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11:2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前沿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高文波(196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5-02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数已达到22个,涵盖水利、电力、测绘、机械、建筑、环境、计算机、电子通信、制药、物流等,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重视工程实践,开放办学”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树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工程硕士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按工程领域设置,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实务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2.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特征。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行业实际,侧重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体现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结合工程的特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确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其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调整、研究结论的得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5.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二、面向行业实际,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战略过程中,武汉大学秉承“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始终抓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核心,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与行业紧密联系为根本,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
1.课程教学环节
增设“行业前沿讲座”课程,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行业前沿讲座”。为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行业、贴近行业,增进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对于行业前沿重大应用问题的研究兴趣。我校把“行业前沿讲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规划、建设,选定相关讲座内容,定期开展讲座,并保证讲座质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行业专家开设前沿讲座。近年来,学校对各培养单位邀请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进行资助,每年都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2)案例教学。为了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校在工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案例课题申报和案例库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践锻炼,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专业实践。我校通过制定《专业实践手册》,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完成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主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计划制订;实践阶段小结与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阶段成绩评定;所有实践阶段完成后,专业实践学结报告;导师组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
(2)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校正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思考怎样选取实践基地、怎样建设和管理实践基地等相关问题。实践基地一般应建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行业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食宿条件、实践场地、实践项目、指导人员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
3.学位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环节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形式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制定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十分明确,但是要让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强化培养链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1.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我校通过加强教师资格审查、课堂教学检查、考试及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取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课程教学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聘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要编写好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实施课程教学。
(2)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效果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聘请学校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到课堂听课,选派课程信息员到课堂查课,引导研究生在网上评课,从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形式。我校要求课程考核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注重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并要求上课教师及时将成绩录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各培养单位将考试试卷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2.专业实践过程管理
专业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的顺利完成,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大批专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专家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专业实践手册》,明确专业实践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和实践考核办法,及时对专业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评估专业实践实施情况,较好地保证了专业实践质量。
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不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校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等多种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论文评审按程序进行。同时狠抓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切实加强论文各环节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
四、结语
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在招生体制改革、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真正将工程硕士培养与工程领域各行业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以期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林蕙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高文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3]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5.
[4]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15.
[5]张笑燕,宋茂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
关键词:工程能力;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体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书本理论知识传授而轻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工程问题的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良好工程素质的形成。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科学的发展完善,工程知识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与此同时,现代工程实践对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工作与交流能力和对企业与社会环境的理解与适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工程教育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进行更多更深的理论知识和更高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工程素质的培养。这不仅是中国工程教育,也是世界工程教育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我们需要对《材料力学》的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等作出重大变革以应对这样的挑战。
本文的思路是: 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体系,树立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从以下六方面:三大特色的理论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环节、多项考核制度、天空教室、学生小论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注重传统经典与现代前沿工程的结合,与科研、工厂生产实际相联系,真正按工程人才要求培养出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具备一定工程素质的工程应用人才。
1 课堂理论教学的改革
