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17:5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保档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城乡低保档案建立与管理的重要性
低保档案即各级民政部门在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它在低保工作持续发展和低保动态管理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低保档案真实记录了低保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情况,反映了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真实的生活状况,是决策低保资金发放的重要依据,也是低保工作的基础,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家庭的扶助。
不仅如此,低保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对于后期相关工作的展开及推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低保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低保主要是针对因疾病、残疾、劳动能力丧失或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等原因而造成的常年处于生活困难状态的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工作细则都需要逐步来落实,很多管理规则也需要逐步来完善,而这些工作的展开都有赖于低保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低保档案能够很好的为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是改革传统社会救济方式的需要,是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的基础。
2 城乡低保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偏见
城乡低保档案建立与管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通过对档案的搜集、整理、分类、保存等一系列工作的完成能够让很多珍贵的资料得以保存,从而为相关历史留下凭证。在实际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很多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偏见,很多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枯燥乏味,没有挑战性没有价值,这样的思想意识下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工作不积极,并且经常会造成工作中的小差错。这种现状十分普遍,然而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反思。此外,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认知范畴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管理人员辛勤的劳动与付出得不到应有的认同与赞许,这也很大程度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让这种偏见进一步在他们心里深化。
2.2 档案收集欠齐全过程
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够很好的完成档案收集工作,只有从各方将有效资源汇集起来才能够从中提取更为珍贵的资源,从而进入后期的整理归档及一系列档案管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在低保申请、审批、发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都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对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档案收集欠齐全的状况,这不仅会导致无法搜集到有效资源,也为后续工作的进行留下障碍。档案收集的齐全与否对于整个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前期的收集工作无法落实,后期的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尽快做出改善的。
2.3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完成的质量,档案管理是一项庞杂而系统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辅助,也需要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都很局限,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在认识上就存在偏差,他们通常会觉得档案管理工作繁琐复杂并且不太重要,如果抱有这样的心理将会很难让实际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良好实施。此外,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自身的工作水平及工作态度也不够,这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多障碍,经常会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
3 如何规范、完善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
3.1 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想要让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为规范与完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档案管理意识。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从社会层面而言要提升社会整体的档案管理意识,只有大家都认识到并且认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国家才会有更多的资源及扶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这会让实际工作更容易展开;此外,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要让他们领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这份看似乏味的工作其实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为低保的申请、审批、发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某种程度上这份工作在改变着部分人的生活,只有让档案管理人员从思想层面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才会使得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更投入、更认真。
3.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档案管理工作落实的程度与质量,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由于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够而造成的各类问题,因此,想要规范、完善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开始。一方面,在后续的管理人员的招收上可以设置更高的门槛,那些具备系统而完善的专业知识并且有相从业经验的人才是人才首选,另一方面,对于已有职工要更多的展开学习培训,这不仅能够巩固与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过程中也能让工作人员间就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这不仅是一种很有效的交流,也能够让很多棘手的问题更好的得以解决。
3.3 做好文书处理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文书处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各类资料及文书只有做好有效的处理工作才能够让后续的档案管理过程更容易展开。文书处理应当按照相应的流程执行,首先对于新收集的资料需要做好文书的登记,这个过程能够很好的为文书留下记录,随后应当做好文书的收发及分发,这是将文书进行整理归档的过程,最后需要做的是文书的拟办与批办,这是让相关人员对于部分收文的办理提出意见,从而供领导参考,最后相关领导或负责人会就文书提出批示性意见的过程。整个文书处理过程是有较为严密的执行流程的,工作人员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章程来具体执行,文书处理工作才能更好的被落实。
3.4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想要让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为规范与完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计算机及互联网的使用深入到各行各业,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借助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帮助,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信息一体化能够让各个相关部门实现联结,这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也能够更迅速的解决档案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如果能够建设信息化数据库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档案保存的空间,这也让很多档案的保存更为有效。因此,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语
城乡低保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有很实际的意义与价值的,然而在工作展开中仍然存在各类问题,想要规范、完善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相关方面做出积极改善。首先,要加强档案管理意识,这是提升工作质量的根本所在。同时,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且做好文书处理,这样才能让工作质量更高。此外,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让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徐娟娟;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刘彩霞;城市低保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众商务;2009年06期.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永州市的情况看,经济欠发达,598.5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达504.6万人,占总人口的84.3 % ;农村贫困人口达89.7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17%,其中绝对贫困人口36.9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7%;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灾害频发,每年都不同程度的遭受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龙卷风、冰雹、干早等多种自然灾害,常年受灾人口达200余万人次,需政府重点救助的45万余人。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整合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弱势群众的救助需求,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从根本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稳定,加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一、意义深远:助弱同进,共享发展
“按照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这构成了对弱势群体实行的公益救助的基本理据。”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扶助弱势群体,对于促进社会各个层面和谐进步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事业进步和改革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永州市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比较复杂,弱势群体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集中性和群体性。这种特点一方面使他们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他们的利益如果被忽视或处置不当,就会使他们采用非理性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给社会带来不稳定隐患,进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利于化解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缓解弱势群体的失衡心理,有效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
2.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发展合力
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热情充分进发,让个体社会成员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困难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由于处于弱势位置,容易被忽略,不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对党和人民缺少归属感、认同感和信任感,不利于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更可以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社会全体成员,有利于团结弱势群体,凝聚促进发展的合力,调动全体成员谋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3.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真诚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民族。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仅能给予困难群体物质上的救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而且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众共同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更好地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促进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进步。
二、工作成效:因地制宜,扎实有序
1.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永州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2万户27.6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5 %,月发放低保金1049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为38元。2008年上半年,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农村低保扩面,将农村居民中无劳动力或因病、因残等原因致使主要劳动力丧失、因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地方常年生活困难居民等三类家庭全部纳人保障范围,新增低保对象12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
为缓解农村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压力,根据上级要求,永州市从2004年开始在东安县、新田县开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试点,迈出了探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第一步。2005年,对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农村五保户等特困对象家庭中患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白血病以及其它年医药费在1万元以上大病的,给予500-3000元的医疗救助金,在全省领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结合全市实际,在救助范围上扩大到城乡低保边缘户,救助病种增加了精神病种,救助标准提高到1000-4000元。2008年,面向全市城乡低保户、五保户、城乡低保边缘户、百岁老人等特定对象,逐步建立和实施资助救助、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援助五位一体的新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市在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以来,共累计救助农村大病救助对象1.4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468.8万元,人均年救助水平为1738元;资助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参合34.3万人次,资助金额533万元。
3.农村五保供养水平进一步提高
永州市共有五保对象51214人,占农村总人口1.27%。共有乡镇敬老院106所,村级“五保之家”46所,集中供养4854人,其它46360人由村、组分散进行供养,分散供养标准由2005年年人均600元提高到100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2005年1200元提高到2070.46元,农村五保户生活有了较大改善。2006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后,五保供养资金从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市、县财政预算中列支,建立了“政府牵头、民政负责、财政投人、按标施保、应保尽保”的五保供养工作新体制。2008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要求将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列人财政预算,不得在发给五保供养对象本人的供养资金中列支,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五保户的基本生活权益。
4.灾害救助工作不断规范
一是规范了救灾款物管理工作。2008年,永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永州市基层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操作规程》的通知,对救灾款物的申请、拨付与发放、管理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确保了救灾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救灾款物及时落实到灾民手中。二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初步形成。2008年,市政府出台了《永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成立了永州市减灾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应急救助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三是救灾资金投人大幅度增加。2008年我市累计受灾人口702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45.07亿元。向上级争取救灾资金9395万元,救灾棉被39111床、棉大衣1000件、帐篷443顶,市本级财政配套救灾资金500万元;一年来,发放救济粮3522吨,救济灾民42万人,发放衣被20万件,救济灾民巧万人,救济伤病人口7.83万人。全市共为灾民恢复重建房屋12042户45163间。由于救灾工作应对处置及时果断,救助措施得力,在应对2008年百年不遇的冰冻雨雪灾害和五十年不遇的“6·13”洪灾过程中,做到了大灾面前零死亡,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转贴于 三、存在问题:基础薄弱,任务艰巨
