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2 14:0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综合性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是一项重大改革。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自主 合作
一、综合实践,自主参与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自主参与,自主获取知识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更是时代赋予他们的期望。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问题、自主研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实践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教师只做指导、启发、点拨、示范引路和组织工作,让学生的探究确实发现新问题,进入新境界。如:六年级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自行开展活动,教师注意及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在每个阶段结束的时候,都安排了汇报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 。在这次综合性活动中,还正确处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适当指导的关系,既重视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的指导方面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明确要求;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例如:在第一个年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组教材的导语和活动建议,使学生明白这次综合性学生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收集哪些诗歌,可以怎样给诗歌分类,这些自主性学习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综合实践,团结合作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个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老师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一个班级学生参差不齐,认识能力有高有低,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提升。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完全不同或者部分不同的观点,通过组内或班内的争论,可以彼此启发,加深认识、理解,最后也许一方被另一方说服后 修改等,这都是一种提升。而且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任务较多,较重,往往需要多个学生共同承担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个计划,如:在《轻扣诗歌的大门》中,一开始就自由结成学习小组,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尽量控制在3~5人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参与、合作,便于表达;(2)小组内各成员的能力、水平尽可能相当,不要相差太大,以利于他们合作与竞争;(3)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学习成果的展示尽量丰富形式和让学生分工或分阶段汇报,让尽量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接着小组制定合作学习计划,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这样合作学习,就有了明确的任务分解,及时将这些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如:第一阶段《诗海拾贝》中,有的小组按春、夏、秋、冬分类,每人负责收集一个季节的诗歌;有的小组按唐诗、宋词、元曲分类,每人负责收集一个朝代的诗词;有的小组按儿歌、散文等分类……但只强调分工不注重合作也不行,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时,会遇到困难与问题,假如不合作,某个任务卡了壳,整个活动计划就得搁浅,因此,分工也要合作,也需要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分工,在分工中合作,综合性学习活动才能保证质量。
三、综合实践,积极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了学生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并注意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能真正探究学习起来,以“亲历探究”代替了“讲授探究”。它让全体学生“动”起来,特别是关注那些语文能力差一些的学生,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通过活动来提高自己。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在《轻扣诗歌的大门》的教学中,经过探索研究,我从以下几点去指导学生完成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一、提出要求、成立学习小组;二、制订学习计划;三、自主、合作、探究;四、成果汇报展示。让学生品味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特别是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汇报展示中,如:“诗歌朗诵会”、“自编诗集”、“书画展示”、“诗歌知识竞赛”等。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学生互相分享探究活动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认识。
总之,重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敢于放手、大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便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被世界公认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在教育较落后的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得到了语文教师的接受和认同,并且语文综合性学习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了。同时,由于学校受经济薄弱、教学资源短缺等条件的限制,以及农村学生相对城镇学生知识面窄一些,生活阅历欠丰富,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较单一。因此出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存在着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象,不能达到或者说未必充分达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甚至于某些主题无法开展。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地方教学资源,开展多种方式的综合性学习,探求在农村初中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及意义。
2.课题研究目的
2.1 在对综合性学习理念的学习钻研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新课程一个全新的内容,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至关重要,我们力求在本实验过程中引导并促进老师对新课程学习钻研,特别是对综合性学习内涵的深入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实践,从而真正学习新课程,钻研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接受并内化新理念,增强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2.2 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在综合性学习实验中我们力求充分挖掘利用家庭、社会、教材、教师、课堂、网络等资源,引领学生在广阔领域里实践感悟阅读体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课程要求,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3 努力转变语文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良好习惯,如善用工具书、认真观察、自觉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习惯。其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体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需要。
2.4 实践中能探索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操作程序,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案例。
3.课题研究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一种“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和强化,长此以往学生直至成为循规蹈矩的,毫无问题可言、毫无创新意识的人。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课型。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重点探讨老师和学生(七――九年级)如何在课内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体包括:
4.1 开发扩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4.1.1 综合语文学科自身体系的知识,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工具书等等。对于农村中学,文本是我们语文学习最主要资源。利用好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农村中学的重要途径。
4.1.2融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界限,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4.1.3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我们安阳,是甲骨文和周易的发源地,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源头,这里有甲骨文遗址——殷墟;这里是伟大爱国将领岳飞的故乡,有岳飞庙、羑里城、二帝陵等人文景观;这里有雄奇的太行大峡谷,有名扬世界的红旗渠等自然风光,有端午、重阳、民间戏曲等文化……这些自然、社会、人文等地方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
5.课题研究实践意义及成果
5.1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品质等综合素养得到了整体性的提升,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并及时作出自我评价,同时这种能力还辐射到了各学科的学习活动和各学科的学习活动和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提高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得性质和价值的认识,提高了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5.2 探索到在农村初中开辟综合性学习的一些基本规范和渠道,特别是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教师指导策略等。