理论教学中通过“史海钩沉”“力学趣闻”“最新力学成果”三个特色模块,使学生在步入材料力学科学的殿堂时,生动、活泼、前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充分了解前沿力学科研成果。“史海钩沉”是通过材料力学史上的一些著名的惨痛事故的前因后果使学生以史为鉴,深刻认识到研究材料力学的重要性;“力学趣闻”则通过优美而有趣的文学语言剖析工程和生活中的材料力学问题,使课堂理论教学少几分枯燥,多几分欣赏,得到美得享受。“最新力学成果”将最新最前沿的力学科研成果通过与所讲授的内容联系,变为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最鲜活的教学内容,这种内容既可以把学生带到科技前沿,又能充分体现科研活动的规律和过程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使用“天空教室”,开展网络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材料力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将我们的“天空教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天空教室”讨论,上传有关材料力学方面的最新进展、科研成果、历史典故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资料;可以进行师生交流、提交作业和小论文等活动。应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研究性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授课活动等多种授课方式相结合,实现互动式与主动式的教与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
3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必要环节,对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这个目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基于本校的传统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缺陷,本课题将进行增设实验课时、实验项目的改革尝试,努力提高学生材料力学的工程素质。
4 改革考核方式
我们在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考核模式,采用理论知识期末测试、实验报告和学生小论文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的多向考核。避免“一卷定分”,改为适应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向考核。
5 学生小论文环节
本课题设想学生在课外分阶段分组进行材料力学知识总结的小论文撰写和汇报。通过这个小论文环节训练科研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程素质。
6 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的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创新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因此,工程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总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树立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基于工程应用能力人才培养为主线,改革材料力学课程的教与学模式;培养不仅理论扎实、工程应用能力强且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探索一条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人才培养的途径是高校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季顺迎,武金瑛,马红艳.力学史知识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结合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第4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信息技术;统计分析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3-0076-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2000年10月25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从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提出整整十年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回顾了十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历程,并对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化学教学》是我国影响力较大的中等教育类期刊,其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代表着中等化学教育研究的前沿水平。本文对《化学教学》1998年―2007年十年来合计发表的158篇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信息技术与基础化学学科整合的研究的现状、地区分布等问题,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整合的不足及趋势,以便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
2论文的统计分析
2001年以前,《化学教学》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文章都出现在“教师论坛”“教学资料”等栏目中。从2001年开始至今,该杂志专门开设了“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这一栏目,本统计的文献主要来自于该栏目,但还有少部分文章分布于其他栏目。
2.1论文年代分布
论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该方面研究的水平和发展速度。1998年―2007年有关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研究论文年代分布
由表1可知。该刊从1998年―2007年十年间共发表有关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文章158篇,年均15.8篇。虽然每年论文数量有些波动,但从总体上看,论文数量呈增长的趋势。2000年,教育部做出“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该决定一定程度上使得01年和02年论文数量有较突出的增长。从表中我们还发现,从1998年到2003年,中学教师发表的文章数远多于大学教师发表的文章数,但从2004年开始,高校教师发的文章数超出了中学教师。总体上看,中学教师发的论文数量要多于高校,但中学教师的后劲不足。
2.2论文内容分布
根据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几个层面[2]和该类论文的特点, 从五个大方面对论文进行分类。论文内容的统计分析如表2。
表2 论文内容的统计
《化学教学》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基本涵盖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前沿领域,如“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探索性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的合作学习”“Webquest”等,又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如“化学工具软件”和“手持技术”。但文献统计的数据也反映出了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表2可看出,在五大类论文中,有关多媒体教学的论文合计为70篇,占论文总数的44.3%,居首位。这与实际教学情况是吻合的。笔者在统计论文过程中发现,很多关于教学设计的论文中都涉及到了多媒体的应用,其实多媒体教学已逐渐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等于多媒体教学,整合更应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3]。表2中的数据反映出的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些问题有:(1)期刊中介绍化学工具软件的文章占到了23.4%,此外,有关素材编辑的文章也属于软件介绍的范畴(Flash,Photoshop等素材处理软件),总的来说介绍软件的文章占到38.6%以上,而关于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的论文仅为9.3%,相对来说偏少;(2)多媒体教学还停留在CAI阶段,涉及到CAL和积件的论文仅有3篇,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资源支撑和交流平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利用网络进行化学教学的实践还很少,相关论文为7篇,占论文总数的4.4%。
1.3 论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化学教学》近十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论文作者所在区域分布如表3。
表3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
表3表明,十年来,全国20个省、直辖市在《化学教学》上发表了有关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论文,作者覆盖我国62.5%的地区,其中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和安徽5个地区论文总数为104篇,占论文总数的65.8%,说明这些地区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但也看得出,东西部和南北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这也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需要硬件设备支撑的,这也说明国家在实施“校校通”工程时应加大对西部的资金投入,加强对西部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2.4 论文作者单位的分布机构类型
论文作者所在系统单位的分布见表4。
表4 论文作者单位分布
由表4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的作者主要是普通中学和师范院校老师,作者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42.4%和44.6%,这是由于《化学教学》本身就是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的,另外从事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研究的群体也主要是中学化学教师和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师。
2.5作者合作情况统计分析
表5 论文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从表4、表5的数据可以得出,论文总计158篇,作者总人次231人,其中57篇为合作完成。表中有两点需引起我们的注意:(1)高校教师合作情况远好于中学教师合作情况,中学教师独立完成论文73篇,而仅有14篇是由两人合作完成;(2)在158篇论文中,有6篇是由高校老师和中学老师合作完成,高校和中学老师间合作研究也是我们所大力倡导的。
3 综合评价与建议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提出十周年之际,通过文献研究法我们分析了十年来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情况。总的来说,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有:(1)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2)研究不仅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般领域,还涉及到“化学专业工具软件”,“手持技术”这些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领域;(3)一些研究已经涉及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前沿领域。但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1)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广大中学一线教师研究的后劲不足;(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程度不够深,广大化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基本还停留在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3)发展及不平衡,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1)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2)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化学数字化资源建设(如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和研究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学习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3)加强中学校内信息技术教师与化学教师,化学教师与化学教师之间的合作。(4)抓紧实施“校校通”工程,“东部抓资源,西部抓工程”,通过网络实现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东西部发展平衡,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1998-2007.
