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4 20:5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作式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合作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一、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都是“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俯首仰视”的状况,因此,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这种转变改善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促进和引导下,其能力由弱变强,兴趣由无到有,经验由少到多,知识越加丰富,能力越发提高,思维越发活跃,从而学业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那么,教师与学生如何进行融洽的合作呢?
第一.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融洽合作的前提。在教学活动中,我鼓励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参与课堂,六人或八人一小组,每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积极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融入课堂竞争的氛围中去。教师只起到点拨、过渡和桥梁的作用,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和趣味性,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乐”及“兴趣”。稳定的兴趣能使学生认识的认知过程和整个心理活动都达到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促使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丰富。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思路清晰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构建我们和谐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理解、支持、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种心灵的满足。让学生不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获得了尊重,这样的课堂才会永葆青春和活力。学生也许只要一个善意的眼神,也许只要一个小小的提示,就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所以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师生间平等的对话,更离不开教师积极、合理的引导,唯有促进学生思维个性同步健康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那么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应如何进行呢?对话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平等讨论或思想争鸣,更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和平等的交流。当然,理论上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不难的,关键在于实践上如何去实施,这里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和课堂表现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教师引导要紧扣学生实际,提倡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是宏观的引导和调控。其次,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发掘自己智慧的潜力也是教师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村中学的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较小,情感贫乏。这样课内外结合,多思、多练、多说、多学,在不断的积累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和激发自我的创新意识。
二、学生与学生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比较多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关系,往往忽略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殊不知学生之间的合作极为重要。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才能好问求教,深入探究。在切磋交流中才能互相启迪,取长补短,从而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在学习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进一步培养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1.分组讨论,共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同时在交流互进中,让彼此的观点相互渗透、融合、消化,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达到“共同繁荣”的学习目的。
2.合作竞争,多元解读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希望课堂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合作与竞争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两面体,在课堂上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合作与竞争,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能力得到提高。
3.生生合作,共筑和谐课堂
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和激发学生潜能,老师应多动脑筋,甚至有些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例如,教《范进中举》时,我先组织几位学生自己备课,有的学生导入和过渡课文,有的学生播放多媒体,还有几位上台表演……同学们分工明确,合作融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解读课文。精彩的导入,明确的思路,惟妙惟肖的表演……无不证明这堂课是成功的。后来经过总结反思,原来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维动向和情感深度是相近的,他们之间可以和谐的沟通,共同完成学习目的。
三、学生与文本的融合
【关键词】 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56―01
合作式教学作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数学方式之一,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而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合作式教学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但是,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合作式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对整个教学班级进行合理分组。组员是否相互团结,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式教学活动中并积极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习的效果。为此,分配小组时,一定要采用异质分组法,即小组各成员间要有性别、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的差异,使得成员之间形成一定的互补性,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和截面。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组间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每位学生都喜欢合作学习。
其次,合理设置提问,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合作式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方向地设置问题,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然后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兴趣,而且还可以将数学的基础原理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再次,组间展开竞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每次合作学习之后,笔者都让全班学生评出最融洽、劲头最足、表现最出色的一组,予以表扬,并且让这一组学生给其他学生传授经验。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挑战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合作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是他们能否积极思维的关键所在。学生若有了合作兴趣,就会主动深入到讨论中,并且进行多方位思考,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可以满足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欲望,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他们努力的结果离成功的顶峰有不同的距离。他们有的到达了顶峰,有的还有数步之遥,有的还在半山腰,个别甚至可能在山脚下。教师只认为达到顶峰的是成功者,那就大错特错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哪怕是在山脚下,虽然只迈出一两步,只要学生付出了努力,就应该视他们为成功者。因此,肯定和表扬要成为在合作式教学中教师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基本准则,这会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轻装上阵。
