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和培训结业考核,以培训过程考核为重点,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和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是参加培训结业考核的必备条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医学伦理、人际沟通技巧等。具体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通过临床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本诊断和治疗技术;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等;学会门急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和病历书写等临床知识和技能。

四、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

1.设立机构,协同创新

上海市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改革试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行业、高校、医院形成合力,确保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形成了教育卫生部门的良好合作机制,出现了教改推医改、医改促教改的生动局面。

机构人员组成也充分体现了上海市教委、卫生局、各相关高校、培训医院共同参与的临床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协同创新”。由上海市教委和卫生局分管领导、各大学分管校长组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小组,负责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由上海市学位办、卫生局科教处、大学研究生院、医管处和培训医院相关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具体实施此项工作。在项目试点过程中,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具体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研究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各高校执行上海市的统一规定。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由上海市教委立项、复旦大学牵头、其他高校和医院参与,2010年以来项目工作小组完成了4项课题研究:“上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改革实施细则”、“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论文标准”。

根据《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准确把握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重身份”,工作小组具体制定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办法》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实施细则》由下列操作性管理文件组成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上海市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试点项目全国统考招生简章》、《上海市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试点项目推荐免试生招生简章》、《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定向培养协议书》、《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指导性培养方案》、《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导师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管理实施细则》、《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3.质量为本,加强督导

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市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包括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环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即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生源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评估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学位论文标准和评审指标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指导教师遴选和评价指标体系、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本。上海市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这项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培训医院的指导教师、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各培训医院的管理和带教水平;组织临床学科专家和管理专家对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第11篇

关键词:《汽车文化》;素质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59-02

从第一辆汽车诞生到今天,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一项交通工具,尤其是近几年,汽车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涉足汽车行业,因此普及汽车知识及文化,也成为当今高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座落于中国的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重庆,拥有重庆市重点支持的国家级品牌学科――车辆工程,因此在本世纪初,我校就开始面向全校非汽车专业学生开设了素质选修课《汽车文化》,以普及学生的汽车知识,提高其文化修养,为将来学生的就业铺设好基础。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探索,开创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培养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我校汽车文化的普及和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

汽车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是人们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念等集合体,它以汽车产品为载体并与之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行为。传统的汽车文化课程主要以介绍汽车历史、汽车总体构造、汽车的外形与色彩、著名的汽车公司与车标、汽车名人、汽车运动、汽车时尚及汽车与社会等内容为主,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获取汽车知识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汽车文化课程又面临了新的挑战:除了作为传播汽车知识的有效渠道外,还肩负起激发学生喜欢汽车文化、崇尚汽车文明等新的使命。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以人为本、节能减排、绿色汽车等新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以发展的思维去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建立视频资料库,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素材。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文化素质、专业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着该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课程组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实验师、专业教师、高工为集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课程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对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由不同的教师来完成课程的讲解,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例如:汽车绪论由资历较深的老教师介绍,旨在了解汽车对人们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念的综述;汽车造型与色彩由设计专业的教师来讲解,增强学生对汽车的审美水平;汽车新技术新发展,由从事汽车研发项目的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项目,与学生探讨交流等等。

三、课内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与图片展示为主,众多的内容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烦燥情绪,严重影响了课堂气氛,造成课堂效率不高,尤其表现在以下三大模块。

1.汽车知识模块,专业性较强,包括汽车构造和理论两大部分,由于部分同学,尤其是文科同学,缺乏机械方面的知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如此复杂的汽车结构。

2.汽车车标是汽车文化最核心的内容,但是众多的车标在介绍时,容易给学生形成罗列感觉,从而显得空洞乏味,对汽车文化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更是无法进入大脑,而成为过眼烟云。

3.汽车时尚及汽车与社会,包括汽车车展、汽车运动、交通安全、能源危机等内容,互动性、社会性较强,仅凭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充分了解汽车时尚,了解汽车与社会的关系。

针对以上三大模块,我们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汽车知识模块,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形象化教学,深入浅出地讲解汽车原理及构造。比如介绍汽车的四大总成,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方式,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汽车的躯体――底盘,炯炯有神的眼睛――车大灯,造型各异的大嘴――散热栅,不知疲惫的四脚――车轮,色彩斑斓的外套――车身,布控于全车的神经网络――汽车电子,这样,一辆完整的汽车就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再辅以动画视频,内容既不显枯燥又便于记忆。汽车博物馆建好后,还可通过实物参观,进一步了解汽车的构成。

