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发展论文

科技发展论文

时间:2022-06-26 08:3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发展论文

第1篇

可机械复制艺术品即现代科技、机械产业、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本雅明从工业生产方式对现代人生命感知与生活行为塑造这一文化最内在生成方式入手,对以机械复制艺术品为标志的科技文化与灵韵文化的剖析对比可谓入木三分,深刻揭示了二者的本质差异。不可公约的灵韵来自个性化、情感化的个人想象与联想,独一无二的移情与体验只能来自生命,灵韵文化就是生命文化。而机械复制的艺术只能制造一种标准化的、可通约的、直接的表象感官效果-感官文化,感官文化就是科技文化。科技对艺术的功能只能是技术对感官的刺激,由生命的灵韵文化到科技的复制文化对艺术而言是一种减值,对生命而言也必然是一种逆行。电脑自动化的表现手法、电子媒介炫目的视听效果、高新科技多媒体营造的超感官与超尺度的狂热氛围、大批量复制功能下的同质化的文化环境,都将人的感知吸引在、限制在直接浅表的视听感官刺激层面,这种同质化的、可共享与可通约的超级媒介封闭了人之个体自主的想象空间与记忆过程,并不必然绵延深入于人的深层情感与生命体验,因而成为现成性、简单化、单向性与侵略性的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与文化体验之不同在于,消费是人对作品现成性、单向性、被动性与同质性的一次性消耗,其消费的是实体的、表象的技术与物的内容,实属感官与生理层面的活动;而体验则是人与作品生成的、双向的、主动的与差异性的创造性互动,是“情景交融”的审美价值实现与生命意义激活,是由感官心理深入到情感精神与生命层面的活动。正如本雅明所说:“有机械再生产技术壮胆,缩小了想象力活跃的范围。这种想象力的活动保不准被定义为某种‘美的东西’,它是表达某种特殊欲望的能力,而这种‘美的东西’则被视为这种表达的完成。……因而,区别开照相与绘画的东西就很清楚了。……我们的眼睛对于一幅画永远也没有厌足,相反,对于相片,则像饥饿之于食物或焦渴之于面对饮料”。本雅明在揭示技术复制反人性的一面时,也辩证地看到了工业社会发展对人的塑造力量,看到了机械复制艺术背后的技术与社会条件,并对其抱以包容与救赎的态度。但实质上,其“对新艺术的肯定指向的是对人的视觉领域的拓展,已经不是就艺术本身而言。恰恰这种拓展脱离了艺术本来的天地,使之变成了满足视觉消费需求的对象。”科技创造了新型而强大的技术文化、感官文化、消费文化,在某种物化层面丰富了人的生活内容与文化消费,拓展了城市文化内容,但单一的科技文化并不能涵盖人性的深邃与生命的丰富。法国生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打开了生命的先验情感性及绝对独立性的存在视域。生命“为了向我们给予它自身,除了它自身,它不需要任何东西;它乃是自身-给予,是‘原始事实’”。

生命的原始事实是“绝对主观性在其先验的情感性中的自我-感动”。“这里的实在性与外部的物质实在性无关,也与内部的观念实在性有别;它关涉的是生命的实在性,即一种与外在性无涉的彻底的内在性,一种物质性的直接情感性”。生命是一种剥离了外部物质实在性—科技对象与内在观念实在性—意识对象的彻底的原始-先验情感性,生命的质地是一种彻底的内在感动,并就是这种感动性本身。生命的自身-给予、自我-感动为生命文化奠基,是生命之活生生的开端,是生活世界大千现象的本源,一切感性事物乃至理性活动则都是这种感动性的衍生物、派生物、反思物。真实感、善恶感、审美感是生命本体的真实涌动,道德与责任、自由与创造由此涌现。通过这种原始感动性,生命在与环境交互中对世界作出最本然的反应与最本己的选择。感动从生命本身涌现,感动就是不断的触发对象、激活生命、创造世界。因而,生命的情感逻辑完全不同于科技的因果逻辑,生命蕴涵着文化的基因与创造的奥秘。机械复制艺术、电子信息科技、数字化、互联网带来当代人视听方式、感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知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城市被网络互联、地球被科技驱动。经由器物创造,科技进一步推动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制度创新、民主政治,进而不可避免地触动切入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核—人之生命本真存在。科技在繁荣器物文化、推动制度文化的同时,始终以一种悖谬的双面态势遭遇并拷问生命人性的真谛与意义。科技创新源于个体生命创造,而科技成果、科技意识形态又往往遮挡个人生命本真、麻木个人创造意识、吞噬个人创新活力从而造成人性的异化。器物文化的时尚潮流、意识文化的强势体系裹挟着人、规制着人,在科技理性化、客体化、标准化的过程中,情感性、主体性、个体性、触动性等属人的、原生的、最内在鲜活的生命因子被塑型、被同化,即使是当今的智能科技,也只能提供给人一种机械化的智能方式与同质化的操作应用,从而造就千人一面与千城一面。“手机党”与“低头族”成为当代城市的文化风景线。超文化超时空的生活行为与消费模式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再次遮蔽了人的自由创造本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消解了生命最真实的使命意义。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技术“座架”无所不在的对人与命运的“促逼”。

文明与文化的失衡引发了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与生命存在的关系思考。胡塞尔认为实证科学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和在人的实践中的文化特性,因此造成了科技与文化的危机。海德格尔则把现代技术与存在的命运相关联,但人们对于技术的认知往往是工具性的,由此造成现代技术以“促逼”的方式去规划自然与人自身,而拯救则意味把技术带回其本质。杜威的原经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伽达默尔的人文阐释学等,都穿越近现代实证科技与形而上学的抽象视域,揭示生命体验、此在实践、个体阐释等属人独特而本真的生命存在对文化的原始生发意义。而在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那里,穿越现代科技理性框架,回到古希腊意义上物性自然的意愿凸显出来。物性或物质性意味着自然的内在价值、意义和目的,物性的自然乃是一个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活的宇宙。这既涉及自然的物性、也涉及文化的物性。“自然万物彼此作用,互为镜像,也可以说自然有其自身的逻辑,这是一种自在的、内在的逻辑。神、人依旧存在,但世界的图景是天、地、神、人的游戏,无须把一切都纳入到或神性或人性的秩序中。”

