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思课程论文

马克思课程论文

时间:2022-09-27 06:13:36

马克思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课程论;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工人运动的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它在对各学科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重要。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这一部分对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的指导作用也尤为重要。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属于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课程与教学论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以下四大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取向对课程目标确立的指导作用

课程目标的确立既要受到时代的影响,也受到人对于自身本质的思考。纵观历史,我国封建社会,无不要求考生研读的是四书五经,会的是做人的道理。在洋务运动中我们开办新式学堂。对于课程的功利性大家已经深有体会,但是,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让我们不得不从课程目标、教育目的来反思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民的思想武器,始终立足人民观点,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人是要全面发展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对人民教育出现了本质异化。“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扈中平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首先是人的“完整发展”,其次是人的“和谐发展”,再次是人的“多方面的发展”,最后是人的“自由发展”。

回首数十年我国课程改革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我国的课程目标既提倡过社会中心课程目标,也受过知识中心课程目标的影响,但是现在新课程目标在对以前课程目标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课程要把现代化的知识传授给儿童,促进儿童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最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也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取向对课程目标选择的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对于课程求真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解决的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于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学的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解答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在本体论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在认识论上,马克思主张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随着“实践――认识――实践”循环往复而不断提高,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实践是判断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对于我们课程知识的设置、课程实施和最终效果的取得都影响深刻。

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理论到理论的知识学习方式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治学态度。课程中科学知识传授是重点,同时也鼓励学生重视意识的力量、发挥自己的精神力量来学习最终改造社会。教师对于课程的实施要合乎规律,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要求我们在开展课程编制时,课程知识要向实践开放,课程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坚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反复事件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检验新课程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性和认识论是我们课程编制、实施过程中如何“求真”的指南。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思想对整合课程及其评价的指导作用

如果将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运用到教育、课程领域,教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其次,联系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既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联系;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既有结构的联系又有功能的联系;既有数量的联系又有质量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对课程编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所以根据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思想,无论是从学校课程的设置,还是从学科内容的编选,都应该注重内在的联系性。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充满着矛盾,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观点,使人们能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评价课程,做到既看到优点,又看到其局限性。

综合课程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联系的观点,但是它不可能一出来就是完美无瑕,这样那样的缺点会不时爆发出来,我们对其评价也要坚持辩证思维,化不利为有利,整合一个尽量科学的综合课程才是我们对综合课程应有的态度。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对时代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持续时间很长的经济危机,就在这个现实背景下,永恒主义课程产生了。它认为科学主义毁了人性,资本主义的复兴需要人性的复兴。所以,关注人文性教育就成为了永恒课程观的核心。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这不过是课程观厚此薄彼的一种体现,因为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哲学家把人们道德堕落归结为对科技丰义和物质主义的痴迷而造成精神及文化堕落的因果分析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就永恒主义课程来说,它注意到了科技对人的影响,但是忽略了人文性和科技主义的协调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非但不能把“永恒的知识交给人类”,因为事物都在发展,静止也只是相对的,而是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考察事物、时代,注意课程现象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根据科技发展、教育改革深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我们原有的课程。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服务功能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要充分认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性,把握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层次,注意解放思想,努力开拓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途径和渠道。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学者们也发表了多篇论文,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这些意见和见解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目前,这种讨论正在深入。本文就这个问题中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问题,其意义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论证:

第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动因。

中央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是从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特别是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出发的。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要求紧密联系的。应该说,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重要动因。从另一方面说,有关材料显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联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要求统一考虑的;并且,正是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改革的文件中正式提出来的。因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关系着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大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根本宗旨是为了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全国人民的重要方面。现在,在高校学习的本专科生、研究生数量大、分布面广,这一代一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将成为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栋梁之才。这些青年的思想理论素质如何,社会主义觉悟的高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程度,对共产党的信任状况,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历史和现实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质量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个局部的小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充分认识它的意义。

第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关键历史时刻的迫切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中央组织编写的四门课的高质量教材已经全部出版,2007年秋季,全国高校都将全面启用新的教材。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四门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观点、科学方法有效地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这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但我们以为这里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使之适应高质量教材的教学要求;二是对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说明,把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分析、科学论证、科学认识同教材中的原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向青年大学生作出有力度、有深度、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阐释。不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即使有高质量的教材,仅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仍然难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而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责任。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的改革、"98方案”的改革,应该说都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当时的一些设计也不乏有创新思想,但是后来都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队伍的状况不适应改革的要求。鉴于历史的经验,这一次改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度来改进和推进这项工作。

这里要说明的问题是,我们强调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意义,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等同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说,一个是学科,一个是课程,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不赞成把一个学科特别是一级学科等同于一门具体课程。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综合的课程,展开来,它包括四门具体课程,但毕竟它只是课程,不同于学科。从学科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担负着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任,其理论内涵和承担的任务远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和承担的任务要丰富得多、宽泛得多。然而,不能因为这两者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就可以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注意从两个层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自己的重要建设任务,并以自己的建设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要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贯穿、渗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建设的全过程中。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层面说,各二级学科都应有高度的自觉性,把为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当作自己的任务,不能认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仅仅是别的学科的任务,与己无关。关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认识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有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证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不仅仅是某一个学科的任务。转贴于 这种内在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其它四个二级学科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轨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展相结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主要内容仍然是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推进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由此可见,各二级学科都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紧密联系,因此各二级学科都应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都要充分注意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把有关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规律的探索、教学中的难点热点以及如何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等问题,纳入学科建设整体工作之中加以研究。用研究的成果武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丰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如何将中央组织编写的高质量的教材内容和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研究,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第二,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对应关系上,明确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重要任务。