5.3 探索到新的学习语文的方式。
5.3.1自主体验式:通过动手操作、课外阅读、角色扮演、想象等体验性活动,达到对事物、行为、情感的内省体察,最终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特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3.2实地观察式: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力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自己的眼睛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
5.3.3调查询访式:学生根据事先拟好的计划,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工厂等地方,采用座谈、询问、调查、暗访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归纳、整理,达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目的。
5.3.4文献资料式: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确定要检索的内容,然后从家里藏书或学校、社区等地的图书馆、互联网选择有关书籍,查找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收集有关材料,然后通过分析、处理,选取自己最需要的资料。网络查询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关键词:语文 综合性学习 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特点。概言之,综合性学习体现了三个重要特征:综合、实践、自由。一言以蔽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感兴趣的自由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提出来,具有重要意义。它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多元独特体验等起了积极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弄明白以下几点: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为本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学科的一种学习,是语文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地位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样重要。靳彤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坚持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原则,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丰富”有两层含义:其一,指语言活动的频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任何一种模式,自始至终都应当充满语言活动,有效的倾听、说话、阅读、写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因素。其二,指听说读写语言活动的综合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过去的语文活动课,不能进行单方面的语言训练,不能或者以听说为主、或者以写为主、或者以阅读为主。语文综合性学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素养外,还应给学生提供一种惟有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语文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实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非语文”现象。无论学生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中,难免会涉及到其他学科或其他领域的内容,比如运用电脑网络搜集材料、运用物理现象来理解文本的意思等,教师首先要坚守语文阵地,不能上成计算机培训课或物理课,即保证课的语文味。当然,保证语文味并不是“忽视语文学科以外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支撑起了学生在这些学科领域的语言表达和语文能力发展的空间。”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学生自主”为要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旨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者,如此这样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活动内容和方式通常由学生个体的实际参与能力选择确定,教师要适当的放“权”,学生能自己做的,老师绝不干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生吸收知识也只能靠自己,别人不能代替,即便教师把所有的知识都整理好,注入到学生的大脑里,也不可以认为知识已经被学生掌握,教师不可以替代学生读书,替代学生思考。只有学生通过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观察分析所得的才算是自己的知识。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运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如果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一直是教师在控制教学过程,看似很多学生发言,但只是表面现象,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教师主导过多,学生自主便相对欠缺,且没有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只是答案的单一展示,起不到作用。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教师的主导固然重要,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强调学生自主。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引导学生会自学。比如会借助工具书自学单词、查字的读音,会借助音标读课文,会把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会独立查阅资料等。其二,引导学生会提问。让学生有问题意识,对自己不知道的词语会质疑,对同学们的观点会质疑。其三,引导学生会讨论。讨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最为常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口啮清晰的表达观点,同时也能吸收同学们好的观点。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动态生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学生与课程资源三者互动后产生新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得以不断激发,新的经验与体验不断生成。不少教师对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或教学场面处理欠妥当:有时绕道走开,不管学生的发问;有时慌乱应付;有时甚至粗暴批评,伤害了喜欢思考的学生,破坏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而教学设计时缺乏生成性意识是一重要因素。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预设固然重要,但更注重课堂的生成性。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揭示了教学的确定性中存在着不确定性,教学的不确定性中存在着确定性,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美。在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不是每一步教学步骤都按教学设计进行的,其中必会生成许多精彩的对话、新颖的观念甚至是突发状况,正是这种动态生成体现了教学不确定性中教师的指引导向作用,也正是考验一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之处。这也体现了新课程中重过程轻结果的理念,即关注学生在综合性活动的过程中知识是否增加、能力是否提高、情感是否得到陶冶等。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课内、课外并重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处理上,既要重视课内学习,又要重视课外学习,二者不可偏废。课内学习是前提,它包括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任务的明确与分工、学习小组的建立、学习结果的交流与评价等;课外拓展是补充,是语文与生活的最直接有效的链接,它包括信息的采集、资源的开发、成果的整理与应用以及语文兴趣的培养、意志力的磨炼等。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的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一种误解,认为综合性活动要在课堂以外进行,带学生走出校园去搞活动、做调查等课外活动才算综合性学习,在课内进行的是正课。但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仅仅拘泥于课外活动,在形式上课内、课外都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只要设计的好,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都可以有所得,有所提高。
应当反思的是现在许多教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教学时,都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找资料,其中最普遍的是运用电脑互联网去搜集资料。学生们就会搜集很多音频、图片、视频、文学作品等,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这的确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使用电脑、相机等现代技术的操作技能。但许多教师没有教学生如何去筛选、处理信息的方法,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哪些信息是他所要的,网络的介入带来了一场学习的革命,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即不会选择资料,盲目下载资料。网上只要键入关键词,就可以得到大量信息,一些学生常常不仔细筛选,结果造成有的学生在递交综合性学习成果后,自己却记不得交上去的是哪些内容。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教师对如何筛选信息、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有必要加以指导。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类型的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为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设了一个极好的成长天地,语文综合性学习弘扬的是一种精神,在带给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更带给了学生浓郁的生命气息,这是教育应有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追求方向。
参考文献:
[1]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9,(3).