1.社会救助立法滞后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社会救助方面的专门性法律,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中除五保供养以政府法规形式颁布以外,其它各项工作都是通过各种规范性文件的,缺乏法律权威、制度刚性和惩处力度,实施过程中有令不行、违规不禁的现象比较突出。
2.基层机构队伍薄弱
据调查统计,撤区并乡建镇以前,全市有区乡镇430个,按每个区乡镇配一名民政干部,至少有430个,撤区并乡后,全市共有198个乡镇和办事处,只有民政干部271人,平均每个乡镇1:37人,比撤区并乡前减少1S9人。所配民政干部专职的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不高。近几年民政部门新增城乡低保、城乡大病救助、乡镇敬老院和村五保之家建设和管理、五保供养资金发放等工作,全市每年救济灾民30万人以上,城乡低保人数30余万,农村五保户有4.2万人,重点优抚对象S.3万,大病救助近万人,还有71万老年人,直接工作对象140万人,日常管理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民政救助资金大幅度增加,由乡镇发放的民政救助资金,有的几百万元,最高的达到近1000万元,社会救助各项资金在基层的发放问题令人担忧。如宁远县水市镇,辖区人口7.3万人,有民政工作对象5000;余人,全市发放各类资金335万元。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乡镇民政职能划人社会事务办,明确由S3岁的李某1人负责全镇民政工作,并兼驻村任务。李某不仅要负责5000名民政对象的人户调查、初审、年检年审、动态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还要逐户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和工作档案,该人不懂电脑,工作效率十分低下,难以按规定要求完成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任务,只能应付了事,导致社会救助基础工作不扎实。
3.救助资金投入少
一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各项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普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导致保障水平偏低。以农村低保为例,2008年全市低保人数为27.6万人,全年上级下拨的农村低保资金为6765万元,按人平计算,月人均仅有20元,人数是城市低保的2.6倍,上级下拨资金不足城市低保的一半,月人均救助水平不足城市低保对象的1/3。二是本级财政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农村五保、农村低保、农村医疗救助均要由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由于市、县区财政困难,往往未能足额配套,或列而不支,致使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工作开展乏力。
4.城乡救助发展不均衡
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到民政、劳动、教育、卫生、房产、司法、扶贫、国土、规划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但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存在各行其事的现象,尤其是在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确定,救助项目安排,救助资金的投人等方面缺乏统一安排,导致多头救助、重复救助、遗漏救助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社会救助整体优势的发挥。同时,还存在城乡救助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如城市低保对象享有的廉租房政策及生活用水、用电、有线电视收视等价费优惠措施,农村救助对象暂时不能享有,整体救助水平较低。
四、根本举措:统筹运作,合力推进
1.加快救助立法进程
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推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家应尽早出台《社会救助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把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对社会救助工作机构、人员、资金保障作出刚性规定,为依法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2.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社会救助机构、人员、编制等问题上给予重视支持,特别是要解决社会救助机构人员的公务员身份问题。加强乡镇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安排专职工作人员,解决有机构、有人做事的问题,我们建议在乡镇设立民政所或社会救助站,小乡镇安排3至4个,大乡镇安排4至6个干部,专门从事民政工作,在行政村设民政联络员,并适当解决待遇,以切实解决好基层民政工作有人干事的问题,为工作落实,规范管理,资金发放公平公正提供组织保证。同时,要建立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准人机制,严把进人关,加强在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3.扩宽资金投入渠道
一是加大财政投人。市、县两级政府应根据本级财政实际,把社会救助资金列人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乡镇也要设立专项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要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多争取上级支持。三是面向社会筹集资金。大力开展各种慈善募捐活动和对口捐助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慈善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如救助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要发动社会力量,搞好救助对象在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援助等方面的专项救助。
4.强化救助工作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救助体系。对灾民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灾民生活安排方案,进一步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健全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临时社会救济为补充,各项优惠政策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农村,通过全面总结低保试点经验,积极扩大保障范围,逐步在基层推广实施。同时,进一步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完善“五保”供养制度,维护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三是建立健全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为骨干,基层福利服务网络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乌江镇 存在的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乌江镇现行的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就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乌江镇2005年,实现农民参保率在85%以上;2007年,实现农民参保率在90%以上。近两年来,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制度比较成熟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在这一条件下,周文青、陆晓和我等人利用业余时间对乌江镇农场社会保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收集了一些资料,获得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材料及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为乌江镇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调查内容简介
1.调查时间和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是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故乡,素有“金陵门户”之美誉,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与南京老城隔江相望,位于东经118.37,北纬 30.23,总面积57平方公里。乌江镇目前总人口数为22000人,农业人口14000人,占总人口的64%。其中已参加农保人数7300人,其他社会保险人数约2000人,参加农保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此次调查自2010年4月份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对乌江镇进行了集中调查。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具有本镇户籍,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5周岁,当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各类农村居民(不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人员)。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问题,我们还对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乌江镇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就业局的负责人以及当地的企业主管进行了专门的走访调查。
3.调查方法
在团队出发前的准备阶段,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我们全队共分为两个小组,每组两个人。其中一个小组着重对五一村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另外一个组对武家嘴造船厂进行了调查,调阅其所掌握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以作参考。
二、调查成果综述
1.乌江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评价
乌江镇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保’制度、扶贫救济及优抚安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但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南京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意见》,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细则,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制度比较成熟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国正在试点,乌江镇与南京市同步,全面推进,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筹资困难较大,报销水平偏低,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养老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状况相同,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保障效果不尽理想。另外,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普遍缺乏立法支持。总的来说,在目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所能提供的基础条件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水平亚待提高。
2.乌江镇的农村社会保障具体情况分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保障对象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乌江镇于2007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初现成效。
(1)初步建立了农村生活保障体系。一是实施农村五保制度,保障老人安度晚年。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原则,对农村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纳人救助的五保户。目前,五保户共有127户,其中集中到敬老院供养为63人,占五保户总数的49.6%。二是建立农村低保补助制度。按照“特困重保,阳光操作”的原则,乌江镇自19%年起,对农村中因残、因病等因素导致的贫困户建立低保补助制度。目前,已年有275户农村贫困户纳人了农村低保补助范围,涉及1100人,占总人口的5%,根据社会生活指数和农民平均收人每户每月260-360元不等的标准进行补助。启动了农村低收人纯农户增收工程,对人均纯收人在2000元以下的农村纯农户在“增收项目”“多免多补”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地资金补助,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村低收人群体的收人。
(2)着力推行农村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保障。一是不断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面,同时实行村干部农保进城保制度,现已将在职的50余名村干部由农村养老保险转纳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从而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对被征地农民长远生活通过养老保险渠道进行解决,从土地征偿费中切出一块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改变以往将土地征用的各种补偿一次性发放到失地农民的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三是着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21560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8。四是推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近几年浦口区财政持续增加投人,建立疾病防控中心,壮大了乌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配套了医疗设施,村村建有卫生室,形成了以区为中心,以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疾病防控体系。
(3)逐步健全农村教育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学生的教育费用减免幅度。自1996年开始已对农村中小学生减免部分学杂费,对特困生发放助学券,免费提供基本学习用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问题。
(4)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农民生命安全。自19%年开始实施危房改造,截止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在改造过程中,政府按每户6000元的标准补贴,镇政府和农户各筹一半,浦口区联合乌江镇共投人200.6万元,其中农民自筹占总额的一半,对农村家庭危房进行了改造,保障了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乌江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群众参与养老、医疗保险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乌江“十里造船带”,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多数是到周边船厂务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造船企业也面临较大困难,开工不足,用工减少。春节后已有so余人离开船厂回家,农民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增收的压力逐渐显现。在收人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农民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更何谈参保呢?此外,还有部分乌江镇的群众错误地认为保险的资金应由政府负担,不愿意自己出钱。这些种种原因使得当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不广。
2镇集体经济收入低,社会事业投入负担较重,社保工作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仅2008年,村投人集体道路建设、河塘清淤、办公场所建设等项目的资金达100多万元,镇集体负债较重。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投资量大、涉及面广、情况繁杂的重要工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除了省市补助、个人出资外,县级财政补贴托底是关键,因此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养老、医疗保险人人惠及,乌江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目前,乌江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还存在着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的现实。像民政部门管社会救助,卫生部门管农村合作医疗,劳动部门管农村养老保险,这种条块分割的现实造成了政策、协调、资源共享等诸方面的矛盾,不利于社保工作的推动和开展。
4.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有限,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乌江镇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依靠乌江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开展,但是全所只有16名工作人员,他们又要照顾到各个村和各个组,可谓是一人多用,而且他们只拿标准工资,无专项经费,从中可以看出镇政府在对社会保障方面人力资源的配置缺口较大。
5.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支撑。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状况来看,突出的表现是立法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乌江镇也不例外。