关键词:教师;党员;专业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40-02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广大西部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及中部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党员教师作为边远地区学校的中坚力量,对于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乃至区域内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边远地区的党员教师必须自觉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卓越高效的专业阅读,建立以突出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为基础,永葆先进性的学习模式。
一、加强专业阅读是党员教师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边远地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都相对匮乏,边远地区教师中的党员更应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主动接受更先进的文化,用现代文化武装自身,用先进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师德水平,注重教书育人,时时处处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边远地区党员教师还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创新意识不断探索本学科的前沿,始终成为教师群体中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能够以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贯穿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并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总之,边远地区党员教师要在先进性标准的要求下,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成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忠诚实践者。
二、边远地区党员教师专业阅读的策略分析
(一)边远地区党员教师专业阅读的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数量严重不足。阅读数量不足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年平均阅读量不到一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阅读水平。在边远地区,党员教师往往还是学校的业务骨干,工作任务重,且经常身兼数职,事务庞杂,加之信息资源有限,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的机会较少,能接触到的学术资料匮乏,激励竞争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其阅读量也同样不容乐观,专业阅读更是严重不足。
2、阅读范围有限,质量不高。由于条件限制,边远地区的教师往往只能接触到非常有限的教学专业期刊,这些期刊的特点是其文章偏重教学实践,注重具体的教学方法,但缺乏理论深度和原创精神,缺乏对教育的整体思考和学理探索,不足以指导教师从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和边疆教育实际的角度思考和改进自身工作,对拓宽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育引领能力帮助有限。
(二)边远地区党员教师开展专业阅读的必要性
作为科研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阅读是教师拓展知识基础、进行学术积累和跟踪教学前沿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学习模仿知名教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能力,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缺乏专业阅读,必然导致教师观念陈旧,知识技能落后,不能很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特别是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素养要求。党员教师的专业阅读不足,往往会导致其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前沿问题把握不准,教学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缺乏理论厚度、研究能力弱,严重影响其个人教学和专业影响力,阻碍其在教学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学校教学进步,学科发展及个人专业水平的提升都存在诸多不利。因此,如何引导边远地区党员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质量进而提高研究能力,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一个重要课题。
(三)边远地区党员教师专业阅读的策略建议
1、专业阅读要以自己感兴趣的本专业经典著作、第一手的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为主。以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既要阅读语文教育类专著、又要阅读作文教学,阅读教学,文体教学等分类著作,还要阅读各种关于语文教育的学术调查报告,通过这些阅读,就可以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模式有较为全面的专业了解。
2、专业阅读要以本领域知名学者的代表作为主。专业阅读要有品位,要取法乎上,多阅读代表本学科最高水平的著作和论文。知名学者的作品并非都是精品,学术阅读要以其成名作或代表作为主。除了阅读专著、学术自选集、文集、文存,还不妨用作者的姓名作选项,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代表性文章,在电脑上为每位专家建立专门的电子文件夹,平时反复阅读、揣摩,博采众长。
3、深度阅读权威期刊报纸和重大课题成果,跟踪学科前沿。学科领域内的权威期刊用稿重点代表了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阅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重大规划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的专著和论文;阅读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知名导师指导的优秀学位论文;阅读权威的学术文摘。同时,经常浏览优秀的学术网站和学术书店,了解学界最新信息。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色;质量保障;措施
作者简介:张华杰(1973-),男,河北保定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部,讲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2GJZD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08-02
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它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都与工学硕士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培养质量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中心和生命线,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确保培养质量、突出工程应用性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则是各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对此采取措施应对。
一、在培养方式上,应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
“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大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双方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上的特长,落实好专兼职导师的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内专职导师除了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工程硕士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理论上的问题可以请教校内导师加以解决。校外兼职导师一般是常年工作在工程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科技人员、企业高管、技术精英,如果遇到工程实践上的问题可以向校外兼职导师请教研讨,帮助解决。通过这种双方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共同保障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几年就根据合作培养协议聘任了145名工程硕士校外兼职导师,他们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实践指导、论文环节、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好技术质量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在培养方案上,应充分体现工程针对性的特点
培养方案是结合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依据,明确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主要环节。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要与工学硕士培养方案有明显区别,应突出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要求,按企业和工程部门的实际需求宽口径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充分体现工程性特点,突出鲜明的实践性,要能够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培养方案在要求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强调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应实行灵活的选修制度,提供足够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进行选修。可探索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学习,拿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进入论文环节,进行答辩。
三、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复合性