我们强调不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单等同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等同于某一门具体课程,强调要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上认识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但这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某个二级学科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某门课程有某种对应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对应关系是存在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联系就更直接一些。因此,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某门具体课程有比较直接对应关系的二级学科,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为有对应关系的课程服务的问题。认真研究有关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典型案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教学形式,用新的结论、新的观点、新的知识、新的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提供直接的学科支撑。

我们以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尚无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比较直接对应的二级学科。这当然可以从一级学科的构成上考虑和解决问题,但就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构成来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作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较明显对应的支撑学科是合适的。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在吸取“85方案”开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进行社会历史发展的教育,以及“98方案”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进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的基础上设置的新课程。它把历史发展教育和理论历史发展教育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教育。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正是专门研究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为背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它设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方向能够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三、解放思想,努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途径和渠道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设置以来,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论文,充分肯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定位,注意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学科点上的导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线的教学,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问学者等。现在要在总结前一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探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方式和渠道。

要根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要求,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等方面作相应调整,培养能胜任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办专业培训班,培养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提高其综合素质,特别是理论素质。

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特别是难点、热点问题,将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写成教学参考资料,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考,或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招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吸收他们参加课题的研究,或者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以提高其理论素质,提高其对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科学认识,提高其教学水平。

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我们党一贯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积累了建设和改革的丰富经验。同时,其它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上积累了值得重视的正反经验。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认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为当前和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具体的理论指导。

第3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实践教学 对策与建议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加大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许多高校注重调整充实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形式单一,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普遮存在

形式单一、讲课乏味的“满堂灌”的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开放性发展,忽视学生的自我内化在政治道德社会化中的重要意义,只注重教育信息从师到生的单向流动,学生失去自主、自觉性。这种教学方式所具有的封闭性、强制性和单向性的特点,导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中出现口服心不服,表从里不从,甚至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厌倦心理,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马克忍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存在形式与内容的严重脱节

一些高校在教育改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时数多,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纷纷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总课时划分为“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以适应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从理论上讲,这样的教学计划可以从课时安排上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满堂灌”的倾向,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但在实际上,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束之高阁。在理论教学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去,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时“课内”、“课外”的划分,实际上成了减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总时数的代名词。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

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教师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但是这些活动又常常因课时安排、经费保障以及一些社会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而难以坚持。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滞后的成因分析

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许多高校被忽视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操作上遇到的困难。

其一,在认识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方式所具有的灌精性,使一些人陷入了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教学的认识误区

理论需要灌输。列宁曾明确指出,“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列宁所说的灌输,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系统的教育,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传播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用以武装头脑,启发觉悟,认清使命,并为实现自己的使命而奋斗。因此,理论灌输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方式具有灌输的特征,一些人就误以为,只要搞好课堂理论教学,就能使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他们习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大学生当作是被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容器”,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实际感受,以为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就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这种对理论灌输原则的曲解,极大地阻碍了公共理论实践教学的开展。实际上,列宁所讲的“灌输”,是启发广大群众政治自觉的、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理论教育,决不是目前这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满堂灌”最多能灌输些知识,而无法解决道德情感、理想信念、行为抉择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正如列宁所说,“离开工作,离开斗争,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一文不值。”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达到理论灌输目的的必要途径。实践教学有着理论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富有实效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应该是既有灌输,又有启发,既有严谨的课堂理论教学,又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

其二,在操作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宏观性,给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众所周知,理工类课程实践教学的课堂在实验室或实习工厂。现在,有一些文科专业也尝试建立了实验实习场所,如文秘专业的办公自动化实验室,财经专业的会计实务实习基地,金融专业的模拟证券市场,法律专业的模拟法庭,等等。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或者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规律,或者是经济社会的一般进程和重大事件,或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因此,其实践教学难以在狭小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里进行,而只能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里进行。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借鉴理工类课程和一些文科专业组织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但难以照搬这些课程和专业组织实施教学的基本方法。这就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确定、内容安排和组织实施带来了一系列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课堂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堂在社会。但社会并不会自发地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堂。社会生活中有许多有益的教育资源,也有许多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社会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课堂的前提是,任课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的,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取舍。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宏观性和社会生活的广阔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的确定和场所的选择要比理工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困难得多。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理工类课程在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进行的实践教学,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教学大纲或实验实习指导书。只要任课教师与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相配合,就能顺利的组织实施。以社会为课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到校内、校外各个方面,又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和指导教师,单靠任课教师来组织安排是难以胜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怎样组织实施?靠哪些人来组织实施?这是目前困扰许多学校的主要问题。

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目前,理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已经建立了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如何体现共同性和差异性?如何处理好评估指标稳定性与实践活动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尚待我们进行深人研究。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性以及由其所规定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教条而是作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和锻炼,加深对所学原理的理解和把握,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二,注重实践教学,是许多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势。

从20世纪世界各国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趋势来看,教育模式正在由空洞的虚无缥缈的说教转向人类的社会实践,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和抉择能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思想信念、社会情感、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在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产生的,实践是人的政治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更应通过实践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并巩固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社会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三,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应当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案例教学”就是常见的一种。这种教学方法选取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使理论教学贴近了社会生活。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虽然有时能给学生亲临其境之感,但它毕竟局限在课堂教学的范围内,终究无法代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因此,案例教学虽是改进“两课“理论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并不能代替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践教学是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为前提的,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与行的统一。

2.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门别类地设计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第二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这些课程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两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因此,其实践教学环节应各有侧重,不能“一锅煮”。

实践环节的设计应体现时代性、并具有可操作性。各高校应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结合自己所任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提出加强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并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协作攻关,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制订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或实践教学指导书),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章可循,逐步趋向规范化、制度化。

