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故事

时间:2022-07-29 00:42:22

端午节的故事

第1篇

一说到端午节,大家就会想到吃粽子和赛龙舟,但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却是一知半解。那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端午节的传说来历故事有哪些,欢迎大家查阅!

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大全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一、赛龙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寓意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二、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其由来已久,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民间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三、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四、悬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五、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六、游百病

贵州地区端午风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七、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等俗言。

八、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九、吃鸡鸭鹅蛋

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十、驱五毒

端阳节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像,以避其毒。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过端午节的意义是什么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第2篇

2019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一

活动时间:20xx年5月27日

活动地点:二年级二班教室

活动人员:全体师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端午说由来

(1)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来源于百越民族节日祭

(2)端午讲故事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小结。

3、端午话习俗

(1)赛龙舟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2)话粽子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不同的粽子。

4.、端午赛诗会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其中主要是屈原的。

5、谈感受,激发情感

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6、总结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但这个节日却始终传承了下来。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咱们悠久的历史,还有那些跟端午有关的人们——屈原、曹娥、伍子胥,还有中的历史上的百越民族。

经过今次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

2019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端午说由来

(1)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伍子胥,

(2)端午讲故事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小结。

3、端午话习俗

(1)赛龙舟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2)话粽子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不同的粽子。

4.、端午赛诗会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其中主要是屈原的。

5、谈感受,激发情感

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第3篇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一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幼儿园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 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 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 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

(一)活动准备工作

1. XX月XX日(周X)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xx月xx日—xx日区角创设。

(三)xx月xx日知识学习: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xx月xx日,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xx月xx日,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附:家长通知条、儿歌资料、活动教案、温馨提示。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各位家长:首先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其次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五彩线等过节物品。感受节日气氛。第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谢谢家长的配合,并提前祝愿小朋友、家长端午节快乐!

xx幼儿园

20xx年x月x日

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二

活动四:折纸粽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探索折纸粽的方法,尝试用长条纸通过反复折叠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1、各色长条纸若干。

2、已经折好的大纸粽。

3、折纸粽步骤图。

【活动过程】

1、观察大纸粽,激发折纸粽的兴趣。

2、探索折纸粽的方法。 (1)猜测纸粽的制作方法。 (2)展开纸粽,观察折痕,讨论折纸粽的方法。 (3)借助步骤图,整理折纸粽的经验。

3、折叠纸粽。(引导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看图示、观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

4、将幼儿制作的纸粽用针、线串在一起,布置环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校传统节日活动策划(端午节)三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

端午节前两天

四、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端午节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激情朗诵有关端午节诗歌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端午

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端午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端午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端午实践活动

粽子、香袋

1、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

2、学习用折纸做的五彩粽。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4、设计别致、精美的粽子。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端午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端午的民俗活动)

引出——赛龙舟,端午食粽。

5、举办食粽宴

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粽子?往年你和谁一起吃?

师:你吃的粽子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是买的,也有送的;是妈妈送给奶奶的,也有小姨送姥姥的……)

师:为什么要送粽子?

A、师给队员送粽子并送上祝福的话;粽子该是投入大海的,因为你的胸怀像大海一样的宽广,别忘了给自己投一个粽子!祝端午节快乐!

B、队员相互送粽子;

C、鼓励那些不愿意把自己的粽子送给同学的队员,将自己的爱心和祝福送给队员。

吃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一边听辅导员讲故事)

师:端午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六、讨论端午节活动方案

1、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端午节。

2、队员之间交流。

七、小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端午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老师感到好开心!最后,我提前祝大家端午快乐!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有关端午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分4个活动小组)

1、端午的风俗习惯。

2、端午的传说和故事。

3、关于端午的诗词。

4、关于端午的食品。

八、实施策略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端午故事演讲等等。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行“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的班会活动。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端午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可研究关于,端午的诗词,端午的食品等,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队员带来快乐与幸福。

九、评价方式

第4篇

1、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2、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3、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4、蜇居在城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宝的、有鸡蛋的、有腊肉的……但,我依然会想起“三尖塘”里那蓊郁茂密的芦苇,想起那青青地泛着油光的苇叶和娘亲手包制的粽子,那种端午节的味道时常在唇齿间萦绕。

5、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

6、在这里,人们都用了“纪念”这组字眼。但在事实看来,但无论是哪种由来,端午节都本应是一个悼念日。可是,我所感受到的端午节,是一个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喜庆日子。

7、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8、沿河而居,珠水两岸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

9、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10、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我们所记得的,只是粽子,只是龙舟,只是刚被国家确立的法定节日。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几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心如刀割,绝望地投江自尽。

11、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12、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

1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14、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5、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16、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情色彩。

17、哦,端午节又到了。我便欢天喜地的来到年年割艾草、菖蒲的野地里,割了一捆回来,几乎是每一个大门及房门口都挂上一副。()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里,散发着浓郁艾草、菖蒲的馨香。

18、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19、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

20、故乡的端午节,浸透着一种浓浓的乡亲、亲情。

第5篇

2017端午节祝福的短信

1.夏知道春已走过,风明了云的漂泊,天了解雨的落魄,眼懂得泪的懦弱,我知道你的快乐:绿色衣服,心里甜蜜多,等人来咬说,好香的粽子!端午快乐!