以揭蔽本源的整体意境与同情态度对自然物性的注视蕴涵着一种新文明的憧憬,对未来的展望激发当下并召唤传统。在天、地、神、人四元共舞中,人之自由理性、自然之自在物性与天人合一共生创造之神圣性与神秘性等诸文化价值和谐激荡,一种宽广而深邃的生命-生态文明就跃然而出。这就是科技与文化的张力和悖论,科技文化融合的命题就包含着这个深刻的矛盾与悖论。科技对生命的意义悖论需要文化来破解、来制衡、来拯救。这里的文化并非指形式化的文学艺术,而是涌动在人生命本体中先验的情感性与原始的感动性,生生不息的情感能量、生命冲动、创造意志与精神理想。在城市生存的实践活动与转型发展中,物化与人化、个性与共性、怯魅与复魅、出发与回归的矛盾与悖论就是如此无可避免的交织缠绕,展开其相互争斗、相互转化、相互融合而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不断揭蔽存在的真理与生命的逻辑,即科技与文化融合并非功利实用的策略之计,而是人类命运与城市文化的内在特质与根本规律。科技是重要的,没有科技我们就不能形式化存在,没有科技理性我们就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社会;文化更是重要的,而没有文化我们就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与创造的理想,人性的温暖与精神的灵动。科技可以带来器物的丰富与感官的享受,而文化才决定着价值的判断与方向的选择。当代覆盖产业、市场、大众、精英的全球化创意文化实践也不断表明,文化产业及其创意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是植根于生命的文化。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创意软实力并非源自科学技术、资本设施甚至社会制度等因素,而终究是源于人生命自由创造与文化丰沛想象的源头活水。如乔布斯的“苹果”产品达至技术与艺术、功能与体验的完美融合,既是信息科技的创新,更蕴含与融入了东方禅宗文化的生命领悟。文化产品由此才能最终在人的内心与情感精神层面激发感动、产生影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因此,科技创新必然穿越已有成果及观念,从生命源头重新出发,以取得对生命—生活—生产—生态的全新理解与原生创造。互联网即是颠覆传统、面向可能、基于生活、跨界思维、开源拓流的原始性创新典范。科技与文化融合而展开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大化流转,育成万物。在对城市整体文化结构及和谐文化价值的遮蔽与解蔽、言说与启示之中,科技发展对城市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机理与逻辑得以呈现。

个体的生命文化演进生成城市的生态文化。相对于机械化-科技化的现代城市文化,前现代文化可谓手工艺的乡村-家园文化。与“艺”相通的手工技艺带着人的体温,渗透着人的情感与想象,前现代的故乡-家园意象充满记忆与召唤,牵动着人的思念与向往,从而由技入道,天人合一。因而“使人对美的兴致永远不会止息的东西是前世界的意象,即那个波德莱尔称为被思乡的泪水遮住了的前世界。”而前现代手工业-乡村-家园的灵韵经验毕竟须接受现代大工业-科技-城市的通约与洗礼。不再如手工技术与人相融的具身关系,当代高新科技自成一体,异化于人而成为与人对峙的技术壁垒与技术屏障。如何破解科技之谜?如何穿越技术之障?本雅明提出“意象”启蒙的精神救赎路径。“意象”启蒙由“技”到“意”,由科技文化溯源审美文化、生命文化的境界。以“意象-审美”体验的多重蕴涵而不是机械抽象观念,激活与重启人即时即地自我自主性的观看、回忆与想象,情感、理解与思想,从而激发唤醒人生命内在的自由创造力量,以此解构与对抗现代化系统的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强大座架。由此意象启蒙,“本雅明的思想穿越了现代与后现代,他的意义也由此显出了多面性。他的时代诊断揭开了现代性的真实面容,展示了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的思想批判和精神救赎又采取了回归人意的方案,赢得了后现代的话语。”本雅明穿越社会经济、政治的宏观结构,将其现代性批判聚焦在现代人的感知内化和行为方式上,聚焦在由审美感知到精神生命文化的救赎上,这是深入到文化生命肌体深层更内在与更深刻的批判与救赎。以审美精神与生命逻辑破解与回答现代技术座架及未来生存意义,意象启蒙提出一个有启示有价值的人与城市生存的审美-生命文化路径。生命哲学的探索、生活世界的崛起、消费社会的展开、创意经济的转型、生态文明的愿景,当代城市文化正由工业文明主客间性的二元符合因果逻辑转换为生态文明异质间性的对话协同共生逻辑,由科技理性价值转向生态诗性价值。如果说机械产业造成生产与生活-生命世界的分离与对立,那么当代创意产业及创意文化则驱动生产与生命-生活世界由区分对立转向渗透融合,向着更符合人类生命-生活-生产-生态存在价值的方向跨越发展。

从机械生产范式到生命生态范式,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由机械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智能化)创意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智慧化)表达了后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创新逻辑,也蕴含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创新逻辑。当生产与消费的动力与对象转向文化体验而非仅是物质功能的时候,必然由工业文明的工具理性演化为生态文明的价值理性,由工业文明的物质逻辑转变为生态文明的生命逻辑。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生命-审美文化在城市文化结构中由隐性变为显性、由无形变为有形;由边缘走向中心、由“意象”变身为生产力。科技与文化融合正是源于天人共生境域而非纯粹客观规律来策划,基于多元文化生态而非单一理性逻辑去思考;向着未来、可能、理想去行动、去生活、去创造,就呈现了诗意的存在,展开了审美的世界。技艺相通、情理相融;无论功能还是形式、技术还是艺术,制作还是创意、生产还是生活,审美的诗性渗透于当代城市文化创造的每一个环节、蕴含在城市文化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审美诗性是科技文化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这“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道德经》)的朦胧审美诗性,是城市文化开拓其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境界的前行意欲、前摄意象与前瞻意义。当代智能科技、文化产业、体验经济、美好人生、智慧生存等正展开信息时代科技文化意识文化生命文化融会贯通的城市文化创造审美范式与诗性逻辑。在当代生态文明转型中,城市及其文化建设的审美意象正在凸显,“美丽城市”、“中国梦”正是这种审美生存创意,与本雅命的意象救赎异曲同工、遥相呼应。在未来城市意象中,从信息比特之城、科技智能城市出发,人们始终向往回归到生态环保、自然田园之城。在日益明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背后,或许是深深隐藏着的人类生命的集体无意识,城市文化的生存无意识。自然田园之城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家园”的向往,因为“返乡就是返回到本源近旁。”