3.整合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合力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单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利用校内外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专题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等结合起来,与学校所在地区可供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结合起来,统盘考虑与设计。整合校内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逐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只要我们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缓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时间安排上的困难,还可以解决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的力量不足等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4.加强管理,增加投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必要保障

高校党政领导要认真贯彻教育部“三进”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证。当前要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创造条件。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从1998年实施原“两课”新方案以来,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教育效果不佳,不能适应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考试都能过关,但却广泛存在“知行脱节”的情况,其表现正如中央l6号文件中所列举的:“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近年来,许多高校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作了大量的调查,其结果均显示:仅有50%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时事性和知识性感到满意或是较为满意,不到25%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感到满意或是较为满意。2003年在广西普通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最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容的教学方式是社会实习、志愿活动或者调查研究]。大量资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模式单一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与该课理论教学相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和人群交往的各种活动。采取读书、影像观摩、演讲、课堂讨论、经验介绍、参观调查、研讨和社会服务等方式。以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组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一般分为两大类:

l、校内实践活动:主要以第二课堂的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主;2、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主。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活动均有助于促进基本理论、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之间的联系,帮助和引导他们在解决思想认识的过程中,提高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在于何处呢?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锻炼,其落脚点是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当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能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要求践言践行,具备应有的实践能力,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课堂教育解决的是学生“认知”的问题。实践解决的是“行为”问题。杨少文等认为。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与社会、人群的交往。必然产生社会伦理道德和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从内心深处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崇高、快乐、信任等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内疚、痛苦的情感。进而作出某种判断和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正是要把握住这种冲突与选择,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根据所学的兴马克思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正确地认识、把握、调整蝗自己,正确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并将其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内容,并将其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稳定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是马克思主义理二论课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实现的唯一途径。

2、实践教学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在实践和探索中,发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打破了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枯燥、空洞的局限,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所形成的认识,成为他们理想信念的最坚实的基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去分析新事物、树立新观念,提高自己的比较、鉴别和创新能力,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现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真正收到了实际的教育效果。

虽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积极投人到这样的教学改革中,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理念的滞后。人们的教育理念目前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的层面上,还未转人“素质本位”和“人格本位”层面,认为专业课教学是硬件,要下大力气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软件,并非完全是学术,可以摆在次要的位置。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压线”,多数高校只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及教学大纲安排课程,而没有在研究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以提高教育实效性等问题上下工夫。

2,缺乏教学计划内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大纲虽然有对实践课程的要求。但由于场所、经费等问题,多数高校均未在教学计划内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少数高校仅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多以课堂专题讨论、分组讨论,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为主要形式。从所查资料和了解的情况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缺乏教学计划内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

3、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以点代面,流于形式。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第二课堂—学生社团及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往往以专业性、知识性、技能技巧性、业余爱好和文、体、艺活动居多,而真正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的社团及课外实践活动(如邓小平理论研究社、形式政策论坛等)数量不多,且不少高校对于社团活动的质量把关不严,其活动内容缺乏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容的有机联系;另外一方面,多数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能参加每年一度的、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由教师指导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有限,时间又仅限于暑期内短短的2-3周内。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利用暑假回家庭所在地,就近、就便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单个分散、缺乏指导,使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大多数学生以一纸文章代替实践活动,教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在参与上缺乏学生的广泛性,在时间上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在目标上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引导性,在效果上缺乏教育的实效性。

4,缺乏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正如前面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和人群交往的各种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稳固的活动平台就有着重大的意义。而目前的现状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校很少,而有实践基地的高校在基地建设的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要求提供实践活动,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仍不理想。

5、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缺少有效的监控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目前,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本身缺乏实践环节,那么就更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的监控机制了。同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普遍沿袭过去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往往是一张试卷定高低,考核的内容仅限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认知”的考察,或是简单机械地给学生的基地参观心得打个分数。据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微乎其微。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考试及格了并不等于学生就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措施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效果,改变学生“知行脱节”的现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活动课程

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中有部分内容(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与中学政治课程相重复,可作适当的删减,以压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学时数。将各门课程学时数的20%用于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活动课程,使各类实践活动逐步课程化、规范化。要一改过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有针对性、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求实的精神和协作能力,全员参与完成实践活动。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利用所学的马克思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分析,辨别社会中存在的假、丑、恶现象,引导他们根据思考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逐步实现“知行统一”。

2、建立完善、健全的监控、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领导小组应制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实践大纲、指导教师工作规划和实践指导书等文件,对教师的职责、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成绩评定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监控机构和机制,把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学科课程一同检查、指导、评估、建设。同时,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实施必要的监控,对出现的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和解决,以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建立既能反映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认知水平,又能反映学生玫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能力水平的评估体系。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权重比例应各为三分之一。体系建立应体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评分法与评等法相结合的原则。考试的方法应由结论性考试转变为过程性考核,由以前的有卷考核转变为有卷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既看学生的试卷、心得、调查报告,也看学生的日常校园表现和社会实践表现。考试机制也由以前的老师期中、期末出题考学生转变为老师、辅导员、同学们共同综合考评,甚至引人家长和被评价学生的自我考评。这样的考核方式会让考察的范围更广、更全面,不仅考察了大学生的“认知”,更考察了大学生的“行为”,让“知行”更和谐地统一起来。

3、建立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

建立学校附近社区社会实践基地,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批轮流安排各层次、各专业的大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内容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且要符合各院校的专业特点,结合社区群众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同时,在基地的实践活动形式应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拘一格,富于创新。在时间上,可以安排课余、周末、节假日,逐步使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

第5篇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的一种理论指导,换言之,即在大学阶段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能够掌握对理论的运用,从而使大学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观念。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建立与发展的进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现状

