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04:4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营销专业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学校的类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高校三足鼎立。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学者们在呼吁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要多元化的同时,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探讨。选择正确又恰当的论文形式,对撰写合格的毕业论文来说意义重大。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研究样本所采用形式的分类和整理,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理论上,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应该包括哪些?不同形式的论文形式适用什么样的条件?实际已完成的论文形式又是哪些?理想形式与实际形式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三、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
(一)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趋势
笔者试图找到适合于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理想形式,为此,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毕业论文形式”等关键词,得到相关文献十多篇。部分学者们的观点如下:吴洪霞(2014)提出,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考核的形式应多元化,包括撰写毕业论文、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作品、参加各类比赛(竞赛)获奖、在公开刊物发表科研论文、撰写涉及相关领域的调查报告、参与企业项目研究。武云亮等(2013)以财经类专业为例,认为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要以推进应用性选题为主,突出学生能力锻炼,鼓励学生采用文献综述、财经类调研报告、财经管理实务和创业方案设计等毕业论文形式。周同旭等(2015)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分为:专业技能形式,包括设计作品、专业证书计划、音乐曲目创作、赛事获奖等;毕业论文形式,包括选题毕业论文、实践报告、发表学术论文、设计说明等;项目成果形式,包括发明专利、研发产品、自主开发技术、基础、应用软件等。任森春等(2014)提出,除学术性毕业论文外,调研实习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问卷分析报告等也可作为考核形式。
笔者认为,市场营销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本科生开展一定数量的科学研究,研究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探讨营销的发展规律,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是必要的。同时该专业又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现实世界中企业所面临的营销问题,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操作性较强的策略。因此,非学术论文的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咨询报告以及其他形式,也应视为与毕业论文分量相当的成果,都可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重要条件。
(二)毕业论文不同形式的特点
笔者拟以上文任森春等学者的观点为评判标准,分析一下几种不同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特点。
1.学术性论文
国家标准GB7713-87对学术论文所下的定义,学术性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简介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的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性论文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发表简单的学术总结。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学术总结指的是能够发表的原创性的工作总结。
2.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钻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指结合文献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分析,得出事物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的方法。
4.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针对某一主题做的深入研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一起选定一个主题,进行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这个过程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思考等,最后得出结论或新的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或与他人共同探究。
5.其他
如专业技能大赛的成果、相关产品的研发、相关软件的开发等。
四、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形式的实证分析
笔者以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2012-2014届679篇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经过初筛,其中有76篇属于无效论文(指论文材料不全),其余603篇为有效论文,作为研究的样本。
根据已有材料分析所得,实际存在的论文形式有:学术性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专题研究及其他等五种类型。
从毕业论文所采取的形式来看,首先市场营销专业本科论文采用最多的形式为调研报告,占到总数的60%以上。其次为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两者合计超过35%。其他形式占3.48%。课题研究为0。
从不同形式毕业论文的届别分布来看,2012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是调查报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再次为学术性论文。2013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仍是调查报告,其次是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2014届毕业论文选用最多的形式还是调查报告,其次是学术性论文,再次为案例分析。可见,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采用最多的形式都是调查报告(尽管其中占比有所波动),而案例分析和学术性论文分居第二、第三。以其他形式代替论文的占比很小,而专题研究类毕业论文暂缺。
(一)调查报告选用的原因分析
调查报告这种形式,需要毕业生用科学的调研方式,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实地调研,从而获取第一手数据,具有难度大、耗时长、实践性强、创新性高等特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大多选择此种毕业论文形式的原因大致为:部分毕业生期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喜欢挑战难度较大的事情。调研报告这种形式,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一手数据极为真实,减少和降低了毕业论文的风险。虽然前期投入较多,但在后期毕业论文答辩中容易过关,学生也有较高的成就感。
(二)案例分析选用的原因分析
相对于调查报告,案例分析这种形式,可在图书馆、网上搜索到相当多的材料,必要时也需要到案例企业进行实习、调研,但整体难度较高,较调查报告的选择性要小些。
(三)学术性论文选用的原因分析
学术性论文形式规范,论证严谨。论文答辩的通过率高。只要学生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导师的认可程度较高,学生的成就感也较强。
(四)专题研究选用的原因分析
选择导师的课题进行研究,需要几个条件:导师有课题,自己有能力从事课题研究,并能够把课题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予以展示,同时也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有科研的兴趣、动力和能力等。这几个条件凑在一起,就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多数大学生弃选的重要原因。
(五)其他形式选用的原因分析
用研发产品、研发软件、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作品来取得毕业资格,同样需要一些主客观条件:学生的前期积累、导师的辅导等,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选择这种形式的。而且不同的学校对这类形式的认可程度不同,如果学生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完成了上述形式的作品,而学校不予承认,反过头来要求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时间上就来不及,学生也会感到得不偿失。
五、总结
(一)结论
笔者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三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形式的统计分析,发现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仍是毕业论文的首选形式。学术性论文也有一定的比例,其他形式采用甚少,专题研究则缺失。
随着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强需求,毕业论文形式的多元化己经是大势所趋。对于像市场营销这种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毕业论文的形式绝不可能仅仅有学术性论文这么一种。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的比重将会逐步增多。专题研究也将有所加大。另外,以技能大赛获奖、竞赛作品、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研发产品、开发的软件等,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也将逐步得到各界认可。
(二)建议
1.学校应构建毕业生多元化论文形式选择机制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多种毕业论文的形式选择,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与个性。毕业论文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但必须具有一定的标准限制。以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为例,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将在省级营销大赛中获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是有一定深度的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成果,作为毕业论文的一种形式,成为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2.团队合作完成论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合作学习;学生
我是一所中职学校的教师,《市场营销原理》是我担任教授的课程之一。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她们的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自学能力较低。而本门课程主要涉及市场营销的原理知识,内容比较枯燥难懂。结合学生及课程的特点,为了能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最多的是案例教学法及情境教学法。
在讲到第三章《市场营销调研》时,我用了六节课给学生讲授了基本的原理及知识。本章的内容不会很难,但如果要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并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光靠讲授是远远达不到的,那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合适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实操,亲自参与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于是我决定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方法。具体如下:一、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个人。二、每组成员设计、打印出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营销调查。三、每组成员根据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时间规定:一个月。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很快就分好了组并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工作。一个月过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把最后的成果――调查报告交了上来,通过批改调查报告,我发现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而且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本章的教学能取得成功,主要是采取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
一、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缺乏耐心的特点,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搭配:学习成绩好搭配成绩比较差的,性格活泼的搭配内向的。采取这种方式,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让弱势学生得到帮助,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一)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90后孩子有着鲜明的特点与时代个性,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懂得分享与分担。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了以组长为带头人,组员间互助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合作学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要完成市场营销调研工作,从调查主题的确定、到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再到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这一系列的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如果光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对中职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而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人的职责都很明确,既有明确的分工,也有必要的合作,有利于集思广益,各尽其能,让学生有信心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勇往直前。
(三)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传统的讲授方式相比,小组合作方式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问题、去跟小组成员以及老师讨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获取相关度的信息,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四)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生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增强了集体意识,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
二、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也称研究性学习或项目式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对于本章的内容,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最合适的,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商品进行展开调查,从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到最后的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主动地位,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及帮助,这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本次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增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与口头表达能力
在营销调研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要把自己的想法及意见跟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胆量的考验,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走访,让学生丢掉了在陌生人面前腼腆、害羞的胆怯心理,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
关键词:教学模板;模板化;经验积淀;知识传承;教育标准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毕业论文模板化的探索与应用范围拓展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9-19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3日
一、引言
高校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该问题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经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证明教学模板化是一种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模板
模板一词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模板概念是浇筑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该系统由模板、支承件和紧固件组成,常用的模板有多种类型。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它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装拆方便,可多次使用,并且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模板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淀,是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播、传承的载体。使用模板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要做的事情。模板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积淀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结构、内容与版式的文档,是个人与组织学习成果组织内转化或社会化转化的一种方式。模板化的含义有二:一是模板的设计、应用、总结、完善的循环过程;二是模板系统应用范围拓展的过程。
