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时间:2023-01-11 04:36:19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第1篇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结合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现状和特点,拟订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在以往抓养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各班在抓学生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清洁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课桌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行注目礼,高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和顺序,不插队、不推搡,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9、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姿势正确。

10、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走人行横道线。

2、不进入施工工地和危险地段玩耍。

3、没有家长的带领,不得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4、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5、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花草树木的围栏上,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6、进行体育活动,要明确要求,听从指挥,使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不做可能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危险动作。

7、参加劳动时要注意劳动安全,擦洗门窗时,不要把身子探出窗外。

8、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9、不得听从和跟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提倡记课堂笔记。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认真完成。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四、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制定、落实、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万超

副组长:高波

成员: 刘庆明 徐建国 魏士礼 刘世界 张翔 各班主任

2、职责:

组长:

张万超:全面负责养成教育工作,检查、督促各项工作开展。

副组长:

高波:具体负责养成教育工作开展,督促各处室开展养成教育工作。

成员:

刘庆明:制订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活动计划,并负责检查和组织有关活动。

:制定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就教育具体制度、活动计划,并负责检查和组织活动。

徐建国:制定学生卫生习惯养成就教育具体制度、活动计划,并负责检查和组织活动。

张翔:主抓七年级养成教育的开展,在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刘世界:主抓八年级养成教育的开展,在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魏士礼:主抓九年级养成教育的开展,在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各班主任:依据学校计划,制定各班养成教育计划,负责对本班的检查落实、组织有关活动。

3、班级成立学生“自查队”,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学校成立监督岗,稽查全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4、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循环红旗和卫生红旗评比。

5、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领导机构

养成教育工作由学校领导来领导,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组 长:孙彦

副组长:田进福

成 员:宁林平、郑会平、杨廷宝、焦慧、涂志强及各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公德,有理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约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四、教育内容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个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2)住校生在校须外出时,要请假,并跟班主任说明去向。

(3)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4)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经老师容许后方能进入。

(5)在接受老师或长辈教育后要说谢谢或鞠躬致谢。

(6)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不强欺弱.

(7)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8)讲话文明,不说脏话。

2、学习习惯: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

(3)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

(4)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5)努力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6)重要的事情先做,再做喜欢做的事情。

3、生活习惯:

(1) 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2)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间、吃饭行动快速、做事利索。

(3)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在路上打闹,不进网吧、等不健康场所。

(4)讲究个人卫生,经常剪指甲,不染发、不留长发,不穿奇形怪状的衣服,穿戴整洁,不穿拖鞋进教室。

(5)积极主动打扫教室、寝室、不乱扔拉圾,不乱涂乱画。

(6)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7)住校生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尊重他人,不在寝室大声喧哗。

(8)注意安全,关爱生命,不攀爬围墙。

五、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

1、孙彦校长就“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做动员讲话(2010.3.1晨会)。

2、政教处宁林平主任做关于文明礼貌方面的讲座(2010.3.1)。

第二阶段:学习、讨论

1、政教处张贴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倡议书。

2、学期第一、二周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为主题召开两次主题班会。

3、政教处组织参加主题班会(班级随机抽取)

第三阶段:总结、检查

1、针对学生文明用语、文明习惯的检查。

2、针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检查。

第3篇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

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

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

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6.形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并进行项目推广

研究总结报告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类课程标准、传统文化主题类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以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等。

四、项目初步运用所取得的实效

第4篇

关键词: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29-01

一、美术类专业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的目标要与社会需求相衔接

美术类专业实践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的综合训练。通过创意训练、课题训练、项目训练掌握多元化的环境创业艺术创业运用,充分发挥特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创作及作品创业氛围,努力发挥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作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实践创业能力。

二、美术类创业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的着力点

(一)创业教育应着力于密切联系实际的实施方案

要充分发挥创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本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选取了有利于地方经济贸易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相关领域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促进人才与社会无缝对接,为地方发展崛起作出贡献。

1.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应将专业理论讲授与艺术实践结合

实践是建立在理论基础知识之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解决创业的问题基础。课堂上不仅有基本技术方法的学习,还有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个单元基础理论知识与创业过程的有机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通过先进行参观、示范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实际创业中的各个环节,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

2.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中市场调研课程开设必要性

市场调研课程是通过对创业项目的整体环境、背景、功能等资料的整理收集和考察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是学生准确了解市场定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的习惯。同时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独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中确立课题开展创业