2.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积极进展

(1)课程设计合理化

现阶段各大高等院校所应用的教育课程方案是经过国家教育局审议通过的,对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具体设计理念上,摒弃了传统的重形式理念,开始注重课程教学的实际作用,不盲目追求教学内容,同时合理的课程设计还能够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丰富。

(2)教材编制取得明显进展

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的提升,对教材的编制要求也上了一个新得高度。现阶段在全国各高校范围内,都实行了从政府教务管理部门到教材编者自上而下的教材编制指导流程,由此便可以看出教育部门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同时,新编教材体现了近年来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根据社会主义环境下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及时进行内容调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保持较强的实时性。

(3)课程体系建设趋于完整

在国家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性及现实性,各高校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促生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而这些相关课程的设立,为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为大学生深入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的条件。

2.2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归因认知上的主客观因素失衡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不容乐观,在归因认知上,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分强调教育活动的客观外部条件,而很少从自身主观因素上寻求教育问题的根源,导致归因认知上主客观因素的失衡。总的来讲,教师对于该失衡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教育,导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降低,高校领导重视度下降,实践教学空间不足,难以形成较高的职业自我认同等,由此种消极认知的理论课教师,便很容易地认为,要让自己仍旧具备较高的职业热情和实现正常的职业价值,如果不改变外部条件,自己就无能为力;而大学生对此问题的外因化认知偏差,集中在:主要强调此类课程教育目标空洞抽象、教育内容枯燥乏味、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一等。

(2)师生交往关系的不和谐问题

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关课程,大量充实了国内时政文件和国家政策等的时政性内容,在课堂设计上,授课教师本身受到发挥空间的狭化,教学方式也或多或少地绘上了严肃的色彩,高校学生对授课教师乃至对本类课程的观感趋于严肃化,甚至于刻板化。在这种教学氛围下,一般的教师无法充分地与课堂上的学生展开情感上的沟通了解,学生也无意于在课上以及课下与本类课程的教师求助解惑,原本简单的沟通需求慢慢隐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的师生沟通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师生沟通所取代。

(3)教与学的动机不够明确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当步入大学之后,在校生基本不会受到来自父母或高考升学式的压力,加上自身心理的松懈,大部分高校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往往产生学习的厌恶感和逆反心理,更是失去了学习探究的动机,由此也失去了持之以恒地坚持本课程学习的动力与意志。教师的教育动机不够强烈,也是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有相当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教书育人的动机和热情,导致教学缺乏热情和兴趣支撑。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的对策

3.1加强理论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进程中,必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性及现实性,加强基本理论的掌握,这也是马克思理论教学的基础。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深入理论理解,尤其是针对一些重要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理论。为此,教育者必须要注重自身理论素质的不断提升,保证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素养能够时刻满足快速发现的教育水平,这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基本的前提。

3.2深入分析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若要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就要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要注重研究分析学生个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需要,进而分析出人类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另外,由于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教育者要秉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选择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效性。

3.3构建良好外部环境

(1)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

和谐的课堂情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可以促进理论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成为了理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达到感情上的和谐统一。另外,教师要积极开展类似理论探究的教学活动,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情境,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

(2)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即在校园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客体所养成的一种教学习惯。简而言之,就是对学校教学风气、教学环境及教学氛围的概括。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有效促进马克思理论教育顺利进行。因此,学校教育者应加大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视力度,不断优化学校的教学风气及环境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步入正确的学习道路。

四、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公共课程;课程评价;价值取向

一、高校公共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发展取向过重,学生发展取向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外在价值论或社会本位论,主要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取向。受其影响,高校公共课程也主要定位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学生个体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关注不够。

在公共课程中,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直接价值取向的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占公共课程学时的40%左右,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相比而言,直接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取向,以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为目的的课程在数量上就少了很多,其科目主要是体育和艺术。其中,体育占总学时的5%左右,艺术占总学时的1%左右。单独看,体育、艺术课程的学时与学分不算少,但问题在于,一方面,高校公共课程以学生生活、发展为直接取向的课程主要就是体育、艺术,这类课程在数量、比例上远远低于以社会需要为取向的课程。另一方面,包括学生本人在内的各方对于体育、艺术课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大多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形式化的色彩很浓,这远离了大多数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因而显得枯燥与形式,学生也就感觉无趣。

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服务面向相对多元,既为社会,也为个人;既是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也是工作的必需。当前,在公共课程中,外语所占比重不小,其学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计算机的学时占总学时的3%左右。从横向对比看,外语学时、学分的比重明显偏高,但这主要不是因为学生有这样的内在需要,而是社会发展有这样的要求。实际上,不少学生对于外语课程的这种安排存有抱怨。

2.公共课程难以满足德育的需求

高校教育,德育为首。高校德育主要借助公共课程而开展,但现有公共课程在事实上难以满足德育的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德育课程简化为政治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这样,在中国语境下属于德育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在公共课程上得不到应有体现。另一方面,政治课程内容陈旧、滞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在长期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所论及的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现实中,不少马克思主义课程固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或表述,没有及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当展的成果。如政治经济学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不少观点与当前主流的经济观点不符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现实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更是差别很大。这样的课程自然容易与实践脱节,让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不可信”、“不可爱”、“不可用”的感觉,从而大大降低其实效性,出现“教师讲废话,学生念旧书”的现象。

在高校德育中,公共课程需要满足政治的需要,但这种满足需要注意: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是“指导”,不能由此将其“取代”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所需要的课程等。其次,公共课程体现政治的需要不能仅仅体现在学时、教材和学分等形式上,重要的是体现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中。第三,公共课程中对于政治需要的满足,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认知,更为重要的是政治理性、政治理想、政治情感以及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与能力。事实上,当前的高校公共课程实践在这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或偏差。

