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时间:2023-02-03 07:23:25

传统武术文化论文

第1篇

1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将会日益发展

西学东渐的文化改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冲击。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冲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奥林匹克运动虽然是近代国际体育运动的最高代表,但并非真正容纳了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它在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民族的体育运动时,也充当了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理论、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原理、社会习俗等影响,因而它具有封闭性,而且在长期的封建中央集权限制下,比较重视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共性的东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2〕。西方文化是在希腊城邦制中发展起来的,它看重平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心修为、自然、继承传统、安逸。西方文化复兴的是个性、自我超越、创新、奋斗、反传统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呈现出:(一)民族传统武术中的部分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开始消亡或逐渐走向消亡;(二)“西学东渐”使我国各民族文化被外来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已经逐渐消失;(三)因西方竞争体育的传入,篮球、足球等项目已抢走民族传统体育的观众和参与者,使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减少;(四)民族传统武术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之中的生活点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的选择有了更快的节奏,人们的目光瞄准了NBA的飞人和足球世界杯的绿茵,他们的兴趣逐渐离开了武术。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将某种技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处于不同区域的民族体育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独立成长的,在封闭的环境中,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主体,血缘维系的人际关系重点是敬祖,存在着强烈“辈份主义”色彩,人们行事严格讲究辈份,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权利是严格按照辈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涵盖内容纵横交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拳种人物等方面千差万别,研究内容非常宽泛。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农民生活适合于血缘家族的世代延续,因而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倾向甚为明显。师徒之间的关系血缘化倾向导致各门派在技艺上的千差万别,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在各门派之间相互保密,成为“祖传秘方”的封闭状态〔3〕。传统武术的区域性也非常明显,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与世界的交通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由师徒授受制改为学校教育制,武术交流更加普遍、武术门派是一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那么这个环境一旦开放,当更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

2 努力构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体系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武术文化。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尊,是对民族武术文化的认可,对民族武术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依恋和从容的把握。要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须依靠一定的武术文化张力。武术文化张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于人而产生的观念形态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靠弘扬武术文化、传承先进武术文化激发出来的。传统武术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外,还有许多富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知识的重要来源〔4〕。近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要使传统武术在民间更好地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间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如何在民间创造一个习武氛围。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笔者认为,长期浸淫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个人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某种人格结构,并会由于得到社会的鼓励而不断得到强化。营造一个好的习练传统武术的社会氛围,这需要并非少数的老武术家和更多寂寞的、传统武术传承者忍耐住现在生活的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明天传统武术文化复苏的希望。同时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武术文化有清醒认识。对于民间武术文化,我们不应也不能只把它囿于练武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关爱武术文化传承,因为武术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拥有认识武术文化、享受武术文化、创造武术文化的权利。尽管他们对武术文化传统的诠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层次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上却是一致的。

传统武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大有希望,我们要珍视和立足于这一十分有利时机与基础。一个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与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国家首先应该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当今时代的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条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武术传统文化。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武术要想引起国民的文化自尊,政府决策、媒体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系统地宣传武术文化教育思想,加强人们对武术文化思想的深刻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应该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并出资扶持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巳经呼吁过多年,问题现在依然严峻,并未得到明显改变。对武术历史的轻薄态度很容易导致丧失民族自尊和自信,丧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剑道为什么在日本发展得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家高度重视,日本为了向我们国家灌输剑道,可以做到路费住宿费等由传教者出,只要给日本人提供场所和学生就可以把剑道技术免费送人。这种“金钱加技术”的特有传播方式,使剑道得到了快速发展〔6〕。

3吸收外来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强

传统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术创新”时,却忘记了武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将西洋体操嫁接到武术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由于历史的原因,武术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受民族传统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影响与渗透,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共进,已是明显的武术文化现象,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只求与外来文化的接轨,而忽略武术的文化内涵,我们拿什么复兴传统武术呢?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用全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文化,并寻找扬弃的方法和途径。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民族文化的自强,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强。当前,唤起全民族的武术文化意识,使武术文化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成为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必将大大推动武术的发展。

提高武术文化层次,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武术文化的认识,阐析其内涵,把握其精华,发掘其价值;需要把中华武术文化同火热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千秋大计;需要将中华武术文化建设变成大家关心的事情,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通过共同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武术的复兴。我们的武术文化自觉,明确主张选优汰劣。但要淘汰的,应是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负面劣质,而绝不是淘汰那些目前暂时落后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要选择的,应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绝不是对着某一个国家的技击文化顶礼膜拜。“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指一种武术文化心态,这种心态的最高层次要求深刻反省旧武术文化的痼疾,适时展望新武术文化的前景,从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付诸实践。传统武术文化昭示于世人的是东方特有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尺度,其中饱含着传统文化精华。当然,传统武术文化中也有消极的、糟粕的东西,特别是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如武术文化中传承的封闭、落后与保守性、故步自封等历史局限。培养国民的武术文化自强精神,就是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武术文化里的好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的社会中间去,把我们武术文化中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东西。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但从另一方面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也预示着这些宝贵的武术文化拳技的濒危性。国务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它提醒世人,武术保护工作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反观现在,从武术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来看,还有相当数量的武术拳种需要重点保护,需要进入国家级受保护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对于一些阻碍我们对武术发展正确认识的历史问题和现象,我们要大胆探索,精心考证,还武术以本来的历史面目,在这方面,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进,取得了新的有价值的成果,这主要是得益于许多默默奉献和对我国武术发展前途担忧的武术学者的长期艰辛研究考证和探求,这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结语

在不少地方传统武术特别是一些稀有拳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这些拳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亟须尽快扭转和改变传统武术的这种生存局面。我们特别应该注重民族武术文化自身能量的发挥,努力提高我们的武术文化自尊与自强,使绵延数千年的武术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要警惕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和戏剧化倾向,更要精心守护我们最后宝贵的武术家园。因此我们再也不能麻木不仁,任凭传统武术的自生自灭,留下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郾找原因不是我们今天的真正目的,保护才是真正的目的。拯救我们濒危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清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思路,保证我们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8.

〔2〕谷世权,林伯原.中国体育史(上下册)〔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3〕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310-311.

〔4〕田祖国,钟海平,白晋湘.论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J〕.体育文化导刊2002(3).

第2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现状;缘由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2

1 前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悠远流长,而人文精神,更于其间特见其长。“周文” 已灿然可观,而孔孟老庄荀韩等先秦诸子更大略厘定此后一二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基本格局,“言必称尧舜”、“行必分尊卑”已成为中华民主的印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享誉世界,让世人称奇。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欧美强劲的经济文化风暴来袭,中国传统文化无一幸免地遭到侵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不免花果凋零。究其因,既有外来文明之横决,亦有自身后继之乏力。

2 外来文明之横决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体化过程,是越地区、尤其是民族国家的一种全球整体性发展趋势。或者说,它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1]。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代表之一,在这场声势浩荡的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面对外来文明的入侵中,显得力不从心。外来文化入侵的优势体现在:

首先,全球化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利益至上,以美国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对外强化其国际地位和价值观,不仅仅是经济侵蚀,更多的是文化的侵入,特别是对于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视为主要的战略对手。因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遭到威胁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内倾文化,而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外倾的,西方国家的精神文化更注重外在的表现,将精神文化表现于物质形象上,这样的文化更具体,更具有感染性,更容易传播。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注重内在的修为,精神层面的修炼,这样的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修炼才能有所感悟与提高,很难让人在短时间内有所见长。因此,与高度物质形象化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与推广方面显得十分乏力。

第三,西方国家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强加于中华民族,使我们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甚至丧失了信念。余英时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反智主义”的传统,使人们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造成价值观上的迷茫,也造成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停滞。

第四,西方文化是一股趋向无限的权利意识,任何“变动”都能导致不断超越与不断进步 [2]。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静态文化,这种静态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性,整个系统都能长久保持相对平稳与不变的超稳定性,缺少变革的动力。

全球化引起的这样文化上的矛盾是社会发展多样性的必然,这些文化在矛盾、对立、悖论中发展是合理的,这也符合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哲学基本概念。因此,当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面临诸多外来文明之横决,使其发展和传承出现了停滞不前、断裂、甚至有部分消亡的状态也成为必然。

3 自身后继之乏力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时至今日,其发展显得后继乏力,一种文化传承受阻,除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内因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因有中国人强调稳妥的性格、保守的农耕文化、注重传承的家族观念和唯我独尊的大国心态,这几个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中国人的性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成为文化的主体,“天不变,道亦不变”强调了社会的稳定性,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将具有创新精神的“数”排在最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人际,而轻创新、轻科技的价值倾向,就像鲁迅先生在《申报・自由谈》中谈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

林语堂先生评价中国人的德行是“圆熟”,即平和、知足、镇静、忍耐四种品质,这是一种消极的性格,是一种静止的思想,体现的是容忍而少进取和争胜的精神,把“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人生信条。中国人性格保守,传统文化多因袭而少创造,这决定了国人先天缺少探险精神,缺少开拓与浪漫。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采取妥协和自足,而不是及时地革新与发展,因此,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举步维艰是可以预见的。

3.2 农耕文明

中国农耕文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相对封闭、独立、平和的环境,使中国农业文明发展达到自然和社会条件所允许的顶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这样缓慢、平和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变革缺乏兴趣和变通能力。同时封建统治者强调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虽然春秋时期管子曾提出农商并举的政策,但也仅仅是奇葩一朵,昙花一现。在中国农耕文明社会里,统治者虽然没有禁止商人,但绝对是不提倡的,这样就导致商业经济带来的活跃思想被牢牢的限制于萌芽状态,使人们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感觉,缺乏灵活多变的变通能力,人们懒于行动,安于现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第3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软煌莫高窟中壁画的考证分析,从狩猎、军事、祭祀、舞蹈等方面,对西北武术进行了描述,揭示了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

西北武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株奇葩.从孕育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现代体育和西方体育的特点,也形成了西北武术的独特风格和完整体系.

西北地区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就有与武术有关的各种活动和各种体现了武术姿态的人物.可从敦煌壁画中的狩猎、军事、祭祀、舞蹈等方面,对西北武术进行实证分析.

1敦煌现存壁画中的武术

敦煌和周围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和习俗,创造了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如箭链、弩)和精神文化(如壁画、经卷等),构成了西北武术独特的风格.西北武术的典型形象多被当时一些开凿石窟的工匠刻画在壁画上,使得敦煌壁画中为后世留存了许多古代的武术形象.

1. 1狩猎与武术

狩猎是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一,要狩猎就要有弓箭和马匹,训马和制箭技术很早就被西北少数民族所掌握.西北各民族早在周代就有训马善骑的习惯.如莫高窟北周第290窟中心柱西坛沿的马夫训马图,就体现了当地民族训马的场面.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了马就有了交通工具,方便了行走和运输,也方便了人际交往.骑马成为了人们幼时就要了解和熟练的运动项目.马匹为人们插上了可以飞翔的“翅膀”.武术随之也发展起来.莫高窟西魏第249窟狩猎图就是一幅反映狩猎射箭的武术资料.画面绘制了两个骑马的猎人手持弓箭追赶猎物,一人在马上拉满弓玄,向背后一猛兽射杀;另一人则骑马快速奔跑,追赶黄羊.以上两幅珍贵壁画的资料,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古代西北民族的训马、射箭、狩猎场面.构成了西北民族马上狩猎的完整过程,体现了西北马上民族的强悍、勇敢、勤骑、善射、好武的民族风格.此外,在西北地区还出土了大小不同的箭锨不计其数.这都证明了武术文化是从西北勤骑善射而来,标明了那时西北独特文化氛围,也可以观察到西北武术形成的深刻痕迹.史书记载:“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裙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这也有利的证明了西北武术的存在.