在创业课程实施方案中采用虚拟和实际课题来进行练习。对项目创业的过程必须全面有效的了解。通过市场调研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与解决创业中的各种问题。在创业方案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能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二)实施方案中实践基地建设要与企业合作

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人才培养征订、校企合作互动、校企文化对接、顶岗实习轮训、共同研发产品、实训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三)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中创业教师观念角色的转变

在创业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在提高创业实践教学能力,能否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类专业的教师同时担当着美术教育的学科发展的责任,要不断更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参与实际工程的创业、施工和管理,这对提高自身的创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是有效的办法。在毕业实践指导中教师表现出较大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学生会把老师的实践示范来作为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

三、高等院校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研究方向

(一)高等院校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研究的方向选择

高等教育质量的追求长期停留在“量”的层面上,而没有深入到“质”的层面。要从深层次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固定的、不变的、绝对的唯成绩论成败的人才质量标准。创业教育提倡绝对质量观到相对质量观,从一元质量观到多元质量观这将会推动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核心地位的巩固。所以说,多元的目标就是结果本身,多方向性也就是多元社会的需求。

(二)美术类专业课程群建设与专业社会化需求的无缝对接。

校内外美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情况显示,培养高素质知识型创业人才,以创业带就业,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创业人才,要从本质上培养学生内在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只有统筹各方合力,才能培养更多知识型高素质创业人才。

四、高等院校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研究的意义

高等院校美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研究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和实践经验,并从试点到专业、从专业到学科逐步推广,培养能够创办企业、创造社会财富、拉动社会就业的高素质知识型创业人才。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张荣香(1972-),女,内蒙古包头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河北 秦皇岛0663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llMK007)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42-02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高技能为核心,以人才为落足点的职业教育。其根本特征和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这成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

要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纳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体系中,“能力本位”“职业本色”成为高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作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结合。在这一问题下,存在两个次级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特色是如何失去的?其次,将职业特色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和办法是什么?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职业特色

1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导致其“职业”特色方向引导上的缺失,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法律意识;二是精湛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三是能不断自我充实和更新高新技术和知识;四是拥有职业资格或高级技能类证书。

根据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认知,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规格的定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定位。高职教育必须按照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明确应掌握的专门知识、技能和具有的专业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二是职业发展。高职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是使学生具备综合的、终身的学习和发展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中轻松地“转身”或发挥“潜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直接面向“职业”本身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内在规定性上被要求面向“职业”,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路向指引。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一导向,没有将“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清晰而且明确地纳入自身的实践中,更多的是自然而且“方便”地沿袭了两个路线:一是沿袭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进行,二是直接照搬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模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2 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教材缺乏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部在2005年出台了全新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05方案”的出台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无论是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还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学生学习的状况。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新方案的出台没有实际关注高职院校的需求,在提法上甚至没有出现“高职”两个字,只是笼统地使用了“大专”的称呼。这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现实,不适应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现状。这一实施方案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来说,先天地缺少了“职业”特色,带来了缺憾,使教育教学针对性减弱。

在“05方案”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教材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区别,导致教学内容的“职业”特色缺失。虽然“05方案”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专科院校必须开设两门必修课,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后修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这与本科院校在教材上没有任何区别。可以说,“05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更多倾向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缺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特色。

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被排除于高职院校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之外,导致其“职业”针对性的最终缺失。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面向社会、瞄准职业岗位群,设计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并寻求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能“真正”参与到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作为既定课程被直接安排在其中,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该专业所培养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特点、本质以及形成的机制和过程,不能使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高涨,因为学生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有用性”,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成就感”。如学习计算机操作,学生在上完一堂操作课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会打字了、会发电子邮件了、会制作Flash了……而另一类属于思想类、素质类的学习,让学生觉得“远”“空”,不易把握和评价,因感受不到直观的“成就感”而失去兴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失去了对专业的依托,就失去了其“落地生根”的土壤,会游离于学生的真实学习和成长环境之外,使学生对其“望而生畏”。这样的结果也必然会造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校各专业育人实际,无法发挥其育人功能。

4 漠视高职院校学生“工具人”生成可能,导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突破性作用疲软。作为学校,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如果把人的教育局限在狭窄的专业教育范围内,只教人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为人的培养,那么,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工具人”。受就业压力影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只关注学生的第一次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在思想上,对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认识不到位;在实践中,以实用性、技术性和工具性教育为主,使高等职业教育沦落为谋生的技能训练,而这本身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对于纠正和弥补高职教育自身的缺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教育内容,高职院校从上到下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育人的首位。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专业课的设置,无情地挤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一些教师或个别领导甚至无视或不去研究学校育人的本质,急功近利,把学校看做是“工厂”,把培养的学生看做是“产品”。