三、教学模板: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将上述模板概念引用到教学中就形成了教学模板。教学模板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优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的结构、内容与版式合一的文字载体。教学模板的功效:一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法;三是老教师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淀与传承的工具,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种有效方法;四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常用的模板有:1、毕业论文类模板,如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等;2、课程设计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分析模板、价格调查与分析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广告策划书模板、营业推广策划书等模板;3、作业类模板,如门店调查与分析报告模板、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思考题答题模板等;4、实习类模板,如毕业实习报告模板、实习证明模板等;5、学生竞赛类模板,如创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6、其他类模板,如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册模板、试题模板、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模板等。
毕业论文模板是涉及内容最多,完成难度最大的模板。毕业论文模板在我国高校早已使用。目前普遍见到的毕业论文模板是结构型模板与版式型模板组成的二合一模板(可用于教师指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的论文写作)。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是由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内容要求到二级目录和具体分析与写作方法)组成的三合一模板。这样的模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市场开发策划书、商业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的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技巧,还可以从技术层面有效地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抄袭现象、写作功底薄弱、选题过大过宽、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模板化应该是毕业论文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毕业论文模板化的优点十分明显:1、易控制选题范围;2、便于教师的指导;3、便于毕业论文的评价;4、可预防论文的抄袭;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6、有利于解决教师不足或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
毕业论文模板化适应于各个专业,每个专业可以设计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模板(难易系数不同)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模板化的关键是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的适宜性、难易程度能否实现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于毕业论文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设计的原则应该是:1、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2、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与未来的发展性;3、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性;4、具有主要方法的应用性;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论文模板化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作用与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四、教学模板的设计
(一)教学模板的主要类型。文档模板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教学模板一般是二合一或三合一模板。教学模板从内容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毕业论文类模板、课程设计类模板、作业类模板等。
教学模板还可以按照知识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两维坐标来划分。知识的广度分为课程、专业和综合。课程是指单门课程的知识;专业是指两门及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的知识;综合是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知识。深度分为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这样,教学模板就可分为九种类型。(图1)
课程学习模板是难度最低的,难度最大的模板是综合创新型模板。毕业论文一般应采用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应采用应用类或专业学习类或综合学习类模板;日常教学应采用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
(二)教学模板设计流程。教学模板设计的起点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用量最大的教学模板是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课程学习或应用类模板设计的流程,见图2。(图2)
1、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一切教学模板设计的依据。每个专业都应明确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依据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以此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2、确定课程的核心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市场开拓能力。支撑市场开拓能力的是营销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就市场营销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营销策划能力。
3、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有三:一是营销战略组合(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二是营销目标的确定;三是营销策略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4、设计课程教学模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板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习类模板,如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等;第二类是应用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报告模板、价格调查报告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促销调查报告模板等;第三类是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推销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渠道策划书、营业推广策划书等。
5、教学模板的不断完善。在使用前要进行模板的检查和修订;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用后要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保证模板的质量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模板的标准结构。标准的教学模板不仅仅是一个三合一(结构型、版式型和内容型模板的组合)的结果型模板,还应包括指导模板使用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标准。技术路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模板,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评价标准可以提示学生使用模板的主要关注点,还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进行作业的评价。
(四)教学模板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从最终培养目标出发,设计一个最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综合创新型的毕业论文模板,以毕业论文模板指导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模板,形成一个密切关联、子母支持的模板系统。(图3)
市场营销专业可将营销策划书作为毕业论文模板。但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营销策划书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按营销策划书的内容进行分解,将分解的部分内容落实到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是用营销策划书的内容统领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这样就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事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完成了市场的调研、分析与预测,毕业论文只需完成策划部分的内容即可。
五、从模板化到标准化的思考
教学模板化的过程是确定学生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方法和过程,是实践教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探讨教学标准化的内容与方法的过程。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脸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GB/T 2000.1-200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标准化的明显优点是奠定基础、满足需要、保证质量、避免重复、统一协调、节约高效和快速学习。
“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起了‘标准化教育’的改革运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及其相匹配的教育评价系统。改革迄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学术课程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不影响教师和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适度标准化,应该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模板化是标准化教育实现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结论与建议
教学模板的形成是依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的交集,教师及教学团队进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化积淀;教学模板对学生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效方法;教学模板对年轻教师的作用是知识、经验、技能和教学模式传承的载体;教学模板对学校的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持续提升的方法。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有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模板化能从技术层面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毕业论文模板化到各个教学环节模板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教学模板化;我国可以将教学模板的质量、数量和系统性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观测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N].2004.4.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市场营销;应用
《市场营销》课程是高校经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的专业课或者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实践的需要。《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从理论教学中细分出来,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学、做、考”合一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思维和探索,并通过积极的评价和检查方法,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1]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应当积极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项目教学法无疑是一种适合的方法,因为这种教学法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按照问题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研究,协作学习,努力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2]项目教学法的评价是通过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其实质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的设计、履行和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并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目的。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学生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仅仅起一个指导和辅助的作用。项目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其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
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其中的项目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所设计的项目都应包括六项内容,即项目课题、项目背景、学生应完成的任务要求(包括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培养能力(即通过本次设计要培养和考察学生哪些具体能力)、项目评价标准、项目完成时间。现以《市场营销》课程的“市场营销调研”为例加以说明,课题项目名称为“在校大学生对××商品的消费调查”。
市场营销调研针对企业特定的营销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客观地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沟通有关市场营销各方面的信息,为营销管理者制定、评估和改进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不仅应当掌握如何设计调查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处理样本数据、统计分析,还要能出色地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就统计结果得出调查结论,顺利完成市场营销调研的全过程。
市场营销调研的具体步骤包括六个阶段:1.
学生分组,明确调查的问题,确定调查目标;2.
确立任务,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方案);3.
实施计划、搜集资料;4.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撰写调查报告;6.口头阐述,评价项目。
市场营销调研的具体要求则包括以下几点:
1.组织分工:(1)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8人,每组推荐组长和考核代表各一名。[3](2)确定小组的工作思路:集体确定调查的问题和调查计划分工完成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整理统计共同完成调查报告成果展示及问题答疑由教师及各组推荐的考核代表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3)提出项目的完成要求:团队合作融洽、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仪表得体、态度诚恳、表达清楚流畅、谈吐自然、动作协调、应变能力强、资料搜集较全面充分、能运用多种资料搜集手段;调查计划设计清晰合理,并能在各阶段中合理体现市场营销调查的技巧和方法;在规定的10-15分钟内完成整个调查的过程介绍,过程连贯,并使考核小组感到满意。(4)各小组遇到疑难问题可以与老师及时联系。
2.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准确确定调查目标、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和调查方法。(2)有详细的小组分工计划。
3.调查问卷的撰写:问卷设计合理。
4.成果展示及问题答疑:(1)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在规定的10-15分钟内完成整个调查过程的阐述;(2)其他组就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发言小组所有成员解答疑问,该过程的时间为5分钟;(3)由教师与考核小组就各组活动的组织表现、内容完成情况、成果展示效果三方面进行评分。
5.完成调查报告的内容需要大量时间发放、回收问卷,要求各小组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完成时间为两周,课堂展示时间为两课时。
在市场营销调研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形成“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计划制定、信息搜集、任务实施、成果展示及评价整个过程,共同讨论和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4]这样,学生对于市场营销调研活动的每一具体环节都有所了解。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因而市场营销实践能力会得以提高。
三、《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应从职业活动和工作要求分析入手,以培养实践能力为评价目标,结合教学实施的模块和项目,制定相应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逐步构建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专业化。
老师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素质培养要求,将学生在市场营销调研过程中应掌握的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罗列;同时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调研和汇报等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我们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还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从而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提出要求。
(二)评价形式多样化。
《市场营销》课程评价系统应强调实践教学评价为主,在评价考核的过程中实现模块评价、项目评价、过程评价、量化评价以及多主体评价的实施。
模块评价和项目评价是将《市场营销》的评价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及多个工作项目,制定各项考核手册,通过具体、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对学生在市场营销调研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评价主体多以教师为主,影响了学生参与评价分析及开展自我反省的积极性。新的评价系统由教师与学生考核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共同进行评价考核,提高了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邀请企业对一些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或点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拉近了学生与实际营销环境的距离。
综上所述,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选取调查项目来创设“情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完成调查项目来达到意义构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能力的提升。透过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春梅,夏长清,杨建朝。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调研》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市场研究,2008,(5):31-33.
