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时间:2022-11-29 07:53: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案例

第1篇

一、案例展示

教 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必修二

课 题:原电池

课 型:新知识教学

案例形式:教学设计――原电池工作原理

二、案例的分析

“原电池”在学生头脑是一个陌生的科学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很有可能存在相异构想,对于“原电池

”的教学,关键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原电池模型”。教学处理方式对学生原电池模型的建构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本研究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学对于学生“原电池”学习的具体影响。选择高二年级两个水平相当的理科重点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处理讲解“原电池及其应用”整节知识。(教学设计1、2分别对应的授课班级称为实验班和对比班)

教学引入:均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指出讨论的相关内容。[2]

实验班从能源的角度引入,直接引入原电池的概念

对比班是从趣味电池出发,为建立原电池模型作铺垫。

教学环节1:是帮助学生构建原电池模型。

实验班引入“盐桥”模型,围绕“电流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构建的模型比对比班更为本质,思维的关注点在于正负极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由此引发的结果。

对比班则围绕“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班建构的模型是出于宏观层面的,具体的落脚点是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模型所提供的材料

教学环节2:均是为了使学生巩固上一环节构建的原电池模型,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书写电极反应,认识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同时明确Fe―NaCl―C模型的电极反应,为讨论钢铁腐蚀打下基础。在实验班中,增加了对Zn―ZnSO4ZnSO4―Cu模型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盐桥”模型[3]

三、教学效果的测查结果与分析

1.测查工具

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均采用了相应的测试题对两个教学班进行了测查,实验班和对比班使用的测试题是相同的。测查一共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是测查学生对于基本的原电池模型的分析能力。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第一课时,在第二课时正式讲新课以前,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不同的教学处理下建立的原电池模型在分析简单原电池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异。(见测查问卷1)

第2部分是测查学生应用原电池模型分析金属防腐措施的原理。测查的时间是学生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整节知识以后。测查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于生活中与原电池原理密切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学生是否可以顺利准确抽提出原电池模型,分析电极以及电极反应,并且进行正确描述。[4]

2.测试统计结果与分析讨论

关于学生对于基本原电池模型分析能力的测查结果及其分析讨论

测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比班对于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均正确率很高,正确率在85%以上,对比班的结果要略好于实验班。对比班在判断Fe―H2SO4―Cu 模型、Fe―H2SO4―C模型和Zn―CuSO4―Cu 模型的正负极时正确率达到了100%。在书写电极反应的正确率上,实验班要明显好于对比班,1、2、3、4组电池的电极反应书写,正确率实验班分别比对比班高出了6.8%、12.6%、38.9%和26.8%。同时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同学只要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一般都可以把相应得电极反应书写正确,而对比班尽管很多同学可以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但是当中的很多同学并不能写出相应的电极方程式。[5]

在对比班的教学处理中,详细讨论了原电池构成的基本条件,对于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时候,明确得出了“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通过这个结论,对比班的同学因而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比较电极物质失电子能力的差异性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班的同学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时,由于在教学处理中没有出现“活泼物质作负极,不活泼物质作正极”这样的结论,学生不可能以此直接作为判断依据。实验班学生的判断只能是依据于对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判断,分析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在两电极发生的变化,从电流的方向判断出正负极。[6]

第2篇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中体现快乐和自由。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每讲新课之前作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但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需要我努力的学习知识,长期积累。

教学案例: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在《登山游戏》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玩各种棋类的游戏,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名称、路线图、装饰美化的图案等,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让学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径他们特别兴奋,有创作与游戏的愿望,课中能引用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让他们自由创想棋的玩法与规则,使学生玩得有趣,也设计得生动。

2.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只有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同时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模仿能力强,好动,好玩,不怕羞,爱表现也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以及巧用游戏,引入竞争机制,从而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无疑对学生有极大的益处。在游戏中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不甘落后的学习劲头。我觉得运用游戏性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和形式要紧密配合,课堂上组织好游戏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强抓课堂常规,不能让混乱的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游戏中所用的教具和实物;教师在游戏中语言要突出重点;运用儿童语言把讲、听、看、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和美感。

第3篇

关键词: 《美术鉴赏》 抽象作品 抽象艺术

[背景]:学生面对抽象作品会提出“这些画画的什么?”、“这些画好在那里?”、“这些儿童也能画的作品为什么叫名画?”等疑问。面对学生“看不懂”的排斥感,怎样才能诱导学生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呢?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更新美术教育观念,寻找学生感兴趣且可接受的切入点。哪些才是学生感兴趣的且可接受的切入点呢?我想到了音乐。抽象绘画中的色彩、点、线、面所形成的节奏如同音乐中的线谱和音符,能传达难以言喻的内心情感。音乐成了我让学生对抽象艺术感兴趣的切入点,以“音乐”为红线,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辅的方式授课。

[具体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欣赏一段爵士乐,音乐明朗欢快,深深吸引学生。

教师:不同音乐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心境,我们能否把这种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示:点、线、面、色彩)

学生:尝试绘画。

教师:同学们用绘画表现音乐是抽象艺术家经常做的创作。绘画是怎样用它的特殊语言表达音乐这种抽象感觉的呢?欣赏大师的作品。

点评:通过音乐和学生的实践,学生会觉得如此真实地反映了内心的感受。再让学生欣赏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学生才会感觉到大师表现画面水平之精湛。

教师:我们已经感受大师的作品,谁能谈谈关于作品的情绪、节奏、气氛方面的联想呢?

学生一:康定斯基的画好像很乱,像多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而蒙德里安的画给人一种低沉的感受。

学生二:我认为康定斯基表现了艺术家内在的冲动,一种精神追求。而蒙德里安的画面上的直线就像五线谱一样,那些色块就像音符一样,方块的排列给人一种统一、和谐的感受。

教师:康定斯基是第一个真正尝试将音乐展示在画布上的艺术家,他发现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或精心制作,而应该是对内心的宣泄和表达。他的作品粗野、激荡,色彩狂乱地交织着,热情奔放地宣泄着画家的情感,这种表现情绪和感觉的抽象美术就称为“热抽象”。而蒙德里安将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三原色即黑、灰、白之内和竖线、横线。这些线条很有规律地被画出来,美的信息深藏于直线、方块的简化形式中,表现出秩序和冷静,这就是“冷抽象”。

2.质疑探究

教师:谁都能创作抽象美术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一:抽象美术的成因非常复杂,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历来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绝不是“拿来即用”那么简单。

学生二:在抽象艺术家眼里,一个随意涂抹画面可以成为艺术,因为艺术家说它是艺术,抽象美术使“艺术大众化”、“人人都是画家”,所以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美术。

学生三:一个画家如果用写实的手法画画,那么不是人人都可以画,但如果画家只使用几何图形或颜色直接画出内心感受,那么这幅画除了表现内心感受以外,完全没有限制,那不就像我们同学的画一样可以随意画了。

学生四:刚才这位同学感受到了我们的“随意涂抹”和大师“随意涂抹”的差距,虽然大家都是点、线、面、色彩,但画面效果一对比,很明显就看出来。我虽不太会鉴赏,但我还是能看出哪个是大师的作品,哪个是学生作品。