2.汽车车标、经典汽车及汽车名人,我们采用了PPT竞猜的方式,给学生三个提示,在提示下来竞猜,然后将答案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告诉大家,寓教于乐,不仅能摆脱由于车标罗列带给学生的烦躁情绪,还能加深学生对车标及品牌等知识的认识。

3.汽车时尚及汽车与社会,我们采用课内观看视频和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汽车车车展,汽车电影,汽车广告,在视频中感受汽车所带来的便捷,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及刺激。此外,由于学生才是时尚的主体,对于部分在汽车时尚方面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我们鼓励其走上讲台,与同学分享心得体会,在锻炼他们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将最新的时尚带给了大家。

通过对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打造出了一门有汽车专业特色的品牌课程。

四、课外培养环节的开设

单一的课堂教学始终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增加一系列课外培养环节,建立课外实习基地,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1.借助网络开展课外讨论。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非常迅速、信息交流非常频繁的社会,QQ作为当前最流行的聊天工具之一,借助网络进行实时的交流沟通,可获取更多新的知识及资讯,因此,建立课外讨论的QQ群或鼓励学生参与汽车论坛活动,已成为延续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2.培养和选拔汽车博物馆导游学生。随着重庆理工大学汽车博物馆的建设,重庆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汽车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的建设充分考虑了资源的分配,将汽车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与汽车文化展览有机结合,并建设有专门的汽车构造与汽车文化的授课基地,通过培养和选拔汽车博物馆导游学生,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汽车文化的活动。积极参与汽车文化活动,感受汽车文化氛围,对于更好地理解汽车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课程组在汽车学院的支持下,每年定期举办各种汽车文化的相关活动。例如:2005年起的举办汽车文化节(如图1所示),进行以汽车、人与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2000年起的汽车零部件拆装大赛(如图2所示),分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两个级别,吸引了全校的汽车爱好者参加。

4.创办了汽车爱好者协会。针对全校的汽车爱好者,课程组开设汽车文化的第二课程,创办了汽车爱好者协会,课程组教师定期到协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调查,参观车展、观看汽车比赛等社会实践等,长期与汽车导报合作,组织学生参与汽车评论活动等。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常的素质选修课,考核方式大多采用论文形式,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通过网络粘贴相关内容来应付结业论文的现象不断出现,论文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新的考核方式亟待制定。为了强化学习过程,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考核方面,更多强化平时成绩与实践环节成绩,如PPT讲演、主题辩论等,而弱化综合论文方式,以避免学生抄袭。

通过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培养的有机结合,我校的汽车文化课程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为其他高校的素质文化选修课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还在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文广,杨兰柱.《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甘肃科技,2008,(24):171-172.

[2]宋景芬,张国方,曾娟,李江天.大学生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80-82.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 专业外语 高等学校 复合型人才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学生掌握好专业外语知识,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有利于直接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更高效的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目前,双语教学仍然是提高大学生专业外语实际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国际化正成为新的时代特征。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新形势,国家需要大批了解世界各国科技文化,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始终站在学术与实践前沿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要求将来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应具有专业外语实际能力。目前,双语教学仍然是提高大学生专业外语实际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学校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专业外语课程改革从理论上、实践上为专业外语教育的全面实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成效有目共睹。但总体上,我国专业外语教学质量仍落后于形势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专业外语教学各方法和环节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双语教学当前状况分析

一般而言,国内高校双语教学大多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授课时则以英语讲授为主,但不排除汉语,同时在课堂讨论、作业、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英语和汉语并用。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国内高校在双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闭。

(一)合格双语教学师资缺乏

目前高等学校的中青年教师相当部分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但绝大多数都没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经历和外语专业学习经历,外语能力严重缺腿,即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写作能力差。而双语教学对教师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十分之高。

(二)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必要的教学资源

双语教学目前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必要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立体化教学资源,致使双语教学对进口教材的依赖性大,由此造成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任课教师选择国外优秀教材的信息渠道狭窄;二是即使选定了国外优秀教材,也难以保证及时、足量、连续供应,况且外文原版教材无论是原装进口还是由国内影印,一般价格都比较高。双语教学需要更多的外文参考资料,但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外文资料都难以满足双语教学需要。