四、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以多层次的保障方式覆盖全镇农村各类人群,将有条件的农民纳人城保,被征地农民纳人征保,纯农民纳人农保,低收人贫困农民纳人低保,同时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加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扩大宣传,在主要街道、路口悬挂横幅宣传,制作展板、宣传单,录制宣传磁带、光盘,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同时各村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内容、办理手续程序在公开栏张贴,张贴到自然村,并分片召开村民代表、生产队长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会议广泛宣传,有广播的村每天要滚动宣传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2.完善和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在乌江镇范围内,依靠各行政村和各生产队,开展普查,对无收人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农户,一个不漏地进行登记造册掌握实情,分类确定保障对象和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对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在每一个行政村设立巡礼员,积极配合好镇政府做好社会保障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一些突发贫困户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个人账户,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各人享受保障基金,主要靠自己的劳动积累,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大力扶持。加强规范管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监督,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3.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建立和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把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及好处宣传到各家各户,提高农民参保率。同时县镇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障救助办法,切实解决好报销手续繁琐、报销费用偏低、农户积极性不高、资金筹集难度大总量小、医疗救助面窄等具体问题,确保村覆盖面达100% ,参保率达95 %以上。乌江镇应该在完善现有农村敬老院设备的基础上,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把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全部集中到敬老院供养。依靠政府补助和社会资源,解决当前本镇老年人看病难问题,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真正解决好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不仅存在建立文件中心的现实需要,而且这一需要还很迫切。理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高效化的要求;二是多元化的需求。
首先,尽管我国已建立有比较完备的机关档案室体系,但其整体效能与具有经济和高效优点的文件中心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档案工作环境使半现行文件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相应产生了建立半现行文件管理机构的多元化需求。我国当前正处在变革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这对档案工作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引发的机构精简和人员调整使得相当一批政府机关的档案部门不得不撤销或合并,档案人员也不得不下岗或分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所有制成份和企业资产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量建立,国有中小企业大量改组、转制、兼并甚至破产,这些企业的档案工作或需要新建,或需要调整,或需要移交。政府机关和企业档案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形势需要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以适应不同特点和需求。
必须强调一点,笔者针对上述现实需要提出我国当前建立文件中心的设想必须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应将文件中心不再视为半现行文件管理机构的一种特定称谓,而应视为半现行文件管理最佳组织形式的代名词。假如一味纠缠于文件中心的狭义概念,结果可能就会像某些学者那样,依据我国没有对应称谓得出“我国没有文件中心”的结论1。退一步说,即使如此,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建立文件中心的必要,相反恰恰证明了建立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在追求文档管理最优化目标的驱动下,我国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新型档案管理组织形式,它们与文件中心可以说是名异而实同的。
二、我国现有新型档案管理机构
及其与文件中心的关系
一联合档案室
联合档案室主要是针对区、县级机关档案管理的不足,从80年代起建立的一种新型机关档案管理组织形式。一般做法是在相同的行业系统或区域,在充分考虑机关单位驻地远近和档案利用方便的基础上,将原来若干“小而全”的机关档案室以纵向或横向的方式联合起来,组织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档案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制度、整体开发、综合利用。这种联合档案室大多归属于牵头单位领导,它的库房、经费和编制由牵头单位和参联单位共同解决。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区、县都出现了联合档案室,较富代表性的包括河北张家口地区地直机关联合档案室、四川长寿县县直机关联合档案室、吉林市船营区区直机关联合档案室等等。
近20年的实践证明,联合档案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不仅有利于消除区、县级机关原有单一档案室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制度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等不足,更重要的优点是节省了人财物资源,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因为联合档案室可以通过人财物资源的集中配备和使用确保档案室设施的齐备,改变了原来档案工作各自为政、参差不齐的局面,提高了管理质量。仅以吉林市船营区区直机关联合档案室为例,它是由区政府下属16个机关档案室联合而成的。联合前共有16名兼职档案人员,库房面积累计192平方米;联合后只设2名专职档案人员,库房面积仅用35平方米就满足了工作需要。为此,理论界对联合档案室的优越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它是一种适合区、县级机关档案管理的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目前,联合档案室已经推广到全国许多地区,成为档案室体系中的一种新型形式。
二档案寄存中心
档案寄存中心主要是针对企业档案的多元化管理需要到90年代末建立的一种新型档案管理组织形式。这种多元化管理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企业只不过是政府分支机构,它们与政府机关一样也是无论大小均设置档案室保管档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性质上看,企业从政府的附属物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以市场为中心、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利益主体。从特点上看,企业不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类型大大丰富。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和多层次的资产联合改变了过去国有企业资产单一化的形式,企业的类型划分具有多标准、多结果的特点。
企业类型的多元化使得各个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存在相当差异,档案工作自然也是千差万别,相应产生了多元化的管理需求。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档案管理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了企业档案管理不善甚至流失的现象。在“抓大放小”的指导思想下,不少国有中小企业由于破产、拍卖、改组、兼并、转制等因素导致产权发生变动,长期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档案处于失控状态,整理不及时、管理不完善、流向不合理的情况常有发生,有的档案落入个人手中,有的档案甚至被当成废纸销毁,致使大量档案流失。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大多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近年来,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相当迅速。它们大多租房办公,部门设置简单,人员流动频繁;加之在盈利目的驱动下,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很难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人员,致使档案保管条件较差,档案的损毁现象比较严重。这两方面的问题表明,企业在档案室撤销或者根本没有建立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形式来实现档案的安全保管,否则就会造成国家档案财富的流失。
企业档案管理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在经济特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深圳市先行一步,探索出了一种以档案部门代管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成为最早建立档案寄存中心的地区。1996年以来,深圳市档案馆就接收和代管了一些破产国有企业的档案,有效地避免了企业档案的流失。为了进一步适应企业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档案管理需求,深圳市档案局馆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档案寄存中心,用于为本市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条件或有需要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档案寄存的有偿服务。这一举措是档案部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大胆改革,是向档案社会化管理的积极迈进。在深圳市带动下,目前我国一些市县档案馆或其他有关部门也都设立了档案寄存机构或开展了档案寄存业务。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了非公有制档案服务中心、湖北省姊归县档案馆为本县财产保险公司的档案提供有偿寄存服务、北京市农科院情报所代管了市科委的全部成果档案,等等。
三联合档案室、档案寄存中心与文件中心的关系
笔者认为,联合档案室和档案寄存中心都是我国追求档案管理组织形式高效化进程的产物。它们与文件中心均有着紧密联系,甚至可以说它们都是文件中心的一种形式,都是有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心。
联合档案室与文件中心的共同之处可概括为五点。第一,二者的性质相同。从文档管理系统的所处阶段来看,它们同为半现行文件管理机构,都是介于机关与档案馆之间的过渡性机构,都具有“中转站”的性质。第二,二者的基本功能相同。半现行文件的价值特性决定了它们都具备两项基本功能:一是妥善保管机关的半现行文件,满足机关的利用需求;二是对半现行文件进行最终处置,将其中具有长久价值的部分移交档案馆保存。第三,二者保管对象的归属权一致。联合档案室保管的档案和文件中心保管的文件,都仍然归属形成机关所有。第四,二者的建立目的一致。它们都是为了避免各机关分散保存半现行文件、降低保管成本、精简机构和人员而建立的一种机构。第五,二者都具有明显的效益优点,包括节省保管费用、精简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规模效益等等。美国早在70年代末就尝到了建立文件中心带来的效益,联邦政府每年因此可节省经费上亿美元。我国张家口地区地直机关联合档案室1984年的一组对比数据,也可反映这种效益优点:28个参联机关在联合前有专兼职档案员28名、档案柜52套、库房面积为150平方米;联合后档案人员为2名、档案柜38套、库房面积为75平方米。
档案寄存中心与文件中心的关系相对复杂一点,因为寄存中心是一种隶属于档案部门,为有需要的企业、团体或个人提供档案寄存有偿服务的机构。国外文件中心就隶属关系而言,有属于政府档案系统、某一特定机构、甚至私人之分;就服务方式而言,也有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之分。据此,笔者认为寄存中心同样可以看成是文件中心的一种特殊形式,原因主要基于五点:第一,二者保管对象的归属权一致,它们保管的档案或文件都仍然是原形成机关的财产,档案或文件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因此,二者都只是机构,它们受形成机关的委托,负责为机关提供档案或文件的代管服务。第二,二者的基本功能相同。它们既要为形成机关提供代管服务,满足机关利用需求;又要对属于档案馆接收范围内的那些机关提供档案或文件处置服务,确保进馆档案的质量。第三,二者的隶属关系存在相同之处。寄存中心隶属于政府档案系统,这一点与国外政府文件中心相同。第四,二者的服务方式也有相同特点。实行有偿服务的寄存中心与国外商业性文件中心一致。第五,二者也都具有效益优点,它们以集中的方式保管若干机构的档案或文件,同样可以获得节省保管费用、精简人力物力资源和实现规模效益的良好效果。
之所以说联合档案室、档案寄存中心都是有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心,主要是因为它们作为传统档案室的革新形式,吸取了文件中心的突出优点棗经济和高效。一方面,它们以联合或集中的方式避免了机关档案管理盲目追求“小而全”的倾向,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优点,具有经济实用的特征;另一方面,它们,特别是寄存中心可以使档案馆全面控制档案从机关直至进馆的整个运动过程并确保质量,实现管理高效化。但是,它们与文件中心并非毫无差别。联合档案室与文件中心的最大区别在于隶属关系的定位不同,联合档案室大多归属牵头机关领导,文件中心则大多归属档案部门领导。这种定位差别表明国外多将文件中心纳入档案系统,更有利于档案馆通过控制文件中心来实现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寄存中心则是国外政府文件中心与商业性文件中心的有机结合,它的隶属关系和经费来源与政府文件中心相同,它的保管任务与服务方式却与商业性文件中心一致。这表明寄存中心的建立充分体现了中国国情,既能保证政府档案系统对国家档案的有效控制;又能符合市场经济下追求利益和效益的要求。总之,联合档案室与档案寄存中心作为我国尊重现有国情建立的两种经济高效化的半现行文件管理机构,就可以说成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两种有效形式。
三、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总体形式和布局
应当说我国在建立文件中心进程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迄今为止,除了联合档案室与寄存中心外,我国还出现了企业档案托管中心、档案中介机构、档案事务所等新型档案管理组织形式。尽管名称各异,但它们都有着力图追求经济高效的共同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对文件中心建立形式这一问题,预测可能出现的具体名称既无必要,也无法穷尽。笔者仅就文件中心建立的总体形式和布局提出较为宏观的设想。当然这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辖的事务,笔者无权也无意插手,只是通过理论探讨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国外文件中心的类型可以为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总体形式提供参考。概括起来国外文件中心包括三大类:一是政府系统的文件中心,包括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州市、县等的文件中心,一般是指由政府出资建立,归属政府档案部门领导,免费为政府机关提供半现行文件保管和利用服务的机构。二是特定机构的文件中心,这类文件中心分布很广,从学校、企业、医院到社团组织均有设立,严格说来属于特定机构的内部文件管理机构,类似于我国的机关档案室。以上两类均是非营利性机构。三是商业性文件中心,一般是指为工商企业或其他有需要的机构或个人提供文件管理有偿服务的营利性机构。其中,政府文件中心和商业性文件中心应当说更集中体现了经济高效的优点,而且它们也分别代表了服务方式的两种发展方向棗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
依据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国情,笔者认为我国建立文件中心总体上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系统中设立无偿服务的文件中心,专门面向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提供档案保管、利用和处置服务。这种文件中心与传统机关档案室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个机关单位不再单设一个档案室,而是由国家统一安排,分级、分区域、分系统设立若干文件中心。每一个文件中心集中保管若干机构的档案文件。如果可能,这种文件中心最好能归属于各级综合档案局馆领导,必要时一些行业系统的文件中心也可归属专业档案馆领导。另一种是适应档案管理的多元化需要设立的有偿服务的文件中心,专门面向有需要的企业、团体或个人,提供档案寄存或者是档案保管、利用和处置全方位服务。这种文件中心又可以分两种方式设置,一是以各级档案馆为依托设置,借助档案馆的专业管理和人才资源优势,对有需要或是不具备安全保管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提供档案代管服务,这既能减轻形成机关的压力,又能避免国家档案财富的流失。二是允许设置纯粹商业性的文件中心,好处是可加快实现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激发良性竞争;但在目前条件下,国家可以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对它加以控制和规范,避免出现盲目追求利益的不良后果。
文件中心的总体布局是指国家对需要设置文件中心的地区、部门或机构作出全盘规划和统筹安排。根据上述设想的文件中心的总体形式,笔者认为除了商业性文件中心以外,国家均可对政府系统文件中心和以各级档案局馆为依托的文件有偿服务中心进行合理布局。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就政府系统文件中心而言,我国目前中小城市和区县的机关建立了其中的一种形式棗联合档案室,但这远远不够,还应上下延伸,在大中城市的大、中型机关以及乡镇推广建立文件中心。另一方面,就以各级档案局馆为依托的文件有偿服务中心而言,我国可以在总结深圳市档案寄存中心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开发区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建立,然后逐步向有需要的地区推广。这是因为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开发区,档案管理的多元化需求比较突出,而且人们的效益观念也比较明显。只要文件中心能够为企业、单位或个人的档案管理提供省时、省力、省财的优厚回报,它的前景就必然光明。对于这一点,文件中心自身的效益优点以及档案部门的资源优势可以提供有力的保证。
至此,笔者对文件中心这一热点问题的思考暂时告一段落。
注释:
[1]参见林清澄:《我国没有文件中心》,《北京档案》,2000年第5期。
[论文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成本从主要依靠政府投资,逐渐转变为由学生家庭和个人进行成本补偿,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999年9月,国家开始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并逐渐推广,各高校也各自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还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市级的贫困证明以及民政局开具的低保家庭证明;二是学生填写的家庭月收入、年收入概况;三是学生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但由于某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认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对不同级别(乡级、镇级、市级)的贫困证明所代表的贫困程度的理解影响着学生贫困等级的划分;一些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却持有贫困证明要求申请助学金;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说明等。这就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帮助,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
