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结业论文

历史结业论文

时间:2022-03-23 20:38:34

历史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76-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施,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是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改实施的进程和成败。

一、拓展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凸显学科特色的专业特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它包括: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观念、史学研究动态、史学思维等。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以模块为形式,打破了以往按时代纵横相间的通史编排体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题史、国别史和地方史等知识。将全球历史、中外历史放在一起研究。对于各个模块中出现的交叉内容,只有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明确教学主题内容,明白它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其他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各种知识均有所涉略。如语言、政治、地理、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只不过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了解和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层次,不求达到专业层次而已。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即是鲜明的体现。

第三、深入学习史学和历史教学理论。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就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如赵恒烈、金相成等编著的《历史教育学》,齐健等编著的《历史教育价值论》,王宏志编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都是很有见解的重要资料。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及聂幼犁、赵亚夫、杨宁一、曹大为、冯一下、陈伟国等写的相关文章都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第四、掌握史学研究方法。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是“论从史出,论由史证,史论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也同样适用。比如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是个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知道了这个结论是怎么由事实论证来的也就明白了鸦片战争的始末。再如胡适所主张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也是经常用的方法。比如说“皖南事变后,中共什么以斗争求团结?彻底决裂?

第五、更新史学观念。高中历史教师须了解史学研究范式并尝试用科学的历史观整合学科体系。固守成见,视野狭窄,不符合现代教师的要求。目前中国史学界出现多种史学范式,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主导,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并存局面。史观在教材编写和高考试题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如2008年文综全国卷一 15题: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认识,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能祸害人类。

二、关注现实问题,开阔国际视野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教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当今在世界上大国兴衰问题、全球化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国际合作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敏锐地捕捉信息,开阔国际视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现实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第2篇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31

作者简介:郭建萍(1982―),女,回族,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逻辑思维指在历史学科领域中,人们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感知历史发展的过程,能动地反映历史事实,认识历史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思维活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抽象性。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需要。

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重视对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下面笔者结合高三复习教学中一些案例和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概念教学,构建激发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

历史概念构成历史逻辑思维基本形式之一。正确的概念理解是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历史判断和历史推理的前提。熟练掌握历史概念,能够提高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推动对历史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在高三复习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缺乏系统的历史概念的建立;解释性描述欠缺,不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多角度理解、完整叙述;知识的迁移性较差,被动机械地接受历史知识,教条背诵大段的文字结论,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扎实解读历史概念,增强理解历史问题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教师要讲清教材中涉及的每个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分析概括综合,注重解读和阐释,让学生理解得准确、全面、透彻,引导学生透过史实发现本质,总结历史规律,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性认识。比如,《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涉及众多历史概念名词,如宗法分封制、内外朝、三省六部制、内阁、中枢结构、外戚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制度等。这些概念是考试检测的重点,学生要正确理解历史概念,才能抓住历史的实质。

二、高效复习,充分发挥课堂在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平台作用

高三教学中主要课型是复习课和讲评课。但高三复习课不是“满堂灌”,不是机械式的练习―评讲―考试。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路人。比如,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专题,在讲授《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这一课时,笔者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环节一:把书“读薄”,回顾重要知识点。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老师提供的学案完成,小组内互助学习。环节二:把书“读通”,整理专题线索,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师指导下理清专题线索。教师解读近代化史观这一概念,通过展示史料、设计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回答问题。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工业革命影响的归纳总结,多角度认识世界市场形成的意?x。学生通过学习,从近代化角度认识工业革命推动西方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理性化、社会结构城市化,工业文明率先在西方崛起。环节三:把书读透,横向纵向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联系19世纪近代中国相关史实,辩证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学生作业展示,教师点评存在问题,总结答题技巧,适度提升对本课知识的认识。

三、重视史料导学,强化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思维能力

在高三复习课中,教师要以科学史观为指导,重视多种史料的收集,通过设置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借助归纳、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解读历史信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结论。比如,在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这个知识点时,选取了以下史料:

史料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史料二:“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史料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关于英国对印度的双重使命的一段文字。教师通过史料展示,教学生读史,指导学生从不同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概括、比较分析,通过思考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概括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四、善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严密逻辑思维品质

正确的逻辑判断建立在对教材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许多学生在复习中经常跟教师反映的问题是背的内容实在太多了,背了又很容易忘,会背却不会做,严重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的记忆是有方法的,记忆保留得持久关键在于建立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概括,掌握重要的历史发展线索;通过对同一时期中外历史事件的联系对比,特定时间下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提高记忆持久性,有助于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比如,在复习“古代中国经济制度”这一专题时,笔者指导学生用以下公式把农业手工业商业知识进行整合:农业=农具+水利(生产力)+土地所有制+土地经营方式+赋税(生产关系);手工业= 技术工艺(冶金、纺织、陶瓷)+

经营方式(家庭、官营、私营);商业=商品+商路+商人+市场+城市+

货币(“三商两市一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思维导图的构建需要运用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分析与综合、归类与比较等逻辑思维,学生在复习和解题中都可以经常使用,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逐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五、指导小论文、开放式题型的训练,重视历史逻辑思维方式的训练

第3篇

摘要:研究《中国古代舞蹈史》这门课程在舞蹈表演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对提高高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了解舞蹈历史文化理论;重视舞蹈历史理论课;拓宽高校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以及提高现阶段舞蹈基本理论历史类的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的教学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完善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基础理论学科体系的改革和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探索舞蹈专业理论与舞蹈表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考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舞蹈表演;实践;结合

现今现存在世所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古代舞蹈动作都是从石壁、石刻、雕塑、画卷、古籍等中留存下来的,我国的“中国舞”包含当中的古典舞、汉唐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大部分舞蹈元素、造型、动势等都是从这些古代的文物发现、挖掘、研究而继承下来的,最终成为各舞种的基本创作创新的原动力,将基础理论课程《中国古代舞蹈史》与中国古典舞、汉唐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身韵、舞蹈技巧、舞蹈编导等课程的舞蹈表演实践课相结合起来,一定会唤醒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自我更容易接受、理解古代舞蹈史得更加清晰、透彻,将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相结合起来得教学方式是舞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舞蹈表演实践课教师教学《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很必要和很实用的一种教学手法和技巧。《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的舞蹈古代历史理论对比舞蹈古代文物的参考,在课堂上把一个个石刻、雕塑、画卷中的舞蹈姿态和鲜明风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整体的静态舞姿和动态舞姿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古代石刻、雕塑、画卷中舞姿的来源,以及分析它的特点、特色和艺术风格;并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立刻体验古代舞蹈的舞姿,并在讲台上进行学习、模仿和实践分析,对历史舞蹈文物中的静、动造型舞姿进行比较、摹拟,从而更直接和直观的去透视、理解古代舞蹈,以及生动的去感受、体验古代舞蹈动作和动态;同时帮助学生去理解当时舞蹈历史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因素等对古代舞蹈所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让一个个古代石刻、雕塑、画卷中舞蹈动作、姿态和技术技巧进行大量有依有据的现实理论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一个古代舞蹈动作、姿态、技术技巧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渊源,找到古代舞蹈的历史理论支撑点,让其加深对古代舞蹈动作内涵的理解力,领会掌握各历史朝代时期的舞蹈风格特点特征,使学生能更准确到位的在舞蹈表演实践中展现古代舞蹈动作的内涵和魅力,然后从中开发、挖掘古代舞蹈动作运动和连接的基本方式。

