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

时间:2022-07-24 07:4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学综述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

第1篇

灾难心理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心理学界不分南北与东西,无论基础与应用,全力开展了我国历史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心理援助行动。震后两个多月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医学救援,灾区民众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要更高一些:但同一个调查也显示,灾区民众对医学救援的实际效果肯定程度又远高于心理援助。这一对比结果表明,心理援助具有受众面广大而庞杂、需求量强烈而持久、影响力深入而细微,但其效果则绝非短期而直观的。

因此,心理学家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思维和手段,研究和探讨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呈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心理援助措施展示出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当地文化特色。我们的心理学家也不辱使命,在深入帐篷和板房的灾民安置点、受灾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安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震后第一手科学数据。

《心理科学进展》编委会有鉴于此,特决定在“5・12”汶川地震周年祭日之际,编辑出版“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发表以心理援助为主题的实证和综述性研究论文,以表达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对受难民众的哀悼之情,对四川人民坚韧、乐观的敬佩之意,对灾区民众心理康复的支持之志,对建立我国灾难心理学的期盼之心。

本专辑共收集了29篇论文,其内容涉及到震后心理援助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一幅极有价值的中国灾难心理学的图景。国外关于灾难心理学的新近定义为:“Disaster psychology is a relatively newdiscipline focusing On culturally relevant,community-based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stress reductlnn fnrSul'vivors”。本专辑大部分文章从现象学角度,尝试回答下述各类灾后重大社会需求的问题。实际上已超出上述定义的范围。比如:大灾难发生后,心理学界如何在党和政府的统一号令之下,超常规地组织进行大规模的心理援助?在灾难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心理学家如何进行评估和应急处置?应该采用怎样的手段和方法?灾区群众,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学校师生是如何应对特大灾难的?他们的心理创伤状况如何?他们的内心资源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否足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对于灾区民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外部资源能否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资源,从而帮助他们心灵康复?当地文化中的一些要素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构成了心理应对的促进因素还是阻碍因素?最终,灾区民众的心理和谐、满意度、公正观等与灾难严重程度的关系如何?又存在着怎样的规律?参与心理援助人员的心理又是怎样的状况?他们又如何在助人过程中进行自我保护?但是,专辑文章中也有不少文章深入探索了心理应激、心理康复等行为现象背后的认知神经功能、脑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机制,为完整建立我国的灾难心理学指出了富于启发意义的研究方向。

本专辑当然无法反映“5・12”汶川地震后灾难心理研究的全部,更不能反映出我国心理学界此次心理援助的全貌,它只是希望传达出这样的重要信息:中国心理学家对灾区民众的人文关怀和满足国家需求的努力将继续下去,具有中国特色和接轨国际前沿的灾难心理学研究也将持续进行下去。

第2篇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本论文课题是依据XX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XX年秋,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试验,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侧重叙述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XX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XX),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XX)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XX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XX),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XX),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

(2)结构框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1.1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1.2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1.3国内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课程与现代教学设计概述

2.1优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

2.2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准备

2.2.1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2.2.2教学任务的分析

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知识呈现的教学设计策略

3.2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

3.3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

3.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3.5.历史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管理策略

4.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提升

结束语

(3)要突破的难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论文计划、进度

确定研究方向;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2-7月

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XX年7-8月

论文开题:XX年9月

实践与分析阶段:XX年9月-XX年5月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XX年6-8月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9-10月

论文送审:XX年10月

论文答辩:XX年3月

(2)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5、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XX。

5.赵亚夫主编,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8.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XX。

第3篇

《心理学研究方法》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3章,涵盖了研究选题、设计、数据收集、研究结果分析与解释、论文写作等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环节。除绪论之外,全书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研究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与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实施;科学描述、推理与理论建构;研究报告的写作。

对于该书的颇具匠心之处,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以下三点值得特别一提。

首先,这是一部重视理论思考的方法类教材。

在一些心理学学习者看来,方法类课程的重点始终在于“如何做”而非“如何想”,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如何操作的程序性知识。然而,对于一名研究者来说,虽然熟练掌握一些从事心理学研究所必需的操作技能非常必要,如实验编程、统计方法和统计程序的使用等,但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对于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科研工具始终是人的头脑,而非一些模式化的统计方法、编程和统计软件。可以说,如何培养研究者的理论思维能力,既是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难点所在,也是目前这类课程的薄弱环节。

辛自强教授十分强调这种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一书中作了有益的尝试。他曾有言:“关于如何在统计模型和理论模型之间进行合理推理的问题,非常缺乏规范的指导,甚至缺乏指导性的规范。然而,这个问题才是心理学真正的专业问题,它涉及到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经验资料基础上。”因此,在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解释部分,该书并没有花费篇幅介绍一般的统计分析方法,而是分别专章介绍了研究者应该如何基于实证数据,恰当地进行科学描述、推理以及理论建构等科学研究的理论思维方法。

其次,这是一部渗透了实践智慧的方法类教材。

一般的研究方法类教材中,往往都是一些关于如何研究的一般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对于这些条条框框,只要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看明白,但是,只按照这些条条框框来做研究,并不一定能把研究做好。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过程并非标准化的“理想”过程,而往往是一个有矛盾和缺憾,需要研究者不断在各种利弊中作出权衡取舍,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效度及研究可行性的过程。因而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并不仅仅是教材上那些“研究规范”的执行者,还是一个善于取舍的决策者;同样,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并不仅仅是一种程序性的知识,还是一种将书本上的“研究规范”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实践智慧。在心理学研究中,这种智慧常常体现为研究者懂得如何在各种两难条件下作出适度妥协,以及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的研究技巧,而这些知识在一般的研究方法类教材中却难得一见。

令人欣喜的是,对于研究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实用技巧和两难权衡,辛自强教授在这本教材中都作了细致入微的说明。在如何选题方面,作者不但讲到选题的一般原则和来源,而且结合自己和他人的实际研究经历,具体讲解了一些实用的选题策略,例如与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和特点相结合来选题,以及如何从现有研究文献中发现被忽略或者彼此不一致的地方,从而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在文献查阅部分,作者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许多文献查阅的实用技巧。例如在查找文献时如何做到“点”“面”结合,保证文献查找的集中性和全面性,在阅读文献时如何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如何做好文献记录等;在文献综述的写作方面,作者充分讲解了如何组织以往研究文献,如何将“述”“评”有机结合等写作技巧。