2.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不完善。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但随着资助的不断深入,很多问题便逐渐突显出来。从资金施予方来看,一些省市银行并不支持在外省就学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很多省市若要申请到助学贷款,必须首先由学校出具申请,而学校则会限制高年级学生的申请名额;在助学金和奖学金名额分配上,学校也倾向于将机会留给低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助学贷款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很多时候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导致一个学生获得多项奖学金的情况。
3.贫困生的心理支持不受重视。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也较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自我封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甚至有些学生视“贫困”为羞耻,自惭形秽,采取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也需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学生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去打工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他们会尽量节约生活花费。学生能够额外支配的钱越少,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往往会越低。这种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焦虑等特点。但事实上,贫困生本身并不是致贫的原因,因此仅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学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这一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曾经有一位贫困生这样诉说:“当我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宿舍氛围就会很紧张。虽然其他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优越,但看到我领到一下好几千块钱,他们都会有些不高兴,那段时间我很怕会和他们发生矛盾。”由此可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张力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4.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获得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却没有珍惜继续求学的机会,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产生“等、要、靠”的不良心态。因此,尽管这部分学生的贫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放任其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只是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严格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这不仅会减弱施予者的信心,也会导致贫困生资助不能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二、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1.“贫困”概念再认识的需要。“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指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资料达不到某种必需水准这一经济内涵之外,“贫困”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和技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失去或者被部分剥夺这些关系,以致其无法得到所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可见,贫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也由于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占有不足,甚至还包括其自身素质及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不足。仅仅从经济上来理解和消除贫困,则必然导致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片面性。
2.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需要。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思想上,他们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对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在行为上,他们急于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成人性,试图减轻家人的压力,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仅仅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
3.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它一方面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优越性,为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力量。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后续发展,不仅缺乏完善的认定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就业初期的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这种压力必然会迫使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与高校、社会及其他学生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第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的贫困水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且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勉强交齐学费,但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能基本承担生活费用,但无力交付学费等。以上差异要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应该设立等级,形成差异性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此外,在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每学年的定期复核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获益。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原则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
第二,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如果由高校完全承担贫困生认定工作,要想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就必然需要派人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产生高昂的认定成本。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能将认定工作延伸至初中或高中,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对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和管理。学生曾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通常在学生的生源地,初高中教师也比较了解当地的贫困线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因此初高中教师能够较为公正地确定该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的重点对象,该评价可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一级学校。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生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地方的民政证明等进行贫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的准确性。
2.建立更为合理的还贷政策。建立助学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它是以学生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但目前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率却相对缓慢,供需比例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较低。当前的还贷政策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助学贷款还贷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还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工作,不为贷款所累。完善还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最高全额还款年限;将个体的收入所得与还贷比例相挂钩;个体的年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后,可以免除当年未还款数额的利息等。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基本养老保险
作者简介:薛梅,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4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04-0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保险是一个发达经济体中最重要的保障。集合与分散风险就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实质。保险公司把社会上比较分散的风险集中在一起,当发生损失时由全体投保人共同分摊。在这样机制的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满足了投保人的风险偏好要求。
但保险市场天生的不完善制约着其发展。信息的不对称是保险市场自产生就面临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市场往往出现“失灵”,从而有效率的均衡和资源配置是达不到的,于是就产生了“逆选择”。保险公司在投保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因此保险水平无法达到对称信息下最优水平。逆向选择的存在给保险市场的经营带来了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众多保险机构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来尽量降低逆选择对保险经营的影响。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逆选择是由Akerlof首先提出的,他指出当所有的保险人只掌握着投保人的不完全信息,保险市场就有可能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是无效率的市场。M.Spence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个体,如何通过信号可信地传递给在信息上处于劣势的个体从而避免了逆选择现象的发生。M.Rothehixd和J.tiglitz在1976年发表的论文是保险市场逆选择理论的经典文献,其构建了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的模型,并且通过分析不同的经济主体面对信息不对称市场时所采取的行动,同时提出了如何进行信息甄别。
国内方面,刘喜华等(2003)分别阐述了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规避策略,并提出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保险契约设计的基本理念。王海英(2005)提出可以通过信号传递模型和分离均衡模型来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 孙树垒、韩伯棠、孙建全(2006)针对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了博弈双方逆向选择问题的一般化模型。
二、逆选择下保险合同的均衡分析
以下模型分析来源于M.Rothehixd和J.Stiglitz在1976年发表的模型简化。假定保险公司不知道消费者的真实类型,只能确定消费者属于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概率分别为保险公司收取k的保险金,出事后支付投保人,保险公司的期望利润为:
零期望利润曲线介于AH和AL之间,因此满足消费者得到完全保障的均衡点为N点。但是在N点上,高风险投保人获得了额外效用,低风险投保人的效用甚至比不参加保险时还要低,因此低风险投保人就会退出保险市场,此时只有高风险的人愿意投保,若保险公司仍按照原来的保险金和赔偿金进行经营的话,会出现亏损。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保险公司把保险金提高到H点,这样的话保险市场上就只有高风险的投保人了,逆选择就这样产生了。
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对投保人提供部分保险而非完全保险。如图中的C点,当保险人提供的合同是C点的话,此时保险人在零期望利润线上,低风险投保人的效用高于不投保的效用,所以两种类型的投保人都愿意参加保险,二者缴纳同样的保险金并在出事后获得同样的赔偿。但同对称信息下的均衡点相比,高风险投保人获得了额外的预期效用,低风险投保人损失了一部分预期效用,也就是说低风险投保人的效用补贴给了高风险的投保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C点不可能是一个混同均衡点。
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提供一个分离均衡,对低风险和高风险的投保人分别提供一个保险合同。在完全竞争并且零利润的假设下,高风险投保人的保险合同在AH线上,低风险投保人在AL上。若保险公司提供的是H点,高风险投保人获得了完全保障,而低风险投保人宁可不投保也不会选择H点;若提供的是L点,低风险投保人获得完全保障,而高风险投保人的期望效用大大高于其保障水平,导致过度保险,背离了保险的初衷。因此最好的方案就是高风险选择H,低风险选择K(非L的原因在于防止高风险者混入低风险者内),此时低风险投保人是部分保险,这就是分离均衡。
三、测量逆选择程度指数的构建——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证分析
(一)逆选择指数的构建
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理论上具有强制性,所以低风险者不能随意退出市场,而且社会保险人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公信力等等因素的影响,只能把保险合同定在N点上,但由于种种原因低风险者退出了保险市场,实际上的保险合同将沿着45度上移到了,此时低风险者期望利润是负的,因此基本养老保险会产生逆选择。根据以上分析就可以构造一个逆选择指数ASI来测量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逆选择程度。
其中ASI,当ASI=0时,社会上不存在逆选择,当ASI=1时,逆选择现象非常严重。
(二)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逆向选择程度的实证分析
根据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12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为120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7万人,覆盖率为96%,可以说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与率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因此研究北京市的个案就有助于推断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逆选择程度。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ASI的构造中,代表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代表实际缴费额,代表上一年职工最低工资*缴费比例。
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北京统计局网站整理,缴费比例根据我国每年规定的缴费比例计算。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出的基本养老保险ASI是比较符合笔者的理论预测的,由于养老保险建立初期主要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当时参与率非常高,因此ASI是负的,随着养老保险覆盖面的过大,开始出现逆选择逐渐递增,到了2012年达到了0.72,可以看出逆选择程度已经是非常高了,这种逆选择表现在养老保险上首先是扩面路径,我国的养老保险从国有企业出发扩展到非公企业,由于非公企业年龄结构更年轻,因此会导致逆选择;其次就是缴费基数与待遇脱节,所有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都是由职工上年平均工资决定的, 并限定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 但是社会保险中的一部分待遇与缴费基数是无关的, 例如养老保险中的基础性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等, 其结果必然是产生隐瞒缴费基数信息的激励, 这同样是逆向选择的一种表现。
四、逆选择风险的防范机制
逆向选择是客观存在,无效消除或避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降低或减轻逆选择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
(一)提高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加大监管力度
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是其克服逆选择的重要原因,法律作为社会保险强制性的后盾使得社会保险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的随意退出。但是不少企业或职工仍利用监管的盲区,不交或少交社会保险,因此通过加强对社保缴费的监管来减少逆选择的发生。
(二)建立全国共享的个人信用档案机制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面“双刃剑”。它既降低了成本,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对降低信用风险,提高市场效率具有巨大的作用。我国于2006年1月正式在全国运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为5.7亿人建立了个人信用档案。这是我国在信用体系的一次重大发展,不仅控制了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也提高了个人的信用意识,有效降低保险逆选择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三)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由上文中分析得出,缴费基数和待遇的脱节是造成基本养老保险逆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做实个人账户使个人缴费和待遇挂钩,提高非公企业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流动转移困难也是造成逆选择的一个原因,个人账户方便携带转移且累计积累,保障了职工的权益也提升了职工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信心。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逆选择。
参考文献:
[1] M.Rothehild , J.Stigiitz. 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 The Economics of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6,90(1):629-650.