这个本源是文化的本源、生命的本源,是源于斯长于斯也必将归于斯的自然之源。生命的寻根使命与归属情感引领着对自然田园诗意栖居的追寻。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20世纪初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念,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一种现代乌托邦。霍华德的理想城市理念在今天正得到新型城市化的实践与发展。文化科技融合、文化科技与相关产业、相关领域跨界融合是当代中国城市创新创意创造的战略举措。城市创意生存多重意象穿越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技术与艺术、地域与世界等种种界限与对峙,在体验与共鸣、同情与移情中达到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以生命-生态范式塑造田园城市形态。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城市正成为当代人类努力建设的诗意栖居家园。如“人的城市化”—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城乡融合—不离开乡土而就地转型升级的农村城镇化改造;农业进城—高科技与高生态融合的城市摩天大楼中的垂直农场建设;产业下乡—产业化、信息化与农业化融合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城镇建设全面融合等,都是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田园城市理想的实践探索。智慧城市、创意城市、美丽城市理想包含了功能与审美、技术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多维度的生命-生存文化价值。创意共生的生命-生态文化更将科技生态、艺术生态、社会生态、消费生态、自然生态等全方位生态价值纳入其中、融会贯通,创造“人-建筑-环境-生态”的多维立体景观,“技术-艺术-自然-文化”的多重意象表达,实现科学合理、环境优化、地方文脉、景观美学、宜人宜居等未来城市文化综合价值。

前现代生命体验的灵韵价值、后现代异质共生的生态价值与近现代科技社会的理性价值碰撞融合、矛盾统一,共同构成未来城市文化的复杂机体与共时结构。相对于技术文化与意识文化,城市文化难以规范划一的综合性、异质性、流动性、实践性、包容性等充满了群体与个人、理性与审美、制度与体验、理论与实践等交织运动与转化张力,更旨在凸显与刻画由生命个体无意识与城市集体无意识交织涌现的生命-生活原生层面,即文化的隐性创造层面,这正是生命-生活世界的文化自衍与原始创新源头。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共时共生的生存文化,须包容整合历时历史的整全文化维度,将前现代、近现代与后现代生存价值与文化精神融会贯通、水融,才能历练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生命文化与生存文化,从而彰显城市文化的本体价值与终极意义。作为推动人类生存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因素与基础力量,科技在创造器物文化、推动制度文化的同时,始终以一种悖谬的双面势态遭遇、拷问并激活、激荡生命存在与城市文化的真谛与意义。科技发展与城市文化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贯穿了文化与文明的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与精神辩证法,而正走向生命—生产—生存—生态辩证法。

作者:李平杨国栋单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第2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第3篇

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

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

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

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

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

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

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

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

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

在自然科学学科中,上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2)。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

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

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

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

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

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

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

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表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

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7

2526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

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

其他

26

124

102

1384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2。

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20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9个学科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4)。

表4 2001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

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

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

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

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

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

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

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

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

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

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

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

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

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

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

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

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

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

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个学科进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3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8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5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

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

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

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

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

计算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

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

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

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

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

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

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

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

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

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0.78198 15

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

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3462 17

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

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

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9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3名的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7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

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

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

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7)。

表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

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

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

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

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相当差距。

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

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广东、陕西

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

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38

229

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

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

其他

9

8

3

25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

在医药科学领域6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10)。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4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

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

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6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6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

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

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

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

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

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表12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

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

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

其他

139

125

第4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 编辑 社会价值 学术质量 提高 实现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72-02

科技发展的今天需要科技作为先进的生产推动力,更需要科技期刊作为重要的载体进行传播,科技期刊的具体职能是为了实现科学科技知识和思想的有效传播,是推动学术交流的灵魂,在我国的科技期刊精品中,能够充分地将这种理念体现出来,在蕴含丰富的学术期刊中也能充分体现,因此,科技论文的实际学术内容能够促进科技期刊发挥更加重要的价值。

1 科技期刊编辑在提高学术质量过程中发挥的社会价值

通常科技期刊主要是通过刊物来刊登重要的学术论文成果,但是,在科技期刊编辑中,对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够对学术论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编辑的具体工作流程中,整个科技期刊的出版及制作过程中都是由始至终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属于刊物最终出版的制造者,对刊物的质量和社会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 科技期刊编辑在提高社会价值中的具体实现办法

2.1 设置科学精心的栏目设置和选题

科技期刊读物在出版前应做好充足的论文数量出版基础。在论文数量上来说,良好的刊物论文数量能够保证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水平,在科技期刊编辑中,选择刊物作者是处于被动的,而对刊物热爱的编制人员总是可以按照稿源的情况来针对期刊的具体栏目进行设计和制作。与此同时,在其他相关方面,期刊编辑能够将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比如说在选题方面能够进行有效的制定,在征稿的过程中可以作为作者来进行读者的宣读和宣传,通过引导作品中的作者进行贴切的选题,帮助作者在创作中符合科技期刊这一刊物性质和要求。为了保证作品的科学研究严谨性,作品的选题需要进行高度的斟酌,这就需要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知识文化积累,需要有较为敏锐的目光和开阔的视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积累有效经验。

2.2 做好稿件的合理组织

稿件的合理组织和分配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合理地分配和组合稿件,才能将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制定好的选题计划和实践过程中,可以要求专家学者来对稿件进行筛选和撰稿,对于盲目性投稿和零散型投稿的作者进行指导和弥补,在大方向上向预期发展目标来努力。科技期刊应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在实际科技发展趋势上做真实的反映,并且还要做到紧密的联系,如果想在每期中对某一项科学科技研究方向做重要报道,那么学者的研究状况就应进行充分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科技刊物获得优质的稿件。

2.3 有效选择审稿专家

科技刊物在通过审稿专家的审核后能够对取舍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审稿专家在做出准确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刊物的文章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升,这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审稿专家在对科技期刊的制作中要逐步进行深入了解,对科技期刊的选择上有特殊的需求,对审稿人员审核中发现的细小问题进行有效查找,及时发现稿件中的闪光点,对有问题或者有歧义的部分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针对相关关键问题进行合理补充,不断强化和优化提高稿件的质量。对于审稿专家来说,稿件的合理性和取舍有着绝对的决定权,刊物的实际目标层次也能够决定审稿专家的定位准确性,只有能够按照科学严谨的科技内容进行投稿的刊物才能够进一步筛选出学术观点明确的作品,将劣质的、学术观点不明确的刊物予以淘汰,形成优质的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库。

2.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日常生活中,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学术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就需要科技期刊刊物不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具体来说,科技期刊编辑应系统地学习一系列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多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参加学术科研活动中,科学熟练地掌握学科的规律与特性,逐步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思维及习惯,对科技刊物作品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来和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不断实现自我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编辑对于学术作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科技期刊的相关编辑人员中,应不断实现自我充实,将精力适当地多放在优质稿件的整理和收集中,统筹工作安排,高效处理稿件,尽可能地将优质稿源进行筛选,进而满足读者要求,实现科技期刊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唐华,吴克力,王丽芳,等.科技期刊编辑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J].编辑学报,2010(2):110-112.