3.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高校公共课程实践明显地表现出了汉民族文化的失意,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一方面,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极大制约。现有公共课程体系中,缺乏专门、系统讲解民族文化的课程。从功能上讲,大学语文除了可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外,还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但在实践中,大学语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一些优秀教师纷纷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与此同时,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却不容乐观。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程的大学语文,面临着尴尬的境地[1)。大学语文课程的尴尬体现着高校公共课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民族文化的失落。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潮流中,高校公共课程表现出了对于英语文化的臣服,这主要体现在英语在高校课程中的“霸权”地位上。英语课程的“霸权”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学时和学分的较高比例上,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在多种压力下,大学生对于英语给予了超乎寻常的重视,不少学生将绝大多数课余时间都用于外语课程上,甚至将专业学习时间挤用为英语学习。长期在英语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对于英语所承载的各种文化多少有了盲目的崇拜。

二、高校公共课程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进

1.强化为了学生发展的取向

在价值取向上,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不能因为强调为个体发展服务而不顾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需要,也不能因为强调为社会发展服务而忽略个体的发展。极端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都注定要受到理论的否认和实践的抛弃。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改变极端的社会本位论取向,强调学生发展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为了学生发展逐渐成为教育评价的时代潮流,与基础教育评价相比,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于学生主体地位取向的确认显得比较缓慢,甚至迟钝。从本质上讲,为了学生的理念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不存在差别,为了学生的理念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得到确认和强化。

当前,高校公共课程评价要坚持为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需要注意:首先,加强对于学生就业的帮助与指导。目前,社会职业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在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方面出现迷失。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需要在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等方面得到引导,在职业素养上得到提升,在求职信息、技巧等方面得到帮助。第二,优化体育、艺术课程。人人的生活都需要运动、艺术,接受科学的、系统的体育训练、艺术熏陶是每个大学生的潜在需要。第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急剧转型、价值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大学生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当前也是普遍的,这需要高校给予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

2.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功能,高校公共课程评价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第一,公共课程内容需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作为一种批判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外在的对象,而且指向自身。作为一种实践的理论,不断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生命力的源泉。作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为保持其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借鉴和吸收这些新的文明成果。当前,在高校公共课程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僵化、教条化、封闭与滞后等问题,不顾经济学、哲学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的最新发展,拘泥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观点与表述,课程实施缺少批判性思维。为此,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高校公共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需求。

第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公共课程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活的科学体系,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指导公共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品质和永续生命力所决定的。为此,高校公共课程评价需要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成果、在中国的具体化经验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课程中来。

第三,公共课程实践应该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程实践中,不同程度地由“知性”所主导。在课程内容上,以知识取代基本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在课程实施时,仅仅局限于枯燥的知识说教,对于学生的需要和基础照顾得不够。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也仅仅以课程知识为依据和标准,忽视政治理性、政治立场的真实考核。这极大地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课程中的功能发挥。在课程内容上,高校公共课程实践应该注重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具体观点或论述,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即基本立场、根本观点与方法。基本立场就是根本价值标准,它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其他人民的根本利益。最根本的观点是世界观,最根本的方法是世界观的应用,即思想路线。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与创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得到了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决定把1998年方案中的七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充实为四门,并将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中,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全国教育科研骨干力量编写教材,胡锦涛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还亲自审定了这四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提纲…。为了高质量贯彻落实新方案,我们从如下各个方面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全面落实

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普遍执行“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四门必修课之一,既陌生又熟悉。说它陌生,是因为这门课程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体现新的时代特点、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力图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作出全面的、完整的、准确而又符合实际的新阐释,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部分(硕士研究生课程);说它熟悉,因为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与98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基本一致的。要开好这门课,教师是关键;教师要讲好这门课,教学准备是关键,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知识、教案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新方案高质量实施,确保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学校首先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动员和课程分组,广大教师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新课程的贯彻和落实。我们利用假期,分组分批进行了新课程的培训,集体备课,统一制作多媒体课件,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安排。通过2006级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全面授课,我们收集到教学一线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对照以往的教学经验,系统地进行教学总结和改革,以期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05方案和98方案在内容和体系方面有直接的联系和教学的衔接,课程减少了,但涵盖的内容并没有减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过去三门课程的内容纳入一门课程来讲,课时还减少了很多。这些内容的合并,决不是简单的叠加,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都必须有所创新,这必然增加教学的难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自己的特点,其思想性、政治性很强。怎样把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如何处理好这门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如何协调基本原理各部分之间及与其它三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我们按课程的大纲要求集体进行教学攻关。

二明确目的,改进方法,注重实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认识和解决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懂得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中央对本课程的要求,在编写教案时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认真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注重理论和实际的密切联系,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实际和时展的特点,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仅进课堂、进教材、更要进头脑。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和巨大魅力,以此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威信,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分文理科进行不同理论层次的教学

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全面研究,以及在教学中的调查,我们发现,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有许多与中学的政治课内容重复,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教学。加上应试教育的高要求,有的省份文科政治教学已经超出教学大纲的常识要求,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题目难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大学的课程考试要求。而且大学教师一般有较长时问没有接触中学教学内容,不了解现在的中学政治教学情况。虽然知道大概的科目,但对具体的知识点、以及知识掌握的程度不清楚,只按照大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来组织教学,而大学文理科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试要求等没有区别开来,影响了文科专业的教学安排和实施。

而绝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的虽然接触过但只限于了解几个概念。为了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理论基础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我们建议学校分文、理专业排课,区分专业的不同要求与基础,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其中最难协调的是文理兼招的专业,讲课时总有顾此失彼之感。