最后,这是一部能让人看懂并学会的方法类教材。

第4篇

【关键词】 精神卫生;竞争行为;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B 848.6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0-0914-02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1],已在国外的资质优异教育领域取得极大的研究成果[2-6]。竞争就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胜负优劣的一种较量,竞争意识的强弱和竞争心的有无对个体的社会活动、行为习惯以及身心健康都有显著影响,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能否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7]。为探究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与个体竞争性的关系,笔者开展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关系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800名一~四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760份,男生307名,女生453名;平均年龄为19.89岁。

1.2 工具 (1)“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8],由李建伟等编制。调查前进行小样本初测,信、效度较好。该量表将完美主义心理分为6个特征,包括自省、高标准、担心错误、条理性、重要他人要求和完美期待,此次量表的克龙巴赫α系数均在0.70以上。(2)“竞争人格倾向量表”[9],由谢晓非等编制,包含过度竞争、自我成长与超越他人3个维度,信、效度良好,此次测量的信度为0.75。

1.3 统计方法 问卷的施测由笔者和心理系研究生、教师共同完成。全部数据由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竞争的状况 文、理科大学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女生在高标准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在担心错误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条理性上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地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文科生得分显著地高于理科生;在自省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则显著地高于乡镇学生。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竞争的各个因子为因变量,以完美主义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7个。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9%;高标准与条理性对竞争的自我成长因子有显著的回归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11.7%;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竞争的超越他人有显著预测效用,联合解释力达到25.7%。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文科生在完美期待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表明文科学生在行动前较理科学生更具有完美信念,更具有动机层面的“完美期待”,即完美动机更强,但对于完美期待的正负向作用应该辨证分析。相关研究认为,完美期待过强则易导致个体对自身行动的犹豫度提高,易致焦虑[10]。男生在高标准和担心错误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背负着更多的来自教师或家长的期望,因此,这种对于高标准的追求很可能是对权威他人期望的知觉,而对权威他人高标准的内化极可能造成个体对这种期望的辜负感的产生,这也是个体在担心错误因子上得分显著增高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应注意引导大学生追求适合自身情况的高标准,从而有效克服其担心错误心理,提高大学生做事的果断性。

“条理性”是个体对精确、秩序和条理的过分追求,男生、独生子女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女生和非独生子女,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相符合;但如果过度追求精确和条理,反而会由于太注重细节,过于谨慎而难以真正做到有条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非独生子女未必较独生子女更有条理。自省反映的是个体对自身的反思和内部调节,牵涉的是个体对自身思维的审度[11],女生思维缜密,感情较细腻,故较男生更容易自省;城市学生的自省度高于乡镇学生,可能的解释是与早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关联,城市学生更多地得到来自父母和师长的耐心而细致的批评、教育。上述变量在竞争心理的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竞争在校园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7]。

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过度竞争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表明造成个体“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就是个体对完美结果的期待和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性等的“错误”担心。因此,为避免“过度竞争”的有害影响,应从合理引导和调节“完美期待”等心理特征入手。自我成长反映的是个体关注自身成绩,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完美主义的核心特征“高标准”与“条理性”对其有显著的预测效用。超越因子主要是个体在与人比较时,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加优秀,完美主义的追求高标准、担心错误与完美期待对其有显著预测效用。

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有正面与负面之分[12]。如何正确疏导个体的竞争心理,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发挥,避免过度竞争而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需要相关教育人员深入探究。从上述完美主义各因子对竞争的显著预测效用可知,完美主义与竞争关系密切,与王敬群等[13-14]的理论研究一致。因此,从引导和梳理个体的完美主义心理着手,可以有效地调节和发挥个体积极的竞争心理,有利于个体健康成材。

4 参考文献

[1] FROST, LAHART R.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 Therap Res, 1990,14:449-468.

[2] SCHULER PA. Voices of perfectionism: Perfectionistic gifted adolescents in a rural middle school// STORRS CT.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1999:49-52.

[3] SILVERMAN LK. Perfection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world conference on gifted talented children. Hong Kong, 1995:101-103.

[4] ORANGE C. Gifted students and perfectionism. Roep Rev, 1997, 20:39-41.

[5] SCHULER PA. Perfectionism and gifted adolescents. J Second Gif Educ(Ⅱ), 2000, 6(4):183-196.

[6] KLINE BE, SHORT EB. Changes in emotional resilience: Gifted adolescent females. Roep Rev, 1991, 13 :118-121.

[7]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3-109.

[8] 李建伟,宋广文,王淑娟,等.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4):377-378.

[9] 谢晓非,余媛媛,陈曦.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心理学报,2006,38(1):116-125.

[10]李建伟,胡凌燕.中国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一).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07:465-466.

[11]李建伟,宋广文,李飞.中国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46-348.

[12]岑延远,聂衍刚.论个体竞争性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8(3):125-128.

[13]王敬群,梁宝勇,邵秀巧.完美主义研究综述.心理学探新,2005,25(93):69-73.

第5篇

定义

学术期刊(英语:academic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意义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学术期刊分类

学术期刊:、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双核心期刊。

内容分类

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档案、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出版类别有:综合性社科期刊,专业性人文期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中国期刊方阵

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左右。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

第6篇

[关键词] 学习动机 选课动机 影响因素

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人的需要、情感和意志,人的活动总是由某种需要、目的来引发的,选课行为自然也不例外。学生选课或是为休闲运动,或是兴趣所致,或是为提高自身水平、或是为以后就业等等,从根本上讲是满足自我精神的需要。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选课动机是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其中的,它是集合了人的动机、认知、情感、社会因素在内的高级认知过程,受能力、工作和社会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大学公选课学生选课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现将其综述如下:

一、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综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最初是由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所发动的,然后有机体就根据过去的经验或已形成的习惯确定他所要采取的行为的方向(定向)。也就是说,需要运用强化、惩罚等来加强、保持或削弱某种行为。学习行为也是这样,如果这次作业想得到高分,那么就要做得用心一点。行为主义者强调外部动机作用,例如,强调外部事件或来自外部的奖赏、强化的作用,而不大考虑学习本身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于教育工作时,强调分数、等级以及对学习的其他外部奖赏等。

认知派对动机作用的看法却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行为是人们对事件的理解作出反应,行为是由我们的思维来决定的,并不是简单地由我们能否得到奖赏或惩罚以及生理需要来决定的。由此可见,认知的观点强调的是内部的动机作用。例如,学习的满足或成就。人们有理解周围环境、自我决定、和周围世界达到平衡这样一种需要。在认知结构中,动机作用是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的,特别是对成败的分析,在动机作用的成就理论和归因理论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本主义在解释动机作用时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以及力求个人的生长或像马斯洛所称的自我实现。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动机作用的观点与许多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是趋于一致的,两者都强调内部的动机。