最后,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学会对话和共事。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小组活动开展非常顺利,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学生提前完成任务,教师要检查他们是否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及时进行表扬;如果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分工和合作程序,使其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之中;如果讨论偏离主题,教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将学生引回任务中来;如果讨论受阻,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
总之,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对问题不同的看法,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根据对合作学习过程的观察,选择比较有特色的小组,鼓励其发言。对于在课堂上没有机会展示的小组,可以让其在课后进行交流汇报,也可将其成果展出,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总结时,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成果予以中肯的评价。评价以小组的表现而不是以个人的表现为依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一、教师的思维模式要不断更新
合作式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旧有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不同是真正还课堂给学生,还学习给学生。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不是展示个人魅力的所在。课堂是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是展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场所。合作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能够设计出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交流合作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努力打破旧有观念,积极探索能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并且作为知识导向的幕后引导者。
二、教师关注的点应该是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学生讨论是在问题指引下进行的,保护学生问问题的意识非常重要,有时甚至要适当延长课时,放缓教学进度。因为课堂上,由于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可能会有很多在备课前教师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这时教师会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压制和拖延问题,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老师课前准备的范围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暂时不讨论,留作课下完成。第二种是积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是否超出本堂课范围,都给予积极解决和引导。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大体了解解决方向或方法。老师不能一味要求按照课时推进,而是适时适当解决问题后再继续推进教学进度。
三、教学中引导学生恰当表达和交往
课上不仅是教学生知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发现学生表达问题的时候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误差,导致理解起来出现困难。老师会就表达中的用词不准确进行纠正,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概念的深入理解,不同的小组,成员层次不尽相同,这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当提问的学生听不懂讲题的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时候,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或态度求得进一步的帮助,讲题学生如何理解提问学生的问题。这里面存在一些方法和技巧,需要老师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从而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学到东西。
四、学生的课堂展示要及时指导
学生在展示环节,起初一定会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浪费大家的课堂时间,这属于正常现象,要马上就让他们像老师一样用专业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需要长时间锻炼和指导。需要教师在展示过程中做仔细观察和跟踪指导,指导时注意插入语言的时机。当学生讲完指导可能失去指导的适时性,说一句指点一句,使课堂显得不够连贯,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合适的时机,灵活指导。
五、学生的动态成长要跟踪
分组式学习使教师从传统讲授为主变为引导学生自学探究为主,这样教师对个体的学习跟踪有时间上的保证。针对个体进行记录跟踪,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帮助计划,建立学生个体的学习档案,改变以往“大帮哄”的教学方式,是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必然之路。
六、灵活的组织课堂才能使课堂效果最有效
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很好的驾驭课堂能力,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组织教学为主,知识学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和互助学习完成。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让课堂有序、科学地进行。
七、提高课堂效率是主要目标
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出现大量做题现象,因为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教师不得不通过大量做题强化学习。刺激――反应,再刺激――再反应,使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变成简单僵硬的机械程序。而高效课堂激起学生参与热情,在展示讨论过程中体验到价值,主动性得到大大加强。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有些教师想做到两者结合,课上高效,课下题海,实际操作当中似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在高效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的思维高速运转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大大延长课上时间,如果再加大课外习题量,时间是不允许的,所以合作式学习的操作者必须做取舍,重效率而轻过度重复练习。
八、培养任务关注动机,鼓励学业求助
摘 要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当前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的热点问题,其特点是较少注重教师的教,更多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体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高校武术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武术 体悟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关于教学方法明确要求:“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自古以来,武术技击动作的习练注重师徒间的传教和武友之间的切磋;武术文化的传承则更重视个人内心的体悟和对各流派武术文化历史渊源的继承。内外兼修、打练结合的习练特色与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特点十分融合。本文对高校武术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模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多注重学生的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即充分调到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思考探究能力。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当前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的热点问题,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本学科的热点、难点问题 ,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查阅资料、得出研究结论。学习过程汇总中,较少注重教师的教,更多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问主题,通过个体的主动学习,小组内成员间充分交流、沟通、协助,以团队的集体智慧,共同探索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学生多种启发为主体,以探究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师生互动、民主开放、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非常必要。教师努力创设条件和氛围,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做好准备,学生在课中自己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如教师通过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氛围,主动积极地引起、帮助、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它以教师用探究的方式展现、传授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学习为特征。探究式教学是使“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真正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让高校体育教育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教师为主导,扮演伴奏者的角色