第5篇

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应以单篇文章的具体引用次数来评价论文质量,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中科院院士朱作言说,我国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价,经常以所刊发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重要指标之一;而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2年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与前2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实际上,一些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上,也有被引用较多的论文。

一些在国内主要期刊上发表的物理论文,其平均引用数并不逊于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相当水平的论文,甚至还略高一些。中科院院士王鼎盛比较了中科院物理所3个研究小组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3篇论文与他们发表在影响因子很高的《物理评论B》和《物理评论快报》上的12篇论文,发现各类与引用次数相关的数据都基本相当。

“同一期刊的不同论文学术水平差异非常悬殊,所以以单篇文章的有效引用次数来评价论文质量更合理、更公正。同时不能只看两年影响,应该追求论文的持续影响年限。”朱作言表示,“盲目崇拜影响因子”的科研评价体系,不仅导致了“垃圾”论文产生,更导致大量国内优秀论文外流,给国内期刊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导向的影响,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汪继祥介绍说,去年年底,我国大陆的科技期刊已达到5000多种,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期刊大国,但与西方相比,我国科技期刊质量水平差距较大,入选SCI的仅有76种,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只有4.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作者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会议上的论文共17.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4%%。按国际论文数量排序,高居第二位。

朱作言说,大量的论文在国外“拥堵”,加之所谓的“国籍”歧视,使很多国内的优秀科学家丧失了在国际上的科学发现首发权。建立自己的高水平期刊,有利于掌握世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另外,以母语发表的论文更利于科研成果在本民族传播,思维更方便。“在国家资助下完成的项目更应该有这样的民族责任感!”

第6篇

1、各国竞相出台纳米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

由于纳米技术对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将纳米技术的研发作为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器,相继制定了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发表和推进本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一些国家虽然没有专项的纳米技术计划,但其他计划中也往往包含了纳米技术相关的研发。

(1)发达国家和地区雄心勃勃

为了抢占纳米科技的先机,美国早在2000年就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NNI),其宗旨是整合联邦各机构的力量,加强其在开展纳米尺度的科学、工程和技术开发工作方面的协调。2003年1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这标志着纳米技术已成为联邦的重大研发计划,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研究中心、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的培养等全面展开。

日本政府将纳米技术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技术和纳米技术作为4大重点研发领域,并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这些领域所需战略资源(人才、资金、设备)的落实。之后,日本科技界较为彻底地贯彻了这一方针,积极推进从基础性到实用性的研发,同时跨省厅重点推进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研发。

欧盟在2002—2007年实施的第六个框架计划也对纳米技术给予了空前的重视。该计划将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最优先的领域,有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以知识为基础的多功能材料、新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欧盟委员会还力图制定欧洲的纳米技术战略,目前,已确定了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发展的5个关键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势头;加强研发基础设施;从质和量方面扩大人才资源;重视工业创新,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考虑社会因素,趋利避险。另外,包括德国、法国、爱尔兰和英国在内的多数欧盟国家还制定了各自的纳米技术研发计划。

(2)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瞄准先机

意识到纳米技术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韩国、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也纷纷制定纳米科技发展战略。韩国政府2001年制定了《促进纳米技术10年计划》,2002年颁布了新的《促进纳米技术开发法》,随后的2003年又颁布了《纳米技术开发实施规则》。韩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融合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3个主要技术领域,以提升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的水平;到2010年10年计划结束时,韩国纳米技术研发要达到与美国和日本等领先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前5位的行列。

中国台湾自1999年开始,相继制定了《纳米材料尖端研究计划》、《纳米科技研究计划》,这些计划以人才和核心设施建设为基础,以追求“学术卓越”和“纳米科技产业化”为目标,意在引领台湾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立产业竞争优势。

(3)发展中大国奋力赶超

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的势头,也制定了自己的纳米科技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在2001年7月就了《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并先后建立了国家纳米科技发表协调委员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纳米技术专门委员会。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将明确中国纳米科技发展的路线图,确定中国在目前和中长期的研发任务,以便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发表与协调,集中力量、发挥优势,争取在几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鉴于未来最有可能的技术浪潮是纳米技术,南非科技部正在制定一项国家纳米技术战略,可望在2005年度执行。印度政府也通过加大对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纳米科技研发投入一路攀升

纳米科技已在国际间形成研发热潮,现在无论是富裕的工业化大国还是渴望富裕的工业化中国家,都在对纳米科学、技术与工程投入巨额资金,而且投资迅速增加。据欧盟2004年5月的一份报告称,在过去10年里,世界公共投资从1997年的约4亿欧元增加到了目前的30亿欧元以上。私人的纳米技术研究资金估计为20亿欧元。这说明,全球对纳米技术研发的年投资已达50亿欧元。

美国的公共纳米技术投资最多。在过去4年内,联邦政府的纳米技术研发经费从2000年的2.2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7.5亿美元,2005年将增加到9.82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根据《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在2005~2008财年联邦政府将对纳米技术计划投入37亿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国防部及其他部门将用于纳米研发的经费。

日本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纳米技术投资国。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支持纳米科学研究,近年来纳米科技投入迅速增长,从2001年的4亿美元激增至2003年的近8亿美元,而2004年还将增长20%。

在欧洲,根据第六个框架计划,欧盟对纳米技术的资助每年约达7.5亿美元,有些人估计可达9.15亿美元。另有一些人估计,欧盟各国和欧盟对纳米研究的总投资可能两倍于美国,甚至更高。

中国期望今后5年内中央政府的纳米技术研究支出达到2.4亿美元左右;另外,地方政府也将支出2.4亿~3.6亿美元。中国台湾计划从2002~2007年在纳米技术相关领域中投资6亿美元,每年稳中有增,平均每年达1亿美元。韩国每年的纳米技术投入预计约为1.45亿美元,而新加坡则达3.7亿美元左右。

就纳米科技人均公共支出而言,欧盟25国为2.4欧元,美国为3.7欧元,日本为6.2欧元。按照计划,美国2006年的纳米技术研发公共投资增加到人均5欧元,日本2004年增加到8欧元,因此欧盟与美日之间的差距有增大之势。公共纳米投资占GDP的比例是:欧盟为0.01%,美国为0.01%,日本为0.02%。