二、将职业特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对“05方案”所要求的通用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突出其“职业”特色,形成高职院校专用教材体系。职业教育追求的是由工作过程所串联起来的知识的连接性、践行性和策略性,职业教育的实施趋向于使用项目驱动、任务驱动等操作性教学方法,开发与职业教育的践行性、策略性等特点相一致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用教材,使“德”能够在“行”中成长,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此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应考虑与学生所要进入的行业领域相结合,为行业领域中的必备职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服务。

2 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明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意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职业教育,确定职业教育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人”。学生的职业化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在努力学习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并融入行业和社会的各项规范中,形成自我职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职业教育这一主线中,努力为学生顺利融入职业、融入社会服务,为学生养成具有优秀思想品质的职业素养服务,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服务。

3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含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但几乎没有一个方案在制订过程中认真思考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实际问题,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制订过程中“排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的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参与并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包括在制订过程中的参与和研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明晰所授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和本质,增强其“职业”针对性;要明确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群,深入探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中的契合点和磨合点,深入挖掘职业岗位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突出点和必须着力加强的地方,并广泛采集涉及职业岗位群的典型案例、事件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第6篇

表1是上海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架构比情况,由表显示,新旧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课程架构及考试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第一,旧方案总课时数比新方案多了240学时,是新方案的1.5倍;第二,课程学时分配比例上不同,新方案在旧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理论3.89%、能力培养1.11%、考核3.75%和机动0.97%的比例,减少了各项基本技术实践课9.72%的时数比例;第三,专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排序上有所不同,新方案增大了专项技术实践的考试比例,减少了理论和能力的考试比例。形成了专项学习学时多得考的少,学的少反而考得多的格局。

田径专项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学期分配比较

田径专项课程是在田径普修课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将来工作的需要而选修的进一步提高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各占学时的比例、课程内容、学期的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质量。据调查,在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学时数上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基本相同,只是新方案所占总学时的相对比例提高了。在授课学期安排上,旧方案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与田径普修课同步教授,新方案第一学期没有专项课,只有田径普修课,到第二学期才开设专项课,即在学完田径普修课后开始学习专项基础理论,在时间上新方案推迟了半年进入专项基础理论学习。在实践课程安排上,旧方案第一学年学生是在跑、跳、投三类中各选一项进行专项训练与提高学习,新方案是在重复田径普修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项掷标枪技术和教法的学习。

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实施效果比较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和指导者。教师根据专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通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发生联系,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旧方案教学的学生有88%人认为田径专项课在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上比较多样,信息量比较大,较好的地掌握了各自专项特有的技能技巧,形成了一定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新方案认同的学生比旧方案少16%,这与专项课时的减少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实施旧方案教学的学生中有58%的人认为专项教师在大学期间所讲授的田径理论知识及技能与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不相符,应用的很少;新方案中有42%的人认同,稍优于旧方案。对学生在解决田径教学课中问题,最缺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旧方案有六项因素指标低于新方案,其中旧方案的专项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及示范与纠错能力的掌握程度要优于新方案二个等级,说明旧方案的专项教学能力实施效果明显好于新方案。同时也可以看出,旧方案侧重于对学生田径理论知识和技术往纵深方向的训练与培养,在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脱离了中学体育教学需求,导致了学生学非所用,缺乏各项运动知识、技能之间的迁移能力的教学与应用。没有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实践消化应用,及时寻找出症结,适时进行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案。针对上述调查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找到了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任课教师们普遍反映,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选拔上来的,接受体育正规训练的时间比较短,体育技能基础一般,进入大学以后很多方面的体育技能要花时间加强。因此,从目前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生源的现状和培养目标来说,适当增加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处理好田径专项知识技能的广博性和精深性的矛盾,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方案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重组,使之结构更合理、科学。将有利于打造出学生具有一定的田径专项“核心竞争力”。

学生达到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结果评价

跟随上海体院实施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一轮两套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案的结束,我们对实施两套不同改革方案的田径专项学生达到田径专项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达级的项目中,实施旧方案学生中有40%选择径赛,60%的选择田赛项目;而新方案中有54%学生选择径赛项目,46%选择田赛项目。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实施新方案教学的大部分学生选择径赛项目是因为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对身体条件要求不是太高,在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容易达到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而田赛项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难学,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为了减少学习难度,尽早达到课程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只能选择径赛项目。