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以己为主导,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不再是仅仅单向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眼里只有教学任务,只是为了应付教学而“目中无人”,呈现过度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倾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人格的养成都不关注,这实际上与体育教育的本义差得很远。应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服务。
(四)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
以往体育课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素质水平。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同学在体育课评价中优势明显。反之由于身体素质、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同学很难获得较高的体育课评价。破环了班级和谐氛围和激励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宗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从学习态度、知识获取、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研究报告等五大方面的权重与子内容设计来评价学生。其特点在于能够直接反馈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结果,通过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高校武术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师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合作探究式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角色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要求师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如知识观的转变、学生观的转变、教学观的转变。中国武术门派、套路众多,蔚为壮观。教师应在教学中由狭隘传授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转化为引导学生对博大精深武术文化的追寻。如武技、武理、武德及武术心态文化,由技能的学习上升到人格的塑造。学生学习观也要由被动变为主动,探究每一招式所蕴含的攻防含义,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丧失学习的乐趣;教师更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育观,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手段开放。通过巧妙地设计课堂,恰如其分地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课程,由此走向中国武术的大门。
(二)武术学习团队的建立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武术讲求常年累年的艰苦习练,需要恒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是武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对于没有基本功、身体素质较差的大学生来说,武术团队的建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武术习练的长期坚持意义重大。课堂教学中老师可引导学生组建武术学习团队,规模控制在6-8人,分工明确,各自发挥所长,充分调动各位同学的积极性。如对武术历史渊源文化的搜集、技术动作的学习、攻防格斗内涵的推敲、背景音乐的选择、课堂内外的习练及与其他团队交流等由不同的同学负责。老师在教授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引导大学生去探究武术学习的基本规律,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的感悟,共同体味武术带给师生独特的身心历练,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命力和魅力。
(三)武术教学中强化悟和练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体育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不能忽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不能偏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基线而淡化体育课的本质特征,仍须致力于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体育意识、运动兴趣的培养,重点应放在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上,促进学生加深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的灵魂就是自我防卫,战斗,以击倒对方为目的,强身健体是基础。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活泼生动的软环境,科学组织学生多练习和体悟,交流切磋。练习形式可丰富多彩,如集体演练、单独习练、小组合练、两人纠错练习及表演等,配上应景的音乐,营造和谐的练功氛围。
(四)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综合化
合理的学生知识能力评价标准既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风向标又是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能力的指路灯。武术课评价体系的建立在考核内容上应多元化、综合化;考核方式也可灵活性与实际可操作性相结合。如武术考核内容上可兼顾技术动作与武术文化两个方面,考核方式可以集体表演与个人演练相结合,对于有武术特长的学生可让其演练擅长的武术项目作为加分项。同时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对那些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性强、合作精神好、有钻研精神的学生可适当加分鼓励。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五)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
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着教师课程开发的深入,伴随而来的责任和风险也更高。意味教师更多地将依靠自己有效的组织或和其他人员的合作教学而使学生接纳自己开发的课程,并建立起自己课程的威信。教师应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和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才能更好地开展探究式教学。
三、结语
课堂是一种生活,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以理论和研究改进教学,成为复合型体育教师以满足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优化体育课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自由、平等、和谐向上的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和才华的平台,引导学生能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得到发展,科学实践探究式教学,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著.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品德与社会》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其知识体系以及实践活动需要有一个为学生提供互动学习、交流互补的“平台”,以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在合作探究中竞争与发展。我们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实践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合作式教学它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教师把学生当作“接收器”,大搞“注入式”、“满堂灌”,45分钟一讲到底。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师画框框,学生背条条。这种填鸭式教学把教师当成居高临下的“演员”,而把学生看作无所适从的“观众”。它完全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构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定位为“合作和交往”。即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合作、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合作式教学正好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和团结合作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当今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方向。多年来,本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营造了教学氛围
运用网络把合作式、活动式、主体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视觉和信息的接受量,达到了优势互补,智慧共享,营造了学生资源交流的氛围。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时,“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传统习俗以及由来?”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降低教学的难度?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运用GOOGLE提供的搜索功能引导学生在搜索栏中输入“传统节日,习俗”,搜索相关的民间传统节日的信息,再通过校内的BBS论坛,粘贴你所搜到的内容,以供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当让学生自己发挥的时候,他们热情高涨,搜索到了许多内容,如:端午节、泼水节的传说、还有许多节日的习俗等,然后再让他们交流,谈谈你的发现,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更是乐此不疲。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发挥的平台,起到了优势互补,交流提高的作用。最后,教师将表现突出的同学的发言在大屏幕上再现出来,让学生共同感知,加深理解,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风俗人情。这样,抽象的教学难点在借助网络平台的互动,探究中得以化解,进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强化了集体主义精神