点评:这种辩论式讨论的目的不是得到一个准确肯定的答案,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自己感知、自己发现、自己表达,在生生互动交流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3.层层推进

教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是不是谁都能创作抽象画呢?我想大家再欣赏以下作品就会更明白了。(展示蒙德里安画风的转变过程的作品)

《红树》开始表现新的艺术形式,作品明显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灰树》中就只留下了对合理空间秩序的探索,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部抹去,我们所见到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

《防波堤与海洋》中完全由横线和直线及色块构成画面。

教师: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美术走向抽象的过程,就是对形态本质特征的把握。从事物的整体感受中得到的意象,从意象的形象中提取抽象的形式,没有意象的抽象是空洞的。从具象到意象到抽象是美术发展走向的一个规律,不是任意涂抹都可以称为抽象美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抽象美术,而且可以创作出抽象作品。

4.迁移深化

教师:抽象美术除了可以用笔画外,还可以用什么创作呢?(展示美国画家波洛克作画的图片加以引导)

学生:金属、玻璃、塑料、纸、绳子等。

5.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从音乐体验、讨论,通过大师作品的探讨了走向抽象的过程、抽象美术表现方式等问题。现在对抽象美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结合熟悉的材料,创作一张能表达自己情绪的抽象画。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A-0053-02

语文教学千头万绪,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可能涉及诸多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语言实践,让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笔者以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桂花雨》为例,浅谈一些体会。

一、说“四季的雨”

板书“雨”,设计提问:你能描述一下四季的雨吗?

学生讨论,教师组织交流。

生:春雨绵绵,给万物大地洒下甘霖,她像针尖,像牛毛,像细丝,飞在人们的脸上柔柔的。

师:“飞”字用得好。

生: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她的滋润下,小草醒了,探出了绿脑袋;桃树、梨树绿了,吐出了新芽;村旁的小河也有了生机,漾起微波。

师:巧用诗词“润物细无声”。

生:春雨贵如油。经过了严冬的刺骨寒冷,大地万物终于盼来绵绵春雨,在春雨中苏醒、重生……

师:好一个“春雨贵如油”。

生:夏天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一阵噼里啪啦,豆大的雨点儿就落了下来,溅起朵朵水花,给炙热的大地送来爽爽的凉意。

生:夏天的雨有时也令人害怕,滂沱大雨说不定会下个几天几夜,好像不觉疲倦似的,小河涨满了,田间沟壑积满了雨水,几乎一夜之间成了泽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甚至会酿成洪灾。

生:我最喜欢秋雨了,秋雨潇潇,虽不像春天的雨那么缠绵,那么温柔,却也给大地注入生机。

生:是的,秋天的雨是神奇的,她就像一枝神奇的画笔,给天空画上了蓝,给大地画上了绿、黄、橙等各种颜色。虽然在秋雨中树叶飘零,黄叶满地,但没有秋的枯黄,又怎会有春的灿烂?

生:雨化作了冬天的雪,飘飘悠悠,纷纷而落,给万物大地披上洁白的外衣,给过冬的庄稼盖上保暖的棉衣,大雪兆丰年啊!

师:雨是万物之灵,你们的描述把我也带到了四季之中,我仿佛在瞬间经历了四季之雨的沐浴,多美妙的雨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美妙的词。

二、体会桂花树的独特之处

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描述桂花树姿态的词语,体会用词之妙。

生: 笨笨拙拙,是说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

生: 说明桂花树极其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

生:校园里的那几颗桂花树,在万物丛中,显得那么不显眼,它没有高大粗壮的树干,只是长满了绿色的叶子,要想去找它的花儿,真还得仔细地去找,才能发现那细细的花。

生:桂花树看起来笨笨拙拙的,但她不出色的外表,却蕴藏着其它树所没有的特点,你从它的身旁走过,就会闻到阵阵的、沁人心脾的香气,它不以外表取胜,却以香气迷人。

师:桂花树总是笨笨拙拙的,不像松树那般挺拔,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也不像桃花、梨树花喜欢争奇斗艳。我们却通过它的外表领略了它的魅力,比较之中,更显得桂花树的可爱,让我们带着这种独有的赞美去朗读课文。

三、品读感叹句

出示句子“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仔细读这句话,作者连续用三个感叹号写出了什么?

生:读了这一句话,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阵桂花雨,只见桂花纷纷飘落,那黄黄的桂花,多像一只只飘飞的蝴蝶呀!桂花雨真是太美了!

生:这让我想起了春雨,桂花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地散落下来,飘落了我满头满脸。

生: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直落下来,顷刻间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生:桂花像雪花一样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我的头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我都能嗅到母亲手中散发出来的香气。

生:桂花落在我的颈项,痒痒的、柔柔的、酥酥的。

生:桂花落了我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嫦娥仙子就站在我的身旁,我们一起拾桂花呢!

师:一句话,写出了摇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想作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一定和你们一样,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仿佛产生了无数的遐想,多美的桂花雨,多香的桂花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引导体会重点段

读第三自然段,体验“摇花乐”。

生:这一自然段, 主要写了“摇”桂花带给“我”的快乐.

师:“我”的快乐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生:一个“缠”字,写出“我”想摇桂花的迫切心情,桂花摇落后,“我”就能享受到用桂花酿制的各种佳肴,这是一种盼望之乐。

生:“缠”字仿佛让我看到了作者小时候老是跟在妈妈的身前背后追问的情景,就像我们有时候需要什么东西,总是缠着自己的妈妈一样,这是一种等待之乐,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缠人之乐。

生:“我帮着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劳动之乐。“我”脱去了上衣,捋起了袖口,用双手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呀摇,一边摇一边打着号子“一二三,一二三”。

生:劳动是快乐的,看着桂花纷纷飘落,想着不久就有香气四溢的桂花糕饼品尝,“我”的内心怎么不高兴呢?“我”越想越高兴,越摇越起劲。

生:摇桂花也是一种幸福之乐,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却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回忆摇桂花的情景,又让“我”回到了童年,回到了父亲母亲的身边,多么幸福呀!

生:父亲诗兴大发,写出了快乐。父亲的快乐也感染了“我”,“我”总会学着父亲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吟诵一番,这是一种合家之乐。

师:天伦之乐。

生:父亲的诗歌再现了摇桂花带给全家的欢乐,把农村老百姓摇桂花、庆丰年,孩子参与劳动的过程刻画得惟妙惟肖。

生:摇桂花是快乐的,连孩子们的梦也充满了快乐,他们在梦中仿佛还在摇桂花,你看“花雨缤纷入梦甜”,孩子们都在梦中甜甜地笑了。

师: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作者正是通过摇桂花这一特定的事件,写出了“我”盼望摇桂花的迫切之情,参与摇桂花的快乐之情,与父亲同吟诗歌的天伦之乐。在你们的想象之中,老师仿佛也身临其境,深深体会到了盼望之乐、参与之乐、合家之乐。

五、总结全篇

教师总结:读了《桂花雨》这篇课文,你对文章有哪些体会?