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进程从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舞蹈形态到下一个历史时期的一种舞蹈形态的过程,舞蹈动作、舞蹈技巧、道具等的运用都有着各式各样的演变和创新,这样的演变和创新最好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实践才会有真实、真切的感触感受,才会使学生积极的去思考、验证,因此最好让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去感受其舞蹈基础理论《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的魅力,才能达到《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在基础理论课程《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教学课堂中,增加开设古代舞蹈表演实践课的教学部分,不仅要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听和学,或者只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讲台上做做不能大幅度和简单的动作和造型,而是应当把古代舞蹈史的教室搬到舞蹈练功房进行古代舞蹈史少余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现动静相结合(静—动—静—动......)的教学模式,例如:一、在文化课的多媒体教室上两次(四个课时)的舞蹈史理论课程后,增加开设一次(两个课时)与舞蹈练功房相结合的舞蹈史表演实践课程,把前两次(四个课时)在文化课多媒体教室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容,搬到舞蹈练功房一次(两个课时)中实践出来,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二、还可以将前两次(四个课时)在文化课多媒体教室安排的实践作业,在第三次(两个课时)的舞蹈练功房实践课上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两次舞蹈理论课加一次舞蹈实践课的安排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记忆重要知识点,在这样的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新颖、好奇、有趣,会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的舞蹈史理论,反而使课程进度顺利,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更学得好、记得牢,课程安排自然,依此类推、周而复始、进入良性循环。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并使教学成果显著。三、在学习结束后,《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的考核评价中,也可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如试卷考核占总成绩百分之七十,实践考核部分占百分之三十,这样就避免了学生非要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才能把古代舞蹈史记下来,不仅未理解未消化、而且考完就忘,也不容易发生不合理、不全面的考核评价,不失去教学《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的本身价值和意义,对舞蹈表演专业学生今后的理论课程学习开个好头,让学生提高学习理论课程的自信与积极性,让今后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能进入良性循环。

作者:何盈盈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课程特性

世界经济史是一门反映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活动领域的一门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知识,更要培养深刻的历史理解力、洞察力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预测力,进而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所指导和参考。经济学本科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考察经济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理论和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对构建经济学专业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经济史的课程特性

经济史是一门伴随经济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介于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经济史分为中国经济史与世界经济史两个分支,中国经济史主要以中国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探求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世界经济史则以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与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从地理范围上看,世界经济史即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也包括对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所以世界经济史具有和经济史一样的学科特性。

首先,世界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的源泉。世界经济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历史过程,研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而经济学理论恰恰也是以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组织和社会行为的学科。世界经济史为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大量历史事实,经济学理论就是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凝练和抽象出来的。世界经济史通过为经济理论提供大量证实与证伪素材,推动着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如希克思所言:“为了不致使逻辑进程与最明显的事实发生冲突,我们应当回过头来看看历史纪录”。

其次,世界经济史注重时序性与规律性研究。世界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相似之处更多地体现在研究方法的趋同性,二者的考察对象都是以往经济、社会状况以经济发展轨迹,在叙述方法上都有用“史料说话”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都重视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从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指导当前的人类活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但二者的研究任务却不相同,世界经济史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史料的发掘,以证实和证伪的方法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历史学的研究任务则在于客观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探求事物发展规律。

再次,世界经济史是一种分析方法。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多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由此看来,“历史感”和“历史经验”是经济学者研究经济学必备的基础。而所谓的“历史感”和“历史经验”其实就是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历史自觉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历史中求解现实经济问题时,做到“以史为鉴”,在运用经济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时,做到“史论结合”,在归纳总结经济问题,探寻经济规律时,做到“论从史出”。

二、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外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案例,并与中国当前的制度变革进行比较、印证,世界经济史开始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少数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部分高校将其纳入经济学专业选修课,还有部分高校并未开设该课程。

通过上述资料显示,在少数重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多数作为必修课程。在综合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基地班,在教学方案设置中,也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而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开设的则寥寥无几,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中一度被边缘化了。当然,由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并未通过网络公开,为此只能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出上述结论。

三、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为何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原因。

首先,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侧重于理论逻辑培养的理念导致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应有重视。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几百年间,经济学理论先后演化出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等多个经济学流派,各学派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上各有所长,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与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相适应,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许多经济学理论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为此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则更侧重于对上述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外受到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课的门数也存在界限。总体而言,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培养,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理论源泉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高校并未将世界经济史列入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对世界经济史的课程定位影响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作为经济学专业课来开设,所以提到世界经济史,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未认识到其在经济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发挥的证实与证伪功能,而仅将其列入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如此很多财经类高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通识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再次,世界经济史课程师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史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上,讲授世界经济史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历史学人文素养,并将二者融会贯通,授课时既能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又能自如发掘经济史素材,让学生逻辑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然而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数较少。

此外,世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其对经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内容以文字和授课大纲为主,视频和音乐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将世界经济史等同于高中时期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

四、加强世界经济史课程地位的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世界经济史课程,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世界经济史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强调历史与经济学理论相统一,培养学生以史的方法和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问题,通过世界经济史的教学,实现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头脑中衔接历史与未来,而不是单纯学习各种经济学理论。因此应该重视世界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将对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其次,培育世界经济史教学队伍,增强教学能力。世界经济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历史学人文素养,因此要求本科高校重视该课程教师队伍培育,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申报等途径,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成熟。

第三,开展专题教学,选择注重历史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世界经济史教材均采用编年体例来设计内容,而这种设计与历史教材雷同,使学生感觉乏味,按这种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容易疏离世界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专题形式来讲授世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构,对能适当对现实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如果偏重于史实的介绍,很容易变成史料堆砌,如果偏重于理论和方法讲授,又容易枯燥乏味,因此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世界经济史教学非常重要。其中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考的多媒体教学、对经济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研讨式教学以及让学生直接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是世界经济史教学值得尝试和实践的几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马世力.世界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2]侯燕.关于经济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80-182

[3]希克思.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

[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

[5] 文.方法与史实的契合:经济史教学多重价值探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120-123

第5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师;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对教师提出了基本的工作要求,也是古人给“教师”下的定义,教师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学生通明事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师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体现主要依赖历史教师的辛勤工作。历史教师是完成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之一,对历史教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师的修养怎样、素质如何,就关系到中学历史教育质量,更关系到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历史观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现代教育要求,才能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呢?总的来讲,就是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专业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在我国,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一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态度和参与情况。中学历史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即良好的政治思想、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等,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史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科学地讲授历史知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历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地理与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史论结合,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知历史、分析历史。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历史事件。这就需要加强对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史和史学理论等。要加强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掌握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熟悉其中的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强化,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的工作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只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并运用于指导工作实践,才能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短短的45分钟,更高地发挥教学效率,就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中学历史教师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有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制作直观教具的能力、制作课件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等。

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文学、数学、天文、生物、地理、化学、军事、建筑等。历史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广泛的,没有广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把有关的历史问题解释清楚,例如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就涉及到建筑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教师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那就很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熟练驾驭教学内容,讲起课来就会枯燥无味,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历史。

处于科学技术和教育快速发展中的现代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各种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中的教师,不只是一个教书匠,主要责任不只是教书而是教书育人,而重在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靠着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究历史教育的教学论、历史教育的课程论、历史教育的原理、历史教育的方法论等,在探究过程中强化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使自己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教育家型”的教师。

中学教师的社交活动是频繁的、广阔的也是必要的,历史教师也不例外。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与学生友好交往,建立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和谐共处,而且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与其他单位的人员进行友好往来,这些都是社交活动的重要表现。也体现一个教师的社交能力的高低,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教师,在学校与学生建立不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不能进行和谐交往与合作,与学生家长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当然所谓“朋友圈”就会很小了。这样就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不到同伴的帮助和支持,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那又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呢?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师,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时刻都体弱多病,一副“病夫”模样,哪有精力去备课、上课和开展教育研究呢?作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者,有时要跋山涉水去作科学考查,这时没有强健的身体作保障是不行的,只会半途而废。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以保证完成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

中学历史教师,面对的是青春焕发的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世界满怀憧憬,对事物或事情的分辩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欠成熟,但又想如成年人那样显示自己的“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学习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同时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使自己拥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素质,冷静地科学地处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用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父母般的真爱去关怀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总之,中学历史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要更新自身各种落后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等,不断加强历史专业知识、文学、教育教学理论等学习和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

[2]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第6篇

历史作业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手段,是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织活动之一,是发展学生历史专门能力的重要手段。《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因而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布置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的历史作业将帮助学生扩展思维空间、延伸和发展课堂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下是笔者曾经实践过的几种开放式作业类型:

1.辩论式作业。即讲完教材有关内容后,结合所学内容,组织专题辩论会。由教师提出辩题,让学生自愿分成正方反方,然后根据各自的分析理解,并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论据,辩论前可集体准备辩词,以利于吸收多种观点,集思广益,然后,正反两方各自推选3~4名辩手,辩论会的主席、评委均可由其他学生担任,辩论结果亦由学生评判。在辩论式作业完成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然后反馈给学生。如评价“秦始皇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一代暴君?”“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论文式作业。论文式作业就是写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要充分、新颖。在布置论文作业之前,教师首先要精心命题,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横向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如可以布置这样一些论题:“试论汉武帝的功与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教师在布置论题后还可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参考书目,同时要求学生查阅书目,说明材料出处,要求论文观点新颖、论据充分有力。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和探究钻研精神,给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发挥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3.社会调查式作业。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本家庭的生活变迁、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产变化,写出短小的调查报告或调查笔记。如学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改革开放历史以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庭20年的变化,以我国在此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以事实为依据,写出家庭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式“家庭断代史”。通过调查活动的展开,使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品质得到培养。同时,家庭的变化,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其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有效得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首先必须了解当事人,从调查中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取舍,从而使感性认识、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再如,布置作业“我所知道的当地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让学生收集了当地的历史名人和名胜古迹的资料,写成调查报告。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认识历史的直观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

4.表演式作业。即编演历史剧。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历史、感悟历史,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编演历史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模拟历史,扮演历史人物。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制作道具,学生有了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满足了探究历史的好奇心。通过编演历史剧,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与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借此形式来“演绎历史、体验人生、认识社会”。如在上《和同为一家》一课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唐太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等历史人物,模拟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表演中感悟历史,印象深刻。

历史作业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在初中尝试开放式作业改革,可以凸显教师和学生的主导和主体地位。教师在指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完成作业,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7篇

同志们:

这次省委党史工作会议,是在全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在浙江考察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会议。最近一段时间,我先后参加粟裕同志、江华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与党史工作部门接触较多,前两天又走访了省委党史研究室。通过接触和了解,感到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史工作部门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委,向刚才受到表彰的获得全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我省党史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广大党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在学习贯彻中央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过程中,省委党史研究室认真总结工作,从实际出发,提出要努力把我们这个党史资源大省建设成为党史工作强省。这是提高标准、自加压力、走在前列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体要求的有力举措。我表示赞同和支持。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党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党史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存史立国、资政育人的千秋伟业。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工作和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研究,、邓小平、和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作过一系列重要的、精辟的论述。在全党上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形势下,党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一,做好党史工作是推进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研究历史、学习历史中,我们既可以推进理论创新,又可以加强理论学习、推进理论指导。同志曾经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早在延安时期,同志就对研究党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党史研究的对象、方法作了精辟论述。1942年,同志发表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在他的号召和带领下,全党掀起了研究党史和学习党史的热潮。1945年,由他主持起草的我党第一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起到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对党的历史进行研究和总结,他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由他主持起草的第二个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完成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同志多次号召全党学习历史,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无一不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有利于推进理论学习、发挥好理论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用以指导新的实践。

第二,做好党史工作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党86年来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我们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实践基础,而且其中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志曾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我们不仅应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总书记强调:“发展新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更需要总结、研究历史经验,做好以史鉴今、以史育人工作。”最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党史工作可以发挥重要的资政作用。只有重视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前进道路上所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

第三,做好党史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正确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回顾党的奋斗历程,研究和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揭示党的执政规律,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做好党史工作,可以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着新情况,我们更要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列宁有一句至理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也有人称,欲亡其国者,先亡其史。现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千方百计地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歪曲我们党的历史、诋毁党的领袖、渲染和夸大党在历史上的某些失误,企图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更加重视我们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把党的历史编写好,宣传好,维护好,以更好地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另一方面,做好党史工作,可以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服务。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 生生的教科书。我们要运用它们来经常教育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大家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提高大家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的本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就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在此总体布局中,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开掘和利用好党的政治资源,必须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党史工作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四,做好党史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和传承。中共党史是中华文明史的辉煌篇章,记录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蕴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开展党史研究和党史教育,运用极为丰富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和一些重要的遗址遗迹等先进文化资源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的重要方面。这对于推动科学理论的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对于总结和宣扬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光辉业绩和有益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广泛传播,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做好党史工作也是实现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浙江党史资源非常丰富。浙江是党的诞生地之一,也是全国建立党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启航的地方,萧山衙前是党领导的第一次新型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在浙南农民暴动基础上建立的红十三军是列人中央军委序列的全国14支正规红军之一,浙南(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是南方二年游击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15块游击根据地之一,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19块敌后解放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浙东、浙南游击根据地是我党在南方的七大战略支点之一。新中国建立后。浙江又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得最多、并作出许多重大决策的地方之一,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就是由亲自主持在杭州起草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团结奋斗,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方面的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浙江现象”、“浙江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浙江的党史资源优势,深入研究浙江党史中的重大问题,认真总结浙江党史上的经验教训,用浙江党史上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浙江党史上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浙江党史上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这既是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提高全省文化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

总之,做好党史工作,是新形势下体现党史工作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全省各级党委、党史工作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党史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加自觉地把这项工作置于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来部署、来落实。

二、进一步开创浙江党史工作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我省党史工作方向正确,成绩显著,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我省党史工作的奋斗目标,把党史资源大省建设成为党史工作强省,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机制,以党史研究为重点,全面加强浙江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党史宣传教育、党史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以及党史遗址保护利用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作用,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第一,始终确保党史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党史工作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党史研究具有思想高度的基本前提。做好党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工作全局,把党史工作放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大局中去审视和谋划,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丰富的、有益的党史研究成果。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其发生、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要坚持党性原则和政治观念,切实按照党中央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新时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近年来党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分析问题,防止搞。对于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为党修史的全部目的就在于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要切实按照中央关于将资政育人作为党史工作根本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和总结86年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为保持党的先进;研究和总结我们党58年来的执政经验,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新鲜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充分发挥党史对于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领导决策的资政作用、凝聚人心的教育引导作用,为我省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全面加强浙江党史资料征集、整理、编纂和研究工作。要继续征集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资料,重点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历史资料;加大对与浙江相关的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资料征集工作力度,特别是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浙江的有关资料征集工作;重视和加强党史的基础性研究,并把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有机地结合进来,围绕浙江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提出的重大问题,确定重 点课题进行专题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创新、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加大党史多卷本的编写力度,在全省党史一卷基本完成编写工作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党史二卷的编写工作,按照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二卷编写的要求,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党史二卷本的编写任务。

第三,全面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工作。要从落实党史工作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高度,把党史宣传列入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规划,强化党史宣传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巩固和扩大党史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出版部门、文艺团体、新闻媒体、纪念场馆等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对领导干部的党史教育,各级党校、团校要开设党史课程,把党史列入中心组学习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的内容;加强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党史教育,建立党史教育基地,编写党史普及读本,推动党史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要不断研究探索党史研究成果向宣传教育转化的新途径、新方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宣传内容更加广泛、宣传形式更加多样、宣传效果更加明显。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工作部门要充分运用我省丰富的党史资源,广泛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重视我省党史胜迹的普查和保护工作,把党史胜迹作为立体的党史、有形的党史、无声的党史,认真开展普查、维修、保护、陈列等工作,对重要革命胜迹特别是濒危胜迹要加强保护,酌情合理开发利用。要充分挖掘和总结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推进创新创业的典型事迹,弘扬长期以来浙江人民在创新创业伟大实践中锻造的浙江精神,努力营造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创新创业的活力,为走出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全面加强我省地方国史的资料征集、编纂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国史研究的指示精神,认真制定我省地方国史资料征集、编纂研究和宣传教育的规划;重视地方国史学科建设,加强对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促进地方国史研究学术繁荣。要围绕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涉及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问题,确定重点课题开展地方国史研究,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做现实的文章,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积极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

党史工作是关系党的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放弃或放松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将会犯历史性错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史工作的主要职能从存史发展到资政育人,主要任务从资料征集扩大到征编研究与宣传教育,时间跨度从民主革命时期延伸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职责范围从地方党史研究拓展到地方国史研究。面对党史工作战线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情况,迫切需要各级党委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着力解决党史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同志曾经指出:“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这是党要管党的重要内容。”同志强调:“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史工作,经常给党史工作部门出题目、交任务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党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级党委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视党史工作,全面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努力为做好党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各级党委要把党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级党委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分管党史工作,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理直气壮地为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说话,加强经常性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各级党委每年至少要研究一次党史工作。要把党史工作纳入考核各级党委和主要领导同志党建目标责任制范围,确保党史工作与党的其它工作的发展相一致、相协调。要认真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充实力量、提高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我省各级党史研究室,理顺工作体制,为有效开展党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配齐配强党史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使党史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成为带领党史工作部门干事创业的坚强核心。要做好党史工作部门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和交流工作,建立正常的干部晋升、奖励机制,多渠道、高标准、有计划地促进优秀年轻干部的交流使用,同时也要鼓励优秀人才投身到党史工作中去,从而使同志们在党史工作部门能够有干劲、有成就感。