(二)注重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理论课的衔接。

我们首先对照中学的教材,把中学已经讲授过的内容标示出来,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少讲、不讲或让学生参与课堂讲学;要求学生在回顾所学原理的基础上,深化理论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部分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等基础部分;哲学中有关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和特征、认识的本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关于意识的能动性、唯物辩证法中的联系与发展、三大规律,都详细地讲述。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意识、人的本质与价值、国家的本质与职能等都已涉及。因此,要避免上述内容的简单重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注重体系的联系和整体性,中学已讲授的内容作为基本原理体系仍然需要体现,但比较简略。如唯物辩证法的全部原理浓缩为一节的内容,而中学几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在讲述这一节的内容时,重点要放在过程论、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和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辩证思维方法等新增内容上。

理工科和艺术类的学生,还有部分文理兼招的专业,我们根据教材进行教学,因此可以按照教学大纲,从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到具体应用,都有详细讲解,内容很多。这里的问题是教学时间如何分配,第一次教学中,时间安排很紧,后面的内容只能概述地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部分有较大的理论深度,讲课中要紧扣教材但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实际例子一一讲解。既要注重理论性也要讲究教学实效。

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教学的创新要求

中学阶段的学习重在知识的掌握,为了高考,主要是熟记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当作知识点进行传授,教学的重点放在“知其然”面不是“知其所以然”。在大学,应调整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一方面要提升科学性、理论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学阶段是理论学习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在于基本观点的知识传授,而在于大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塑造,在于理论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对世界的本原、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身的存在的寻根究底的追问,并不提供对事物认识的某种具体答案,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哲学最重要的精神是怀疑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创新的智慧,不仅能够提升人的思维质量,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也能提升人的人性质量,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并以其高度抽象和思辨的特性显示着它独特的力量。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它的理论魅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探究理论形成的过程和现实意义,这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教学目的。

第8篇

论文摘要: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政治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日益完善,教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及党的理论创新相比,仍存在某些不适应,只有继续改革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本化、大众化、立体化,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社会基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赋予了强大的生机。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多的受到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冲击。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高校只有继续改革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本化、大众化、立体化,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脉络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政治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革。研究中央和国家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文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是华北地区各高等学校。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高教秘字第1729号),规定在高校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三门公共必修课程;1952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对以上三门课程的开课次序及课时作了明确规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进一步规范化。1953年2月,为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教育部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一次调整,一是增开了《马列主义基础课》;二是把《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1956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试行方案)》(政载字第298号),正式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规定为四门,即《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对学时和年级开课顺序做了详细的规定。1957年12月,受反右派斗争的影响,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高师教材字第214号),规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以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同时阅读一些必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件和其他文件,原开设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1961年4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制定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见》(教政周字第129号),指出,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两类,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二是形势与任务。至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1964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下发的由中宣部、高教部、教育部联合起草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发[64]650号)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由《形势与任务》、《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4门构成。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与深化发展

    1978年到1984年,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教政字010号)并开始实施,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主要设置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中宣发文[1984]36号)强调指出:“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本文件的要求,重新安排和修订教学计划。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这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至199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基本实现了由“老四门”过渡到“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为了适应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彻底铲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国家教委于1991年8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教社科[1991]2号),指出: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育人,把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反对“和平演变”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一项战略任务。经过几年来的改革与探索,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社科[1998]6号),据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设置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门课程构成;思想品德课由《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构成。“98课程方案”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强调指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据“05课程方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5门必修课程。从“98课程方案”发展到“05课程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日益完善、更趋科学。在“05课程方案”设计的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了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决定,这是建国以来对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地位的最大提升。面对新的机遇,我们应该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不能回避的问题。

二、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比,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相比,却显现出不适应,教育效果不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是主要原因。

    (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单纯地看作是政治理论教育

    理论是一定思想方法的产物,也内含着一定的思想方法,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理论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变成教育对象的思想方法,提高教育对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含着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概括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它涉及道德品质、人格、智能、知识技能培养的诸多方面,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质上是一致的,过去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政治理论教育的看法显然已不合时宜。教育者持这种思想就不会去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如何融人对教育对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可能限于空洞的说教,而被教育者持这种思想则会产生厌学情绪。

    (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仅仅看作是国家政治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受教育者不断完善自我,明辨是非,正确认识社会,使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过分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却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一味地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用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学生,用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陶冶学生、塑造学生。事实上,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集中在如何尽快成才和争取在未来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有一个好前途上,这表明以社会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教育对象不完全认同这种社会需要,就不能形成接受动机,因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片面地看作是精英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涉及对全社会不同领域、各个阶层的教育,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仅是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而且也是对中国大众塑造精神家园的教育,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我国当前的形势与未来的命运。我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暴露出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日趋复杂,思想空前活跃、多变,同时也带给大学生许多困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示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帮助大学生解惑,就不能保证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和持续发展。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没有认识到这点,就是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当代价值。

    (四)固守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而不愿创新

    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曾经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化逐步向政治和文化领域渗透。西方敌对势力以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渠道,他们利用网络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博客以及qq即时通讯工具等,发表蛊惑人心的反动文章,恶意制造舆论,肆意传播谣言,低毁和攻击我们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和新闻出版制度,任意曲解我国的经济政策,片面夸大我国现阶段出现的某些深层次的矛盾,竭力鼓吹私有化和资产阶级的民主化,一味灌输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这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立体的空间,信息的来源已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却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依靠一份讲稿、一支粉笔、一张嘴“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愿主动学习和运用网络技术,这造成我们在互联网这块新阵地上主体缺位,不愿投人精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缺乏吸引力。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新思路

    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是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信息传播媒介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主义、思潮、宗教相互激荡加剧,全球化不仅为不同国家的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劣势的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身的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的严峻挑战。全球化进程是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部分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变得多样。我们要有效驾驭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意识形态来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控制力和导向力,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本化