[2]于兰婷,刘东宝。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调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8,(2):136-137.
关键词:市场调查;课程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75-02
《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的能力与素质。为实现这一改革目标,依据市场调查行业规范,对《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进行改革很有必要。
一、课程改革依据
市场营销专业按原来的培养方案都是新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统计学基础》,再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调查与分析》,在教学内容上有许多知识点的重复。特别是《市场调查与分析》,学生觉得课程内容与《统计学基础》重复较多,学习兴趣不浓。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改革,从实际效果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聘请多名企业专家,对市场营销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岗位有市场调查员、商品推销员、客户管理员、渠道管理员等四个岗位。市场调查员岗位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岗位之一,通过在行业企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分析市场调查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调查行业的要求,依据市场调查员职业技能标准,确定了市场调查员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并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学习领域,设计课程内容,完成了《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确定了市场调查方案、问卷设计、抽样设计、实施调查、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六个模块。
二、课程改革思路
1.通过岗位分析确定教学目标。通过聘请多家企业营销人员与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进行广泛的调研,明确了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岗位有市场调查员(市场信息员、统计分析员)、商品推销员(促销员)、客户管理员(客户代表、客户经理)、渠道管理员(渠道专员)四大岗位。依据市场调查员岗位的任职要求分析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从而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2.按照行业规范构建学习领域。市场调查行业规范是的本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依据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行业规范,即:设计市场调查方案—进行问卷设计—确定市场调查方法—选取市场调查方式—整理统计调查资料—进行调查资料分析—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等基本流程,据此设计市场调查概论、市场调查方法、市场调查方式、调查资料统计整理、统计指标分析、时间数列分析、指数分析、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相关与回归分析、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等十个单元。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文案调查法、观察法、实验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设计、测量技术是本课程的重点;问卷设计、抽样调查、分析预测是本课程的难点。
3.教、学、做合一。通过练方法——以问卷和抽样设计为基础,到真实的市场实训实习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练技术——以抽样设计、入户访问、街头拦问、调查资料统计分析预测为练习项目,让学生切身感受《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再由单项实训到综合实训,循序渐进,实现了课堂与市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课程改革实践
1.实现教学过程向工作过程转化。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的实践。它对学生的职业成长起关键作用。我们寻找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情境。《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根据市场调查员在调查与分析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共安排十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包含布置工作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并制定方案、设计问卷、实地调查、记录结果并统计整理、效果评价、思考与练习等内容。
2.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经过三年的课程改革探索,2013年2月,我们编写了《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校本教材,本教材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首次以项目的方式表现学习情境。教材按市场调查、统计整理、分析预测等顺序编写,是一部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他们奉献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是校内外专家集团智慧的结晶。
3.探索出基于“一条主线、两个典型、三个真实”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1)一条主线:以市场调查过程为主线。针对真实的市场调查过程确定教学项目,基于调查方案制定、调查方法、资料统计整理、分析与预测过程序化教学内容。(2)两个典型:以问卷设计、访问调查为典型载体,从单项调查过渡到综合性的调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使课程内容与市场调查员岗位实际工作内容一致。(3)三个真实:在真实调查、真实市场、真实岗位的情境下,接受企业的调查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入户访问和拦问等现场市场调查实习,在并校内实训室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这样不仅使课堂与市场一体化,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市场调查任务,得到实践锻炼,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伙伴学习法:对《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的一些理论,对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进行讨论、相互提问,提炼出关键知识点、难点。教师再对难点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相应的调查方案、问卷等,让知识转化为能力。(2)项目教学法:从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切入教学内容,以各种调查方法确定实训任务,从抽样框操作标准出发,教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和技能;从街头拦问出发,教学生掌握访问技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从就业质量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征。(3)现场教学法:将全部课程移到教室外和市场上来完成,使学生置身真实的调查工作环境和真实的调查岗位中,规范调查要求,严格操作技术。例如,收集文案资料、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和进行抽样设计、街头拦问等,使教学内容与市场调查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专业调查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市场调查任务,并从中产生成就感,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管理体制、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与企业结合的调查工作结合难度较大,青年教师经验和资源不足等。解决的办法是:(1)完善顶岗实训的设计,与校外合作企业经常联系,有效对接,承接企业真实的调查任务,让学生在市场中锤炼成长。同时做好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指导力度,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及实训实习指导。(2)制定政策让青年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市场调查的业务能力。(3)利用学校现有教学团队优势和良好的实训条件,积极开展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预测的技术咨询、培训和调查项目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市场调研 开放式实训 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市场调研是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是一门理论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它强调对调研方法的掌握和调研技巧的运用,他的应用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点突出实训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1 市场调研开放式实训的理论依据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锻炼,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知进行加工,构建自身的认知结构,推动认知的发展。市场调研开放式的实训课程,可以让学生亲身操作,推动学生的认知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建构主义思想:根据建构主义思想,人必须在相互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只有当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情感,生活相互作用时,学习才能有效地发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顺利完成。建构主义思想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点在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在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市场调研开放式实训的构建
开放式的实训课程,必须要把各个实训项目流程化。开放式实训要求课程必须基于具体的工作过程来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市场调研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以真实的业务背景为载体,依据市场调研在市场营销中所处的环节,按照市场营销中的产品、价格、促销以及分销等要素,分别展开教学,强调市场调研在各个环节的作用和操作难点。把整个教学过程演变成一个连贯的、操作性强的课程,紧贴市场营销的真实情景,实现课程设计的流程化。
开放式的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企业化。教学内容的组织需以真实的工作任务过程为载体,施行项目化教学。根据市场调研的概念和原则,把学生融入到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学是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的,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实训教学本身是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有机的结合,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本高职市场调研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重基础,宽专业,多方向,强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实训课程根据企业的真实需要设定选题,完整的实训分成三个项目,包括设计市场调研方案,市场调查的具体实施以及市场调查的资料后期处理。
项目一。调研方案的设计:首先:动员,强调注意事项,分组选题;其次,二手信息的收集,确定调查方案,运用问卷设计的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然后,指导修改问卷,问卷合格打印。
在这个项目中以调查问卷的设计为重点。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展开头脑风暴,确立自己的调研方案,也需要进行实地走访,按照收集定性数据的方法来确定、修正自己的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起着查缺补漏的作用,确定调查方案的正确和调查问卷的完整。问卷设计关系到调查工作的实施,更关系到后期资料收集的准确度。这一个项目,主要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能力,把理论用于实践。
项目二。市场调研实施:具体包括选择调查方法、组织实施市场调查。这一个项目主要是利用已经设计好的问卷让学生科学地采用调查方法深入调查对象中进行资料的收集,是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勇于承担挫折的素质的关键步骤。这个项目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紧密协作,记录调研的实训内容和心得体会,为撰写调研报告积累资料。通过深入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调查,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公关能力,从而达到知识、技能的综合掌握。