1.2军事与武术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上部的作战图,莫高窟第332窟争舍利战图,莫高窟第217窟的演习图,莫高窟第12窟南壁的作战图,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都表现了武术被军事所用,在军队中武术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述几幅壁画体现了武术在演习、战斗和行军中的形象.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西北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古战场,由于战争的需要武术进人了军事之中,统治者们把军队训练成了武艺超群、战术过硬、纪律严明的杀人“武器”.在战争中成长出来的武术,具有了他独特的风格和技术,渐渐的武术就成为了军队和战争所必备技能.战争成为了武术飞速发展的加速器,由于有了战争这个适合武术“生长的养分”,加上西北民族自身个体的强悍创造出了西北特有的武术风格.所以说战争是哺育武术走向成熟的温床,而在武术中锻铸了搏击与审美的特征.

1.3祭祀与武术

祭祀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融为一体的宗教仪式.敦煌的祭礼活动在壁画和画像砖中可窥见到其踪影,敦煌民间的四时八节祭鬼神的风俗自汉唐一直流传至今.在壁画中的民众化迎神赛社与祭礼活动是敦煌人民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有传承性又有民俗传统互相融化的渗透性.香烟缭绕、牲畜陈列、肃穆虔诚的宗教祭坛,以及祭天礼神时粗犷的呼号、激昂的歌乐、优美的舞姿、精彩的角抵与百戏表演、现实功利性的讲经俗唱、百性聚观的热闹场面等,所形成的广泛而绚丽的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沿袭和变异,娱神的诸般伎艺逐步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融化汇合.最后也为武术萌发提供了契机.  2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2. 1传统文化为西北武术的成熟提供了依据

传统文化为西北武术的成熟提供了依据,这对西北武术走向完整—自成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真谛.莫高窟428窟中心方柱后壁下部的“对打图”,表现的是两位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武士正在“放对”,这就是西北地区流行的八极拳—“八级对接”.追溯几千年的文化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深刻体现出武术的痕迹,及其不断发展的进化过程,壁画中降妖服魔的天王不但表现出了武术的存在,同时也刻画了武者的智慧、力量、健美的武术风格,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

总体来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包括了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等,几千年来工匠总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态,进行开窟造像.这也成为西北武术可以追究的依据,从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

2. 2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影响西北武术价值观念系统

产生于实用技术(生产劳动与作战)的武术的最初动作素材,是以实用为衡量价值标准的,其动作设计必须符合实用需求,做到既简捷又具有实效.然而,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方式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武术也逐渐演变成具有“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健身意义的游戏性活动.在武术完成了从功利性向健身性转变之后,其价值观念系统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最初的实用价值观念系统已不再适用于新的健身武术的需要.新的健身武术的价值观必须以健身为宗旨.至此,健身武术便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论的滋养和规范,形成了“动静相生”、“刚柔相济”、“快慢相同”、“内外合一”等既要明细事物对立双方,又要强调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的技术特色,

2. 3西北武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西北武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渗透着西北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积淀着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形成了集技击、健身、欣赏、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表现体系.西北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它的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结语

第4篇

摘 要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已自成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同时具丰富的哲学思想、医学知识、道德和礼仪准则。中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竞争中的主力军,能使我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中小学应丰富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从多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传统文化 中小学 教学 传承

一、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1]。传统武术有着长期流传、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形式多样、作用显著的特点。传统文化是指由于文明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与民族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代表自己该民族特色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

二、传统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传统武术自成文化体系

传统武术本身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渗透着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兵法学和中医学的内容。观念方面,传统武术讲究仁爱、和谐、礼义、信勇的武德,这种超越武术技术本身的意识是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渊源所在。制度方面,各门派有不同的武术技能和规则,这些武术规则制度也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器物方面,常用十八般武艺的武器在造型、器材、使用方法各有差异,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武术文化内容。无论是武器知识,还是武术思想、特色招式、武术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武术智慧和经验的总结,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知识。

(二)丰富的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不仅讲究形体规范,也十分注重精神与形体的统一,追求内外合一,体现了哲学的整体观。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拳种,它能流传于国内外长盛不衰,与其深厚的哲学思想渊源有关[2]。太极拳中有许多属于阴阳变化的表现。五行本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3],在形意拳则充分利用了其相生相克的辩证理论。“道”是传统武术最根本的拳理,“气”在传统武术中被视为原力,道与气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主要思想,是传统武术的重要哲学渊源。

(三)规范的道德及行为准则。

武德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以“仁”和“爱”为核心伦理体系,是中国传统武术伦理观的核心,从言行、传承各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礼仪上来说,传统礼仪文化也渗透在传统武术中,武术礼仪是习武者最基本的行为道德规范,讲究礼尚往来,推崇君子之礼,形成了习武之人特有的礼仪规范。

(四)丰富的中医学知识。

传统武术和传统中医很早就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神活动与身体机能密不可分。通过肌肉骨骼等的锻炼来达到培养精神、调理气血的“内外兼修”,几乎是中国传统武术所有拳种流派的宗旨。

三、中小W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传统武术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可见传统武术在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具有继承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不可能中断自己文化发展的历史[4],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经过五千年历史逐渐积淀的结果,它在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家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

中小学生有承担起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义务和责任,只有通过学校对中小学生加强传统文化基础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也只有将武术置于学校通过青少年进行传承,才能更好的履行武术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7]。

(二)有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

竞技武术以培养运动员为主要目的,并不适合普通中小学生的习练。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习练中要求脚步稳固,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动作的角度、幅度,更适合中小学生练习,不会违背传统武术的习练原则,也有利于学生在学武初期学好武术。在中小学校开展传统武术课程,既开创了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新途径,又有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播与普及[8],与竞技武术并不冲突,还可以做到“传统”与“竞技”协同发展。

四、中小学传统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丰富传统武术教学内容

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在当地盛行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拳种,结合各地特色选择某一拳种[9],再以该拳种的初级、中级、高级套路作为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对传统武术基本功的积累原则,应该以各传统套路中姿势舒展动作简单的初级套路为主。此外,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功法运动,如“静功”“柔功”。由于传统武术的攻防含义十分丰富,还应在套路教学时,穿插教授一些实用的攻防动作内容。

(二)培养和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

传统武术进入学校的关键是武术师资建设的问题,中小学校可以采取培养和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两条路同时走的策略。武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武术文化知识的研究和探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体育教师进行短期培训,让体育教师承担传统武术课程。

(三)要着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调整,把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等武德观念体现出来,使中国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所强调的文化思想加以强调。其次要在传统武术教学中营造文化氛围,以文化态度来对待传统武术。可以邀请专家讲授专题课程,观看传统武术有关的影视作品,探讨其中武术的文化意味,鼓励学生对武术的内在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再次将传统文化考察纳入评价评价体系,文化教育成果的评价才能更加真实全面。

五、结论

文化性是传统武术的基本属性,传统文化是传统武术之魂。中小学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教学时选择丰富多彩的实用味性强的教学内容,要多方面开发传统武术教学人力资源。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武术教学过程中,回归传统武术的文化本色。

参考文献:

[1] 周良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俊卿,田林.论太极拳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促进[J].阴山学刊.2013(2):74.

[3] 贾亮,黎桂华.武术传统文化与实用套路解析[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8:28.

[4] 侯平.立足文化现状构建先进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2):460.

[5] 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院.2008(2):52.

[6] 张泽静.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4.

[7] 金涛,韩政.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武术发展之路[J].中华武术研究.2012(12):41.

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竞技武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

(一)民间武术的发展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我国民间武术校(馆)近20年来发展众多,水平不一,前去习武的络绎不绝,使人看来习武的人多了,传统武术得到了继承。但现实情况怎样呢?一是在这些武术校(馆)教练当中,不乏武术高手,但多数教练的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只有高中、初中文化水平,有的还低,教学中只教其法不授其理的现象不利于武术的继承,更谈不上发展[1];二是习武者习武的动机不是继承传统武术。曾经有人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得出在武术校(馆)里的习武者大至有三种人:一种是出生后体质差,想孩子长大后不受欺负;第二是习武者带着报复心理来习武,回去好报复欺负过他的人;第三种是为了生活出路,想通过习武练得功夫能当保安、保镖以求谋生。从习武者练武的目的来看,没有以弘扬中华武术为目的;三是学生在武馆习武是短时间的,达不到终身武术目的;四是武术校(馆)收费高,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也就达不到普及的效果;五是武术校(馆)为了自身的生存,所授内容也以竞赛武术为主,真正传播传统武术的比较少[2]。

(二)学校教育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以竞技套路为主,绝大部分时间教授竞技套路,去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演练水平、外形表现水平,而不是去研究传统武术的实用技法。纵观国内武术比赛,不论赛事大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竞技套路,即使属传统项目的,也加入了一些难度及跳跃动作,而实用拳法、腿法被删除了许多,一套动作下来,看不到什么实用技法,传统武术的地位不如竞技武术的地位高。

(三)影视、媒体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电影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影视媒体不仅带来了大众传播历史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人类文明中宏伟而壮丽的文化景观,体育节目则是这文化景观中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之一。其中武侠作品对武术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在武术中凝结了更多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武侠电影对武术文化,特别是对武德有着不可低估的丰富作用。不少人就是靠接触影视武打片才开始喜欢武术,走上习武之路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加深传统武术对现代生活的文化渗透;转变传统武术的习练、表演、竞赛方式;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建立适合传统武术的宣传体系和宣传方法。

(四)国际化交流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传统武术以其丰富文化内涵,独特的技术风格,浓郁的东方特色深受国外人们的喜爱。徐才先生在谈到武术今后的发展时说:“我历来主张发展、传播武术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竞技武术,其目标是进入奥运会;另一条腿是把传统武术推向世界。只搞竞技武术,路会越走越窄,只有两条腿走路,武术才会发展[3]。”

二、传统武术的普及和推广

(一)传统武术的竞技化调整

现在武术竞技的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已为人们所认可。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展现民族精神、强化爱国主义、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推动社会体育发展、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起着其他任何活动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走以健身化、娱乐化为主,以竞技化为辅的发展方向。可借鉴柔道、跆拳道等项目的发展模式,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向世界推广传统武术,使传统武术普及到全世界。

(二)传统武术的大众化普及

1.大力培养传统武术人才和辅导员

从高等学校、体育院校或武术馆校招收自愿为传统武术献身的青年,对他们进行武德、技术、武术理论、教学方法及武术文化的培养。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全国各地的武术辅导站、武术指导中心及武术俱乐部以义务的形式传授传统武术,国家给予一定的报酬。以此广泛增加人们对武术的了解,从而增加“武术人口”。

在技术方面,要对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项目进行全盘考虑,有选择、有重点地规范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拳种。在理论方面,要对这些拳种的功理及对人体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明,最好能举以实例来说明则会更有力度,经整理后应形成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传统武术人才、辅导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应为各地挖掘整理的拳种,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培训,在理论上亦要进行培训,并且要理论联系实践,每年定期地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规范技术,提高理论水平。山西形意拳协会完成了《形意拳》规定套路后,立即举办全国学习班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例[4]。

2.通过媒介大力宣传传统武术

随着时展,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快捷方便,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为武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建议通过电视对武术重大赛事进行转播,开设传统武术专题栏目;通过网络在“中华武术”电子网页上介绍特色拳种;通过影碟、书籍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借助影视媒体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使我们的武术文化与影视产业接轨。