    “人本化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关心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本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注意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统一起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展的需要就是强调教育对象不是被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盲目地遵从既定知识体系,而是带着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现有理论体系、范畴和社会现实作独立思考,并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当教育者传授的知识信息与接受主体需要的方向和目标不一致时,接受主体就会产生拒绝接受的心理。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需要,还要充分尊重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需要,坚持社会需要和主体需要的有机统一,才会激发教育对象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否认教育对象的主体需要则容易产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庸俗化的倾向。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应紧紧把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人点,把上学难、就业难问题、腐败问题、生态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作为教育的素材,只有这样,教育对象才会从内心认同进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众化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面向全体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大学生理解掌握到被全体认知、接受、尊崇和力行的过程。在大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如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减弱,那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后继乏人,社会的稳定和向心力也必将减弱,因此,必须要有统一的思想意志,主导社会的意识形态,使社会在统一的理想、目标和方向中前进。这正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众化重点应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教育上。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网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言论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为了保证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做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通俗易懂的解释;需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矛盾、新困难,进行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回答。因此,要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通俗化。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立体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立体化是指根据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特点、规律和教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集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资源,形成课堂理论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网络化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首先,要突破传统理论教学单向灌输理论的思维定势,树立全方位、多层次、互动的立体化教学观。教师绝不能只满足在课堂教学上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是要把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和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9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实施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需要。落实实践课的有效性。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途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弱化之势。原因很多,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课的相对弱化和缺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索马克思主义实践课的原则与模式,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需要。

第一,实践课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看出,党的教育方针不仅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的特征,也凸显了实践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应深刻领会教育方针的丰富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又联合下文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和高校管理者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积极开拓实践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课中观察、理解、分析社会,消化课堂理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实践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与大学生共同讨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趋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大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可谓“知”。但获“知”并不是人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特点。大学生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走出校门.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达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健身心、完善人格等教育目标,以及完成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满足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任务都极为重要。

第三,实践课是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需要 当前,不少大学里,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普遍认为“上公共课难,上政治课更难”,学生则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政治课毫无用处”。因此,在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以屡见这样的场景:这边老师苦口婆心讲原著、析理论.那边学生们或入梦乡,或埋首于其他书籍、杂志。更有少数同学.只要是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干脆不来。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实践课的不重视是重要原因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政治纪律和本身水平的局限,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缺乏和学生的思想互动。所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反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践课的设置则有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的设置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为特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参加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工具,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魅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转贴于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日趋多样化。但重要的是,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探索适合大学生实际的实践课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课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针对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高校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其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特点非常鲜明。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的改革中,要力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严肃、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彻底的理论批判精神,突出培养和造就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时代性原则。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正因如此,学生既会感觉到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也会感觉到理论变革带来的困惑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的方式、内容,要更多体现时代性和多样性,不能因为实践课不好组织而搞统一形式、统一内容、活动单调的“一刀切”式的所谓“实践”。再次.双向互动原则。老师在实践课中也要积极引导,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务实性原则。大学生对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反感,不少高校课程表上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但不少是应付上面检查的,在现实教学中根本无法兑现,或者一些实践课名不副实,仅仅上讨论课或者找些视频资料一放了之。要让实践课落到实处,一定要务实,不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认真组织好每一次实践课,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重视,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的教学模式 鉴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一般承担数百甚至上千学生的授课任务,在实践课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利用课堂、校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更大的教学空间中得到提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一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或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做工作报告;二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社会新变化、新进展、新观念的记录片或新闻影像资料;三走,走出教室进行社会调查,走进农村,社区,走向工厂、街头,了解社会,剖析社会,思考社会的发展;四谈,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对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探讨。五写.教师给学生提供参考性实践课题,让学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科研论文等等。此外.虚拟实践.网上调查.兼职等等都是很好的实践课方式。总之,要根据学校、学生以及社会资源的具体情况采取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让学生从社调、实践、参观访问中理解国情、民情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课中的教师角色 在许多高校。不少老师因为实践课不好组织以及认识上的误区,对实践课基本上放任自流,而学生也不把实践课当回事,根本起不了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减少知识的传授.更多地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做学生意见的倾听者.困惑的解答者。教师还应具备有较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帮助学生沟通与各部门的关系,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创设宽松的活动时空,使学生能有条件去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形成观点,以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加强思想政治素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方法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整体优化调整的基础上。关于整体优化,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笔者对上好包括实践课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这样几点认识:

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坚定的信念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不知道除了相关理论外应该讲些什么,只好照本宜科;有的教师知行不一,自己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是一套,课下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屑一顾,怎么能谈得上教育引导学生呢?所以,教师要端正态度,用心去了解这门课,研究它,树立对这门课的热爱之情。老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德才兼备、知行同一、正气盈怀的形象,这样才能凝聚学生的人心。对于学生不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错误态度.老师不要讥讽,不要态度冷漠,而是要走进学生,同他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润物细无声”,老师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在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的互动过程。

第二,高校的管理者要真正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同党中央和国家主管部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视程度相比,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管理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态度就非常微妙,虽然在口头上声称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但在马克思主义教学的“软件”和“硬件”上都让人感觉到同其他课程相比有差别。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是大课堂上课;实践课只是表现在课程表中,而无具体时间让老师去操作;在职称评定、教师进修等方面也因是单纯的教学岗位而受限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普遍感到受轻视,不少人寻找机会,以求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行动小,实效微弱。所以,从国家和民族的大业出发,从教书育人的根本之际出发,高校管理者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视落实到实处,真正调动在职师资的积极性。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3-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关键,我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其已经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渠道。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重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相结合,从而成为武装大众头脑、指导大众实践的思想理论武器,同时转过来,又使得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赢得了强大的社会主体力量。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新生力量,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使命,他们能否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这将决定着他们能否担当和实现时代使命。因此必须做好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课题。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改革,逐渐趋于完善,特别是“05”方案的实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综合性和科学性。这些课程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学生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它们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系统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平台和资源,还拥有一支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师资队伍,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