项目三。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调查结果宣讲:包括调查问卷信息的分析整理和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学生汇报调研结果。这一项目与调研成果的展示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表达构思能力。并且,调查报告的撰写,是对市场调查的全程总结,可以进一步增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3 市场调研开放式实训的考核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 市场营销双语教学 实践性教学 项目教学法
一、引言
市场营销课程是各所高校经济类和贸易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较受其他专业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思路、方法及教学目标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已经较为成熟,但我国高校对市场营销的双语教学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把外语(通常指英语)恰到好处地融入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和解决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力,是市场营销双语教学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南海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开设了《市场营销双语课程》,笔者作为任教老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可以从多角度加以研究,其中最有价值的角度之一是通过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研究双语教学与就业所需技能的关系,让学生成为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学生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缺乏的技能,就是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反馈
针对可能对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产生影响的若干要素,我们对毕业一年的学生进行了跟踪采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反馈的就业需要的技能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就就业所需技能能否在大学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学习中得到培养这一问题,学生反映校内教学强调理论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尤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在就业中急需的技能没有机会得到充分培养;就大学开设的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对就业有怎样帮助方面,学生反映课程使他们对市场营销和英语性营销知识有大体的了解,但是总体重理论轻实践,过多地灌输理论,实践活动较少,英语实践环节寥寥无几,使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工作中遇到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岗位培训才能得到解决。
三、以实践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设想
针对毕业生就业后反馈的问题,笔者认为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就业所需技能紧密结合的思路,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寻找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急需的就业技能,加强双语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建设,让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工作更紧密地结合,使学生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实践活动中的接触社会,并得到充分锻炼,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设计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学生刚刚就业时,作为新员工一般被安排在基础性岗位,做一些辅工作,了解企业和产品知识。如被安排去工厂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基本知识,与业务能力强的老员工一起参加商品博览会,在B2C网站(如阿里巴巴网、中国制造网)寻找潜在客户,维护、更新本企业的网站信息,做必要的会议记录,撰写总结报告等。这期间,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具备这些能力是学生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并从一名新员工转变成优秀员工的必备条件,但是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及职业技能匮乏,在工作初期会遇到许多问题,无法适应新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毕业后需要的基础性职业技能,设计出有效的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提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得到职业锻炼,尽快适应毕业后的“工作模式”,而不是一味沉浸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中。应组织学生参加有代表性的商品博览会;指导学生在B2C网站上建立虚拟公司,并对产品信息进行整理;安排学生在一个学期至少撰写一份企划报告并进行公开小组演讲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快适应就业后的工作模式,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2.模拟场景,设计市场营销英语实践性教学环节。
根据对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调查,我们发现约40%的学生工作涉及英语,55%涉及汉语,5%涉及其他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与我们工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毫无疑问,掌握好英语可以给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在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存在一个不可小觑的客观现实:汉语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好设计,但是英语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难设计。这里存在多方面原因,在中国大陆,官方语言是汉语,能用英语的机会和环境比汉语少,即使能用到英语,如一些国际性商品博览会,也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和展会专业知识的人员完成英语性商务任务,这些人员通常拥有一定的产品知识,并接受过专业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派学生到企业参加的外贸展会中实习,也只能安排一部分英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锻炼和进步。现我校打造了一些校企联合项目,如学校和佛山陶瓷博览会联合培养为展会服务的英语志愿者,每年十月份会有一小部分优秀的学生经过层层遴选获得参加这个项目的实习机会,但是由于岗位有限及较高的选拔要求,致使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学校继续学习课本知识,而无缘实习。
市场营销英语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设计出适合全体学生的实习,让他们获得同步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教学设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虚拟公司,让学生以该公司为单位参加国际性商品博览会,并在博览会中收集部分企业的英语产品资料,如公司宣传彩页等。回到学校后,继续调查研究以上公司的企业和产品英语资料(如查找公司网上产品信息-英语版),写成英语调查报告。最后博采众长撰写虚拟公司的企业和产品英语资料内容,并在B2C网站上建立虚拟公司的英语网页。这样的英语实践性教学设计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必要的实践机会,提高职业技能。
3.使用项目教学法强化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实践性教学。
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促进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发展。“因为它围绕项目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将个体学习目标转化为团队合作、获取运用知识的新目标”。[1]“它通过让学生解决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实现其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目的”。[2]
我们把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内容分为若干项目,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实现设定的项目目标。市场营销双语课程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市场营销概述;第二,市场营销环境;第三,市场营销战略;第四,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我们设计出贯穿整个教学内容三个项目。第一个项目: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并进行短期实习,初步了解什么是市场、产品生产和销售,分别撰写产品报告和市场报告,这是实践市场营销双语课程的第一部分。第二个项目:要求学生参加若干国际性商品博览会,并收集相关产品的英语资料,选择若干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和行业情况,通过收集信息的整合与分析,撰写英语市场营销环境分析调查报告,这是实践市场营销双语课程第二部分。第三个项目:要求学生在若干B2C网站上建立虚拟公司的英语网页,并调查网站上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研究虚拟公司市场营销战略,设计营销组合策略,撰写英语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规划书,并进行英语演讲,这是实践市场营销双语课程第三和第四部分。这三个项目可以使学生在大量动手实践活动中,获得一手经验,变被动填鸭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不断在团队合作模式下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显而易见,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转变学习方式,还能帮助学生培养毕业后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四、结语
通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研究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效果,发现实践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市场营销双语课程应该设计可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培养毕业后所需的就业技能。应用项目教学法,能使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一、明确调查目标
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明确市场调查的目标,按照企业的不同需要,市场调查的目标有所不同,企业$使经营战略时,必须调查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尤其要调查所处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企业制度市场营销策略时,要调查市场需求状况,市场竞争状况,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营销要素情况;当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这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市场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一个完善的市场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调查自的要求
根据市场调查目标,在调查方案中列出本次市场调查的具体目的要求。例如,本次市场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某产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偏好情况等。
2.调查对象
市场调查的对象一般为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批发商为经销调查产品的商家,消费者一般为使用该产品的消费群体。在以消费者为调查对象时,要注意到有时某一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不一致,如对婴儿食品的调查,其调查对象应为孩子的母亲。此外还应注意到一些产品的消费对象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消费群体或侧重于某一消费群体,这时调查对象应注意选择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如对于化妆品,调查对象主要选择女性;对于酒类产品,其调查对象主要为男性。
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收集资料的依据,是为实现调查目标服务的,可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如调查消费者行为时,可按消费者购买、使用,使用后评价三个方面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项目。调查内容的确定要全面、具体,条理清晰、简练,避免面面俱到,内容过多,过于繁琐,避免把与调查自的无关的内容列入其中。
4.调查表