摘要:本文结合研究性学习实践从专职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综合的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并正确处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两大方面论述专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专职教师探索成长综合能力全方位知识提炼共性的知识
一、培养自己全方位的综合能力
(一)首先要具备管理、组织和协调的能力目前研究性学习课的实施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关系到活动小组同学间的合作,指导团体教师间的配合以及有关社会力量的协助。这千头万绪的琐碎工作需要有人去统领.这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需要有人去协调。专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学生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研究性学习涉及到多种学科和多种学科的教师。多个部门,专职教师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好学生,调节好课程实施中的各种关系。赢得其他各个教师、人员包括兼职教师的积极配合还要校外有关人员的大力协助,对研究性学习进行集体指导,以提高课程质量。
(二)要具备活动指导能力
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强调亲历和体验,具有主体性,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课不是教出来的,它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专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实施中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学生实际活动的指导,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功。二是对其他兼职教师活动指导技能的指导,以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例如我校每个学年针对研究性学习的不同阶段展开四次大型讲座.这样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阶段给予相应的指导,另外我还在平时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指导。
(三)要具备信息驾驭能力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网络已成为中学教学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将面对纷繁复杂的资料和信息。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如何从生活实践或网络世界中查询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信息促进问题的解决。要想利用逐步建立的校园网、地区局域网来进行班级间和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自身先要具备必要的信息能力,包括捕捉信息、筛选信息、贮存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和应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四)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虽由国家统一设置.但主要靠地方特别是学校具体开发实施。学校应根据国家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具体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每一所学校应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研究性学习计划.年级研究性学习计划以及班级研究性学习计划。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学科课程,地方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它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是一项艰巨复杂,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主要依靠专职教师来完成。专职教师必须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内容组织的准则.实施方式的要求和评价标准的选择等要有清晰的了解。并且能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和编写。
(五)要具备研究创新能力
专职教师承担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校本开发和具体实施工作,由于这是一门富有特色的新课程.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会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教师去实践探究。另外,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专职教师在科研中学会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有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有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感觉,主要是他们在科研方面的经验不多。如果仅仅靠报告讲解.告诉教师怎样搞科研。恐怕只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但是让教师实实在在地参加一个科研的完整过程.那么他就会对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对科学研究每个阶段的工作、问题和要求有比较深切的、真正的感受。这对教师本人的提高和指导学生都极为有利。
二、善于挖掘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从中提炼出共性的知识
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结构研究性学习是一门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它超越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分f-IN类的学科界限,体现了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作为专职指导教师必须要冲破学科壁垒,广泛地涉猎各学科知识,使自己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结构,全面的专家。不同的结构,表现出不同特性的现象处处可见。物理学中同样是水,有液态、气态、固态;化学中同样是碳,但有最硬的固体金刚石和最软的固体石墨存在;语言文学中同样的字不同的组合结构构成的句子意思不同;通用技术中做出的结构不同的小板凳就会有不同的特性。经济学中不同企业的结构决定不同的经济效益。
我过去很注重学习和考试有关的东西,除此以外极少关心。而且,由于课程内容相变化不大,几年下来,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就不会很大。但进入研究性学习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的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让我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例如一个学生小组研究“空调机制冷的问题”,他们根据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认为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也一定会发出同样能量的热,那么这些热是否可以加以利用呢?于是他们去请教物理老师.老师一听不知如何回答.因为这是一个课本上从来没有讲到、他本人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类似的例子还很多。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所以,专职教师不能满足一桶水。而应是“一条流动的河”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善于挖掘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从中提炼出共性知识我在归纳分析研究性学习课题时发现:数学《周期函数——一三角函数的运用》;物理《声波的传递》,《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化学《元素周期表钠,钾,等同族元素相近的性质》;音乐《摇滚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体育《体育舞蹈是人体周期的运动理想方式》;政治《经济周期、政策周期与股市周期的关系》等课题有着一个共性——周期性。运用数学中的重要的周期函数——三角函数来剖析物理上声波。左图像表示十分之一秒的时间音叉波动25.6次。我们是听不出这种波动的,只能听见“呜……………”的声音,是低频产生的浑厚的低音。
音乐也是有周期性的节奏变化。节拍是周期性重复的,将音乐分成重复的组。如果我们把一首音乐的音符音阶随时间的变化看成一种波动,则音乐由周期中的周期来表现的。体育舞蹈中的众多周期变化。例如:华尔兹(waltz)为3/4拍节奏,每分钟5660小节。二小节为一循环,生理学实验证明,身体的血液循环充分。体育舞蹈对人自身的心跳周期和呼吸周期的改善大有益处。
在美术中我们把图形的某些部分每隔一定的位置或时间重复出现的现象看作一种周期性的轨迹。制作成各种装饰画,也可用作包装材料图案.效果新颖、应用于印染行业、装点游景点等。如图形具体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将整面墙壁用一幅周期性图装饰,建筑陶瓷纹样、分形纺织纹样设计及其印染工艺、时装。用于信息加密防伪。在政治经济学中政策周期是人受到客观的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制定的周期变化,经济周期、政策周期与股市周期存在互动的关系。股价走势图和和声很相似,都是周期中有周期,看到股价的走势图,仿佛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下图是美国市场(1789年一)的特大超级循环级波浪中的第五浪中的五个子浪。其波澜壮观地反映了美国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发展的时起时落,某种程度上也按周期展开,从欧洲的黑暗时代至今的1000年级波浪是由5浪构成:第一波:从黑暗时代TheDarkAge)到商业革命时代(CommercialRevdufon、第二波:1350年-1520年调整商业革命时期;第三波:1520年一1650年资本主义革命(CapitilistRevolution)伊丽莎白时代;第四波:1650年一1760年;第五波;1760年一1850年工业革命(IndustriaIRevolution)语文的诗词诗歌都是有押韵和固定形势和节奏的.压韵容易记忆。生物中的食物链、生物钟;地理中天体运行模式.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四季气温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生理学中的体肺循环、心跳呼吸的周期、心脑电图。
通过揭示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用大脑的不同区域对同一知识的不同感受使我们对众多学科教育的认识大为统一、完整,从而对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全方位深刻地理解.指出综合能力培养和教改创新方向。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以上是我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得到启发。专门研究总结了周期性理论在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加深了同一知识、同一思想在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学习策略尤为重要。
1.培养认知策略