2.古人送壶我送粽,一片真情在其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天涯知己度端午,无限真情在粽中。青青粽叶包真情,愿你拥有好心情,端午节快乐。

3.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4.长大了,离开家,去了外地。再也没有端午节采艾蒿的机会了,奶奶的病不但没有好,而且永远的离开了我。自此,名叫艾蒿的植物,它在我心里和杂草一样,无一用处。

5.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6.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7.奉上一颗祝福的心,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愿幸福、如意、快乐、鲜花,一切美好的祝愿与你同在。端午节想起你,发个短信问候你,想不起我没关系,只要你快乐又顺心,就是我由衷之惬意。

8.你的微笑让我魂绕,你的滋味让我难忘,你的甜蜜让我回味,你的外套我要脱掉,你的内涵我要看到,你的全部我要领教,你的芳香我要吸光,你叫我的心在荡漾,你叫我爱的发了狂,我决不能让你跑掉:粽子。

9.端午节的宗子啊,你的每一粒糯米都是被浓浓的化不开的爱所浸润的,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祝福。你的片片粽叶把亲人暖暖的爱意所缠绕,上面的纹理似乎在诉说着美好的祝愿。是你带来了能享受全年的幸福

10.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怀念故人我心独伤;长江长长,苇叶飘香,思念故乡无限迷茫;西楼西厢,一抹残阳,沦落天涯从此断肠;茅屋藤窗,败柳枯杨,曾经为歌舞场;端午节,想朋友,念家乡,祝君快乐早辉煌!

11.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12.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3.端午节快到了,甬城街头小巷,到处飘散着粽子的馨香,也随处可看到手拿艾蒿菖蒲的人们,脸上充满节日的喜气。人家的门楣上柱子旁早挂上了一把新鲜的菖蒲艾蒿,它们为主人把持着门槛,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驱除着邪气,守护着安宁。

14.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到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游走着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百缕炊烟。

1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6.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1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

18.好久没有联系,不代表不想念;好久没有问候,不代表不关心;此刻我在想你,知道就行;在此佳节之际,我们XXX人不仅要怀念屈原,更要继承和发扬屈原的伟大精神。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其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发扬和继承,屈原爱国忠国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热爱公司忠于公司!

19.端午,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20.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21.端午到了,送你一个万能粽子,仅限端午食用。食用的效果:幸福紧随如风,烦恼跑得匆匆;知识用之不竭,钱财取之不尽;事业如日中天,彩票一买即中。

22.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吃,粽叶翠绿意义深,用它全家健康保,糯米枣儿相拥抱,真像是那全家福,枣香入米味道美,老小适宜是佳肴。端午节祝愿全家香甜如粽子。

23.糯米香味悠远,传递着无尽的思念;红枣味道香甜,牵挂的滋味令人魂牵;粽叶如同我的心,将思念和牵挂包揽。端午节到了,愿美味的粽子将我的思念和牵挂送到你的身边!

24.唉!生活真无聊:听听电话;开开宝马;抽抽中华;吃吃龙虾;局局桑那;送送鲜花;泡泡酒吧;喝喝人头马,搂搂温碧霞;抱抱麦当娜;发发短信息逗逗傻瓜。端午节快乐!

25.喝酒可以喝醉,跳舞可以摸背,无论怎么勾对,耍完快点撤退;走时小心防备,不然打成龟背。记得忠魂屈原,多吃三角粽子。喝口端午黄酒,保你会赋离骚。祝你端午快乐!

26.一片艾叶,渗透着情意的芬芳;一条龙舟,赛出了热情的高涨;一个粽子,裹满了生活的蜜糖;一杯米酒,碰出了笑声的欢畅;一声问候,愿你从此意气飞扬。祝端午节快乐!

27.艾叶束束绕门墙,疾病远离无灾殃;香包丝线细细连,真情厚意在**;香粽裹满大红枣,甜甜蜜蜜伴身旁;观赏龙舟心欢畅,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到了,祝你身体健康,快乐无限!

28.古时屈原投汨罗,百姓祭奠过端午。如今佳节逾千载,意义不同传统在。裹粽竖艾划龙舟,节目丰富又精彩。人民安居又乐业,国家富强立世界。端午节到了,愿你合家团圆,幸福开颜!

29.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这些名字全是端午节的马甲。

30.居家和睦出入平安,风度潇洒似神仙;音乐升平心情舒缓,对酒当歌舞翩跹;端午花美碧水清涟,日月同辉彩云间;短信祝福情意无限,微风送爽如你愿。提前祝你端午节期间,梦想成真福禄双全,开心快乐每一天!

31.粽是在花香弥漫的五月,粽是在深情款款的端午,粽是想起情投意合的朋友,粽是想给你美好的祝福:端午节将至,祝你粽是一帆风顺,粽是健康平安,粽是腰包鼓鼓,粽是快乐幸福!