[2] Akerlof.J A.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eonomies,1970,84(l):488-500.
[3] Arrow K. J .The role of securities in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isk-bearing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3,31(3):91-96.
[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30.
[5] 李玉泉.保险欺诈及其对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0,(01) .
[6] 刘喜华、吴育华.信息不对称与最优保险契约设计[J].中国软科学,2003,(10) .
[7] 王海英.保险业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J].经济师,2005,(01) .
[8] 孙树垒、韩伯棠、孙建全.博弈双方逆向选择问题的均衡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2).
[9] 卢彦凤.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8.
论文关键词:廉租房;问题;对策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是我国目前住房保障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城镇中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失业、城市移民和城中村改造等形成大量的城市弱势群体,收入很低是他们显著的特征。显然后两种住房保障制度无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在制度失衡的市场背景下,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这部分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无疑是行不通的。因此他们住房问题的解决政府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 我国廉租房制度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作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廉租房制度非常重视,也配套出来了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政策,许多地方也推行了针对性的地方性廉租房政策。在政策制度的指引下,各地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廉租房制度。但囿于种种因素制约,廉租房制度依然躺在襁褓之中。困扰廉租房建设踌躇不前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
1.1 土地和资金瓶颈制约廉租房制度实施
廉租房建设一般有两个条件,一是土地,二是资金,这二者构成了廉租房建设的瓶颈。就土地而言,城市用于建设的用地总量是确定的,为了降低成本,用于建设廉租房的土地必须是划拨而不是出让,但是如果用于建设廉租房的土地划拨多了,那么用于出让而获得财政资金的土地就会减少。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是一个两难问题。政府面临着是急于取得城市各项发展急需的资金,把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加快本地区的gdp增速,还是放弃这个利益,给老百姓无偿建房,同时又贴进去更多资金的两难处境。就资金而言,作为地方主要财政收入的土地出让金及公积金增值收益是廉租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地方政府注定会缺乏提供资金的动力,继而会造成房源难以为继并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状况在现实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就是廉租房源的供应量和当地的房价成反比,供应越多,房价就越不可能上涨,这也意味着也越不可能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的税费收入。另外,在廉租房建设过程中,公共住房的购建和维修、租金补贴等都需要有大额、稳定、持续的资金作保证。因此,我国虽然在很多城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城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的不足以及缺乏其他稳定的廉租住房资金来源渠道,廉租住房制度实施面临着许多困难。
1.2 廉租房准入与退出机制尚未完善
(1)廉租房准入机制尚不完善。
廉租房准入机制尚未解决租住标准的制定、申请资格的认定这两个技术性问题。廉租房的现行保障对象的确定是根据建设部2005年制定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该办法规定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家庭应具备一系列条件:申请保障家庭其人均收入应符合当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的收入标准:申请保障家庭现在的人均住房面积应该符合所在地政府确定的面积标准:申请保障家庭成员中最少要有一人是非农业常住户口:申请保障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具有法定的抚养、扶养或者赡养关系以及符合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的各自的保障标准。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国家现在的廉租房保障对象,约占整个城市家庭的十分之一左右。国务院在2007年下半年颁布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计划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期末,将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二者合计达整个城市家庭的五分之一。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和实现日期的日益临近,廉租房保障任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完善的廉租房准入机制为廉租房建设发展设置了障碍。 业形象并加以宣传倡导。
(2)廉租房退出机制尚不完善。
廉租房退出机制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以避免有人从中谋取不当利益。这是因为廉租住房的市场租金有可能存在巨大的利益差价,这也意味着其中具有巨大的获利空间。廉租房保障对象即使在最严格的审批程序下获得廉租住房,也有可能冒着道德风险谋取利益并将其所得用于改善其基本生活条件。如何防范和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满足保障目的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廉租房成为新的牟利工具,这是廉租房保障制度设计时应予考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廉租房退出机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影响廉租房建设的发展。
(3)保障对象覆盖率偏低,城乡一体化保障体制缺失。
根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廉租住房主要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按照中国统计年鉴采用的城镇家庭收入分组方法,最低收入家庭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10%。这种方法只能测算出最低收入家庭的大致数量范围,无法提供具体哪些家庭是最低收入家庭。这也就是说,最低收入家庭实际上只具有概念意义,没有明确指向,因而无法具体指导廉租住房政策的实施。在各地实践中,在没有其他更科学的衡量标准的情况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提供了一个判定城市居民贫困程度的收入标准。这对于在短期内确定廉租对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廉租对象普遍被限定在城市低保户范围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范围。
2 对策分析
(1)加大对政府参与监督力度,保证廉租房制度的实施。
廉租房制度浓厚的保障色彩决定了政府在廉租房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其主体地位意味着两点一是政府必须积极的参与,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为己任,认真履行其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将廉租房制度作为考核其地方政绩的一部分:二是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来完全解决廉租房问题。地方政府一方面利用其对土地所有权的控制,通过优惠条件与开发商、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完成廉租房建设,同时对廉租房地段进行控制,避免廉租房集中建设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的形式实现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防止贫富差距的拉大,实现社会公平。
(2)不断完善实物配租退出机制。
各地政府要建立动态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统计和调查工作,全面、准确掌握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完善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制度和退出机制。对廉租房保障对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手段建立、完善廉租房租赁管理体系。要切实加大审核力度,联合社区、街道、民政部门等,每年对廉租房住户进行审核,对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政府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增加其造血功能,促使其到市场上去租房,打破在廉租房保障过程中的“终身制”现象。对确实不愿意搬出的住户,可以考虑将廉租住房市场化,以市场价格出售给租住户,政府可以利用这些售房资金继续修建廉租住房。同时,进一步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鼓励群众举报他人瞒报收入的行为,将个人收入纳入社会监督网络。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一旦发现虚报收入,通过非法渠道租住廉租房的,要严厉惩罚,并与个人信用挂钩,记入个人档案。通过完善可行的退出机制,让更多真正有困难的家庭居有其所,从而确保廉租住房制度的顺利实施和国有资产的有序使用。
关键词:寿险营销 个人制 营销渠道 政府监管
一、我国寿险业营销的发展现状分析
1.寿险市场主体经营状况
目前的中国寿险按照实力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2003年以前一直占有中国寿险市场55%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寿险市场主体增多和竞争加剧,市场份额有一定下降,但仍占据寿险市场主导地位。
第二梯队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发展较早、实力较强的股份制保险公司,近年来保持基本稳定的市场份额。2011年底,平安寿险占的份额为12.44%,太保寿险占9.75%。此外,新华人寿近年发展迅速,在2011年年底市场占有份额已上升至9.92%。
第三梯队为其他保险公司。这当中既有一些是全国性公司,如泰康人寿,也有一些是成立不久的中资寿险公司,如民生人寿等,还有数量众多的外资保险公司,如美国友邦等。从近年寿险市场份额变化来看,一些中资保险公司增长速度很快,外资保险公司也异军突起。虽然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还不足以影响国内寿险市场格局,但其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比较灵活,发展潜力和空间大,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2.寿险从业人员状况
中国保险业个人营销作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对保险业的贡献很大,其中寿险业务体现更为突出。近年来,营销员队伍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从2007年1季度的163.5万人发展到2008年年底的256.1万人,增幅达56.64%,同时各家寿险公司重视保护营销队伍,加大了对寿险营销员的投入,这一转变有利于保持寿险营销员队伍的稳定。同时,各保险公司注意并加强了保险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加大对保险营销队伍的投入,包括主动为营销员购买商业保险,专门为营销员设计了补充养老保险产品等。但是,当前保险从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诚信服务水平不高,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我国的寿险营销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个人人营销机制及其特点
个人人制度是寿险营销的一种高级销售模式,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性、科学甚至数据化基础上的按照市场法则运作的管理模式。利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约束营销员的销售行为,理顺人关系,激发销售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达到营销业绩迅速提升的目的,是营销机制得以健康发展、合理运作的集中体现。总体看,目前的寿险营销已经形成个人业务以个人人为主导,团险业务以业务员直销和兼业为主导的营销模式,各公司没有明确的市场区隔目标,以圈地为主,产品没有本质区别,营销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随着个人人营销机制的不断发展,这种销售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鲜明独具的特征,例如保险商品的特性决定了个人营销的主观能动性,佣金制的薪酬方式决定了营销机制的利益驱动性,团队属员的人力资本化决定了寿险营销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二)个人人制度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经营规划短期行为的弊端