1.1独立思考、联想、对比分析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情景,营造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对比分析,找出词、句、文以及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减少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负迁移,实现正迁移。
1.2勇于善于请教策略。学习英语难免会有各种疑难,而且疑惑会越积越多,最后导致学习无法进行。现在大部分学困生是因此形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所致,有的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害怕自己的问题太简单,给同学们造成笑柄,或引起老师的抱怨与责备。对于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恐惧。其次,对于学生的疑问,无论难易,学过与否,学过 几次,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讲解,并在讲解之后给予鼓励,以增强学生请教的勇气和信心。
1.3创造性学习策略。学生利用已学过的语言规则(如句型、短语、词的构成规则等),经过替换、转换、扩展、合成,产生出无数具体的句子、短语和词,为语言活动提供基本材料。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善于归纳总结语言规则,指导学生运用这些规则进行创造性学习。
1.4朗读背诵策略。读背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词、句、文;结构、功能、情景;语音、语法、语用;逻辑、文化,在学习过程中可实现现代化。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大声朗读和背诵。并指导学生读背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读背习惯。
2.培养调控策略
调控策略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自主性活动。训练方法如下:
2.1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出合适的学习目标。在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时要因人而异,目标的提出也要有适合性,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吃。
2.2定期不定期地督查学生学习目标实施情况,并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反思学习效果。
3.培养交际策略
3.1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和交际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英语学习只有在不断地交际中才能得到提高。
3.2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交际环境,提供交际机会。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多给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点责备和纠错,增强他们交际的信心。
3.3鼓励学生多听、多模仿,多练习,并多在语音语调及强弱音等方面给予指导,使他们的语音尽可能接近标准音,以提高口语表达兴趣,之外,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用简单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要求。
4.培养利用资源策略
利用资源策略是指中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随着中国的入世,英语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街上的广告 ,家电说明,还是电视节目,都或多或少地有英文出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可避免媒体中的英文,而要细心观察,大胆地学习和运用。鼓励学生多看原声电影,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身边一切媒体进行学习,如英汉或汉英词典、网络资源、录音、录像等。
良好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利用资源策略在中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是英语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支持环境建设不力,研究性学习的条件不佳
众所周知,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开展综合性、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必须从班级、学校、社区三个方面人手,加强支持环境建设。
目前,山区经济文化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现在的高中生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班内研究性的氛围不浓,合作讨论和小组竞争意识不强,研究性学习几乎是少数“尖子生”的专利。从学校的情况看,山区财政困难,学校建设和管理的资金全靠自筹解决,沉重的债务负担,无力满足研究性学习所需的信息设备、实验设备和人员配备的要求。从社区环境看,由于地方贫困,学校难以得到社会各界资源、设备、资金及技术的支持与援助;封闭式的学校资金o张,几乎不与外界交流,也就难于将社区专业技术人员融入到学校的研究性学习中去。
(二)师资队伍薄弱,缺乏科学的研究性学习内容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杨爱玲老师的研究,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生成方式,有三种,即“同心圆生成方式”“对立园生成方式”和“相交园生成方式”。这就需要地理教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确定科学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在山区,普通中学出高价聘请地理教师;重点中学地理教师数量少任务重,一名教师需要承担七八个班的课程,仅上课一项就疲于奔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生成方式的研究?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制定了书面的研究性学习计划,提出了几十个研究性学习推荐课题,这种在缺乏理论指导下杜撰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应付检查或许有效,实际行动几乎无效。
(三)生存危机压力过大,研究性学习无时间保障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独立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在其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地理知识,培养自己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大体要经过“范例学习”“模拟学习”和“独立学习”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完成,没有时间保障是难以凑效的。
作为贫困山区的高中生,他们的父辈大多数以务农和打工为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存压力很大,为了不重蹈父辈的覆辙,把改变命运的砝码全压在了高考上。于是乎,教师忙于备考、学生疲于应考、家长盯着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不能改变,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就没有保障。2014年6月,我们组织了高二、高三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竞赛”,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暑假期间完成自己所申报的课题,开学后,不少学生因家长请家教占有了全部时间而没有完成任务。
二、应对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地里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应对的解决办法。
(一)革新教学方法,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指出:“研究性学习”就是旨在变“灌输中心的教学”为“对话中心的教学”的基本策略。由此可知,尽管山区研究性学习条件不佳,支持环境建设不力,只要我们深刻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宗旨和意义,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习兴趣,定会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性学习氛围。我们的做法:第一,想方设法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建立值日生互教制度、师生角色转换制度等。第二,实施“指导自学教学法”,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指导自学教学法”将地理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教师指导一学生自学一总结归纳一运用创新。其中第一和第三阶段,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和第四阶段,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作用相互交织,相得益彰。第三、课中有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例如,在讲“地转偏向力”时,我给学生讲故事:从前,一位学生物的大学毕业生,在晚饭桌上给同伴讲述自己的新发现――所有的漩水涡都按同一方向旋转。你知道是什么方向吗?不做实验没有发言权。同学们利用水杯盖的小洞在寝室里盛水作多次实验后,到教室里与我理论,我们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后,再做实验检验。如此反复,师生间、生生间均有收获,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提高教研能力,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当其冲便是确定科学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一方面,要时刻关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生成理论的最新进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全面审视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依次确定科学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带头对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做好学生的表率。就拿《宇宙中的地球》一章来说,我们先后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了“你知道地球在衰老吗?”(《学校于家庭》2008年1月8日)、“谈地球和月球的国界”(《地理教育》2006年第5期)等。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效益
一、构建大学生学习策略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不断学习及自我发展成为当下时代的生活主流。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大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能力,以迎接生活、学习等过程中的挑战,这需要大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策略,不断创新自身的思维模式,这是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的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挑战,这需要大学生不断提升对自身能力发展的要求。