田径专项课程规格要求与培养目标实施成效评价

在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对培养学生“多能”教学训练目标中,学生认同所学的知识比较实用,实现了田径专项课程教学目标的人数,旧方案为64%,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2%,评价等级为合格。经过大学田径专项课程学习,认同自己达到了学校对学生“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数旧方案为68%,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6%,低出12%。综上所述,在深化田径专项课程改革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共存现象,给教师的教学训练安排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何设计优秀的课程,如何将优秀的专项课程设计转换成完美的产品。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中均未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第7篇

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构建

基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建设思路应是通过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什么”以及“怎样培养人”三个方面展开的,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具体来讲应是:一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二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即培养人什么;三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创设实践教学情境等,即怎样培养人。笔者从人才方案构建的基本要素出发,结合近年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从目标与规格、体系与标准、方法与资源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科学路径。

(一)调研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三个层面的调研:一是行业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对专业对应行业的政策法规、发展现状、未来专门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从而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以确定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二是对用人单位层面的调研与分析,通过实地考察 、座谈 、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及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层次与类型的人才;三是岗位层面具体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明确某专业、高职层次职业教育所面向的主要工作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详细准确地把握这些岗位的人才规格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研结果,科学总结,严谨论证,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最终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要求。

(二)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与标准

在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者对课程建设在具体设置的课程模块以及结构的组合的原则与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双证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逻辑起点以及将工作过程转化到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原则都存在些许差异,但是课程构建的路径基本趋于一致――采取研讨式任务分析法(头脑风暴)或是现场工作观察记录法等方式对岗位对应的工作领域及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分析描述每项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即职业能力分析。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轴心进行整合或者分化,序化课程结构,并依据职业能力分析提出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三)基于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资源

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从课程视角转向教学视角,基于职校学生认知规律,开发配套教学资源。高职生“往往对符号是排斥的,他们更善于用直观的、具象的事物来传递知识,传授技能,通过有形的实践获得职业能力的建构,这就需要行动来践行,在实践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因此多数研究者提出建立“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理念。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总结:(1)教学目标上强调强调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要求:“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如知识运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四是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2)教学设计上强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阐述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中来。(3)教学组织上强调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与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4)教学评价上强调依据学生完成工作项目、任务的质量及学习态度,采取多方评价。(5)教学资源上除了双师型教师要求之外,重点强调职业情境的创设,实现“实训室的建设按照生产的要求和职业实践的过程来设计,让学习者尽可能地在真实程度高的情境中学习”。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建设处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必须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的循环过程,才能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通过上述路径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更需要厘清变革的影响因素,科学有据地实行动态优化,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适时有效。

(一)动态优化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层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方式。如:(1)基于市场层面 “每年根据市场调研和合作企业的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2)基于学生层面,“依据学生的培养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动态的信息采集,涵括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3)基于组织实施的过程控制,通过“制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调整。笔者试图以学校为主体,将人才培养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划分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其中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行业和岗位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行业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岗位,(2)由于行业的发展或者科技的进步产生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对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学校内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多维度,多层面,为了更好地厘清学校内部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可以从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从职业教育的视角来说就是师资、生源、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以及实训环境等等,而这些正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实施对象以及实施条件。相对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来讲,内部因素如何组合与运行以及运行的结果才是促使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的主要作用力。

(二)动态优化的方式

正是由于外部的变化和内部运行的问题,才需要适时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动态优化的方式使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更适应岗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近年高职教育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本市相关教育专家访谈与兄弟院校调研,笔者获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每实施1年后需要进行微调,实施3-5年后需要重新依据专业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路径实施全面的调整。而优化改革的方式则是学院进行顶层设计,专业部系主导具体实施,多个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具体优化方案则应结合内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手段来实施。