社会学习理论融合了行为派和认知派的观点,它们既考虑行为的结果,又考虑个人信念等的影响。如著名的期望理论强调,动机可被看作是两个主要因素的产物:个体达到目标的期望和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其中缺一个因素,都不能激起有效的个人行为。对动机作用的解释除了上述观点以外,还有本能论、生物需要论等,从有机体组织的需要出发,为保持体内平衡来解释动机。

二、关于参与动机的理论综述

1.能力动机论:Harter(1978)认为:“个体倾向在能力较强的领域表现所长,同时在表现中增进技能。如此一来,成功的表现就会带来自我效能和正面的情感,使得继续参与的动机增强。”因此个体之所以知觉到较强烈的自我效能和表现的控制,乃源于正面的情感和动机。一个高自我效能,且作内在、控制归因的人表现的会比较努力、愿意持续追求成就,而且容易感受较多正面的情绪。

2.成就动机取向理论:根据Maehr&Nicholls(1980)提出成就动机取向理论,认为个体动机主要来自以下三个目标导向:能力、工作和社会支持取向。能力导向的人努力表现以和他人进行比较;而工作导向的人以精熟为目标,以自我比较为评价标准;以社会支持为导向的人则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正面回馈。根据这个架构,Nicholls(1984)进一步探讨目标导向、知觉到的能力和工作难度之间的交互关系。Nihcol1s认为以能力为导向,且对于身体能力有高度知觉的人最倾向表现高度的参与和持续动机。

3.社会交换理论:Smith将Thibuat&Kellye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重新以认知--情感的模式加以架构。这个理论主张社会行为受到扩大正面经验和缩小负面经验的驱使。只要结果是个体想要的,行为便可能持续。

三、国外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英国的古达斯(Goudas&Biddle)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上课的内部动机的影响。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做出所有决定,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全班的学生进行集中指导,而不对学生单独进行指导;另外一种教学方式为区别方式,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有很多的自我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在课后进行内部动机的测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区别方式进行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内部动机水平。”

Biggs & Mooes 把学习动机分为四类:(1)外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什么”。这种动机是不稳定的。(2)社会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这种学习动机不是指向物质后果,而是指向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或情感的和谐。(3)成就动机,学生可能是因为期望通过和其他同学的竞争击败对手来提高自我,因此重视学习的价值。 (4)内部动机,学生学习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学习之外的什么东西令人感兴趣。

Houle(1961)在《心灵的探究》(The in quirking Mind)一书中所提出的三个因素类型论,即学习活动可分成三种动机类型:(1)目标取向:以学习作为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2)活动取向:参与学习是基于学习环境的意义,而与学习活动的目的或内容无关。(3)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Sheffield第一个对Houle的动机取向分类研究进行系统而广泛探讨的学者,他根据 Houle 的分类体系参考其他成人教育学者和有关的文献制定了一个量表,以实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他采用因素分析法抽出五个因素,分别是学习取向、活动欲望取向、个人目标取向、社会目标取向、活动需要取向。

心理学家 Bremnnaoibson、MargaretAndesrne、JohnNiehols 等人关于内部动机的研究表明(1994):“个体在全力以赴完成某一学习目标时都会表现出先天的学习动机。”同时表明,当个体不必担心失败,而且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或者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时,自然会以很高的热情投入。

四、国内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路海东在《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其中,学习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理成分。

梁丽萍等研究了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认为大学生对追求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而对于失败的种种焦虑和担忧较少,其消极的成就动机较弱。大学男生与女生在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逃避失败的倾向两个变量上均无差异。研究还发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高成就动机者较之低成就动机者在职业观和择业标准上表现出对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更为强烈的重视和关注。

鲁克成、李健荣、夏应春提出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如下特点:学习动机的产生受社会环境、教育过程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日臻完善、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呈现出多样性。

毛晋平认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如下:“(1)学习动机复杂多元,且极不稳定,学习目标迷惑不明;(2)学习动机、目标多指向近景性、直接性方面;(3)学习动机、内容多功利性和实惠性;(4)学习的成就动机强度呈中等水平”。

五、关于大学生选课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张志梅(2009)在《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一文中指出:从选课积极性看,越低年级对选课热情越高;任课老师、课程内容、从众心理、课程的开设时间、学分收费问题、修读年限和双学位问题都会对选课动机产生影响。

郭德侠(2009)在《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指出:高校公选课的内容、结构、管理等方面因素会影响学生选课,大部分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动机,通过公选课的学习达到了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以及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与修养的目的。但大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倾向,偏好于能为自己带来实用价值的课程。

纪滨、秦锋、马丽(2008)在《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的选课行为和心理受“选课时的感觉”、“所选课程与所学专业密切程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类型”等方面因素影响,并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马杰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定位与教学质量控制》一文中指出:要真正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公选课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途径之一,就要深入挖掘校内老师的潜力,开出能满足学生将来就业和走向社会的需求的课程,不断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舒醒(2005)在《大学生自由选课背景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一文中指出,大学生选课有两大特点:一是实用性,大学生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二是轻松性,这类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要么选择一些考试考核不严、教师管理较松的课程,要么选择一些学起来轻松、好玩、比较容易通过的课程。

杨靖、蔡明(2009)在《湖北经济学院公共选修课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一文中认为公选课学校要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结构。

吴自力(2008)在《对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制应用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发展个性,陶冶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思维水平。这些是大学生选课的重要动机。

参考文献:

(1)栾伟元,《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项提高课学生的选课动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薇薇,《动机理论在高校两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维亚,《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5期

(4)吕陌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

(5)郝云鹏,《高等师范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3期

(6)张志梅,《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7)郭德侠,《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6期

(8)纪滨、秦锋、马丽,《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9)舒醒,《大学生自由选课背景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7篇

理论学习对教师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一般学校组织的理论学都枯燥乏味。《人民教育》(2007年第10期)刊载了朱圣燧等老师介绍的一项旨在摆脱理论学习的枯燥性的校本教研策划。笔者初读时,的确为其学习机制的“新意”所动,然而联系实践细细品读之余却心生疑惑:如此学习未必不枯燥。