1.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针对性的专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直接面向大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角色,他们的水平和素养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尽管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学位很高,基本都是硕、博士,专业程度很高,但是他们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落实于实际教学这一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自然就会忽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教学使命,仅仅只是单纯地进行抽象的理论灌输,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设计和选择上,都不能很好地去“大众化”和“化大众”。

2.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信仰是从内心深处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尊奉,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一些西方消极思想文化和我国社会存在的某些乱象等负能量的影响,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和不信任,这势必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其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抽象性强、理论的现实应用功能不易显现,学生理解有难度,加之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课堂管理松懈,学生逃课严重。

3.学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理工院校尤为严重。这必然不利于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同时,在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良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近些年,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与新时期大学生的需要之间出现了不协调,校园网络文化这一平台的功能不能得到好的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没有更好地得到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限于课堂,这很难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预期效果和目标。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对策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进行“大众化”的加工。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其理论形式是抽象的,要发挥其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必须将其大众化、通俗化,才能打动大众,深入到大众的心里。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要实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以此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这一理论的魅力,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实践之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语言需形象化、通俗化。这直接关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教材阐释的问题。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任何理论的主要载体。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的理论学说,要进入中国大学的教材和课堂,进入大学生的头脑,首先要做好语言和语境的转换,不仅要完成“中国式”转换,而且还要进行“当代”这一时态转化。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转换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由入耳到入心,这就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内心接受马克思主义,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2.高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力度。高校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种投入,把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项科研活动和教学改革活动。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高校应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巧妙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在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中,以生动、通俗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及其形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使马克思主义弥漫在校园中,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广大师生的视听,发挥潜移默化之效,从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应充分关照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从而塑造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进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四门必修课,这四门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传授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老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世情、国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选载和整合,突出教学重点,把理论的学习和对社会问题的解析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利用其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还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思考和运用,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从而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4.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广大大学生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不应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还应由学生主动参与。所以,作为大学生,应自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总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向大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需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予以重视,进行调整和改革。

注释:

①王舴.新时期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5).

参考文献:

[1]潘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关系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8).

[2]李东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黑河学刊,2011,(8).

[3]李小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分析与思考[J].学术论坛,2010,(10).

[4]陈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5]傅晓华,谢珍萍.高校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对福建8所高校思政教师调查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第1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项目编号:11BKS0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8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课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笔者认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逐步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从而获得广泛社会认同、形成普遍社会共识的过程。[1]具体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使人民大众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接受、更好地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所谓掌握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具体形式,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具有实践性和时效性特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基本的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又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生命之源,脱离实践,理论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注重课堂讲授,注重单纯的概念化、理论化的政治传授,强调灌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注重实践性,通过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感悟生活,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从而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是以时代需要为终极目标。[4]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尤其讲求时效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代性,要反映现实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使大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种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极大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三、实践性教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1.集中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集中实践活动指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时间、地点和经费,每年寒暑假由学工部和团委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学生参与面广,活动集中。小组活动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教学特点,结合学生自身专业,以5-7人为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按照教学场地的不同,可采取课内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形式。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采取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采用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活动设计的形式有:

(1)开展人物专访活动。要求学生拟定访谈专题,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专访。如著名企业家、文化名流、政府要员、劳动模范、英雄人物、部队军人、平凡百姓、博士、教授、校长、学校书记、检察官等。

(2)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如访问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并为他们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参加扶贫帮困“手拉手”、“一助一”活动;参加环保植树绿化环境或维持社会公共交通秩序或修缮社区公共设施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3)参观考察。如法庭观摩活动,参观庭审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真正体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魅力。可采用以社会调研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带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考察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地,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社会调研等。如广西师范大学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考察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桂林漓泉啤酒厂、桂林高新开发区、恭城生态农业、“印象刘三姐”表演村等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注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对某一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课题调研等。

2.开题指导和全程指导相结合

开题指导指开学初要求每个教师对实践性教学都要提供详细的计划,做到科学安排。首先组织学生制订实践性学习方案。开学第一周,任课教师就要求学习小组(以4~5人为宜)围绕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研究兴趣,确定本学期实践的选题。实践活动的选题要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选题要紧扣时代主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组织学生做好开题报告。学生选好论文题目后,要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才能进入写作阶段。全程指导指在整个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全程跟踪,包括活动前要帮助学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及开题的指导,活动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活动后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在指导过程中,可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5]

3.点评交流与总结表彰相结合

交流点评是实践性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点评交流一般在课程结束前的1-2周进行,可以在班级由教师进行综合总结评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汇报,每个实践小组简要陈述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收获,教师对每个实践小组给予相应的点评,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问题解决。通过点评交流,不仅让学生分享到不同的实践成果,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真正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魅力,达到真知、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如广西师范大学在课程结束前两周,进行实践性性学习成果汇报、提问和点评。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上进行汇报展示,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答辩,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和打分。学生汇报实践成果的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实践小组派1名代表上讲台陈述成果;有的实践小组利用课件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实践小组采取表演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有的小组利用手绘漫画形式进行成果展示等。总结表彰一般由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组织,实践活动结束后在全校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通报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4.教学计划与教学考评相结合

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依据,要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性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整体性、目标性、针对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以保证实践性教学能够有序、有效进行。制度化的实践教学考评是监督和改进实践教学的需要,也是调动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因素。要将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要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实践成果的质量综合评价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中,占总评成绩的30%~40%为宜。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5%。

参考文献:

[1]吴学东,余茂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1):95.

[2]吕卓超.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切入点[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2):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