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餐饮业市场报告

餐饮业市场报告

时间:2022-12-12 11:1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餐饮业市场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餐饮业市场报告

第1篇

3月20日,中国人大规模进入位于荷兰南部马斯特里赫特小城里最豪华展馆的那个下午,他们一口气横扫了从珠宝到青铜器等跨越各种艺术门类的展位,在短短5个小时现场购下了总价值约为3000万人民币的古董和珠宝。

在这些来自中国内地的藏家集体亮相前,另一位1986年出生的中国年轻藏家已于TEFAF现场的Gisele画廊、Nomos画廊和Ben Janssens的东方艺术画廊阔绰出手,所购藏品总价逾2000万人民币。

“我们此次一共对近百名中国藏家发出了邀请,预计在展会结束时,前来参观的中国藏家数字会增加到100多。”TEFAF组织者、欧洲艺术基金会主席Ben Janssens(本·杰森)说。

尽管从总参观人数和现场交易总额来说,TEFAF仍是西方藏家的派对,但中国人却是全场关注的焦点。因为他们代表着西方古董艺术品市场的明日之光。珠宝最受宠

就在80后年轻藏家在Gisele画廊购,下了一件价值约21X10万元的青铜鼎、在Nomos画廊将一系列古钱币收入囊中两天后,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国藏家们又出手了:购下了一件价值为2000万人民币的Craff钻戒、一座唐三彩陶器、一只价值20万元左右的瓷或陶盘、一个意大利古董手镯、一件由Wartski画廊售出的卡地亚古董珠宝和一座由Wijermars画廊展出的颇具现代风的雕塑。

“珠宝可能是最受中国藏家关注的门类。”参展的伦敦画廊Cohen&Cohen主人Michael D Cohen说,“相比西方油画、雕塑等门类,珠宝更容易被中国藏家接受。即使他们有不同的文化和美学背景。欣赏西方珠宝,对中国人而言并不存在过多的审美障碍。”这位主营中国清代外销瓷的画廊主一番话里略带醋意,因为离他展位不远的另一间参展画廊、老俄国古董店(ALVR)的橱窗前总有中国藏家驻足。

Craft珠宝廊是另一家对中国藏家购买力感到震惊的参展商。他们仅用了一个小时不到,就与来自上海的餐饮业翘楚、董姓收藏家谈妥了一笔近2000万元的交易。“约10克拉、D colour、净度、切割都是excellent级别——我心仪的这颗圆形钻石将作为传家之物交付给自己的儿子。”这位原本热衷于收藏中国字画的企业家表示,“同类尺寸、品相的钻石,我已经觅得2颗,将来还会寻找第三颗。”目前,他的3个儿子都生活在国外,最小的一位正在读高中。

私人藏家:高古正流行

在今年的TEFAF上,另一个不曾预计到的受宠门类竟是高古。在中国,明以前的古代器物被收藏界俗称为古,而唐代以前的古代器物为高古。高古精品总是二级市场中的“巨子”,这些拍价动辄千万的藏品,是收藏大家和艺术收藏机构(例如美术馆、博物馆等)追逐的目标。因为其金额巨大和年代久远而涉及到鉴定、谈价等繁琐细节,此前西方经销商对中国人在TEFAF现场收购和交易高古,并没有多少期待。

“但这竟是我在TEFAF上收获最大的一次。这两天我已看到了不少中国藏家。”鲁塞尔的画廊主Gisele Croes表示,“展会第一天,我就售出了许多中国高古,包括一件标价约120多万元人民币的灵壁石。另一座标价2000万人民币左右的中国高古青铜鼎也被一位中国年轻藏家收入。”

同时,还有三位亚洲藏家在考虑人手另一尊西周时期的铜鼎(公元前770-221),标价也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另一中国内地藏家在到达马斯特里赫特的第二天也出手买下了一件唐三彩陶器,这也是高古艺术品的代表门类之一。

青铜器也被认为是TEFAF上最受中国收藏家而非艺术投资者喜爱的门类。“购入青铜器的中国买家,很有可能是私人藏家。”出现在TEFAF上的中国买家、国内一家艺术基金的执行董事焦安认为,“因为国内的文物保护制度,青铜器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的流通性很差。对于需要在几年中将藏品转手的艺术品投资机构来说,这样的藏品显然是不合适的。”

中国位列第一,数据可信吗?