朱老师在文中谈到,本次校本培训的创新之处是“基于教师需要”,选择的书籍是《教师实用心理学》(一本心理学专著)。笔者认为:根据一般教师的“文体感”和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在理论学习之初应以教育故事和教学课例类读物为首选,一线教师的理论文章或著作也较受教师欢迎。顾冷沅教授领衔的“以课例为载体促进教师发展”的课题以及时下流行的教育叙事研究得到教师的认同便是明证。朱老师所在学校尚停留在“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反映理论学习太枯燥,不是听不懂就是听了也没用”(朱文)这样理论学习氛围淡薄的阶段,一开始即选择心理学专著作为教师理论学习的载体,并未充分考虑教师选择读物的个性心理需要,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朱老师文中所介绍的该校理论学习的整个过程也难免枯燥之处。首先,学习周期长。该培训是“组织教师自学。每章确定3名重点研读员(全书12章共安排36个重点研读员),学校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如果一学期集中学习4次的话,那么一本《教师实用心理学》的学习将历时近三个学期,试想,无论是发言者还是听众能有几人将对一本书的学习激情保持近一年半之久?虽然在培训活动中超过半数的教师一跃成为“培训同事的教员”,然而这样的机会在一年半中仅一次而已,再强烈的参与热情与竞争意识也会在漫长的等待中消失殆尽。其次,重点研读员辅导发言的学习机制未必不枯燥。在这所还未完全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的学校,研读者对专业性偏强的心理学理论的整体把握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面对别人的提问与质疑的临场应变能力良莠不齐,每次3个研读员共计45分钟的发言及后面的现场互动、领导点评、专家综述,难保不陷入言者昭昭而听者昏昏的境地。最后,阅后“重负”使教师远离了自由阅读的快乐。哲人萨特在《为何写作》中一再强调:“阅读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梦。”教师作为本次培训活动的参与主体原本应有一个自由、快乐、坦然的阅读之“梦”,但却无奈重负累累:一要读后“脱稿谈15分钟”的“有整体把握性与概括性的”、“有一两个角度谈得深刻的”、“对今后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体会,二要在发表意见后接受现场教师的提问,三要面对学校领导或专家难免尖锐的质问、或褒或贬的点评,四要完成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小作业”。教师背负如此繁重的阅读负担,面对如此单一的学习组织形式――“每个学习单元均包括自学一自辅一质疑一点评”四个环节,其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曾说,读书是为谋心而非谋生。我们反观热爱阅读的人的读书历程,最初大抵是缘于读物引发了自己的兴趣,是为“谋心”而读。如今学校管理者组织理论学习的目标和朱老师等人的目标大抵一致――运用理论改进实践。这种带有某种直接功利性和实用性的阅读,使得许多教师视理论学习为良途。

行文至此,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时关于教师读书的话题远不如现在“热”,我所在的山区小学的几位同事都是“厌书一族”。在每天大家都没课的时候,时任教务主任的我就会播放一曲曲舒缓、优雅的轻音乐,每人泡上一杯山茶,在温馨愉悦、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我和他们聊我所读的杂志上刊载的一个个精彩的教育教学案例,末了,根据每人的阅读水平、口味向其推荐相应文章。就这样,在茶香中书香渐渐弥漫开来;就这样,这几位同事便在不经意间被我“和平演变”为手不释卷的“书虫”。在我看来,时下有些学校组织的气氛宽松甚至略显散漫的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等理论学习形式很值得借鉴。萨特有句名言“书不像工具,它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手段,它所献身的目的就是读者的自由。”相信唯有“读者的自由”,方能使理论学习真正走出无奈、走出重负、走出枯燥。

第8篇

关键词: 平衡化 皮亚杰 综述

一、引言

平衡化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个体认识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在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中有着头等重要的地位。因此,近年来关于平衡化的研究逐年增多,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为了清楚地了解这些研究和成果,我们在认真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有关平衡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藉此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关于平衡化的研究。

二、平衡化概念的提出

关于平衡化概念的提出,皮亚杰说:“发展的三个古典性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的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作用。最后两个因素不能解说发展的连续性的性质,第一个因素本身也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因为智慧的发展不包含一种遗传程序的因素,如同本能依据的因素一样。因此,为了协调以上三个因素,我们将要增加第四个因素,这就是平衡化或自动调节。”[1]关于这段说明,我国学者丁芳、熊哲宏、王锡伟、石向实、寇德婷等认为皮亚杰在这里不仅提出了平衡化的概念,而且给出了提出理由,即皮亚杰是在驳斥和批评传统认识论关于影响认识形成的三种因素时提出的。[2―5]

三、平衡化的本质

关于平衡化的本质,我国学者陈英和、张向葵、刘秀丽、谢小良、邹黎华等认为平衡化是: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于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不能够与环境适应时就是认知不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与环境相适应时就达到认知的平衡;另外平衡还是一种动态过程,包含着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6―9]美国学者约翰・桑切克和阿特金森认为平衡化是为一种机制,用于解释儿童如何从一个思维阶段向下一个思维阶段进行转换。[10―11]我国学者张景焕和美国学者Anita Woolfolk、Jeanne Ellis Ormrod等认为平衡化是认知结构(认知图式)与环境需要之间达成的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与环境相适应时就达到认知平衡,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或图式不能够与环境适应时就是不平衡。[13―14]我国学者唐卫海、刘希萍、孔凡哲、曾峥、吕世荣、周伟群、王志元、陈晓西,美国学者M.P.德里斯科尔、理查德・D.帕森斯,新加坡学者陈允成等认为所谓平衡化即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正是同化顺应之间的不断失衡、再平衡促使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15―20]王之璋则认为平衡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平衡化是认知建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协调或适应的状态和关系;(2)平衡化又是主客体相互适应的过程,其中,同化和顺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主体客体协调适应了,那就达到了认知平衡化,反之,就是不平衡;(3)平衡化是一种调节机制。皮亚杰把平衡化作为建构主义的内部机制……皮亚杰的平衡化概念除了稳定性与变动性以外,还具有补偿性和主动性的特点。这种补偿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就是上面他所说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可见,皮亚杰把平衡化作为主体自我调节活动的同义语。[21]

四、平衡化的特征

皮亚杰非常重视对平衡化特征的研究,他在著作《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说:“首先,稳定性是平衡化所具有的一个特征……其次,每一个系统都是受到外界干扰的,而这种干扰往往会改变这个系统……最后,我们要强调的平衡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我们的所谓平衡化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实质上是一个主动的过程。”[22]

我国学者王之璋研究了皮亚杰提出的平衡化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第一个特点是平衡化的建构性吸取了康德的合理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认识建构理论。……皮亚杰的平衡观十分强调结构的平衡化。……第二个特点是平衡化的矛盾性。……第三个特点是平衡化的主体调节性。”[21]