3.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传统武术交流大赛、理论研讨和学习班

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传统武术比赛,比如邀请赛、表演赛、交流大会等,充分调动老拳师参与的积极性,使传统武术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不断地使传统武术在理论上系统化、规范化。提倡大力发展传统武术特色学校,举办学习班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武术套路最终得到规范化的推广,要尽量避免在推广的过程中一些歪曲现象的发生。把中国传统武术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走进传统武术,了解传统武术,学习传统武术。

(三)传统武术的世界推广

1.传统武术技术与文化同时推广

传统武术利于普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吸引着世人习练的闪光点。中国传统武术蕴涵着传统文化,以武术来弘扬传统文化,以武术为途径来感受中国文化并发扬传统武术,以两者为载体迈步向前。

2.建立传统武术推广组织

海外华人华侨武术活动的开展及武馆、武术团体的建立使华人华侨产生归属感、安全感,成为他们在海外赖以生存、立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在海外华人华侨这个非常容易接受的团体中普及推广传统武术并建立相应的武术团体。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在振兴传统武术中的优势与有利条件。国家可派武术专职人员到世界各国去传授传统武术,建立武术健身中心、武术俱乐部、公开教学及举办国际传统武术观摩大赛和传统武术比赛等,来扩大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武术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各级武协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协调联动的、行之有效的各级组织管理与普及推广机构,出台相关倾斜性扶植政策,是武术全球化发展的必要保障。我们应以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为龙头,各省市体育局、武术协会、体育院校及各地方武术团体和各门各派分工合作,有计划、有系统、有秩序地进行工作[5]。

3.向国外输送合格的武术教练员

现在政府对竞技武术已有了足够的重视,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传统武术的合格人才却很少。应设立专门的涉外武术教练员培训机构,提高涉外武术教练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与外国朋友进行切实沟通,才能有利于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三、结语

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体育界官员和习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武术的价值是不会变化的,将更加注重民间武术、学校教育、竞赛、影视媒体、国际化交流等的影响,传统武术的魅力不仅在于技击性、动作的优美和健身性,也在于其中蕴含的高尚的道德力量,在于系统地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程的发展,传统武术的生存发展应立足于文化传承、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等的框架模式,才能保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 洪浩.武术馆校路在何方[J].中华武术.2000.

[2] 编写组.全国武术馆[校]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 安冬尼奥?佛罗雷斯.论中华武术价值的世界化[J].中华武术.1991.

[4] 杨本升.发展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1.

[5] 韩旭升,刘伟光.从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7.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竞技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1-0086-04

Tradition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 a dichotomy contradictive to logic

WEN Shan-t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zhou Teachers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rmal logic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ings, the author examined a “folk custom” Wushu “dichotomy” existing in Wushu event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study,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the method to classify Wushu into tradition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 is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rules of formal logic; it not only theoretically denies competitive components in traditional Wushu and lets competitive Wushu become a pool of water without source or a tree without root, but also places competitive Wushu and traditional Wushu on two contradictive and opposite incompatible platforms, becoming the catalyst to escal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Wushu and competitive Wushu, and producing potential hidden dangers for Wushu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Wushu;modern Wushu;competitive Wushu

分类是认识事物和把握事物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理论上来讲,对武术进行科学分类,对于武术学术研究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现今武术界存在一种“约定俗成”的把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做法。这种分类表面上看反映了武术发展的一些时代特征,其内涵却存在着重大的逻辑缺陷。

1传统与竞技武术:约定俗成的“二分法”

1.1武术的“二分法”

作为认识对象,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了更深入的把握武术本质和内涵、揭示武术发展规律,在武术学科建设的初期,我们就开始运用分类的方法对武术进行横向解剖。出于不同研究目的需要,我们会依照不同的标准对武术进行分类和细化。通常我们按照运动形式把武术分为套路运动和博斗运动[1-3]。又按照运动功能把武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等[4]。随着武术运动自身的发展和人们对武术文化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武术文化的内容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对武术的定义和分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区别表达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武术在流传过程中的不同文化特点,并进行优化项目管理,目前武术界流行一种把武术划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分类方法。也就是本文所指的武术“二分法”。

武术“二分法”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种分类方法既没有正式编入到目前学校武术教材对武术分类的相关章节中,也鲜有人把它当做学术规范明确提出。①回顾近20年来武术文化的研究发现,这种分类方法大量出现在武术的学术研究著作和论文中,得到了武术研究者们的广泛认同。在武术发展的相关研究中,通常的模式是先把武术分为传统和竞技两大类,并在此基础上争论应该发展哪种武术,探讨如何对这两大块进行规划、设置目标和组织实施。

“二分法”不仅仅作为认知基础和理论依据影响人们对武术的认识。这种观念分割也影响到对武术文化的实物分割,继而影响到武术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李蕾[5]曾指出:目前武术项目管理部门把武术划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从“2001-2010年武术发展规划”等武术发展的规划、文件来看,可以说,“二分法”也成为了目前武术项目管理部门制定武术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决策参考。②笔者之前认为这应该是研究者用“竞技武术”概念混淆了“现代竞技武术”和“现代武术”概念,视之为用词“不严谨、不规范”就足以解释。但进一步深入探究相关概念后,我认为应该把“二分法”作为一种隐性的分类方法加以解释和重视。

1.2质疑、妥协、探索和争论

对于武术“二分法”,也有一些学者发现其存在问题。如杨建营[6]指出:单从字面上讲,竞技即比赛,竞技武术即比赛的武术。“将二者分别称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似乎不太合适”,因为“传统”和“竞技”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传统武术也可以进行竞技,竞技武术中也含有传统武术的内容。2005年,其又重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的方法,武术按其主要价值功能应该分成攻防技击武术、艺术表现武术、健身养生武术三大类[7]。

更多的文章试图通过重新界定概念,来搞清武术“传统”和“竞技”之间的理论不清和现实冲突。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面。一是选择什么标准来分类?第1类趋向以时间作为区分标准,如“传统武术主要是指旧中国以前的我国武术”[8]。第2类强调以其性质功能和表现特点不同为标准,认为两类武术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时间上,而在于性质、功能上[6]。第3类则认为应该综合时间和文化特点两方面(甚至更多方面)来判定,如有学者就认为,“现代”一词不仅是个历史分期,它同时又包含着文化社会学意蕴。在其对传统武术的界定中就既强调“历史时空背景”,又强调“文化主体精神”[9]。还有学者阐述竞技武术“是一个包括技术体系、竞赛体系和训练体制的完整系统,仅从内容、群体、功能、年代或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尚欠不足”[10]。

二是对历史分期的选择。在时间段的选择上面,有人认为,应该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有的认为民国时期的国术国考的武术也称为竞技武术;还有的认为古代擂台赛上的武术也应该称为竞技武术;在文化特征分水岭的选择上面,有的强调“农耕文明的背景”和“传统精神的体现”[9];有的强调“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内涵”和“为达到完美的技击水平”[6];还有的认为,除了产生的时期不同,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差异还体现在“产生的文化背景、表现方式、评价方式与衡量标准,修炼形式与目的不同”等多方面,这也是区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几个层面[11]。

2有悖于逻辑的武术“二分法”

2.1武术“二分法”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分类是人类主观思维世界把握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必须具备3个要素,一是划分的母项、二是划分的子项、三是划分的标准。在武术“二分法”中,划分的母项是武术,两个子项分别是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但是划分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上所述,学界对此并无统一。从分类的类别维度选择来看,把文化分为传统与非传统,主要标尺应该是时间和文化特点。与“传统”一词相对立的概念不应该是“竞技”,而是“现代”。按照逻辑学对概念一次划分的原则和通常的理解,与传统武术相对应也应该是现代武术。如此,武术应该分为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如果要把武术这种文化活动,以有无竞技属性来划分为竞技与非竞技,划分的主要标尺则是运动的目的和功能。如此,武术应该分为竞技武术、娱乐武术、健身武术等。

2.2武术“二分法”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有分类就会有归类。对武术二分后的必然结果就是把形式多样的武术分别归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民国时期的国术国考”应该归为那一类?在2000年天津召开了全国传统武术工作座谈会上,学者对此就产生了分歧。按照相关概念的界定,“民国时期的国术国考”似乎既不属于竞技武术所包含的内容,又不属于传统武术的范畴。此外,形成于现代的木兰系列、现代养生也存在类似的尴尬。这种注重养生和休闲的现代武术形式绝不是“最大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技术能力,以争取优胜成绩而进行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它们自然不能归属于竞技武术。但要把它们划归到传统武术,在时间上是行不通的,从性质功能及表现特点上讲也是很牵强的。作为武术的重要子项,这些内容并不能被“穷尽”在目前的“武术二分”归类中。

目前,对传统武术概念界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传统武术是指竞技武术以外的具有“流传有序,体用兼备,理、法、势齐全”的武术拳种。依照此,竞技武术以外的,又不能充分具备“流传有序,体用兼备,理、法、势齐全”条件的武术拳种就既不是传统武术,也不是竞技武术。如果把武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部分,竞技武术是现代武术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不是惟一的表现形式[12]。武术“二分法”在理论上排除了现代武术中“非竞技”的内容,不能穷尽武术的外延。

2.3武术“二分法”犯了“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二元划分是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作为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划分为一个正概念和一个负概念,它的两个子项的外延应该互相排斥,互不相容。而武术“二分法”的两子项的外延有重合。事实上,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互有被包含的内容。传统武术不乏竞技表现,竞技武术中也包含传统武术的技术和文化内容。

例如,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武举制”、“打金章”等与竞技武术的外延就是相容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武举制”等古代官方的武术竞技和比赛形式只存在于历史记载而不能流延现代,不能称其为“传统”。但类似流行于四川青羊宫附近的“打金章”等民间的武术竞技活动有些则传延至今,它们是不折不扣的传统武术竞技。理论上讲,中华民族同其它民族相同,早在远古时期即具有竞争观念和竞技活动[13]。尽管传统武术从整体上看,与西方体育相比缺乏竞技性,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传统武术中竞技活动和竞技精神的个体存在。

2.4“二分法”的成因

武术“二分法”的形成和被认同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武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其形成的重要诱因。同中国其它文化现代化转型一样,武术的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被动抉择的特征,而不是由内部因素促成的自然发生的过程。清末民初,出于强身健体、救亡图存的目的,部分“先觉者”运用西方体育理论对传统武术进行了一场改造。改造后的武术与传统武术的特点不同,被称之为“新武术”。当时的“新、旧武术”其实代表现代化转型前后的武术。可以说,“新、旧武术”之分是现在武术“二分法”的肇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不再用“新、旧”来表示转型前后两种不同特点的文化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传统”和“现代”两词。

而为何在武术界,人们又习惯用“竞技”代替“现代”一词,并用“竞技武术”对比“传统武术”分别表示现代化前后的两种文化形态呢?一方面,转型后的现代武术在发展中受到“奥运战略”等影响,出现了“竞技武术”在现代武术中“一枝独大”的现象。而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成分”则受抑制。这是使得“竞技武术”能够轻易的以“现代竞技武术”的缩略名词,以偏概全,由一个下位概念取代上位概念,与传统武术对应的现实原因。另一方面,传统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竞技部分在历史发展中几乎消失殆尽,竞技成分和非竞技成分的比率严重失衡。传统武术中本身的“弱竞技性”在同现代竞技武术的对比中更为突显。加上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成分没有什么“话语权”,传统武术很自然地就成了非竞技武术的唯一“代言人”。