中国藏家在TEFAF上的集体发力,正好验证了TEFAF开幕时的调研报告里的数据。这份名为《2011年国际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25年之观察》的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由2010年的23%上升到2011年的30%,取代了多年位列冠军的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市场。无独有偶,3月初知名艺术网站Artprice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称,中国艺术品交易额达到48亿美元,约303亿元人民币,排名全球第一。

“但令人疑惑的是303亿人民币这一数据。关于2011年中国艺术品交易总额,国内外各家机构各有说法。2月初,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行业蓝皮书中称这一数字为576.2亿元。3月初雅昌网公告的这一数据则为968.46亿元。”中国的一位艺术基金经理在TEFAF现场指出。

面对相差甚远的数据,究竟应该相信谁?这个问题没人能够肯定回答。因为就和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一样,中国艺术品数据的统计方式和渠道也是混乱的。因为画廊和艺术品拍卖行近年来的急速增加,几乎没有一个艺术品数据研究平台可以收集并核查到每一个一、二级市场中各单位艺术品交易的数据。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每个数据统计平台各执一词。

Q&A

中国是“天价”纪录的缔造者

专访艺术经济学奠基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博士

3月16日上午。马斯特里赫特MECC会展中心。

“当欧洲人还在讨论‘我们到底该为爱而进行收藏,还是为了赚钱而进行收藏’这个话题时,中国人可能对此毫不感兴趣。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还会觉得可笑——‘这难道有必要讨论吗?”当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艺术编辑Jan Dalley在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博士(Dr Clare McAndrew)发表演讲后说了这样两句话。当时,克莱尔的表情是复杂的。

作为艺术经济学(ArtsEconomies)奠基人、专事美术及装饰艺术市场研究的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近两年常常往返欧洲与北京。对于中国市场,作为个人,她一方面对它心怀期待,而另一方面,它又对这个市场上出现的种种特异现象感到无可奈何。

BT:你如何看待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古董交易市场?你认为中国艺术交易居于全球市场中的这种位置,会一直持续吗?

克莱尔:2010年,当全球艺术品市场在中国市场激增177%的带动下猛烈复苏时,我周围所有的艺术品交易商都感到紧张,他们担心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但事实证明,在那之后,艺术品市场的情况依然在走好。全球艺术品市场在2011年得到持续恢复,总成交额同比上升7%,这仍然有赖于中国市场的推动。中国的艺术品和古董拍卖市场去年继续上升了64%。

我相信,中国艺术品市场居于全球市场中的这种位置不会是暂时的。中国市场的强劲推力来自于快速增长的财富、充足的国内供应和中国艺术品买家的投资性目的。虽然最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买家都更加谨慎,但中国资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以及缺乏其它投资渠道使中国顾客将大量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作为一种替代性投资。

BT:金融海啸并没有完全消退,在这种大背景下,你认为造成国际艺术品市场成交额复苏并迅猛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克莱尔:去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量上涨14%主要是靠2011年大量的高价拍品被售出而带动的,尤其是在中国高调拍出的那些。例如拍出天价的、来自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去年5月中国嘉德以4.255亿元成交,而另一件王蒙《稚川移居图》以4.025亿元在北京保利的春拍中拍出。此外,去年中国还有144件拍品是以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的价格拍出的。可以说,在去年的全球艺术品市场中,中国人是“天价”纪录的缔造者。

BT:可是我们不能总是用数字说话。国际机构对中国市场进行数据统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要知道,很多拍卖行的天价物品虽然在现场成交了,但买家却在事后不付款。

克莱尔:是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进^、亿元时代后,买家不付款或延期付款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在中国,惯例是买家需在拍下物品6个月内付款,但是由中国拍协调查国内250个拍卖行得到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4月,2010年秋拍中,大约40%成交价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拍品都未付清。我们在报告中也指明了这一“未付款”或“迟付款”数据。

BT:如今中国人在国际范围内收购艺术品的情形,总让我们想起十多年前日本人在国际市场中收购艺术品的情景。如今日本的艺术品市场滑落得很厉害。在国际市场中,日本人离开,中国人来了。你觉得中国人会复制日本藏家的那条路吗?

克莱尔:不会。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和日本的不同。日本藏家当时在国际上热衷于购买当代和西方的艺术品。而中国的藏家至今仍喜欢或首先考虑购买中国的艺术品。2011年中国成交量较多的仍是国画和书法,价值额度几乎占了60%和所有拍卖品中的54%。陶瓷和其他的装饰艺术价值额度也逐步上升到了24%,成交数量则达到了23%。中国市场,相比日本,有更完整的体系结构,不仅内需强劲,而且也拥有许多本土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日本在这一点上相差甚远。这种结构组成了一个可持续性的、完整的供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