另外,据致力于纳米技术行业研究的美国鲁克斯资讯公司2004年的一份年度报告称,很多私营企业对纳米技术的投资也快速增加。美国的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约为17亿美元,占全球私营机构38亿美元纳米技术投资的46%。亚洲的企业将投资14亿美元,占36%。欧洲的私营机构将投资6.5亿美元,占17%。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纳米技术的创新时代必将到来。

3、世界各国纳米科技发展各有千秋

各纳米科技强国比较而言,美国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现在尚无确定的赢家和输家。

(1)在纳米科技论文方面日、德、中三国不相上下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的纳米论文统计结果,2000—2002年,共有40370篇纳米研究论文被《2000—2002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纳米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2001年和2002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0.22%和18.26%。

2000—2002年纳米研究论文,美国以较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家,3年累计论文数超过10000篇,几乎占全部论文产出的30%。日本(12.76%)、德国(11.28%)、中国(10.64%)和法国(7.89%)位居其后,它们各自的论文总数都超过了3000篇。而且以上5国2000—2002年每年的纳米论文产出大都超过了1000篇,是纳米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也是纳米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增长幅度最为突出,2000年中国纳米论文比例还落后德国2个多百分点,到2002年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日本接近。

在上述5国之后,英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西班牙发表的论文数也较多,各国3年累计论文总数都超过了1000篇,且每年的论文数排位都可以进入前10名。这5个国家可以列为纳米研究较活跃的国家。

另外,如果欧盟各国作为一个整体,其论文量则超过36%,高于美国的29.46%。(2)在申请纳米技术发明专利方面美国独占鳌头

据统计:美国专利商标局2000—2002年共受理2236项关于纳米技术的专利。其中最多的国家是美国(1454项),其次是日本(368项)和德国(118项)。由于专利数据来源美国专利商标局,所以美国的专利数量非常多,所占比例超过了60%。日本和德国分别以16.46%和5.28%的比例列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英国、韩国、加拿大、法国和中国台湾的专利数也较多,所占比例都超过了1%。

专利反映了研究成果实用化的能力。多数国家纳米论文数与专利数所占比例的反差较大,在论文数最多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专利数所占比例超过论文数所占比例的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这说明,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纳米技术研究上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比较侧重于基础研究,而实用化能力较弱。

(3)就整体而言纳米科技大国各有所长

美国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半导体芯片、癌症诊断、光学新材料和生物分子追踪等领域快速发展。随着纳米技术在癌症诊断和生物分子追踪中的应用,目前美国纳米研究热点已逐步转向医学领域。医学纳米技术已经被列为美国国家的优先科研计划。在纳米医学方面,纳米传感器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多种癌症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已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前列腺癌、直肠癌等多种癌症进行早期诊断。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专门出台了一项《癌症纳米技术计划》,目的是将纳米技术、癌症研究与分子生物医学相结合,实现2015年消除癌症死亡和痛苦的目标;利用纳米颗粒追踪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活动也是一个研究热门,这对于研究艾滋病病毒、癌细胞等在人体内的活动情况非常有用,还可以用来检测药物对病毒的作用效果。利用纳米颗粒追踪病毒的研究也已有成果,未来5~10年有望商业化。

虽然医学纳米技术正成为纳米科技的新热点,纳米技术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应用仍然引人关注。美国科研人员正在加紧纳米级半导体材料晶体管的应用研究,期望突破传统的极限,让芯片体积更小、速度更快。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技术是这一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地方。不少科学家试图利用化学反应来合成纳米颗粒,并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这些颗粒,使其成为体积小而运算快的芯片。这种技术本来有望取代传统光刻法制造芯片的技术。在光学新材料方面,目前已有可控直径5纳米到几百纳米、可控长度达到几百微米的纳米导线。

日本纳米技术的研究开发实力强大,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尚未脱离基础和应用研究阶段,距离实用化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在纳米技术的研发上,日本最重视的是应用研究,尤其是纳米新材料研究。除了碳纳米管外,日本开发出多种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如纳米链、中空微粒、多层螺旋状结构、富勒结构套富勒结构、纳米管套富勒结构、酒杯叠酒杯状结构等。

在制造方法上,日本不断改进电弧放电法、化学气相合成法和激光烧蚀法等现有方法,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制造技术,特别是批量生产技术。细川公司展出的低温连续烧结设备引起关注。它能以每小时数千克的速度制造粒径在数十纳米的单一和复合的超微粒材料。东丽和三菱化学公司应用大学开发的新技术能把制造碳纳米材料的成本减至原来的1/10,两三年内即可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日本高度重视开发检测和加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的性能不断提高,并涌现了诸如数字式显微镜、内藏高级照相机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型原子力显微镜等新产品。科学家村田和广成功开发出亚微米喷墨印刷装置,能应用于纳米领域,在硅、玻璃、金属和有机高分子等多种材料的基板上印制细微电路,是世界最高水平。

日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积极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内为纳米技术寻找用武之地,如制造单个电子晶体管、分子电子元件等更细微、更高性能的元器件和量子计算机,解析分子、蛋白质及基因的结构等。不过,这些研究大都处于探索阶段,成果为数不多。

欧盟在纳米科学方面颇具实力,特别是在光学和光电材料、有机电子学和光电学、磁性材料、仿生材料、纳米生物材料、超导体、复合材料、医学材料、智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能力较强。

中国在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和单原子操纵等方面研究较多,主要以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为主,约占80%,高分子和化学合成材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器件和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4、纳米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

目前,纳米技术产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展示了巨大的商业前景。据统计:2004年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14400亿美元。为此,各纳米技术强国为了尽快实现纳米技术的产业化,都在加紧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化进程。

美国国家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们认为,美国大公司自身的纳米技术基础研究不足,导致美国在该领域的开发应用缺乏动力,因此,尝试建立一个由多所大学与大企业组成的研究中心,希望借此使纳米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美国联邦政府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一起斥巨资在洛杉矾地区建立一个“纳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便及时有效地将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界。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进行纳米技术基础研究;二是与大企业合作,使最新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其研究领域涉及纳米计算、纳米通讯、纳米机械和纳米电路等许多方面,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将被率先应用于美国国防工业。

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也正在认真探索利用纳米技术改进其产品和工艺的潜力。IBM、惠普、英特尔等一些IT公司有可能在中期内取得突破,并生产出商业产品。一个由专业、商业和学术组织组成的网络在迅速扩大,其目的是共享信息,促进联系,加速纳米技术应用。