分类具有描述和规范事物的双重功效,作为一种描述事物现实的归类方法,“二分法”的形成受到了武术发展现实的影响;作为一种规范事物的方法,“二分法”的形成和被认同又正在影响着武术的现实发展。

3“二分法”的潜在隐患

3.1否认传统武术的竞技成分,让“现代竞技武术”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武术是现代武术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现代武术中的竞技武术部分是从传统武术中的竞技内容演化而来;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武术部分则主要从传统武术中的非竞技内容演化而来。把武术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后,基于“二分法”两个子项的不相容性,无形中已经把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放在矛盾和对立的平台上,并且从理论上否认了传统武术中竞技内容的存在。传统武术中竞技内容一旦被否认,现代竞技武术就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竞技武术被认为模仿拳击、跆拳道等西方竞技项目的结果,已经“逐渐从传统武术中分离出来”,在内涵上已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成为了“西方竞技体育的化身”[14]。

文化具有积淀性。虽然“现代社会”或者说“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结构可能与“传统社会”或“传统文化”有质的差别,但也必定会有许多“文化传统”存留下来,从而也使“传统”与“现代”之间有着许多延续性。换言之,“现代”中必然包含着“传统”。武术文化在历史演变发展中也不背离这种文化发展的规律。所以,尽管现代竞技武术舍弃了传统武术的诸多内容,在运动特点、组织形式等方面已经与传统武术迥异,我们仍然应该看到现代竞技武术亦继承了很多“传统”。不能因为其失去了一些“本应保留的传统”和“个人喜好的传统”,我们就彻底否认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历史联系。

3.2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成分被边缘化

虽然从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竞技化程度的高低是反映和评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维度。而竞技性毕竟不是现代性的唯一,竞技体育也不是现代体育的唯一。武术竞技所反映的现代特征自然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武术的现代性。如果我们把竞技武术替代现代武术与传统武术对应,则在无形中促成了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成分被边缘化,造成同样按照现代体育标准发展起来的以追求健康、娱乐身心为目的的木兰系列和现代养生功法等,游离基于“二分法”的武术理论架构之外。尽管这些内容在武术项目管理中,往往也被纳入到传统武术中,并没有被彻底地抛弃和遗落,但武术各分支在争取发展资源起冲突时,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成分还是难免要受到主流的排斥。

综上所述,武术“二分法”既否认了传统武术中存在竞技武术内容的历史事实,也是对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内容现实存在的忽视。这种归类方法如果得以继续在武术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项目管理实践中作为理论依据被沿袭,则势必导致“让竞技武术成为无源之水”和“现代武术中的非竞技成分被边缘化”的两种后果。

武术“二分法”的形成和被认同有着及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把武术划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归类方法是有悖于逻辑的。它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分类规则,而且还从理论上否认了传统武术中的竞技成分,让竞技武术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外,由于“二分法”两子项之间的相互排斥性,这种分类法本身就已经预先人为地把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放在了矛盾和对立的两个不相容的平台上,成为促进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之间矛盾升级的“催化剂”,为未来武术发展埋下了潜在隐患。

值得再商讨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有悖于逻辑的武术“二分法”。从人类对事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来看,对武术的分类和模式化是帮助我们把握武术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然而,分类不会是绝对的,任何分类都有其局限性和不完美之处。武术“二分法”虽然有悖于逻辑,却也反映了当前武术发展的诸多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和较强的社会认可度。作为一种高度概括的表述方法,武术“二分法”鲜明地表达了武术文化在流延过程中的不同特色和意象。但是,模式也不是静止的。在武术发展的新形势下,武术项目管理和研究还应该继续保有和维系这种有悖于逻辑的武术“二分法”吗?

注释:

① 笔者只在部分民间武术网站和武术论坛中见到有人明确提出:“武术,从广义的角度可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例如:.

② 《2001~2010年武术发展规划》把武术发展的目标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个分目标。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武术[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6-9.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武术[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7-14.

[3] 中国武术段位制编写组. 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19-25.

[4]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5-20.

[5] 李雷. 近代以来中国武术项目管理过程及其评价与发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32.

[6] 杨建营. 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比较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93-95.

[7] 杨建营. 武术分类及发展探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39-141.

[8] 严广才. 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J]. 武术健身,1989(2):50.

[9] 周伟良. 武术概念的外延性术语刍论[J]. 体育文史,1998(3):35-38.

[10] 洪浩. 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J]. 体育科学,2005,25(8):88-95.

[11] 王岗,赵岷,吴永宏.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化导刊,2000(3):7-9.

[12] 王岗. 从历史中走来的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竞技武术[J]. 中华武术,2005(12):26-27.

第7篇

【关键词】和谐文化;武术本质;技击性;文化性

The Essence of Wushu in the View of Harmonious Culture

ZHANG Jian-hua GU jia-xu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information on the essence of Wushu was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It considers that the dispute views of Wushu essence mainly concentrate on three aspects:“martial arts”,“alienation” and “levels”, and has a dialectical analysis on the viewpoints􀆰 Conclusion: Whushu essence itself is a process of constant change, in a harmonious culture, changing from “technical nature” to “culture” also reflects a culture inheritance function􀆰

【Key words】harmonious culture;Wushu;technical nature; culture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张键华(1987―),男,湖北黄冈人,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

引言

武术基础理论的研究作为武术体系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对武术科研、教学、训练的理论指导。而武术本质的研究又是武术理论的基础,在此前提下研究武术的本质,一方面是对武术本质观点的再总结,为新观点的提出提供可探路径;另一方面,在新的背景下研究武术的本质,是时展的内在诉求,也为武术文化的进一步拓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概念入手,归纳了关于武术的本质最新研究成果,即武术本质的定义,主要观点集中在:“技击说”、“异化说”和“层次说”三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关于文化的释义

“文化”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目前对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研究成果来看,对“文化”的各种定义就高达二百多种。但总体上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文化的这种固有的特质,也使文化的研究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势头,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增添一份色彩。

1􀆰2关于和谐文化

2006年10月11日,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文化的提出,是我们党基于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共运历史的教训而提出来的,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1􀆰3关于本质

本质是个哲学名词,且中西方对其理解是不同的,基本释义为本身的形体、本来的形体。通俗点讲即事物本来的样子,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某物区别于其他物且自身独有的特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各必要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事物外部表现形态的根据。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该事物的特殊本质。本质与规律性、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规律性和必然性的综合,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

2武术的本质研究现状

武术的本质研究是武术理论体系中重要的部分,研究武术的本质对武术自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关于武术的本质研究也经历了一段历程,不同时期的观点受当时的社会背景影响都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其大致观点主要集中在:“技击说”、“异化说”和“层次说”三个方面。

2􀆰1技击说

关于武术本质的“技击说”是最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对其研究的也在多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曾于久教授和杨建营等。如曾教授在其《武术本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武术的本质是套路演练、格斗对抗、功法强身、艺术作品等表现形式中固有的,是保持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其性质、形态和发展脉络的根本属性。”〔2〕从定义的理解中可以看出,技击在武术本质中的体现是首要的。杨建营等认为:“一些提出质疑的学者混淆了本质、文化特色、价值功能几个词语的具体含义,他们所论特征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非武术‘本来的性质’,也不是武术‘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武术原本是一种技击术,因此,武术的本质仍然是技击。”〔3〕二位学者都是从技术层面上来理解武术的本质,选取角度有所不同,前者是直接的,后者为间接的。从某种观点上看,此种说法还是颇受大众接受和认可的。武术是从格斗中产生并发展的,从原始社会至今,其技击性一直是其根本所在,无技击的武术不是真正的武术,武术的本质即是技击。

2􀆰2 异化说

武术本质的“异化说”主要是站在体育的角度来论述武术本质的变化。此观点认为传统武术受西方体育的影响正朝着其他项目转化,现有的武术不再是此前的传统武术,争议最大的表现在竞技武术中。如张长栋认为:“传统武术为了在西方强势体育的侵蚀下,找到自己生存的地位,不得不与西方体育接轨,借用西方体育的一些现有规则,来改装自己,这就使得从传统武术中脱离出来的现代武术向着西方体育的方向异化。”〔4〕苗福盛等从以武会友、以搏励志、以武求道、以文化人四个方面来探讨武术本质的缺失,并提出了建议,认为:“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使中国武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武术界人士也应该对我国的传统武术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5〕二者的说法都有其道理,前者认为武术向其他体育项目的转化,脱离了武术原有的本质,而后者则认为武术要有创新性才能发展。但武术的本质是否在异化的说法还有待商榷。武术的很多东西在变化是事实,但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没有创新更谈不上发展,武术的这些变化也是一种创新,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模式。因此,武术的本质在异化,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有其存在的依据。

2􀆰3层次说

武术本质的层次说也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说法,其观点主要认为武术的本质不是一个整体概念,而是分开的各部分组成的一个概念。即武术的本质是由各个部分整合起来的概念。那么武术的本质是怎么的一个层次?洪浩等认为:“武术的本质具有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两个层次,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是其一般本质,而技击本质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殊本质。”〔6〕即二层次说,武术的本质分为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对此说法,叶茂从技术的角度来概括武术的层次结构,认为:“力境―术境―化境,其对应的审美层次是形韵―意韵―神韵,习武者通过不断的刻苦修炼,境界不断提升,最终达到超越矛盾的‘天人合一’的妙境。”〔7〕张震等认为:“武术没有唯一的本质,本质是分层级的,各层级之间是互相矛盾、互相关联的辩证统一体。〔8〕”武术本质的层次性结构,总体来说经历了“二层次―三层次―多层次”的变化过程,不能说各自的说法对错与否,学者所选取的角度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武术的这种层次性研究把武术本质研究带进了一个超前的领域,也为武术本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总体而言,武术的本质研究所经历的三个主要方面,是目前武术研究较为热门和备受接受的,那么在和谐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武术本质是不是上述所说的三个方面?笔者认为,我们现今的武术,不再停留于过去的技击性、异化性、层次性等层面,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本质。

3和谐文化视域下武术的本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武术理论的研究也如此。把武术本质的研究作为武术理论研究的开端,在此基础上研究武术的本源问题,是对武术本质问题的一个追溯,对武术本体论的一种探讨。武术本质的发展所经历的过程,正是武术理论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且这种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是息息相关的。那么,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在现今的这种文化大繁荣背景下,武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的。

经历了“技击说”、“层次说”、“异化说”的不断变化,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不断向着文明的方向发展,武术更多体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功能。同诸多文化一样,传统武术滋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逐渐由原始的技击功能向着如今的文化功能转变。武术的本质在当前社会中依旧扮演着技击的角色,但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文化交流的形式在进行传播和发展,这并非武术的本质在“异化”,而是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提高,当由低级社会中的唯有技击才能生存的环境中,进而过渡到如今的社会文明,武术的技击本质正在一步一步地弱化,而衍生出的武术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当前社会不再是动乱的社会,而是和谐稳定的社会,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安定的社会环境,而是身心的满足。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不同文化来丰富自身,而武术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正好迎合了当前人们的需求。

将武术的本质定义为文化,既是大文化背景的推力,更是武术自身发展的诉求。在和谐文化的熏陶下,武术已由最开始的技击被“驯化”成一种文化,这是一种质的进步。武术作为技击中的一种,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真正推动武术长远发展的动力则表现在武术的精神文化上,武术的这种文化才是武术存在的根本,也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力量之源。因此,将武术的本质定义为文化,更符合武术当前发展的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武术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实质上带有浓郁的中华传统特色的人体运动形式,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通过身体运动所表现出的继承方式。其发展经历了“技击说”、“异化说”、“层次说”等不同的形式,这些认知是武术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更是体现出武术自身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和谐文化视域下,武术的本质不仅体现在技击的价值上,更多体现出一种文化的跃升,同诸多文化一起,汇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发挥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1􀆰

〔2〕曾于久􀆰武术本质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1):5.