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及其互联网上的广泛信息资料来搜集、整理、分析、归纳信息,并且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自己的探究发现的“成果”,提高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人翁地位,培养他们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共事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教《我们的民风民俗》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我提供网址给学生,把学生分成2个网上“搜索小分队”――“民间传统节日飞由来”、“各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如何”,让学生自愿组合学习小组以完成考察任务。这样就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信息的地位,转变到了积极主动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体的位置上来,他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更主动积极了。这也大大丰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信息容量和知识搭载平台,也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储备。
4 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局面
在“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模式中,学生的活动任务完成、语言交流与沟通的功能得到重视,对学生而言,上课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生在完成教师交待的任务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在互评各小组的成果展示中,互相碰撞出智慧的花火。理论知识不再是老师强迫灌输给他们的,而是在他们完成任务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在各小组的交流中,水到渠成的。教学要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有“备”(教案、教参)而来吗、,以教师中心是教师占有教学资料的必然结果。但在“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中来;在自评和互评环节,每个小组的代表都争先恐后地言;课堂上再也看不到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的学生。这对于中职生而言,实属不易。“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新的角色: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等,教学不再是单纯、机械的知识传授,而是成为了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教师的创造力得到了激发。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教师智慧、创新能力提升了教师工作的价值,增强了教师对教学意义的认同,教师就更乐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新知识、设计教学任务。
总之,要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的性质,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改变教育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他们创设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教育氛围和空间,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交互合作式”是两个或多人相互进行合作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并对对方产生影响的过程。合作型教学活动使学员对学习兴趣更浓厚,对学习更负责。在“交互合作”教学过程中,学员通过听、读、理解及整合过程,增加知识储备和语言词汇量,利用语言进行交流实践,增强使用语言的能力。士官是外语教学中独特群体。他们外语基础不同,但课堂自律性强,提高了交互合作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二、交互合作式教学模式策略的应用
交互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理解为通过“相互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实施的教学模式。交互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四项策略,即预测,提问,摘要和澄清可在士官外语教学中充分运用,从学员角度而言是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以学习文章和词汇为例,结合英文听、说、读、写,阐述这四项策略在士官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预习测问。
给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就已有知识及背景,推测文章导向,寻找学习方向。主要操练学员原有词汇掌握和对大纲、标题理解,引导学员利用积极性整理知识和词汇,在背景和导入信息的学习中,整合、推测、假设和构建新的知识点。不断自我探索,并在和教师及学员之间的师生,生生互动中主动学习,建构新知识和新技巧,提升学习兴趣。
2.概览提问。
概览文章了解大意后,就文章主要思路和中心提出问题,检查测试是否掌握中心线路和内容重点。了解背景和大意的前提下,由学员发现、提出和思考学习重点,并检测是否正确。要走出常规教师讲述,学员被动接受的方法途径,调动学员兴趣,发挥学员自身思维能力的作用,树立学员荣誉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给予鼓励,保持学习兴趣和动力。
3.学习汇总。
了解中心大意后引导学员表达要点并反思是否理解。学员回忆旧知识,重组和理解新知识。这是学习的关键过程,学员利用提问中的积极性和荣誉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整理、审视是否获取文章大意和所学内容。引导学员主动构建新知识、协助其进行新知识的整合和检验掌握程度是重点。
4.澄清解惑。
汇总新知识会对所学概念有一定了解并存在一定困难,需知道文章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提供适当的调试措施,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澄清学员不明白的知识点和概念。交互合作式教学在强调“师生对话”的同时注重“生生对话”。首先通过师生互动,教师进行策略示范,接着学员可轮流尝试教师的角色,进行生生互动,学员逐渐承担教师的责任,并发展成学员之间相互提供支持的合作协同对话。
三、交互合作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
1.引导。
充分引导学员思索和联想,依据文章的标题、大纲、关键词预测文章可能呈现的例句,引导学员尝试推论,大胆假设,并加以验证。需了解学员的基础知识和兴趣导向,设置与学员基础和原有知识层相关难度的引导,引起学员兴趣的同时,使其有思索和联想的能力和基础。
2.协助。
在引导学员自我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讲究提问的策略和方法,为学员建立中心思想起到关键作用,例如提供关键性六要素: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方式(why),协助学员从六要素思考文章大意,发现文章主旨,根据文章内容找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协助作用,主要参与者是学员,不可本末倒置。同时调整提问方向,对开放式提问和回答予以引导鼓励,使学员为通过自身努力寻找到答案感到自豪并保持学习积极性。
3.检验。
引导学员复习,整合原有知识,构建、学习并记忆新知识。正确引导学员,给予学员自我学习、探索和积累的机会,适时鼓励,使学员更加期待主动习得新知识,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几个重点,阅读时以六要素为重点要项;删除重复叙述或不相干的内容,引导学员向正确的方向探索;将重点要项和知识连接,为学员提供知识整合并有效构建知识;引导学员用构建的新知识表达内容,检验掌握程度并鼓励和改正。
四、结语
关键词 中职英语 合作自主式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012-02
一、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近些年,由于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不断减少,致使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一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在文化基础课方面十分薄弱。由于这部分学生以往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对路,一时也难以从考试的挫败中找回信心,所以对职业高中的英语课程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也影响到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给任课的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旧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一贯强调英语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枯燥的英语学习环境、呆板的课堂势必又会加重学生消极厌倦的情绪,最终造成恶性循环。由此,一方面我们英语教师要认清现状,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改变目前的不利形势,调整好心态,理清思路,以课改为契机,尽快地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合作自主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堂环境的布置。以往呆板的课堂教学环境:固定的黑板、讲台、同桌;严肃的教师、听讲的学生形成了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得英语这门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最佳的交流环境;而这一切在新模式教学的课堂布置中被完全打破。笔者新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对象是本校国际商务专业高一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学校在硬件上为国际商务班的学生配备了打卡机――早上进班级打卡计时,即按照写字楼的公司职员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依照不同的学习程度、性格被分成了九个小组,每组五名成员。座位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围绕教室中心以U字形排列。教室里拆掉了固定的黑板,安装了可移动黑板。教师没有了固定的讲台,教师的教学时刻围绕学生的活动,并随时与学生保持近距离、平等的交流与互动。