日本企业界也加强了对纳米技术的投入。关西地区已有近百家企业与16所大学及国立科研机构联合,不久前又建立了“关西纳米技术推进会议”,以大力促进本地区纳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东丽、三菱、富士通等大公司更是纷纷斥巨资建立纳米技术研究所,试图将纳米技术融合进各自从事的产业中。

欧盟于2003年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推动纳米技术在欧盟成员国的应用。欧盟委员会指出: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的目的是使工程师、材料学家、医疗研究人员、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能够协同作战,把纳米技术应用到信息技术、化妆品、化学产品和运输领域,生产出更清洁、更安全、更持久和更“聪明”的产品,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垃圾。欧盟希望通过建立纳米技术工业平台和增加纳米技术研究投资使其在纳米技术方面尽快赶上美国。

第7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及建立

鉴于科技发展进程自身的特点,制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构建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5代表性原则。

体系建立方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反映:科技创新基础实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科技产出。其中,科技创新基础实力指标细化为:人员全时当量X1、经费支出X2;科技产出指标细化为: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2008)X3、发明专利授权量X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5;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X6、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X7、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X8、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X9、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X10;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X11、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X12、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X13、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X14、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X15、大中型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X16;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应用

依据前节所设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年各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揭示目前湖北省科技发展实力以及与其它各省市的差异。

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有4个一级指标以及16个二级指标。将16个二级指标进行汇总,对全国30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除了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指标的共同度

三、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分项实力评价

1、科技规模因子分析

就湖北省科技规模而言,其排名第9,评价值为-0.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最高评价值相差4.26,差距相当明显。2009年湖北省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本科毕业生人数均位居全国第3,但其科技规模水平仅排名第9,且低于平均水平。就影响科技规模的11项指标而言,2009年湖北省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478项,排名第11位,与排在第一位的广东省相差9877项,湖北省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甚至低于湖南、四川等省份;同时,2009年湖北省的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排名12位,其总量仅相当于广东省(排名第一)从业人员的1/16,而2009年湖北省本科毕业生人数高出广东省15623人;此外,2009年湖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排名第8、9位,而其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却排到第13位,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2、科技产出因子分析

就科技产出而言,湖北省与黑龙江并列第11名,评价值为-0.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落后于排在第一的北京4.94,差距较大。湖北省除了“论文数”排名第4外,其它指标排名均较为靠后,从而使得科技产出总体水平落后。这一状况充分说明,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是宁夏、重庆、四川等西部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销售状况良好;而湖北省科技发展则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不足。

3、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因子分析

就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而言,湖北省排名第9,评价值为0.93,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排名第一的重庆仅相差0.78,差距较小。2009年湖北省的改造经费支出排名全国第3,而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排在第16位。这一事实再次说明,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四、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评价及原因分析。

就湖北省而言,其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排名第9,评价值为-0.04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排在前2位的广东、江苏分别相差2.7064、1.7086,且低于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①科技规模。科技规模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偏低,这说明湖北省本省培育的人才大量外流,为本省科技发展贡献严重不足。同时湖北省存在发明专利数量偏少、企业效率低下等问题;②科技产出。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湖北省仅仅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严重不足;③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水平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参考文献:

第8篇

逯高清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加快科技发展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近期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中国科技的发展目前正经历着一次重要的转折,即将进入一个以人才为本,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创新的重要发展新阶段。

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国际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资源投入和知识积累。企业创新文化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参与。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或以不同形式为国贡献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中国目前的世界级领军人才还远远不够。国家应站在文化和人才的角度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用国际化标准规范创新科研“生态环境”

一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审批和评价如“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应尽可能地国际化。邀请国际有关专家学者,尤其是华人华侨中的杰出专家.以顾问或评审专家的身份参与,学习欧美发达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评估体系中的先进经验。

二是在一些国际前沿的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的核心技术领域,可以考虑组织以中国科学家为领导的国际攻关团队,邀请国际上一流的科学家(包括华人科学家)参加。以国家重点支持为导向和引擎.组织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大力投入.以科研合同的形式,用法律保障中方知识产权的主导地位。如能实现,此举必将更有效地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和科研基础设施,对加速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有益贡献,同时也为中国科学在这些领域走向世界领导地位奠定基础。

三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加快“985”高校的建设.为自主创新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研究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级人才培养计划。比如在现有的长江学者和博士后体系基础上,设立高级研究员基金计划.基金获得者任期至少5年,工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可定位于“985”高校教授平均工资和长江学者工资之间)。接收单位应配套较高数额的科研经费。这样一个基金将会吸引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博士后人员留在国内工作,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压力较小的科研环境,为争创国际一流大学和原创性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四是继续加大力度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以各种形式为国服务。为海外华人回国工作创造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高效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如子女上学,医疗保险,退休金,科研经费申请和报奖等方面不能享受国民待遇的实际困难。政府应参与投资和协调,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设立留学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基金,这将对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有应用价值的知识产权大有益处。

教育是构建创新氛围的起点

杨克俭说,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制度是以英才教育为主导。主要体现在,对于拔尖的学生给予大力关注和培养,让他们迅速成为高尖端人才。虽然,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也得益于此,但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显得有些偏颇。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靠的决不只是处于最尖端的少数高科技人才,而是更大层面的人才,只有民众的素质普遍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成功。这不是通过英才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平等教育才能实现的。

所以,在重视英才教育的同时,建立以平等教育为基本理念的教育方针将会使我们永远受益。我国应该借鉴平等教育政策的合理内核,结合目前的英才教育政策,制定科教发展战略,改变目前领先的高科技与低素质的原始耕作并存的、畸形的、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状态,为国家下一步经济腾飞打好人才基础。

摆正实际应用与理论研究的关系

如何认识实际应用与理论研究的关系是创新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克俭认为,在这方面,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对科学研究的理念影响至深。我国对科研论文质量的评价过于片面强调理论水平,以至于工科论文竟然变得越来越难读懂了,好像是在比赛谁的脑子好.今天你发明个公式,明天他发明个方法,用来参加学术交流会倒是互相启发思路,但却难以见到其科研论文的最终价值。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对科研成果评价的传统意识。评定研究质量的标准过于偏重理论水平是这种科研成果畸形发展的症结所在。在论文评价标准上,发表了论文就算万事大吉,至于自己的理论或算法被不被人用就没人管了。