构建工程硕士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因生源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较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强调专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领域设置,由过去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为导向”,突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特点,把培养目标牵引和适应企业需求作为工程硕士课程计划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以符合企业需求为第一标准。同时,课程应按一级学科甚至跨一级学科来设置,以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设置宽口径课程不是简单地进行学科专业的“拼盘”,而是以某一专业为主,向邻近学科、专业拓宽,并按主体专业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的核心问题是依据学科、专业的内在联系,坚持以综合为主的原则,重新组织课程体系,着眼于为学生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知识结构。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强调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四、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学改革要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避免出现单纯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工程现场,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启发、活跃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要将课堂讲解、案例研讨、团队学习、专题讨论、现场教学、实验模拟和专题讲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创新能力和研究实践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要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炼,重点突出,使之能体现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因此,应选派具有较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任课,他们能较好地将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又教会学员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可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授课或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
五、在教材建设上,应编写系列工程硕士专用教材
编写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需要的教材是目前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性工作。考虑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工程硕士的教材内容不宜等同于工学硕士,应多着重阐明理论基础,讲清基本概念;要联系实际,列举典型案例;要与时俱进,注意拓宽和加深工程技术知识;要削枝强干,删减繁琐推导,对数学模型进行不失真的简化。另外,工程硕士的教学应该强调案例教学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应组织相关学科、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工矿企业的高级技术专家,借鉴国外先进的案例教材并结合我国的实情合作编写一系列适合工程硕士特点的教学用书。工程硕士教材建设问题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搜集翔实的资料,并通过实践检验,这方面必须下苦功夫花大气力。
六、在师资选拔上,应强调具有实际的工程背景知识
教学师资、导师的工程背景和素养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必须要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工程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校内选拔、兼职选聘、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工作背景、项目研究背景,高标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选拔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应主动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从实践工作部门引进一些高水平专家、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制度,改变以往按照教学课时数、论文数、得到的科研经费数、获得奖项数等的教师考核模式,在指导教师应聘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实施竞聘上岗、定期评估制,综合专家评估组、学生、院系、教学点的意见,给予综合评价,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门槛。
七、在实践环节上,应搞好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是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下功夫。实践环节应反映学科的发展,应与理论教学相适应,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实践环节的地位和作用及应达到的目标。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常态化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可弥补培养脱离工程实际、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可有效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打造实训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的深层次融合也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结合专业学科背景、选择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基地的建设应以企业为主导,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将所学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生产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根据反馈调整教学,从而将教学机制和创新实践机制有机连接起来,并形成良性互动。
八、在学位论文上,应加强对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通过对论文选题、论文指导、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的有效控制得到保证。
1.选题应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
首先可结合实习单位或预就业单位,本着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则进行选题。论文应能应用学科前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解决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急需难题;应结合企业单位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关键,或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注重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经济性;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专题研究、案例编制、工程设计、调研报告等。选题时除了研究生必须撰写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外,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工作评议小组对选题是否科学、有无研究前景、依据是否充分及研究方法、工艺流程是否合理进行审议,然后就开题是否通过给出结论性意见。[1]这些都对提高学位论文选题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双导师密切配合进行论文指导
在论文指导方面,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实行密切配合的双导师制的指导优势,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学校导师主要从专业理论的高度提升论文的水平,并且按照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来进行要求;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帮助和引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企业的生产、工程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把好应用关。[2]这种基于校企联合的相辅相成、互相取长补短的双导师制的确对工程硕士做出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大有裨益。
在选题后论文撰写约一年左右时学校组织专家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进度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工程硕士应汲取良好的建议及时调整技术路线,改进研究方法,[3]以使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持续下去。
3.严把论文评审和答辩质量关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制度,盲评通过才能参加答辩。应在相关领域挑选一批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评审专家,并调整评审指标体系中的构成和权重,就论文的工程实际背景、研究方式是否科学、论文内容是否合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应用性是否明显、是否表现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审重点,并给出中肯公正的专家意见。[1]在答辩时学生先就所完成的论文进行汇报,然后答辩委员会专家组进行提问质询,只有通过答辩者才能申请学位,通不过者还要根据意见继续修改,准备二次答辩。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4]
综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学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工程硕士教育必须能够在培养方案、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环节、论文撰写、师资队伍等方面充分体现其特点,这样才能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峰.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336-337.