调查表是市场调查的基本工具,调查表的设计质量直接到市场调查的质量。设计调查表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查表的设计要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2)调查表中的问题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接受,避免出现被调查者不愿回答、或令被调查者难堪的问题;(3)调查表中的问题次序要条理清楚,顺理成章,符合逻辑顺序,一般可遵循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中间,敏感性问题放在最后;封闭式问题在前,开放式问题在后;(4)调查表的内容要简明、尽量使用简单、直接、天偏见的词汇,保证被调查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表。
5.调查地区范围
调查地区范围应与企业产品销售范围相一致,当在某一城市做市场调查时,调查范围应为整个城市;但由于调查样本数量有限,调查范围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个地方,一般可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主要考虑人日特征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划定若干个小范围调查区域,划分原则是使各区域内的综合情况与城市的总体情况分布一致,将总样本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实施访问调查。这样可相对缩小调查范围,减少实地访问工作量,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减少费用。
6.样本的抽取
调查样本要在调查对象中抽取,由于调查对象分布范围较广,应制定一个抽样方案,以保证抽取的样本能反映总体情况。样本的抽取数量可根据市场调查的准确程度的要求确定,市场调查结果准确度要求愈高,抽取样本数量应愈多,但调查费用也愈高,一般可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的用途情况确定适宜的样本数量。实际市场调查中,在一个中等以上规模城市进行市场调查的样本数量,按调查项目的要求不同,可选择200~1000个样本,样本的抽取可采用统计学中的抽样。具体抽样时,要注意对抽取样本的人口特征因素的控制,以保证抽取样本的人口特征分布与调查对象总体的人口特征分布相一致。
7.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市场调查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一般来说,前一种方法适宜于描述性研究,后两种方法适宜于探测性研究。企业做市场调查时,采用调查法较为普遍,调查法又可分为面谈法。电话调查法、邮寄法。留置法等。这几种调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场合,企业可根据实际调研项目的要求来选择。资料的整理方法一般可采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利用Excel工作表格,可以很方便地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处理,获得大量的统计数据。
三、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1. 组织领导及人员配备
建立市场调查项目的组织领导机构,可由的市场部、或企划部来负责调查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针对调查项日成立市场调查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2.访问员的招聘及培训
访问人员可从高校中的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中招聘,根据调查项目中完成全部问卷实地访问的时间来确定每个访问员1天可完成的问卷数量,核定儒招聘访问员的人数。对访问员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包括;(1)访问调查的基本和技巧;(2)调查产品的基本情况;(3)实地调查的工作计划;(4)调查的要求及要注意的事项。
3.工作进度
将市场调查项目整个进行过程安排一个时间表,确定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所需时间。市场调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调查工作的准备阶级,包括调查表的设计、抽取样本、访问员的招聘及培训等;(2)实地调查阶段;(3)问卷的统计处理。阶段;(4)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4.费用预算
市场调查的费用预算主要有调查表设计印刷费;访问员培训费;访问员劳务费礼品费;调查表统计处理费用等。企业应核定市场调查过程中将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合理确定市场调查总的费用预算。
四、组织实地调查
市场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问卷的实地调查工作,组织实地调查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1.做好实地调查的组织领导工作
实地调查是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要按照事先划定的调查区域确定每个区域调查样本的数量,访问员的人数,每位访问员应访问样本的数量及访问路线,每个调查区域配备一名督导人员;明确调查人员及访问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做到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工作目标。责任明确。当需要对调查样本某些特征进行控制时,要分解到每个访问员,例如,某调查项目,调查样本地1000入,要求调查男性600人,女性400人,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3:2,则要求每个访问员所调查样本的男、女比例都应控制为3:2,从而保证对总样本中男、女比例的控制。
2. 好实地调查的协调、控制工作
调查组织人员要及时掌握实地调查的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协调好各个访问员间的工作进度;要及时了解访问员在访问中遇到的,帮助解决,对于调查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出统一的解决办、法。要做到每天访问调查结束后,访问员首先对填写的问卷进行自查,然后由督导员对问卷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后面的调查中及时改进。
五、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实地调查结束后,即进入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阶段,收集好已填写的调查表后,由调查人员对调查表进行逐份检查,剔除不合格的调查表,然后将合格调查表统一编号,以便于调查数据的统计。调查数据的统计可利用Excel表格软件完成;将调查数据输入机后,经Excel软件运行后,即可获得已列成表格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利用上述统计结果,就可以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针对调查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工作。
本计划根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3年颁布的《营销师》职业标准(二级)及鉴定规范制定。
本计划力求贯彻“能力为本”的职业培训指导思想。加强技能培训,注重代表性、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理论知识的选择,原则上以对学习、掌握技能够用为度。培训内容的编排组合,尽可能采用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密切结合的模块式结构;根据内容的种类及相互关联程度,组合成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训练一体化的若干个模块培训。每个模块,视需要设置若干个二级模块——单元。
二、 培训目标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用技能训练,使学员掌握作为“市场营销”基础的基本原则、理论以及概念;认识构成优秀市场营销行为的要素;掌握市场营销的角色和功能。最终具备市场营销方面独立的工作能力。
三、 模块设置与培训要求
根据培训内容的类别及相互的关联程度,按照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一体化的原则,设置七个培训模块。
模块1 市场调查与分析
使学员能够拟定调研计划;进行调查表与问卷设计;组织实施市场调研活动;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分析市场宏观、微观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客户购买行为类型;根据消费者购买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分析、汇总调研数据;计算总市场及区域市场潜量;进行市场销售额的预测。
模块2 营销策略与营销活动管理
使学员能够编制企业营销目标与任务书;分析现有业务并编制组合计划;编制新业务发展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市场营销计划;了解整个营销活动过程;根据不同需求水平采取不同的营销对策。
模块3 产品与价格管理
使学员能够判断产品生命周期并提出营销对策;组织实施产品组合策略;进行产品大类决策;灵活运用定价策略与技巧。
模块4 渠道管理
使学员能够制定与实施渠道策略;设计相应的渠道系统;建设和维护渠道系统。
模块5 促销管理
使学员能够制定销售促进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与新闻媒体建立联系;撰写公共宣传新闻稿;策划并实施公共宣传活动方案。
模块6 客户关系与销售管理
使学员能够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应收帐款;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处理客户投诉;设计服务质量考评体系;对服务质量进行测定;制定服务营销策略。
模块7 网络营销管理
使学员能够协助设定企业网站;协助设计网页;在网上对客户进行管理;制定网络广告与公关策略;制定网络渠道与服务策略。
四、 模块课时分配表
序号 模 块 课 时
合计 理论 实习
1 市场调查与分析 18 9 9
2 营销策略与营销活动管理 24 15 9
3 产品与价格管理 12 6 6
4 渠道管理 15 7 86 客户关系与销售管理 30 18 12
7 网络营销管理 12 6 6
8 综合 9 3 6
总课时 138 76 62
五、 设施条件与师资条件
1、设施设备条件
具备专业黑板、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标准教室。
2、师资条件
教师队伍的主体应具备丰富的、成功的营销工作实践经验。
⑴具有本职业高级营销师资格证书者;
关键词:市场营销;三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10-02
一、“三能力”实践教学的含义
“三能力”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普遍关注,“三能力”是指市场销售能力、市场调查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市场销售能力是核心,是营销专业学市场生最基本的素质能力之一,是学生面对既定产品的目标市场,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顺利地将产品销售给目标市场的能力。市场调查能力是营销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根据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决策问题转化为市场调研问题,明确调研目的,采用科学的手段,系统地收集产品市场供求等方面的资料,并能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整理分析资料,得到有价值的调研结论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中要求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学生结合市场营销学、策划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策划问题,针对策划目标进行综合性策划或专项策划,能独立完成营销策划文案的写作。
二、“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应具备的内容
1.专业核心课程实践专项训练
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营销策划中应增设专项训练。例如,销售技巧与策略课程专项训练模块应包括:自我推销情景模拟、大型卖场电子产品销售情景模拟、人员促销情景模拟等;营销策划课程专项训练模块应包括:市场调查策划、营销战略策划、营销组合策划各专项策划、会展策划等。各个小组轮流选择不同的模块来训练市场策划技能,选择同样模块的小组间以对抗辩论的形式评定成果。
2.职场训练(校内实验中心实训)
为了在校内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体系中设置了职场训练环节,市场营销仿真实验室配置了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和ERP沙盘软件,学生使用软件在电脑上全程真实模拟企业的运行过程,他们需要完成企业注册、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与设计、制定企业战略、产品生产、产品促销与销售、企业管理和资金融通等活动。最终,模拟成绩取决于市场调查报告、产品销售业绩及企业的资本额三者,市场实战成绩通过产品销售量、销售额、市场区域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3.营稍专业技能竟赛
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等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又一重要环节,竞赛要求专业互补的学生组建团队,以自主创业或以解决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任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学生以已创业和正在创业的项目为主题,撰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内容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和产品、营销战略和策略、产品销售、资金融通和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参加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团队,以真实企业的产品或企业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市场调查,收集分析数据并完成市场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以真实企业的产品为对象,参赛团队围绕大赛指定企业的产品进行营销策划或产品销售,参赛作品包括营销策划书和产品销售业绩。