2、自我发展的需求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及思维素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有些大学生在校成绩优异,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其缺乏良好的创新能力、联想能力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缺乏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大学生学习方法是体现其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在经济发展时代,各个领域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知识型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体育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方案
在体育专业学生理论学习过程中,大学新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在知识认知方面、资源管理方面等与高年级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性别方面,女生的情感策略、认知策略等均优于男生,为了适应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求,大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需要其具备良好的学习自主性,能够对所学知识展开自主性学习、预习。受到客观学习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自我学习调整能力较差,其专业知识学习效率较差。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必须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自身学习心态及方法的调整,需要及时总结自身的经验及教训,针对实际学习状态展开调整。针对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及时执行,绝不拖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调节自身的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女生的学习自我控制能力更高。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都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积累各类学习策略经验,进行各种学习方法的结合性使用。比如在体育教育课程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课后注意整理笔记,课下及时梳理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在新型知识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以前所学知识与现有知识相对比,及时解决自身在学习方法及效率上的问题。在实际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得以长时间维持,有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学生需要做好学习上的自我引导,控制好自身的学习心态,确保课堂专心学习、课后专心复习。
三、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
实践证明,不同性别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因素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比于男生,女生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更强,其更容易维持自身的学习注意力。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不断提升,相比于大学新生,高年级学生的情感管理水平、学习资源管理水平、思维认知水平更高。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素质及思维认知素质,这需要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规划能力。在体育技能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制定科学性的训练及学习计划,提升自身运动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这主要涉及到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训练周期等方面。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策略,其缺乏较高的自控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制定适合自身的体育技能学习时间表,有规律的学习、有规律的锻炼、有规律的训练。相比于高年级的学生,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往往不成熟,这影响到其学习、生活等方面。比如遇到一些技能学习上的问题时,其不能和专业教师及同学展开有效性的交流,这说明现阶段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及学习方式。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新的体育技能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需要进行各类资源的综合性利用,比如请教技能素质优秀的同学,请教本专业的老师,与同学及老师形成融洽的朋友、师生关系,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请教教师及同班同学外,大学生也可以进行网络资源的利用,阅读相关的课外专业书籍及相关技能视频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育专业综合知识水平。在实际学习环节中,有些大学新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这类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比赛,进行自身体育锻炼问题的发现,找到与其他同龄学生的技能学习及锻炼差距,这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动力,做好自我引导工作,使自己深刻的意识到运动技能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实现自身运动素质的提升。这需要学生调节好自身的情绪,在有些较难的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必须遵循坚持到底的原则,实现各类学习困难的解决。这需要大学生养成缜密的学习思维,区分各类体育技能的锻炼特点,强化自身的运动技能综合应用素质。在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定期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展开评价,明确现阶段知识学习水平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听取教师及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反馈意见,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纠正自身的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实现自身体育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为了确保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进行科学性学习计划的制定,在理论知识、技能学习及训练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具体的知识学习时间、技能训练时间及内容,严格监督自己落实好原计划,实现自身素质的综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颉梦宁,李风雷,孙超,曾中根.探析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化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
[2]文兰佃,韩玉宾.论新《课程标准》中的体育学习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3]侯占营.对运动技能学习分类层次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
[4]汪晓赞.元认知—体育教学认知论研究的新发展[J].体育学刊,2003.03.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策略;作文学困生;教学效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懒于写作、不会写作。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对提高作文学困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新型学习方式,有着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它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过程进行不断地持续性、批判性地反向审视、思考、探究和改进,促使学生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由不会反思变成善于反思,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从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的发展。
一、在初中作文学困生中运用反思性学习的实践意义
正如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的那样,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地注重接受学习方式; 它过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素材范文、方法技巧,企图靠大量机械训练形成技能技巧。因此, 要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拓宽写作思路,完善逻辑思维,培养写作的信心, 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困生进行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创造力,增强综合素质,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二、反思性学习在初中写作教学实践中的现状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 学困生在学习中很被动,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写作的习惯,低年级的学困生很少对写作过程进行反思,他们往往只对写作的分数瞟一眼,只要及格了就停止反思。高年级学困生的反思学习能力要优于低年级学困生,他们可能会反思自己的审题是否准确,选材是否新颖鲜活,谋篇布局是否严谨?但是学困生的反思只是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考虑,而非过程性的、全面的。
三、培养学困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实施策略
1.由果溯因, 明晰学生需要反思的内容
为使学困生明晰反思内容, 可从写作目标、写作资源、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和自我评价等板块, 提出涉及写作过程的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反思。例如对写作目标的反思: 今天的作文是否独立、顺利地完成?对学习资源利用的反思: 今天的写作是否借鉴了网络资源?不懂的地方是否主动请教他人? 与其他同学的探讨搞清楚了吗? 写作疑难问题查询资料了吗?我读过类似的范文吗?对学习内容的反思有:今天作文专题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写作技巧学会了没有? 还有什么写作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对学习方法的反思有:今天有哪些问题没思考出来? 思考角度是否正确?对自我评价的反思有:自己在本节课上有什么收获?今后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哪些细节容易出错?