32.脱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我知道,我不能陪在你的身边。我知道,我能做的只有遥远的思念。你快乐吗?你幸福吗?我默默祝福你。端午节快乐!

33.杨梅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棕叶香、包五粮、剥个棕子裹上糖;艾草芳、龙舟忙,追逐幸福勇向上;美好的生活万年长!祝您端午节快乐!

34.端午又来到,向您问声好。熏个艾草澡,蚊虫邪气都赶跑。吃个端午粽,来年福气围你绕,好运随你挑。愿您端午开心,心情妙!

35.用真诚的心做米,甜蜜的心做馅,祝福的叶包裹,幸福的线缠绕,包一个吉祥的粽子,送你温馨的祝福。祝你端午节全家安康,福寿绵长!

36.粽加粽,甜蜜舒爽相叠加;粽连粽,欢乐平安把手拉;粽碰粽,开心顺意笑哈哈;粽挨粽,温馨幸福美佳佳。祝你端午节快乐!

37.轻轻的问候融入了我所有的心愿,淡淡的祝福倾泻了我无穷的真诚,悄悄的一则短信静静地填满屏幕!永远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祝端午节快乐!

38.端午节,端午送你五个五:祝你收获多多,五谷丰登;收入多多,五花八门;朋友多多,五湖四海;快乐多多,五彩缤纷;幸福多多,五福临门!

39.粽子甜,甜出你幸福生活的美好。粽子咸,咸出你和美生活的味道。粽子香,香出你节日的欢笑。端午节快到了,不能与你共品粽子,道声祝福:节日快乐!

40.端午节各省风俗:山东早起饮杯酒,传说可以辟邪毒;陕西兴安观竞渡,兴平端午耍人偶;湖南攸县供龙首,草船泛水送瘟疫;江苏嘉定过端午,无论贫富买鳇鱼。

41.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42.端午节,五月五,送你五个礼物。一送甜蜜粽,事业更出众;二送祝福酒,好运年年有;三送爱情草,浪漫少不了;四送如意舟,财源家里走;五送吉香囊,幸福万年长!

43.万水千山粽是情,夕阳有情,粽在你身边,粽是当时相逢处,粽粽场景笑流年。端午节到了,祝你粽是快乐,粽是健康,粽是轻松,粽是好运!

44.五月初五端午到,送去祝福事事好,吃着香粽甜蜜蜜,尝尝鸭蛋圆圆满,悬挂艾叶把邪驱,佩戴香囊更美好,龙舟赛上显神奇,长风破浪就在即,带上祝福伴随你,快乐健康更如意。

45.在每个特殊的日子,被牵挂的人总是开心的,被思念的人总是快乐的,被感动的人总是幸福的,被祝福的人总是幸运的。短信只是形式,祝福只字片语,重要的是把你惦记。端午节快乐

46.糯米纯,糯米甜,糯米香甜情意长。艾草长,艾草香,艾草驱邪幸福长。红枣美,红枣鲜,红枣颗颗幸福连。龙舟好,龙舟长,龙舟热闹思念绵。端午佳节已来到,愿友幸福品粽香,快乐赏龙舟。

47.香香的粽子好兆头,风调雨顺不发愁。甜甜的粽子好年头,五谷丰登年年有。清清的河水欢快的流,高高的山岗碧绿秀,轻轻的龙舟自由的游,红红的太阳照额头。火辣辣的情歌自由的吼,热乎乎的祝福请君收。

48.端午端午,谁最苦,屈原沉水百姓苦;端午端午,谁有福,粽子喂饱小鱼肚;端午端午,谁追逐,龙舟澎湃众人逐;端午端午,谁祝福,历史为了明天出。端午祝福揭开了幕,短信问候来拜服,亲爱的,节日快乐!

第6篇

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一

活动主题: 快乐端午 你我共享 活动内容: 某月某日各班召开《快乐端午 你我共享》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有关端午节的诗词和端午粽子的故事等等。

活动目的: 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努力营造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以电子文稿图文并茂为形式,了解端午的由来、习俗以及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方面端午文化。完成2份电子文稿,于某月某日前交到班主任处。

活动过程:

一、去年端午节如何过 主持人:同学们,快乐的端午节到了。今天就让我们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班同学×去年是如何在家与家人度过端午节的。 视频片断出示。 主持人:谁来说一说他们是如何度过去年的端午节的? 同学说。 主持人:那去年你家里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的呢? 摄影图片出示,请图片中的主人公上台介绍自己如何度过端午节的。 主持人:还有哪些同学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去年度端午节的故事的? 同学上台。

二、今年端午节我们准备怎么过 主持人:看了听了同学们介绍的去年度端午节的故事后,那今年的端午节同学们准备怎么度过呢? 请同学上台说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说得真好,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自己和家人一起度过端午节的过程用摄像、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再开一次这样的活动,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年自己度过端午节的故事。