1.全面调研,整体调整

一般来说,针对外部变化可能会涉及较大变动,多在三年即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后进行全面调研、整体调整。针对上述外部因素的两方面原因,势必要建立与行业企业的联动机制,收集行业与岗位的相关信息。根据诸多示范高职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委员会议收集身处一线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关于行业与岗位变化发展的相关信息;第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行业岗位发展的相关文件、新闻等信息――了解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包含反映职业素养的最新资讯等等;第三,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与访谈――设置问卷与访谈提纲,细致了解初入职者岗位工作与课堂教学内容对接的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等。并在三年之后根据信息做好相关行业、用人单位以及岗位调研的准备,切实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调整。基于以上三个角度,本研究设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各专业的行业岗位发展信息网络互动平台,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关咨询问题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和毕业生,都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过程中来,通过网络及时反映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搜寻到最新的关于行业与岗位相关资讯,方便专业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而这个平台即相当于专业发展信息资源库一样,随时搜集最新的信息。互动平台除了向专业建设者开放,也可以向本专业的学生开放部分权限,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以及岗位发展的最新信息。

在学院授课的行业兼职教师以及学院的毕业生是人才培养方案有着直接联系的重要角色,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两个资源,势必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尤其是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了解到许多具有较远建校历史的高职示范院校都很好地利用了优秀毕业生这一资源,这些毕业生后来成为行业专家,同样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做出了贡献。

2.发现问题,内部微调

对于内部的因素,多是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一年后,发现实施过程中问题,进行相应地微调。一年后根据生源、师资、课堂教学及督导、座谈等收集的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这种微调基本上不会对本专业该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模式、专业建设的思路进行全方位的调整,而主要是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及学习情境的设置或实训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进行内部微调的前提则是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机制,这取决于部系与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笔者认为应当建立“迅速反馈,及时改进”的质量反馈与反应系统。一方面对学生评教、调查座谈、问卷、督导听课等渠道获得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于专业部系,另一方面快速反应,即专业实行自我调控的质量诊断与预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时给出诊断,提出建议,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在现行的学院组织机构结构的状态下,职能处室与部系,职能处室之间要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反馈,而部系也需要有专人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进行研讨,及时解决问题,此外还应对问题进行反思,形成人才培养年度总结报告,并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更好地建设与实施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内涵释要;实现路径

一、职业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的建设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从规模到质量、从共性到个性、从建设到提升的历程,职业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建设也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笼统到具体、从文本到实践的演进。其建设历程可划分为起步发展、拓展深化、体系构建等3个阶段。

(一)起步发展阶段(1978—1995年)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首次确定了标准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设立学校要“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并且要“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二)拓展深化阶段(1996—2009年)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了职业学校设立、经费投入等标准;同年,原国家教委颁发《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红”“黄”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要设立高等学历教育学业标准和高等学校设立标准等;2000年、200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对领导配备、师资队伍、土地校舍面积、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课程与专业设置、经费条件等做出明确规定;2004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00—2009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试行)》、部分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职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等标准。

(三)体系构建阶段(2010至今)

2010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10年、2015年,教育部先后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2—2015年,教育部先后公布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和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2012年以来,教育部陆续颁发护理、道路运输等19个专业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和30个专业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2014年,教育部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语文、数学等9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研制工作;2016年、2018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两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涉及专业136个。至此,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在内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共同组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涵盖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等各个方面,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奠定了基础。

二、职业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的基础作用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规范建设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方案》要求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旨在完善职业院校办学的“准入”标准,持续更新并推进职业院校办学的“过程”标准,构建1+X证书制度的“准出”标准。它们相互联系、彼此支撑,构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规范了职业院校从办学准入,到教学实施,直到学生毕业资格准出的全过程,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准入标准的基础性作用

标准建设的初衷是要落实和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更好地激发办学活力。然而在放权的同时,国家需要有监督职业院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基本规范。国家提出的职业院校设置标准、教师和校长标准等,作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最低准入标准,是强制性标准,是不能突破的底线,要体现政策的刚性,达不到标准一律不得办学。但由于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各校对于院校设置、校长和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别,在标准建设中我们要瞄准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确立“标准+”的意识,在达标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结构、质量和特色发展。同时,标准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向度内产生的,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处于持续的更新、发展和完善中。如,随着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方略的确定,需要研制包括应用型本科、高职专科等具有特质性的院校设置标准。

(二)过程标准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提出的职业院校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是规范、指导和引领职业院校办学过程的教学标准。这一类标准相对于刚性的准入标准,体现了政策的柔性,学校具有创造性实施空间。例如,国家教学标准中提供了中职和高职的专业目录,目的是给学校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规划专业布局、安排招生计划等工作提供依据,如果学校设置目录内专业,则无须备案或审批;如需新增目录外专业或国家控制专业,则需申报、审核、备案。过程标准不是固化的,而是逐层细化、持续更新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遵循国家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发和细化各层级的标准,发展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三)准出标准的基础性作用