五、平衡化的模式

关于平衡化的模式,皮亚杰指出:“平衡化的模式可以在动力学、热力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测验学方面有不同的术语,我们只讨论三种曾经应用于和可以应用于心理学的模式:第一种是关于场力的模式,这种平衡化模式的定义是力的全部均衡(失力代数和是零)……第二种是盖率论的模式,……在神经上对较小的补偿的适应和对较复杂刺激的新适应所显现出来的平衡化过程。……这种心理模式应为心理学所保持而转变成为一种分化的活动。第三种模式是在外部干扰和主体活动之间的补偿作用所达到的那种平衡化的模式。”[22]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从根本上讲,处于平衡化状态的系统,就作用于这个系统的力或在系统之内的力来说,是具有某种均衡或稳定的系统。平衡化过程涉及到采用由主体所做出的连续的策略,以至采用一种策略的结果增加了他采用下一种策略的可能性,直到他达到最后的策略,成功的建立起比先前的任何一种策略所取得的平衡化都更稳定和更持久的认知的平衡化。”[11]

六、平衡化的水平

前苏联学者奥布霍娃认为平衡化有六种水平:“1.平衡化起初只把遗传和运动结合起来,这是第一种水平,即反射水平;2.把习得的知觉和技能结合起来,这是第二种水平,即知觉水平的平衡化;3.是在能重新找到消失的客体连续运动之间建立平衡化,这是第三种水平,即感知运动水平;4.在运动之间建立平衡化,不过这些运动是可预见性的运动,这是第四种水平,即直觉水平;5.进一步的平衡化是控制预见本身,这是第五种水平,即具体运演水平;6.平衡化控制过去所做的或能够做到的全部可能有的动作,这是最后的第六种水平,即形式运演水平。”[23]

七、平衡化的阶段

关于平衡化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皮亚杰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指出,皮亚杰只是给出了有关平衡化阶段的一点看法,他说:“当我提到平衡化,一点都不意味着认识机能能够达到一种固定的状态。获得平衡化是受限的和受约束的,并且有一个超过已获得的平衡化去达到更好平衡化的倾向。……简单的说,这就是持续的追求更好的平衡化。”[1]

我国学者陈英和、张向葵、刘秀丽、谢小良、邹黎华、孔凡哲、曾峥等认为平衡化的阶段主要有三个:(1)童满足自己现有的认知模式,处于暂时的平衡化状态;(2)儿童意识到自己现存的认知模式具有不足的地方,因此而产生了不满足感,平衡化状态被打破;(3)克服了原有认知模式中的不足,发展起了一种更有效的、更成熟的新的认知模式,又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化状态。[6―10]

八、皮亚杰平衡化概念研究现状的评述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皮亚杰的理论就是主客体平衡化的理论,平衡化是他解释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目前关于皮亚杰的研究有很多,但关于他的平衡化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由上可以看出,在关于平衡化的研究中,当前学者们涉及的方面主要有平衡化概念的提出、平衡化的性质、平衡化的特征、平衡化的模式、平衡化的水平及平衡化的阶段划分六个方面。而其他的一些方面没人涉及,比如平衡化的方法、平衡化的机制、平衡化的调控、平衡化的内部过程等。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多数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少和简单,只有关于平衡化的本质的研究相对较多和相对较为深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很明显这些观点又是不统一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这也说明在平衡化的本质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另外,纵观当前研究,现有的研究都比较注重思辨,缺少实证研究,因此,当前这些研究结论的准确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还有,将平衡化与具体知识内容(比如数学)或具体个体(比如中学生)结合起来的研究当前还没有。其实这应当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更为细致和深入,无疑是对皮亚杰平衡化问题研究的深入探讨。更有意义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将对学校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平衡化问题[A].左仁侠,李其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42-144.

[2]丁芳,熊哲宏.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的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06.

[3]王锡伟.试析皮亚杰的平衡化概念[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6-30

[4]石向实.论发生认识论的平衡概念[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4-18.

[5]寇德婷.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研究和认识[D].云南师范大学,2006:13.

[6]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60-63.

[7]张向葵,刘秀丽.发展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9-70.

[8]谢小良.认知发展与数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0.13.

[9]邹黎华.“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6.13.

[10]约翰・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9.

[11]阿特金森著.熊哲宏译.皮亚杰的平衡模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26-29.

[12]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2.

[13]Anita Woolfolk著.何先友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1-33.

[14]Jeanne Ellis Ormrod著.彭运石,彭舜译.教育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26-27.

[15]唐卫海,刘希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3-34.

[16]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54.

[17]吕世荣,周伟群.试析皮亚杰的主体认知结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34.

[18]王志元,陈晓西.智慧的本质和机制[J].当代自然科学与哲学,1983,(3).

[19]M.P.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教育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8.

[20]陈允成,理查德・D.帕森斯著.何洁,徐琳,夏霖译.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2.

[21]王之璋.试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平衡观[J].社会科学辑刊,1985,(6):17-20.

第9篇

关键词: 景观色彩;景观规划;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

中图分类号:TH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53-01

0 引言

景观空间源于生存需求,发展于自身特色。目前各地的城市建设欣欣向荣,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城市在塑造城市独特形象上费尽心思。景观形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视觉是第一要素[1]。色彩是附着于实体之上,体现实体功能、塑造实体形象的一种手段,因此景观设计免不了要考虑色彩的选取与搭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的跨文化传播,源于人类共同特征产生的文化同一性和源于千差万别的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的文化差异性,这两种相互交织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地域文化景观更加注重于特定地理范围内的文化差异性造就的景观特质。这就进一步需要将不同地理范围内的文化视觉特征进行提取设计。

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 色彩学 色彩学的这个部分涉及生理学、感知心理学,并且大量运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色彩会因不同观者、不同条件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引发出色感(冷暖感、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兴奋感等,由此可将色彩划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倾向)、对色彩的好恶(包括对单色或复色、不同色调的好恶)、色彩的意义(象征性、表情性等)、色听现象(即联觉)等问题。简言之,这部分主要研究在特定条件下色彩与观者的感受、情感的关系,它是以个性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的。

1.2 景观色彩体系 景观环境是一种更趋于自然,更多提取自然色彩的存在形式。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城市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都包含城市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景观,但城市景观色彩涉及的范围比城市色彩要广,城市色彩只是强调城市外部空间中的景观,而城市景观色彩则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由于城市景观概念既可以指整个城市整体风貌,也可以指城市中的具体景物,因此“城市景观色彩”所指代的内容则可从反映整个城市色彩面貌的“城市色彩”概念到反映具体城市景物的色彩,即从抽象到具体,涉及宏观与微观,有一定的层次性[2]。