三、携手共享 端午送祝福 主持人:我们同学们在家中和自己的家一起幸福地过着端午节,可是在四川、在汶川等地,那些遭受地震之害的和我们一样大的小伙伴们却无法与家人共同度过端午节。同学们,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同学们说自己的感受。 主持人:是的,让我们一起制作一些贺卡,写上自己的祝福。然后,我们将会以班级为单位,一起把这些贺卡寄给那些的孩子们。衷心祝愿他们能够和我们一起共同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二

活动一:端午信物制作比赛

佩香囊,是端午习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活动二:端午咸蛋彩绘

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述:“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咸蛋彩绘也是端午习俗之一

活动准备:

掏空的咸鸭蛋若干个(建议里面填满其他不易变质物品,填物的蛋壳底部可以考虑加上底托)、颜料、颜料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参加人员自己的爱好进行发挥创造,以符合端午节日文化为主要依据。

活动三:“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院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为此,可征求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能结合法院特色设计出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智慧,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动四:端午节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

端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可结合法院特色,进行端午主题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活动。

活动五:组织养老院或孤儿院慰问活动

活动六:“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可以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

活动七:旱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习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比赛。比赛形式有两种。

1、长条板凳式。准备长条板凳若干条,以两到三人为一组,跨板凳奔跑。板凳两头可挂上简易龙头修饰。

2、雪橇式。准备长条木板若干条,在木板上钉三到四对脚套,参赛队员左右脚各套一条木板,向前奔跑。

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三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 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 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激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打算】

1 故事录音

2 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 米 皮筋 点心盘 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 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 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 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五月节 端五 等等。虽然名称不 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 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 趣!

二 品尝粽子,并讲述。

1 熟悉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 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 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打算了 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 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第7篇

[关键词]饮食民俗;端午;荆楚文化圈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在现在人们的概念中,一提到端午节就会想到:(纪念)屈原、(吃)粽子、(划)龙舟3个关键词。对这3个词语进行叠加组合之后,就形成了人们观念中的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节日,节日中的代表性饮食是粽子,特色活动是划龙舟。屈原,今湖北秭归人,因仕途的失意,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后经历代政权(宋朝追封屈原,确立端午节的地位)和文人(屈原托梦传说)的推动,端午节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中,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对端午节做了概括性的说明: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纪念屈原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古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词,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屈原联系在一起[1]344。荆楚地区———屈原故里,是屈原传说型端午节的发源地,亦是端午节举办最隆重的地域之一。

一、荆楚文化及荆楚文化圈

“荆”“楚”连称,最初只是族类名。或说荆、楚同义。从实际使用情况看,既有单称“荆”或“楚”的,也有连称“荆楚”或“楚荆”的,后来转为地域名[2]2。荆楚的地域,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异。“荆楚”最早出现在《诗经•商颂•殷武》中,文云:“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挞彼殷武,奋发(伐)荆楚。泵(深)入其阻,裒荆之旅。”“荆楚”2字自此而开始连称使用。刘玉堂说:“作为地域的荆楚,从来没有公认的边界。假如以现代的行政区划为准,那是以今律古;假如以古代的民族、国家、州郡为准,那是以古律今,二者都有凿枘不入之弊。”[2]2刘玉堂和张正明所撰写的《荆楚文化志》,依据天然的地理形势和人为的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对荆楚地域进行了界定[2]3-4。按地理方位来说,荆楚地区就是长江中游地区;按文化氛围来说,荆楚就是楚人的生活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全境以及安徽西部的部分地区。荆楚地域的划分与荆楚文化圈密不可分。在《诗经•商颂》毛传中对荆楚的释义是:“荆楚,荆州之楚国也。”荆楚指的是古荆州的楚国。楚国和楚国文化是荆楚地区形成的必备条件。荆楚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收稿日期]2016-10-18时期,随着楚国疆域和楚国文化的影响范围而变化。“楚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它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或者甚至可以说它首先是一种植根于地域本土的文化。”[3]3荆楚文化是在楚地疆域上形成的亚文化,荆楚地域是指荆楚文化影响的范围,荆楚文化与荆楚地域二者是共生共存的。荆楚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以古代楚国都城纪南城(今湖北荆州一带)为中心向四外辐射的亚文化圈。“1953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江陵县郢城、万城和纪南城展开了初步调查。1956年,楚纪南故城被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①荆楚文化的核心地区是楚国都城纪南城,根据考古发现,纪南城在今湖北荆州、江陵一带,即荆楚文化圈的核心地区。在当下,“荆楚”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湖北,荆楚文化就是湖北的文化。虽然历史上荆楚并非仅仅是湖北地区,它是以湖北古荆州地区为中心,面积比现在的湖北辖区大。但是在近现代,唯有湖北人以“楚”或“荆楚”自称,湖南弘扬的是湘文化,河南和安徽也有各自宣传的主线文化(文明)。只有湖北地区宣扬的是荆楚文化,称自己是楚人的后代。故本文对荆楚地区端午节的研究主要立足于荆楚地域的核心区域———湖北地区,即以湖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地区,辐射湖南全境、河南南部和安徽的部分地区。