2.教学目标的设定。笔者的合作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对象是本校国际商务专业高一的学生,两年后基本以就业为主。所以教学目标就比较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立足现有教材,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基础的语音、词汇人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或与就业相关的会话。
3.教学内容的选择。本校国际商务专业高一的学生,据统计这个班级的学生入校时的英语中考平均分为58.8(总分120分)。因此,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首先我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基础模块一、二两册的单元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整合出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对学生就业有益的内容。如第三单元的Have you ever done a part-time job?中涉及到的英语招聘广告(Want ad)、简历(Resume)和面试(Interview),第七单元的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可结合学校每年一次的春游活动展开话题;还有贴近商贸专业特点的话题,如第九单元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关于询问和提供商品信息的话题;其次根据需要自选相关教学内容。这些自选内容的选择思路是从最简单的发音、单词人手,语音纠正阶段词汇积累阶段语法巩固阶段句子生成阶段看图说话阶段专题讨论阶段,最后的专题讨论是学生的创造性的活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最高的。有了初步的教学计划,课堂的实施就可以有步骤有层次地展开。
4.评价标准的制定。合作自主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不能以单纯的个体或是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既要实现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要强调个人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采用的是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平时、期中、期末等)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评价结果,又关注评价过程;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态度和合作精神的评估和培养,有利于多角度综合评估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策略,调动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组别间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动机。但自主合作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也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两次任务就可以达到教学的效果。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探讨与摸索,也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和收集学习者地反馈,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合作探究式教学 中职英语阅读课 内涵 实施过程 反思
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英语教育把重点放在语法和知识的讲解上,把英语课演变成英语的翻译课,造成老师完全主宰课堂,学生对自主性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成就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而老师把重点放在了晦涩的语法上,很难得到学生的热烈反馈,也会使课堂失去激情,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下面我就谈谈合作探究式教学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看法与体会。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什么是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小组学习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寻求答案和解决疑问。
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要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使用的教材为探究的主要内容,参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将自己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小组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是导师,是导演,主要调动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充分把握和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机会,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设置情景和氛围,积极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及时把握学生的探究深度,认真分析和评价学生探究的成败。学生是探究教学的主人,也应该依据教师创设的情境,明确自己要探究的目标,认真思考要探究的问题,积极参与小组探究交流发言,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做好小组探究总结,也就是说,小组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要求师生积极参与,教师做好指导,学生当好主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以提高内涵、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进入“十二五”,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薛群颖,2011)。这体现了职业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在“合作”中增长知识,在“探究”中努力创新,充分展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地发挥个人才能,在开展的各种课内外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究,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合作探究式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
本节课以江苏省中职英语基础模块教材(下册)Unit2 Friendship Advice:Ask Dr.Green阅读课为例,采用的模式是“情境创设―自主、合作问题探究―结论生成―扩展延伸”。
1.课前准备。
(1)合理分组。
我将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性别乃至家庭背景等因素,混合分成四人一组,让每个组都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个水平,具有同样的竞争力。
(2)课前准备Free talk――朋友的重要性。
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由组长在课上发表观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英语教学是一门外语语言的课堂教学,缺乏语言的实际运用环境,机械地操练是很枯燥的。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营造使用语言的环境和氛围,把课堂上语言的机械操练引入真实的生活中。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情境(从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情景一:
课件视频播放一段“梁朝伟代言雪佛兰迈锐宝广告”的镜头
看完影片后请学生回答:
教师:在刚才的影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梁朝伟在开车,梁朝伟很高兴。
教师:那你知道这段视频内容和友谊有什么关系?你先不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问题。
问题一:那你知道这段视频内容和友谊有什么关系?(投影板书)
情景二:
课件展示两辆轿车严重相撞的场面
看完图片后请学生回答:
教师:发生事故后,司机可能如何处理他们的车辆?那朋友间发生矛盾时,那应该怎么处理呢?
学生:扔了。
教师:扔了?这个“扔”用得很形象,那朋友间发生矛盾怎么办呢?“扔了?”那你又知道朋友为什么要“扔”呢?什么时候“扔”?同样你也先不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朋友为什么要“扔”呢?(投影板书)
3.问题探究。
教师:今天要探究的问题都在这里了,下面大家有5―10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过程我已经打在了投影屏幕上:先是独立思考两分钟,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路分组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各组可以就其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在接下来的观点陈诉中,看哪个组的表现最出色。
(1)思考讨论。
(屏幕上将显示两张图片及相应的两个问题展示出来,以便同学们参考)
(讨论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并不时给予适当引导,提出问题,讨论时间大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观点陈诉。
(讨论开始十分激烈,随着讨论的进行,各组的同学慢慢达成了统一认识,这时候教师及时叫停,然后进入观点陈诉阶段)
教师:下面我们就请准备好了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讲解你们小组讨论的结论。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上台?(由于都是经过了激烈讨论的,各个组都愿意把自己小组的观点陈诉给大家。)
A组:我们小组讨论的是第二个问题,“When you meet problems,you must speak up.Tell her that these comments hurt your feelings.Maybe she has to put you down to feel good about herself.”