但是,在日本,工科研究水平的最大标准是实用。无论你的论文有理论水平也好,无理论水平也罢,实用最重要。比如,你发明的东西或发表的理论,第一是要有再现性,每一个工程师拿了你的研究理论就能用,这很重要。另外,他们并不讲究理论非常完备,而是重视实用,推向市场。“我曾在日本做过关于楼房减震的研究,发明了一些公式做一些理论的推导,然后和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研究做出来之后不是为了,而是直接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最需要的是出产品。摘下多少世界理论研究桂冠固然重要,但创造过硬的有形产品更重要。所以中国的科研成果评价理念需要更新与完善。在工科等应用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方面,要在培养出一个理论家的同时,培养出一百个或更多的能够发明简便实用方法的工程师才行,而不应该培养出来的工科学生不是理论家就是技术员。这个目标只有在更新了对工科领域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纠正了目前科研成果评价的意识偏差后,才能够实现。

成立科技协商会议至关重要

吴冠青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要靠人才,而如何落实选拔和使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海外人才是引进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这一工作的开展既要让国内的人才得意,又要让国外回来的人才满意。他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的科学协商会议.来系统地组织海外人才,促进国内外科学界协作。在建立和健全这一科学协商机制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国内各大学的作用,我们目前大部分的人才都是从国内务大学培养出来的,所以每一所大学,哪怕是规模很小的大学,对他们培养出来的海外骄子及其成功的程度都十分了解。因此,可以通过各大学校友会和教育部门这个渠道,无论是重点的还是非重点的,省属的还是地区的,让他们推荐自己的学校有哪些成功的学子。进而通过大学教育部门与大学的校友会举荐其海外人才,然后把举荐的人才名单列出来,根据其专业以及在学术界的地位,有哪些学术成就,统一报送给教育部。教育部就可以根据这个名单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归出学术界别。该数据库一旦建成,既可以作为考核各大学教育发展的参考数据,又可以用于筛选各学术界别的代表人物或学术带头人。国家相关科

技部门可利用这一人才数据库来挑选各学术领域里的代表性人物,并邀请他们定期参与国内科技会议,交流学术成果,评审科技项目,商讨我国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每五年开一次有各种学术界别的科技协商大会。最好是每个五年计划的前一年开一次会,就和政协会议一样,实际上就是与国内的科技界就国家的长远规划跟国外的科学工作者协商,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发展规划。这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国外学者对国内自主创新做贡献的机制。

目前国家已经提出了科技发展的战略纲要,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落实措施,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包括我们这些海外学人在内的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现在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实力越来越强,国外几乎每个领域都有杰出的华人代表,科技协商大会可以为他们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提供一个服务平台,以有效的方式在制定国家科技方针、政策的时候参与进来,围绕一些重大的选题、选项组织起来,为国家献计献策。

创新环境拒绝“近亲繁殖”

吴冠青认为,为了建设和谐的创新环境,还需处理好留学回国人员与国内科技工作者和老海归与新海归之间的关系。他说,要处理好这种关系,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量引进高水平人才,不能提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也不能“近亲繁殖”。比如美国,像耶鲁、哈佛等一些顶尖大学基本上都采取引进外来人才的基本方针,并以优厚的条件吸引外来人才,对自己培养的教授除非特别优秀不会考虑提拔。另一个就是待遇问题。尽管国内与国外的工资有差别,但是回国人员的实际困难,国家也应尽量给予解决。毕竟,海外学子大多都怀有报国之心,为了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每一个海外学子都希望用自己在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多做贡献。

自主创新讲求多元化、多层次

谈到自主创新的方式,徐德清说,从某种角度来讲,创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技术驱动,一种是市场驱动。我们以前都是强调技术驱动,以科研人员为主,产生的成果往往是叫好不叫座,单项来说技术是不错的,但是不能批量生产。不能批量生产就不能形成生产力.那就只能是摆在实验室的东西,所以现在改变为第一是企业创新,第二是市场驱动。这个方向是很正确的。

另外,讲创新还要分阶段,分层次。比如说,原始创新也就只有中国基础大学和科研院所能够做,它的主要目的是跟踪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大的突破是很困难的。我们现在应该更多的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如在一个系统当中,哪怕是一个配件,一个非常不重要的部分,是由我们完全自主生产的,这就是我们特有的东西。总之,创新一定不要追求高大全,而是要有所侧重。

创新文化的根基是思想道德建设

第9篇

由于机器人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功能强大的特点使其成为执行高危险任务的理想平台,具有步行能力的机器人更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

本论文为6腿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采用了1种分层控制系统结构,采用1点对多点的串行通信模式。论文对单关节控制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单研究并采用PID控制算法对关节的位置控制进行控制。完成了基本的硬件设计,包括主从控制器的设计,主从通讯设计,延时及驱动电路的设计,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的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给出了主从通讯,步态算法的软件实现程序框图。

关键词:6腿机器人、Motorola MCU、PID控制、主从通讯、编码器、步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机器人学是迅速发展的交叉性学科,但世界各国对机器人的定义各不相同,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1种可以反复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0件、工具的操作机;或者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的和可编程的动作的专门系统”。

机器人技术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言,机器人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正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对环境的自主性强、具有多种感觉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的方向发展。机器人技术的进展与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许多技术先进国家均把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研究列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进行大力研究。机器人学作为1门边缘学科,成为当前高科技发展的前沿学科,它与高等动力学、材料科学、近代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系统工程等学科关系密切,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机器人的要害是自动控制,是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它解决CAD, CAM, CAE等1系列问题。机器人先进程度和功能的强弱,通常直接受到其控制技术的影响。由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具有变参数强耦合、高度非线性的特点,机器人控制要求精度高与速度快;并具有通用性、柔软性与灵活性,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感知能力与伺服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高级控制策略的探求,新1代计算机的出现与人工智能开发将给机器人技术带来新的生机。

机器人学是迅速发展的交叉性学科,但世界各国对机器人的定义各不相同,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1种可以反复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0件、工具的操作机:或者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的和可编程的动作的专门系统”。

机器人可分为固定式和行走式。1般的工业机器人如立柱式、机座式和屈伸式机器人大部分为固定式.但是随着海洋科学、原子能工业及宇宙空间事业的发展甚至人类娱乐的需要,可以预见,具有智能的可移动机器人、能够自行的柔性机器人肯定是今后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第10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效率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对策建议;中部六省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5-0052-04