生: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想起了阵阵的桂花雨。

生:“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站在母亲的身旁,缠着母亲问摇桂花的日子。

生:“我”仿佛又看到父亲踱着方步,在堂屋中吟诗作诵的情景,父亲的那首诗至今“我”还没有忘记。

生:“我”明白了,为何父母亲总是说“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四合院子里的金桂”,原来母亲是想告诉“我”,家乡永远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家乡永远是最美好的地方。

生:回忆是美好的,特别是那些难忘的、美好的事情更令人回味,但回忆之中还有苦涩,“我”仿佛看到母亲在责怪我,长大了,有出息了,为何就不常回家看看呢?难道忘了家乡那棵桂花树了吗?

第5篇

【论文摘要】目前对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尚无清晰明确的定义和区分,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和写作的规范。本文从目的意义、定义内涵、基本要素、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等方面,对近年来受到教育界推崇的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的辨析,对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者愈来愈强烈地认识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那种满足于理论思辨,或以经典自然科学为标准的研究方法难于把握复杂的教育现象。在此背景下,质的研究方法逐渐在教育研究中得以提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它的最大意义在于真正能使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分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状况,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讨与挖掘那些很难用理论推导或实验数据来概括与抽象的内涵、意义与深层规律。它重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与情感活动的研究,重视行动与反思,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谈,主张“一例胜千言”,提供“样板”与“范例”,提倡移植与借鉴,强调理论要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与修正,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能够应用的理论才是有价值的。这也就是当前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越来越受到推崇的原因。

目前对于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大多数教师甚至教育技术工作者都不知道两者的准确定义和区别。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检索到含“教育叙事”关键词的网页160,000条,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网页919,000条,以“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网页16,900条;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从1979至2006年,以“教学案例”为关键词的论文1940篇,以“教育叙事”为关键词的论文168篇。通过对内容的初步分析,笔者发现存在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一种是自说自话、大同小异;第三种是有所区别、但未进行系统比较。笔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都属于同一类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但又各有侧重;教学案例与广义的教育叙事中的一种类型——教学叙事比较接近。为写作和研究方便起见,应加以区别和规范。本文将就两者的异同之处进行辨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案例一词译自英语“Case”,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案例应有如下几个特征:案例是一个故事(事例)的讲述;案例要有完整的情境和背景、情节和冲突、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案例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情感、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要有隐含的思想,案例描述的是实践者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是具体的甚至细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思想、信念和理论,等待读者去解读、品味和分享。案例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只是一个平淡而肤浅的故事,就没有教育意义。

根据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义:“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1]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案例实际上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实践的记录,它既是“教”的案例,也是“学”的案例。

在教学案例所记录的教学情境故事中,包含了某些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方法。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因此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至关重要。

从Internet网上搜索发现,“教学案例”一词还常常被用作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的统称,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是指那些符合教学要求、能够引起分析和思考、达到教学目的的故事性材料,如生活中具体的事例、病人的病情介绍、刑事案件的案情等,可以称之为“用于教学的案例”,这与本文所指的专门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是不同的。当然,描写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材料。

二、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就是“讲故事”,原本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要素之一,它所获得的是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长期以来被“科学的研究方法”所排斥。但是,后现代主义对“叙事”给予了新的解释和强调,将之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波尔克霍恩(Polkinghorne,1988)将叙事界定为人们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意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简单地说,教育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方面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在“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来研究教育问题。抽象一点来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2,3]。

目前关于教育叙事的分类很多,也很不统一。比如有将教育叙事分为“真实的教育叙事”和“虚构的教育叙事”的;有将教育叙事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的;有分为“调查的教育叙事、行动的教育叙事、虚构的教育叙事”的;还有分为“大叙事、小叙事”的。

三、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

1. 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教学基础指前一个教学活动所完成的教学任务(如前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及形成的能力),新的教学任务是在怎样的知识、技能、能力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条件主要是指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学情是指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如班级学生的总体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风气等。

2. 教学过程

即教学实录。它忠实地记录整个教学活动的细节,包括显性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还包括一些隐性的教学行为,即教师、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反应等。后者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比如,学生对某一教学结果作出会心的微笑反应,这样的面部表情流露是瞬间的,但却包含许多学习信息,可能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课堂教学往往是具有某种结构的,应真实地记录结构以及结构内的内容细节。

3. 教师反思

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任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的自我评价性介绍。可以由教师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行为、结果、方法等,也可以由案例设计者提出有关问题,任教教师就这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反思反映了任教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水平,是案例分析的重要对象。一些研究者还主张,教师反思中还应提出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4. 学生反馈

这是目前大多数教学案例所缺少、而笔者特意强调的内容。它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通过师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所收集的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与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大量的反映学习者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的信息,对研究教学过程、改进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质量非常必要。

四、教学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1. 故事背景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但不必面面俱到,关键在于说明故事发生有何特别原因和条件。

2. 情境描述

每个教育叙事都必须有一个鲜明问题或矛盾。不能杜撰,但可以对实际情节进行选择,凸现焦点。要有细节的描写,描写要生动、引人入胜。一般采取叙议结合,即先描述后分析,或夹叙夹议。

3. 问题解决结果或效果

问题或矛盾解决后的情形.可以用一句或几句简单的话进行描述。

4. 反思或评析

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多角度地进行审视、深思、探究与评价,对教学教育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评析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对他人的教学叙事进行的分析和思考。

五、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异同

1.相同点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都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如自然情境性、自身工具性、情节性和反思性等。

(1)自然情境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都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教学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教学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自身工具性

大多数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直接融入并成为主体的研究,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他(她)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或学生、参与者)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一些描写他人的教育教学故事或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虚构作品如教育小说、教育电影等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3)情节性

案例和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教学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冲突和事件发展等情节。每个案例或叙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的“意外事件”或冲突,冲突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4)反思性

教学案例和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教学案例和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

2.相异点

(1)目的不同

教学案例是一种在先进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之间的“中间状态”,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样本”和“范例”,它通过对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使专家“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真正成为教师“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理论。而教育叙事研究则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理论,更强调回归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件中,通过观察与反思归纳出解释性的见解与结论。

(2)有无主题

姜瑛俐认为:教学案例要有主题,而教育叙事研究可以只有问题没有主题。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是案例的灵魂和精髓,问题是案例主题的支脉。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如是说明如何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主题像一条主线把案例故事串起来。案例主题要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教育教学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解决,不能只局限于个别情景或特殊问题[4]。

(3)方法不同

教育叙事研究采用的是“从实践到解释性见解”的自下而上的归纳法,而教学案例既有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又有自上而下的演绎法,采用的是“理论-实践-修正理论”的途径。教育叙事更强调故事的自然情境性,一般没有事先的安排与设计,主要是事后的感悟与反思;而教学案例事先往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事后要有系统的教师反思与学生反馈,带有较浓厚的“研究”的味道,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理论。