2 景观色彩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色彩属于心理与视觉艺术感受,景观色彩组合也应满足视觉与心理需求为原则。即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满足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性,色彩分区原则性。虽然视觉与心理感受有着不断变化更新发展的不稳定性,但是它也有相对稳定的方面。视觉需求相对稳定的一面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即这种观念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不易变更。另一方面,在景观色彩的组合时,也应注意到视觉与心理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一特点,以求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顺应时代要求。

进行景观设计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在城市色彩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今天,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和社会负担同时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城市色彩景观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之所在[3]。

3 景观文化中色彩提取与塑造的手段

3.1 研究区域景观概况 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基址位于泾渭新区南部,秦汉大道东侧,兰池大道北侧。北依五陵塬,南滨渭河生态景观带。向南通过横桥可达长安城。东西两侧为渭北商务发展带。是泾渭新区乃至整个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核心区。

地块内绿化状况良好,大面积的农耕用地视线通透,秦宫墙遗址内有一定数量的绿化种植和林地。散布多个村庄,乡土风味浓厚,但风格特色多样。

3.2 总体形象建构 在规划设计中,协调景观风貌之间的关系,并与规划分区结构相一致,重点突出遗址风貌景观,保留自然风貌景观。景观规划目标:①推进发展,刺激增长,依托秦咸阳宫遗址,打造极富秦风秦韵的特色商区。②多元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休闲娱乐地带,营建促进和谐交往的动感空间。③重建滨水生态系统,构件泾渭新区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④保护和展示秦咸阳宫遗址,塑造泾渭新区大秦文化形象,形成大秦文化品牌。

3.3 研究区域景观色彩提取与塑造 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色彩提取方式主要以借鉴和概括为手法,收集大量秦文化遗存的文物典籍等进行归纳,最终选定凸显大秦气势的黑色与深灰色为主色调,饰以深红与暗金色,借以挖掘代表秦风文化的色彩内涵,直观地表达出规划思想有的人文精神。秦代文化中的黑色是大量典籍中出现描述的色彩,此处的黑色不仅受到美学因素的影响,还深深地打上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烙印,进而延伸出鲜明的等级意义。

在夜景模式上顺型起光,用不同造型和色彩的光环境打造大秦盛世的繁荣景象。并在不同的分区采取不同的色光环境,同时强调当时“国”和“城”的概念,将色彩,灯光,形体,流线有机的融合。

4 结语

景观色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色彩还饱含着城市丰富动人的文化情怀,对色彩主题的确定和恰当运用,可以使景观既有整体美感又散发个性魅力,把城市景观渲染成高质量的艺术环境[4]。景观色彩的提取塑造研究为今后的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提供有益的根据和参考,本文只是对此进行了一个实践性研究,在今后的多个课题和项目中仍需进一步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柳.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2]卢春霞.城市建设中的色彩问题一对扬州城市色彩的考察与思考[D] 南京艺术学院学位论文,2001.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项目反应理论,计算机自适应考试

1.引言

项目反应理论(IRT)又称“潜在特质”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初正式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快速发展。IRT较经典测量理论来讲,样本独立,可反复测量,又因为理论框架科学,应用范围广泛,是我国测量领域的热点。计算机自适应测量(CAT)是在项目反应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验形式。它不同于纸币测验,是以计算机为手段,测验试题的呈现和被试的作答是通过计算机完成,它又不同于一般计算机化测量,而是因人而异选题,根据被试能力水平自动选择试题,及时了解被试能力水平。

2.国内应用研究综述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老师是自适应考试的先驱,她首先把IRT引入国内。江西师大“题库理论”组,编写《考生智能水平的自适应测验》时指出:自适应考试可以在不损害测验的信效度前提下,减少试题题量,缩短测验,提高测验效率。国内最早关于编制自适应测验的文献是出自江西师大。他们编制的高中数学水平测验,用于考察高中毕业生的数学智能水平。江西师大这个课题组还编制了参数估计程序和自适应考试程序。

在计算机适应测验选题策略上,2011毛秀珍,辛涛撰了全面探讨,选题策略是CAT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策略信效度,效率等。有人在Science发表文章主张谨慎CAT高风险,原因是频繁使用质量较好的项目,会因为被试“分享”而削弱了测验的效率,针对传统的选题策略不足,2012罗芬、丁树良、王晓庆提出了利用区间估计思想,将两级评分推广到多级评分以改进最大信息量选题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测验长度,极大降低项目曝光率。制定高效并且安全的选题策略是CAT追求的目标,2011程小扬、丁树良、严深海、朱隆尹针对极大项信息量准则(MIC)和a分层法选题策略的优缺点,对0-1评分下的CAT引入曝光因子的选题策略。

在我国自适应测试的计算机软件还是比较少,九十年代开始,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一直致力于项目反应理论的研究与开发。目前IRT已成功应用于CET分数等值处理过程了,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题库也在建设和完善中。

3.国外研究

国外对于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研究较早,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是从比奈的智力测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1年,Lord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美国军方在80年代开始应用计算机自适应系统CAST(TheComputerizedAdaptiveScreenTest)。如今在美国,CAT己经用于教育测试、职业测量、人事评测等领域:GRE(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考试、TOFEL测试、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入学测试GMAT(GraduateforManagementandAdministrationTest)以及全美护士国家委员会资格测试(NurseNationalCommitteeLicenseTest)等都己经采用了CAT测试方式。日本的职称英语测试系统CASEC是普遍使用的系统,遍布于各大公司,教育部门和政府机构。通常CASEC测试题目不足30个,就能让测试的结果达到90%以上,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也节约了测试时间。在欧美许多国家,CAT已成为教育测试职业测试和认证测试的主要形式。微软的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测试也采用了这一种形式。

总体来说,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在美国起步早,发展快,国外部分权威资格认证考试都逐步采用计算机自适应考试。

4.研究总结与展望

CAT相对传统的纸笔测验,可以施测较少项目就准确测量被试特质,极大提高测验效率。目前国内较多研究集中于CAT的选题策略上,由于测验的精度和安全性相互制约,如何比较,选择最优项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提高选题策略的综合表现、深入探讨多级评分项目和认知诊断。