《方案》提出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关键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制定职业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准出标准。它的基础性作用,既对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教学标准的落实起到统领作用,又为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奠定基础;既可以发挥学历证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又可以发挥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的作用,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职业教育教学相关标准的有效实施

《方案》提出要“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如何完善?《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其建设原则、内容构成和工作机制。建设原则是“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内容构成主要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等;工作机制是: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负责制定国家教学标准,学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国家教学标准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职业院校需要在以下5个方面共同发力。

(一)标准实施的前提在于院校实施主体的价值认同

《方案》开篇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迄今为止国家政府文件首次将职业教育界定为一种类型教育。《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教学标准建设提出的“三对接”正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实施主体跳出教育本体,在更广阔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中把握标准,进而理解职业教育跨界的本质属性,确立职业教育新的科学质量观,实现角色和功能的精准定位。教学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总会与初始目标间产生一些偏差。导致偏差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较普遍的是实施主体的“阻抗现象”。这种“阻抗现象”很大程度上源自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因为任何标准的背后,都负载着意识形态,蕴含着标准开发者的价值取向。标准实施问题首先需要揭示标准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念,促进实施者的价值认同。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价值认同,并非是一个线性的共识达成过程,而是一个主体间视域融合不断理解和重构的过程。这就需要设计有效的宣传、解读、实验等活动,创设良好的标准实施氛围,让校长和教师对标准所带来的好处有足够的认识,同时,最大限度地吸纳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商,尤其是以往一直被忽视的标准实施阶段的对话协商,要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标准研讨会等形式,让实施主体不断调适自身的价值结构,逐步实现对于标准的理解、执行与超越,从而自觉投身到标准实施的实践之中。

(二)标准实施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自主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教学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在学校的主要落脚点。《方案》要求学校依据国家标准自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方案的修订不能“自说自话”或“修修补补”,而是要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准绳,进行“脱胎换骨”的修订,做到“框架下的浪漫”。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以国家专业目录中的大类专业为基本类别,其“框架”主要包括职业岗位定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内容开发及课程模块库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为基本类别,主要包括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学习年限、培养目标、职业面向、人才规格、核心课程、教学安排、实施建议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是职业的“直接”反映、是课程的“不同”组合。所谓“直接”,就是要求学校对专业不断进行“升级换挡”,按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确定的职业岗位定位,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实施动态调整。所谓“不同”,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上,重点是把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模块课程组合为学校的核心课程。在1+X证书制度试点中,可通过选用“X”的证书课程,并逐步扩大与“1”的课程交集,从而构建学校新的1+X课程体系。要坚持成果导向,明确各个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让师生明白为什么教与学、分别教什么、学什么和教得学得怎么样。

(三)标准实施的基础在于教学设施环境的持续改善

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特定的环境支撑。“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案》提出要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持续改善包括高水平实训基地在内的教学设施环境,目的是构建真实的、互动的学习情境。当前,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加强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硬件的环境建设,着力解决功能单一、结构分割、情境失真的问题,按照“教育调节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家核心课程标准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框架内,对教学设施环境进行升级改造,而非另起炉灶。通过多功能教室、“一体化”实验实训室建设,“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以及教学工坊、教学车间、教学工场等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具有实际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并经过改造而形成的更具普遍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予以调节的教学设施环境建设,必将凸显职业教育教学设施的多功能性、设备的可组合性和实验实训室的整体性,从而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学习场域和教学生态。

(四)标准实施的关键在于校企双元育人的模式改革

《方案》中提出要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中做、做中学”的基本逻辑是“以做定学、以学定教”。这就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做到“两全、两强”:就企业而言,要做到“全过程参与”,介入学校从招生到就业、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评价标准制订等各个环节;要做到“全要素融入”,依托或联合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工程中心等,并以其仪器设备、先进技术、技能大师、工程案例、培训证书和企业文化等要素进入校园,参与人才培养活动并享有相应权利。就学校而言,要做到“强人才支撑”,有持续让企业获得“来了就能上岗”的员工或为企业培育潜在用户的供给能力;要做到“强智力服务”,在企业设立工作站,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为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知识或技术服务。有效实施国家教学标准,需要教师从知识传播的“主宰者、评判者、主导者”向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引导者”转变,真正掌握“用教材”的技术,把校企合作资源或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技术,实施任务引领式教学、做学一体教学、范例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教学的技术,运用信息化教学的技术和因材施教的技术,做拥有“五技”高素质的教师。