(4)范围不同

教育叙事的内容一般比教学案例要更加宽泛,可以涉及教育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教育叙事所叙之事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事件,这些看似平淡的教育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内涵,教育叙事研究正是要多角度、多维度地去体会、去挖掘这些教育故事的内涵,因而其所获得的信息具有丰富性与情境性,但它不能用作评价标准,不可作为推论的前提或基础。相比之下,教学案例一般局限在具体教学的范围,由于有事先的设计与一定的条件控制,因而更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5)文体与结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对文体的要求不太严格,也没有比较明确的格式与规范,只要具有某些基本要素就行了。教学案例虽然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格式与规范,但相对教育叙事来说,还是要严格一些,结构要求越完整越好。教育叙事更强调可读性、故事性,而教学案例虽也要求有可读性,但更强调逻辑性、规范性。例如,对背景的描述,教育叙事侧重于时间、地点、人物与场景,而教学案例则侧重于描述教学的基础、条件、学情等方面的情况;反思方面,教育叙事研究侧重于感悟,教学案例则强调理性分析,而且还要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写作手法上,教育叙事常采取夹叙夹议,教学案例则大多是先叙述再集中分析。

总之,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虽比较相近,但仍有多方面区别,研究者不可不细加辨析。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管理,2003(9):11-13

第6篇

所谓“驾轻就熟”,就是所例举的教学案例应考虑学生专业背景,这样更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法律逻辑学》所用案例大多以法庭审理案件为主。对于学文科的学生来说,采用一些成语寓言故事或古典名著片段等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来阐述和讲解逻辑知识要点,确实能做到“温故知新”。例如:《公孙龙•迹府》篇:龙与孔穿会赵平原君家。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当前矣。”孔穿无以应焉。选取这样一个文言片段,可以在进行分析前让学生先进行白话翻译,随后要求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继而提出问题:假设你是孔穿,面对公孙龙的反驳能够做出怎样的回答或是辩解?接着以公孙龙与孔穿二人的互辩内容提出一系列如下与逻辑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1.文中“此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者,悖”,“先教而后师”就一定“悖”吗?“此处的“悖”是什么意义上的“悖”?如果你认为此处“不悖”又作何解释,请给出充足的理由?

2.孔子从仁义的角度把“楚人”与“人”区别而论,实质为概念的概括,即“楚人”可概括为“人”,意思是仁义不应有国界,这就好似墨子所讲的“兼爱”。但是公孙龙的“白马”与“马”二者是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等方面来进行阐述“白马”与“马”的差异,文中公孙龙以此把二者进行类比是否恰当?3.孔子区别“楚人”与“人”,蕴含着“楚人”是“人”,没有得出“楚人非人”的命题。而“白马论”的中心论题就是“白马非马”,公孙龙把二者相提并论是否有偷换命题之嫌?该文言片段的讨论和分析体现了逻辑知识较强的综合运用性,教师在协助学生理清思路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边思考、边讨论,让学生在分析这些“具体案例”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在学而思、思而用中达到教学的预定效果。再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是“施于人”的什么条件呢?以此名句作为分析“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案例。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所蕴含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可用于分析直言三段论“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选取案例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定能让普通逻辑学教学更具亲和力。

二、普通逻辑学教学案例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遵循“客观生动,浅显易懂”的直观性原则

选取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更具说服力,毕竟“逻辑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逻辑”,这种逻辑与生活的关联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逻辑,能够懂得用严谨的思维和逻辑的眼光观察生活,凸显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会避免自己不犯或少犯逻辑错误,更能拥有一种敏锐的眼光洞察生活中存在的错误和瑕疵。选取生活中一个恰当的案例,把真实生活引入课堂,对逻辑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直观地进行分析和讨论,把真实的生活与知识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例如,某品牌牙膏电视广告:“牙好,胃口就好……”,牙好,胃口一定就好吗?“牙好”是“胃口好”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再如,集市中一卖桔子摊上摆放着一块写着“大小一个样,越小的越甜”的招牌,某毕业生的就业推荐意见中“是一名优秀的合格大学毕业生”,这些话语显然是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以上这些现象所折射出的问题说明人们的思想如果没有“逻辑”这根大梁作为支撑,那么我们的思维就好似朽木支起的“茅草屋”,经不起任何“风雨”的检验和推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逻辑思维素质亟待提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把“逻辑”这一工具植根于我们的头脑当中“用其具”,有助于我们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和成效。中国逻辑学泰斗金岳霖先生指出:“正是逻辑能够使我们最容易地生活。……,随着我们探讨未知的未来,逻辑将在生活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普通逻辑学教学案例应贴近学生兴趣所在,遵循“趣味深刻,简单易学”的可接受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案例具有“趣味性”,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催化剂,所以也有的逻辑学教师提出“趣味逻辑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结合大学生喜欢浏览网页,喜欢发微博、发微信、QQ签名等兴趣爱好,选取一些所谓的“网络经典语言”作为反面案例,更具吸引力。同时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所犯的逻辑错误,起到夯实基础、加深理解的作用。例如“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这个例子可以作为一个“划分错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不仅违反了“划分标准混乱”的逻辑错误,同时“划分”的“标准混乱”。世界上的人若以“良心有无”作为一个标准划分应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接着又以“良心没被狗吃(良心存在)”再分两种情况:良心好狗不忍心吃,良心坏狗都不吃。当然还有良心不好也不坏的。这个案例还涉及了“划分”这一概念的“逐级划分”、“划分不全”、“统一标准”等知识点。再如“我每天只吃四类食物:早餐、午饭、晚饭和零食。”在这个案例当中,可以运用“概念划分和概括”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把“食物”划分为“早餐、午饭、晚饭和零食”是不对的,除了“零食”可以概括为“食物”外,“早餐、午饭及晚饭”不能概括为“食物”,犯了“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我们只能按“进食时间”为标准把“餐类”划分为早餐、中餐和晚餐。通过对简单的两句网言网语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网络语言存在的“逻辑缺失”现象是不可否认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不难说明发表类似言论的网络们只图一时之快、一己之乐,没有正视语言运用的规范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语言失范现象急需“逻辑”这一工具去进行改观。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案例和错误解析,使学生拥有一种理性观点看待网络世界,同时起到积极促进规范公共理性环境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世界,“没有逻辑,生活就会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普通逻辑学教学案例应贴近学生学习实际,遵循“以提升逻辑素养为主,兼顾提高解题能力为辅”的渐进原则

基于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报考国家级、省级公务员的事实,同时基于普通逻辑学教学与社会逻辑学考试培训存在异同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社会逻辑考试题目作为知识点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运用,这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将起着重要作用。在提升学生逻辑素养、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既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用,又能让学生免于额外的培训,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

五、总结

第7篇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案例;选择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80-02

课程建设过程为“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教材”,它们属于三级从属关系,后者受前者制约。虽然课程教材知识与内容的编写必须遵循课程目标,但教学案例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各种版本的教材各具特色。通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与内容结构特点为“知识+案例”,案例的功效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如何选择并优化教学案例是关键,由于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存在差异,教材案例难以实现最优化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根据课标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例则是每个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2013年省市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的选择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简约性原则

简约,即简省精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因此简约性案例是课程素材内容的必然要求。古言:“质素简约者,贵而显之;乱化侵民者,黜而戮之。”简单的事物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用技术教学案例不仅在文字表达方面要做到简约,而且在设计上也要做到条理清晰。