2.因势利导, 培养学困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1)教师进行示范性引导。引导学困生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在学习进程包括解决实际问题时, 总要涉及一些已获得的具体的写作知识, 这就需要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所达到的程度, 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方面建立联系的程度, 反思自己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有些什么欠缺之处, 如何进行补救。
引导学困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示范的过程中, 有意识的把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所进行的反思过程呈现给学困生, 让学困生学会在一个活动结束后尽力去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思考过程, 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会走弯路, 我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思考有什么不同, 从中可以归纳出高于一般方法的、属于更高层面的策略知识。
(2)学困生进行自我反思。实行学困生自我评价活动:自我评价心得体会就是在学困生一个学习过程结束后,或者是解决学习中某个问题后,引导学困生从学习的过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总结,有意识地去启发引导学困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的过程实质就是反思。我任教的九(2)班学生在训练2012年元月调考作文题目《我心中最重的那个字》时,很多学困生作文跑题,我细心讲解了审题方法,学生表示听懂后,我又适机训练学生写当年的四月调考作文题目《人生路上有盏灯》,结果还是有不少学困生写跑题,我就引导他们反思这两个作文题的题型、审题要求、自己在审题上出现的障碍,学生在比较中反思,找到症结:“灯”的寓意没弄懂。搞清楚后,我又训练学生写《心中有盏红绿灯》,跑题的学困生减少了许多,我就要求学困生归纳总结自己写作和解决写作障碍的心得体会,将反思性学习的行为和意识内化,让它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发现有可疑之处马上就会进入反思状态,培养学困生成为能自主学习的人。
掌握反思技能,提高反思效率:在反思的过程中学困生应至少具备以下几点素质,才能掌握反思技能:①实事求是的态度;②分析与总结能力;③客观评价的能力;④交流合作能力。
四、对反思性学习的再反思
“教师口语”,作为师范院校的必开课程,主要以培养师范生的口语能力为目标,对学生的口语应用技巧、言语识别与判断能力等方面提供专业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将诸多的精力用于“教”,即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学”的重要性,也未能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思考与重视。本文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口语”这门课程进行设计,建构教师口语师范教育新模式。
一、全方位对学情进行把握,对授课班级进行合理分析与编排
鉴于师范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城市,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一,语音语调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工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全面把握,针对具体学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对学生口语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性检测,科学编排班型。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规律。“教师口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形成专业性、标准化的口语表达能力。传统模式的班级编排大多是将同一专业的班级学生组合在一起,最终以合班的形式进行授课,听讲学生人数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教师只能单一地通过理论性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并不能对专业性的训练进行有效的展开,学生完全是在“听”,“练”的机会少之又少。
大班型以及不考虑学生自身存在的普通话水平差异,对学生的个体训练与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设计该课程适合以分层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全面性地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口语水平、语音基础进行综合测试,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水平测试的结果及学生的专业,对授课班级进行合理的编排,最终以小班分层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与训练,这对学生个体发展与专业技能的训练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2.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创建个人学习档案。小班分层授课模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掌握,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创建个人学习档案。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语音的共同特征与个性差异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了解学情、创建学生档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与技能的培养。
二、以学为理念,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师范院校使用的教师口语教材基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的普通话进行训练;第二部分是一些常用的口语训练;第三部分是针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口语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
1.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因人施教。在对师范生进行普通话训练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帮助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训练方式。由于师范生是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方音习惯已形成很多年,若要通过一学年或一学期的学习实践对其语音习惯进行改善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策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综合方面的精神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特征、方言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为学生设计一套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
2.通过互动性学习方式,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口语”课程中常用口语的训练阶段,其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实践性的语言练习,这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互动性学习方式,学生之间动态性地进行交流与互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各种类型的自然语境,学生在其中进行对话模拟练习。其中,教师可以采用悬念、假设等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虚拟情景中对具体的角色进行模拟。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片断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在其中作为当事人,并对这种教学情境认真地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学生口语技能的训练。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要将具体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其二,互动性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经常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总结的过程中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平衡好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之间的课堂容量比。此外,课堂活动中所设置的模拟对话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姿态表述、语音语速、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成长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3.设置专题训练。“教师口语”课程中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口语训练阶段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法和口语训练两个部分。其中,语法包括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使用的专业用语、导入语、过渡语、提问语、引导、总结语等方面;口语包括沟通语、启发语、表扬语、暗示语、批评语等。教师职业口语会涉及对教学语言进行全面性的组织、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地设计、对学生心理特征有细致的体察、对具体教学情况有及时应变的能力等,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较广。因此,教师专业性口语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互动,师生合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科学,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以“学”为中心。我们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将具体的学习内容设置为一个一个的专题,分类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与演练的过程中,教师对具体的专题内容进行理论阐述与讲解,通过直观示范的方式促使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平台,将讲台和时间让给学生,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担任教师的角色,双方之间互相协调、帮助,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掌握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即: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一般通过期末测试的方式对学生专业性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将其作为终结性评价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不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效果,也缺少了对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因此,在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从不同的视角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和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1.教师教学方面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中的具体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在整个课程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该门课程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与评价,对知识脉络进行有效的梳理,从学习者的视角对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建议所在部门的专业领导设置公开电子信箱或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将学生的意见反馈向教师进行发送。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反思,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地改进与完善。