二是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党史重大课题、重大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党史工作无小事,做好党史工作必须讲政治。对党史重大研究课题特别是地方党史的编撰,对党史重大纪念活动和党史重大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党委要认真组织、及时指导、严格把关。对党史工作中涉及的党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评价等敏感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党的形象,尤其要审慎,切不可掉以轻心,信马由缰,绝不能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也不要把简单的历史问题复杂化。一定要坚持以中央的精神为指导,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

三是各级党委要结合中心工作,经常给党史工作部门出题目、交任务。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党史工作者了解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注意听取党史部门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党史工作者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一些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使党史“资政”有机会,“育人”有渠道。

第8篇

关键词:史实;史论;史观

史实、史论与史观是历史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统一于历史问题解决过程之中。历史事件具有客观性和过往性,要研究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服务于现实,必须借助历史事件遗留下来的痕迹来重建史实,并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升华历史认识,得出历史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史料是凭借,史实是基础,史观是指导。而史论既是从历史中得出的结论,又是指导实践的认知工具,是沟通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人为割裂开来,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下面笔者拟对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解读,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史实、史论与史观的区别与联系

(一)事实与史实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人和事,它具有无可辩驳的客观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史实指的是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在某种史观的指导下重建的历史。由于历史事实具有过往性,一经发生,就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之中,只留下一些残缺的历史碎片,保留在文献之中,或存留于历史遗迹之中。对于后来者和旁观者来说,要重建历史事实极为困难,既要在信息碎片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连接,又要通过合理的历史想象来补全历史碎片之间的缺环。作为历史的旁观者的人是独特的个体,在重建史实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因而,根据史料所重建的历史事实与历史上真切发生的事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时甚至大相径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而史实则具有主观性;前者是唯一的且尘封在历史长河之中,而后者则具有不确定性,并随着史料的丰富和人们史学观念的变化而不断被重塑。但是,有一点无可疑义,那就是对客观性和真实性的不懈追求是史实的根本生命。

(二)史实与史观

史实的重建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步,即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史料来重建史实。事实具有客观性和唯一性,要最大限度地复原历史,首先必须全面地收集史料,史料越全面、越丰富,历史过程的缺环就会尽可能地减少,带有主观性、情感性的历史想象存在的空间就会被压缩,重建的史实就会更大程度地接近事实。在史料的鉴别与认定时,要关注史料之间的一致性,这是事实具有唯一性的基本要求。对于相互矛盾的史料,要仔细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要采信的史料要证实,对要摒弃的史料要证伪。当然,人自身具有复杂性,对于相互矛盾的史料的甄别要特别小心谨慎,因为作为历史事件主体的人,其主观动机和行为表现有时候大相径庭,譬如说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等。另外,历史人物本身是矛盾的统一体,如华盛顿珍视民主自由,却不反对黑奴制;拿破仑崇尚自由平等,但又坚持帝制。

在重建史实的过程中,要坚持“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原则。在运用史学方法来证实史料正确性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普遍规律的认识与总结,是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认识。因为从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来看,离不开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动机与行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才能将纷繁芜杂的历史信息组合成一个符合历史逻辑和认知逻辑的整体,进而逼近历史真实。下面用一个例子略做说明。

【例1】德国和平建议的真正意图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其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保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现在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持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问题:德国发出和平建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两则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文献史料内容丰富,但是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较为强烈的情感色彩。比较两则材料,双方比较一致的内容是“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德国的提法协约国未反驳,双方对战争持续的时间和战争的残酷性的认识没有分歧。这一点比较贴近历史真实。德国和协约国认识上的差异在于德国在战争中是否具有正义性、德国是否取得了巨大胜利、德国有无能力取得最后胜利等三个问题上针锋相对。这两则史料是非常典型的矛盾性史料。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证实,德国挑起战争是不义的,旨在获得世界霸权;德国取得了一定胜利,但实力并没有达到“不可摧毁的力量”的程度,事实上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发生了转折,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协约国倾斜。德国不是能胜而不胜,实则无力取胜。由此可见,德国发出的和平建议中充斥着虚假信息,掩饰自己的窘境,我们可以根据上面两则史料,并结合相关研究认定一个基本事实:德国无力再战。它之所以发出和平建议,是想尽快体面地结束战争,摆脱不利的境地,但是又不想承担战争责任。

我们在对这一史实认定的过程中,通过梳理和比较,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德国和平建议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关系进行分析,尽可能地揭示了德国发出和平建议的真正原因和目的。

(三)史论与史观

史论与史观都属于历史认知,具有绝对的主观性与相对的客观性。所不同的是史论形成的基础是个别史实或普通史实(多个史实的组合),而史观则是来源于普遍史实,因而史观与史论相比,属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1]。论从史出的过程中,史观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史论则是史观在历史情境中的具体表现。史论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归纳概括而来,因而从史到论升华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逻辑性的原则。试举一例略做说明。

【例2】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

史实1: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中期。

史实2: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史实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66年,完成于1900年前后。

史实4:1900年前后,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史论: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提供了一组有内在联系的史实组合。从所得出的结论来看,显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直接体现。

二、论从史出与以论带史

(一)论从史出与以论带史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核心原则,史实与史论是如何结合的呢?史实与结论脱节有哪些具体表现呢?这两个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历史认识遵循着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这样两个过程循环往复地进行,并使认识不断地深化。在这一过程中,论从史出与以论带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论从史出指的是研究历史应当从史料出发,详尽地占有材料,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的体现;以论带史指的是研究历史应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体现了认识指导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从史实到结论,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从个别到一般,往往运用归纳法,同时在史学理论指导下;从一般到个别,要运用演绎法。两种方法相互配合,促进历史认知的深化[2]。

【例3】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带来的好处十分有限。特别是1825年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造成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工人阶级享有的政治权利非常有限,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对象。资本主义社会中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136页

从教材的论述来看,首先体现的是以论带史,整个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先是阐述工业革命,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根源,运用的方法是演绎法。其次遵循了论从史出的原则,从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实践、三大理论基石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四个方面归纳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这一历史结论。从这一教材编写思路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论从史出与以论带史之间的互含互摄、相互渗透,统一于历史认知过程中。

(二)以论带史与以论代史

在教学实践中,有人常常会对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以论带史指的是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而以论代史则是用理论代替事实,用史观剪裁史实。恩格斯曾经说过:“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并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要适合于原则,而是相反地,原则只有适合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3]

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对正面战场的叙述为例。教材中涉及正面战场的相关史实有:《自卫抗战声明书》、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淞沪会战打破日本速决战、在太原会战中平型关战役配合八路军取得大捷、组织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等。教材对这些史实做出了评价,给出了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4]

教材的这段表述有两个问题,一是既然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怎么会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呢?教材的表述显然存在逻辑上的问题。二是对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上的表现给予有限度的肯定,甚至带有明褒暗贬的思想倾向。这一表述很明显是运用传统的历史观来评价国民政府的表现,过多地关注了国民政府所组织的大型会战的失败结果,而未充分关注这些大型会战中爱国官兵的同仇敌忾、奋勇反抗的感人事迹,也未能充分关注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对抗日战争全局的重大影响力。这是典型的用史观来剪裁史实,进而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房莉. 历史教师要树立“大史实”观念――由史实、史论、史观的争论谈起[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9):28-30 .

[2]文思启. 史论结合新议[J]. 思想战线,1987(1):94-95.