例如:“系统及其特性”中教材选择了“自行车的系统结构”案例。表面上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但学生对诸多的机械原理仍感陌生。如自行车变速系统中的飞轮构造,它是单向的,其结构复杂。如果学生没有深入了解或拥有动手修理的经历,便不知其中奥秘。又如汽车系统结构,汽车虽然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但其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的系统,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充分了解,高中生根本无法正确理解。如此复杂的案例,教师也无法将实物或教具搬上讲堂。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尽可能简约。例如:引导学生构建“系统”概念。三明九中李成燕老师在市第二届教学技能比赛中,选择“简单电动机”(图1)来阐述“系统概念及其特性”。图示中的“简单电动机”,它由干电池、铜线(扭成单匝长方形线圈)、圆板型强磁三部分组成,结构简约,原理简单,在理解“系统的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联系与作用、系统所显示的特定功能”等知识点中有很好例证作用,尤其将三个简单的器材进行适当的组合,可以让线圈转动起来的物理现象更是引起学生极大兴趣。

二、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它指教学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通用技术课程是反映生活并体现生活的课程,因此生活性原则是选择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生活性原则的两个基准点:一是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二是学生具备了该案例有关的知识基础。如“系统的优化”一课,教材选用“田忌赛马”典故与“农夫带着狼、羊、白菜安全过独木桥”寓言故事来说明“系统优化”的意义,但从课程教育必须回归生活的角度而言,该案例就缺乏现实生活的气息。

在福建省第四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泉州国光中学朱仕成老师选择“怨声载道泉州路”(图2)作为“系统优化设计”的教学案例。不到三公里的“泉州路”出现37起违规挖掘与6起违规占道的混乱现象,严重影响交通,泉州路更是国光中学学生进出校园的必经之路,对于道路的改造与管制学生有一定的经验性知识。教学中选择“如何解决泉州路问题”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系统优化设计”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树立学生关注生活的思想意识。

三、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指要求教学案例能体现本地独有的风俗文化特色。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教学要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因此选择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案例使课程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例如:福建将乐县人喜喝擂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已是将乐县独有的生活特色。擂茶的制作工具由擂钵和擂棍组成,制作方法是一人扶钵一人擂(图3),制作一钵擂茶至少要30分钟。在市第二届教师技能比赛中,将乐一中的刘思雅老师以“如何提高擂茶制作效益”作为将乐县人亟需探索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系统的优化”将现有搅拌机技术与传统擂茶制作工艺的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思考,既能培养学生在技术设计方面的创新意识,又能引发学生在技术领域的探究兴趣。

四、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指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当今时代的技术特点。技术与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通用性的内涵之一就是符合时代生活特点,因此时代性是通用技术课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如“优化乒乓球团体赛选手出场的顺序”案例就比“田忌赛马”案例更具现实意义,再如教材中“木桶的制作质量与工艺”的案例就不如“塑料桶的制作质量与工艺”案例那样具有实际价值。

时代化原则,简言之,要求教师选择时下大众关注的热点或焦点作为教学案例。例如:永安三中刘平老师在福建省第四届教师技能大赛中,就“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一课,把刚刚发生的厦门BRT公交爆炸(如图4)热点新闻与教学相结合,提出如何设计公交车安全逃生系统,引导学生对安全门的现状提出优化设计,并大胆提出将飞机安全窗的设计迁移到公交车的安全门设计。这种极具时代性的案例设计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也起到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并攻关技术难题的教育效果。

如何选择课程教学中的案例,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之外,还要始终贯穿兴趣性原则。离开了兴趣,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就会缺少“动力源”,学生的思维创新就会缺少“催化剂”。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并感兴趣的教学案例,是教师“用好并活用教材”的实质体现。

第8篇

案例是包含问题和情境的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具有完整情景的案例进行剖析和研究,进而生动呈现教学内容、深刻揭示地理规律、有效训练学生能力的情景式教学法。

地理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地域覆盖广,适用性强,有着显著的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但很多时候学生对案例的地理背景比较陌生,要花大量时间来了解背景知识,冲淡了地理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来自身边、来自生活的乡土教学案例,地方色彩浓郁、内容鲜活,对激发学习兴趣、形象解读地理原理、降低学习难度、突出对地理原理和方法的把握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多渠道收集、选编乡土地理案例。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属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新课程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地理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发内容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方式上“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士演讲和座谈”。提倡“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以及校际间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苏州地处长三角腹地,环境优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迅速、吸引产业投资最多的地区,在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课程资源。笔者以苏州市(主要指我校所在的苏州市区,兼及苏州大市范围,包括下辖的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为例,进行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取得如下经验供借鉴。

二、乡土地理素材的获取

编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需要相应的乡土地理素材。获取乡土地理素材主要有以下途径。

1.新闻媒体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视、网络与报纸是我们重要的信息来源。苏州经济发达,信息化程度高,媒体信息丰富多样,为获取乡土地理素材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渠道。

(1)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从2012年1月开始,苏州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各频道的节目实时上网。登陆“城市联合网络电视”苏州台http:///(可切换到深圳等28家网络电视台),可收看苏州电视台与广播电台直播,也可以免费查询、观看往期苏州本地视频新闻。如查询苏州受台风“海葵”袭击的相关新闻报道,可在“新闻”->“苏州”栏目下,选择“更多”,输入关键词“海葵”进行站内查询。也可以按日期查找2012年以来的所有新闻视频。

(2)本地门户网站

名城新闻网http:///是苏州的重要的门户网站,有图片、文字、视频多种形式的资料,分为新闻、家居、旅游、理财等8个频道。网站具有强大的站内搜索功能,按资料属性可以在对应频道下输入关键词查找。苏州新闻网()是苏州市政府重点新闻网站,也是苏州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之一。注册登录苏州新闻网新版数字报平台,可以查阅、下载2009年1月以来苏州日报、城市商报、姑苏晚报及旗下专刊的新闻稿件及配图。进入历史数据查询平台可以查询苏州日报创刊以来的所有高清PDF版面及稿件内容。

(3)搜索引擎

日常浏览网页时,应留心适合于地理教学的信息并及时收录。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有目标检索时,可以按需要搜索网页、视频、图片等类型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闻媒体所使用的关键词与地理教学不太一致,检索时可以限定较少的关键词,从搜索结果中再进一步筛选。

2.职能部门网站

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政府网站“中国苏州”http:///,链接了部门网站与下属市区网站,可以根据需要进入相应政府职能部门网站查询。如查询苏州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情况,可以进入苏州市规划局网站;查询气候与天气资料,可以进入苏州市气象局网站;苏州市统计局的苏州统计年鉴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状况;登录苏州市环保局网站,可以查询每年的苏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以及最新的环境监测报告。

3.书籍文献

《苏州地理》是由苏州市地学会联合十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由徐叔鹰等高校人员主编,蔡明等中学地理教师参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它以地理学的视角诠释和解读苏州,融科学性与普及型与一体,对中学地理教师全方位了解苏州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很有帮助,可根据教学需要对书中资料进行加工整合。

4.调查与考察

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师生围绕某专题进行调查与考察,不但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对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也有积极意义。外出活动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访谈提纲,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确保安全。为了解苏州市中心商务区观前商圈的功能与区位优势,兴趣小组采取网络查询、调查走访的方式获得店面租金,商场,公交线路,书店、影院、酒店、银行、邮政等服务机构的信息。