教师:大家说他的解释好吗?
B组:我认为不全面,我们小组讨论的也是第二个问题,“You can talk to John.Tell him why you’re worried and that you’ll be there for him if he needs any help.”
Make sure you listen to what he has to say and try not to sound too bossy.When he has unhealthy interest,you should give up on this friendship.”
教师:If you get along well,what’s your feeling?
B组:I feel very happy and exciting.
教师:If you have a fight with your friend,what do you do when your friend get into trouble?Do we only choose to give up the friendship?
C组:Even the best friends have fights.you have to talk to them.When there is no one around,have an honest talk.There are three steps to being friends again:tell him or her how you are feeling,say what your friend has done wrong,and explain why you did this or that.
教师:他说得正确吗?
教师给予肯定:他说的完全是正确的,说明C组学生也非常善于思考。
4.结论生成。
教师:在大家精彩的分析之后,我想刚才的两个问题已经非常清楚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刚才几位同学分析的时候,他们都提到了一种说法:朋友之间肯定会存在矛盾或意见分歧,那么下面的任务就是请大家再分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友谊该放弃还是继续呢?
(1)思考讨论。
(因为刚才的分析已经十分透彻,这次讨论时间不是很长,很快各组就有了答案)
(2)观点陈诉。
F组:朋友间相处融洽是我们都期待发生的事情。
G组:我觉得他的说法不够全面,他说的仅仅是事物美好的一面,朋友间产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机器运转时间长了,还需要维修。当发生矛盾时,双方应有维持这段友谊的意识。当然了,如果这台机器破旧的没有维修的价值了,那就把它扔了吧。朋友间的友谊也是一样的。(很多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H组:应该把前面两位同学的答案连起来,(那你说说看)我觉得应该这样表述:当朋友间发生矛盾时,看情况而定,尽量维系这段友谊。(表述越来越精练全面的了)
教师最后要有画龙点睛地指出:友谊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平时小事做起,维护它,爱护它。
5.扩展延伸。
教师:到此为止,我们对应该如何处理对朋友间的矛盾有了一定的认识,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友谊到处可见,但我们要加以维护。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
四、合作探究式英语教学实施的反思
1.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策略。
(1)“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是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互补的做法,使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面子顾虑的状态下,进行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马存凤,2012)但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从内容的选编、讨论问题的设置,到展示前教师的巡回指导、最后的总结和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2)整个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员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通过参与调查、讨论、分析思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归生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所学英语知识的深化和内化,增强教学效果。
(3)“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如“对朋友间交往中所出现问题的处理”这一问题在小组合作基础上,资料的查找过程和展示过程中学生受到很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顺理成章,而且教育效果远远超过了以往教师的说教。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佚名,2010)
从第一次活动到最后一次学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最先开始的简单的回答,到得到全面的结论,无不显示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选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本模式侧重于合作探究与交流,要想完成学习任务,就需要进行深入思考,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而且通过有针对性的剖析,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想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在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表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2.教学模式的注意问题
(1)认真选择以学生活动探究为主的课程的内容,只适用于与学生生活密切并且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内容。
(2)这种形式不适宜多搞,且不适宜多个学科,易加重学生负担。
(3)课堂的时间因学生的准备而定,因此较难把握。
(4)课堂的突发事件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生成性问题的出现更加普遍,增加了对教师驾驭能力的考验。因为这种课重复性小,随机性大,每个班上的都不一样,在上课前不可预料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材料准备的五花八门,因此要求上课时高度紧张,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指出错误,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思路引导正确的道路上。
不管怎样,对于新课程我们还是能够大胆思考大胆尝试的,虽然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充满矛盾,毕竟我们实践过,从中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敢于去做。综上所述,我们在实施探究式学习实践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还要注意转换教师角色,面向全体开展探究,使合作探究式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现实。
参考资料:
[1]马存凤.初中英语写作方法的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
【关键词】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合作交流和发现探究。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为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体现了生本主义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学习环境氛围下,积极交流探讨,更好地体现学习主人翁地位,发挥好主体角色作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能够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团队合作探究进行融合,体现既尊重个体学习发展需要,又增强学习体验,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多元化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呢。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师生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应该转变为学生在接受知识本身的同时体验了获得知识的乐趣、学会了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精心编写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1.1、精心编写自学提纲:教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自觉提纲是启动学生自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目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运用。编写自学提纲就是设计一系列的"知识点",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探究性,要尽量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它是诱导学生自学的指路灯,引导学生由定向思维进入自觉认知的情境中,使学生有章可循。避免思维的随意性,但又要防止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中。
1.2、学生预习教材和查阅资料:学生预习以教材为主,可提供和利用其它资料和素材。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预习教材和查阅资料,做一个"发现者"、"探险者",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他们就会因自己的发现而感到愉快,有成就感,就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所获得的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用于实际语言交流中。
2、教师设疑,学生质疑
2.1、教师设疑:疑是启开思维大门的钥匙。设疑贵巧,巧在以疑诱发、点拨和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发散性、创造性和凝聚性。设疑亦精,精在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特点。在这四点上让学生疑深、疑广、疑透,由浅深入,循序渐进。
2.2、学生质疑:提问质疑是自学的必然延续,这既是自学效果的反馈,又是学生能力的反映;既可以纠正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向书本和老师挑战的胆略。怕同学嘲笑,因而开始阶段不敢提问,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提得对的给予表扬,提错了也肯定其积极的思维,适当给予鼓励。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其他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后回答,有的共性问题教师可重点予以讲解。当然,学生有时也会提一些偏题、怪题,有时钻牛角尖,有时又漫无边际,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适时予以点拨、指导,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循循善诱,把学生提问的思路引导到正路上来,同时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发现新问题。教师可启发大家积极思维,真正钻研到问题中去。