〔3〕杨建营,唐文兵􀆰武术的本质特征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

〔4〕张长栋􀆰论传统武术本质的异化现象〔J〕􀆰科技资讯􀆰2011􀆰

〔5〕苗福盛,胡晓娜􀆰论民族传统武术的本质缺失〔J〕􀆰商品与质量􀆰2011(9)􀆰

〔6〕洪浩,杜纪锋􀆰论武术本质的层次性〔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6􀆰

第8篇

【关键词】少林武术文化;研究;动态

【Abstract】The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logic analysis to classify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research. From the research divis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applying multidisciplinary thought to study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taking step out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circle to study Shaolin martial arts, tracing back physical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exploring the plight of the physical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respecting the rule of Shaolin wushu culture development, puting forward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consumption idea and promoting the intangible Shao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industry to develop rapidly and healthily.

【Key words】Shaolin wushu culture; research; dynamic

引言

少林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称“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体系、文化空间及其文化生态系统。少林功夫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和智慧结晶,关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的动态是我们认识的起点,可划分为以下几类研究。

1少林武术文化研究成果概述:形而上之基础

1.1少林武术文化基础性研究

代表性成果有:王广西的《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武术卷)》中阐述:“中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独具匠心的中原武学生态系统,中原武学系统由嵩山少林寺系统、河内千载寺系统、回族系统组成,与之相对应的拳系是少林拳系、太极拳系、苌氏拳系。”〔1〕张国臣的《中国少林文化学》:“以嵩山作为地理界碑,全景式论述了少林寺所在区域文化的总体风貌,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了少林寺一带古往今来的文化社会现象。”〔2〕韩雪的《中州武术文化研究》:“中州武术文化是通过中州地域内武术技艺为外在形式,来体现和反映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现象。”〔3〕吕宏军、滕磊的《少林功夫》:“分别就少林功夫发展史与思想背景,少林功夫体系、特性,少林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保护和振兴少林功夫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少林寺历史大事年表与少林功夫武僧传略进行的附述。”〔4〕邓正龙《清前期嵩山体育文化区研究》:“全面分析了嵩山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交通、文化交流、社会环境、人口迁徙等因素对“清前期嵩山体育文化区”形成的制约与影响。”〔5〕学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统合古今,借鉴多学科理论阐述少林文化的横向、纵向文化背景,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了少林武术古往今来的文化现象与历史发展,开创了从文化学角度系统研究少林武术的新局面;程大力《少林尚棍渊源论―兼析少林武术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分析了少林尚棍的来龙去脉。并由在少林武术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少林棍的研究入手,力图揭开少林寺这一宗教组织,何以能容忍或产生以技击为本质的最初的武术――这一佛教乃至世界宗教史上独一无二的迷案。”〔6〕深入论述了佛教文化对少林武术发展的影响。

1.2少林武术文化追根溯源研究

历史是“经验、智慧、认知、文明的典范体现”,也是“对事物之客观规律和内在法则的准确把握与深刻揭示”。基于此,学者们较为重视少林武术历史发展研究,如:张惠民、王关林编撰的《嵩岳文献丛刊》:“全面收录了历史上续传的有关嵩岳文化的专著,高视角地阐述了少林人文遗迹,其中,收录的《少林寺志》是历史上最早系统介绍少林寺的专著,是珍贵的历史文献。”〔7〕丛刊第四册《少林寺志》收录的高僧、碑文、诗词文赋与题记部分记述了少林禅宗的源流与分支、少林寺僧助唐封赏、清时期少林武术兴衰活动等内容。此外,无谷、刘志学编撰的《少林寺资料集》《少林寺资料集续编》,对少林寺建寺与少林寺的住持问题、少林僧兵的抗倭战斗、少林拳法的形成和发展、少林拳术与考证、笔记杂著中的少林武功,并附有大量少林拳法图谱和写有文字说明等记述,是研究少林武术的重要史料。唐豪的《少林武当考》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运用考据方法,证明达摩和尚和张三丰道士都不会武术,指出所谓少林寺拳法始于达摩,太极拳始于武当山张三丰之说,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此研究也是武术史学科发展过程中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成果。程大力的《少林武术通考》考证和讨论了少林武术史上很多存在疑虑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少林武术产生的时间问题,以及宗教组织少林寺产生武术并崇尚棍术的原因,为少林武术正本清源奠定了基础。

2少林武术文化研究成果概述:形而下之实践

2.1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之尊重特殊规律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少林武术文化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其与政府的关系是少林武术在明清时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赵长贵在其硕士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的第三部分中:“概括了清代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逐渐衰微,分析了清政府对少林寺的微妙态度,心存怨尤的政府掣肘少林武术活动,少林武术生存的政治途径被切断。”〔8〕赵长贵在《清代嵩山少林寺的政治生态及其影响》中认为:“因清政府并未彻底改变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看法,清末以来少林武术的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善,少林武术也随着少林寺的衰落而日渐式微。”〔9〕少林武术的兴衰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赵长贵《试论嵩山少林寺与清政府关系之演变》中认为:“清朝前期,少林寺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紧张。康熙中后期为巩固统治,因少林寺禅宗祖庭宗教地位,清政府逐渐改变了对其一味严厉限制的政策。少林寺对清廷的态度也在改变,他们的关系有所缓和。但终清一代,二者始终若即若离,关系并未根本改善。少林寺与清政府的关系演变是清代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10〕与《传统社会少林寺与官府的关系探究――以明清时期为中心》大致坚持了相似的观点,即“少林寺与封建王朝时亲时疏,但亲密期远远长于疏远期。二者关系亲密时,少林寺与少林武术会加速发展;反之,少林寺与少林武术则渐趋衰微。少林寺与封建王朝关系的亲疏是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盛衰的晴雨表,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11〕

2.2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之“非遗”研究

基于当今少林武术的生存境遇,学者们提出“维护生存土壤”、“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点。王龙飞、虞重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少林功夫的保护》:“保护文化空间”、“创建传承人制度”,“保护少林功夫,关键在维护其生存土壤,同时少林功夫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12〕王镇新在《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认为:“通过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概括总结和特征描述,进而以少林拳和太极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切入点,提出少林拳和太极拳的保护对策,进而总结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模式、策略和形而下措施,以期能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贡献绵薄之力。”〔13〕类似论著的还有《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对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保护对策,加大抢救力度,利用传统和现代技术进行全面记录;走与政策相辅相成的地方立法之路;优化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资金投入。要保存即保护、传承即保护,也应弘扬即保护。”〔1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非遗”视域下少林功夫的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州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策略研究》等,以上研究,均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探讨了少林武术当今发展的问题。

2.3少林武术文化发展之市场消费研究

市场消费是现代性发展的风向标,少林武术文化的市场性消费前提是:将少林武术文化作为一种商品营销出去。而学者们的论述涉及了当代消费语境下中国武术的商品化(如《论“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商品价值的开发》一文中认为:“分析了传统武术的商品性和“武林大会”在还原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阐述“武林大会”商业化发展的原因,推进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15〕)、产业化(如《消费社会中武术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消费社会中的武术传播只有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加速武术商品化的进程、实现武术产业化的链接、构建武术现代化的平台、走进当代媒体人的视野,才能够让中国武术真正地融入当今消费社会中,才能使中国武术得到长足的发展。”〔16〕)、文化缺失(如《当代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消费社会的逻辑视角》《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悖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勃兴视域下中国武术审美化生存研究》)、消费内容(如《当代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消费社会的逻辑视角》一文中武术符号、武术意象、武术民族主义消费等的消费划分)等问题。

3结语

3.1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明清与当今时期,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文化、社会、典籍考证、保护等诸方面,而对少林武术由寺内转向寺外传播的空间、路径、技术特征没有做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尤其对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少林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缺乏系统研究。

3.2尽管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少林武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把握住了文化生态学的一些特征,但深入到文化生态学较深层次――文化哲学的领域还不够,对武术文化生态的运行机制、哲学基础等很少涉及。

3.3从研究内容方面看,虽然对中州武术文化生态价值等做了探讨,但缺少对少林武术文化生态个案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近代以来少林武术的系统发展研究显然是薄弱的。

参考文献

〔1〕王广西.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武术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78-79.

〔2〕张国臣.中国少林文化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26-27.

〔3〕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6-47.

〔4〕吕宏军,滕磊.少林功夫〔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52-54.

〔5〕邓正龙.清前期嵩山体育文化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6〕程大力.少林尚棍渊源论――兼析少林武术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04):24-25.

〔7〕张惠民,王关林.嵩岳文献丛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74-75.

〔8〕赵长贵.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9〕赵长贵.清代嵩山少林寺的政治生态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11(06):163-164.

〔10〕赵长贵.试论嵩山少林寺与清政府关系之演变〔J〕.世界宗教研究,2011(06):34-35.

〔11〕赵长贵.传统社会少林寺与官府的关系探究――以明清时期为中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4):52-53.

〔12〕王龙飞,虞重干.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少林功夫的保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4):59-60.

〔13〕王镇新.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14〕薛良磊.河南省国家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 养生 养生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18-03

众所周知,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一种打斗的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及独具特色的魅力,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且不断发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外国人们来华学习。中华武术被称之为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已发展成为既具有技击性,又富有健身性和娱乐欣赏性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而其中的健身性包括健身、养生、康复的内容。

中医疾病康复也常会通过让患者习练习练太极拳、健身气功・易筋经等传统武术功法来减缓患者的病痛。现代实验证明,中华武术和中医学文化、道家文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融合,对临床治疗医学,特别是康复、恢复医学和预防医学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更加突显出了武术健身养生、延年益寿的主要功能,这不仅使外在的形态姿势得到了锻炼,内功的修炼使其独具健身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

1 武术养生之辨析

武术养生是中华养生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中国医学养生”、“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属于同一类别。通过导引、气功、武术等各种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即武术是达到养生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武术”与“养生”两个词语互相限定,一方面是“武术”修饰“养生”,将“养生”限定在武术的范畴之内;另一方面是“养生”规范“武术”,将武术限定为养生的这一价值功效,这就规定了武术和养生需相互取舍的基本原则。

而武术与养生是两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武术是中华古老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们根植于华夏大地,养生健身是武术的价值功能之一。中华传统的养生思想是传统武术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人们习武练武,不仅是获得一种自卫防身的手段与方法,也是为了健身强体、延年益寿。

武术在其发展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极大影响,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与武术相互融摄,形成了武术的炼养观。武术养生重视内炼精气,导引形体,讲究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炼养结合、形神结合,使武术由技击之术的单一功能向养生之术、健身之术、修身之术演化,形成具有健身功能涵义的融技击与养生于一体的活动,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

2 武术与传统养生学之同源文化

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有共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太极阴阳和五行学说是其中两大源头,并与三才、四象、八卦思想互补,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架的基础。传统中医学理论是武术与中华养生学连接交融的纽带。中国武术理论将传统医学的理论精髓,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及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

古代许多武术名师,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伤科专家。中华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指导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哲学及传统医学,传统医学对中华传统养生学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在研究衰老问题及寿命问题时,就专门提出了养生的整体观及精、气、神学说。因此,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在历史上的相同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使它们之间的交融体现双向的、互相的这一特点,而传统医学理论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对精、气、神的共同认知,决定了它们之间交融的必然相连。