我国引进国外IRT先进理论,坚持独立创新,应用发展较快,但由于受IRT理论模型的局限性和我国传统测试方式、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IRT理论模型的自适应测试在我国实际教学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克服IRT理论模型的局限性,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种具有较好性能和实际可操作性的自适应测试方法。也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罗芬,丁树良,王晓庆,多级评分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动态综合选题策略,心理学报.2012

2 毛秀珍,辛涛,计算机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

3 程小扬,丁树良,严深海,朱隆尹,引入曝光因子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心理学报.2011

4 唐小娟,丁树良,俞宗火,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在认知诊断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12

5 林健,闰华,武兵,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理论分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5(2):222一223

6 曾彦钧, 张雅媛, 郭伯臣.基于知识结构之适性诊断测验系统的防猜选题策略.测验统计年刊.2006

第11篇

1.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基础,也是公认的难点。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此而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到了90年代逐渐受到重视并在教与学各方面的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2000年之后的汉字教学研究又升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所讨论的时间范围是2000年至2012年12月(包括2000年)。本文搜集研究成果的方法是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对外汉字”为关键字进行精确匹配查询;共查询到186篇论文,经过仔细的辨别审查,共有179篇符合内容要求的论文成果。在综合考量各大刊物学术含量与科学性的基础上,共甄别筛选出57篇学术论文作为本文分类综述的内容和依据。

2.成果述评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教学行为产生都是由三个关键要素(教学者、学习者、教学内容)和两个基本的过程(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构成。教学的研究也大致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对外汉字的教学者指从事对外汉字教学的教师,学习者指母语非汉语语言的学生,教学内容也就是汉字(包括汉字的识读与书写)。与20世纪相比,在这五个方面上,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尝试和探索,从而使对外汉字教学的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1教学者――提高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对外汉字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学科素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本领,因此在如何培养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水平专业教师的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洪、洪云(2011)《关于对外汉字教学课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2.2学习者――留学生主体差异的研究

学习者的主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越来越集中,主要包括对学生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的研究。

2.2.1强调区分“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文化背景

如史迹(2012)《论欧美学生的汉字认知与汉字应用》、张秋红、陈鹤(2011)《浅谈地方高校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初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设计》。

2.2.2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

随着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和应用,对外汉字教学也开始将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迁移到研究之中,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如王建勤、赵金铭(2005)《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模拟研究――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汉字习得模型》。

2.3教学内容――汉字本体的研究

对外汉字的教学内容是汉字。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是指汉字的本体研究,通过对汉字本身特点的把握,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如李宝贵(2004)《对外汉字教学与汉字规范问题》、沙宗元(2011)《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独体字及其构字状况分析》。

2.3.1本体研究重点之一:对规范性标准用字的多方面考察

汉字本体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等规范性标准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等高频字表所选用的汉字基础上进行的。如上文提到的沙宗元(2011)《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独体字及其构字状况分析》。另外还有王晓光(2002)《在甲级字解析基础上的对外汉字教学构想》、陈建萍(2008)《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支点’――以汉语水平等级大纲甲级字解析谈‘支点字’构建》。

2.3.2本体研究重点之二:对汉字主体――形声字的考察

形声字作为汉字的主体,自然也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点,这也由此导致了学界对形声字研究的热切。如万业馨(2000)《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李蕊(200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

2.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研究主要指教学原则、方法及策略等的研究。

2.4.1教学原则

2.4.1.1意识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田艳(2009)《关于对外汉字教学层次性原则的思考》、潘先军(2005)《论对外汉字教学的层次性》。

2.4.1.2字词关系的处理。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基本单位采取“字本位”还是“词本位”的指导原则的争论一直比较受关注。最近,施正宇等学者在字词关系的处理问题上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运用认知规律和心理学以及传统的文字学原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字词的联系上找方法。如施正宇(2008)《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

2.4.1.3认写关系的处理。针对传统的“认写同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学者们主张“认写分流”。如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李蕊、叶彬彬(2012)《语文分进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初探》。

2.4.2教学方法和策略

2.4.2.1笔划教学。如王汉卫、苏印霞《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划》,何洪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笔划组合方式辨字”问题》。

2.4.2.2部件教学。如殷凌燕(2004)《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梁彦民(2004)《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曹婧一(2011)《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2.4.2.3偏旁教学。如李大遂(2002)《简论偏旁和偏旁教学》。

2.4.2.4运用汉字理据性及系联法教学。①现代汉字理据性教学法。如李宝贵(2005)《汉字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赵妍(2006)《现代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姚敏(2011)在《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②系联教学法。系联法汉字教学是在汉字理据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汉字理据性理论的进一步发挥和利用。它是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都有理据可循的前提下,进一步将声符和形符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起来进行系联,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汉字。如杜丽荣(2004)《“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李蕊(2009)《汉字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

2.4.2.5其他方法和策略。这一阶段的学者还提出了其他方法和策略,如潘先军(2000)的《汉字计算机输入与对外汉字教学》、黄雪梅(2004)的《关于联想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构想》、李香平(2006)的《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新说文解字”评述》。

以上方法和策略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与排它,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其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也可以仅仅使用某几种,同时在汉字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取某一种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法,其他作为辅助教学法。

2.5学习过程

从对教师主体的研究扩展到对学生主体的研究,从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关注扩展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有认知心理学、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学生学习习得因素的研究和偏误分析研究。

2.5.1影响学生习得因素研究。如王骏(2009)《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研究》。

2.5.2偏误分析研究。如张晓涛(2005)《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汉字认读偏误及对策研究》。

3.结语

十余年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而且很多学者能够在做好汉字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时展紧密联系,推陈出新,抓住学术前沿问题,借用认知心理学、中介语等理论,使研究的对象更广泛,内容更细致,成果更深入。除此之外,科学实验的比重增多:很多研究都是在提出假设的前提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了空泛的猜想,也使得研究成果更加科学、精准、有说服力。在看到这些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相对于词汇、语法等研究来说悬殊太多。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几年、十几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能够有更蓬勃的发展势头,并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41-48.

[2]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回顾与展望[J].渤海大学学报,2007,(2):58-62.

[3]潘先军.近四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J].汉字文化,2003,(3):58-62.