4.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对毕业生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知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理解论文任务、项目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等具体要求方面能得到好于或相当于校内毕业设计所能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对于在企业环境下如何系统地进行产品销售能得到亲身体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毕业设计的考核采用现场答辩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五级评价制。
三、“三能力”实践教学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1.需要建立一个教学体系
在营销专业类教学中,相对的理论性尚有不足的地方,须通过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体系了解,并参加各类的营销实践相关活动,从而构成一个教学体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改善才是建立良好教学体系的最佳方针。另外,对实践教学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的认识过于片面,在观念和体制方面的欠缺所导致的不良因素还没有引起广泛的认识。
2.还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运用于实践教学
在校外的实习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教学的效益,能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可是校外实践基地资源有限,对全部学生的培养做了很大的限制;又由于实习生的经验不足,很难在企业中就职,即便留了下来,也不会将最佳市场营销的方法与经验相互交流及学习。因此,绝大部分实习生都是在企业中临时工作,更不利于充分了解企业决策的进展、思路和完整的业务完善,得不到很好的实际效果,从而导致实习生们没有很大的积极性。
3.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建立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不仅擅长市场运作,还要熟悉营销理论。当今很多高校的教师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现象,对企业营销类的环节和重点没有太多的了解,当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时,不能顺利与企业进行交流从而得以改善。因此教师对营销的认识不能与企业的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只有改变现状才能有利于实践教学的进程和指导。
4.改善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不仅要在理论方面,还要在实践方面确立具体标准。目前教学大纲方面还没有完全确立,实践教学的课时和教学内容应及时确立。而且现在的考核制度很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加强,所以导致现在的毕业生的成绩与实际能力形成了反比。
四、构建“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1.深刻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的渗透方面,更应该去理解实践教学应如何发展及运用。不仅要认识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更要认识到实践教学是一个单独的整体。只有让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导,才能更有利地培养专业人才从而适应整个营销市场。通过以上观点得知,实践教学应成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针,是营销类人才培养的重点。所以,只有高校加快调整营销体制,使这种体系能够顺利运转,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2.促进实习基地构建,加强经费使用空间
首先要扩大校内外教学基地投资范畴,从而稳定实践教学的效益。但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完成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校内培训基地建设应放在首位。在资金稳定的情况下快速建立多样式的模拟营销实验室,在现在靠科技模拟软件的配合下建立仿真的营销环境,加强市场营销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企业ERP综合实验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对企业营销将会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考核,使学生具备强大的营销实战能力。
3.增强师资力量,引进优秀的教师队伍
要彻底改善我国高校营销类教师没有营销方面经验的局势,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让现有的教师经常去营销类企业学习或者承接企业的营销项目,日积月累,从而获得充分的营销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引进各大企业中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士以及具有高等学位的教师,从内到外彻底改善现有的师资条件,在师资力量上突破更高的层次。
4.建立营销类考试的激励制度
营销类实践教学考试要在科学有效的层面上进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使综合能力成为考核的重点。在考核内容方面,应确定好学生的考核目标,着重检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记录学生在实践中的发挥,还可以引进一些企业营销的精英拟定考核的标准及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实践活动的空间,达到双向提高的作用。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校内的教师及校外的企业结合,老师的点评以及学生的点评集合,过程评价以及结果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考试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24).
[2] 周梅华,昌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3] 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标准;工作过程
[DOI]10.13939/ki.zgsc.2016.23.223
1引言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指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在这里,高等不仅包括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高职大专层次的教育,也包括未来可能会构建的高等本科和高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此外,也应该把面向社会学员的继续教育包含进来。由此,本文述及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但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中高职衔接。
中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力量,承担着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面临着种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①虽然中高职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里各有表述,但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区分依据,我们仍然无法明确理解二者培养目标的差异;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计缺乏一体化考虑,导致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清楚,不但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推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①要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②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③构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发挥行业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中高职衔接时,还必须考虑到学制衔接、各类职业的统筹发展、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满足当前和未来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
2构建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2.1中高职衔接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载体之上
2.1.1要明确中高职衔接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目标不同将会导致衔接方案不同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是必须要首先考虑清楚的一个问题。因为不同的目标会导致不同的衔接方案。在国内职业教育界和研究界的探索中,有些把课程体系的衔接作为目标,有些以学制衔接作为目标,有些从招生方面等进行研究。荀莉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一文中指出,这些目标多为外延式衔接[2],是中间性目标,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衔接口径,可操作性较弱,或仅仅为了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未能考虑中高职衔接的真正目的。同时,由于没有考虑到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其他要素,如行业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等,从而不能适应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长远需求。
赵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3]中高职衔接要实现中高职之间目标、层次、专业与课程结构的递进衔接,既是遵循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低级向高级转变中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中高职衔接的目标是为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培养合格人才,具体而言就是为不同阶段培养胜任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其最终意味着中高职不同培养阶段所应该掌握的职业能力的宽度和深度的差异。
2.1.2课程衔接中高职衔接的载体,其核心是构建统一的课程职业能力标准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其体系都将课程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的载体,国内学者也都认可这一点。但在进行中高职衔接时仍然面临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本身也处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在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后,如何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内容?对此,当前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模式,即根据岗位能力设计课程内容,另一种是以德国为主的工作过程模式,即是以课程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涉及的工作过程划分课程内容。总体上看,基于岗位能力设计课程面临的一些弊端,如在不同企业中,即使工作内容相同,企业对岗位的设置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有些岗位的设置是比较主观和随意的。如“市场调查”这门课程,在市场调查公司中可能设置的岗位有督导、助理研究员、项目经理等,而在工商企业中可能只在市场营销部下设一个调查岗位。因此当前,以赵志群为主的国内职业教育研究界倾向于第二种。这种观点注重从工作过程来考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好处是:无论是在哪种工作环境中,只要工作内容相同,都可以运用所学到的职业能力开展工作,而不会受到岗位的局限。因此本文倾向于采用第二种方式划分课程内容。
第二,最终以哪个要素作为衔接口径,是课程内容的衔接,还是考评标准的衔接,中高职衔接时应以哪一种为主,或两者兼有。此外,当前中高职教育中的考评体系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考评以知识考核为主,缺乏行业参与的权威的统一的职业能力考评标准等。因此,在进行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时,必须寻找科学合理的衔接口径,既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以及学生成果的考核。
2.2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考虑行业企业参与的形式和切入点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行业企业在其中的主导性作用。从国外经验来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主导和指导职业能力标准;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行业企业第二种形式的参与比较常见,而对体系构建更为重要的第一种形式还比较匮乏。
2.3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考虑各类教育的沟通渠道
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顺畅沟通可为学生提供合理的上升通道,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教育体系贯通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除非确有必要,否则不能为了衔接而“衔接”。