第9篇

关键词:交互作用;历史购买行为;历史点击行为;电子优惠券;购买决定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2.23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2-0109-04

The Effects of Historic Behaviors and Ecoupon

Promotion on Consumer Purchase Decision

――Based 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ZHANG Jiantong, FANG Chenc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

Abstract:Based on the sales data gathered from an experiment of 5600 consumers at a classified ads website, this paper tests the impacts of past behaviors and ecoupon on consumer purchase decision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ir interaction effect. Past behavior includes past purchasing behavior and past click behavior. It shows that, both consumers past purchasing experience and the ecoupon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ir purchase decision. So does their interaction term. And for past click behavior, this paper finds that consumers who have once clicked the ads page of the product are more inclined to make a purchase when they are provided with ecoupons even though the direct effect of past click behavior on consumer purchase decision i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interaction effect; past purchase; past click; ecoupon; purchase decision

近年恚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网络用户的数量迅速增长,电子优惠券也因其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逐渐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促销手段。由于顾客使用电子优惠券的搜寻成本远小于传统纸质优惠券,因此其使用率往往较高。特别地,当企业根据顾客的偏好和其他消费信息来精准发放电子优惠券时,其期望使用率将会更高[1]。而且,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储存大容量的客户资料信息,这为精准营销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传统研究中,对优惠券的使用率进行预测时常会用到有关消费者特征的数据。但近年来,由于顾客对其网络隐私的重视,企业在获取顾客真实信息方面出现了障碍,其会降低精准营销的有效性[2]。所以,企业在实施精准营销时,除了直接使用顾客填写的身份信息外,往往也会跟踪顾客的网上历史行为,进而提高营销效果[3]。事实上,目前被许多商业网站所广泛采用的推荐系统便是利用顾客的历史行为数据来预测其偏好,并进行相应的产品推荐。近十年来,学者们围绕顾客的历史行为对其未来购买决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讨论[4],已有众多论文分析了基于顾客历史行为的精准营销策略[5]。然而,多数文章仅关注了顾客的历史购买行为,而忽视了其历史点击行为。根据Parsons的研究,顾客的历史点击流为预测其未来购买意向提供了重要依据[6]。因此,本文在研究顾客历史网上行为时涵盖了历史购买行为及历史点击行为两方面。基于此,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顾客的历史行为如何影响其未来购买决定?第二,如何利用顾客的历史行为记录来提高优惠券的发放效果?

1研究框架及文献综述

本文将分两步来构建理论框架。第一,研究顾客历史行为对其未来购买决定的影响。第二,将电子优惠券的影响加入模型中,以探求基于顾客历史行为的优惠券发放策略,从而提高其促销效果。图1为本文的研究框架。

11历史行为

近十年来,已有众多学者研究了影响网络顾客购买决定的因素[7]。顾客历史行为的重要性也已被广泛认识[4],但是多数论文在讨论顾客购买决定时,并未对历史行为的种类加以区分。实际上,顾客的经验可以通过多种历史行为获取,比如购买和点击浏览行为等,而它们的影响也是显著不同的[3]。特别地,相对于历史购买行为,现有文献甚少涉及历史点击浏览行为对顾客未来购买决定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推动研究进展,本文将历史点击行为纳入讨论范围。

111历史购买行为

许多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顾客的历史购买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其未来网络购买意向[8]。一方面,令人满意的购买经历很大程度上会引导顾客再次进行购买。另一方面,从先前购买中所获取的知识及经验会通过顾客的信息搜索意向来间接影响其未来购买决定[9]。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在所有影响网络顾客购买决定的因素当中,历史购买经历的作用程度最为明显,其次是顾客对于网站隐私安全的顾虑,以及网站内容质量等方面[10]。据此,提出假设:

H1:历史购买行为对顾客未来网络购买意向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112历史点击浏览行为

网络环境下,点击流数据是顾客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表明,尽管点击流数据并非没有缺陷,但它却是用户在无外界人为干扰情况下的真实行为反映[9]。鉴于此,学者们普遍认为点击流数据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和决定。严格意义上,用户点击流数据应包括其浏览的网址记录、网页列表、停留在每一网页上的时间及其浏览网页的顺序等。在这些所有变量中,网页浏览记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在讨论历史点击浏览行为时,将重点关注顾客是否曾点击浏览过给定产品的购买页面。相关研究发现,网页中的大标题广告不仅对顾客当期的购买决定有正向影响,而且还会对顾客未来的购买Q定产生影响[11]。总体上来说,即使没有实现当期购买,网络顾客这种有目的性地点击浏览网页的行为,也将对其未来购买决定产生正向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假设:

H2:历史点击浏览行为对顾客未来网络购买决定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12电子优惠券

目前,众多文章详述了电子优惠券对顾客购买决定的影响,其中交易效用理论常被引用。其认为,消费者对价格公平性进行判断时,不仅会考虑到企业提供的外部市场价格,也会考虑其内在形成的参考价格[12]。根据交易效用理论,因为优惠券所赋予顾客的价格折扣会影响顾客对产品所形成的内在参考价格,所以当顾客对产品的价值认知更依赖于交易效用时,其便倾向于使用优惠券,以实现购买[12]。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产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低于顾客的期望价格时,交易效用则为正,这将会提高顾客购买的可能性。因此,由于优惠券所带来的价格折扣能为顾客带来交易效用。据此,提出假设:

H3:电子优惠券对顾客网络购买决定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13历史行为与电子优惠券间的交互项

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营销手段,电子优惠券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企业也正积极寻求提高优惠券使用率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因素对电子优惠券使用率的影响均已被检验,但是顾客历史行为的影响却在一定程度被忽视。因此,目前有必要研究顾客的网上历史行为对电子优惠券使用率的影响途径。本文将通过历史行为和电子优惠券对顾客网络购买决定的交互作用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如前所述,电子优惠券使得网络顾客获得额外的交易效用,继而提高其购买产品的可能性[12]。此外,研究认为,当这些收到优惠券的顾客有过历史购买行为记录时,其更有可能使用优惠券进行再次购买,两者之间存在互补联系。深究其原因,有研究指出,历史购买经验可以降低顾客对商品质量不确定性的顾虑,从而促进顾客进行再次购买[4]。所以针对历史购买行为和电子优惠券对顾客购买的交互作用,本文提出假设:

H4:当顾客有过历史购买行为记录时,其更容易使用企业所发放的电子优惠券,继而实现再次购买。

网络环境下,企业能够更加方便地追踪顾客的网上行为,其中包括点击流行为。研究指出,那些曾点击浏览过产品页面却未实际购买的顾客被认为是潜在顾客,当其受到一定的外部刺激,比如收到优惠券,则很有可能进行实际购买[5]。另外,顾客在产品购买页面有目的地点击和浏览,表明其对产品可能具有潜在需求,而企业可通过精准营销策略将其潜在需求转变为实际购买。因此,针对历史点击行为和电子优惠券对顾客网络购买的交互作用,本文提出假设:

H5:当顾客曾点击浏览过给定产品的购买页面时,其更容易使用企业所发放的电子优惠券,继而进行实际购买。

2研究方法

21实验设计

本文借助百姓网设计了一项优惠券促销实验,见图2。首先,从其用户数据库中随机选取5600名样本用户。其次,于2016年1月1日给其中2800名用户发放只能用于购买信息置顶服务的电子优惠券,其有效期至1月7日。最后,记录下所有5600名样本用户在实验期间内的交易记录。本文不仅会记录信息置顶服务的交易,也会跟踪其他服务产品的交易,包括信息刷新服务、标签服务和主页推广服务,用于安慰剂检验。此外,在测量历史购买和历史点击浏览情况时,分别给定了时间界限,即120天和15天。同时,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又将优惠券的有效期更新设置成4天和10天,并重复进行了两次实验。

22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logit模型作为建模基础。具体的计量模型为:

lnPij1-Pij=α0+α1PURCHASEij+α2CLICKij+α3COUPONi+α4PURCHASE×COUPONij+α5CLICK×COUPONij+α6AMOUNTi+εi (1)

式(1)中,i表示样本用户编号,取值为1至5600;j表示服务产品的编号,取值为1~4。具体地,j=1代表信息置顶服务,即被促销的服务产品,而j=2,3,4 分别代表信息刷新服务、标签服务和主页推广服务,这些服务产品在测试期内未被促销。表1给出了式(1)右边部分各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值。

表2则给出了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各变量间不存在强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本文还测算了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其值位于111和164之间,远小于临界值10,因此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3实验结果

本文通过两个步骤来估计模型。首先,仅检验历史购买行为、历史点击浏览行为和电子优惠券的主效应。其次,考虑三者的二次交互项影响。估计结果详见表3。可以看出,不同有效期长度下的估计结果在数值和显著性方面无明显差异,表明了估计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接下来,运用7天有效期下的估计结果进行后续讨论。

31主效应

根据表3的估计结果,历史购买行为和电子优惠券对顾客购买决定的主效应均为正向显著(α1=1961, p

ORi=eαi (2)