二、荆楚地区端午饮食民俗的源流

中国古代3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具有历时久远、与岁时节令相近和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端午节与岁时节令———夏至节相近。民间有谚语说“食过五月粽,敢把寒衣送”,在一定程度上现在的端午节就是古时端午与夏至相融合的产物。众所周知,粽子是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古籍就记载:“夏至节日食棕”[4]100。可见,粽子最初是夏至节令食品。端午节与夏至日相近,在不断发展中二者相互融合,食粽习俗慢慢地演变成端午食品。“端午是恶月”的说法由来已久。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夏小正》(据《荆楚岁时记》引)曰:“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采药、制药和用药是当时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南北融合,部分北方少数民族执掌政权和民国的动乱,直到新中国时期,端午节在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后,端午节迅速成为热点,保护非遗、保护端午节传统再次被提出。这里按照荆楚地区端午饮食民俗的变化把端午节分为:夏商周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朝时期、元明清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一)夏商周至两汉时期:形成期端午节发源于战国,成形于汉代。最早的端午食俗应该是梟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在汉代,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日,其食物为一种叫做“枭”(从形看应为一种鸟)的动物为原料做的“枭羹”。这是最早关于端午饮食的记载。根据文献记载,粽子最早出现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中,文云:“俗以菰叶裹黍米,以纯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根据《风土记》的记载角黍即是粽子最早的雏形,所采用的食材仅有黍米,这与当时的农作物有极大的关系,因为黍是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之角黍,并以新竹为筒粽。”此时的粽子形状有筒状和牛角状两种。由于这段时期历时久远,保存下来的文献较少,而且多数是后世编撰而成,对这段时期的考证尤其是对荆楚地区的端午考证相对较难,只能依托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推演。我们认为,端午节形成初期在全国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而且此时饮食习俗还未形成,故资料选取角度立足于全国。(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期两汉时期端午节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端午食粽的民俗并未成形,粽子还未成为端午节的代表符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人口大迁移、民族融合和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端午节与夏至相互交流和融合,端午节逐渐定型。角黍开始以端午事象出现在文献中,并出现了把屈原传说融入端午节这一事象的记载。南朝梁代吴均在《续齐谐记》(据《荆楚岁时记》引)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缚之,二物蛟龙所畏’。”[4]101自此开始粽子的外观定型为“菰叶裹之”的角状。端午节在这一时期定型,粽子和龙舟因屈原传说因素的融入而成为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屈原故里———荆楚地区,更是成为端午节的发源地,我们认为荆楚地区是屈原传说型故事的发源地,并以荆楚地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此外,在荆楚地区民间过端午节避毒的习俗一直存在,吃盐蛋或艾草煮鸡蛋系五彩绳的习俗盛行。荆楚地区(今湖北恩施一带)民间有“滚蛋”的习俗,象征着赶走不好的东西。(三)隋唐至宋朝时期:发展期隋唐至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成熟期,唐诗宋词众多,对端午节的记载也较多,宋代是端午节被官方正式确立的朝代,宋朝追封屈原,确立端午节的地位。端午节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饮食民俗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粽子的形式和食材逐渐地丰富起来。唐玄宗曾有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曰:“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先。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九子粽”是唐朝比较有代表性的粽子,是皇宫的端午御宴食品,它由9个粽子用彩线缠绕一起而制作形成。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粽子的外形各式各样,十分丰富,人们开始关注粽子的外形和包装形式。在唐朝端午节饮菖蒲酒的民俗开始出现,在殷尧潘《端午日》一诗中有“不效艾府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记载。宋代把这一新的饮食民俗继承并发扬,《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以菖蒲,或缕或屑泛酒。”菖蒲酒在宋词中大量出现,如张文潜的词云:“菖蒲酒满劝人,愿年年欢醉偎依,把合欢彩索,殷勤寄与。”文化的繁荣催生了节日文化的丰富,端午节粽子的形式丰富多样,新的饮食民俗产生———菖蒲酒。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在这一时期更加与屈原传说相结合,尤其是在宋代颁发文书确立端午节在全国的节俗地位之后。荆楚地区为屈原传说型端午节的发源地,开始扎稳根基,并向全国范围内发散性发展。(四)元明清时期:繁荣普及期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北移,政治文化对南方的影响相对较少。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在这一时期迅猛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地方志的编写,这一时期的端午节俗得以较好地记录下来。明朝《本草纲目•谷部四》有云:“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赠,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这时的粽子食材已由黍米改成糯米,而且粽子不仅仅是自己家人端午节的食品,并开始作为礼物“相馈赠”。清朝时期,端午节节庆更为普及化,端午节民俗也更加丰富和完善。在荆楚地区,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祭祖、娱人的综合性节日。据《应城县志》记载,“五日,为角黍,祀其先,悬菖蒲、艾叶于门,泛雄黄酒,老幼聚饮。”[5]345端午节食粽的习俗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就一直延续下来,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则是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新民俗。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重要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发展。在这一时期,端午节开始转向为一个亲邻沟通的节日。在荆楚地区,端午时节人们普遍以盐蛋和粽子送给亲朋好友,加强邻里近亲之间的感情联系。荆楚地区的诸多地理志和文献中都有关于端午节互送礼品的记载。《云梦县志略》记载其端午民俗为“户悬蒲艾,亲友互饷角黍”[5]341;在古荆州地区,端午节时“啖角黍,更相馈遗”[5]407;在武汉地区,端午节要以“角黍、盐蛋相馈送。”[5]442这一时期,在荆楚地区端午节食粽、吃盐蛋的习俗得以保存和延续,亲朋好友之间互送礼品的习俗开始出现,并且十分盛行。端午节在荆楚地区由祭祀屈原、避毒开始转向为祭祀、避毒、娱人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细节,端午节“亲故以角黍、盐蛋相馈赠,盛者金银花表礼,如‘正旦’。”[5]377(五)新中国时期:定型期清朝灭亡之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处在动乱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破四旧”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也非常大,端午节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低谷期。在官方端午节几乎没有活动,荆楚地区民间端午节依旧维持原样,尤其是在饮食民俗上,没有受到官方的影响,据《天门县志》记载,“五日,采百草,悬艾蒲于门,角黍、卤卵互相馈送。”[5]401端午节在当代得到提倡和发展主要是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以后开始的。现在的端午节饮食民俗主要是食粽,而且“食粽习俗扩展为饮食文化的展演习俗,这一扩展,使得端午食粽习俗不再具有节俗唯一性、象征性,而是扩展为一个饮食文化节。”[6]146粽子开始从家庭制作转向市场购买,包装也越来越精致,并形成了地方名牌特色产品,如嘉兴粽子等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特产。粽子食材丰富多样,有水果的、腊肉的、豆沙的,等等,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购买。同时在荆楚地区,现在每当端午节来临,粽子不是单一的端午节令食品,在超市里有咸鸭蛋等售卖,哪怕是在路边的小摊上都有售卖艾草煮鸡蛋的小贩。荆楚地区的端午节俗是避毒和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的节日,粽子和龙舟与屈原精神息息相关被大力弘扬,避毒的美好愿望在民间普遍流传。