3基于课程职业能力标准分级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考虑到上述背景,本文拟以“市场调查”课为例,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背景,提出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型。在实践方面,本次研究聘请了广东省内五位从事市场调查行业的资深专家,这五位专家大多有国外调查公司及国内大型调查公司的工作经验,研究时主要采用德尔菲法调查通过三轮函询开展研究工作,以此说明中高职衔接模型的构建和实践情况,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促进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型的研究。
模型构建主要思路:首先根据课程涉及的在实践中的工作过程,将课程划分为若干个能力模块,再针对每个能力模块聘请行业专家制定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继而根据中职和高职阶段涉及的人才培养层次、岗位等确定其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的深度和宽度(也即本层次课程各能力模块的职业能力标准),并以此作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职业资格证书,即可作为高职大专的考试证书,也可衔接继续教育需求。这样,行业企业通过指导职业能力标准而发挥其主导作用,同时使课程内容和考评标准与企业实践衔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使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划分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3.1基于课程在实践中的工作过程划分课程能力模块(课堂内容),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制定各模块应达到的整体职业能力标准第一步,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市场调查”在实际工作中所经历的工作过程,将“市场调查”的课程内容划分为“市场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执行与数据整理”和“市场调查报告写作与汇报”四大能力模块。这四大能力模块是市场调查的核心工作过程(当然像实验法等相关内容可能不适合此四大模块内容,可作为辅助能力模块考核。为研究方便,本次暂不考虑辅助能力模块)。
第二步,聘请广东市场调查行业企业专家,着重从职业能力的三大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制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各能力模块应达到的整体职业能力标准。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三轮函询后,得到课程职业能力标准如以下各表所示。
能力模块1职业能力标准: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编号评价项
目名称职业能力评价标准A1调查问
题陈述能够清晰地表述以下事项:①症状:本次市场调查项目需要解决的营销问题是什么;②征兆:本次项目当前面临的“征兆”(关键而明显的环境变化)有哪些?③导致上述“征兆”的关键原因有哪些?④根据关键原因,确定本次调查的重点(调查问题)A2调查目
标设计能够根据调查问题,清晰地陈述确定本次调查目标,即准备调查哪些重点问题,为制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A3调查内
容设计能根据调查目标,结合手上已有资料,判别出仍然欠缺的信息,从而准确地确定调查内容。(注:即需要调查的各项环境要素(宏观环境、竞争者、消费者等)的具体内容)A4调查方
法设计能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能够满足调查目标和调查内容的信息要求,能高质量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A5调查对
象与抽
样设计能结合项目情况,准确地界定调查对象的总体,并结合调查方法特点进行科学的抽样设计,提高数据质量A6调查时
间、地
点、经费制定项目进程表和经费预算表,调查时间、地点和经费的安排要做到具体明确、效率高、可操作性强A7团队分工
与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合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体现出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工作效率A8排版版面美观大方,字体字号、图文搭配合理A9整体表现调查方案的整体质量高,各部分活动安排合理、有效率,实操性强,能对后续调查工作起到较好指导作用,整体效果好
能力模块2职业能力标准:问卷设计编号评价项
目名称职业能力评价标准B1结构
完整问卷结构要完整,包括标题、说明信、主体部分、结尾等部分B2问题内
容设计问卷中的问题设计能够较好地满足调查目标和调查内容所列的信息需求,问题答案遵守穷尽性和互斥性原则B3语句
质量要求语句专业、简洁直接、无偏见,无意向式引导、句子太长、一题两问、太书面化和太口语化等语病B4问题
排序问题排序科学、合理,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利于被访者轻松、真实地回答问题B5排版字体、字号、图表等编排合理,排版美观大方B6整体
表现调查问卷体现了营销问题和调查目标的信息需求,具有较高的质量,调查问卷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较好
能力模块3职业能力标准:市场调查执行与数据整理编号评价项
目名称职业能力评价标准C1实地调查
组织与管理调查的组织与管理井然有序,能灵活应对现场问题,高效地完成任务C2团队分工
与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合理,团队访问质量高,体现出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工作效率C3问卷访问质量问卷访问的质量高,答复率高,无效问卷少C4数据整理能根据问卷的整理要求开展调查数据的整理,规范、准确C5整体表现整个实训过程组织与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工作效率高,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能力模块4职业能力标准:市场调查报告写作与汇报编号评价项
目名称职业能力评价标准D1摘要/
目录摘要简明、扼要,能有效概括整个报告;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能突出自身特有的优势D2调查说明能清晰地阐述本次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过程、局限性等阅读者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续表编号评价项
目名称职业能力评价标准D3恰当利用
调查数据
进行营销
环境分析能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进行关键营销环境要素的分析,要求数据翔实,数据的解释充分、合理、准确。主要的营销环境建议为以下方面:
①宏观环境: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②行业环境与竞争者分析:能结合行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竞争者分析,明确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③消费者分析:对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有较客观、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④能够准确选择关键要素进行规范的SWOT分析,战略合理、可行D4结论与
对策分析能较准确地根据前述分析,总结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或阐述营销对策,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D5排版排版美观大方,字体、字号、图片、文字、表格使用合理,能够较好地满足调查报告写作需要D6项目总结
与汇报能恰当利用相关工具(如PPT),提纲挈领式地总结和汇报整个报告的核心内容,语言表达流畅,重点突出,沟通充分D7整体表现整个调查报告规范,前后逻辑紧密,语言流畅,内容全面、系统、科学性强,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等
以上四大模块包涵了从中职到高职乃至将来可能构建的高职本科和研究生所涉及工作的全部工作过程,所以能够对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进行一体化考虑,从源头上为中高职衔接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无权威标准,考评体系不科学的现状,该职业能力标准既可作为老师的教学大纲,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考评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紧密围绕实践过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它也使得我们对知识点和职业技能点的考核有了切实可依的评价标准。
3.2综合考虑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和岗位特点,确定各级别证书应达到的职业能力深度和宽度第一步:根据中高职市场调查人才的职业发展阶段和岗位特点,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阶段。通过对行业专家的咨询,确定以下五个职业发展阶段,并确定每个阶段需要对应的岗位和主要工作内容。如下表第一列和第二列所示。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对应的岗位和主要内容职教
阶段职业资格证书根据人才培养阶段、岗位等确定各级证书及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宽度和深度;中高等职业阶段可结合其他文化课程确定学历学位证书需完成的课程,企业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确定人才聘用,继续教育学员可选择可考取证书,如果要申请学历证书或学位,则需要完成相应的课程高职
研究
生五级证书(高级调查分析师):能对调查理论、方法、技术进行前瞻性创新工作掌握调查方案设计的最新理论和发展动向,并开发出各种新型的设计工具能够结合行业最新动向,分析最新的问卷设计理论、工具和软件等能够结合行业最新动向,开展调查执行与数据搜集和整理的研究和创新工作能够运用复杂的分析工作、方法和软件撰写高难度的市场调查报告高职
本科四级证书(中级调查分析师):能够承担大型项目或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工作能针对各种营销问题,设计专业、规范的市场调查方案能根据调查方案要求,掌握专业的问卷设计软件,高质量地设计专业、规范的调查问卷能有效地指导督导等相关人员开展调查执行与数据搜集工作能熟练运用统计学知识、软件等工作撰写较为复杂、专业的市场调查方案高职
大专三级证书(初级调查分析师):能初步承担中小型项目或工商企业内部调查工作能够根据面临的营销问题,在调查分析师指导下设计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调查方案熟悉掌握问卷的结构和设计技巧,能够根据调查方案初步设计一般难度的市场调查问卷能有效地协调项目经理、研究员和督导之间的工作安排能够撰写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并运用简单的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二级证书(督导、调查员):主要承担访问管理、其他调查辅助工作熟悉掌握市场调查的流程,能够深入理解市场调查方案中的工作安排,并做好本职工作安排掌握问卷的结构和问题类型,并能因此合理安排访问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合理地安排调查组织与执行工作,并做好数据的初步整理工作掌握调查报告的结构,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市场调查报告中职一级证书(访问员、资料员):主要承担问卷访问、资料搜集和录入工作了解市场调查的流程,能利用市场调查知识进行简单的资料搜集了解问卷的结构,熟悉各类问题的访问要点熟悉掌握电话访问和面访的访问技巧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结构,能阅读简单的市场调查报告能力模块1(调查方案设计)职业能力标准能力模块2(问卷设计)职业能力标准能力模块3(调查执行与数据整理)职业能力标准能力模块4(调查报告写作与汇报)职业能力标准
第二步:根据各阶段人才培养对应的岗位和工作内容,确定其应掌握的职业能力的广度和宽度标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如表中所示。
此外,考虑到技能考试和知识考试的各自特征,建议把这四大能力模块的考核作为平时能力考核,期末考核以理论与知识掌握为主。通过此能力考核与理论考核后,可获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相应的工作,从而使得终身教育背景下针对社会人士的继续教育也有了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接入口。
4总结与建议
(1)总体上来看,本研究从从课程职业能力标准的分级入手研究中高职衔接,同时将行业企业的作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继续教育整合到模型中,从而使其更具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可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系统化视角。但由于时间和资源所限,本次研究的职业能力标准仍不够精细,次一级的标准未能详细述及。
(2)本次研究提供了中高职衔接的模型和构建思路,但对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衔接未能作详细研究。本文认为,未来高职本科完成后,除设计升入职教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应设计通向普通学术型研究生的通道。而普通本科生也可升入职业教育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3)建议每学完一门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将继续教育纳入到职教体系中来。因为,虽然对全职就读的学生而言,可采用学分制也可采用证书制,两者并无实质性区别,都表明已经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但对于企业而言,采用证书更便于企业识别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对于不想获得学历或学位证书的社会人士而言,他们可以通过获得相关课程的证书而进入相关就业领域,如果他们想进入下级的学历体系,也可以通过增加学习相应的基础课程而获得。
(4)建议以政府为引导,构建行业主导的统一的职业能力标准。对职业教育改革尤其重要,它可以发挥行业的专业优势,使得高职院校集中精力做好教学的实施工作。另外,也建议将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当前的课程标准改革统一起来进行考虑,这将使得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可依据的权威标准,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教、考无标准以及考评不科学的现状,从根本上扭转当前教学质量难以实质性提升的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营销专业;学习情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TQ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114-03