[2]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6.
关键词: 基础历史教育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 科研能力 培养模式
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是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高师教育首先要强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观念,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设计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培养“研究型”教师,提高其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精神。探讨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是对基础历史教育改革的响应研究。
一、基础历史教育的学科特点
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初中历史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规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
按照这一基本性质的要求,分析中学历史课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中学历史课是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因此中学历史课的设置一定要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
其中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
(三)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符合基础历史教育的这些特性。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把培养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于教学的每一环节,科学地分析每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使其规范化。
二、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美国著名教育管理学家霍伊(Hoy,Wayne,K)说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理论,理论是抽象的、普遍的解释,不存在严格的正确和错误,但是很有用[3]。从适应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出发,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把历史学本科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分成四大部分。
(一)专业基础课程板块。
这是传统的教学板块,也是师范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中主要通过教师科研成果向课程渗透、转化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老师主要采取讲授的方式,在把知识传承给学生的同时,也把科研基本思想和方法等基本的科研素养传递给同学,并让学生了解学术界的新发展、新发现,以及有待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这个板块里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首先需要教师重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重构,主要是指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单纯的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大学,与高师院校承担培养优秀中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差之甚远,也背离基础历史教育的特性。
高师院校本科生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质疑、反思和批判的过程。这种转变也适应了知识观的变化:知识不是普遍适用的,其真理性是在一定境遇中存在的。英国科学哲学波普尔就曾指出,没有一种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的知识”,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被一劳永逸地获得,科学知识所谓的“终极的解释”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与前瞻性。
第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如:在世界史教学中,以全球史观的通史为框架,辅以多个专题内容的拓展对通史予以支撑,把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教学内容的设计,解决了近些年来困扰专业基础课教师的一个难题:师范教育中专业课课时少的问题。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加大了讲授的含量和信息量。实践中我院历史学专业目前已完成本课程的多媒体单机课件和网络课件制作,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效果反映良好。
第四,改革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将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方式改为从理论、实践、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多样化考试形式。逐步使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必做和选做相结合。[4]
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设计与操作,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等。通过以上几点,教师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引发学生的讨论和质疑,建立新思维,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将学生引入到由已知到未知并对未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
(二)选修课与讲座模块。
以讲授、专题讨论、课程小论文并重。
讲授更多地渗透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亟待解决的问题,等等,激发学生进行开拓创新。
专题讨论主要通过资料收集、独立思索、讨论发言、讲评等培养与训练学生内在的科研能力。每门选修课教师组织2―4次专题讨论课,其模式是教师提出实践性题目,学生分组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讨论、确立观点与证据、代表发言,其他学生提问、教师点评。通过自身实践和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互动,能力得到了训练。
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在我院的人才培养中占重要地位,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会结合课程讲授内容而布置课程论文,以对课程内容灵活掌握和应用水平的检验为主要目的。
这个模块一般以我们当地的历史资源研究为主,选题有趣易行,从而得到原始资料收集、文献查询与阅读、分析与归纳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例如:依托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中心及卧龙文化书院,举办《南阳汉画平面感的形成》、《汉画神树信仰》、《汉画中的鸟文化》及《汉画中螺女神话原型分析》等系列讲座。在黄培贤、崔鉴平有奖征文比赛中,每届都能收到学生论文20余篇,其中获奖论文《浅谈南阳汉画生产活动题材稀缺的原因》、《学术文化接力――中国古代书院传统管窥》和《从汉画看汉代孝文化》,在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中获奖。
在本模块的训练中,首先强化基础教育所需的基础课程和基本功训练,如与中学教育密切相关的阅读与写作、书法、演讲、教师口语、教学设计等课程,以及相关的教学技能训练。其次增设文化素质课程以及能反映最新前沿成果的专题和讲座,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本科教学之中,由高水平的学术带动和促进高水平的教学。最后“电脑应用基础”、“电脑写作”、“电脑网络信息检索”等课程应成为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利用各种信息库,去进行知识检索和问题研究,在宽广的知识空间中去建构富于个性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素质。
(三)专业实习模块。
专业实习部分是以理论联系实践为目的,锻炼学生获取原始资料与信息的能力。实际中的观察力和洞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模块训练的重点。例如,学生在洛阳考察过程中,指导教师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龙门石窟的历史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把它整理成。
(四)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