三、结语

荆楚地区的端午节主要是受屈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其饮食习俗与屈原文化紧密相联,在时代的演进中,荆楚地区端午饮食习俗与屈原文化无关的民俗事项,其传播空间逐渐变小,与屈原传说有关的,投粽救屈原的食粽习俗日益凸显出来。其实在荆楚文化圈的核心区湖北地域现在民间仍有食盐蛋或艾草煮鸡蛋的习俗,只是被屈原传说所附会的食粽食俗所掩盖了。端午节产生之初是避恶,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在荆楚地区逐渐地演变为具有爱国主义情结的纪念屈原的节日。在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大背景下端午节再次得到重视。在荆楚地区,端午节回归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部门也致力于发展荆楚端午节,以文化带动经济是其首要目的。屈原故里秭归地区的龙舟赛等,娱乐成分不断增加,“优秀的历史文化,其内在的高尚的人类品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民众年复一年的民俗生活中不断地得到确认与再现,这种实践的、生活的品格,是远远超出所谓文化保护的观念的。”[6]5有些民俗事项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尊重历史,顺应其潮流,用现代化的数字手段记录下其状态即可,对于濒临消亡而具有现实意义的民俗事项进行保护才是民俗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雪南 肖远平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2006.

[2]刘玉堂,张正明.荆楚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王建辉,刘森淼.荆楚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南北朝]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第8篇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幼儿园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包。

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图片和资料。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主题活动:

根据幼儿园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别设计开展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参考方案如下:

小班活动:我们一起过端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

2、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3、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准备粽子、艾蒿等实物及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三)、活动过程:

1、学习童谣《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

吃粽子,沾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2、通过区角环境创设的端午主题给幼儿讲端午习俗

(1)挂艾叶(2)赛龙舟(3)吃粽子(4)佩香包(5)五彩绳等,可配合图片和动画讲解。

3.吃粽子

(1)出示粽子实物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2)老师拨开粽子让幼儿了解粽子的组成并让幼儿认识粽叶。

(3)将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总结端午节活动,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在幼儿园的端午活动内容。

中班活动:快乐端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自制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准备:

彩纸、绳子、软陶、装制作完手工粽子的塑料盒或展示的纸盘、各种制作工具等辅助材料,准备粽子实物。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粽子,让幼儿观察外形,激发兴趣。

2、在老师引导下让幼儿讨论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通过示范操作后,分组制作。

4、完成的作品展示。

5、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展示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将手工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大班活动:我知道的端午节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知道的端午节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节日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有关《屈原的故事》的书籍或视频及图片资料。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出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了解相关风俗活动

(1)出示香包,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带领幼儿做赛龙舟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几个小组还可以比赛。

4、大家分享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第9篇

曹雪芹《红楼梦》

元春端午给宝玉赠扇在《红楼梦》中,端午节被正式描写的细节很少,只是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提到过“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王夫人等也置酒席庆祝,同时在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提到节前的那天“那文官等十二个女子都放了学,进园来各处顽耍”。在其中对于端午节俗所提甚少,对于粽子只是用黛玉的一句话“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笔带过。不过,对于“端午赠扇”的习俗,小说中倒是描写较多。《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贾元春“端午儿”前给亲人们“赏节礼”,给宝玉的便有扇子。