经营规划的短期行为导致了个人人与公司行为目的的不一致,使管理层与销售层产生了矛盾。营销机制对公司发展和市场拓展的影响是间接和长远的,但多数经营者为追求在短期内拓展市场的目的,在制定公司业务规划时多为短期突击行为,表现为重业绩、轻增员;重展业、轻培训;重形式推动,轻理性引导。营销员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缺乏与公司进行深入沟通,逐渐陷入了单兵作战状态,久而久之就容易迷失方向。
2.个人人员素质总体偏低
个人人员素质偏低,失信行为严重,对投保人有误导、欺骗、弄虚作假等失信行为,严重损坏保险行业声誉,也在客观上引发了寿险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制约了寿险业的快速发展。
3.业务形式存在的问题
业务形式单调、模式单一、过多过滥,对营销员展业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有些公司业务推进活动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多是通过不断加大奖励措施来保持营销员的最佳状态。这种做法,一方面容易使营销员滋生等靠思想,一旦推进活动结束,业绩就明显下滑,不利于总体业绩的持续稳定提升。另一方面有悖于营销机制自我发展的原则,且在无形中加大了经营成本。
4.各级主管管理职能划分不清
销售人员与主管人员界线划分不清晰,影响了各级主管管理职能的发挥。各级主管的主要职能就是要不断发展属员,迅速壮大自己的团队,同时还要帮助属员提高业绩,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实际上多数主管定位不准,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他们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展业,很少关心属员的发展和团队中存在的问题,走的依然是靠提取业务佣金获取薪酬的路子。这样,就使得各级主管主而不管,团队缺乏凝聚力和亲和力,大量的问题积压下来得不到解决,影响了营销队伍的发展。
(三)影响我国寿险营销的其他因素分析
1.营销方式粗放,营销渠道单一
主要表现在:一,在没有质量保证前提下,单纯以保费数量作为人佣金分配的指标,促成了轻营销管理和服务,重销售市场的粗放型营销管理模式。二,重规模扩张,轻经营效益。各级机构在粗放型的经营政策推动下,普遍不重视对“投入―产出比”的分析,经营费用与成本负担日重,危机日重。三,寿险营销培训急功近利,培训效果不佳。当前虽然表面上看保险公司的培训活动多而到位,实际上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2.部分险种结构单一,开发设计不合理,缺少竞争优势
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的基础,虽然近年来各家公司都加大了产品开发的力度,但仍不能适应寿险市场需求,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险种很少,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种状况使得保险公司的产品同质性大、差异性小,导致过度竞争和有限资源的浪费。
3.保险监管能力弱
我国保监会自1998年成立以来,在规范保险市场行为、完善保险市场秩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当前我国保险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不尽如人意之处尚多。表现为监管理念欠科学,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力度不够。
三、我国寿险营销体系的完善对策及措施
(一)发展和完善寿险营销体制
1.严格执行营销员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营销员晋升考核办法
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职级升降机制。重视营销员的工作成果,准确、及时地核发业务员的各项佣金和津贴;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尊重组织发展,不人为地干涉营销人员的组织发展,避免通过长官意志利用行政手段随意任免各级主管,靠公平竞争实现团队的优胜劣汰。
2.优化人队伍素质,走精兵强将之路
首先,把好人的入口关,提高考试人员的文化条件,增加考试内容的技术含量,严格考试制度。营销管理中的增员、选择、训练三者是互为一体不可偏废的。目前,保监部门正不断完善人持证上岗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源头保证人的基本素质。其次,对已经或准备进入保险行业的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必须是全方位的。寿险公司不能仅注重技能的培训,人对行业、对客户、对公司忠诚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习惯更为重要。只有用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筑起寿险营销的高平台,才能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增强公司的诚信度。
3.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发营销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的激励能使营销员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一种心理稳定状态,目标与欲望的平衡将产生无穷的动力,落实在行动上就是每个人永远都有一种不断超越的冲劲。把握营销员内在的、真实的需求是制定激励机制的关键所在。
4.建立全方位监管体系,约束营销员不良执业行为
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订立营销员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让广大营销人自觉做到自律自强,自觉规范执业行为,做到诚实守信、文明服务;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保险行业协会内部成立个人人专业管理委员会,建立营销员档案信息,进行不良执业行为登记;三是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四是加强监管处罚力度,保险监管部门对个人人的规范行为,应及时查处。
(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一切从方便客户出发,这是真正以客户满意为本经营思想的体现。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以客户需要为最高标准,以尊重客户为道德核心,充分挖掘客户风险需求,开发出能最大满足客户需求的险种,通过最方便、客户最能接受的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保险需求,把客户满意作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和行为准则,贯穿到寿险营销的全过程。
(三)创新并拓宽寿险营销渠道
1.个人营销渠道创新
要创新发展思路,依靠人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均绩效的增加来实现扩张的集约式增长模式;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对人的培训和辅导,增强人的销售技能;要创新考核模式,从以保费规模为关键考核指标转变成以业务结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关键指标;要创新队伍管理模式,对现有人队伍逐步实现分级管理,变现有的单一管理模式为差异化管理模式。
2.团体直销渠道创新
要创新销售模式,通过推进员工福利计划等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风险保障手段,提高团体直销渠道的创费创利能力;要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具有丰富团体保险和员工福利知识的优秀销售队伍。
3.整合渠道资源
一是建立渠道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产品资源的共享和销售队伍资源的共享;二是共同开发客户资源,银行和团体渠道客户资源可通过资源共享方式借助人队伍实现二次开发;三是个人渠道的客户资源也可借助人开展团体保险的销售,实现客户资源的深度开发;四是共同维护客户资源,通过规范的客户服务体系来实现对客户资源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客户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四)加强政府监管及诚信服务,创造公平有序的寿险营销市场
从政府监管角度,需要做到:一是按照国际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建立保险营销市场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内容,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寿险营销提供政策法规保障;三是督促保险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定期对保险公司的章程、议事规则、会议决议和内控制度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强化制度执行,督促保险公司改进,实施重点监管;四是突出以被保险人为主的利益相关的利益保护,保险公司营销活动应体现社会责任的要求。
从诚信服务角度,加强诚信建设,重点在保险市场的主体,即保险公司。保险服务分为拜访、签单、理赔等业务环节,保险公司在各个环节都应以诚信道德观为指导,制定诚信行为准则规范保险从业者的行为,使诚信经营落到实处,不仅要诚信承保,更要诚信理赔,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保险合同通俗化建设,降低保险合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潘瑾,徐晶.《保险服务营销》,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陈教斌.《寿险公司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关明明.《论我国寿险营销机制的发展与完善》,保险研究,2007年第7期
[4]丁孜山.《试论寿险营销渠道发展》,保险研究,2007年第6期
论文关键词:“河南模式”;助学贷款;贷后管理
一、“河南模式”及现状
为了实现“让每一个考入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的承诺,河南省教育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探索建立了一套风险共担的助学贷款新机制,运行七年来,贷款发放金额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成倍增长。现在,助学贷款成为河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主要渠道,被大学生们盛赞为“高校低保”,而已进入正常的、良性循环轨道的河南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也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作为“河南模式”的受益者,今年的9月14日是第一批偿还本金的到期时间,仍有少部分已毕业四年之久的学生或联系不上,或无力偿还,或明确表示拒绝偿还。这不仅仅对贷款者个人造成严重影响;对贷款机构银行方面造成呆账、坏账;对高校方面来说,阻碍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了银行贷款机构对高校的后续贷款工作的进行,对后面贷款的学生起到非常坏的示范效用。为使“河南模式”更好的发挥效用,切实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的管理工作是更好地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
二、毕业生欠贷原因分析
作为院系的一名贷款工作负责人,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就我院欠息率及违约率较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三个层面造成欠息和违约率高:
(一)学生层面
造成还本付息意识淡薄的原因在于下面几点:1、有些学生继续攻读学位,未及时找工作或者就业收入低;2、毕业生工作地点和内容不确定,工作地点和内容经常变换,工作繁忙,学生忘了还款日期或者没有时间及时还息还款;3、有些学生信用意识淡薄,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政策性”贷款而不愿还,对欠息欠款的不良影响知之甚少,一部分毕业生认为:不还息、不还款,银行和学校不会追究自己的法律责任;4、贷款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毕业了,只要学校和银行联系不到自己,就可以欠款欠息,甚至认为,自己欠息了,学校在联系不到自己的情况下就会替自己还款还息。在联系贷款毕业生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家庭电话和个人联系方式已经更换,利用QQ群联络消息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消息一,立即被踢出QQ群,这都反映了部分贷款毕业生诚信意识淡薄的客观现实。
(二)学校层面
1、学校把关不严,忽视道德教化,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虽开设两课,但是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校团委、学生处虽引导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但侧重学生在文体、科技素质方面的提高,忽视学生品德的养成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化和抽象化,不能在心理上真正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2、技能培养落后导致学生就业困难。《中国人才蓝皮书》指出,大学生就业难在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存在脱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观念不适应。随着大学教育高峰期的到来,学校依然是只管培训不管就业;二是单一人才培养理念导致学生眼高手低,教学型院校强调学术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足;3、大学教育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力度不够。此外,我国高校盲目追求的“大而全”、“升格热”,不但造成高校分工较乱和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导致人才培养和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也将越来越严重。