(三)教学方法有效性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还存在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还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翻译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三是外语实践的量少、内容死、面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改进双语教学,加强大学生科技外语能力的培养

针对双语教学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配合专业外语教学,加强大学生科技外语能力的培养,笔者提出系统推进双语教学的举措。

(一)转变观念

转变传统观念是双语教学的先导。传统上许多人认为,外语只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忽略了它的丰富内涵。事实上,外语既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也是一种信息一知识、观念、思维方式、历史、文化、科技等的重要载体。毋容质疑,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是目前最为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和语言信息载体。要从政治、军事、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把握外国,做到“知己知彼”,均需要充分挖掘英语的丰富内涵,而要做到这点,单纯依靠基础英语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开展双语教学、加强专业英语学习,着力解决从深层次学好专业知识的问题。

(二)改革基础外语教学和加强培养双语教学师资

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是推行双语教学的关键。结合我国国情、并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对整个基础英语教学进行系统改革。具体地,将外语作为与汉语同等重要的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循序渐进。从小学到大学各有侧重:小学期间着力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中学阶段系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从高中阶段起,考虑用双语开设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课程;大学阶段除外语专业学生外,外语学习的着力点放在原版教材和第二外语学习上。从目前来看,双语教学中最为根本的问题还是师资数量和质量缺欠问题。为此,建议各地区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若干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基地,集中财力在国外建立适量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基地。各高校分批选派那些年纪轻、外语基础好、专业功底深厚、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到培训基地或国外高等院校实行封闭式学习,周期不短于半年,结业后双语讲授一门或两门专业课程。打破专业外语教师和非专业外语教师之间的界限,专业外语教师补充强化专业知识,非专业外语教师补充强化外语知识,在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工作中实行双向平行推进战略。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创建浓厚的双语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着力于创造一个浓厚的双语教学氛围,比如教师一方面可以组织同专业甚至同课程教师间的双语教学教研活动,倡导用外语进行学科专业的交流,也可发动学生在课下用外语进行相关的专业学习交流,同时鼓励师生用外语同国外相同学科人士进行学术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悦以解、和谐互动,教师要对坚持用外语交流的学生充满关怀之情,对于学生在双语学习中的错误或问题,教师应该将之视为正常现象,并将之作为改进双语教学的依据。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双语提问,并激发他们用双语表达自己的意见,提高学生用外语进行学科交流的信心和积极性。

2.扫清外语教学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词汇匮乏。人量专业词汇的出现,成为学生理解内容方面的一大障碍。为此,在双语教学中针对此问题作了改革,首先要求学生将讲解部分出现的专业词汇全部记住,不单单要求认识,尤其要掌握它们的发音。另外将外文单词分类,归纳,总结,以图表的方式提前交给学生预习。

3刑用多种方式提高授课效率。教学方式方法往往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要为双语教学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是要采取有效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师要用客观、准确、精炼的外语讲授,间或使用汉语教学,用举例、对比、互动等多元化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避免枯燥、抽象的说教,而且要难易结合,重点突出。要适时运用表情、手势等态势语辅助讲解,设法带动学生提问、回答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每一个学习内容扎实有效。二是设计活泼多样的课堂活动,比如课堂教学活动就可采用小组讨论、专题演讲和小型辩论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三是要积极探索现代化的双语教学手段,尽量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通过图、文、声等非语言行为,直观、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从而降低在外语理解上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4.据实调整双语教学过程中外语讲解的力度。双语教学中并不是教师使用的外语越多越好,应视学生接受程度而定。虽然教师外语讲得很流利准确,如果学生并没有理解教学内容,也不能算是成功。应根据学校、学科、课程、教师以及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阶段性,确定双语教学过程中外语讲解的力度。因此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使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做到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深入,保证每堂双语教学课上“双语比例适合度”。

5.精选外文辅助教学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网上或者杂志上选取与课程相关的外文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取,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其目的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来,对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外语口语水平有很大帮助。

6.教会学生学习专业外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着眼于不同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在双语课堂上我们尝试通过完成多元式课堂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宽容地对待学生,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