第9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学者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我国教育家郑金洲认为:“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综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代意义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

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合理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鼓励表扬为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内容上讲,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态度表现,这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衡量。二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品质,这主要包括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是否有创新,能否将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等。三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力的发展,这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2.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建立学生自信心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一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使用作为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逐步推行且渐入佳境。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全方位的把握,对促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1.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不同学者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表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是基本相同的。笔者认同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2)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内课外的统筹安排等;(3)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4)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计划性,更侧重系统性和实施措施;(5)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2. 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是指其包含的要素与格式。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可由学制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毕业标准、教学安排、实施建议、其它说明等九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①学制是指基本修读年限;招生对象指应届及往届普高(中职)毕业生等。②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主要说明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③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就业岗位(群)是指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或发展目标岗位。④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反映在各种类型课程的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课程设置是指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⑤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学时、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考核与评价要求等。⑥毕业标准包括应修读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获取情况等要求。⑦教学安排主要包括各学期周数分配表、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⑧实施建议包括考核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的配备、教学制度保障等。⑨其它说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对专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等相关事项的说明。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关系

用人才培养方案取代教学计划,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变化。两者都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订的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人才培养方案涵盖了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是教学计划的继承和发展,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并使教学计划与其它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两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思路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它除了计划性,更侧重系统性和实施措施。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侧重教学的计划性规定,缺乏对职业性、学生素质及学生个性培养的设计。

(2)在编写体例上。人才培养方案无论从要素、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基本上指我们通常看到的实施部分。

(3)在教学目的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4)在教学内容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比,一是增加了突出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二是根据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际情况可进行课程置换或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能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则注重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计划与规定。

第11篇

个性化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测试,逐步掌握其学习情况,进而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对学生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学生的自身意愿与发展要求,为其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以及执行管理系统。通过此种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观念,学习能力,学习技能等反面产生积极地影响,最终达到使学生获得教育成果。个性化体育教育也就是把个性化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体育教育中的一种方法。教育家弗雷内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所以在体育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够在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体育潜能,使其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体育教育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高校体育教育中实行个性化教学的原因及可行性

2.1个性化体育教育是实行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重要体现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体育教育中,所有学生以同一套教育方案教育,这样会使学生的天赋,潜能被忽视。个性化体育教育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养,这样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有利。能够使学生之间的差异被充分的认识,还能够在学生的学习与成绩考评中被充分的加以利用,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相应的适应性的发展,体现了教育的普及型,全面性。溶同时,对于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学生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积极有力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个性化教育可对其他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贯彻落实个性化教育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可以促其他各类教育个性化的共同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有多样性的特点。面对多样化的体育爱好,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顺应现代体育教育的特点,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学。对于体育及哦啊与众个性化教育的成功,能够带动高校中各类个性化教育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教学,自主进行教学内容的讨论,使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导者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使自身的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3关于个性化体育教育的实施方案

3.1确定个性化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促进大学生体育个性发展的首要因素,首先在于高校所设定的培养目标,它是教学中的指南针,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导向的作用。个性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点,第一:学生要达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第二: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育素养特点,因材施教的指定培养方案,这套培养方案还要将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考虑进去,使学生在掌握职业应用型运动技能与方法的同时,也能掌握未来职业所需的特殊运动素质。个性化的培养目标,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与之配合,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体现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可以选择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种方式。基础课主要分为理论还有实践两个部分,关于基础课的教学在传统体育教学加以创新。对于选修课,则是个性化体育教学的重点,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以及不同的身体素质来制定课程方案及课程目标,使所有学生共享个性化体育教学成果。

3.2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案

由于体育课程设置的形式,内容和学生的差异以及教师教授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教育模式应该是多样性的,个性化的。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需求与问题为中心,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整体水平不均衡的情况,有差别的设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案,使体育教学有效做到由原来的“片状”转变为“点状”的个性化教学,使学生都能收获相应的知识,该方案能够最大化教学成果。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注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用一种创造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拥有必备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同时能够对个性化进行发挥,在运动中得到自我满足感。

4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有效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20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一直是许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所在高职学院,十年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探索创新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同样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职实用型“银领”人才,但该院的人才培养规格必须“镶以高素质的金边”。而这种将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会贯通、协调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根基就在于理念的更新和创建适宜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在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实践活动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突出高职特点,创新素质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渗透的实施理念