三、乡土地理素材库的建设与分享

积累的乡土地理素材应合理有序存放。为便于查找和更新,应按教材章节顺序分类存放。可将某次收集的素材及说明文档放入文件夹中,按内容命名,并在名称前部加上适用的章节代号。如适用于必修二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可加前缀bx213,按名称排序时同类文件就集中在一起。素材说明文档应该记录素材来源、收集时间等信息,便于信息的核实与素材的更新。

同一教研组内部可以通过校园网或者网盘实现资源共享。盛大网盘、金山快盘、115网盘等都是十分流行的免费网盘,支持图片、音乐、视频的预览和在线播放,可以在多台电脑上安装客户端或者网页登陆。网盘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以自动同步指定文件夹里的文件,非常方便快捷。任何人只要输入密码登陆网盘,都有权管理删除文件,因此上述方式只适合于小范围使用。

借助博客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乡土地理素材的共享与交流。将网盘中的文件夹设置为共享,把共享地址复制到博客上。访问者可以下载分享,并可通过留言、回复、引用通告等功能与资源库管理者及其他访问者互动交流。提供新素材、交流案例或发表教学体会,促进乡土地理教学素材库的动态完善和创生[。

四、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编制

对某一教学主题而言,乡土地理素材可能来自多个渠道,数量较多,根据需要对乡土地理素材进行甄选、加工与整合,编制成教学案例,才能运用于案例教学。编制乡土案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领悟地理原理和方法。源于可感可证的乡土地理案例的结论更令学生信服。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必须来源真实,数据可靠,不能为编制案例而编造杜撰。但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从教学需要出发,适当综合、提炼,去除无关信息,凸出特定的教学主题。如以学校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学习城市功能分区时,可对用地状况进行概括简化,突出交通干道、金鸡湖等影响因素,得到园区用地状况简图,便于分析研究。

有时乡土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并不完全一致,体现出地理原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如观前商业圈作为苏州的中心商务区,地价昂贵,却没有高层建筑,垂直方向上分异不明显。原因在于苏州为了保持古城风貌,限制老城区建筑高度。运用地理原理分析乡土地理现象,在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家乡的独特性,是应用乡土地理案例的独特意义。

2.典型

乡土教学案例不但能说明特定的问题,在同类事物中还具有典型性。学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节时,笔者曾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典范——全国百强县之首苏州昆山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早期的产业转入和后期的产业升级、产业转出对昆山发展的影响,整合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全部学习内容。相比于人教版教材中分散的多个东亚地区案例,更好地体现了课标所要求的“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对中西部较为落后地区而言,产业转移的乡土地理案例恐怕不够典型。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本地都有合适的乡土案例,切勿为了追求使用乡土教学案例而牵强附会。

3.鲜活

课本案例受篇幅限制,往往省略对事情详细背景的交代,使缺少感性认识的学生在理解上产生较多的困难。相比于教材案例言辞简约,偏重于地理事实和概念,编写乡土案例应对背景与情境有较完整的描述,让学生对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完整的认识,能在特定情境中设身处地的思考、决策。张同学家从事螃蟹养殖,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请她做了一个调查并整理成教学案例,生动体现了农业的区位因素。

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

我家以前在苏州郊区跨塘,长期养鱼供应苏州市场,2000年因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而拆迁。螃蟹养殖收益高,当时阳澄湖的螃蟹养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地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农民承包湖面大力发展。正好有亲戚在养殖螃蟹,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我家就承包了50亩湖面开始创业。政府为了做大这个产业,每年举行美食节、休闲旅游等活动,还在阳澄湖附近集中兴建了螃蟹交易市场和美食城。长三角地区高速便捷交通网的形成,吸引了上海等地的大量客户来交易、休闲美食。现在阳澄湖螃蟹声名远播,规模很大,收益很好。

生动鲜活的乡土案例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以真实自然的方式反映出来,凸显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有用地理的新理念。

4.直观

乡土地理素材的呈现有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编制案例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换,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应特别注重地理图像、统计表格、视频形象直观传递信息的作用。尤其来自媒体的视频,真实感强,信息量大,对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抽象事物很有帮助。为说明交通最优的商业中心布局原则,我们选取苏州市区主要的建材商城华东装饰城、华东电器城、横塘建材大市场为例,通过百度地图查询与实地考察,把相关信息用地图形象地展示出来。

图1 苏州主要建材商城分布

5.时效性强

现实世界不断变化,尤其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发展、环境变迁情况不断更新,乡土地理教学案例需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那些正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急待解决的问题最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地的突发事件、社会热点更是很好的案例材料。学习气旋反气旋时,笔者以不久前苏州刚刚经历的台风“海葵”为例,借助图片和视频回顾台风带来的影响,提出探究台风实质、了解防御措施、做好安全防范的学习主题,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卫星云图上台风的旋涡状云系、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现象,“分析”出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气压形势,以及中心区域空气强烈上升的气流运动状况。很好地实现了课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特点”的要求。

6.问题精当

教学案例提供了情境和信息,还需要有精当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引领学生去体悟案例信息,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在问题的支架作用下获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案例是围绕问题而组织的,配套问题是案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优秀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必须有精当的问题,案例的呈现也应该与问题巧妙组合。

五、结束语

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知识贮备和教学风格不同,不同的学校学生情况有差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也是内容形式不同,风格各异的,彼此应加强交流与借鉴。社会不断发展、乡土地理素材不断更新,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本地区特点,师生一体化开发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对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促进专业成长;对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实践与创新能力;对有效实施案例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是深入推进新课程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第9篇

这是一堂五年级四班的音乐课,我今天给他们上课的内容是学唱新歌《祖国印象》,这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主题鲜明集中,语言简练形象,歌词通过一系列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前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大量的有关热爱祖国的歌曲,准备在同学们学会歌曲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唱唱、演演、拍拍、跳跳、画画、说说等来一个祖国颂的综合活动。发声练习也是准备的与歌曲有关的断音练习。我预料这一定是气氛活跃而又和谐美好的一课。

果然,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学生们整齐的走进了教室,并随着我的琴声进行着发声练习,在我的指导下,断音练习短促而富有弹性,我心里甜甜的。有了这顺利的开场,教学也就自然的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我面带笑容的对同学们说:“祖国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一首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歌曲《祖国印象》。”我想同学们一定会象往常一样很乐意的打开课本准备学唱。可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并站起来怯怯地说:“老师,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我们想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来迎接圣诞节的到来,你能在这堂课上教我们吗?”顿时,班上很多同学有了共鸣,热烈的与旁边的同学讨论起来,:“对,我也想学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很好听,我早就想学唱了。”……,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着热切的向往。

课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看着学生们对《铃儿响叮当》这首歌的热情劲,我意识到要想把学生的思绪强制性的拉回到原先准备给他们唱的歌曲中是不行了。《铃儿响叮当》是六年级音乐课本上的一首补充歌曲,尽管是首补充歌曲,但我对这些补充歌曲也作了一定的备课,看着同学们期盼和渴望的眼神,我马上调整了心态,用清亮的嗓音说:“过几天就是圣诞节,虽然是西方人的节日,但我们也有理由来与世人共同庆祝一番,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预先来庆祝圣诞节。”“好!”同学们鼓起了掌,他们兴奋的心情、迫不急待的情绪溢于言表。