3 武术价值功能的变迁

人类的一切活动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相适应,武术也不例外。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武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各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产生着多方面的功用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变革,武术的发展必然是与时代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和谐社会时期,武术的技击功能越来越少的发挥作用。而在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各领域竞争非常激烈的现代社会,各种健身、娱乐项目的出现使人们的可选择性空间大大增加,跆拳道、瑜伽、空手道日渐流行,成为一种时尚体育的代表,拥有庞大的爱好群体。武术虽然在一些地区开展得很好,但在大多数国家练习武术的人还太少,导致这种原因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可避免的是武术自身很大部分的缘由。我们应顺应时代的需求,在社会呈现以休闲娱乐为核心时代之特点,当代武术的功能发展应向健身、修性等文化方面转变。

4 健身养生思想与传统武术价值取向契合

随着现代文明而来的不单单是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精神财富的增长,更有现代“文明症候”的涌现。舒适的住房、华丽的衣着、便利的交通和美味佳肴,极其完备地满足了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理想欲望和追求。

然而,物极必反在这些理想欲望得以实现的同时,人们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过于肥胖,人们某些功能正在退化,如出门有车的生活减弱人体腿部的功能。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来自工作、社会及不同方位的精神压力,造成人们人格和身心的双重异化。人们面临的健康危机滋生了人们对健身养生的内心渴望,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注重自身的体质健康,利用健身体育的手段和方法,保持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不断增强,以抵御各种疾病的袭击和减缓文明症状。因此,选择合适的、有效的健身养生方法和手段就成为现代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传统武术养生文化中“内外兼修”的保健思想,它强调对人全面的锻炼,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兼修、促进身体健康,其对人心理上的效用体现在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内在的仁义观,转化成为一般大众的生活准则和评价标准,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寻求一种和谐的方式,从而调节了人的精神和情感,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

更重要的是,传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根植于华夏文明数千年的沃土中,与文、史、哲、理、医、兵等多学科有着相互渗透的关系,并蕴含着人生哲理和辩证法,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即养生又崇德,其历来有“养心养德”和“养身崇德”的优良传统即“德”与“养”相辅相成。在学习中国传统武术与养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使学习者的身心得到全面的修炼,同时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讲究谦逊恭敬,重视和合。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所引领的武术发展走势看,练武逐渐由“健身”走向“养生”,通过练武对“身”、“心”的共同作用来养生,主要是使机体放松和调养心性,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不仅使身体上达到健康标准,而且促进心理的健康。

5 传统武术与养生结合之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

伴随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完善及社会治安条件的好转,传统武术技击价值逐渐衰微和变化,可以说是“无用武之地”的境地,传统武术习练强调的技击招法也已经向健身和养生的方向转变。而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在某种形式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对抗,但其根本的出发点可以说是防身保命,传统武术的最根本目的是保护生命。传统武术独特的健身养生功能已成为传统武术最为实用的社会价值,也是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继续存在的最重要依据。即传统武术的养生功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身健体,促进人体生理机能增强,再就是养生怡情,促进人体心理状态的优化。传统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促使人内在精、气、神的和谐统一,实践过程中要求“神形一致”,“刚柔相济”,更是由此调整了人的情感。其次,传统武术要求“形神兼备”,强调“调心练意”,一切肢体运动要与“心”、“意”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意识的作用,通过锻炼达到身心俱健。

6 结论与建议

中国传统武术及其养生文化以它独特的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实人们的生活,它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在健康危机中对健身养生的内心渴望,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也与现代社会的人文价值需求有机地统一。特别是其武德文化是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的一种新的途径。由此可见,在我国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武术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对以后武术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性的看法:

(1)第一,根据现阶段人们的需要转变武术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到武术的养生价值,以可持续的眼光看待武术价值,发展与人们实际需要一致的武术的养生价值。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700-03

21世纪的脚步以刻不容缓的步伐走进了发展尽千年的中国武术,在国际化和东西方文化及诸方面不断的碰击和交流中,中国土生土长的武术不断的进行自我改革与完善,形成了现代竞赛体系完备的竞技武术和多姿多态的大众传统武术。武术的现代化路程是坎坷和艰辛的,回顾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分析武术发展的过去和现存的问题和矛盾,对于中国武术的今后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中国近代武术发展回顾

1.120世纪初期传统武术的低谷发展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以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宗教和拳术为主要武器的反帝爱国斗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清政府对武术的偏远和禁止。清政府对于西方火器乃至兵操的崇拜和迷恋以及对民间习武的严厉禁止,促使了武术不得不从公开转入了地下。据马良评论:“盖因义和团起事,惟持刀枪棍棒各器械,且其平时操练,亦是武术。故政府既以为民间自由存置武器,堪致巨变,遂严禁人民存置武器,纨绔书因亦大受影响……。又各村镇庄乡,经此巨变,籍武术之力得保平安者,亦复不少,此等庄乡对于武术教育,不惟不见退化,反从此愈加进步。”[1]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义和团的失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的公开发展,但也为武术的后期发展提供了后续力量。

如果说义和团的失败为武术的低谷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那么武举制的废除则是武术向民间的转移的关键因素。1898年,清廷“内外臣工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马步射无与兵事,废之。”[1]武举制的废除切断了中国习武者的仕途,武术从此从官方走向了民间。这在客观上虽然降低了习武人的积极性,但却为以后武术价值的多元化提供了发展空间条件。同时,由于科举已废,习武之人“遂多改事他业,故各省各处之武学馆,亦入天演之淘汰。”[1]武术从此与社会活动开始了广阔而复杂的联系。这为以后的武术教师、保镖、武术会组织的创办等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总之,在这一阶段,由于义和团事件和武举废除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走入了一个低谷时期。其特点是武术职业由官方走向民间,武术活动由公开转入底下。但同时由于大量武术人员向民间的转流,从而为下一阶段武术飞跃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1.220世纪20年代传统武术自身体系的分化辛亥革命的成功和清政府的,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复杂的历史阶段,特别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不断冲击,以及中国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西方式的物质和精神的科学、民主等理性观念大潮的影响下,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武术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和变革。其中沸腾一时的“国术改良运动”就是中国武术与西方文明所碰击出的火花。而改良运动中较为著名而影响深远的“当首推马良所提倡之中华新武术,次当述及天津之武士会及北京之体育学校。”[1]“新武术”实际上是从武术套路中抽取基本动作,归类整理,再编排连接成新的套路,其“教材及教授法,概受瑞典式体操之影响。”[1]从此可以明显看出,“新武术”的创立和发展主要是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然而,它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却起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分界点,即“新武术”所代表的武术体系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对立。尽管当时“新武术”并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竞技武术,但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长期的中国武术界的争论。其影响一直波及至今。由于当时的“新武术”比较适合与学校体育教学,所以被教育界大为欢迎。1919年经国会辩论通过,成为全国学校体操的正式内容。[1]

传统武术由于“新武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其自身体系已经开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量变,其表现为新武术体系与传统武术体系在力量方面的转移和对抗,但尽管如此,这种转移和对抗是不明显的,相对处于萌发状态。

1.320世纪30、40年代武术体系自身的正式裂变1927年中央武术馆成立,次年改为中央国术馆。此后,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大量的省市国术馆。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1933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市建立国术馆,共计300余所。中央国术馆得到了当时教育部的大力资助,并在政府的干预下,对下属各级国术馆统一领导,从而打破了中国武术长期分散发展的无控局面。中央国术馆的工作性质和作用主要有:1) 大力开办武术训练班和国术学校,促进武术教学的规范化;2) 举办各级国术考试,促进武术赛事的规范化以及相关比赛规则的改革;3) 编著武术书籍和出版武术期刊,推进武术学术研究;4) 管理全国武术事宜等。从中央国术馆所履行的工作职能,可以看出中央国术馆的创立和发展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武术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体系分化。

在中央国术馆地位以官方的形式确立以后,中国武术活动的中心地位就逐渐被国术馆、武术团、武术学校等新型的武术组织所取代。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新武术”体系和传统武术体系的严重分离和对立。传统武术自身体系出现了正式裂变。这种体系的裂变为建国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产生和对抗做下了伏笔。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国术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武术自我改革的产物,武术从此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2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的转型与发展

2.1建国初期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的转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环境的改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以及政府的重视,中华武术被作为优秀民族遗产加以继承、整理和提高。武术作为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前,武术无论在管理、政策方针、理论以及活动等各方面得到了旧中国所未有的良好发展。

在这一时期,传统武术处于向竞技武术的缓慢转化阶段。在运动会和各类比赛中,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互容生长,传统武术多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如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项目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当时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政务院副总理对武术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组织了传统武术优秀项目赴中南海进行汇报表演,看后说,要珍视几千年的传统。可见,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的转化阶段呈并列发展,两者体系并无明显的分离标志。

2.280年代后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的转型与传统武术发展的局限在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武术事业暂时走入了低谷。随着的结束,中国武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在80年代后,武术面貌皆是日新月异。从此,中国武术打开了历史发展的新局面。但由于国家政策和国际体育化的影响,武术工作重点由传统武术转移向竞技武术。从而使传统武术完成了向竞技武术的转型过程。这也决定了传统武术地位和发展空间的以后走向。特别是在1983年到1986年,经历了由国家体委领导下轰轰烈烈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遗产”的工作后,传统武术除了几年一次的地方传统武术观摩交流赛外,整个形势基本上走向了没落,并由官方再次走回了民间,开始了缓慢无序发展。而传统武术自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竞技武术则走上了历史新舞台,开始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武术国家相关机构的建立、武术竞赛的蓬勃发展和武术规则的相对完善、武术科研体系的完备和飞跃、武术走向国际的快速发展。

相比之下,传统武术在这一阶段无论从相关机构、比赛规模、科研队伍、国际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发展状态。传统武术活动主要以民间武馆、群众活动等方式进行。在海外主要以传统武术拳师开设武馆以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由于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严重分离和竞技散打在国际地位的日益下降,从而使国家有关机构和武术界从新开始重视传统武术。从此,传统武术的发展成为与竞技武术发展的同等焦点问题研究。

3现代武术发展的问题思考

3.1文化的差异是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根源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说过:“文化就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方式。”[2]而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武术文化概念已被文学界和武术界所接受),无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传统武术是带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一种特殊的体育运动。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充满着普遍联系和因果辨证的观点,而西方人却以对事物分割式的形而上学态度对待[3]。哲学上的这种观点、思维的差异对于体育方面的影响是昭然可见的。东方人认为体育在于生活,西方则崇尚体育在于运动。西方人认为技击是为了达到人体超越自然,显示个人价值的目的。东方人则在学习技击这一过程中体会和升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乃至对宇宙“道”的理解的有效途径。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东西方哲学观点上的这一最根本也是最重要差异这个角度,概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的差别。可以看出,中国武术是一种在中国浓厚哲学体系氛围中生长的特殊体育运动。如果忽略了这一事实,那么,对于传统武术在现代体育队伍中的落伍就显的毫无思绪。因此,正确看待传统武术面临的困境,是十分必要的。

3.2武术文化与武术技术的融合发展使武术难以与西方体育谐和共处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熏陶的武术文化,其文化的表现必然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如上述的武术概念的模糊性、武术拳谚的简约性、阴阳互变的技术原理等。除此之外,其武术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即思想、心理、道德等方面也是影响极深。因此,武术技术理论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在了一起,这也就基本上确定了武术体系的发展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中国武术的基本风格,以“礼”、“谦和”、“中庸”为核心的种种规范,构成了中国武术主“静”的一面,以“阴阳”、“五行”变化及种种对于社会、人生实践以及自然的体验思想又形成了其“变”的饿一面,通过变来达到自身的平衡调节。[4]如太极拳的阴阳哲理、八卦掌的太极易学原理、形意拳的五行生克原理以及整个传统武术所推崇的“天人合一”、“形神兼备”、“阴阳和谐”等传统武学理念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印记。因此,具有整体综合性的武术体系已不是单纯的一种运动,这也就决定了武术必然无法与西方体育运动和谐统一发展。在现代以单项身体机能为主的国际化竞技体育运动中,