■教您一招端午结婚可赠扇给父母相传唐太宗曾于端午日送绢扇两把给他的“爱卿”长孙无忌和杨师道,上有他的“飞白书”亲笔题词。宋代人把“花巧画扇”列为“端午节物”(《东京梦华录》卷八)。至今,甘肃等地过端午仍保留着“蒸面扇”之俗;在福建,儿媳妇要送扇给公婆;浙江一些地区,学生给老师送粽子、馒头,作为还礼,老师以扇子回赠,故那里的端午又名“敬师节”。如果新婚夫妇在端午给老人家送扇子,不仅寓意驱赶蚊蝇,祈福、避邪赈灾,还能扇凉。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充满“江苏味”的端午汪曾祺的小说充满“中国味”,这篇《端午的鸭蛋》则充满了“江苏味儿”。“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着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除了怀念着名的“高邮咸鸭蛋”,汪曾祺还在文中回忆了他小时候过端午的情形,其中“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抹王字”、“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送符送扇”、“端午要吃十二红”等习俗均在文中有所提及: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教您一招用鸭蛋壳做“萤火虫灯”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汪老还不忘教大家DIY一下鸭蛋壳。不过现在南京市区已经抓不到萤火虫了,但聪明的孩子们,用荧光粉等可以在夜晚发光的物件来代替萤火虫,同样可以做出漂亮的“萤火虫灯”。

沈从文《边城》

在世外桃源赛龙舟捉鸭子其实,《边城》中虽有着小桥流水的清雅美,但不足以引人入胜。它最美得动人心魄的,是里面的风俗人情。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风景秀丽的一个湘西小镇——凤凰。

从一开始,沈从文就描写了边城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继而补写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的情景。端午节那天,所有的人围到岸边,早早地观看;而年轻小伙则在鼓声的节拍中向前奋划,四周一片吆喝助威……而龙舟竞赛的方式和捉鸭子的可爱场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了。这便是湘西人民的独特的端午风俗了;所有的戍军长官也一起与民同乐,早早地围在税关前看热闹,并派遣士兵将大鸭子缚上红条放入水中,一起嬉戏。

边城在沈从文的笔下,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人间每天都在发生悲欢离合,这和时代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但撇开那些令人伤心的悲剧去看里面的每个人、每个风景、每个生活片断,去看端午赛龙舟,你会惊异地发现,沈从文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外桃源。

吊脚楼最适合看龙舟“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很多人就是看了《边城》,又中了沈老这句话的毒,千里迢迢前往边城,只为在端午赛龙舟时,邂逅一个同样美丽的女子。

按照《边城》里的描述,临江的吊脚楼便是每年端午时分观看龙舟赛的最好位置。从那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凤凰山,近处的虹桥,脚下的沱江,江上的观光船和对岸的繁华。只不过临江的吊脚楼可能会比不临江的住所价格要高些。

宋元话本《白蛇传》

第10篇

根据上级通知,2017年“端午”、“六一”放假及主题活动安排如下:

(1)端午节活动:

“节分端午自谁音,万古传闻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已成为端午节的习俗,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家长们可以结合五常龙舟文化特色,赏龙舟,品粽子,叙故事,增强学生对端午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开展“美丽庭院”活动:

学校将于6月1日当天购置“多肉”植物,并发动每位学生认领,作为六一节礼物,学生带回家后养护。同时与家人对自家庭院、走廊、窗台等进行一次清洁美化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写一写:可以是观察日记、养护日记、多肉的种植养护技术分享等。

(2)比一比:学期结束前,各位同学要将植物带回学校一次,在班内组织评比活动,比一比哪位同学种植得最好。

(3)拍一拍:学生处将组织一次“多肉植物摆拼”活动,拍一拍“家中的盆栽”,拍一拍“美丽阳台”,同时各班将植物摆成一定的造型拍摄成照片上交学生处进行评比。

温馨提示

为了让孩子的假期安全而有意义,温馨提醒家长们做好如下几点:

1.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交通事故、雷电伤害、食物中毒、火灾、触电等不安全事故发生,避免学生单独外出。夏季来临,气温升高,教育子女严禁戏水游泳,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2.督促子女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假期学习时间,按时完成假期作业。

3.加强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教育,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创造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4.端午节严禁孩子划龙舟,观看龙舟时要与大人一同前往,不要拥挤,不要互相推搡,观看的时候选择离水较远的区域,做一个文明的观众。

5.同时我们期望家长抽一点时间多陪伴孩子,一起体验有意义的活动如:收集端午小故事、亲子阅读、做环保小事、孝敬老人、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做积累。同时,请家长们做好在家监护工作,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日活动。

第11篇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一 :社会领域《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