2009年9月,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崛起是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连接西部发展的桥梁,是实现全国整体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递减,资源短缺约束将逐年加剧。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中部六省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比较,明确省份之间的科技发展差距及各自的不足,对各省提升科技创新效率,进而提升中部地区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加速中部崛起,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简要的文献回顾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反映特定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和运营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定时期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之比,还反映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综合反映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集中于企业、高校及地区等层面。池仁勇、唐根年(2004)运用DEA方法和企业层面调查数据,对浙江地区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1]。张宗益、周勇等(2006)在收集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年~2003年panel data基础上,运用SFA方法对各省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2]。张海燕等(2007)收集了2002年~2005年我国各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3]。刘凤朝、潘雄峰(2007)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把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两部分[4]。吴二娇、刘(2009)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5]。徐小钦等(2009)运用DEA与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了重庆市的科技创新效率[6]。于成学(2010)运用DEA方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实证研究[7]。

在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方面,文献甚少。其中,也只是针对中部六省的高校、省会城市、民营科技企业和人力资源创新能力方面的,而缺乏对中部六省各省整体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有利于各省明确自身科技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科技政策,对中部崛起有着长远的影响。

二、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与数据选取

1. 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选取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指标的选取往往建立在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动态性原则,本文选取的指标从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两个方面反映了科技创新效率,具体包括科技创新人力投入、科技创新财力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4个二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1:

2. 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数据选取

论文中使用的数据分别选自《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09》、《湖北省科技发展年度报告(2008)》、《湖南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山西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江西省科技统计年鉴2009》,数据值与表1中指标相对应,鉴于表1中二级指标名称较为冗繁,表2中将用相应代码代替,数据整理如表2:

三、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比较

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通过统计SPSS18.0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的指标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如下(其中标准化处理由SPSS软件自动完成,此处略)。

1. 探索性因素分析

表3给出了参与分析的16个评价指标的初始共同度(Initial)和提取的4个主成分之后的再生共同度(Extraction)。共同度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指标与提取的主成分之间存在紧密的内部结构关系,满足主成分分析的基本要求。

表4是对主成分分析的方差分析,其中包括各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结果显示,经方差极大值旋转(Varimax)后,被提取的四个特征值分别为5.569、4.138、2.887和2.703,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是34.808%、25.861%、18.046%和16.896%,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5.611%,超过了85%,说明这四个主成分解释了16个指标的大部分变差,可以用来作为评价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的主成分。

表5是剔除较低载荷后得到的载荷矩阵表,从中可以看出各主成分较高的载荷很有规律地分布在若干个关键评价指标上,说明它们与16个评级指标之间具有明确的结构关系,有着明确的经济意义。

2.因子得分分析

表6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表中因子得分系数,对表4中四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四个主成分在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模型的权重,进而得出评价模型为:

F=0.364059F1+0.270481F2+0.188744F3+0.176716F4

3. 江苏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分析

表7是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四个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序情况。对表7可以进行如下分析:(1)F1反映了科技产出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率和科技成果状况。河南省凭借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科技成果数名列第一,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分别占据二、三、四位,而山西省和江西省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科技成果数较少位于倒数。(2)F2综合反映了科技产出中的技术创新效率,在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上,湖北省和湖南省不仅处于领先地位,按人口比例来看,他们更是遥遥领先;安徽省由于人口与湖北省、湖南省相当,但科技产出总量较小,从而屈居第三位;河南省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口比例算产出效率较低,且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总数量就相对较少,从而排名最后。(3)F3反映了科技人力投入效率,山西省由于人口总数较少,单位科技人力投入最高而占据首位;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人口总数相当,但湖北省高校及科研单位众多,单位科技人力投入也高,居第二位,而湖南省和安徽省单位科研人力投入低于河南省,位于四、五位;江西省由于教育科研条件最为落后,而排名垫底。(4)F4反映了科技财力投入效率。安徽省由于靠近长三角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年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并注重科技人员的引进,从而得分最高;而河南省因其R&D投入占GDP比重较小,江西省财政支出中科技拨款比例较小,分别排名最后。(5)就整体科技创新效率来说,科技产出效率较高的湖北省、湖南省名列一、二位;而河南省因为人口众多影响了科技创新效率,位居第三位;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比较落后,科技创新效率低下。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中原六省的科技创新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和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因其科技基础较为雄厚,目前科技创新效率依然最高;河南省和安徽省虽然科技基础较差,但随着中部崛起的实施,发展势头迅猛,有赶超迹象;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发展水平最低,相比周边省份,出现“科技空心化”现象。

第11篇

截至目前,《创新科技》杂志已蝉联两届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20佳;文章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或摘要刊发。全文收录于《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一、内容栏目

本刊主要发表科学学、科技战略与政策、创新系统与集成、科技创新与创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经典案例研究等,省级以上软科学计划项目研究、学术论文和综述报告等优先刊发,旨在进一步促进省级以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

主要栏目为:战略研究(科学理论与方法、区域科学发展、创新系统与集成)、技术预见、产业技术创新、情报科学、科技管理、企业发展研究、数字人文等。

二、约稿细则

1.理论研究成果,上述内容的最新研究成果、典型案例、创新方法工作战略研究成果等,应具有原创性,引用重质率不得高于30%,思想新颖、观点鲜明、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论证严谨,符合学术论文刊发规范(包含准确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省级以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金项目等课题号、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2.来稿字数一般应控制在1万字以下(不低于4500字),包含作者简介(即姓名、出生年、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等要素,以方便编辑联系商榷稿件和寄赠样刊;发稿周期为50天。

3.为鼓励加强理论研究,凡优质稿件,经本刊专家编委会委员评审,均给予稿费酬劳,其中,省级以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金项目文章优先予以刊登。另外,期刊集团每年将定期评选优秀论文奖,并颁发证书。

4.凡着重于科技与经济宏观发展研究、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科技投入与科技金融研究、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农村科技与区域发展研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我国科技与河南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原创性研究报告等优秀文章,除在《创新科技》刊登外,经本刊编委会同意,优先刊发于由河南省软科学研究会、期刊集团《创新科技》杂志社和河南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出版的内资出版物《研究报告》中,这是河南省唯一一本由三家机构和省会部分知名专家学者联合选稿编审的内部参考资料,以供决策层参考。

三、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河南科技期刊传媒集团 单位地址:郑州市政六街3号 邮 编:450003

第12篇

〔关键词〕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18-04

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 〔1 〕 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 〔2 〕 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

(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 〔1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 〔3 〕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4 〕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 〔1 〕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 〔5 〕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

(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 〔5 〕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6 〕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1 〕,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 〔4 〕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

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 在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 〔7 〕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十七大”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 〔8 〕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 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