所以,由于武术运动与之特点的格然不如,所造成的远离和黯然失色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由于现代化快节奏的社会发展,简单、清晰、快速的体育运动模式已逐渐呈主导趋势。这也正是传统武术在现代体育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

3.3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对立与和谐发展20世纪末的中国,是竞技武术一统天下的时代。其竞赛体系庞大,后备队伍充足在武术发展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无论从人才后备、学历教育、竞赛体系、科研力量等方面,其具有的竞技武术发展模式在我国武术发展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尽管传统武术观摩交流会以及其他传统武术比赛的存在,但由于竞技武术模式的大规模发展对传统武术所造成的影响仍然是巨大而不可回避的。

目前,以竞技武术为主要项目的国内武术比赛较多。从整个形式看,武术基本上沿着竞技比赛模式在国内和国际上发展。而传统武术仅仅限于一些武术观摩交流会以及太极拳比赛等等。因此,竞赛市场空间的缩小限制了传统武术活动的发展。尽管以武术文化节为领头的地方传统武术比赛得以发展的空间,但是传统武术只停留到表演、献艺、交流和一些有限的比赛。其层次只能滞留在民间。而无法与教为正式的竞技武术比赛相媲美。从而也导致了对传统武术始终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偏见和观念产生。

现代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尽管在现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然而,竞技武术在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以后,在推向国际发展的同时,已经无法忽略对传统武术的割爱。近年来,国家武术管理部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改革和措施,相继开发和举办了多种以传统武术为主题的武术竞赛活动。不难看出,现代武术的发展应该是在兼顾传统与竞技相结合的发展,是一种和谐式的发展。中国武术也只有在兼顾两者的基础上,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推动武术的长远发展。

4结语

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充满着艰辛,尽管如此,中国武术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活力和进取精神。无论武术的现展存在着何种问题,武术的自身改革和发展是成功的,因此,在如此基础上,回顾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找寻武术发展中的缺失,弥补发展中问题,实施传统与竞技的和谐发展,不失是一种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易剑东.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J].体育文史,1998(1-4).

[2] 习云太,等.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23.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龙行武术 文化 发展路径

龙行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髓,是以渲染“龙”的精神情感,以武术套路为表现形式,以游龙的形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别于其它武术的风格特点。它是由刘志清吸取八卦、形意、太极、通背拳等精华融合演变而来,形神兼备,内外兼修。龙行武术是黑龙江传统武术门派之一,历史悠久,套路表演形式独特,在龙行掌的基础上探索创编龙行剑以及其他的龙行器械及对练。随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龙行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试图重新发掘龙行武术现今的存在方式,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龙行武术。

一、中国龙行武术的历史演进

龙行武术在经历千百年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影响,龙行武术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时间可追随到近代1924年。早期的龙行武术,是刘志清借鉴其他门派的拳法,及武术门派与类别的特点演练风格与其拳种的动作规格来创编而来。1952年龙行剑的创编是由龙行掌的技术精华结合京剧以走为主的行进演练方式相融合而成。龙行剑是整个龙行武术的技术载体,龙行剑配制长剑穗,从京剧表演道具拂尘中演变而来。龙行武术的器械与对练项目都是在龙行剑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龙行武术具有独特而鲜明风格特点,它开创出了一个新型武术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广为流传,热爱龙行武术的人群曾达到风靡海内外的习练影响[1]。1950年全国体育总会,将龙行武术视为一项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1962年龙行剑术的经典动作左右挂剑转身穿剑被国家体委吸纳编入到国家规定套路甲组剑术图解中。1985年5月,成立了“龙行武术研究会”。至今,已成立多家龙行武术馆及龙行武术培训班。这对龙行武术的传授学习、参赛与对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中国龙行武术的价值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龙行武术具有独特的价值,龙行武术的发展是自身的需要,也是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需要。中国龙行武术具有文化、健身、审美娱乐等价值。

(一)文化价值。武术是中国的文化符号的代表之一。龙行武术反映了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理念,体现着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龙行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相生,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武术文化。龙行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其蕴涵诸多传统文化理论,是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奇功异彩》、《中华武术》、《美丽的囚徒》等电影片子以刘志清习武、练武热于与外国侵略者抗争,功夫片的宣传所激发起的一股民族精神热潮。龙行武术的非言语传播形式,以闪展腾挪、博大精深的龙的文化形态,强化不同民族的内在沟通和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健身价值。龙行武术吸取我国传统养生理论的诸多精华,练习龙行武术能够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祛病延年的目的。龙行武术注重对意气相练、内外相合的练习。演练龙行武术,以龙的精神意识来引导其动作练习,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龙行步以及身法眼神的配合练习,整个动作演练上下相随、虚实交换,轻逸潇洒,可使练习的各肌肉、关节等得到锻炼。以到达调节气息,通筋疏脉,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气血及调节内环境的平衡,增进身体素质发展的作用。

(三)娱乐价值。龙行武术套路对个人的修炼、陶冶情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人的品位具有重要的价值。龙行武术的一招一势连续不断,时而游于蓝天,时而翻腾于海,展示出龙行武术技术风格,犹如一条栩栩如生的青龙在舞动。演练者以龙的魂魄、神韵、灵活多变的磅礴气势来展示身体运动艺术效果,启迪美的情趣,振奋民族精神,使观众同时产生共鸣,在富有诗章韵律的运动中,在美的品尝与享受中感悟到中华武术文化和龙文化的意蕴,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民族文化的内在感悟。

三、中国龙行武术的发展路径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传统武术的发展正面临着强烈的冲击,中国竞技武术独秀一枝,传统武术出现了萎缩甚至失传的现象。因此,积极地去寻找、发现更多有利于龙行武术的生存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龙行武术的创新。龙行武术以口传身授、苦修传承技艺的方法来传承,其中剑谱的一些术语,连传授者都难以理解,在言传身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龙行武术理论研究落后,从学科角度审视龙行武术理论体系的建设,对传统武术发展有重要意义。龙行武术的理论研究,需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等学科诠释龙行武术,完善其技术体系及技术训练体系。龙行剑融汇了京剧舞台表演的行走形式,形成独特武术风格特点。根据黑龙江的地域气候特点,可将龙行武术与冰上运动相融合而形成冰武,要求表演者不仅有很好的冰上花样滑冰基本功,而且还要具备扎实的武术基本功,以完成各种腾空跳跃的演练,配上音乐的背景效果也许会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其冰武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二)龙行武术的发展传播。龙行武术的发展受到传承人思想过于保守的制约。龙行武术需去繁从简,去难化易。根据其健身、审美娱乐价值及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创编大众龙行武术,引进学校体育领域内,以龙的精神来奋发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引导更多热爱龙行武术的学员在不同场合习练,展示龙行武术,以其独特的运动形态使周围人群产生共鸣,让更多群众参与龙行武术的练习,参加大型武术表演活动及传统武术比赛。龙行武术拍摄的诸多电影片很好的传播了龙行武术。但龙行武术的发展,需要探索更多的途径。龙行武术与各大传媒公司、网络、报社等媒体合作,将龙行武术找到更新的传播途径。龙行武术需进入市场运作,应抓住机遇,打造武术旅游特色品牌,更利于更好的保护、传承。

四、结论

中国龙行武术是传统武术的精髓,历史悠久,璀璨多姿。经历了数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具有独特的文化、健身、娱乐价值。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传统武术正面临着强烈的冲击,积极探寻龙行武术的发展路径,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传播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国梁.龙行者长寿(二)――纪念著名武术家刘志清诞辰120周年[J].精武,2008.4.

第12篇

关键词:武术运动会;文化空间;文化本位;武术赛事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039-05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research, a study i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Wushu Games. As a new phenomenon, National Wushu Games' concept reflects culture-orient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martial arts cultural space; the project settings reflect "practice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new event operations reflect the concept of "share sports". Recommendation: Wushu Games projects should be set to martial arts boxing sequence, covering all of boxing styles; strengthen publicity,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vent, and build Wushu Games brand; the final value of Wushu Game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cohesion of martial arts people emotion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cultural space for Wushu survival and heritage.

Key words: Wushu Games; cultural space; culture standard; Wushu events

2014年8月8日在天津举行了首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以下简称武运会),作为全国性武术专项运动会,其举办初衷在于“展示武术丰富多彩的运动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保护并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在201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竞赛规程总则中亦明确指出 “举办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协调发展,彰显东方体育文化特色,展示武术运动综合实力,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运动水平、服务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特殊作用。[1]”然而,面对中国武术当前林林总总的国内国际武术赛事,举办全国性武运会的意义又何在?武运会与当前诸多的武术文化节表演、全国武术之乡等武术比赛相比较又有怎样的不同?武运会能否成为今后中国武术发展的一面旗帜,担当中国武术发展的重任,引领中国武术真正走向辉煌发展的未来?因此,有必要对武运会发展进行一番全面的审视,剖析武运会的出场背景和价值定位,分析武运会的办会理念和发展特征,总结武运会的办会经验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期为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武运会:一个新生的事物

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武术,原本有着坚实的民众基础,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但由于文化全球化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使中国武术越来越淡出中国民众的视野,游离在主流体育健身项目的边缘地带。“今天全球化已经渗入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影响到人类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娱乐生活,成为当代中国讨论一切问题时无可回避的前提和基础。”[2]面对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侵略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文化安全和对本土文化认同感迷失的双重压力。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文化是其获得身份认同感的心灵家园,对于个体而言,也正是民族文化灵魂的召唤,个体的心灵才能获得平静和皈依。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强硬侵略态势下,陷入发展式微的尴尬境地。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而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的停滞会成为武术管理部门的“罪过”。因此,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能够引领中国武术走出发展困境的平台和载体。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的武运会就是武术管理部门为了摆脱当前武术发展式微处境的积极探索和强力举措。

在哲学上,当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时,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新生事物的出现就成为必然。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全国武术运动会的出现显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武运会寄托着武术管理部门和众多武术群体和个人希冀将中国武术带出发展泥沼的殷切厚望。

2 武运会发展审视

2.1 办会理念:回归文化本位,构建武术文化空间

当前中国武术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正是源于对武术本体认识的差异造成的。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长期以来一直遵从技术本位的发展模式,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侵略态势下,特别是在中国武术申请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过程中,一味地迎合西方体育文化的“竞争”理念,削足适履,最终将原生态的中国武术弄得面目全非。不能“守正”回归文化本位,又不能“创新”迎合西方体育竞争理念,长期以来中国武术就在回归传统文化还是迎合西方竞争理念的夹缝中尴尬地苟延残喘。缺失文化本位发展理念的中国武术,不仅使中国武术丧失了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也将把中国武术的发展带进无序混沌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文化,在本质上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人类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实践领域中,“首要的是文化的中心性”。武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是关于人身体的哲学文化。武术的发展和进步、武术发展问题的解决和破解都应由文化方式来加以表达、谋划、组织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武术的文化本性。武术“文化本位”的发展理念,是指把武术文化作为武术发展核心的价值尺度去衡量武术的社会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以武术文化为价值尺度去衡量武术发展地位,以武术文化为导向去设计武术发展战略思维,以武术文化为中心构造武术发展机制。