论文与研究项目部分是以提高科学研究为主要目标,包括专题论文、毕业论文、参与项目。以每年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依托,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要求学生从原始工作入手,收集资料、信息,发现问题,用创新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近年来,为了适应大学教学的需要,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我校科研部门专门辟出一个校级科研项目类型“STP”项目,即教师申报该项目必须有在校学生参加,结项时必须有学生发表的论文。鼓励大学生尽早从事一些科研活动,尽快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在教师的带动下,早出成绩,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我院目前已成功申请STP项目8项,有20余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接触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与教授的接触,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习和了解科研方法与思维,训练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科学家治学精神与风范的熏陶。
三、结语
高师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我们通过对历史学科特点、人才培养诸环节的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历史学人才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即专业基础课程板块、选修课与讲座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论文与研究项目模块四组模块模式。学生进行多种培养模块的训练,系统掌握历史学知识与特性,从而获得多层面科研能力的锻炼,逐步成长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美]韦恩.K.霍伊(Wayne K.Hoy),塞西尔.G.米斯克尔(Cecil G.Miskel)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关键词]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质量;粮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3.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9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仍有待提升。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在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架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迅速,粮食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然而,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却十分短缺,补齐粮食行业人才短板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可知,2000—2019年,围绕粮食经济相关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研究生年均约为200名,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面对粮食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日益凸显的供需矛盾,南京财经大学在2011年设立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累计向政府机关、粮食企业、金融机构及高等院校(读博深造)输送毕业生55位。
本文主要以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为对象,分析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目的是下一步更好地完善和修订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且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决策参考。
1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课程性质,本文将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划分为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目录见表1~表2。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以下简称《培养方案(2015)》)中,学位课共7门,学分合计20分。2019年,学校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以下简称《培养方案(2019)》)中,学位课共8门,总学分较之前增加了1分,为21分。通过对比发现,《培养方案(2019)》对学位课的课程名称进行了较大调整,“三高”改成了“三中”,删除了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课程,增加了产业经济学和现代流通经济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在《培养方案(2019)》中有较大变化,新增了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删除了资本市场与公司分析、跨国公司组织与战略、市场与流通理论等课程,保留了中外粮食经济专题、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等课程。
《培养方案(2015)》和《培养方案(2019)》均规定,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应修总学分为48分。也就是说,不计算公共基础课(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英语等)、学术活动、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学分后,研究生应修满专业课学分约31分,相当于14门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6门)。
从《培养方案(2019)》的修订可以看出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重视学科基础。“三中”课程、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流通经济学是从事粮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必修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注重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是指对数据具有敏感性,能够有效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整理和处理数据,并对结果具有批判性分析的能力,是信息搜集能力和数据统计能力的延伸和拓展[2]。三是强调课程和研究方向的关联性。例如,粮食经济学、中外粮食经济专题、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粮食文化与社会实践等课程无不与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相一致。《培养方案(2019)》中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粮食经济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结构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贸易经济(粮食经济)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对应用经济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要求为具备扎实、全面的经济学基础与专业知识,规范严谨的学术训练,能够及时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具备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针对现实经济问题能够开展实地调查、设计严谨方案、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具备检索和研读本专业经典和前沿文献资料的能力;具备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显然,当前的课程结构在厚基础、博前沿、重能力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例如缺少关于社会调查实践方面的课程。
2.2缺少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