式(2)中,e是自然底数;αi是式(1)中的变量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历史购买行为和电子优惠券的比值比分别是7106和5109。具体地,7106表示当顾客有过历史购买记录时,其未来购买倾向是未有购买记录的顾客的7106倍左右。因此根据计算结果,本文得知顾客历史购买行为和电子优惠券对顾客购买决定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但历史点击浏览行为的主效应并未符合假设,需要加入交互项来对其进一步探究。

32交互效应

根据表3的估计结果,历史购买行为和电子优惠券对顾客购买决定的交互作用为正向显著(α4=0603, p

33安慰剂检验

本文利用7天实验期间内其他未被促销的服务产品的销售数据进行安慰剂检验,结果详见表4。可以看出,就电子优惠券对未被促销服务产品的影来说,无论是其主效应还是与其他两变量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了实验期间信息置顶服务销量的变化并不是由其他可以影响所有产品销量的因素引起的。

4结论

41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理论意义在于:首先,研究结果表明历史购买行为和电子优惠券对顾客购买决定均有正向显著作用,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一致[4]。其次,检验了历史购买行为和电子优惠券的交互效应,发现当顾客有过历史购买记录时,其更倾向于使用优惠券,进而实现再次购买。这一结果阐释了顾客历史购买行为与电子优惠券促销间的联系。然后,本文讨论了现有文献中较少提及的顾客历史点击浏览行为。结果表明,尽管其对顾客购买决定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其与电子优惠券的交互作用则较为显著,说明了曾点击浏览过产品页面的顾客更倾向于使用优惠券以实现实际购买。这一结果对研究利用顾客点击流数据进行顾客行为意向的预测等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另外,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首先,发现历史购买行为对顾客购买决定具有正向影响,即针对老顾客的精准营销效果往往比较显著。这一结论也证实了以顾客历史购买记录为基础的推荐系统的有效性。第二,有过历史购买记录的顾客更愿意使用优惠券进行再次购买,因此对企业来说,将优惠券发放给老顾客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使用率。此外,尽管历史点击浏览行为对顾客购买决定无直接影响,但曾点击浏览过产品页面的顾客,由于其表现出对产品的潜在需求,往往更愿意使用优惠券。这一结论对企业制定精准网络营销策略具有实践意义。

42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本文的实验平台是一家分类信息网站,即百姓网,其主要通过为用户提供服务型产品来获取收益。然而,为验证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后续研究可将本文实验结果在其他类型的商业网站上加以检验。其次,因为点击流行为数据不仅包含本文所研究的页面浏览记录,还包含页面停留时间及浏览顺序等,所以后续研究可考虑利用这些类型的数据。最后,由于电子优惠券只是一类网络营销的手段,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关注顾客历史行为对其他网络营销策略有效性的影响,以帮助企业更好进行产品营销。

参考文献:

[1]刘芬,赵学锋,张金隆,等.移动优惠券的消费者使用意愿研究:基于个人特征和动机的视角[J].管理评论,2016,28(2): 93-102.

[2]蒋玉石,张红宇,贾佳,杨力.大数据背景下行为定向广告(OBA)与消费者隐私关注问题的研究[J]. 管理世界,2015,8: 182-183.

[3]Ragunathan T, Battula S K, Jorika V, et al. Advertisement Posting Based on Consumer Behavior [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5, 50: 329-334.

[4]Weisberg J, Te’eni D, Arman L. Past Purchase and Intention to Purchase in E-Commerce: The Mediation of Social Presence and Trust [J]. Internet Research, 2011, 21(1): 82-96.

[5]Hariharan V G, Talukdar D, Kwon C. Optimal Targeting of Advertisement for New Products with Multiple Consumer Segmen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15, 32: 263-271.

[6]Parsons A G. Non-functional Motives for Online Shoppers: Why We Click [J].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2, 19(5): 380-392.

[7]周梅华,李佩镅,牟宇鹏.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J]. 软科学,2015,29(1):101-104.

[8]李聪,李雪琴,Gajanan G H,马丽.C2C电子商务差异化折扣模型:基于在线购买历史聚合[J].管理工程学报,2016,30(2): 64-75.

[9]Bucklin R E, Sismeiro C. Click Here for Internet Insight: Advances in Clickstream Data Analysis in Marketing [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09, 23: 35-48.

[10]Ranganathan C, Jha S. Examining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 in B2C E-Commerce: Testing an Integrated Model [J].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0(4): 48-64.

第10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史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在19世纪初century圣洁思想、意识形态历史观的颠覆和“Eurocentrism”的重建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 这个 基本的 所容纳之物 属于 马克思的 学说 属于 世界 历史 是 这个 世界 历史 基于 在…上 资本主义 工业的 文明 驱动 通过 这个 全体的 发展 属于 生产率 和 沟通,并以实现沟通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这个 属同时期的 价值 属于 马克思的 学说 属于 世界 历史 有 曾经 论证 通过 这个 发展 想法 属于 “以人为本” 这个 重要性 属于 表达 在里面 这个 想法 属于 人类 社区 属于 命运以及历史材料的理论视野。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Historical Materialism。当代价值

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角度实现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革命。随着21世纪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对世界交往作用的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突出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整体性思维的理性内核,颠覆了黑格尔倒转的唯心史观,打破了黑格尔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实现了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重构。

。黑格尔认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作为“个体”,都是整个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与其他国家有某种联系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整个世界历史。黑格尔在评价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时充分证明了这一思想。他从世界历史的角度高度评价法国大革命:“这是一位杰出的黎明。所有有思想的人都分享这个新时代的喜悦。当时一种高尚的情感激动着人们,一种精神的热情震撼着全世界,仿佛“神圣的事物”与“世界”的和解第一次完成了。”[1]459这一思想得到了马克思的重视和解释。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世界逐渐从国家-地区历史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过程。资本工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的出现,共通的普遍性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各国形成了一个日益紧密的整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作了重要论述:“如果机器是在英国发明的,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数百万工人的饭碗,改变了这些国家的整体生活方式,那么这项发明将成为世界性的事实。”88-89马克思运用整体性思维考察世界历史,实现了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合理内核的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视为历史的动力和本质,论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表现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种种特殊性通过一系列《民族精神》体现为“世界精神”,体现了“世界精神”的本质"是自由意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自由意识的发展过程。自由意识的不同实现程度决定了世界历史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与自由意识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艺术,这是一个从东方到西方逐渐发展自由感的过程东方国家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希腊和罗马世界只知道一些人是自由的,日耳曼民族大学知道所有人(人都是人)都是绝对自由的。”[1]17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有着深刻的洞察,但它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割裂开来,至今仍未走出唯心史观的窠臼。在唯物史观的建立过程中,马克思完成了对黑格尔倒转的《绝对精神》的颠覆本体论,揭开了黑格尔对唯心主义思考的神秘面纱。马克思从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出发,解释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型是实践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形而上学的鬼魂的抽象行为,而是一种完全可以由经验证明的物质行为。每个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吃、喝、穿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一行为。”[2]89因此,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是理解世界历史的关键,马克思在建立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构建了世界历史理论体系。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近代资产阶级世界历史理论的最高理论成果,但它仍不可避免地陷入“欧洲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从东方到西方的发展过程。亚洲东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起点。它最终通过古希腊和罗马到达西欧。欧洲中心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历史的终结。“历史的最后阶段是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时代。”[1]454可以看出,黑格尔的“欧洲中心主义”充满了强烈的“种族优越论”色彩。黑格尔以日耳曼民族的价值观作为衡量世界历史发展的尺度,认为日耳曼民族是一个高于其他国家的优秀国家。站在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上,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并不总是存在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因此,世界历史不存在先验中心。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区域性的、狭隘的民族历史通过普遍传播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整体性的世界历史的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周游世界,实现资本无限增值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世界历史性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和完善补充了马克思探索唯物史观的过程。马克思早期对世界历史理论的探索成果集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晚期的探索成果集中在《人类学笔记》和《蒂凡尼早餐》中。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探索虽然分散在不同时期的文本中,但它仍然是一套内容丰富、逻辑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对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认为“世界史并不总是存在于过去,但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3]28可以看出,马克思所写的世界历史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并非总是如此。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它是指在大型资本产业的出现和各民族国家之间普遍交往的基础上日益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等级资本主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有民族和生产力低下的国家都难以突破地理环境的自然屏障。因此,所有民族和国家都相对孤立和封闭关闭状态。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以蒸汽动能为核心的蒸汽机被用于工业生产。大型机械工业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资本扩张引发的交通革命为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运行提供了基础。民族间的隔离被打破,狭隘地区的民族史开始向世界整体史转变。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第一次创造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些国家的每个人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除了过去自然形成的封闭状态”[2]114。