第12篇

【关键词】身份建构研究 哲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 语言学界

身份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身份研究已成为人文社科的热门话题,来自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身份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颠覆了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的思想,同时也为身份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产生于有关认识论问题的探讨。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任务是认识事物本身,认识独立于人们思想存在的本体世界。如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绝对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都崇尚“真理主义”,希望通过理性思维找到能够回答世间一切问题的道理。而建构主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本体世界不可能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人们也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古希腊时期建构主义已有萌芽,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维科,但真正使建构主义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对“人是认识主体”的强调、黑格尔的“历史性建构主义观”、马克思“生产实践与建构主义的结合”以及近现代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建构的文化历史观”、库恩“社会协商的知识观”以及福柯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极大地推M了建构主义的发展[1]。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不存在事物唯一的本质,所有的东西都是建构的,而进行社会建构即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互动实现的,其中语言起到了媒介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即主客体互动才会产生社会意义,因此主客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与实证主义的主客二分、相互对立的观点也是完全相反的。

建构主义发展过程中引进了身份这个社会性因素。亚历山大・温特第一次系统地对身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但也有学者批判他忽视了互动过程中语言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建构论主张社会建构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媒介和工具,更是与思维相关的独立存在的范畴,而身份则是通过彼此叙述而产生的主体间认同,是社会语言建构的结果,同时身份也需要通过语言来维持和发展[2]。

二、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身份建构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身份建构进行的研究[3],主要包括三种路径。

(一)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

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基于“微群体实验范式”的实验,Tajfel提出社会身份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歧视。他认为社会个体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由三个过程组成: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之后Tuner和Hogg等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三种形式存在:人类是自我的最高水平、内群体―外群体的中间水平和处于低级的个人自我分类。

(二)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

20世纪60年代末,Stryker在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和James的自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身份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层面的自我之间存在联系。多层面的自我中最容易被激活,从而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称为身份凸显。不同情境中某种身份的凸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决定的。

(三)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Simon(2004年)的身份自我方位模式[4]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的结合。他认为自我包含个人属性和自我特征,包括个人品性、能力、外表特征、行为特征、社会角色等一些可操作的具体层面。这几个主要属性体现了身份本质上具有认知性和社会性。

(四)其后发展

之后学者主要关注多重身份及身份确认。学者们(McCall etc.)通过研究发现多重身份有益自我健康,但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受到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身份确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身份不能被确认时,个体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情绪的种类由身份种类决定,强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身份确认失败的后果可能会改变身份。

三、语言学界对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在成员分类分析研究中,Sacks(1992)通过经典的例子“The baby cried. The mommy picked it up.”说明了类别的重要性。他将身份看作是展示隶属于某个社会类别成员的特征,指出个体的多重身份是存在的,但重点是从多重身份别挑选出来的某个身份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社会类别的特点以及实际言语互动中达到的目的。

(二)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5]领域中,变异研究始于1960年末Labov等人对语言使用异质性的考察,认为语言变异与社会阶层、性别等社会变量是本质对应的关系;言语社区理论中Bloomfield等指出言语社区内部具有同一性,不同言语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由Lave和Wenger提出的实践社区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身份的构建;戈夫曼和拉波夫认为人们通过叙事来进行身份的建构,叙事语篇的风格、方式等都会体现叙事者身份建构的某些层面;其他角度的研究还包括语言选择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语言身份分析的原则等。

(三)经典语用学理论

相关语用学理论并没有直接涉及身份和身份建构研究,却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交际主体身份的思想。例如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理性的社会人才可以实施某一具体行为;Brown和Levinson认为礼貌就是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面子保全理论首先假定参加交际活动的都是典型人。这里的典型人就是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即社会集团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其他的语用学理论,如Horn的语用分工原则和Levinson会话含义原则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身份的存在与作用,假定交际主体是理性的社会人。

学界从语用的角度来考察身份,大部分关注的都是语用身份。例如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语言选择,语言使用者根据语境需要动态选择语言结构以达到交际目的。这里的“选择”包括语言的三个重要概念: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借用顺应理论考察语用身份的代表学者是袁周敏,他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包括医药咨询顾问、自称语、医疗咨询会话以及语用身份建构的动态顺应性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这方面的研究有研究生双语写作项目中职业身份建构、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建构、个人简介程式化语言中作者身份、情态与法官身份、英语学术语篇的情态与语用身份建构等。

(四)近年发展

一是2007年《语用学杂志》第39卷第4期做了题为“Identity Perspective on Face and (Im)Politeness”的特别专题,探讨身份、面子与(不)礼貌之间的内在关系,涉及多种身份。二是国际语用学大会越来越重视身份研究。2007年第十届、2009年第十一届和2011年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会逐渐使得身份的语用学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6]。

(五)目前内外语言与身份建构研究代表人物及成果[7]

目前国内外语言与身份建构研究包括日常话语研究、机构话语研究、学术话语研究、CMC环境下的身份研究,其中机构话语研究包括法庭话语、新闻语篇、商业话语研究等。这些研究涉及法官身份、庭审中总统演讲身份、新闻叙事身份建构、新闻报道文化身份、教师身份建构、专家身份、学生身份、学术论文作者身份、网上个人身份、微博身份等。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身份研究具体包括国家身份、种族身份、地域身份、政治身份、组织身份、性别身份、女性身份、工作场合身份、大学生身份、文学作品中的身份、权利与主体身份、研讨会身份等。

四、小结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身份以及身份建构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关于身份的某些层面达成共识。例如身份的定义,持本质主义身份观的学者认为身份是根本性的、持久性的自我,身份是预先存在的,是一种个体或社会属性,可以作为标准去衡量其他东西;持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则主张多重身份的存在,身份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而是通过话语在线建构的,因此其过程更为重要。

二是目前身份的理论研究众多。例如社会身份理论、自我分类理论、身份理论、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成员分类分析、身份的交际理论、言语社区理论、实践社区理论、顺应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推进了身份的相关研究。

三是身份的实证研究成果突出。身份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身份实证研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到国家身份、政治身份、种族身份、地域身份、组织身份,小到法官身份、教师身份、个人身份、女性身份、论文作者身份等都可能是学者们进行身份研究的对象。

但是从以上各个学科对身份的理解,各种理论对身份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的身份研究整体比较松散和片面,尤其理论与实证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没有实证支撑的理论研究终究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证研究终究空洞盲目。目前的研究未能平衡好理论和实证的关系,因此我们亟待建立一套系统的、稳定的、整合的模式来进行身份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奎明,苏娜.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的渊源探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1):46-49.

[2]季玲.重新思考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6):75-92.

[3]袁周敏.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外语学刊,2011(04):77-81.

[4]Spencer-Oatey, H. Theories of identity and the analysis of fac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39): 639-656.

[5]谷小娟,李艺.语言与身份建构:相关文献回顾[J].外语学刊,2007(06):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