(三)银行层面
1、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信用监管和预警机制。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计算机查询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大学生征信体系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金融部门没有实现预期的控制、约束作用,拖欠贷款的学生我行我素,严重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进;2、助学贷款还贷方式单一,还贷方式不灵活。虽然国家开发银行从今年的6月1日起把还款方式必须从贷款地农行还款转换成在线支付宝还款,但是单一的还款方式仍旧受到一定的制约,如时间、地点等;3、对违约学生的处罚缺乏操作性和约束力。因为助学贷款笔数多,单笔数额小,即使追回来,银行的追贷成本要高于贷款金额。
三、做好贷后管理工作的对策
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一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一)高校方面
1、加强对贷款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指出欠息违约的危害
对在校大学生,特别是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开开会,发发宣传品的层面上,应当把诚信教育与教学等各项工作有机的联系起来,比如与学生平时的表现,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对公益活动的关注及参与的积极性,违纪率、综合测评成绩、旷课率等联系起来,作为分配贷款名额的依据。也可以发放调查问卷,及时发现并扭转学生对助学贷款工作存在的误区和错误思想。利用反面典型实例,让学生明白,违约的后果,如不良记录会在就业时影响用人单位的主观评判,不良记录将导致向银行贷款时会被拒绝,不良记录在办理保险时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等等。结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得学生明白助学贷款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关系到学校后续贷款、其他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以及学校招生工作的大事。
2、完善贷款毕业生跟踪机制
加强贷款毕业生的联系:(1)要求在学生毕业前收集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如联系电话,包括父母、亲戚、朋友、村委会等四至五个联系方式、家庭详细地址,乃至工作单位信息等等内容。通过文本记录方式制定贷款毕业生同辅导员老师和学校的约定,规定在联系方式等信息发生变更的时候要第一时间通知学校或老师,或每季度约定一个特定的时间用于贷款毕业生主动联系老师和学校,说明这一阶段的还款计划或遇到的问题,并制定贷款毕业生诚信跟踪表,将上述内容逐项填写在表格中,如未按时向学校提供信息者或提供虚假信息者,将记录在案,并作为证据提供给放贷银行处理,变被动为主动;(2)加强与放贷机构的联系。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一般处于爱护学生的原因,对自己比较客气,好说话。这样可以在诚信教育或办理助学贷款手续时请银行工作人员亲自与学生见面,通过面对面交谈,让学生明白学校的苦心,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心;(3)利用各种通讯手段联系贷款毕业生,比如,建立各系的贷款学生QQ群、MSN、飞信群、校友录等,借助责任心强的班干部、贷款毕业生的老乡等,甚至可以同用人单位进行联系,达到学校、社会、贷款学生之间的环形交错监督交流,一改以往单线联系的弊端。
3、加强就业工作,切实提高还贷能力
高校开设的专业要符合社会和当前形势的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和动手实践能力;大学四年要把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贯穿始终;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要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举办“双选会”吸引用人单位来校选拔,提高就业率,从而降低贷款的违约率。
(二)政府方面
1、不断完善制度环境,为国家助学贷款立法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可制定与颁布《国家助学贷款法》,使得国家助学贷款有法可依,有利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贷款的公正性、合法性和社会参与性,增强权威性或导向性,减少该工作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完善立法,规范政府、银行、学生和学校的行为。对学生贷款的资金来源、发放机构、申贷程序、贷款担保和种类、偿还办法、减免条件、借款催收方式以及拖欠的后果等做出规定,切实加强对违约行为的法律制裁等强制性约束。
2、优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
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给予一些政策上的扶持,将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形成体系。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政策,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可由国家代为偿还助学贷款。在此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就业,一方面减轻贷款毕业生的还款负担,另一方面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水平,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银行方面
1、制定灵活的还贷方式、落实减免措施
银行对那些毕业后不能马上就业的或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学生可以延长还贷期限,缓解其还款压力,降低学生的还款负担率,起到鼓励学生还贷的作用;对提前还贷者或一次性还清者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减免;对到边远山区工作,或在国家一些急需岗位上工作的毕业生给予部分减免。在还款方式上还应灵活多样,既可分期定额也可以一次性偿还。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偿还的办法,尝试用税收或社会保障系统来回收贷款。还可以以每年收入的一定比例偿还贷款,年还贷额是不确定的,如果比例合适,则还贷压力较小,有利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2、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查询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建立公民个人信用征询体系的做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信用查询体系。建立个人信用系统应包括自然人的身份证明、个人社会档案、个人社会保障、个人信用卡账户、收入来源、个人可支配的用于抵押的各种资产等主要内容。同时加大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例如,对恶意拖欠贷款的大学生,银行可以向社会公开其姓名、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工作单位等,使他们经过利益博弈之后,发现其失信的成本已经超过了所获得的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其及时偿还助学贷款。
3、建立助学贷款追债系统
[关键词] 人力资源策略 知识管理绩效 相关性 案例研究
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所拥有知识的质量,企业受市场竞争的压力、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员工工作流动性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驱动,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绩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将影响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效果,比如缺乏对贡献和分享的激励则可能导致知识扩散受到阻碍,员工学习的时间太少则可能影响知识的深入程度,不允许员工犯任何错误则可能会导致员工缺乏创造性从而阻碍知识的创造等。本文将以一个IT企业的实践为基础,对人力资源策略和知识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案例研究。选择IT企业为样本企业,主要是基于IT企业的两个主要特征:知识是IT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是IT企业的主要资产。
一、知识管理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性分析
1.知识管理的程序和绩效评价。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企业知识管理就是综合运用文化、战略和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基于企业业务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以最大化对知识及有知识的人的尊重,最大化企业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保持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场管理变革。
(1)知识管理的程序。知识管理的程序划分为知识吸取、知识创造、知识整理与储存、知识的转移与扩散四个步骤。
①知识吸取。知识的吸取可以分为外部吸取和内部吸取。企业既可以由内部自行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从外部引入知识。前者不但使竞争者难以模仿,而且有潜力达成独特的重大突破。后者适用于企业外部已经有发展完整且是企业需要的知识的情况,企业对外界新信息的吸收与同化的能力,有助于企业进行创新。
②知识创造。Hedlund(1994)认为知识创造包含三个步骤:表达与内化,表达是指让内隐知识可以清楚呈现的过程,可增强信息的移转、扩散及积累,而内化是指知识变成个人内隐知识的过程;扩展与挪用,扩展是指由个人和小团体等较低层次移向组织和跨组织机构等较高层次的知识移转,而挪用则是与扩展反向的过程;同化与分发,从环境中取得知识及分发知识到环境中。
③知识的整理和储存。知识整理和储存是指将曾经流入组织的知识,有效率且有效能地转化成长期或短期记忆,以节省其他成员需要同类知识时所花费的摸索和试验的时间与成本,并方便日后对知识的修正。通常可以藉由三种主要渠道或工作:由数据库或管理信息系统加以储存;由专家小组、团队合作、师徒制和教育培训等方式储存;通过组织中的设备、组织结构与制度,以建立书面文件或公文档案的方式。
④知识的转移和扩散。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是指某单位将其知识有效率且有效能地传播到组织其他单位,使其能共享及共用此知识的活动。知识转移能否成功,既要看知识提供者能否有效地表达所拥有的知识,又要看知识接受者有没有能力吸收。
(2)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价。尽管很多学者各自提出了衡量知识管理绩效的方法,但目前对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还不成熟。苏政宏(2003)提出了以二维层面对知识绩效进行区分,如表1。
表1 二维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
资料来源:苏政宏.知识管理绩效指标的构建和衡量:跨功能的量表设计与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台湾义守大学,2003.2.
苏政宏认为:第一个层面是由组织知识的存量绩效或流量绩效来衡量知识绩效。大多数研究或实务界多半重视知识存量水平,也就是目前本组织拥有知识水平。然而此种观点将可能忽略组织知识之变化状况,亦即流量的观点。在管理实务方面,也多可发现曾经具有专业知识的组织因为停止知识增长与升级,而失去竞争优势。因此衡量组织知识,需同时兼顾知识流量与存量。第二个层面则是组织知识在量变上的绩效和在质变上的绩效。知识之量变意指知识在相同知识基础与相同核心知识状况下知识变化的情形,比如对同类知识了解更深、组织成员知识普及度提升等均属于此类。而知识的质变则指知识在不同知识基础与不同核心知识状况下知识改变的情形。例如将多领域知识整合或将现有知识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知识。
我们借鉴苏政宏(2003)的研究成果,对于组织知识的深入度、普及度、成长度、扩散度、多元性、整合性、转化力及创造力所进行的管理工作成效,作出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如表2。
表2 知识管理评价维度与涵义
2.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知识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Delery和Doty(1996)发展出两种人力资源策略:市场导向型(Market-Type System)和内部发展型(Internal system)系统。市场导向型人力资源策略的基本特征是强调降低与控制成本,以短期、交易的态度来看待员工,劳资关系建立在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在此类的人力资源策略下,所实行的人力资源措施包括:由外部渠道招募员工、没有提供正式培训的制度、以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缺乏工作保障、员工参与决策程度较低以及不明确的工作界定等。内部发展型人力资源策略的基本特征是以长期培育的观点来对待组织员工,组织愿意投入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员工,同时也希望员工能对组织忠诚,进而产生长期的贡献。其人力资源措施包括:优先由内部渠道招募员工、提供广泛的训练课程、绩效评估以行为为依据、以个人能力或者绩效为薪资基础、员工工作有保障以及让员工高度参与决策等。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知识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不管是知识管理的程序还是知识管理绩效的评价,都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层面上其实也是一种难以模仿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