2.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三项进行:其一,对每位学生在“教师口语”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性的评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阶段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充分掌握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情况。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计划设置,给予学生综合、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调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检测情况,适当地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其二,对学生学习团队进行整体性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互评、教师总结的方式,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氛围,全面地培养学习者的沟通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其三,综合性的学习结果评价。要以试卷和技能过关形式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效果,及教师口语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技能过关形式多样,既有单项考查,又有代表作汇报演出;既有微课试讲,又有班主任工作模拟活动,充分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采、训练技能的舞台。
四、小结
教师口语是师范生一项基本的职业技能,每位教师对学科的认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理念都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任务量大与课时少、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课上教学与课后训练、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任务学习与兴趣引导等方面找到最佳平衡,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教学改革;博客;实验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验课教学至关重要,是学生获得直接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而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与掌握的莺要环节。
1博客在实验教学应用中的特点
博客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运用了最新的网络技术和网站制作技术,是继Emil,BBS,IM之后出现的另一种网络交流方式。据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拥有个^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从2002年博客引人中国,在教学中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话题。
(1)互动性沟通是博客网站的最大特点。博客技术是一种网站制作技术,而传统网站制作需要较深专业知识,且缺乏互动性:博客和传统网站不同,博客内容不仅由作者创作,且由读者的互动内容组成,互动功能强大,能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无限;同时建立博客不要太多高深的计算机技术,只要了解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在专门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申请账号。及时更新自己的日志。还可使用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博客是一种知识管理的系统和工具,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增多。博客可以用来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整理自己的知识,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可以便捷地自己的心得,可随时管理、整合获得的素材及心得,它可以作为个人知识文档管理系统;博客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极大地缩短了实验中的知识点获取的时间和繁琐程度,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是传统学习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3)博客是计算机知识的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一般要求掌握网站制作技术,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应用到学到的这些技术。虽然进行交流不需要很多技术,如果在博客中运用和展示所学脚本及图像处理等课程知识,就可以为博客增色不少.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博客中脱颖而出,会有成就的快乐体验。形成兴趣学习的良性循环。
2博客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2.1博客学习方式满足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作为教师,研究新时代学生学习的方式。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教学要求,学生要上网学习其他内容,如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保证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计划,兼顾两者要求,达到两者的双赢,必须探索新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被动说教问题,缺乏趣味性,学生喜欢自己动手探究知识奥妙。快乐是一个高生命质量最重要的内容,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快乐课堂,课堂寄寓着师生双方共同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的生活乐趣。学生喜欢自己思考,探究知识奥妙。—个人要成才,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思维。因为一个人就是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从本质上来讲,个人的发展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的安逸如同没有引爆的地雷一样危险。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喜欢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博客学习方式能满足研究性学习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调整,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必然改变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方式提供研究方向。理论上讲,研究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2.2博客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功能
(1)个人知识管理平台。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很多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一般遵循了“课程多、课时少”的原则。很多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教师很难在有限课时内把各个细节都讲透,学生必须自己花时间对课程的难点或是自己关心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当然这样的知识点和难点会很多。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先进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管理工具。博客作为个人知识文档管理工具。帮助我们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写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从教学上讲一方面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知识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等。
(2)学习交流平台,师生沟通工具。博客是教学活动交流与协作的工具,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课中、课后在网上的交流平台。也可以是教师教学研究的虚拟教研平台;博客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工具,学生可以把作业本写在博客上,也可以写学习反思日记;教师可以写教学反思日记,把自己在学习或在教学中的体会、感想、经验、心得记录下来。
(3)博客可以作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科研平台。科研训练是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广大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推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探索与尝试的平台。学生面向真实的环境中的实际问题,以项目为载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3博客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发展、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基础,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运用比较多。其目的不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更着重予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进行设计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报告等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真、细致、耐心、求实等良好性格特征的养成。
3.1博客可以作为实验教学内容组织系统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兼管理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多元学科内容,实验课也涉及这两个学科知识课程,必须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管理、分析,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通过博客可以监督实验组织上实验教学进度安排,实验教学要求和实验大纲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要求等情况。
(1)博客作为教师实验教学内容组织系统。教师博客可以存放实验课程教学要求和实验大纲、实验教学进度。实验课程教学要求和实验大纲、实验教学进度是实验教学的基本教学文件,教师必须提前准备,学生必须课前获得,甚至需要学生课前预学。博客可以存放学生的实验结果.学生把自己实验课教学的结论心得发在自己的博客上,便于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把握;放在教师的博客上便于教师对实验过程的把握。教师博客可以存放其他补充内容。教师在准备每节课的时候,必然会收集并整理其他相关资料,这些教学资料往往更具有针对性与典型性,更能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要点。但是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这些资料具有易失性,不能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可以将这些教辅资料在博客上,再现于学生的课后学习过程,既可延续这些资料的作用,缩短学生自己搜索教辅资料的时间。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搜集、组织自己的学习资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大有裨益的。
(2)博客作为教师指导和答疑系统。博客具有强大的信息功能,它不仅能使用静态文本和图像显示教材,它还能运用网络语言。灵活地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样的多媒体编制成一部灵活的教师指导参考书。这样,课堂上学生弄不懂的地方。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登陆到教师的博客上,利用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继续学习,利用动画、图片、声音等方式来全方位的学习。达到课堂上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样,在学习时间上既不受限制。同样学习起来也增强了趣昧性和直观性。
(3)博客作为实验教学内容补充和创新发现系统。博客中不仅有大量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很多学生都会在其中发表头脑风暴式的评论、看法、文章等.这对于教学实验内容的制定、组织提供了很好的来源。
3.2博客可以作为实验教学监督考核系统
(1)博客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学内容监督系统。把实验内容发在博客上,可以作为学生查阅,避免学生上实验课比较盲目,学生实验过程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也作为教学管理部门监督使用,考核教学过程教师的实验内容的有机性;通过对博客中学生的参与度、评论量、提出创新性问题及思路的积极程度及对课堂内容设置的反馈等项目,作为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和教师的反馈系统。