三、自学讨论,合作探究
1、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观点不一,脸红耳赤,集思广益好处多。 我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总是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组的每一个学生都各司其职。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积极主动。这样质疑的问题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修正。通过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加深理解,从而拓宽知识面,使知识活学活用。在这过程中,学生如探险家发现新大陆,体验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骄傲。这种喜悦和收获会进一步鼓舞学生继续努力,攀登新的高峰。
2、引导自主探究、思考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是实行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精心设计作业,归纳检测,查漏补缺
1、精心设计作业,归纳巩固已学知识
教师围绕教材重难点,精心设置作业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综合性题目,目的在于巩固已学知识,做到熟练掌握,应用自如,加深和拓宽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写好单元小结,然后与全班学生相互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从而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
2、单元检测,查漏补缺,个别辅导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最终获得知识的过程。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不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合作,即使合作也只是流于形式,实质上并没有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尊重他人,专心听取他人的见解;最后,由于合作探究式教学采用的是“分配任务,整合结果”的方式,所以教师应当明确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并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曾说过:“任何思维,无论它是多么的抽象,都是以观察和研究经验材料为基础的。” 观察是思维的门户,观察能力对探索、发现问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合作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逐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讲解长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黑板、书桌、文具盒等进行观察,使其得出长方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的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探究验证。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丰富的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数学猜想就是根据已知数学条件和数学原理对未知数量关系进行推导的一种探索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何图形中的角时,可以提出问题:“纸上有一个70°的角,墙上有一个70°的角,操场上有一个70°的角,请比较这三个角的大小。”以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猜想,然后教师紧接着再提问:“如果将一个60°的角放大10倍,这个角是多少度呢?”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猜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能够更高效、更准确地解决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出一些比较开阔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合适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探究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学生只有对事物感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思考、探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5.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质疑。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初中生总是一味地接受课本知识,从不敢对书本知识进行质疑,从而导致他们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数学公理、定理进行质疑,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引言: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学生能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值得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
1.初中数学教学与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1.1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学习数学过程表现出的应该是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昂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求知的欲望。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大多数学生都将数学学习视为一种“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投入精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因此受到禁锢,这样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初中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得数学课堂效果提高产生难度。
1.2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概述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主动、互相合作进行学习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合作、互动、探究是此教学方法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主动对知识进行理解、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对新知识进行建构、通过互相吸取优点实现问题的解决,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推理、逻辑思维等能力发展的过程。
1.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学习态度养成具有独特作用,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将体验到数学学习真正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己头脑的发展和变化,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有所提高。
2.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2.1 对探究性情境的创设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主动使用思维能力的“启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情感诱导和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由意志”。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几何知识不同于以往学习的数学知识,需要应用空间感知能力,建立对立体图形的理解,这种抽象的学习内容很难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探索欲望。此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现在,老师手头有一个工厂设计的订单,有一个洗车场希望对店面进装饰,装饰的元素就是各种几何图形,老师现在想征求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能不能帮到我”。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开始拿起纸笔绘制由几何图形表示出来的“创意”,梯形、等腰梯形、菱形、圆、椭圆被广泛应用于他们的“作品”之中,甚至有同学开始考虑用圆柱体表达创意,可见他们的思维扩展到了立体几何的范围内,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充分证明他们对几何知识已经充满兴趣。
2.2 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
有了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之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分成均质的“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对数学学习的探究性之上的,也就是说,每个学习小组的任务是采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为了使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强,我以学习项目为子单位,以学期学习效果为终极目标,鼓励每个学习小组对“今日数学家”、“公式王者”、“年度数学思维成就奖”等荣誉发起“冲击”。例如,在“图EDCA、FCBG为正方形,点C在两个正方形的一边上,点F为DC线段的中点,问线段AF、DB长度是否相等,并证明?”此类问题的解决中,我没有直接教学生解题,而是对每个学习小组提出共同的问题“若点C位于直线AB的延长线上,问线段AF、DB是否相等,并证明?”探究任务布置下去之后,有的小组很快对问题展开讨论,同组中有不爱发言的学生,大家纷纷征求他的意见,鼓励同伴表达,你一言我一语的“头脑风暴”式解题很快使题目得解。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调动自己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对集体荣誉的责任心也使得对数学学习采取回避态度的学生在同伴的影响下投入到学习中去。
2.3 对学生的探究和合作进行指导