就这样,同学们学唱起了《铃儿响叮当》这首歌,由于学生们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和热情,他们学的非常快。学会后,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有的学生扮演圣诞老人,有的学生跳起了舞蹈,有的学生边唱边跳……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一个个显得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投入。

案例分析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在这堂音乐课上,我根据学生的要求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策略,如果单从预设的教案来看,是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可是,从学生热情主动的参与、活泼生动的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等方面来看,我认为这堂课是适合学生们的。

如果我按照备课本去强行完成预定的教学歌曲《祖国印象》,而不顾及学生的身心感受和渴望心情,显然不是新课程实施的原意。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那么我们的教学更是活的。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抛开教案的束缚,抓住机会及时展开灵活教学。在这堂音乐课上,学生显得是那么的快乐和兴奋,他们的创造表现应得到鼓励,因为他们在这堂课上快乐的学会了歌曲。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堂课后,学生们更好的对每首歌都进行了认真的学唱,并进行创造性表现和感受,真正在歌唱中得到了美的享受。这不是我们新课标所要实现的吗?

第10篇

一、歌词讲解失去音乐课特点

教学案例:学唱歌曲《海》教学片断(人音版第二册)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声音来朗读歌词。

[教学情景:教师将《海》的伴奏音乐进行循环播放作为背景音乐,并在多媒体上出示一幅蓝色的大海画面。学生深情地读“大海啊望不到边,多广阔的海”,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另一幅月夜的大海画面。学生继续读“太阳啊已经下去,月亮升上来”。]

师:孩子们,老师没有从你们的歌词朗读中感受到大海的辽阔与月夜的美景。

[教学情景:教师结合音乐与画面深情地朗读歌词并讲解大海是如何的辽阔与美丽,大海资源是如何的丰富等,目的是想启发学生深情地读出大海的辽阔、月夜的美丽。]

师:孩子们,请深情地再读一遍歌词。

[教学情景:学生按教师要求读好第一段歌词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段歌词的教学。](此教学环节用时近十分钟)

从表象看,该教学环节是在音乐的弥漫下结合图片朗读歌词较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只要我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该教师在完成歌词朗读这一教学环节时将歌词讲解得太细,已经完全将歌词朗读变成了语文课中的配乐讲解。其实朗读歌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让他们在音乐弥漫中了解、认读歌词而已,教师没有必要用语言注解得太多。

二、多媒体依赖造成教学负担

教学案例一: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三册)

[教学情景:教师带领学生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进行了很多音乐活动,并学习新歌曲,收到很好的效果,接着……]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教学情景:教师正准备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伴奏时。计算机突然死机了,该教师在计算机旁左弄弄右摆摆了好一阵子。眼看学生已经不耐烦了。才坐到钢琴旁,一弹伴奏令人哗然:首先歌曲是降E调,该教师弹的是自己熟悉的调。给人一种歌曲调偏低的感觉;在学生演唱一遍歌曲后,可能该教师觉得弹D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的声音位置和状态都没有弹降E好,于是决定弹降E调让学生再演唱一遍歌曲。这一次不知道是该教师平时过多依赖多媒体音乐伴奏还是本来自身教学基本功就不够,总之她的伴奏无数次地出现错音。完全影响了学生的歌曲演唱及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现]

教学案例二:聆听音乐《霍拉舞曲》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四册)

[教学情景:教师在上课前将音乐教室布置成一个晚会的现场。]

师:在美丽的罗马尼亚,正在举行国际儿童音乐夏令营,来自各国的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东道主罗马尼亚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首舞曲(播放《霍拉舞曲》,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到台上来跳圆圈舞。)  师:大家开心吗?  生:开心。  师:是什么让你们这样开心?  生:舞蹈、音乐。  师:对,这首欢快、热情的《霍拉舞曲》把我们带进了欢乐的海洋,请同学们选一种颜色来代表音乐的情绪。

[教学情景:学生回答“蓝色”,教师请学生再想想有没有其他颜色更代表热情,学生又回答“黄色”,该教师还是请孩子们再想想……如此这般了好一阵子终于有学生回答出了“红色”,该教师如释重负地说“完全正确”。]

原来这位教师在多媒体上制作的是“红色”代表热情的情绪,如果学生没回答出“红色”那她就没办法出示制作的教学课件。其实学生回答什么颜色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认为哪一种颜色在自己心中代表热情就行。

从上面两个课例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课堂固然需要借助多媒体来优化教学,但是,过多依赖多媒体反而变成教学负担,尤其是音乐教学,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音乐伴奏不仅不利于促进教师对音乐教学基本功的提升,还容易形成对多媒体伴奏的依赖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语言还变相地在注解音乐,其实,音乐是非语意性的艺术,它需要每一位学生用心去体验、感知。

三、新课导入失去音乐之源

教学案例:学唱歌曲《这是什么》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三册)

[教学情景:上课铃响了。老师用了很多好的方法组织学生快速地将情绪投入到音乐课中,接着……]  师:孩子们,请静静地坐在地上,拿出准备好的纸和笔放在小凳上。

[教学情景:学生快速准备好]

师:请听老师的谜语并在纸上画出谜底“这是什么?”

[教学情景:教师语言导入:“滴嗒滴嗒滴嗒滴嗒当当当.滴嗒滴嗒滴嗒滴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请孩子们开动脑筋,把老师的谜底画出来。  [教学情景:静悄悄的音乐教室,学生苦思冥想画老师出的谜语的谜底,有画马的、有画马车的、有画钟的……时间过了很久终于有部分学生举起小手,告诉老师已画好谜底,于是该教师请部分学生出示谜底并公布答案。]

象这种离开音乐的导入形式还有很多,看似新颖但有违《音乐课程标准》提倡的音乐课应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其实该教师完全可以用歌曲表演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来猜这个谜语,这样既生动有趣又不离开音乐,很合乎《音乐课程标准》的价值观。

四、相关文化知识拓展脱离音乐之本

教学案例: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五册)

[教学情景:课堂上,教师以舞蹈、打击乐等多种形式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孩子们,你们去过内蒙古草原吗?

生:没有。(因为他们大多是南方的孩子)

师:那你们想了解内蒙古草原及那里小朋友的生活吗?