(1)招聘任用与职业发展。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如果注意员工知识背景的互补性,那么企业的人才将会是多元化的,有助于组织知识的创造。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则更有利于计划组织进行知识的整合。
(2)培训发展。不管是企业中知识的内部传播、培养多样化的人才、组织知识的融合以及适应,还是并购外部企业的知识整合都需要通过培训和发展进行扩散。
(3)薪酬福利与雇佣保障。如果组织采取鼓励学习的激励策略,则知识在组织中的扩散速度会加快,培养组织知识的创造性也非常有好处。如果企业鼓励从外部输入知识,那么组织的知识将更加多样性和丰富化。如果给员工分红入股,那么掌握关键知识的员工将被留住。
(4)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帮助员工达到工作要求以及作为改善知识管理绩效的依据。如果组织在绩效评估体系中鼓励员工创新,员工就会提高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知识的深入度、转化力和创造力。如果在管理者的绩效评估中提高指导和培训下属的权重,会加快知识的扩散。
(5)员工参与和工作设计。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而且使员工对各项管理变革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接受程度。工作轮换制度会促进内部员工的沟通,培养员工多种技能,知识的扩散和深入度都将提高。
二、某IT企业人力资源策略和知识管理绩效相关性的案例研究
1.样本企业情况简介。某IT企业是在国内主板上市的软件企业,是国内专业从事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企业系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目前,企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主要大中城市设有办事处和控股子企业。企业一直致力于自主产权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服务。拥有员工800余人,其中本科学历及以上的专业人员占80%以上,在研究、开发、制造、集成、技术支持和服务方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具有强劲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的能力。
2.企业人力资源策略分析。为了能够使分析更加聚焦,我们将重点关注该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各个方面中和知识管理关系密切的内容。从人力资源策略的内容来看,该企业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策略属于内部发展型。
(1)招聘任用与职业发展。企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注重员工背景的多元性,关注员工知识的互补,一般不会招聘具有相似技能的员工。通过了解应聘者或者内部员工的个性和能力,来确定员工是否适应企业的文化或者是否能够胜任某个岗位。企业特别注重对研发人员的招聘,招聘的过程比较细致,一般需要经过四级的筛选:由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负责第一轮的非技术层面的筛选,例如学历、个性和工作经验等;通过初选的应聘者参加企业安排的笔试;完成笔试以后的应聘者由提供工作岗位的部门的技术经理或者技术总监进行面试,面试者完成面试的评价和笔试成绩评估,给出具体是否聘用、是否录入人才库等意见;确认可以录用的应聘者由录用部门的总经理面试,最终决定是否录用。企业近年来开始更加关注内部员工的培养。员工在工作中绩效表现良好,得到升迁的机会比较大。
(2)培训发展。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发展,编制了比较多的培训预算。企业每年都会安排若干次的员工培训,培训层次多样,基本上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组织培训,但总体上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各个部门会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培训,以员工互相培训形式为主。对新进员工会安排集中培训,所在部门一般会安排老员工给其作为期一到三个月的业务技术指导。总体上讲,工作中学习性质的培训往往效果较好。
(3)薪酬福利与雇佣保障。企业没有统一定岗定级的薪酬体系,工资策略比较灵活,一般以面议形式为主,有可能出现员工比主管薪水高的情况。基于降低经营成本的考虑,企业对于员工工资持“最低保障”态度,即只要薪酬不引起较大的业绩下滑或者较高的人员流动率,就不会做较大幅度的调整。每隔一段时间,员工会有加薪的机会,一般由其直接主管掌握尺度并报企业批准。除销售人员之外,其他一般薪酬较为固定,以固定工资为主,年终加一部分奖金。销售人员每月发基本工资,按照销售情况提成。采用末位淘汰制,销售业绩不理想的员工将被解职。销售人员之外的其他岗位相对比较稳定,但企业整体的离职率还是比较高。
(4)绩效评估。企业每季度会组织全企业范围的绩效考核,员工需要填写绩效考核表,并由其直接主管考评。考核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评价主要为直接主管的评语。定量评价从工作量、完成情况和贡献度等几个可变权重指标和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工作责任心、创新能力、指导帮助他人情况等十个方面的固定指标来综合评分。整个绩效考核体系是以适合IT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的,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整个体系建立在直接管理者主观印象的基础之上。被考核者可以对于考核情况提出不同意见并向上一层管理者反应,如没有不同意见则需要签字确认。绩效考核在经过了初期的认真执行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以流于形式为主。
(5)员工参与和工作设计。企业授予员工在个人范围内的自,员工参与部门内、部门之间的行动都比较多,员工的意见也比较容易被主管接纳。企业没有很明确的工作设计,在做项目时主要以目标的达成为目的。但是对于企业发展的一些主要决策,普通员工很难参与决策。
3.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我们从组织知识的深入度、普及度、成长度、扩散度、多元性、整合性、转化力及创造力8个维度来对样本企业的知识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1)知识深入度。专家级员工很少,没有掌握了行业内最新知识的员工。员工知识的专业性层次一般,新颖性尚可。企业成立有研发部,负责企业未来产品技术和基础平台的研发。企业对于知识深入度的要求以稍高于业务需要为限度,企业的经营运作以市场能力为主、以技术能力为辅,所以对于深度积累知识的需求并不是非常强烈。
(2)知识普及度。少数业务产品核心知识由极少数员工掌握。大多数业务产品知识扩散程度一般,核心知识由少数员工掌握,知识掌握的人数较多,一般知识会扩散到几乎所有的技术员工。企业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业务培训和技术培训,这些培训保证了一般知识能够传播到几乎所有员工。
(3)知识成长度。知识的积累和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企业的业务结构、产品线的拓展速度和员工流失率等因素有关。在知识的保持和发展方面,较大程度上依靠人才的引进,属于知识积累和发展较为粗放的形式,因而成本也非常高。
(4)知识扩散度。企业各个事业部都鼓励各种形式的知识共享,除了企业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之外,各个部门会不定期举行技术交流。根据具体的业务开展需要,也会临时组织人员技术攻关,并在攻关过程中互相学习。员工在新进企业的适应期内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增产幅度,稳定工作时期也会有比较稳定的知识增长幅度。这些增产幅度本质上是因为有比较丰富的各种人才储备。随着仅几年较多的人才流失,这种知识增长的幅度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
(5)知识多元性。作为国内专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集成的企业,在IT行业的知识积累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按纵向来看,从IT行业的业务相关产业市场分析、销售管理、软硬件系统开发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工程实施等方面都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具有较广泛的知识沉淀。按横向的技术层面来看,所采用的技术基本涵盖了所有主流的软硬件技术,因而在IT行业相关的知识多元性较为明显。但知识的多元性具体表现较为松散,体现为人才的集合,而非组织层面的知识集合。
(6)知识整合性。依靠企业较为全面的人才队伍,企业能够较好地整合业务实施所需要的各类知识。企业按照事业部制来经营管理,每个事业部独立开展经营并对企业负责。但事业部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好,一般如果有业务需要,各个事业部之间能够相互调用和整合所掌握的资源。
(7)知识转化力。企业在知识的转换能力没有很强的意愿,因而转化能力不足。一般产业内各种具体业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都有比较明确的范围和发展趋势。因而作为产业发展的追随者地位来说,各类知识的转化没有太多的必要。知识的转换常常发生在具体业务开展的局部,转化都是较小规模的,没有很明显的较大幅度的知识转移现象。
(8)知识创造力。企业对于技术研发投资不足,因而创造知识的能力缺乏。对于知识的创造基本是被动形式的。被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业务层面,由业务需要来推动技术的创新;另一个层面是产业发展趋势,企业不会花费资金进入某个新业务或者新技术的领导者俱乐部,在产业发展方面处于追随者的地位。除了某几项借助外部力量完成的技术创新之外,大多数业务和技术创新都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
4.案例研究小结。本项研究通过案例访谈、实地现场跟踪和关键事件总结等方法,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连续跟踪研究。实践证明,本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好地反映样本企业在人力资源策略和知识管理绩效方面的真实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该企业人力资源策略对知识管理绩效的提高主要可以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1)招聘任用与职业发展。该企业招聘过程比较细致科学,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企业现有员工的知识能力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帮助企业找到所需要的人才,构建完整的人才队伍。注重对内部员工的培养,促进了知识的积累。
(2)培训发展。该企业重视员工培训,特别是技术骨干、经理或者主管担任内部讲师的方法,促进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知识分享,增加创造新知识的机会。
(3)薪酬福利与雇佣保障。 工资策略较为灵活,对核心员工有较好的吸引力。大部分岗位比较稳定,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可考虑采用分红的制度留住关键员工。
(4)绩效评估。整个绩效考核体系基本适合IT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整个体系是建立在直接管理者主观印象的基础之上,可考虑在考核小组中加入其他相关人员,建立自我评价和同事互评的机制。
(5)员工参与和工作设计。该企业鼓励员工参与知识的分享,促进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增强知识转化和知识整合的能力。但还需进一步明确员工的工作内容,营造互助学习的氛围,降低员工知识分享的阻力。
从总体而言,本研究验证和推广了前人的结论。内部发展型的人力资源策略对知识管理各个评价维度和总体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发现,对于知识的多元性和整合性方面,偏向于内部发展型的人力资源策略对其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绩效评估只有和知识的扩散度有正向显著关系,如果企业把考核的结果主要作为培训发展技能的参考,将更有利于知识的扩散。
三、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的人力资源策略方面的建议
根据案例研究结果的讨论,在企业采取以人力资源策略提高知识管理绩效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招聘任用与职业发展方面:重视有潜力的员工的培养;重视已经拥有高技术和创造力的员工;重视从内部升迁员工,但同时需要吸引外部有专业优势并匹配企业文化的人员加入;招募不同背景、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实现知识的互补。
2.培训发展方面:以员工发展为核心;重视员工多种技能的培养;重视员工学习新信息科技并应用于实践;培养员工自我学习的能力;重视企业短缺知识的引进和传播;适当加大对企业知识管理还比较薄弱环节的培训投入。
3.薪酬激励方面:重视和关键性员工进行利润分享;根据工作绩效表现来决定薪酬,而不是工作年限和职位;对促进知识管理的行为,比如创新行动、主动学习等方面进行精神和物质的激励;配合绩效考核的结果,建立完善的薪酬系统,兑现对员工的承诺。
4.雇佣保障方面:和员工建立长久的的雇佣关系;遣散员工前慎重考虑,以免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不盲目留任对企业没有贡献的员工;为关键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5.绩效评估方面:将团队绩效、创新精神、学习能力、信息提供等加入个人的绩效评价,并通过成员间的互评,引导员工加强知识管理行为;衡量员工对知识的贡献,其结果主要作为培训发展的参考。
6.员工参与方面:鼓励员工与员工之间、团队和团队之间互动分享知识;重视员工参与决策并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管理者定期和员工进行沟通,协助员工达成目标;高层管理者以身作则,将知识和经验分享给组织成员,并帮助员工发展;鼓励员工尝试和实验。
7.工作设计方面:实行工作轮换等工作丰富化的设计;明确员工岗位职责,减少内部矛盾的发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工作设计,促进团队工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各部门间的协作来解决关键问题,对各部门间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Robbins, S. P. Management[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