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校,目前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学科发展要求从以往的高度分化转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要求从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导向;人才培养也要求从以往的专业教育转向跨学科教育。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思考和行动先导[3]。当前,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自主开设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容易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受限,缺乏诸如公共政策分析、粮食工程与科技、食物营养与健康等选修课程,难以針对不同学生的研究兴趣及特点提供教学指导。尽管《培养方案(2019)》允许研究生选修学校其他学科、专业的选修课和专业课,但总学分不能超过4分。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历届学生也很少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2.3缺少国内外前沿文献选读课程
在目前的培养方案中,仅有1门专题课程,并且主要是针对中外粮食经济问题,缺少关于实证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的前沿专题,如效率分析方法前沿专题、食物浪费与健康营养专题等,导致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视野受到很大限制。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使命。培养这两方面能力,不仅要求研究生扎实、全面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在专业或学科领域能够发现新问题并进行学术创新研究。后者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因此,有必要开设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前沿专题课程,这对于研究生学术洞察力和鉴赏力方面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敏锐性,从而使其科研及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3措施与建议
3.1按照一级学科设置专业课程
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既包括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又包括计量经济学及其他经验分析工具,还包括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按照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培养方案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4]。课程设置既要有较高的专业基础课程功底,又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在课程设置时应注重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各门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课程之间应相互促进,形成整体。二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比例应少于专业课比例。三是课程种类的丰富性。应根据本专业的优秀师资开设课程,比较重要但缺乏条件开设的课程可外聘名师进行讲授,以系列讲座、网络课程等形式进行。
3.2课程设置应强调学科交叉融合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能够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也有助于在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单一学科相比,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能够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如此,如果研究生不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将很难实现科研创新和突破。跨学科需要各学科围绕共同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科融合,需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对相关学院和学科进行协调,构建起相关学科间的合作机制,破除学科间的传统壁垒,促进学科交叉和专业渗透融合。
【关键词】研究;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49-01
谢嘉幸,1951年10月生于武汉,现任中国音乐学院研究部副主任、教授,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音乐心理学会理事,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音乐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四届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职务: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教授,著作:《走进音乐》《德国音乐教育概况(1)》《音乐分析》《音乐欣赏教程》等。
谢教授主要从撰写论文的几个要点等方面来进行讲座的:
一、学科研究的基本步骤
在这方面,谢教授主要讲的是本研究方向的经典文献、音乐分析与解释的方法、选题与研究方法、研究的过程与写作。研究问题基于背景、经验、兴趣、文献四个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地学习研究,根据学科特色寻找研究方向。我们应边工作边学习,不断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充实我们的教育思想,把我们所学所用同实践相结合,用论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选题
1.是否有一种理论或模式是该研究和探讨的;2.是否有特定的问题是该研究或试图借鉴。在这两个问题中,谢教授主要讲研究问题的产生、研究方向与学术价值的倾向、实践和社会需要。理论基于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研究发现理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可以通过实践来弥补。选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学科发展前沿上的课题,综合性研究的课题,科学上的新发现,新思想、新结论,空白的填补,通说的纠正,对前说的补充。其他学科的启示与移植对研究问题有一定的帮助。选题要注意几个方面:现实可能性(有占有资料的条件、有浓厚的兴趣、能发挥专业之长),课题大小要适当,要能得到指导,考虑限定的时间、计划的篇幅,对课题要加以限定(内容范围不宜太大,难度适中,注意扬长避短)。选题的依据是国内外对该论题的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简述;论文选题及论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将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及可能达到的水平等。在选题方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更注重论文的实用性。我们通过众多的教研培训、教学研讨、观摩课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再通过实践来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所以选题对于我们来说,从前瞻性和实践性的角度来写尤为重要。只有选好题目,我们才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撰写论文。
三、研究方法
一般的研究方法是从文献的量和质的方面来进行研究,从历史的量化质化研究,从描述的量化质化研究,实验的量化质化研究。1.审核与鉴别:对搜集来的资料作可靠性、新颖性、适用性和典型性的判断;2.分类整理与提炼:将选择后的文献资料按论题的需要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形成一个宝塔式的分类体系或信息集合。研究方法中包括学科方法和哲学方法两种途径。首先要从文献中搜集事实,把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的文献进行分类,使之形成脉络分明、层次清楚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课题的不同需要,对资料进行集中、比较、提炼,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出大致的分析和构思,为构造论文提纲打下基础。分类方法有两种:性质分类、形式分类。性质分类从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学科理论、基础理论几方面着手;形式分类从理论、乐谱、图像、音响、音像几方面进行搜集,搜集过程中要考虑文献的真实性。其次是调查事实,要从事实的量化与质化两方面进行调查。然后把事实描述记录下来,最大限度地占有(必要的),最小限度地选取(充分)。楸3肿柿系淖既沸裕一些新鲜的观点、好的见解,最好是原样不动地摘录下来,有原著价值的可以直接引用。记录的文献内容包括事实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原因和怎样,谢教授把其称为五个“w”和一个“h”,即“when”“where”“who”“what”“why”和“how”。然后对事实进行检验。
四、音乐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0712
国内刊号:11-1910/O4