五月五 是端午, 吃粽子 撒白糖, 门插艾 香满堂, 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二 :艺术领域《包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 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 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增强幼儿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第12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吃咸蛋黄,喝雄黄酒等习俗。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平凡的端午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平凡的端午节作文一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真是一个特别的节日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平凡的端午节作文二“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走过了浩瀚历史的烟云,传承着一种歌唱民族和爱国诗章的文化气息,在风风雨雨的岁月洗涤中,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映照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最早记载于《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别名,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天中节”等,都是和民间习俗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而来。

而“端午节”能在泱泱华夏流传至今,最大的因素却是因了一位受人民敬仰的伟大诗人——屈原。他的爱国忧民的情怀,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与意志,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首开新诗体——《楚辞》,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他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一部部文学瑰宝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如日月辉映,流光溢彩。在他有限的一生中,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以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为己任。当他的祖国面临灭亡的时候,他悲愤难捱,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历代的文人墨客,到了端午节都要写诗作赋,以表达对屈原的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端午》诗歌让人在节日的扼腕叹息中多了一份怀念。唐代褚朝阳也有“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的诗句,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一代爱国诗人的尊敬与纪念。

而民间的纪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一种遍布全国的文化习俗。流传至今的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活动。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江河荡舟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故称“赛龙舟”。而“吃棕子”,则是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演变为现在的每逢端午节“吃棕子”的习俗。“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也。

“赛龙舟”和“吃粽子”,说明了中国人民对屈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有着高度认同。因此“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表达对优美诗歌、伟大诗人崇高敬意的一个节日。

感时怀古,抚今犹叹!伟大的诗人虽然在行走在遥远的古代,但他的从“小我”走向“大我”的思想及人生理念,他那壮丽辉煌的诗篇,却穿越的时空,以一个浓郁的民族节日的形式,与我们相连千秋万代。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穿越千古的荷风又吹过屈原故里,田野,麦黄杏熟,河畔,棕叶飘香。一个与诗歌有关的节日——“端午节”,又在疏疏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中向我们走来。

平凡的端午节作文三昨天夜里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平凡的端午节作文四轻盈的时间,消失在指尖隙缝里,空留刹那间的模糊的背影,蔓朔了我伫立的张望的季节。

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蜜意,交织在淡蓝日渐依稀可辨的紫陌。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蚕豆的淡甜,粽子的飘香。

而你,踏着深深浅浅的梦行,飘香四溢行歌,裹着碧绿的心事,永恒不变的五月的涉水的相逢,于端午节邂逅而牵念。满嘴的香溢于唇齿相依,盈满开来。不知不觉,走进了不管是屈原的记忆,抑或是伍子胥悲壮的历史,与此同时民间加以丰富而传奇,些许期盼驱邪些许警示,无不共同灿烂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蕴含。期待中沐浴了,去年刚成为法定的国家休息日。翘首,以湖北‘端午申遗’取得初步进展,虽然比韩国“江陵端午祭”整整晚了四年,但是,同样说明了我们中国对待非遗的进一步的重视。

告别了一月的梅弄,二月的铁梗海棠含苞待放了,于是大团大团的樱花迫不及待烂漫了三月。暮春的落红,寂寞了四月,然而,一抹芳香,萦绕于烟波的江南,徜徉在你我的记忆深处,守望中滑入了夏的荷韵。在经年的十指路口,彷徨地张望,不忍心的回首,蓦然。相识,相知,珍惜,内疚参差不齐。忘不了飘香摇曳的约定,如是用永恒的遥远跋涉生命的长河。

知道么,我们不需要人生的跨季,就如你浅浅的来,淡淡的释放五月的阳光,呼吸潮湿的干燥空气。涟漪了层层叠叠折射忧郁的蓝色,只是去怀想六月飞雪的疼痛,在疼痛中学会用蓝色,挽留,弥补缺陷的完美。

其实,五月是温馨的,随手掬得的阳光,如你的心情漾漫,穿过了岁月的枝摇叶蔓,倒映守望的繁华,情亲的牵挂,解读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蕴涵。

于是,五月也是浪漫,即使暖和的风,风的背后也篆刻了温柔的背影,拂拭着你容颜的沧桑。别忘了,只是让我们别忘了,曾经的美丽,曾经的那些牵手的相约,点点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依然,一分悸动,心跳的声音需要我们去聆听,知道么?心瓣的律动,如诗的平仄,倾泻在笨拙的指尖,与你收拾。

我们,也许知道,五月初五丈量不了了你我的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知道,用心走过的五月,一直记录着你我的生命每一撇,每一捺,不管,你在我梦里,还是在梦外,同样值得我们回味。

或许如此,嘴角扬起的笑容,会阅读沧桑的相濡以沫;果真如此,眼角晶莹的泪珠,不仅仅是疼痛,更,抑或是幸福的抒写,相约的美丽。

平凡的端午节作文五在我的家乡,人们都喜欢春节,大人们喜欢春节的热闹,小孩子喜欢吃饺子、收红包,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都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而端午给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的一项习俗。说到粽子,我特别兴奋。在我的家乡,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叶里,然后放入锅里蒸。这样,大米中有了竹叶的味道,吃起来就特别的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