在探索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的过程中,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的彻底立场,从现实的人的实践中考察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在马克思看来,以大工业社会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间的普遍交往,促进了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深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自然力进行工业生产,利用机器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两种劳动是由不同的人承担的,认识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分工是城乡分离。”104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商业贸易和竞争的普遍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发展要求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地域限制,开拓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促进了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创新,加剧了国家间的商品竞争,进而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加深了普遍性民族国家之间交往相互依存,世界已成为一个扁平的整体,历史正日益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通过分析生产力、分工和通信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通讯方式以及通讯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消除得越彻底,历史就越会成为世界历史。”88

马克深入分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结论,世界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必然是共产主义。首先,资本的扩张性促使资产阶级改善了攫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商品出口逐渐被资本出口所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和私人拥有生产资料之间的基本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这一世界性矛盾只能通过一种更高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来解决。第二,社会化分工和工作的普遍发展LDWO交流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当交流成为世界交流,以大工业为基础,只有当所有民族参与竞争斗争时,我们才能维持创造的生产力。”“[2]108最后,在创造世界历史的同时,资本主义也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世界无产阶级。竞争的普遍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使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都失去了民族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虽然每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仍然保持着其特殊的国家利益,但大工业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国家中都有相同的利益,国家的特殊性被消除了。这是一个真正与整个旧世界分离和对立的阶级。”[2]114-115“无产者中没有任何东西需要保护。因此,无产阶级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无产阶级应该通过共同的有意识的斗争来实现共产主义,然后解放全人类。

历史上,有一种现象,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某一理论在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后,往往显示出其内在的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如此。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其时间价值并没有消失。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发了深刻的理论反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交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作用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视野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马克思关注人类命运的宽广情怀和解放全人类的崇高哲学旨趣”[4]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一种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关系、工业条件、商业条件、农业条件和交通条件推动的。可见,马克思把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作为人的解放的前提。只有生产力和通讯的全面发展,社会化分工的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大,“现实的人”才能实现从国家区域存在到世界历史存在的转变。另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人类解放的关系来看,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在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益和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没有其他联系。”276以物质依赖为基础的人民独立取代了人民对人民的依赖,而人的发展和解放则受到资本异见势力的制约。因此,马克思指出人类解放的程度与历史向世界历史完全转化的程度是一致的。通过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来消除人的异化和片面的经济基础,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摒弃了生产关系下人的异化,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依靠人民谋发展,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创造世界历史的深刻现实内在地表明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政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在中国发展和参与全球分工、扩大世界市场的现实背景下,实现了人类地域生存向世界历史生存的发展。

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之间的物质和精神交流。在他的著作中,马克思经常使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等词来阐明交流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动态作用。一方面,在马克思看来,以资本和大工业为特征的社会化生产不断发展,分工逐步成熟,,资本的扩张性促使资产阶级突破地域限制,通过日益完善的交通工具和对外交往,开放世界市场。于是,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普遍传播,历史上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形成。“物质生产也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已成为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因此,世界文学已经从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中形成。”634马克思认为,生产全球化和普遍交流的全球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打破了地域限制,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你有我、我有你的文化格局马克思笔下的世界文化不是一种独立于民族文化之外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由民族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现象。

今天的世界正处在一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中。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随着两极格局大学的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加速发展。从物质交换的角度看,在霸权主义世界秩序的指引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其技术和金融优势,挤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顺差,进一步加剧世界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各种全球性问题和现代性困境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各国际行动者加以解决。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实施普世价值等文化霸权,动摇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对资本主义国家领导的“最后晚餐”的批判和审视,“这是一个从历史、时代和人类的高度真正思考全球化未来趋势的“建设性计划”。[6]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阐述的普遍物质交流与合作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国家间荣辱相依的现实背景出发,主张加强国家间的物质交流与合作,构建无冲突、无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分享深化物质交流的发展经验,寻求各国利益的最大公分母,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关于民族间精神交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论述,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其实质是正确的在理论阐释中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各民族、各国家的精神交流,倡导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相互学习超越文明冲突,共存超越文明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优劣文明之分,只有特色和地区”[7]544。文明是了不起的,因为他的多样性。不同的文明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智慧。人类未来共同体思想坚持“每一种美都有它的美,美美与共”对人类文明繁荣的理论阐释,实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精神交流,形成了人类社会文化格局的延续和发展“你有我,我也有你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而且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重建各国交往关系提供了理论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8]695因此,马克思从现实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开了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神秘面纱,实现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革命性变革本体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从社会化大生产和普遍传播发展的实践逻辑出发,阐述了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深刻变革是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不仅为马克思创立世界历史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精髓,而且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引发了深刻的理论回响。全球化构建的霸权主义世界秩序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导致了新的全球问题。一方面,随着资本在全球的不断扩张和生产、分工、消费的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额利润,而且扩大了国家间共同利益的交汇点。人类社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国际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暖、核扩散和人工智能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有国家都需要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在这样一种现实情况下,人类分享了自己的命运,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基于世界历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提出了建设具有现实紧迫感的社区的时代命题。一方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叙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国际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通过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念改善了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通过改变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西方领导的缓慢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作为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和未来社会发展世界图景的历史中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对世界历史发展现状的合理回应和深刻反思,同时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野的必要把握和逻辑延伸。

[1][德国]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大学,1995年。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大学,1995年。

·

[4]田鹏颖。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刘同舫。为历史唯物主义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社区的最初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18(7)。

第11篇

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并将其时代精神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改步伐是极其重要的。对新大纲中关于史与论关系的重新阐述,我有以下理解:原大纲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的提法,未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其中一方,或忽视史实依据空谈理论,或史与论脱节,随意得出结论,任意运用原理及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现象。新大纲着重指出,要坚持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在此特别需要理解“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也就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以论御史”,也是与史实紧密结合的(史论结合),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即: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就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成果;二是它可以解释历史现象,研究历史规律,而并非将历史“为我所用”。

领会了新大纲“论从史出”的含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初中学生了解、认识历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中关于史实的内容有以下几类:

1、文字。文字表述是教材的主干。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史实的阐述是依据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编写的。其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概念、人物、重大事件等等,语言浅显易懂,线索清晰,体系完整。1992年教材改革以来实行的大小字分述法,以小字辅助大字内容,更适合教与学双方使用教材。

2、插图。插图有彩图、黑白图、照片几种。为说明文字内容而编入的直观材料,有历史照片,有画家描绘的历史场景,也有表现史实的漫画等等。插图反映了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观看插图也是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

3、地图。实际上历史地图也属于教材插图,为了认识其独特作用在此将其独立分类,作为教师研究教材的一个专门方面。历史地图反映了历史现象的时空变化,如古今地名异同,陆路、水路的变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等。教学中需要有相当多的时间来讲解地图。

4、图表。图表包括数据资料图表、线索表、大事年表、章节知识结构等等,也是辅助文字内容的,既概括了文字,又说明了文字,是史实的一种表述形式。

5、史料。现行的历史教材借鉴了外国、港台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方法,提供了一定量的原始资料,供教学中研究。学生接触这些第一手材料,更能清楚历史知识的来源,了解先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类史实内容,可以说就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当然,教学中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扩大知识面,如适量补充图片、地图、史料,深入讲解重点内容。

除了以上几类史实内容外,教材以外的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史实来源,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目前常用的信息源有以下几种:

1、时政资料。当代的时事政治资料是史料的补充和再积累。报刊、影视新闻的内容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如香港、澳门回归事件,都是历史现象的延续与补充。教师积累时政资料,并充分运用到中国史、世界史教学之中,效果相当好。

2、调查报告。除去专家、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用作史实的印证与说明外,师生自己动手获得的调查报告,对学习历史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如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

3、文物、遗迹。出土文物、历史遗迹,都是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展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是认识历史的良好途径。介绍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

4、网络信息。师生从网络上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网上信息快捷、海量,易于存储和交流,能扩展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最新途径。

上述各类“史”的来源,只要教师备课时充分掌握和理解,并采用不拘一格的手段和方法来教学,就能使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然而,了解史实只是历史教学第一层次的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备人文素养。因此,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论从史出”在教学中大致有以下步骤:

1、研读史料。这里所说的史料是广义的,不仅是指第一手资料,也包括后人记载的史实。研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它的过程包括搜集材料、排除阅读障碍、理解内容。

2、辨析史料。大量的材料要经过辨析真伪才能被运用,这种史学特有的方法往往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和实施,在备课中要潜心研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它主要包括文献、实物材料的反复印证,计算年代,识别运用各种图表等等。

3、提取信息。这一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概括,将有用而又有信的材料提取出来,作为最基本的史实论据。

4、论从史出。应当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

历史的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譬如对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重大史事,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历史背景来认识其性质、影响、意义。对史实的评价不能片面、狭隘,不能主观臆断。因此,“论从史出”并非简单的一句话,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

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也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内容、途径、手段、方法非常之多,有两点我认为是要特别考虑的。

1、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采用丰富的手段、方法,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多年实践并已取得成效的探索。今后,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2、让学生学会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这种“论从史出”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新教育观的要求,它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

首先,它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民主的氛围,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

第12篇

关键词:汪受宽 《西部大开发历史的反思》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2-145-05

An Excellent Works on Practical Historiography

――A Review of 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Western Development by Professor Wang Shoukuan

An Xueyong (History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Western Development by professor Wang Shoukuan is a masterpiece about researching o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ve ideas in the reflec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in this book which puts forward nine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It is a key academic achievement which closely connect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ontemporary reference.

Key words:Wang Shoukuan; 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Wester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3-0104-003

最近,以汪受宽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学术研究团队,历经七年时间,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成果《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一书问世。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的今天,该书使我们对西部开发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和总结当今西部大开发的现状和前景,推进西部大开发取得更大的成就。该书不失为近年来国内史学界经世史学的一部上乘之作。

汪教授出生于鱼米之乡的江苏,长期以来,致力于西北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史地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1988年出版的西北地理著作《据鞍录校注》,到后来的《西北史鉴》,直至刚刚付梓的论文集《西北史札》,无不凝聚着汪先生的辛劳和汗水,并以朴实而诚挚的文字,彰显先生对西部的深切思考和热爱之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汪受宽教授便积极从事西部开发史研究,组织编写了《古代开发西北人物志》,发表了《秦人西部开发的历史反思》、《司马迁西部开发的实践和思想》、《马援的功业和精神》、《筑塞垣守卫边防,筹军食屯田西北》、《氐族耕牧保据,仇池成为桃花源》、《蒙元西部开发的历史反思》、《关乎天下治乱的古代甘肃》、《关于确立兰州为西部大开发中心城市的建议》、《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甘肃》等多篇论文。这些文章中的主要思想,都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中有所体现,可以看出,该书的问世,是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

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这块占中国国土总面积71.8%的土地,曾为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中国政治中心渐次东移,西部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开始逐渐下降。历史上西部人口的增加,过度垦殖又加剧了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西部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落伍了。世纪之交,加快西部地区的全面进步和经济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大国内需求、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回旋空间,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道路上的关键所在。

2000年1月,中央政府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瞩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极其需要科研工作者们不断提供强大的全方位的智力支持。一部深入探究历代西部开发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并且追踪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为当今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的学术研究成果,便成为了现实的需要。汪受宽教授的《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一书,便是在此背景条件下,顺乎时代要求,应时而生。该书是将历史研究与资鉴当代国家大政紧密结合的一项重点学术工程成果。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一书,共计80万字。分为绪论、上编和下编三部分。绪论对西部开发的有关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西部开发历史研究的有关成果,指出西部的历史就是一部开发史,对当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提出了九点政策建议;上编题为《西部开发的历史与实践》,分朝代、分阶段对从先秦至当代的西部开发史进行了全景式的审视和扫描,分析其特点、成绩、缺失和局限,总结中国历代西部开发的规律,旨在为西部大开发寻觅借鉴;下编《西部开发的历史反思》分10个专题,以切片的形式,对历代西部开发的特点、规律、影响、经验、教训等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检讨和反思。从整体上看,该书站在21世纪建立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度,总结了历代西部开发的理论和规律。该专著的出版,不仅对增强西部大开发思想的历史意识、丰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内涵、建立科学的西部开发史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而且对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借鉴和智库作用。

本书在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中取得了许多突破和创新的观点。例如:(1)以较大的篇幅研究了西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指出西部地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处于全国的前列,五代以后,西部经济的总体重要性降低了,但其在全国政治和文化上的地位仍然很高,四川、重庆、陕西的经济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否定了西部一贯贫穷落后的主观臆断。指出西部是中国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最主要的民族聚居地,文化多样历史悠久,西部的生态变化影响着全国的生态环境,论证了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确性和必要性;(2)摒弃偏见,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秦国、元朝西部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五凉、成汉、大理、西夏等地方性政权和民国时期地方势力西部开发的措施和特点,对其开发的成绩予以肯定;(3)该书不是逢开发就斥其破坏环境,而是实事求是地对农业开发、人口数量增减、建设建筑、战争动乱、气候变化等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和评估,指出西部地区原本就存在大片荒漠,就有沙尘暴。13世纪以前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不大,几次农牧业转换对环境还有一定修补作用。明清以来大规模农垦和人口过量增加,才对西部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4)通过对历代西部农牧业开发史的研究,发现成功的开发都通过移民解决劳动力问题,注意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工具装备农业,发展官私畜牧业,改良畜种。但从总体上看,牧业的地位越来越低,农业的规模逐渐超过了脆弱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水平,加上战争和动乱的破坏,才导致西部经济逐渐落后;(5)在探讨历代西部开发实践时,不仅注意农牧业开发,而且注意交通、手工业、商业开发,更注重民族地区管理、边疆守弃、文化教育、宗教政策、灾荒救助、流民处置等,说明西部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6)充分肯定了各民族对西部开发的巨大历史贡献,总结历代民族政策的特点是,经济上多给予少索取,政治上“略依其俗,临事制宜,防其大故,忍其小过”,凡违背这些都可能酿成大错;(7)唐朝以前和蒙元的政治中心(或基地)都在西部地区,故而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进行西部开发,取得突出的成绩,说明西部开发离不开统一中央政权在人力、物力上的大投入;(8)在探讨新中国的西部开发史时,将建国初期的政治体制“一体化”战略视为西部开发的前奏,别出新意;(9)依照西部12省市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等划为三大块,对他们进行区别研究,发现西部各省市区之间发展的不同步,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为西部各省市区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10)检讨历代西部发生的动乱,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官员胥吏对地方民族、宗教问题处理不当、贪墨欺压残害百姓引起的,认为西部地区官员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及廉洁自励的作风,是西部开发的保障。

书中作者从九个方面对西部开发史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反思。即:西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西部各地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历代开发与西部经济地位的变化、西部开发与国家安定富强、历代西部开发与国家政治、历代开发与民族宗教政策、历代开发与西部文化教育、历代开发与西部人口变化、历代开发活动与西部生态环境。通过以上诸方面,作者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钩稽和多层次的反思,由此形成了以下七点认识:(1)西部曾经辉煌,地位极为重要;(2)古代西部经济开发主要是农牧业和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开发;(3)西部开发是国防安全与国家安全的保障;(4)西部开发是国家政治的要求;(5)西部开发必须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6)兼容共存的西部文化是开发的重要动力;(7)西部开发必须以改善生态环境为要务。在这些历史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追踪研究,在该书《绪论》部分中作者对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九项建议。

该书于史实考证翔实,缜密,论证充分,思路贯通。所述观点皆是凭大量历史材料说话,实事求是,逻辑严谨,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引人深思。从全书思想精神上看,这是一部以反思历史为核心的学术性作品,秉承了中国传统历史学中以古鉴今、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将历史反思置于现实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以服务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科学的历史借鉴和参考,使该书具备高度的社会现实价值。该书的出版,证明史学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思想宝库和智慧宝库,也给作者“史学大用”思想以最好诠释。成果结项以后,其中对西部开发历史的研究反思,特别是对党和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九项建议,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发于《成果要报》,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内部参阅。

就在笔者写作本文之际,恰逢国务院办公厅 “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九点意见(〔2009〕55号),以及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在成都开幕。国务院总理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中国将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务院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温总理的讲话表明中央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给一直坚守在西部的千万赤子以极大鼓舞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