邮发代号:82-32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以高校物理教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刊登与高校物理各学科教学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教学研究成果及进展报导,实验物理技术与实验方法、计算物理、基础物理教学现代化等内容的研讨文章,以及物理学前沿综述、专论等。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我国物理类核心期刊。
主要栏目
教学研究、教学讨论、物理实验、基础物理教学现代化问题、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前沿综述、专论、物理自然技术社会。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农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质量已成为衡量我国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标准。本文剖析了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特点、现状和问题,提出选题的一些要素,并初步构建了专业学位论文的评价体系,为提高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推广; 学位论文; 质量; 评价体系
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持,积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本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5年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提出大办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我们今后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以及发展专业学位教育,要认真研究专业学位教育规律,把专业学位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就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因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发展的[ 2 ] 。10多年来,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职业背景,有效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密切学校与农业、社会有关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通过以应用型、着眼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主线的教育后,他们的研究课题成果又很快投入到社会需求中去,在农村、农业建设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持续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源于实践,深化理论,创新发展,应用提高的有效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
一、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业中最重要的环节。
198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对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硕士要求坚实地掌握理论知识,且专门知识是成系统的;博士则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知识上呈现了逐级递进的要求。在工作能力方面,硕士除具备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外,还强调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不仅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且要作出创造性的成果,突出了层层提升的能力要求。而研究型学位与应用型专业学位对论文的要求又突出了理论深化和应用转化的区别。推荐阅读: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在对学位论文的要求中。研究生学位论文以选题、开题、研究、分析、总结,到修改成文答辩的全过程也是对该生理论与技能、知识与分析理解的全面检验,也是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过程。所以,撰写学位论文需要涉及的因素很多,它必须有前沿性、创新性,又必须要有应用性和前瞻性,要有技术性又要有条件利用性等因素[ 3 ]。
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特色
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人才。而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因此,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已成为衡量我国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标准。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既有社会科学类,又有自然科学类的内容,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探索研究农业范畴的问题。以目前已毕业的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性质来看,可分为理科型、文科型和文理兼并型等3种。与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题材空前广泛,特色明显,源于实践,用于生产,创新独特,成果丰硕。归纳起来,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存在题材广泛、应用性强、创新突出、层次明显等特色。
通过研究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过程培养,不仅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学位论文,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农业战线发挥了巨大作用。优秀毕业生示例展现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丰硕成果,特别是研究的领域充分体现出在应用性研究范围的成就,弥补了研究型研究生未能涉足的方面。
>>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 我国科技前沿领域博士学位论文概况分析 对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电子文件保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档案学硕博学位论文研究热点透视 2001—2010年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2008年~2012年我国高校档案学研究生统计分析 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分析 从博士学位论文看我国近年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我国首批武术博士学位论文在沪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总结与思考 我国档案学教育论文计量分析 我校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的实践与探索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与思考 近十年中国旅游类博士学位论文分析与展望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学类)获奖的要领剖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计量分析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与省际分布特征分析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蒋冠.政府信息公开目标取向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0]候卫真.论政府信息化取向与信息能力构建[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1]谭必勇.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控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12]王少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7.
[13]邵华.档案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科建构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14]高大伟.档案学的元问题及可能的形而上[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1.
[15]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5.
[16]蔡梦玲,高俊宽.从档案学硕博招生看档案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档案学通讯,2014,04:21-26.
[17]胡莹.档案学视野下的东巴古籍文献遗产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