在高职教育领域,传统的专业技术教育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理念,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补充”,长期停留在形式上讲很重要,实际上由少数学生搞搞第二课堂活动的尴尬境地。而这种高职教育与素质教育“二张皮”式的思维定势与传统的专业技术教育模式已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此笔者所在高职学院,十年来坚持实践和探索高职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从把素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补充”,到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素质教育由少数学生工作干部和团干部实施到素质教育的全员参与;从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办学策略到把素质教育作为学院建设发展的长远战略任务,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在反复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提升,最终形成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这个探索过程首先是思想理念的破旧立新过程。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是高职院校以社会经济(特别是行业企业)发展以及人的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核心要素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意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它应该体现这样一些基本理念:

1.高职教育应当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人才培养的重点,但同时必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这是由高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

2. 高职教育应当是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目标,是“人”而不是“器”,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一定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工作能力的同时,应当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愿望,考虑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其中“以人为本”要求做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教育的社会发展要求与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统一。

3.高职教育本质上就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应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当是课堂和实践教学(即我们所说的第一课堂)。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把握,将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第一课堂”, 创设良好的适宜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育人环境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即围绕专业教育开设的各种课程)。抓第一课堂建设,就是要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挖掘第一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笔者所在学院就将在第一课堂深入全面地展开素质教育作为现今课改的主要内容和深化课程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大胆创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以及管理保障机制,将职业教育的显性特性与素质教育的隐性特性有机统一起来,将素质教育有效地内化到职业技能教育的知识体系之中,有效地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 创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纲领性的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将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四大素质教育模块内容,和适应特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及奠定个体生涯发展基础的社会适应和社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创业创新和学习发展能力等五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层层分解细化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素质拓展教案的编写、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其他各个教学环节之中,真正实施“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自主发展”的教育目标。

2. 创新课程体系与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进课程大纲的改革。课程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教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院将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归结为“通识课程、专识课程、特识课程和隐识课程”四大类。通识课程主要是指非专业教育部分的公共基础类课程,这部分课程重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专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特识课程是指具有学院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特色校本课程。如素质教育系列公选课、人文素质教育客座教授团开设的系列讲座、社团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网络报告厅、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课程、身心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课程等等。隐识课程主要是与上述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潜在课程,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校风、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师表形象、集体活动等潜移默化影响人才培养的课程。这四类课程的开发,基本上构架了素质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从实践的层面解决了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问题。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被具体落实到四类课程之中,每一门课程大纲、课堂教学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充分挖掘课程教育的其它教育因素,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转贴于

3. 创新教育途径与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素质教学进第一课堂的改革。以素质教育思想指导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也极大地推动了“第一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试方法、师生关系的变革,推动了教师角色意识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使素质教育不仅做到了形似,更是做到了神似,职业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被水乳交融般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彻底摆脱了“两张皮”的状况。从备课教案到教学过程,从教学手段到教学评价,素质教育的思想被充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成为教职员工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教师由授业者向指导者转变,学生由学习的被动者向主动者转变,教育的功能也由“塑造”向“创造”发生渐移墨化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得以融通,全面性、发展性、自主性的评价渐趋成形。

与此同时,在高职类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有载体与抓手,良好的适宜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的创设与文化氛围的营造也不可等闲视之。学院通过“全面规划”、“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和“全方位推进”的“四全”实施机制,综合采取各种措施,以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与长效发展。

首先是全面规划,在素质教育的投入与条件保障上,师资与文化环境的建设上,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是抓实全员参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各方的共同努力,每个教职员工的主动参与。只有让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扎根下去,得到教职工的广泛认同并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才能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育人过程的各个环节。

再次是全面推进,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全方位实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发展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潜在隐识课程的形态对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院的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按照“和谐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生态校园”的总体要求,着力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拓宽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最后要注重全过程实施,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推进,不仅体现在理念、规划、制度保障及其人员参与上,还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上。从新生入学的学业规划设计到毕业时的岗前培训,素质教育须切切实实落实到人才培养规划之中,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第一课堂是主战场,第二课堂等素质拓展渠道也必须充分挖掘。如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管理,不仅规定活动内容、学时学分,还提出了活动时间和任务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在获得的素质教育学分中,至少获得5个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否则不能毕业,并且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作为高职院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个案,笔者所在学院推行的立足第一课堂,全面实施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率先作了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至于这一模式的有效发展与进一步完善,还有待专家同行的不吝指导。

参考文献

[1]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