(2)博客作为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考核系统。从以往简单的实验报告或通过期末的单一实验考试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转变为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验技能的检验.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验学习态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如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考核: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更能合理地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他们爱表现,好活动,对外部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正文开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他们爱表现,好活动,对外部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另外,他们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
二、教学内容:
研究性学习致力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着力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分为两类,即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类是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为主要目的。项目(活动)设计类是以研究操作问题,提出实际解决办法为目的。本学期的研究内容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它更强调学生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的知识;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在亲身实践中,使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具体说,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亲身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义。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出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不易,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才能体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的酸甜基苦辣,才能品尝获得成功的无比喜悦。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提不出问题,就无从谈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无从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收集分析资料信息,更无从着手总结提练研究的成果。研究性学习要求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3、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是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活动主线。
4、分享与合作。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素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
5、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高尚人文精神。真理的追求,需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在通向成功的崎岖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到达终点。研究性学习虽不能与先辈们的上下求索和科学家们的创造历程相比,但同样需要同学们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才干是我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与时代前进方向一致才能创造出价值的成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
四、实施措施:
1、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2、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3、适时评讲,强调学生们通过交流实现对研究经历、感受、成果的分享。
3、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指导。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一年四季 1
2 植树节 1
3 各行各业的人们 1
4 家乡的商店 1
5 村委会和居委会 1
6 人们的衣服 1
7 衣服的制作 1
8 衣服的选择和穿着 1
9 丰富的文娱生活 1
10 人们的住房 1
11 各种各样的房屋 1
12 房屋的建筑 1
13 --14 现代电信 2
15 -- 16 现代交通工具 2
2008年下学期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进入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经过几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已经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由于种种原因,英语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较少;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轻情感、态度的培养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二、教学目标:
1、把教材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内外,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甚至挫折的精神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归纳等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再实践——再认识”活动。
4、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探索真理的习惯,培养独立的人格。
6、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文化素养 :可以进行有效、高效的信息利用;可以对信息进行关键性评价;可以准确地运用各种信息,并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学会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人物特征描述:综合运用语言谈论人物外貌特征、职业、性格特点等方面。可以将话题拓展到家人、同学、朋友、老师、名人等。
2、场所位置与特点:通过图画、路线等标示场所的位置,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可以将场所内容确定为学校、家庭(房间)、公共场所等,同时能够用语言描述场所的特点。
3、个人能力描述:描述自己和他人能够做的事情。
4、个人喜好与特长:描述自己和他人关于动物、颜色、服装、食物、数字、课程等方面的喜欢和不喜欢。
5、日常生活:可将话题拓展为星期、时间、节日、季节、交通等各方面。
6、天气:能够描述天气特征并能根据天气状况安排合适的活动。
三、教学措施:
1、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2、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3、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结论。
4、教师在学习的组织和指导中,应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理念。教师对学生的研习活动应多肯定、赞赏、鼓励,消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使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要尊重学生的研习成果,不要随意否定和贬损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5、精心设计任务型活动,布置开放性的作业。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2 人物特征描述 2
3--5 场所位置与特点 3
7--9 个人能力描述 3
10--11 个人喜好与特长 2
12--14 日常生活 3
15--16 天气 2
一 明确方向,制订学习计划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准绳,紧扣目标,抓住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以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性质为中心进行复习。
第一,根据目标和复习安排。制订有效复习计划,计划包括时间分配、复习方法、解决问题、预期目标等,要突出复习重点。
第二,复习分两轮。第一轮分块归纳: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二轮综合训练,模拟考试阶段。
第三,中考命题强调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置于实际问题情景中,强调试题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化学学习应有的作用。
第四,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形成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考命题强调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只有在平时的教与学中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体验中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才有可能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取得好成绩。
二 紧扣教材,建立知识体系
在复习中要回归教材,要对现有教科书中的习题进行改造、重组,重视课后习题的创新和再生利用。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设计一些开放性和实践性题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回归教材不是死啃教材,而是多次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的有限资源。特别是过程开放和结论开放的习题,更能形成积极探究问题的情境,要大胆地,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潜在能力,才能盘活思维,灵活创新,命题新颖,构思巧妙,凸显探究,体现开放,贴近实际,题型综合性加大,不少同学复习不用课本,也不喜欢看书,沉溺“题海”,不能自拔。结果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在中考中吃了大亏。其实,中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复习时一定以课本为根本,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决不能用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代替课本。在复习中要打破章节限制,对基础知识加以概括、提炼,按内在联系从纵向和横向连接起来,实质是融会贯通,构建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注意多视角、多途径吸收与课本知识有关的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关注重大社会问题,最新科技成果,如纳米材料、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等和相关学科(如物理、生物等)的交叉。
三 重视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第一,教材中演示实验,老师尽可能做完,一边做一边讲解,注重操作要点和步骤,学生更能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学生实验集中训练,并且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透过现象探究物质的相关性质及变化规律。
第三,中考化学实验无论是气体制取、性质验证,还是实验设计、评价和探究,都源于书中实验或是书中实验的变形、组合、改进和创新。所以,复习时要认真对待书中的每个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实验),对书中的重要实验,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要注重实验细节,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探究,逐步学会装置的选择与组合,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表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结论的归纳与总结、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 加强研究,注重开放性试题探索
探究性学习是中学化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课题研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理解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本质。通过系统地对化学物质结构和性质及其规律的研究,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能有针对性地对化学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探究性学习可以在化学课上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开展,还可以采用化学兴趣小组的形式对一些专题进行较深入研究。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型学习互补,能使我们在学习化学中双基落实,能力提高,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