营销学习情境是根据企业真实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营销事件而进行的情景化学习项目设计,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营销情境中,使其按照真实的营销工作过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它是营销课程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培养的主要依据,它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进行营销专业课程学习情境的构建研究对营销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营销学习情境的构建主要按照营销专业岗位分析——营销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的分析与确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化与构建的步骤进行。
1营销专业岗位分析
营销专业所针对的岗位主要有:市场调研、商品销售、渠道管理、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岗位。
2营销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行动领域的确定工作任务源于实践,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表述须体现行业的职责或实际要做的事情。行动领域是指工作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它要涵盖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具有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工作任务的典型性的特征。
2.1市场调研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调研问题的确定;调研方法的选择;市场调研方案的制订;市场调研项目的组织实施;信息收集;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市场调研预测;调研报告制作。
行动领域: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
2.2商品销售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市场分析与开发;顾客心理分析;顾客沟通;产品认知;商品展示与推荐;顾客需求激发;顾客异议处理;商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管理。
行动领域:商品推销、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
2.3渠道管理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销售渠道分析;销售渠道设计;渠道开发和管理;渠道矛盾和冲突解决;营销渠道策划;窜货管理;中间商管理与激励;制订分销战略规划。
行动领域:渠道开发、设计与管理。
2.4营销策划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目标确定;消费者分析;目标市场分析;SWOT分析;市场竞争分析;产品策划;定价策划;品牌策划;广告策划;渠道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策划书撰写;营销策划管理。
行动领域:市场分析、营销策划。
2.5营销管理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目标市场选择;商务沟通;营销策略制定;营销计划的拟订、完善和实施;经营分析;任务落实;营销管理。
行动领域:营销管理、商务沟通。
3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转化
营销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是将营销工作的行动性特征转化为专业教育的任务性特质。营销学习领域是以整体、连续的营销工作过程为基础,是完成营销行动领域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它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目标和以工作任务为特质的学习内容两部分构成的主题学习单元。
3.1行动领域: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学习领域:市场调查技术所需知识:市场调查知识;调查方法和技术知识;调查分析知识;调查预测知识;调查报告撰写知识。
3.2行动领域:商品推销、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学习领域:商品销售所需知识:消费者知识;产品知识;行业知识;竞争者知识;商品销售技术知识;推销知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
3.3行动领域:渠道开发、设计与管理——学习领域:分销渠道管理所需知识:分销渠道模式知识;分销渠道系统设计知识;客户维护知识;窜货管理知识;渠道设计和改进知识;渠道管理知识。
3.4行动领域: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学习领域:市场营销策划所需知识:市场分析知识;渠道的设计和策划知识;产品策划知识;促销策划知识;品牌策划知识;广告策划知识;公共关系策划知识;营销策划的制订、安排、监督管理和分析知识。
3.5行动领域:营销管理、商务沟通——学习领域:营销管理所需知识:销售计划的制订;产品的调度管理;客户管理知识;销售沟通知识;人员接待;部门协调;人力资源的配备;异议的处理;销售统计分析、售后管理知识。
4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转化
营销学习领域向营销学习情境的转化是指在具体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中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求,对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情景化的转换,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呈现化。而学习情境是完整的营销工作过程,包含一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学习领域相当于一门课程,学习情境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相当于具体任务化的教学单元。
4.1学习领域:市场调查技术——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调查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市场调查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市场调查分析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熟悉市场调查。根据具体项目,明确该项目市场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描绘出市场调查的大概步骤、逻辑程序。
学习情境2:市场调查的设计。根据调研项目的具体要求,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或者访谈提纲;结合实例进行市场调查设计。
学习情境3:市场调查的实施。根据调研策划方案,制订详细的调研活动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结合实例进行市场调查的实施。
学习情境4: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根据市场调研的主题、调研的资料,进行资料的归纳、分析、整理,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实例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报告的撰写。
4.2学习领域:商品销售——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围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消费者的思考模式、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模式的角度构建消费者认知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以营销人员的不同产品销售为主线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根据具体项目,在消费者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消费者进行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学习情境2:消费者个性分析。结合具体项目,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分析,探究消费者个性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结合实例进行消费者个性分析。
学习情境3:唤醒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根据消费者心理变化和反应模式,探究引起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动机的影响因素和刺激点;结合实例进行唤醒消费者需要与动机分析。
学习情境4: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完善。结合自我和不同消费者的特点,探究消费购买产品的消费态度和强化措施。
学习情境5:面对日用品的销售。结合具体日用品,根据日用品特点和消费心理,对日用品进行销售。
学习情境6:面对耐用品的销售。结合具体耐用品,根据耐用品特点和消费心理,对耐用品进行销售。
学习情境7:面对无形商品的销售。结合具体无形商品,根据无形产品的特点和消费心理,对无形商品进行销售。
4.3学习领域:分销渠道管理——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不同渠道的特点,以渠道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渠道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认知分销渠道。根据不同产品,在产品分销的基础上认知不同分销渠道的特点和适用产品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分析。
学习情境2:分销渠道设计与评估。结合具体产品,进行分销渠道设计,在分析不同分销渠道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估;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设计与评估。
学习情境3:分销渠道成员的选择与激励。在分销渠道设计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分销渠道选择,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成员的选择与激励。
学习情境4:分销渠道冲突与窜货管理。结合具体产品,分析分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和不同区域窜货的根源,提出具体解决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冲突与窜货管理。
4.4学习领域:市场营销策划——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不同策划对象的特点,在认知策划工作的基础上,以营销策划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营销策划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熟悉营销策划步骤。根据具体项目,分析营销策划步骤,要求学生描绘出该项目营销策划的大概步骤、逻辑程序,并写出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的框架及内容。
学习情境2:SWOT 分析。在具体企业市场环境的分析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和进行SWOT 分析,根据分析,制订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费用预算,撰写完整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相应的SWOT 分析。
学习情境3:品牌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要求学生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策划分析,撰写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品牌构建及品牌推广策划,并撰写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
学习情境4:广告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广告策划分析,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创意策划,并制订一整套广告行动方案,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方案。
学习情境5:营业推广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营业推广项目,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营业推广分析,进行策划营业推广方案,撰写营业推广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营业推广策划。
学习情境6:公关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公关策划项目,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公关策划方案;结合实例策划并撰写公关活动方案。
学习情境7:促销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促销策划方案,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促销策划分析,撰写促销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让学生进行促销策划,并撰写促销策划方案。
4.5学习领域:营销管理——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以销售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销售经理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营销管理认知。根据具体业务,分析和归纳总结营销管理基本知识。
学习情境2:销售规划管理。根据具体产品,结合销售要求,掌握销售规划,并对产品进行销售规划。
学习情境3:销售人员管理。针对销售人员特点,掌握销售人员管理知识,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对销售人员进行管理。
学习情境4:销售业务指导管理。针对具体销售业务,掌握销售业务指导管理知识,并对具体销售业务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