武运会“回归文化本位”的办会理念是武术发展方式的重大革新,武运会不仅是一种“以文化为本位”的发展制度设计,也是一个“以文化为本位”的发展实践。武运会的酝酿、筹备和运作,处处体现了武术“回归文化本位”的办会理念。武运会淡化了金牌意识,凸显了武术文化交流和重在参与分享的运动理念。将比赛的奖项设置为一、二、三等奖,并且扩大了获奖的人员和范围,开设了武术文化论坛,增设了武术传统文化展示的诸多内容等,都是武术回归“文化本位”的具体体现。

“武术文化本位”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一个非常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与环境之中,因此,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武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用名词,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3]”武术的发展是在整个社会人文大环境中发生、发展和变迁的。自然的、历史的和全球化的文化和环境也在武术文化本位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动态的或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影响着武术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每个面和每个点。从这个意义上,武运会的产生给武术的发展建构了恰当的文化空间,也给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特定的场域空间和重要平台。武运会的举办让不同风格特点的各拳种门派以表演或者以项目竞技的方式予以交流、传播与传承,使民族武术文化被展现在受众面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武术,也进一步使其休闲、健身、娱乐的功能发挥出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因此,武运会的意义在于建立人们对武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对武术传统文化的记忆力,弥补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时空变迁导致的集体失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手段。所以,武运会的举办不仅为武术发展建构了公共的时间和空间,其公共效益和文化效益必将影响深远。

2.2 项目设置:演武为主,比武为辅

武运会设有竞赛项目、表演项目和文化展示三大部分,竞赛项目分为武术套路比赛和武术散打比赛;表演项目分为武术段位制表演、武术特色拳种表演、武术太极拳推手表演、武术短兵表演;武术文化展示项目分为武术文化论坛和武术产品展示等。从项目的设置分类分析,武运会以交流、表演和文化展示为主,而弱化了竞技比赛的内容。

武术套路,在本质上是一种演武文化。“武术套路是中国审美文化主导下的武术格斗思想与格斗技术的结晶体,是以人体攻防本能为基础升华形成的一种身体运动审美文化,是体现尚武距离美的艺术;在武术套路演武中,招法与劲道是演武文化的灵魂,‘拳势’特点体现演武文化的民族风格。[4]”在武术运动会中,演武以交流表演为主,弱化竞技比赛,淡化金牌意识,体现了武运会在项目设置和竞赛制度上的创新。由于当前现代武术已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划分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大类,现代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是建国后形成的新武术体系,因此,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母体,一定程度上,传统武术发展的好坏决定了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在现代竞技武术趋向竞技化、科学化的今天,传统武术在民间依然遵循“口口相授,代代相承”的古老方式顽强地生存着,它亦有自己一套不同于现代竞技武术的体系。建国以来,尽管武术管理部门在传统武术的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传统武术的发展并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在西方体育项目的强烈冲击下,人们习练传统武术的意愿降低,习练人口大幅减少。面对传统武术发展式微的现实,武运会根据传统武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安排了传统武术特色拳种的表演交流,淡化了传统武术的竞争意识,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武术各拳种门派的切磋交流提供了平台。

面对传统武术发展式微的现实,将传统武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并依武运会为平台夯实传统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不仅符合中国武术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是传统武术的构成特征和发展规律使然。传统武术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源流有序”的传承中既有保持了数百年不变、原汁原味的原生性色彩,又有在原生性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创生性风貌;各拳种“拳理明晰”,在反映武术的技击本质时,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然而形成武术套路时却又“风格独特”,各擅其长;每个拳种的训练过程“自成体系”,却又具有相似性,即以功法训练贯穿始终,套路与格斗训练并行不悖,诸如此类种种,构成了传统武术体系独特的特征。因此,传统武术拳种传承的原生性特征,使“不同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这种人体特征必然在传统武术文化上有所体现。[5]”不同区域的传统武术风格特点就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正是缘于不同传统武术门派和不同风格拳种,才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丛体,让诸多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武术拳种放在一个平台上争金夺银,显然不符合传统武术的构成特征和发展规律。

因此,武运会在项目设置上,针对传统武术主要是演武――交流表演为主,针对竞技武术则强调对竞赛成绩的追求。武运会的竞赛项目中包含着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和竞技武术散打比赛,对于现代竞技武术而言,强调的是对竞赛成绩的追求;武运会的表演项目,无论是武术段位制还是武术特色拳种的表演,抑或太极拳推手还是武术短兵的展示,都属于传统武术项目,对于传统武术而言,武运会的表演强调的是对传统武术技艺的切磋交流和学习提高,而弱化了对竞技成绩的追逐。全国武运会竞赛和表演项目设置,涵盖包括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诸多拳种体系的有机统一,遵循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项目特点和发展规律,协调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以交流表演为主,竞技比赛为辅的项目设置特点。

2.3 赛事运作:守正出新 ,体现分享运动理念

当前,中国武术赛事或者不同主题的武术文化节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中国武术给人一种无限繁荣的假象。打着武术国际交流名义举办的各种武术国际邀请赛,很多情况下只有少数的国外运动员参加,多数都是国人自娱自乐的游戏;规模庞大,影响广泛的香港国际武术节,在当今已经成为参加者捞名组织者获利的游戏;全国运动会的武术比赛或者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武术赛事早已演变成各省、市、地区争金夺银的战场,功利性显而易见……因此,中国武术在诸多看似繁华的武术赛事的遮蔽下,并没有取得令国人满意的发展效果。武术赛事的守正创新,就成为武术赛事运作的必然结果。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是一种充满哲理的发展思想,是在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并结合自身长期实践,实现平衡和谐、追求固本创[JP2]新的高远境界和价值主张。“合和共生”是我们的世界观,“守正出新”是我们的方法论。“和”表示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合”互通,是“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的意思。由于当前中国武术已经被约定成俗地划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所以如何协调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均衡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武术发展尴尬境地的主要任务。武运会在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散打上规定只有全国武术锦标赛前8名或者前4名的选手才能够报名参加比赛,保证了竞技武术发展对运动成绩和高技术水平的追求;而对传统武术的参加者则由地方武协推荐参加,体现了传统武术重在交流和表演的特点。因此,武运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协调统一,和谐共进,全面发展的赛事运作理念。

胡小明教授指出:“分享运动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6]。中国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最为典型的体育形态,由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典型的“弱竞技性”的体育文化形态,因此,中国武术必然要走“重在参与,注重分享”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武运会在奖项的设置数量和参加表演项目的形式上都体现了“分享运动”的发展理念。如,首届武运会对参加套路自选项目的运动员按照实际参赛人数录取,各单项男、女分别录取前8名,第1~3名颁发奖牌和证书,第4~8名颁发证书;参加套路传统项目和集体项目,均按照实际参赛人数录取,分别录取一等奖20%,二等奖40%,三等奖40%,颁发奖牌和证书。这就意味着,凡是参加套路自选、传统武术以及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和代表队都将获奖。毕竟在现代西方体育的强势冲击致使中国武术发展式微举步维艰的现实面前,能够参与武运会就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大贡献。武运会的奖项设置不仅充分考虑到运动员和代表队回家后都能够有所交代的现实处境,更是武运会“重在参与,注重分享”理念的真实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运会是政府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它的合法性和立足点就是普惠大众。可以说,武运会属于一项“分享运动”的社会实践,它由政府利用公共资源组织实施,其成果理应由大众分享。武运会提供分享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成果,还有中华武术是一家的团结情谊。

3 武运会发展反思

3.1 项目设置应以武术拳种序列为界限,涵盖所有拳种

尽管首届武运会设44个分项,103个小项,基本涵盖了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大多数内容,但并非所在传统武术拳种都得到了出场展示的机会。作为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绝对不能忽视“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7]的129个拳种。举办武运会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要实现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今后武运会在项目设置上可以借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在弱化或者考虑取消现代竞技自选套路和竞技散打的基础上,打造以传统拳种序列为界限的表演项目设置,把129个武术拳种全部纳入到武运会的表演体系中,让129个拳种都有在武运会展示的机会,将武运会真正打造成中国传统武术技艺交流、武艺展示的重要平台,促进中国武术各拳种门派真正的相互包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举办武运会赛会的价值诉求和实现中国武术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

3.2 加强赛事宣传,打造武运会品牌

与全运会等国家级体育赛事相比,武运会仅仅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武运会在宣传力度以及宣传手段多样性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全运会等国家级武术赛事。宣传乏力,不仅使武运会丧失了让全国非习练武术的民众认识、了解、参与武术项目的机会,也使很多武术爱好者因为没有机会参加比赛或者是由于繁多的全国性武术赛事冲淡了人们对武运会的参与热情,失去了对武运会的关注。武运会在宣传工作上做得远远不够,以致很多民众根本不知武运会是怎样的赛事,更不知道还有武术运动会的存在。

武运会今后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其他运动会的宣传与普及经验,打造武运会品牌,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宣传与普及方法。武运会应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媒体的互动,快捷、有效地宣传;充分利用“武术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的特殊平台,加大武术宣传,根据不同的习武群体选择适合的项目,注重发挥地方传统拳种的优势,满足武术爱好者的需要,拓展习练武术人口,为武运会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3.3 协调发展,构建武术生态和文化空间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中,中国武术界应该淡化门派意识,消除狭隘的门户之见,武术界‘天下武术是一家’的凝聚团结形象才能让中国武术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8]”中国武术拳种门派众多,狭隘的门户之见这一传统陋习是形成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武运会这个平台上,要引导人们“淡化门派意识,各门派之间,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和谐共处,相互融汇的共识,将大大提升和增强中国武术团结凝聚的良好外在形象,推动中国武术整体水平的进步,加快中国武术全球传播的步伐。”[9]

根据文化空间理论,“文化意象与依存物交互作用并形成‘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是文化意象的诞生母体和生存之源,文化意象如果失去了‘文化空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水之鱼”[10],保护住了“文化空间”就保护住了文化意象。因此,不应当把武运会打造成武术运动精英展示的专门场所,坚持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协调性发展,竞赛、表演与武术文化展示融合共生,既要有竞技、又要有展演、更要有文化。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武术爱好者,特别是深藏在民间的草根武术家都能够得到在全国武术交流展示的机会。把武运会打造成中国武术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展现本门派的拳种技术风格和文化风采,而同源的武术文化同台交流和展示也会拉近人们间的距离,从而凝聚武术人的团结情感,构建武术生存的文化生态和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4 结语

让武运会真正成为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一面旗帜,这是所有武术人心中的“武术之梦”,因为武术之梦寄托了武术人对中国武术发展的深切情怀和发展期盼。但是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武术本体的科学认识,回归文化本位,构建武术文化空间应是全国武运会的办会发展理念。只有对中国武术本体观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才能正确定位武运会的发展方向。武运会不能办成第二个全国武术锦标赛,在项目设置上,要体现出[HJ2.45mm]以交流表演为主,竞技比赛为辅的项目设置特征;在赛事运作上,要体现分享运动的现代体育理念。此外,武运会应当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武运会规范科学发展;宣传打造武运会品牌,增加参与门派拳种数量。武运会真正的价值在于凝聚武术人团结情感,构建武术生存的文化生态和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竞赛规程总则[Z].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15-07-05.

[2] 王岳川.文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3.

[3] 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24-29.

[4]李龙.中国传统武术教育的区域性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5(2):67-69.

[5]马剑.武术套路:一种演武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13(3):113-115.

[6] 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2010,30(11):3-8.

[7]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10.

[8] 李源,王岗,朱瑞琪.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原因及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