生:想。

[教学情景: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多幅内蒙古的图片。绘声绘色地介绍草原的辽阔、蒙古族服饰的美丽、牧民的热情好客、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包括摔跤、赛马、射箭等),整个民族风情拓展用时十三分钟。](这一教学片断完全是在上社会课)

第11篇

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是小学阶段掌握知识日益增多,生活经验日益丰富的时期,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小学低中段时更趋深刻,思想言行也更趋成熟。在音乐学习中,也较之前更具鉴赏力和判断力。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把握好音乐主线,让学生跟着感觉走,始终保持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适当的师生互动,把理性的音乐欣赏和非音乐因素的“趣味”结合起来,表现了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感受和提高教学的新理念。

教学分析:

针对学生对蒙古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运用了听、看、议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万马奔腾》

表演《银杯》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由蒙古族特有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演唱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银杯》并进行表演,使学生在欣赏、表现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感受和走进蒙古音乐。

教学重、难点:

聆听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万马奔腾》。

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银杯》。

气息的把握、唱准前倚音、下滑音、连音。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画面播放蒙古风光MTV,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自我感受)。

2、提问:同学们知道刚才听到、看到的音乐画面是哪里吗?(指生回答课前了解的蒙古)

3、欣赏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

(1)播放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让学生们谈感受。

(2)看了刚才画面,同学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音乐悠长,舞蹈的动作热情奔放,赛马摔跤的场面扣人心弦)

二、走进蒙古音乐

(一)马头琴

1、播放《万马奔腾》,设问:从这段音乐中, 感受到什么?(乐器音色很特别,想到在大草原上很多匹马在奔驰的场面)。

2、介绍马头琴:(课件)

(1)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2)音色深沉、粗犷、激昂。常用于独奏、民歌说唱的伴奏。

(3)演奏姿势: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

3、简单介绍马头琴的故事。

4、再次聆听《万马奔腾》,边聆听边表演音乐。

(1)观察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

(2)同学们聆听《万马奔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

5、讨论:从刚才的参与音乐表演中,你体会到什么?(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二)、蒙古舞蹈

1、导入: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乐器,体现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而舞蹈在蒙古人的生活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请欣赏这段蒙古舞蹈《欢乐草原》。

2、介绍蒙古舞特点:节奏明快、舞步轻捷、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特色。舞姿风格热情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3、学跳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硬肩、跟步等。

4、谈体会及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和蒙古族的舞蹈,你能谈谈蒙古族音乐、舞蹈给你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再做补充小结)

(三)、歌曲:

1、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蒙古族民歌。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验。

2、聆听歌曲《银杯》,体会蒙古族民歌的特色。

(1)学生聆听歌曲《银杯》。

(2)设问:

A你聆听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B这首歌曲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比如节奏、音高、旋律线的疏密)?

C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可以从歌词方面进行思考)。

(3)学生讨论后回答:旋律悠长、音高起伏较大,情绪比较欢快、热烈。蒙古人在请客时唱的歌曲。

3、教师总结: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 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高唱宴歌,载歌载舞以示对宾客的盛情。歌词内容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这首歌曲旋律悠扬、音高起伏较大,中速,在音乐上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4、体会歌曲感情,学唱《银杯》。

(1)教师表演歌曲,让学生在心里默唱。

(2)解释蒙古族同胞唱酒歌时的风俗习惯。在敬酒、唱酒歌时,要把酒杯举至头顶;客人要恭敬地接过酒杯并把酒喝干。

教师弹唱,学生放声跟唱(两遍,要求学生唱准音高、节奏)

教师指导、练习歌唱时的呼吸、前倚音、下滑音、连音。

(5)教师伴奏,学生齐唱,(两遍,要求学生唱出欢快、热情的音乐特点)。

(6)学生分成两组,配合敬酒、喝酒动作唱歌。

三、体验蒙古音乐

1、学习蒙族问候语:你好吗?你好。

2、分组创作表演,模拟在蒙古包中宴请亲朋。

要求:按照蒙古族人民的风俗和礼节,相互问候并唱酒歌《银杯》。

3、小组表演。(在小组表演之后,先由学生相互评价优点和不足,再由教师总结评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蒙古族代表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演唱了《银杯》这首风俗性宴歌,对蒙古族音乐有了一些了解。比如,它特有的音乐风格和舞蹈动作等等,从而使其综合性、多角度地表现了蒙古族音乐的魅力。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今天学习的只是祖国众多民族音乐中的一种,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就能欣赏到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体会到各民族音乐的精神。

五、课程结束:学生在《银杯》的音乐声中下课。

教学反思:

本教案试图从蒙古音乐入手,探讨与感受蒙古音乐中有本民族特色的弦乐、舞蹈、歌曲以及它们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通过课前查找有关“蒙古”的资料,使其知道除了课堂以外,还可以从多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使之形成自我寻找答案、自我构建知识的意识;继而在课堂上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在欣赏、想象、表达、模仿、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能力。本课例力图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以及进一步了解蒙古音乐文化的愿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回味,符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领域。

感受与鉴赏。从课前热身的蒙古音乐到蒙古文化的

了解都是基于学生自身对蒙古的印象,目的是让课的序幕在一种学生纯自然感受上拉开的,而并非老师强加上去的,老师的角色只是个引导者。

第二,体验与表现。音乐源自于生活,课的开始借用影像片段将同学们的视线、听觉逐渐拉向传统的蒙古音乐。课的主线是蒙古弦乐、舞蹈和歌曲,通过学生欣赏、模仿、表演等来完成,让他们觉得原来遥不可及的音乐与自己的距离如此贴近。

第12篇

一、案 例

在一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上,主要内容是各种方式的单、双 脚跳。这一组是以游戏形式为主,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身体灵 敏、协调性及弹跳力的简单跳跃动作练习。教师让学生分散练 习、体验想象与创造各种动作形象,多给学生自由、结伴充分 表现的机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首先,请 同学们想一想,你能模仿哪些动物跳跃。

生 1:老师,我会学青蛙跳。

生 2:我会学袋鼠跳。

生 3:我会学小白兔。

生 4:老师,我会学小鸟跳。……(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 意见,展示自己的动作)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能这么快就想到适合自己的动作 方法,你们真棒!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的动作展示一下,让老 师和同学们看看好吗?看谁做的最好、最棒。

全体学生说:“好”!(学生们跃跃欲试)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由练习,尽情表现。学生五花八门、

各显神通,积极参与,不甘落后、勇于实践、各有所得。有的小 组唱着歌曲进行模仿练习。如,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大袋鼠,长的怪,肚上长个大口袋, 双脚起跳双脚落,连蹦带跳真是快。

练习 7 分钟后,教师让同学们停下来,进行小结,表彰鼓励。 教师在这段时间内,参与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练习,并兼顾学生 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学生练习时,相互之间距离太近,教师选 择在一个学生前面把距离有意识地拉大,让学生注意到你的动 机,练习三次后,教师及时叫停。

师:同学们,你们练习的都非常棒,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动 作,让老师都感到惊讶,可是老师发现存在一个安全问题,有哪 一个同学能够说出?

生:(在教师后面的学生)马上回答:“学生距离太近了”。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同学们来点什么?

(生积极鼓掌)。 师:这位同学,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生:太近了,容易把前面的同学推倒,这样很危险。 师:回答的非常好,体育运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同

学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首先应考虑到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体育 锻炼,把危险降低为零,这样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同学们在以 后的练习当中,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还要怎样?

生:也要注意同伴的安全。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能够顾全大局,你们是一群非常

棒的同学(教师伸出拇指)。 师:同学们把自己的动作展示给其它同学看,好吗?各小组

先讨论 生:好。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动作,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尝试

在自己动作基础上学习别人的动作。只有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 会,给学生以心灵的、放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 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师:同学们今天创新的动作都非常好、非常棒,老师给同学 们留一个作业,看谁能把我们今天练习的动作运用到跳皮筋中 去,看一看谁的动作最棒,好不好?

全体学生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