使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并非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性情境,学生自发进入“大讨论”的过程,在学生的合作、竞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并带领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在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我除了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探究小组清晰思路之外,还在一节课结束之前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你在合作学习中做了哪些事”、“为什么优胜组比我们组高明”、“我的小组成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学习”,这样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后形成“总结学习结果”的习惯,是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自己在学习中使用的能力、自己的思维发展状况的思考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能力进行内化的过程。
3.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3.1 对数学教学本身的影响
为了使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起到作用,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使用方面进行整体的调整和布置,这将对教师选择教学工具造成影响,还影响到教师对课堂的控制,鉴于教学是由无数个细节所组成的行为综合体,对课堂细节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使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将直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3.2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创设情境和探索性教学的方法给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时间的情况下,使学习的目标更为明晰,头脑风暴式的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在巩固知识方面更主动,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靠;对知识的合作式探究学习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成长,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尊重,而学生也将从这种教学模式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获得学习的信心,学习态度也因此有所改善。
如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要从本质上认识他们的关系,就要做大量的实验,当实验次数足够大时,其频率才稳定于理论概率,但不等于概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动手,34个小组共同做实验,并将实验数据依次叠加,分别填入表格,再绘制折线统计图,分析它的发展趋势,这样学生能直观地、深刻地体会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如果教师只是自己讲解,那么学生就不会有深刻的感受,学到的知识只是停留的记忆的层面,不能透彻理解掌握。在以上合作式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轻松有趣的获得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积累了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渗透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自信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数学素养,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发展,同时也落实了素质教育。
4.结语
综上所述,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为主导的初中数学课堂是愉快的、轻松的、效果显著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获得成长,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主动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更加积极,因此可以说,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是改善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方式,值得广大数学教师进行实践和尝试。
参考文献:
[1]贺建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10-12.
[2]严伟娟.浅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4(04):118-120.
[3]包艳梅.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221-224.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分析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由培养目标和特征组成。
1.培养目标
简单而言。新课改以来,合作探究式教学就以全新的形式被推广于各大学校。它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2.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2.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课堂上,教师根据问题来设置情景,并且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分析,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后进生与优等生的交流,还可以使两个等级的学生在探讨中获得知识,更新对该题目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的提升。
2.2合作探究式教学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这是一个获得新知的过程,并且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学生能在探讨中获得知识,而且能进一步的理解知识,更能加强学生的记忆。[2]
2.3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而且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老师所设下的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讨论,不受课堂上那些规矩的限制。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探讨并且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使学生对问题记忆更加深刻。
2.4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可以使每个同学参与到数学教学当中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兼顾后进生和优等生,做到尊重个体差异,每位同学都可以参与到数学的教学当中来,对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热爱初中数学,培养出更高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2.5合作探究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增长的培养。初中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以及很强的逻辑思维。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根据问题设置一定的情景,并且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合作探究讨论问题,并且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探讨中对问题进一步的理解,并且明白解题思路,举一反三,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也可以轻松的解答出来。教师在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分调动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教师在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应该将学生进行分组,三四个人一组,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进行分组,小组里要优等生和差等生的比例相同,这方便小组讨论的时候优等生可以帮助差等生进一步理解问题。
1.可以提高课堂活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很多初中学校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记录课堂笔记,并且有很多时候并不理解题的解法,只是机械的去记忆一些知识,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传统的讲课模式令学生感到乏味无聊,教师的讲解占去课堂的大部分,留给学生很少的思考空间。学生渐渐的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然而,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讲的形式,而是老师根据问题设置情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且得出最后的答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是他们在讨论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3]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符合教育实质
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不仅符合当今社会的教育实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后向思维和逻辑思维。达尔文曾经说过:“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十分重要。而合作探究式教学完全符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和实践能力。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不仅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探索未知领域的良好学习环境,还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与不用所学知识客服困难并且解决问题,是他们提高了自信心,竞争意识更加强烈,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